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梅沙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研究

拉梅沙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研究

一、山腊梅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吴艳秋,刘宇灵,林龙飞,罗玉婷,石国琳,李慧[1](2021)在《山蜡梅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蜡梅叶(Chimonanthus Nitens Folium)是江西省习用的道地药材,为蜡梅科蜡梅属山蜡梅Chimonanthus nitens Oliv.的干燥叶,具有清热解表、祛风解毒之功,常用于风热感冒。其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生物碱和黄酮类等物质,有抗痴呆、抗氧化、降脂、降血糖等功效,开发而成的制剂有山蜡梅叶颗粒、山蜡梅叶片、山蜡梅叶胶囊等,临床应用疗效明确。文章对山蜡梅叶近20年的研究进行文献阐述,主要包括化学成分、制剂研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以期为山蜡梅叶的进一步研究和深度挖掘提供依据。

张娜娜,刘忠达,徐文峥,朱建丽,袁宙新[2](2021)在《柳叶蜡梅挥发油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工艺的优化》文中认为目的:优选柳叶蜡梅挥发油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工艺。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柳叶蜡梅挥发油;选取药材粒度、提取时间及溶媒用量作为考察因素,以挥发油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挥发油提取工艺。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柳叶蜡梅β-环糊精包合物,选取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比例、反应温度及搅拌时间作为考察因素,以包合物含油率及油利用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包合工艺。通过指纹图谱法,对包合工艺进行验证。结果:柳叶蜡梅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碎叶片、加入6倍量水,提取4 h,挥发油平均得量为2.17%(m L/g);其β-环糊精最佳包合工艺为包合温度60℃,搅拌2 h,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比例为8∶1,包合物含油率平均为10.36%,油利用率平均为73.0%。结论:该试验结果可靠,工艺稳定,可用于柳叶蜡梅提取挥发油提取和β-环糊精包合。

吴凯波,梁金燕[3](2016)在《复凝聚法制备左旋多巴微囊的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优选复凝聚法制备左旋多巴微囊。方法以明胶和海藻酸钠为囊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左旋多巴微囊,通过正交实验进行筛选,以左旋多巴微囊产率和微囊包封率为综合评分。结果囊材比例采用1∶2进行混合成囊,成囊时p H值调正到4.5,复凝反应时温度为5℃,固化剂氯化钙浓度为5 g/L。该工艺制备的左旋多巴微囊产率为71.18%、微囊包封率为74.80%,综合评分72.99%。结论通过本研究实验条件制备左旋多巴微囊工艺可操作性强、工艺稳定、产率高、包封效果优。

李荣华,钟鸣[4](2016)在《绞股蓝总皂苷-γ-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绞股蓝总皂苷-γ-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以提高绞股蓝总皂苷的利用率。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绞股蓝总皂苷-γ-环糊精包合物,通过正交试验,以得率和包封率为指标综合评价制备工艺,筛选最佳工艺条件。结果:优选后的绞股蓝总皂苷-γ-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为:绞股蓝总皂苷与γ-环糊精(γ-CD)的质量比为1∶2,包合温度为40℃,包合时间为2.0 h,γ-CD与水的用量比为1∶30(g/m L)。通过该工艺制备的包合物胶囊中绞股蓝总皂苷在60 min时累积溶出百分率达65.1%。结论:绞股蓝总皂苷-γ-环糊精包合物的工艺稳定可靠,重现性良好,为工业化生产绞股蓝总皂苷包合物提供理论依据。

张艳军,王永香,孟瑾,朱明岩,吴云,萧伟[5](2016)在《连翘、薄荷混合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β-环糊精包合连翘、薄荷混合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连翘、薄荷混合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通过L9(34)正交实验考察了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配比、包合温度及包合时间对制备工艺的影响,找出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并进行了放大验证。并用TLC、显微镜鉴别的方法对包合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优选出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配比为1?8,包合温度为55℃,包合时间为3 h。结论:本实验为连翘、薄荷混合挥发油包合工艺获得最佳工艺参数及产业化放大提供了试验依据。

韩碧群[6](2012)在《中国别样茶的系统整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别样茶是我们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各族人民长期与自然和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开发研究别样茶对西部民族地区和发展“三农”经济有重要价值。别样茶的概念尚有待进一步探讨,别样茶的研究尚缺乏系统整理,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文献计量,结合市场调查对中国别样茶进行系统整理研究:1.整理比较别样茶及其他较易混淆的四个概念;2.整理研究别样茶的原植物来源、应用历史、应用范围、传统应用知识、资源情况及研发现状;3.归纳比较别样茶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4.整理研究中国传统饮料植物的原植物来源、应用部位等。别样茶为非山茶科山茶属来源的那些物品,具历史性、地域性、时代性、文化性的内在属性;笔者考证出的中国27种主要别样茶中包括了23科,28属,39种;笔者建议,别样茶的历史界定以“300年以上”划分,在考虑别样茶应用范围时应综合考虑其商品流通情况;别样茶多属寒凉的清热药,多含有黄酮类、多酚类、萜类、挥发油等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的药理活性。别样茶是我国茶文化的组成部分,又丰富了我国茶文化;别样茶是预防和治疗慢性代谢性疾病的重要对象,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马雪梅,吴朝峰,彭仁海[7](2010)在《腊梅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介绍了腊梅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功效特点等研究进展以及在保健营养、园林上的应用研究,并指出腊梅生产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聂鹏,孙萍,刘旭海,李家荣,李诒光,卢建中[8](2010)在《气相色谱法测定山蜡梅叶挥发油β-CD包合物的含量》文中提出目的:建立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山蜡梅叶挥发油β-CD包合物中桉叶素的方法。方法:色谱条件:HP-5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m×0.32mm;柱温:程序升温,初始温度60℃,以5℃/min的速率升至230℃;FID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80℃;分流比为5:1。结果:气相色谱法测定山蜡梅叶挥发油线性范围0.0366-0.1830mg/ml,r=0.9995;加样回收率为100.23%,RSD=2.01(n=6)。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精密度、重现性好,可以作为山蜡梅叶挥发油β-CD包合物质量控制方法。

张尊敬,刘忠达[9](2009)在《山腊梅的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近况》文中提出

李辛[10](2009)在《荜茇挥发油的提取及化学成分分析》文中指出荜茇(Piper Longum L.),系胡椒科(Piperaceae)植物荜茇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具有温中散寒,下气止痛之功效,中医多用于治疗呕吐、泄泻、偏头痛及牙痛等,现代研究表明荜茇具有多种药理学活性。本文对荜茇中的主要药用有效成分挥发油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直接水蒸气蒸馏法(HD法)和微波辐射法(MAE法)提取荜茇中的挥发油成分,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分别优选了HD法和MAE法提取荜茇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HD法和MAE法提取的荜茇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以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对比分析了不同提取方法对荜茇挥发油提取效果及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HD法提取荜茇挥发油的过程中,提取时间(C)是最主要因素,对荜茇挥发油得率的影响具有极显着性意义(P < 0.01);药材粉碎度(A)和浸泡时间(B)是次要因素,对挥发油提取的影响都具有显着性意义(P < 0.05),其中药材粉碎度(A)的影响程度大于浸泡时间(B)。2.优选得到的HD法提取荜茇挥发油的最佳工艺组合条件为(料液比1:9):A3B2C3,即药材粉碎度80目、浸泡时间4 h、提取时间7 h。在此提取条件下,荜茇挥发油得率为(0.597±0.015) mL。3. HD法提取荜茇挥发油的动力学模型方程为:V=2.06×(1-e-0. 01103t),(R2=0.99832)和ln(2.18-V)=-0.01044t+0.74828,(R2=0.99895);两个动模方程所求的动模常数分别为0.01044、0.01103;由动模方程所求得的VS分别为:2.06、2.18 mL。4.在MAE法提取荜茇挥发油的过程中,萃取功率(C)是最主要因素,对荜茇挥发油得率的影响具有极显着性意义(P < 0.01);药材粉碎度(A)和萃取时间(B)是次要因素,对挥发油提取得率的影响都具有显着性意义(P < 0.05),其中萃取时间(B)的影响程度远远大于药材粉碎度(A);料液比对挥发油提取得率没有明显的影响。5.优选得到的MAE法提取荜茇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粉碎度60目、萃取时间30 s、萃取功率325 W、料液比1:5。在此提取条件下,荜茇挥发油得率为(6.267±0.153)%。6.利用GC-MS技术,从HD法提取的荜茇挥发油中鉴定出25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7.091%。主要成分为十三烷、δ-榄香烯、α-古巴烯、1aR-[1a,α,7,α,7a,α,7b,α]-1,1,7,7a-四甲基-1a,2,3,5,6,7,7a,7b-八氢-1H-环丙并[a]萘、(±)-反式-α-香柑油烯、反式-石竹烯、(E)-α-金合欢烯、(E)-β-金合欢烯、(±)-α-甙草烯、(R)-(-)-姜黄烯、(±)-大根香叶烯、香橙烯、十五烷、(R)-(+)-β-红没药烯、α-石竹烯、石竹烯氧化物、异长叶烯环氧化物、α-长叶烯、α-杜松醇、8-十七烯、1-十七烯、十七烷、9-十九烯、5-十九烯、十九烷。7.从MAE法萃取的荜茇挥发油中鉴定出20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6.518%。主要成分为:石竹烯、1,1,4,8-四甲基-4,7,10-环十一三烯、大叶根香烯D、2,6,8,9-四甲基-三环[5,4,0,2,8,]十一-9-烯、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二环[3.1.1]-2-庚烯、8-十七烯、1-十七烯、十七烷、十二氢吡啶[1,2-b]异喹啉-6-酮、5-十九烯、4-[(1-羧基-2-甲基丁基)氨基]-2(1H)-嘧啶酮、(Z)-9,17-十八碳二烯醛、1-甲基-环癸烷、2-重氮基-2,3-二氢-3-甲基-1H-1-茚酮、N-(2,5-二甲氧基苯基)-4-甲氧基-苯酰胺、(1R)-1,7,7-三甲基-二环[2.2.1]庚烷-2-酮、十氢-2-甲基-萘、反式-八氢-2(1H)-萘酮、十四氢-1-甲基菲、胡椒碱。8.在HD法提取所得的25种化学成分中,萜烯类化合物11种,占挥发油总量的56.170%;醇类化合物1种,占0.977%;萜烯类氧化物2种,占1.962%;长链烷烃类化合物10种,占25.482%;苯系物类化合物1种,占1.078%。在MAE法提取所得的20种化学成分中,萜烯类化合物5种,占挥发油总量的13.958%;长链烷烃类化合物6种,占37.280%;酰胺类化合物2种,占23.268%;酮类化合物5种,占19.381%;烯醛类化合物1种,占0.345%;稠环芳烃1种,占3.374%。9.比较分析发现,HD法与MAE法提取所得的荜茇挥发油在化学成分组成上存在较大差异。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所需挥发油的主要成分选择恰当的提取方法。

二、山腊梅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腊梅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山蜡梅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山蜡梅叶化学成分
    1. 挥发油成分
    2.生物碱
    3.黄酮类
    4.萜类、香豆素及其他
山蜡梅叶制剂及其制备工艺研究
山蜡梅叶药理作用
    1.免疫调节作用
    2. 抗痴呆作用
    3. 抗氧化、抗炎、抗肿瘤作用
    4. 抑菌、抗病毒作用
    5. 降脂、降血糖作用
    6. 解热、镇咳祛痰作用
    7. 其他药理作用
山蜡梅叶临床应用
    1.感冒
    2.手足口病
    3.慢性盆腔炎
    4.疫情防控及其他临床应用
小结

(2)柳叶蜡梅挥发油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工艺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挥发油提取工艺
        2.1.1 挥发油含量测定
        2.1.2 提取工艺优化
        2.1.3 挥发油提取工艺验证
    2.2 β-环糊精包合工艺
        2.2.1 包合试验方法
        2.2.2 包合物实际含油量测定
        2.2.3 包合工艺优化
        2.2.4 包合工艺验证
    2.3 包合物指纹图谱表征
        2.3.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3.2 对照品的制备
        2.3.3 测定方法及结果
        2.3.4 测定结果分析
3讨论

(3)复凝聚法制备左旋多巴微囊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左旋多巴含量测定
        2.1.1 HPLC法测定条件
        2.1.2 HPLC方法学考察
    2.2 左旋多巴微囊制备工艺
        2.2.1 左旋多巴微囊评价指标
        2.2.2 复凝聚法制备工艺
        2.2.3 明胶- 海藻酸钠复凝聚法制备微囊工艺优选
        2.2.4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2.3.5验证最优条件
3 讨论

(4)绞股蓝总皂苷-γ-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材料
2 含量测定
    2.1 空白对照
    2.2 标准溶液
    2.3 标准曲线的建立
    2.4 包合物中绞股蓝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3 包合物制备工艺的优选
    3.1 单因素考察
        3.1.1 绞股蓝总皂苷与γ-CD的质量比对包合物得率的影响
        3.1.2 包合温度对包合物得率的影响
        3.1.3 包合时间对包合物得率的影响
        3.1.4 γ-CD与水的用量比对包合物得率的影响
    3.2 正交试验优选
    3.3 验证最优条件
    3.4 溶出度的测定
        3.4.1 胶囊的制备
        3.4.2 溶出度的测定方法
4 讨论

(6)中国别样茶的系统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对传统饮料植物的相关研究
    3 研究内容
    4 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几个易混概念的比较
    1.1 茶的概念
    1.2 药茶的概念
    1.3 保健茶的概念
    1.4 花草茶的概念
    1.5 别样茶的概念
    1.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中国别样茶的多样性
    2.1 别样茶的基原植物
    2.2 别样茶的别名和地方名
    2.3 别样茶的应用部位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别样茶的应用历史及应用范围
    3.1 别样茶的应用历史
    3.2 别样茶的应用范围
    3.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中国别样茶的性味功效
    4.1 药性
    4.2 口味
    4.3 功效
    4.4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中国别样茶的资源情况与开发现状
    5.1 别样茶的分布与资源情况
    5.2 别样茶的开发现状
    5.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中国别样茶的化学成分
    6.1 黄酮类
    6.2 多酚及酚酸类
    6.3 有机酸类
    6.4 萜类
    6.5 挥发油
    6.6 生物碱
    6.7 其他
    6.8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中国别样茶的药理活性
    7.1 抗氧化
    7.2 抗菌
    7.3 降血脂、降血糖与降血压
    7.4 免疫促进与抗肿瘤
    7.5 保肝与抗炎
    7.6 其他
    7.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中国传统饮料植物的多样性
    8.1 传统饮料植物的原植物来源
    8.2 传统饮料植物的原植物性状
    8.3 传统饮料植物的应用部位
    8.4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九章 总结
附表
致谢
个人简历

(7)腊梅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
    1.1 挥发油
    1.2 生物碱
    1.3 黄酮类
    1.4 香豆素类
    1.5 其他
2 药理作用
    2.1 止咳化痰, 抗炎解热
    2.2 降压作用
    2.3 免疫增强作用
    2.4 消毒抑菌作用
    2.5 其他作用
    2.6 毒性
3 应用研究
    3.1 临床应用
    3.2 观赏方面
    3.3 食用
    3.4 保健应用
4 腊梅栽培和遗传研究
    4.1 栽培
    4.2 遗传
5 展望

(8)气相色谱法测定山蜡梅叶挥发油β-CD包合物的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挥发油的提取与纯化
    2.2 山蜡梅叶挥发油包合物的制备
    2.3 挥发油包合物桉油精含量测定
        2.3.1 色谱条件
        2.3.2 测定方法
        2.3.3 线性关系的考察
        2.3.4 精密度实验
        2.3.5 溶液稳定性考察
        2.3.6 重现性试验
        2.3.7 加样回收试验
3 山蜡梅叶挥发油β-CD包合物样品含量测定
    3.1 包合物的测定
    3.2 包合物的物相鉴别实验
4 讨论

(9)山腊梅的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 山腊梅品质特佂及采集研究
2 山腊梅制剂研究
3 山腊梅成分研究
4 山腊梅药理作用研究
    4.1 消毒抑菌作用:
    4.2 镇痛、镇咳、祛痰作用:
    4.3 抗炎解热作用:

(10)荜茇挥发油的提取及化学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中药荜茇的概述
        1.1.1 荜茇的本草考证
        1.1.2 荜茇的植物学和生药学特征
    1.2 荜茇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2.1 生物碱类
        1.2.2 挥发油类
        1.2.3 氨基酸类
        1.2.4 无机元素类
    1.3 荜茇药理及临床作用研究进展
        1.3.1 抗胃溃疡
        1.3.2 对心血管的作用
        1.3.3 降血脂作用
        1.3.4 抗肿瘤作用
        1.3.5 免疫调节作用
        1.3.6 抗氧化活性作用
        1.3.7 催眠、抗惊厥、抗抑郁作用
        1.3.8 抑制胆结石的形成
        1.3.9 促进黑素瘤细胞黑素的合成
    1.4 挥发油研究进展
        1.4.1 挥发油概述
        1.4.2 挥发油的分布
        1.4.3 挥发油的生理活性
        1.4.4 挥发油的组成
        1.4.5 挥发油的提取方法
        1.4.6 挥发油的分离鉴定
第二章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2.1 选题背景及意义
    2.2 研究目标
    2.3 主要研究内容
    2.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三章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荜茇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3.1 试验试验材料
    3.2 仪器与试剂
        3.2.1 主要仪器设备
        3.2.2 主要试剂
    3.3 试验试验装置与工艺流程
        3.3.1 试验装置
        3.3.2 试验材料的预处理
        3.3.3 HD 法提取荜茇挥发油的工艺流程
        3.3.4 数据分析方法
    3.4 HD 法提取荜茇挥发油的单因素试验
        3.4.1 单因素试验设计
        3.4.2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3.5 HD 法提取荜茇挥发油的正交试验
        3.5.1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设计
        3.5.2 正交试验设计
        3.5.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3.6 HD 法提取荜茇挥发油的动力学试验
        3.6.1 动力学试验数据
        3.6.2 动力学模型方程一
        3.6.3 动力学模型方程二
        3.6.4 动力学模型分析
    3.7 讨论
    3.8 小结
第四章 微波辐射法萃取荜茇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4.1 试验材料
    4.2 仪器与试剂
        4.2.1 主要仪器设备
        4.2.2 主要试剂
    4.3 试验装置与操作步骤
        4.3.1 试验装置
        4.3.2 试验材料的预处理
        4.3.3 数据分析方法
    4.4 MAE 法萃取荜茇挥发油的单因素试验
        4.4.1 单因素试验设计
        4.4.2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4.5 MAE 法提取荜茇挥发油的正交试验
        4.5.1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设计
        4.5.2 正交试验设计
        4.5.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4.6 讨论
    4.7 小结
第五章 荜茇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5.1 试验材料
    5.2 仪器与试剂
        5.2.1 主要仪器设备
        5.2.2 主要试剂
    5.3 试验方法
        5.3.1 挥发油的提取
        5.3.2 GC-MS 分析条件
        5.3.3 图谱分析
    5.4 结果与分析
        5.4.1 HD 法提取荜茇挥发油的成分分析
        5.4.2 MAE 法萃取荜茇挥发油的成分分析
        5.4.3 HD 法与MAE 法的比较分析
    5.5 讨论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四、山腊梅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蜡梅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吴艳秋,刘宇灵,林龙飞,罗玉婷,石国琳,李慧.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1(11)
  • [2]柳叶蜡梅挥发油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工艺的优化[J]. 张娜娜,刘忠达,徐文峥,朱建丽,袁宙新.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1(01)
  • [3]复凝聚法制备左旋多巴微囊的工艺研究[J]. 吴凯波,梁金燕. 中国处方药, 2016(08)
  • [4]绞股蓝总皂苷-γ-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J]. 李荣华,钟鸣. 中药材, 2016(03)
  • [5]连翘、薄荷混合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J]. 张艳军,王永香,孟瑾,朱明岩,吴云,萧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03)
  • [6]中国别样茶的系统整理研究[D]. 韩碧群.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2(02)
  • [7]腊梅的研究进展[J]. 马雪梅,吴朝峰,彭仁海. 安徽农业科学, 2010(34)
  • [8]气相色谱法测定山蜡梅叶挥发油β-CD包合物的含量[J]. 聂鹏,孙萍,刘旭海,李家荣,李诒光,卢建中.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05)
  • [9]山腊梅的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近况[J]. 张尊敬,刘忠达. 浙江中医杂志, 2009(11)
  • [10]荜茇挥发油的提取及化学成分分析[D]. 李辛. 甘肃农业大学, 2009(06)

标签:;  ;  ;  ;  

拉梅沙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