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装配图尺寸链自动生成技术研究

3D装配图尺寸链自动生成技术研究

一、面向三维装配图的尺寸链自动生成技术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罗民宏[1](2021)在《基于本体的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尺寸链自动生成作为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为后续的公差综合与公差分析奠定了基础。目前尺寸链技术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两个层面:一是在建模层面,随着公差数学模型的发展,尺寸链模型的语义复杂程度在不断提高,因此需要一种表达能力更强的语义表示方法;二是在数据层面,缺乏一种可扩展易维护的模型或结构,以实现智能化的信息处理和语义传递。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人工智能领域的本体理论引入尺寸链技术的研究中,提出一种基于本体的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方法,其主要工作包括:建立了层次式的装配精度信息表示模型及其本体。以邻接矩阵的形式给出了装配精度信息表示模型的抽象描述。以描述逻辑术语公式的形式定义了装配精度信息术语集,以断言公式集的形式给出了装配精度信息断言集的构建方法,装配精度信息术语集和断言集构成了装配精度信息本体。提出了一种基于Jena的装配尺寸链语义表示方法。对Jena通用规则语言进行扩展,并采用扩展的Jena通用规则语言对装配尺寸链的相关语义进行表示。通过两组测试对方法进行了验证。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方法。以装配精度信息表示模型为基础,设计了一种装配精度信息本体的自动生成方法。以基于Jena的装配尺寸链语义表示方法为基础,对装配约束和装配体几何关系图的语义进行表示,从而实现装配约束信息和装配体几何关系图信息的自动推理。在本体化的装配体几何关系图上进行偏差传递路径搜索以获得装配尺寸链。开发了基于本体的装配尺寸链分析系统。以装配精度信息语义表示模型、装配尺寸链语义表示方法、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方法以及基于辅助定位接点的装配公差建模方法为基础,以Jena为应用程序的核心框架,开发了基于本体的装配尺寸链分析系统。

何际军[2](2020)在《无缆化航天电子机箱公差设计及数值仿真》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航天电子机箱的体积越来越向小型化发展,机箱结构较为复杂,内部零部件越来越多,单位体积内热流密度不断增大。传统的有缆机箱存在重量较大、结构设计复杂、不利于更新换代等技术瓶颈。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基于三维CAD软件SolidWorks以及CAE软件ANSYS workbench开展无缆化电子机箱集成优化设计研究。具体研究工作如下三方面:1、电子元器件的小型化、集成化应用使得单位体积内机箱的热流密度逐渐加大,这对机箱的散热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基于ANSYS workbench的Steady-State-Thermal,将模块盒上锁紧条固化成工作环境状态,模块盒内部电子设备简化成统一热源,考虑电子设备实际工作时热流密度、元器件布局,对无缆化电子机箱进行了温度场分析并将影响电子设备散热的热源功率、箱体散热槽大小和数量、热源位置、热源功率、材料属性进行了参数化,得到了整体温度云图,结果表明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经过模块盒传导至锁紧条上,通过锁紧条与机箱箱体内壁散热槽的接触使热量传导至箱体四周往空气中扩散,且最高温度在电子设备额定温度范围内,满足热设计要求。2、针对模块盒在插拔过程中连接器出现的磨损、疲劳损伤、倾角过大导致连接器插孔出现的塑性变形,结合ANSYS Workbench的静态模块探讨了摩擦力为0.3,模块盒插拔角度0.2?时模块盒与母板组件上插槽接触区域变形情况,结果表明模块盒定位销和母板组件定位孔变形量最大,插拔区域最大等效应力满足屈服强度要求;并分析了影响模块盒插拔力大小的变量并对其进行了参数化。3、针对目前大多数电子机箱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传统的手工计算效率低下等问题,借助SolidWorks二次开发功能将计算机辅助公差(Computer Aided Tolerance,CAT)集成于SolidWorks平台。利用特征-特征之间的尺寸及装配关系,结合SolidWorks API接口对象模型及二次开发语言VB,人机交互在装配环境下标注尺寸及公差等参数。通过遍历装配模型将尺寸信息存入字典里面,将与封闭环有关的尺寸信息存入结构体数组里面形成一条完整有序的回路。基于封闭环和回路搜索方向,采用矢量余弦法判别组成环的增减性,实现了尺寸链设计函数的生成。相关研究实现了机箱“公差设计-仿真分析-产品实现”集成化设计流程。尺寸链的自动生成大大提高了公差分析的效率;仿真流程的集成化降低了重复建模的时间成本,对于航天无缆化电子机箱设计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借鉴。

江艳燕[3](2020)在《基于本体考虑配合偏差的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文中提出装配尺寸链的自动生成是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的重要基础,目前多数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都依赖人工交互。这种方法在计算机设计系统中不但难以传输和共享产品表示模型中的相关公差信息,而且一般未考虑不同配合类型下配合偏差对尺寸链生成的影响,因此难以保证尺寸链生成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本文基于本体在概念描述、知识表达和数据共享等方面的优势,研究利用本体来实现考虑配合偏差的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的一种智能化的方法,提高了尺寸链生成的准确性,并实现了公差信息的共享性和可扩展性。主要内容如下:1.构建尺寸链自动生成的几何表示模型。分析并提取装配尺寸链领域中系统化的装配约束关系信息、配合类型和几何特征信息等,对于已有的装配体,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将其划分成零件层、几何特征层、装配约束层以及尺寸及公差单元层。为减小配合偏差对尺寸链生成的影响,根据特征面之间是否有间隙,将特征面之间的间隙量映射成漂移配合,以此为基础对装配约束关系进行分类,将配合类型分成漂移配合和固定配合。每一层都用于提取并表示该层相应的公差信息,进而利用要素之间的公差信息表示零件之间的公差信息,为构建装配尺寸链生成推理知识库提供前提条件。2.构建尺寸链自动生成的本体表示模型。在几何表示模型的基础上,构建装配尺寸链的本体模型,对各个配合关系层次所涉及的专业术语进行划分,列出配合偏差、装配约束和配合类型等重要术语;定义装配尺寸链中涉及到的类以及层次关系,定义本体表示模型中装配关系、尺寸关系和间隙关系等相关属性,并对属性进行限制。3.构建尺寸链自动生成的推理规则库。根据构建的尺寸链自动生成本体模型,将相关公差信息转换成JESS推理规则。利用本体语言规则理解尺寸链生成对应的公差关系和公差信息,运用推理规则描述配合类型的分类、漂移配合的处理、尺寸的提取以及最短路径的选择等来建立推理规则库,为原型系统开发奠定知识基础。4.开发基于本体的考虑配合偏差的尺寸链生成原型系统。在本体表示模型和推理规则库的基础上构建了原型系统结构。采用本体编辑工具Protégé和JESS推理引擎开发装配尺寸链生成的知识库系统。最后,通过滚轮实例验证该原型系统的可行性。

朱伟俊[4](2020)在《枪械自动机装配精度分析与优化》文中研究指明几十年来,我国自动武器行业在产品研发、技术装备和加工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现阶段我国武器行业自动化水平有了显着提高,但整体的智能化和集成化发展水平仍大幅度落后于西方先进国家。自动武器在设计阶段由于公差分析方法不够合理导致零部件装配过程中‘人工修锉’的现象依然突出。需要改进传统的尺寸公差分析方法以适应现代产品设计、制造、仿真分析的要求。为改进传统公差设计过程中的不足并实现三维公差技术在武器制造领域的广泛应用,提高我国自动武器行业的信息化集成制造水平,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几点内容:(1)结合自动机典型机构的结构特点,针对传统概率统计法和极值法在自动武器行业应用中的不足,研究了基于多元概率统计的统计公差模型,拓展了传统的RSS法,采用协方差矩阵表示每个公差的分布区域。最后以闭锁机构为分析目标,在研究其公差沿尺寸链的传播方式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二元概率统计的闭锁机构公差模型。(2)考虑到自动武器结构复杂数目繁多的特点,本文研究了基于三维公差建模的公差分析方法。以自动机典型机构为例,建立了闭锁机构、拉壳机构、击发机构和供弹机构的三维装配公差模型,并在3DCS软件中对装配体进行了仿真分析。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模拟仿真可以输出分析目标的尺寸分布范围和贡献度分析报告,便于后续的优化。最后对比了几种数值计算方法的结果。(3)对比设计要求可以得到不满足装配要求和工艺要求的目标尺寸。本文着重研究了成本公差模型和质量损失模型,提出了基于加工成本-质量损失的混合优化模型,最后对闭锁机构进行了公差优化。

刘子豪[5](2019)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尺寸链生成技术是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中的关键技术。本文针对目前尺寸链自动生成技术准确度较低的问题,研究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的权值分配规则。依据AHP的步骤,以尺寸及公差约束B1,过盈配合B2与间隙或过渡配合B3作为评价因子,以尺寸链通路C1,C2,…,Cn为指标,建立面向尺寸链通路选择的递阶结构模型,通过计算得到了各评价因子对装配尺寸链通路选择影响的权重。提出基于图论的度的剔除规则。研究无向图中度的概念,提出一种剔除与装配精度无关的点与边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对除封闭环外的点进行度数统计,分别剔除度数为0和1的点以及相对应的边,重复多次直到剩下的除封闭环以外的点的度数均大于1时,停止度数的统计。提出几何要素性质集的概念并给出其生成方法。基于新一代产品几何技术规范理论(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GPS),将几何要素分为组成要素与导出要素,研究各要素间的尺寸及公差约束关系。依据空间位置关系,将装配约束分为过盈配合与间隙或过渡配合,研究各要素间的装配约束关系。依据尺寸链自动搜索的需求,构建了要素性质集及其生成方法。构建尺寸链装配信息模型。为完整表达装配体的尺寸链信息,构建要素间约束传递图。最终实现尺寸链装配信息模型的构建。提出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策略。研究Floyd搜索算法的实现,在确定封闭环后,系统获取装配体的尺寸及公差约束信息与装配约束信息,生成几何要素间约束传递图。搜索传递图可得尺寸链。研究了尺寸链生成技术。最后辅以实例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给出尺寸链自动生成原型系统与工程实例应用研究。总结全文研究内容并展望未来研究工作。

王友利[6](2018)在《机械制造全过程中尺寸最短路径树理论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尺寸的基准及公差相互关联并贯穿于机械设计与制造的整个过程,它们确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成本。从设计与制造的每个环节研究基准的属性及其对公差的影响,对于合理确定制造过程中的尺寸及公差是十分必要的。无论机械装配、零件加工还是毛坯生产,其对应的功能尺寸都有其相应的形成路径,而路径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功能尺寸的精度和成本。本文基于图论的相关知识研究各类尺寸的形成路径,建立各类尺寸路径的相关规则,获得尺寸的最短路径树,从最短路径树中提取出较合理的尺寸基准和尺寸路径,为尺寸和公差的合理设计提供尺寸模型。论文具体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1)零件尺寸标注模式的研究基于装配体的结构特征和装配体中零件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功能尺寸的形成路径与零件尺寸及基准的关系。从满足装配体功能要求出发,以功能尺寸形成路径最短为目标,基于图论最短路径问题求解,获得装配体功能尺寸的最短路径树,确定了零件尺寸合理的标注模式。(2)零件尺寸模型的建立和求解功能尺寸的最短路径树蕴含了装配体中功能尺寸与零件设计尺寸之间的关系,可建立功能尺寸与零件设计尺寸全相关数学模型,对零件尺寸及公差求解。(3)零件加工工艺优化的研究通过对零件加工工艺特点的研究,将树图引入来表达加工过程中零件的加工基准、加工顺序和工序尺寸,建立零件加工的工艺尺寸树。基于所建立的工艺尺寸树,对零件加工工艺进行优化研究。(4)工序尺寸模型的建立和工序尺寸及公差的求解通过对工艺尺寸树的研究,发现零件加工的工艺尺寸树蕴含了加工中零件设计尺寸与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之间的关系。基于工艺尺寸树,建立全部零件尺寸和加工余量与工序尺寸的数学模型,进行工序尺寸及公差的求解。(5)毛坯尺寸标注基准的研究基于零件加工的工艺尺寸树,挖掘出零件加工时的粗基准对毛坯尺寸余量公差及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特别是对平面毛坯尺寸基准的选择做了深入研究,建立了通用的毛坯尺寸基准的选择原则。本文的研究为机械制造过程中基准和尺寸及公差的设计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对机械制造精度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工程价值。

鲍强伟[7](2016)在《考虑配合偏差的三维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及求解技术》文中研究指明在复杂精密产品的研发过程中,由于其具有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装调难度大等特点,如何在产品设计阶段实现该类产品装配精度的快速准确预测,是目前工程中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结合复杂精密产品的实际工程需求,对考虑配合偏差的三维装配尺寸链的自动生成和求解技术展开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工作总结如下:(1)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综述了公差建模和装配精度预测等技术的研究现状,结合实际工程问题说明了目前基于装配尺寸链的装配精度预测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说明了论文的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给出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框架。(2)研究了基于产品信息单元的精度信息建模技术。在分析建模需求的基础上,对比了现有的公差建模方法和CAD软件的数据结构,建立了产品信息单元,完成了产品装配模型解析,建立了层次化的装配体信息模型。(3)研究了零件装配过程中的配合偏差。以平面配合和轴孔配合为对象,分析了这两种配合中相关的几何特征在不同种类公差约束下的变动,分析了平面配合和轴孔配合过程中的偏差源和配合偏差计算方法,并给出了配合偏差向量各非零分量变动范围的计算方法。(4)研究了考虑配合偏差的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及求解技术。在产品装配模型预处理的基础上,建立了零件的尺寸及公差传递图和产品的装配关系传递图,分析了尺寸链搜索优先级问题,实现了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并在完成配合偏差转化的基础上实现了考虑配合偏差的装配尺寸链求解。(5)基于本文提出的精度信息建模、配合偏差分析和尺寸链自动生成及求解方法,开发了考虑配合偏差的三维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及求解系统,介绍了软件的开发背景及运行环境、总体业务流程、功能模块及体系结构、系统实现方法等,并结合实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技术和方法。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相关内容的后续研究工作和相关技术的发展方向。

鲍强伟,樊友高,丁晓宇,刘检华,张志强[8](2016)在《基于信息单元的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技术》文中研究说明针对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信息单元的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方法.通过建立层次化的装配模型,提出并建立了尺寸及公差信息单元、装配约束信息单元,同时对公差信息进行了规范化处理;在此基础上,基于信息单元间几何特征的关系构建了装配关系传递图,在考虑搜索优先级的基础上实现了装配尺寸链的自动生成.最后基于CATIA V5平台开发了原型系统并进行实例验证,证明了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王光磊,吴玉光,勾波[9](2015)在《一种基于配合特征面的三维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方法》文中指出由于目前尺寸链自动生成存在着人机交互过多,实用性不强,并且主要集中在二维的情况。提出了一种以图论为基础,基于UG的三维空间尺寸链自动生成的方法。通过人机交互对装配体进行自由度的约束,使用UG/OPEN API函数对零件模型进行信息提取;利用图论理论,构建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装配邻接表,建立了公差图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特征面要素的搜索算法,该算法减少了不必要的人机交互,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三维空间尺寸链的自动生成。通过实例验证了该算法,证明有效。

郭崇颖,刘检华,唐承统,蒋科,胡伟[10](2014)在《基于图论的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技术》文中提出针对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难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有向图表达的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四层结构的装配精度信息模型,并对公差信息的进行规范化处理和约束信息转化,在此基础上获得几何公差特征矩阵和装配特征关联矩阵,然后采用图论建立装配体有向图模型并剔除与装配精度无关的有向图的顶点和边,最后利用最小路径原理实现了装配尺寸链的自动生成。借助ACIS和HOOPS工具,开发了原型系统并进行了实例验证,证明了该算法有效缩小了装配尺寸链的搜索范围,同时保证了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的准确性。

二、面向三维装配图的尺寸链自动生成技术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向三维装配图的尺寸链自动生成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本体的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公差建模
        §1.2.2 公差语义表示
        §1.2.3 尺寸链技术
        §1.2.4 本体技术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课题来源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框架结构
第二章 表示模型及本体的构建
    §2.1 装配精度信息表示模型
        §2.1.1 装配体层
        §2.1.2 零件层
        §2.1.3 要素层
        §2.1.4 装配定位连接层
        §2.1.5 标注层
        §2.1.6 链环层
    §2.2 装配精度信息本体
        §2.2.1 装配精度信息术语集
        §2.2.2 装配精度信息断言集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装配尺寸链语义表示
    §3.1 扩展jena通用规则语言
    §3.2 装配尺寸链语义表示
        §3.2.1 封闭环语义表示
        §3.2.2 增、减环语义表示
        §3.2.3 封闭环尺寸语义表示
    §3.3 实例验证
        §3.3.1 可行性验证
        §3.3.2 性能对比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
    §4.1 考虑装配约束的装配尺寸链
        §4.1.1 基本概念
        §4.1.2 装配约束
        §4.1.3 装配几何关系图
        §4.1.4 装配尺寸链术语集扩展
    §4.2 装配精度信息本体的生成
    §4.3 装配约束信息的自动推理
        §4.3.1 特征类型的判别
        §4.3.2 连接类型的判别
        §4.3.3 实例研究
    §4.4 装配尺寸链搜索
        §4.4.1 装配体几何关系图的生成
        §4.4.2 预处理和后处理
        §4.4.3 实例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装配尺寸链分析系统
    §5.1 相关概念
        §5.1.1 本体开发工具
        §5.1.2 Jena
        §5.1.3 NARCIS
    §5.2 基础功能模块
        §5.2.1 本体编辑模块
        §5.2.2 知识推理模块
        §5.2.3 本体提取模块
    §5.3 扩展功能模块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无缆化航天电子机箱公差设计及数值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课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电子机箱热设计研究现状
        1.2.2 电子机箱力分析研究现状
        1.2.3 尺寸链生成研究现状
    1.3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热力学理论及公差设计
    2.1 热设计基本理论
        2.1.1 热传导基本理论
        2.1.2 热辐射基本理论
    2.2 材料力学基本理论
    2.3 公差设计基本理论
        2.3.1 尺寸链
        2.3.2 公差计算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缆化电子机箱温度场分析
    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1.1 热源简化
        3.1.2 整机模型简化
    3.2 热仿真分析及后处理
        3.2.1 仿真模型处理
        3.2.2 材料参数设置
        3.2.3 网格划分
        3.2.4 边界条件及相关参数设置
        3.2.5 结果后处理
    3.3 基于ANSYS workbench热设计二次开发
        3.3.1 ANSYS workbench二次开发介绍
        3.3.2 材料数据参数化
        3.3.3 几何尺寸参数化
        3.3.4 网格尺寸参数化
        3.3.5 求解条件参数化
        3.3.6 变量参数化列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缆化电子机箱模块盒插拔力分析
    4.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2 仿真参数设置及后处理
        4.2.1 材料参数设置
        4.2.2 接触区域设置
        4.2.3 网格划分
        4.2.4 边界条件设置
        4.2.5 仿真结果分析
    4.3 基于ANSYS workbench插拔力仿真二次开发
        4.3.1 材料数据参数化
        4.3.2 模块盒位置参数化
        4.3.3 网格尺寸参数化
        4.3.4 摩擦系数参数化
        4.3.5 插拔力系统参数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SolidWorks尺寸链自动生成研究
    5.1 SolidWorks二次开发介绍
    5.2 尺寸链方程生成技术路线
    5.3 三维模型数据处理
    5.4 装配体尺寸信息提取
        5.4.1 尺寸关键信息获取
        5.4.2 尺寸公差信息的获取
    5.5 尺寸链的搜索及生成
        5.5.1 封闭环识别判断
        5.5.2 尺寸链数据模型
        5.5.3 尺寸链回路搜索
    5.6 生成设计函数
        5.6.1 坐标变换
        5.6.2 组成环增减性判定
    5.7 无缆化电子机箱尺寸链案例分析
        5.7.1 尺寸信息标注
        5.7.2 尺寸信息获取
        5.7.3 生成尺寸链回路
        5.7.4 生成设计函数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无缆化电子机箱温度场分析参数化前后端代码
附录二 无缆化电子机箱模块盒插拔力分析参数化前后端代码
攻硕期间研究成果

(3)基于本体考虑配合偏差的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公差信息建模
        §1.2.2 尺寸链自动生成技术
        §1.2.3 本体技术
    §1.3 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研究内容
        §1.3.1 基本结构
        §1.3.2 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装配尺寸链几何表示模型的构建
    §2.1 引言
    §2.2 装配信息模型
    §2.3 零件层
    §2.4 几何特征层
    §2.5 装配约束层
    §2.6 尺寸及公差等级层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装配尺寸链本体模型的构建
    §3.1 引言
    §3.2 本体模型的构建
        §3.2.1 重要术语的列出
        §3.2.2 类的定义
        §3.2.3 属性的定义
        §3.2.4 属性的限定
    §3.3 基于本体装配尺寸链的自动生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推理规则库的构建
    §4.1 引言
    §4.2 本体推理规则基本理论
        §4.2.1 网络本体语言
        §4.2.2 库函数
        §4.2.2 Jess推理机
    §4.3 装配尺寸链生成规则的构建
        §4.3.1 配合类型的分类
        §4.3.2 漂移配合的处理
        §4.3.3 尺寸的提取
        §4.3.4 增减环的判断
        §4.3.5 最短路径的选择
        §4.3.6 封闭环的计算
    §4.4 实例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的知识库系统设计
    §5.1 引言
    §5.2 知识库系统结构
    §5.3 装配尺寸链生成知识库的设计
        §5.3.1 本体的构建
        §5.3.2 推理规则的构建
        §5.3.3 推理结果的展示
    §5.4 原型系统的开发
        §5.4.1 信息输入模块
        §5.4.2 本体转换模块
        §5.4.3 结果输出模块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课题研究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枪械自动机装配精度分析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的研究进展
    1.3 国内外公差技术研究发展现状
        1.3.1 公差建模方法
        1.3.2 公差分析方法
        1.3.3 计算机辅助公差分析软件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基于多元概率统计法的枪械闭锁机构公差分析方法
    2.1 引言
    2.2 某型自动武器结构特点
    2.3 理论分析
        2.3.1 极值法
        2.3.2 SDT小位移旋量法
        2.3.3 概率统计法
        2.3.4 多元统计分析
        2.3.5 多元正态分布的可加性
        2.3.6 结果对比预测
    2.4 公差合成
        2.4.1 广义RSS法
        2.4.2 尺寸链串联叠加
        2.4.3 坐标系变换
        2.4.4 协方差矩阵的对位
    2.5 实例分析
    2.6 公差分配与优化
    2.7 本章小结
3 基于3DCS软件的三维装配公差建模与仿真分析
    3.1 引言
    3.2 分析原理与流程
    3.3 部件1:闭锁机构三维装配精度分析
        3.3.1 三维装配模型建立
        3.3.2 定义特征、基准和公差信息
        3.3.3 创建装配关系与模型树
        3.3.4 确定目标测量特征
        3.3.5 装配仿真与结果对比分析
        3.3.6 实例结果对比分析
    3.4 部件2:基于三维模型拉壳机构和击发机构装配精度分析
        3.4.1 三维装配模型结构分析
        3.4.2 三维偏差模型建立与公差信息定义
        3.4.3 三维仿真模拟与结果分析
    3.5 部件3:供弹机构三维装配精度分析
        3.5.1 三维装配模型建立
        3.5.2 三维偏差模型建立与公差信息定义
        3.5.3 三维仿真模拟与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三维装配模型的贡献度分析与公差优化
    4.1 引言
    4.2 基于公差可装配性仿真的装配精度控制
    4.3 HLM贡献度分析理论
    4.4 工序(过程)能力指数
    4.5 基于加工成本模型和质量损失成本模型的公差优化
        4.5.1 加工成本函数模型
        4.5.2 质量损失成本函数模型
        4.5.3 成本优化函数
        4.5.4 公差优化约束条件
    4.6 公差优化模型求解与验证
    4.7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CAT技术
        §1.2.2 尺寸链生成技术
        §1.2.3 层次分析法在机械领域的研究现状
        §1.2.4 图论在尺寸链领域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关键理论与技术
    §2.1 引言
    §2.2 层次分析法
        §2.2.1 层次分析法基本思想和步骤
        §2.2.2 递阶层次模型构造
        §2.2.3 判断矩阵构造
        §2.2.4 重要度计算
        §2.2.5 一致性检验
        §2.2.6 权值分配规则
    §2.3 图论
        §2.3.1 基本概念
        §2.3.2 度的剔除规则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尺寸链的要素性质集生成
    §3.1 引言
    §3.2 几何要素
    §3.3 几何要素性质集
        §3.3.1 几何要素性质集概念
        §3.3.2 几何要素间的约束关系
        §3.3.3 要素性质集的计算机表达
    §3.4 要素性质集生成
        §3.4.1 产品模型
        §3.4.2 生成方法
    §3.5 实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尺寸链装配信息模型
    §4.1 引言
    §4.2 要素间约束传递无向图
    §4.3 装配信息模型
        §4.3.1 装配信息模型分类
        §4.3.2 数据模型构建方式的选用
    §4.4 面向尺寸链的装配信息模型构建
        §4.4.1 数据结构
        §4.4.2 图的存储表示
        §4.4.3 UG模型装配信息的提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尺寸链自动生成策略研究
    §5.1 引言
    §5.2 尺寸链自动生成策略
    §5.3 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方法
        §5.3.1 封闭环确定
        §5.3.2 约束信息获取
        §5.3.3 几何要素间约束传递无向图的生成
        §5.3.4 尺寸链自动生成搜索算法
        §5.3.5 设计函数
    §5.4 实例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原型系统开发
    §6.1 引言
    §6.2 UG简介
    §6.3 UG二次开发
        §6.3.1 菜单定制
        §6.3.2 对话框规划订制
    §6.4 实例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课题研究总结
    §7.2 课题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机械制造全过程中尺寸最短路径树理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机械制造过程中尺寸关系的研究现状及方法
        1.2.1 装配体中尺寸关系的描述及建立方法
        1.2.2 机械加工过程中工艺尺寸的表达及计算方法
        1.2.3 机械零件尺寸标注的研究方法
        1.2.4 毛坯尺寸的设计及标注方法
    1.3 图论的相关知识
        1.3.1 图的相关知识
        1.3.2 最小生成树与最短路径问题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装配体功能尺寸最短路径树理论及建立方法
    2.1 功能尺寸最短路径树理论的建立
        2.1.1 装配尺寸的联系路径图
        2.1.2 装配体中的功能尺寸
        2.1.3 装配体中功能尺寸的确定原则
        2.1.4 功能尺寸的最短路径原则
        2.1.5 功能尺寸最短路径树的建立理论
    2.2 装配体中要素及尺寸的描述
        2.2.1 装配体中各要素的描述方法
        2.2.2 装配体中尺寸的表示方法
        2.2.3 路径图中要素的连接原则
    2.3 功能尺寸最短路径树的建立过程
    2.4 功能尺寸最短路径树的直接建立法
    2.5 基于尺寸联系图的最短路径生成树的建立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零件尺寸标注及尺寸模型的建立求解
    3.1 引言
    3.2 零件尺寸标注的确定
        3.2.1 确定零件尺寸标注的修正路径树的建立
        3.2.2 确定零件尺寸标注的最短路径树的建立
        3.2.3 零件尺寸标注的确定
    3.3 基于路径树的尺寸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3.3.1 全相关尺寸模型的建立
        3.3.2 零件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3.4 计算机辅助建立确定尺寸标注的路径树
        3.4.1 计算机辅助建立确定尺寸标注的修正路径树
        3.4.2 计算机辅助建立确定尺寸标注的最短路径树
    3.5 功能尺寸最短路径生成树的应用实例
    3.6 装配尺寸联系路径图的应用
        3.6.1 单个装配尺寸链中零件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3.6.2 装配精度的校核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复杂装配体最短路径树的建立
    4.1 并联装配体中要素描述的两种方法
        4.1.1 要素描述的第一种方法
        4.1.2 要素描述的第二种方法
    4.2 并联装配体尺寸联系路径图的建立
    4.3 并联装配体功能尺寸的确定
    4.4 并联装配体最短路径生成树的建立
    4.5 复杂装配体分级最短路径树的建立
        4.5.1 复杂装配体组件划分原则
        4.5.2 各级组件功能尺寸最短路径树的建立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机械加工中工艺尺寸树的建立及应用
    5.1 引言
    5.2 机械加工中工艺尺寸树的建立
        5.2.1 机械加工中零件各要素的描述方法
        5.2.2 机械加工中零件尺寸的表示方法
        5.2.3 工艺尺寸树的建立过程
        5.2.4 工艺尺寸树的特点
    5.3 基于工艺尺寸树的尺寸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5.3.1 尺寸模型的建立方法
        5.3.2 工序尺寸及公差的求解
    5.4 工艺尺寸树的应用及实例
        5.4.1 工艺尺寸树的应用-余量校核
        5.4.2 实例-缸套零件的工艺尺寸树的建立
    5.5 平面工艺尺寸树及尺寸模型的建立求解
        5.5.1 平面工艺尺寸树的建立
        5.5.2 平面工艺尺寸模型的建立求解
    5.6 机械加工的工艺路线的优化
    5.7 计算机辅助建立工艺尺寸树
        5.7.1 计算机辅助建立直接方法的工艺尺寸树
        5.7.2 计算机辅助建立间接方法的工艺尺寸树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工艺尺寸树的毛坯尺寸基准研究
    6.1 引言
    6.2 工件毛坯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
    6.3 线性毛坯尺寸标注基准的研究
        6.3.1 毛坯尺寸标注基准选择原则
        6.3.2 毛坯尺寸标注基准选则的实例验证
    6.4 平面毛坯尺寸标注基准的研究
        6.4.1 平面毛坯尺寸标注基准的选择
        6.4.2 平面毛坯尺寸标注基准的区域选择原则
        6.4.3 平面毛坯尺寸标注基准选择的实例验证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考虑配合偏差的三维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及求解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公差建模
        1.2.2 装配精度预测
        1.2.3 存在的问题
    1.3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1.3.1 课题来源
        1.3.2 研究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基于信息单元的精度信息建模
    2.1 引言
    2.2 精度信息建模需求
    2.3 现有公差建模方法及CAD软件数据结构
        2.3.1 现有公差建模方法
        2.3.2 CAD软件数据结构
    2.4 产品信息单元
        2.4.1 尺寸及公差单元
        2.4.2 装配约束单元
    2.5 产品装配模型解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品装配过程中的配合偏差分析
    3.1 引言
    3.2 相关几何特征变动域解析
        3.2.1 平面特征变动域解析
        3.2.2 圆柱面特征变动域解析
        3.2.3 直线特征变动域解析
    3.3 偏差叠加计算方法
    3.4 平面配合偏差分析
    3.5 轴孔配合偏差分析
        3.5.1 过盈配合下的轴孔配合偏差分析
        3.5.2 间隙配合下的轴孔配合偏差分析
        3.5.3 过渡配合下的轴孔配合偏差分析
    3.6 偏差分布求解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考虑配合偏差的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及求解
    4.1 引言
    4.2 产品装配模型预处理
    4.3 装配关系传递图的生成
        4.3.1 尺寸及公差传递图
        4.3.2 装配关系传递图
    4.4 基于搜索优先级的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方法
        4.4.1 搜索优先级判定
        4.4.2 尺寸链搜索算法
    4.5 考虑配合偏差的装配尺寸链求解
        4.5.1 基于向量环模型的尺寸链表达方法
        4.5.2 配合偏差的转化表达
        4.5.3 考虑配合偏差的装配尺寸链求解方法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原型系统开发与应用
    5.1 引言
    5.2 系统概况
        5.2.1 系统的开发和运行环境
        5.2.2 系统开发的总体目标
    5.3 系统分析
        5.3.1 系统总体业务流程
        5.3.2 系统功能模块
        5.3.3 系统体系结构
    5.4 系统设计
        5.4.1 系统框架设计
        5.4.2 面向对象建模
    5.5 系统实现及实例验证
        5.5.1 精度信息建模
        5.5.2 配合偏差分析
        5.5.3 尺寸链自动生成及求解
    5.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9)一种基于配合特征面的三维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 装配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1. 1 尺寸公差信息
    1. 2 几何公差信息
    1. 3 装配面信息
    1. 4 装配公差图
2 搜索原理
    2. 1 尺寸组成环增减性的确定
3 实例分析
    1) 模型分析和预处理。首先选择封闭环, 得到装配性能特征的作用对象为零件1中圆柱孔面4和零件2的圆柱面17, 然后遍历零件装配体各个面, 得到尺寸、形位公差、装配面信息和各个特征面的信息, 生成以特征面为节点的装配公差图, 如图6所示。
    2) 从公差图中记录的尺寸方向得到封闭环的搜索方向, 以封闭环方向优先搜索得到封闭环方向的尺寸链分量。在搜索过程中, 每搜索到一个尺寸都要判断当前尺寸方向和封闭环方向是否平行。若平行则继续搜索, 若不平行则搜索下个尺寸。搜索过程信息如图7所示。
16->3->4。然后类似地沿着y的方向搜索根据搜索原理搜索, 得到封闭环17->15->2->4。封闭环在z方向上没有几何分量, 所以z方向上没有生成尺寸链。如图8所示。尺寸链的每个尺寸关联面节点中, 都存有相应的尺寸公差和几何公差信息, 最终以txt格式输出, 为以后的公差分析和综合所用。'>3) 生成尺寸链。按照前文所述的方法选择, 圆柱面17和圆孔面4的间隙为封闭环。搜索方向为尺寸的方向, 假设先沿着x方向搜索。根据搜索原理搜索过程可以描述如下: 首先判断面17是否为装配约束面, 若不是, 则开始寻找面17与封闭环方向平行的尺寸关联面, 找到面16, 判断是否为装配约束面。若是, 搜索到面16的装配约束面20, 同时标记面16为已装配面, 遍历与面20尺寸关联并且与封闭环方向平行的面, 判断是否为封闭环的另外一个面, 最终得到封闭环为: 17->16->3->4。然后类似地沿着y的方向搜索根据搜索原理搜索, 得到封闭环17->15->2->4。封闭环在z方向上没有几何分量, 所以z方向上没有生成尺寸链。如图8所示。尺寸链的每个尺寸关联面节点中, 都存有相应的尺寸公差和几何公差信息, 最终以txt格式输出, 为以后的公差分析和综合所用。
4 系统开发
5 结论

(10)基于图论的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装配精度信息模型建立
    1.1 装配精度信息模型内容
    1.2 装配精度信息层次模型建立
2 装配尺寸链的自动生成
    2.1 装配精度信息提取与处理
        2.1.1 约束信息的处理
        2.1.2 公差信息规范化处理
    2.2 装配尺寸链有向图生成
        2.2.1 公差特征关联矩阵
        2.2.2 装配特征关联矩阵
        2.2.3 装配体有向图
    2.3 装配尺寸链的自动生成算法
        2.3.1 尺寸链生成算法
        2.3.2 零件配合约束判定
        2.3.3 最小路径
3 实例分析
4 结束语

四、面向三维装配图的尺寸链自动生成技术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本体的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方法研究[D]. 罗民宏.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无缆化航天电子机箱公差设计及数值仿真[D]. 何际军.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8)
  • [3]基于本体考虑配合偏差的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D]. 江艳燕.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0
  • [4]枪械自动机装配精度分析与优化[D]. 朱伟俊.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5]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方法研究[D]. 刘子豪.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19
  • [6]机械制造全过程中尺寸最短路径树理论及应用[D]. 王友利. 太原科技大学, 2018(04)
  • [7]考虑配合偏差的三维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及求解技术[D]. 鲍强伟. 北京理工大学, 2016
  • [8]基于信息单元的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技术[J]. 鲍强伟,樊友高,丁晓宇,刘检华,张志强.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16(11)
  • [9]一种基于配合特征面的三维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方法[J]. 王光磊,吴玉光,勾波.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5(01)
  • [10]基于图论的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技术[J]. 郭崇颖,刘检华,唐承统,蒋科,胡伟.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4(12)

标签:;  ;  ;  ;  ;  

3D装配图尺寸链自动生成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