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工程地质述评

秦始皇陵工程地质述评

一、秦始皇陵工程地质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史朝洋,高维强,张利明,张林,冯旭亮,何滔,郑有伟[1](2021)在《唐昭陵韦贵妃墓综合地球物理探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韦贵妃墓是唐昭陵众多陪葬墓中距离主陵最近、形制级别最高的陪葬墓,也是唯一一座已经发掘清理的唐代"因山为陵"的墓葬,是研究昭陵形制的直接资料。本次在韦贵妃墓开展无人机激光雷达测绘、地面高精度重磁测量、高密度电法测量、地质雷达探测和土壤氡气测量等工作,旨在验证方法有效性,总结技术要点,为昭陵地宫探测积累技术资料和经验。韦贵妃墓对原始地层的扰动和破坏,形成了明显的物性差异和特殊工程地质结构;本次利用地面高精度重磁测量结合土壤测氡,较为有效地圈定了地下墓室平面位置,高密度电法准确圈定了韦贵妃墓地下空间位置,探地雷达清晰地探测到了韦贵妃墓的精细结构,分辨率达到亚米级,这些成果为下一步地球物理探测昭陵地宫提供了依据。

程汉(Metehan Seven)[2](2021)在《世界遗产真实性保护在可持续旅游发展中的应用 ——以大足石刻为例》文中提出

董莉莉[3](2021)在《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兴盛》文中认为丝绸之路是连接欧亚大陆的桥梁,它将古代世界几大文明中心连接了起来,无论对中国史还是世界史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丝绸之路这一课题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开展,探讨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对于今天“一带一路”的发展来说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兴盛的关系作系统性的研究。重点探讨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存续在促进汉王朝的兴盛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后,更为宏大的世界图景进入了汉王朝的视野,促使汉王朝改变了其在边疆地区的战略布局,并致力于开拓丝绸之路。其一,对匈奴方面的策略,汉王朝由最初的击退匈奴、解除边疆威胁向消除匈奴在西北边疆以及西域的势力转变。其二,对于西域,汉王朝开始开拓与经营西域,使其“威德遍于四海”,造就“四夷来献”的政治盛景,构建更为广大的“天下秩序”。基于此,汉王朝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军事战争、边疆建设。其结果是,丝绸之路得以开拓的同时,匈奴势力消退,汉王朝控制了西域地区,映照出了汉王朝的崛起。其次,丝绸之路的畅通促进了汉王朝经济的繁荣。异域经济作物的引进与种植增加了汉王朝的物产种类,中原地区种植的葡萄树、胡桃树、胡麻、胡葱等皆由这一时期引进。这些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还丰富了中原地区人们的饮食生活,一些经济作物还因其药效价值而促进了内地医药学的发展。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异域诸国对国内丝绸、漆器等的需求是促进国内相关产业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以丝织业为例,丝绸之路开通之后,内地丝织品的生产数量是开通之前的数百倍,其中原因除了国内本身的需求外,异域诸国的需求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再次,丝绸之路的存续促进了汉王朝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异域文明的不断输入为汉王朝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元素,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时期的百戏就是在吸收中国古代各类艺术的前提下,融入异域元素而形成的。社会上兴起了胡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均受到了胡风的影响。另外,佛教的传入为汉代原有的思想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汉代的既有信仰。最后,丝绸之路将欧亚大陆连接了起来,在这部新的世界史中,汉王朝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逐步展现出其国际影响力。其一,汉王朝对中亚、西亚尤其是帕提亚帝国的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帕提亚帝国政局的变动与遥远的汉王朝的兴衰息息相关。匈奴西迁,在欧洲引起了民族大迁徙以及罗马帝国的消亡,是汉王朝的西拓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其二,在国际贸易中,丝绸、铁器等畅销商品来自汉王朝,彰显了汉王朝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在中西交往中,帝都长安与洛阳作为中西商品的集散地,已经发展为国际性的商贸中心。

冯晓明[4](2021)在《黄土电阻率与物理工程性质关系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高密度电法在地下勘探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它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方法,可以提供地下连续图像。根据土体的导电现象,利用高密度电法可以评价地下水分的时空变化和划分地层,然而,现场调查的地球物理和岩土工程数据集通常是独立获取的,高密度电法只能对浅层地下进行定性评价。在黄土高原地区,物理工程性质指标与地球物理信号关联不够,对地下土体的反映主要凭经验,岩土特性的量化已经成为在工程应用和地质灾害评价中严格使用高密度电法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项研究中,以兰州马兰黄土为主要研究对象,天水黄土和石英砂作为添加剂,研究黄土电阻率与各种物理工程性质参数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四相电极法测量了黄土的电阻率,采用TDR技术测量了黄土的介电常数,详细研究了与水分、密实程度、粒度和介电常数等相关的物理性质指标与电阻率的关系。发现电阻率与含水率、体积含水率和饱和度呈负相关,并根据电阻率随含水率变化将其分为了三个阶段。此外,还发现电阻率随着湿密度、干密度、粒径的增加而降低,随着介电常数和孔隙比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介电常数下,干密度越大,其电阻率越小,细颗粒含量对电阻率-介电常数曲线的影响没有明确的规律,对电阻率和介电常数进行拟合分析,发现电阻率与介电常数符合幂函数关系。在电阻率与体积含水率、孔隙比等物理性质指标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黄土电阻率与持水性、抗剪性和固结性参数之间的关系。以体积含水率为桥梁,获得了不同基质吸力值所对应的电阻率,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两者呈正相关,且在相同基质吸力下,电阻率随着干密度增加而降低,随着粒径加粗而增加。同时发现干密度越大、细颗粒含量越高,电阻率-基质吸力曲线越平缓,石英砂含量越高,电阻率-基质吸力曲线越陡。对比分析了两种电阻率-基质吸力模型,发现幂函数模型更能明确的表达出黄土电阻率与基质吸力的关系。通过相同初始含水率、不同干密度重塑黄土样品的直剪试验研究黄土电阻率与抗剪性参数之间的关系,发现电阻率与抗剪强度、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呈负相关。以孔隙比为桥梁,使电阻率与固结压力、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和固结系数相关联。发现电阻率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加而减小,且降低速率逐渐变小。此外,电阻率随着压缩系数、固结系数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压缩模量的增加而减小,对电阻率和固结系数进行拟合分析,发现电阻率与固结系数呈线性关系。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系统研究了黄土电阻率与其物理工程性质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由电阻率数据向物理工程性质参数转化的基本依据,给现场高密度电法结果的解释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使短时间、大面积、低成本获得黄土物理工程性质参数成为可能,这在岩土工程勘察和地质灾害调查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孙伟刚[5](2018)在《秦始皇帝陵选址新认识》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有关秦始皇帝陵的历史文献入手,梳理了建设前及过程中的工程难题,结合陵区自然环境、地下水位与地质概况,以及秦始皇帝陵考古发现的遗存分布,认为陵区所在的自然环境不利于帝陵各种要素的布置,自然条件与地质结构制约了陵墓地宫的选择,地下水位决定了秦陵地宫选址的不合常理,而且与中国古代大型陵墓选址的传统不符。按照自然地质和中国古代陵墓选址的传统考虑,秦始皇帝陵的选址是一个错误的选择,但是,在秦始皇帝的强势推动下,克服了诸多不便,最终营建了一座秦帝国政治体制的理想化再现与秦始皇帝理念中的地下帝国。

陈秉昊[6](2018)在《西安市历史文物对地下空间开发的限制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和城市快速发展,停车难、交通拥堵、雾霾等城市病凸显,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已成为解决城市病和宜居城市建设中最重要的途径。西安是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物类型多、品质高、分布广,科学地保护历史文物是地下空间开发中不可回避的科技命题之一。在分析西安市历史文物地基基础特征及其与地下空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地下空间开发的历史文物分类方案,揭示了不同类型历史文物的附加应力分布规律,探索了地下空间开发对历史文物的影响和历史文物对地下空间开发的限制性评价。主要取得如下成果:(1)提出了面向地下空间开发的历史文物分类方案。结合历史文物的分布特征、调查特点、地基基础类型、附加应力分布特点及地上地下协调发展综合分类原则,提出了面向地下空间开发的历史文物分类方案,将西安市历史文物划分为方形基座类、方形基座球形地基类、天然考古类、地下硐室类及条形基础类5类。(2)揭示了不同类型历史文物的附加应力分布规律。选取了除天然考古类以外其他类型的历史文物,模拟计算了应力的分布情况,其中方形基座类历史文物地基中应力分布整体呈马鞍形,应力纵向影响深度为10m-20m,横向影响近似基础水平范围的1.5倍;方形基座球形地基类历史文物应力分布受球形地基土控制,地基土外呈泡状扩散,影响范围略大于球形地基土范围;地下硐室类历史文物的应力分布受地下硐室的影响,影响范围为硐室整体大小的3-5倍;条形基础类应力分布呈平缓的马鞍形,附加应力纵向影响的深度20m以内,横向影响范围略大于城墙的宽度。(3)探索了地下空间开发对历史文物的影响。利用ABAQUS软件,塔楼房型台基础类文物及条形地基文物的地下空间评价模型,设计了不同截面,不同开挖方式,不同开挖深度的地下硐室开挖等8种工况,模拟了不同工况条件下,对文物的安全性影响;确定了临近历史文物的地下空间资源开发的空间位置对历史文物的沉降变形范围不会超过30m。(4)完成了历史文物对地下空间开发的限制性评价。在系统分析不同类型历史文物的地下附加应力分布、地下空间开发对历史文物影响的基础上,根据文物可接受的变形范围,定量分析其对地下空间开发的限制性作用;从保护历史文物的角度,提出不同类型历史文物对地下空间利用在垂向和水平方向的安全范围、容许开发范围、禁止开发范围,并提出对应不同阈值范围的工程措施和建议。

柏光尘[7](2018)在《秦始皇陵遗址土壤孔隙定量化研究和园区包气带水盐运移情况》文中研究表明土壤孔隙是其发挥自身功能的结构基础,目前关于遗址土壤尤其是陵区土壤的孔隙结构国内相关研究较少。土壤的水盐分布是土壤水盐运移的研究基础,地下水补给是降水入渗包气带的最终结果,也是盐分穿过土层污染地下水的途径,目前有关遗址区包气带水盐运移对遗址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地下水污染的研究较少。本文基于CT扫描技术研究了秦始皇陵兵马俑3号坑不同位置且具有不同历史背景的遗址土壤孔隙结构,揭示了不同遗址土壤的孔隙在多重尺度下的分布和形态特征差异,并通过孔隙结构分析的结果,揭示了遗址的修筑工艺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在土壤的孔隙结构特征上。另基于氯离子质量平衡法评估了皇陵园区周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地下水补给情况并分析了误差原因,解释了误差来源,阐明了秦始皇陵园区周围的包气带水盐分布规律,揭示了过量施肥和人工灌溉对深层地下水的污染机制。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遗址土壤和非遗址土壤的孔隙差异情况具体体现在孔隙度、孔隙数目、孔隙形状、孔隙结构的连通性和复杂程度等多个孔隙特征中,细夯土和粗夯土都含有较多的土壤孔隙,烧结土的孔隙数较少;烧结土的孔隙度要显着高于其他两种遗址土和非遗址土;相较而言细夯土中几乎没有当量孔径>100μm的大孔隙存在,且孔隙分布和大小都很均匀,孔隙形状也较规则,狭长孔隙和不规则孔隙较少,粗夯土中孔隙分布不均匀,大孔隙、狭长孔隙和不规则孔隙均较多,烧结土中孔隙类型以大孔隙为主并且形态较规则,孔隙连通性和复杂程度较低。(2)细夯工艺可以显着降低土壤孔隙度,并提高孔隙结构的均一性,使得土壤结构变得致密;粗夯工艺虽也在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土体结构的密实程度,但总体上还是与细夯工艺对土体结构带来的影响相差较大;火烧会使得土体和孔隙膨胀,土壤结构变得疏松。粗夯工艺适合在修筑前用来对墓室地基进行夯实,而细夯土稳定性更优异,适合被应用在夯土墙的筑造中,在建筑中起到主承重作用。(3)园区包气带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和土壤质地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土壤水分分布与粘粒和粉粒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而与砂粒则存在负相关性。水分垂直分布特征与黄土-古土壤序列有关,而且一层黄土和一层古土壤构成一次湿度起伏,并有随剖面深度增加湿度变大的趋势。包气带盐分分布受到过量施肥的影响较大,使得浅层包气带累积了大量盐分,会对浅埋的文物遗址产生盐害威胁;人工林地的多次人工灌水,导致土壤的干湿变化使得盐分离子在深层包气带形成了多次累积,随着淋溶向包气带深处运移对埋藏较深的地下水会产生潜在的污染威胁。(4)人工林地(8#)和弃耕农地(3#、5#)三个采样点多年平均大气降水垂向入渗补给强度分别为98.54 mm/a、133.09 mm/a和280.12mm/a,该结果受灌溉施肥带来的影响较大。

翟宏毅[8](2015)在《西安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背景下的秦东陵保护利用初探》文中研究说明秦东陵位于西安市临潼区西南,灞河东岸,骊山西麓,东北至秦始皇陵直线距离约8公里,西南距西安中心城区约15公里。遗存面积约5平方公里。是一处战国晚期的秦王陵区,是继临潼秦始皇陵、凤翔秦公陵园之后,于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又一处秦王陵区。对于研究战国后期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发展演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依据,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在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10月23日,西安市委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西安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规划建设实施方案》。决定由曲江新区和临潼区合作,共同开发建设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着力打造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康体养生、温泉疗养、商贸会展为一体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区域面积27.33平方公里。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规划建设用地的范围将秦东陵遗址区全部包含在内,导致秦东陵所处地区的用地性质从文物古迹用地转变为旅游商业用地,这是直接导致秦东陵保护与临潼度假区开发建设产生矛盾的主要根源。本论文以秦东陵为研究对象,对秦东陵保护与度假区建设之间的矛盾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最终提出保护利用的基本对策。本论文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首先,回顾、整理了秦国的概况;调查、评价了秦东陵的遗存现状;并以此为基础评估了秦东陵的价值。其次,通过对秦东陵遗址区环境现状以及临潼度假区规划与建设现状的分析,提出秦东陵保护的主要问题,即秦东陵保护与度假区建设的矛盾突出。最后,通过对陕西大遗址保护相关案例的分析其对秦东陵保护的启示,研究、制定了秦东陵合理的保护区划以及符合秦东陵保护要求的遗址区综合利用途径,即考古遗址公园结合乡村旅游的利用模式。

焦南峰,张仲立,段清波,田亚岐,侯宁彬,肖健一[9](2008)在《陕西秦汉考古五十年综述》文中认为

张颖岚[10](2008)在《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秦始皇帝陵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埋藏物最丰富的一座大型陵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研究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1961年被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清单,是目前陕西省唯一一处独有的世界文化遗产。根据考古研究工作,秦始皇帝陵区占地面积达56.25平方公里,其中,秦始皇帝陵园占地面积2.13平方公里,为核心区域,秦始皇帝陵区的文物分布密集区接近20平方公里。多年来,在秦始皇帝陵园内外先后发现了180余座陪葬坑,数百座墓葬和数百万平方米的建筑基址,出土了包括秦兵马俑、彩绘铜车马、百戏俑、青铜水禽等一大批精美的文物。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也有利于带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社会、经济繁荣,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为了切实保护好秦始皇帝陵这一珍贵人类文化遗产,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协调发展,近年来,国家和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对于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与利用具有十分重要和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的资源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本课题即以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对策研究为主旨,以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分析文化遗产本体和所依存区域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利用,以及社会、经济方面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以寻找有利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有利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化模式,提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对策,为地方政府及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本文提出,“文化遗产”和“文化遗产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化遗产地”是指文化遗产本体及其与文化遗产有一定联系的地域所构成的空间区域和人文环境、生态自然环境的总合。按照“文化遗产地”这一概念研究和分析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中所出现的各类问题和矛盾,有助于将文化遗产的保护置于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框架内,统筹和协调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也有利于突出文化遗产保护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以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的区域社会、经济科学发展方式。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对可持续发展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博弈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等相关理论和分析方法及其在文化遗产地综合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探讨,建立研究理论基础。同时,对秦始皇帝陵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遗产资源分布和管理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提出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目前存在着文化遗产资源富存状况不清、缺少统一的管理体制、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文化遗产展示手段陈旧单一、文化产业开发不足等问题,并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潜在原因。通过对国内外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的经验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分析,并结合相关理论,本文认为,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的核心在于可持续发展。既要注重文化遗产本体的可持续发展,也要关注文化遗产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利用矛盾、冲突的有效途径,并提出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的具体对策和建议:(1)科学研究工作是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中的基础环节。要通过深化多学科应用水平、推进考古研究工作,扶持文化遗产保护科研机构、解决文化遗产保护难关,进一步拓展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2)尽快理顺管理体制,有助于统筹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近期可对秦始皇帝陵区的文化遗产管理机构和管理职责进行整合,建立以文化遗产管理部门为主导,地方政府配合行使相关职能的管理体制,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作为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的实施主体;远期目标是以秦始皇帝陵陵区为基础,建立新的行政区域——“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保护特区”,并成立统一的、具有完全行政管理权的文化遗产地管理机构。(3)重视观众的体验需求和多层次要求,采用多种形式活化文化遗产内涵,提升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的展示水平,并注重保护与展示和谐统一;(4)秦始皇帝陵的文化遗产保护要充分考虑到社区利益,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切实提高全社会对于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缓解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与对立,使当地政府和居民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受益,从而调动和激发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主动性和自觉性;(5)统筹文化遗产地的保护与发展,协调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是实现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有效管理的重要对策。可以通过实施产业引导政策、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模式、建立健全巾场准入和管理制度等方式引导和规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二、秦始皇陵工程地质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秦始皇陵工程地质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唐昭陵韦贵妃墓综合地球物理探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工作方法
    1.1 韦贵妃墓形制及工作布置
    1.2 地面高精度重磁测量
    1.3 高密度电阻率法
    1.4 地质雷达
    1.5 氡气测量
2 探测成果分析
    2.1 地面高精度重磁测量结果分析
    2.2 土壤测氡结果分析
    2.3 高密度电阻率法结果分析
    2.4 地质雷达结果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3)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兴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学术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及构架
第一章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变迁
    第一节 丝绸之路开通前的汉王朝形势
        一、汉王朝国力的提升
        二、汉王朝的边疆形势
    第二节 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
        一、早期丝绸之路
        二、张骞“凿空”与汉王朝新局面的打开
    第三节 丝绸之路的拓展
        一、丝绸之路的经营与维护
        二、丝绸之路对河西和西域地区的连通
        三、丝绸之路对欧亚大陆诸文明的连通
第二章 丝绸之路与汉王朝西北边疆的构建
    第一节 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对河西地区的经略
        一、丝绸之路的开拓对匈奴战略的转变
        二、汉王朝对河西地区的政治经营
        三、汉王朝在河西地区的屯田开发
    第二节 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对西域地区的拓展
        一、张骞“凿空”与汉王朝西域战略的转变
        二、从军事开拓到西域诸国的“东向”
        三、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对西域地区的政治构建
        四、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对西域地区屯田体系的建立
第三章 丝绸之路与两汉王朝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西方作物的引进对汉王朝经济的促进
        一、西部世界经济作物的输入
        二、西方“善马”的引入
    第二节 外来生产技术的传入对汉王朝经济的影响
        一、西方毛纺织技术的东传
        二、两汉医药学中的异域因素
        三、西方铠甲具装技术的引进
        四、西方建筑技术的引进
    第三节 丝绸之路开通后外向需求对内地生产的影响
        一、官方贸易的需求
        二、民间贸易的需求
        三、外向需求影响下的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四节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一、丝绸之路与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丝绸之路与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
第四章 丝绸之路与两汉王朝思想与文化的繁荣
    第一节 异域文化艺术的传入对汉王朝文化的影响
        一、异域乐器、乐舞及杂技的传入
        二、绘画以及雕刻风格的变化
    第二节 佛教传入对汉代精神世界的影响
        一、丝绸之路的畅通与西方僧人的东来
        二、佛教在东汉王朝的传播
        三、佛教对汉王朝既有信仰的影响
    第三节 “胡风”传入对汉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丝绸之路的畅通与汉代“胡风”的盛行
        二、“胡风”与汉代社会新风尚
第五章 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国际影响力
    第一节 丝绸之路对中亚、西亚政治地理格局的影响
        一、丝绸之路对中亚地区的影响
        二、丝绸之路对帕提亚帝国的影响
    第二节 丝绸之路开拓的递进影响
        一、匈奴西迁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二、贵霜帝国南下印度
    第三节 丝绸之路对国际经济格局的影响
        一、汉王朝国际贸易主导地位的确立
        二、长安、洛阳国际商贸中心地位的确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黄土电阻率与物理工程性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密度电法的发展与应用
        1.2.2 土的电阻率室内测试方法
        1.2.3 土的电阻率模型
        1.2.4 土的电阻率与物理性质关系研究现状
        1.2.5 土的电阻率与工程性质关系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混合土样制备
    2.3 试验操作流程
        2.3.1 电阻率测试试验
        2.3.2 介电常数测试试验
        2.3.3 直接剪切试验
    2.4 其它参数的搜集统计
第三章 黄土电阻率与物理性质关系
    3.1 黄土电阻率与水分关系
        3.1.1 含水率
        3.1.2 体积含水率
        3.1.3 饱和度
    3.2 黄土电阻率与密实度关系
        3.2.1 干密度
        3.2.2 湿密度
        3.2.3 孔隙比
    3.3 黄土电阻率与粒度关系
    3.4 黄土电阻率与介电常数关系
        3.4.1 不同干密度黄土电阻率与介电常数关系
        3.4.2 不同粒径黄土电阻率与介电常数关系
    3.5 各因素综合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土电阻率与工程性质关系
    4.1 黄土电阻率与基质吸力关系
        4.1.1 概述
        4.1.2 不同干密度黄土电阻率与基质吸力关系
        4.1.3 不同粒径黄土电阻率与基质吸力关系
        4.1.4 黄土电阻率与基质吸力拟合分析
    4.2 黄土电阻率与抗剪性关系
        4.2.1 概述
        4.2.2 黄土初始电阻率与抗剪强度关系
        4.2.3 黄土初始电阻率与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关系
    4.3 黄土电阻率与固结性关系
        4.3.1 概述
        4.3.2 黄土电阻率与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关系
        4.3.3 黄土电阻率与固结系数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秦始皇帝陵选址新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有关秦始皇帝陵选址的历史文献
二、考古发现的建设工程成就
三、秦始皇帝陵选址新认识
    1. 陵区所在的自然环境不利于帝陵各种要素的布置
    2. 陵区地质制约了陵墓地宫的选择
    3. 地下水位决定秦陵地宫选址的不合理
    4. 与中国古代大型陵墓选址的传统不符
四、余论

(6)西安市历史文物对地下空间开发的限制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历史文物周围地下空间利用实例
        1.2.3 国内外地下空间评价方法概述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面向地下空间开发的历史文物分类
    2.1 西安市历史文物分类概况
    2.2 西安市国家级历史文物特征分析
        2.2.1 历史文物分布特征
        2.2.2 历史文物地质调查方法
        2.2.3 历史文物建筑基础特征
        2.2.4 地基特征
    2.3 西安市历史文物分类研究
        2.3.1 分类原则
        2.3.2 分类方案
        2.3.3 历史文物分类结果
    2.4 小结
第三章 不同类型历史文物的附加应力分布规律
    3.1 应力及变形分析的实现基础
        3.1.1 本构模型
        3.1.2 初始应力平衡
    3.2 三维模拟的几个关键问题
        3.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3.2.2 研究对象概述
        3.2.3 模型尺寸与边界条件及数值模拟的基本假定
        3.2.4 参数选取
    3.3 不同类型历史文物的基底压力分析
    3.4 不同类型历史文物的附加应力分析
        3.4.1 钟楼应力分析
        3.4.2 小雁塔应力分析
        3.4.3 秦皇陵应力分析
        3.4.4 城墙应力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地下空间开发对历史文物的影响分析
    4.1 地下空间开发的数值模拟过程
        4.1.1 模型单元设定
        4.1.2 地下空间开发的实现及工况模拟
    4.2 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对研究对象的影响分析
        4.2.1 钟楼分析结果
        4.2.2 西安城墙分析结果
    4.3 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对历史文物的影响范围
    4.4 小结
第五章 西安市历史文物对地下空间开发的限制性评价
    5.1 不同类型历史文物对地下空间开发的限制性分析
        5.1.1 方形基座类历史文物的限制性分析
        5.1.2 方形基座球形地基类历史文物的限制性分析
        5.1.3 天然考古类历史文物的限制性分析
        5.1.4 地下硐室类历史文物的限制性分析
        5.1.5 条形基础类历史文物的限制性分析
    5.2 不同类型历史文物对地下空间开发的限制范围
    5.3 西安市历史文物对地下空间开发的限制性评价结果
        5.3.1 评价的实现
        5.3.2 评价结果分析
    5.4 基于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文物保护对策及建议
        5.4.1 基于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文物保护对策
        5.4.2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过程中文物保护建议
        5.4.3 历史文物对策建议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秦始皇陵遗址土壤孔隙定量化研究和园区包气带水盐运移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遗址区土壤微形态研究
        1.2.2 应用CT技术定量化分析土壤孔隙结构的研究
        1.2.3 分形理论在土壤孔隙结构定量化研究中的应用
        1.2.4 水化学示踪剂在地下水补给方面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研究内容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2.4 样品采集及项目测定
        2.4.1 兵马俑坑土取样
        2.4.2 园区周边钻孔取土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基于CT技术的遗址土壤孔隙结构特征
    3.1 研究方法
        3.1.1 土壤CT试验过程
        3.1.2 CT图像处理过程
        3.1.3 CT图像序列的三维可视化重建
        3.1.4 孔隙分布及形态参数的获取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遗址土壤孔隙二维和三维结构的目视分析
        3.2.2 二维尺度下遗址土壤孔隙分布及形态特征
        3.2.3 三维尺度下遗址土壤孔隙分布及形态特征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深层土壤的水盐分布特征
    4.1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和机械组成的垂直分布特征
        4.2.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盐分分布特征
        4.2.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降雨入渗对地下水补给特征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8)西安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背景下的秦东陵保护利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 秦东陵概况
    2.1 秦国概况
    2.2 秦东陵考古研究概况
    2.3 秦东陵遗存概况
    2.4 秦东陵历史环境分析
    2.5 秦东陵的文物价值
    2.6 本章小结
3 秦东陵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秦东陵遗址区环境现状
        3.1.1 区位与自然环境
        3.1.2 人.及农业生产现状
        3.1.3 临潼度假区建设前的城乡建设状况
    3.2 临潼度假区规划与建设现状
        3.2.1 临潼度假区概况
        3.2.2 临潼度假区总体规划
        3.2.3 临潼度假区建设现状
    3.3 秦东陵保护与临潼度假区建设的矛盾突出
        3.3.1 用地矛盾
        3.3.2 风貌矛盾
        3.3.3 利用方式的矛盾
    3.4 本章小结
4 陕西大遗址保护的经验与启示
    4.1 陕西大遗址保护相关案例分析
        4.1.1 秦始皇陵
        4.1.2 汉阳陵
        4.1.3 杜陵
        4.1.4.汉长安城遗址
        4.1.5 大明宫遗址
    4.2 相关案例对秦东陵保护的启示
        4.2.1 严格的保护区划和建设控制要求
        4.2.2 考古遗址公园成为大遗址保护的重要途径
        4.2.3 寻求适合的利用途径,实现大遗址的可持续性保护
        4.2.4 建立多方共赢的实施保障机制
    4.3 本章小结
5 秦东陵保护利用的基本对策
    5.1 秦东陵保护区划及其管理规定研究
        5.1.1 现行保护区划及存在问题
        5.1.2 保护区划研究
        5.1.3 保护区划各方案对比总结
        5.1.4 秦东陵保护区划的建设控制要求研究
    5.2 秦东陵利用的基本思路探讨
        5.2.1 利用原则
        5.2.2 利用途径研究
        5.2.3 秦东陵遗址区的资源分析
        5.2.4 秦东陵遗址区的综合利用途径
    5.3 寻求文物保护、社会民生、临潼度假区发展多方共赢的实施保障机制
        5.3.1 秦东陵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5.3.2 多渠道保障秦东陵文物保护所需的资金投入
        5.3.3 建立有效的管理及协调机制
        5.3.4 大幅度调整度假区规划,协调保护与建设的矛盾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9)陕西秦汉考古五十年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陕西秦汉考古的历史
二、秦文化考古
    (一) 秦都城与城邑的发现与研究
        1.秦都雍城
        2.栎阳
        3.秦都咸阳
        4.其它早期秦邑的发现与研究
    (二) 秦公及帝王陵园
        1.雍城秦公陵园
        2.栎阳秦公陵园
        3.咸阳附近的陵墓区
        4.秦始皇帝陵
    (三) 其它秦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四) 中小型秦墓葬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五) 秦之交通
三、西汉考古发现与研究
    (一) 西汉城邑及行宫等建筑遗址的发现与研究
        1.汉长安城
        (1) 调查、勘探与发掘
        (2) 汉长安城的研究
        2.地方城址
        (1) 关中西汉城址
        (2) 陕北西汉城址
        3.离宫等建筑遗址
    (二) 西汉帝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1.西汉帝陵研究历史回顾
        2.西汉帝陵概况
        3.西汉帝陵考古研究的收获
    (三) 西汉墓葬的发现与研究
        1.关中地区西汉墓葬
        (1) 大、中型墓葬
        (2) 小型墓葬
        (3) 壁画墓葬
        2.陕北地区的西汉墓葬
        3.陕南地区的西汉墓葬
    (四) 其他内容的考古发现
四、东汉、三国时期考古发现与研究
    (一) 城址与其它遗迹、遗物
        1.城址
        2.其它遗迹与遗物
    (二) 中小型墓葬
五、问题与思考

(10)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基本概念
        1.2.1 文化遗产
        1.2.2 遗址与大遗址
        1.2.3 文化遗产地
        1.2.3.1 概念的提出
        1.2.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现状
    1.4 国际宪章和国内法规
        1.4.1 国际宪章、公约和宣言
        1.4.2 国内法律法规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和意义
    1.7 论文框架结构
2.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
    2.1 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战略管理理论
        2.1.3 博弈论
        2.1.4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2 分析方法
        2.2.1 利益相关方分析
        2.2.2 SWOT和ASEB分析方法
3. 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3.1 自然生态环境
    3.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3 文化遗产保存状况
        3.3.1 陵园本体建筑遗址
        3.3.2 陵园附属建筑遗址
        3.3.3 陪葬坑
        3.3.4 陪葬墓
        3.3.5 陵园工程遗址
        3.3.6 出土文物
    3.4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现状
        3.4.1 文化遗产资源保存现状
        3.4.2 文化遗产管理体制
        3.4.3 专项法规
        3.4.4 保护机构和技术力量
        3.4.5 保护管理措施
        3.4.6 展示方式
        3.4.7 产业开发现状
4. 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4.1 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资源价值再认识
    4.2 存在的主要问题
        4.2.1 文化遗产资源富存状况不清
        4.2.2 缺乏统一的文化遗产管理体制
        4.2.3 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矛盾日益凸显
        4.2.4 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措施和技术方法有待更新
        4.2.5 文化遗产展示理念陈旧,开发利用层面较低
    4.3 原因分析
        4.3.1 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高度不够
        4.3.2 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协调机制
        4.3.3 保护与利用可持续协调发展模式尚待完善
5. 国内外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的经验
    5.1 国外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的经验
    5.2 国内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的经验
6. 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6.1 深化对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研究
        6.1.1 深化多学科应用水平,加快考古工作进度
        6.1.2 大力扶持保护科研机构,解决文化遗产保护难关
        6.1.3 加强保护与利用相关问题的研究
    6.2 进一步完善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机制
        6.2.1 建立统一的文化遗产管理机构
        6.2.2 归并理顺业务研究机构
        6.2.3 建立专业评估机构和遗产监测体系
    6.3 深入挖掘文化遗产内涵,全面提升展示水平
        6.3.1 加大文化内涵挖掘,促进研究成果转化
        6.3.2 探索保护与展示相结合的遗址展示方式
        6.3.3 关注观众体验需求,活化文化遗产
    6.4 切实提高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性
        6.4.1 提高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度和保护意识
        6.4.2 建立经济补偿机制,调动保护积极性
        6.4.3 关注社区利益,建立参与共享机制
    6.5 构建文化遗产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6.5.1 实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战略
        6.5.2 保护生态历史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6.5.3 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模式,规范旅游市场
7.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问题
    7.1 主要结论
    7.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四、秦始皇陵工程地质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唐昭陵韦贵妃墓综合地球物理探测研究[J]. 史朝洋,高维强,张利明,张林,冯旭亮,何滔,郑有伟. 物探与化探, 2021(06)
  • [2]世界遗产真实性保护在可持续旅游发展中的应用 ——以大足石刻为例[D]. 程汉(Metehan Seven). 西南大学, 2021
  • [3]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兴盛[D]. 董莉莉. 山东大学, 2021(11)
  • [4]黄土电阻率与物理工程性质关系研究[D]. 冯晓明. 兰州大学, 2021(09)
  • [5]秦始皇帝陵选址新认识[J]. 孙伟刚. 考古与文物, 2018(04)
  • [6]西安市历史文物对地下空间开发的限制性评价[D]. 陈秉昊. 长安大学, 2018(01)
  • [7]秦始皇陵遗址土壤孔隙定量化研究和园区包气带水盐运移情况[D]. 柏光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1)
  • [8]西安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背景下的秦东陵保护利用初探[D]. 翟宏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7)
  • [9]陕西秦汉考古五十年综述[J]. 焦南峰,张仲立,段清波,田亚岐,侯宁彬,肖健一. 考古与文物, 2008(06)
  • [10]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对策研究[D]. 张颖岚. 西北大学, 2008(08)

标签:;  ;  ;  ;  ;  

秦始皇陵工程地质述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