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A 批准用于临床的甲型和乙型肝炎疫苗

FDA 批准用于临床的甲型和乙型肝炎疫苗

一、美国FDA批准甲乙型肝炎混合疫苗用于临床(论文文献综述)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1](2021)在《妇科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文中研究说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ICI)在部分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显示出一定的临床疗效,目前主要用于晚期和复发性癌经常规治疗失败的患者。在三大妇科恶性肿瘤中,以子宫内膜癌疗效最好,其次是子宫颈癌,卵巢癌疗效最差。对于复发耐药的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应用ICI治疗,部分患者可取得显着疗效。应用ICI治疗,应重视筛选治疗优势人群和合理的疗效评估,早期识别、及时干预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目前ICI单药治疗妇科肿瘤临床疗效有限,联合治疗有望提高其疗效。

孔北华,刘继红,周云,高庆蕾,宋坤,王登凤,陈丽莉,蒋芳,张国楠,向阳,谢幸,马丁[2](2021)在《妇科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文中研究表明肿瘤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化疗)和放射治疗(放疗)后的第4种肿瘤治疗模式。肿瘤免疫机制复杂,长期以来对其认识不足,肿瘤免疫治疗疗效不佳。自2011年伊匹木单抗在美国获批上市以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ICI)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在霍奇金淋巴瘤、黑色素瘤等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显着临床疗效。在妇科肿瘤领域,

孔北华,刘继红,周云,高庆蕾,宋坤,王登凤,陈丽莉,蒋芳,张国楠,向阳,谢幸,马丁[3](2021)在《妇科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肿瘤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化疗)和放射治疗(放疗)后的第4种肿瘤治疗模式。肿瘤免疫机制复杂,长期以来对其认识不足,肿瘤免疫治疗疗效不佳。自2011年伊匹木单抗在美国获批上市以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 bitor,ICI)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在霍奇金淋巴瘤、黑色素瘤等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显着临床疗效。在妇科肿瘤领域,临床研究表明ICI应用于晚期/复发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国际上已有ICI获批用于妇科肿瘤的临床治疗。

路文婷[4](2021)在《基于B细胞表面TLR9水平及移行与B细胞活化的关系研究CpG ODN发挥疫苗佐剂作用的机制》文中指出CpG ODN(CpG oligodeoxynucleotide)是一类由人工合成的、含CpG二核苷酸基序的非甲基化脱氧寡核苷酸,是细胞内模式识别受体TLR9(Toll-like receptor 9)的激动剂。CpG ODN与TLR9结合后,激活下游信号级联反应,促进B细胞、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 DC)、T细胞等细胞的活化,因此具有疫苗佐剂的潜力。TLR9组成性地表达在人和小鼠的B细胞及p DC中,也表达在小鼠的树突状细胞(DC)、单核/巨噬细胞中。一般认为,当细胞处于静止状态时,TLR9主要定位在细胞内的内质网膜上,受到刺激后移行至内体,并在内体中与进入细胞内的CpG ODN结合。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的研究发现TLR9也可以表达在B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细胞的细胞膜上,成为表面TLR9(surface TLR9,sTLR9)。然而,sTLR9是否受CpG ODN的调节、调节模式如何及其与CpG ODN的佐剂效应是否有关等尚不清楚。本文拟以B细胞sTLR9为切入点,用自行设计的CpG ODN作为TLR9激动剂,探究B细胞sTLR9表达、移行与B细胞活化的关系,以此对CpG ODN作为疫苗佐剂增效抗体应答提供一种新的解释。我们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在所有自行设计的CpG ODN中预测出CpG5805和CpG 5801的免疫刺激性最强。随后采用VSV保护试验和Ed U掺入细胞增殖实验检测CpG ODN的生物学活性,并依此将自行设计的CpG ODN进行分型,最终确定了一个C型CpG ODN(CpG 5805)和三个B型CpG ODN,没有获得A型CpG ODN。为了探究CpG ODN是否可以调节B细胞sTLR9的表达水平,我们将所有CpG ODN分别与小鼠脾细胞共培养,使用流式细胞术分别通过表面染色及胞内染色检测其中B细胞sTLR9及总TLR9(total TLR9,t TLR9)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B型和C型CpG ODN对B细胞sTLR9表达水平有下调作用,而CpG ODN对B细胞t TLR9水平与sTLR9水平的调节作用是相反的。以往用作疫苗佐剂的CpG ODN通常是B型CpG ODN,考虑到C型CpG ODN不仅具有B型CpG ODN的特性,还具有诱导IFN-I的特性,后者也具有辅助体液免疫的作用。为此,我们选择CpG 5805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对抗体应答相关免疫细胞如B细胞、树突状细胞(DC)、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作用。结果显示,CpG 5805可以显着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对DC、CD4+T和CD8+T细胞的增殖没有影响,但是能够显着促进这些细胞的活化。由此可见,CpG 5805具有更强的免疫刺激活性,展现出极大的作为疫苗佐剂的潜力。为了检测CpG 5805的疫苗佐剂效应,我们分别将其与重组蛋白ΔCP疫苗、灭活流感病毒H9N2乳化疫苗、重组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小鼠,并在免疫后不同时间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显示:CpG 5805能够显着提高重组蛋白ΔCP疫苗及商品化乙肝疫苗免疫小鼠血清中的抗体水平,但对灭活流感病毒H9N2疫苗免疫小鼠的抗体应答没有明显增效作用。随后我们将CpG5805与免疫效果最好的商品化乙肝疫苗相联合,体外刺激小鼠脾细胞,检测其中B细胞表面CD80、CD86、CD40、MHC II的表达情况,进而观察CpG 5805作为佐剂对B细胞活化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CpG 5805作为佐剂能够显着上调B细胞表面MHC II、CD80、CD86、CD40的表达,促进B细胞活化。为了检测以CpG 5805为佐剂的乙肝疫苗对免疫小鼠体内B细胞活化及其sTLR9表达水平的影响,我们从免疫后小鼠的免疫器官分离出引流区淋巴结细胞和脾细胞,检测其中B细胞上sTLR9及CD80、CD86、CD40和MHC II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CpG 5805作为疫苗佐剂在小鼠体内能明显增强B细胞表面CD80、CD86、CD40和MHC II的表达水平,提高免疫器官中TLR9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分子的m RNA表达水平。与此同时,CpG 5805作为疫苗佐剂能在小鼠体内明显下调B细胞sTLR9水平。以上结果提示,CpG 5805作为疫苗佐剂可以在小鼠体内下调B细胞sTLR9水平的同时,通过激活TLR9信号通路促进B细胞的活化。尽管CpG5805能够下调B细胞上sTLR9的表达水平,但却能够上调B细胞内总TLR9蛋白及m RNA水平,提示sTLR9的减少不能用总TLR9表达水平的变化来解释。由于TLR9具有移行(trafficking)的特性,可以从内质网移行至内体或细胞膜表面,那么,CpG 5805使sTLR9水平下降的唯一解释应该是迫使其向细胞内移行,移行最可能的目标位置应该是内体膜。为了验证这种推测,我们做了如下的研究:我们首先采用抗体喂养实验(antibody feeding assay)标记sTLR9,然后体外给予单独乙肝疫苗或联合CpG 5805刺激,最后使用共聚焦显微镜检测CD19+B细胞的sTLR9的位置。结果发现CpG 5805可以使CD19+B细胞上的sTLR9向细胞内移行并且移行至内体。与此同时,我们发现CpG 5805引起sTLR9内移的B细胞体积明显变大,由此推测发生sTLR9内移的B细胞发生了母细胞化。于是,接下来我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CpG 5805和乙肝疫苗共同刺激后,体积变大的B细胞比例明显增多,这群B细胞上sTLR9水平明显下降,但CD40表达水平明显增高。这证明了我们的推测,即CpG 5805引起B细胞体积变大的确是B细胞活化的征象,并且B细胞活化的同时sTLR9水平降低。为了证明CpG5805的疫苗佐剂效应依赖其诱导B细胞sTLR9内移及TLR9信号活化,根据我们实验室的前期工作及相关文献报道,我们选择能特异性地抑制TLR9从内质网移出的CCT ODN(一种抑制性ODN)、抑制TLR9信号下传的MS19(也是一种抑制性ODN)、破坏内体酸化的氯喹及干扰AP2表达的si RNA作为研究工具,分别干扰TLR9移行的不同环节,观察CpG 5805对B细胞sTLR9水平及活化的调节是否受影响。结果显示:1)当用CCT ODN干扰TLR9从内质网移出时,无论CpG 5805存在与否,B细胞sTLR9水平都明显下降,同时,CpG 5805对B细胞CD40水平的上调作用也消失了,说明TLR9移行被阻断后CpG ODN刺激B细胞活化的作用不能发挥。2)当用AP2 si RNA干扰sTLR9内移时,CpG 5805诱导B细胞sTLR9水平下降的作用消失,同时其对B细胞表面CD40水平的上调作用也丧失,说明CpG ODN诱导B细胞活化与其诱导sTLR9水平下降是一致的。3)当用氯喹干扰内体酸化环境时,CpG 5805不能下调B细胞sTLR9水平,也不能上调B细胞CD40水平,说明CpG 5805诱导的B细胞活化需要以内体TLR9在酸性环境下工作为前提,并且sTLR9是否能进入内体也依赖内体的工作环境。4)当用MS19干扰TLR9信号通路时,CpG 5805仍能下调B细胞sTLR9的表达水平,但不能上调B细胞CD40水平,说明sTLR9内移后需加盟到内体TLR9介导的信号通路中才能发挥其免疫学活性。由此可见,CpG 5805引起的B细胞sTLR9水平下降及B细胞活化是通过sTLR9移行进入内体引起TLR9信号传导实现的。综上所述,我们从自行设计的CpG ODN中筛选获得一种C型CpG ODN,CpG 5805,并证明了其具有促进抗体应答的微生物疫苗佐剂效应。根据CpG 5805对B细胞sTLR9水平的调节作用,围绕TLR9移行的各个环节,证明了CpG 5805诱导B细胞sTLR9水平下降是其发挥免疫增强作用的一种机制,即被诱导下降的sTLR9移行进入内体,并加盟到内体TLR9介导的信号通路中,因此使B细胞活化成熟,抗体产生增多。这可能是阐述CpG ODN作为疫苗佐剂发挥免疫增强作用的另一机制。

唐兰如[5](2021)在《3TC-PA的体外稳定性及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导致的慢性乙型肝炎(CHB)疾病可引起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细胞癌的发生,对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拉米夫定(Lamivudine,3TC)是首个获批用于治疗CHB的抗病毒核苷类似物,可显着抑制HBV DNA的合成,但对HBV抗原分泌无明显抑制作用,且长期使用会产生明显的耐药性。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PA)可通过激活ERK1/2通路抑制HBV复制,进而下调HepG2.2.15细胞的肝细胞核因子(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HNF)1α和4α的表达,也能增强3TC对鸭乙肝病毒(DHBV)吸附与感染肝细胞的抑制能力和对HBV启动子活性及HBV X蛋白入核的抑制能力。这是两药合用产生协同抗HBV的重要作用机制。但PA口服生物利用度较低。本实验室将3TC和PA通过酰胺键键合,合成了化合物3TC-PA,期望新化合物能克服各自单用之不足。3TC-PA可能以前药的形式水解为3TC和PA发挥协同抗HBV作用;也可能不被水解以原药形式发挥抗HBV作用。为了阐明3TC-PA进入体内后的存在形式、抗HBV效果及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我们进行了以下研究:(1)将一定浓度的3TC-PA分别加入不同p H值(1.4-7.8)缓冲液、模拟胃肠液、大鼠全血及肝匀浆中,37℃温孵不同时间后,用HPLC法检测各温孵液中3TC-PA的浓度。(2)HepG2.2.15细胞分别经3TC-PA(10、20和40μM)及3TC(10、20和40μM)处理3天和6天后,分别检测各给药组细胞培养液上清中HBe Ag、HBs Ag及HBV DNA表达水平,每个实验设3个复孔,重复3次。(3)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六只,分别单次灌胃3TC-PA(15.26 mg/kg),其中一组于给药后5,10,15,30,45,60,90,120,240,360 min眼眶静脉丛取血,LC-MS/MS法检测血浆中3TC-PA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其它三组分别于给药后6,15和240 min颈椎脱臼处死,取肝、肾组织并匀浆,LC-MS/MS法检测肝、肾匀浆中3TC-PA浓度。研究结果如下:(1)3TC-PA在p H=1.4的条件下,8 h内未见分解,12-24 h有少量分解(降解率<30%),在大鼠胃内容物中,4 h之内未见明显分解,6-8 h有少量分解(降解10%-16%),在大鼠肝匀浆中,6 h内未见明显分解,6-24 h有少量分解(降解率<20%);在纯水、p H4.0、6.86、7.8缓冲液,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大鼠肠内容物及全血中,于检测时间内均无明显分解(降解率<10%)。(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低、中、高浓度3TC-PA给药3天和6天后,显着降低了HepG2.2.15细胞上清中HBV DNA的复制水平(P<0.01)和HBe Ag、HBs Ag蛋白含量(P<0.05或P<0.01);与相同浓度3TC组相比,均没有显着差异。(3)3TC-PA在大鼠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AUC0-t为5858.39μg/L·min,AUC0-∞为5986.45μg/L·min,Tmax为15 min,Cmax为91.63μg/L,t1/2z为68.12 min;给药后6 min即可在大鼠肝、肾组织中检测到3TC-PA,15 min时含量最高,240 min时仍可检测到,各时间点3TC-PA在肝脏中的暴露量高于肾脏。研究结果表明,3TC-PA体外稳定性良好,基本以原药形式存在;体外抗HBV活性与3TC相当;在大鼠体内吸收及消除迅速,能够快速分布至肝和肾组织中。

王仕杰[6](2020)在《CD103+ ILCs在人非小细胞肺癌免疫微环境中的特征及临床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肺癌是最常见的致死性恶性肿瘤,肺癌中约80–85%的病理类型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和大细胞癌等。早在19世纪末,Virchow等人便提出恶性肿瘤与炎症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相关炎性细胞和细胞因子一方面能够引起有效的宿主抗肿瘤反应,另一方面也会通过促进血管新生和肿瘤细胞迁移、营造免疫抑制微环境等机制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和组织浸润。NSCLC是一种高免疫原性的肿瘤,其肿瘤微环境包含多种免疫细胞,包括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肿瘤相关性巨噬细胞、肿瘤相关性中性粒细胞等。这些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在肿瘤的发生发展、预后以及治疗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固有淋巴细胞(innate lymphoid cells,ILCs)是新近发现的一类区别于B细胞和T细胞隶属固有免疫系统的特殊淋巴细胞。ILCs能促成多种免疫途径,包括维持组织微环境稳态,增强适用性免疫,调节组织炎症,以及介导组织重塑。另外,ILCs的生物学范围也从经典的免疫学扩展到了肿瘤免疫的领域。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ILCs起着重要作用,但在不同肿瘤中的特征和作用并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一是因为不同的肿瘤免疫微环境存在着巨大差异,二是因为ILCs是一个高度异质性细胞群,其中包含多种细胞亚型。ILCs中存在CD103阳性亚群,即CD103+ILCs。普遍认为,CD103+T淋巴细胞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肿瘤免疫密切相关,较高数量的肿瘤浸润性CD103+T淋巴细胞是肿瘤预后的有益因素。但是,目前尚无研究报道CD103+ILCs在人肿瘤组织中的特点和表现。本研究中,我们将探究CD103+ILCs在人NSCLC免疫微环境中的特征以及CD103+ILCs频率与患者临床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方法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本研究收集了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胸外科自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手术切除并经医院病理切片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新鲜肿瘤组织、配对正常组织51例,外周血15例。首先,将原代NSCLC肿瘤组织、配对正常肺组织以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分离制成单细胞悬液后,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NSCLC患者肿瘤/正常组织和外周血中ILCs表达CD103的情况,分析CD103+ILCs占总CD45+淋巴细胞以及总ILCs的比例。之后,我们利用多色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探究了CD103+ILCs和CD103-ILCs细胞PD-1等免疫检查分子的表达水平、细胞表型以及细胞因子分泌等的特征。同时,通过特异性转录因子和细胞表面分子测定,鉴定CD103+ILCs和CD103-ILCs的细胞分群类型。最后,收集NSCLC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理情况,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位置、肿瘤大小、邻近组织器官侵犯、远处转移和TNM分期等,分析肿瘤浸润性CD103+ILCs的频率与这些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 CD103+ILCs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鉴定和特征(1)NSCLC肿瘤组织中ILCs相比配对正常组织数量有所减少,但CD103+ILCs的频率明显上升(17%vs 5.2%,p<0.0001),而外周血ILCs不表达CD103。另外,CD103+ILCs高表达PD-1。(2)通过转录因子和特异性表面分子的检测,我们发现NSCLC浸润性CD103+ILCs低表达转录因子T-bet和emose;而CD103-ILCs显着高表达(>50%)转录因子T-bet,但低表达转录因子emose;两者均不表达CRTH2。显示CD103+ILCs主要以3型ILCs为主,而CD103-ILCs主要为ILC1s。(3)就细胞表型而言,我们发现:1)肿瘤浸润性CD103+ILCs相比正常组织来源CD103+ILCs表达更高水平的活化诱导分子CD69、细胞毒性受体NKP46以及共刺激分子ICOS;显着低表达CD117、CD57以及趋化因子受体CCR5。而其它如CD127、CD56,驱化因子受体CXCR4、CCR6,自然毒性相关受体NKP30、NKP44、CD94、KLRG1、CD158D、CD159A、CD159D,以及Toll样受体TLR2在CD103+ILCs上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但其肿瘤浸润性CD103+ILCs和正常组织来源CD103+ILCs上的表达没有差异;2)肿瘤浸润性CD103-ILCs相比正常组织来源CD103-ILCs表达更高水平的CD69、CXCR4、CD127、ICOS;显着低表达CD56和CD57。而其它如CCR5、CCR6、NKP30、NKP44、NKP46、CD94、CD117、TLR2、KLRG1、CD158D、CD159A和CD159C在CD103-ILCs上也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但在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没有差异;3)肿瘤浸润性CD103+ILCs相比CD103-ILCs表达更高水平的CD69、CCR5、ICOS、CD159A和NKP46;显着低表达KLRG1、CD158D、TLR2以及CD57。此外,我们也检测了CCR3、CXCR5、CXCR6、CXCR7、TLR1、TLR4、TLR6、CD161、TRAIL以及CRTH2,结果显示这些表面分子在肿瘤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的CD103+ILCs和CD103-ILCs上都没有明显表达。(4)我们发现颗粒酶B是最主要分泌的毒性细胞因子。但肿瘤浸润性CD103+ILCs和CD103-ILCs较正常肺组织来源的CD103+ILCs和CD103-ILCs颗粒酶B的分泌明显减少;另一方面,CD103-ILCs颗粒酶B的分泌能力显着高于CD103+ILCs。此外,1)肿瘤浸润性CD103+ILCs分泌较高水平穿孔素;IFNγ和TNFα的分泌水平也较高,但没有统计学意义;2)穿孔素、IFNγ和TNFα的分泌水平在肿瘤浸润性和正常组织来源的CD103-ILCs中分泌没有显着差别;3)CD103+ILCs较CD103-ILCs分泌更高水平的IFNγ、穿孔素,而TNFα的分泌水平相似;4)TNFα和IFNγ,以及穿孔素和颗粒酶B在肿瘤组织和正常肺组织来源的CD103+ILCs和CD103-ILCs上的共表达情况没有显示出明显差异。(5)我们验证了肿瘤浸润性ILCs高表达CD103具有普适性。我们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了其它恶性肿瘤,包括SCLC和EC组织浸润性CD103+ILCs频率的变化。结果发现,SCLC和EC肿瘤组织浸润性ILCs也明显高表达CD103,且表达量明显高于配对正常组织来源的CD103+ILCs。2. 肿瘤浸润性CD103+ILCs与NSCLC临床和病理特征相关性(1)我们测定了51例人NSCLC肿瘤组织中CD103+ILCs的频率后,以中位数将其分成CD103+ILCs高频率和低频率两组,并收集了对应患者的临床和病理数据。以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高频率和低频率组间的差异。结果显示吸烟情况和肿瘤位置与CD103+ILCs频率明确相关:吸烟患者肿瘤组织中CD103+ILCs频率明显高于不吸烟患者(p=0.029);右肺肿瘤含有更高频率的CD103+ILCs(p=0.001)。其余如年龄、性别、既往恶性肿瘤病史和肿瘤家族史、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肿瘤浸润性CD103+ILCs频率无明显关系。(2)就病理特征而言,我们发现鳞癌相比腺癌,肿瘤最大径>2cm相比肿瘤最大径≤2cm,有气道播散相比无气道播散,淋巴结转移阳性相比无淋巴结转移,高TNM分期(II+III+IV期)相比低TNM分期(I期),前者肿瘤组织中CD103+ILCs的频率都较高,但差异并不显着。结论我们的研究首次发现在人NSCLC中,肿瘤浸润性CD103+ILCs频率明显升高,并且这一现象在SCLC和EC中也同样存在。我们广泛比较了NSCLC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来源CD103+ILCs和CD103-ILCs的免疫检查点分子表达、细胞表型(包括趋化因子受体、自然毒性相关受体、Toll样受体等)以及细胞因子分泌特征,证明了肿瘤浸润性CD103+ILCs和CD103-ILCs是具有独特表型和细胞因子分泌特征的ILC亚群,并在现有ILC分类体系下对CD103+ILCs和CD103-ILCs进行了分类,显示CD103+ILCs以3型ILCs为主,CD103-ILCs以ILC1s为主。进一步,我们发现NSCLC浸润性CD103+ILCs频率与患者吸烟情况、肿瘤位置有关;与不良病理特征倾向于正相关,但差异不显着。

何彬[7](2019)在《HDAC抑制剂JNJ-26481585单药和协同索拉非尼抗肝癌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发病率在我国高居恶性肿瘤的第四位,死亡率更是高居第三位。我国每年新发肝癌46.6万,每年因肝癌死亡42.2万,两者均占全世界总数的50%以上。肝细胞癌具有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肝切除术后容易复发转移和晚期治愈率低等特点,对我国乃至全球人民的健康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因此,早期肿瘤标志物的寻找、个体化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实施、预后复发转移预警标记物的确立是目前肝癌诊治中亟需解决的问题。目的1.比较HDAC1、HDAC2、HDAC4在肝细胞癌与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HDAC1、HDAC2、HDAC4的表达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从而验证HDAC1、HDAC2、HDAC4在肝细胞癌中作为新型分子标志物的潜在价值。2.明确JNJ-26481585对肝癌细胞体外增殖和体内成瘤的抑制作用,并利用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探讨JNJ-26481585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机制,进一步探究JNJ-26481585促进肝癌细胞G0/G1期阻滞及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具体机制。3.明确JNJ-26481585与Sorafenib联合应用可以呈协同方式,抑制肝癌细胞体外增殖和体内成瘤,进一步探究JNJ-26481585与Sorafenib联合应用在体内外协同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4.探究JNJ-26481585与Sorafenib联合应用后对裸鼠的毒副作用。方法1.使用蛋白免疫印迹、免疫组织化学实验评估HDAC1、HDAC2、HDAC4在肝细胞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评价HDAC1、HDAC2、HDAC4在这两种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根据免疫组织化学评分结果,分析111例肝细胞癌组织中IHEDAC1、HDAC2、HDAC4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2.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评估HDAC1、HDAC2、HDAC4在肝癌细胞系和正常永生化肝细胞QSG-7701中mRNA的表达水平。3.通过CCK-8细胞活力检测、平板克隆形成、EDU实验,评估JNJ-26481585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探究JNJ-26481585对肝癌细胞周期、凋亡的影响,利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评估JNJ-26481585对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作用。4.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KT抑制剂MK2206 2HCL对JNJ-26481585诱导细胞周期的影响,利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探索JNJ-26481585诱导细胞周期阻滞的分子机制。5.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aspase抑制剂Z-VAD-FMK对JNJ-26481585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利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探索JNJ-26481585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6.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JNK抑制剂SP600125对JNJ-26481585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利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探究JNJ-26481585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7.利用CompuSyn软件计算JNJ-26481585与Sorafenib联合应用后的联合指数(Combination Index,CI),明确 JNJ-26481585 与 Sorafenib 联合应用呈协同方式,并且确定两药联合应用的最佳搭配浓度。8.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探究JNJ-26481585与Sorafenib联合应用后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利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评估JNJ-26481585对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作用。9.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JNK抑制剂SP600125对JNJ-26481585与Sorafenib联合应用后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利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探究JNJ-26481585与Sorafenib联合应用后协同促进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10.在裸鼠HCC-LM3皮下移植瘤模型中,评估JNJ-26481585在体内抑制肝癌细胞生长以及与Sorafenib联用后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11.利用HE染色法检测裸鼠HCC-LM3皮下移植瘤模型体内重要脏器的组织形态学变化,探究JNJ-26481585与Sorafenib联合应用后对裸鼠的毒副作用。12.利用免疫组化检测裸鼠瘤体组织的磷酸化JNK、Cleaved-caspase-3、Cleaved-PARP、Ki67的蛋白表达情况;通过Tunel染色检测瘤体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从而在体内探索JNJ-26481585与Sorafenib联合应用后协同促进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结果1.HDAC1、HDAC2、HDAC4蛋白的表达水平在肝癌组织中要高于相应癌旁组织。2.HDAC1、HDAC2、HDAC4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存在密切关系,即HDAC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量越高,肝细胞癌患者肿瘤就越大,门静脉血管就越容易被肿瘤侵犯,TNM分期就越高以及更低的组织学分化程度;HDAC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量越高,肝细胞癌患者肿瘤就越大,组织学分化程度就越差;HDAC4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量越高,肝细胞癌患者肿瘤就越大,TNM分期就越高以及更低的组织学分化程度。3.HDAC1、HDAC2、HDAC4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总体生存率存在着密切关系,即低表达HDAC1、HDAC2、HDAC4蛋白的患者术后总体生存时间要明显长于高表达患者。4.HDAC1、HDAC2、]HEDAC4在肝癌细胞系中的mRNA表达水平要高于正常肝细胞。5.JNJ-26481585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下调磷酸化AKT,上调p21,促进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诱导肝癌细胞周期阻滞。6.JNJ-26481585通过调控JNK/c-jun通路,激活磷酸化JNK,促进促凋亡蛋白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Cleaved-PARP、Bax 的表达,抑制抗凋亡蛋白Bcl-xl、Bcl-2、Survivin的表达,从而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凋亡。7.JNJ-26481585与Sorafenib联合应用后在体内外均能够协同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促进肝癌细胞凋亡。8.JNJ-26481585与Sorafenib联合应用后在体内外通过调控JNK/c-jun通路,激活磷酸化 JNK,促进促凋亡蛋白 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Cleaved-PARP的表达,从而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凋亡。9.JNJ-26481585与Sorafenib联合应用后对裸鼠体内重要脏器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1.HDAC1、HDAC2、HDAC4 在肝癌组织显着高表达,HDAC1、HDAC2、HDAC4的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存在密切关系,高表达HDAC1、HDAC2、HDAC4蛋白的患者术后总体生存时间要明显短于低表达患者。2.HDAC1、HDAC2、HDAC4对患者预后具有预警价值,未来有希望作为肝细胞癌术后新型预警分子标记物。3.JNJ-26481585通过调控PIBK/AKT通路,下调磷酸化AKT,上调p21,促进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促进肝癌细胞的周期阻滞。4.JNJ-26481585通过调控JNK/c-jun通路,激活磷酸化JNK,促进促凋亡蛋白的表达,抑制抗凋亡蛋白的表达水平,从而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凋亡。5.JNJ-26481585与Sorafenib联合应用后在体内体外通过调控JNK/c-jun通路,激活磷酸化 JNK,促进促凋亡蛋白 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Cleaved-PARP的表达,从而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凋亡。6.JNJ-26481585与Sorafenib联合应用后对裸鼠体内重要脏器无明显毒副作用。

张标[8](2019)在《激活细胞内天然免疫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和艾滋病毒感染》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激活肝星状细胞Toll样受体3(TLR3)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一种嗜肝性DNA病毒,可引起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使用干扰素(Interferon,IFN)和/或核苷类似物是治疗HBV感染的首选方法。由于不能清除细胞内病毒的cccDNA,目前的治疗不能治愈HBV感染。尽管绝大多数成年人在接种乙肝疫苗后可产生强效持久的保护性抗体,但仍有5-10%的成年人对疫苗不产生免疫反应。因此,研发治愈HBV的药物和更高效的疫苗仍是目前的研究重点。本项目旨在研究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是否参与抗HBV的天然免疫。HSC是一种肝周细胞,位于肝实质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之间。HSC参与肝脏纤维化的过程。肝脏损伤可激活HSC,活化的HSC促进细胞外基质的迁移和沉积,导致肝脏纤维化。近年来的研究证明HSC在肝脏免疫中也发挥作用。然而,目前尚未有关HSC在肝脏抗HBV天然免疫中的报道。作为一种识别病毒感染的重要模式受体,TLR3可识别病毒的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启动细胞内的天然免疫反应。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dsRNA模拟物(PolyI:C)激活HSC内的TLR3信号通路,检测其对IFN及下游抗病毒因子的诱导作用。结果显示,PolyI:C能显着激活HSC的TLR3信号通路,诱导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IRF3)和IRF7磷酸化,选择性地上调IFN-β和IFN-λ表达。TLR3激活诱导IFN的产生与RIG-I信号通路无关。TLR3激活的HSC培养上清可显着抑制HBV在肝细胞(HepG2)中的复制。使用IFN-β和IFN-λ受体的中和抗体预处理HSC上清,可阻断其介导的抗HBV作用,表明这两种IFN在抗HBV中均发挥作用。机制研究发现,HSC上清可激活HepG2细胞内JAK/STAT信号通路,诱导表达干扰素刺激因子 IFN-stimulatedgene,ISG)。这些ISG(ISG20、ISG54、ISG56、OAS-1、Trim25和Trim22)可在HBV复制的不同阶段发挥干扰和/或抑制作用。上述发现表明,激活肝脏内的非HBV靶细胞(旁观者细胞)的TLR3/干扰素信号通路可产生多种抗HBV的细胞因子,抑制HBV在肝细胞中的复制。我们的研究为研发激活肝脏内天然免疫为基础的HBV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实验证据。未来的研究需使用动物或人肝脏组织进一步证明HSC在肝脏抗HBV天然免疫中的作用。第二部分激活DNA感受器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巨噬细胞天然免疫是宿主抵抗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由于可识别病毒DNA并激活抗病毒免疫反应,DNA感受器是细胞内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知细胞内存在多个可识别多种病毒的DNA感受器。胞质内的DNA感受器识别病毒DNA并诱导宿主细胞产生IFN抑制病毒。研究发现,HIV复制过程中产生的RNA:DNA中间体、单链DNA(single-stranded DNA,ssDNA)和双链DNA(double-stranded DNA,dsDNA)均可被DNA感受器识别。巨噬细胞是体内重要的免疫细胞,在抵抗HIV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巨噬细胞是HIV的重要靶细胞,HIV通过各种机制逃逸巨噬细胞内的抗病毒天然免疫在细胞内生存和复制,形成持续和潜伏感染。因此,激活巨噬细胞的天然免疫对抑制和清除HIV感染至关重要。本课题旨在探究激活巨噬细胞DNA感受器对HIV感染/复制的作用及其机制。我们使用DNA感受器的配体poly(dA:dT)和poly(dG:dC)刺激巨噬细胞,激活细胞内DNA感受器信号通路,启动天然免疫应答。本研究发现,激活巨噬细胞的DNA感受器可显着抑制HIV感染巨噬细胞。机制研究发现,DNA感受器激活促进巨噬细胞内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IRF3)和IRF7磷酸化,上调I型和III型IFN表达。分泌和释放的IFN与细胞表面IFN受体结合,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产生干扰素刺激基因(Interferon stimulate genes,ISG):ISG15、ISG56、Viperin、OAS2、GBP5、MxB和Tetherin)和抗HIV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29c、miRNA-138、miRNA-146a、miRNA-155、miRNA-198和miRNA-223)。这些抗病毒因子可在HIV复制周期的不同阶段发挥抗病毒作用。这些抗HIV因子的作用与干扰素表达相关,因为抗干扰素受体的中和抗体可阻断它们的抗HIV作用。此外,我们发现DNA感受器激活的巨噬细胞高表达CC趋化因子,显着降低HIV进入巨噬细胞后的逆转录产物Strong Stop DNA的表达。这些结果表明激活DNA感受器诱导产生的CC趋化因子可通过竞争性结合HIV进入辅助受体抑制病毒进入巨噬细胞。

夏芳芳[9](2019)在《负载光敏剂的金纳米材料在肿瘤诊疗一体化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癌症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极大,且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然而,化疗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较差,容易扩散到患者的正常组织中,有较高的副作用,放射治疗受累积辐射剂量的限制。纳米材料作为载体能提高药物的吸收效率及稳定性,从而减少化疗和放疗的副作用。近年来,金纳米材料因其特殊的理化性质,如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易于合成和表面修饰,光学性能强而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包括药物递送、光热治疗、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等。因此本文利用金纳米材料作为载体开发了一系列用于癌症靶向治疗的药物递送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开发了基于多肽修饰的金纳米团簇(GNCs)的纳米探针,将药物靶向递送到肿瘤部位通过近红外荧光成像示踪药物的位置,然后对小鼠进行化疗和光动力联合治疗。纳米探针由四部分组成:i)聚乙二醇(PEG)外壳,增加血液循环,提高纳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ii)用于肿瘤靶向的MMP2多肽(CPLGVRGRGDS);iii)pH敏感的顺乌头酸酐修饰阿霉素(CAD);iv)用于光动力治疗和近红外成像的光敏剂二氢卟吩e6(Ce6)。体外实验结果表明,与游离Ce6和阿霉素相比,合成的纳米探针能有效地被A549细胞摄取,从而显着提高肿瘤细胞的死亡率。在体内实验中,纳米探针显示出优异的肿瘤靶向性和较长的血液循环时间,并能显着抑制肿瘤的生长。以上结果将有助于推进联合策略的设计,以提高成像引导的癌症治疗的功效。2.金纳米星具有良好的光热转化效率和光声信号,可用于光热治疗和光声成像。第一部分的研究表明MMP2多肽具有很好的靶向作用。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种新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GNS@BSA/I-MMP2 NPs。利用牛血清白蛋白(BSA)修饰的金纳米星(GNS)结合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多肽(AcGPLGIAGQ)和IR-780碘化物制备的探针,用于靶向肺癌并进行双模态光声成像(PA)/近红外(NIR)荧光成像和增强光热治疗(PTT)/光动力学治疗。MMP2多肽作为靶向配体,IR-780碘化物作为近红外荧光显影剂和光热治疗/光动力治疗的试剂,GNS作为IR-780分子的载体,进行光声成像和光热治疗。动态光散射和CCK-8研究表明,GNS@BSA/I-MMP2纳米探针在生理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随后的体外研究证实GNS@BSA/I-MMP2纳米颗粒(NPs)被A549癌细胞有效摄取,并显示出显着的抗肿瘤作用。此外,GNS@BSA/IMMP2 NPs能特异性靶向肿瘤并显着抑制肿瘤生长,其对肿瘤的治疗主要通过光动力治疗和基于GNS和IR-780的光热治疗的协同作用。这些发现提示了GNS@BSA/I-MMP2 NPs作为靶向光声成像/近红外成像探针在肿瘤诊断和单一光源联合治疗中的潜力。3.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的细胞毒性和独特的肿瘤归巢特性使其在肿瘤免疫治疗和递送系统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部分实验构建了一种新的CIK细胞负载Ce6诱导的金纳米团簇自组装纳米材料,用于胃癌的靶向成像和联合治疗。首先开发了一种新的简便的方法通过二氢卟吩e6(Ce6)分子将金纳米簇(GNCs)组装成稳定且单分散的球形纳米粒子(NPs)。自组装GNCs-Ce6纳米材料的大小可以通过调节嫁接到GNCs上的GSH与Ce6分子的摩尔比实现。将制备的GNCs-Ce6 NPs与CD3抗体(Ab)偶联,并进一步用于标记CIK细胞以创建基于CIK细胞的药物递送系统(Ce6-GNCs-Ab-CIK)。结果表明,Ce6-GNCs-Ab-CIK对癌细胞具有特异靶向性,并且对激光照射的MGC-803细胞具有优异的治疗效果。体内荧光成像表明,由于CIK细胞的肿瘤趋向性,Ce6-GNCsAb-CIK逐渐积累在荷瘤小鼠的肿瘤区域。此外,与Ce6-GNCs-Ab NPs相比,Ce6-GNCs-Ab-CIK能够显着地抑制肿瘤的生长。得益于GNCs-Ce6-Ab NPs与CIK细胞的协同治疗作用,GNCs-Ce6-Ab-CIK策略可能为肿瘤靶向成像和联合治疗提供理想的肿瘤治疗平台。

王凯航[10](2019)在《一种内毒素合成途径抑制的整合表达型大肠杆菌菌株的构建及应用》文中认为疫苗在预防和治疗多种人类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肠杆菌具有生长快速、培养简单、遗传背景清楚等特点,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重组蛋白的表达和生产,但被应用于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发和生产直至近年来才取得突破。目前,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应用于重组蛋白的表达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蛋白产物中存在内毒素污染、质粒载体具有不稳定性以及药用重组蛋白生产过程中的抗生素添加问题等。这些不利因素将对重组蛋白的性质、产量、纯化工艺以及使用的安全性带来一定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首先从参与大肠杆菌ER2566菌株脂多糖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入手并对其进行改造,构建了一种低内毒素水平的菌株,并利用该菌株进行乙肝疫苗候选抗原分子的大规模生产。结果表明与ER2566菌株相比,改造菌株保持了原有的重组蛋白表达能力且获得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改造菌株表达产物中的内毒素具有起始含量更低(约两个数量级)、经过相同纯化工艺更易去除等特点。我们进一步探索了这些基因位点用于异源基因整合表达的可行性。构建了一种低内毒素水平的整合表达型菌株,并用于HPV疫苗候选抗原分子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脂多糖合成途径基因位点构建的整合表达型菌株与基于质粒载体进行表达的原始菌株ER2566相比具有更优良的性质,具体表现为:在无抗生素添加的高密度发酵条件下,3-5拷贝整合表达型菌株中的重组蛋白总体表达量更高且具有更低的内毒素水平。此外,两种表达方式获得的重组蛋白之间具有相似的理化性质。这些结果说明了参与脂多糖合成途径的基因位点可以用于重组蛋白的整合表达。总而言之,本论文中构建的大肠杆菌菌株将为包括基因工程疫苗在内的重组蛋白类药物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二、美国FDA批准甲乙型肝炎混合疫苗用于临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FDA批准甲乙型肝炎混合疫苗用于临床(论文提纲范文)

(1)妇科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简介
    1.1 作用机制
    1.2 种类和特点
        1.2.1 CTLA- 4及其抗体
        1.2.2 PD- 1/PD-L1及其抗体
    1.3 生物标志物
        1.3.1 PD-L1表达
        1.3.2 肿瘤突变负荷
        1.3.3 错配修复缺陷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
        1.3.4 其他生物标志物
2 免疫治疗的疗效评价
    2.1 免疫相关疗效评价标准
    2.2 实体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标准
    2.3 实体瘤免疫治疗疗效改良评价标准
3 临床应用
    3.1 子宫内膜癌
        3.1.1 PD- 1/PD-L1抑制剂单药治疗
        3.1.2 PD- 1/PD-L1抑制剂联合治疗
        3.1.2.1 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
        3.1.2.2 联合化疗
    3.2 子宫颈癌
        3.2.1 PD- 1抑制剂单药治疗
        3.2.2 PD- 1/PD-L1抑制剂联合治疗
    3.3 晚期/复发性卵巢恶性肿瘤
        3.3.1 PD- 1/PD-L1抑制剂单药治疗
        3.3.2 PD- 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
        3.3.3 PD- 1/PD-L1抑制剂联合靶向药物
    3.4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3.5 外阴/阴道癌
        3.5.1 外阴/阴道黑色素瘤
        3.5.2 外阴/阴道鳞癌
4 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及其处理
    4.1 irAE的发生机制和特点
    4.2 irAE分级
    4.3 妇科肿瘤患者常见irAE
        4.3.1 皮肤毒性
        4.3.2 胃肠道毒性
        4.3.3 内分泌毒性
        4.3.4 免疫性肺炎
    4.4 irAE的处理原则
        4.4.1 基线评估
        4.4.2 监测
        4.4.3 处理
    4.5 免疫治疗超进展问题及其处理
5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的注意事项
    5.1 合并自身免疫病患者
    5.2 体弱、高龄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
    5.3 骨髓和器官移植、长期使用激素者
    5.4 肝炎患者
    5.5 更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5.6 免疫接种
    5.7 妊娠与哺乳期
6 结语
附录 1 妇科肿瘤常见irAE的分级和处理
附录2基线评估
附录3 irAE监测

(2)妇科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简介
    1.1 作用机制
    1.2 种类和特点
        1.2.1 CTLA-4及其抗体
        1.2.2 PD-1/PD-L1及其抗体
    1.3 生物标志物
        1.3.1 PD-L1表达
        1.3.2 肿瘤突变负荷
        1.3.3 错配修复缺陷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
        1.3.4 其他生物标志物
2 免疫治疗的疗效评价
    2.1 免疫相关疗效评价标准
    2.2 实体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标准
    2.3 实体瘤免疫治疗疗效改良评价标准
3 临床应用
    3.1 子宫内膜癌
        3.1.1 PD-1/PD-L1抑制剂单药治疗
        3.1.2 PD-1/PD-L1抑制剂联合治疗
        3.1.2.1 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
        3.1.2.2 联合化疗
    3.2 子宫颈癌
        3.2.1 PD-1抑制剂单药治疗
        3.2.2 PD-1/PD-L1抑制剂联合治疗
    3.3 晚期和复发卵巢恶性肿瘤
        3.3.1 PD-1/PD-L1抑制剂单药治疗
        3.3.2 PD-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
        3.3.3 PD-1/PD-L1抑制剂联合靶向药物
    3.4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3.5 外阴/阴道癌
        3.5.1 外阴/阴道黑色素瘤
        3.5.2 外阴/阴道鳞癌 外阴/阴道鳞癌应用ICI治疗的研究较少。
4 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及其处理
    4.1 irAE的发生机制和特点
    4.2 irAE的分级
    4.3 妇科肿瘤患者常见irAE
        4.3.1 皮肤毒性
        4.3.2 胃肠道毒性
        4.3.3 内分泌毒性
        4.3.4 免疫性肺炎
    4.4 irAE的处理原则
        4.4.1 基线评估
        4.4.2 监测
        4.4.3 处理
    4.5 免疫治疗超进展问题及其处理
5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的注意事项
    5.1 合并自身免疫病患者
    5.2 体弱、高龄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
    5.3 骨髓和器官移植、长期使用激素者
    5.4 肝炎患者
    5.5 更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5.6 免疫接种
    5.7 妊娠与哺乳期

(3)妇科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简介
    1.1 作用机制
    1.2 种类和特点
        1.2.1 CTLA-4及其抗体
        1.2.2 PD-1/PD-L1及其抗体
    1.3 生物标志物
        1.3.1 PD-L1表达
        1.3.2 肿瘤突变负荷
        1.3.3 错配修复缺陷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
        1.3.4 其他生物标志物
2 免疫治疗的疗效评价
    2.1 免疫相关疗效评价标准
    2.2 实体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标准
    2.3 实体瘤免疫治疗疗效改良评价标准
3 临床应用
    3.1 子宫内膜癌
        3.1.1 PD-1/PD-L1抑制剂单药治疗
        3.1.2 PD-1/PD-L1抑制剂联合治疗
        3.1.2.1 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
        3.1.2.2 联合化疗
    3.2 子宫颈癌
        3.2.1 PD-1抑制剂单药治疗
        3.2.2 PD-1/PD-L1抑制剂联合治疗
    3.3 晚期和复发卵巢恶性肿瘤
        3.3.1 PD-1/PD-L1抑制剂单药治疗
        3.3.2 PD-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
        3.3.3 PD-1/PD-L1抑制剂联合靶向药物
    3.4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3.5 外阴/阴道癌
        3.5.1 外阴/阴道黑色素瘤
        3.5.2 外阴/阴道鳞癌
4 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及其处理
    4.1 irAE的发生机制和特点
    4.2 irAE的分级
    4.3 妇科肿瘤患者常见irAE
        4.3.1 皮肤毒性
        4.3.2 胃肠道毒性
        4.3.3 内分泌毒性
        4.3.4 免疫性肺炎
    4.4 irAE的处理原则
        4.4.1 基线评估
        4.4.2 监测
        4.4.3 处理
    4.5 免疫治疗超进展问题及其处理
5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的注意事项
    5.1 合并自身免疫病患者
    5.2 体弱、高龄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
    5.3 骨髓和器官移植、长期使用激素者
    5.4 肝炎患者
    5.5 更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5.6 免疫接种
    5.7 妊娠与哺乳期

(4)基于B细胞表面TLR9水平及移行与B细胞活化的关系研究CpG ODN发挥疫苗佐剂作用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1.CpG ODN及其免疫学活性
        1.1 CpG ODN的发现及种属特异性
        1.2 CpG ODN的分型
        1.3 CpG ODN作为TLR9 激动剂启动TLR9 信号转导
        1.4 CpG ODN作为疫苗佐剂及其机制的研究
    2.TLR9 的结构、移行和定位
        2.1 TLR9 的结构
        2.2 TLR9 的移行和定位及其与活化的关系
    3.sTLR9 的结构、免疫学活性及与CpG ODN的关系
        3.1 sTLR9 的结构
        3.2 sTLR9 的免疫学活性
        3.3 sTLR9与CpG ODN的关系
    4.人用疫苗佐剂的研究现状
        4.1 疫苗佐剂概述
        4.2 几种人用疫苗佐剂的组成及作用机制
        4.3 疫苗佐剂的作用途径
科学假设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自行设计的CpG ODN及其对B细胞sTLR9 的影响
        1.材料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细胞
        1.1.1 实验动物
        1.1.2 细胞
        1.2 实验试剂
        1.2.1 CpG ODN
        1.2.2 VSV病毒
        1.2.3 其他试剂
        1.3 实验器材
        1.3.1 实验仪器
        1.3.2 实验耗材
        1.4 实验方法
        1.4.1 CpG ODN二级结构预测
        1.4.2 CpG ODN的免疫刺激基序分析
        1.4.3 CpG ODN与病原微生物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及相似性比对
        1.4.4 CpG ODN的综合评分方式
        1.4.5 CpG ODN的合成
        1.4.6 小鼠脾细胞的分离
        1.4.7 细胞培养及细胞培养上清的制备
        1.4.8 细胞的荧光抗体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
        1.4.9 Ed U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
        1.4.10 VSV保护实验
        1.4.11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自行设计CpG ODN的分析评估
        2.1.1 CpG ODN的 CG基序数量分析
        2.1.2 CpG ODN的免疫刺激基序分析
        2.1.3 CpG ODN的二级结构预测
        2.1.4 CpG ODN与病原微生物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及相似性比对
        2.1.5 CpG ODN的综合评分
        2.2 CpG ODN的合成及鉴定
        2.2.1 CpG ODN的合成及基本信息
        2.2.2 CpG ODN的纯度鉴定
        2.3 .CpG ODN免疫学活性的验证性研究及分型
        2.3.1 CpG ODN的抗病毒活性研究
        2.3.2 CpG ODN对脾细胞增殖的影响
        2.4 .CpG ODN对 B细胞sTLR9及t TLR9 水平的影响
        2.4.1 CpG ODN对 B细胞sTLR9 水平的影响
        2.4.2 CpG5805对B细胞sTLR9 水平的影响
        2.4.3 CpG5805对t TLR9 表达水平的影响
        2.5 CpG5805 对脾细胞中免疫细胞增殖及活化的影响
        2.5.1 CpG5805 对脾细胞中B细胞增殖及活化的影响
        2.5.2 CpG5805 对脾细胞中树突状细胞增殖及活化的影响
        2.5.3 CpG5805 对脾细胞中CD4~+T 细胞增殖及活化的影响
        2.5.4 CpG5805 对脾细胞中CD8~+T 细胞增殖及活化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章 CpG 5805 疫苗佐剂效应及与B细胞活化和sTLR9 水平的关系
        1.材料方法
        1.1 实验试剂
        1.1.1 重组蛋白
        1.1.2 灭活病毒
        1.1.3 商品化乙肝疫苗
        1.1.4 疫苗乳化剂
        1.2 实验方法
        1.2.1 疫苗的配制
        1.2.2 动物免疫
        1.2.3 小鼠尾静脉采血及血清分离
        1.2.4 抗体水平的检测
        1.2.5 B细胞表面协同共刺激分子、MHC II及 sTLR9 的检测
        1.2.6 小鼠淋巴器官TLR9 信号通路分子的mRNA水平检测
        1.2.7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CpG5805 作为疫苗佐剂对抗体产生水平的影响
        2.1.1 CpG5805 作为重组蛋白疫苗佐剂对抗体产生水平的影响
        2.1.2 CpG5805 作为灭活病毒疫苗佐剂对抗体产生水平的影响
        2.1.3 CpG5805 作为乙肝疫苗佐剂对抗体产生水平的影响
        2.2 CpG5805 作为乙肝疫苗佐剂在体外对小鼠脾细胞中B细胞活化的影响
        2.2.1 CpG5805 作为乙肝疫苗佐剂在体外不同时间点对小鼠脾细胞中B细胞表面CD80 的影响
        2.2.2 CpG5805 作为乙肝疫苗佐剂在体外不同时间点对小鼠脾细胞中B细胞表面CD86 的影响
        2.2.3 CpG5805 作为乙肝疫苗佐剂在体外不同时间点对小鼠脾细胞中B细胞表面CD40 的影响
        2.2.4 CpG5805 作为乙肝疫苗佐剂在体外不同时间点对小鼠脾细胞中B细胞表面MHC II的影响
        2.3 CpG5805 为佐剂的疫苗对小鼠淋巴器官中B细胞活化及sTLR9 表达水平的影响
        2.3.1 CpG5805 为佐剂的疫苗对小鼠淋巴器官内活化B细胞及sTLR9 表达细胞比例的影响
        2.3.2 CpG5805 为佐剂的疫苗对小鼠淋巴器官内B细胞上活化双信号及sTLR9 表达水平的影响
        2.3.3 CpG5805 为佐剂的疫苗对小鼠淋巴器官TLR9 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3.讨论
        4.小结
    第三章 CpG5805 诱导sTLR9 移行与B细胞活化的关系
        1.实验方法
        1.1 流式细胞术
        1.2 免疫荧光
        1.3 抗体喂养实验
        1.4 原代小鼠脾细胞siRNA干扰
        1.5 siRNA沉默AP2 表达效果的鉴定
        2.结果
        2.1 CpG5805对sTLR9 移行及定位的影响
        2.1.1 CpG5805对B细胞sTLR9 移行的影响
        2.1.2 CpG5805 诱导sTLR9 移行位置的探索
        2.2 CpG5805 诱导sTLR9 移行对B细胞活化的影响
        2.2.1 CpG5805 诱导sTLR9 移行对B细胞母细胞化的影响
        2.2.2 CpG5805 诱导的母细胞化B细胞上sTLR9 的表达
        2.2.3 CpG5805 诱导的B 细胞上sTLR9 的表达水平与B 细胞活化水平的关系
        2.3 干扰TLR9 移行对CpG5805 调节B 细胞 sTLR9 表达水平及B 细胞活化水平的影响
        2.3.1 阻断TLR9 移出内质网对B 细胞sTLR9 表达及B 细胞活化的影响
        2.3.2 阻断sTLR9 向内体移行对B 细胞sTLR9 表达及B 细胞活化的影响
        2.3.3 干扰内体对B 细胞sTLR9 表达及B 细胞活化的影响
        2.3.4 干扰TLR9 下游信号通路对B 细胞sTLR9 表达及B 细胞活化的影响
        3.讨论
        4.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3TC-PA的体外稳定性及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HBV感染的诊断
    1.2 抗HBV治疗
        1.2.1 HBV的结构和生命周期
        1.2.2 HBV药物治疗策略
        1.2.3 抗HBV药物研究现状
        1.2.4 拉米夫定的研究现状
        1.2.5 原儿茶酸的研究现状
    1.3 3TC和 PA联合抗HBV研究进展
    1.4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药品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动物
    2.2 实验方法
        2.2.1 3TC-PA体外稳定性研究
        2.2.2 3TC-PA体外抗HBV活性研究
        2.2.3 3TC-PA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和肝、肾组织分布研究
        2.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3TC-PA体外稳定性研究结果
        3.1.1 3TC-PA在不同p H溶液和人工模拟胃肠液中的稳定性
        3.1.2 3TC-PA在大鼠肝匀浆中的体外稳定性
        3.1.3 3TC-PA在大鼠全血中的体外稳定性
    3.2 3TC-PA体外抗HBV活性研究结果
        3.2.1 3TC-PA对 HBV DNA的抑制作用
        3.2.2 3TC-PA对 HBeAg、HBsAg的抑制作用
    3.3 3TC-PA体内药代动力学和肝、肾组织分布研究结果
        3.3.1 3TC-PA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3.3.2 3TC-PA在大鼠肝、肾组织中的含量测定
结论与讨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CD103+ ILCs在人非小细胞肺癌免疫微环境中的特征及临床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引言
2.第一部分CD103~+ILCs的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鉴定和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对象和样本
        2.1.2 主要试剂和抗体
        2.1.3 培养基及试剂的配制
        2.1.4 主要仪器设备
        2.1.5 实验方法
        2.1.6 数据统计和分析
    2.2 结果
        2.2.1 NSCLC肿瘤组织中,CD103~+ILCs频率升高
        2.2.2 CD103~+ILCs高表达PD-1
        2.2.3 NSCLC浸润性CD103~+ILCs和 CD103-ILCs分群鉴定
        2.2.4 NSCLC浸润性CD103~+ILCs和 CD103-ILCs表型、细胞因子分泌特征
        2.2.5 其它恶性肿瘤CD103~+ILCs频率变化
    2.3 本章小结
3 第二部分肿瘤浸润性CD103~+ILCs与 NSCLC临床和病理特征相关性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主要试剂和抗体
        3.1.2 培养基及试剂的配制
        3.1.3 主要仪器设备
        3.1.4 实验方法
        3.1.5 患者资料收集
        3.1.6 数据统计和分析
    3.2 结果
        3.2.1 纳入NSCLC患者临床和病理特征
        3.2.2 NSCLC浸润性CD103~+ILCs频率与患者临床和病理特征相关性
    3.3 本章小结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7)HDAC抑制剂JNJ-26481585单药和协同索拉非尼抗肝癌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绪论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HDACs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前言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HDAC1、HDAC2、HDAC4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2.2 HDAC1、HDAC2、HDAC4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与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2.3 HDAC1、HDAC2、HDAC4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差异与肝细胞癌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的相关性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HDAC抑制剂JNJ-26481585抗肝癌的作用机制研究
    前言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HDAC1、HDAC2、HDAC4在肝癌细胞系和正常永生化肝细胞(QSG-7701)中的表达水平分析
        2.2 JNJ-26481585能够抑制肝癌细胞增殖
        2.3 JNJ-26481585能够抑制肝癌细HDAC1、HDAC2、HDAC4的表达
        2.4 JNJ-26481585能够阻滞肝细胞癌细胞周期进程
        2.5 JNJ-26481585能够促进肝癌细胞凋亡
        2.6 JNJ-26481585通过调控PI3K/AKT和JNK/c-jun通路来影响细胞周期和凋亡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HDAC抑制剂JNJ-26481585协同索拉非尼抗肝癌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前言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JNJ-26481585与Sorafenib联用能够协同抑制肝癌细胞增殖
        2.2 JNJ-26481585与Sorafenib联用通过调控JNK促进肝癌细胞凋亡
        2.3 JNJ-26481585与Sorafenib联用对裸鼠成瘤能力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8)激活细胞内天然免疫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和艾滋病毒感染(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研究目的和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肝星状细胞Toll样受体3(TLR3)激活抑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第一章 前言
        1.1 乙型肝炎病毒
        1.1.1 概述
        1.1.2 HBV病毒结构和复制周期
        1.2 肝脏天然免疫与HBV
        1.2.1 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
        1.2.2 RIG-I样受体信号通路
        1.2.3 干扰素信号通路及抗病毒ISG
        1.3 肝星状细胞与肝脏免疫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细胞与质粒
        2.1.2 实验耗材与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细胞培养
        2.2.2 细胞转染
        2.2.3 Real time-PCR检测细胞RNA
        2.2.4 ELISA检测LX-2细胞上清中IFN-β和IFN-λ1/3的表达
        2.2.5 ELISA检测HepG2细胞上清中HBeAg和HBsAg的表达
        2.2.6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蛋白表达
        2.2.7 MTS检测PolyI:C对LX-2细胞的毒性作用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PolyI:C对LX-2细胞的毒性作用
        3.2 PolyI:C诱导LX-2细胞表达IFN-β和IFN-λ
        3.3 PolyI:C诱导LX-2细胞内IRF3和IRF7激活
        3.4 TCI抑制PolyI:C诱导的IFN和IRF表达
        3.5 TLR3激活的LX-2细胞上清对HBV的抑制作用
        3.6 LX-2细胞产生的IFN在抗HBV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3.7 PolyI:C处理的LX-2细胞上清诱导HepG2细胞表达ISG
        3.8 PolyI:C处理的LX-2细胞上清激活HepG2细胞JAK/STAT信号通路
    第四章 讨论
第二部分 激活胞质DNA感受器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巨噬细胞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HIV/AIDS
        1.1.1 HIV/AIDS概述
        1.1.2 HIV结构和复制周期
        1.1.3 HIV治疗
        1.2 DNA感受器与天然免疫
        1.2.1 DNA感受器概述
        1.2.2 DNA感受器与HIV
        1.3 IFN信号通路与HIV
        1.4 MicroRNA与HIV感染
        1.5 CC趋化因子和HIV感染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耗材与试剂
        2.1.2 细胞
        2.1.3 病毒株
        2.2 实验方法
        2.2.1 细胞培养
        2.2.2 细胞转染
        2.2.3 细胞活力检测
        2.2.4 HIV病毒感染
        2.2.5 细胞内总RNA提取及逆转录PCR
        2.2.6 Real time-PCR检测细胞内mRNA和HIV病毒RNA表达
        2.2.7 Real time-PCR检测巨噬细胞内microRNAs表达
        2.2.8 巨噬细胞上清中HIV逆转录酶(HIV RT)活性检测
        2.2.9 提取巨噬细胞内DNA检测HIV Strong Stop DNA水平
        2.2.10 Western blot检测巨噬细胞蛋白表达
        2.2.11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巨噬细胞上清中蛋白的表达
        2.2.12 中和抗体抑制IFN与其受体结合实验
        2.2.13 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感染或未感染的巨噬细胞形态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Poly(dA:dT)或poly(dG:dC)对巨噬细胞的毒性作用
        3.2 DNA感受器激活对HIV感染的影响
        3.3 DNA感受器激活诱导巨噬细胞表达IFN-β和IFN-λ1
        3.4 DNA感受器激活诱导巨噬细胞IRF3和IRF7磷酸化
        3.5 Poly(dA:dT)激活巨噬细胞JAK/STAT信号通路
        3.6 DNA感受器激活诱导巨噬细胞内抗HIV ISG表达
        3.7 DNA感受器激活诱导CC趋化因子抑制HIV病毒进入巨噬细胞
        3.8 Poly(dA:dT)和poly(dG:dC)刺激诱导抗HIV microRNA表达
    第四章 讨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读博期间发表的文章
毕业感言和致谢

(9)负载光敏剂的金纳米材料在肿瘤诊疗一体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金纳米材料
        1.2.1 金纳米材料的制备
        1.2.2 金纳米材料的性质
        1.2.3 金纳米材料的修饰
        1.2.4 金纳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1.3 金纳米材料的应用
        1.3.1 金纳米材料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1.3.2 金纳米材料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
        1.3.3 金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1.4 光敏剂
    1.5 肿瘤微环境响应的纳米材料
    1.6 免疫治疗
        1.6.1 免疫治疗的历史回顾
        1.6.2 免疫治疗的分类
        1.6.3 免疫治疗展望
    1.7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7.1 研究意义
        1.7.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pH响应MMP2 靶向的基于金纳米团簇的纳米探针用于肺癌靶向近红外荧光成像和治疗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2.2.2 基于GNCs的肿瘤靶向和pH敏感纳米材料(CDGM NPs)的制备
        2.2.3 CDGM NPs体外释放DOX
        2.2.4 细胞系和培养条件
        2.2.5 单线态氧(1O2)的测定
        2.2.6 细胞活性测定和细胞摄取实验
        2.2.7 细胞凋亡分析
        2.2.8 CDGM NPs在 A549 荷瘤小鼠体内的分布以及联合治疗效果
        2.2.9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DGM NPs的合成与表征
        2.3.2 pH依赖的DOX的释放
        2.3.3 细胞对材料的摄取
        2.3.4 体外的细胞毒性
        2.3.5 CDGM NPs的肿瘤靶向性评价
        2.3.6 CDGM NPs在小鼠体内的化学光动力联合治疗效率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MMP2 靶向递送碘化丙啶(IR-780)修饰的金纳米星用于肺癌的双模态成像和增强的光热/光动力治疗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3.2.2 金纳米星的合成
        3.2.3 MMP2 修饰的GNS@BSA纳米粒子的合成
        3.2.4 GNS@BSA-MMP2 NPs负载IR-780 碘化物
        3.2.5 GNS@BSA的表征
        3.2.6 体外近红外激光照射GNS@BSA引起的温度变化
        3.2.7 GNS@BSA/I-MMP2 NPs的亚细胞定位和摄取效率
        3.2.8 单线态氧检测和活性氧(ROS)生成
        3.2.9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3.2.10 动物模型
        3.2.11 GNS@BSA/I-MMP2 NPs的体内荧光和光声成像
        3.2.12 体内抗肿瘤作用
        3.2.13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合成的GNS@BSA/I-MMP2 NPs的表征
        3.3.2 GNS@BSA/I-MMP2 NPs的光热特性和ROS产生能力
        3.3.3 GNS@BSA/I-MMP2 NPs的细胞摄取和定位
        3.3.4 GNS@BSA/I-MMP2 NPs在体外对A549 细胞的杀伤能力
        3.3.5 GNS@BSA/I-MMP2 NPs的体内肿瘤靶向效率
        3.3.6 体内抗肿瘤疗效评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负载Ce6 诱导的GNCs自组装颗粒用于胃癌的成像及治疗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4.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4.2.2 金纳米团簇的合成
        4.2.3 自组装GNCs-Ce6 纳米粒子(NPs)的合成
        4.2.4 Ce6-GNCs-PEG2k-Ab NPs(Ce6-GNCs-Ab NPs)的合成
        4.2.5 细胞培养与动物饲养
        4.2.6 CIK细胞的制备
        4.2.7 药物摄取测定
        4.2.8 细胞活力测定
        4.2.9 细胞凋亡测定
        4.2.10 体内和离体成像
        4.2.11 体内癌症治疗
        4.2.12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GNCs、GNCs-Ce6 NPs和 GNCs-Ce6-Ab NPs的表征
        4.3.2 CIK细胞的表型鉴定
        4.3.3 体外测定CIK细胞对纳米材料的摄取
        4.3.4 体外细胞毒性
        4.3.5 Ce6-GNCs-Ab-CIK的体内近红外成像
        4.3.6 体内免疫治疗和光动力治疗
        4.3.7 体内细胞因子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工作
    5.2 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一种内毒素合成途径抑制的整合表达型大肠杆菌菌株的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前言
    1.1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
        1.1.1 大肠杆菌K-12系和B系菌株
        1.1.2 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调控体系
        1.1.3 基于质粒载体的表达研究
        1.1.4 基于大肠杆菌染色体的表达研究
    1.2 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染色体中的整合策略
        1.2.1 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
        1.2.2 λ-Red同源重组系统
        1.2.3 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
    1.3 细菌内毒素
        1.3.1 大肠杆菌脂多糖合成途径
        1.3.2 内毒素的检测方法
        1.3.3 内毒素的去除方法
    1.4 基于原核表达系统的基因工程疫苗现状
        1.4.1 现阶段基因工程疫苗研发及上市情况
        1.4.2 基因工程疫苗中活性成分的主要形式
        1.4.3 常用的表达系统及比较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思路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主要仪器
        2.1.2 菌株及质粒
        2.1.3 常用酶及单克隆抗体
        2.1.4 培养基及其他常规溶液
        2.1.5 软件
        2.1.6 分子克隆实验所用到的引物
    2.2 方法
        2.2.1 分子克隆实验方法
        2.2.2 λ-Red同源重组鉴定及抗性标签去除
        2.2.3 CRISPR/Cas9基因编辑及鉴定
        2.2.4 细菌总基因组的提取及基因组测序和分析
        2.2.5 细菌总mRNA提取及转录组测序和分析
        2.2.6 实时荧光定量PCR
        2.2.7 质粒保有率测定
        2.2.8 蛋白表达及纯化
        2.2.9 蛋白的质量分析
        2.2.10 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测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第一部分 大肠杆菌ER2566菌株基因组学研究
        3.1 大肠杆菌ER2566菌株的基因组学研究
        3.1.1 大肠杆菌ER2566菌株基因组测序数据统计
        3.1.2 基因组拼接组装
        3.1.3 基因功能预测及注释
        3.1.4 基因共线性分析
        3.2 第一部分小结
    第二部分 低内源性内毒素的大肠杆菌ER2566菌株改造及应用
        3.3 大肠杆菌脂多糖突变菌株的构建
        3.3.1 基因敲除及鉴定
        3.3.2 基因点突变及鉴定
        3.4 改造菌株脂多糖分子的定量检测
        3.5 改造菌外源蛋白表达情况研究及生长曲线绘制
        3.6 改造菌株高密度发酵研究
        3.6.1 高密度发酵条件下改造菌株的生长情况
        3.6.2 培养及表达条件优化
        3.6.3 HBVCR-T3B蛋白表达后纯化及质量等同性研究
        3.7 第二部分小结
    第三部分 单拷贝整合表达菌株的构建及评价
        3.8 单拷贝染色体整合表达菌株构建及染色体整合位点研究
        3.8.1 整合位点处转录本丰度的测定
        3.8.2 整合表达菌株构建及蛋白表达情况鉴定
        3.9 外源基因整合表达稳定性研究
        3.10 高密度发酵研究
        3.11 HPV L1蛋白在整合表达菌株中的表达情况及性质鉴定
        3.12 第三部分小结
    第四部分 多拷贝整合表达菌株的构建及评价
        3.13 多拷贝整合菌的构建及鉴定
        3.14 摇瓶培养条件下蛋白表达情况研究
        3.15 发酵培养条件下蛋白表达情况研究
        3.16 第四部分小结
第四章 讨论
    4.1 大肠杆菌ER2566菌株的基因编辑策略
    4.2 异源基因整合位点和拷贝数对其表达量的影响
    4.3 大肠杆菌脂多糖合成途径的改造
    4.4 低内毒素的整合表达型大肠杆菌应用于重组蛋白类药物生产中的优势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在校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四、美国FDA批准甲乙型肝炎混合疫苗用于临床(论文参考文献)

  • [1]妇科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J].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 协和医学杂志, 2021(06)
  • [2]妇科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J]. 孔北华,刘继红,周云,高庆蕾,宋坤,王登凤,陈丽莉,蒋芳,张国楠,向阳,谢幸,马丁.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1(10)
  • [3]妇科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J]. 孔北华,刘继红,周云,高庆蕾,宋坤,王登凤,陈丽莉,蒋芳,张国楠,向阳,谢幸,马丁.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09)
  • [4]基于B细胞表面TLR9水平及移行与B细胞活化的关系研究CpG ODN发挥疫苗佐剂作用的机制[D]. 路文婷. 吉林大学, 2021(01)
  • [5]3TC-PA的体外稳定性及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D]. 唐兰如. 湖北大学, 2021(02)
  • [6]CD103+ ILCs在人非小细胞肺癌免疫微环境中的特征及临床相关性研究[D]. 王仕杰. 浙江大学, 2020(01)
  • [7]HDAC抑制剂JNJ-26481585单药和协同索拉非尼抗肝癌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何彬. 浙江大学, 2019(03)
  • [8]激活细胞内天然免疫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和艾滋病毒感染[D]. 张标. 武汉大学, 2019(06)
  • [9]负载光敏剂的金纳米材料在肿瘤诊疗一体化中的应用研究[D]. 夏芳芳.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10]一种内毒素合成途径抑制的整合表达型大肠杆菌菌株的构建及应用[D]. 王凯航. 厦门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FDA 批准用于临床的甲型和乙型肝炎疫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