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能(保温)积木

高效节能(保温)积木

一、高效节能(保温)建筑砌块(论文文献综述)

孙潜[1](2021)在《内保温日光温室温光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日光温室是满足冬季作物生产的重要农业设施,不仅能够解决我国北方冬季新鲜蔬菜水果供应少而难的问题,同时能够利用太阳能作为驱动温室生产的能量来源,降低能耗甚至是零能耗,为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生态带来了巨大效益。内蒙古地处我国北疆,光照充足,是发展日光温室产业的理想区域之一。但是,往往也要面临冬季高寒风冽的气候问题。传统日光温室常采用保温被外覆盖方式进行温室保温,但是外保温被很容易受外界不良环境影响,保温被老化破损都会导致温室保温性下降,甚至受潮吸水而增大自重,对温室结构安全产生威胁。日光温室的保温蓄热不仅是温室设计理论的研究重点,也是生产实践的重要保障。基于内蒙古地区气候条件以及日光温室设计理论,内蒙古农业大学设施农业课题组在传统日光温室的基础上,优化了温室结构,针对性地设计出保温被内置式的内保日光温室,为日光温室结构创新提供了依据,也驱使日光温室向着更加保温蓄热的方向发展优化,同时也能够缓解了内蒙古高寒地区日光温室生产所面临的燃眉之急。但是,基于传统日光温室基础上优化改进的内保温日光温室在实践中也存在大量不足,主要体现在与内保温日光温室相配套的一些理论及技术的研究相对滞后,为此,本研究首先对比分析了普通日光温室(NG)和内保温日光温室(IG)室内光照的时空变化规律,明确了内保温日光温室的采光特性。其次在前人日光温室太阳辐射模型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内保温日光温室太阳辐射模型,并利用模型对影响内保温日光温室光环境的因素进行研究。最后通过对比四种不同覆盖类型的内保温日光温室,即单膜单保温被覆盖厚型墙体温室(G1)、双膜单保温被覆盖厚型墙体温室(G2)、双膜双保温被覆盖厚型墙体温室(G3)、双膜双保温被覆盖薄型墙体温室(G4),明确了不同内保温日光温室的热环境特性,以期为内蒙古高寒地区温室结构设计优化、环境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相比于普通日光温室,内保温日光温室光环境在不同天气条件及时空分布均有提高。晴天时(2015年1月10日),内保温日光温室平均太阳辐射较普通日光温室可提高9.7%~16.8%,平均采光率可提高11.11%~16.89%,太阳能截获累积量可提高9.82%~17.06%;而阴天时(2015年1月6日),平均太阳辐射可提高14.4%~17.7%,平均采光率可提高15.22%~19.64%,太阳能截获累积量可提高17.28%~17.51%。2)建立内保温日光温室太阳辐射模型,模型R2在0.89~0.96之间,模拟内保温日光温室太阳辐射的精准度较高。通过模型计算可知,冬至日时,上午偏东方位温室透光率高于偏西方位,而下午则相反;不同方位温室内地面太阳辐射差异较小,主要是温室墙体获得最大太阳辐射的时间节点,正南方位出现于中午,偏西方位中午延后,偏东方位中午提前。全天地面和墙体太阳辐射累积总量正南方向最多,随方位角增大而减少,且相同方位温室之间的差异较小。3)通过模型计算,分析了保温被位置对室内光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保温被水平投影长度增加时,保温被越来越多地阻止了进入温室的太阳辐射,尤其是墙体获得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与保温被水平投影长度为0时(L=0m)相比,不同水平投影长度降低了墙体和地面太阳辐射日累积量11%~78.53%,不利于温室采光以及墙体蓄热。4)相比于其他三座温室,G3对于温室热环境的营造要更突出。连续一个月(2016年12月15日~2017年1月15日)测试结果表明:夜间温度G1下降最快,G3下降最慢;连续晴好天气时(2017年1月11日9:00~1月14日9:00),G1,G2、G3、G4夜间平均气温分别为10.5℃、12.4℃、13.1℃、11.9℃。连续不良天气时(2016年12月22日9:00~12月26日9:00),G1,G2、G3、G4夜间平均气温分别为8.5℃、10.4℃、11.1℃、9.3℃。G1表现最差,G4表现次之,G2表现较好,G3表现最佳。5)连续一周(2017年1月1日~1月7日)的温室运行中,4座温室夜间相对湿度均可达90%以上。土壤20 cm处平均温度G1、G2、G3、G4分别为13.7℃、16.8℃、17.5℃、14.2℃。6)4座温室墙体20 cm处温度变化最剧烈,晴天时(2017年1月2日9:00~1月3日9:00),G1、G2、G3、G4平均温度分别为13.4℃、16.3℃、17.4℃、11.9℃;阴天时,(2017年1月6日9:00~1月7日9:00),分别为10.9℃、12.9℃、14.2℃、10.8℃。晴天时G1、G2、G3墙体40 cm、80 cm深温度变化趋于稳定;阴天时G1、G2、G3墙体80 cm深温度变化趋于稳定,40 cm处仍然释放热量。7)G1、G2、G3、G4每平方米建造成本分别为284.7元、293.4元、317.7元、236.9元。G3热环境营造最好,但成本也最高;G4成本最低,热环境略好于G1,但墙体蓄热效果较差。

符越[2](2020)在《苏南地区农村住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与城市住宅相比,农村住宅的建设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在夏热冬冷的苏南地区,室内热环境质量差、能效低等问题一直影响着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而围护结构作为农宅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影响建筑节能、室内热环境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农宅自筹自建的方式、对建筑低能耗技术认识不足和各主体的利益不一致等问题,都造成了农宅低能耗技术推广困难。如何兼顾各方面利益,针对苏南农村地区本身的地域特点,选择适宜的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成为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按照综合评价理论构建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具体工作包括:第一部分,课题背景和理论研究。通过对适宜性技术理论的梳理,针对不同的利益主体,建立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的需求导向框架。提出农宅低能耗技术的推行,必须在节能性、经济性和环境性之间寻求的最佳结合点。第二部分,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整理和基准建筑确定。结合现状调研和文献研究,用统计分析法提炼苏南农宅的基准建筑和常见围护结构材料构造特点,并根据当地地域特点,整理符合苏南当地的地域特征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第三部分,研究对象的适宜性定量分析。根据苏南气候特征,针对农宅围护结构特点,分别使用建筑能耗动态模拟预测法、全寿命周期成本法和全寿命周期环境影响法,构建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节能性、经济性和环境性的核算模型。并通过计算,确定各评价指标的参数值及指标分项权重。提供了不同视角下,不同围护结构最佳低能耗技术的类型、材料和构造。研究为经济性、环境性评价研究提供了定量分析参数,为实际的设计提供指导和评价基础。第四部分,建立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评价体系。在评价指标、数学模型、权重因子和评价结果表达的框架下建立评价体系。针对不同的参数特性采用不同的无量纲法统一分值,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价法确定一级权重,最后建立综合性评价体系。并开发了便于用户评价的软件工具。最后应用评价软件对南京江宁某农宅进行了试评估,验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及实用价值。本文从适宜性理论出发,在综合评价框架下,借助跨学科知识构建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结合实地调研进行模拟计算和回归理论研究,探寻研究对象的节能性、经济性和环境性的综合效益最高值,达到了技术选择决策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在平衡居住质量和环境负荷的同时,兼顾各方利益,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田硕[3](2020)在《以性能为导向的装配式建筑立面单元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装配式建筑因其在环境、经济与社会方面具备的可持续潜力:如有效缩短建造时间、提升建筑品质、减少材料浪费、缓解环境负荷、降低造价成本等,成为了可持续建筑研究中的重要环节。装配式建筑是当下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与必然趋势。但目前装配式建筑一方面片面追求快速建造与批量复制,多样性不足,同时缺乏本土化的气候适应性研究。另一方面既有体系在在建筑性能上的缺陷与整合设计上不足,无法有力回应使用者对建筑全生命周期中舒适度、节能潜力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建筑围护结构直接影响建筑物与外部环境的换热量、自然通风状况和自然采光水平等,而这三方面涉及的内容将构成60%以上的建筑空调负荷。因此,针对装配式建筑围护结构的系统性研究是提高装配式建筑可持续性能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将视角建立在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性能表现上,重点探索三种装配式建筑立面单元设计策略的构造做法及其气候适应性表现。论文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五方面内容:(1)研究围绕三种装配式立面单元的构造体系展开:轻钢龙骨体系、预制混凝土体系(PC)和正交胶合板(CLT)体系,完成构造图集的总结绘制,同时选定性价比最优的立面单元构造形式。(2)通过对比分析研究现状,针对三个典型气候区进行气候适应性设计,形成空腔式、井箱式和嵌入式三种装配式建筑立面单元的设计策略。(3)设计完成三种立面单元设计策略的构造做法以及构件连接,针对每种设计策略提出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式。(4)利用能耗模拟软件Design Builder对不同气候区的三种设计策略进行能耗模拟,测试节能效果。(5)以立面单元的原材料成本作为初期投资费用,以立面单元所对应的基本模块的全生命周期采暖制冷能耗的总成本作为后期运营费用,分析由三种设计策略与三种构造体系组合而成的九种组合的综合经济性能。结论:本文完成了空腔式、井箱式和嵌入式三种装配式立面单元的策略设计,并针对不同地区对其物理性能和综合经济性能进行评价。研究成果可为装配式建筑立面单元的构造选型提供依据,为以性能为导向的装配式立面单元的设计提供借鉴和启示。

王鲁泉[4](2020)在《框架结构外围护墙聚苯板保温饰面层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苯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因其技术成熟、保温效果显着等特点,已经广泛运用于我国新建住宅和老旧小区节能改造项目中。近年来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时常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存在较严重的安全隐患。通过研究聚苯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机理,能够更有效地在结构构造、施工技术等方面对该系统进行改进升级,以减少其在地震作用下对主体结构的影响,降低其脱落破坏所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现实研究意义。本文设计制作了1榀无填充墙无外保温系统的钢筋混凝土框架、4榀带有填充墙和聚苯板外保温系统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并对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非承重填充墙材料为黏土空心砖和加气混凝土砌块、聚苯板外保温饰面粘结层采用不同粘贴率、不同粘贴方式条件下,聚苯板外墙外保温饰面层的破坏过程、破坏形态和受力机理,并对其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同时对聚苯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在抗震性能提升方面提出改进建议。得出如下结论:(1)带有聚苯板外保温饰面层的填充墙框架失效机制都为柱顶剪切式脆性破坏,即柱顶先于梁端出现塑性铰的情况。因为聚苯板外保温饰面层增强了填充墙的斜撑效应,柱顶箍筋抗剪能力不能抵抗斜撑效应带来的附加剪应力;墙体局部破坏和拉结筋过早拔出使得框架柱侧向位移缺少限制,整体抗侧刚度降低,框架柱顶抗剪能力降低。因此在聚苯板保温层安装时应减少找平层的设计厚度,聚苯板粘贴面积选择50%-70%为宜,既保证外保温板的安全性,又防止砂浆厚度过厚使填充墙刚度过大,产生较强的墙体斜压杆效应,影响填充墙框架的抗震性能。同时加强框架柱顶配箍量或对框架柱顶采用适当加密箍筋等措施,增加柱顶的抗剪能力。(2)聚苯板外保温饰面层开裂破坏主要发生在框架与墙体交接处。主要原因为框架梁与墙体在地震作用下发生相对错动,在聚苯板面上产生水平应力,引起饰面层的开裂;墙体拉结筋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逐渐失效拔出,墙体与框架柱脱离产生缝隙,保温饰面层受到拉压应力,导致其进一步破坏。应通过增加墙体拉结筋的道数或深入框架柱的锚固深度等方式增强拉结筋的拉结效果,提高试件整体抗震性能。(3)外保温板粘贴率是影响聚苯板保温饰面层安全性的重要因素。粘贴方式无论是点框法还是条粘法,在粘贴率相同的条件下,保温板饰面层破坏程度基本一致。外保温板粘贴率达到50%以上,可以保证聚苯板外保温饰面层在地震作用下不发生较严重的脱落破坏情况。(4)在填充墙与框架交界位置采用断开聚苯板饰面层的粘贴方式有助于提高保证聚苯板外保温系统的安全性能。大部分聚苯板外保温饰面层裂缝的开展都开始于墙体与框架交界处,因为墙梁处为一整块聚苯板,在地震作用下,墙体与框架的相对错动使得保温板饰面层上产生水平应力,引起保温板饰面层的开裂并进一步破坏。所以应设置聚苯板保温饰面层变形缝,使得聚苯板外保温系统在地震作用下能在平面内发生自由变形,降低保温板之间相互挤压发生破坏脱落的可能性。(5)带有聚苯板外保温饰面层的填充墙降低了框架的变形能力。试验中外围护墙聚苯板保温饰面层框架侧向层间位移角过小,延性性能和塑性变形能力较差,安全性能较低,抗整体倒塌性能差。(6)带有聚苯板外保温饰面层的填充墙大幅度提高了框架水平极限承载能力和初始刚度。黏土空心砖填充墙对框架支撑作用强,承载力提升比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明显,同时较高粘贴率对于填充墙框架承载力提升作用不明显。

杨彬[5](2020)在《西北地区建筑外墙节能保温材料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筑行业作为高耗能产业,其能源消耗量约占社会能源总消耗的30%,在建筑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有必要将建筑节能提上发展日程。外墙是建筑的重要结构组成,对其进行保温处理能够起到控制房间内温度、湿度的功效。在国家对建筑节能减排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外墙保温材料的节能环保已经成为外墙建设中的核心考核指标之一。西北地区作为我国的一个重要的地理分区,气候干旱、温差大、风沙肆虐,对于节能保温材料的需求更为紧迫。本次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以西北地区为例,研究了建筑外墙节能保温材料的应用现状与问题。本此研究首先对国内外保温材料、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列举了保温材料的分类与性能,对不同的外墙保温系统进行了介绍,对常见外墙保温材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然后,对我国西北地区气候特征进行了概述与分析,总结出西北地区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选用原则,并对西北地区节能外墙保温材料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研究。随后,选择西北地区某建筑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对其建筑外墙节能保温材料进行了分析与选择,梳理出常见的外墙保温材料的性能特点,根据工程案例实际情况确定了保温材料的种类。最后,从安全性、墙体裂缝、热桥与结露现象、耐久性差、环境污染等五个多个方面提出了西北地区建筑外墙节能保温材料的应用问题,并从以上五个方面的问题入手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用建议。通过本次研究,一方面能够丰富我国建筑节能、外墙保温材料方面的理论研究,对我国建筑外墙节能保温材料方面的理论研究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为今后建筑行业节能减排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另一方面,通过对西北地区外墙节能保温材料的研究,能够梳理出适用于西北地区建筑外墙使用的保温材料,在推动建筑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建筑业的节能减排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确保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协调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李金阳[6](2020)在《寒地钢结构高层住宅外围护体系节能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世界能源问题的日益严峻,如何实现建筑产业的节能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研究的客体为寒地钢结构高层住宅,具备绿色环保、适应产业发展的优势,但由于寒地冬季气候条件恶劣,而且住宅对于室内物理环境的舒适度要求较高,传统热平衡方式往往以大量的能源消耗为代价,其能耗占比甚至超过全国同类建筑总能耗的30%。而外围护体系作为寒地钢结构高层住宅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皮肤”,也是建筑进行内外物质、能量以及信息交换的媒介,也是能量消耗及散失的主要途径,70~80%的能量都是通过外围护结构损失的,因此,应该以节约能耗的角度入手,实现低投入、高产出,低能耗、高效益的外围护结构技术体系。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的工作:对于寒地钢结构高层住宅展开实地调研,并选取其中最代表性的项目予以重点分析,了解其结构形式、构件类型、围护体系、技术应用、施工情况等内容,并结合现场访谈作为补充,从定量与定性的双重角度了解钢结构住宅的实际情况,总结外围护体系中的现实问题,作为本文研究的出发点。针对寒地钢结构高层住宅外围护体系的节能原理展开剖析。对寒地气候环境中最为关键的风、光、热等影响因素展开解析,并映射到寒地钢结构高层住宅中的节能原理——材料蓄热调控、界面稳态防护、能量梯度缓冲,结合寒地绿色节能标准,解读寒地钢结构高层住宅中透明、非透明、附加外围护体系部分的节能方式,提出适宜性的关键节能技术:储存热量、减少损失、降低能耗。提出适宜寒地钢结构高层住宅外围护体系的节能技术。针对寒地钢结构高层住宅中最关键的蓄热性、气密性及热桥问题,分别予以策略性解答。采用结合材料蓄热性的高效保温技术,提升砌块、板材、预制构件及储能材料的热工性能;增加构造气密性的稳态防护技术,着重处理墙体、门窗、结构凸出以及管线穿透部位的构造处理;提升节点能效性的热桥优化技术,对于墙、梁、柱以及龙骨部位热桥阻断,并应用既有学者的ANSYS模型,佐证策略可行性。节能技术在寒地钢结构高层住宅外围护体系中的实践解析。结合前一步提出的技术策略,进行寒地钢结构高层住宅的实例研究,进行关键策略的项目佐证。结合结构体系选择适合的外围护结构技术体系以提升建筑能效性,设计适宜的构造节点以增加建筑的气密性,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以增加建筑的蓄热性。

王新苗[7](2019)在《寒冷地区模板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优化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自世界能源危机爆发以来,随着建筑节能技术的逐步发展,新型保温材料不断涌现。我国建筑围护结构的外保温技术,大部分采用的是外保温粘贴技术。可随之而来的外墙保温层失火并产生有毒气体以及墙体渗水、保温层开裂、节能失效等情况严重影响了使用安全和工程质量。墙体外墙外保温体系脱落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导致了建筑的安全问题。这使得该项技术在我国应用的质量很难与国际同类相比。论文所研究的复合免拆保温模板外墙外保温体系是在已有的新型保温节能材料以及节能体系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建筑节能结构体系。它具有安全性高、保温性能优异、免拆模、施工操作方便等诸多优点。推广应用模板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是有效解决节能保温工程质量通病和消防安全问题的重要措施,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发展方向和产业政策,对于提高我国寒冷地区建筑节能水平、促进建设领域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针对寒冷地区复合免拆保温模板外墙外保温体系的构造优化、热工和施工应用进行研究。首先,对目前寒冷地区市场应用的外墙外保温现存问题进行分析,结合现场调研,从安全问题、防火隔离带、饰面层贴面砖等方面进行实地调研和搜集资料,并对未来复合免拆保温模板构造设计提出改进措施。其次,根据寒冷地区热工要求,通过计算得出复合免拆保温模板采用不同保温芯材,现浇钢筋混凝土厚度为200厚时,满足寒冷地区建筑热工要求的最小厚度,为复合免拆保温模板工程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复合免拆保温模板外墙外保温体系的传热阻和传热系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对比研究。并对外墙中柱的热桥部位,分析改变热桥部位的保温材料和热桥的高度宽度对室内温度流失的影响,确定各种形式下热桥柱的温度流失情况,验算最不利情况下复合免拆保温模板外墙外保温体系是否会产生结露。对寒冷地区复合免拆保温模板外墙外保温体系标准的制定、图集的编制、设计选用提供参考。最后,对复合免拆保温模板安装固定方式进行系统介绍,并优化改进了分别使用涂料饰面和面砖饰面时的施工工艺流程。在已有的施工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整合优化出复合免拆保温模板外墙外保温体系完整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并提出复合免拆保温模板外墙外保温体系的选择要点,为现场施工提供技术参考。通过以上研究所得结论,为寒冷地区建筑模板保温与结构一体化的可行性、设计应用和标准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葛贞贞[8](2019)在《陕南农村墙体材料节能技术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农村经济及环境的发展和进步,不断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农村建筑节能也同时成为我国能源规划的重点项目。建筑墙体作为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农村住宅建筑节能发展的重中之重。建筑墙体材料的研究要从实际出发,了解农村住宅建筑墙体材料的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寻找适宜于本地的墙体材料或是研究新型墙体材料,进一步研究墙体节能构造技术手段,通过研究测试分析来为农村建设提供实际的理论依据。为了研究和改善陕南地区农村住宅建筑的室内热环境现状,课题组通过对陕南安康、汉中农村地区的进行多次的实地调研和现场问卷调查,并选取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住宅建筑进行室内温度的实时监测,了解了当前陕南地区农村居民的住宅建筑现状并分析所存在的问题。论文采用实地调研和模拟计算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从陕南地区农村当地现有墙体材料的研究出发,结合陕南地区的气候条件、政策文件及适用于当地的规范要求,对适宜于陕南地区的新型墙体材料的技术性能指标进行系统的归纳和计算,并进一步的对不同墙体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构造方式进行比较和选择,然后选取计算单元,通过PTemp线传热计算软件计算不同材料的墙体平均传热系数,同时求得材料层的热惰性指标。最后结合《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T 50824-2013)中的指标限值对各类墙体材料进行分析,提出适用于陕南地区农村建筑的墙体材料及不同结构类型下墙体材料的最优构造方式,对居民生活质量和室内热舒适性具有一定的提高和改善,同时,为陕南地区农村住宅建筑围护结构材料的选择及构造技术应用提出指导型意见,从而促进农村建筑节能的发展。

党三涛[9](2019)在《复合自保温砌块在寒冷地区填充外墙的热工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能源消耗越来越大,建筑能耗占整个社会总能耗将近三分之一。国家已高度重视建筑节能和墙材革新工作,重点推进保温、防火、环保的多功能复合新型墙体材料,建筑墙体保温材料由此得到不断地发展。本文以一种复合自保温砌块为基础展开研究,从砌块的壁厚、排孔形式等方面优化复合自保温砌块。根据得出的最优复合自保温砌块,全面分析其填充外墙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为复合自保温砌块在寒冷地区的推广和运用提供基础热工数据及关键节点保温构造优化设计。首先,根据相关规范建立复合自保温砌块热阻理论计算模型,利用防护热箱法验证建立的热阻理论计算模型正确。以热阻理论计算模型为基础,从砌块的壁厚、排孔形式等影响砌块热阻几个关键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优化砌块块型,得出最适宜于寒冷地区的复合自保温砌块块型。优化原始砌块得到最优复合自保温砌块,计算其热阻为3.967(m2?K)/W,与原始砌块的热阻2.770(m2?K)/W相比,热阻提高幅度为43.23%,不仅能满足65%的节能要求,亦能满足部分省市最新出台的寒冷地区75%的节能要求。然后,根据优化得出的复合自保温砌块,对其填充外墙的热工性能进行全面分析,通过与工程中常用的多孔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填充外墙室内热环境进行对比,得出的结果表明:复合自保温砌块填充外墙能为室内提供良好的热环境;复合自保温砌块填充外墙夏季内表面温度满足规范要求。复合自保温砌块填充外墙内部不会冷凝,其冬季内表面温度满足规范要求。最后,针对复合自保温砌块填充外墙灰缝的热桥问题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缓解其热桥问题,并用建立的相应三维稳态传热模型进行分析验证。按现行热工规范要求对填充外墙与梁、柱的节点热桥进行最不利情况下冬季内表面温度计算,计算得出节点热桥内表面温度为16.43℃,高于结露温度(10.1℃),其节点热桥部分不会结露。综上,本文从砌块的壁厚、排孔形式等方面优化砌块块型,得到最优复合自保温砌块,并对最优复合自保温砌块填充外墙的热工性能、热桥等关键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经过优化后的复合自保温砌块,具有防火、环保等多功能并能实现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有利于改变我国寒冷地区现有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现状,有利于降低建筑能耗、减少建筑业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廖文生[10](2019)在《透光混凝土建筑构件及室内环境性能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建筑能耗“居高不下”,研究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开发性能好、耗能低、功能性、工厂化的新型建筑围护结构材料及构件对于缓解资源能源压力、改善光热环境质量显得格外重要。透光混凝土作为新型功能性建筑材料应运而生。透光混凝土是由树脂、光纤、有机玻璃等导光体材料与混凝土基体耦合而成,利用导光性材料将室外自然光引入室内,在提高建筑采光水平、改善室内采光质量、缓解人工照明引起的“光压力”、降低照明能耗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建筑的窗墙比,有效避免了由于采光窗户面积增加导致的冷热桥及冷风渗透现象。本文通过对三种不同导光体材料进行的透光率测试,结合导光体材料的经济成本和制备工艺分析,确定利用“物美价廉”的有机玻璃作为透光混凝土建筑的导光体材料,并对该类型的透光混凝土进行了冻融循环和抗压强度实验,量化了其力学性能参数,同时验证混凝土基体与导光体的界面接触面积是导致其力学和耐久性下降的重要因素。以此为理论依据,结合配筋砌体的施工方法,最终确定了砌块最佳尺寸。此外通过Ecotecct模拟进一步确定了透光混凝土构件的最小改造面积和最佳改造位置,并完成了透光混凝土实验房搭建。在此基础上,利用双面热流计法对透光混凝土构件的传热系数进行了现场动态检测,了解透光混凝土构件的热工性能并针对大连地区气候条件,从建筑系统的视角出发,对透光混凝土建筑所营造的室内光热环境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导光体掺杂比为12.56%、改造面积为0.56m2的透光混凝土构件平均热阻为0.590(m2?K)/W,传热系数为1.69 W/(m2?K),其保温性能与含有12mm氩气的高效Low-e中空玻璃的保温性能接近,室外温度波峰通过透光混凝土墙体从室外传递到室内延迟一个小时左右。该构件在冬夏季、阴天和晴天天气工况下将室内整体照度水平分别提高22.4lx、28.5lx、62.1lx、86.6lx;照度均匀度分别提高了1.32%、3.13%、2.38%、4.25%;灯光照明时间分别降低了2.95%、7.21%、3.48%、14.46%;日间辐射得热效果Δtg-a分别增加了0.1℃、0.37℃、0.28℃、0.56℃,夜间分别降低了0.05℃、0.06℃、0.03℃、0.07℃。透光混凝土构件的增加使夏季夜间和冬季日间室内热舒适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高效节能(保温)建筑砌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效节能(保温)建筑砌块(论文提纲范文)

(1)内保温日光温室温光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日光温室发展状况
        1.1.2 日光温室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新要求
    1.2 研究状况
        1.2.1 日光温室结构合理性及优化研究
        1.2.2 日光温室环境调控及理论研究
    1.3 研究意义、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方法
2 内保温日光温室光环境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温室及其参数
        2.1.2 试验项目
    2.2 内保温日光温室太阳辐射模型
        2.2.1 模型概述与简化
        2.2.2 模型建立
    2.3 评价指标与数据处理
        2.3.1 评价指标
        2.3.2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内保温日光温室室内太阳辐射照度分布规律分析
        2.4.2 内保温日光温室太阳辐射模型验证
        2.4.3 内保温日光温室光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2.5 讨论与小结
        2.5.1 讨论
        2.5.2 小结
3 内保温日光温室保温蓄热性能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温室及其参数
        3.1.2 试验方法及项目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温室太阳辐射对比
        3.2.2 不同温室气温对比
        3.2.3 不同温室空气相对湿度对比
        3.2.4 不同温室土壤温度对比
        3.2.5 不同温室墙体温度对比
        3.2.6 不同温室建造成本对比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4 结论与建议
    4.1 主要结论
    4.2 建议
    4.3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苏南地区农村住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的农村建设
        1.1.2 农村住宅能耗
        1.1.3 农村住宅能耗评价系统
    1.2 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
        1.2.1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
        1.2.2 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
        1.2.3 适宜性评价系统
    1.3 国内外研究的发展和现状
        1.3.1 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和现状
        1.3.2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研究趋势
        1.3.3 建筑低能耗技术评价研究方法
        1.3.4 文献综述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框架和技术路线
第2章 适宜性理论下的综合评价法
    2.1 综合评价法
    2.2 适宜性理论体系
        2.2.1 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理论体系研究
        2.2.2 适宜性评价系统的构建原则
        2.2.3 适宜性评价系统的构建方法
        2.2.4 适宜性评价系统的框架
    2.3 适宜性理论应用于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评价的可行性研究
        2.3.1 评价目标一致
        2.3.2 核心内容相通
        2.3.3 科学的互补
    2.4 适宜性评价基本流程
    2.5 小结
第3章 实地调研现状剖析与基准建筑的建立
    3.1 调研基本情况
        3.1.1 调研目的
        3.1.2 调研方法
        3.1.3 调研对象与时间
    3.2 地域气候特征
        3.2.1 地域特征
        3.2.2 气候特征
        3.2.3 典型城市气候分析
    3.3 农村住宅建筑概况和基准建筑构建
        3.3.1 农村住宅建筑空间布局
        3.3.2 苏南农村住宅围护结构特点
        3.3.3 统计分析法确定苏南农村住宅基准建筑模型
    3.4 农村住宅能耗现状和热环境分析
        3.4.1 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措施
        3.4.2 能耗构成水平
        3.4.3 调研测试方案
    3.5 建筑能耗相关因素与能耗关系研究
        3.5.1 建筑能耗相关因素的选取途径
        3.5.2 本体因素的节能影响对比
    3.6 小结
第4章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低能耗目标和实现策略
    4.1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低能耗目标
        4.1.1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舒适目标
        4.1.2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能耗目标
        4.1.3 农宅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目标
    4.2 围护结构低能耗目标的实现技术手段
        4.2.1 减小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4.2.2 建筑遮阳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节能性分析
    5.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节能性影响评价方法概述
        5.1.1 低能耗技术节能性评价的框架架构
        5.1.2 低能耗技术节能性定量评价的实现途径
    5.2 节能性评价系统能耗模拟软件的选择和能耗分析
        5.2.1 建筑能耗软件的选择和比较
        5.2.2 农宅建筑能耗模拟软件模拟验证分析
    5.3 节能性评价显着性影响因素分析
        5.3.3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5.3.4 遮阳措施
    5.4 各参数敏感性分析
        5.4.1 采暖期各参数敏感性分析
        5.4.2 空调期各参数灵敏度分析
        5.4.3 全年各参数灵敏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经济性分析
    6.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经济性影响评价体系构建
        6.1.1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的框架架构
        6.1.2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6.2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方法研究
        6.2.1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系统构成要素
        6.2.2 经济性评价系统计算模型
    6.3 苏南农村住宅低能耗技术各措施的经济性评价
        6.3.1 墙体低能耗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分析
        6.3.2 屋顶低能耗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分析
        6.3.3 建筑门窗经济性分析
        6.3.4 遮阳板经济性分析
    6.4 分项敏感性和权重分析
        6.4.1 分项敏感性分析
        6.4.2 分项权重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环境性分析
    7.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环境性影响评价体系构建
        7.1.1 低能耗技术环境性评价的框架架构
        7.1.2 低能耗技术环境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7.1.3 环境影响因子提取
    7.2 农村住宅低能耗技术的环境性评价模型
        7.2.1 研究目的和范围界定
        7.2.2 清单分析
        7.2.3 环境性评价
    7.3 围护结构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7.3.1 墙体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7.3.2 屋顶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7.3.3 门窗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7.3.4 遮阳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7.4 分项权重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适宜性评价体系的建立
    8.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框架
    8.2 系统权重的确定
        8.2.1 研究方法
        8.2.2 研究过程和结论
    8.3 数学模型
        8.3.1 无量纲化
        8.3.2 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8.4 指标内容和指标基准
        8.4.1 节能性
        8.4.2 经济性
        8.4.3 环境性
        8.4.4 设计与创新
        8.4.5 评价结果
    8.5 评价系统的流程设计和评价软件开发
        8.5.1 评价系统的输入
        8.5.2 评价系统的输出
        8.5.3 评价软件的开发
    8.6 试评价
        8.6.1 建筑基本信息
        8.6.2 围护结构低能耗方案选择
        8.6.3 围护结构低能耗方案确定
        8.6.4 住宅低能耗效果测试
    8.7 小结
第9章 总结和展望
    9.1 论文工作总结
    9.2 创新点
    9.3 论文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情况说明
致谢

(3)以性能为导向的装配式建筑立面单元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界定
        1.2.1 装配式建筑
        1.2.2 立面单元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目标和研究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研究框架
2 装配式建筑立面单元设计策略研究方法
    2.1 现有研究综述
        2.1.1 装配式建筑的演进
        2.1.2 以性能为导向的建筑立面设计策略
    2.2 研究思路与方法
        2.2.1 研究思路
        2.2.2 研究方法
3 装配式建筑围护结构的构造体系选型与设计
    3.1 构造体系选型
        3.1.1 轻钢龙骨体系
        3.1.2 预制混凝土(PC)体系
        3.1.3 正交胶合板(CLT)体系
    3.2 基本功能模块设计
        3.2.1 模块单元尺寸确定
        3.2.2 模块功能设计
    3.3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设计策略
        3.3.1 气候区定位
        3.3.2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设计策略构建原则
        3.3.3 设计策略构建
    3.4 本章小结
4 装配式建筑立面单元设计策略构造做法
    4.1 围护结构构造设计
        4.1.1 轻钢龙骨体系
        4.1.2 PC体系
        4.1.3 CLT体系
    4.2 设计策略构造
        4.2.1 空腔式设计策略
        4.2.2 井箱式设计策略
        4.2.3 嵌入式设计策略
    4.3 立面单元与主体结构的连接
        4.3.1 空腔式设计策略与主体结构的连接
        4.3.2 井箱式设计策略与主体结构的连接
        4.3.3 嵌入式设计策略与主体结构的连接
    4.4 本章小结
5 能耗模拟分析
    5.1 模拟软件介绍及选择
    5.2 设计策略的空间尺度选型模拟
        5.2.1 空腔式设计策略
        5.2.2 井箱式设计策略
    5.3 不同构造体系立面单元模拟
        5.3.1 空腔式设计策略
        5.3.2 井箱式设计策略
        5.3.3 嵌入式设计策略
    5.4 本章小结
6 经济性能分析
    6.1 原材料成本分析
        6.1.1 空腔式设计策略
        6.1.2 井箱式设计策略
        6.1.3 嵌入式设计策略
    6.2 能耗成本分析
        6.2.1 北京地区
        6.2.2 南京地区
        6.2.3 广州地区
    6.3 设计策略的综合经济性分析
        6.3.1 北京地区
        6.3.2 南京地区
        6.3.3 广州地区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的不足
        7.2.2 展望
参考文献
索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框架结构外围护墙聚苯板保温饰面层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2.1 节能保温系统研究现状
        1.2.2 外墙外保温系统防灾性能研究现状
    1.3 外墙外保温系统安全事故分析
        1.3.1 饰面层开裂破坏案例分析
        1.3.2 保温层脱落破坏案例分析
        1.3.3 地震作用下外保温系统破坏案例分析
    1.4 小结
第二章 试验方案设计
    2.1 试验目的
    2.2 试件设计
    2.3 试件制作
        2.3.1 混凝土框架制作
        2.3.2 填充墙砌筑
        2.3.3 聚苯板外保温系统安装
    2.4 试验加载装置和加载方案
        2.4.1 试验加载装置
        2.4.2 试验加载方案
    2.5 测点布置及数据采集
        2.5.1 测点布置
        2.5.2 数据采集
    2.6 小结
第三章 外围护墙聚苯板保温饰面层框架结构拟静力试验现象分析
    3.1 引言
    3.2 试件破坏形态
        3.2.1 试件KJ-1 破坏形态
        3.2.2 试件ZQ-1 破坏形态
        3.2.3 试件ZQ-2 破坏形态
        3.2.4 试件HQ-1 破坏形态
        3.2.5 试件HQ-2 破坏形态
    3.3 试件框架破坏现象分析
        3.3.1 试件KJ-1 框架破坏现象分析
        3.3.2 试件ZQ-1、ZQ-2 框架破坏现象分析
        3.3.3 试件HQ-1、HQ-2 框架破坏现象分析
        3.3.4 试件框架破坏特点小结
    3.4 外围护墙聚苯板保温饰面层破坏现象分析
        3.4.1 试件ZQ-1、ZQ-2 聚苯板保温饰面层破坏分析
        3.4.2 试件HQ-1、HQ-2 聚苯板保温饰面层破坏分析
        3.4.3 聚苯板保温饰面层破坏分析小结
第四章 外围护墙聚苯板保温饰面层框架结构拟静力试验数据分析
    4.1 层间位移角
    4.2 滞回曲线
    4.3 骨架曲线
    4.4 耗能能力
    4.5 刚度退化
    4.6 结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5)西北地区建筑外墙节能保温材料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保温材料的分类与性能
        2.1.1 无机保温材料
        2.1.2 有机保温材料
        2.1.3 其他保温材料
    2.2 外墙保温系统的分类
        2.2.1 外墙自保温系统
        2.2.2 外墙内保温系统
        2.2.3 外墙夹心保温系统
        2.2.4 外墙外保温系统
    2.3 常见的外墙保温材料分析
        2.3.1 保温砂浆
        2.3.2 保温板
        2.3.3 现场喷涂发泡保温材料
第三章 西北地区外墙节能保温材料的应用现状
    3.1 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
    3.2 西北地区外墙节能保温材料的选用原则
        3.2.1 西北地区的建筑能耗组成
        3.2.2 西北地区外墙节能保温材料的整体条件
    3.3 西北地区外墙保温材料的应用现状
        3.3.1 复合自保温砌块的应用现状
        3.3.2 岩棉板的应用现状
        3.3.3 聚苯板的应用现状
        3.3.4 保温材料的发展前景
第四章 西北地区建筑外墙节能保温工程案例分析
    4.1 工程项目概述
        4.1.1 项目简介
        4.1.2 项目方案
    4.2 常用保温材料的对比
        4.2.1 常用保温材料的性能对比
        4.2.2 常用保温材料的特点总结
        4.2.3 保温材料的选择参考
    4.3 项目保温材料的选择
    4.4 项目节能保温改造效果
第五章 西北地区建筑外墙节能保温材料的应用问题与建议
    5.1 西北地区建筑外墙节能保温材料的应用问题
        5.1.1 建筑安全性问题
        5.1.2 墙体裂缝问题
        5.1.3 热桥与结露问题
        5.1.4 耐久性问题
        5.1.5 环境污染问题
    5.2 西北地区建筑外墙节能保温材料的应用建议
        5.2.1 针对安全问题的建议
        5.2.2 针对墙体裂缝的建议
        5.2.3 针对热桥与结露现象的建议
        5.2.4 针对耐久性差的建议
        5.2.5 针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建议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寒地钢结构高层住宅外围护体系节能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相关概念及范围界定
        1.3.1 相关概念
        1.3.2 研究范围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寒地钢结构高层住宅外围护体系的调研分析
    2.1 寒地钢结构高层住宅外围护体系的调研概述
        2.1.1 调研目的及内容
        2.1.2 调研方法及过程
    2.2 寒地钢结构高层住宅外围护体系的调研项目简介
        2.2.1 首钢铸造村钢结构住宅项目
        2.2.2 门头沟铅丝厂公共租赁住房项目
        2.2.3 万郡大都城项目
        2.2.4 沈阳丽水新城公租房项目
    2.3 寒地钢结构高层住宅外围护体系的调研结果分析
        2.3.1 成功经验总结
        2.3.2 现存问题总结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寒地钢结构高层住宅外围护体系的基本解析
    3.1 寒地钢结构高层住宅外围护体系的影响因素
        3.1.1 低温环境影响
        3.1.2 风雪荷载组合
        3.1.3 光照环境制约
    3.2 寒地钢结构高层住宅外围护体系的节能原理
        3.2.1 基于热环境优化的材料蓄热调控
        3.2.2 基于适风性优化的界面稳态防护
        3.2.3 基于适光性优化的能量梯度缓冲
    3.3 寒地钢结构高层住宅外围护体系的基本构成
        3.3.1 非透明围护体系
        3.3.2 透明围护体系
        3.3.3 附加围护体系
    3.4 寒地钢结构高层住宅外围护体系的关键技术
        3.4.1 提高材料蓄热性
        3.4.2 增加构造气密性
        3.4.3 提升节点能效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寒地钢结构高层住宅外围护体系的技术对策
    4.1 结合材料蓄热性的高效保温技术
        4.1.1 降低导热系数的传统材料
        4.1.2 保温结构一体的预制材料
        4.1.3 利用相态转换的储能材料
    4.2 增加构造气密性的稳态防护技术
        4.2.1 墙体连接部位的构造处理
        4.2.2 门窗安装部位的缝隙填充
        4.2.3 结构凸出部位的构造断热
        4.2.4 管线穿透部位的多道密封
    4.3 提升节点能效性的热桥控制技术
        4.3.1 墙柱部位的性能化协同
        4.3.2 墙梁部位的热流量适配
        4.3.3 龙骨部位的开孔化处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寒地钢结构高层住宅外围护体系的项目实践
    5.1 北京成寿寺B5地块定向安置房项目
        5.1.1 项目概况
        5.1.2 结构选型及技术体系
        5.1.3 结合材料蓄热性的预制墙体
        5.1.4 增加构造气密性的建造方式
        5.1.5 降低热桥效应的工程做法
        5.1.6 项目小结
    5.2 山东威海卓达香水海高层样板楼项目
        5.2.1 项目概况
        5.2.2 结构选型及技术体系
        5.2.3 结合材料蓄热性的复合板材
        5.2.4 增加构造气密性的接缝处理
        5.2.5 降低热桥效应的龙骨设计
        5.2.6 项目小结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寒冷地区模板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优化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2.1 外墙外保温现存问题
        1.2.2 实现保温与结构一体化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对模板保温与结构一体化的研究现状
        1.3.2 国外对模板保温与结构一体化的研究现状
    1.4 复合免拆保温模板外墙外保温体系的提出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技术路线
2 复合免拆保温模板外墙外保温体系介绍及应用技术要求
    2.1 复合免拆保温模板构造及其原材料
        2.1.1 保温芯材
        2.1.2 玻纤网
        2.1.3 过渡层—抹灰型轻质砂浆
        2.1.4 内、外侧水泥基防护层—抹面砂浆
    2.2 复合免拆保温模板外墙外保温体系基本构造
    2.3 复合免拆保温模板制备方法
    2.4 复合免拆保温模板外墙外保温体系应用技术要求
        2.4.1 满足保温性能要求
        2.4.2 具备良好耐久性
        2.4.3 满足结构安全性能要求
        2.4.4 满足防火安全技术要求
    2.5 本章小结
3 复合免拆保温模板外墙外保温体系调研及应用改进措施
    3.1 寒冷地区复合免拆保温模板外墙外保温体系中存在问题
        3.1.1 安全问题
        3.1.2 防火问题
        3.1.3 饰面层贴面砖问题
    3.2 复合免拆保温模板外墙外保温体系保温构造改进措施
        3.2.1 防火隔离带的设置
        3.2.2 复合免拆保温模板保温芯材包裹防护层
        3.2.3 饰面层贴面砖
    3.3 本章小结
4 复合免拆保温模板外墙外保温体系的热工分析
    4.1 寒冷地区热工要求
    4.2 热工性能计算理论
        4.2.1 热阻R的计算
        4.2.2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值的计算
    4.3 复合免拆保温模板外墙外保温体系保温芯材厚度分析
        4.3.1 复合免拆保温模板保温芯材最小厚度计算
        4.3.2 复合免拆保温模板常用厚度设计
    4.4 复合免拆保温模板外墙外保温体系热工性能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4.5 复合免拆保温模板外墙外保温体系热桥中柱传热分析
        4.5.1 改变热桥保温层复合免拆保温模板保温芯材料
        4.5.2 改变热桥宽度
        4.5.3 改变热桥高度
    4.6 本章小结
5 复合免拆保温模板外墙外保温体系的施工技术优化研究
    5.1 概述
    5.2 复合免拆保温模板安装固定方式
    5.3 复合免拆保温模板外墙外保温体系施工工艺流程
        5.3.1 复合免拆保温模板外墙外保温体系涂料饰面施工工艺流程
        5.3.2 复合免拆保温模板外墙外保温体系面砖饰面施工工艺流程
    5.4 复合免拆保温模板外墙外保温体系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5.5 复合免拆保温模板外墙外保温体系选择要点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结论
    6.2 存在不足及前景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图——目录
表——目录

(8)陕南农村墙体材料节能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墙体材料节能发展现状
        1.3.1 国外墙体材料节能的发展现状
        1.3.2 国内农村墙体材料节能的发展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陕南地区概况
    2.1 陕南地区地理位置
    2.2 陕南地区气候条件
    2.3 陕南地区地质条件
    2.4 陕南地区相关的节能政策
    2.5 陕南地区农村住宅围护结构设计应满足的节能指标
    2.6 本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2.7 本章小结
3.陕南地区农村居住建筑现状分析
    3.1 调研时间
    3.2 调研对象、内容及方式
    3.3 调研结果分析与整理
        3.3.1 居住现状与住宅形式
        3.3.2 农村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现状
    3.4 陕南地区农村住宅建筑所存在的问题
    3.5 本章小结
4.陕南地区新型墙体材料
    4.1 烧结类——烧结页岩砖
        4.1.2 烧结页岩砖制作工艺
        4.1.3 烧结页岩砖规格尺寸
        4.1.4 烧结页岩砖的物理参数及热工性能
        4.1.5 烧结页岩砖的优缺点
    4.2 蒸压类
        4.2.1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4.2.1.1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规格尺寸
        4.2.1.2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物理参数及热工性能
        4.2.2 蒸压砂加气混凝土板材
        4.2.2.1 蒸压砂加气混凝土板常用尺寸
        4.2.2.2 蒸压砂加气混凝土板材物理参数及热工性能
        4.2.2.3 蒸压砂加气混凝土板的优势
    4.3 浇筑类
        4.3.1 HB混凝土自保温砌块
        4.3.1.1 HB混凝土自保温砌块规格尺寸
        4.3.1.2 HB混凝土自保温砌块物理参数及热工性能
        4.3.1.3 HB混凝土自保温砌块的优势
        4.3.2 浇筑式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
        4.3.2.1 浇筑式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规格尺寸
        4.3.2.2 浇筑式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物理参数及热工性能
        4.3.2.3 浇筑式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配套材料
        4.3.2.5 复合保温免拆模板的优缺点
    4.4 墙体构造研究
        4.4.1 基本构造做法
        4.4.2 免拆模板应用构造做法
    4.5 本章小节
5.新型墙体材料在陕南地区农村住宅建筑中的应用
    5.1 模拟计算依据
    5.2 热桥线传热系数计算软件PTemp
    5.3 计算单元的选型与参数设置
        5.3.1 计算单元的选型
        5.3.2 PTemp中参数设定
    5.4 构建计算模型
    5.5 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
    5.6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陕南地区农村住宅室内温度测试数据
    附录2 陕南地区农村住宅室内温度测试数据
    附录3 陕南农村居住建筑现调查表
图目录
表目录
研究生期间所做工作
致谢

(9)复合自保温砌块在寒冷地区填充外墙的热工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建筑节能的现状
        1.1.2 绿色建筑的要求
    1.2 复合自保温砌块的分类及特点
        1.2.1 复合自保温砌块的分类
        1.2.2 复合自保温砌块的特点
    1.3 复合自保温砌块的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的意义、内容及创新点
        1.4.1 研究的意义
        1.4.2 研究的内容
        1.4.3 .创新点
2 复合自保温砌块热阻理论计算及实验检测
    2.1 现行热工规范对寒冷地区外墙的要求
    2.2 复合自保温砌块的热阻理论计算模型
    2.3 复合自保温砌块传热系数检测
        2.3.1 复合自保温砌块传热的基本原理
        2.3.2 热工性能检测的意义
        2.3.3 建筑材料的导热系数
        2.3.4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测试
        2.3.5 实验装置
        2.3.6 检测原理
        2.3.7 实验过程
    2.4 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分析比较
    2.5 本章小结
3 复合自保温砌块热工性能优化分析
    3.1 复合自保温砌块优化依据
    3.2 复合自保温砌块热工参数影响分析
        3.2.1 保温芯材对复合自保温砌块热阻的影响
        3.2.2 壁厚对复合自保温砌块热阻的影响
        3.2.3 孔洞率对复合自保温砌块热阻的影响
        3.2.4 排孔形式对复合自保温砌块热阻的影响
        3.2.5 最优复合自保温砌块块型研究
    3.3 本章小结
4 复合自保温砌块填充外墙对室内热湿环境的影响分析
    4.1 比较分析不同砌块填充外墙对内表面温度的影响
        4.1.1 填充外墙的热阻
        4.1.2 填充外墙的蓄热系数
        4.1.3 填充外墙的衰减倍数和延迟时间
        4.1.4 填充外墙的室外综合温度振幅
        4.1.5 填充外墙的夏季内表面温度
    4.2 防止结露验算
        4.2.1 表面结露
        4.2.2 冷凝
    4.3 本章小结
5 复合自保温砌块热桥分析
    5.1 复合自保砌块内部热桥分析
        5.1.1 模拟软件的简介
        5.1.2 数学模型和边界条件
        5.1.3 模拟结果
    5.2 复合自保温砌块填充外墙与梁、柱节点热桥分析
        5.2.1 热桥计算理论基础
        5.2.2 热桥计算分析
        5.2.3 钢筋混凝构件处保温处理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10)透光混凝土建筑构件及室内环境性能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1 透光混凝土制备工艺
        1.2.2 透光混凝土砌块性能
        1.2.3 透光混凝土构件的工程应用途径
        1.2.4 透光混凝土建筑光热环境效应
    1.3 存在问题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研究思路
        1.4.1 本文主要工作
        1.4.2 研究思路
2 透光混凝土砌块制备及性能研究
    2.1 模具制备
    2.2 透光混凝土基体确定
    2.3 导光体材料确定
        2.3.1 经济性
        2.3.2 制备工艺繁杂性
        2.3.3 透光性
        2.3.4 性能对比分析
    2.4 透光混凝土砌块制备
    2.5 透光混凝土砌块性能实验
        2.5.1 评价指标
        2.5.2 实验概况
        2.5.3 抗压强度分析
        2.5.4 冻融循环性能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透光混凝土建筑实验平台搭建
    3.1 既有实验平台概况
    3.2 构件制备及施工方法
        3.2.1 砌块尺寸确定及构件制备
        3.2.2 构件装配方法
    3.3 透光混凝土构件建筑集成采光性能优化分析
        3.3.1 模型建立及边界条件设定
        3.3.2 改造面积及最佳改造位置确定
    3.4 透光混凝土构件热工性能实证分析
        3.4.1 构件传热系数及温度场测试方法
        3.4.2 传热系数测试结果分析
        3.4.3 构件温度场可视化描述
    3.5 本章小结
4 透光混凝土建筑光热环境效应实验研究
    4.1 实验概况
        4.1.1 研究对象
        4.1.2 测试方法
        4.1.3 实验工况
        4.1.4 实验结果误差分析
    4.2 室内光环境性能分析
        4.2.1 冬夏季室内采光照度水平提升效果
        4.2.2 冬夏季室内采光照度均匀度改善效果
        4.2.3 节能率
    4.3 室内热环境性能分析
        4.3.1 辐射得热效果分析
        4.3.2 舒适性
    4.4 透光混凝土建筑室内光热环境表征模型构建
        4.4.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4.4.2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室内光热环境表征模型构建
    4.5 透光混凝土和玻璃砖构件光热环境效应对比分析
        4.5.1 光环境效应对比分析
        4.5.2 热环境效应对比分析
    4.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四、高效节能(保温)建筑砌块(论文参考文献)

  • [1]内保温日光温室温光性能的研究[D]. 孙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苏南地区农村住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D]. 符越. 东南大学, 2020(02)
  • [3]以性能为导向的装配式建筑立面单元设计策略研究[D]. 田硕.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4]框架结构外围护墙聚苯板保温饰面层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 王鲁泉.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0)
  • [5]西北地区建筑外墙节能保温材料应用研究[D]. 杨彬. 长安大学, 2020(06)
  • [6]寒地钢结构高层住宅外围护体系节能技术研究[D]. 李金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7]寒冷地区模板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优化及应用研究[D]. 王新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陕南农村墙体材料节能技术应用研究[D]. 葛贞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9]复合自保温砌块在寒冷地区填充外墙的热工适应性研究[D]. 党三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透光混凝土建筑构件及室内环境性能实验研究[D]. 廖文生. 大连理工大学, 2019

标签:;  ;  ;  ;  ;  

高效节能(保温)积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