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却的斗争——199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的写作态度分析

退却的斗争——199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的写作态度分析

一、退守中的抗争——试析9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的写作姿态(论文文献综述)

吴雅欣[1](2020)在《新世纪青年作家的老年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从梁启超的“少年论述”发现少年、想象中国,涉及老年的文学书写中,老年形象多受制于相应时代的意识形态话语,表现为某种符号象征;而老年—青年代际关系通常呈以二元对立结构,为阐释不同的意识形态而产生不同的变式。新世纪进入老龄化时代,老年叙事随之出现整体衍变,其趋势为:老年形象从符号隐喻回归衰老主体,代际关系脱离宏大叙事或特定理念回归日常。在这一整体趋势之外,不同代际作家群体创作也有着相应分化:中老年群体创作受制于思维定势而趋向概念化、类型化;相比之下,青年作家的老年叙事则试图跳脱宏大话语与代际二元模式的约束,呈现出对日常复杂性的关注和表现。本文将在梳理老年书写发展演变的基础上,重点探究新世纪青年作家老年叙事中的老年形象塑造、代际关系建构,以及对老年前史的追溯。第一,老年形象从符号象征回归衰老主体。面临衰老困局,老年或受困囿,或努力突围。于身体层面表现为焦虑或和解,精神/意义层面为个体意义的危机或重塑。第二,代际关系建构突破二元模式而呈现出多元化与动态性。表现在功能层面为“给予—缺位—平衡”,情感层面为“牵制—出走—联结”。第三,老年作为人生的后期阶段,积淀了个体生活与社会变迁的双重历史。作者通过追溯老人生命历程,寻找其前史与当下生存状态的关系,并为失语的老年发声、正名,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和历史道德感。

张露[2](2020)在《莫言作品的生命书写研究》文中提出2012年,莫言凭借着自己独特的文学创作风格和深刻的文学意蕴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此奖的当代作家,从此,文学界掀起了一股莫言研究的浪潮,时隔八年,至今依然火热。生命意识,是每个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都无法离开的永恒主题。在莫言的文学创作中,他始终关注个体生命的生存体验,强调生命本能欲望的展现,张扬着旺盛的生命力量,肯定人的生命价值与意义。本文试图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莫言的文学创作以及自述、访谈等相关资料为研究对象,从生命意识的视角切入,探究莫言作品中的生命书写。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梳理莫言研究的国内外现状,揭示莫言作品生命书写的研究价值。第二部分,分析莫言作品中生命书写的成因,主要从个人阅历的提升、高密文化的濡养以及西方文艺的影响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三部分,分析和探讨莫言生命观的内涵,主要从个体的觉醒和信仰的觉醒两方面入手。第四部分,论述莫言作品中原始生命力书写的表现,主要体现在“食”、“性”、“虐”以及“利”等四个方面,集中表现为生命个体的“饥饿与苦难”、“生殖与爱情”、“暴力与酷刑”以及“利欲与人性”。第五部分,论述莫言作品中的死亡书写,主要从向死而生的豁达和死亡背后的现实意义两个方面进行探究。第六部分,论述莫言作品中生命书写的价值。深入挖掘莫言作品中的生命书写,探究其带给我们的生命意蕴和丰富内涵,对现代社会具有深刻的精神启示和意义。

孙悦[3](2020)在《论孤岛话剧创作》文中指出抗日战争时期,话剧这一文学样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话剧创作和话剧演出在质和量上都达到了顶峰。孤岛话剧作为抗战时期话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特殊的租界环境下,呈现出了独特的创作风格,形成了繁荣发展的态势。孤岛话剧一方面立足于孤岛的社会现实,表现社会生活,另一方面借鉴民族传统,高扬民族精神,对话剧民族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试图从宏观上把握孤岛话剧创作的整体特点,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创作主体四个方面分析孤岛话剧独特的生存环境,进一步分析在政治和市场的双重影响下孤岛话剧如何取得平衡,并讨论孤岛话剧在民族化道路上的探索与实践。除引言和结语外,全文共分为三章:引言对研究对象的概念作了界定,同时对孤岛话剧的研究历史进行梳理。第一章梳理孤岛话剧独特的生存环境。分为四节,第一节分析波诡云谲的政治环境对孤岛话剧创作和发展的影响,第二节论述孤岛经济的繁荣发展,不仅影响了市民的消费娱乐方式,也为话剧发展提供了所需的物质基础和观众基础,第三节分析在传统价值观念和都市消费文化的双重影响下,孤岛话剧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第四节论述生存环境的变化对剧作家创作的影响。第二章详细分析在政治和市场双重影响下,孤岛话剧呈现出来的特点,以及孤岛话剧如何在二者之间取得平衡。分为三节:第一节论述政治对话剧的影响,孤岛话剧普遍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政治意识,但也造成了人物形象的扁平化。第二节论述在市场影响下,孤岛话剧努力迎合观众审美趣味,充分利用商业策略,呈现出回归市民社会的特点。第三节论述孤岛话剧在政治和市场的双重影响下寻求平衡,作品能够同时体现民族观念和市民意识,剧作家更加关注话剧的艺术性,在政治、经济和话剧艺术三者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第三章详细论述孤岛话剧民族化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把握孤岛话剧的独特魅力。分为两节,第一节论述孤岛话剧在创作中如何实现话剧内容的民族化,主要表现在改编剧的繁荣发展、历史剧的大量涌现和塑造了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三个方面。第二节论述孤岛话剧如何借鉴传统艺术形式,探索话剧民族化,主要表现在歌、舞、诗交融的抒情性和对意象的运用两个方面。结语部分概括了孤岛话剧的整体特色和取得的成就,客观地承认其存在的缺.陷,肯定孤岛话剧在特殊年代的成就和贡献。以史为鉴,反思当前话剧发展存在的问题,为当前的话剧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宋小西[4](2020)在《论严歌苓小说的移民书写》文中提出作为享誉海内外的华文作家,严歌苓以其独特的文学创作成为中国当代文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丰富的人生阅历,多彩的人生经历既为其创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使她具有了更加宽广的文学视野。尤其是其出国后的文学创作,更是表现出了作者颇具全球性的文化视野和文学自觉。面对相异的社会环境,严歌苓的移民书写不仅有对移民生存困境、文化冲突、精神苦痛的揭示,同时更有对于文化融合、普遍人性以及自我建构的尝试。透过严歌苓小说的移民书写,我们可以深切地体味作家对移民个体命运的关注、追问和探究。本文力图从严歌苓的小说文本出发,并结合相关资料对严歌苓小说的移民书写展开研究。绪论部分从严歌苓的个人经历和创作成就说起,并就目前学界关于严歌苓的研究概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阐述了严歌苓移民书写的价值与意义。其后对严歌苓小说的移民书写进行划分,第一章从生存问题谈起,在揭示不同时期不同移民群体面临的来自经济和种族歧视所带来的生存困境的同时,也发现了他们面对生存困境时所表现出来的突围姿态;第二章从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入手,具体阐述了严歌苓移民书写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移民群体间的思维认知、价值取向的隔阂以及艰难的文化认同,在此基础上又阐述了作者在文化融合中做出的文学尝试;第三章从“他者”理论入手,着重分析了华人移民身处“中心”的边缘身份问题,以及由此造成的移民永无止栖的精神流浪;第四章从人性的扭曲与绽放两个方面出发,首先探讨了异域环境对人隐秘心理和性欲本能的激发与扭曲,其次又揭示了艰涩移民环境中彰显出来的美好人性,凸显出严歌苓移民书写的独特价值。结语部分则进一步阐述了严歌苓移民书写的时代性以及作家创作的局限性。

李梦茹[5](2019)在《现代性语境中的自我认同 ——太宰治小说对现代人生存困境的反思与探索》文中提出日本现代作家太宰治(1909-1948)是日本战后无赖派文学的代表作家。他在短短十五年的创作生涯中,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有“昭和文学不灭金字塔”之美誉。其中篇小说《斜阳》发表后,甚至还产生了“斜阳族”这一流行语。太宰治的小说表现了战后个体的消极、彷徨与堕落,反映了个体普遍面临的精神危机。他的作品中的抗争精神至今仍有强大的吸引力。太宰治始终在挖掘、批判并抵触现实社会的丑恶、人性的虚伪和人心的险恶,对真实、美德的追求成为太宰治的人生信条,也是他终其一生所贯彻的文学目标。从现代性的角度去审视太宰治作品中的日本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探究日本传统文化的深刻底蕴,填补太宰治作品中关于现代性因素研究的空缺,揭示现代性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的现象,而且还可以立足于当下,反思当今人类的生存困境。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由四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从日本文学传统与现代性的发展流变两个角度简述了本文的研究缘由与意义,介绍了太宰治小说的研究在国内外的概况,并就与本文论题相关的“现代性”“主体性”与“自我”等相关概念做了简要阐述,从而梳理出论文研究的主要思路。第一章从太宰治小说中塑造的“边缘人”入手,揭露这些人物在二战的背景下的生存困境。明治维新推动日本社会迅速现代化,二战的爆发彻底揭开了现代性加诸在日本社会和民众身上的众多问题。太宰治的小说集中反映了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的危机感、幻灭感和虚无感。他将自身的人生经历与顿悟投射于作品中,创作出一个又一个颓废堕落的人物形象,使其作品中充满了强烈的虚无感、罪意识和自杀倾向。太宰治通过主人公们堕落的形象,表达了他颓废的人生哲学和虚无主义的人生理念,并企图借此对抗战后的社会体制,求得精神上的自由和解放。第二章利用现代性的理论分析太宰治的小说。探究其中人物在现代性的语境下,产生的自我认同困境。个体在现代性的滚滚潮流下,跟不上时代,产生生存困境。这种困境是因为个体在名利价值观和形而上学终极追求之间,难以选择。最直观的体现为个体心智中的对抗。这样个体在体认内部经验消亡的强烈痛苦的同时,自我认同趋向消解,并在消解中,无限循环地体认这种痛苦。太宰治塑造的这些边缘人物,他们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地找寻真实的自我,寻求外部的和内心的认同的过程。他们的反抗尽管是自我认同乃至自我救赎的失败品,但却是人作为一个群体,在抽象的形而上的层面上自我救赎。第三章分析了太宰治小说中表现的日本传统美学意识。美学意识在日本早有渊源,“物哀”“幽玄”“空寂”“闲寂”等等都是贯穿整个日本文学的审美主张。太宰治的小说中充满着细腻忧伤的感情,他的纤细的抒情方式和简洁的文学形式,都源于这种细腻情感所衍生的美学意识。他的小说深受日本传统美学意识的影响,其细腻的思想感情将“物哀”“幽玄”等审美主张发挥得淋漓尽致。明治维新以来,随着现代性推进的深入,日本传统美学意识的正统地位趋于消解,个体的自我认同陷入困境之中。太宰治以其独特的文风,厌世的基调反应了个体的迷茫,表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第四章旨在对太宰治小说中个体的自我认同困境进行反思。战败后的日本经济萎靡导致社会动荡,民众贫困异常。政府镇压马克思主义,国家主义猖獗。日本作家为了逃避形而上的苦恼,躲进了日本传统美学意识之中。但这种向古典寻求帮助的行为,并非个体主体性发展的成果,而是处于周遭环境的高压下引起精神危机导致的后果。因此,战后的作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作品中表现了个体的自我认同和主体意识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的特殊发展。在现代性的语境下,以“私”文学为代表的日本文学传统,加之日本社会中西合流的特殊历史文化背景,使得日本文学中个体的自我认同在走向现代的进程中充满紧迫感。日本传统美学意识以“物哀”“幽玄”作为美的基调,淡化了意识形态的作用,从这一点来看它顺应国家主义和自由主义。面对战败后的日本,太宰治对当今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困惑,并丧失了基本对道德的基本认知。在哀叹贵族精神日薄西山的同时,太宰治也承担着古典世界崩溃造成的痛楚,由此一股密集的反俗感弥漫在太宰治虚构的小说中。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太宰治总是善于从生活的细微之处着笔,带有浓厚的现实气息,不具备深刻的象征意义。太宰治塑造的众多的人物形象中凝聚着太多太宰治的身影,无论是生平还是写作手法,两者都具有极大的相似性。而战后现代性的盛行,导致个体普遍陷入自我认同困境之中。以太宰治为代表的“无赖派”开始用堕落、颓废的方式反抗着社会,呼吁人性的自由和解放。太宰治是我们面向未来,勇敢前进之时所必须迈过的一个台阶,他的颓废,他的堕落,他的虚无都是人类试图控制现代性这头失控的猛兽所必须经历的“阵痛”。拘泥于太宰治我们不可能获得未来,但抛弃了太宰治,我们也不可能战胜现代性。

薄其一[6](2019)在《张贤亮小说评论研究(1979-2000)》文中研究说明自1979年重回文坛到2014年去世,张贤亮创作、发表、出版了 26部(篇)小说,多部散文和政论文集。是新时期以来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也是最具争议性的作家之一,还是最受评论家关注的作家之一。尤其是他的小说创作,因为题材的独特、敏感,思想的复杂、厚重,艺术的多元、创新而备受关注,几乎张贤亮的每一篇(部)小说的问世,都会引发文坛大的争论,有赞誉,也有批评。成为中国当代文坛重要现象之一。本文以1979-2000年间有关张贤亮的小说评论为研究对象,并依据张贤亮重要作品问世的先后顺序、在评论界引发的争议及其关注焦点的变化,将张贤亮小说的评论分为1979-1983年、1984-1993年、1994-2000年三个时期,梳理、讨论每个时期评论关注的焦点、重要观点、主要成绩与不足等。全文除引言、结语外,分为三章:第一章,在梳理、分析1979—1983年间张贤亮小说创作的基本情况、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围绕《灵与肉》、《河的子孙》、《龙种》和《男人的风格》等小说的论争,讨论这一时期张贤亮小说评论关注的焦点、重要观点、主要成绩与不足等。第二章,在梳理、分析1984—1993年间张贤亮小说思想、艺术上的探索、实验的基础上,围绕《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习惯死亡》等小说所引发的争鸣,通过对部分有代表性的评论文章的个案分析,展现这一时期张贤亮小说评论的重要观点、主要分歧及其原因。第三章,在梳理、分析1993—2000年间张贤亮小说思想、艺术上的嬗变的基础上,围绕评论界对小说《我的菩提树》的争论和对《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习惯死亡》的重读,讨论这一时期张贤亮小说评论的基本观点、主要特点及其原因等。

潘柳园[7](2018)在《论徐坤小说的世俗关怀》文中提出徐坤是中国当代文坛上独具个性的优秀作家。世俗关怀可以说是其小说创作的一个显着特点。但这种世俗关怀在其小说中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小我”到“大我”、狭小到阔大的演进历程。本文以文本细读为基础,试图对徐坤小说世俗关怀特点的形成和流变进行梳理,挖掘其不同阶段小说文本中所蕴含的不同的世俗关怀元素,概括出其小说中世俗关怀的主要体现和形成过程,以期为徐坤小说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诠释和研究视角。论文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探讨社群关怀视角下的知识分子存在状态还原。通过从现实层面还原知识分子群体的“失语”状态和从精神层面揭示知识分子的“流亡”状态,徐坤对共有社群的不幸遭遇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及真挚的关怀,世俗关怀由此得到初步体现。第二章主要分析徐坤小说中两性关怀视角下的女性生存困境关注。徐坤首先站在激烈的女权主义立场上和男权展开正面交锋,从对男性“他者”的批判解构中表达作者对女性被动处境的深切关怀;继而在认识女权主义的虚无倾向后理性审视“娜拉回归”现象,从女性“自我”出发探讨商业社会语境下女性困境的产生根源并传达对女性的自我同情;最后在“丈夫出走”现象中明白女性的解放离不开男性的理解和支持,并在期待两性和谐的基础上对男性的处境表示理解和宽容。第三章论述徐坤小说的平民姿态下的世间万象呈现及大众关怀。本章把徐坤鲜少为人关注的贴近普通人生存状态、描摹世态人情的现实主义作品纳入研究范围,在更为全面的视野中进一步探索徐坤小说的世俗关怀。作者既对社会转型和时代变迁中普通民众的生活际遇传递出一种人间温情和世俗关怀,也在积极主动介入世俗生活现场时,以否定和怀疑的态度进行商业社会语境下的时弊针砭和国民批判,更在宏伟的现实主义叙事中传达出对中国当下芸芸众生最为普遍的关爱,建构起其直面现实又超然于现实的世俗关怀“异托邦”。最后,文章结语部分在进一步概括徐坤小说中世俗关怀的形成过程的基础上,以辩证的思维看待徐坤小说世俗关怀书写的意义和局限。

李丹丹[8](2018)在《身份·性别·叙事 ——文化诗学视域中的《红楼梦》研究》文中指出毫无疑问,《红楼梦》是一部大书,200多年,卷帙浩繁的各类研究,已经成功的推动“红学”以学科之名跻身20世纪三大显学行列。本论题采用文化诗学的研究方法,试图建立一种跨学科的超越红学内、外部研究的新理论范式,本论题首先将《红楼梦》视为特定历史语境中各种社会文化因素、性别意识、思想价值流通、交汇、融合、辩论的张力场,在这个张力场中,家族意识与虚构话语共生,父权规范与性别反抗并举,对伦理秩序的眷恋和反抗共在,儒家正统意识与异己边缘话语交错,价值认同危机与救赎意识并存,使文本呈现出各种文化结构因子与不同思想价值取向之间的交错扭结和相互牵制。概括地说,在这个文本构成的张力场中,一边是来自社会现实语境固化的规范性力量,一边是曹雪芹试图拒绝、对抗并完成救赎的本真性力量。这两种力量具体呈现为男性/女儿、现实/理想、污浊/真纯、礼/情(欲)、儒/道、虚无/存在等方面的对抗,小说一方面展开了这种反抗,但更重要的是呈现了这些力量之间的争斗、拉锯与妥协。这反映了曹雪芹在各种价值规范之间的挣扎和徘徊,而此正是其身份认同危机的表现。故而,本论题选择“身份认同”的视角切入,一方面是纵向的贯穿,试图用“身份认同”统领上述各个话题,使之在“身份”的问题上呈现一定的统一性;另一方面是横向的追问,旨在具体考察曹雪芹如何体感上述互相矛盾的重重“意义”/“价值”?如何在各种相互冲突的力量中确定自我的“身份”和“立场”?并继续追问为何《红楼梦》能够容纳多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又为何能同时并存于精细繁复的叙述之中?其对于繁复多样的叙事策略的调用,是否源自于他对各种身份价值选择的犹疑和徘徊?同时,小说文本显现出来的多重复调特征(包括美学与价值)是否也正来自于曹雪芹在各种身份立场之间保持的张力?本论题正文除绪论外分为四章。绪论部分,主要从学界关于“何为红学、红学为何”的论争和红学当前纷繁复杂的学术场域现状出发,清理不同论争话语背后的理论立场和思维模式,具体阐释“身份认同”问题如何卷入红学的语境、作者、文本与意义阐释之综合研究中,进而提出并阐释在红学中启用新方法论(文化诗学的研究范式)的必要性、可行性,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并对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进行阐释。第一章:从文化身份认同的角度,重点考察曹雪芹满汉的双重身份(既是贵族世家又是包衣仆人)和曹家在清代政治上的独特恩宠/失宠的兴衰经历,如何构成曹雪芹创伤心理的来源和书写的动机。另外,家族史实在文本中的进入,如何造成了《红楼梦》研究中独特的文学、历史(自传说)分殊对立的研究立场?从小说虚构理论的视角来看,自传说为何不能成立?又该如何认识《红楼梦》作为小说虚构的本质?虚构叙事的技巧是如何将具有自传性的经验转化为普遍性的经验?从自传说向自传性小说的生成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第二章:从性别身份的视角来考察曹雪芹如何调用各种性别配置和符号来安排和展示清代的性别规则。在《红楼梦》中,性别不仅仅是一种区分生物性男女的简单范畴,而是作为一种文化想象的符号,一种展示性别特权的方式,一种“纯洁”美学的修辞,一种对伦理秩序的颠覆力量,以及一种对明清“情欲”叙事传统的承接方式而存在。本章也将从这几个方面来具体清理《红楼梦》对性别话语以及性别认同的复杂呈现。一方面展示微妙的性别配置如何成为作者型塑小说文本结构、主题内容和情欲复杂的诸多技巧之一?另一方面也考察小说中所用的多重性别符码同伦理秩序的建构/颠覆之间有何复杂关联?第三章:从思想价值认同方面,也即是将《红楼梦》放置在清中叶儒、佛、道文化的发展脉络中,一方面清理儒学发展至理学,原本具有思想活力的儒家文化如何陷入僵化的危机,曹雪芹对待儒家的矛盾态度,是否形象的反映了清初儒学内部从程朱理学开始的内在性裂变?另一方面清理儒学的制度化与皇权的高涨造成了士人怎样的心理创伤?学而优必须仕,但当入仕无途时,士人该如何选择?《红楼梦》如何反应了其在儒道佛各家思想认同之间的矛盾和徘徊?隐入佛道为何不能?与此同时,回到小说文本中,具体考察“补天石被弃”的神话如何隐喻了贾宝玉成长过程中的身份认同失败,在抛“母”入“父”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双重背叛(一是对母性代表的混沌天然性灵的背叛,一是对父系代表的“象征秩序”的背叛)。进而考察因这种背叛产生的自我忏悔、矛盾、犹疑、痛苦能否与中国精神思想演变史中“士”阶层(知识分子)的身份困惑进行连接?而贾宝玉在文化取向上选择的女儿纯洁论或者说审美诗意,如何被文本赋予“形而上”的意味?这是否能够成为一种新的思想救赎的尝试?第四章:将身份认同上升至“终极关怀”的层面,分别从叙述策略、乌托邦叙事动机几个层面,来探讨《红楼梦》对人的存在终极价值的思考和追索。一方面,借助叙事学分析小说的神话结构、谶纬模式铺叙出的“宿命论”如何与小说主体、人物角色的自主意识构成叙事张力?另一方面,通过将《红楼梦》放置在中国精神史的流变中,去考察《红楼梦》提出了怎样的终极价值认同难题,其对大观园乌托邦式的设计能否成为在价值虚无中确定价值的一种尝试?最后,借助昆德拉对小说存在意义的解读,认为《红楼梦》在终极价值认同上的贡献,即是以回忆书写本身完成对自我、读者创伤的疗治,完成对荒诞虚无的对抗,完成对诗性价值的肯定。

许燕[9](2018)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说中的土地书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土地意象以及所表述的土地问题表现出了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土地在此时期被赋予了不一样的文化功能、精神特质和价值意义。然而,目前缺乏对其整体性、系统性的研究。故此论文将土地搁置于1990年代以来世纪之交的社会转型期这个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分析和论述1990年代以来作品中围绕着土地展开的对于经济、文化、人性、生态环境等问题,探讨1990年代以来的土地文化内涵及其文学艺术特征,从而发现其蕴含的社会时代主题和暗含的文学价值。论文通过对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说中土地书写景观的整体展示与分析,通过作家们对于当下土地问题的关切角度与反思层面,力求透视1990年代以来传统乡土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较量的内在机制与活力。从而勾勒和描绘出土地书写在这一时间段内的艺术特点、精神特质及其发展趋向。在19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正处于从农业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加速转型的时期,传统与现代的转换与融合,给世纪之交的文学书写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厚的资源。在现代性等因素的冲击下,农村中的土地呈现颓败和荒芜之势,土地被任意挥霍和抛荒,村庄变得零落与虚空。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土地不再是农民们唯一的生存之本,新一代农民们抛却对于土地的梦想,大规模离开土地前往城市谋生,老一辈农民坚守在土地之上唱着昨日的挽歌,土地与农民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加之1990年代以来城镇化的脚步不断加快,城市进一步扩张,土地不断被资本侵占、挤压而变形。可以看到,在转型期的社会背景下,土地的变化不仅反映了多元时代社会背景下的文化内容,也反映出了农民群体在当下的生存境遇和命运遭际。同时,还体现出了1990年代以来作家们面对社会转型期那种焦虑不安、消极隐退、抗拒的多重复杂心态,也反映了人们在当下对于文化价值选择的迷惑与矛盾。可以说,传统与现代的矛盾症结在“土地”之上找到了最好的交集与诠释。

韩雄飞[10](2017)在《中国儿童文学的身体书写研究》文中提出身体书写是近年来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现代西方哲学将身体与“我”紧密相连,身体不再是被忽视的、受精神压制的对象,而是肉体和灵魂的集合,是创造世界的主体,也是受社会规训的客体。对于身体书写的研究、探索和思辨既有认知自我的重要价值,又是建构社会的一种文学途径。本论文从身体书写视角出发,探究百年来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梳理身体书写的文学流变,力图以文本的解析展示儿童在社会文化中的生存状态,强调社会对儿童身体的尊重和解放。具体写作思路如下:绪论主要通过对现代西方哲学、社会学身体研究基本观点的梳理,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中身体书写研究现状的总结,阐释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意义价值。并明确本论文的核心概念和研究范围,阐明论文的研究目标、思路与方法。第一章主要讨论儿童身体书写在启蒙主义思潮中的“发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将被损害的儿童身体作为社会的顽疾在问题小说中提出;二是将儿童身体作为人类精神的原乡和理想未来的精神寄托;三是呈现日常生活中真实、本能、可爱的儿童身体。第二章主要讨论儿童身体书写在救亡运动中的文学想象。儿童身体虽然在阶级的话语规约下呈现出受虐的儿童身体、施暴的儿童身体和抗争的儿童身体三种形象谱系,但在具体作品中也显现出身体书写对意识形态的挣脱和僭越。儿童身体在与革命意识地相互纠缠中,既受到革命意识的规范,呈现出“复仇”型和“送信”型的儿童成长模式,也最终化为了革命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留下了革命打在身体书写上的烙印。在战争书写中,儿童文学一方面高扬身体的暴力美学,一方面将其转化成儿童间的“身体”游戏,带有浓重的狂欢化色彩,并在具体的作品中呈现出了个体生命对战争的反思。除此之外,这一时期还有一些作品坚守儿童本位立场,显现出儿童身体在革命战争的特殊历史时期的多元形态。第三章主要讨论儿童身体书写在集体主义中的形象统合。为了适应新的社会要求,儿童文学开始打造“新儿童”的身体形象,并将劳动作为锻造儿童身体的重要方式之一。与此同时,儿童身体也在集体话语中被同一化,最终淹没在集体中,成为集体的一员。第四章主要讨论儿童身体书写在儿童本位理论下的重新建构。以回忆文革时期儿童生存的经验来探讨儿童成长中的伤痛和蜕变。以对儿童服饰、发式描写的分析探讨儿童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成长际遇的变迁。以儿童第二性征的身体成熟、对爱情的朦胧认知与渴望、对性的想象和在性问题处理不当上所受到的伤害等儿童的切身体验为基础,探讨身体书写中儿童性意识的觉醒。从对儿童身体的疾病、残疾等问题的书写探讨儿童在困境和苦难中的历练和成长。从身体消逝的三种类型探讨儿童文学的死亡书写,阐释儿童文学中向死而生的身体价值和死亡书写的美学意义。第五章主要讨论儿童身体书写在儿童文学“分化期”的多元表达。从在金钱崇拜社会中的儿童身体和在功利主义教育下的儿童身体两方面,探讨儿童文学对日常生活中儿童身体的书写。从对留守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孤独、恐惧、乏爱、无助等多重情感的文学表达,形成文学镜像引起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并通过文学探讨留守生活对儿童身体的再造。以儿童成长的具体细节和儿童从顽童成长为革命小战士的人生历程展现儿童在战争中的蜕变。以儿童身体在童年生活、乡土生活中的诗意栖居探讨成人对童年的浪漫想象和对儿童身体的诗意表达。以对儿童网游文学中儿童身体呈现出平面化和类型化特点的分析,探讨消费文化和娱乐精神对儿童身体书写丰富性和立体性的冲击。结语部分对中国儿童文学的身体书写进行了简单的回顾,总结了儿童身体书写研究的文学价值、哲学价值、美学价值和社会学价值。指出研究儿童文学的身体书写是指向对儿童生存问题和终极问题思考的一种方式。提出“身体”应该作为儿童文学研究的一个维度予以重视。儿童文学创作应注重对个体儿童身体的表达,建立一种“以人为本”、“以身体为本”的审美根基。同时,对“儿童身体”的尊重也应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为儿童构建一个健康的成长空间,打造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不仅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整体的责任和义务。

二、退守中的抗争——试析9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的写作姿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退守中的抗争——试析9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的写作姿态(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青年作家的老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衰老主体的受困与突围
    第一节 身体层面:焦虑或和解
    第二节 意义层面:危机或重塑
第二章 代际关系二元模式的突破
    第一节 功能层面:给予·缺位·平衡
    第二节 情感层面:牵制·出走·联结
第三章 老年前史的追溯与正名
    第一节 追溯:老年前史
    第二节 正名:诉求与辩护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2)莫言作品的生命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析
    1.3 研究难点与创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莫言作品生命书写的成因
    2.1 个人阅历的提升
    2.2 高密文化的濡养
    2.3 西方文艺的影响
3 莫言生命观的内涵
    3.1 个体的觉醒
    3.2 信仰的觉醒
4 莫言作品的原始生命力书写
    4.1 食——饥饿与苦难
    4.2 性——生殖与爱情
    4.3 虐——暴力与酷刑
    4.4 利——利欲与人性
5 莫言作品的死亡书写
    5.1 莫言作品死亡书写的表征
    5.2 莫言作品死亡书写的意蕴
6 莫言作品生命书写的价值
    6.1 文学价值
    6.2 社会价值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3)论孤岛话剧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孤岛话剧的生存环境
    第一节 政治环境
    第二节 经济环境
    第三节 文化环境
    第四节 剧作家的创作风貌
第二章 政治与市场的双重影响
    第一节 政治对话剧的影响
    第二节 市场对话剧的影响
    第三节 政治与市场之间的平衡
第三章 孤岛话剧创作的民族化实践
    第一节 话剧内容的民族化
    第二节 话剧形式的民族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论严歌苓小说的移民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生存困境的多重揭示
    第一节 异国他乡的艰难挣扎
    第二节 迁延嬗变的种族歧视
    第三节 逆境中的抗争与突围
第二章 异质文化的多维审思
    第一节 思维认知与价值取向的隔阂
    第二节 艰难的文化认同
    第三节 多元平等的文化诉求
第三章 作为“他者”的迷茫与漂泊
    第一节 身处“中心”的边缘身份
    第二节 永无止栖的精神流浪
第四章 人性的扭曲与绽放
    第一节 隐秘心理的发掘与审视
    第二节 性爱欲望的躁动与扭曲
    第三节 美好人性的彰显与升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严歌苓移民题材小说年表
个人简历、在学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5)现代性语境中的自我认同 ——太宰治小说对现代人生存困境的反思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相关概念
第一章 现代语境下“边缘人”的生存困境
    第一节 太宰治小说文本中“边缘人”的形象塑造
    第二节 “边缘人”的生存困境
    第三节 女性“边缘人”的人物形象与生存困境
第二章 太宰治小说中现代性的自我认同
    第一节 现代性的“自我”的定位
    第二节 现代性的“自我”的生存状态
    第三节 现代性的自我认同机制
第三章 日本传统审美意识对自我认同困境的救赎
    第一节 太宰治小说中日本传统自然观的确立
        (一) “物哀”与“幽玄”的确立与发展
        (二) “物哀”与“幽玄”对太宰治作品的渗透
    第二节 太宰治小说中日本传统无常观的建构
        (一) 无常观的确立与发展
        (二) 无常观与太宰治的罪意识
    第三节 日本传统审美意识对自我认同困境的救赎
        (一) 战后精神危机与回归传统思潮
        (二) 自我认同的重构与救赎
第四章 对太宰治小说文本中的自我认同困境的反思
    第一节 现代性的自我认同与日本传统审美文化之冲突
        (一) 祛魅化与神圣性
        (二) 流动性与固定性
    第二节 现代性的自我认同与日本传统审美文化之融合
        (一) 现代性的反身性与日本传统审美文化
        (二) 现代性的流动性和日本传统无常观
    第三节 对太宰治小说文本中的自我认同困境的反思
        (一) 理性对人性的压抑
        (二) 双重现代性与主体性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张贤亮小说评论研究(1979-200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1979-1983年的张贤亮小说评论
    第一节 1979-1983年张贤亮的小说创作
    第二节 1979-1983年的张贤亮小说论争
    第三节 1979-1983年张贤亮小说评论的特点与局限
第二章 1984-1992年的张贤亮小说评论
    第一节 1984-1992年张贤亮的小说创作
    第二节 1984-1992年的张贤亮小说争鸣
    第三节 1984-1992年张贤亮小说评论的特点
第三章 1993-2000年的张贤亮小说评论
    第一节 1993-2000年张贤亮的小说创作
    第二节 1993-2000年的张贤亮小说研究
    第三节 1993-2000年张贤亮小说评论的特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7)论徐坤小说的世俗关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选题意义
    三、“世俗关怀”界定
第一章 社群关怀视角下的知识分子存在状态还原
    第一节 “失语”状态的还原和焦虑
    第二节 “流亡”状态的揭示和希冀
第二章 两性关怀视角下的女性生存困境关注
    第一节 男权批判中的女性呵护
    第二节 “娜拉回归”中的女性自我同情
    第三节 “丈夫出走”中的理解和男性关怀
第三章 平民姿态下的世间万象呈现及大众关怀
    第一节 对普通民众生存际遇的关注和体恤
    第二节 对社会弊病的针砭及批判性关怀
    第三节 宏伟叙事中的世俗关怀“异托邦”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身份·性别·叙事 ——文化诗学视域中的《红楼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红学——一个聚讼纷纭的学科场域
    第一节 走向文化诗学的阐释
    第二节 对“文献、文本、文化”融合路径的可能性探索
    第三节 学界研究现状分析和论文研究思路
        一、有关红学方法论的现状分析与文献综述
        二、论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
        三、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文化身份的弥散——“身份”与作为一个叙述文本的生产
    第一节 双重身份与小说文本的历史性
        一、文化归属上的旗人身份与贵族世家的形成
        二、贵族的“世家”意识与《红楼梦》的美学品味
        三、包衣身份与抄家带来的心理创伤
    第二节 文本与历史的互动——旗人生计与小说的再叙述
        一、贾府的经济收入与清代经济体制
        二、贾府的经济支出与危机凸显
        三、旗人生计问题之艰与贾府之衰败
    第三节 虚构与真实——作为一部小说的《红楼梦》
        一、究竟何为“虚构”?文学的虚构如何可能?
        二、梦的立意与小说的写法:《红楼梦》的虚构策略之一
        三、真、假辩证法与小说的写作策略:《红楼梦》的虚构策略之二
        四、文学虚构的本质与必要
    第四节 从史学范畴的“自传说”到小说领域的“自传性小说”
        一、自传?还是自传性小说?
        二、从自传到自传性小说如何可能?
        三、自我、经验与文学的重构——自传性文学的发生机制
        四、叙述分层:叙事学理论对自传性小说的支持
第二章 性别认同的安排——性别规则与叙事形式
    第一节 方法与背景
        一、《红楼梦》性别研究的方法
        二、历史语境中的女性话语
    第二节 性别·美学·修辞——《红楼梦》安排与展示清代性别的方式
        一、性别空间的流动:从闺房到大观园
        二、有“个性”的领地——建筑样式、房屋分配、摆设与布景
        三、作为“纯洁”象征的艺术——用“诗词”驱逐男性
        四、“大观园图”作为“玷污”的入口:当大观园“入画”时
    第三节 性别·情/礼·秩序——情/礼兼备与对伦理/道德秩序的审视
        一、贾府秩序的建构——礼法的悖论性与情/理的流转
        二、皇权与省亲别墅——大观园的政治结构与秩序
        三、“情/礼”兼备——皇家行宫与女儿乐园的相互流转
        四、母权与花园闺阁——女儿国的内在形式与法度
        五、大观园礼法秩序的必要与“情/礼”兼备的尝试
    第四节 权力流动与性别倒置——裙钗齐家与治国、补天的隐喻
        一、地陷东南/贾府末世、女娲补天/裙钗治家的同构关系
        二、流血不止(疾病)与家族血脉的渐枯——秦可卿、王熙凤的齐家症候
        三、从女儿乐园到货利田庄——大观园性质的改变与探春的改革
        四、女儿齐家与治国、补天的隐喻
    第五节 性别·欲望·叙事——《红楼梦》的“成书”过程与从“欲”到“情”的动态演变
        一、从《金瓶梅》到才子佳人小说的书写轨迹——明末清初小说从欲到情的主题转换
        二、从《风月宝鉴》到《红楼梦》——去欲化的表现策略与书写困境
        三、救赎与毁灭——对情之二重性力量的再思考
        四、礼、欲夹攻中的情的双重困境
        五、“礼”的重建与困境的解决
第三章 精神思想角色认同的失落——《红楼梦》对儒、道危机的阐释
    第一节 儒的困境与曹雪芹文化认同危机的生产
        一、政统、道统的合谋与文人的普遍性失语
        二、皇权的高涨与文人的进退难题
        三、《红楼梦》提出的思想难题
        四、读书何为?——当儒学进入权力中心
        五、进入仕途么?——贾雨村的启示
    第二节 “归隐”是否可行?——文人能否脱离社会角色的扮演?
        一、中国文人儒道互补的超稳定心理结构
        二、《红楼梦》对佛、道的反思和批判
        三、走向审美和诗意:《红楼梦》的家园意识与乡愁
        四、情与悟的辩证与启示
    第三节 进入“象征秩序”——贾宝玉的自我认同危机
        一、从“女娲弃石”到进入“象征秩序”的心路历程
        二、“爱”和“温柔”的名义:逃离象征秩序的双重艰难
        三、叛离的痛苦与对真实存在的发现
    第四节 “女儿”——能否成为文化危机的救赎?
        一、“女性气质”作为形而上(道德纯洁、政治干净)的象征
        二、宝玉的女儿崇拜与对女性生命形态的限缩
        三、宝玉偏至的人生视角与对女儿气质的偏至选择
        四、终将长大的“女儿”与终将逝去的“诗情”
第四章 存在与虚无——终极关怀的认同延宕
    第一节 叙述分层、叙述主体的意图转移与价值多元的表达
        一、叙事套盒与《警世阴阳梦》、《姑妄言》
        二、叙述分层的出现与《红楼梦》价值意义的多元性
        三、叙述责任的转移与《红楼梦》亦真亦假虚构叙事效果的形成:从超超叙述层的“作者自云”——超叙述层的石头、空空道人、曹雪芹
        四、叙述跨层与价值多元的辩难:从超叙述层的一僧一道到主叙述层的红尘众生
    第二节 时间·宿命感·主体性
        一、时间与小说叙述艺术
        二、命、力与《红楼梦》的叙述张力
        三、前五回情节安排中体现出的命与力
        四、林黛玉的命/力挣扎与生命诗意美感的诞生
        五、贾宝玉的抗争意识与死亡美学
    第三节 乌托邦冲动——桃花源、后花园、大观园的“存在”方式和意义探寻
        一、政治乌托邦的隐喻——桃花源的出现
        二、情欲世界的开启——后花园的象征谱系
        三、本真存在的叩问——大观园的乌托邦意涵
        四、“自然”:作为乌托邦批判现实的力量
        五、再解读:敞开“终极存在”中的乌托邦力量
    第四节 意义追寻与人的存生本质——《红楼梦》作为精神史的线索
        一、刘小枫的价值追问——意义追寻为何是人的存在本质?
        二、《红楼梦》精神史索隐——面对历史(世界)之恶,诗人何为?
        三、“赤子之心”的讨论与宝玉“出家”的再解读
    第五节 对抗虚无与重建自我的方式——《红楼梦》的回忆书写
        一、回忆:生命的形式与美学的形式
        二、回忆书写的心理治疗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9)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说中的土地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与土地书写相关概念的辨析
    二、研究评述
    三、选题意义及思路
第一章 土地书写景观的多样化呈现
    1.1 面向传统吟唱的温情挽歌
        1.1.1 “无土时代”的一曲挽歌
        1.1.2 走向大地皈依:边地文明的最后挽歌
    1.2 资本挤压下土地的变形与人性的抗争
        1.2.1 被资本侵占的土地
        1.2.2 人性的异化与抗争
    1.3 生态视阈下的土地审视
        1.3.1 大地伦理的生态内涵
        1.3.2 土地荒漠化的警示
        1.3.3 从破坏土地到敬畏土地
第二章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与土地
    2.1 农民和土地关系的嬗变
        2.1.1 诱因:乡村改革与土地变迁
        2.1.2 表现:从固守土地到逃离土地
        2.1.3 结果:虚空的村庄
    2.2 离土农民的命运遭际
        2.2.1 逃离土地,满怀希望奔向城市
        2.2.2 遭遇身份尴尬,仍在城市追求梦想
        2.2.3 漂泊在城市的游魂
    2.3 土地:农民走不出的围城
        2.3.1 离乡难离土的恋土情怀
        2.3.2 土地是农民的最终归宿
第三章 社会转型期土地书写的价值取向及文化选择
    3.1 城市文明病症与土地救赎
        3.1.1 被撕裂的城市
        3.1.2 城市空间中的“土地”及其象征意义
    3.2 在诗化的野地寻求最美理想
        3.2.1 用野地的叙述视角观照现实
        3.2.2 在虚化的野地独自徜徉
    3.3 土地:原型力量的深层透视
        3.3.1 土地作为乡土母题的根性内涵
        3.3.2 在民间原型中寻根的执着
第四章 全球化语境下再造土地和谐家园
    4.1 当下土地书写新质的生成与再认识
        4.1.1 农民:土地之变与新农民文化人格的形成
        4.1.2 作家:坚守大地情怀,抒写“新土地”
    4.2 重构乐土的理想诉求与现实反思
        4.2.1 土地叙写的现实困境
        4.2.2 重构乐土,呵护理想
        4.2.3 尴尬的终极乡土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中国儿童文学的身体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身体书写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中身体书写的研究现状
    三、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儿童身体书写在启蒙主义思潮中的“发现”
    第一节 被损害的儿童:对儿童身体聚焦的问题小说
        一、被弃置的儿童身体
        二、童养媳的悲惨境遇
        三、父权制对儿童身体的规训
        四、“发现”儿童与倡导立人思想
    第二节 被神化的儿童:美好理想在儿童身体上的投射
        一、作为人类精神原乡的童年
        二、童年回忆中审美化的儿童身体书写
        三、儿童身体作为真善美的符号象征
    第三节 写实的儿童:日常生活中儿童身体的呈现
        一、儿童身体“本我”化的欲望书写
        二、生活化的儿童身体书写
第二章 儿童身体书写在救亡运动中的文学想象
    第一节 儿童身体的阶级归类
        一、阶级对立下儿童身体的形象谱系
        二、《分》:儿童身体在阶级话语下的规范与僭越
    第二节 儿童身体确立在革命话语中
        一、革命叙事中儿童的成长模式
        二、经革命话语洗涤的儿童身体书写
    第三节 战争书写对儿童身体的想象与建构
        一、战争中身体的暴力美学
        二、“身体”游戏式的战斗想象
        三、个体生命的战争记忆与反思
    第四节 主潮之外:儿童身体的多元表达
        一、《小坡的生日》:自由随性的儿童及其身体书写
        二、《大林和小林》与《秃秃大王》:漫画式的身体书写
        三、纯真的儿童:丰子恺笔下的儿童身体书写
第三章 儿童身体书写在集体主义中的形象统合
    第一节“新儿童”的身体打造
        一、走向精神化的儿童身体书写
        二、受集体理性规约的儿童身体书写
        三、社会身份主控下的儿童身体书写
    第二节 在劳动中成长的儿童
        一、以劳动能力作为评判儿童成长的标尺
        二、以体力劳动为中心的儿童身体审美观
        三、劳动:作为儿童成才的主要路径
        四、爱劳动:作为榜样的理想儿童
第四章 儿童身体书写在儿童本位理论下的重新建构
    第一节 见证与还原:儿童的文革经验和身体印迹
        一、暴力经验与儿童的文革记忆
        二、饥饿的肉身
        三、游戏中儿童身体的狂欢
        四、儿童身体在苦难的历练中成熟
    第二节 儿童身体在服饰-发式中的言说
        一、服饰-发式与儿童自我意识
        二、儿童成长际遇中服饰-发式的变迁
    第三节 儿童身体性意识的觉醒
        一、羽化成蝶:少女身体生长的秘密
        二、唯美、节制的身体欲望书写
        三、青春期的性幻想与性伤害
    第四节 疾病中儿童身体的书写
        一、儿童在疾病中的历练成长
        二、残疾儿童的生命探寻
    第五节 身体消逝的文学表达
        一、儿童文学死亡书写的三种类型
        二、向死而生的身体价值与死亡书写的美学意义
第五章 儿童身体书写在儿童文学“分化期”的多元表达
    第一节 日常生活中的儿童身体
        一、在金钱崇拜社会中的儿童身体
        二、功利主义教育下的儿童身体
    第二节 留守:困境中儿童身体的沉浮
        一、留守儿童日常生活的文学镜像
        二、留守生活对儿童身体的文学再造
    第三节 重述战争题材小说中的儿童身体
        一、受战争洗礼的儿童身体书写
        二、从顽童成长为革命小战士
    第四节 童年的浪漫想象与儿童身体的诗意表达
        一、回望童年:儿童身体的诗意栖居
        二、乡土大地上儿童身体的诗化书写
    第五节 儿童网游文学:娱乐文化主控下被抽空的儿童身体
        一、儿童网游文学的诞生与其娱乐化走向
        二、《查理九世》与“赛尔号”:儿童身体的平面化与类型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退守中的抗争——试析9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的写作姿态(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青年作家的老年叙事研究[D]. 吴雅欣. 暨南大学, 2020(04)
  • [2]莫言作品的生命书写研究[D]. 张露. 中国矿业大学, 2020(11)
  • [3]论孤岛话剧创作[D]. 孙悦. 山东大学, 2020(09)
  • [4]论严歌苓小说的移民书写[D]. 宋小西. 郑州大学, 2020(04)
  • [5]现代性语境中的自我认同 ——太宰治小说对现代人生存困境的反思与探索[D]. 李梦茹. 苏州大学, 2019(04)
  • [6]张贤亮小说评论研究(1979-2000)[D]. 薄其一. 宁夏大学, 2019(02)
  • [7]论徐坤小说的世俗关怀[D]. 潘柳园.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8]身份·性别·叙事 ——文化诗学视域中的《红楼梦》研究[D]. 李丹丹.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8(01)
  • [9]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说中的土地书写研究[D]. 许燕. 兰州大学, 2018(10)
  • [10]中国儿童文学的身体书写研究[D]. 韩雄飞.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退却的斗争——199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的写作态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