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和苏州能否承诺“中国制造”的未来?

东莞和苏州能否承诺“中国制造”的未来?

一、东莞和苏州能许“中国制造”一个未来吗?(论文文献综述)

吴畅[1](2011)在《东莞制造网运用云制造服务的战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云制造是一种面向服务、高效低耗和基于知识的网络化智能制造新模式。从微观上基于云制造的服务平台可以解决制造业制造能力不均衡导致局部资源闲置和瓶颈并存的问题,从宏观上可以协调该区域的产业链以及平衡制造产业布局,增强地区制造能力提高招商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本课题从产品制造生命周期和产品制造产业链这两个层次出发,以广东省东莞市制造企业产业集群为典型应用对象,探讨了在东莞制造业中运用云制造服务平台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对云制造的技术基础、概念、运行模式、体系架构及技术进行分析,以及在对东莞制造网的行业现状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综合运用SWOT分析,PETS分析和VRIO分析方法,探讨了构建支持多主体按需使用的服务平台,形成支持云制造服务平台运行和使用的标准规范,解决了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企业以及地方政府应当采取的相关战略,为该服务在东莞制造业的应用与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意见。本文的研究与应用将会加速推进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向“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方向发展,促进我国生产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型。

谢美娥[2](2010)在《西部县域工业园区产业培育研究——基于县域经济发展视角》文中提出不同级别的工业园区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不同,与国家级工业园区相比,县域工业园区更容易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以嵩明县杨林工业园区为例研究表明,当前县域工业园区产业存在着总量规模偏小,产业关联不紧密、本土产业培植被忽视等问题。今后县域工业园区的产业培育可采取阶段性发展策略,对外来植入型产业和本土内生型产业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育措施。

方森华,陈晨[3](2009)在《外源型经济发达地区货币政策传导探讨——以东莞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东莞地区的货币政策传导进行分析后发现,外资企业游离于国内信贷市场之外、外资企业内部转移定价方式和"哑铃型"人口收入结构分别弱化了外源性经济发达地区货币政策对投资需求、净出口需求和消费需求调控的传导,认为应该在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控的同时,通过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民营经济来增强地区经济的内生性,从而改善外源型经济发达地区的货币政策传导。

赖文凤[4](2007)在《东莞台资“三来一补”企业的制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温特尔主义与跨国生产体系下,委托加工成为中国走向"世界工厂"的必经之路。东莞以"三来一补"为起点,成为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重要基地。东莞奇迹正是由"三来一补"企业推动与实现的,但通过对东莞台资"三来一补"企业的经济组织形态与产权结构变迁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可发现东莞的"三来一补"已从最初的合作贸易形式转变为一种企业形态,它从诞生30年至今仍是非法人实体。因而,台资在东莞的"三来一补"企业市场正逐渐变窄,发展速度受到影响。由于产权的不清晰,东莞地方政府与台商不断产生利益纠纷,东莞的台资企业逐渐回落,且纷纷开始转型。因此只有打破东莞政府公司化的"路径依赖",东莞的产业升级与转型才有可能得以顺利地实现。

谢文新[5](2007)在《东莞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文中认为东莞是“中国制造”的重要基地之一,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中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随着全球科技浪潮的到来,其发展后劲不足特别是制造业结构不合理、升级难这一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东莞制造业具有总体水平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结构比例发展程度偏低及外向型“东莞模式”扎根不牢的结构特点;存在看产品附加产值低,能源消耗大、招商竞争力相对萎缩及产业部局与临近的珠三角趋向同等制约因素。建议施行产业链及产业集群政策,协调临近珠三角各城市的产业布局.推动自主品牌和自主技术的培育。

刘彬[6](2006)在《江苏省制造业产业集群分布及其经济效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产业集群已成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江苏省产业集群的发展如火如荼,它已经成为提高江苏省产业竞争力和增强区域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对于江苏省产业集群的认识和研究仍然不够深入。江苏省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和政策支持。本文对江苏省产业集群现实的分布情况及产业集群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定量研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建议,以便按照产业集群发展规律来进行政策指导,使产业集群有序、合理的良性发展。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尚存在若干问题,首先采用聚集指数和区位商指数方法界定了江苏省存在12个产业集群及产业集群在13个地市的具体分布情况,用空间局部自相关方法来分析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据此提出了产业集群合理布局的对策建议;其次,用权重未知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对江苏省12个产业集群进行绩效评估,对绩效好的化工、纺织、IT产业集群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三,以时间序列分析为主的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协整与格兰杰因果分析模型,动态考察产业集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江苏省产业集群与江苏省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格兰杰因果关系;在苏南、苏中、苏北几个区域中,聚集指数越大的地区与经济增长之间相关性就越高;具体分析了化工和IT产业集群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通过以上几方面的研究,表明了产业集群对于江苏省经济的发展的确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的主要创新是:(1)本文采用的是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来研究江苏省产业集群的发展。这种方法主要是研究经济增长和人口流动,而产业集群的集聚性和地理上的关联性这样的主要特点恰恰可以采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来剖析江苏省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2)在对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中,本文建立的指标体系涵盖指标更加精简,计算结果与现实情况相符,并且对江苏省产业集群进行实证分析中得到了验证。对于产业集群绩效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本文则不同于以往的研究,而采用权重未知的多目标决策方法来确定。(3)本文对江苏省产业集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的是优于简单的回归模型方法—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这种方法它克服了变量之间的“伪回归”现象。并且从产业和区域两个角度出发得到了产业集群与经济增长之间具体的可信度极高的量化关系。

李玉辉[7](2006)在《对东莞外向型经济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位于珠三角东北部的东莞凭借其有利的人缘、地缘以及政策的优势,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使其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东莞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也暴露出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本文将对东莞的外向型经济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为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金心异[8](2004)在《东莞和苏州能许“中国制造”一个未来吗?》文中研究指明在举国上下欣喜于中国成为全球制造基地的时候,笔者认为“东莞化”的流行十分可悲

二、东莞和苏州能许“中国制造”一个未来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莞和苏州能许“中国制造”一个未来吗?(论文提纲范文)

(1)东莞制造网运用云制造服务的战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3 研究的思路及内容
    1.4 本文的创新点
2 制造业的行业现状与云制造平台理论分析
    2.1 全球制造业的行业现状
    2.2 我国制造业的行业现状
    2.3 东南沿海制造业的行业现状
    2.4 云制造服务平台简介
    2.5 云制造服务平台的构建
    2.6 云制造服务平台的运营
3 东莞制造网的研究和分析
    3.1 东莞制造业的现状
    3.2 东莞制造网针对东莞制造业现状分析
    3.3 东莞制造网SWOT 综合分析
    3.4 东莞制造网VRIO 框架分析
    3.5 东莞制造网的问题解决方案
4 东莞制造网云制造服务平台方案实施
    4.1 云制造服务平台提高企业招商能力和调整产业布局
    4.2 云制造服务平台对制造资源收集以及对产业链的协调
    4.3 云制造服务平台提高研发生产设计能力以及调整产业结构
5 研究结论和建议
    5.1 研究结论评价
    5.2 研究局限性和未来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2)西部县域工业园区产业培育研究——基于县域经济发展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1 园区工业与西部工业化历史任务的矛盾
    1.1 西部工业化历史的不足
    1.2 园区工业的局限性
2 县域工业园区与西部县域经济发展
    2.1 亟待发展的西部县域经济
    2.2 县域工业园区在县域经济中的作用
3 县域工业园区产业培育问题:以杨林工业园区为例
    3.1 产业规模问题
    3.2 产业关联问题
    3.3 产业融合问题
4 县级工业园区产业培育的思路与对策
    4.1 培育思路
    4.2 培育对策
        4.2.1 外来植入型工业
        4.2.2 本土内生型工业

(3)外源型经济发达地区货币政策传导探讨——以东莞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概述
二、东莞外源性经济现状
    (一) 外资企业是东莞经济主体
    (二) 中低收入外来务工人员是东莞人口主体
    (三) 加工贸易出口是东莞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四) 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的东莞外资企业根植性弱, 缺乏与当地社会融合
三、外源经济模式给货币政策传导带来的问题
    (一) 外资企业游离于国内信贷市场之外, 弱化货币政策对投资需求调控的传导
    (二) 外资企业内部转移定价方式弱化货币政策对净出口需求调控的传导
    (三) “图钉型”人口收入结构弱化货币政策对消费需求调控的传导
四、改善外源经济发达地区货币政策传导的政策建议
    (一) 积极推进产业升级转型, 增强外资企业对国内货币政策的敏感性
    (二)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 改变外资经济畸形独大的状况
    (三) 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控, 减少跨境资金流动对国内货币政策的干扰

(5)东莞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论文提纲范文)

一、产业结构调整及升级理论综述
二、东莞制造业结构特点分析
    (一)制造业总体水平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
    (二)制造业结构比例发展程度偏低
    (三)外向型“东莞模式”扎根不牢
三、东莞制造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一)产品附加产值低,能源消耗大
    (二)招商竞争力相对萎缩
    (三)产业布局与临近的珠三角趋同
    (四)品牌竞争力弱,企业规模小
    (五)文化素质低下,人才匮乏
四、东莞制造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政策建议
    (一)施行产业链及产业集群政策
    (二)协调临近珠三角各城市的产业布局
    (三)推动自主品牌和自主技术的培育
    (四)依托信息化改造制造业

(6)江苏省制造业产业集群分布及其经济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产业集群定义、识别的研究
        1.3.2 产业集群经典理论
        1.3.3 产业集群与经济效应之间的关系研究
第二章 研究方案
    2.1 基本概念
    2.2 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
    2.3 方法模型和样本数据
        2.3.1 研究方法概述
        2.3.2 方法模型
        2.3.3 样本尺度
        2.3.4 指标变量
        2.3.5 数据来源与结构
第三章 江苏省产业集群分布研究
    3.1 江苏省产业集群区域分布分析——聚集指数
    3.2 江苏省产业集群产业分布分析——区位商指数
    3.3 江苏省产业集群发展分析——LISA
    3.4 江苏省产业集群分布实例
    3.5 制定产业集群布局的对策建议
第四章 江苏省产业集群绩效评估
    4.1 产业集群绩效指标选择原则
    4.2 产业集群绩效指标体系
    4.3 江苏省制造业产业集群绩效实证分析
    4.4 剖析江苏省优势产业集群
        4.4.1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业集群
        4.4.2 纺织业产业集群
        4.4.3 化工产业集群
    4.5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五章 产业集群与江苏省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5.1 区域聚集指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
        5.1.1 江苏省区域聚集指数与经济增长的协整与因果分析
        5.1.2 次区域聚集指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
    5.2 产业集聚度与经济增长的协整与因果分析
        5.2.1 化工产业集聚度与经济增长的协整与因果分析
        5.2.2 IT 产业集聚度与劳动生产率的协整与因果分析
    5.3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的结论
    6.2 本文的创新之处
    6.3 本文研究的不足
    6.4 进一步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8)东莞和苏州能许“中国制造”一个未来吗?(论文提纲范文)

“东莞化”北渐
这种趋势为什么令人担忧
    1、
    2、
    3、
    4、

四、东莞和苏州能许“中国制造”一个未来吗?(论文参考文献)

  • [1]东莞制造网运用云制造服务的战略分析[D]. 吴畅.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7)
  • [2]西部县域工业园区产业培育研究——基于县域经济发展视角[J]. 谢美娥. 工业技术经济, 2010(12)
  • [3]外源型经济发达地区货币政策传导探讨——以东莞为视角[J]. 方森华,陈晨. 区域金融研究, 2009(07)
  • [4]东莞台资“三来一补”企业的制度分析[J]. 赖文凤. 珠江经济, 2007(10)
  • [5]东莞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J]. 谢文新. 国际经贸探索, 2007(02)
  • [6]江苏省制造业产业集群分布及其经济效应分析[D]. 刘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06)
  • [7]对东莞外向型经济的研究[J]. 李玉辉. 技术与市场, 2006(08)
  • [8]东莞和苏州能许“中国制造”一个未来吗?[J]. 金心异. 中国企业家, 2004(01)

标签:;  ;  ;  ;  ;  

东莞和苏州能否承诺“中国制造”的未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