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射频治疗200例消化道息肉的疗效观察

内镜下射频治疗200例消化道息肉的疗效观察

一、内镜下射频治疗胃肠道息肉200颗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柳秀芳[1](2021)在《内镜下治疗贲门病变对胃食管反流病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贲门部病变对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20年5月内镜下确诊为GERD合并贲门部病变(贲门息肉、贲门癌前病变及贲门早癌)且接受EMR或ESD治疗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纳入62例患者,其中男39例,女23例,年龄39~79(61.4±10.7)岁;贲门息肉18例,贲门癌前病变43例,贲门早期腺癌1例。术后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和复查胃镜,通过观察手术前后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uestionnaires,GERD-Q)评分、GERD健康相关生活质量(GERD-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GERD-HRQL)量表评分及反流性食管炎(RE)分级(洛杉矶分级法,LA)来探讨EMR/ESD治疗贲门病变后对GERD的影响。结果:(1)患者GERD-HRQL评分和GERD-Q评分:术后3个月(3.842±1.804分和1.204±0.453分)和术后6个月(4.052±1.937分和1.315±0.873分)较术前(19.033±6.721分和11.053±2.025分)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术后患者RE分级中B级和C级患者比例明显下降,正常患者比例明显升高,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3)术后3个月及6个月GERD的基本治愈率分别高达83.87%(52/62)、85.48%(53/62)。结论:EMR/ESD治疗贲门病变后,术后产生纤维瘢痕重建抗反流屏障,能有效控制患者反流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食管黏膜愈合,一定程度上缓解甚至治愈胃食管反流病。

顾俊骏,李兴华[2](2020)在《胃肠镜下高频电圈套电切术对胃肠道较大息肉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胃肠镜下高频电圈套电切术对胃肠道较大息肉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胃肠道较大息肉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试验组实施胃肠镜下高频电圈套电切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一次性手术成功率、两次手术成功率、失败率分别为80.0%、10.0%、10.0%,对照组的总成功率有90.0%(45/50),试验组的一次性手术成功率、两次手术成功率、失败率分别为90.0%、8.0%、2.0%,试验组的总成功率有98.0%(49/50),试验组的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有14.0%,试验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有6.0%,试验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胃肠道较大息肉患者采用胃肠镜下高频电圈套电切术治疗的疗效显着,其一次性切除率较高,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李辰[3](2020)在《加味枳实消痞方对腺瘤样胃息肉术后复发的干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观察“加味枳实消痞方”对腺瘤样胃息肉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以探讨“加味枳实消痞方”对腺瘤样胃息肉术后复发的干预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间就诊于石家庄市中医院脾胃科住院的腺瘤样胃息肉的病人为观察对象,严格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病例,筛选符合研究标准者共6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先行胃镜下腺瘤样胃息肉切除治疗,经胃镜下治疗后,治疗组给予“加味枳实消痞方”中药汤剂,每日一剂,每剂取汁400ml,分为两小袋包装,分两次用热水温服,一次一袋,于早晚餐前30min服用;对照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每次20mg,每日一次,早餐前30mim口服;两组均治疗12周,治疗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单项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总积分、胃镜积分、病理结果及各项安全性指标的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整理分析,比较两组各项结果的差异性,进而合理客观地评价“加味枳实消痞方”对术后腺瘤样胃息肉复发的干预作用。结果:治疗组脱落2例观察病例,对照组脱落1例观察病例,两组共完成57例临床观察病例。(1)中医证候单项积分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在胃脘痞塞、胃脘痛、胃脘胀满、烧心、纳差五个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在胃脘痞塞、胃脘胀满、纳差的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胃脘痛、烧心的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优于治疗组。(2)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侯总积分经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胃镜积分比较:两组患者的胃镜积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证候疗效有效率分别为96.43%和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5)防治息肉复发疗效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防治复发疗效有效率分别为96.43%和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6)息肉复发率:治疗后比较两组息肉复发情况,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7)安全性指标比较: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安全性指标均未出现异常,肝肾功能、心电图等结果均未见明显异常,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均有较好的安全性。结论:加味枳实消痞方治疗术后腺瘤样胃息肉的患者,能显着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腺瘤样胃息肉的复发,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宋雪梅[4](2020)在《健脾消症丸对脾胃虚弱,湿热蕴毒型胃息肉内镜治疗术后复发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健脾消症丸对脾胃虚弱,湿热蕴毒型胃息肉内镜治疗术后复发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中医证型“脾胃虚弱,湿热蕴毒”并行内镜治疗术的60例胃息肉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HP阳性使用健脾消症丸及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方案;HP阴性的患者给予健脾消症丸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对照组不使用健脾消症丸,余同。疗程期间及结束后,对两组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疗效、胃镜疗效、14C-UBT及息肉复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在临床治愈率、有效率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疗效优于对照组;(2)在胃镜疗效治愈率、有效率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症状体征积分对比方面,试验组症状积分改善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试验组与对照组抗HP疗效比较显示,1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及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试验组与对照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患者在疗程中均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健脾消症丸能预防脾胃虚弱,湿热蕴毒型胃息肉内镜治疗术后息肉的复发。推测促进幽门螺旋杆菌转阴是降低胃息肉复发的可能机制之一。

薛正青[5](2019)在《内镜下活检钳钳除法治疗胃肠道小息肉129例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分析内镜下活检钳钳除法治疗胃肠道小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8年7月这段期间内接收诊治的胃肠道小息肉患者129例(135枚息肉)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用内镜下活检钳钳除法治疗,回顾其临床诊治资料,观察分析其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本组129例患者135枚息肉经内镜下活检钳钳除法治疗后均成功钳除,息肉钳除率为100.00%。129例患者在治疗中无1例出现穿孔、大出血等现象,术后也无1例出现再出血及其他严重并发症。129例患者中3个月后到院进行内镜复查者有51例、6-12个月后到院进行内镜复查者有76例、其余2例未到院进行内镜复查,各占总数的39.53%、58.91%、1.55%。127例到院进行内镜复查的患者中,有1例胃窦息肉复发,其余126例经随访3年无发现1例复发,复发率为0.79%。结论采用内镜下活检钳钳除法治疗胃肠道小息肉临床疗效显着,不易引起术中和术后并发症,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马唯[6](2019)在《中药治疗慢性胃炎伴糜烂疗效评价以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是为了观察中药辨证论治联合散剂干预慢性胃炎伴糜烂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获得中药辨证论治联合散剂干预慢性胃炎伴糜烂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临床证据。同时,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炎性因子IL-6、TNF-α、IL-10治疗前后的表达变化,初步探索中药在治疗CEG中的作用机制。方法:1.选取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昆山市中医医院、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等6家医院脾胃科门诊及住院慢性胃炎伴糜烂患者210例,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其中西药组68例,中药组142例。西药组给予铝镁加混悬液,每次一袋,每日三次,餐后1h服;中药组给予中药辨证论治+中药散剂治疗,汤剂每日一剂,分三次餐后服;散剂每次3g,每日两次,餐前及晚餐前口服。疗程均为4周。2.西药组给予铝镁加混悬液,每次一袋,每日三次,餐后1h服;中药组给予中药辨证论治+中药散剂治疗,汤剂每日一剂,分三次餐后服;散剂为三七粉,每次3g,每日两次,餐前及晚餐前口服。疗程均为4周。3.疗程结束后,从主要疗效指标:胃镜下胃粘膜糜烂的改善情况、胃粘膜组织病理学评分和次要疗效指标:临床症状评分和PRO量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事件评价中医辨证论治联合散剂干预CEG的有效性与安全性。4.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西药组与中药组IL-6、TNF-α与IL-10用药治疗前后的表达变化。使用US ImageJ V1.8.0版软件分析系统,在统一放大倍数下,选择结构和染色清楚,无折叠、重叠及变异的切片来检测,每测定200个以上细胞数,测定IL-6、TNF-α、IL-10免疫组织化学切片平均光密度均值。5.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统计分析软件应用SAS统计分析软件8.2版,疗效指标采用差异性检验,P值小于或等于0.05将被认为差别有统计意义。对于人口学资料,受试者基本数据进行两组可比性比较,采用FAS数据集,统计检验方法采用χ2检验、t检验或非参数统计方法,中药组和西药组疗效比较。主要疗效指标采用差异性检验。其他计量资料采用考虑中心效应的方差分析、非参数统计方法。结果:1.实际共收入患者210例,中药组142例,西药组68例,男性114例,女性96例,中药组男女比例为79:63,西药组男女比例为35:33;中药组平均年龄为54.15±9.82岁,西药组平均年龄为53.81±8.65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观察指标基线分析,中药组与西药组在基线期,胃粘膜糜烂评分、胃粘膜病理组织学各类型评分总分、临床症状评分、PRO量表评分组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治疗前后比较,各治疗组均可改善胃粘膜糜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药组胃粘膜糜烂愈合率为19.72%,显效率为21.13%,有效率为30.28%,总有效率为71.13%,西药组胃粘膜糜烂愈合率为11.76%,显效率为22.06%,有效率为35.29%,总有效率为69.12%,胃粘膜糜烂改善有效率中药组高于西药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4.胃粘膜组织病理学评分方面,治疗前后比较,西药组在改善急性炎症、慢性炎症、萎缩、肠化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在改善慢性炎症、萎缩、肠化和异型增生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药组在胃粘膜组织病理疗效有效率为急性炎症23.94%、慢性炎症28.17%、萎缩54.23%、肠化38.73%、异型增生8.45%,西药组为急性炎症29.41%、慢性炎症23.84%、萎缩55.88%、肠化42.65%、异型增生5.88%。5.在临床症状方面,各组均可改善患者症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上腹痛、上腹胀等临床主症和总症状方面中药组高于西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早饱感、餐后饱胀不适、上腹部烧灼感等次要症状证方面中药组略高于西药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6.PRO量表评分情况,治疗前后比较,各组各维度评分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差值比较,中药组在反流、消化不良、排便及总评分方面下降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全身情况、心理、社会比较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7.IL-6、TNF-α与IL-10在治疗前患者胃粘膜组织中呈阳性表达,治疗前后比较,各治疗组IL-6、TNF-α与IL-10表达水平均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8.安全性:本研究共完成210例,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治疗后中药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西药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中药辨证论治联合散剂在治疗CEG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2.促炎因子IL-6、TNF-α和抑炎因子IL-10在CEG患者的胃粘膜细胞中均呈异常表达,炎性因子异常表达可能是CEG的发病因素。3.中药辨证论治联合散剂治疗CEG的临床疗效可能是通过调节IL-6、TNF-α和IL-10的表达实现的。

朱建华[7](2019)在《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内镜粘膜下剥离治疗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ndoscopicultrasonography EUS)对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对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进一步治疗提供临床依据;主要研究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直径大小不等的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经常规电子结肠镜检查初步诊断;小探头超声内镜(EUS)下诊断,明确病变大小、肠壁分层来源、浸润程度及周边血管、淋巴结转移情况等,指导取活检和ESD拟切除范围及深度;严格掌握ESD治疗适应症,对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直径在0.5-1.2cm病灶行ESD治疗,内镜下标识预切除范围,粘膜下多次注射、黏膜切开、病变剥离及创面处理;术后常规病理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及联合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囊泡突出素(Synaptophysin Syn)、嗜铬颗粒蛋白A(Chromogranin-A Cg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CEA、p53 等检验;定期随访复查内镜及相关检查。结果:18例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直径0.5-1.2cm,直径平均0.6±0.2cm。超声内镜提示病灶来源于黏膜下层和/或黏膜深层低回声病变,回声欠均匀,边界尚清晰,无固有肌层、血管浸润及周边淋巴结肿大。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下均一次性完整剥离无穿孔,术中出血6例,予以Dualknife刀头电凝止血,病灶基底部与周缘病理无神经内分泌肿瘤组织残存;免疫组织化学检验Syn94.4%(17/18)、CgA83.3%(15/18)、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44.4%(8/18)、CEA0.0%(0/18)、p53 0.0%(0/18)提示诊断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且预后良好。随诊1月一60个月无复发。结论:肿瘤直径<1.2cm的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术前给与超声内镜检查明确肿瘤所在直肠肠壁间分层来源、大小、回声性质、与固有肌层及周边淋巴结及组织器官情况,选择ESD治疗安全有效。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需长期随访观察,对肿瘤分级高、存在淋巴管浸润的患者应积极评估远处转移风险。

黄鑫[8](2019)在《柴香连胆方促进胃息肉内镜下APC术后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柴香连胆方促进胃息肉内镜下APC术后恢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形成促进胃息肉APC术后恢复的专方专药奠定基础。方法:将满足纳入及排除标准的78例胃息肉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对照组各39例。均先在内镜下行APC术,术后试验组予以柴香连胆方加雷贝拉唑口服,对照组仅口服雷贝拉唑,均治4周。观察记录各组用药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中医证候改善、镜下创面修复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结束后(即用药4周后)及用药2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试验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镜下创面修复疗效比较: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试验组在修复术后创面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症状及证中医候积分改善情况:(1)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结束后,试验组各症状均明显缓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用药后胃脘痛、脘痞腹胀、嗳气呃逆、反酸、压痛、口中黏腻、大便溏泻症状明显缓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恶心呕吐、纳呆少食、倦怠乏力、胸闷叹息、胸胁胀满症状改善效果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间比较:试验组改善嗳气呃逆、纳呆食少、胸闷叹息、胸胁胀满、倦怠乏力、口中黏腻症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改善胃脘痛、脘痞腹胀、反酸、恶心呕吐、压痛、大便溏泻六个症状方面疗效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不良反应比较: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13%)显着低于对照组(34.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柴香连胆方是促进胃息肉APC术后恢复的有效方剂。西药雷贝拉唑联合中药柴香连胆方能快速缓解症状、加速创面修复,缩短疗程,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研究。

樊越[9](2019)在《胃息化积汤对脾胃虚弱、痰瘀互结证型胃息肉术后复发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开展规范化临床研究,对胃息化积汤预防和治疗胃息肉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观察与评价,探讨胃息化积汤治疗本病的机制,证实胃息化积汤对胃息肉复发与治疗有确切疗效,并明确胃息化积汤对胃粘膜EGF及EGFR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附属中蒙医院2个医院为试验中心,根据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60例胃息肉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将每个医院(中心)的脾胃虚弱、痰瘀互结证型的胃息肉患者,行过内镜下切除术后,按1:1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根据方案,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胃息化积汤治疗,日1剂,疗程4周。于停药后6个月后复查胃镜、活检,观察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6个月后中医症状证候积分、胃镜相、病理组织学疗效以及Hp根除率、胃粘膜EGF、EGFR表达的指标变化。并对两组常规指标及安全性指标比较评价。结果1.中医证候改善疗效方面:治疗组对比对照组证候改善疗效,治疗组改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总积分改善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各组治疗前后总积分经过比较,两组结果均有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于治疗停止后4周、8周、6个月后分别对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胃镜相粘膜色泽、血管透见情况: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粘膜皱襞: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粘膜质地: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病理积分炎症: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Hp根除情况:治疗后组间比较两组Hp阳性感染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p根除率进行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根除Hp方面具有好的疗效。6.EGF、EGFR表达情况:治疗组EGF、EGFR表达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EGF、EGFR表达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两组EGF、EGFR表达,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息肉复发:治疗后比较两组息肉复发情况,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息化积汤在改善胃息肉患者中医证候、胃粘膜色泽、血管透见、组织病理炎症、萎缩、Hp根除率、胃粘膜EGF、EGFR表达、息肉复发方面均有效,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胃息化积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脾胃虚弱、痰瘀互结型胃息肉患者,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改善胃粘膜病理状态,根除Hp,并可能通过使胃粘膜EFG、EGFR表达下降而治疗预防胃息肉发生。

虎金朋,周燕,莫丽蓉,郑路路,杨金芳,张雪,牛敏,杨珍,张玲,白飞虎[10](2019)在《内镜下射频消融术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随着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微创理念"在当今医疗活动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其中内镜技术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兴起的内镜下射频消融术逐渐成为一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新型微创手段,具有较好的疗效。本文主要阐述了内镜下射频消融术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便更好的为消化内科医师提供临床治疗决策。

二、内镜下射频治疗胃肠道息肉200颗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镜下射频治疗胃肠道息肉200颗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内镜下治疗贲门病变对胃食管反流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仪器设备
    2 研究方法
        2.1 病史采集
        2.2 GERD-Q评分
        2.3 RE内镜下分级
        2.4 GERD-HRQL量表评分
        2.5 术前准备
        2.6 内镜治疗
        2.7 术后处理
        2.8 术后随访
        2.9 疗效评价
        2.10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手术切除病灶情况
    2 手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3 手术前后RE分级比较
    4 内镜下治疗贲门病变疗效评价
    5 质子泵抑制剂不同使用时间结果对比
    6 术后并发症情况
讨论
    1 胃食管反流病治疗现状的分析
    2 本研究结果分析
    3 总结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A.英中文术语和缩略语对照表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附录C.综述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2)胃肠镜下高频电圈套电切术对胃肠道较大息肉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近期疗效
    2.2 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
3 讨论

(3)加味枳实消痞方对腺瘤样胃息肉术后复发的干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与终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3 观察指标
        3.1 基本资料
        3.2 疗效性观察指标
        3.3 安全性观察指标
        3.4 疗效评定标准
    4 安全性判定
    5 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腺瘤样胃息肉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个人简历
附录

(4)健脾消症丸对脾胃虚弱,湿热蕴毒型胃息肉内镜治疗术后复发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纳入及排除、剔除标准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分析
结果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疗效
讨论
    1.1 现代医学对胃息肉及其复发的认识
    1.2 传统医学对胃息肉及治疗后复发的认识
    1.3 导师治疗经验
    1.4 健脾消症丸组方分析
    1.5 健脾消症丸现代药理分析
    1.6 研究结果分析
    1.7 不足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胃息肉的现代医学与中医学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附录 健脾消症丸对胃息肉内镜治疗术后息肉复发的临床疗效观察表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5)内镜下活检钳钳除法治疗胃肠道小息肉129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术前准备
        1.2.2术中操作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2 并发症情况
    2.3 复发情况
3 讨论

(6)中药治疗慢性胃炎伴糜烂疗效评价以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第一部分 中药治疗慢性胃炎伴糜烂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标准
        2.6 脱落标准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设计类型
        3.2 多中心
        3.3 随机
        3.4 对照
        3.5 样本量
    4 方法
        4.1 治疗方案
        4.2 观察项目
        4.3 疗效标准
        4.4 统计放法
    5 研究结果
        5.1 人口学资料
        5.2 疗效评定结果
    6 讨论
        6.1 CEG的中医发病机制
        6.2 中药辨证论治联合散剂干预CEG临床疗效评价
    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慢性胃炎伴糜烂与炎性因子IL-6、TNF-a、IL-10相关性研究
    1 研究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病历资料
        2.2 材料及试剂
        2.3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IL-6治疗前后表达情况比较
        3.2 TNF-α情况
        3.3 IL-10情况
    4 讨论
        4.1 炎性因子与CEG的发病机制
        4.2 IL-6IL6与CEG
        4.3 TNF-α与CEG
        4.4 IL10与CEG
        4.5 不足与展望
    5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内镜粘膜下剥离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2.1 器械选择
    2.2 术前准备
    2.3 超声内镜检查
    2.4 手术步骤
    2.5 术后处理
    2.6 病理诊断
    2.7 随访
3. 结果
    3.1 内镜及EUS表现
    3.2 病理免疫组化检查
    3.3 并发症
    3.4 预后及随访
4. 讨论
    4.1 术前诊断
    4.2 治疗选择
    4.3 病理检查
    4.4 并发症、预后
5.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8)柴香连胆方促进胃息肉内镜下APC术后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对象
    1.病例来源
    2.病例筛选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标准
        2.6 脱落标准
        2.7 中止试验标准
        2.8 剔除、脱落与中止病例的处理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1.样本设计
        1.1 样本量
        1.2 随机分组
        1.3 盲法
    2.治疗方法
        2.1 镜下手术治疗
        2.2 术后药物治疗
    3.观察方法及内容
        3.1 观察方法
        3.2 观察周期
        3.3 观察指标
    4.疗效评定
        4.1 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4.2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4.3 胃镜疗效判定标准
    5.安全性评价
        5.1 不良事件观察及处理措施
        5.2 不良事件严重程度分级
        5.3 安全性评价标准
    6.依从性评价
    7.伦理学原则
    8.统计学方法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1.入组情况
    2.一般资料分析
        2.1 两组性别分布情况
        2.2 两组年龄分布情况
        2.3 两组病程比较
        2.4 两组息肉数目比较
        2.5 两组息肉形态比较
        2.6 两组息肉部位比较
        2.7 两组病理分型比较
        2.8 两组舌象比较
        2.9 两组脉象比较
    3.疗效指标基线比较
        3.1 两组术后创面比较
        3.2 两组初始症状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4.疗效分析
        4.1 总体疗效分析(治疗结束后)
        4.2 中期疗效分析(治疗2周后)
    5.安全性分析
        5.1 安全性评价
        5.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第四部分 讨论
    1.选题意义
        1.1 胃息肉的西医治疗现状
        1.2 西医治疗本病的优缺点
        1.3 中医药干预胃息肉的研究现状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优势
    2.胃息肉的发病特点分析
    3.镜下治疗方式选择依据
    4.对照组药物选择依据
        4.1 药物成分及作用机制
        4.2 术后常规用药
        4.3 使用多年、安全高效
        4.4 服用方便、依从性好
    5.试验组选方依据
    6.方义分析
        6.1 组方思路
        6.2 方解
    7.疗效评价
        7.1 总体疗效评价
        7.2 各症改善情况分析
        7.3 柴香连胆方疗效的作用机制探讨
    8.不良反应评价
结论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症状体征评分标准
附录三 不良事件报告表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9)胃息化积汤对脾胃虚弱、痰瘀互结证型胃息肉术后复发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中西医治疗胃息肉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知情同意书
附录
缩略语表
附图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10)内镜下射频消融术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
二、内镜下RFA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应用
三、内镜下RFA在Barrett食管中的应用
四、内镜下RFA在胃或食管低上皮内瘤变中的应用
五、内镜下RFA在隆起糜烂性胃炎中的应用
六、内镜下RFA在中胃肠道息肉的应用
七、内镜下RFA在中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

四、内镜下射频治疗胃肠道息肉200颗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内镜下治疗贲门病变对胃食管反流病的影响[D]. 柳秀芳.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2]胃肠镜下高频电圈套电切术对胃肠道较大息肉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分析[J]. 顾俊骏,李兴华.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11)
  • [3]加味枳实消痞方对腺瘤样胃息肉术后复发的干预作用[D]. 李辰. 河北北方学院, 2020(06)
  • [4]健脾消症丸对脾胃虚弱,湿热蕴毒型胃息肉内镜治疗术后复发影响的临床研究[D]. 宋雪梅. 三峡大学, 2020(06)
  • [5]内镜下活检钳钳除法治疗胃肠道小息肉129例临床分析[J]. 薛正青.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98)
  • [6]中药治疗慢性胃炎伴糜烂疗效评价以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D]. 马唯.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 [7]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内镜粘膜下剥离治疗的临床研究[D]. 朱建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9(03)
  • [8]柴香连胆方促进胃息肉内镜下APC术后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D]. 黄鑫.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9]胃息化积汤对脾胃虚弱、痰瘀互结证型胃息肉术后复发临床研究[D]. 樊越.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
  • [10]内镜下射频消融术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J]. 虎金朋,周燕,莫丽蓉,郑路路,杨金芳,张雪,牛敏,杨珍,张玲,白飞虎.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19(02)

标签:;  ;  ;  ;  ;  

内镜下射频治疗200例消化道息肉的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