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加快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

一、关于加快县域工业发展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许入丹[1](2021)在《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1年开始,基于中央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以促进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要求,陕西省考虑全省省情,展开了重点示范镇建设,旨在对统筹城乡发展进行探索与实践,并为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探索经验与提供示范。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相继提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成为中国城乡发展的重要引擎,实现城乡融合成为当前阶段的重点,陕西省针对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的相关战略目标也围绕新的国家要求进行了一定调整,以促进实现城乡融合为当前阶段的核心目标,本质上也是对城乡关系的进一步实践。经过多年的政策扶持,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城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已经取得初步阶段性成就,但其实际建设发展成效如何,是否符合相关政策的预定目标,程度如何,还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客观评价。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与发展目标研究、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模型构建以及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实践三部分。首先,基于重点示范镇这一特定类型的研究对象,从陕西省相关政策层面梳理出政府的施政目标,即公共政策的预定目标,包括直接建设目标和综合发展目标两大层次,并通过理论研究和目标分解的方式分别对公共政策目标进行学理转译和解译,以明确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的核心目标体系,进一步构建出本次评价的评价标准。其次,基于双层次的预定目标导向双层次的评价内容,并围绕公共政策作用于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的机理确定评价技术路线,提出从纵向比较和横向对比两个维度建立综合评价的评价逻辑,展开双层次评价,创新评价模式。接着,从动态增量和静态衡量的要求创新因子形式,同时对相关的指标因子类型进行研究,得到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类评价方法进行比选,选择符合本文研究目的和评价过程的评价方法,最终构建出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的综合评价模型。继而,通过对评价所需的各项因子信息的收集、处理、计算,对不同重点示范镇分别展开评价。基于调查分析和综合比较的方式对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结果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明确不同城镇多年来建设成效出现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可以得出不同重点示范镇的建设发展状态,从实践效果进一步反馈到认识论,推导出本文的研究结论。研究表明,从直接建设成效来看,重点示范镇的建设空间格局基本明确,城镇综合服务功能逐渐完善,已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但各单项系统成效普遍不均衡,政策落实不稳定性高。且各镇总体评价结果指数表明,目前公共政策投入重点示范镇的效能呈现出一定规律,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镇在接受相同的政策投入后建设成效一般更加明显,政策投入的效能更高;从综合发展成效来看,要素集聚、服务品质、生态宜居方面成效较好,但部分镇仍存在“人”“地”集聚不均衡、镇村融合不深、就业效能不高、体制机制改革不充分和城镇建设发展依赖性较大等问题;总体来看,公共政策对城镇建设实施层面的引导效果更明显而镇村协同促进城乡一体的效能还需加强。通过评价研究的结果反馈,可以检验陕西省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相关公共政策的实施成效,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准确把握当前阶段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特征,为十四五时期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为陕西省整体小城镇建设发展提供实践经验与科学引导。

吴瑞瑞[2](2020)在《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浙江省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院校逐渐延伸至县域范围办学,这一趋势正是高等教育地方化发展的重要体现。通过在县级行政区划范围内搬迁主校区、设立新校区等形式,浙江省部分高等院校拓展办学形式,强化了高等院校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各地县域政府也通过优惠政策吸引高校进驻辖区,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培养、储备高素质人才。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对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进行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高等教育办学权利、高等教育经济地理以及区域高等教育相关理论可以透析浙江省发展县域高等教育的动因。与国家层面上高校空间演进的历程相对一致,浙江省高校空间布局经历了中心城市布局、大城市布局和地方化聚合三个阶段。近年来,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较为快速。县域相关院校的发展情况表明,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分布不均衡,办学层次多样,办学上仍然面临师资力量不足、专业设置相对单一等挑战。解决浙江省县域高等院校发展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县域高校办学权利,强化办学特色,优化县域高校空间布局,重新梳理并建立良好的校地关系。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推动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将大有裨益。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治理需要优化。优化策略应该从校地关系建构、政府统筹和院校改革三个方面切入。在校地关系层面,县域高校需进一步厘清与当地政府的责权利,增强校地互动。在政府统筹层面,省域范围内县域高等教育的管理应该围绕县域需求,提升人才培养前瞻性,强调为地方育人。在院校层面,可以尝试建立多元化县域高等教育集团化办学,推进政、校、企三方联席理事会制度,提升协同发展成效。县域高等教育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创新的过程。浙江县域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办学权力结构、办学意识、与产业互动及校地互动等各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仍存在诸多挑战。未来县域高等教育的研究,需要在研究方向、方法及理论视角上继续探索。

吕朋芸[3](2020)在《县域城镇化的中观路径研究 ——基于特色小城镇建设和“镇改市”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县或县级市是我国最基本、最稳定、经济社会功能比较完整的基层行政单元,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支柱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环节。乡镇一级政府是构成县或县级市的最基本单位,也是与群众直接面对面、互动性最高的一级政府,乡镇发展势头如何,直接影响着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情况,也直接影响着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展情况。可以说,乡镇建设是我国县域城镇化建设的一个关键点,想要县域城镇化能够顺利的实行,就要把乡镇建设工作放在重要节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我国经济在稳步向前发展,呈现欣欣向荣景象的同时,乡村也逐渐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小康之路,如华西村、小岗村、赤溪村等,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走上了发家致富之路。村庄发展的抬头势态,也引起了中央的注意,一系列的三农文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政府工作报告的出台,一部分乡镇根据自身的发展潜力,集中势头发展经济;另有一部分乡镇经济基础好,迅速崛起,成为中心镇、大镇、经济发达镇,但是受其行政级别的影响,需要更多的社会经济管理权限。因此,笔者认为,对于有一定经济基础与发展潜力的乡镇,不能一刀切,应该通过实地调查,根据其具体的发展阶段制定发展策略,此发展策略即为县域城镇化的中观路径选择,其中镇改市与特色小城镇都是山东省县域城镇化建设中观路径的两种选择,且政策倾向性较大,发展迅速,因此在对山东省县域城镇化的中观路径研究中,本文选择了镇改市与特色小城镇两种路径作为研究对象。S镇在确定镇改市路径后,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小城市的雏形,但其在土地、资金等要素以及权力下放等方面依旧存在问题。Y镇为国家级第二批确定的特色小城镇,因为其确认时间早,又属于国家级特色小城镇,因此在开放运营方面一直是处于稳健状态,现在已进入到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成熟阶段,但也存在有资金人才短缺、产品研发不深入与考核体系不精细等问题。综合各方面考虑,本文选取了山东省镇改市的乡镇S镇、特色小城镇Y镇为代表案例,在充分阅读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家城镇化相关政策文件的基础上,以新型城镇化、增长极理论等为基础,详细分析S镇与Y镇各镇的自身基础、发展的措施、建设的城镇化效果、出现的问题与困境以及建议,通过对两个乡镇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山东省镇改市与特色小城镇这两条县域城镇化路径的区别,并得出了二者都进行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都对县域城镇化有推动作用等,同时,镇改市与特色小城镇建设也存在不同:二者评判标准不同、发展侧重点不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不同,分属于乡镇发展的不同阶段等。特色小城镇是乡镇通过镇域内主导产业或突出产业而发展的,用来弥补与同类经济发达镇之间经济差距的一种方式或手段,待经济水平赶上经济发达镇较高水平时,镇改市便是其下一阶段的目标,简而言之,镇改市是特色小城镇发展的下一阶段目标。

张鹏博[4](2020)在《澄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与用地布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毫无疑问,经开区已经成为区域和城市发展的一种强力催化剂,不仅提高了城市与区域整体的经济实力,更促进了未来规划蓝图的实施。而新时期的经开区发展规划就显得任重道远,产业的生产手段与发展方式日益增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也蓄势待发。经开区的主要功能是生产,这就要求经开区进行发展战略的转变,产业结构的重组以及发展模式的升级。本次规划研究重点对经开区的产业发展和用地布局进行研究,提出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经开区用地布局。依托于对经开区发展态势的解读,立足于区域背景下产业发展的视角,强化于产业发展问题的研判,依此对经开区产业结构进行研究。构建经开区产业发展思路,组织经开区产业选择的策略,延伸产业链,完善优化经开区的产业体系。对经开区总体定位,空间发展,目标定位做出准确的判断,形成经开区产业发展及其用地布局的最终空间整合。以澄城经开区为实际案例对产业发展及其用地布局进行实践阐释,以澄城经开区现有发展条件为研究基础,通过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剖析,发展结构进行研判,提出适合澄城经开区的产业发展思路,并以产业发展为基础进行空间规划整合,科学理性的为澄城经开区的发展提出建议。

白娜[5](2020)在《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略阳县地处陕南秦巴山区腹地,县域内的小城镇均为山地型城镇,这些城镇由于受到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影响而表现出特有的空间特征。在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宏观政策背景下,略阳县山地小城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在保障山地城镇快速发展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协调城镇规模拓展与建设用地、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城镇内部功能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上述问题为出发点,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分类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其次对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空间发展特征进行了总结梳理,解析了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山地型小城镇整体的发展战略,最后进行典型案例的实证研究。第一章:首先指出了本研究的政策、区域背景及现实诉求,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范围,对主要的基础概念进行了界定,表明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从多个角度对国内外小城镇及山地小城镇进行了研究综述,提出本文所涉及的地理学领域、城乡规划学领域及其他领域的相关理论。第三章:分析梳理了略阳县山地城镇的总体发展特征,总结了影响山地城镇空间发展的自然及人文因子,解析了山地城镇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及演变机制。第四章:根据对现状的解析及演变机制的梳理,提出了小城镇发展规划原则、空间发展策略、产业发展策略、镇村体系策略、形态营造策略、生态发展策略及实施保障策略。第五章:选取典型镇作为研究对象,制定适宜的产业发展框架及镇村体系规划策略,总结了典型镇镇区空间发展的影响作用机制,并对现有的空间结构及用地布局进行了优化调整。第六章:进行了研究结论的总结及可能存在的创新点,提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后续研究的展望。

张建霞[6](2019)在《新时代背景下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镇体系的发展是从形成到成熟层级不断演进的过程,传统城镇体系为“三结构一网络”的城镇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已进入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阶段,十九大提出继续坚持走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对于农村现代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做出重要战略部署。传统的城镇体系由于其发展历史局限性,对小城镇和广大乡村区域的重视不够,存在城乡二元发展问题,区域内城镇发展不平衡。本文从城镇发展新时代背景出发研究县域城镇体系发展的规划策略,不仅有利于完善县域层面城镇体系演化研究和规划编制的理论与方法,还可以为县域城镇和乡村发展提供区域性的借鉴指导作用。本文以合阳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策略的研究,试图体现新时代背景下合阳县不同地区的农村特征和城乡关系,对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等级规模结构、空间结构的发展策略作出回应,注重在城镇发展过程中,体现人的发展需求。因此,在理论方面,着重分析了县域城镇体系发展演化的因素,并解析了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演化的动力机制。在实证研究中,采用重要发展条件阐释法,分析合阳县城镇体系的发展演变历程、发展基础概况及面临挑战,采用城市首位度、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分形模型等分析方法,解析合阳县城镇体系结构现状,分析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的特征和问题。并对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中各城镇潜力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合阳县的县域中心城市、重点镇、一般镇和特色产业村。在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战略中突出城镇体系职能结构、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的发展策略,对不同等级规模和职能的城镇进行分类指导,制定县城发展区划,促进合阳县城镇体系的协调发展,同时注重小城镇的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将“三生”空间的发展融合到城镇体系的建设中,不断优化合阳县城镇体系的发展规划策略。

毛丽佳[7](2019)在《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为研究地域,以空间关联视角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具体而言,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厘清和界定跨省界地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相关概念,并对经济区和行政区关系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以民族学、经济学、管理学、经济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进一步地,本论文的研究以断裂点模型为研究工具,并对其参数应用进行拓展,从而进一步探究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县域间的经济空间联系关系,由此计算出重庆市黔江区的综合得分最高,有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潜力;进而对跨省界两两相邻的县域进行空间联系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探究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空间联系。同时,本论文以空间关联视角,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在中药材、茶叶、畜牧养殖、矿产、旅游等方面已具备一定的空间关联性,但依然存在现代农业发展较为滞后、地理标志产品区域特色不明显、缺乏优势产业带、缺乏跨省界旅游文化产业合作、缺乏中心城市辐射和缺乏地方政府间协调机制等问题。本文基于空间关联视角,以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筛选原则为基础,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资源禀赋进行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指标体系的构建,运用区位熵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进行实证分析,计算得出第一、二、三产业和工业的优势分布县域,再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对第一、二、三产业和工业进行综合得分排序,进而基本确定蔬菜、茶叶、烤烟、中药材、畜牧养殖、清洁能源、矿产升级转型、加工业、医药化工业和旅游业可以作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对象。综上所述,本论文以空间关联为视角,针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提出了特色自然资源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协同创新开发模式和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模式。由此,进一步地提出了促进武陵山区跨省界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六条对策建议,对武陵山片区跨省界区域特色产业的协调发展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刘伍洋[8](2019)在《扶贫背景下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动力机制及其规划应对 ——以湖北省宣恩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精准扶贫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加快提升我国中西部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水平以及如何引导其城镇化健康发展是摆在我国城镇化发展道理上的重要问题。而目前已有的文献中对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城镇化研究偏多,对于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的研究偏少;而在城镇化动力机制方面,对于贫困山区的研究多从宏观层面去分析,从中观、微观层面的研究寥寥无几。因此,本文以贫困山区县宣恩为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研究宣恩县城镇化动力机制,并提出相应的空间规划与发展对策思考,有利于破解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困局,为实现区域共同发展提供帮助。第一部分,对我国的扶贫历程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由来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本文所讨论的贫困山区县,主要是指位于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山区县;接下来,分析了我国贫困山区县域的整体现状,主要是从自然环境、政策环境、经济产业、社会文化、城镇空间等五方面展开。第三,从扶贫背景下分析了,我国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的历程与特征,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缓慢发展阶段(1978-1993),第二阶段是稳步发展阶段(1994-2010),第三阶段是快速发展阶段(2011-至今)。然后,具体探讨了我国贫困山区县县域城镇化现状发展特征和制约其发展突出问题,为认识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现状困局具有重要作用。最后,结合绪论部分文献综述,所提出的初步研究命题与思路,即将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的动力因子进行重新组合,从城乡规划学角度,构建了宏观、中观、微观,三位一体的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动力机制初步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研究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整体思路与逻辑缘由,为后面的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有利于下一步的实证研究。第二部分是以宣恩县为典型实证案例,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在宏观层次上,通过分析对政策制度对其城镇化的影响,来探讨其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宏观动力机制。研究表明,宏观的政策制度上,特别对于贫困山区县域而言,国家的扶贫政策与扶贫资金投入,对其城镇化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是其发展的重要动力,其它政策制度因素,主要有生态补偿政策、对口帮扶政策、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以及土地、户籍制度等。中观层次上,由于政策制度是在宏观层面上起到保障与调控作用,在其转化和推动城镇化发展方面,是通过产业经济等中观层面的指标实现其城镇化发展。因此,构建了产业经济驱动的县域城镇化中观动力机制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剖析其主要城镇化发展动力。研究表明,资源环境是基础力,是城镇化发展基础;山区农业是初始力,一方面为城镇提供农业产品,另一方面为城镇提供剩余的劳动力;新型工业是主导力,以农特产品加工业为工业主导,其他工业发展缓慢;第三产业是后续发展力,以基本公共服务业为主,教育城镇化是其重要推力,旅游业未来发展潜力较大。微观层次上,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从微观层面上需要剖析其农村居民的需求与迁移意愿,通过实地调研与问卷访谈,运用统计性描述和二元逻辑模型的分析,探讨哪些因素是推动农村居民迁居城镇,哪些因素阻碍其迁居城镇,以及农民的城镇化行为动机是怎样的,是从微观的人口要素层面研究其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表明,个人因素在迁移城镇中主要与年龄存在负相关,与学历、打工年限是正相关;在读学生数量存在负相关性,家庭收入水平存在正向关联;社会制度因素上,如户籍制度、计生政策等,对农民的迁移存在负相关性;外部环境因素方面,其中教育因素的正向关联最大,其次是工作因素,医疗和文化娱乐这两个变量也对其产生正向影响;生活成本产生最大负向影响,其次是生活方式等。最后,是对宣恩县空间规划体系与发展对策研究。第一,基于这三个层次的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分析,探讨了基于“综合观”的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动力机制,通过逻辑框架分析,得出它们相互之间是具有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关系。宏观政策制度的各种动力之间具有相互的促进、调控、制约、释放等相互关系,中观产业经济上,是受到宏观政策的影响,同时也会被微观的农民主体行为产生干预与影响,微观人口要素上,从农民的主体行为受到宏观政策和中观产业经济的引导与反馈,但是,农民的行为动机也会对城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二,分析了动力机制与空间规划的关系,城镇化动力机制影响并作用于空间,空间的建设行为是城镇化动力机制的表象。并提出了宣恩县县域空间规划体系研究的逻辑思路,即按照“现状问题分析—动力机制探讨—空间规划体系研究”的思路模式,分别从宏观政策制度、中观产业经济、微观的人口要素三个层面,提出其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逻辑。第三,针对宣恩县的情况,从宏观、中观、微观分别提出相应的空间规划体系研究与思考:第一,亟需“立法”的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基于宏观动力机制思考;第二,注重“空间优化”的特色小镇规划——基于中观动力机制思考;第三,探索“城乡融合”的乡村振兴规划——基于微观动力机制思考。第四,提出贫困山区城乡空间发展的对策思考,主要是思考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发展的转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动力机制视角,提出贫困山区县域城乡空间发展规划对策;并且,初步构建了贫困地区城乡空间发展理论框架。以期能够为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发展和相关空间规划编制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张莞[9](2019)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国民经济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影响民生的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品质化和个性化成为发展重点,必然要求创新旅游发展动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实施全域旅游正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产业融合则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如今文旅融合大势所趋,已经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得到体现。5·12汶川地震对于羌族来说是一场巨大灾难,影响深远。灾后重建后的羌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迈入了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也迎来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的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却显现出增长缓慢、产业层次较低、发展后劲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旅游产业融合现象虽出现较早,但存在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深度不够、产品特色不鲜明、融合效应不显着等问题,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寻求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因此加强旅游内涵和服务品质建设,加快推进和深化提升跨领域的产业融合和联动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阐述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机制及形态,并且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和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羌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融合形态、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以及利用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搭建了一套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县域、村镇和景区层面对羌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个案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县域层面,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羌区四县——汶川县、理县、茂县和北川县的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程度,结合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四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村镇和景区层面,对应五个田野调查点不同的融合形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茂县坪头羌寨、理县桃坪羌寨和北川县石椅羌寨进行了农文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汶川县水磨古镇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茂县中国古羌城分别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和文体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同时,本文构建了羌族地区农文旅融合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羌区四县分别进行了2013年至2023年的农文旅融合系统和文商旅融合系统的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以预测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本文的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第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初步显现;第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主要形态为农文旅、文商旅和文体旅,其中农文旅和文商旅最为广泛,文商旅融合发展态势和融合效应优于农文旅融合;第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进程缓慢,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和低浅表层次,融合规模较小,融合效应较为有限,综合效益尚不显着;第五,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尚未建设成熟;第六,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不均衡,融合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程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融合主体的组织障碍、融合客体的创新障碍、政府部门的体制障碍、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等等。针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县域、村镇和景区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路径,从政府、企业、村委会和居民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探索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业态创新和融合发展,以及产业融合的融合路径和发展方向,能够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形成有益的参考。

马旭阳[10](2019)在《县域产业融合视角下特色产业园区规划研究 ——以新平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对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日趋重视,创新型产业业态的出现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目前我国县域经济开始由快速发展转向质量化、创新化、特色化发展阶段,以区域性特色产业为基础的各类园区发展更是起到了对县域经济的重要推动作用。本文结合这一现实背景对特色产业园区进行研究,探讨园区在产业融合趋势下在县域与园区层面镇、园、村的空间融合与互促空间布局的构建,以期更好推动和支撑县域经济的转型发展与创新。本论文在梳理总结产业融合理论及国内外产业园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认为产业融合对园区发展具有空间融合与创新优化的推动作用,结合国内外农旅融合的优秀案例,对农旅融合的发展形式进行分析,总结农旅融合的规划要点,为县域特色产业园区的融合发展规划奠定理论基础。通过“点—轴”开发理论和以园促园、镇园互促的空间布局策略,以新平县为例进行特色产业园区的融合发展分析与规划探讨,尝试性提出“镇—园—村”、“园—园”、“园—旅游地”的三种园区空间布局方式;园区层面通过确定园区主题形象,构建主题化多维度产业链体系的农旅融合发展方式,以红河谷现代农业园区为例,进行农业与旅游业的产业链融合规划,来形成多元化创新型产品,在园区现有空间布局基础上,通过“增长节点式”与“服务社区—吸引物集聚体”的空间布局方式来进行农旅融合产品的布局,形成产品间互促共生式布局形式,以此来提升园区的综合竞争力与吸引力。最后通过理论研究与实例分析,针对在产业融合趋势下特色产业园区的发展路径,提出“蝶变特色小镇式”的空间融合规划、“互促集群式”的空间布局、“主题形象式”的IP塑造、“多元创新式”的产品打造四种园区融合发展规划策略,希望研究成果对相关县域产业园区的融合发展起到指引作用。

二、关于加快县域工业发展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加快县域工业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概念释义
    1.2 研究对象选择
        1.2.1 重点示范镇建设情况
        1.2.2 研究对象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小城镇相关理论的研究
        1.3.2 关于城镇评价的相关研究
        1.3.3 关于陕西省小城镇的相关研究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与发展目标研究
    2.1 城镇概况
    2.2 相关政策分析与预定目标解读
        2.2.1 预定目标
        2.2.2 实施机制
        2.2.3 考核内容
        2.2.4 激励机制
    2.3 政策目标的理论内涵解析
        2.3.1 空间与人口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2.3.2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2.3.3 社会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2.3.4 环境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2.3.5 创新制度供给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2.3.6 各系统相互作用下的城乡关系
    2.4 目标体系搭建与评价标准构建
        2.4.1 构建思路
        2.4.2 目标体系
        2.4.3 评价标准
    2.5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模型构建
    3.1 评价机制与评价逻辑
        3.1.1 评价机制
        3.1.2 评价逻辑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指标构成思考
        3.2.2 指标选取原则
        3.2.3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因子确定
        3.2.4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因子确定
        3.2.5 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指标体系
    3.3 评价模型构建
        3.3.1 评价方法选择
        3.3.2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3.3.3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模型权系数
        3.3.4 基于多因素加权综合计分法评价直接建设成效
        3.3.5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综合发展成效
    3.4 本章小结
4 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实践
    4.1 数据获取与处理
        4.1.1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数据获取与整理
        4.1.2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数据获取与整理
    4.2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
        4.2.1 建立指标层次结构
        4.2.2 确定因子权系数
        4.2.3 评价计算与结果
        4.2.4 评价结果分析
    4.3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
        4.3.1 评价因素
        4.3.2 评语等级
        4.3.3 确定因子权系数
        4.3.4 计算隶属度
        4.3.5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4.3.6 一级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4.3.7 二级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4.4 双层次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4.4.1 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
        4.4.2 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不足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更新政策扶持机制,统筹安排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
        5.2.2 统筹镇域镇村建设,进一步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5.2.3 立足特色产业发展,有效发挥城镇的就业承载作用
        5.2.4 以人口集聚为核心,深化城镇综合承载和服务效能
        5.2.5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进城镇实现高效能治理
        5.2.6 完善政策实施保障,切实增强政策落地的有效执行
    5.3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一、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实践项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附表一: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因子信息数据汇总表
    附表二: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因子信息数据汇总表(2018 年)
    附表三: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数据处理记录表
    附表四: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各镇指标隶属度
    附表五: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历年政策文件梳理
致谢

(2)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1.3.4 研究重难点
第二章 县域高等教育的理论分析
    2.1 高等教育办学权力视角
        2.1.1 政府举办高等教育责任的深化
        2.1.2 高等院校自主办学权力的展示
        2.1.3 第三部门高等教育功能的延伸
        2.1.4 市场资源配置主导作用的体现
    2.2 高等教育经济地理视角
        2.2.1 高校区位影响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发挥
        2.2.2 高校布局影响区域合作、人地互动和产学结合
    2.3 区域高等教育治理视角
        2.3.1 区域高等教育治理的经济利益红利
        2.3.2 区域高等教育治理的社会发展红利
        2.3.3 区域高等教育治理的政策优化红利
第三章 高等院校空间布局演进历程
    3.1 国家高等院校空间布局演进
        3.1.1 中心城市布局:新中国建立至1978年
        3.1.2 大城市布局:1978至世纪之交
        3.1.3 地方化聚合:世纪之交至今
    3.2 浙江省高等院校空间布局演进
        3.2.1 校园空间转换、置换,创建高教园区
        3.2.2 办学地点转至区县,创办独立学院
第四章 浙江省高校县域办学的动力
    4.1 外部环境因素
        4.1.1 县域产业发展要求高校求变
        4.1.2 地方优惠政策推动高校布局
        4.1.3 高等教育普及需要发展空间
    4.2 地方政府因素
        4.2.1 借助高校增强人力资本储备
        4.2.2 通过高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4.2.3 借力高校提升地方治理水平
    4.3 高校主体因素
        4.3.1 提高现有办学资源利用效率
        4.3.2 在服务地方中实现自身发展
第五章 浙江省县域高校办学现状分析
    5.1 县域高校的分布状况
        5.1.1 县域高校类型分布丰富多样
        5.1.2 县域高校布点北多南少
    5.2 县域高校的办学特征
        5.2.1 办学层次丰富多样,各校布点不一
        5.2.2 办学集中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域
        5.2.3 依托母体高校师资,师资依附明显
        5.2.4 专业力争错位设置,对接地方不足
第六章 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治理优化策略
    6.1 校地关系层面
        6.1.1 明确高校与当地政府的权责利
        6.1.2 加强县域高校与地方深度互动
    6.2 政府层面
        6.2.1 统筹规划,立足全省进行合理布局
        6.2.2 适度前瞻,促成育人用人良性互动
    6.3 高等院校层面
        6.3.1 建立社会化的联席理事会制度
        6.3.2 构建多元化县域高等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
        6.3.3 打造心态稳、福利高的服务地方型教师队伍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办学权力结构日渐明朗,亟需高端架构专门化机制
        7.1.2 特色办学意识已经萌发,亟需因地制宜打造优势学科
        7.1.3 空间布局总体适应需求,仍需强化省域均衡统筹
        7.1.4 校地、产教互动已见端倪,亟需夯实合作路径与载体
    7.2 未来展望
        7.2.1 研究方向展望
        7.2.2 研究方法展望
        7.2.3 研究理论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县域城镇化的中观路径研究 ——基于特色小城镇建设和“镇改市”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实践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1.1 县域城镇化研究
        1.2.1.2 特色小城镇建设研究
        1.2.1.3 镇改市研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2.1 查阅文献法
        1.3.2.2 实地调研法
        1.3.2.3 对比分析法
        1.3.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本文创新之处
        1.4.2 本文不足之处
2.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县域城镇化
        2.1.2 中观路径
        2.1.3 特色小城镇
        2.1.4 镇改市
    2.2 理论基础
        2.2.1 增长极理论
        2.2.2 人口迁移理论
        2.2.3 新型城镇化理论
3.县域城镇化特色小城镇路径的个案分析
    3.1 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3.1.1 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背景
        3.1.2 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意义
    3.2 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山东县域实践个案分析
        3.2.1 山东省Y镇概况
        3.2.1.1 优越的地理位置
        3.2.1.2 优良的产业发展基础
        3.2.2 山东省Y镇特色小城镇建设措施
        3.2.2.1 科学规划镇区布局
        3.2.2.2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3.2.2.3 加强玻璃产业发展
        3.2.3 山东省Y镇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城镇化效果
        3.2.3.1 主导产业发展迅速
        3.2.3.2 人口市民化程度得到提高
        3.2.3.3 民生事业进展顺利
4.县域城镇化“镇改市”路径的个案分析
    4.1 镇改市的背景和意义
        4.1.1 镇改市的背景
        4.1.2 镇改市的意义
    4.2 镇改市的山东县域实践个案分析
        4.2.1 山东省S镇概况
        4.2.1.1 良好的区位优势
        4.2.1.2 多元化的产业发展
        4.2.1.3 较全面的社会事业建设
        4.2.2 山东省S镇“镇改市”措施
        4.2.2.1 合理规划发展框架
        4.2.2.2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4.2.2.3 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4.2.2.4 强化公共服务建设
        4.2.3 山东省S镇“镇改市”的城镇化效果
        4.2.3.1 城镇经济实力显着增强
        4.2.3.2 行政能力得到提升
        4.2.3.3 建成小城市服务平台
        4.2.3.4 人口吸纳度提高
5.两种路径的比较分析
    5.1 两条路径的基础和作用的比较
    5.2 考核指标体系的分析
6.山东省县域城镇化的个案困境和对策建议
    6.1 城镇化过程中的个案困境
        6.1.1 Y镇特色小城镇建设中的困境
        6.1.1.1 要素保障不充分
        6.1.1.2 考核体系不精细
        6.1.1.3 产品研发不深入
        6.1.2 S镇“镇改市”过程中的困境
        6.1.2.1 土地要素供给不足
        6.1.2.2 资金支持力度不够
        6.1.2.3 赋权中存在问题
    6.2 城镇化过程中个案困境的原因分析
        6.2.1 特色小城镇建设中的问题分析
        6.2.2 “镇改市”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6.3 城镇化建设的个案对策建议
        6.3.1 Y镇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建议
        6.3.1.1 完善资金、人才要素保障
        6.3.1.2 建立因地制宜的考核体系
        6.3.1.3 深入挖掘产品设计
        6.3.2 S镇“镇改市”的对策建议
        6.3.2.1 强化制度保障
        6.3.2.2 加强配套要素建设
        6.3.2.3 推进权力下放与承接
    6.4 未来建设发展的思考
        6.4.1 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6.4.2 “镇改市”发展的思考
7.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4)澄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与用地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题目释义
        1.2.1 经开区的本质
        1.2.2 澄城经开区的特点
    1.3 研究对象及意义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研究概述
    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1.1 国外经开区产业发展相关研究
        2.1.2 国外经开区用地布局相关研究
        2.1.3 国外经开区产业转型相关研究
    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2.1 国内经开区产业发展相关研究
        2.2.2 国内经开区用地布局相关研究
        2.2.3 国内经开区的转型与再开发研究
        2.2.4 国内经开区发展阶段研究
    2.3 研究评述
3 澄城经开区发展概况综述
    3.1 澄城经开区发展现状
    3.2 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2.1 区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2.2 澄城经开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2.3 澄城经开区产业结构分析
    3.3 用地布局现状分析
    3.4 澄城经开区相关规划评述
    3.5 本章小结
4 澄城经开区产业发展研究
    4.1 当前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4.1.1 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4.1.2 产业发展劣势分析
    4.2 产业结构问题剖析
    4.3 区域视角下的产业发展导向
        4.3.1 区域相关政策研究
        4.3.2 区域相关规划指引
        4.3.3 渭南市域经开区竞争与协同
    4.4 区域产业发展分析
        4.4.1 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4.4.2 区域关联度分析
        4.4.3 区位商分析
        4.4.4 波士顿矩阵分析
        4.4.5 GDP统计分析
    4.5 产业结构发展研究
        4.5.1 转型升级下的产业结构研究
        4.5.2 产业结构建议
    4.6 总体定位
        4.6.1 产业发展定位
        4.6.2 产业升级传承创新
        4.6.3 区域协调空间支撑
    4.7 产业选择策略
        4.7.1 产业选择框架
        4.7.2 产业选择结果
        4.7.3 产业链延伸,梳理多层次产业体系
        4.7.4 产业发展导向研究
    4.8 产业发展思路构建
        4.8.1 内外兼并的升级模式
        4.8.2 区域比较的优势竞合
        4.8.3 创新生产的辐射中心
        4.8.4 持续绿色的增长链条
    4.9 本章小结
5 澄城经开区用地布局研究
    5.1 澄城经开区空间发展研究
        5.1.1 澄城经开区空间发展对比
        5.1.2 澄城经开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5.1.3 空间肌理分析
        5.1.4 用地结构分析
        5.1.5 澄城经开区用地布局问题梳理
    5.2 澄城经开区产业用地布局研究
        5.2.1 产业对用地布局的影响因素
        5.2.2 产业用地布局的选择
    5.3 澄城经开区基于产业发展的用地布局研究
        5.3.1 空间布局模式的选择
        5.3.2 功能区划与组织结构
        5.3.3 生产生活服务设施配置
        5.3.4 土地利用规划
        5.3.5 开发强度评价
        5.3.6 开发模式研究
    5.4 本章小结
6.结语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及不足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致谢

(5)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区域背景
        1.1.3 现实诉求
    1.2 研究意义
        1.2.1 有助于山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探索
        1.2.2 有助于欠发达山区地域经济的发展
        1.2.3 有助于略阳山地小城镇的科学发展
    1.3 研究范围界定
        1.3.1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2 典型小城镇的选择依据
        1.3.3 相关基础概念的界定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分析
        2.1.1 国内外关于小城镇发展模式的研究
        2.1.2 国内外有关山地小城镇的研究
        2.1.3 国内外空间形态的相关研究
        2.1.4 有关陕南秦巴山区的研究
    2.2 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2.2.1 地理学领域有关小城镇的相关理论
        2.2.2 城乡规划学领域有关小城镇的相关理论
        2.2.3 其它相关理论的构成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空间特征及动力机制
    3.1 空间特征
        3.1.1 总体发展特征
        3.1.2 空间分布特征
        3.1.3 空间发展特征
    3.2 影响因子
        3.2.1 自然因子
        3.2.2 人文因子
    3.3 动力机制
        3.3.1 山地条件:塑造城镇形态特征
        3.3.2 交通发展:促进城镇空间发展
        3.3.3 自然资源:山地城镇发展支撑
        3.3.4 历史沿革:奠定空间生长基础
        3.3.5 经济增长:城镇演化根本动因
        3.3.6 城镇规划:外部引导以及控制
        3.3.7 政策制度:城镇发展宏观调控
        3.3.8 居民需求:城镇增长外部拉力
        3.3.9 技术进步:空间拓展有力牵引
    3.4 演化机制
        3.4.1 选址
        3.4.2 集聚
        3.4.3 扩散
        3.4.4 跨越
    3.5 本章小结
4 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总体规划策略
    4.1 发展规划原则
        4.1.1 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1.2 协调人与人工环境的关系
        4.1.3 协调人与文化环境的关系
    4.2 空间发展策略
        4.2.1 与外部形态协调
        4.2.2 与城镇功能互适
    4.3 产业发展策略
        4.3.1 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
        4.3.2 转型升级传统工业产业
        4.3.3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产业
    4.4 镇村体系策略
    4.5 形态营造策略
        4.5.1 城镇公共空间
        4.5.2 城镇街道空间
        4.5.3 城镇特色景观
    4.6 生态发展策略
    4.7 实施保障策略
        4.7.1 城乡空间控制技术
        4.7.2 支撑保障体系构建
    4.8 本章小结
5 典型小城镇的实证研究
    5.1 带状延伸式——硖口驿镇
        5.1.1 基本概况
        5.1.2 产业发展导向
        5.1.3 镇村体系构建
        5.1.4 镇区空间规划
    5.2 片状发展式——郭镇
        5.2.1 基本概况
        5.2.2 产业发展导向
        5.2.3 镇村体系构建
        5.2.4 镇区空间规划
    5.3 跳跃式发展——观音寺镇
        5.3.1 基本概况
        5.3.2 产业发展导向
        5.3.3 镇村体系构建
        5.3.4 镇区空间规划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致谢

(6)新时代背景下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时代背景
        1.1.2 新时代背景下城镇体系发展趋势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框架与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相关理论基础及经验借鉴
    2.1 城镇体系相关概念
        2.1.1 城镇体系内涵
        2.1.2 城镇体系相关概念内涵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城乡一体化理论
        2.2.2 核心—边缘理论
        2.2.3 增长极理论
        2.2.4 “三生”空间优化组合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国外城镇体系研究进展
        2.3.2 国内城镇体系研究进展
        2.3.3 国内城镇体系研究的特点和问题
    2.4 实践经验借鉴
        2.4.1 国外城镇体系
        2.4.2 国内城镇体系
    2.5 发展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历史演变及现状分析
    3.1 发展历史演变
        3.1.1 早期城镇发展时期
        3.1.2 城镇体系孕育时期
        3.1.3 城镇体系形成时期
    3.2 基础概况及分析
        3.2.1 基础概况
        3.2.2 基础现状分析
        3.2.3 优势及挑战
    3.3 县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分析
        3.3.1 城镇职能结构现状
        3.3.2 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存在问题
    3.4 县域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分析
        3.4.1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现状
        3.4.2 城镇等级规模分形及首位度分析
        3.4.3 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存在问题
    3.5 县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析
        3.5.1 城镇空间布局现状
        3.5.2 城镇空间结构相关性分形和引力模型分析
        3.5.3 城镇体系空间构现状存在问题
    3.6 本章小结
4 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发展目标
    4.1 动力因子选取
    4.2 动力因子
        4.2.1 人口要素
        4.2.2 土地要素
        4.2.3 产业要素
        4.2.4 设施网络
        4.2.5 科学技术
        4.2.6 发展理念
    4.3 动力机制
        4.3.1 主要动力
        4.3.2 基础动力
        4.3.3 间接动力
        4.3.4 潜在动力
    4.4 目标构建
        4.4.1 职能结构目标
        4.4.2 等级规模结构目标
        4.4.3 空间结构目标
    4.5 本章小结
5 新时代背景下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规划策略
    5.1 城镇职能结构
        5.1.1 确定城镇职能范围,分类分等级进行发展引导
        5.1.2 注重产城融合,形成城镇发展动力
        5.1.3 发展特色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5.1.4 确定各层级公共服务设施职能,构建网络化公共服务设施
    5.2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5.2.1 合理规划城镇等级结构,从规划层面引导城镇发展
        5.2.2 完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发挥首位城市和重点镇辐射带动作用
        5.2.3 发展小城镇,推动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有序发展
        5.2.4 构建县域公共服务设施等级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5.3 城镇空间结构
        5.3.1 明确县域空间功能分区,制定县域发展区划
        5.3.2 优化县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推进空间集聚和城镇化
        5.3.3 优化“三生”空间,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
    5.4 规划管理实施
        5.4.1 规划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机构进行整合
        5.4.2 完善城镇建设资金供给体系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与不足
        6.2.1 创新
        6.2.2 不足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7)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关于特色产业的研究
        1.2.2 关于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
        1.2.3 关于省际边界经济联系的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创新点
第2章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理论基础
    2.1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基本界定
        2.1.1 跨省界地区的基本界定
        2.1.2 跨省界民族地区的基本界定
        2.1.3 特色产业的基本界定
        2.1.4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概念
    2.2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2.2.1 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2.2.2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形成因素
        2.2.3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2.3 经济区和行政区关系演化
        2.3.1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前
        2.3.2 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
        2.3.3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初期至21世纪初期
        2.3.4 第四阶段:21世纪初期至今
    2.4 特色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4.1 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4.2 有利于提升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
        2.4.3 有利于推进城乡统筹协调
        2.4.4 有利于集聚各类生产要素
        2.4.5 有利于促进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2.4.6 有利于跨省界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本章小结
第3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及其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
    3.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基本概况
        3.1.1 地理区位概况
        3.1.2 自然资源情况
        3.1.3 民族文化资源
        3.1.4 资本现状
        3.1.5 科教文卫发展情况
        3.1.6 政策环境
    3.2 产业与产业结构特征
        3.2.1 产业结构现状
        3.2.2 产业结构特征
    本章小结
第4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联系的空间作用分析——基于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4.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空间关联的天然基础
        4.1.1 地缘关系的紧密性
        4.1.2 民族文化的相似性
        4.1.3 自然资源的共有性
        4.1.4 经济发展的共通性
        4.1.5 社会发展的依存性
    4.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经济空间分布分析
        4.2.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地理位置
        4.2.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经济空间分布分析
    4.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联系空间作用的评价与结果——基于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4.3.1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模型
        4.3.2 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4.3.3 指标体系的选择与权重赋值
        4.3.4 数据处理与评价结果
        4.3.5 经济联系空间作用及其特征分析
    4.4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各县域功能定位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空间关联的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1 武陵山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资源类型、分布特征及比较分析
    5.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1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渝东南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2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湘西州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3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恩施州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4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铜仁市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5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比较分析
    5.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5.3.1 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制约现代农业发展
        5.3.2 地理标志以初级农产品为主,区域特色不明显
        5.3.3 缺乏具备资源特色的优势产业带
        5.3.4 缺少跨省界旅游文化产业的合作
        5.3.5 城市体系发育尚未成熟,缺乏中心城市辐射带动
        5.3.6 缺乏地方政府间的协调机制,社会管理边缘化
    本章小结
第6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选择及评价体系研究
    6.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意义
    6.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筛选原则
        6.2.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必要性
        6.2.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思路
        6.2.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原则
    6.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资源禀赋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6.3.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资源禀赋评价
        6.3.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影响因素
    6.4 基于空间关联的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6.4.1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6.4.2 选取指标
        6.4.3 对区位熵模型的改进
        6.4.4 特色产业实证分析
    本章小结
第7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模式研究
    7.1 特色自然资源发展模式
    7.2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7.3 旅游产业协同创新开发模式
    7.4 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模式
    本章小结
第8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8.1 打造跨省界连片特色现代农业小镇,实现特色农业协调发展
    8.2 突出地理标志产品民族特色,扩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8.3 立足优势资源特征培育优势工业产业带
    8.4 以共有的民族人文资源助推特色旅游产业协调发展
    8.5 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培育中心城市
    8.6 实现地方政府间跨域协调合作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展望与不足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展望
    9.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扶贫背景下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动力机制及其规划应对 ——以湖北省宣恩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精准扶贫政策,为贫困山区提供宏观政策保障
        1.1.2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贫困山区发展带来新机遇
        1.1.3 国家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为扶贫工作提供动力支持
        1.1.4 贫困山区滞后的城镇化现状,尚需探索新的城镇化道路
    1.2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理论
        1.2.3 城镇化相关基础理论
        1.2.4 城镇化的减贫效应研究
        1.2.5 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1.2.6 研究评述
        1.2.7 研究命题与思路的提出
        1.2.8 小结
    1.3 研究目的、意义与课题支撑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课题支撑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区域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6 可能的创新点
2 扶贫背景下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框架建构
    2.1 我国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建设现状
        2.1.1 我国的扶贫历程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历史由来
        2.1.2 我国贫困山区县域的整体现状
    2.2 扶贫背景下我国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历程与特征
        2.2.1 1978 —1993年扶贫时期的城镇化基本特征:起步发展
        2.2.2 1994—2010 年扶贫时期的城镇化基本特征:稳步发展
        2.2.3 2011年—至今扶贫时期的城镇化基本特征:快速发展
    2.3 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发展的现状特征
        2.3.1 人口要素的城镇化特征
        2.3.2 产业经济的城镇化特征
        2.3.3 空间格局的城镇化特征
        2.3.4 社会生活的城镇化特征
        2.3.5 资源环境的城镇化特征
    2.4 制约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发展的突出问题
        2.4.1 山区城镇化建设与生态保护问题
        2.4.2 产业经济滞后与消除贫困问题
        2.4.3 社会文化趋同与少数民族问题
        2.4.4 山地乡镇支撑系统落后与城乡要素转换问题
    2.5 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构建思路
        2.5.1 整体思路
        2.5.2 构建逻辑
    2.6 本章小结
3 政策制度驱动的宣恩县城镇化宏观动力机制分析
    3.1 引言
    3.2 国家政策对宣恩县城镇化的作用机制分析
        3.2.1 扶贫政策的保障力
        3.2.2 财政转移支付的拉动力
        3.2.3 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补偿力
        3.2.4 少数民族政策的稳固力
        3.2.5 税收政策的还返力
        3.2.6 对口帮扶的帮扶力
    3.3 地方政府政策对宣恩县城镇化的作用机制分析
        3.3.1 地方政府的空间政策分析
        3.3.2 易地扶贫搬迁的推动力
        3.3.3 产业园区的引擎力
        3.3.4 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的带动力
        3.3.5 返乡创业园区建设的回流力
        3.3.6 教育培训的投入力
    3.4 土地制度发展的创新力
        3.4.1 “增减挂钩”对山区土地用地难的整理力
        3.4.2 土地流转服务平台的规范力
    3.5 户籍制度改革的聚合力
        3.5.1 户籍制度改革对城镇集聚的提升力
        3.5.2 户籍制度改革对“半城镇化“的破解力
    3.6 宣恩县城镇化宏观动力机制构成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产业经济驱动的宣恩县城镇化中观动力机制分析
    4.1 引言
    4.2 产业经济驱动的城镇化动力机制指标体系
    4.3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4.3.1 研究方法
        4.3.2 数据来源
    4.4 结果与分析
    4.5 产业经济的驱动力
        4.5.1 资源环境的基础力
        4.5.2 山区农业的初始力
        4.5.3 新型工业的主导力
        4.5.4 第三产业的后续力
    4.6 宣恩县城镇化中观动力机制构成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农民主体驱动的宣恩县城镇化微观动力机制分析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分析模型
        5.2.2 研究假设
    5.3 数据来源
        5.3.1 调研范围及问卷发放
        5.3.2 基本情况统计
        5.3.3 变量设定
    5.4 结果分析
        5.4.1 个人特征因素对城镇化意愿影响
        5.4.2 家庭特征因素对城镇化意愿影响
        5.4.3 社会制度特征因素对城镇化意愿影响
        5.4.4 外部环境特征因素对城镇化意愿影响
    5.5 宣恩县城镇化微观动力机制构成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动力机制视角下宣恩县空间规划体系与发展对策研究
    6.1 引言
    6.2 基于“综合观”的城镇化动力机制的运行逻辑
        6.2.1 “自上而下”的宏观城镇化动力机制
        6.2.2 “中轴枢纽”的中观城镇化动力机制
        6.2.3 “自下而上”的微观城镇化动力机制
        6.2.4 基于“综合观”的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
    6.3 基于动力机制理论的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思路
        6.3.1 城镇化动力机制与空间规划的关系
        6.3.2 基于动力机制理论的空间规划体系构建逻辑
    6.4 基于动力机制理论的空间规划体系再思考
        6.4.1 亟需“立法”的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基于宏观动力机制的思考
        6.4.2 注重“空间优化”的特色小镇规划——基于中观动力机制的思考
        6.4.3 探索“城乡融合”的乡村振兴规划——基于微观动力机制的思考
    6.5 基于动力机制理论的县域城乡空间发展对策
        6.5.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发展转型
        6.5.2 贫困山区县域城乡空间发展的规划对策
        6.5.3 构建贫困地区城乡空间发展理论的初步构想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主要工程实践项目
    C 农村居民迁居意愿调查问卷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9)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一) 国外研究进展
        (二) 国内研究进展
        (三)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价
    三、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 研究视角
        (二) 研究方法
        (三) 技术路线
    四、田野调查选点说明
        (一) 羌区四县
        (二) 羌族村寨
        (三) 旅游景区
    五、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重点
        (三) 研究难点
    六、创新点与不足
        (一) 创新点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制及形态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产业融合理论
        二、产业链理论
        三、系统动力学理论
        四、全域旅游发展观
    第二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一、旅游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第三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一、机制及动力机制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结构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第四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态
        一、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
        二、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
        三、旅游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的融合
    第五节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形态
        三、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综合性融合
        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
        五、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普遍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形态及机制
    第一节 羌族地区基本情况
        一、羌族与羌族地区
        二、自然地理状况
        三、历史文化状况
        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资源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三、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一、产业发展水平
        二、市场发育程度
        三、灾后重建
        四、资源条件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一、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
        二、羌族地区的文商旅融合
        三、羌族地区的文体旅融合
    第五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主体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客体
        三、政府部门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过程
    第六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结构分析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动力机制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制约因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评价体系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一、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二、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一、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二、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四、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一、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二、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三、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预测分析
    第一节 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汶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三、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第二节 理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理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理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三、理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第三节 茂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茂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茂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第四节 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北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三、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第五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预测分析
        一、农文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三、动态仿真模拟分析
    第六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一、整体评价
        二、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羌族地区村镇与景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个案研究
    第一节 茂县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坪头羌寨基本情况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四、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二节 理县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桃坪羌寨基本情况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四、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三节 北川县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石椅羌寨基本情况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四、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四节 汶川县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水磨古镇基本情况
        二、文商旅融合现状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
        四、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五节 茂县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中国古羌城基本情况
        二、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
        三、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评价
        四、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六节 五个田野调查点的对比分析
        一、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的对比分析
        二、旅游产业融合形态的对比分析
        三、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对比分析
        四、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和效应的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
        一、旅游产业融合形态单一
        二、旅游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三、旅游产业融合水平不高
        四、旅游产业融合效应不足
        五、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支撑和公共服务不成熟
        六、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原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二、拉力不足—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
        三、推力不足—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滞后
        四、阻力重重—融合主体、融合客体和政府部门的障碍因素
        五、斥力较大—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思考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目标
        二、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三、羌族地区村镇和景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方面
        二、企业方面
        三、村委会方面
        四、居民方面
    本章小结
结论及展望
    主要结论
        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五、进一步优化和推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思考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

(10)县域产业融合视角下特色产业园区规划研究 ——以新平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县域经济的转型对产业发展提出新要求
        1.1.2 政策指引:大力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1.1.3 园区趋势:逐步向特色化与功能复合化方向发展
        1.1.4 新平实践:园区产业融合与功能复合化需求日益凸显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2.1 特色产业园区的相关研究
        2.1.1 概念解析
        2.1.2 类型划分
        2.1.3 国内外产业园区的发展历程
    2.2 产业融合理论及相关研究
        2.2.1 产业融合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2.2.2 产业融合理论的主要研究视角
        2.2.3 产业融合的类型及方向
        2.2.4 产业融合的阶段性研究
    2.3 产业园区的空间布局理论
        2.3.1 产业集群理论
        2.3.2 产城融合理论
        2.3.3 增长极理论
    2.4 产业融合在特色产业园区中的作用效应
        2.4.1 融合推动效应——促进园区的空间融合发展
        2.4.2 创新推动效应——促进园区形成新产业类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旅融合及相关案例研究
    3.1 农旅融合的总体研究
        3.1.1 相关概念研究
        3.1.2 农旅融合的特征
        3.1.3 农旅融合的形成
    3.2 国内外农旅融合的形式演变研究
        3.2.1 国外的形式演变研究
        3.2.2 国内的形式演变研究
        3.2.3 国内外农旅融合形式的经验启示
    3.3 农旅融合目的地的主题形象研究
        3.3.1 旅游IP与子IP的概念解析
        3.3.2 农旅融合目的地——农旅IP的打造路径
    3.4 国内外农旅融合的相关案例研究
        3.4.1 熊本县——IP+旅游的发展形式
        3.4.2 日本Mokumoku农庄——多维度产业链体系发展形式
        3.4.3 渭北葡萄产业园——增长节点式的空间布局形式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平县特色产业园区及其融合发展分析
    4.1 县域整体产业及融合发展概况
        4.1.1 县域整体发展概况
        4.1.2 三大产业发展概况
        4.1.3 产业融合发展概况
    4.2 县域特色产业园区的空间分布研究
        4.2.1 特色产业园区的类型划分
        4.2.2 特色产业园区的空间分布
        4.2.3 特色产业园区的分布特征
    4.3 县域特色产业园区的空间联系程度分析
        4.3.1 特色产业园区之间的空间联系程度
        4.3.2 特色产业园区与周边旅游地间的空间联系程度
    4.4 新平县特色产业园区空间布局总体思路
        4.4.1 “镇—园—村”互促发展方式
        4.4.2 “园—园”集群发展方式
        4.4.3 “园—旅游地”串联发展方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平县特色产业园区融合发展规划探讨
    5.1 县域特色产业园与旅游地融合发展规划研究
        5.1.1 “点—轴开发”理论概念解析
        5.1.2 县域特色产业园区的自身旅游业研究
        5.1.3 县域整体旅游业的评价数据获取分析
        5.1.4 特色产业园区与旅游地间的融合规划
    5.2 县域特色产业园区空间互促布局构建研究
        5.2.1 以园促园的空间布局策略
        5.2.2 镇园互促的空间布局策略
        5.2.3 县域特色产业园区互促布局构建
    5.3 多维度产业链融合规划——红河谷现代农业园区实例研究
        5.3.1 园区与周边基础产业资源融合发展
        5.3.2 园区农旅融合目的地主题形象塑造
        5.3.3 园区多元创新式农旅融合产品打造
        5.3.4 园区农旅融合产品的空间布局构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特色产业园区融合发展规划策略指引
    6.1 “蝶变特色小镇式”的空间融合规划策略
        6.1.1 促进园区与园区间的空间融合发展
        6.1.2 促进镇园村三者间的空间融合发展
    6.2 “互促集群式”的园区空间布局策略
        6.2.1 形成品牌效应下的园区集群式空间布局
        6.2.2 形成镇—园—村三者的互促式空间布局
        6.2.3 形成园区与旅游地间的互促式空间布局
    6.3 “主题形象式”的农旅融合目的地IP塑造策略
        6.3.1 塑造人格化的主题IP形象
        6.3.2 促进园区与旅游地间的形象叠加
    6.4 “多元创新式”的农旅融合产品策略
        6.4.1 形成园区主题IP+旅游发展形式
        6.4.2 构建园区主题化多维度产业链体系结构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7.1.1 县域研究层面
        7.1.2 园区研究层面
    7.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7.3 后续与展望
        7.3.1 论文的不足
        7.3.2 反思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附录 B:图片索引
附录 C:调研访谈
附录 D:表格附录

四、关于加快县域工业发展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D]. 许入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研究[D]. 吴瑞瑞.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3]县域城镇化的中观路径研究 ——基于特色小城镇建设和“镇改市”的分析[D]. 吕朋芸.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4]澄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与用地布局研究[D]. 张鹏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白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新时代背景下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张建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1)
  • [7]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 毛丽佳.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8]扶贫背景下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动力机制及其规划应对 ——以湖北省宣恩县为例[D]. 刘伍洋. 重庆大学, 2019
  • [9]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莞.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10]县域产业融合视角下特色产业园区规划研究 ——以新平县为例[D]. 马旭阳.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关于加快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