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野下我国货币经纪业务的发展

全球视野下我国货币经纪业务的发展

一、从全球视角看我国货币经纪业务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黎明[1](2021)在《债务、国家信用与霸权兴衰》文中指出自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对中国实力增长的恐惧叠加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所产生的敌意,演变成为自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对中国最为严厉的遏制与打压。中国若要更加有针对性地应对美国霸权问题,在理论上应当深入地探讨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霸权兴衰的规律,这样既可以更加清晰、全面地认识今日美国霸权的核心权力资源——美元霸权的实质,也可以为中国的国家建设和崛起提供经验。所谓霸权兴衰的规律,核心问题主要包括三个:霸权的定义、霸权国家的认定及其周期,以及霸权兴衰的动力。迄今为止,学术界针对这三个问题进行了比较充分的研究,且存在一定的争议。值得注意的是,在诸多研究中都强调了国家债务融资体系获取资金的效率是影响霸权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学术界未能完全解释的问题是,成功兴起的霸权国荷兰、英国和美国相对于挑战霸权失败的西班牙、法国,国家债务融资体系效率更高的根源是什么?债务有两个基本维度:利率与期限。荷兰、英国和美国的国家债务融资体系效率高的具体表现是,可以筹集到低利率、期限长的资金,而西班牙、法国则需在更短的期限内为债务付出更高水平的利率成本。同等金额的利息支出在不同利率和期限条件下对应的债务总额也不同,低利率、长期限相较于高利率、短期限,意味着债务融资体系效率更高的国家可以以更小的成本支出在争霸战争中获得更大规模的债务资金支持。深层次而言,影响债务利率与期限的一般因素是债务契约所规定的抵押物与债务人的信用,国家债务的特殊性在于要么债权人难以执行对抵押物的占有权,要么缺少抵押物,决定利率与期限水平的只能是国家作为债务人所表现出的信用。故荷兰、英国、美国相较于西班牙、法国在霸权兴衰过程中具有更高的国家债务融资体系效率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国家信用的优劣之别。本文将国家信用的主要概念界定为:由国家实力、制度安排以及金融市场三个层面的要素,共同构建了一个为国家债务融资体系提供信用担保和信用票据流转的系统。国家债务融资体系所发行的信用票据,因国家信用担保而受市场信任,并且在信用票据流转的系统内持续、稳定地发行、流通以及被偿付、贴现。因此,国家信用的主要作用是确保国家债务融资体系受市场信任,进而获得巨大、稳定的信用融资能力。本文主要从国家信用的逻辑视角出发,重新阐释了国家债务融资体系对荷兰、英国和美国霸权兴衰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当今美国霸权凭借国家信用,利用美元霸权为其贸易、财政的双赤字进行债务融资、向全球分摊其霸权成本的行为实质,解释美国霸权现阶段是否真的衰落以及未来可能衰落的路径。在荷兰霸权兴起的过程中,荷兰、西班牙两国公债融资体制的绩效差异对双方战争、两国资本主义经济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荷兰的公债体制,可以有效地为争霸战争融资,刺激经济与金融市场发展;西班牙则深陷于公债资金成本高昂—金银资本外漏—公债破产—战争失利的恶性循环。同时,西班牙的经济与金融市场在公债偿还与破产导致的金银资本外漏和税负不断加重的大环境下,其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欧洲其他大国。荷西公债绩效差异的根源,在于国家信用的优劣。荷兰国家信用的卓越,离不开荷兰的财富、联省自治政体、以间接税为主的财政体系和阿姆斯特丹银行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为荷兰公债的偿还与流通提供了良好的保障。西班牙落后的经济发展、国王专制的政体、低效的税收体系以及被抑制的金融市场则对应着低劣的国家信用,使得其公债发行、偿还与流通格外困难。自17世纪晚期开始,荷兰因军事压力、税收改革受阻以及财政收入增长停滞等问题,导致偿债开支在财政开支中的比重过大,国家信用开始低落。伴随着荷兰公债体制筹集资金的能力下降,荷兰霸权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英国霸权崛起的最重要阶段,应是1688年光荣革命后至1763年英国历经七年战争战胜法国这一历史时期。18世纪后半期开启的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英国工业实力的快速增长,只是巩固了其已经建立的霸权地位。与其主要竞争对手法国相较,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期英法霸权竞争的关键时段,英国实力没有绝对优势。英国之所以能够战胜法国并持续崛起,依靠的是特权垄断公司创造的财富、高效的国家化财政体系、制度化的国债市场、独立的中央银行以及海洋国家的战略安全性等因素所共同支撑形成的卓越国家信用。它确保英国可以通过发行国债持续、稳定地为英国与法国近百年的争霸战争筹集源源不断的资金。同时,国债的大规模顺利发行和高水平的国家信用,还对英国经济与金融体系发挥了重要的正向效应,推动了金融革命和工业革命的顺利开展。与英国不同的是,由于法国专制王权势力强大、财政改革迟滞以及中央银行缺位,其国家信用处于较低水平,法国依靠债务融资获取的资金成本过高,进而使得法国无法在长期战争中筹集到足够的所需资金。结果不仅导致争霸战争失败,而且因此出现的短时沉重的偿债负担以及为减债实施的人为通货膨胀性质的公开市场操作,严重滞后了法国金融和经济的发展。至于英国霸权走向衰落的原因,同样可以从国家信用的视角找到根源。一战期间,为作战和支持俄国等盟国,英国积累了大量的外债(主要债权人是美国)和英镑超发贬值,国家信用透支严重,导致英国经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运行开始受到制约。一战后,为勉强维持英国霸权秩序下的重要公共产品——金本位制,英国采取了财政赤字+货币投放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引发大量经常账户赤字+黄金外流。因此,二战前,英国的国家信用在经济衰退与债务膨胀的打击下已经逐渐弱于美国,资本流出严重,并大量转移至美国。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作为一个人为设计出来的国家,国父之一的汉密尔顿很早就认识到国债融资与国家信用对国家兴起的关键性作用。美国国债的历史,起源于大陆会议在独立战争期间为筹集战争经费向国内和荷兰、法国等外国发行的债券。国家信用的初步确立则主要得益于时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对于国债及国家信用作用的认知与重视,他鼓励制造业发展、整理合并国债、设立美国第一银行等创举,初步奠定了美国国家信用的优良传统。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前半期,是美国霸权崛起的关键阶段,不断上升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以及金融实力背后,均体现了国债与国家信用的重要提升效应:为工业革命与经济增长提供充裕且成本低廉的资金;为金融体系的形成与扩张奠定基础和提供刺激;为美国参与历次战争筹集军费。在现阶段,通过向世界发行美元,为其贸易、财政的双赤字融资的美元霸权是美国霸权的核心权力资源。美元的本质是国家信用的资本化,国家信用是美元霸权有效运转的根本支撑。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本质上是美国的国家信用危机。而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及时向世界开放了国债市场,并通过包括提升美元资产价值及其安全性、流动性,以及积累资本项目黑字等加强金融市场优势的举措,有效弥补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常项目赤字、黄金外流对国家信用的削弱,美国的国家信用再度强化。目前相对于其他大国,美国的国家信用依然强大,因而美元霸权与美国霸权难言衰落。但是,美国国内出现的贫富两极分化、严重的社会分裂、政治极化等问题,加之2008年金融危机后和此次疫情冲击下美联储实施的无底线QE政策,反映以美联储独立性为重要象征的美国国家财政纪律显着弱化,其国家信用衰败的内部隐患正在日益积累。美国的幸运之处在于,外部世界尚未出现一个国家信用强大到可以替代美国国家信用的国家,其表现在金融市场的广度、深度以及灵活性等方面,就是当今世界尚无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可以同美国金融市场比肩,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的信用担保与信用流转服务。因此,美国国家信用与霸权的衰落,在替代者缺位的背景下很可能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通过理论分析和历史对比、检验,本文得出了三点主要结论:第一,国家债务融资体系以及为其提供担保的国家信用的优劣,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霸权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关系的具体机制是,相较于霸权竞争失败的国家,成功崛起的霸权国家如荷兰、英国、美国由于率先确立了卓越的国家信用,拥有了直接为争霸战争筹集充裕资金的债务融资能力和间接为经济发展激活金融市场的信用担保能力。相应地,霸权国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霸权成本(军事开支或维持霸权体系的公共产品开支)导致霸权国过度的债务膨胀、挤压正常的财政开支空间,造成军事开支下降、经济发展受阻等连锁反应,最终其国家信用逐渐弱于后来崛起国家的国家信用,不再具备源源不断地为霸权成本筹集资金的债务融资能力的同时,丧失了在国际信用体系中的中心地位。这一过程具体表现为霸权国本来拥有的国际金融中心、国债作为各国债券利率基准以及本币作为国际最重要的储备货币等地位和特权的丧失。第二,基于国家债务融资体系与霸权兴衰的关系,可以认为出现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大历史周期后,相继出现了三个信用—霸权周期:荷兰周期、英国周期与尚未终结的美国周期。霸权国的信用周期先于霸权周期达到顶峰与衰落,新崛起国家信用周期的强化与上升阶段,对应着传统霸权国家信用周期的衰败阶段,两个国家的信用周期先于霸权周期发生交替。第三,现阶段世界仍处于美国所主导的信用—霸权周期内,尽管美国霸权出现了诸多衰落的迹象,但是其国家信用尚未出现系统性的衰落;更重要的是,迄今没有出现一个国家具备优于美国的国家信用,可以替代美国在世界经济尤其是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美国仍然可以继续利用美元体系为其霸权成本融资,但是美国金融体系风险的不断累积和全球化共识的破裂等原因,均有可能导致世界其他国家和市场对于美元资产(美国对世界的债务)的需求严重下降,成为美国信用周期与霸权体系出现严重危机的发端。本文的研究对于中国未来发展与国家建设的启示在于:在美国信用—霸权周期不确定性逐渐增强的过程中,中国日益成为美国分散霸权成本的主要承担者,中国应如何应对这一风险?依据国家信用逻辑下的历史经验,在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经济实力外,从完善与统一国债制度、深化与开放金融市场、维持与强化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等方面入手,有意识地强化国家信用,对于中国规避未来美国信用—霸权周期可能出现的更大风险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这将有助于中国的可持续性崛起。

刘瑞东[2](2020)在《货币经纪X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

吴楚群[3](2020)在《基于金融科技的D证券公司客户服务策略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我国证券公司的通道业务占据着经纪业务的大部分收入,由于行业同质化竞争激烈,D证券公司作为综合实力较强的证券公司同样面临经纪业务滞后的问题,积极寻找客户服务差异化发展路径迫在眉睫。如今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构成的金融科技日益成为行业解决业务痛点和转型发展的关键要素,金融科技使真正的个性化服务得以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变成实质上的可能。本人作为证券行业发展的亲历者,对客户服务有深切的体会和理解,希望借此课题的研究,思考金融科技在证券客户服务方面的实践,为D公司优化客户服务提供思路和建议,同时也希望本课题的研究对同业公司有启示和借鉴意义。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和科研人员的文献研究,通过顾客满意理论、长尾理论、金融科技和互联网金融理论分析客户服务存在问题的成因,同时运用比较研究法,对比了国内外证券公司应用金融科技服务客户的经验,用金融科技的思路来研究D公司客户服务策略的优化。本文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范式,以D公司为案例分析客户服务现状,发现客户服务存在的问题是:存在较大服务缺口,对客户缺乏了解,缺乏个性化服务,客户服务效率较低。通过分析发现成因一是客户服务创新不足,二是客户价值理解薄弱,三是公司内部资源支持不足,四是没有重视发展基于金融科技的客户服务策略,因此本文认为要解决D公司客户服务的存在问题,需要利用金融科技来进行客户服务策略的优化。本文通过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在证券客户服务的应用有效降低了服务成本,提升了服务的效率,解决了部分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简化了投资者投资决策流程,使金融产品和投资者、服务与需求高度匹配。本文通过对金融科技服务原则的认识和理解客户对于服务的需求,以客户服务策略的优化思路为指导,从客户服务优化和业务支持优化两方面分析了客户服务优化的措施,分别从客户洞察、智能服务、业务平台优化和合规管理智能化四个部分进行详细阐述。同时依据D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从经纪业务组织架构优化、公司数字化建设、信息系统技术改革三个角度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保障客户服务策略优化的顺利实施。本文认为D证券公司传统客户服务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未来的发展,金融科技在客户服务上的应用可以极大的提高服务的质量,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全面提升客户综合服务体验。

黄琳琳[4](2020)在《FTAs中跨境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金融服务贸易的提供方式,以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型金融服务贸易应运而生,如电子银行、整合支付、移动支付、网络支付、P2P、网络借贷、远程信息处理、网络众筹等。1995年乌拉圭回合,国际社会首次达成国际服务贸易规则——《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GATS)。GATS将服务贸易的提供方式分为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四种模式,并以附件的形式对金融服务贸易进行了规定。然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应用和普及,亟需形成以跨境交付为主的跨境金融服务贸易规则,但近期以来,WTO陷入困境,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谈判更是难以推进,有关跨境金融服务贸易的规则则在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s,FTAs)1中出现,但无论是从规则体系还是具体规则内容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本文预探究FTAs中规则的差异所在?以及规则差异背后所映射出的发展趋势?同时总结归纳出规则适用的方式与特点?最终试图从价值层面判断与反思规则设计上与其适用实践中所具备的优势与缺陷,构建出既能够推动跨境交付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又能更好的维护国家安全的跨境金融服务贸易规则体系,以期为中国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提供建议。本文除导论共分为五章:第一章“FTAs中跨境金融服务贸易规则概述”。跨境金融服务贸易以金融服务要素跨境为核心,包含传统服务提供模式中的跨境交付、境外消费以及自然人流动三种模式,其依托网络空间规则,并且以金融数据的跨境自由流动为关键性因素。FTAs中跨境金融服务贸易规则作为新兴的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其产生以“破坏性金融创新”理论为基础,符合“破坏性创新”构成的三个要素,即“变革”、“替代性潜力”和“结构性影响”,并且从“市场准入”和“业务运行”等方面革新了以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为基础的传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跨境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成为国际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且也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体系,从NAFTA中的初级规则演变到USMCA中的高级规则,展现出了较为明显的特征:即市场准入成为跨境金融服务贸易的前提条件、非歧视性待遇规则成为跨境金融服务贸易的中间保障、审慎例外规则成为跨境金融服务贸易的风险屏障。第二章“FTAs中跨境金融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规则”。市场准入是服务贸易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GATS项下的跨境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准入规则与商业存在下的金融服务贸易适用同样的规则,但对于以产品分类为主的跨境金融服务贸易,显然供给不足,主要表现为市场准入框架不利于跨境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实现、跨境金融数据流动成为市场准入争议的焦点、例外规定阻碍自由化措施的实施、DSU不能有效解决跨境金融服务贸易争议等。WTO有关争端涉及到跨境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问题,包括跨境交付的含义问题、GATS第16条第1款与第2款之间的联系问题、市场准入的具体措施问题等。现有的FTAs在破坏性金融创新的理论背景下为应对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跨境金融服务贸易发展而达成的,从NAFTA到USMCA,有关跨境金融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规则主要分为GATS型、CPTPP型、欧盟型以及其他等四种类型,均对GATS规则体系不足做出了有利的回应,如全面的市场准入义务以及跨境金融数据的自由流动,但在特定方面,基于跨境金融服务的特殊性也保持了一定的沉默。然而对于未来跨境金融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规则,无论是从服务贸易市场准入的内涵以及市场准入数量性限制措施的本质,还是从跨境金融信息自由流动的重要性来看,放弃跨境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条款的概念都不会影响跨境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第三章“FTAs中跨境金融服务贸易的非歧视待遇规则”。非歧视性待遇是实现跨境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后维持国内外平等竞争环境的重要保障,包括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然而跨境金融服务贸易所具有的合法的安全稳健性、国际义务与国家安全间的平衡性以及跨境金融数据流动的特殊性决定了原本GATS项下对于跨境交付与境外消费的区别问题、服务原产地的认定问题、非歧视性待遇条款中的“同类性”问题以及事实上歧视性待遇的解释问题等对于跨境金融服务贸易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新一代的FTAs均对上述问题做出了微弱的回应,但并未实质上促进跨境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未来跨境金融服务贸易的非歧视待遇规则应更具有灵活性与可预期性,解决例外条款举证之困难、金融服务同类性判断标准不确定等问题,并构建以要素为基础的灵活性非歧视待遇标准。第四章“FTAs中跨境金融服务贸易的审慎例外规则”。金融服务的特殊性以及市场失灵决定了必须存在审慎规制,金融服务贸易分为原则性监管与规则性监管,前者是以结果为导向,依赖普遍适用的原则,而后者则是指存在具体的监管细则。但对于跨境金融服务贸易的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常处于不同的管辖权范围内,其所依赖的审慎例外条款则本身具有原则性监管的性质,因而具有较大程度的灵活性。GATS早期对审慎例外条款的谈判存在较大的争议,阿根廷金融服务案是专家组做出的首例审慎例外条款解释的案件,但也存在解释过为宽泛的弊端,FTAs对于GATS审慎例外条款存在的问题从条款名称、关系需求、反滥用要求等方面进行了革新,以期更加符合跨境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然而,审慎例外条款本身的原则性决定了其不可能在国际上形成统一适用的标准,并且从GATS近30年的实践以及新的FTAs中有关审慎例外条款的规定可见,各主权国家对于金融自由化的理念还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无疑会增加达成一致性审慎例外条款的困难。欧盟在金融服务一体化市场上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其相互承认原则也要求跨境金融服务贸易审慎例外条款的适用需要各主权国家的相互承认予以配合。第五章“我国跨境金融服务贸易法律制度完善的建议”。信息技术带来的贸易成本降低使得跨境金融服务业成为未来金融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国际高标准的经贸规则已经逐渐开始对跨境金融服务贸易予以关注。金融服务业开放是WTO服务贸易的重要议题,主要涉及金融服务的市场准入、非歧视待遇、业务范围和审慎规制,而跨境金融服务贸易涵盖服务贸易除商业存在模式外的三种模式。以CPTPP为代表的新一代区域贸易协定设定了高标准的跨境金融服务贸易开放规则对我国构成挑战。在跨境金融服务贸易领域,我国无论在国内法律法规中还是在签订的FTAs中,都展现了较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国内法层面的市场准入限制较多、FTAs中较少涉及跨境金融服务贸易的规定以及FTAs中审慎例外条款的规定不一等。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跨境金融数据流动尚存在争议、金融行为监管能力不足,另一方面,也出于条件不具备及风险防范方面的考虑。建议从国内跨境金融服务贸易体系、我国在FTAs中有关跨境金融服务贸易规则谈判以及跨境金融服务贸易监管科技完善等层面加以考虑。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程度、强化FTAs中跨境金融服务贸易规则以及将金融科技融入到审慎例外条款中。综上所述,跨境金融服务贸易在FTAs中愈发重要,并且其规则体系也在逐渐完善,但相较于GATS,在市场准入、非歧视待遇、审慎例外等基本规则方面尚存在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以适用新金融服务贸易的出现。为对接并引领跨境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制定,我国可从完善国内跨境金融服务贸易体系、加快在FTAs中有关跨境金融服务贸易规则谈判以及促进跨境金融服务贸易监管科技等层面加以考虑。

张蕊[5](2020)在《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与信用风险研究》文中认为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是支撑金融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商业银行的风险首先是信用风险问题,不仅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对于整个经济金融体系,对于全社会都是一个值得密切关注的重大问题。远的不说,从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到2009年的迪拜和希腊的危机来看,一国银行信用风险累积过多带来的后果可见一斑。当前从国内经济运行和发展环境上看,本轮国际金融危机过后的几年里,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已经开始出现显着的下降,与此同时我国金融科技日益活跃,发展迅速,正在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也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提出了挑战。我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时期,在这个新时期,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将会更加复杂和严峻,揭示这个银行信用风险的复杂性和严峻性,是我国当前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第2章从经济新常态和金融科技这两个切入点,对我国的经济新常态及其特征进行了界定和分析,并对金融科技及其特征和金融科技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和回顾。第3章首先分析了新时期我国经济新常态约束下的金融环境。主要从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混业化、金融杠杆高位化和金融监管宏观审慎化四个方面从理论上展开分析。接下来,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了新时期我国金融科技约束下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问题,揭示了商业银行大力实现业务转型的历史必然性,并讨论了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特点、目标以及转型的具体种类。第4章对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后的信用风险进行了理论分析,较为细致地分析了信用风险的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直接路径包括利率市场化与银行信用风险、消费信贷业务与银行信用风险、普惠金融业务与银行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间接路径包括利率风险引致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引致信用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引致信用风险。第5章和第6章对商业银行转型后信用风险的直接路径,包括利率市场化与银行信用风险、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与银行信用风险,以及银行普惠金融业务与银行信用风险这三个路径或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实现,以及随着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和普惠金融业务规模的愈益扩大,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愈益上升的结论。第7、8和9章对商业银行转型后信用风险的间接路径,包括利率风险引致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引致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引致信用风险这三个路径或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转型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与利率风险、操作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这三种风险之间呈正向关系,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操作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越大,引致的信用风险越大的结论。最后,第10章,针对研究结论,从政府层面、保险公司层面和商业银行层面,提出了若干条对策建议。

许高庆[6](2020)在《我国证券市场结算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中央对手方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作为现代证券市场证券结算系统的核心制度,中央对手方通过介入市场已成交合约的交易双方之间,成为所有买方的卖方和所有卖方的买方,并据此确保合约的正常履行。中央对手方的安全与效率对于整个证券市场运行带来重要影响,如果缺乏适当管理,其可能成为金融系统潜在的风险源头。2008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始于美国次级贷款人对于房屋抵押贷款的大面积违约,危机在金融体系内的蔓延则主要是由于信用违约互换(CDS)等场外金融衍生品的交易信息不透明,致使次贷违约风波在不同金融机构之间迅速传染,进而导致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枯竭。与场外衍生品市场的混乱状况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得益于中央对手方清算制度,场内衍生品市场在危机发生期间一直保持安全平稳运行。危机过后,监管机构与学界迅速研究与总结结算系统在应对此次危机过程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G20集团在2009年美国匹兹堡峰会共同提出全球金融监管改革计划,明确要求“所有标准化场外衍生品纳入中央对手方清算”。虽然此次危机对于我国证券市场影响有限,但是内在的经验教训却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探讨。基于上述考虑,论文试图从中央对手方的视角,对我国证券市场结算风险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具体而言,论文主要探讨以下三方面问题:第一,在我国证券市场结算风险管理实践中,中央对手方的作用发挥存在哪些问题,对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产生哪些影响?第二,中央对手方在管理结算风险中发挥哪些作用,通过何种途径施加管理,作用机理如何?第三,为更好促进我国证券市场中央对手方在结算风险管理方面的作用发挥,应作哪些改革与优化?其中,第一个问题是全文研究的原因与目的,第二个问题是第一个问题在实践中的延续,第三个问题则是全文研究的落脚点。针对第一个问题,论文对我国证券市场中央对手方的发展模式展开梳理,并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演进,重点分析我国证券市场结算风险管理制度,探讨形成现有结算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的历史原因。针对第二个问题,论文运用金融风险管理理论、金融稳定理论、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以及信息不对称理论对于中央对手方结算风险管理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梳理总结出中央对手方基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条直接管理结算风险的作用路径,以及通过提升市场流动性、缩小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间接降低结算风险的两条间接影响渠道。并基于直接作用路径分析结论,分别从结算风险的事前预防、事中测度以及事后处置等环节入手,分析我国中央对手方管理结算风险的问题及解决思路。其中,在风险的事前预防环节,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现行结算风险预防机制的实践情况进行概述,对通过交易制度预防结算风险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展开分析,通过开展中央对手方预防结算风险的国际比较研究,提出关于我国证券市场结算风险事前预防机制的改进方向;在风险的事中测度环节,从现有证券市场静态结算保证金制度弊端着手,梳理关于结算保证金制度有效性的评判标准,探索动态结算保证金制度的设计思路,并运用GARCH族模型以及历史模拟法对我国证券市场结算风险测度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在风险的事后处置环节,总结中央对手方处置结算风险应当遵循的三条原则,并对我国证券市场引入具有风险共担性质的结算违约基金问题进行实证探讨。对境外主要国家(地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金融监管改革实践进行梳理,并对其中涉及强化证券市场结算风险管理改革措施的共性特征进行提炼。试图通过多维度分析,寻求有关第一个问题的解题答案。针对第三个问题,论文基于前两个问题的研究结论,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提出强化结算风险管理的建议。所提出的具体建议包括:在金融制度改革层面,建议强化行为监管在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中的作用发挥,加强对于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的统筹监管,明确中央银行对于中央对手方的“最后贷款人”角色,加强对于中央对手方基础性制度安排的法律支持;在证券行业层面,建议全面推进货银对付制度改革,推动交易机制优化以回归交易属性,推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改革以及建立证券市场合格中央对手方(QCCP)认证制度;在证券结算机构层面,建议构建并完善全面风险管理架构,建立动态结算保证金制度以及建立以风险共担为核心的结算违约处置机制。但是,论文在理论与实证研究上均有不足。而随着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行业不断产生变革性影响,还需进一步考虑金融科技对于证券结算风险的作用与影响,这也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叶似剑[7](2019)在《产融结合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研究》文中指出十九大以来,国家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等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提升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强调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要形成良性循环,亟需提高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并对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高度重视产融结合工作,对实体企业发展金融业务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产融结合现象日益普遍,实施产融结合战略已成为企业实现“多元化”和“全球化”的重要选择,也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和方式。然而在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实体与虚拟经济背离成为近年来全球经济“典型化”特征之一,我国实体经济同样面临“脱实向虚”问题(苏治等,2017)。因此,研究产业与金融协同融合的内涵与边界、定位与功能、金融业务如何更好地服务主业并防控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体上看,我国企业产融结合的规模和结构保持了审慎稳健的发展态势,金融业务风险管控能力和资产质量不断提高,金融业务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金融业务为深化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作用。如何提升企业以融促产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实现“产”和“融”的协同发展也成为当前学术界和实务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产业部门与金融部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但是实体企业实施产融结合战略的动机、影响因素、经济后果和作用路径等仍然是一个黑箱。广义上讲,产融结合是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是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过程。储蓄主体和投资主体在市场中是独立存在的,企业是资金的需求方和投资主体,可以通过实施产融结合获取金融资源,将储蓄资金转化为投资资金以缓解企业的融资需求。狭义上讲,产融结合是产业资本在发展过程中提高资本运作水平、实施多元化经营和寻求资本增值的趋势,表现为实体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内在合作和融合,现阶段主要方式为参控股或交叉持股(张庆亮和孙景同,2007;蔺元,2010;支燕和吴河北,2011)。产融结合是实体与金融企业之间通过并购重组、合并吸收等资本运作方式,实现内部外渗透的参控股、持股及人事参与等内在融合,保证企业之间在资金、资本、人事、管控等多个方面的融合稳定的一种制度安排(万良勇等,2015;张龙天,2017)。产业资本进入金融行业即参股金融机构,促进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深度融合(马红等,2018)。产融结合一般分为两类,即金融资本进入产业部门和产业资本进入金融部门,在我国目前的制度背景下,产融结合以产业资本进入金融部门为主(万良勇等,2015;马红等,2018)。产融结合是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方式,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现代企业发展壮大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产业资本在科研开发、产品制造和市场拓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而金融资本在资金资源、金融市场信息以及专业人才等方面也具有独特优势,两者之间可以形成优势互补(黎文靖和李茫茫,2017)。产融结合的落脚点在“结合”,即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有效地融合发展,产生相应的协同效应,形成1+1>2的效果。但是,部分产业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目的是获得便利的融资和可观的回报,很少为多元化发展可能产生的盲目扩张、风险聚集等负面影响做好充分准备。我国产融结合发展迅速,但有关产融结合的研究相对滞后,以往研究大多属于规范性理论探讨或简单的案例论述,未从多角度入手,系统地、有针对性地挖掘我国企业产融结合的动机、影响因素、经济后果与作用机制。产融结合受哪些因素影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怎样,其经济后果又是什么,通过何种方式进行的传导?弄清楚这些问题对计划或已实施产融结合战略的企业至关重要。此外,以往文献对产融结合的研究过于单一化或者片面化,如仅以参控股金融机构或单一角度入手考察产融结合后果的优劣,缺乏系统和全局的思想,并且这样做有几点不足:一是未明确产融结合的动机,研究结论不能令人信服;二是产融结合计量不准确,不能反映产融结合的全貌和特征;三是无法进一步研究产融结合各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多种经济后果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以交易费用、信息不对称、内部资本市场、资源基础理论和多元化经营为理论基础,基于以往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当前制度背景,深入研究我国企业实施产融结合战略的动机、经济后果、影响因素以及作用路径,并研究在不同外部环境和特征下产融结合经济后果的差异性,揭开了产融结合的面纱,探究了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渗透的路径和影响。本文的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回答了如下问题:(1)企业实施产融结合的动机是什么?如何正确看待我国企业实施的产融结合战略?(2)金融业务相对于实体主业究竟是“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哪些企业会将产融结合视为“救命稻草”?哪些企业真正实现了“以融促产”?(3)哪些内外部因素会影响企业实施产融结合战略?其影响程度如何?从哪些多维度分析企业实施产融结合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4)企业如何立足服务主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如何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5)企业开展金融业务如何更好地实现战略目标?在此基础上,本文提炼出研究企业产融结合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综合运用扎根分析、调查问卷研究以及大样本实证研究等多种方法。首先,质性研究是构建和验证理论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对样本企业的深入研究,对实践中不断出现的产融结合现象及深层次原因做出合理解释;其次,本文创新地将社会学、心理学中广泛使用的扎根理论分析方法引入产融结合研究,扎根理论分析是从样本企业的一手及二手资料中归纳出概念,再提炼成范畴,最终抽象上升至理论的过程,整个研究过程在已有的事实经验中不断地进行归纳、提炼及总结的过程,本文通过对收集到的访谈资料和其他资料进行扎根理论分析,得出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的核心范畴,并构建出相关理论模型;进一步,基于扎根理论构建的“产融结合影响因素、经济后果及作用机制”模型,本文设计了李克特量表式调查问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具体分析并衡量各范畴和维度的强弱程度,重点研究产融结合动机、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各维度强弱程度背后的经济意义;最后,本文采用大样本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了检验,得到产融结合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的相关经验证据。本文的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如下:首先,本文在规范研究的基础上,从样本企业的产融结合实践入手,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和多案例分析等方式,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经过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选择式编码,共得到103个概念、37个范畴、10个主范畴,构建了研究产融结合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的模型框架。通过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实体企业产融结合具有“六五二二二”特征,即“六大影响因素、五类经济后果、两类发展趋势、两种作用路径、两类实施动机”。其次,在扎根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设计形成产融结合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调查问卷,以量表的形式计量各维度变量的强弱程度;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企业设立金控平台、开展特色金融和产业基金已超过参控股外部金融机构,成为产融结合的新趋势,研究结果丰富并拓展了产融结合研究的外延和内涵,为实体企业整合内外部金融资源、发展特色金融业务提供了经验证据。再次,本文通过大样本实证研究的方式,检验了我国上市企业产融结合的动机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的动机主要是基于“蓄水池”动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金融市场化水平、外部信息环境、高管金融背景和主业经营情况都会对产融结合的产生影响,具体来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实施产融结合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金融市场化水平与产融结合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尤其是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着;企业信息环境与产融结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高管金融背景与实施产融结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主业经营情况与产融结合之间存在U型关系,表明企业实施产融结合战略对实体主业具有“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的作用。最后,本文通过采用大样本实证研究的方式,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产融结合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与未实施产融结合的企业相比,企业实施产融结合对市场业绩具有显着促进作用,能够显着缓解融资约束水平,显着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但不能显着降低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研究表明,产融结合模式类型(银行和财务公司)、所处行业(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和金融资产规模也会对上述关系产生调节作用;在产融结合模式类型中,企业通过财务公司实施产融结合对市场业绩的正效应最显着;而企业与银行实施产融结合会对市场业绩产生显着的负效应,说明当前实体企业通过建立银企关联或直接控股银行并不能提高市场业绩,反而导致市场对企业的估值降低;制造业企业产融结合后会形成“多元化折价”,降低企业的市场业绩;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规模的大小,会显着影响产融结合的经济后果。本文将产融结合“动机——内外部影响因素——经济后果——作用路径”整合成理论上的闭环,不仅通过扎根理论分析构建了理论研究框架,而且通过大样本实证检验的方法验证了所提出的理论框架。本文的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解释了优序融资理论,即当外源融资成本较高时,企业更倾向于平衡内外部资金成本,而产融结合成为了重要的媒介和渠道。同时,本文的研究结论将产融结合“蓄水池”动机与降低融资约束和现金持有的经济后果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蓄水池”动机下,企业会将生产经营中产生的增量现金资源投入到金融业务中,产融结合降低了企业现金持有,基于修正的Almeida模型,经营活动现金流敏感性也随之降低,实证检验结果也表明产融结合显着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本文立足于我国战略机遇期和金融领域供给侧改革的制度背景下,系统地研究和分析产融结合在新特点和新趋势下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本文理论结合实践,论证了金融业务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主业,如何更充分地通过发挥产融结合的治理效应及协同效应,从而实现“产”和“融”之间的良性循环与互动,助力实体企业的升级转型,最终实现实体经济的“促转型、提增速、调结构、降风险”等宏观目标,以期为我国产融结合相关政策制定与监管提供理论依据,为广大利益相关方更好地理解产融结合补充经验证据,并从更深层次丰富和拓展有关产融结合的研究成果。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为实务界更好地实施产融结合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本文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1)本文基于扎根理论分析,构建出研究产融结合的理论框架,即六大因素、五类后果、两种趋势、两种路径、两种动机,并设计调查问卷度量框架中各维度影响程度的大小;(2)本文将产融结合“蓄水池”动机与内外部影响因素、经济后果及作用路径系统地连接在一起,打通了与“实体经济金融化”、“脱实向虚”等领域文献的联系;(3)本文拓展了研究企业金融业务的内部化视角,研究发现企业开展内部金融业务会显着提高产融结合的有效性,并且内部金融业务正向“产业金融”和“特色金融”转变,这是以往大样本实证研究未观测到的结果和变化趋势;(4)本文发现了企业主业经营情况与实施产融间非线性的U型关系,主业经营越好和越差的企业都更倾向于实施产融结合,金融业务起到了“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的作用;(5)本文创新了产融结合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案例研究、调查问卷、大样本实证的研究方法,多维度、多角度地论证和展示产融结合的影响因素、经济后果和作用路径,从“质性分析”到“实证检验”,观测了企业实施产融结合行为的全过程。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广大投资者、规则制定部门、监管机构、企业经营管理层以及相关中介机构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1)为投资者正确理解企业产融结合行为、使用公开披露信息分析产融结合的有效性提出建议;(2)为规则制定部门进一步规范并完善产融结合顶层设计、制定可行并且有效的政策、制度和规范等提供经验证据;(3)为监管机构强化监管、有针对地指导并推动企业产融结合相关工作提供决策依据;(4)为企业经营管理层进一步明确实施产融结合战略的动机、认清产融结合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并且更有效地开展与主业相关的金融业务提供指引;(5)为中介机构更准确地识别企业产融结合模式类型及存在问题、更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产融结合的意见和建议提供参考。

程斌琪[8](2019)在《金融科技对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1993年《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开始为全球服务贸易治理提供规则框架以来,服务贸易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认可。金融服务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金融科技通过数字技术革新了金融服务的提供模式,改变了生产者、消费者和贸易商的交易行为,使金融服务供求愈加依赖于数据流动,对金融服务业和世界经济环境带来了一系列深刻变革。相对应地,也带来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重大变化,最突出的新特征就是“数据策略性”。在以CETA为代表的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中,金融对外开放范围更广泛,金融服务贸易规则更加新颖,进行中的TISA谈判同样在向高标准靠拢。在金融科技发展如此迅猛的背景下,有必要对其给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影响和效应作出研究,有必要对以跨境数据流动限制为主的新金融服务贸易规则作出分析,有必要应对金融服务部门的数字贸易规则挑战作出建议。本研究首先测度了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和主要国家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现状,说明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的国别差距在加大,总体自由化水平表现出降低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外资进入壁垒有所提高,尤其是对跨境数据流限制愈加严格。与此同时,在引力模型基础上得出发展中国家相对发达国家金融服务贸易成本显着偏高,且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偏低的现状。其次从金融服务贸易成本、金融服务市场特性、数字技术扩散以及金融科技的潜在风险4个维度出发,详细阐述金融科技对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影响机制。即通过区块链案例说明金融发展有助于降低微观企业金融交易成本,巩固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基础;通过人工智能案例说明金融科技推动中观金融产业差异化,引起金融市场由垄断向竞争转变,由此保障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贸易收益;通过大数据案例说明金融科技引发新的数字经济范式,在未来5至10年,数字技术对宏观经济的渗透将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同时还总结金融科技会带来数据泄露、网络风险等一系列高风险因素,通过MATLAB软件进行金融监管博弈仿真模拟说明有必要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总体而言,金融科技对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有正负两方面影响,正向影响包括导致微观成本降低、中观竞争加剧、宏观创新扩散,正向影响引起跨境金融服务贸易规模扩大和自由化水平提高,致使主要国家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剪刀差”扩大;负向影响包括泡沫、数据泄漏和技术等潜在风险,会导致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减弱,致使主要国家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剪刀差”缩小。最后,在实证部分,本研究以41个主要国家为样本,检验了金融科技对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影响效应。得出随着金融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金融市场效率对金融服务贸易相对优势和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之间的调节作用变得明显,金融市场效率对金融服务贸易相对优势和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之间的调节作用变得明显放大的结论。即当一国金融科技发展至临界水平以上时,会导致该国对外开放金融市场的意愿变得更强烈;反之,在一国金融科技发展至低于这一临界水平时,封闭金融市场的意愿也会变得更强烈。说明在考虑了金融科技的影响下,金融市场效率对金融服务贸易相对优势和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之间的调节作用变得明显。综合说明金融科技给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带来正向效应,会导致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剪刀差”扩大。为迎接金融科技潮流,深化我国金融服务对外开放,提升我国金融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本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协调好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之间的关系;二是利用监管科技革新监管体制并开展金融科技合作;三是在平等、互利、互惠原则上积极参与国际金融贸易规则制定等。

吴娴[9](2019)在《大资管背景下证券公司资产管理的业务创新与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DW公司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自2012年以来,资产管理行业由于一系列的放松管制和其他政策支持迎来了业务创新的历史机遇,拉开了大资管的序幕。凭借着相关政策的鼓励和扶持,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券商在整个资产管理的大浪潮中地位与日攀升。然而,在资产管理业绩傲人、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其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隐患引起了监管的重视。过于放松的管制和过于宽泛的投资造成部分银行、保险等资金通过与资产管理公司的合作借机规避了机构的监管,部分产品之间相互嵌套等等,这些潜在问题极易引发系统性风险,影响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实体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2017年,随着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的出台,防范系统性风险已经成为资产管理行业新时期的重要方向,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面临着严格的监管和重大调整,由之前的爆发式增长逐步走向合理有序的发展。因此,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将进入严监管的局面。在新一轮严监管的局面下,证券公司如何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出路就变得非常迫切,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本文研究的是新时期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首先分析了国内外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现状,并着重探讨了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的特点。其次通过对DW公司的研究,找出影响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结合新时期的监管要求,在借鉴美国等成熟市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业务创新措施。最后针对上述措施,从价值、产品、风险控制等角度进行了具体的发展对策分析,给出了相关启示与建议。

徐欣[10](2019)在《基于金融网络关联视角的系统性风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我国金融市场中关于产品和机构类型的创新发展使得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联系不断增强,风险传染的同向同质性增加了微观机构实际需要承担的风险损失的程度,从而使金融市场出现“既稳健又脆弱”的结构特点。因此本文以金融机构之间因债权债务关系所形成的风险关联结构为视角,以宏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系统性风险的生成机制、传染特征以及由此形成的金融体系的内部风险关系,从而能够更好的拟合金融系统复杂而多变的发展现实,为防范系统性风险提供现实依据。本文选择从网络结构的点、线、面等层次出发,研究金融机构、金融部门之间的风险传染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共振效应和负外部性等特点对系统性风险的动态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分析金融体系的风险特征。金融危机后金融体系的结构特点和风险关联度都发生了变化,且相关数据表明金融网络中风险传染具有内生性和时变性的特点,金融市场中的风险结构是不对称的,银行业依旧是金融市场中风险控制的核心部门。然后在网络化的金融体系中分析系统性风险的形成和传染问题。系统性风险的生成借助于债务违约渠道、流动性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等形式,以直接和间接的传染方式将微观风险转化为具有市场冲击力的宏观风险,并据此对次贷危机后我国金融市场中面临的系统性风险进行测度,所得结果支持了系统性风险具有内生的时变特征,且因风险传染存在天花板效应而存在上限值。最后分析金融网络的结构特征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由众多金融机构形成的金融网络所具有的结构特征也会从不同方面影响系统性风险的传染,其中风险关联度和风险均衡度指标的增加可以显着提高系统性风险的水平,但是这两个指标的交叉作用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上述指标与系统性风险之间的正向关系,从而体现网络结构对系统性风险的复杂影响力。总而言之,从金融结构的视角研究系统性风险问题,从微观上看可以调整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传染方式,协调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增加金融机构主动进行风险管理的动力;从宏观上看可以增加金融市场的风险包容能力,减少过度的风险溢出效应对金融市场的冲击,从而使得在金融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运用中实现金融机构的和谐共生、金融风险的合理分担以及规范金融市场的交易秩序,在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的同时增加金融市场活力。

二、从全球视角看我国货币经纪业务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全球视角看我国货币经纪业务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债务、国家信用与霸权兴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经典霸权理论回顾
        1.2.2 债务与国家兴衰的关系
        1.2.3 信用理论的演化发展
        1.2.4 民族国家与财政国家的概念构建
        1.2.5 文献述评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2章 国家信用的概念重建、理论基础及历史背景
    2.1 国家信用的概念重建
        2.1.1 国家信用的传统定义及其局限
        2.1.2 国家信用系统的三角结构:实力、制度以及金融市场
        2.1.3 优良国家信用担保的国家债务融资体系对霸权兴起的促进作用
    2.2 经济学与社会学理论下的信用内涵
        2.2.1 西方经济学的信用内涵
        2.2.2 马克思对信用的界定及其形式的划分
        2.2.3 社会学的信用内涵
    2.3 国家信用担保的国家债务融资体系的诞生
        2.3.1 欧洲近代国家公共财政的矛盾与惯性
        2.3.2 国家举债推动下的欧洲金融市场发展
        2.3.3 财政与债务问题牵引下的国家转型
第3章 荷兰公债成败与霸权兴衰的国家信用逻辑
    3.1 荷兰霸权兴衰的轨迹、理论以及公债信用的意义
        3.1.1 荷兰霸权兴衰的历史轨迹
        3.1.2 荷兰霸权兴衰的经典理论
        3.1.3 国家信用担保的公债体制对荷兰霸权兴衰的意义
    3.2 荷西争霸期间两国公债体制的绩效比较及其影响
        3.2.1 荷西公债体制的绩效差异:利率、期限以及额度
        3.2.2 荷西公债体制绩效差异对争霸战争结果的影响机制
        3.2.3 荷西公债体制绩效差异对本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影响机制
    3.3 荷西公债体制绩效差异的根源:国家信用的优劣之别
        3.3.1 荷兰优良国家信用的来源:财富、自治政体、税收改革、公债市场化与稳定的金融市场
        3.3.2 西班牙国家信用低劣的根源:经济落后、王室专权、税制混乱
        3.3.3 荷兰霸权衰落的公债及国家信用逻辑:军事压力与财政改革迟缓
第4章 英国国债、金融革命与霸权兴衰的国家信用逻辑
    4.1 英国霸权兴衰的历史、理论与国债信用的意义
        4.1.1 英国霸权兴衰的历史逻辑
        4.1.2 英国霸权兴衰的经典理论
        4.1.3 以国债及国家信用视角研究英国霸权兴衰的意义
    4.2 英法国家债务融资体系及其绩效差异对两国霸权竞争的影响
        4.2.1 英法国家债务融资体系的起源与差异
        4.2.2 英法百年争霸战争过程中国家债务融资体系的绩效差异
        4.2.3 英法国家债务的市场化操作对金融市场乃至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
    4.3 英法国家信用优劣差异的根源
        4.3.1 英国卓越国家信用的来源:特权垄断公司、国家安全、财政集中度、国债市场制度化与独立中央银行的监督
        4.3.2 法国国家信用不良的根源:财政改革受限、中央银行缺位及王权绝对专制
        4.3.3 英国国家信用先于且导致霸权衰落的逻辑:经济衰退、一战、金本位制与资本流出
第5章 美国国债、国家信用的起源和完善及其对霸权崛起的影响
    5.1 美国霸权的快速崛起、国债的起源与国家信用的思想渊源
        5.1.1 美国霸权崛起的历程
        5.1.2 美国国债的历史起源:独立战争时期的大陆贷款处票据与外债
        5.1.3 美国国家信用的思想渊源:汉密尔顿的国债信用思想
    5.2 美国国家信用初步完善所依托的六大支柱
        5.2.1 实力因素:制造业驱动经济增长
        5.2.2 制度因素:集中度更高的联邦制、以间接税为主的联邦税收体系
        5.2.3 金融市场因素:统一的国债市场、独立的中央银行以及与国际接轨的货币体系
    5.3 美国霸权崛起期国债与国家信用对实力的提升效应
        5.3.1 为工业革命与经济增长提供充裕且成本低廉的资金
        5.3.2 为华尔街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基础
        5.3.3 为美国参与的重大战争筹集军费
第6章 透视美国霸权现状及其未来的国家信用逻辑
    6.1 美元危机的本质与美元霸权的确立
        6.1.1 关于美国霸权是否衰落的讨论
        6.1.2 美国货币权力的演变: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与美元霸权的确立
        6.1.3 美元危机出现与美元霸权确立的国家信用逻辑
    6.2 美国国家信用的现状、隐患以及替代者缺失
        6.2.1 美国国家信用的现状与优势
        6.2.2 美国国家信用衰落的内部隐患:国债主动违约风险、无底线量化宽松、财政纪律松弛
        6.2.3 欧元作为美元潜在替代者的国家信用缺陷
    6.3 美日英德法的国家信用测度
        6.3.1 体系构建与指标选取
        6.3.2 熵值法赋权
        6.3.3 结果分析
第7章 结论与启示
    7.1 1500 年以来的信用—霸权周期演进
        7.1.1 荷兰的信用—霸权周期
        7.1.2 英国的信用—霸权周期
        7.1.3 美国的信用—霸权周期
    7.2 美国信用—霸权周期的未来
        7.2.1 美国金融市场体系的风险累积
        7.2.2 全球化的分裂
    7.3 疫情后的中国选择
        7.3.1 中国的国债市场化道路、差距与对策
        7.3.2 央行独立性与财政纪律
        7.3.3 金融市场深化与开放
        7.3.4 提升产业科技竞争力夯实国家信用之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金融科技的D证券公司客户服务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金融科技
        1.2.2 客户服务
        1.2.3 金融科技对客户服务的影响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 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顾客满意理论(4C)
    2.2 长尾理论
    2.3 金融科技理论
        2.3.1 人工智能
        2.3.2 云计算
        2.3.3 大数据
    2.4 互联网金融理论
第3章 D公司客户服务的现状分析
    3.1 D公司及经纪业务概况
        3.1.1 公司概况
        3.1.2 经纪业务概况
        3.1.3 经纪业务组织结构
    3.2 客户服务现状
        3.2.1 全国布局的网点
        3.2.2 专业化财富管理
        3.2.3 一流的理财团队
        3.2.4 优秀的通道服务和可靠的互联网金融服务
    3.3 客户服务存在的问题
        3.3.1 存在较大服务缺口
        3.3.2 对客户缺乏了解
        3.3.3 缺乏个性化服务
        3.3.4 客户服务效率较低
    3.4 客户服务存在问题的成因
        3.4.1 客户服务创新不足
        3.4.2 客户价值理解薄弱
        3.4.3 公司内部资源支持不足
        3.4.4 没有重视发展基于金融科技的客户服务策略
第4章 客户服务策略优化思路
    4.1 依托金融科技提高服务质量
        4.1.1 有效降低服务成本
        4.1.2 提升服务效率
        4.1.3 简化投资者决策流程
        4.1.4 解决部分信息不对称
        4.1.5 解决产品与客户的匹配、服务与需求的匹配
    4.2 国内外证券公司金融科技服务客户经验借鉴
        4.2.1 国内外证券公司金融科技提升客户服务的模式差别
        4.2.2 高盛集团借助金融科技提升客户体验
        4.2.3 国泰君安打造完善的金融科技零售业务服务体系
        4.2.4 D公司需要借鉴国内头部公司的模式
    4.3 遵循金融科技服务客户的原则
        4.3.1 以客户为中心
        4.3.2 安全性原则
        4.3.3 让客户更有价值
    4.4 客户服务策略优化的实现路径
第5章 基于金融科技的客户服务优化措施
    5.1 客户洞察
        5.1.1 构建用户画像
        5.1.2 千人千面的客户模型
    5.2 智能服务
        5.2.1 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5.2.2 智能投顾引导资产配置
        5.2.3 精准管理客户生命周期
    5.3 业务平台优化
        5.3.1 员工业务平台智能化
        5.3.2 APP运营管理优化
    5.4 合规管理智能化
        5.4.1 异常交易识别
        5.4.2 智能投顾合规管理
第6章 客户服务优化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6.1 经纪业务组织架构的优化
        6.1.1 总部机构建立统一战略指挥中心
        6.1.2 营业部定位为财富服务机构
        6.1.3 线上线下运营一体化
        6.1.4 构建产品平台
    6.2 公司的数字化建设
        6.2.1 公司层面的组织架构变革
        6.2.2 信息技术部门组织架构持续优化
        6.2.3 金融科技人才建设和储备
    6.3 信息系统技术改革
        6.3.1 信息系统技术架构改革
        6.3.2 数据治理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FTAs中跨境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的结构安排
    六、论文主要创新
第一章 FTAs中跨境金融服务贸易规则概述
    第一节 跨境金融服务贸易的概念
        一、“金融服务”的概念与种类
        二、“跨境金融服务贸易”的含义
        三、跨境金融服务贸易的壁垒
    第二节 FTAs中跨境金融服务贸易规则产生的理论基础
        一、破坏性金融创新理论
        二、破坏性金融创新对传统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的革新
        三、跨境金融服务贸易与破坏性金融创新理论的融合
    第三节 FTAs中跨境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特征归纳
        一、市场准入规则成为跨境金融服务贸易的前提条件
        二、非歧视待遇规则成为跨境金融服务贸易的中间保障
        三、审慎例外规则成为跨境金融服务贸易的风险屏障
第二章 FTAs中跨境金融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规则
    第一节 跨境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准入规则的内涵
        一、市场准入规则的含义
        二、跨境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准入规则的演变
    第二节 GATS有关跨境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准入规则存在的争议
        一、跨境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准入规则供给不足
        二、跨境交付(cross-bordersupply)的含义问题
        三、GATS第16条的解释问题
        四、技术中立原则的适用问题
    第三节 FTAs对 GATS跨境金融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问题的回应
        一、FTAs中有关跨境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准入的规定
        二、FTAs对 GATS跨境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准入规则的改变
    第四节 FTAs中跨境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条款的无效性
        一、服务贸易市场准入的内涵
        二、跨境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条款限制性措施与跨境金融服务贸易关系不大
        三、跨境金融信息流动自由成为跨境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重点
        四、新金融服务条款促进跨境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
第三章 FTAs中跨境金融服务贸易的非歧视待遇规则
    第一节 跨境金融服务贸易非歧视待遇的特殊性
        一、非歧视性待遇的内涵
        二、跨境金融服务贸易非歧视性待遇的特殊性
    第二节 GATS有关跨境金融服务贸易非歧视待遇存在的争议
        一、跨境交付与境外消费的区别问题
        二、跨境金融服务原产地的确认问题
        三、非歧视性待遇条款中的“同类性”问题
        四、监管环境能否成为歧视性待遇的抗辩理由问题
        五、事实上的歧视性待遇的解释问题
    第三节 FTAs对 GATS跨境金融服务贸易非歧视待遇问题的回应
        一、对“跨境交付”和“境外消费”关系问题的回应
        二、对服务贸易原产地问题的回应
        三、对于“同类性”问题的回应
        四、对事实上的歧视性待遇的回应
    第四节 FTAs中跨境金融服务贸易非歧视待遇应具有灵活性与可预期性
        一、非歧视待遇灵活性与可预期性的必要性
        二、现有的非歧视待遇条款并没有满足灵活性与可预期性的要求
        三、以要素为基础的灵活性非歧视待遇标准
第四章 FTAs中跨境金融服务贸易的审慎例外规则
    第一节 审慎例外条款的性质界定
        一、金融服务贸易的原则性监管与规则性监管
        二、审慎例外条款归属于原则性监管
    第二节 GATS下跨境金融服务贸易审慎例外条款的模糊性
        一、GATS有关审慎例外条款的谈判
        二、GATS审慎例外条款的争议
        三、阿根廷金融服务案对GATS审慎例外条款的解释
    第三节 FTAs对 GATS审慎例外规则的改变
        一、含有审慎例外条款的FTAs
        二、FTAs对 GATS审慎例外实体规则的改变
    第四节 FTAs中跨境金融服务贸易审慎例外需要相互承认
        一、跨境金融服务贸易相互承认的必要性
        二、GATS及 FTAs中相互承认的实践
        三、欧盟相互承认原则对跨境金融服务贸易的可借鉴性
第五章 我国跨境金融服务贸易法律制度完善的建议
    第一节 我国跨境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现状
        一、国内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规定
        二、我国FTAs中的相关规定
    第二节 我国跨境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存在的问题
        一、国内法层面的市场准入限制较多
        二、FTAs中较少涉及跨境金融服务贸易的规定
        三、FTAs中审慎例外条款的规定不一
    第三节 我国跨境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跨境金融数据流动尚存在争议
        二、金融行为监管能力不足
        三、条件不具备及风险防范方面的考虑
    第四节 完善我国跨境金融服务贸易法律制度的建议
        一、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程度
        二、强化FTAs中跨境金融服务贸易规则
        三、将金融科技融入审慎例外条款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5)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与信用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关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相关研究
        1.2.2 国内关于商业银行信用的相关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本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本文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创新之处
        1.4.2 本文不足之处
2 当代中国所处的新时期
    2.1 我国新时期的界定
    2.2 我国的经济新常态
        2.2.1 我国经济新常态的界定
        2.2.2 我国经济新常态的根本特征
    2.3 我国金融科技浪潮的兴起
        2.3.1 金融科技的界定
        2.3.2 金融科技的特征
        2.3.3 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
    2.4 本章小结
3 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环境与业务转型
    3.1 新时期我国经济新常态约束下的金融环境
        3.1.1 利率市场化
        3.1.2 金融机构混业化
        3.1.3 金融杠杆高位化
        3.1.4 金融监管宏观审慎化
    3.2 新时期我国金融科技约束下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
        3.2.1 金融科技约束下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历史必然性
        3.2.2 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特点
        3.2.3 业务转型的目标
        3.2.4 业务转型的具体种类
    3.3 本章小结
4 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后信用风险的理论分析
    4.1 直接信用风险
        4.1.1 利率市场化与银行信用风险
        4.1.2 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
        4.1.3 普惠金融业务的信用风险
    4.2 间接信用风险
        4.2.1 利率风险引致信用风险
        4.2.2 操作风险引致信用风险
        4.2.3 流动性风险引致信用风险
    4.3 本章小结
5 新时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直接路径Ⅰ:利率市场化与银行信用风险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1.1 利率市场化与利率水平的关系
        5.1.2 利率水平的变动对商业银行贷款行为与信用风险的影响
        5.1.3 商业银行贷款规模与信用风险
    5.2 研究设计
        5.2.1 变量设计
        5.2.2 模型设计
        5.2.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3 实证结果与统计分析
        5.3.1 描述性统计
        5.3.2 相关性分析
        5.3.3 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5.3.4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后信用风险直接路径Ⅱ:业务转型与银行信用风险
    6.1 消费信贷业务与银行信用风险
        6.1.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1.2 研究设计
        6.1.3 实证结果与统计分析
    6.2 普惠金融业务与银行信用风险
        6.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2.2 研究设计
        6.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新时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间接路径Ⅰ:利率风险引致信用风险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7.1.1 利率水平波动与商业银行信贷期限偏好
        7.1.2 利率水平波动与企业借款的续短为长模式
        7.1.3 续短为长的借款行为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7.2 研究设计
        7.2.1 变量设计
        7.2.2 模型设计
        7.2.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7.3 实证结果与统计分析
        7.3.1 描述性统计
        7.3.2 相关性分析
        7.3.3 回归分析
        7.3.4 稳健性检验
    7.4 本章小结
8 新时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间接路径Ⅱ:银行操作风险引致信用风险
    8.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8.1.1 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定价
        8.1.2 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权、操作风险和引致信用风险
        8.1.3 商业银行利率定价难度、操作风险和引致信用风险
        8.1.4 商业银行竞争程度、操作性风险和引致信用风险
    8.2 研究设计
        8.2.1 变量设计
        8.2.2 模型设计
        8.2.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8.2.4 多重共线性检验
    8.3 实证结果与统计分析
        8.3.1 描述性统计
        8.3.2 相关性分析
        8.3.3 多元回归分析
        8.3.4 稳健性检验
    8.4 本章小结
9 新时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间接路径Ⅲ:银行流动性风险引致信用风险
    9.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9.1.1 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
        9.1.2 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与信用风险
        9.1.3 借款企业行为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9.2 研究设计
        9.2.1 变量设计
        9.2.2 模型设计
        9.2.3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9.3 实证结果及统计分析
        9.3.1 描述性统计
        9.3.2 相关性分析
        9.3.3 面板回归分析
        9.3.4 稳健性检验
    9.4 本章小结
10 结论与对策建议
    10.1 研究结论
    10.2 对策建议
        10.2.1 政府层面
        10.2.2 保险公司层面
        10.2.3 商业银行层面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

(6)我国证券市场结算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中央对手方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
        1.3.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3.2 研究不足
        1.3.3 研究展望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1.1 结算风险的内涵
        2.1.2 结算制度的演进
        2.1.3 中央对手方管理结算风险的制度优势与负面争议
        2.1.4 保证金制度与结算风险测度
        2.1.5 文献述评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金融风险管理理论
        2.2.2 金融稳定理论
        2.2.3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
        2.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第3章 我国中央对手方的发展模式、现存问题与作用机理分析
    3.1 我国中央对手方的发展模式
        3.1.1 独立存在的伴生模式
        3.1.2 无独立存在形态的内部功能模式
    3.2 我国证券市场结算风险管理现存问题及影响
        3.2.1 我国证券市场结算风险管理制度梳理
        3.2.2 我国证券市场结算风险管理现存问题
        3.2.3 结算风险管理现存问题对于证券市场发展的影响
    3.3 中央对手方结算风险管理的作用机理分析
        3.3.1 结算风险管理的基本逻辑
        3.3.2 中央对手方结算风险管理的直接路径
        3.3.3 中央对手方结算风险管理的间接效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证券市场结算风险的事前预防
    4.1 中央对手方预防结算风险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4.1.1 中央对手方预防结算风险的国际主流做法
        4.1.2 借鉴与启示
    4.2 我国证券市场结算风险事前预防机制的实践与反思
        4.2.1 我国证券市场结算风险事前预防机制实践
        4.2.2 我国证券市场结算风险事前预防机制的反思
    4.3 我国证券市场结算风险事前预防机制的改进
        4.3.1 调整证券市场结算风险的事前预防策略
        4.3.2 完善结算会员管理制度以强化结算风险事前预防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证券市场结算风险的事中测度
    5.1 构建动态结算保证金制度的理论探索
        5.1.1 结算保证金与交易保证金的制度比较
        5.1.2 结算保证金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5.1.3 动态结算保证金制度的设计思路
    5.2 结算风险测度的模型设计与样本数据选取
        5.2.1 分析方法的选择
        5.2.2 模型设计
        5.2.3 样本选取与数据处理
    5.3 基于VaR方法测度结算风险的实证结果分析
        5.3.1 基于GARCH族模型的VaR计算
        5.3.2 基于历史模拟法的VaR计算
        5.3.3 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证券市场结算风险的事后违约处置
    6.1 结算违约处置的基本原则
        6.1.1 及时介入原则
        6.1.2 代位履责原则
        6.1.3 风险共担原则
    6.2 我国证券市场引入结算违约基金的实证研究
        6.2.1 结算违约基金算法概述与评价
        6.2.2 基于上海证券市场的结算违约基金实证研究
        6.2.3 实证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强化我国证券市场结算风险管理的建议
    7.1 金融制度改革层面
        7.1.1 强化行为监管在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中的作用发挥
        7.1.2 加强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
        7.1.3 明确中央银行对于中央对手方的“最后贷款人”角色
        7.1.4 加强对于中央对手方基础性制度安排的法律支持
    7.2 证券行业层面
        7.2.1 全面推进货银对付制度改革
        7.2.2 推动交易机制优化以回归交易属性
        7.2.3 推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改革
        7.2.4 建立证券市场合格中央对手方认证制度
    7.3 证券结算机构层面
        7.3.1 构建并完善全面风险管理架构
        7.3.2 建立动态结算保证金制度
        7.3.3 建立以风险共担为核心的结算违约处置机制
附录 国际组织对于证券市场结算风险管理的意见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产融结合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与可能的贡献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2 文献综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制度背景与现状分析
    3.1 产融结合在国际上的发展进程及趋势
    3.2 我国产融结合相关政策和制度沿革
    3.3 我国企业产融结合特点、取得成效及存在问题
第4章 产融结合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理论框架的构建
    4.1 引言
    4.2 理论框架构建过程、构成要素及其逻辑关系
    4.3 理论框架构成要素具体分析
    4.4 结论与讨论
第5章 产融结合的动机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5.1 引言
    5.2 理论分析与假说推导
    5.3 研究设计
    5.4 实证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产融结合经济后果的实证研究
    6.1 引言
    6.2 理论分析与假说推导
    6.3 研究设计
    6.4 实证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实务建议
    7.3 研究局限
    7.4 研究机会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调查问卷设计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8)金融科技对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1.2.1 研究思路
        1.2.2 技术路线图
    1.3 主要创新点
        1.3.1 研究视角创新
        1.3.2 研究方法创新
第2章 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2.1 金融科技相关研究
        2.1.1 金融科技的定义
        2.1.2 金融科技的内容
        2.1.3 金融科技发展特征
    2.2 影响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因素
        2.2.1 比较优势与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
        2.2.2 市场特性与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
        2.2.3 技术进步与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
    2.3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效应及对策
        2.3.1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效应
        2.3.2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效应的对策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主要国家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特征
    3.1 金融服务贸易的内涵和现状
        3.1.1 金融服务贸易的内涵
        3.1.2 金融服务贸易的模式
        3.1.3 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3.2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背景及度量
        3.2.1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背景
        3.2.2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度量
    3.3 主要国家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
        3.3.1 主要国家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
        3.3.2 主要国家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总趋势
        3.3.3 金融服务贸易的限制措施
    3.4 本章小节
第4章 金融科技对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影响机制
    4.1 金融科技、比较优势和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
        4.1.1 区块链降低金融贸易成本案例
        4.1.2 金融科技、比较优势和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理论
        4.1.3 金融服务贸易成本测度
    4.2 金融科技、市场特性和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
        4.2.1 人工智能增强金融服务差异案例
        4.2.2 金融科技、市场竞争及贸易自由化收益理论
        4.2.3 各国金融产业专业化的测度
        4.2.4 全球金融行业融资及兼并情况
    4.3 数字技术、经济范式与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
        4.3.1 数字技术、经济范式与贸易自由化理论
        4.3.2 大数据促进数字技术扩散渗透案例
    4.4 金融科技风险及对贸易自由化的影响
        4.4.1 金融科技风险与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理论
        4.4.2 金融科技发展中潜在的风险
        4.4.3 金融风险、金融稳定与监管博弈
    4.5 本章小节
第5章 金融科技对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影响效应
    5.1 研究样本
    5.2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5.3 模型设定
    5.4 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5.5 金融科技对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调节效应
    5.6 金融科技冲击下的金融效率调节效应
    5.7 稳健性检验
    5.8 本章小节
第6章 金融科技时代下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建议
    6.1 厘清金融服务开放进程中的问题
        6.1.1 多边和诸边金融服务开放的问题
        6.1.2 区域和双边金融服务开放的问题
    6.2 协调资本账户与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关系
        6.2.1 摸清金融服务开放的深层意义
        6.2.2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先于资本账户开放
    6.3 对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的具体建议
        6.3.1 强化金融科技合作
        6.3.2 深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6.3.3 鼓励金融科技促进金融业形成竞争性格局
        6.3.4 利用监管科技革新监管体制
        6.3.5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需遵循一定原则
    6.4 本章小节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金融服务贸易成本δ_k=6
附录B 金融服务贸易成本δ_k=10
附录C 2012年主要国家金融服务差异
附录D 2014年主要国家金融服务差异
附录E 2012年主要国家保险服务差异
附录F 2014年主要国家保险服务差异
附录G 2012年主要国家附属金融服务差异
附录H 2014年主要国家附属金融服务差异
附录I 保险产业融资情况
附录J 支付产业融资情况
附录K 主要国家三大银行集中度
个人简介与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9)大资管背景下证券公司资产管理的业务创新与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DW公司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1.5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资产管理的定义
        2.1.2 证券公司资产管理的概述
    2.2 理论基础
        2.2.1 契约理论
        2.2.2 金融中介理论
        2.2.3 委托代理理论
        2.2.4 财富增长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国外文献综述
        2.3.2 国内文献综述
        2.3.3 文献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资产管理业务对比分析
    3.1 境外资产管理业务发展分析
    3.2 我国资产管理业务发展分析
        3.2.1 同行业证券公司资管业务分析
        3.2.2 资管新规政策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DW公司简介及其资管业务现状与问题分析
    4.1 DW公司简介
    4.2 DW公司总体经营状况
    4.3 DW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发展历程及现状
        4.3.1 资产管理部门组织架构
        4.3.2 资产管理业务规模
        4.3.3 资产管理业务收入
        4.3.4 业务种类发展分析
    4.4 DW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4.4.1 从行业角度看
        4.4.2 从公司自身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资管背景下DW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创新模式
    5.1 利用专业化回归主动管理
    5.2 拓展公募业务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
    5.3 利用互联网挖掘资产证券化业务
    5.4 利用客户资源向财富管理转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资管背景下DW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策略
    6.1 价值策略
    6.2 产品策略
    6.3 人才策略
    6.4 销售策略
    6.5 风险策略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
    7.1 结论
    7.2 启示与建议
        7.2.1 加强投资者教育关注个人投资者需求
        7.2.2 做好内部控制措施提升合规管理水平
        7.2.3 重视公司文化建设凝聚员工向心力
        7.2.4 培养专业服务人员强化业务培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金融网络关联视角的系统性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逻辑框架和结构安排
        1.2.1 研究思路和逻辑框架
        1.2.2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图
    1.4 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金融结构理论
        2.1.1 金融结构的理论基础
        2.1.2 最优金融结构的比较
        2.1.3 金融结构发展的层次分析
    2.2 网络经济理论
        2.2.1 网络经济的概念和内涵分析
        2.2.2 复杂网络的结构类型和特征
    2.3 系统性风险理论
        2.3.1 系统性风险的理论基础
        2.3.2 系统性风险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2.3.3 系统性风险的传染性分析
        2.3.4 系统性风险的成因分析
        2.3.5 系统性风险的分类
    2.4 金融网络结构影响系统性风险的研究综述
        2.4.1 金融结构的风险关联性分析
        2.4.2 金融结构影响系统性风险的理论分析
        2.4.3 金融结构影响系统性风险的实证分析
第3章 金融体系的网络化结构分析
    3.1 金融网络的结构特征分析
        3.1.1 金融市场的网络化发展趋势
        3.1.2 金融网络的结构分类
        3.1.3 金融网络的指标体系分析
    3.2 金融网络的风险关联性分析
        3.2.1 以金融机构为节点的风险结构分析
        3.2.2 以金融机构为节点的结构层次划分
        3.2.3 以金融部门为节点的风险结构分析
    3.3 金融网络中节点间的风险关联度分析
        3.3.1 金融机构的市场影响力
        3.3.2 金融部门的市场影响力
第4章 网络节点之间的微观风险传染分析
    4.1 风险传染的理论分析
        4.1.1 风险传染的定义
        4.1.2 风险传染的作用机制
    4.2 金融机构间风险传染的渠道分析
        4.2.1 债务违约渠道
        4.2.2 流动性渠道
        4.2.3 资产价格波动渠道
    4.3 网络节点间风险传染的理论模型分析
    4.4 网络节点间风险传染的实证研究
        4.4.1 实证模型的选择
        4.4.2 实证结果分析
第5章 金融网络中系统性风险的形成及测度
    5.1 微观风险向系统性风险的转变
        5.1.1 共同的风险暴露
        5.1.2 资金链上的风险传染
        5.1.3 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联动效应
    5.2 在金融网络中形成系统性风险的理论推导
        5.2.1 理论推导的假设
        5.2.2 理论推导的过程
    5.3 基于网络关联的系统性风险测度
        5.3.1 实证分析的假设和前提
        5.3.2 构建系统性风险的网络化模型
        5.3.3 数据选择
        5.3.4 实证结果分析
第6章 金融网络的结构特征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6.1 金融网络的风险调节机制
        6.1.1 金融网络的结构特征
        6.1.2 金融网络对微观风险的分担
        6.1.3 金融网络对系统性风险的积聚
    6.2 网络结构对系统性风险的作用机制分析
        6.2.1 理论分析
        6.2.2 模型分析
    6.3 网络结构影响系统性风险的实证检验
        6.3.1 提出假设
        6.3.2 变量选择
        6.3.3 模型构建
        6.3.4 回归结果分析
第7章 总结和政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四、从全球视角看我国货币经纪业务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债务、国家信用与霸权兴衰[D]. 李黎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2]货币经纪X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刘瑞东. 天津大学, 2020
  • [3]基于金融科技的D证券公司客户服务策略优化研究[D]. 吴楚群. 山东大学, 2020(02)
  • [4]FTAs中跨境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研究[D]. 黄琳琳.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5]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与信用风险研究[D]. 张蕊.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6]我国证券市场结算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中央对手方视角[D]. 许高庆.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7]产融结合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研究[D]. 叶似剑.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8]金融科技对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影响研究[D]. 程斌琪.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9]大资管背景下证券公司资产管理的业务创新与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DW公司的案例分析[D]. 吴娴. 苏州大学, 2019(04)
  • [10]基于金融网络关联视角的系统性风险研究[D]. 徐欣.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全球视野下我国货币经纪业务的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