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报刊语言的口语成分与修辞功能

俄语报刊语言的口语成分与修辞功能

一、俄语报章语言中的口语成份及其修辞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周颖[1](2020)在《新加坡《叻报》音译外来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世纪新加坡被开辟为自由港之后,橡胶种植业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移民涌入。殖民者的行政语言英语、新加坡土着居民的语言马来语、华人移民带去的华语以及世界各国语言,共同构成了清末民初新加坡独特的多语环境。其中华侨作为新加坡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新加坡华文报刊业的开创与发展。于1881年创刊的《叻报》,作为新加坡第一份华文日报,记录了当时新加坡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研究清末民初新加坡华语的珍贵资料。本文以清末民初新加坡华文报章《叻报》音译外来词为研究对象,以期揭示清末民初新加坡华语的部分特征。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首先从来源语种的角度,将《叻报》中的音译外来词划分为英语、日语、马来语、俄语、法语、德语、梵语、拉丁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越南语、丹麦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泰语、波斯语、菲律宾语、爪哇语、突厥语、蒙语、女真语、粤语、满语这23个来源语种;其次从借入方式的角度,将《叻报》音译外来词划分为纯音译外来词、类化音译外来词、意音同译外来词和半音半意外来词这4类借入方式;最后,从词义范畴角度将《叻报》音译外来词划分为地名类、事物类、称谓类、抽象类4类词。第二章和第三章将《叻报》与新加坡、中国本土的其他报章进行比较,发现音译外来词的使用在同期新加坡华文报章中具有普遍性,是当时新加坡华文报章中的一个词汇特色,这一特色的形成也受同期中国本土报章词汇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叻报》音译外来词沿用至现代新加坡华文报章中,甚至进入到现代汉语标准语的词汇系统里,而有些《叻报》音译外来词则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第四章分析了影响清末民初新加坡音译外来词形成的因素,主要有新加坡社会历史发展和语言接触两个方面,语言接触主要是英语、马来语、俄语等接触;影响清末民初新加坡音译外来词历时演变的因素主要有新加坡社会政治、经济、语言政策以及社会生活的变化等。

李薇薇[2](2016)在《北京官话区词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关于北京话与东北方言的同源一体性,已有前辈和时贤从移民史、语音史角度加以论证,本文拟从北京官话区词汇(主要是特征词)的共时分布角度进一步证明上述结论。文章主要从四方面进行论证:首先,从历时的角度追溯北京官话区的民族融合史,依据历史文献和现存方言资料考察北京官话区词汇系统形成的历史过程。其次从共时的角度考察北京官话区词汇(特别是方言特征词)的分布,概括出北京官话区的词汇特征(方言特征词)。再次,考察北京官话区内部方言片(及方言小片)特征词的共时分布,概括出北京官话区内部方言片(及方言小片)的词汇特征,揭示北京官话区词汇的内部差异。最后,在归纳“北京话与东北方言的一致性”和对比“北京官话与其他方言的差异性”的基础上,概括出北京官话区词汇系统的特点。本文在已有方言特征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特征词理论的建设性思考,并在新理论的指导下完成了北京官话区(及内部方言片、方言小片)方言特征词的提取,从词汇分布的角度进一步验证了北京话与东北方言的一致性。北京官话区词汇标准的提出是对以往方言区划理论的有益补充。

柳曙明[3](2014)在《俄语报刊政论语体语言的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俄语报刊政论语体语言在表现内容和表达方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分析俄语报刊政论语体的词汇变化,修辞方面的变化以及它的语言风格,有助于理解现代俄语报刊政论语体的新特征。

李伟[4](2013)在《谈现代俄罗斯报刊中的口语构词手段》文中研究表明众所周知,报刊语言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科学、文化等诸多方面,正如时代的一面镜子,全方位地、及时地反映俄语中发生的变革,反映社会的现实,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时代的语言风尚”(В.Г. Костомаров,时代的语言风尚,圣彼得堡,1999)。而词汇又是报刊语言中最活跃、变化最明显的层面,其中口语化词汇更是被政论家和新闻工作者用作言语表现力方式。这些词汇简洁生动,不仅表明某些社会现象,同时赋予其某种特定的感情评价,表达着人们对客观现实的态度。因此,研究现代俄罗斯报刊中的口语构词手段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现代俄语发展趋势及发展规律,而且能够丰富有关俄语及俄罗斯文化方面的知识,进而了解俄罗斯的今天和昨天。一些学者,如Клушина Н.Д., Костомаров В.Г., Виноградов В.В.等,早已对报刊政论语体作了研究并发表有相关论着。但对近些年报刊政论语体中出现的语言新现象,尤其是对口语构词手段的系统研究不多,成果有限。本文采用最新的报刊语料(《共青团真理报》、《劳动报》、《论据与事实》、《独立报》、《消息报》等俄罗斯知名报刊),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比较法、数量统计法、归纳演绎法等,系统深入地总结归纳新时期俄语报刊语言中积极使用的口语构词手段,旨在研究俄语,尤其是俄语报刊政论语体在新时期的最新发展变化,以揭示现代俄语在语言外部因素作用下的动态及其变化规律,探讨俄语报刊语言的新特征,并透过语言这面镜子来折射出俄罗斯社会的种种变迁。全文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引言、三个章节、结语及参考书目。第一章为口语与报刊政论语体的概述,本章是全篇的理论基础,阐述了文中涉及的几个概念,如“口语”、“报刊政论语体”等,并描述了当今俄罗斯社会中口语对现代俄罗斯报刊政论语体所产生的影响。在现代语言学中,口语仍是一个有争议的术语,因为人们对口头言语的见解因人而异。多数语言学家认为该语体具备以下基本特征:自发性、口头形式、表现力强;不仅使用中性词,也使用低俗的手段,派生能力强等等。总体来说,口语是语言更新变化的源泉。口语与报刊语言之间的相互渗透,口语词汇在报刊政论语体中的积极运用由来已久,只是时强时弱而已,主要取决于该语体自身的特点以及语言外部因素。第二章分析了现代俄罗斯报刊中积极运用的口语构词手段,包括凝缩后缀法,截短法,词缀法以及其他一些不变化语言单位。自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积极运用于报刊政论语体中的口语构词手段可构成名词,形容词和动词,由于论文篇幅有限,文中主要介绍名词的口语构词手段。名词在构成新词总数中占有极大一部分。其中加后缀组成的词语最为常见:构成名词最积极使用的后缀有-чик/-щик,-ец/-овец,-ик,以及-щин(а)等。凝缩后缀法和截短法是口语特有的名词构词手段,两种方法的活跃完全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和现代的社会因素。第三章分析了口语构词手段在现代俄罗斯报刊中履行的功能及其合理运用。近20年来,口语构词手段所构成的词汇频繁出现在报刊政论语体中。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除了超语言因素外,这与此类词汇在报刊政论语体中所发挥的功能是密切相关的。与中性词汇相比,口语构词手段赋予了这些词汇更多的修辞潜能,比如鲜明的感情表现色彩,低俗性,评价性和新颖性等。同时,我们还对由口语构词手段构成的词汇在报刊政论语体中的合理运用做了特别的说明。基于上述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语言的内外因素促使21世纪初的报刊语言发生变革。首先,口语构词手段近十年来凭借自身特性,作为报刊语言的主要表现力手段在现代俄罗斯报刊中得到积极使用,发挥了突出的作用,产生了所需的修辞效果。其次,口语构词手段构成的词汇得以广泛应用并受编者青睐,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它们为报刊语言增添了新的音符,增强了语篇的表现力,突出表现了当代俄罗斯社会现状,包括人们价值取向的改变。还需注意的是,此类词汇在报刊政论语体中使用时必须遵循特定的原则,区分轻重和分寸,因为不合理地使用此类词语能破坏报刊语言功能语体的结构,最终导致读者无法正确理解报刊语言。该课题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语言学,尤其是功能修辞学的发展,可为俄语报刊政论语体的深入研究提供宝贵的材料;同时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新时期的俄语,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俄语最新词汇,克服俄文报刊阅读理解的障碍。

王洪霞[5](2013)在《论当代俄罗斯报刊的访谈体裁》文中研究说明现代报刊语言属于报刊政论语体的范畴,它能够最清晰、最快捷地反映出当代语言各个方面的变化。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进入了“言论自由”“观念、看法多样化”的状态,其大众传媒的功能、性质、语言和文体修辞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反映在报刊中,就是话语“对话性”的加强。存在这样一种观点,对话性已经成为现代俄罗斯报刊语言的一大特点,这首先体现在访谈体裁的积极使用。在各种报刊体裁中,访谈体裁呈现出积极使用的趋势。这也决定了对现代俄罗斯报刊访谈体裁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访谈体裁是一种多功能的体裁,传统意义上访谈属于消息性体裁,并逐渐进入到分析性体裁的范畴。访谈的目的不仅在于报道新消息,让社会大众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更在于对客观事件做出评价,分析出某个组织或个人的观点。各种各样的因素促使访谈体裁不断发展,访谈中记者和被访谈对象的地位趋于平等,组织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一问一答,出现了很多新的“变体”形式的访谈。除此之外,语言和修辞特点也发生了变化,在访谈体裁中,不仅使用中性和书面语的表达方式,口语性质的表达方式,修辞色彩低俗的语言单位也经常出现。该论文采用《共青团真理报》、《论据与事实》、《独立报》、《消息报》等俄罗斯大报中的最新语料,从功能修辞学、语篇学等角度,对当代俄罗斯报刊访谈体裁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全文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绪论、三个章节、结语及参考书目。绪论部分简要概述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指出了该论文的创新点以及论文的理论及实践价值。第一章从基本理论入手,介绍了俄语报刊政论语体的两大功能以及由这两大功能所决定的主要特点,同时研究了体裁和现代俄罗斯报刊体裁的概念,现代报刊体裁的三大类别。第二章详细分析了访谈体裁,包括访谈的概念,访谈体裁在整个报刊体裁中的位置,访谈的主要特点及报刊访谈和广播-电视访谈的区别。第三章主要研究了当代俄罗斯报刊访谈体裁的发展变化,分析了当代俄罗斯报刊体裁的现状,从访谈模式,语言修辞方面(词汇、句法)的角度分析了报刊访谈的发展变化。论文最后得出以下结论:访谈是报刊体裁,就是新闻工作者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途径同某个与所发生事件有关的人或专家进行对话、交流,从而获得相关的信息。报刊访谈属于报刊体裁。对话性是访谈体裁的基本特征。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信息交流手段访谈体裁在当今的俄罗斯报刊中占有主要的地位。随着苏联解体,当代俄罗斯政治的民主化、意识形态的多元化、经济的私有化和市场化,访谈体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仅局限于访谈人提问,被访问人回答这一固定模式,出现了很多“变体”形式的访谈。此外,在访谈中大量运用词汇、句法等各个层面的语言手段,这些语言手段的使用都拉近了读者和作者的距离,增强了对话性,加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江慧敏[6](2012)在《京华旧事,译坛烟云 ——论林语堂Moment in Peking的无根回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Moment in Peking是林语堂先生在海外用英文创作的一部旨在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的小说。小说创作于1938年,正值国内进行艰苦的抗日战争。林语堂先生虽然身居海外,但作为中华民族的热血男儿,也想为国内的抗战尽一份绵薄之力。于是,借此小说创作在弘扬中国文化的同时宣传抗日战争,以争取国际支持并鼓舞国内抗日官兵与广大民众的抗日士气。这样,一方面该小说涉及到中国文化的诸多方面,例如婚丧礼宴、中医中药、古玩古画、赋诗作对、测字相面、求道成仙、饮食茶酒、人生哲学等中华民俗与思想文化。另一方面,它以中国历史现实为故事背景,即将故事背景设置在清末民初直至抗日战争,其中涉及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使得小说极具真实感。由此看来,这部小说完全是中国题材,其特殊之处是它的语言与反映的题材之间的错位,即语言能指与文化所指的错位,以及由此所带来的一种新的翻译类型——无根回译。国内翻译界注意到林语堂用英文创作中国题材作品的创作与汉译的特殊性,但是整体上认识较为混乱,概念运用上说法不一,亟需澄清界定。例如,把这类特殊的翻译称之为“回译”、“复译”、“文化回译”、“文化还原”、“还原翻译”等。实际上,翻译理论中这些已有的翻译概念无法很好解释并涵盖这种特殊翻译类型,需要根据这类特殊创作与翻译现象本身具有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翻译概念,对此,王宏印教授提出“无根回译”的概念。基于林语堂用英文创作中国题材作品的特殊性,以及作品在回归其母语语言形态的翻译过程的特殊性,其中有诸多问题需要探讨并加以解决。因此,本论文试图以林语堂英文小说Moment in Peking及其三个中文译本——郑陀、应元杰合译本、张振玉译本和郁飞译本为个案,借助叙事学、修辞学、文体学、比较文学形象学以及互文性等理论,全方位地探讨小说原着的特点,并分析译本的体现与还原情况。在对原文、译文、原文与译文之间,以及三个译本之间进行文本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总结此类特殊创作现象中的文化内容在回归母语形态时,呈现出的特点和规律性认识,希望对同类作品和翻译现象作出有力地解释并提供一定的借鉴,以期丰富翻译理论并对翻译批评带来一定启示。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框架如下:第一章是绪论。包括选题动机与意义,研究现状分析等。研究现状主要是国内外林语堂研究综述,侧重于林语堂翻译研究现状,最后落脚到Moment in Peking的翻译研究现状上。第二章是对林语堂的生平和中英文翻译创作的介绍,以及对英文小说Moment in Peking的创作与翻译情况的介绍。探讨了林语堂作为享誉世界的作家和文化传播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问题,以及属于异语写作的Moment in Peking对本国文化的表现力问题。第三章运用叙事学、修辞学和文体学理论,从宏观结构层面和微观语言与审美层面上全面把握文学作品,探讨在译文中的体现情况。叙事学运用中西方叙事学理论,以中国叙事学为主,分析Momentin Peking的叙事特点以及三个中译本的翻译叙事。修辞学主要是运用并非仅限于修辞格或修辞技巧层面的广义修辞学概念,探讨原文与译文叙事话语的修辞性特征。从文体学方面主要是探讨林语堂的语言风格与翻译复原。第四章,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和东方主义理论,对小说塑造的中国形象、日本、韩国、西方等外国形象进行研究,探讨译本对这些国民形象的还原情况及其参照因素。由于作者通过审美形象表现其主观评价态度和客观理智认识,各国形象的塑造都放在“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的参照下。又由于林语堂在异域用异语创作,对中国形象的塑造既有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的需要,又有“自我东方主义”倾向。第五章是小说Moment in Peking的互文性研究与翻译。主要借助费尔克劳的狭义互文性概念:“显性互文性”和“成构互文性”,并对之进行一定的改造。探讨小说原着的互文性特征,以及汉译本对这些互文现象采取的强化、等化、淡化的翻译策略,从而为无根回译的理论探讨奠定基础。第六章是对Moment in Peking三个中译本的特色比较和整体评价。主要运用文本细读法、评价法等对各个译本的特点进行分析,挖掘其深层原因,指出各个译本的不足及其原因,分析三个译本之间的共性并作出整体评价。最后,基于对文学翻译与翻译文学讨论的基础上,认为《京华烟云》、《瞬息京华》作为文学翻译,具有翻译文学的基本特征,应该载入中国翻译文学史。第七章是对Moment in Peking的异语写作带来的特殊翻译类型——无根回译及相关理论问题的探讨。先是界定无根回译的概念,区分容易混淆的回译、古本复原、伪译等相关翻译概念。然后,论证无根回译的普遍性,对其适用范围进行层级划分,对其参照因素、译本评价以及终极范本问题,加以讨论并尝试予以解决。无根回译对一些传统翻译理论带来的新情况,以及对翻译批评带来的挑战,本章均有探讨。第八章是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基本认识,包括对翻译理论研究的启示以及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后续研究展望。通过对小说Moment in Peking及其三个中译本的研究分析发现:1.《京华烟云》的写作属于异语写作,是一部外洋内中的小说,具有中西合璧的性质和异域传播的意图。其创作的成功使异语写作中语言对文化的表现力问题突显起来。本论文经过探讨认为一种民族的语言是表现该民族文化的最佳语言形态,但并不能就此否认其他民族语言同样具有很好的表现力。2.对小说Moment in Peking在国内的翻译,作者林语堂曾事先选定理想的译者,并提供有关小说人物与历史人物人名、诗词典故等注解供译者参考。而且,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出现困难可以与作者沟通。这样,作者与理想的译者合作,使得善译本的产生成为可能。3.在理论上,《京华烟云》的汉语翻译属于“无根回译”,即运用外文进行中国文化题材的文学创作,但又用汉语翻译回来,呈现为汉语文学形态,返销给中国读者或汉语读者。其翻译效果以中国现代读者为接受的心理基础,最终将体现其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上的地位,赢得必要的肯定和积极的评价。4.通过研究发现,“无根回译”并非只限于林语堂一个个案,中国文学甚至世界文学中存在不少类似的异语创作及其回归母语的翻译现象,因而该理论的普遍性是毋庸置疑的。同时,这种新的理论会带来一系列相关的理论问题,例如,无根回译的参照因素、译本评价、终极范本等,需要讨论并加以界定,本文都进行了探讨。总之,对小说Moment in Peking及其译本这一特殊个案进行研究,无论是对于文学创作还是对翻译理论,均具有重大发现和重要的理论价值。虽然小说创作内容是京华旧事,却给译坛带来新的翻译类型并对翻译批评提供新的认识和启示,正所谓京华旧事中蕴含着译坛新识。

赵世双[7](2011)在《谈当代俄罗斯报刊言语的对话性》文中认为众所周知,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同时,语言的变异又折射出社会的变迁。语言和社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相制约并引起互相变化。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报刊更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及时、全方位地反映新的社会现实,传递新的语言信息,鲜明地体现“时代的语言风尚”、俄语的最新动态。当代俄罗斯政体的巨大变革,政治的民主化、意识形态的多元化、经济的私有化和市场化,以及后现代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想的流行,使俄罗斯社会交往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多元化社会的对话思维模式代替了极权社会时期的“一个人说,大家听和做”的独白思维模式。这种变化对俄罗斯报刊语言产生的最直接、最明显的影响就是报刊由以媒体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并确定了对话性的原则。俄罗斯学者Е.А.Земская把言语中个体因素的加重和口笔语交际中对话性的加强归结为当代俄语发展趋势之一。Дускаева更特别强调“对话性成为俄报刊语言的基本特征”。因此分析当代俄罗斯报刊语言的特点,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话性”这一原则。根据巴赫金的理解,对话性是指具有同等价值的不同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Бахтин, 1979:309)。目前,俄罗斯报界已经确立了对话性原则的基础性地位。现代俄罗斯报刊已把读者看成是平等的交际主体,报刊言语对话性反映的不再是“主体-客体”关系,而是“主体-主体”的平等关系,报刊成为各方对话的舞台。因此,报刊言语的对话性表现形式也呈现出多样性。参照М.Н.Кожина对科学语言对话性的研究,我们将俄罗斯报刊言语对话性的表现形式主要概括为三种模式:1)我-你们,我们-你们;2)我-他,他们-你们;3)我1-我2-你们。这三种模式在当代俄罗斯报刊中都很普遍,但后两种更为广泛。为建立对话渠道,作者采用各种各样的语言手段,具体表现在词汇、句法及篇章等各个语言层面上。词汇方面大量运用口语词汇、人称代词、语气词、情态词、加强语气词和连接词等;在句法方面:命令式、口语性句法结构、各种问句及问答式结构得到广泛运用;在篇章方面:俄报刊文章的体裁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更能体现对话性的一些体裁(如访谈、对话、记者调查)越来越多,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的体裁,如“прямаялиния”、“круглыйстол”。所有这些手段都有助于拉近作者和读者的距离,都是俄罗斯报刊言语对话性的体现。该论文采用《共青团真理报》、《劳动报》、《论据与事实》、《独立报》、《消息报》等俄罗斯大报中的最新语料,从修辞学、词汇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等角度,对当代俄罗斯报刊言语的对话性特征及其表达形式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和分析。全文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绪论、三个章节、结语及参考书目。绪论部分简要概述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指出该论文的创新点以及论文的理论及实践价值。第一章从基本理论入手,概述了前人对对话性及报刊言语对话性的研究,特别强调了对话性是报刊语言的一个基本特征及这一基本特征出现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第二章分析了当代俄罗斯报刊言语对话性的发展变化,探究并总结了其发展变化的语言内部及语言外部因素,重点分析了报刊言语对话性在表达形式上的发展变化。第三章在结合实例的基础上主要从词汇、句法及篇章三个层面分析总结了当代俄罗斯报刊言语对话性的常用表达手段。论文最后得出以下结论:对话性已成为俄罗斯报刊言语的基本特征。当代俄罗斯政治的民主化、意识形态的多元化、经济的私有化和市场化,促使俄罗斯报刊言语的对话性进一步加强。报刊言语对话性的表现形式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作者采用词汇、句法、篇章等各个层面的语言手段来建立对话渠道,这些语言手段的使用都拉近了读者和作者的距离,体现出了俄罗斯报刊语言对话性的加强。

胡孝斌[8](2007)在《现代汉语双叠四字格AABB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依据认知功能语言学有关“构式语法”的理论和语法化的观点来考察现代汉语中的双叠四字格AABB式。本文主要关注的问题是:现代汉语中动词和形容词AABB式词语之间的连续统现象;AABB式的形成和结构;AABB式词语的历史变迁以及能够进入动词AABB式的语言成分在语义上的特征;在AABB式词语的排序中起作用的语义和认知因素。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探讨现代汉语中AABB式词语的连续统现象:一是AABB动与AABB形的关系;一是形容词AABB词语的同形异质现象。汉语中动词AABB式既有动词的特征,也有形容词的特征,这既是一种家族相似的表现,也反映了它的历史演变过程。动词AABB式在共时的层面上表现为一个连续统:AA和BB的连用—→AABB的结合—→AABB式词。现代汉语形容词的AABB式词语间也有连续统的表现。我们的研究证明AABB形1和AABB形2在历史上只有一种,在共时层面又都表达“增量”的语义,并且拥有同样的句法形式和韵律结构。因此,现代汉语中的两种形容词AABB式可以看作是一种语言形式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而非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重叠形式。现代汉语中的AABB式,其构成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AA+BB—→AABB;一种是AB—→AABB。在历史上,它的形成方式却只有“AA+BB”一种。从结构上看,无论是哪种AABB式,其内部结构关系都是“AA+BB”。AABB式的产生和使用有着深刻的认知动因和使用动因。作为象征性的语言手段,促成AABB式的根本动因是象似动因,其中又包括对称象似动因、重叠象似动因和交替象似动因。从汉语的发展来看,AABB式的生成顺应了汉语双音化的发展趋势,之所以能大规模地使用,是因为形式的整齐和韵律的协调赋予了这类词语独特的审美功能。语义对于一个语言形式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动词性AABB式词语的形成也受到它的构成成分A和B以及AB语义的制约。利用语料库并通过古今语料的对比,考察能进入AABB式中的A、B以及AB的语义特点,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动词AABB式的形成条件以及它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证明,A和B必须属于同一个语义场;同时A和B的语义应该相近或者相反。AABB中AB的语义拥有两个可分割的语义中心,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具体度。制约AABB式词语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AA和BB的排序。AABB式的排序包含着多种复杂的因素,词语的结构顺序、语义的强弱、语义显着度的高低、人类的认知习惯、文化等因素都会影响AABB式词语中AA和BB的排列顺序。

曹艳伟[9](2007)在《政治语篇中的辞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辞格一直是修辞学、诗学、文学理论研究的对象。最早的辞格论述,从今天所占有的历史文献看,当推古希腊伟大哲人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的《修辞学》( rhitoric)。亚氏这部着作讲的是如何组织讲演,发表演说,使之达到说服听众、影响听众的目的。该书的第三部分讲的是语言表达,论述了一些辞格,诸如隐喻、明喻、修饰语、拟人等的使用。亚里士多德的另一研究文学(诗歌、戏剧)创作的着作《诗学》也涉及到辞格。在亚氏之后的古罗马演说家西塞罗、昆特里安、郎吉弩斯等的着作中也都对辞格有进一步的论述。俄罗斯对辞格的研究始于17世纪。虽然只有二、三百年的发展历程,但曾经取得辉煌的成绩,辞格也成为修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俄传统修辞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然而,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下半叶近百年的时间里,辞格却不受重视,被大大简化。近年来。辞格研究在俄罗斯又逐渐复兴,并在句法辞格理论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我国修辞界历来重视辞格,在汉语辞格研究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不能不冷静地指出这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是:辞格的定义以及分类在理论上研究不够,对各辞格的界限不清,热衷于建立“新”辞格,追求数量,关于辞格的内部划分和种类至今仍是有待解决的问题。这方面仍存在着严重的混乱。虽然辞格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但在语言学中,较其它领域而言,研究并不很深入,而且多集中在文学作品和诗歌领域。本文以政治语篇为材料,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辞格在这一言语活动领域中的运用进行探讨和研究。

刘承峰[10](2007)在《现代汉语“语用数”范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的主要内容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语用数”理论,包括第三章到第五章;二是在四个专题研究中引入“语用数”概念,并应用这一新的维度对以往研究中没有触及或者没有完全解决的相关问题进行考察,以求做出一个新的解释,包括第六章到第九章,这也是对“语用数”理论解释力的一种反证。本文共10章,约17万字。第一章,绪论。主要论述了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和语料来源等问题。论文写作的主要目的或者说价值主要体现在“语用数”理论的提出及其阐释;此外,我们运用这一概念对个案问题进行的研究既是“语用数”整体理论的一部分,也是对“语用数”的价值进行检验的例证,同时,也希望通过个案研究突出相对以往研究更进一步的地方。第二章,综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介绍已有“数”研究的成果,包括“数词”的类别归属、“数词”用法的归纳和“数”系统的构建、“数”范畴的类型学角度多语言对比研究、“数”的文化意义探讨等等。此外,鉴于“数”、“量”两个范畴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往对于两者的研究内容互相交叉,我们也梳理了和“数”研究密切相关的“量”范畴的部分研究成果,也包括了“量”研究中包括的“数”的研究的内容。在综合梳理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已有研究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数”和“量”没有明确区分,这造成两者的研究内容多有交叉,影响了对各自问题的研究;二是现有的“数”系统不能很好地解释相关语言现象。第三章,“事件”和单一事件的语言学表达。“事件”(event)这一概念和“语用数”具有密切关系,是判断一个句子中名词性成分的语用数值的前提,对于其内涵,不同的学者理解各异,研究中的所指也很不相同。本章从四个方面梳理了“事件”研究的已有成果:Davidson,D(1967)的“戴维森主义”、Hecto-Neri Casta(?)eda(1967)的“新戴维森主义”和现代题元理论;Jackendoff(1972、1983、1987、1990、1992)提出、发展的“概念语义学”(conceptual semantics)中的“事件”理论;Vendler(1967)、Verkuyl(1972,1993)、Dowty(1979,1982)、Smith(1977,1991)及戴耀晶(1997)等情状类型研究中的“事件”研究;史有为(1997,2001,2006)等的“事件”研究。在此基础上,我们与Jackendoff观点类似,把“事件”看作一个经过说话者主观加工后的概念结构层面的概念,对应的是句中的谓词性成分与其相联系的名词性成分共同表达的现实行为状况。一个事件的基本要素包括表征动作的谓词性成分,动作的名词性参与者和两者共同表现的概念结构。“事件”(event)是考察语用数的基础,在确定语用数值(value)时,需要关注事件的类型,而事件的类型特征的确立,体词性单位本身只是一个基础,重要的是看说话者如何使用这一体词性单位,即看他把它应用于什么事件,以及实体在事件构建中使用的次数。因此,在确定一个名词性成分的语用数值的时候,需要综合考察句中的名词性成分、动词性成分以及两者的综合作用情况。在上文提出“事件”的基础上,以现代汉语中的“加合名词”和“交互动词”这两个语言现象表达的“单一事件”为例,对“事件”的概念作了进一步的解释。第四章,“语用数”。语用数指句中名词性成分的所指对象参与句子所表事件的具体次数。在对一个句子所表事件(event)进行离散化的基础上,以“临界量”为参照点,把句中的名词性实体成分与之比较的结果就是语用数的值(value)。具体说来,如果一个名词性成分的量大于临界量,为语用复数;如果一个名词性成分的量等于临界量,为语用单数;如果一个名词性成分的量小于临界量,则事件不成立,句子不合法。“语用”有两个含义:首先指说话者对符号所指对象在概念结构层面上的使用;其次,语用数值来自于语言符号组合而产生的新的意义,不是来自于语言符号本身的所指意义,从而区别于狭义上的“语义”。第五章,“语用数”的种类。我们从两个角度对语用数分类,并提出其确定参数,同时,对相关语言现象进行了初步的解释。一个实体的存在方式有很多的维度,如实体的空间大小,实体参与事件的时间,实体的功能以及实体的内在属性的变化等。在参与构建一个事件时,以上四个因素都会参与事件,但是,有可能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受到交际者的关注,从而在语言表征上得到凸显,按照参与语言表达的属性的差异,我们对语用数做出相应的分类。空间分割的语用复数,指的是事件涉及实体的空间量,例如“吃鸡”是吃鸡的空间的一部分。时间分割的语用复数,指的是事件涉及实体的时间量,即临界量是一个事件占用的实体的某一段存在时间,与之比较的是该实体的总的存在时间,或该实体被关注的时间,如“(这段时间)我都吃面条”中的“我”。功能分割的语用复数,指一个实体同时参与多个事件,构成多个事件场景,如“*他们都在吃那颗花生。”中的“那颗花生”是语用单数,而“他们都在看这场演出。”中的“这场演出”则是语用复数。特征分割的语用复数,指动词所表示的事件的最终达成,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伴同时伴随着对象实体特征的逐渐变化,最终达到质的变化,如“他终于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军人”中的“他”。本章还提出了另外一种语用数的区分角度,即名词性成分参与事件的方式到底是必须的还是必要的,前者是充分数,后者是必要数。就事件【看书】来说,如果是进行体,那么表达的是正在进行的事件,因为动作行为正在实施,事件所关涉的实体的量是必须的,所以,实体的量全部被这一事件“占用”,这就是“必要数”。完成体涉及的是事件实际施行的那一部分和实际产生的结果,对于完成体而言,由于已经完成,关心的便只是事件实际关涉过的量,句中的名词性成分是“充分数”。此外,本章还对“语用数”与限定、描写,单向形容词和体标记的共现等问题也作了简要的阐述。第六章,讨论了现代汉语总括副词“都”研究中的相关问题。以往的研究基本形成了一个共识:总括副词“都”指向其左的复数名词性成分。在分析以上结论不能解释的部分例句的基础上,我们认为“都”作用的对象是语用复数,“都”不仅可以指向它前面的复数名词性成分,也可以对其右的名词性语用复数成分进行“总括”。“都”的前指和后指这两种“总括”属于不同层次,前者是一般意义上的“总括”,指的是一定范围内的所有个体或者某一个体的所有可被分割的部分全部具有某一性质或参与某一行为,“都”左面的名词性短语NP是无标记的表现成分。后者是“列举”,指的是在某一个范围(集合)内的多个个体参与某一事件的构建,并加以列举,“都”右的名词性短语NP是其指向成分。还对“都”字句中“都”前后的疑问代词的不同语义解读进行了解释。第七章,动词重叠式“VV”研究。以往研究已经很详尽,但是在语义研究上分歧较大。本文以动词重叠式“VV”为研究对象,在限定考察动词范围,即孟琮等(1999)《动词用法词典》中1308个动词,2170个义项的基础上,指出动词的情状类型固然和动词能否重叠具有密切关系,但是动词重叠式的语义不能直接由动词的情状类型引申得出。因此,我们改换思路,有限度地扩大考察范围,即通过引入谓词的名词性成分参与者,基于象似性(Iconicity)理论,结合名词性成分的语用数值,最终得出结论:动词重叠式的本质语义是“多次发生”。进一步联系动词重叠式所作用的名词性成分,在一致性关系的框架内,提出,动词重叠式的本质是一种“动词数”(verb number)的形态变化。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考察了一些不能使用动词重叠式的句法现象,并作出了解释。第八章,“不是…就/便是…”结构研究。对于该结构的研究相对来说较少,大多关注其语义及其确定。通过分析1000万字的语料库,结合“语用数”理论,我们得出结论:只要名词性参与成分X对事件E1、E2而言是语用复数,不管是功能分割、时间分割、空间分割还是特征分割,“不是E1就/便是E2”既可表示选择,也可表示列举;而当名词性参与成分是语用单数时,该格式只表示选择。本章还穷尽性列举了“不是…就/便是…”句的6种语用推理模式以及3种推理受阻或者说特殊的推理类型。第九章,现代汉语全量(极性)否定。对于现代汉语的全量否定表达及确定依据,众多学者已经达成了基本一致的看法:否定的量域都是向大确定,对最小值的否定能够达到对全量否定的效果,并且,多位专家学者都把“一”看作最小的极限量,因此,对“一+量+名”的否定可以达到全量否定的结果。现代汉语的否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至于全量否定,其否定结构是非常复杂的,不同的否定结构并不具有相同的否定效果,能否表达全量否定和否定结构的选择具有密切关系。否定句中“量”具有一定的作用,对于什么是最小量、如何确定最小量都需要重新考察,只有句中的名词性成分是语用单数时才可能表示全量否定,句中有“一”不一定表示全量否定,句中即使带有大于“一”的语义复数,该数量结构是语用单数时也可以表示全量否定。否定词具有不同的表义功能,“没”倾向于表示全量否定,而“不”一般表示一般否定,只否定句中的事实,不涉及梯级含义中其他数量。在综合考察句法格式、名词性成分语用数值和否定词的基础上,我们提出12种推理模式,并形成了一个表达全量否定倾向性的连续统。第十章,结语。

二、俄语报章语言中的口语成份及其修辞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俄语报章语言中的口语成份及其修辞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新加坡《叻报》音译外来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及意义
        0.1.1 研究缘起
        0.1.2 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综述
        0.2.1 国内外关于《叻报》的研究动态
        0.2.2 国内外关于外来词的研究
        0.2.3 国内外关于音译词的研究
        0.2.4 国内外关于语言接触的研究
    0.3 术语的界定与研究对象的选取
        0.3.1 术语的界定
        0.3.2 研究对象的选取
    0.4 研究方法与理论支撑
        0.4.1 研究方法
        0.4.2 理论支撑
第一章 《叻报》音译外来词的类型分析
    1.1 《叻报》音译外来词的语种来源
    1.2 《叻报》音译外来词的借入方式
        1.2.1 《叻报》纯音译外来词
        1.2.2 《叻报》类化音译外来词
        1.2.3 《叻报》意音同译外来词
        1.2.4 《叻报》半音半意外来词
    1.3 《叻报》音译外来词的词义范畴类型
        1.3.1 地名类音译外来词
        1.3.2 事物类音译外来词
        1.3.3 称谓类音译外来词
        1.3.4 抽象类音译外来词
第二章 《叻报》音译外来词在新加坡其他报章中的使用情况
    2.1 《叻报》音译外来词在同期其他新加坡华文报章中的使用情况
        2.1.1 《叻报》音译外来词在《星报》中的使用情况
        2.1.2 《叻报》音译外来词在《天南新报》中的使用情况
        2.1.3 《叻报》音译外来词在《星报》《天南新报》中的分布特征
    2.2 《叻报》音译外来词在现代新加坡华文报章中的使用情况
        2.2.1 《叻报》音译外来词在《联合早报》中的使用情况
        2.2.2 《叻报》音译外来词在《联合晚报》中的使用情况
        2.2.3 《叻报》音译外来词在《联合早报》《联合晚报》中的分布特征
第三章 《叻报》音译外来词在汉语标准语中的使用情况
    3.1 《叻报》音译外来词在中国本土报章中的使用情况
        3.1.1 《叻报》音译外来词在《申报》中的使用情况
        3.1.2 《叻报》音译外来词在《新闻报》中的使用情况
        3.1.3 《叻报》音译外来词在《申报》《新闻报》中的分布特征
    3.2 《叻报》音译外来词在现代汉语标准语中的使用情况
        3.2.1 《叻报》音译外来词在《中华数字书苑报纸库》中的使用情况
        3.2.2 《叻报》音译外来词在《BCC·报刊》中的使用情况
        3.2.3 《叻报》音译外来词在《中华数字书苑报纸库》《BCC·报刊》中的分布特征
第四章 《叻报》音译外来词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4.1 影响《叻报》音译外来词形成的因素
        4.1.1 新加坡社会历史发展对《叻报》音译外来词形成的影响
        4.1.2 语言接触对《叻报》音译外来词形成的影响
    4.2 影响《叻报》音译外来词历时演变的因素
        4.2.1 新加坡社会政治政策的影响
        4.2.2 新加坡社会经济政策的影响
        4.2.3 新加坡社会生活发展的影响
        4.2.4 语言政策和语言接触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一、论文
        (一)期刊论文
        (二)学位论文
    二、着作/词典
致谢

(2)北京官话区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一、有助于汉语史的研究
        二、为汉语方言分区工作提供词汇材料的依据
        三、方言词汇的研究是建立现代汉语词汇学的重要途径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状况
    第三节 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调查过程、理论基础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调查过程
        四、理论基础
        五、创新之处
    本章小结
第一章 北京官话区词汇系统形成的历史
    第一节 北京官话区早期的历史
        一、北京官话区早期的人文历史
        二、北京官话区早期的语言状况
    第二节 宋辽金元时期北京官话区的语言状况
        一、宋辽金元时期北京官话区的人文历史
        二、宋辽金元时期北京官话区的语言状况
    第三节 明清时期北京官话区的语言状况
        一、明清时期北京官话区的人文历史
        二、明清时期北京官话区的语言状况
    第四节 北京官话区词汇系统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北京官话区方言特征词
    第一节 方言特征词理论及意义
        一、本文对“方言特征词理论”的思考
        二、方言特征词理论的意义
    第二节 北京官话区方言特征词的选取、释义及地理分布特征
        一、“北京官话区方言特征词”的内涵及判定标准
        二、“北京官话区方言特征词”的提取方法
        三、“北京官话区方言特征词”释例及解释性地图
        四、北京官话区方言特征词显现的地理分布特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北京官话区词汇的内部差异
    第一节 北京官话区方言片的词汇特征
        一、北京官话区方言片的划分
        二、北京官话区方言片(及方言小片)特征词的选取
    第二节 各方言片词汇特征背后的人文历史因素
        一、京承小片
        二、锦兴片
        三、哈肇片
        四、黑吉片
        五、辽沈片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京官话区词汇系统的特点
    第一节 词语来源的多元性
        一、满语借词
        二、蒙语借词
        三、俄语借词
        四、其他少数民族语言借词
    第二节 状态词缀丰富多样
        一、构词格式、词缀类型丰富,状态前、中缀较多
        二、单音节后缀“的”的构词能力强,构词数量多
        三、带多音节后缀的四字格词语数量较多
        四、ABC、ACD式组合的词数量远多于ABB式
    第三节 词汇的语用含义丰富
        一、表义上的生动、形象
        二、描摹性状的细致、入微
        三、传情达意上的夸张、幽默和讽刺意味
    本章小结
结语
    一、本研究回顾
    二、本研究不足
    三、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3)俄语报刊政论语体语言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词汇方面的变化
    1、引用外来词
    2、缩略词不断出现
    3、旧词涌现
二、修辞特征上的变化
    1、词汇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2、口语成分的修辞功能
三、口语体的融入 (口语成分在报章中的体现)
    1、口语体融入到报刊政论语体的现象很常见。例如在政论性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句子:Почеммэргорода? (市长值多少钱?) Почем为口语词汇, 书面语表达为Сколькостоитмэргорода?
    2、在新的时期报刊政论语中大量的使用方言、俗语词。如 :
    3、报刊语言中黑话屡见不鲜, 例如:

(4)谈现代俄罗斯报刊中的口语构词手段(论文提纲范文)

СОДЕРЖАНИЕ
АВТОРЕФЕРАТ
摘要
ВВЕДЕНИЕ
Глава I. Разговорнаяречьигазетно-публицистическийстиль
    1.1 Разговорнаяречь
    1.2 Газетно-публицистическийстиль
    1.3 Большоевлияниеразговорнойречинасовременныйгазетно-публицистический стиль
Глава II. Частотныеразговорныеслово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ыесредствавсовременныхроссийских газетах
    2.1. Универбация
    2.2. Усечение
    2.3. Суффиксация
        2.3.1. Именасуществительныессуффиксами–ик / - ник:
        2.3.2. Именасуществительныессуффиксами - чик / - щик
        2.3.3. Именасуществительныессуффиксами–ец / - овец
        2.3.4. Именасуществительныессуффиксом–щин(а)
        2.3.5. Именасуществительныессуффиксами - к(а) , - ш(а)
    2.4. Аббревиатурныеназвания + суффиксы - овец, - шник
    2.5. Самостоятельныенесклоняемыеединицы
Глава III. Функцииицелесообразность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разговорныхслово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ых средстввсовременныхроссийскихгазетах
    3.1. Основныефункции
        3.1.1 Экспрессивнаяфункция
        3.1.2 Оценочнаяфункция
        3.1.3 Функцияэкономииязыковыхсредств
    3.2. Целесообразность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ЗАКЛЮЧЕНИЕ
СПИСОК ЛИТЕРАТУРЫ
СПИСОК СОКРАЩЕНИЙ
БЛАГОДАРНОСТ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论当代俄罗斯报刊的访谈体裁(论文提纲范文)

ОГЛАВЛЕНИЕ
АВТОРЕФЕРАТ
中文摘要
ВВЕДЕНИЕ
ГлаваⅠТеоретическиеосновыизучениягазетныхжанров
    1.1 Газетно-публицистическийстиль
    1.2 Газетныежанры
        1.2.1 Понятиегазетныхжанров
        1.2.2 Основныетипыгазетныхжанров
ГлаваⅡОбщиесведенияожанреинтервью
    2.1 Местоинтервьювсистемегазетныхжанров
    2.2 Основныеособенностиинтервью
    2.3 Отличиягазетногоинтервьюотрадио- ителе-интервью
ГлаваⅢЭволюцияжанраинтервьювсовременныхроссийскихгазетах
    3.1 Современноесостояниесистемыгазетныхжанров
    3.2 Эволюциягазетногоинтервью
        3.2.1 Формаорганизации
        3.2.2 Языковыеистилистическиеособенности
        3.2.2.1 Лексика
        3.2.2.2 Синтаксис
ЗАКЛЮЧЕНИЕ
СПИСОК ЛИТЕРАТУРЫ
БЛАГОДАРНОСТ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京华旧事,译坛烟云 ——论林语堂Moment in Peking的无根回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1.2.1 20 世纪国外与国内林语堂及《京华烟云》研究
        1.2.2 新世纪国内林语堂及其作品的翻译研究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目的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五节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林语堂与 Moment in Peking:难以书写的一章
    第一节 尴尬的边缘人:游走于中西文化之间
        2.1.1 林语堂生平简述
        2.1.2 文学史上难以书写的一章
        2.1.3 林氏英文作品的归属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 Moment in Peking:林语堂最富盛名的传世之作
        2.2.1 创作背景与创作动机
        2.2.2 内容简介与艺术特点
        2.2.3 异语写作与语言表现力
第三章 Moment in Peking 的叙事、修辞、文体与翻译
    第一节 叙事学与 Moment in Peking 的叙事模式与手段
        3.1.1 叙事学概述
        3.1.2 卷首献词及其翻译策略
        3.1.3 分卷策略与《庄子》题旨
        3.1.4 虚构故事与历史事实的交叉及其翻译
        3.1.5 叙事时间与汉译体现
        3.1.6 叙述视角的转换与译本体现
    第二节 修辞学与叙事话语的修辞特征
        3.2.1 修辞学概述
        3.2.2 称谓语及其汉译
        3.2.3 双关语取名与译本再现
        3.2.4 色彩修辞与翻译还原
        3.2.5 战争修辞话语
        3.2.6 男性话语对女性的修辞
    第三节 文体学与 Moment in Peking 的文体风格
        3.3.1 文体学与文体风格
        3.3.2 林语堂的语言风格
        3.3.3 Moment in Peking 的语言风格
        3.3.4 Moment in Peking 的语言风格之传译
第四章 文化旅行与 Moment in Peking 的形象塑造
    第一节 比较文学形象学与东方主义理论概述
        4.1.1 比较文学形象学
        4.1.2 东方主义与“自我东方主义”
    第二节 Moment in Peking 塑造的中国形象
        4.2.1 林语堂的“自我东方主义”倾向及其原因
        4.2.2 异域书写的中国民众形象
        4.2.3 其他自塑中国形象及译本体现
    第三节 外国人形象及其译本体现
        4.3.1 西方人形象与译本体现
        4.3.2 日本人形象与汉译体现
第五章 Moment in Peking 的互文性与翻译
    第一节 互文性理论溯源
        5.1.1 互文性概述:一个不定的概念
        5.1.2 费尔克劳:显性互文性与成构互文性
        5.1.3 翻译与创作:互文性视角
    第二节 显性互文性及其翻译
        5.2.1 引用
        5.2.2 粘贴
        5.2.3 用典
        5.2.4 戏拟
    第三节 成构互文性:Moment in Peking 与《红楼梦》的互文及翻译
        5.3.1 体裁之确定
        5.3.2 主题之提炼
        5.3.3 Moment in Peking 与中国文化典籍的互文
        5.3.4 Moment in Peking 与《红楼梦》的互文
第六章 三个中译本的特色比较与整体评价
    第一节 郑陀、应元杰及其《京华烟云》
        6.1.1 郑、应译者及译本概述
        6.1.2 作者对郑、应译本的整体评价
        6.1.3 郑、应译本的语言特征
    第二节 张振玉及其《京华烟云》
        6.2.1 张振玉及其译本《京华烟云》概述
        6.2.2 张译《京华烟云》的艺术特点
        6.2.3 张译本艺术性及其成功的原因探源
        6.2.4 张译本《京华烟云》之不足
    第三节 郁飞及其《瞬息京华》
        6.3.1 郁飞译本的诞生
        6.3.2 郁飞译本的特点
    第四节 三个中译本整体考察
        6.4.1 翻译腔
        6.4.2 文化还原策略:增译、省译
        6.4.3 融段、分段与小说节奏
    第五节 《京华烟云》、《瞬息京华》:一种翻译文学
        6.5.1 《京华烟云》、《瞬息京华》的文本错觉
        6.5.2 《京华烟云》、《瞬息京华》:作为翻译文学
第七章 无根回译:Moment in Peking 翻译的理论问题
    第一节 无根回译:一种特殊的翻译类型
        7.1.1 概念区分与无根回译的界定
        7.1.2 无根回译的普遍性
        7.1.3 无根回译的层级划分
        7.1.4 无根回译与古本复原、伪译
    第二节 无根回译对翻译理论的再认识
        7.2.1 归化与异化的趋同与融合
        7.2.2 不可译问题的淡化
    第三节 无根回译的参照因素与终极范本
        7.3.1 无根回译的参照因素
        7.3.2 无根回译的终极范本
    第四节 无根回译的译本评价
        7.4.1 译本评价的理论依据
        7.4.2 无根回译的译本评价:以 Moment in Peking 的汉译为例
第八章 结语
    第一节 主要结论与基本认识
    第二节 无根回译:一种新的翻译类型及其理论价值的发现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课题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 1 林语堂小说 Moment in Peking 人物表
    附录 2 郑陀、应元杰译本《京华烟云》人物表
    附录 3 张振玉译本《京华烟云》人物表
    附录 4 张振玉译本《京华烟云》目录
    附录 5 郁飞译本《瞬息京华》人物表
    附录 6 Moment in Peking 生活场景复原图
    附录 7 林语堂中英文作品(依据林太乙女士的统计)
    附录 8 Moment in Peking 中的詈词和脏话翻译对照表
个人简历及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谈当代俄罗斯报刊言语的对话性(论文提纲范文)

АВТОРЕФЕРАТ
中文摘要
ВВЕДЕНИЕ
ГлаваI Историяизучениядиалогичностигазетнойречи
    1.1 Диалогидиалогичность
    1.2 Диалогичностьгазетнойречи
ГлаваⅡРазвитиедиалогичностиречисовременныхроссийскихгазет
    2.1 Причиныразвитиядиалогичности
    2.2 Измененияформвыражениядиалогичности
ГлаваⅢСредствавыражениядиалогичностивсовременныхроссийских газетах
    3.1 Лексическиесредства
        3.1.1 Разговорнаялексика
        3.1.2 Указательныечастицыимодальныеслова
        3.1.3 Местоимения
        3.1.4 Заимствованнаялексика
    3.2 Синтаксическиесредства
        3.2.1 Вопросно-ответныеединства
        3.2.2 Побудительныепредложения
        3.2.3 Обращения
        3.2.4 Вставные конструкции
        3.2.5 Синтаксическиеконструкцииустнойдиалогическойречи
    3.3 Текстовыесредства
        3.3.1 Интервью
        3.3.2 Круглыйстол
ЗАКЛЮЧЕНИЕ
СПИСОКЛИТЕРАТУРЫ
БЛАГОДАРНОСТ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现代汉语双叠四字格AABB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题旨和理论依据
    1.2 AABB 式研究综述
第二章 现代汉语重叠中的连续统现象
    2.0 引言
    2.1 动词 AABB 式词语的差异和连续统现象
    2.2 形容词AABB 式词语的连续统现象
    2.3 单音节动词重叠VV 式中的连续统现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AABB 式的构成和动因
    3.0 引言
    3.1 AABB 式的构造方式
    3.2 AABB 式的动因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制约动词AABB 式词语构成的语义因素
    4.0 引言
    4.1 制约 AABB 动形成的语义因素
    4.2 AABB 动发展演变中的语义因素
    4.3 本章小结及对 AABB 式的发展趋势预测
第五章 AABB式词语的排序问题
    5.0 引言
    5.1 结构因素的制约
    5.2 认知因素的制约
    5.3 语义的因素
    5.4 文化因素和历史变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
    6.2 本文研究中的不足以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9)政治语篇中的辞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意义和新意
    1.2 研究对象和方法
    1.3 辞格的发展史及现状
2 辞格
    2.1 辞格的定义
    2.2 辞格的分类
    2.3 辞格的功能
    2.4 辞格的运用
3 政治交际
    3.1 政治交际中的基本概念
    3.2 政治交际的功能
4 辞格在政治语篇中的运用
    4.1 反复
    4.2 隐喻
结论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Автореферат
致谢
导师及作者简介

(10)现代汉语“语用数”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示目录
表格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的对象与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方法与研究范围
    1.3 语料来源
2 “数”研究综述
    2.1 “数“研究综述
        2.1.1 “数词”类别归属—语法事实描写阶段
        2.1.2 “数词”用法的归纳和“数”系统的构建
        2.1.3 多语言对比研究—类型学、范畴化角度
        2.1.4 “数”的文化意义角度
    2.2 以往研究中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2.2.1 有关“数”的语言事实和数系统构建的成熟
        2.2.2 “数、量”作为两个范畴没有明确区分
        2.2.3 现有“数”理论的缺陷
3 “事件”和单一事件的语言学表达
    3.1 “事件”(event)相关研究
        3.1.1 论元研究中的“事”
        3.1.1.1 戴维森主义(Davidsonian)
        3.1.1.2 新戴维森主义(Neodavidsonian)
        3.1.1.3 题元角色(thematic role)
        3.1.2 Jackendoff概念结构理论中的“事件”
        3.1.3 事、事类、事例研究中的“事件”
        3.1.4 情状类型研究中的“事件”
        3.1.5 本文的“事件”概念
    3.2 两个个体参与的单一事件
        3.2.1 名词“加合”现象
        3.2.2 交互动词
        3.2.3 事件角度解释
    3.3 小结
4 语用数
    4.1 “语用数”定义
    4.2 “语用数”考察的起点:事件(event)
        4.2.1 谓词性成分
        4.2.2 名词性成分
        4.2.3 事件结构
    4.3 确定语用数的参照点:临界量
        4.3.1 “数”、“量”辩证
        4.3.2 参照点类型
        4.3.3 语用数的参照点:临界量
    4.4 “语用数”和“语义数”的对比
        4.4.1 语义数和语用数等值
        4.4.2 语义数和语用数不等值
        4.4.2.1 语义分数·语用复数
        4.4.2.2 语义单数·语用复数
        4.4.2.3 语义复数·语用单数
    4.5 小结
5 语用数的种类
    5.1 不同层面的语用数分类
        5.1.1 不同的“临界量”区分角度
        5.1.2 参与事件、凸显的实体侧面的角度
        5.1.2.1 空间分割
        5.1.2.2 时间分割
        5.1.2.2.1 只涉及实体存在时间
        5.1.2.2.2 同时涉及实体存的时间和实体被关注时间
        5.1.2.3 功能分割
        5.1.2.4 特征分割
    5.2 语用数的类别判定
    5.3 不同语用数之间的关系
    5.4 小结
6 现代汉语总括副词“都”研究
    6.1 研究综述
        6.1.1 “都”的历时、共时对比研究
        6.1.2 句法方面对“都”的研究
        6.1.3 语义方面对“都”的研究
        6.1.3.1 “都”的“总括”义
        6.1.3.2 “都”的不同语义
        6.1.3.3 “都”的语义指向
        6.1.4 本章研究目标
    6.2 “都”的限定对象及其语义指向
        6.2.1 “都”的限定对象
        6.2.2 “都”的“语义指向”方向
        6.2.3 “都”语义下位分类
        6.2.3.1 “都”的语义:总括
        6.2.3.2 “都”的语义:列举
    6.3 疑问代词的不同解读
    6.4 “都”多种语义之间的关系
    6.5 小结
7 动词重叠式“VV”研究
    7.1 引言
    7.2 研究综述
        7.2.1 动词重叠式形式对比研究
        7.2.2 动词重叠式语义研究
        7.2.3 动词重叠范围的界定
        7.2.4 动词重叠语法功能的考察
        7.2.5 动词重叠式的性质归属、定位
        7.2.5.1 动词重叠式属于词法范畴
        7.2.5.2 动词重叠式属于句法范畴
    7.3 动词重叠式VV的语义属性
        7.3.1 考察范围
        7.3.2 基于动词情状类型的语义分析
        7.3.3 基于动词重叠参与者的语义分析
        7.3.3.1 VV情状类型分析—认知角度
        7.3.3.2 象似性(Iconicity)—心理动因
        7.3.3.3 从“语用数”的角度—语言理据
    7.4 动词重叠式的性质
    7.5 其他语义
        7.5.1 语义(量)上
        7.5.2 情状上
        7.5.2.1 动态性
        7.5.2.2 尝试
        7.5.3 语境义上
    7.6 句法功能解释
        7.6.1 动词重叠式和数量修饰语的不对称共现
        7.6.1.1 动词重叠式不能和动量补语共现
        7.6.1.2 动词重叠式对部分带有数量修饰语的宾语的排斥
        7.6.2 动词重叠式不能和体标记共现
    7.7 小结
8“不是…就/便是…”语义研究
    8.1 研究简述
        8.1.1 “不是…就/便是”的语义研究
        8.1.2 “不是…就/便是”句的语义的判定
        8.1.3 以往研究的价值及其局限性
    8.2 “不是…就/便是”句语义判定的新维度—语用数
    8.3 “不是…就/便是”句的语用推理
        8.3.1 “不是…就/便是”句推理模式
        8.3.2 涉及语用数为度的“不是…就/便是”句的推理机制
        8.3.3 语料验证
        8.3.4 “不是…就/便是”处于非谓语位置的推理类型
    8.4 决定事件类型的其他因素
        8.4.1 基于事件图式不同造成的推理两可
        8.4.2 X的数量不明导致语用推理不同
        8.4.3 E1、E2的性质不明造成的推理困难
    8.5 “除了…就/便是”句
    8.6 小结
9 现代汉语“全量否定”研究
    9.1 引言
    9.2 从否定的层次角度,确定“最小量”
        9.2.1 多值否定
        9.2.1.1 一般的向大确定
        9.2.1.2 全量否定
        9.2.1.3 强调的向大确定
        9.2.1.4 不同多值否定类型之间的关系
        9.2.2 单值否定
    9.3 句法形式
    9.4 否定词的作用
    9.5 语用推理机制
        9.5.1 不同维度的作用强度
        9.5.2 语用推理模式
    9.6 小结
10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俄语报章语言中的口语成份及其修辞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加坡《叻报》音译外来词研究[D]. 周颖.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2]北京官话区词汇研究[D]. 李薇薇. 黑龙江大学, 2016(04)
  • [3]俄语报刊政论语体语言的变化[J]. 柳曙明. 青年文学家, 2014(30)
  • [4]谈现代俄罗斯报刊中的口语构词手段[D]. 李伟.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8)
  • [5]论当代俄罗斯报刊的访谈体裁[D]. 王洪霞.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9)
  • [6]京华旧事,译坛烟云 ——论林语堂Moment in Peking的无根回译[D]. 江慧敏. 南开大学, 2012(06)
  • [7]谈当代俄罗斯报刊言语的对话性[D]. 赵世双.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8]现代汉语双叠四字格AABB式研究[D]. 胡孝斌. 北京语言大学, 2007(05)
  • [9]政治语篇中的辞格研究[D]. 曹艳伟. 吉林大学, 2007(04)
  • [10]现代汉语“语用数”范畴研究[D]. 刘承峰. 复旦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俄语报刊语言的口语成分与修辞功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