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堆肥对农作物和土壤的影响

污泥堆肥对农作物和土壤的影响

一、施用污泥堆肥对作物和土壤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丁洪,余居华,郑祥洲,张玉树,钟云峰[1](2021)在《中国城市污泥应用对作物产量、品质和土壤质量的影响》文中指出为了消减污泥对环境的污染,中国在污泥利用方面采用了多种制肥技术,采用单独使用、堆肥、有机无机肥、生物有机肥等处理方式制成产品,而且在各种农作物上的试验越来越多。文章探讨了污泥施用对作物生长的效果和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施用污泥对作物生长发育都有良好的作用,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有一定程度提高;明显促进土壤速效养分的吸收,提高收获物产量和生物产量,改善品质。作物重金属的吸收积累量除个别例外都能达到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但污泥施用超过一定量对有些作物品种的种子发芽率有抑制作用。城市污泥富含有机质、大中微量矿物质元素等,但不同来源、不同品质和不同用量的污泥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有所差异。土壤有机质、pH、大中微量元素、团粒结构、容重、电导率,以及土壤酶和微生物活性等土壤质量指标有所提高。污泥含有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污染物,一般而言重金属超标是不常见的。按照资源化利用的原则,污泥施用既要有利于消化污泥量又要不造成环境污染,污泥中重金属含量比原始土壤中的高,施用量越多重金属含量也越高,所以在适宜的范围内才是安全的。许多试验证明,重金属含量除某些条件下极个别超出安全指标外,基本都能达到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综合来看,在正确处理下污泥是可以用于作物生产的。

马富亮,孙昱,彭祚登,熊建军,姚海,崔超,唐胶[2](2021)在《城镇排水污泥制生物碳土在农林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为进一步促进城镇排水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污泥制生物碳土在农林业领域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指出了污泥制生物碳土的生产方式和特点,系统地总结了施用污泥制生物碳土后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中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分析了农作物、草坪草、花卉及树木4类植物使用生物碳土后的生长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农林生产中利用污泥制生物碳土现阶段仍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丁诚[3](2021)在《外源有机碳添加对滩涂盐碱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及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耕地资源紧缺,江苏东部沿海滩涂是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之一。但滩涂土壤并非农用耕地,属于特殊原始土壤,最显着特征就是盐分含量高、氮磷等养分含量极低。以外源有机碳添加为主导的“土壤改良”是滩涂快速培肥的关键环节。然而,外源有机碳添加对滩涂盐碱地土壤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作用如何,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外源有机碳添加改良的滩涂盐碱地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施用不同用量(0、25、50、100、200 t ha-1)外源有机碳(生活污泥、蚯蚓粪)对滩涂盐碱地土壤主要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研究,探讨了滩涂土壤主要性质(含水量、盐分、pH)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外源有机碳(生活污泥、蚯蚓粪)施用量的增加,滩涂土壤有机碳含量逐渐上升,土壤pH、EC均逐渐下降,CH4、CO2和N2O气体的排放均逐渐上升。施用蚯蚓粪处理的CH4和CO2排放均高于施用生活污泥的相应处理;而施用生活污泥处理的N2O排放则高于施用蚯蚓粪的相应处理。试验条件下,外源有机碳(生活污泥、蚯蚓粪)增加了土壤固C量,同时有利于植株C固定。施用外源有机碳各处理的滩涂土壤表现出“净碳汇”特征。(2)滩涂土壤CH4排放量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上升,淹水条件促进CH4排放;(CO2和N2O排放量则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当含水量达饱和含水量的80%时,CO2和N2O排放量最高。随土壤盐分浓度的上升,CH4与CO2的排放逐渐降低;当盐分浓度低于4‰时,N2O的排放量随土壤盐浓度的上升而上升,当盐分浓度高于4‰时,N2O的排放量随土壤盐浓度的上升而下降。滩涂土壤pH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影响较大,当pH在7.5~8.5之间时,CH4、CO2、N2O排放量均呈上升趋势,当pH在8.5~9.5之间时,CH4、CO2、N2O排放量均呈下降趋势。(3)外源有机碳改良滩涂土壤过程中,土壤CH4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与土壤pH、有机碳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p<0.05);土壤CO2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与土壤pH呈显着负相关关系(p<0.05):土壤N2O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

张强[4](2020)在《热水解消化污泥产成品土地利用研究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从2013年北京市实施两个三年治污行动方案以来,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污水处理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污泥处理处置问题日益凸显,污泥土地利用途径不畅制约了资源化发展。本论文通过对北京市中心城区正在运行的4座再生水厂污泥泥质进行监测研究分析,对4座污泥热水解预处理厌氧消化中心生产的产成品品质进行监测研究分析,探明主要理化、营养学、重金属和有毒有机污染物指标特性及适宜性。开展污泥林地跟踪试验和水萝卜、连翘、月季小区种植试验监测与分析,研究污泥产成品对土壤及植物的影响,为污泥资源化产品更好的开展土地利用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针对污水处理厂污泥和热水解预处理厌氧消化污泥产成品监测研究表明:pH值、重金属含量、蛔虫卵检测值、总氰化物、多氯联苯和挥发酚含量符合现行污泥土地利用标准限值要求,监测测重金属汞接近标准限值,细菌总数、矿物油存在超标现象。污水厂污泥及热水解厌氧消化产成品中总养分、有机质含量丰富,因含水率偏高,农用和林用前还需进一步晾晒脱水。已建地利用典型工程监测研究表明:施用污泥前后已建工程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没有明显增加趋势,2040cm土壤重金属含量呈降低趋势,40-60cm土壤中仅重金属汞含量有所增加,重金属污染综合指数低于安全限值0.7,表明已建工程土壤(2040cm、4060cm)未受到重金属污染。热水解预处理厌氧消化污泥产成品栽植小区试验研究表明:施用污泥产成品对栽植小区表层土壤有一定的改良作用。随着施用量增加,水萝卜栽植小区表层土壤(0-20cm)重金属铅含量一直大于对照组,连翘栽植小区表层土壤(0-20cm)重金属镉、硼含量呈增加趋势,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指数呈显着增加趋势。水萝卜栽植小区表层土壤(020cm)和月季、连翘栽植小区土壤(080cm)重金属含量均远低于农用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限值,重金属污染综合指数均低于安全限值0.7,表明对栽植小区土壤未造成污染。水萝卜产量与施用量呈显着相关趋势,施用量为5kg/m2水萝卜产量最大;月季高生长与施用量呈显着正相关,地径增长量和枝条重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连翘枝条长度、重量增加与施用量有关,施用量在5kg/m2时,连翘生物量增加最大。随着施用量增加,水萝卜重金属汞、砷、锌含量呈增加趋势,表明相较其他重金属,水萝卜对重金属汞、砷、锌吸收的富集能力较强。水萝卜中重金属铅、汞含量已超过食品标准限值,表明不适宜用热水解消化污泥栽植,会造成重金属污染;月季重金属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合月季枝条长度增加、地径增长量和枝条重量减少,表明月季的生长受到抑制,影响了对土壤重金属的吸附作用;连翘中重金属铅、汞、铜、镍、硼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结合连翘枝条长度、重量均有所增加,说明连翘对土壤重金属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

杨喆程[5](2020)在《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效果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全国城市污泥产量逐年上升,污泥的出路问题日趋严重。根据城市污泥富含氮、磷、钾、有机质的特点,适宜将其作为肥料进行土地利用。其中林地利用较农用风险低,消纳污泥容量大,逐渐成为城市污泥的主要处置方向之一。本文以北京排水集团生产的城市污泥产品(有机营养土、生物碳土、复合生物碳土)作为研究对象,在北京市大兴区北臧村镇赵家场村建立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示范区。研究施用城市污泥产品对林地土壤、地下水以及树木生长的影响,同时以施用场地范围内的各环境介质(土壤、地表水)为监测对象,分析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在其中的变化规律,研究三种污泥产品施用后对环境造成的风险。并以此为依据编写《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产品林地利用工程化施用技术指南》,为城市污水厂污泥用于林地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支持。通过现场实验,研究三种城市污泥产品在不同施肥方式、施肥量下对林地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的酸碱度与施肥前相比有小幅度的上升,最终稳定在7.1左右,说明污泥堆肥没有产生过多的酸性物质,施用污泥产品对土壤酸碱度有着调节作用;土壤电导率随施肥比例的增加而明显增高,最高超过了1400μs/cm,但尚未产生盐度风险;施用城市污泥产品后土壤中有机质、总氮、总磷等营养物质含量明显增加;施肥区毛白杨和白皮松的新生枝条增长量和叶绿素含量均明显高于未施肥的空白区。综合比较各施肥样方内营养物质含量变化及植物生长情况后发现,施用2吨/亩复合生物碳土的效果最佳。污泥产品的施用,确实导致了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上升,但均满足《土壤质量标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的相关要求。通过单因子评价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撒施区域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环境风险评价,发现施肥后土壤重金属的Pi值和潜在风险指数RI值均出现了上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风险指数也逐渐下降。在整个监测周期内,各类重金属含量均处于低风险状态。通过土壤污染物模型预测连续5年施用城市污泥产品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用量控制在2吨/亩时,土壤中各类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的相关要求,不存在超标风险;对示范区地下水水质情况进行了连续六个月的监测,没有发现重金属和多环芳烃迁移进入地下水的情况,氨氮、硝态氮等理化指标也没有明显的变化。结合研究结果,建议选择复合生物碳土进行林地利用,施用量控制在2吨/亩,在现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选择撒施的方式,施用季节建议在春夏季避免汛期施用。

左文刚[6](2020)在《生活污泥对新垦滩涂盐碱地快速有机培肥的效应与机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耕地资源紧缺,东部沿海滩涂盐碱地可作为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加以开发利用。而新垦滩涂盐碱地特殊的土壤性质尤其是土壤高盐分和低肥力使得其必须经过熟化改良方可用于农业生产。在新垦滩涂盐碱地改良过程中,以增加土壤有机质为主导的土壤培肥是滩涂土壤快速改良的关键环节。来源丰富的生活污泥因富含有机质及氮磷等养分,能否作为低成本外源有机物进行盐碱地的高效培肥改良,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营养、能量物质的再循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命题。为研究生活污泥施用对不同利用方式(稻田和旱作)新垦滩涂盐碱地土壤的改良效果,在以稻田为主的江苏盐城射阳滩涂盐碱地试验点和以旱作为主的江苏南通如东方凌滩涂盐碱地试验点开展多年大田定位试验,分别以水稻、甜高粱和大麦作为供试作物,研究一次性生活污泥施用对滩涂盐碱地稻田和旱作模式下土壤降盐、培肥和作物生长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重金属环境效应。同时通过室内水稻盆栽试验,研究在非淋洗降盐条件下滩涂盐碱地土壤施用生活污泥对水稻根系的影响。为探索生活污泥改良滩涂土壤过程中重金属的减量化和稳定化,降低生活污泥直接施用带来的重金属环境风险,在江苏盐城东台条子泥滩涂盐碱地试验点,以玉米和大麦作为供试作物,研究生活污泥经蚯蚓吞食消解后的产物污泥蚓粪施用对旱作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及作物生长的影响,尤其是改良过程中的重金属环境效应。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在滩涂盐碱地以稻田和旱作利用方式下生活污泥和污泥蚓粪的一次性施用均显着降低土壤盐分,且生活污泥和污泥蚓粪施用量越大,土壤盐分含量降幅越大。其中3年试验期间盐碱地稻田污泥用量处理(180 t ha-1)土壤盐分由5.25‰降至2.38‰,旱作模式下污泥用量处理(250 t ha-1)土壤盐分由8.35‰降至2.31‰,旱作盐碱地污泥蚓粪用量处理(250 t ha-1)土壤盐分由4.04‰降至1.96‰。随生活污泥和污泥蚓粪施用量的增加,单位生活污泥和污泥蚓粪施用所带来的土壤盐分降幅均逐渐降低。生活污泥和污泥蚓粪一次性施用后,3年试验期间盐碱地稻田和旱作模式下土壤盐分含量年度间均逐渐降低,且施用生活污泥和污泥蚓粪各处理年均降幅均明显高于对照处理。生活污泥和污泥蚓粪的施用均降低了盐碱地土壤pH,且土壤pH年度间整体呈降低趋势。(2)盐碱地稻田和旱作盐碱地生活污泥一次性施用均促进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3年试验期间污泥各处理土壤团聚体含量年度间逐渐增加,且年度间增幅要显着高于未施用污泥的对照处理。生活污泥和污泥蚓粪的施用均显着降低滩涂盐碱地土壤容重,且土壤容重年度间呈降低趋势。(3)生活污泥的一次性施用显着提高盐碱地稻田和旱作模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盐碱地稻田对照土壤有机碳含量相比,3年试验期间污泥用量处理(180 tha-1)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幅分别达308.8%、248.4%和247.8%;旱作盐碱地3年试验期间生活污泥的施用可使土壤有机碳含量由2.22 g kg-1提高至20.77 g kg-1。污泥蚓粪的施用同样显着提高旱作盐碱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旱作盐碱地土壤有机碳的累积速率要高于盐碱地稻田土壤。随作物种植年限的增加,盐碱地稻田和旱作盐碱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整体呈增加趋势。生活污泥和污泥蚓粪的施用均显着提高盐碱地土壤氮、磷养分含量,其中土壤全氮、碱解氮、全磷和有效磷含量与生活污泥和污泥蚓粪施用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4)生活污泥的施用显着提高盐碱地稻田连续3季水稻产量,并促进水稻根系生长,提高水稻根系活力。3年试验期间施用生活污泥处理水稻产量最高增幅分别达125.2%、124.7%和127.9%。根据水稻产量和生活污泥用量拟合方程,在0-210t ha-1的生活污泥施用量范围内,生活污泥的施用均可有效提高水稻产量,但随污泥用量的增加,单位污泥施用量所带来的水稻增产量逐渐降低。生活污泥一次性施用后水稻产量年度间呈逐渐增加趋势。3年试验期间120 t ha-1的污泥施用量所获经济效益最高。非淋洗降盐条件下,生活污泥的施用促进了盆栽水稻根系的生长,提高水稻根系生物量,增强水稻植株伤流液强度,提高伤流液中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并同时提高水稻根系活力,且污泥施用量越高,水稻根系活力越强。(5)在旱作盐碱地上,生活污泥的施用显着提高甜高粱单株茎、叶干物重和生物量。根据甜高粱生物量和生活污泥施用量的拟合方程,在0~450 t ha-1污泥施用量范围内,每施用100吨生活污泥平均可获得约2.02吨的甜高粱干物质。随污泥用量的增加,可获取的甜高粱总热能不断增加,3年试验期间最高可达115.0 GJ ha-1。生活污泥的施用显着提高旱作盐碱地大麦生物量和产量,且污泥用量越高,大麦生物量和产量越高。(6)在旱作滩涂盐碱地上,污泥蚓粪的施用促进玉米和大麦生长,且玉米和大麦生物量以及产量随污泥蚓粪施用量的增加显着提高,但单位污泥蚓粪施用所带来的作物增产量逐渐降低。污泥蚓粪的一次性施用对玉米和大麦产量增加具有持续效应。玉米和大麦产量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其中污泥蚓粪处理玉米产量年度增幅可达11.8%,大麦产量年度增幅达31.8%。(7)生活污泥的一次性施用提高了盐碱地稻田和旱作模式下土壤重金属全量和有效态含量,但其含量低于国家相关标准限值。3年试验期间盐碱地稻田和旱作盐碱地土壤全量重金属含量年度间呈降低趋势,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年度间呈增加趋势。综合评估生活污泥施用对盐碱地稻田和旱作盐碱地的重金属风险发现,在盐碱地稻田生活污泥施用重金属淋洗风险高,但作物重金属吸收累积风险低,而在旱作盐碱地生活污泥施用重金属淋洗风险低,但作物重金属吸收累积风险相对较高。生活污泥的施用提高了水稻和大麦植株对重金属的吸收。水稻和大麦各器官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整体上是:根>茎>叶>籽粒。随污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和大麦根、茎、叶中Cd、Cr、Cu、Ni、Pb、Zn含量均逐渐增加,水稻籽粒中Cd、Ni、Zn含量随污泥用量的增加不断增加,水稻籽粒中Cr、Cu、Pb含量无明显变化,大麦籽粒中Cd、Cu、Ni、Pb、Zn含量同样随污泥用量的增加不断增加,大麦籽粒中Cr含量无明显变化。3年试验期间,一次性施用污泥各处理水稻和大麦根、茎、叶、籽粒中重金属含量年度间整体均呈下降趋势。本试验条件下水稻籽粒和大麦籽粒中重金属含量均低于相关标准重金属限值。(8)污泥蚓粪的一次性施用同样提高旱作盐碱地土壤重金属全量和有效态含量。在生活污泥和污泥蚓粪等碳量投入下,污泥蚓粪施用后更易使重金属在0-20 cm 土层累积,生活污泥施用后重金属有向深层土壤下渗趋势。污泥蚓粪的施用提高了玉米植株和大麦植株体内重金属含量。玉米和大麦各器官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整体上是:根>茎>叶>籽粒。随污泥蚓粪施用量的增加,玉米和大麦根、茎、叶中Cd、Cr、Cu、Ni、Pb、Zn含量均逐渐增加,玉米籽粒中Cd、Cr、Pb含量逐渐增加,Cu、Ni、Zn含量无明显变化,大麦籽粒中Cd、Cr、Ni、Zn含量逐渐增加,Cu、Pb无明显变化。3年试验期间,污泥蚓粪各处理玉米和大麦根、茎、叶、籽粒中重金属含量整体呈现出下降趋势。在生活污泥和污泥蚓粪等碳量投入下,旱作盐碱地上生活污泥的施用更易导致重金属在玉米植株体内的累积,可见,将生活污泥经蚯蚓吞食消解制成污泥蚓粪用于滩涂盐碱地改良,重金属会以更稳定的形态存在于土壤中,并有效降低重金属在植株中的累积风险。

朱秀红,温道远,韩晓雪,杨金橘,茹广欣[7](2020)在《施用污泥堆肥对龙葵生长及富集重金属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研究了施用不同比例(0、5%、10%、15%、20%)的城市污泥堆肥对龙葵生长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以及混合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含量的变化,以探究城市污泥堆肥农用潜力。结果表明,城市污泥堆肥不同施用比例下,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均显着增加,施用污泥堆肥不同比例的龙葵植株干重从大到小顺序为5%、10%、15%、0(CK)、20%,当施用比例为5%时,龙葵的干重达最大值5.04 g,较对照不施城市污泥堆肥提高了49.81%。土壤中的重金属Cu、Zn、Pb、Cr、Cd等含量均随污泥施用比例的增加逐渐升高,但均不超过污泥农用泥质B级标准。混合土壤中的重金属被龙葵富集,富集量随堆肥的用量逐渐升高。低浓度下(施用比例为5%)龙葵生长良好,对混合土壤有很强的耐受性,高浓度(施用比例为15%~20%)会对龙葵植株产生毒害作用,甚至导致植株凋亡。综上分析,低浓度(5%)为最适宜龙葵生长的污泥堆肥施用浓度。

史亚平,于海洋,宋开付,马静,徐华[8](2020)在《城市污泥堆肥与氮肥配施对稻田CH4和N2O排放及水稻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污泥量的日益增大,污泥农用备受关注。本研究通过田间原位试验,以水稻为研究对象,观测氮肥与污泥堆肥以不同比例(1︰0、0.75︰0.25、0.5︰0.5、0︰1)配合施用对稻田CH4和N2O排放以及植物重金属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污泥堆肥施用比例的增加,稻田CH4排放呈线性增加(P<0.05,r=0.967)。与施全量氮肥处理相比,施全量污泥堆肥处理显着增加CH4排放118%(P<0.05),而配施处理的CH4排放仅增加30%~34%(P>0.05)。与CH4相反,稻田N2O排放随着污泥堆肥施用比例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与施全量氮肥处理相比,施全量污泥堆肥处理减少N2O排放39%(P<0.05),配施处理N2O排放减少29%~38%(P<0.05)。施全量污泥堆肥处理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与施全量氮肥处理相当,而配施处理的GHGI比施用全量污泥堆肥处理减少18%~24%(P<0.05)。各处理水稻产量无显着差异(P>0.05),各处理稻米中重金属含量均在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限值范围内。与施全量氮肥处理相比,施全量污泥堆肥处理稻米中Zn、Cr、Cu含量分别增加42%(P<0.05)、103%(P>0.05)和12%(P>0.05),而配施处理稻米中的Zn、Cr、Cu含量分别增加19%~27%(P<0.05)、14%~33%(P>0.05)和4%~7%(P>0.05);Ni在稻米中未检出;施全量污泥堆肥处理与配施处理稻米中的Cd含量相当,相对于施全量氮肥处理均增加了33%(P>0.05)。但各处理上述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食品安全标准。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污泥堆肥与氮肥配施可作为稻田污泥堆肥推荐施用方式,但需要监测土壤重金属积累动态。

杨雨浛[9](2018)在《城市污泥堆肥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城镇污水处理量快速增长,污泥产量也随之急速增加,每年的污泥产量已突破4300万t。污泥处理处置压力不断增大,其资源化利用也成为研究热点。我国新环保法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均强调了污泥处理处置的重要性,污泥堆肥及其后续利用是一种污泥资源化处理处置方式,但二次污染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污泥堆肥施入土壤后会增加重金属含量,同时,污泥堆肥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目前关于污泥堆肥及其后续利用过程重金属污染问题进行了较多的研究,而针对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研究还很缺乏。因此,本文通过施加两种不同污泥堆肥(含生物质炭污泥堆肥和不含生物质炭污泥堆肥)及其不同施用量(分别为100、200、300 kg×hm-2,以N计),研究不同污泥堆肥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分析土壤CH4、CO2和N2O动态变化特征和排放系数,筛选适合作物生长且碳排放相对较少的处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不同种类肥料(含生物质炭污泥堆肥、不含生物质炭污泥堆肥、尿素、NPK复合肥、不施肥)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估算土壤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分析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因素,以期为进一步开展城市污泥堆肥后续利用碳排放研究及提出相应碳减排措施提供基础数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污泥堆肥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壤CO2和CH4排放主要集中在生长期,生物质炭污泥堆肥低施用量能减少土壤CO2排放,而高施用量增加CO2排放。CH4排放主要为负值,总体表现为土壤吸收CH4,对照处理CH4吸收量远高于其他处理(p<0.01),含生物质炭处理CH4吸收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土壤N2O排放集中在发芽期和幼苗期,施肥量越高,排放量越大(p<0.01)。污泥堆肥土地利用过程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是N2O,施用含生物质炭污泥堆肥和不含生物质炭污泥堆肥的土壤N2O排放系数分别为1.02%1.90%和1.28%2.93%。生物质炭污泥堆肥具有显着的碳减排效果,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比不含生物质炭污泥堆肥的土壤低19.49%35.56%,且对于N2O的减排效果较CH4更为显着。施用污泥堆肥的土壤作物固碳量较高,且其CO2净排放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对比发现,施用200 kg·hm-2含生物质炭污泥堆肥的处理作物生长相对较好且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对较少。(2)不同种类肥料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CH4累积排放量在-33.19414.244 mg×kg-1之间,施用污泥堆肥的土壤整体表现为排放CH4;施用无机肥和未施肥的土壤则表现为吸收CH4,且未施肥处理CH4吸收量大于施用无机肥。CO2累积排放量在875.9071824.546 mg×kg-1之间,整体表现为随作物生长土壤CO2排放速率不断增强。未施肥处理土壤CO2排放量约为施肥处理的70.6%,表明施肥是促进土壤CO2排放的重要因素。生物质炭对土壤CO2排放具有一定的减排作用,但减排效果不显着(p>0.05),与其他施肥处理相比,施用含生物质炭污泥堆肥的土壤能减排7.0%14.5%的CO2。N2O累积排放量在366.780537.558mg×kg-1之间,在樱桃萝卜种植期间超过81%的N2O排放集中在前30 d,水白菜种植过程中超过60%的N2O排放集中在前24 d。施用普通污泥堆肥的土壤N2O排放量与施用尿素、NPK复合肥的水平相当,而施用含生物质炭污泥堆肥能减排13.5%22.5%的N2O。与无机肥相比,施用普通污泥堆肥并不具有N2O减排效果,而含生物质炭污泥堆肥则具有显着的N2O减排效果(p<0.05)。在整个试验阶段,CO2排放当量在108.989159.916 g×kg-1之间,在几种肥料中,施用含生物质炭污泥堆肥的土壤CO2排放当量最少,能减排13.1%22.2%的CO2排放当量。与其他3种肥料相比,施用含生物质炭污泥堆肥的土壤CO2净减排10.4%23.3%,生物质炭对土壤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在施用污泥堆肥时应考虑添加生物质炭以减缓碳排放强度。(3)施用污泥堆肥和无机肥对蔬菜产量无显着影响,但施肥会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不同种类肥料对其影响不同,污泥堆肥能显着促进土壤有机碳积累(p<0.05),尿素和NPK复合肥则对土壤有机碳无显着影响(p>0.05)。污泥堆肥及无机肥均能增加土壤全氮含量,但短期效果不明显(p>0.05)。同时,土壤CH4、CO2和N2O排放通量受土壤温度、含水率、电导率和气温等因素的影响,但不同处理不同阶段影响效果存在一定差异。

李丽君[10](2017)在《长期施用堆肥对曲周农田土壤健康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土壤健康是陆地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基础,而保持和改善农田土壤健康状况,对维持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河北曲周长期施用堆肥的农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针对长期施用生物堆肥和污泥堆肥两个长期定位试验,采集耕层土壤样品,采用常规分析方法、红外光谱扫描、δ13C同位素分析、16S测序及荧光定量法、土壤团聚体分析及土壤微形态切片分析等多种手段、系统分析了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性质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有机碳的结构特性,然后分别利用综合指数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土壤健康评价进行了评价,探讨了施用堆肥对土壤特性的影响机理,揭示了在高度集约农业体系下,长期大量施用堆肥对土壤健康质量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长期施用不同堆肥对土壤理化性质产生显着的影响,可改善土壤基础肥力特性,对农田土壤具有明显的培肥作用。施用生物堆肥21年后,土壤容重明显降低,且各处理土壤容重大小顺序为:EM1>TC1>EM2>TC2>CF。而施用污泥堆肥的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变化不明显。同时长期施用堆肥后,土壤持水量也有所提高,生物堆肥的作用比污泥堆肥效果更好。长期施用生污泥和单施化肥(CF)处理的土壤电导率显着升高,而施用腐熟污泥堆肥处理的土壤电导率较低。长期施用堆肥可提升土壤养分水平,施用堆肥土壤的养分含量均高于单施化肥(CF)处理。总之,施用生物堆肥的土壤理化性质比传统堆肥和化肥处理的好,高量施肥比常量施肥的土壤养分含量高。可见,长期施用堆肥可提高土壤肥力,对土壤健康质量有促进作用。(2)长期施用不同堆肥显着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改变了有机碳的组分及其结构特性。施用EM生物堆肥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大小顺序为EM1>TC1>TC2>EM2>CF>CK。EM1和TC1处理显着提高了活性碳组分。施用生污泥处理三种有机碳组分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施用腐熟污泥堆肥处理活性碳含量最高。通过对土壤的红外光谱进行扫描分析发现,土壤惰性碳组分中含有烃类、羧基、脂肪族等物质。施用高量生物堆肥处理的土壤有机碳惰性组分中含有较多脂肪族、烃类、酸酐和羧基类的物质。而施用污泥堆肥后土壤有机碳中脂肪族、烃类和羧基类的物质的吸收峰明显下降。δ13C值的大小反映有机质的降解程度,结果表明EM2处理的惰性碳组分降解程度较高,施用腐熟污泥堆肥处理的惰性碳组分降解程度也较高。(3)长期施用堆肥促进了土壤团聚体发育,粒径增大,团聚体数量增大,土壤微形态特征揭示施用堆肥的土壤结构发育良好。经过长期施用堆肥,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随着粒径的增大有机碳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1 mm粒径的各个粒级的有机碳含量逐渐降低,变化规律为(2-1 mm)>(1-0.5 mm)>(0.5-0.25 mm)>(<0.25 mm)粒级。各个处理在>2 mm 粒径的团聚体中芳香类的物质比CK多,但没有不饱和烃基的吸收峰,小于2 mm粒径的团聚体中有不饱和烃吸附峰。施用生物堆肥的土壤微形态结构发育程度比化肥处理好,化肥处理微结构主要以致密紧实面状或板状为主,以稍微紧实的粘结基质为主。施用堆肥使土壤有机胶结物质与粉粒团聚在一起形成大团聚体,因此土壤结构发育较好。(4)长期施用不同生物堆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组成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显着影响。施用生物堆肥对土壤微生物碳、生物氮和微生物磷量有显着影响。与单施化肥(CF)相比施用生物堆肥(EM1、EM2、TC1、TC2)微生物碳含量增加1.6%-6%,生物施用量越高微生物数量增加越明显。长期施用堆肥和化肥均显着影响土壤酶的活性。通过荧光定量检测发现,长期施用堆肥后土壤微生物数量显着增加,施用生物堆肥的处理高于施用传统堆肥的处理。腐熟污泥堆肥处理的微生物基因拷贝数比生污泥处理高,其次为单施化肥(CF)处理。说明EM1和腐熟污泥堆肥处理的土壤更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对堆肥试验各处理的微生物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堆肥处理有共同的微生物类群,也存在不同的微生物类群,主要涵盖了 11个门的微生物菌群;施用腐熟污泥堆肥处理与施用生污泥处理具有不同的细菌群。最后通过对小麦生育期叶绿素、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检测分析表明,长期施用堆肥处理的小麦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有所提高,品质较高。说明随着堆肥的施用,土壤肥力不断提高,作物产量提高的同时作物品质也有所改善,证明土壤健康状况向好。(5)通过对各种土壤理化性质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构建了适合土壤健康评价的综合指标集,建立土壤性质与土壤功能的隶属函数,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土壤健康进行定量化评价。曲周长期施用生物堆肥的土壤重金属含量均没有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结合土壤污染指标,通过两种方法计算土壤健康指数均发现施用高量生物堆肥土壤健康综合指数最高,其次是施用腐熟污泥堆肥处理土壤健康综合指数,而施用化肥处理的土壤健康综合指数均较低。这充分说明长期施用堆肥可显着提高土壤肥力,提升土壤健康质量状况。

二、施用污泥堆肥对作物和土壤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施用污泥堆肥对作物和土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城市污泥应用对作物产量、品质和土壤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污泥在农作物上的应用
    1.1 水稻
    1.2 旱地作物的应用
        1.2.1 麦类
        1.2.2 玉米
        1.2.3 薯类
        1.2.4 油菜
        1.2.5 豆类
    1.3 蔬菜作物
        1.3.1 施用污泥对种子发芽率和根生长的影响
        1.3.2 施用污泥对作物生长、品质与重金属积累的影响
    1.4 对其他作物
2 污泥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2.1 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2.2 重金属积累
    2.3 有机污染物的影响
3 结论与展望
    3.1 结论
    3.2 展望

(2)城镇排水污泥制生物碳土在农林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城镇排水污泥制生物碳土的生产及特点
    1.1 城镇排水污泥制生物碳土的生产
    1.2 城镇排水污泥制生物碳土的特点
2 城市排水污泥制生物碳土在农林业生产中应用效果
    2.1 施用污泥制生物碳土对土壤的影响
        2.1.1 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2.1.2 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2.1.3 对土壤中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2.2 施用污泥制生物碳土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2.1 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2.2.2 对草坪草生长的影响
        2.2.3 对花卉植物生长的影响
        2.2.4 对树木生长的影响
3 结语

(3)外源有机碳添加对滩涂盐碱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及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农田温室气体研究进展
        1.1.1 外源有机碳施用对土壤温室气体的影响
        1.1.2 温度对土壤温室气体的影响
        1.1.3 含水量对土壤温室气体的影响
        1.1.4 盐分对土壤温室气体的影响
        1.1.5 pH对土壤温室气体的影响
        1.1.6 施肥对土壤温室气体的影响
    1.2 滩涂盐碱地土壤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滩涂盐碱地改良措施
        1.2.2 外源有机碳改良滩涂盐碱地土壤
        1.2.3 滩涂盐碱地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
        1.3.1 外源有机碳添加对滩涂盐碱地土壤温室气体源汇特征的影响
        1.3.2 滩涂土壤理化性质(含水量、盐分、pH)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1.3.3 滩涂土壤改良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对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响应模型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供试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样品分析
        2.4.1 土壤和植株样品分析
        2.4.2 气体样品分析
    2.5 数据计算与分析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外源有机碳添加对滩涂盐碱地土壤温室气体源汇特征的影响
        3.1.1 对CH_4气体排放的影响
        3.1.2 对CO_2气体排放的影响
        3.1.3 对N_2O气体排放的影响
        3.1.4 对滩涂土壤主要温室气体累积排放量的影响
        3.1.5 改良过程中滩涂土壤源汇特征分析
    3.2 滩涂盐碱地土壤重要理化性质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3.2.1 土壤含水量对CH_4、CO_2、N_2O气体排放的影响
        3.2.2 土壤盐分对CH_4、CO_2、、N_2O气体排放的影响
        3.2.3 土壤pH对CH_4、CO_2、N_2O气体排放的影响
    3.3 滩涂土壤改良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对土壤性质变化的响应模型
        3.3.1 土壤温度和湿度
        3.3.2 土壤有机碳、pH、EC的变化特征
        3.3.3 响应模型
第4章 讨论
    4.1 不同外源有机碳添加对滩涂盐碱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4.1.1 对CH_4气体排放的影响
        4.1.2 对CO_2气体排放的影响
        4.1.3 对N20排放的影响
    4.2 滩涂盐碱地土壤重要理化性质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4.2.1 温度对CH_4、CO_2和N_2O排放的影响
        4.2.2 含水量对CH_4、CO_2和N_2O排放的影响
        4.2.3 盐分对CH_4、CO_2和N_2O排放的影响
        4.2.4 pH对CH_4、CO_2和N_2O排放的影响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热水解消化污泥产成品土地利用研究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北京市污泥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情况
    1.2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2.1 课题来源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1.3.1 热水解厌氧消化污泥处理处置现状
        1.3.2 国外污泥土地利用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1.3.3 国内污泥土地利用研究与应用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案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设计及研究方法
    2.1 污水处理厂泥质监测研究实验设计
        2.1.1 泥质监测点选择
        2.1.2 泥质监测方案
    2.2 污水处理厂污泥产成品监测研究实验设计
        2.2.1 产成品监测点布设
        2.2.2 产成品监测方案
    2.3 检测方法
    2.4 热水解消化污泥小区栽植试验设计
        2.4.1 试验区基本概况
        2.4.2 污泥产成品来源
        2.4.3 试验布设
        2.4.4 样品采集
    2.5 数据分析方法
第3章 中心城典型污水处理厂泥质及产成品监测研究
    3.1 中心城区典型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情况
    3.2 中心城区典型污水处理厂泥质监测研究分析
    3.3 中心城区典型污水处理厂污泥产成品监测研究分析
    3.4 中心城区典型污水处理厂污泥、产成品监测指标含量变化研究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污泥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估研究
    4.1 已建热水解污泥土地利用典型工程监测研究
    4.2 热水解消化污泥小区栽植试验研究
        4.2.1 土壤本底值
        4.2.2 热水解消化污泥对栽植小区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
        4.2.3 热水解消化污泥对栽植小区土壤重金属的影响研究
        4.2.4 热水解消化污泥对种植小区植物生长量的影响研究
        4.2.5 热水解消化污泥对种植小区植物重金属的影响研究
    4.3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城市污泥的组成与处理处置
        1.2.1 城市污泥的组成
        1.2.2 城市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1.3 城市污泥土地利用现状
        1.3.1 城市污泥的农田利用现状
        1.3.2 城市污泥的园林绿化利用现状
        1.3.3 城市污泥的林地利用现状
    1.4 城市污泥土地利用环境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1.4.1 国内城市污泥土地利用环境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1.4.2 国外城市污泥土地利用环境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1.5 污泥处理处置规范性文件发布情况梳理
    1.6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仪器与药品
        2.1.2 供试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样品预处理
        2.2.2 样品检测方法
    2.3 实验方案
        2.3.1 实验区的规划
        2.3.2 采样工作
    2.4 统计分析
3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1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
        3.1.1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对土壤酸碱度的影响
        3.1.2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
    3.2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3.2.1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对土壤总氮含量的影响
        3.2.2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对土壤水解氮含量的影响
        3.2.3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对土壤总磷含量的影响
        3.2.4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3.2.5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
        3.2.6 显着性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对林木和地下水的影响
    4.1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对毛白杨生长的影响
        4.1.1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对毛白杨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1.2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对毛白杨当年新生枝条增长量的影响
        4.1.3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对毛白杨树径的影响
    4.2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对白皮松生长的影响
        4.2.1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对白皮松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2.2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对白皮松新生枝条增长量的影响
        4.2.3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对白皮松树径的影响
    4.3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对地下水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时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变化规律及影响评价
    5.1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时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变化规律
        5.1.1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过程中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变化规律
        5.1.2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过程中重金属在地下水中的变化规律
        5.1.3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过程中重金属在深层土壤中的迁移规律
        5.1.4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过程中多环芳烃在环境介质中的变化规律
    5.2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的环境风险评价及模型预测结果
        5.2.1 单因子评价结果
        5.2.2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
        5.2.3 土壤重金属含量预测
    5.3 本章小结
6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工程化施用技术指南
    6.1 施用量要求
    6.2 施用季节要求
    6.3 施用方式要求
    6.4 监测指标要求
    6.5 环境评价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副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录 A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产品林地利用工程化施用技术指南

(6)生活污泥对新垦滩涂盐碱地快速有机培肥的效应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沿海滩涂资源及开发利用概况
        1.2.1 滩涂土地资源概况
        1.2.2 滩涂土地开发利用概况
        1.2.3 滩涂盐碱地土壤改良的必要性
    1.3 生活污泥资源化利用概况
        1.3.1 概况
        1.3.2 污泥的资源价值
        1.3.3 污泥处置方式
        1.3.4 污泥用于滩涂盐碱地改良的可行性
        1.3.5 污泥土地利用的风险性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施用生活污泥对盐碱地稻田土壤快速培肥及水稻生长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设计
        2.2.2 测定方法
        2.2.3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施用生活污泥对盐碱地稻田土壤pH及盐分的影响
        2.3.2 施用生活污泥对盐碱地稻田土壤物理肥力的影响
        2.3.3 施用生活污泥对盐碱地稻田土壤化学肥力的影响
        2.3.4 施用生活污泥对盐碱地稻田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2.3.5 施用生活污泥对盐碱地稻田土壤及水稻重金属累积的影响
    2.4 小结
第3章 非淋洗降盐条件下施用生活污泥对滩涂盐碱地土壤改良及水稻生长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设计
        3.2.2 测定方法
        3.2.3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施用生活污泥对盆栽滩涂稻田土壤性质的影响
        3.3.2 施用生活污泥对盆栽水稻植株地上部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
        3.3.3 施用生活污泥对盆栽水稻植株根系生长及活力的影响
        3.3.4 施用生活污泥对盆栽水稻根基伤流液中可溶性糖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施用生活污泥对旱作盐碱地土壤快速培肥及甜高粱、大麦生长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设计
        4.2.2 测定方法
        4.2.3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施用生活污泥对旱作盐碱地土壤pH及盐分的影响
        4.3.2 施用生活污泥对旱作盐碱地土壤物理肥力的影响
        4.3.3 施用生活污泥对旱作盐碱地土壤化学肥力的影响
        4.3.4 施用生活污泥对早作盐碱地甜高粱、大麦生长的影响
        4.3.5 施用生活污泥对旱作盐碱地土壤和甜高粱、大麦重金属吸收累积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施用污泥蚓粪对旱作盐碱地土壤快速培肥及玉米、大麦生长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设计
        5.2.2 测定方法
        5.2.3 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施用污泥蚓粪对旱作盐碱地土壤pH及盐分的影响
        5.3.2 施用污泥蚓粪对旱作盐碱地土壤物理肥力的影响
        5.3.3 施用污泥蚓粪对旱作盐碱地土壤化学肥力的影响
        5.3.4 施用污泥蚓粪对旱作盐碱地玉米、大麦生长的影响
        5.3.5 施用污泥蚓粪对旱作盐碱地土壤和玉米、大麦重金属吸收累积的影响
    5.4 小结
第6章 讨论
    6.1 施用外源有机物对滩涂盐碱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6.1.1 土壤团聚体
        6.1.2 土壤容重
    6.2 施用外源有机物对滩涂盐碱地土壤盐分和pH的影响
        6.2.1 土壤盐分
        6.2.2 土壤pH
    6.3 施用外源有机物对滩涂盐碱地土壤肥力的影响
        6.3.1 土壤有机碳
        6.3.2 土壤氮、磷养分
    6.4 外源有机物施用对滩涂盐碱地作物生长的影响
        6.4.1 生活污泥施用对盐碱地稻田水稻生长的影响
        6.4.2 非淋洗降盐条件下生活污泥施用对盐碱地水稻生长的影响
        6.4.3 生活污泥施用对旱作盐碱地甜高粱、大麦生长的影响
        6.4.4 污泥蚓粪施用对旱作盐碱地玉米、大麦生长的影响
        6.4.5 生活污泥与污泥蚓粪施用对作物氮、磷养分吸收的影响
        6.4.6 经济效益分析
    6.5 施用外源有机物对滩涂盐碱地重金属吸收累积的影响
        6.5.1 生活污泥施用对滩涂盐碱地重金属吸收累积的影响
        6.5.2 污泥蚓粪施用对滩涂盐碱地重金属吸收累积的影响
    6.6 施用外源有机物对滩涂盐碱地改良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第7章 结语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7.3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施用污泥堆肥对龙葵生长及富集重金属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用污泥堆肥对土壤的影响
        2.1.1 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2.1.2 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2.2 施用污泥堆肥对龙葵植株的影响
        2.2.1 对龙葵株高变化的影响
        2.2.2对龙葵生物量的影响
        2.2.3 对龙葵植株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8)城市污泥堆肥与氮肥配施对稻田CH4和N2O排放及水稻重金属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方法及参数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稻田CH4和N2O排放
    2.2 水稻产量、综合温室效应及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2.3 水稻植株重金属含量
3 讨论
    3.1 污泥堆肥与氮肥配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3.2 污泥堆肥与氮肥配施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3.3 污泥堆肥与氮肥配施对水稻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4 结论

(9)城市污泥堆肥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城市污泥处理处置现状
    1.2 污泥堆肥资源化利用
        1.2.1 污泥土地利用潜在环境风险
        1.2.2 污泥堆肥及其土地利用
        1.2.3 污泥堆肥土地利用温室气体排放
    1.3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
        1.3.1 土壤温室气体的产生途径
        1.3.2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
        1.3.3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研究现状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3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地点
    3.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3.2.1 污泥堆肥的制备
        3.2.2 不同污泥堆肥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3.2.3 不同种类肥料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3.3 样品采集与分析
        3.3.1 气体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3.3.2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3.3.3 植物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3.4 土温室效应收支核算
    3.5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4章 不同污泥堆肥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4.1 土壤基本性质变化
    4.2 作物生长情况及产量
    4.3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4.3.1 土壤CH_4排放特征
        4.3.2 土壤CO_2排放特征
        4.3.3 土壤N_2O排放特征
    4.4 污泥堆肥土地利用过程碳排放/碳汇效应
        4.4.1 温室气体排放系数及排放量
        4.4.2 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估算
    4.5 小结
第5章 不同种类肥料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5.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变化情况
        5.1.1 土壤温度变化特征
        5.1.2 土壤含水率变化特征
        5.1.3 土壤电导率变化特征
        5.1.4 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
        5.1.5 土壤全氮变化特征
        5.1.6 土壤CEC变化特征
        5.1.7 土壤pH值变化特征
        5.1.8 各环境因子间相关性分析
    5.2 作物生长情况及产量
    5.3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5.3.1 土壤CH_4排放特征
        5.3.2 土壤CO_2排放特征
        5.3.3 土壤N_2O排放特征
    5.4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5.5 污泥堆肥土地利用过程碳排放/碳汇效应
        5.5.1 温室气体排放当量
        5.5.2 温室气体净排放量
    5.6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致谢

(10)长期施用堆肥对曲周农田土壤健康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壤健康的提出与定义
        1.2.2 土壤健康的研究状况
        1.2.3 施用堆肥对土壤健康的影响
        1.2.4 土壤健康评价研究
        1.2.5 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和假设
    1.6 技术路线
    1.7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研究方案
    2.1 研究方案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采样方案
    2.2 实验方案
        2.2.1 作物生理指标及养分的测定
        2.2.2 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2.2.3 土壤化学性质测定
        2.2.4 土壤生物性质测定
        2.2.5 评价土壤健康采用的方法
第三章 施用不同堆肥对土壤基础肥力特性的影响
    3.1 施用不同堆肥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3.1.1 施用不同堆肥对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
        3.1.2 施用不同堆肥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3.2 施用不同堆肥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2.1 施用不同堆肥土壤EC和CEC的影响
        3.2.2 施用不同堆肥土壤土壤养分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期施用堆肥土壤有机碳特性的影响
    4.1 施用堆肥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4.1.1 不同堆肥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4.1.2 不同堆肥对土壤腐殖酸含量与组成的影响
    4.2 不同堆肥施用对土壤有机碳结构特性的影响
    4.3 不同堆肥施用对13C同位素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期施用堆肥土壤结构特性的影响
    5.1 施用不同堆肥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5.2 不同堆肥处理的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影响
    5.3 不同堆肥处理的土壤团聚体红外扫描分析
    5.4 施用堆肥对土壤微形态结构发育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施用不同堆肥对土壤生物特性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6.1 施用不同堆肥对土壤微生物碳、微生物氮和微生物磷的影响
    6.2 施用不同堆肥对土壤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6.3 施用堆肥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6.3.1 不同施肥处理的微生物荧光定量检测
        6.3.2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聚类及主成分分析
        6.3.3 不同施肥处理微生物群落差异
        6.3.4 不同施肥处理细菌结构的组成
    6.4 施用不同堆肥对作物的影响
        6.4.1 施用不同堆肥对作物株高和叶绿素的影响
        6.4.2 施用不同堆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6.4.3 施用不同堆肥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堆肥施用对土壤健康质量影响的综合评价
    7.1 施用堆肥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7.2 农田土壤的健康指标体系的建立
        7.2.1 土壤健康指标的敏感性
        7.2.2 土壤健康最小指标集建立
    7.3 不同土壤指标的隶属度计算
    7.4 不同土壤指标权重的计算
    7.5 不同堆肥处理下土壤健康指数及土壤健康动态变化
    7.6 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价土壤健康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8.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施用污泥堆肥对作物和土壤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城市污泥应用对作物产量、品质和土壤质量的影响[J]. 丁洪,余居华,郑祥洲,张玉树,钟云峰. 生态环境学报, 2021(09)
  • [2]城镇排水污泥制生物碳土在农林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马富亮,孙昱,彭祚登,熊建军,姚海,崔超,唐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08)
  • [3]外源有机碳添加对滩涂盐碱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及影响机制研究[D]. 丁诚. 扬州大学, 2021(09)
  • [4]热水解消化污泥产成品土地利用研究与分析[D]. 张强.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5]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效果评价[D]. 杨喆程.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6]生活污泥对新垦滩涂盐碱地快速有机培肥的效应与机制[D]. 左文刚. 扬州大学, 2020
  • [7]施用污泥堆肥对龙葵生长及富集重金属的影响[J]. 朱秀红,温道远,韩晓雪,杨金橘,茹广欣. 甘肃农业科技, 2020(04)
  • [8]城市污泥堆肥与氮肥配施对稻田CH4和N2O排放及水稻重金属含量的影响[J]. 史亚平,于海洋,宋开付,马静,徐华. 土壤, 2020(01)
  • [9]城市污泥堆肥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D]. 杨雨浛. 西南大学, 2018(01)
  • [10]长期施用堆肥对曲周农田土壤健康影响[D]. 李丽君.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污泥堆肥对农作物和土壤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