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马山县、平果县、大化县及其相关地段行政区域界线的决定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马山县、平果县、大化县及其相关地段行政区域界线的决定

一、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马山县、平果县、大化县三县交会点及其相联地段行政区域界线的决定(论文文献综述)

于琼[1](2021)在《高速公路建设对岩溶地下水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韦玉姣[2](2019)在《广西壮族、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的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在大量调研、访谈的基础上,对广西壮族、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演进的研究。文章无意于构建庞大的理论框架,而是通过照片、图纸和阐释,记录和展示广西壮族、侗族传统村寨和建筑的多样性,进而从一个连续的、历史的角度来诠释他们的演进及其背后的机制。文章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广西壮族、侗族传统村寨的地理类型、形态和公共空间的组成及特点,从而从空间角度勾勒出壮族、侗族传统村寨的整体图景。第二部分,选取典型地区的壮、侗族传统干栏民居进行剖析,分析干栏的功能布局、结构、造型、材料等,以获取其形态特点、异同及演化方式。壮族麻栏分别以南壮区和北壮区的典型建筑实例为代表,以掌握南壮麻栏和北壮麻栏之间是否有渊源关系,北壮麻栏如何演化以适应较为寒冷和坡度更陡的山区地理环境。侗族传统干栏分别以三江县南部具有汉文化背景的南寨村、和里村,以及三江县北部高定寨的典型建筑为代表进行分析,以掌握不同文化背景对干栏的影响。第三部分,分别对壮族、侗族六个传统村寨——南壮区的那坡县达文屯、南壮区的扶绥县坡只屯、北壮区的龙胜县龙脊村、三江县北部的侗族高定寨、三江县南部的侗族南寨村、和里村近20年来的演进,进行调研。论文对六个村寨的地理环境及文化背景、产业特点、政府在推进村寨发展中采取的方式和措施、村寨及建筑演变的方式进行分析,以掌握传统村寨及建筑的演进方式及推动因素。研究表明,壮族和侗族虽相近但彼此之间的影响不大。汉族虽在侗族聚居区侗化,但仍保持汉文化传统,并吸收侗族建筑技艺的精华;侗族建筑不同程度地受汉族影响。壮、侗族传统村寨和建筑都有一个趋势:更加开放,接受外来建筑技术和材料,因防火和生产方式改变,楼居向半楼居、地居建筑发展,由木结构向砖木结合、砖混及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发展。研究还表明,具有团结互助精神并有固定的一系列仪式活动的村寨或村寨联盟,大多拥有丰富的、代表本民族建筑艺术水平的村寨公共空间。这些空间多由本民族的匠师设计和建造,与环境和谐并体现民族特色。最后,论文提出了广西壮族、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演进的启示,可为广西的农村建设提供借鉴。(全文共18万字,图表181个)

潘洌[3](2018)在《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广西获得国家及自治区级认定的传统村落数目极少,且大多处于非物质与物质遗产双重遗失的濒危状态,村落地域空间特征快速消失,急需对其进行记录与分析;村落空间格局难以适应现代生活需求;自然生态空间被过度侵占,村落原生态空间格局被破坏;村落内部空心化的同时外围又变得无序化,空间秩序失控;空间形态随意改变,致使村落风貌受到破坏;对村落空间只注重保护而对传承与发展方式研究较少;村民自我文化认同感低,外来者文化认知度差,使得传统村落及建筑传承与更新缺乏适宜哲理等。诚然,传统村落的外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改变了,内部乡民的生活方式与观念改变了,营建房屋的技术与适用资源也改变了,作为活态的传统村落及建筑,其改变也是必然的,但如果对村落及建筑中以隐性、抽象、本质性存在的“空间”缺乏足够认知与重视,不能理清它与“环境”、“人”、“技术”的传承与发展关系,就很难从本质上解决上述问题。建筑学的本质是提供、优化和美化空间,因而解决传统村落及建筑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必然要回到空间。研究认为,传统村落及建筑是广西地域文化的典型载体,空间是环境、聚落、建筑与人互生关系的基本载体,由传统村落及建筑中抽象、显现、理清其宏观、中观和微观空间特征及其演变方式是连接传统、现代和未来聚落及建筑的关键。当前,在空间增量受限的条件下,就要求仔细反思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发展、传承与更新等矛盾共同体在传统村落及建筑(多为存量空间)多元时空格局里的共存关系并做好发展趋势预测,以便在从现代性中获得发展动力的同时,也能从传统性中发现并重建自身的民族与区域认同感,为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在新形势下寻找新方向,为地域聚落及建筑空间设计提供指引。研究选取广西全域内具有典型性的国家级传统村落为样本,以理清其村落及建筑时空里蕴藏着的适宜朴素哲理为目标,从由上至下的宏观环境和由下至上的微观场景两头开始,在中观的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中进行意义整合,由此,建构出基于广西独特自然地理、民族文化、政治经济的村落外部环境空间←→村落空间←→建筑空间←→内部空间←→家俱陈设的多元时空格局,建立起一个既适应宏观规划要求又符合微观自组织需求的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理论框架;在此框架基础上,用概念提取、分类比较及图解构成的定性方法抽象出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的“空间格局”、“空间意义”、“空间要素”、“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之概念集群;在此基础上结合定量分析的再抽象(数目、体量、坐标、度数、质量等数据)来建立起能适应现代性发展与更新的传统空间模型;并提出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发展的方法与策略;籍此建构一个具有系统性、开放性、互逆性的传统空间传承与更新框架。就此,希望通过对过去的提炼,解决现实问题,达成对未来的预测与构想。

韦浥春[4](2017)在《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广西拥有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多样的民族文化。历史时期,中央王朝的统治、中原战乱动荡、以汉族为主的外来移民的迁入、本地壮族、侗族等土着民族与汉族的同化和争斗、土司制度的变迁、土地开发、商业西渐、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等现象,综合作用于广西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文化特征的形成,村落与建筑文化也因此在历史变迁中表现出高度的丰富性与混杂性,成为岭南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是文化全球化趋势下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本文综合运用民族学、历史学、人文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视角,选择最集中反映社会制度、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作为切入点,全面、系统地描绘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形态特征与深层结构,挖掘地域、民族文化内涵、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并对保护与发展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传承与弘扬地域文化与民族性格进行探讨。为了避免单一的研究方法在深度、广度与侧重点上的局限性,研究基于全面、详尽的田野调查与文献整理,采用“类型学、空间句法、历史地理诠释”多法互证的综合分析方法,多维、立体地呈现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多样化与地域、民族文化的多元包容。研究首先从自然地理、历史沿革、民族发展、文化特征等方面,探讨广西民族文化、传统村落的形成原因与时空分布特征和规律。其次,在广泛搜集文献资料,深入详实的调查踏勘基础上,借鉴类型学与空间句法,定性、定量地描述广西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形态、特征及其深层组构,构建广西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数据信息库。同时,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多样性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民族性”与“地域性”因素进行互动关联性研究,比较同一民族不同地域、同一地域不同民族、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异同,归纳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个性、共性与特性。进一步挖掘村落公共空间形态与地域环境、民族文化的内在秩序与逻辑,推演归纳空间形态背后蕴藏的地域、民族内涵与多重影响因子的综合作用机制。最后,结合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实例,反思后效,提出更有针对性、更为具体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保护与营建的原则与策略,探讨地域与民族文化在传统村落保护开发、新农村建设、新建公共建筑中的适应性传承与现代性转译。

王秀文[5](2014)在《中国县级政府财政能力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县级政府是我国地方政府最重要的层级,在政府治理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县级政府职能实现效果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而县级财政是实现县级政府职能的物质保障。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重塑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力分配格局,但没有对事权进行重新规范。政府财权和财力上收,事权下放,县级财政能力不足,政府运行困难。本文基于对政府财政能力基本概念的分析,将财政能力与财政职能有效连接,建立了依托财政作用效果估计财政能力的评价路径,采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方式估计了分税制改革前后县级政府财政能力和财政运行情况。(1)从能力的基本概念出发,将财政能力定义为实现财政职能具备的条件。通过对财政的本质与职能的分析,将财政能力与财政职能有机联系,确定了依托财政作用效果评价财政能力的基本路径。建立了以资源和制度因素作为主要解释变量的财政能力理论模型,结合县级政府的特点,进一步细化出县级政府财政能力的理论模型。(2)梳理了建国以来县级政府财政制度的沿革,着重分析了分税制改革前后县级财政的基本情况发现,分税制改革后县级政府财政收入中来源于本级财政收入的比重明显下降,对上级政府转移支付收入的需求逐渐增加。地方各级政府支出责任不断下移,政府层级越低,支出责任扩张越明显。县级政府财政自给率下降,区域间差距不断扩大。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计算出代表县级政府财政收支作用效果的综合指标,通过对指标的比较分析发现,分税制改革后县级政府财政职能的实现程度较改革前有所下降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3)以理论分析的结论为基础,运用经济计量分析的方法估计了1992年-2011年县级政府现实财政能力和潜在财政能力,对应具备财政能力进行了探讨。①以县级政府财政综合作用系数为基础,依据理论分析的基本思路,将剔除了残差的拟合值作为县级政府现实财政能力的代表指标。通过对指标的分析发现,县级政府现实财政能力逐年下降,东、中、西部地区的各县整体水平、变化趋势及对政策的响应程度都有所不同,区域差异也在逐年扩大。②在县级政府现实财政能力的基础上采用Winters指数平滑法估计出县级政府潜在财政能力。通过对全国和各区域县级政府潜在财政能力的分析发现,1994年分税制改革没有明显降低县级政府潜在财政能力,之后的几次局部调整使潜在财政能力弱化;利用变异系数的计算反映出全国及不同区域县级政府潜在财政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说明即使是资源均衡配置、自身制度相对优化的情况下,潜在财政能力的差异也客观存在的。③从理论探讨出发,将公共服务均等化条件下的财政能力界定为应具备的财政能力,由于县级政府潜在财政能力的差异客观存在,即使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仅凭自身力量也难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4)通过对县级政府财政作用效果与现实财政能力的比较发现,在包干制的财政体制下县级政府的财政运行没有完全遵循现实财政能力的轨迹,分税制改革有效转变了这种扭曲的局面;县级政府对政策变化的响应具有滞后性,政策局部调整也可能导致财政运行偏离财政能力轨迹的情况;不同的县级政府财政能力的实现程度不同,这种区域差异存在逐渐缩小的趋势。通过对县级政府现实财政能力与潜在财政能力的比较发现,潜在财政能力的变化较现实能力更平稳,政策调整对潜在财政能力的影响程度明显小于对现实财政能力的影响。在包干制财政体制框架内以及分税制改革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县级政府对财政资源进行了过度挖掘,现实财政能力超出了潜在财政能力,背离了财政运行的合理状态。这种情况在2002年以后有所好转,县级政府财政运行恢复到合理的区间,但财政努力不足,没有实现潜在财政能力向现实财政能力的有效转化。(5)利用Theil熵指数对影响县级政府财政能力形成和运行效果的经济、制度、自然资源、非经济类社会资源等因素逐一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县级政府财政能力现状的形成原因。①县域经济发展对县级政府财政能力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一产是县级政府财政能力形成的主要动力,二、三产业作用效果有限;扩大投资对财政能力的形成产生了比较显着的短期效应,但难以对长期稳定的发展形成有效支持。②县级政府对自然资源的占有无助于缩小区域间差距,现行的区域规划对县级政府财政能力均衡配置也产生了负面效应,缩小区域差距也需要将管辖范围的重构纳入考量范围。③县级政府供养的人口规模和结构不合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保障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运行消耗的财力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加剧了区域差距的形成;通过对农村发展水平不同县的比较发现,农村的发展对县级政府财政能力的形成产生了显着影响,大力扶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也是缓解县级政府财政困难的有效途径。④不同的制度安排对县级政府财政能力的形成以及财政运行的作用效果不同:省管县的财政体制虽然有助于缩小区域差距,但一刀切的做法也值得商榷;地方政府财权分配对县级政府财政能力的形成产生了显着影响,赋予县级政府的财权越大县级政府财政能力的差距越小;从现实情况看,自主财力对县级财政的影响程度相对弱于转移支付的影响,而以弥补财力缺口为主要目标的转移支付却没有发挥出均衡效果。通过对支出层面的分析发现,县级政府承担支出责任的规模对县级财政的影响明显超过对财力分配的影响,其中转移性支出有效缩小了区域间差距,而购买性支出促进了资源的均衡配置。⑤通过计算不同因素分类下县级政府财政能力实现程度和努力程度的组间系数发现,制度安排没有对县级政府财政运行产生有效激励,这也是造成县级政府财政困境的重要原因。

胡列箭[6](2014)在《名与实:广西瑶人分布研究(1368-1954)》文中提出明代以来,广西瑶人分布的空间范围不断变化。不同时期的瑶人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怎样的特征,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由于受绘图的限制,学界对明代以来瑶人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等相关问题,仍不甚明了。本文的目的主要在于复原不同时期瑶人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影响分布变化的相关因素。首先,关于瑶人分布的研究较少,可借鉴的成果不多。具体明清时期的瑶人分布(上编),笔者主要通过使用实录、方志、古地图、正史、文集等资料,编制具有时间信息的“瑶人分布表”。而民国以来的瑶人分布(下编)主要依靠政府统计资料、档案资料、报刊杂志、方志、游记等文献,还原了相关时点的瑶族人数。随后,在这些汇总数据的基础上,绘制出不同时期的瑶人分布图,并分析各个分布图所体现的空间特征及其成因。而将不同时期的分布图进行对比后,可以探寻明代以来瑶人空间分布格局发展、变化的总体趋势。其次,经过上述考察,笔者注意到明代以来的瑶人分布及其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万历年间,全省瑶人约有159万。但绝大多数瑶人都分布于流官地区(桂东),而土官地区(桂西)瑶人极少。清承明制,当清廷持续在桂西地区推进改土归流时,桂西土民经历了一个异化的过程,他们被官府区分为服从统治的编民与化外的瑶、僮、苗、蛮等群体。清中期,桂西瑶人缓慢增多,而桂东瑶人在官府同化政策的影响下不断减少。自嘉庆末年起,广西各地的瑶人开始全面减少,及至光绪年间,他们陆续聚集于北部的偏远山区。民国年间,全省瑶民仅剩20万人。在各个不同的时期,里甲制都不是与瑶人无关的国家制度,同样官方的其他同化政策也不是外在的政策,它们都曾显着地影响广西各地瑶人的分布及其变化。再次,1949年以后,全省瑶族人数从20万人迅速增多至47万。瑶族人数增长的缘由与其说是由于民国时期的统计资料不准确,或将其归因于瑶族自身的人口增长,不如说是由于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影响,人们的民族观念发生了变化。具体而言,1950年代初期,在诸多优惠政策的吸引下,有些群众开始主动选择瑶族的身份,明显受到了民族政策的影响。在此期间,桂西南的太平府地区再次出现瑶人,而桂西北的瑶人也增多了一倍。最后,充分解读不同时期瑶人分布的变化情况,并探寻相关变化所反映的政治态势。瑶人分布情况及其变化与当时官府的统治密切相关,因而不同政府对同一民族地区的统治情况,值得后续研究进一步关注。总体而言,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广西瑶人与其说他们是一个血缘之族,不如说他们是一个文化群体。然而自1950年代起,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力量的交汇下,瑶人迅速实体化,变为了现实的民族。

吴郭泉[7](2006)在《广西岩溶地区可持续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以百色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西作为西部欠发达省区,资源相对贫乏,经济发展水平低,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大,遍布于80个县(市),由于其独特的水文地质条件,生态环境脆弱,现实生态压力过大,显现出特有的“岩溶贫困”(Karst poverty)现象,因此,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将是岩溶地区生态重建的核心,也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着重要解决的问题,这将对广西全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百色市属“老、少、边、山、穷、西”地区,岩溶地貌发育,是典型的山区,同时也是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百色市自然资源丰富,但受自然、社会、地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开发程度较低。国家对百色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十分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到百色视察指导工作。百色市要想在西部大开发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中完成”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现跨越性发展,就必须寻求适合经济发展、资源永续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从理论上,科学地、系统地、全面地对百色市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不仅对百色市本身的开发,而且对广西岩溶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都有重要的作用。本课题采用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百色市自然资源的利用中,寻找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促进百色市及其类似地区的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分析的基础。论文的主体架构由三大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由第一章到第四章组成,本部分综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分析了可持续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根据岩溶地区地表地下多具双层或多重结构,有成土条件差、水源漏失、水土分离、土壤瘠薄、地质灾害与污染易发、多发等生态环境特点,尝试性的建立了岩溶地区可持续自然资源开发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资源状况、开发条件以及环境影响等一级指标,资源性质、资源价值、开发适宜度、社会经济基础、技术水平、环境承载力等二级指标,以及17个三级指标,按照岩溶山区各种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出客观判断,即对岩溶区资源重要度(贡献度)的评价,主要从资源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持续性四个层面进行判断并以定量指标加以界定。第二部分,由第五章到第九章组成,本部分对百色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各类自然资源进行了评价,根据资源利用现状,结合资源评价结果,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各类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方法和途径。根据百色市土地利用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经济发展布局,将百色市划分为北部土山区、中部右江河谷区、南部石山区等三个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区域。为适应矿产资源保证的需要,勘探重点是增加铝、黄金、石油、煤、锰、铜等矿产的后备资源,提高硫铁矿、重晶石、膨润土、滑石、高岭土、钾、磷等主要化工矿产资源的保证程度。为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一方面要兴建新水源工程,对现有供水设施进行除险加固,防止供水能力的衰减,另一方面要制定一些政策措施。为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充分整合各类旅游资源,形成中心带动、两翼齐飞、东西一线、三大品牌、四条旅游线、五大旅游区的1—2—3—4—5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第三部分,由第十章组成,本部分建立了岩溶地区自然资源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目标体系,评价结果表明百色市自然资源开发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依次为:旅游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自然资源的开发体现如下特点:①百色市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对提高岩溶山区居民的收入,加快山区居民思想现代化、思维的市场化、就业的多元化以及促进岩溶生态的良性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应优先考虑旅游业的发展。②作为西部城市的百色市刚刚进入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作为对矿产资源依赖大的有色金属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等基础产业仍将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百色市矿产资源丰富,且交通方便,开发矿产资源将有力的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③百色市山多地少,岩溶地貌发育,生态环境脆弱,不易大力开荒造田,但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条件,对岩溶区聚落的分布和一定区域的人口规模有重要的影响,在土地资源中,耕地资源不是岩溶区的优势,岩溶区的优势在于林地和草地资源;耕地资源仅满足山区居民的食物自给需求,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仍是要值得重视的问题。④百色市水资源中具有优势的是水能资源。通过修建水电站,廉价的水电带动和吸引耗电型工业的发展,如有色金属冶炼、电解铝、化学工业等。现阶段,由于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能源特别是电力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但也要考虑水电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第三部分还在分析百色市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的现状基础上,提出了百色市产业结构和布局发展战略。未来一段时间内,百色市的产业发展和布局的重点应是:在保证第一产业,尤其种植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

王锋[8](2005)在《西部小城镇发展潜力与生态经济效应及相关政策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西部小城镇问题,不仅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有重要的实现意义。1999 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之后,西部地区正在成为国家的战略发展重点。而西部小城镇建设,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西部小城镇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科教发展和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等西部大开发重点任务的完成;而且,西部小城镇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结合点,其快速发展,有利于转移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进而缩小城乡差距。从理论研究看,加强对西部小城镇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为西部小城镇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从发展现状看,针对西部小城镇数量少、规模小、质量差的现实,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其发展,不断提升小城镇的质量和档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 本文的总体思路是,立足于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背景,立足于实现全国区域协调发展需要,立足于我国加快推进城镇化的现实,根据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的一般理论,借鉴小城镇发展的国际国内经验,重点运用定量分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方法,在分析西部地区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对到2020 年西部城镇化水平和小城镇的发展潜力进行了预测,并着重分析了小城镇建设与西部生态建设的互动关系,以及其与西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通过剖析西部小城镇在土地制度、户籍制度、行政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制度创新促进西部小城镇发展的对策。 本文共分为八章。总体框架是:第一、二章是有关概念和理论铺垫部分。第三、四章主要分析和总结小城镇发展的国际国内经验。第五、六、七章是本文的重点和核心部分,主要预测了西部小城镇的发展潜力,讨论了小城镇发展与西部生态建设的互动关系,以及其与西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第八章是对西部小城镇发展的相关制度和政策的研究。 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城镇化的概念。所谓城镇化,就是农民变为市民,农村变为城镇,传统价值观念变为现代价值观念的动态过程和综合现象。本文所指的“小城镇”主要是建制镇,具体包括县城镇和除县城镇以外的建制镇,不包括农村集镇。 第二,国内外小城镇发展经验对西部小城镇建设有重要借鉴作用。国外小城镇建设,在重视小城镇规划和发展小城镇经济、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

赵炜[9](2005)在《乌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对乌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的研究,探索在当前的城镇化进程中,以“流域”为区域单元的人居环境建设研究的框架构成、研究方法、研究重点,基础理论及典型案例,丰富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的理论体系,并为相关建设实践提供参考。 论文借鉴了人居环境科学“融贯综合”的研究方法,探索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的主要研究内容。采用史论文案法,对乌江流域人居环境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了纵向研究。运用观察法与统计研究方法横向地进行了乌江流域人居环境现状的调查研究,归纳出研究的三大关键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进行了“城镇化与城镇体系建构”、“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城市形态”三个方面问题的研究,前两者的研究采用了推理预测的演绎方法,后者的研究运用了个案研究的归纳方法。 在历史研究的部分,探寻了元末明初以前的早期聚居形态、文化多样性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论证地理障碍与资源开发是影响上述规律的主要因子。在其后的历史时期中挑出明清、抗战、三线建设三个大开发阶段,论述了各阶段建设的进步及其弊端。研究认为,从开发效益的分配上可以看出开发行为的本质是否具有掠夺性,由此判断出历史上的开发行为曾有过较强的掠夺性,提出对当代开发建设的警示。 在现状研究的部分,指出逆向演替是该区的自然生态演化趋势,而当前的开发建设加速了逆向演替的进程。调查了区域人居环境发展状况,阐明乌江梯级开发对城镇化进程具有较大的推动力。量化分析了城镇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之关系。描述了城镇群体空间的现有格局。调查了城镇空间形态类型与特征。系统分析了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并提炼出论文关注的三大关键问题。 在城镇化与城镇体系建构研究的部分,提出城镇化是乌江流域综合发展的必要途径。以城镇化的第一宏观判据(工业化水平指数分布曲线)为对象,量化分析了乌江流域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特征,研究认为,乌江流域城镇化还处在传统的工业化带动模式中,工业化水平高但工业化质量差,工业化水平极不均衡,这样的状况不能支撑城镇化持续高速、高质的发展;就动力机制的改善提出了建议,并指出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重点培育几个城镇化动力状况和发展前景比较好的市县,作为区域城镇化发展的极核。文章认为,以大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的城镇体系研究应当受到更多的关注。对于乌江流域的城镇体系,提出以城镇群集合布局,而不是某个城市独大,来形成城镇化发展极核的思路,并从流域关联发展的角度,提出与三峡库区协调的,规模与职能结构有所改善的城镇体系构成模式及其空间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10](2002)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马山县、平果县、大化县三县交会点及其相联地段行政区域界线的决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桂政发[2001]72号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省、县两级行政区域界线勘定工作的通知》(国发[1996]32号)精神,南宁地区、百色地区、河池地区行政公署从1996年开展全面勘界工作以来,为勘定马山、平果、大化三县交会点及其相联地段行政区域界线做丁大量协商工作,但未达成协议。由此,三地区行政公署分别向自治区人民政府上报申请裁定及相关材料。2001年9月29日自治区人民政府九届第30次政府常务会议对11段未勘定的县界进行了研究,

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马山县、平果县、大化县三县交会点及其相联地段行政区域界线的决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马山县、平果县、大化县三县交会点及其相联地段行政区域界线的决定(论文提纲范文)

(2)广西壮族、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的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村寨的定义与性质
        1.1.1 村寨的定义
        1.1.2 村的性质及其历史演变
        1.1.3 寨的性质及其历史演变
        1.1.4 解放后广西村寨性质的概括
        1.1.5 本文所研究壮、侗族传统传统村寨的界定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1 选题背景
        1.2.2 选题意义
    1.3 已有相关研究回顾
        1.3.1 国外传统村寨(村落)及其建筑研究概况
        1.3.2 国外关于广西壮、侗族传统村寨和建筑的研究
        1.3.3 国内关于传统村寨(村落)及其建筑研究概况
        1.3.4 国内关于广西壮、侗族传统村寨和建筑及其背景方面的研究
        1.3.5 国内关于壮、侗族的传统村寨建筑与及其演进的研究
        1.3.6 国内外研究小结
    1.4 本文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
    1.5 本文借鉴的理论和采用的研究方法
        1.5.1 借鉴的理论
        1.5.2 采用的方法
        1.5.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广西壮、侗族的自然环境及社会背景
    2.1 广西的自然环境
        2.1.1 地理概括
        2.1.2 地形
        2.1.3 河流与海港
        2.1.4 气候和物产
    2.2 民族渊源——岭南骆越、西瓯的后裔
        2.2.1 古代广西的世居先民——百越支系之(西)瓯、骆(越)民族
        2.2.2 发展中的壮、侗族先民——封建社会的蛮、俚、乌浒、僚、峒
    2.3 封建王朝开发及广西社会制度变迁对壮、侗族的影响
        2.3.0 秦汉以后的郡县制对壮、侗族的影响
        2.3.1 壮、侗族现代身份的确立
        2.3.2 唐至五代时期羁縻制度对壮、侗族的影响
        2.3.3 宋至清的土司制度对壮、侗族的影响
        2.3.4 民国广西省县制及“三位一体”基层行政组织对壮、侗族的影响
        2.3.5 新中国的自治区、市、县及自治县对壮、侗族的影响
    2.4 壮、侗族分布格局
    2.5 壮、侗族的传统经济形态与社会组织
        2.5.1 传统经济形态
        2.5.2 传统社会组织
        2.5.3 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2.6 教育、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及民族文化
        2.6.1 教育
        2.6.2 生活习俗
        2.6.3 民族文化
        2.6.4 宗教信仰
第三章 广西壮、侗族传统村寨的类型、形态和公共空间
    3.1 壮、侗族村寨的地理类型
        3.1.1 盆地平峒型村寨
        3.1.2 山区河谷型村寨
        3.1.3 山区弄场型村寨
        3.1.4 高山型村寨
        3.1.5 小结
    3.2 壮、侗族传统村寨的空间形态
        3.2.1 散布型
        3.2.2 线型
        3.2.3 组团聚集型
        3.2.4 小结
    3.3 壮、侗族传统村寨的公共空间
        3.3.1 以室外场地为中心的壮族传统村寨公共空间
        3.3.2 以具有象征意义的鼓楼为标志的侗族传统村寨公共空间
第四章 广西壮、侗族传统干栏民居
    4.1 壮、侗族干栏民居的历史背景
    4.2 壮族的传统麻栏
        4.2.1 壮族麻栏的类型
        4.2.2 南壮大叉手麻栏
        4.2.3 北壮穿斗结构麻栏
        小结
    4.3 侗族的传统干栏民居
        4.3.1 侗族的传统民居的主要类型
        4.3.2 侗族传统干栏各部分的使用功能及空间处理
        4.3.3 侗族传统干栏实例
    4.4 壮、侗族的传统干栏民居的比较
        4.4.1 观念和文化上的差异
        4.4.2 结构上的差异
        4.4.3 屋面曲线的做法
    4.5 壮、侗族民居的建造过程
第五章 广西壮、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的演进及启示
    5.1 壮族传统村寨及建筑的演进
        5.1.1 农业型壮族村寨及建筑的演进实例
        5.1.2 农业兼旅游业型村寨及建筑的演进——以北壮区龙脊古壮寨为例
        5.1.3 壮族村寨演进小结
    5.2 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的演进
        5.2.1 农业兼旅游业型村寨及建筑演进实例——三江县高定寨
        5.2.2 农业型村寨及建筑演进实例——三江县和里村、南寨村
    5.3 壮、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演进的启示
        5.3.1 壮、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特点的比较
        5.3.2 壮、侗族传统村寨特点的比较
        5.3.3 壮侗传统村寨及建筑演进的启示
结语:研究成果、创新点与工作展望
    一、研究成果
        1、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广西壮、侗族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3、第三章广西壮、侗族传统村寨的类型、形态与公共空间
        4、第四章广西壮、侗族传统民居
        5、第五章广西壮、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的演进及启示
    二、创新点
    三、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3)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传统与现代时空分离的危机
        1.1.2 传统与现代时空压缩的混乱
        1.1.3 传统与现代时空同质的单一
        1.1.4 传统与现代时空转换的失语
        1.1.5 传统与现代时空一体的要求
    1.2 概念释义
        1.2.1 广西
        1.2.2 传统村落及建筑
        1.2.3 传统空间
        1.2.4 传承与更新
    1.3 研究现状及创新点
        1.3.1 国内外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研究现状
        1.3.2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的研究现状
        1.3.3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寻根:理清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中蕴藏着的朴素哲理
        1.4.2 回归:建构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研究框架
        1.4.3 出发:形成广西传统村落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框架
        1.4.4 融合:探索兼具传统与现代空间特性的传承与更新方法与策略
    1.5 研究方法
        1.5.1 田野调查
        1.5.2 分类方法
        1.5.3 比较方法
        1.5.4 图解方法
    1.6 研究框架与内容
        1.6.1 研究框架
        1.6.2 研究内容
2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理论框架建构
    2.1 传承与更新框架的理论建构
        2.1.1 框架建构的意义
        2.1.2 框架建构的方式
    2.2 目标建构:诗意栖居环境
    2.3 根基建构:多元地理空间格局叠加
    2.4 主线建构:理清空间意义脉络
        2.4.1 空间意义传承与更新的重要性
        2.4.2 意义生成的过程性——片段性存在
        2.4.3 意义认知的多样性——开放性关系
        2.4.4 意义存在的等级性——等级性位置
    2.5 节点建构:空间要素传承与更新
        2.5.1 空间要素传承与更新的意义
        2.5.2 空间要素的框架构成
    2.6 关系建构:空间结构传承与更新
        2.6.1 空间结构传承与更新的意义
        2.6.2 空间结构的框架构成
    2.7 形态建构:空间形态传承与更新
        2.7.1 空间形态传承与更新的意义
        2.7.2 空间形态的框架构成
    2.8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理论框架
3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多元地理空间格局分析
    3.1 广西传统村落自然地理空间格局现状分析
    3.2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的自然地理空间格局
        3.2.1 山地传统村落地理空间格局
        3.2.2 滨水村落建筑地理空间格局:望得见水
        3.2.3 平原村落建筑地理空间格局:珍惜土地
        3.2.4 村落及建筑的气候地理空间格局:气候印记
    3.3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的多元民族文化共存格局
        3.3.1 保持文化原生态格局:民族村落建筑地理空间分布
        3.3.2 延续文化交融的格局:民族文化多元共存
    3.4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的政治经济多元共存格局
        3.4.1 土地制度多元化共存
        3.4.2 政治身份多元化共存
        3.4.3 产业空间多元化共生
    3.5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多元场景空间格局
        3.5.1 人的场景空间
        3.5.2 自然场景空间
    3.6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的多元地理空间格局建构
4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意义的理清
    4.1 传统空间的使用意义激活
        4.1.1 提高空间使用度
        4.1.2 改善空间舒适度
        4.1.3 增强空间复合度
    4.2 传统空间的安全意义转换
        4.2.1 唤醒空间归属感
        4.2.2 强化空间领域感
        4.2.3 营造空间威慑感
    4.3 传统空间的社交意义升级
        4.3.1 升级空间参与度
        4.3.2 升级仪式空间认同度
    4.4 传统空间的景观意义发掘
        4.4.1 调动三种景观感受方式
        4.4.2 营造风景园林式村落空间
        4.4.3 营造地域文化景观空间
        4.4.4 营造“三美”聚落及建筑空间
    4.5 仪式空间的精神意义提升
        4.5.1 延续民俗性
        4.5.2 重识风水性
        4.5.3 提升冥想性
    4.6 空间意义的价值性转换
        4.6.1 时空价值认定
        4.6.2 创作升值
        4.6.3 体验转换
        4.6.4 商业利用
    4.7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的意义脉络建构
5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要素的再构
    5.1 空间核心的建构
        5.1.1 寻找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核心
        5.1.2 呼应自然地理空间核心
        5.1.3 保留场景空间的核心形式
        5.1.4 重建村落空间中心
        5.1.5 建筑空间核心再生
        5.1.6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核心传承与更新框架建构
    5.2 空间边界的重构
        5.2.1 空间边界的定义
        5.2.2 尊重自然边界
        5.2.3 重建“顶”边界
        5.2.4 重新定义“墙”边界
        5.2.5 重造流动的地形
        5.2.6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边界传承与更新框架建构
    5.3 空间领域的解构
        5.3.1 空间领域的定义
        5.3.2 保留自然领域
        5.3.3 再现场景氛围
        5.3.4 营造村落建筑丰富的领域层次
        5.3.5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领域的传承与更新框架
6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结构的营造
    6.1 营造复合的空间路径
        6.1.1 空间路径的特性
        6.1.2 顺应自然隐性路径
        6.1.3 穿越空间的场景路径
        6.1.4 营造连续的村落及建筑空间路径
        6.1.5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路径的传承与更新框架建构
    6.2 营造多变的空间方向
        6.2.1 空间方向坐标系的定义
        6.2.2 顺应自然方向
        6.2.3 复合多种方向需求
        6.2.4 继承村落及建筑方向设置
        6.2.5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的方向框架建构
    6.3 营造丰富的空间距离感
        6.3.1 空间距离的定义
        6.3.2 与自然保持生态距离
        6.3.3 保持多变的场景距离感
        6.3.4 营造空间的距离等级
        6.3.5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距离的传承与更新框架建构
7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形态的寻找
    7.1 空间形态的特性
        7.1.1 符号性
        7.1.2 完形性
        7.1.3 图地性
    7.2 找寻空间形态原型
        7.2.1 重构矩形空间
        7.2.2 寻找三角形空间
        7.2.3 拓扑圆形空间
        7.2.4 保持自由形空间
    7.3 找寻空间形态的演变方式
        7.3.1 拓扑变形
        7.3.2 重复叠加或削减
        7.3.3 自组织集聚与扩散
    7.4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形态传承与更新框架
8 结语与展望: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框架
    8.1 结语
    8.2 理想空间
    8.3 后续研究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目录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4)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与民族文化
        1.1.2 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与乡村复兴
    1.2 选题意义
        1.2.1 公共空间是村落文化与精神的载体
        1.2.2 补充与丰富岭南聚落空间文化研究
    1.3 基本概念
        1.3.1 传统村落
        1.3.2 公共空间
        1.3.3 空间形态
    1.4 研究范围界定
        1.4.1 研究地域
        1.4.2 族群范围
        1.4.3 研究对象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5.1 村落的相关研究
        1.5.2 公共空间的相关研究
        1.5.3 广西地区的相关研究概况
        1.5.4 综合评述
    1.6 研究内容、方法与意义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研究意义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生成与演变
    2.1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生成的自然环境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特征
    2.2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历史演进
        2.2.1 史前-先秦:原始聚落的生成与民族文化的发展
        2.2.2 秦汉时期:封建统治、西瓯骆越的形成与汉族的迁入
        2.2.3 宋元时期:土司制度与壮、侗族的形成与苗、瑶、回族的迁入
        2.2.4 明清时期:仫佬、毛南族的形成与水、京、彝、仡佬族的迁入
        2.2.5 近代:广西多民族格局的形成
    2.3 广西各民族文化特征的形成
        2.3.1 土着民族的基本文化特征
        2.3.2 汉族移民的基本文化特征
    2.4 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区空间分布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
        2.4.1 空间分布演变特征
        2.4.2 空间分布演变的影响因素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调查分析
    3.1 调查分析方法
    3.2 自然环境特征
        3.2.1 傍水而居
        3.2.2 依山而建
        3.2.3 农地利用格局
    3.3 空间形态特征
        3.3.1 整体形态
        3.3.2 村落规模
        3.3.3 平面形态
        3.3.4 界面特征
        3.3.5 空间结构与组织方式
        3.3.6 空间尺度
    3.4 活动与场所特征
        3.4.1 生产生活
        3.4.2 节庆民俗
        3.4.3 红白喜事
    3.5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调查小结
    3.6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实例分析
        3.6.1 案例调查
        3.6.2 空间句法概述
        3.6.3 空间句法对空间形态与公共生活互动关联的验证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比较研究
    4.1 同一民族不同地域环境下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比较研究
        4.1.1 壮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调查与比较
        4.1.2 壮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句法释义
        4.1.3 不同地域壮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特征分析
        4.1.4 不同地域壮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的影响机制
        4.1.5 其他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地域性特征
    4.2 相同地域环境下不同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比较研究
        4.2.1 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调查与比较
        4.2.2 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句法释义
        4.2.3 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特征分析
        4.2.4 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的影响机制
    4.3 少数民族传统落与汉族村落公共空间形态
        4.3.1 少数民族的“汉化”
        4.3.2 汉族的“少数民族化”
    4.4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特征与内涵
        4.4.1 共性:自然而为,纯朴务实
        4.4.2 个性:多元个性,和而不同
        4.4.3 特性:多源并存,文化交融
    4.5 地域性、民族性的关联互动——多因子综合作用机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保护与发展策略
    5.1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现状
        5.1.1 物态空间方面
        5.1.2 意态空间方面
    5.2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当代发展的问题与契机
        5.2.1 面临的问题
        5.2.2 发展的契机
    5.3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保护与发展的原则与策略
        5.3.1 保护的内容与范围
        5.3.2 保护的原则
        5.3.3 空间保护与发展策略
        5.3.4 地域、民族文化传承策略
        5.3.5 传统公共空间文化的发展
    5.4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与公共空间保护发展实例
        5.4.1 程阳八寨——旅游开发的困惑
        5.4.2 旧州街——传统街市的兴衰
        5.4.3 弄立村——从空间匮乏到结构完善
        5.4.4 古民寨——夯土村落保护与发展新探索
    5.5 本章小结
结语
    1 结论
    2 主要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调查统计表
附录二:广西各民族节庆与公共空间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中国县级政府财政能力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文章结构和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1.4.1 文章结构
        1.4.2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2 县级政府财政能力的理论基础
    2.1 财政能力的界定
        2.1.1 财政能力的基本概念
        2.1.2 财政能力的评价路径
    2.2 县级政府财政能力的边界分析
        2.2.1 县级政府的范围
        2.2.2 县级政府财政职能的范围
    2.3 县级政府财政能力建设的理论依据
        2.3.1 公共产品理论
        2.3.2 财政分权理论
        2.3.3 地方税理论
        2.3.4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2.4 县级政府财政能力理论模型的构建
        2.4.1 财政能力的理论模型
        2.4.2 县级政府财政能力的理论模型
3 县级政府财政能力的现实基础
    3.1 县级政府财政体制安排
        3.1.1 建国以来县级政府财政体制的变迁
        3.1.2 分税制环境下影响县级政府财政的制度安排
    3.2 县级政府财政收入情况
        3.2.1 县级政府财政收入规模
        3.2.2 人口权重下县级政府财政收入情况
        3.2.3 县级政府财政收入结构
    3.3 县级政府财政支出情况
        3.3.1 县级政府财政支出规模
        3.3.2 人口权重下县级政府财政支出情况
        3.3.3 县级政府财政支出结构
    3.4 县级政府财政收支效果分析
        3.4.1 县级政府财政收入效果测算
        3.4.2 县级政府财政支出效果计算及分析
        3.4.3 县级政府财政收支综合效果评价
        3.4.4 县级政府财政收支影响分析
4 县级政府的相同层次财政能力横向比较
    4.1 县级政府现实财政能力的评价
        4.1.1 现实财政能力测算的前提及假设
        4.1.2 县级政府现实财政能力系数的计算
        4.1.3 县级政府现实财政能力的波动趋势
        4.1.4 县级政府现实财政能力的区域比较
    4.2 县级政府潜在财政能力的评价
        4.2.1 潜在财政能力测算的前提及假设
        4.2.2 县级政府潜在财政能力系数的计算
        4.2.3 县级政府潜在财政能力的波动趋势
        4.2.4 县级政府潜在财政能力的区域比较
    4.3 县级政府应具备财政能力的探讨
        4.3.1 县级政府应具备财政能力的理论探讨
        4.3.2 县级政府应具备财政能力的实践探讨
5 县级政府的不同层次财政能力纵向比较
    5.1 县级政府现实财政能力与作用效果的比较
        5.1.1 县级政府财政作用效果与现实财政能力的差异分析
        5.1.2 县级政府财政能力实现程度的评价
    5.2 县级政府现实财政能力与潜在财政能力的比较
        5.2.1 县级政府现实财政能力与潜在财政能力的差异分析
        5.2.2 县级政府财政努力程度的评价
6 县级政府财政能力现状的形成原因分析
    6.1 体制设计及制度安排与县级政府财政能力的形成
        6.1.1 财政管理模式与县级政府财政能力
        6.1.2 财权分配与县级政府财政能力
        6.1.3 转移支付与县级政府财政能力
        6.1.4 事权分配与县级政府财政能力
    6.2 经济因素与县级政府财政能力的形成
        6.2.1 经济总量与县级政府财政能力
        6.2.2 经济结构与县级政府财政能力
        6.2.3 经济发展方式与县级政府财政能力
    6.3 资源禀赋与县级政府财政能力的形成
        6.3.1 自然资源与县级政府财政能力
        6.3.2 非经济类社会资源与县级政府财政能力
    6.4 政府运行成本与县级政府财政能力的形成
        6.4.1 财政供养人口与县级政府财政能力
        6.4.2 行政成本与县级政府财政能力
    6.5 县级政府财政能力形成原因的综合评价
        6.5.1 资源因素与县级政府财政能力
        6.5.2 制度因素与县级政府财政能力
7 提高县级政府财政能力的构想
    7.1 加强县域社会财源建设
        7.1.1 优化县域产业结构
        7.1.2 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
        7.1.3 改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7.2 优化县级政府财政体制
        7.2.1 推进政府事权改革
        7.2.2 完善县级政府税收体系
        7.2.3 健全转移支付制度
        7.2.4 加快债务体制改革
    7.3 完善县级政府财政管理体制
        7.3.1 优化县级政府财政管理模式
        7.3.2 加强县级政府财政预算管理
    7.4 加强配套措施建设
        7.4.1 加快行政管理制度改革
        7.4.2 优化行政绩效考核体系
        7.4.3 提升财政民主管理水平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其他成果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6)名与实:广西瑶人分布研究(1368-195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瑶人分布的学术史回顾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
上编 明清时期的瑶人分布
    第一章 明代广西瑶人的地理分布
        一、全省瑶人的分布特征
        二、万历时期瑶人的数量
    第二章 清前期桂西土民的“瑶化”(1644-1735)
        一、明末瑶人分布
        二、清初瑶人分布
        三、雍正朝瑶人分布
        四、桂西瑶人的出现情形
        五、土民的分化
    第三章 清中期广西瑶人分布的变化趋势(1723-1820)
        一、桂西瑶人逐渐增多
        二、桂东瑶人逐渐减少
        三、瑶与民的界线
        四、前现代的群体差异
    第四章 清后期广西瑶人分布的“山地化”(1820-1912)
        一、嘉庆年间瑶人分布
        二、光绪年间瑶人分布
        三、逐渐向化的情形
        四、族群的分化
下编 民国以来的瑶人分布
    第五章 民国时期广西瑶民的地理分布
        一、调查的难度
        二、局限的认识
        三、详细的数据
        四、复原的结果
    第六章 1950年代初期广西瑶族人口转变
        一、全省瑶族人口转变
        二、百色专区瑶族人口的转变
    第七章 都安瑶族人数的变化(1930-1954)
        一、民国时期的瑶民数及其趋势
        二、1950年代初期的数量变化
        三、瑶族人数的变化过程
        四、政策导向的都安瑶人
    第八章 太平府瑶人的再次出现
        一、瑶人并不具体
        二、瑶人开始出现
        三、瑶人逐渐消失
        四、瑶人再次出现
        五、政治因素影响下的太平府瑶人
    第九章 大瑶山县级机构的再次出现
        一、设县前的情况
        二、初次设县
        三、废县的原因
        四、再次设县
        五、统治的延续性
结论与讨论
    一、人数的变化
    二、瑶人分布中心的变化
    三、统治政策的变化
    四、关于现实与历史的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7)广西岩溶地区可持续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以百色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基本任务
        2.1.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1.2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1.3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1.4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1.5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任务
    2.2 可持续发展战略
        2.2.1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
        2.2.2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
        2.2.3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三章 可持续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3.1 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开发
        3.1.1 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3.1.2 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3.1.3 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配置
    3.2 可持续自然资源开发利用
        3.2.1 可持续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内涵
        3.2.2 可持续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
        3.2.3 可持续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模型
    3.3 相关资源经济理论
        3.3.1 资源、环境与经济大系统模型
        3.3.2 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第四章 岩溶地区可持续自然资源开发评价及指标体系
    4.1 可持续自然资源开发评价
        4.1.1 自然资源评价的内容和原则
        4.1.2 各类自然资源开发评价的主要内容
    4.2 岩溶地区可持续自然资源开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2.1 岩溶地区资源环境特点
        4.2.2 岩溶区可持续自然资源开发综合评价的内容和任务
第五章 百色市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
    5.1 自然资源概况
        5.1.1 土地资源
        5.1.2 气候资源
        5.1.3 水资源
        5.1.4 生物资源
        5.1.5 矿产资源
        5.1.6 旅游资源
    5.2 社会经济概况
    5.3 百色市自然资源主要优势
    5.4 资源生态环境
第六章 百色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6.1 土地利用现状
        6.1.1 土地利用结构和分布
        6.1.2 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
        6.1.3 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6.1.4 已利用土地利用潜力
    6.2 土地资源评价
        6.2.1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数学模型
        6.2.2 评价单元的划分
        6.2.3 评价因素的选择和各因素权重的确定
        6.2.4 建立土地评价系统
        6.2.5 评价结果
    6.3 土地利用供需分析
        6.3.1 土地供给现状
        6.3.2 土地需求趋势
        6.3.3 土地供需平衡状况
    6.4 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6.4.1 北部土山区
        6.4.2 中部右江河谷区
        6.4.3 南部石山区
第七章 百色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7.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7.1.1 矿床(矿点)分布
        7.1.2 矿产资源分布特征
        7.1.3 矿产资源的储量
        7.1.4 矿产资源开发现状
        7.1.5 矿产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7.2 矿产资源供需评价
    7.3 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7.3.1 矿产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7.3.2 矿产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行动计划
        7.3.3 矿产资源开发布局
        7.3.4 铝土矿可持续利用
第八章 百色市水资源开发利用
    8.1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8.1.1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
        8.1.2 水系及自然环境概况
        8.1.3 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8.2 水资源供需评价
        8.2.1 需水量分析
        8.2.2 供水量分析
        8.2.3 供需平衡分析
        8.2.4 水资源供需平衡综合评价
    8.3 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8.3.1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8.3.2 水环境与水污染趋势分析
        8.3.3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本途径
第九章 百色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9.1 旅游业发展现状
        9.1.1 旅游接待与收入情况
        9.1.2 旅游接待设施
        9.1.3 旅游业从业人员及培训
        9.1.4 道路和交通情况
        9.1.5 旅游市场分析
        9.1.6 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及分析
        9.1.7 旅游商品开发现状
        9.1.8 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9.2 旅游资源分析评价
        9.2.1 旅游资源分类及总体特征
        9.2.2 旅游资源评价
    9.3 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9.3.1 旅游资源整合
        9.3.2 旅游资源开发的总体布局
        9.3.3 旅游资源综合管理
    9.4 世界顶级旅游资源乐业大石围天坑群的开发利用
        9.4.1 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9.4.2 大石围天坑群旅游区环境承载力
        9.4.3 大石围天坑群的可持续开发
第十章 百色市自然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
    10.1 自然资源与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模式
    10.2 自然资源开发定量评价
        10.2.1 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
        10.2.2 资源评价的目标体系
        10.2.3 资源评价方法
        10.2.4 主要自然资源评价
    10.3 资源开发与产业结构布局
        10.3.1 百色市自然资源开发
        10.3.2 产业结构和布局现状
        10.3.3 产业结构和布局存在的问题
        10.3.4 产业结构和布局发展战略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百色市行政区划图
    百色市矿产资源分布图
    百色市旅游资源分布图
    百色市旅游资源开发布局图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参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论文查新报告

(8)西部小城镇发展潜力与生态经济效应及相关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1.1.1 研究的背景、意义
        1.1.2 研究的目的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第二章 城镇化和小城镇的概念及有关理论界定
    2.1 城市、城镇与小城镇
        2.1.1 城市、城镇与小城镇的内涵
        2.1.2 城市和城镇划分指标与分类
    2.2 城市化与城镇化
    2.3 城镇化的特征与指标界定
    2.4 城市、城镇、乡村的互动关系
    2.5 城市、城镇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与配套关系
第三章 小城镇发展的国际经验
    3.1 世界城镇化的特点与趋势
    3.2 世界一些国家小城镇的发展
        3.2.1 美国城镇化和小城镇的发展
        3.2.2 英国城镇化和小城镇的发展
        3.2.3 德国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
        3.2.4 日本城镇化和小城镇的发展
    3.3 国外小城镇建设对我国及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的启示
第四章 小城镇发展的国内经验
    4.1 我国城镇化的历程和现状
        4.1.1 我国城镇化的历程
        4.1.2 我国城镇化的现状
    4.2 我国小城镇的发展现状、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4.2.1 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4.2.2 我国小城镇发展的作用
        4.2.3 我国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3 东部地区小城镇发展对西部地区的启示
第五章 西部小城镇的发展潜力
    5.1 西部地区城镇化历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1.1 西部地区城镇化历程
        5.1.2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2 西部小城镇的发展现状和类型
        5.2.1 西部小城镇的发展现状
        5.2.2 西部小城镇发展的主要类型
    5.3 西部地区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的环境分析
        5.3.1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环境
        5.3.2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道路选择:多元化城镇化道路+加快发展小城镇
        5.3.3 西部小城镇发展的环境分析
    5.4 西部城镇化水平和小城镇的发展潜力
        5.4.1 计算方法
        5.4.2 西部城镇化水平和小城镇的发展潜力和水平预测
    5.5 西部小城镇建设的规模和分区
        5.5.1 西部小城镇建设的规模
        5.5.2 西部小城镇建设分区
第六章 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
    6.1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6.1.1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
        6.1.2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6.1.3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
    6.2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思路和西部地区的具体思路
        6.2.1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思路
        6.2.2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特点和建设的具体思路
    6.3 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改造工程的政策分析
        6.3.1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改造工程的主要内容
        6.3.2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改造工程的成效
        6.3.3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改造工程的主要不足
    6.4 对退耕还林的政策分析
        6.4.1 退耕还林政策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6.4.2 退耕还林政策的主要成效
        6.4.3 退耕还林政策的主要不足
    6.5 对生态移民的政策分析
        6.5.1 生态移民政策的背景和内容
        6.5.2 生态移民的主要做法
        6.5.3 几种典型的生态移民
        6.5.4 生态移民对生态建设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作用
        6.5.5 生态移民政策的不足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6.6 发展小城镇与西部生态环境建设
        6.6.1 对生态环境建设三种措施的比较及思路调整
        6.6.2 小城镇发展对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作用
        6.6.3 退耕还林还草应和发展小城镇相结合
        6.6.4 生态移民应和发展小城镇相结合
第七章 西部小城镇建设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7.1 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7.1.1 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7.1.2 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全国农业发展中有重要地位
    7.2 西部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7.2.1 发展小城镇能有效解决西部地区城乡二元结构偏差
        7.2.2 发展小城镇能有效促进西部二三产业发展和扩大内需
        7.2.3 发展小城镇能有效吸纳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
        7.2.4 发展小城镇可以降低西部城镇化成本
        7.2.5 发展小城镇有利于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7.2.6 发展小城镇有利于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促进民族团结
        7.2.7 小城镇建设有利于西部农业结构调整与特色农业发展
        7.2.8 小城镇建设有利于西部乡镇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
第八章 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的相关制度与政策研究
    8.1 小城镇建设与土地制度
        8.1.1 农村土地制度
        8.1.2 小城镇建设用地管理制度
    8.2 小城镇户籍制度
        8.2.1 小城镇户籍制度的演变和管理现状
        8.2.2 西部地区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与创新
    8.3 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
        8.3.1 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和问题
        8.3.2 西部地区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
    8.4 小城镇投融资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
        8.4.1 小城镇投融资体制
        8.4.2 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乌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导论
    1.1 关于题目
        1.1.1 选题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1.4 重要概念界定
        1.1.5 研究范围
        1.1.6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1.2 “流域综合发展”研究与“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1.2.1 关于“流域综合发展”
        1.2.2 “流域综合发展”研究内容构想
        1.2.3 关于“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1.2.4 “山地流域”研究的特定环境类型
    1.3 国内外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的相关研究述评
        1.3.1 国外的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1.3.2 国外流域开发与管理法规
        1.3.3 国内的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1.3.4 国内的流域规划与管理法规
        1.3.5 前沿课题与研究方法小结
    1.4 乌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的相关研究述评
        1.4.1 三峡工程论证时期的研究
        1.4.2 三峡工程建设定论后的研究
    1.5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1.5.1 关键问题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2 乌江流域人居环境的历史发展过程
    引言
    2.1 早期聚居形态
        2.1.1 原始聚居形态
        2.1.2 历史建置变迁
        2.1.3 聚居布局与自然环境之关系
    2.2 早期聚居文化
        2.2.1 部族分布及其聚居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2.2.2 影响聚居文化空间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
        2.2.3 地理障碍的影响
        2.2.4 资源开发的影响
    2.3 明清时期的开发建设
        2.3.1 行政建置变迁
        2.3.2 人口结构变迁
        2.3.3 区域交通与城镇布局
        2.3.4 经济发展与城镇形态
        2.3.5 军事布点与囤堡聚居
        2.3.6 民族分布与村寨聚居
    2.4 抗战时期的开发建设
        2.4.1 抗战前夕
        2.4.2 抗战爆发的影响
        2.4.3 汽车交通与公路修建的影响
        2.4.4 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影响
        2.4.5 聚居形态变化特征小结
    2.5 三线建设时期的开发建设
        2.5.1 三线建设时期的大发展
        2.5.2 三线建设时期的缺陷
    2.6 历史的掠夺性建设及其现实警示
        2.6.1 历史上开发行为的掠夺性
        2.6.2 对掠夺性问题的历史评述
        2.6.3 警示及思考
3 乌江流域人居环境的现状及问题调查
    引言
    3.1 自然背景调查
        3.1.1 自然资源禀赋
        3.1.2 生态环境的自然演化趋势
        3.1.3 人为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1.4 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3.2 区域发展背景调查
        3.2.1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特征
        3.2.2 能源工程开发建设情况
        3.2.3 乌江梯级开发对城镇发展的带动情况
        3.2.4 重大交通设施建设情况
    3.3 城镇化情况及城镇群体格局调查
        3.3.1 城镇化的现状水平
        3.3.2 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
        3.3.3 重点城镇的发展指标与城镇竞争力
        3.3.4 城镇群体空间分布及其组群关系
    3.4 城镇形态类型与空间特征调查
        3.4.1 城镇选址、总体形态与地形环境的类型关系
        3.4.2 建筑空间特征
        3.4.3 街道空间特征
        3.4.4 广场空间特征
        3.4.5 历史建筑遗存
    3.5 乌江流域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3.5.1 问题的系统分析
        3.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4 乌江流域的城镇化与城镇体系建构
    引言
    4.1 乌江流域的综合发展与城镇化
        4.1.1 综合发展的必要性
        4.1.2 综合发展的可行性
        4.1.3 国内外大河流域开发的经验借鉴
        4.1.4 综合发展的基本思路
        4.1.5 城镇化——乌江流域综合发展的必要途径
    4.2 乌江流域城镇化的基本问题
        4.2.1 “城镇化”概念
        4.2.2 城镇化的战略目标预测
        4.2.3 城镇化动力的量化分析
        4.2.4 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改善建议
        4.2.5 城镇化模式的选择
    4.3 乌江流域城镇化的两个特殊矛盾
        4.3.1 土地需求与区域耕地占补平衡
        4.3.2 非自愿移民的安置问题
    4.4 乌江流域城镇体系研究的综合关系
        4.4.1 与现行城镇体系规划的关系
        4.4.2 在全国城镇体系中的定位
        4.4.3 与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4.5 对乌江流域城镇体系建构的思考
        4.5.1 区域协调问题
        4.5.2 建构区域发展极核的思路
        4.5.3 区域空间开发管制
        4.5.4 空间格局图示
        4.5.5 规模结构调控
        4.5.6 职能组合结构
5 乌江流域城市的形态扩展及其规划调控
    引言
    5.1 山地城市的结构形态及其扩展模式
        5.1.1 结构形态的基本类型
        5.1.2 形态扩展的典型模式
    5.2 乌江流域城市结构形态变迁的典型类型分析
        5.2.1 小城镇: 龚滩镇交通条件变化导致城镇形态几度变迁
        5.2.2 中等城市: 遵义市围绕凤凰山发展成为环形绿心城市
        5.2.3 特大城市: 贵阳市摆脱岩溶盆地局限扩展卫星组团
    5.3 当前乌江流域城镇形态扩展的动力机制综析
        5.3.1 形态扩展的内因
        5.3.2 形态扩展的外因
        5.3.3 形态扩展的导向
        5.3.4 形态扩展中的结构转型
    5.4 乌江流域城市形态扩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5.4.1 喀斯特山地用地条件的局限
        5.4.2 城市水资源利用条件的限制
        5.4.3 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问题制约
    5.5 乌江流域城市形态的规划案例研究
        5.5.1 簇群城市形态的塑造——以龚滩古镇规划为例
        5.5.2 山地城市的道路规划布局——以彭水县城规划为例
        5.5.3 城市历史遗产的保护——以龙潭古镇规划为例
        5.5.4 针对山地城市防灾的城市形态调控——以武隆县城规划为例
        5.5.5 资源短缺型城市形态的调控——以贵阳市为例
6 乌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引言
    6.1 人居环境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6.1.1 应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6.1.2 科学的建设方法有益于的生态环境保护
    6.2 生态环境保护的系统框架建构
        6.2.1 系统框架构成设想
        6.2.2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子系统
        6.2.3 生态保护策略决策子系统
    6.3 区域生态格局优化构想
        6.3.1 森林防护体系建设
        6.3.3 河流景观生态格局优化
        6.3.4 农地景观生态格局改善
        6.3.5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建构思路
    6.4 城市与矿区建设的生态规划与设计方法
        6.4.1 基于地域生态建设经验的城市布局要点
        6.4.2 绿地系统规划中的景观生态格局优化构想
        6.4.3 城市河流的整治
        6.4.4 以雨水利用促进城市水循环改善
        6.4.5 工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乌江流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规划一览表
    附录2: 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
    附录3: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4: 已发表的两篇论文
致谢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四、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马山县、平果县、大化县三县交会点及其相联地段行政区域界线的决定(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公路建设对岩溶地下水的影响研究[D]. 于琼.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
  • [2]广西壮族、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的演进研究[D]. 韦玉姣. 东南大学, 2019(05)
  • [3]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研究[D]. 潘洌. 重庆大学, 2018(04)
  • [4]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研究[D]. 韦浥春.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5]中国县级政府财政能力问题研究[D]. 王秀文. 东北财经大学, 2014(06)
  • [6]名与实:广西瑶人分布研究(1368-1954)[D]. 胡列箭. 复旦大学, 2014(12)
  • [7]广西岩溶地区可持续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以百色市为例[D]. 吴郭泉. 昆明理工大学, 2006(09)
  • [8]西部小城镇发展潜力与生态经济效应及相关政策研究[D]. 王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2)
  • [9]乌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D]. 赵炜. 重庆大学, 2005(03)
  • [10]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马山县、平果县、大化县三县交会点及其相联地段行政区域界线的决定[J].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广西政报, 2002(01)

标签:;  ;  ;  ;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马山县、平果县、大化县及其相关地段行政区域界线的决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