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实践规范》建筑设计体系研究

《工程实践规范》建筑设计体系研究

一、关于《工程做法则例》中楼房的设计体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丁佳昕[1](2020)在《明清北京都城中轴线之右安门复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清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最后两个王朝,而北京城作为其国都,经五百余年的营建、拓张、改建而成为了中国古代都城的集大成者,在贯穿整个城市的中轴线统辖下,拥有无与伦比的城市空间与城市格局!城墙与城门不断发展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以其宏伟的尺度成为都城城市空间限定的边界与节点,是古代都城规划思想、文化礼制、政治权力外化的产物。连绵的城墙和重重的城门除了是城市空间的骨架和重要节点,也是中轴线引导下城市空间变化的起始和标志,是都城城市空间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门的研究是完整都城空间格局研究的基础。右安门除了建筑形制在外城城门中具代表性,其所处的辽、金故都区域还具有丰厚的人文气息和自然景观,同时也是外城西南部分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中原、东部城市进入京城的重要门户,其跨越明清两代形成的完整城门布局在时间上与空间上都极具代表性。本文对于明清北京外城营建的相关文献史料进行梳理分析,厘清外城城门的历史演变过程,同时对外城城门测绘数据进行了归纳分析,以右安门为例进行外城城门的推测性复原的研究,从而加深对明清北京城门建筑的营造体系以及北京中轴线这一城市空间序列的理解。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首先提出了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目的,对中轴线及城门相关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制定了相应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对中国古代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对历代都城城市空间格局与中轴线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后更加详细的对中轴线、中轴空间与明清北京都城城市格局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城市整体空间格局与各个组成要素在中轴线统辖下所表现出的相互联系。第三章对北京都城中轴线与城门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首先从时间上梳理了北京城格局的大致演变过程和以外城为主的城门营建历史沿革,接着从空间上分析城门在中轴线统辖下所呈现出的位置、布局与建筑形制特征,从而试图揭示出在城市演变过程中中轴线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对城市空间节点——城门这一要素的作用。第四章从历史背景、与城市内外交通关系、右安门总体布局和单体建筑要素形制进行分析,交代了右安门的空间区位、营建历史沿革和建筑特征。第五章开始对右安门进行推测性复原研究,首先进行了复原依据性分析,对相关营造文献进行了梳理,分析右安门相关测绘数据结合历史图像资料与今人对明清官式建筑营造的研究成果展开复原研究,完成了右安门整体布局及其城楼、箭楼的建筑复原。第六章是对右安门复原的回顾,将已完成复原的右安门成果与历史图像、文献数据进行比较,对此进行分析,最后总结了复原完成后所遗留的问题。最后是结论章节,以右安门为例展开中轴线及其影响下的城市格局以及外城城门系统相互关系的讨论,总结归纳明清北京都城城门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城门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和城市的相互关系,探讨了明清时期营造思维、文化制度、现实条件等对城门建筑的影响。

霍安[2](2020)在《基于算法逻辑的现代中式建筑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传统中式建筑木构架为蓝本,分析了传统建筑空间构架的原理和算法逻辑构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模数化层级划分,进而探索了基于算法逻辑的现代中式建筑设计方法。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对现代型中式建筑设计方法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梳理和归纳了现代中式建筑设计的发展历程和部分设计师的设计手法;第二部分从中式算法逻辑与参数化设计展开探索,梳理分析了传统建筑原型《工程营造则例》中卷4的“玖檩楼房”,从传统建筑中提取算法逻辑关系并分析和参数化设计驱动逻辑的互通性;第三部分着重创立基于层次系统下和算法逻辑的设计方法,包括界面、族群、空间形成的设计框架,该设计框架是是结合中式传统空间原理出发,运用算法生形进行空间构架演变再设计以及虚实关系再创造,并结合族群生成完整的建筑的建筑设计方法;第四部分则是该设计方法下的实例研究,来验证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本研究希望能探索突破现代中式建筑的基于经验设计的思维定式,用计算机辅助增强中式建筑设计的创造性和可操作性。

王铁男[3](2020)在《清代产业技术标准化研究 ——以砖木作匠作则例为中心》文中指出清代各类《匠作则例》,记载的是手工业各行业用工、用料、用银及样式、做法的规范和标准。本文以清代系列《匠作则例》为基础史料,并结合相关档案资料,选取匠作则例内“木作”与“瓦作”(含砖作)两个典型技术门类,对清代手工业技术标准化的表现形式、程度与水平、管理方式、技术标准实施,以及缺陷不足等问题,进行专题的深入考察。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产业技术的大总结时期,技术标准化问题也有了全面总结,具体表现便是大量匠作则例文本的出现与流布,使产业技术标准化呈现出“则例化”(标准化)特征。根据清代各种匠作则例所记载的内容,“则例化”在清代手工业中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为产品的“形制化”、原材料的“规格化”与施工中工时物料的“定额化”。中国历代技术典籍所记载的内容基本遵循《考工记》中所建立的“材——工”质量标准体系,直至清代各类匠作则例的完善,技术标准化中“形制化”、“规格化”、“定额化”,依然建立在计算工时料限的技术标准体系之上。因此,清代的产业技术标准化在执行过程中,明显分为“物料管理标准”与“施工技术标准”两大部分,体现在匠作则例文本上,便是以《工部则例》等为代表的“管理型则例”,和以《工程做法》、《圆明园内工则例》等为代表的“施工型则例”。清代历朝《工部则例》所记载的对物料管理规定中,砖瓦、木材是重点内容。砖瓦类中,国家各项工程常用的临清砖、御窑金砖、琉璃瓦等项物料,从烧造流程、尺寸规格、质量检测、包装运输、收储领用等各环节均有严格管理标准。官用木材,派员采伐木料时,采前勘测、采伐数量、木料加工规格、运输方式路线、入库领用等项,一律遵照则例管理标准执行。至于历年例行采买木料,以其材质、长度、周长等为标准,形成不同等级,运输、领取、使用等各个环节,也要遵照则例执行。施工型则例将手工产业分为若干“匠作”,每“作”下分为系列技术门类的若干工种,各工种协同完成生产链。木作和砖瓦作生产被解构为各个部件和不同工序,如梁、柱、枋、檩、斗拱、墙体、地面等,每制造每一部件或完成一道工序,其工料定额标准都详细记录在案,通过这些标准数据来指导新的施工程序,进而有了财政预算和决算的依据,最终实现控制生产成本和保证产品质量。通过清代各种匠作则例中技术标准的文本解读,可以发现清代的产业技术标准化,已经具备了诸如标准化文件制定与实施、标准件的应用、标准化生产方式的采用等近代技术标准化特征,但在引入机器化生产之前,清代产业技术标准化转型尚未突破传统计工、计料为中心的质量标准体系。对比这一时期中、西产业技术标准化进程,可见清代产业技术标准化,已经出现近代转型趋势,但在管理体制、标准制定与推动等方面,还与西方存在较大差距。

苏颐媛[4](2020)在《轻型钢结构模块化青年公寓设计策略研究 ——以深圳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建筑产业化持续推进的进程中,装配式体系、集成化体系、钢结构建筑的发展使得轻型钢结构模块化建筑备受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促进了其在城市工程项目的应用。面对城市中青年群体对居住的迫切需求,现有的青年公寓在制度管理方面尚未健全,居住质量得不到完全保障和更新,因此本文提出用轻型钢结构模块化的设计建造手段对青年公寓进行系统构建和功能应用方面的探究。轻型钢结构模块具有轻质、灵活、独立的特点,标准化生产和装配式建造能够加快项目工程,节省时间和成本同时可以达到合理利用资源、发展可持续性建筑的效果,可以解决城市青年批量化、精细化、优质化的居住需求。本文对轻型钢结构模块化青年公寓议题中的关键字做出了定义解释,对轻型钢结构模块和建筑体系的分类和特点进行了阐释,介绍了轻型钢结构模块化青年公寓的体系支撑,对国内外相关学术理论、历史发展和实践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总结此类建筑的发展阻碍因素和发展优势。对深圳青年群体的居住现状进行实地调研以及发放调研问卷,分析青年群体的居住行为及需求特征,总结具体居住问题以及提出公寓居住空间的设计建议。实地调研深圳轻型钢结构模块化公寓的相关案例,分类解析对比各个案例的模块组合、单元特性、居住空间的特点。深入研究轻型钢结构模块单元和建筑系统构建,结合相关案例、理论和规范对模块的尺寸、构件、功能、组合方式、连接方式进行解析和归纳。从原则性问题、构建逻辑、不同的视角、信息化技术应用及用户参与模式等角度提出轻型钢结构模块化青年公寓的设计策略。最后通过模拟设计表现轻型钢结构模块化理念对青年公寓设计的应用,从设计目标、解决设想、选址分析、概念设计探讨设计理念。引入轻型钢结构模块化的理念,顺应时代潮流,希望能够为青年群体未来居住模式带来全新的启发。

李磊[5](2019)在《从模数制到模块化 ——香山帮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当代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模数作为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工具,在建筑设计有着不言而喻的指导作用。从模数关系便可一探木构建筑的构成与其背后蕴含的哲理。不同于其他流派的建筑模式,由于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构成的特殊性,建筑营造对模数的依赖远远高于其他建筑体系,这种依赖不仅是模数的工具属性,更是从木构件组合成建筑的重要依据。因此,模数制便伴随着木构建筑体系的发展不断丰富着自身的内涵。通过对模数关系的解读,有利于剖析木构建筑的构成方式并了解其成因。在当今工业化、信息化、集成化发展越来越迅猛的今天,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模式显然无法满足当代营建需求。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建筑形式背后的古老智慧也随之淘汰。本文通过对香山帮木构营造技艺中的模数制的分析,探索传统建筑模数关系背后的逻辑成因及其绿色智慧。并以此为基点,探索传统营造智慧对当代营建模式的启示。“模数”一词,是强调数字的关系,在图式中反映的是线性的、一元的简单逻辑关系。“模块”一词,则是强调体块的关系,在图式中反映的是块状的、多元的复杂逻辑关系。当一件事物其中所含的体系内容逐渐增多,简单的以“数”为单位的表达已无法完整反映其特征,那么“体”的出现便可作为新的构成单位。通过对木构建筑模数与模块的分析与梳理,本文试图用当代的模块化策略重新唤起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中绿色智慧的价值,将香山帮模块体系按类型分为:基本模块、附加模块及适应模块,并对模块的衔接做了一定的释义。其中的解析与策略有助于建筑师理解形式生成机制背后的技术成因,从而对当代建筑的文脉传承有所启示。全文约58000字、图幅140余幅

黄颖[6](2017)在《士绅阶层影响下的明清常州民居建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历史建筑作为文化遗产是认识地方历史文脉的重要物质遗存,传统民居更是记录地区文化的物化表征。故而对民居建筑及其文化的研究不仅是建筑学领域的课题,在城市历史、社会文化等领域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常州是沪宁线上的一座千年古城,建制以来已逾2500年,明清时期更是以名士辈出而闻名于世。本文选择常州地区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遗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士绅阶层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旨在通过对民居建筑的测绘与考据,解读其所记录的物质形态特征,并探讨该特征与文化背景的互动关系及影响规律。全文共计八个章节,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前三个章节。首先,绪论根据对明清常州地区建筑遗存与城市文化的初步调研,并借鉴工艺美术中精英化遗存的现象,提出了“常州明清时期,士绅阶层可能对民居建筑存在影响”这一假设。第二、三章节则基于城市史及文学地理学的相关视角,考据了明清时期常州府城的整体风貌以及士绅阶层的特征、构成和主流文化思想,从中提炼了支持假设成立的四个可能性条件:士绅阶层存在的人口基数保障(Stratum)-士绅在明清两代地方事业中的权力空间(Space)-士绅阶层的实际影响能力(Ability)-具有影响的意愿及理论体系(Theory)。在主体假设具有可成立条件的基础上,第二部分则重点关注物质对象,分为第四章至第七章四个平行章节。针对常州地区明清时期的民居遗存,通过实地测绘及对相关古籍文献的调研分析,并对比周边地区同时期民居遗存的现状,提出常州民居在修造分布(第四章)、平面布局及大木作体系(第五章)、建筑材料(第六章)、装折及装饰(第七章)方面的特征要点。同时,结合社会背景分析,归纳、推演其形成的原因,并注重观察士绅阶层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证实本研究的主体假设。第三部分对应第八章,将物质本体的特征以及分析过程中提取出的士绅元素进行梳理,并糅合士绅阶层的具体行为及其主流文化思想,指出明清两代常州士绅阶层对民居建筑宏观、中观及微观各个层面的影响方式和途径,并将其总结为:通过思想文化上的引领、修正和物质基础上的保障,由本阶层至全区域的扩散式传播影响模式。本文通过对常州本地传统民居建筑系统的研究及对其背后文化背景的深刻挖掘,指出士绅阶层对常州地区传统建筑从布局到风格的全方位影响,并揭示了发生的原因和过程。本研究推进了江南地区民居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为中国民居建筑研究体系补充了新的素材。同时,在对建筑与文化关系的论证中,研究以社会结构中的一个群体,作为连接两个领域的媒介,这为国内其它地区类似的传统建筑文化研究提供了经验和范例,也可作为其他传统文化研究的有益参考。

刘思铎[7](2015)在《沈阳近代建筑技术的传播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学研究的过程总是由点到面、由表及里,不断拓展、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国近代建筑的研究,经历了对个案的研究、对基础资料的积累、对建筑样式与空间的探讨……将进入到对建筑技术的研究、对城市发展的探索和对近代建筑史编撰的层次与阶段。中国建筑的近代化进程,从本质上说是从传统的木结构建筑体系转变为以近代建筑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建筑技术体系的过程。因此,对近代建筑技术的研究是抓住建筑近代化的根本,只有充分认识建筑近代化进程中建筑技术的发生、发展的状况,才能看清建筑现代化的走向和途径。近代,沈阳作为东三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历史背景,使其近代建筑技术的发展更具有特殊性和典型性。首先,作为清王朝的“龙兴之地”,传统建筑技术底蕴深厚;其次,作为严寒地区的典型代表,地方做法特色鲜明;再者,受奉系军阀、日、俄、欧美等多方位外来影响为其提供了多元渠道与发展的契机;最后,沈阳是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典型城市,历经自主近代化、半殖民、殖民地等多个社会形态,具有代表性。从技术角度,近代建筑技术的转型虽然包含了中国原有的传统建筑技术的自我演变、发展、更新,但其根源与本质则体现为西方现代建筑技术的传入、融合、提升以及传统建筑技术遇到外力介入后积极应对的过程。所以本文以沈阳的近代建筑技术为研究对象,应用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以建筑技术的传播过程为结构主线,通过对沈阳近代建筑技术的传播背景的内外因分析,找寻现代建筑技术传入沈阳的动力与契机,分析传统建筑技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问题;通过对技术传播的途径与方式的研究,发掘在传播过程中“人”起到至关重要的传播媒介的作用,通过对媒介者的背景、受教育情况以及设计立场的分析,总结出建筑技术在传播过程中媒介的“直接导入”和“转移嫁接”的传播方式及渠道;通过传播学中的“以量化取向”同“以质化取向”结合分析沈阳近代建筑技术的传播特点,提出沈阳近代建筑技术的传播是“建筑技术人”为媒介的以“单向主导型”、“复杂多样性”、“传承与转移”为传播模式的“分板块式”、“非进化式”发展的特点。从文化学角度,关注文化移入与适应现象,通过对近代建筑砖木、砖混、钢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典型建筑和重要构造节点的分析,总结出“自上而下”外来建筑技术本土适应性以及“自下而上”本土建筑技术西洋化的发展特点;结合结构力学、建筑材料学计算方法,通过对“三角形木屋架”与“承重墙体的墙厚”计算,提出“以三角形木屋架为先导的力学引入”观点。从社会学角度,关注社会行动网络中的上层团体,从上层建筑中找到对技术发展的助力和制约关系,分别对建筑管理机构以及建筑管理体制与制度从是否促进建筑技术变革的视角对其进行利弊分析,提出建筑技术的科学化与体制法律化是近代建筑技术体系形成与成熟的标志的观点。总之,本文是首次从技术层面展开对沈阳近代建筑发展的研究,涉及传播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追溯沈阳近代建筑技术传播的各要素,总结近代建筑技术在沈阳的传播与发展的特点,进而分析沈阳近代建筑的发展特性。

李一姣[8](2014)在《东北大学早期建筑教育的教育主体研究》文中提出1928年东北大学建筑系办学,吸收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的5名青年学者担任教师,并且在1928年~1931年3年间招收三届学生共有二十余名学生,最终获得毕业的学生只有19名,并且有5名学生自中央大学毕业。东北大学早期建筑教育活动,可以按照教育活动基本要素构架,分为教育主体、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环境和教育途径六方面分别进行阐述。本文选取教育主体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东北大学早期建筑教育的教育主体的建筑教育活动和建筑创作实践,进而研究教育主体的建筑学术思想的传承。首先,从我国建筑教育的社会历史背景入手,第二章分析了近代中国建筑人才的社会需求和实现途径,阐明东北大学早期建筑教育开展的社会背景。其次,根据教育主体的具体含义--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第三、四章分别阐述其建筑学术思想。第三章中,逐步理清东北大学早期建筑教育的教育者的专业学习背景,分析其在东大期间取得的教育成就,创作的作品和摸索的学术思想。第四章中,通过梳理受教育者在东北大学的求学历程,挖掘毕业流向,例证典型受教者的建筑教育成果和设计作品。教育主体不仅完成了建筑学知识的教学,同时也完成了建筑学术思想的传播。最后,对照教学的互动性—即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学生向教师反馈所学信息的教学过程,分析其建筑学术思想的传承。东北大学早期建筑教育中,教育者传递了西方“学院派”的建筑教学模式,推动了建筑教育的职业化并且调整了建筑教育的侧重方向,而受教育者则充分延续了注重构图、民族化和中西合璧的建筑设计原则,师生共同探索中国建筑的中国化。综上,本文揭示教育主体接受的建筑教育和其传播的建筑教育的渊源,通过对受教育者建筑教育成就和建筑设计成果的分析,挖掘其对于接受的建筑教育方式和理念的继承和转化,探索出东北大学建筑教育在传播过程中教育主体对于建筑教育思想的有机传承。

刘昊[9](2014)在《基于点云的古建筑信息模型(BIM)建立研究》文中认为逆向重建工作是古建筑保护工作中重要环节。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效率快,精度高、细节表现力强是古建筑测量工作首选。运用BIM技术处理古建筑点云,逆向建立古建筑构件“族”模型,进而正向建立古建筑BIM三维模型,不仅仅满足了古建筑逆向模型重建,而且能够记录和管理古建筑构件上的建筑信息,建立古建筑构件“族”模型库。进一步为今后古建筑修建、仿古建筑建立等一系列正向工程的实施提供数据支持。BIM建立的三维模型虽然有着丰富的建筑信息,但是BIM着重于管理单体建筑,对于解决大范围建筑群体空间信息管理却不足;GIS相比于BIM虽然在地理信息管理方面优势明显,但是GIS使用的建筑模型只是追求模型尺寸的精确和虚拟现实重现,没有深入到建筑物构件和内部层面的管理,是目前GIS面临的“信息孤岛”问题。所以BIM和GIS的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本文针对BIM和GIS行业中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在“智慧城市”,“数字地球”大目标下,立足于古建筑保护与GIS和BIM的融合发展,以点云数据为基础,主要研究有以下三点:1、以点云为基础数据,研究BIM在古建筑逆向模型重建和建筑信息管理方面的运用。2、利用建筑类型学和建筑构件分类方法,研究利用点云建立大木结构古建筑构件BIM“族”模型,最终建立古建筑BIM模型。3、研究BIM模型IFC数据标准的文件结构和模型描述规则,提取BIM模型实体内部的空间划分和附属在建筑物上的各种属性信息,将BIM模型转换为城市地理标记语言描述的CityGML模型,实现BIM模型在GIS环境下的共享。

常清华[10](2012)在《清代官式建筑研究史初探》文中提出清代官式建筑体系是在清代工官制度背景下,以官方文本《工程做法则例》为范本,以样式雷图档为留存最为丰富的设计图档,以清代官式建筑为实体,以工匠的实际操作作为基础,围绕建筑营造业各个环节而形成的。本文细致梳理了清代官式建筑已有研究和成果,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学社及其前身的研究工作。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朱启钤所引领的“营造学会”、“中国营造学社”最先开始了对《工程做法则例》展开了注释补图的工作。该时期的研究主要关注于文本与术语的解读,以及对样式雷图档、文献等一系列的扩展研究。同时,对清代官式建筑进行的测绘与修葺工作,也促进了建筑保护理念的形成,并且对设计新建筑也起到了较大的启发作用。建国后,学社的研究思路得以继承并仍在延续。学社成员王璞子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于1995年正式出版了专着《〈工程做法则例〉注释》,至今此书仍可谓是解读与研究《工程做法则例》的最为权威的着作。下篇为学社以外的研究工作。成立于1935年的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虽几经变迁,却仍延续至今(现名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其在致力于清代官式建筑的保护及修葺的同时,最先开始对古建筑操作工艺进行整理,并进行了古建筑模型的制作和彩画范本的绘制等大量工作。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等建筑院校也对清代官式建筑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故宫博物院、北京市第二房屋修建工程公司、北京市园林古建工程公司等单位,在古建技术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诸如编写了许多施工操作规程、编制定额,出版了多本建筑技术着作等。除此之外,建国后的多部古代建筑通史着作,从各自的立足点出发,以不同的角度对清代官式建筑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本文对清代官式建筑的研究历程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归纳,在总结前人的研究目的、方法、成就和影响的基础上,彰显各个时期的典型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指明当前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和今后可以深入发展的研究方向,为相关学者提供参考和借鉴,以促进清代官式建筑研究的继续发展以至促成突破性的研究出现,为完善中国建筑史学框架做出贡献。论文最后一章为汇通性个案研究,通过选取晚清三座帝陵方城明楼天花以上大木作为研究对象,阐明《工程做法则例》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建筑设计通用规范”,揭示出其在实际工程中的作用。

二、关于《工程做法则例》中楼房的设计体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工程做法则例》中楼房的设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明清北京都城中轴线之右安门复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惊世的城市营造手笔——中轴线
        1.1.2 完善北京都城城门系统性研究
        1.1.3 右安门独特的历史价值
    1.2 课题研究目的
    1.3 课题研究意义
    1.4 主要研究方向及相关概念界定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概念界定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1.5.1 北京中轴线申遗活动
        1.5.2 北京城相关研究
        1.5.3 城门的踏勘调研
        1.5.4 古代建筑营造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2章 中轴线与城市空间概述
    2.1 古代城市空间结构及其治政涵义
    2.2 古代城市空间与中轴线关系
    2.3 中轴线统辖下的明清北京都城格局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北京都城中轴线与城门的关系
    3.1 明清北京城的营造历史
        3.1.1 明代北京城的四度建造
        3.1.2 北京都城城门营建沿革
    3.2 中轴线与城门的关系
        3.2.1 中轴线对于城门分布的影响
        3.2.2 中轴线统辖下的城门建筑形制剖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右安门的建造历史
    4.1 历史背景
    4.2 交通关系
    4.3 总体布局
    4.4 建筑形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右安门复原研究
    5.1 推测性复原依据
        5.1.1 复原依据来源
        5.1.2 复原依据性分析
    5.2 营造做法与测绘数据分析
        5.2.1 营造文献分析
        5.2.2 明清时期营造尺
        5.2.3 右安门城楼、箭楼用材制度探析
        5.2.4 右安门城楼、箭楼测绘数据分析及地盘柱网布局推算
        5.2.5 右安门、左安门城楼拆除木料测绘数据分析
    5.3 右安门推测性复原
        5.3.1 瓮城形制分析及尺寸推算
        5.3.2 城楼、箭楼开间尺寸推算与斗栱布置分析
        5.3.3 城楼、箭楼剖面尺寸推算
        5.3.4 大木构件尺寸推算
    5.4 右安门复原成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右安门复原回顾
    6.1 与历史图像对比
    6.2 与文献数据对比
    6.3 复原未解决问题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算法逻辑的现代中式建筑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面对的问题
        1.1.3 研究范围与对象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研究现状
        1.3.1 研究内容
        1.3.2 现代中式建筑设计的研究现状
        1.3.3 现代中式建筑的文献综述
        1.3.4 建筑参数化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算法逻辑驱动和现代中式建筑设计方法框架
    2.1 中式建筑算法逻辑
        2.1.1 以《工程做法则例》为参照的必要性
        2.1.2 卷4对于“楼房”案列具体研究
        2.1.2.1 卷4“楼房”数据逻辑结构
        2.1.2.2 传统建筑模数关系式
        2.1.2.3 基于传统中式设计逻辑的当代思考
    2.2 参数化设计的驱动逻辑
        2.2.1 建筑模块数字化建造的趋势与特征
        2.2.2 建筑参数化驱动逻辑
        2.2.2.1 对象识别驱动
        2.2.2.2 尺寸驱动
        2.2.2.3 变量及其数学关系式驱动
    2.3 中式建筑和参数化设计的途径的互通性
        2.3.1 算法逻辑的互通性
        2.3.2 创作方手法的互通性
    2.4 算法逻辑驱动的设计方法框架
        2.4.1 设计方法的定义
        2.4.2 框架设计的三个层次
        2.4.2.1 界面
        2.4.2.2 族群
        2.4.2.3 空间
        2.4.3 设计方法框架
第三章 层次界面设计
    3.1 建筑界面的基本特征
    3.2 中式古典建筑的界面
        3.2.1 传统建筑界面探索
        3.2.1.1 空间感知
        3.2.1.2 三个空间界面层次
        3.2.1.3 从界面系统走向层次系统
    3.3 层次系统下基于算法逻辑的界面设计
        3.3.1 层次系统下的参数体系
        3.3.1.1 基本参数设定
        3.3.1.2 开间控制的意义
        3.3.1.3 传统建筑模数关系式借鉴参考
    3.4 层次系统下的构件工作平面和工作轴
第四章 族群设计方法
    4.1 层次系统下的族群体系建构
        4.1.1 建筑构件分类
    4.2 族群设计原则
        4.2.1 建筑族群体系形制手法
    4.3 基于层次模式现代中式建筑族群设计
        4.3.1 外层次构件工作平面构建
        4.3.1.1 外层次-屋顶构件系统
        4.3.1.2 外层次-屋顶装饰系统
        4.3.1.3 外层次-屋檐装饰系统
        4.3.2 内层次构件工作平面构建
        4.3.2.1 内层次--墙体层次构件系统
        4.3.3 过度层次构件工作平面构建
        4.3.3.1 过渡层次-独立构件系统
    4.4 建筑开间生成
        4.4.1 基于工作轴和工作平面族群组合展示
        4.4.2 建筑单开间生成
        4.4.3 建筑多开间生成
第五章 空间体系设计
    5.1 “楼房”空间体系原型及限定条件
        5.1.1 构架变化对空间的影响
    5.2 观画空间体系
        5.2.1 读画构造
        5.2.2 空间构架演变再设计
        5.2.2.1 关于空间变量的控制
        5.2.2.2 关于变量函数的设定
    5.3 空间构架衍变
    5.4 进阶虚实空间创造
        5.4.1 算法优化
        5.4.1.1 算法编辑思路
        5.4.2 算法对空间模拟生形的筛选
        5.4.2.1 遗传算法下的空间模拟生形
        5.4.2.2 退火算法下的空间模拟生形
        5.4.3 算法空间模拟对族群选择的影响
第六章 案列验证--设计方法下的模块化单体和集群建筑设计
    6.1 设计方法下建筑生成
    6.2 设计方法案例验证——模块化单体建筑设计
        6.2.1 公共活动空间——园林类建筑设计
        6.2.1.1 园林类单体建筑设计
        6.2.2 居住办公与商业空间——一般类建筑设计
        6.2.2.1 一般类建筑单体设计
    6.3 设计方法的大规模创作可行性——模块化集群建筑设计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清代产业技术标准化研究 ——以砖木作匠作则例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相关文献资料与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清代匠作则例的文本化
    第一节 “匠作则例”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清代“匠作则例”性能辨析
        一、“则例”的内容特点
        二、“匠作则例”的内容特点
        三、“则例”与“匠作则例”性质异同
        四、匠作则例法典化与技术标准化立法
    第三节 “内工则例”与“外工则例”比较
        一、内、外工匠作则例编纂比较
        二、内、外工匠作则例差异分析
第二章 清代产业技术“则例化”及近代转型
    第一节 手工业“则例化”及其表现形式
        一、产品设计“形制化”
        二、生产物料“规格化”
        三、生产工料“定额化”
    第二节 清代技术标准的近代转型
        一、匠作则例的细则化
        二、中国与西方近代标准化进程的差异
第三章 物料采办、加工与管理标准化
    第一节 砖瓦烧造与管理标准化
        一、临清砖烧造与管理标准化
        二、金砖烧造与管理标准化
        三、琉璃瓦烧造与管理标准化
    第二节 木料采购与管理标准化
        一、年例额解木料采买标准化
        二、楠杉木料采办标准化
        三、围场松木采伐标准化
第四章 旧料回收与利用标准化
    第一节 木材回收利用
        一、旧木料回收标准
        二、旧木料使用标准
    第二节 砖瓦回收利用
        一、旧砖瓦回收标准
        二、旧砖瓦使用标准
第五章 施工技术标准化
    第一节 大木作施工技术标准化
        一、大木作选材标准化
        二、柱类构件制作标准化
        三、梁类构件制作标准化
        四、枋类构件制作标准化
        五、桁(檩)类构件制作标准化
        六、板类构件制作标准化
        七、椽、望、连檐构件制作标准化
        八、斗拱制作安装技术标准化
    第二节 瓦作施工技术标准化
        一、砖料加工标准化
        二、金砖铺墁技术标准化
        三、墙体砌筑技术标准化
        四、苫背、瓦瓦技术标准化
    第三节 内、外工工料标准之差异
        一、大木作工料比较
        二、瓦作工料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清代匠作则例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后记(致谢)

(4)轻型钢结构模块化青年公寓设计策略研究 ——以深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工业化促进轻型钢结构模块化建筑
        1.1.2 青年公寓的兴起
    1.2 选题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1.2.1 选题的内容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轻型钢结构模块化青年公寓国内外研究成果
        1.3.1 轻型钢结构模块化青年公寓国外研究成果
        1.3.2 轻型钢结构模块化青年公寓国内研究成果
    1.4 研究重点与方法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轻型钢结构模块化青年公寓发展状况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模块与轻型钢结构模块
        2.1.2 模块化青年公寓
        2.1.3 轻型钢结构模块化青年公寓
    2.2 轻型钢结构模块化青年公寓设计的体系支撑
        2.2.1 集成化生产
        2.2.2 装配式建造
    2.3 国外轻型钢结构模块化青年公寓实践
        2.3.1 国外对于轻型钢结构模块化建筑的实践
        2.3.2 国外对于青年公寓建筑的实践
        2.3.3 国外轻型钢结构模块化青年公寓相关案例分析
        2.3.4 国外案例钢结构模块特点对比分析
    2.4 国内轻型钢结构模块化青年公寓实践
        2.4.1 国内对于轻型钢结构模块化建筑的实践
        2.4.2 国内对于青年公寓建筑的实践
        2.4.3 国内轻型钢结构模块化青年公寓相关案例分析
        2.4.4 国内案例钢结构模块特点对比分析
    2.5 轻型钢结构模块化青年公寓发展分析
        2.5.1 轻型钢结构模块化建筑发展的阻碍因素
        2.5.2 轻型钢结构模块化青年公寓在国内的发展优势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深圳青年群体居住需求及轻型钢结构模块化公寓相关实例调研
    3.1 深圳青年群体居住现状调研
        3.1.1 深圳青年居住访问调研
        3.1.2 深圳青年居住问卷调研及分析
    3.2 深圳青年群体居住行为和需求研究
        3.2.1 青年群体居住行为分析
        3.2.2 青年群体居住需求分析
    3.3 深圳青年居住问题总结
    3.4 青年公寓居住空间设计建议
    3.5 深圳轻型钢结构模块化公寓现状研究
        3.5.1 深圳轻型钢结构模块化公寓相关实例分析
        3.5.2 深圳实例钢结构模块特点对比分析
        3.5.3 深圳轻型钢结构模块化青年公寓现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轻型钢结构模块化青年公寓的模块单元研究及系统建立
    4.1 青年公寓空间的轻型钢结构模块化的模数研究
        4.1.1 基于人体工程学的模块空间
        4.1.2 模数制和模数协调
        4.1.3 运输条件限制
    4.2 轻型钢结构模块化青年公寓的构件模块设计
        4.2.1 轻型钢结构模块墙体
        4.2.2 轻型钢结构模块楼板
        4.2.3 轻型钢结构模块顶板
        4.2.4 轻型钢结构模块屋面
        4.2.5 轻型钢结构模块设备管线
    4.3 轻型钢结构模块化青年公寓的功能模块设计
        4.3.1 卫浴空间模块化设计
        4.3.2 厨房空间模块化设计
        4.3.3 居住空间模块化设计
        4.3.4 共享空间模块化设计
    4.4 轻型钢结构模块青年公寓的模块系统建立
        4.4.1 轻型钢结构模块组合类型
        4.4.2 轻型钢结构模块连接方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深圳轻型钢结构模块化青年公寓设计策略
    5.1 轻型钢结构模块化青年公寓设计基本原则
    5.2 基本模快的建立与系统化组织
    5.3 人居需求的模块系统设计
    5.4 空间灵活可变性的模块系统设计
    5.5 视觉效果的模块系统设计
    5.6 地域适应性的模块系统设计
    5.7 信息化技术下的模块系统设计
    5.8 用户参与式的模块系统设计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模拟设计——轻型钢结构模块化体系下的青年公寓设计“巧盒青年家”
    6.1 模拟设计目标
    6.2 解决设想
    6.3 模拟设计选址分析
    6.4“巧盒青年家”青年公寓概念设计
        6.4.1 概念提出
        6.4.2 空间网格化设计
        6.4.3 模数确定
        6.4.4 户型设计
        6.4.5 组团形式
        6.4.6 功能分区
        6.4.7 居室模块
        6.4.8 共享模块
        6.4.9 模块单元
        6.4.10 构造节点
        6.4.11 管线空间
        6.4.12 用户参与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7.2.1 未来青年群体居住模式预测
        7.2.2 轻型钢结构模块化青年公寓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附录 1 深圳青年人居住现状调研问卷
致谢

(5)从模数制到模块化 ——香山帮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当代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选题缘起
        1.1.1 香山帮当代发展困境
        1.1.2 工业化与绿色建筑带来的机遇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相关概念辨析
        1.4.1 模数
        1.4.2 模块
        1.4.3 香山帮
    1.5 研究现状
        1.5.1 香山帮研究现状
        1.5.2 传统建筑绿色智慧及模数制研究现状
        1.5.3 模块化研究现状
    1.6 研究范围及方法
        1.6.1 研究范围
        1.6.2 论文结构
        1.6.3 研究方法
二、中国传统建筑绿色思想及当代转译
    2.1 传统木构建筑绿色智慧
        2.1.1 环境适应性
        2.1.2 结构适应性
        2.1.3 空间适应性
        2.1.4 物理性能适应性
    2.2 模数思想与设计
        2.2.1 模数制理论
        2.2.2 中国传统建筑模数制起源
        2.2.3 宋式建筑与《营造法式》
        2.2.4 清式建筑与《工程做法》
        2.2.5 传统建筑模数制的自生成体系
    2.3 模块思想与建构
        2.3.1 模块与模块化
        2.3.2 模块化建筑
        2.3.3 绿色建筑模块化应用
    2.4 本章小结
三、香山帮传统木作技艺模数制研究
    3.1 香山帮木作概述
        3.1.1 香山帮建筑模数构成概述
        3.1.2 香山帮建筑木作技术特点
    3.2 整体模数
        3.2.1 大木总例
        3.2.2 建筑比例关系
        3.2.3 建筑布局
        3.2.4 屋面提栈
    3.3 结构模数
        3.3.1 构件尺寸
        3.3.2 牌科(斗拱)
        3.3.3 发戗
    3.4 细部模数
        3.4.1 门
        3.4.2 窗
        3.4.3 栏杆、挂落
    3.5 本章小结
四、香山帮营造体系模块化的当代运用策略
    4.1 由“线”到“体”
        4.1.1 优化传统建筑施工模式
        4.1.2 当代建筑体系衔接
        4.1.3 传统建筑形态的解放
    4.2 “线”的再生
        4.2.1 模数相关
        4.2.2 因材而异
        4.2.3 灵活多变
    4.3 “体”的构成
        4.3.1 基本模块
        4.3.2 附加模块
        4.3.3 适应模块
    4.4 “体”的衔接
        4.4.1 具象的衔接
        4.4.2 抽象的衔接
    4.5 本章小结
五、香山帮传统建筑模块化实践解析
    5.1 抽象模仿—香山技艺展示馆
    5.2 材料置换—苏州园博园小筑春深
    5.3 旧材新用—苏州聚思园
    5.4 同型异构—美国流芳园
    5.5 文脉传承—苏州桃花源别墅
    5.6 工厂预制—建筑构件
        5.6.1 模件制作
        5.6.2 模块组装
    5.7 本章小结
六、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香山帮木作模数制绿色思想的具体呈现
        6.1.2 香山帮营造体系模块化运用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6)士绅阶层影响下的明清常州民居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现象观察
        1.1.2 民居建筑的范围及其“自发性”思考
    1.2 研究缘起及切入点
        1.2.1 研究缘起
        1.2.2 研究切入点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目标
        1.3.1 研究时间界定
        1.3.2 研究空间界定
        1.3.3“士绅”阶层界定
        1.3.4 研究目标与意义
    1.4 相关研究现状
        1.4.1 民居建筑研究现状
        1.4.2 常州城市及文化研究
        1.4.3 士绅阶层研究现状
    1.5 调研基础、方法与论文框架
        1.5.1 调研基础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明清时期常州府城整体风貌阐释
    2.1 城市基本构成
        2.1.1 地——城市历史沿革
        2.1.2 人——人口变迁
        2.1.3 城——城垣基本形态
    2.2 城市物质结构
        2.2.1 城市空间职能
        2.2.2 坊厢空间形态
    2.3 城市社会结构
        2.3.1 制度上的收紧与让渡
        2.3.2 经济发展迅速
        2.3.3 政经背景下士农工商格局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士绅阶层的构成、特征及主流文化思想
    3.1 明清常州士绅阶层构成
        3.1.1 传统构成:士层垄断
        3.1.2 第一次变化:士商同构
        3.1.3 第二次变化:新阶层的产生
    3.2 明清常州士绅阶层特征
        3.2.1 宗祖化的出身特征
        3.2.2 复杂交织的社会关系特征
        3.2.3 士官商多重身份的职业分布特征
        3.2.4 以“城居热”为特点的空间分布特征
        3.2.5 多维度的特征集合
    3.3 明清常州士绅阶层主流文化思想
        3.3.1 重视学术文化——多重身份的共识
        3.3.2 主要学术流派及领域
        3.3.3“通博切实”的学术风格及其理论内核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府城民居建筑的修造分布及特征研究
    4.1 民居遗存状况概述
    4.2 慈善事业及建筑
        4.2.1 政府的忽视
        4.2.2 士绅的重视
        4.2.3“惜字会”的发源地
    4.3 教育事业及建筑
        4.3.1 府学及县学建筑群
        4.3.2 书院及义塾用所
        4.3.3 新式学校
    4.4 民间信仰:祠庙建筑
    4.5 公共建筑的分布特征
    4.6 士绅住宅
        4.6.1 坊厢中的具体分布
        4.6.2 高密度聚居地
        4.6.3 宗祠建筑
    4.7 平民住宅分布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筑构造中微殊探究
    5.1 多对合多边落的平面布局
        5.1.1 构成单元及顺序尺度
        5.1.2 规模与功能影响下的平面组合
        5.1.3 平面特征
    5.2 特殊的平面构成——备弄
        5.2.1 明中叶的新生空间
        5.2.2 比较下的“备弄”构造特征
        5.2.3 多重功能的载体
        5.2.4 生成背景中的士绅因素
    5.3 大木作体系中的主要构件
        5.3.1 从平面到剖面的过渡构件——柱
        5.3.2 纵向木构件——梁
        5.3.3 横向木构件——桁机枋
    5.4 大木作体系的具体做法
        5.4.1 扁“厅”圆“堂”区分与合流
        5.4.2 独立在建筑内部的复顶空间——轩
        5.4.3 正贴构造的组合法则
        5.4.4 具体特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建筑修造的原材料辨析
    6.1 木结构框架下的砖石应用
        6.1.1 从“木结构”到“砖木构造”
        6.1.2 常州民居对砖与木的取舍
    6.2 砖材使用的普及
        6.2.1 制砖的民营化——源头保障
        6.2.2 砖砌宗祠的普及——对材料属性观念的转变
        6.2.3 空斗砌筑的流行——成本的合理化
    6.3 木材的供需矛盾与常州的木业发展
        6.3.1 供给源头的紧缩
        6.3.2 木材需求的膨胀
        6.3.3 常州地区木业的发展
    6.4 毗陵屠氏——新兴士绅对常州民居的影响
        6.4.1 木商家族的士绅之路
        6.4.2 对常州民居建筑营造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装折及装饰的构造及特征
    7.1 内外之间的门
        7.1.1 门的内外双重属性
        7.1.2 分类、设置及特征
        7.1.3 本能需求到情感需求的转变
    7.2 窗及其它装折构件
        7.2.1 长窗——正间的窗和门
        7.2.2 半窗——非正间的窗
        7.2.3 横风窗——高屋下的新构件
        7.2.4 漏窗——宅院中的装饰物
        7.2.5 栏杆、飞罩及挂落——兼具力与美的构件
        7.2.6 审美变迁下的顺势与逆势
    7.3 装饰构件及纹样
        7.3.1 装饰的功能
        7.3.2 装饰样本的概况
        7.3.3 特征原因的筛析
        7.3.4 影响因素的深入探讨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士绅阶层对民居建筑影响的路径解析
    8.1 对府城内部的建筑分布影响——宏观层面
        8.1.1 占据白云尖
        8.1.2 普通居民的追随
        8.1.3 掌控公共建筑
        8.1.4 补述
        8.1.5 影响路径分析
    8.2 建筑框架的搭建——中观层面
        8.2.1“尚礼”与“崇实”——平面布局的特征
        8.2.2“崇简黜奢”思想——剖面贴式的选择及简化
        8.2.3 传统的土木观念——木材与砖材的选择
        8.2.4 影响层面的二元构成
    8.3 门窗及装饰——微观层面
        8.3.1 审美取向导致的共性演变
        8.3.2 价值取向引领的个性特征
        8.3.3 来自于士绅阶层的引领
    8.4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不足和展望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附录2:常州地区明清传统建筑遗存测绘及调查案例
附录3:常州明清时期代表士绅统计
附录4:明清常州地区传统建筑遗存测绘中的轩设置表格
附录5:明清大中型民居建筑中单体建筑立面砖木情况
附录6:装饰构件纹样列表
附录7:部分案例测绘图

(7)沈阳近代建筑技术的传播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的缘起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1 关于“沈阳近代建筑”研究现状评述
        1.2.2 关于“近代建筑技术”研究现状
        1.2.3 关于沈阳近代建筑技术的研究
        1.2.4 既往研究问题综合分析
    1.3 研究范畴和研究框架
        1.3.1 核心概念
        1.3.2 时间与空间界定
        1.3.3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创新点
2 内外不同背景下的传播动力与发展过程
    2.1 外来因素的刺激与影响
        2.1.1 营.开埠,对外洞开东北门户
        2.1.2 甲午战争,日俄文化强势入侵
        2.1.3 日俄战争,日本掌控南满支线
        2.1.4 商埠条约,欧美分享殖民利益
        2.1.5 殖民统治,工业城市迅速发展
    2.2 本土内部的变革与推进
        2.2.1 君主立宪,政府变革封建帝制
        2.2.2 军阀混战,奉系谋求实业扩展
    2.3 本章小结
3 以“人”为媒介和工具的传播途径与影响方式
    3.1 直接导入式传播
        3.1.1 西方传教士的“亲传”
        3.1.2 西方设计师的“示范”
    3.2 转译嫁接传播方式
        3.2.1 俄国工程师的“身授”
        3.2.2 日本建筑者的“嫁接”
        3.2.3 本地工匠的“模仿”与“创新”
        3.2.4 中国本土建筑师的“学习”与“探索”
    3.3 本章小结
4 新结构与新构造的引入与适应性技术
    4.1 新型砖(石)木结构体系的出现及普及应用
        4.1.1 沈阳近代砖(石)木结构的分布与发展特性
        4.1.2 三角形木屋架的传入与适应性发展
        4.1.3 承重砖墙的砌筑与特性
        4.1.4 典型建筑分析
    4.2“承前启后”的沈阳近代砖混结构
        4.2.1 沈阳近代砖混结构的发展
        4.2.2 砖混结构对材料的选择和限制
        4.2.3 砖混结构的技术处理和应用
        4.2.4“中体西用”的辽宁公济平市钱号
    4.3 与现代建筑同步发展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4.3.1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与性能
        4.3.2 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沈阳的发展
        4.3.3 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和福茶店
    4.4 本章小结
5 新建筑材料及相关施工工艺的引入与自主生产
    5.1 红砖的引入与推广
        5.1.1.红砖的引入
        5.1.2 青红砖生产工艺的比较
        5.1.3 红砖的自主生产与推广
    5.2 水泥(洋灰)与混凝土的现代应用
        5.2.1 洋灰的由来与传入
        5.2.2 洋灰在沈阳的使用
        5.2.3 伪满时期水泥的生产
    5.3 玻璃在近代建筑中的应用
        5.3.1 玻璃在我国古代建筑上的应用
        5.3.2 玻璃在近代沈阳的出现与应用
    5.4 新型装饰材料的出现与应用
        5.4.1 瓷砖
        5.4.2 五金件
    5.5 新型建筑材料的引入特点与影响
        5.5.1 开放性引入
        5.5.2 来源多渠道,销售多途径
        5.5.3 选择性、适应性引入
        5.5.4 促进本土材料和技术的优化
        5.5.5 推动新技术的应用和普及
        5.5.6 局限与阻碍
    5.6 本章小结
6 近代建筑设备的引入与应用技术
    6.1 电与电气设备
        6.1.1 沈阳电灯厂的成立
        6.1.2 电在建筑中的应用
    6.2 取暖设施
        6.2.1 沈阳传统的取暖设施
        6.2.2 全新的取暖设施的引入
    6.3 给排水设施
        6.3.1 给水设施
        6.3.2 排水设施与技术发展
    6.4 煤气能源设施
    6.5 本章小结
7 建筑机构与管理体制对技术传播与发展的影响
    7.1 沈阳近代建筑管理机构的特殊性
        7.1.1 封建社会背景下“重建设轻管理”的传统模式
        7.1.2“九·一八事变”之前两套管理体系独立运营的模式
        7.1.3“九·一八事变”后殖民地特点的管理模式
    7.2 上层建筑组织对近代建筑技术发展的影响
        7.2.1 促进技术的区域性发展
        7.2.2 促进技术的专业化发展
        7.2.3 促进技术的统一提升
    7.3 管理制度对建筑技术发展的促进与影响
        7.3.1 对市街建筑的要求与规定
        7.3.2 对建筑公司与营业者的规定与技术要求
        7.3.3 对建筑技术人考核制度的确立
        7.3.4 对工程招投标制度要求
    7.4 建筑公司内部的管理对技术引入传播的影响
    7.5 建筑行业社团组织对建筑技术的影响
        7.5.1 沈阳近代行业社团发展概况
        7.5.2 行业社团组织对建筑技术发展的意义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沈阳近代建筑技术传播与发展的特点
    8.1 沈阳近代建筑技术的传播特点
        8.1.1 传播的单向主导性
        8.1.2 传播的多样性与活跃性
        8.1.3 传播过程的特殊性
        8.1.4 技术的传承与转移
    8.2 沈阳近代建筑技术发展特征
        8.2.1 沈阳近代建筑技术发展规律性特征
        8.2.2 沈阳近代建筑技术发展典型性特征
    8.3 启示
        8.3.1 针对沈阳近代建筑技术史研究的启示
        8.3.2 针对当代建筑技术发展的启示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致谢

(8)东北大学早期建筑教育的教育主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中国建筑教育史的研究
        1.2.2 关于东北大学建筑教育史的研究
        1.2.3 关于东北大学建筑教育要素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1.4.1 研究对象
        1.4.2 相关概念界定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我国早期建筑教育的社会背景
    2.1 社会需求新型建筑人才
        2.1.1 科技发展带来新工艺
        2.1.2 城市建设推进新类型
        2.1.3 知识传播更新新理论
    2.2 留学生传播新型建筑文化
        2.2.1 第一代留学生开启建筑学课堂
        2.2.2 第二代留学生创立建筑学专业
        2.2.3 第三代留学生完成建筑学建设
    2.3 小结
第3章 东北大学早期建筑教育同源力行的教育者
    3.1 “同源”的专业求学经历
        3.1.1 本土专业求学
        3.1.2 国外专业求学
        3.1.3 国外专业教学特点的影响
    3.2 “致力”的建筑教育贡献
        3.2.1 创立东北大学建筑系
        3.2.2 确立东北大学建筑教学思想
    3.3 “力行”的建筑设计及学术思想
        3.3.1 合作成立事务所
        3.3.2 建筑创作实践
        3.3.3 建筑学术思想
    3.4 小结
第4章 东北大学早期建筑教育笃学厉行的受教育者
    4.1 笃学好古的专业求学经历
        4.1.1 严谨完善的预科选拔
        4.1.2 师徒相承的示范教学
        4.1.3 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4.1.4 轻松自由的教学环境
    4.2 厉行实践的就业职业经历
        4.2.1 受教育者的建筑实践
        4.2.2 受教育者的教学实践
    4.3 小结
第5章 东北大学早期建筑教育学术思想传承
    5.1 教育者的教学信息传递
        5.1.1 传播“学院派”的办学思想
        5.1.2 更新“学院派”的专业课程
        5.1.3 推动“职业化”的建筑教育
    5.2 受教育者的实践思想反馈
        5.2.1 注重构图比例的设计理念
        5.2.2 追求地域民族的创作原则
        5.2.3 致力修复保护的古建考察
    5.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9)基于点云的古建筑信息模型(BIM)建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完成工作
        1.3.1 研究内容
        1.3.2 完成工作
    1.4 论文组织
第2章 BIM 技术
    2.1 BIM 技术特点
    2.2 BIM 环境下的信息互用
    2.3 BIM 与其它空间技术比较
        2.3.1 BIM 与 CAD 的比较
        2.3.2 BIM 与 GIS 比较
    2.4 BIM 技术实施平台
        2.4.1 BIM 技术相关软件
        2.4.2 Autodesk Revit 应用特点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建模数据获取
    3.1 府学胡同 36 号院
    3.2 数字化采集设备
    3.3 扫描站点布设
    3.4 数据采集成果
第4章 古建筑 BIM“族”建立
    4.1 BIM 建立古建筑模型优势
        4.1.1 中国古代建筑建造特点
        4.1.2 古建筑构件分析
        4.1.3 BIM 建立古建模型优势
    4.2 “族”的建立
        4.2.1 尺寸单位归化
        4.2.2 建筑构件分类
        4.2.3 构建分割
        4.2.4 “族”的建立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BIM 与 GIS 数据共享
    5.1 IFC 架构分析和空间信息描述
        5.1.1 IFC 空间架构
        5.1.2 IFC 建筑信息描述
    5.2 CITYGML 模型描述
        5.2.1 CityGML 模块化数据架构
        5.2.2 CityGML 模型属性表征
    5.3 IFC 和 GML 模型文件信息提取与转换
        5.3.1 CityGML 中可用的 IFC 信息
        5.3.2 CityGML 表面模型的生成
        5.3.3 方法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例研究
    6.1 古建筑“族”模型建立
    6.2 BIM 模型在 GIS 环境下使用
    6.3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文章结语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清代官式建筑研究史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意义
    二、 已有研究回顾
    三、 研究资料
    四、 研究方法
    五、 论文结构
    六、 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第一章 清代官式建筑概论
    第一节 清代官式建筑的定义
    第二节 清代官式建筑的体系
        一、 背景:工官制度
        二、 范例文本:《工程做法则例》
        三、 设计图档:样式雷图档
        四、 基础:各作做法
        五、 实例:建筑遗存
    第三节 对于清代官式建筑的评价
    小结
上篇 中国营造学社及其前身营造学会的研究工作
    第二章 《工程做法则例》的研究——学社成立之基
        第一节 学社前的研究
        一、 《工程做法则例》补图
        二、 以清代官式建筑为参照的《营造法式》补图
        第二节 学社期间的研究
        一、 学社概况
        二、 文本研究的背景、方法
        三、 《工程做法则例》研究
        第三节 清代官式建筑文本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一、 对于学社成立的影响
        二、 解读宋《营造法式》的基石
        第四节 持续研究
        小结
    第三章 《营造算例》——估料专门匠家之根本大法
        第一节 《营造算例》的编纂
        一、 搜集
        二、 《汇刊》发表
        三、 单行本出版
        四、 价值
        五、 《营造算例》与学社藏本的比对
        第二节 其他营造旧籍的整理
        一、 学社期间的搜集与研究
        二、 持续的搜集与研究
        小结
    第四章 《清式营造则例》——导读性文本
        第一节 《清式营造则例》的撰写
        一、 写作过程
        二、 评述
        第二节 开创测绘研究
        一、 测绘及修葺项目
        二、 清代官式建筑测绘的价值与意义
        小结
    第五章 扩展研究
        第一节 样式雷世家及其建筑图档研究
        第二节 《清官式石桥做法》、《清官式石闸及石涵洞做法》的发表
        一、 《清官式石桥做法》
        二、 《清官式石闸及石涵洞做法》
        第三节 营造词汇的编纂
        第四节 文献研究
        小结
下篇 中国营造学社以外的研究工作
    第六章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后续机构研究
        第一节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时期
        一、 成立
        二、 工作情况
        第二节 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与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时期
        一、 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时期
        二、 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时期
        第三节 古代建筑修整所与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
        一、 《古代建筑大木操作程序和规格》、《清式大木操作工艺》的发表
        二、 《中国古建筑修缮技术》的出版
        小结
    第七章 其他研究机构研究
        第一节 故宫博物院
        第二节 高校: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建筑院校
        一、 清华大学
        二、 天津大学
        第三节 北京市第二房屋修建工程公司
        一、 木作
        二、 瓦作、石作
        三、 彩画作、油作
        第四节 北京市园林古建工程公司
        小结
    第八章 中国古代建筑通史中及其它相关研究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通史中的相关研究
        一、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二、 《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
        三、 《中国建筑艺术史》
        四、 《中国古代建筑史》五卷集
        五、 《中国建筑史》教材
        六、 《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
        第二节 多视角、跨学科的研究
        一、 文献学方法的应用
        二、 力学方法的应用
        三、 文化比较方法的应用
        小结
    第九章 晚清帝陵汇通性个案研究——以定陵、惠陵、崇陵为例
        第一节 三座帝陵规制的继承性
        第二节 三座帝陵做法的统一
        第三节 《工程做法》与《工程做法则例》的比较
        第四节 实测中的发现
        小结
结语
附录 1 清代建筑工官制度研究
附录 2 办公次序
附录 3 古代建筑大木操作程序和规格
附录 4 清代官式建筑做法研究论着
附录 5 清代官式建筑研究论着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四、关于《工程做法则例》中楼房的设计体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北京都城中轴线之右安门复原研究[D]. 丁佳昕.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2]基于算法逻辑的现代中式建筑设计方法研究[D]. 霍安. 广州大学, 2020(02)
  • [3]清代产业技术标准化研究 ——以砖木作匠作则例为中心[D]. 王铁男. 苏州大学, 2020(06)
  • [4]轻型钢结构模块化青年公寓设计策略研究 ——以深圳为例[D]. 苏颐媛. 深圳大学, 2020(02)
  • [5]从模数制到模块化 ——香山帮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当代应用研究[D]. 李磊. 苏州大学, 2019(04)
  • [6]士绅阶层影响下的明清常州民居建筑研究[D]. 黄颖. 江南大学, 2017(04)
  • [7]沈阳近代建筑技术的传播与发展研究[D]. 刘思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1)
  • [8]东北大学早期建筑教育的教育主体研究[D]. 李一姣. 东北大学, 2014(07)
  • [9]基于点云的古建筑信息模型(BIM)建立研究[D]. 刘昊. 北京建筑大学, 2014(12)
  • [10]清代官式建筑研究史初探[D]. 常清华. 天津大学, 2012(05)

标签:;  ;  ;  ;  ;  

《工程实践规范》建筑设计体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