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鲜(冻)禽卫生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鲜(冻)禽卫生标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鲜(冻)禽肉卫生标准(论文文献综述)

侯昊晨[1](2020)在《基于LCA的海参行业清洁生产评价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参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近年来海参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地区的渔业支柱产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集约化水平的提高,其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也逐渐显现,企业内部存在资源能源消耗高,废弃物排放量大,上下游企业间缺乏基于环境绩效的合作伙伴筛选和协调机制等问题。清洁生产作为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方法,可以有效识别生产过程环境影响关键节点,为海参行业资源优化管理及污染控制提供实施途径。目前,我国海参行业清洁生产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海参生产缺乏清洁生产评价技术和指标体系,供应链企业间缺少基于环境绩效的绿色供应商筛选方法和绿色网络体系。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ifecycle assessment,LCA)开展了海参行业清洁生产评价与应用研究,将清洁生产的系统边界从企业内部延伸到供应链层面,分别进行了海参行业生命周期评价、海参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海参行业绿色供应链网络设计与优化三个方面的研究,上述研究能够为清洁生产在海参生产企业尺度和供应链尺度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和实践指导,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以海参生产过程与生产技术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企业实际生产数据的生命周期清单,量化并分析了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海参生产过程生命周期评价结果表明:室内人工育苗、滩涂池塘养殖及盐渍海参加工阶段的环境影响潜值分别1.21E-08 yr、7.39E-09 yr 和 1.11E-09 yr,室内人工育苗阶段具有最大的环境影响,海洋水生生态毒性潜值(MAETP)是贡献度最大的环境影响类型,电力、化石能源消耗及较大的海水需求量是海参生产过程环境影响关键因素。海参生产技术生命周期评价结果表明:生态网箱育苗的环境影响潜值为1.15E-09 yr,与室内人工育苗相比降低了 90.50%;外海底播增殖的环境影响潜值为4.16E-10 yr,与滩涂池塘养殖相比降低了 94.37%,证明上述生态技术在降低环境影响方面具有优越性。根据生命周期评价结果本文提出调整能源类型等多项环境影响改进措施。(2)建立了包括海参育苗、养殖及加工业三个方面的海参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将产地适宜性指标纳入海参育苗和养殖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中,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以大连市两家大型海参生产企业的育苗、养殖及加工阶段为例分别开展清洁生产水平评价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家企业在育苗、养殖及加工阶段的清洁生产水平均为Ⅱ级—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案例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较好,但仍然具有一定清洁生产改进潜力,上述评价结果与企业实际生产情况基本一致,证明本文建立的海参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案例企业海参育苗、养殖及加工阶段实施清洁生产的关键节点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清洁生产改进措施。(3)针对海参行业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从企业角度建立了适用于海参生产企业绿色供应链合作伙伴的筛选方法,指导企业选择绿色供应链最佳合作伙伴。而后从供应链角度构建了基于绿色生产、绿色采购及绿色消费三个要素,节点企业、技术模式及供应职能三个层级,环境、经济及生产三个绩效系统耦合的海参行业绿色供应链网络,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绿色供应链网络优化模型,该模型以综合能耗最小化和产品利润最大化为优化目标,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结合改进逼近理想解法计算优化结果,为海参行业构建绿色供应链网络提供技术支持。在网络优化案例研究中,以原料采购量和市场需求量作为约束条件,分别设定了四种绿色供应链网络优化方案,优化结果表明:不约束市场需求量及原料采购量的优化方案S4(生态网箱育苗—外海底播增殖—底播盐渍加工—精品门店销售)综合能耗为51600 kgce,产品利润为1185万元,在四种优化方案中综合绩效最优。研究结果表明:海参行业供应链层面的清洁生产应通过绿色生产、绿色采购及绿色消费的共同实施来降低环境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产品利润。

吴林蔚,郑超,陶婷婷,马惘卿,向正华,李旭东,王铁程,薛亚东,包蕾[2](2019)在《2015~2018年玉溪市售肉及肉制品细菌性污染状况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调查2015~2018年玉溪市售肉及肉制品的细菌性污染状况。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161份2015~2018年玉溪市售肉及肉制品进行细菌总数、大肠埃希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空肠弯曲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及产气荚膜梭菌检测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的161件肉及肉制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空肠弯曲菌的总检出率依次为2.91%、9.68%、7.14%和5.22%;冷却肉类生肉制品的致病菌检出率最高(37.04%),与其他肉类制品的检出率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同一细菌性污染物指标,在不同季度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源性致病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率最高(28.57%);城市肉类样品检出率略高于农村;致病菌在流通环节的总检出率高于餐饮服务环节,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中的6种动物性肉类样品的细菌性污染状况不一,其检出率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 2015~2018年玉溪市售肉类制品中细菌性污染较为严重,应进一步加强相关产品的全过程监管。

赵江[3](2019)在《云南怒族居民膳食营养状况及与慢性病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的发病和死亡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杀手。我国居民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患病率逐年上升,《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指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从2002年的22.8%和7.1%上升到2012年的30.1%和11.9%,糖尿病患病率从4.2%上升到9.7%,高血压患病率从18.8%上升到22.8%,血脂异常患病率从18.6%上升到40.4%。我国各民族间慢性病患病率存在差异,例如云南省苗族居民慢性病患病率显着低于汉族居民,而哈尼族居民慢性病患病率显着高于汉族居民。我国近五年开展的中国居民慢性病与营养监测(2015-2017年)以及以往开展的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均缺乏少数民族调查数据,开展我国少数民族居民慢性病流行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受自然环境、信仰、传统习俗等因素影响,我国各少数民族居民营养健康状况不尽相同。云南省5000人以上并有一定聚居区域的少数民族有25个,其中15个为云南省所特有,怒族是其中之一。在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风俗习惯和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下,云南省怒族居民形成了独特的饮食结构。为了解我国云南省怒族居民膳食营养与营养相关慢性病关系,本研究在怒族聚居地区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开展怒族居民膳食营养状况及其与慢性病相关性的调查研究,一方面了解2016年怒族居民各类食物的摄入状况;另一方面了解怒族居民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营养相关慢性病流行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怒族居民膳食营养、饮食行为与其营养相关慢性病的相关性,分析和发现与怒族居民慢性病患病风险可能有关的营养健康问题及相关危险因素,为改善怒族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制定慢性病防控及相关措施提供基础信息。目的:1.了解怒族居民膳食营养状况。2.了解怒族居民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营养相关慢性病的流行状况及其相关因素。3.了解怒族居民膳食营养、饮食行为与其营养相关慢性病的相关性。方法:1.考虑经济有效的原则以及抽样方案可行性,为保证调查样本具有人群代表性,以人口特征、社会经济、地理分布等作为样本代表性的抽样依据。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照经济发展水平的好、中、差3层在贡山县抽取茨开镇、丙中洛镇、独龙江乡共3个乡镇。再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每个乡镇随机抽取4个村(居)委会。最后在每个样本村(居)委会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0户常住户籍居民的家庭,在取得知情同意情况下,对抽中的调查户中所有6~80岁怒族居民进行询问调查、膳食调查、医学体检和实验室检测。本研究共调查678名6~80岁怒族居民。膳食调查:本调查于2016年9-12月进行,采用2个工作日和1个周末连续3天入户调查。以被抽取到的住户为单位,对家庭所有6~80岁成员采用膳食调查24小时回顾法和食物频率法进行面访,让被调查者回忆调查前24小时的进食情况,记录在家和在外进食的所有食物。采用称重法在调查前1天入户对所有结存的食用油和调味品进行称重或称量,之后3天由调查员每天入户对调查对象当天所食用的食用油和调味品的种类、数量和食用方法等进行记录。医学体检和实验室检测:按照国家标准方法测量身高、体重和血压,抽取空腹血检测空腹血糖和血脂相关指标(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连续资料以x±s或M±Q描述。进行两组比较时,如果两组均满足正态性且两组间方差齐性,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否则采用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多组间比较时,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描述,无序结局采用χ2检验,有序资料采用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样本人群特征:本研究共抽取云南省贡山县3个乡镇,12个村(居)民委会678名6~80岁怒族居民开展调查。男性290人(42.8%),女性388人(57.2%)。平均年龄39.4岁,6~10岁占6.6%,11~13岁占7.4%,14~17岁占4.9%,18~44岁占41.4%,45~59岁25.8%,60~80岁占13.9%。文化程度为文盲占9.9%,小学占57.4%,初中占27.7%,高中/中专占4.4%,大专/职大占0.3%,大学及以上者占0.3%。职业为在校学生占17.9%,农民占48.4%,待业占1.0%,离退休人员占0.6%,专业技术人员占0.7%,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者占31.1%,其他职业占0.3%。18岁及以上怒族居民未婚占5.6%,有配偶占79.3%,离异占2.7%,丧偶占12.4%。经济收入状况为家庭上一年人均收入<5000元占76.3%,5000~9999元占13.7%,10000~14999元占6.3%,15000~19999元占1.5%,≥20000元占2.2%。2.食物与营养素摄入状况:2016年云南省贡山县6~80岁怒族居民谷类食物中米类及其制品消费率最高(96.9%);动物性食物中猪肉消费率最高(77.3%),其次为水产品(53.8%)、蛋类(42.3%);浅色蔬菜、豆类及制品、奶类及其制品、坚果消费率分别为80.8%、52.8%、40.7%、2.3%。平均每标准人日各类食物摄入量为:谷薯类食物610.3g(其中米类及其制品368.0g,面类及其制品124.1g,其他谷类7.3g,薯类110.9g),蔬菜类食物201.2g(其中深色蔬菜68.1g,浅色蔬菜133.1g),水果19.0g;动物性食物140.0g(其中猪肉121.5g,水产品13.4g,蛋类5.1g),奶类及其制品28.8g,豆类及其制品10.5g,坚果1.0g,烹调油34.6g,食盐6.7g。谷薯类食物、猪肉、奶类及其制品等食物摄入量均分别高于2010-2013年我国居民平均摄入量,而蔬菜、水果、水产品、蛋类、豆类及其制品、烹调油、坚果和食盐均低于2010-2013我国居民平均摄入量(P<0.05)。平均每标准人日能量摄入量为2587.9Kcal,平均每标准人日各类营养素摄入量为:蛋白质85.3g,脂肪110.3g,碳水化合物329.4g,膳食纤维7.7g,维生素A 191.8μg,硫胺素1.2mg,核黄素0.9mg,抗坏血酸98.0mg,维生素E总量21.3mg;钾2343.6mg,钠4070.6mg,钙433.7mg,镁377.9mg,铁24.2mg,锌13.5mg,铜1.8mg,磷1231.7mg,硒46.0mg,锰6.5mg。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硫胺素、核黄素、抗坏血酸、钾、钙、镁、铁、锌、磷等营养素摄入量均分别高于2010-2013年我国居民平均摄入量,而膳食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E、钠和铜的摄入量均分别低于2010-2013年我国居民平均摄入量(P<0.05)。3.食物摄入与营养相关慢性病的关系:2016年云南省贡山县368名怒族居民超重/肥胖率18.5%,高血压患病率18.5%,糖尿病患病率41.3%,血脂异常患病率53.8%。食物摄入状况与怒族居民营养相关慢性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性别、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过去12个月内进食过干豆类及制品(大豆)与怒族居民高血压患病有关。婚姻状况、过去12个月内进食过谷类及制品(其他谷类及制品)、畜肉类及制品(鲜或冻禽肉)和糖类(面包、饼干)食品与怒族居民糖尿病患病有关。性别、职业和过去12个月内进食过蔬菜及制品(茄类蔬菜)与怒族居民超重肥胖患病有关。婚姻状况、过去12个月内进食过畜肉类及制品(鲜或冻禽肉)和鱼类(草鱼)与怒族居民血脂异常患病有关。结论:1.2016年云南省贡山县怒族居民各类食物摄入量中除谷薯类食物、猪肉、奶类及其制品摄入量高于2010-2013年我国居民平均摄入量外,其他种类(如蔬菜、水果、水产品、蛋类及其制品、大豆及坚果类、烹调油和食盐等)食物摄入量均分别低于2013年我国居民平均摄入量。提示云南省贡山县怒族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应广泛开展营养宣教和干预工作,促进居民形成健康的食物消费行为,提高其营养与健康状况。2.2016年云南省贡山县怒族居民膳食组成每标准人日摄入量除膳食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E、钠、铜分别低于2010-2013年我国居民的平均水平外,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硫胺素、核黄素、抗坏血酸、钾、钙、镁、铁、锌和磷等摄入量均分别高于2010-2013年我国居民平均摄入量。提示云南省贡山县怒族居民能量、营养素摄入不平衡,应引起重视。提示云南省贡山县怒族居民能量、营养素摄入不平衡,应引起重视。3.2016年云南省贡山县怒族居民营养状况较10年前(2006年)有所改善,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营养相关慢性病患病率均较高。食物摄入状况与怒族居民营养相关慢性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性别、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进食干豆类及制品;糖尿病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婚姻状况、进食谷类及制品、畜肉类及制品和糖类;超重/肥胖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除性别外,还有职业和进食蔬菜及制品;血脂异常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婚姻状况、进食畜肉类及制品和鱼类。有针对性的开展少数民族人群膳食与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改变慢性病发生的行为危险因素,对减少慢性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姬泽薇,董美华[4](2019)在《2016年-2017年无锡市食品化学污染物监测分析和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本市食品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污染现状,探讨部分食品污染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按《江苏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2016年-2017年在全市采集各类食品进行8类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项目分析。结果全市17类647份样品,膨化食品、烘焙食品中含铝食品添加剂(17/17、1/47);藻类制品中铝(8/12);部分罐头食品及水产品中双酚A(28/99)、双酚S(4/99),水产品中镉(5/96),小麦粉制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10/205)均检出超标样。其他类别食品无超标项目检出。结论针对监测工作不足,不断改进,以期改善本市食品安全状况。可推广新型无铝膨松剂去除食品中含铝添加剂污染;利用生物降解法来降低食品中双酚A、双酚S和重金属污染。藻类制品中铝是否超标存在争议,需进一步对藻类制品进行安全性评价。

柳恒卓,刘晓革,赖天兵,梁进军,任国峰[5](2019)在《湖南省城乡居民常见动物性食品储存和加工方式调查》文中指出目的了解湖南省居民动物性食物储存、加工习惯现状,比较处理习惯对不同食物中微生物卫生状况影响的差异,探究微生物风险有关行为环节。方法根据人口及地区生产总值分层随机抽取长沙市、益阳市、衡阳市,随机抽取城市、乡镇各12个居民区共648户居民家庭,2017年8-9月使用自编问卷开展入户调查,了解家庭及主要烹饪人员人口学信息及5种动物性食物(鲜畜肉、鲜禽肉、鲜动物性水产、熟肉制品、鲜蛋)储存、加工及剩菜处理习惯。结果储存习惯:24.1%(95%CI:22.7%~25.5%)家庭无将食物单独包装存放习惯,15.8%(95%CI:13.0%~18.6%)家庭鲜蛋常温存放常超过1周,鲜蛋经过家庭储存过程后其中细菌含量可能增长约1 000倍,显着高于其他食品的增长倍数(P<0.05)。加工习惯:73.0%(95%CI:69.6%~76.4%)家庭无生熟食物砧板分开习惯,52.9%(95%CI:49.0%~56.8%)家庭烹饪前无清洗鲜蛋蛋壳习惯,18.7%(95%CI:15.6%~21.8%)家庭熟肉制品、7.0%(95%CI:5.0%~9.0%)家庭鲜蛋无彻底加热习惯。剩菜处理习惯:24.8%(95%CI:24.0%~25.6%)有食用剩菜习惯的家庭重新食用前加热不彻底,且习惯常温保存、再食用超过1餐的,再食用前不彻底加热比例更高(P<0.05)。结论湖南省居民动物性食品储存、加工方式存在食品安全隐患,食品风险管理及宣教中应注意以下环节有关的风险:鲜蛋存放过久,熟肉制品食用前再加热程度不足,剩余菜肴常温存放、再食用前加热不彻底等。

李冉[6](2018)在《盐水鹅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制订及销售卫生现状和品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盐水鹅,扬州人俗称“老鹅”。近年来,随着人民越来越注重饮食,从基本的吃好,到发展为吃的安全与营养。作为淮扬菜的代表之一,盐水鹅的质量及营养开始受到各方人士重视,而同时为了淮扬菜发展需要,不少淮扬菜大师表示,要制订标准,具有重要的现实及长远意义。盐水鹅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从理化指标、污染物指标、微生物指标、食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物指标等方面制订。标准制订过程中,对国内外相关标准进行查询、收集及研究,接收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等建议,经反复修改及补充形成草案。盐水鹅多采用小作坊加工,以街头摊点方式销售。为更好地控制盐水鹅卫生状况,进一步加强盐水鹅卫生管理力度,盐水鹅摊点销售卫生状况需进行研究。研究散装盐水鹅在不同贮藏温度下品质特征的变化规律,是确保盐水鹅质量安全的前提。对不同贮藏温度下散装盐水鹅品质特性进行研究,可为散装盐水鹅贮藏、食用等问题提供理论支持。1盐水鹅理化指标的研究按照国标方法测定了 150批盐水鹅水分、蛋白质、脂肪及氯化钠指标。结果显示部分指标含量不符合GB/T 23586规定。2盐水鹅污染物指标的研究按照国标方法测定了 120批盐水鹅总砷、铅、镉、总汞及铬含量。结果显示盐水鹅污染物指标符合GB 2762规定。一方面预防污染物污染盐水鹅产品的同时,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污染物检测。3盐水鹅微生物指标的研究按照国标方法测定了 150批盐水鹅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及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根据相关限量要求,非预包装盐水鹅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合格率为70.83%、44.17%和97.50%;预包装盐水鹅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均为100%。非预包装盐水鹅在加工、运输及流通等环节易受到污染,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非预包装盐水鹅微生物指标监督管理。4盐水鹅食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物指标的研究按照相关方法测定了 300批盐水鹅亚硝酸盐、山梨酸、柠檬黄、日落黄、氯霉素及罂粟壳含量。结果显示部分指标含量不符合GB2760要求。氯霉素检出1批、罂粟壳检出2批。5盐水鹅摊点销售卫生现状研究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现场抽查盐水鹅摊点共204个。从业人员268人,持有效健康证217人,持证率80.97%。防蝇防尘等卫生设施完善的有204份,合格率76.12%。对摊点使用的刀具、盘、电子秤及砧板四种工具进行大肠菌群测定,合格率分别为39.44%、33.93%、29.81%及25.98%。随机抽取72批盐水鹅,盐水鹅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合格率分别为68.06%、36.11%,致病菌检出1批。在实验研究基础上,提出盐水鹅摊点销售卫生警示,规范盐水鹅摊点销售卫生状况。6贮藏温度对盐水鹅品质的影响以散装盐水鹅为对象,研究其在4℃、25℃及35℃贮藏温度下感官、理化及微生物指标特征变化,对于当天加工制作,并在中午销售的盐水鹅,保存期限建议值为:35℃不超过8 h,25℃不超过20 h。另一方面根据实验研究,提出盐水鹅消费指南建议,指导人们健康食用盐水鹅。

张弛[7](2017)在《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食品安全法》之衔接——福喜事件若干问题钩沉》文中认为食品安全犯罪屡禁屡发的原因不在于法律规定的"不够严"而在于"不够细",刑法第140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食品安全法》的衔接不畅是造成该罪在食品犯罪案件中适用困境的根本原因。以回收食品、过期食品作为原料再生产的食品应当被认定为刑法意义上的"不合格产品"。保质期兼具事实属性与法律属性,擅自延长、修改食品保质期,或者以超过保质期的原料生产食品,销售金额超过五万元的应当认定为犯罪。以"冰鲜转冰冻"方式生产的冷冻肉制品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不合格食品,在销售金额超过五万元的情况下,应当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论处。

王君[8](2016)在《我国食品产品安全标准概况》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食品产品安全标准现状和国际食品产品标准情况,概括总结了国内外在食品产品标准方面的特点和异同,并对我国食品产品安全标准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工作建议。

刘耕典[9](2016)在《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与指标值对应关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标准规定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为:GB/T 4789.3-2003(一种方法,简称2003版方法,单位:MPN/100g (mL))与GB 4789.3-2010(第一法:大肠菌群MPN计数法,简称2010版MPN计数法,单位:MPN/g(mL);第二法: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简称VRBA法,单位:CFU/g(mL))。目前,产品标准中大肠菌群指标值大多数是根据2003版方法制定,因缺乏与2010版相对应的指标值,许多企业及检验机构在检测时对方法选取及指标值判断易产生混乱造成漏检。因此,本论文对2010版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与产品标准中大肠菌群指标值的对应关系进行了研究。本研究首先通过标准菌株试验及样品验证对比,分析了2003版方法与2010版MPN计数法的灵敏度及区别,并对其差异原因进行分析;其次对2010版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适用性进行分析,最后对酱腌菜、冰淇淋、糕点、肉制品中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与产品标准指标值的对应关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与2010版MPN计数法相对应的4大类食品中大肠菌群指标值。同时,对4大类食品设置指标值的大小及适用不同检测方法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标准菌株及50份样品验证,对2003版方法与2010版MPN计数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2003版方法灵敏度较低,原因在于2010版初发酵培养基中月桂基硫酸钠代替了2003版初发酵培养基中的胆盐,且月桂基硫酸钠对大肠菌群有修复作用。(2)通过标准菌株对VRBA法与平板计数法进行对比研究,检测结果分别为:3.9×106MPN/g(mL)、4.7×106MPN/g(mL),证实VRBA法在大肠杆菌检测中有较好灵敏度。用2010版MPN计数法与VRBA法对120份样品进行检测,不合格率分别为:10.8%、12.5%,差异较小,且VRBA法有较好灵敏度。但MPN计数法为最大概率值,VRBA法为准确定量值,建议国家在要求比较严格的食品种类,例如婴幼儿及老年食品中采取VRBA法检测,且对相应指标值进行修改。(3)4大类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与产品标准中指标值对应关系研究结果如下:袋装酱腌菜、冰淇淋、冷加工糕点各50份,2003版方法与2010版MPN计数法检测,结果都为合格,2010版MPN计数法对应的指标值分别应为≤0.3MPN/g、≤4.5MPN/g、≤3MPN/g,建议对于袋装酱腌菜、冰淇淋检测指标可以设置在生产加工环节,便于监管。以上两种检测方法对50份散装酱腌菜进行检测,不合格率分别为:8%、12%,对应指标值应为≤0.9MPN/g。对50份热加工糕点进行检测,不合格率分别为:6%、10%。对应指标值应为≤3MPN/g。肉制品:肉干、肉松、酱卤肉、熏煮火腿各50份,2003版检测方法,不合格率分别为:0%、2%、10%、4%,2010版MPN计数法,不合格率分别为:4%、4%、16%、6%,指标值分别应为≤0.3MPN/g、≤0.4MPN/g、 ≤1.5MPN/g、≤0.9MPN/g。不合格产品都来源于散装产品,建议国家加强散装食品,尤其是酱卤肉的监管,且对指标值可以做出适当调整。25份冻禽肉样品,2003版方法与2010版MPN计数法检测,结果都为合格,对应指标值应为≤100MPN/g;25份鲜禽肉,用以上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检测,不合格率都为:2%,指标值应为≤50MPN/g。冷冻对大肠菌群损伤较大,所以大肠菌群作为冷冻食品指示菌不理想,建议国家将肠杆菌科作为冻禽指示菌,且将检测环节设置于包装后急冻前的胴体。(4)2010版方法会逐渐替代2003版方法,相对应的产品标准会陆续出台新版,其中大肠菌群指标值也会随之更新。由于2010版MPN计数法检出率较2003版方法高,建议企业应注意提高产品品质、加强生产卫生管理。

刘奂辰,燕燕,樊永祥[10](2015)在《我国食品生产经营规范类标准现况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原卫生部(现国家卫生与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2年底全面启动了食品标准的清理工作,共搜集到食品标准约5 000项,其中食品生产经营规范类标准398项。此次清理过程反映出我国食品标准存在内容界定不清、部分标准内容之间重复交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亟需建立完善等诸多问题,本文对食品生产经营规范类标准进行了汇总、整理和分析,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为食品标准清理及整合工作提供参考。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鲜(冻)禽肉卫生标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鲜(冻)禽肉卫生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LCA的海参行业清洁生产评价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写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海参行业生产现状
        1.1.2 海参行业生产流程分析
        1.1.3 海参行业资源环境问题分析
    1.2 清洁生产研究进展
        1.2.1 清洁生产定义与政策介绍
        1.2.2 清洁生产研究与应用现状
    1.3 清洁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1.3.1 生命周期评价技术
        1.3.2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1.3.3 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进展
    1.4 海参行业清洁生产
        1.4.1 海参行业清洁生产研究现状
        1.4.2 海参行业清洁生产研究问题
    1.5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2 海参行业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2.1 引言
    2.2 海参生产过程生命周期评价
        2.2.1 目标与范围的确定
        2.2.2 海参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2.2.3 清单分析
        2.2.4 影响评价
        2.2.5 结果解释与改进措施
    2.3 海参生产技术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2.3.1 育苗技术生命周期评价
        2.3.2 养殖技术生命周期评价
    2.4 不确定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海参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1 引言
    3.2 海参育苗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3.2.1 指标体系技术规范
        3.2.2 一级指标选取说明
        3.2.3 二级指标及基准值选取说明
        3.2.4 指标权重计算及指标体系确定
        3.2.5 企业清洁生产评价计算方法
        3.2.6 案例研究
    3.3 海参养殖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3.3.1 指标体系技术规范
        3.3.2 一级指标选取说明
        3.3.3 二级指标及基准值选取说明
        3.3.4 指标权重计算及指标体系确定
        3.3.5 企业清洁生产评价计算方法
        3.3.6 案例研究
    3.4 海参加工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3.4.1 指标体系技术规范
        3.4.2 一级指标选取说明
        3.4.3 二级指标及基准值选取说明
        3.4.4 指标权重计算及指标体系确定
        3.4.5 企业清洁生产评价计算方法
        3.4.6 案例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海参行业绿色供应链网络设计与优化研究
    4.1 引言
    4.2 供应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4.3 海参行业绿色供应链合作伙伴筛选方法
    4.4 海参行业绿色供应链网络设计
        4.4.1 绿色要素
        4.4.2 结构层级
        4.4.3 绩效内容
    4.5 海参行业绿色供应链网络优化
        4.5.1 网络优化模型
        4.5.2 网络优化算法
        4.5.3 网络优化案例研究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海参生产过程与技术生命周期清单数据蒙特卡罗模拟结果
附录B 海参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调查问卷及评价结果
附录C 海参生产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表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2)2015~2018年玉溪市售肉及肉制品细菌性污染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品来源及采集
    2.2 仪器与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检测方法
        2.3.2 质量控制
        2.3.3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肉及肉制品中细菌性污染状况
        3.1.1 卫生指标菌
        3.1.2 食源性致病菌
    3.2 不同采样时间肉及肉制品中细菌性污染状况
    3.3 不同地区肉及肉制品中细菌性污染状况
        3.3.1 不同县区的细菌性污染状况
        3.3.2 城市和农村的细菌性污染状况
    3.4 不同采样环节肉及肉制品中细菌性污染状况
    3.5 不同动物来源肉及肉制品中细菌性污染状况
4 结论与讨论

(3)云南怒族居民膳食营养状况及与慢性病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部分 前言
第二部分 2016年云南省贡山县怒族居民食物与营养素摄入状况及食物摄入与慢性病的关系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与建议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膳食结构与慢性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4)2016年-2017年无锡市食品化学污染物监测分析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
    1.2 方法
        1.2.1 监测项目和方法
        1.2.2 评价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概况
    2.2 不同类别食品监测情况
    2.3 不同类别监测项目的超标情况
    2.4 藻类制品与水产及其制品金属元素指标对比
3 讨论

(5)湖南省城乡居民常见动物性食品储存和加工方式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案
    1.3 质量控制
    1.4 动物性食品中细菌总量在不同温度下随储存时间变化倍数的设定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一般结果
    2.2 食物原料储存习惯
    2.3 食物原料加热习惯
    2.4 原料储存及加热习惯对食物中细菌含量影响的综合评价
    2.5 剩余食物处理习惯
    2.6 其他储存、加工习惯
3 讨 论

(6)盐水鹅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制订及销售卫生现状和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 立题依据
        1.1 盐水鹅
        1.2 盐水鹅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亟待制订
        1.3 我国地方特色肉制品相关标准
        1.4 我国法律法规和标准相关要求
        1.5 盐水鹅摊点销售卫生状况
        1.6 不同贮藏温度对盐水鹅品质的影响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4 研究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盐水鹅理化指标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盐水鹅水分测定结果
        2.2 盐水鹅蛋白质测定结果
        2.3 盐水鹅脂肪测定结果
        2.4 盐水鹅氯化钠测定结果
    3 讨论
        3.1 盐水鹅水分测定情况
        3.2 盐水鹅蛋白质测定情况
        3.3 盐水鹅脂肪测定情况
        3.4 盐水鹅氯化钠测定情况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盐水鹅污染物指标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盐水鹅总砷测定结果
        2.2 盐水鹅铅测定结果
        2.3 盐水鹅镉测定结果
        2.4 盐水鹅总汞测定结果
        2.5 盐水鹅铬测定结果
    3 讨论
        3.1 盐水鹅总砷测定情况
        3.2 盐水鹅铅测定情况
        3.3 盐水鹅镉测定情况
        3.4 盐水鹅总汞测定情况
        3.5 盐水鹅铬测定情况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盐水鹅微生物指标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盐水鹅菌落总数测定结果
        2.2 盐水鹅大肠菌群测定结果
        2.3 盐水鹅致病菌测定结果
    3 讨论
        3.1 盐水鹅菌落总数测定情况
        3.2 盐水鹅大肠菌群测定情况
        3.3 盐水鹅致病菌测定情况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盐水鹅食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物指标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盐水鹅亚硝酸盐测定结果
        2.2 盐水鹅山梨酸测定结果
        2.3 盐水鹅日落黄及柠檬黄测定结果
        2.4 盐水鹅氯霉素测定结果
        2.5 盐水鹅罂粟壳测定结果
    3 讨论
        3.1 盐水鹅亚硝酸盐测定情况
        3.2 盐水鹅山梨酸测定情况
        3.3 盐水鹅日落黄及柠檬黄测定情况
        3.4 盐水鹅氯霉素测定情况
        3.5 盐水鹅罂粟壳测定情况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盐水鹅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草案)的制订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盐水鹅
    4 技术要求
        4.1 原辅料
        4.2 感官要求
        4.3 理化指标
        4.4 污染物限量
        4.5 微生物限量
        4.6 食品添加剂
        4.7 非法添加物
        4.8 净含量
    5 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
    6 检验规则
        6.1 组批
        6.2 抽样
        6.3 检验
        6.4 取样方法
        6.5 判定规则
    7 标识、包装、运输、贮存
        7.1 标识
        7.2 包装
        7.3 运输
        7.4 贮存
第七章 盐水鹅摊点销售卫生状况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2.2 销售人员与环境卫生状况
        2.3 食品容器及用具大肠菌群测定结果
        2.4 市售盐水鹅微生物测定结果
    3 讨论
        3.1 销售人员与环境卫生状况
        3.2 食品容器及用具大肠菌群状况
        3.3 市售盐水鹅微生物指标状况
        3.4 盐水鹅摊点销售卫生警示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不同贮藏温度对盐水鹅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贮藏温度对L~*值影响
        2.2 不同贮藏温度对a~*值影响
        2.3 不同贮藏温度对b~*值影响
        2.4 不同贮藏温度对感官品质影响
        2.5 不同贮藏温度对pH值影响
        2.6 不同贮藏温度对TVB-N值影响
        2.7 不同贮藏温度对TBARS值影响
        2.8 不同贮藏温度对菌落总数影响
    3 讨论
        3.1 不同贮藏温度L~*值、a~*值及b~*值测定情况
        3.2 不同贮藏温度感官品质测定情况
        3.3 不同贮藏温度pH值测定情况
        3.4 不同贮藏温度TVB-N值测定情况
        3.5 不同贮藏温度TBARS值测定情况
        3.6 不同贮藏温度菌落总数测定情况
        3.7 盐水鹅消费指南建议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综述: 全国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研究概况
    1 资料来源
    2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发布情况
    3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类别
    4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地域分布
        4.1 产品类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涵盖食品类别
        4.2 检验方法类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涵盖类别分布
        4.3 生产经营规范类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涵盖类别分布
    5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存在的问题
        5.1 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重叠
        5.2 形式与内容不规范
        5.3 管理手段滞后,监管不力
        5.4 支持力度不够
    6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的建议
        6.1 明确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地位
        6.2 加强地方特色产品标准化建设
        6.3 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意见
        6.4 广泛听取消费者的意见
    7 结语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1 盐水鹅理化指标的研究
    2 盐水鹅污染物指标的研究
    3 盐水鹅微生物指标的研究
    4 盐水鹅食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物指标研究
    5 盐水鹅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草案)的制订
    6 盐水鹅摊点销售卫生状况研究
    7 不同贮藏温度对盐水鹅品质的影响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7)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食品安全法》之衔接——福喜事件若干问题钩沉(论文提纲范文)

一、《食品安全法》与《刑法》第140条的衔接困境
二、回收食品再生产行为之定性
三、保质期法律性质之析正
     (一) 保质期的双重属性
     (二) 保质期的适用范围
     (三) 修改、延长保质期行为的性质
     (四) 使用过期原料生产食品的法律责任分析
四、“冰鲜转冰冻”行为违法性之证成
五、福喜事件对我国食品安全制度的启示与指引
     (一) 完善食品犯罪案件相关法律规定、强化行刑衔接
     (二) 深化对保质期法律性质的理解、完善管理规范
     (三) 重视食品回收环节的法律监督、加大执法力度

(8)我国食品产品安全标准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食品产品安全标准现状
    1.1 标准的覆盖面
    1.2 标准的主要内容
    1.3 标准设置的主要原则
        1.3.1 增强通用性
        1.3.2 适合我国特点
        1.3.3 确保安全
    1.4 与其他几类标准的关系
2 不同国家/地区食品产品标准概况
    2.1 标准依需设置,各具特色
    2.2 内容粗细不一,各有侧重
3 我国食品产品安全标准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工作规划
    3.1 食品标准清理成果的深化与巩固
    3.2 食品产品安全标准的进一步完善
    3.3 关于标准内容设定方面的争议
    3.4 标准使用者与标准管理者间的矛盾
    3.5 某些指标实际执行的问题
    3.6 未来的工作重点和设想

(9)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与指标值对应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定义
    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展现状
    1.3 食品中微生物限量指标的意义
    1.4 大肠菌群的概述
        1.4.1 大肠菌群的定义
        1.4.2 大肠菌群的分类
        1.4.3 大肠菌群作为微生物指示菌的卫生学意义
        1.4.4 大肠菌群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4.5 大肠菌群微生物限量指标设置的现状
    1.5 主要贸易国家食品卫生检测标准的发展现状
        1.5.1 我国食品卫生检测标准的现状
        1.5.2 国外卫生检测标准的现状
    1.6 主要贸易国家食品安全卫生学指示菌的设置
    1.7 主要贸易国家食品卫生学指示菌限量值的发展现状
        1.7.1 CAC相关食品微生物限量指标的现状
        1.7.2 澳大利亚、新西兰相关食品微生物限量指标的现状
        1.7.3 欧盟相关食品微生物限量指标的现状
    1.8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研究内容
        1.8.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8.2 研究内容
2 大肠菌群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样品与试剂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国标2003版方法与2010版MPN计数法灵敏度的对比分析
        2.3.2 国标2003版方法与2010版MPN计数法灵敏度的验证
        2.3.3 探究培养基不同成分及pH对两种检测法的影响效果
        2.3.4 国标2010版MPN计数法与VRBA法的对比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国标2003版方法与2010版MPN计数法标准菌株验证实验
        2.4.2 国标2003版方法与2010版MPN计数法样品验证实验
        2.4.3 两种培养基不同成分及pH对两种方法的影响
        2.4.4 月桂基硫酸钠抑制革兰氏阳性菌机理的分析
        2.4.5 国标VRBA法与平板计数法标准菌株验证实验
        2.4.6 国标2010版MPN计数法与VRBA法样品验证实验
    2.5 本章小结
3 四大类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与现行指标值对应关系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样品
        3.2.2 主要试剂
        3.2.3 主要仪器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大肠菌群MPN计数法
        3.3.2 检测方法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两种方法MPN计算值的对比分析
        3.4.2 酱腌菜限量指标的分析
        3.4.3 冰淇淋限量指标的分析
        3.4.4 糕点限量指标的分析
        3.4.5 肉制品限量指标的分析
        3.4.6 四大类食品不合格率差异性的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袋装酱腌菜样品信息表
附录B 冰淇淋样品信息表
附录C 袋装糕点样品信息表
附录D 袋装肉制品样品信息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我国食品生产经营规范类标准现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食品生产经营规范类标准的分布
    1.1标准的属性构成
    1.2标准的适用环节
    1.3标准涉及的食品类别
    1.4标准的归口部门
    1.5标准的发布实施年限
2现行食品生产经营规范类标准的主要问题
    2.1标龄过长
    2.2标准内容重复、交叉
    2.3标准命名方式不统一
    2.4缺少部分产品类别的强制性标准
    2.5标准体系构建亟待加强
3对策与建议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鲜(冻)禽肉卫生标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LCA的海参行业清洁生产评价与应用研究[D]. 侯昊晨.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2]2015~2018年玉溪市售肉及肉制品细菌性污染状况调查[J]. 吴林蔚,郑超,陶婷婷,马惘卿,向正华,李旭东,王铁程,薛亚东,包蕾.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22)
  • [3]云南怒族居民膳食营养状况及与慢性病相关性研究[D]. 赵江.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1)
  • [4]2016年-2017年无锡市食品化学污染物监测分析和对策研究[J]. 姬泽薇,董美华.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9(17)
  • [5]湖南省城乡居民常见动物性食品储存和加工方式调查[J]. 柳恒卓,刘晓革,赖天兵,梁进军,任国峰. 实用预防医学, 2019(04)
  • [6]盐水鹅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制订及销售卫生现状和品质研究[D]. 李冉. 扬州大学, 2018(12)
  • [7]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食品安全法》之衔接——福喜事件若干问题钩沉[J]. 张弛.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7(03)
  • [8]我国食品产品安全标准概况[J]. 王君.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6(05)
  • [9]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与指标值对应关系的研究[D]. 刘耕典. 陕西科技大学, 2016(02)
  • [10]我国食品生产经营规范类标准现况分析[J]. 刘奂辰,燕燕,樊永祥.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5(05)

标签:;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鲜(冻)禽卫生标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