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旱作农业建设的思路与技术途径

兴安盟旱作农业建设的思路与技术途径

一、兴安盟旱作农业建设思路及技术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刘阳[1](2021)在《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现代竞争,已由产品之间的竞争,转为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但在此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增收速度慢、生产流通脱节、资源集聚不均衡、农产品附加值低等发展不协调现象愈演愈烈。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发展,不仅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还赋能农业产业链、助力农民增收。如此背景下,研究和掌握电子商务、农业产业链发展动态,同时深入挖掘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之间的耦合关系,具有促进农业产业链发展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丰富和拓展农业产业链相关理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对电子商务和农业产业链耦合关系进行研究,采用“内涵-过程-机理”的整体研究思路,以系统论、系统耦合理论、协同论、产业融合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剖析二者之间的内涵及特征,构建耦合发展整体研究框架,重点分析2008-2018年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的时序演变过程,从时间维度揭示内在耦合机理。在宏观层面,依据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研究框架,评价二者耦合发展过程,构建各自的指标体系,得出主要结论:(1)电子商务指标体系的四个二级指标权重分别为业务因素权重49.41%、环境因素19.21%、服务因素15.78%、渠道因素15.60%,渠道方面所占比重较低,通过耦合农业产业链予以优化;(2)农业产业链指标体系的三个二级指标权重分别为技术因素权重53.04%、组织因素26.44%、环境因素20.52%,环境因素中尤为突出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的投入难以满足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需要;(3)从时间变化过程看,存在协同发展,相互映照。具体表现为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度从2008年的0.1708到2018年的0.4164稳步上升,呈现出由严重不协调演变为勉强协调;2015年起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上升速度要快于农业产业链。对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内在耦合机理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主要结论:(1)持续增长,趋于协调发展。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的耦合关系处于低水平、高耦合、勉强调和协调状态,说明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两个子系统之间关系密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但是有序程度低,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尚未充分发挥作用,要优化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路径,向新的有序结构发展;(2)短期波动,长期协整关系。构造VAR模型得出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之间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有着长期协整的关系,从长远看两个变量之间具有均衡关系,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通过短期偏离调整修复,以增加0.13的调整力度使之回到均衡状态,发展为一个长期的、均衡的稳定系统。在微观层面,小农户占内蒙古现有91.22%,仍然是主要的农业组织形式,参与耦合电子商务的农业产业链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有效途径。本文选取内蒙古东、中、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先后两年发放问卷进行调研,提供微观数据支持。依次分析农户参与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参与电子商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农户参与耦合电子商务的农业产业链的影响因素,得出主要结论:(1)基于739个农户为研究对象,参与变量、服务质量、交通状况和认知程度对农户参与电子商务有显着正向影响;(2)基于739个农户为研究对象,随着农户收入增加,采用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对收入的影响从负相关转变为正相关;(3)基于378个农户为研究对象,种植类型、参与新型经营主体、地区的差异、性别与婚姻状况等变量对农户参与耦合电子商务的农业产业链有显着影响。综合宏观层面、微观层面的研究结论,探索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路径,提出促进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的建议: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强化农民技能培训;鼓励农民加入新型经营组织;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培育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品牌。本文最大的创新点是借鉴系统论思想将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视作一个完整的耦合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二者耦合发展整体研究框架,有助对电子商务和农业产业链的时序演化过程和内在耦合机理展开研究。

白雨[2](2020)在《兴安盟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就对解决贫困问题,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战略规划。从解决温饱问题到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从解决物质文化需求到提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国奋斗了 40多年,成果令人瞩目。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7.7亿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551万人。十九大报告中指出,20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前,距离成果检验还有半年的时间,保证剩余贫困人口顺利脱贫,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顺利脱贫成为当下社会各界努力和关注的焦点。兴安盟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盟市,尽管近年来少数民族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但是兴安盟基础设施落后、贫困人口脱贫能力差、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顺利脱贫不返贫任务仍然艰巨。本文聚焦国内外贫困问题研究的相关概念理论,从保持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角度出发,研究现阶段绝对贫困及未来相对贫困问题。选取兴安盟为切入点,总结兴安盟近年来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取得的脱贫成效,结合兴安盟地区特点,以实地调研与大量访谈结果分析总结出当地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存在的实际问题,找出结症所在并给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为当地巩固脱贫成果,提升人民整体生活水平提供参考。

李英[3](2020)在《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对农户种植行为的影响 ——基于内蒙古自治区农户问卷调查》文中认为自2007年开始实施政府保费补贴的农业保险政策以来,经过十一年的发展,内蒙古自治区种植业保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种植业保险的保费补贴金额和保费收入不断增加、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参保农户数量不断增多。内蒙古自治区的种植业保险规模位列全国前三位。为了准确识别种植业保险对农户种植决策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内蒙古自治区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实证检验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对农户种植规模及种植结构的影响,进而为促进内蒙古甚至全国的种植业保险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政策建议,本研究也是对我国农业保险理论的补充和完善。本文在梳理当前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农作物种植状况以及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微观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十二年的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实践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种植业保险政策对农户种植行为的影响。分别从农户的种植规模和种植结构两方面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政策性种植业保险是否有助于农户稳定和扩大保险农作物的种植规模?是否有助于引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增加保险农作物的种植比例?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第一,实证分析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对农户种植规模的影响。揭示现行政策性种植业保险是否有效提高了农民对政府保费补贴农作物的种植积极性,是否有助于稳定和扩大保险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进而有利于国家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以内蒙古自治区农产品主产区玉米种植户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来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从实证结果来看,保费补贴的种植业保险政策对农户种植行为有积极影响,参保农户比未参保农户扩大玉米种植面积的积极性更高。种植业保险政策对保护农民玉米种植积极性具有一定作用。第二,实证分析参保农户对种植业保险政策的认知和评价是否影响其种植规模。基于参保农户视角,采用横截面数据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估计。主要研究结论:一是参保农户对种植业保险的认知没有显着影响其种植规模决策,这主要与参保农户对种植业保险认知度不高有关;二是参保农户对农业保险政策评价显着影响农户种植规模决策。参保农户对种植业保险政策越满意,其稳定和扩耕的可能性越大。因此,一方面要以保险公司为主要宣传主体、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利用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户对种植业保险的认知度,有利于增加其参保的积极性,进而有利于增强其种植粮食作物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参保农户对种植业保险满意度高的原因是,由于存在“协议理赔”模式,种植业保险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普惠政策被农户所接受,应从提高种植业保险保障水平、坚持“据实赔付”、不断开发种植业保险新产品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农户对种植业保险的满意度。第三,实证分析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对农户种植结构的影响。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实证研究种植业保险对农户种植结构的政策效应,检验政策性种植业保险是否导致农业生产结构的转变,增加保险农作物的种植比重,进而引导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研究发现:种植业保险促使农户在有政策性保险覆盖的农作物和没有政策性保险覆盖的农作物之间做出选择,将现有的耕地面积用于种植更多的、有政策性保险覆盖的农作物。最后,本论文针对内蒙古自治区种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存在的问题结合实证研究结论,从政府及相关部门、种植业保险供给主体以及国外的经验方面分别提出建议,以期为内蒙古自治区种植业保险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张鹏[4](2019)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文中认为设施农业是指在环境相对可控条件下,采用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动植物高效生产的一种现代农业方式,其显着特点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收效。本文在对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现状及现有资源条件等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典型设施农业园区运营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SWOT分析,对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1.调查结果: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农村农业发展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产业化组织规模小、市场竞争能力弱,缺乏必要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缺乏专业批发市场和营销组织、产销衔接不好的问题。2.针对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产业现状,采用SWOT矩阵分析法,结合国内外及内蒙古发达地区经验,提出以下对策。(1)发展布局:利用现有发达的物流服务体系,合理分配资源并建立复合型产业园区,鼓励企业为主导的经营模式进行多元化资金投入,完善覆盖生产、农资、销售等各环节的保险体系;(2)软件升级: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优化人才引进条件,加强与高校及科研单位的技术合作;(3)市场拓展:努力开拓市场、发展订单农业等。3.通过调研找出制约当地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配套集成日光温室蔬菜高产高效技术体系,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提供依据,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的发展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白阳[5](2018)在《兴安盟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城镇化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从规模扩张到品质提升的整体转型期,由数量型的城镇化向质量型的城镇化的历史飞跃阶段,这就需要我们走新型城镇化道路。2014年3月16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出台,更是从国家战略层面突出了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性。新型城镇化立足坚持: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市场主导,统筹规划的基本原则。强调人将是城镇化的主体和核心。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任务更具艰巨性,而兴安盟地区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典型的东部盟市,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兴安盟城镇化的顺利进行,不但关系着民生改善、城乡一体化发展,也是加快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统筹城乡、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兴安盟地域复杂,牧区、半农半牧区、农村,城镇化之路不可能一个模式,需要追求城镇化的兴安特色。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城镇化思想为指导,借鉴相关西方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将城镇化理论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相结合,包括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五化协同”、乡村振兴等理念,理论联系实际,并利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归纳法和实证分析法对兴安盟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取得一些成就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认为兴安盟地区城镇化的发展应该坚持不搞大帮哄,不搞统一模式,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兴安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更是需要从六个方面进行完善,包括: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经济基础的稳固、产业发展的转型、特色小城镇的建设、城镇化中人的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当然,城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兴安盟城镇化建设任重道远。

侯智惠[6](2017)在《内蒙古农业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文中认为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同时又是我国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提升内蒙古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对保障我国生态安全,提高我国农畜产品的供给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保持生物多样性,传承草原文化也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本文以内蒙古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为研究对象,以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运用定性分析,数据包络分析、因子分析、多指标综合分析、聚类分析、GIS分析等多种定量分析与定位分析方法,开展了内蒙古农牧业生产现状与农业资源禀赋分析、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分析、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分析、农业资源利用可持续分区及区域保护策略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内蒙古农业资源的匹配程度由东向西逐渐减弱,且东西两极分化明显,东端的呼伦贝尔市农业水土资源综合匹配系数为4.965,而西端的阿拉善盟仅为0.006。2、内蒙古农业资源利用综合效率与规模效率的变动高度一致,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主要归因于生产规模的优化调整。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呼和浩特市和乌海市的农业资源配置综合效率均为1,相对最优。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和包头市农业资源综合配置效率分别为0.9273、0.9203和0.9774,相对一般。乌兰察布市和阿拉善盟农业资源配置综合效率分别为0.8497和0.8743,相对较差。3、伴随着内蒙古农业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性的提高,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指数由2000年的-1.114,逐渐增加到2012年的1.128,内蒙古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逐渐提高。4、内蒙古农业资源利用可持续性区域差异明显。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呼伦贝尔市为0.742,可持续性最优;通辽市和赤峰市分别为0.4592和0.4274,可持续性较优;兴安盟、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和呼和浩特市分别为0.3505、0.3498、0.3470和0.3202,可持续性中等;包头市、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和乌兰察布市分别为0.2928、0.2778、0.2586和0.1482,可持续性较差;乌海市仅为0.085,可持续性最差。5、呼伦贝尔市合理控制农业资源的开发建设规模,借助国家生态保护与治理政策,稳保区域农业生态平衡。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和鄂尔多斯市以减少化学品投入,增施有机肥,走农牧结合型循环农业发展之路,来保障农畜产品的持续供给能力。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包头市和呼和浩特市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为主,发展资源高效节约的城郊型现代生态农业。乌海市和阿拉善盟以资源保护,植被恢复,生态重建为主。

柳颖[7](2015)在《积极福利视角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研究 ——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囿于农牧民的理念、能力等多重因素,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制度体系沿袭了一种消极型“救济式”、“输血式”的工作模式。这种扶贫模式固然保障了贫困者的基本生活不受威胁,但难以使其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甚至会陷入贫困循环、贫困“依赖”的怪圈。21世纪以来,受世界范围内现代积极型反贫困理论和政策范式的影响,我国农村反贫困议题进入了一个理念转变与模式转型的时期。在此背景下,国务院实施与推进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将少数民族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视为反贫困的主战场,使我国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新阶段。毋庸讳言,当前民族地区反贫困制度设计处于“新老问题交织、内外矛盾重重”的交困境地,已经无法推动下一步民族地区反贫困工作的正常运行。基于此,参照国外经验教训并结合本土实践,研究、设计并推行具有适用性的新型民族地区农村贫困治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积极福利是当前社会福利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理论视角之一,这一理论兴起于对以物质救助和生活维持为核心的消极福利理念的批判和反思。其所提出的“投资性福利”、“工作福利”着眼于对福利政策客体个人能力的开发与重塑,从而构建了一种具有积极性和现代性的政策视角。积极福利的理论内涵对于急于摆脱传统制度的负面效应,走出制度建设困境的我国民族地区农村来说具有较好的切入性与适用性。在反贫困议题中,积极福利理论的分析框架可以从主体、客体和方式三个维度展开:分别是多元、协作、整合的福利政策实施主体维度;瞄准、精确、补缺的福利政策实施客体维度;赋权、增能、就业的福利政策实施方式维度。建立三者平衡循环且良性互动的渠道,最终帮助贫困者摆脱贫困。当然,任何一项复杂制度的更新或重构都需要对其所处的时间逻辑和空间领域进行全面客观的研判,前者提供依据,而后者提供经验。因此,本研究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对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历程进行了梳理,阐述了不同时期下制度发展的空间特征、政策理念嬗变和建设轨迹。研究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对当前民族地区反贫困政策的运行现状与内在矛盾进行有针对性的剖析,进而对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主体责任、客体瞄准和方式选择的制度缺陷进行了分析。具体包括政府做为单一主体的局限性以及企业、社会组织的参与缺位,民族地区农村普遍式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的低效以及民族地区农牧民福利依赖的政策缺陷。吸收并借鉴与我国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具有相似情境和问题的国际先进经验和失败教训对于建立具有适用性的反贫困制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在世界范围内,巴西的反贫困制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责任主体关系均衡,印度在瞄准客体上体现了针对性和选择性,而澳大利亚政府的反贫困资源投放方式却使土着居民形成福利依赖。上述国家在解决各自少数族群的贫困问题时,所采用的理念与政策思路较为典型的体现了积极型和消极型两种反贫困模式,所以福利效应截然相反,这就给予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制度体系重构以思考和启示。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宏观、整体的角度定位了反贫困的战略模式,为民族地区农村提供了反贫困的方案与步骤。即通过协调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均衡反贫困责任主体关系;重构目标瞄准机制,实现反贫困客体对象精准;激发反贫困对象增能与就业,促使反贫困方式由普惠向补缺转变。在政策层面,进一步细化了民族地区反贫困的实施路径。包括通过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反贫困体系来均衡反贫困主体责任;通过资金瞄准、项目瞄准及过程瞄准来实现反贫困目标客体精准;通过提高农牧民健康素质、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发展特色农牧产业和自主创业以及完善农牧民就业福利制度,来促进反贫困方式转变。

李文平[8](2015)在《内蒙古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发展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国经济发展刚刚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缩小城乡差距,是理论界和学术界迫切需要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粮食问题是关乎国家安全以及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在我国目前的国土资源中有13个省(区)是粮食主产地,这些地方人口密集,产业结构单一,有些甚至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在城乡互动联系增强的背景下,如若处理不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问题,城乡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反过来,城乡差距的扩大可能会使得农业生产动力不足,动摇我国稳定发展的根基。因此,粮食主产区的城镇化建设的好坏,对我国的发展至关重要。城镇化是解决粮食主产区现代化、稳产增收、规模经营和分流农村劳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2013年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对城镇化的重要性做出肯定和规划,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也对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出了总体要求。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年,也是“十三五”规划起草阶段,深入研究内蒙古粮食主产区城镇化,为推进内蒙古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统筹发展意义重大。内蒙古的城镇化率领先全国同期平均水平。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投资扩大,居民居住环境得到改善。但是,城镇化率参差不齐。特别是在内蒙古地区的38个粮食主产区中,只有3个人口城镇化率高于70%,还有10个处于城镇化中级阶段,25个都处于城镇化率小于30%的城镇化初级阶段。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内蒙古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就是提高粮食主产区的城镇化率。内蒙古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内蒙古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中,6个粮食净调出省区之一,人均耕地面积是全国人均的3.2倍,耕地后备资源较大,很多粮食主产区还是自治区畜牧产业的排头兵。存在的问题:一是地区粮食生产变化引致地区性的粮食数量缺口扩大。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粮食主产区农民大量进城,流动人口数量激增;二是粮农种粮积极降低,粮食质量下降;三是城镇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脱节;四是城镇规划与常住人口脱节;五是城镇化质量高低两级分化;六是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制约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提高;七是快速扩张的城镇与支撑力不足的矛盾突出。推进内蒙古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发展的思路和重点。具体思路:一是完善相关土地经营制度,二是走多元化发展道路,三是抓好农业现代化,四是学习成功经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粮食主产区城镇化的重点和难点,是要保护耕地确保地区粮食安全,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升级,破解资金、资源和生态三大难题,消除城乡分割,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化解农业用工荒。内蒙古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发展的法制保障。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开启了“法治中国”的新时代,关系到内蒙古地区各族各界百姓生活的福祉。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建设由法制来保驾护航尤为重要。为此,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制定实施内蒙古地区粮食主产区城镇化的法制保障:一是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建设中农村土地权益的法律保障。粮食主产区在进行土地利用、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时,要注重程序的完备、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度,确保制度合法正当。同样推行农村集体土地改革时,必须以法律的修改和完善作为基础。二是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建设中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的法制保障。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的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让农民和市民身份对等,这样农民才有机会逐步建立城乡平等的社会保障体制机制,进而享受教育、文化、医疗等方面的城乡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三是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建设中绿色循环低碳的法制保障。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要在统一的管理平台上对多个部门的规划进行“一张蓝图管到底”,即对农田保护控制线、基本生态红线和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实施刚性控制。要立足粮食主产区域特色制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规则,还要顺应形势、扶持发展非公经济为主的第三产业措施,构建绿色生态城镇的环保法律法规。四是粮食主产区城镇化中政府多元可持续投资的法治保障。要强化内蒙古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建设所需财政支持的法治保障,完善财政保障的地方性立法。科学的投资政策和良好的投资环境离不开完善的法治保障制度,这恰恰也是内蒙古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建设投资的短板。五是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建设中新型农民职业人才培育的法律保障。为新型农民的职业教育立法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总人口是以农民为多数的国家,以农民为主体,出台一部规划其职业生涯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法律法规是当务之急。内蒙古是一个民族自治地方,本文依据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的规定,提出设立一部提高民族地区劳动者素质技能,培育新型农民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的建议,以及制定培育新型农民的经费投入政策,鼓励行业参与新型农民职业技能的培育,形成“学习+就业”订单流水线式的农民就业提高技能的模式。

荣丽华[9](2015)在《内蒙古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和“桥头堡”战略背景下,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正在由沿海向沿边和内陆延伸。内蒙古因借区位和资源优势,在国家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备受关注。内蒙古空间广阔,地域狭长,城镇规模小,布局松散,一体化网络较难形成,均衡发展投入大见效慢。针对这一独特的地域特征,为了在区域竞争和协作中取得优势地位,论文研究认为,内蒙古应打破行政界域,以跨区域的视角,重新审视区域空间发展条件,选择具有优势条件的地区优先发展,优化区域中心城市体系,空间上培育战略门户节点和区域联动轴线,构筑外向型空间格局,通过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发展轴线的扩散效应,融入周边省份和地区的发展网络。锡林郭勒盟(以下简称“锡盟”)资源富集,锡盟南部地区近邻“京津冀”,具有参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优势条件,同时也是我国打通中蒙国际通道、内蒙古连接东西的战略节点。论文研究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内蒙古区域空间布局、锡盟自身发展诉求三个层面,以区域中心城市生成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提出“培育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这一论题,并围绕这一论题对该区域中心城市的必要性、适宜性选址、途径与策略展开论述。首先,论文研究通过对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生长环境、空间布局特征和发展现状的分析,对地级以上城市中心性和县级以上城市综合规模的量化测度,认为亟需在锡盟南部培育区域中心城市。其次,论文研究针对内蒙古地域特征,提出符合内蒙古区情的区域中心城市构建条件,对比分析锡盟南部空间发展条件,初判选址可能,选取适宜性评价因子量化校核,遴选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合宜选址。再次,论文研究认为这个“将有的”的区域中心城市具有“生长型”特征,并以“生长型”规划理念和方法,从产业发展、人口与城镇化、区域交通和城市空间布局等角度,探讨传统草原城镇生长为区域中心城市的途径与策略。论文研究认为,培育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锡盟南部可以以这个“将有的”区域中心城市为门户和节点,打通区际联系通道,融入“京津冀”乃至更大区域的发展网络,实现“洼地崛起”。论文研究有助于内蒙古优化区域中心城市体系,完善城镇规模结构;利于内蒙古打通国际性通道和区域联系走廊,构筑外向型空间格局;通过探讨典型草原城镇“生长”为区域中心城市的途径与策略,拓展了区域中心城市和城市空间发展研究的层次性和地域性。

徐贵恒[10](2013)在《县域经济发展视阈下的内蒙古扶贫攻坚对策研究——以兴安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内蒙古把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解决三农三牧问题、解决扶贫攻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然而县域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发达旗县市区人民生活不仅达到了小康水平,而且走上了富裕。贫困县经济明显落后于发达旗县,远远低于全区平均水平。要想使贫困县彻底脱贫,必须把县域经济发展作为突破口,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和谐发展,才能实现贫困旗县跨越式发展。

二、兴安盟旱作农业建设思路及技术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兴安盟旱作农业建设思路及技术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农业产业链研究
        1.2.2 电子商务产业研究
        1.2.3 电子商务和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的、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4.3 技术路线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存在的不足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产业链、价值链及供应链
        2.1.2 电子商务、农业电子商务及农产品电子商务
        2.1.3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
    2.2 相关理论
        2.2.1 系统论
        2.2.2 系统耦合理论
        2.2.3 协同论
        2.2.4 产业融合理论
    2.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理论
        2.3.1 农业产业链理论
        2.3.2 网络外部性和平台理论
        2.3.3 创新扩散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的理论分析
    3.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内涵和特征
        3.1.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现状
        3.1.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内涵
        3.1.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特征
    3.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协调机制
        3.2.1 政府机制
        3.2.2 人力机制
        3.2.3 产业机制
    3.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研究框架的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宏观数据的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评价
    4.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
        4.1.2 数据来源
        4.1.3 指标的处理及权重计算
    4.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测算
        4.2.1 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测算
        4.2.2 耦合发展关系的描述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机理分析
    5.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关系分析
        5.1.1 综合发展水平的时序特征
        5.1.2 耦合度的时序特征
        5.1.3 耦合协调度的时序特征
    5.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整关系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基于微观数据分析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及其影响
    6.1 农户参与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分析
        6.1.1 研究假说
        6.1.2 研究设计
        6.1.3 农户参与电子商务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6.1.4 参与电子商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6.2 农户参与电子商务耦合农业产业链的影响因素
        6.2.1 数据来源
        6.2.2 问卷样本特征
        6.2.3 研究方法
        6.2.4 问卷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路径优化
    7.1 电子商务耦合农业产业链延长化-纵向一体化
    7.2 电子商务耦合农业产业链规模化-横向一体化
8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促进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8.2.1 提高区域协同作用,融入国家区域发展
        8.2.2 提高技术因素含量,强化农民技能培训
        8.2.3 提高组织因素含量,加入新型经营主体
        8.2.4 提高环境因素含量,增强农业信息水平
        8.2.5 提高农业的软实力,培育特色产品品牌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2)兴安盟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2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贫困及其相关概念
        2.1.2 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概念
    2.2 基本理论阐释
        2.2.1 反贫困理论
        2.2.2 中国特色减贫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兴安盟脱贫成效
    3.1 兴安盟基本概况
    3.2 各项扶贫政策实施推进情况
        3.2.1 以制度责任保障目标脱贫
        3.2.2 内帮外扶机制合力脱贫
        3.2.3 多措并施推进减贫进度
    3.3 兴安盟脱贫现状
4 兴安盟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存在的问题
        4.1.1 相对贫困程度深
        4.1.2 多种因素导致返贫易发
        4.1.3 能力贫困程度深
    4.2 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长期贫困导致发展动力不足
        4.2.1.1 历史遗留问题
        4.2.1.2 产业结构不合理
        4.2.1.3 缺乏特色产业优势
        4.2.2 抵御致贫风险能力不足
        4.2.3 能力贫困代际传递
5 促进兴安盟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的建议
    5.1 优化政策支持
        5.1.1 完善扶贫开发体制机制
        5.1.2 以增效益为出发点调整产业结构
        5.1.3 健全资金整合使用机制
        5.1.4 利用产业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5.2 强化政策保障
        5.2.1 确保各项民生政策兜底
        5.2.2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
        5.2.3 因村制策高效配置资源
    5.3 对症下药加强扶贫对象教育
        5.3.1 合理提供教育资源
        5.3.2 定制化开展技术帮扶
        5.3.3 加强组织建设保障
        5.3.4 完善劳务输出保障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对农户种植行为的影响 ——基于内蒙古自治区农户问卷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户种植业保险购买决策研究
        1.2.2 农户种植行为决策研究
        1.2.3 种植业保险影响农户种植决策的研究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与假说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假说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范围及数据来源
    1.5 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农户
        2.1.2 农户种植行为决策
        2.1.3 政策性种植业保险
    2.2 理论基础
        2.2.1 农户行为理论
        2.2.2 期望效用理论
        2.2.3 行为决策理论
        2.2.4 农业风险管理理论
        2.2.5 农业保险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内蒙古农作物种植规模与种植结构状况
    3.1 内蒙古自然资源条件
    3.2 内蒙古农作物布局
    3.3 内蒙古农作物种植规模和种植结构现状
    3.4 本章小结
4 内蒙古及美国种植业保险的发展概况
    4.1 内蒙古种植业保险的发展概况
        4.1.1 内蒙古种植业保险政策背景
        4.1.2 内蒙古种植业保险运营模式
        4.1.3 内蒙古种植业保险发展现状
    4.2 美国种植业保险的发展概况
        4.2.1 美国农作物保险的政策背景
        4.2.2 美国农作物保险的运营模式
        4.2.3 美国农作物保险的发展现状
    4.3 本章小结
5 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对农户种植规模的影响
    5.1 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影响农户种植规模的理论分析
    5.2 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参保决策对农户种植规模的影响
        5.2.1 数据来源
        5.2.2 农户的基本特征分析
        5.2.3 模型构建
        5.2.4 变量的选取及说明
        5.2.5 模型的回归结果分析
    5.3 参保农户的认知度和满意度对其种植规模的影响
        5.3.1 数据来源
        5.3.2 参保农户的基本特征分析
        5.3.3 变量设置
        5.3.4 模型构建
        5.3.5 实证结果分析
        5.3.6 讨论与启示
    5.4 本章小结
6 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对农户种植结构的影响
    6.1 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对农户种植结构的影响机理
    6.2 研究方法
    6.3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6.4 实证结果
    6.5 讨论和启示
        6.5.1 讨论
        6.5.2 启示
    6.6 本章小结
7 完善内蒙古种植业保险的政策建议
    7.1 内蒙古种植业保险存在的问题
    7.2 完善种植业保险的政策建议
        7.2.1 政府及相关部门方面的建议
        7.2.2 政策性种植业保险供给主体方面的建议
        7.2.3 美国农作物保险的发展给我国的启示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综述
        1.2.1 国内产业现状
        1.2.2 国外产业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调研
    2.1 气候特征
        2.1.1 2017年1~12月份日照时数
        2.1.2 2009年~2018年乌兰浩特市各年日照时数
        2.1.3 乌兰浩特市2017年各月份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
        2.1.4 1989~2017年近20年内平均气温
        2.1.5 月平均降雨量
    2.2 设施农业发展阶段及面积布局的演变
    2.3 蔬菜产业发展情况
    2.4 乌兰浩特市日光温室构型
    2.5 日光温室作物种类及种植比例
    2.6 温室蔬菜周年生产技术模式及生产效益
    2.7 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三新”技术应用情况
    2.8 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8.1 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3 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3.1 乌兰浩特市发展设施农业的优势
        3.1.1 区位优势
        3.1.2 资源优势
        3.1.3 劳动力资源丰富
        3.1.4 自产蔬菜供不应求,市场销售优势明显
    3.2 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的劣势
        3.2.1 基础设施薄弱
        3.2.2 从业人员年龄老化
        3.2.3 持续资金投入不足
        3.2.4 市场信息掌握不好,收益不稳
        3.2.5 市场建设落后
    3.3 乌兰浩特市发展设施农业的机遇
        3.3.1 优质农产品需求量不断加大
        3.3.2 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政策引导与技术支持
        3.3.3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3.4 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遇到的威胁
        3.4.1 周边地区知名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冲击
        3.4.2 来自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压力
        3.4.3 服务体系不完善
        3.4.4 信贷规模小、融资渠道窄、融资环境较差
4 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发展路径探索
    4.1 砖混结构日光温室性能优化及冬春茬果菜促早栽培
        4.1.1 试验区概况
        4.1.2 试验温室
        4.1.3 供试品种
        4.1.4 试验方法
        4.1.5 升温7d后连续7d内日光温室气温、地温变化情况
        4.1.6 升温17 d后24 h内日光温室气温变化情况
        4.1.7 温室整改后对黄瓜产量、效益的影响
        4.1.8 试验结论与讨论
    4.2 新型日光温室设计(太阳能水循环蓄热温室)
    4.3 乌市温室蔬菜周年高效生产技术模式探索
        4.3.1 模式制定原则
        4.3.2 制定依据
        4.3.3 生产茬口的确定
        4.3.4 温室配套设备
        4.3.5 品种应用
        4.3.6 适时定植
        4.3.7 高垄栽培
        4.3.8 整枝落蔓
        4.3.9 “四控”措施
        4.3.10 增温补光
        4.3.11 增施CO_2气肥
        4.3.12 病虫害绿色防控
        4.3.13 采收期
        4.3.14 产量目标及经济效益
5 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5.1 发展战略与矩阵分析
    5.2 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发展对策建议
        5.2.1 坚持六个基本原则,搞好建设与管理
        5.2.2 加强科技投入,提高科技贡献率
        5.2.3 建立新型产业化组织体系,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具有兴安盟特色的设施农业
        5.2.4 突出品牌,开拓市场,进一步抓好产品销售服务工作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兴安盟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2.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论文主要框架和内容
        3.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论文的创新点
        2.论文的不足之处
一、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一)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城镇化思想
        2.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思想
        3.可借鉴的西方理论
    (二)概念界定
        1.城市化
        2.城镇化
        3.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二、兴安盟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内涵、历程和现状分析
    (一)兴安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
        1.兴安盟地区的概况
        2.兴安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
        3.兴安盟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优势
    (二)城镇化建设的历程
        1.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建设的历程
        2.兴安盟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历程
    (三)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兴安盟地区的现状
        1.取得的成就
        2.面临的瓶颈
三、加快推进兴安盟地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思路
    (一)新发展理念领航,驱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二)大力发展经济,夯实兴安盟城镇化物质基础
        1.积极对外开放,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
        2.投资主体多样化,拓宽城镇化融资渠道
    (三)优化产业结构,稳固兴安盟城镇化产业支撑
        1.发展现代化农业,巩固第一产业
        2.促进工业化转型,提升第二产业
        3.旅游业为核心,带动第三产业
    (四)建设特色小镇,推动兴安盟城乡一体化发展
        1.因地制宜,加快特色小镇建设
        2.建设农村新社区,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
    (五)彰显以人为本,突出兴安盟城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
        1.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
        2.加快土地制度改革以集约高效用地
        3.实施精准扶贫工程
        4.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5.推进绿色,生态城镇建设
        6.传承保护兴安盟特色文化
    (六)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合理规划兴安盟城乡空间布局
        1.合理规划城镇空间布局
        2.注重兴安盟分区引导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内蒙古农业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数据来源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述评
    2.1 国外研究进展
    2.2 国内研究进展
        2.2.1 对可持续农业的定性讨论
        2.2.2 对可持续农业的定量评价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
第三章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现状与农业资源禀赋分析
    3.1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现状分析
        3.1.1 农业生产现状分析
        3.1.2 畜牧业生产现状分析
    3.2 农业自然资源现状与存在问题
        3.2.1 土地资源
        3.2.2 水资源
        3.2.3 气候资源
        3.2.4 生物资源
    3.3 内蒙古农业资源匹配分析
        3.3.1 内蒙古水土资源区域现状分析
        3.3.2 内蒙古水土资源匹配系数测算
        3.3.3 内蒙古农业资源匹配程度区划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内蒙古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4.1 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时空差异分析
        4.1.1 耕地资源投入分析
        4.1.2 水资源投入
        4.1.3 劳动力资源投入
        4.1.4 农业化学品投入
        4.1.5 农业机械投入
    4.2 农业产出水平时空差异分析
        4.2.1 农业产值演变及区域差异
        4.2.2 粮食产量演变及区域差异
    4.3 评价指标及数据说明
    4.4 农业资源配置效率时空差异分析
        4.4.1 农业资源配置效率演变分析
        4.4.2 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内蒙古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时空比较分析
    5.1 内蒙古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演变
        5.1.1 评价指标选择
        5.1.2 评价方法的选择
        5.1.3 内蒙古生态可持续性因子分析
        5.1.4 内蒙古农业经济可持续性因子分析
        5.1.5 内蒙古发展社会可持续性指数分析
        5.1.6 内蒙古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指数分析
    5.2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区域差异分析
        5.2.1 评价指标选择
        5.2.2 评价方法的选择
        5.2.3 评价结果
        5.2.4 农业资源禀赋区域差异分析
        5.2.5 农业生态约束区域差异分析
        5.2.6 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分析
        5.2.7 社会支撑水平区域差异分析
        5.2.8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水平区域差异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内蒙古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分区及区域保护策略分析
    6.1 内蒙古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区划方案
    6.2 区域农业功能定位、目标与农业资源保护策略
        6.2.1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一级区域
        6.2.2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二级区域
        6.2.3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三级区域
        6.2.4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四级区域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积极福利视角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研究 ——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总结与评价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相关概念和理论工具
    第一节 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民族地区
        二、贫困、贫困线
        三、民族地区农村贫困
        四、反贫困、积极型反贫困
    第二节 积极福利理论概述
        一、积极福利思想提出背景
        二、积极福利的概念与特征
    第三节 积极福利理论介入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意义及分析框架
        一、积极福利理论对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议题的意义
        二、积极福利理论的分析维度
第三章 传统福利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传统福利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历史变迁
        一、救济式反贫困的起步阶段
        二、体制改革推动的反贫困阶段
        三、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开发式反贫困阶段
        四、反贫困攻坚阶段
        五、综合扶贫阶段
        六、彻底解决贫困问题的深化发展阶段
    第二节 民族地区反贫困的现行政策——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
        一、案例选择
        二、资料获取
        三、内蒙古兴安盟地区反贫困政策现状
    第三节 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政策效应与存在问题
        一、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政策效应
        二、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实践中的问题反思
第四章 民族地区农村传统型反贫困的制度缺陷分析
    第一节 反贫困制度中的主体缺陷分析
        一、政府在反贫困中的局限
        二、企业、社会组织反贫困参与的缺位
    第二节 反贫困制度中的客体缺陷分析
        一、民族地区农村普遍式反贫困目标瞄准范围
        二、民族地区农村普遍式反贫困目标瞄准的困境
        三、民族地区农村普遍式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缺陷分析
    第三节 反贫困制度中的方式缺陷分析
        一、民族地区农牧民“福利依赖”的表现
        二、民族地区农牧民福利依赖的政策缺陷分析
第五章 两种扶贫范式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节 巴西印第安人反贫困主体责任关系的均衡
        一、巴西经验借鉴的背景与依据
        二、巴西反贫困责任主体采取的积极措施及其成效
        三、巴西印第安反贫困责任主体关系均衡对我国的启示
    第二节 印度农村反贫困计划的选择性与精准性
        一、印度经验借鉴的背景与依据
        二、印度农村贫困的制度分析
        三、印度农村反贫困项目的精准实施
        四、印度农村反贫困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节 澳大利亚土着民普遍式福利的依赖性
        一、澳大利亚反贫困教训反思的背景与依据
        二、澳大利亚土着民普遍式福利现状
        三、澳大利亚土着民贫困的原因分析
        四、澳大利亚土着民普遍式福利的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六章 积极福利视角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战略模式设计
    第一节 参与与均衡:反贫困主体责任架构
        一、政府主导: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责任主体
        二、多元架构: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责任主体关系
    第二节 补缺与瞄准:反贫困客体目标选择
        一、普惠式福利向补缺式福利的转变
        二、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的重构
    第三节 增能与就业:反贫困政策方式转变
        一、回应西方语境中的“福利依赖”:破除“中国式福利依赖”
        二、事前干预社会风险
        三、推动民族地区农村“从福利到工作”的转变
第七章 积极福利视角下民族地区反贫困路径选择
    第一节 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反贫困体系”
        一、政府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中的主导角色
        二、建立企业扶贫的新格局
        三、社会扶贫的适应与兴起
    第二节 反贫困目标瞄准路径
        一、资金瞄准:扶贫贴息制度的完善
        二、项目瞄准:简政放权为贫困户“量身定制”
        三、过程瞄准:对贫困户动态管理和考核评估
    第三节 民族地区农牧民增能与就业
        一、农牧民健康素质与劳动力素质提高
        二、农牧民就业福利制度完善与农牧区劳动力转移
        三、发展特色农牧产业保障农牧民高效就业
        四、农牧民自主创业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着作
    二、学术论文
    三、外文文献
    四、学位论文
    五、中文报纸
致谢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8)内蒙古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发展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相关研究
        二、国外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主要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主要内容
        三、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城市化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第一节 城镇化的相关概念
        一、城市与城镇
        二、城市化与城镇化
        三、城镇化的现状
    第二节 城镇化发展研究基础理论
        一、城镇系统理论
        二、二元经济理论
        三、区域分工理论
        四、城镇化阶段理论
        五、区域经济干预理论
    第三节 粮食主产区相关概念和历史演进
        一、粮食的概念界定
        二、粮食主产区的划分
        三、粮食主产区的历史演进
第二章 内蒙古地区及粮食主产区的城镇化发展态势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的城镇化基本状况
        一、内蒙古城镇的空间分布
        二、内蒙古地区的城镇化率
        三、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与城镇居民居住环境
        四、城镇居民就业与收入
    第二节 内蒙古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发展状况
        一、内蒙古粮食主产区城镇的空间分布
        二、内蒙古粮食主产区的城镇化率
        三、内蒙古粮食主产区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与城镇居民居住环境
        四、内蒙古粮食主产区城镇居民就业与收入
    第三节 内蒙古地区城镇化和内蒙古粮食主产区的城镇化比较分析
        一、内蒙古地区城镇化率和内蒙古粮食主产区的城镇化率比较
        二、内蒙古地区和内蒙古粮食主产区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居住环境比较
        三、内蒙古地区和内蒙古粮食主产区城镇居民就业与收入比较
第三章 内蒙古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内蒙古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发展嬗变
        一、内蒙古粮食主产区的发展演变
        二、内蒙古粮食主产区城镇化的演进
    第二节 内蒙古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一、地区粮食生产变化引致地区性的粮食数量缺口扩大
        二、粮农种粮积极性降低,粮食质量下降
        三、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脱节
        四、城镇规划与常住人口规划脱节
        五、较高的城镇化水平与较低的城镇化质量并存
        六、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制约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提高
        七、快速扩张的城镇与城镇支撑能力不足的矛盾突出
第四章 内蒙古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发展的重点与难点
    第一节 内蒙古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完善相关土地经营制度
        二、走多元化发展道路
        三、抓好农业现代化
        四、典型案例—中鹤演绎三化协调发展
    第二节 内蒙古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发展的重点与难点
        一、保护耕地,确保地区粮食安全
        二、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升级
        三、破解资金、资源和生态三大难题
        四、消除城乡分割促进生产要素流动
        五、化解谁来种地的农业用工荒
第五章 内蒙古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发展的法制保障
    第一节 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建设中农村土地权益的法律保障
        一、征收农村集体土地需要修订、完善现有制度,增补新的规范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三、完善闲置土地利用的立法工作
        四、构建科学的土地督察、管理追责制度
    第二节 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建设中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的法制保障
        一、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
        二、研究制定社会保障基本法律制度
        三、出台适合城乡的公共服务发展规划计划
    第三节 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建设中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法制保障
        一、多规合一与因地制宜制定低碳科学的城镇规划
        二、立足区域特色制定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规则
        三、顺应形势、扶持发展非公经济为主的第三产业措施
        四、构建绿色生态城镇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第四节 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建设中政府多元可持续资金的法治保障.
        一、强化内蒙古粮食主产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所需财政支持的法治保障
        二、多元投资是粮食主产区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三、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多元投资政策的法治保障
    第五节 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建设中新型农民职业人才培育的法律保障
        一、新型农民职业教育立法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二、培育新型农民教育立法路径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9)内蒙古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方位开放背景下,内蒙古构筑外向型空间发展格局
        1.1.2 桥头堡战略背景下,锡盟南部地区由边缘向桥梁转变
        1.1.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草原城镇构筑城乡发展新格局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1 国家宏观战略层面
        1.2.2 内蒙古区域空间布局
        1.2.3 锡盟自身发展诉求
    1.3 题目及相关概念释义
        1.3.1 锡盟南部地区
        1.3.2 区域中心城市
        1.3.3 城市空间发展
    1.4 研究内容
        1.4.1 必要性和重要性
        1.4.2 适宜性选址
        1.4.3 途径与策略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5.3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区域中心城市生成理论
        2.1.2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2.1.3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2.1.4 城市空间布局方法
    2.2 既有相关研究综述
        2.2.1 关于区域中心城市研究综述
        2.2.2 关于城市空间发展研究综述
        2.2.3 关于城市中心性研究综述
    2.3 典型案例分析
        2.3.1 深圳市跨越式发展经验
        2.3.2 榆林构建省际边界区域中心城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发展
    3.1 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形成与空间布局
        3.1.1 区域中心城市的形成与演进
        3.1.2 区域中心城市的生长环境
        3.1.3 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布局
        3.1.4 城镇空间布局特征
    3.2 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现状
        3.2.1 区位与交通
        3.2.2 自然与生态
        3.2.3 经济与社会
        3.2.4 资源与产业
    3.3 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中心性分析
        3.3.1 地级以上城市中心性分析
        3.3.2 县级以上城镇场强格局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适宜性选址与构建条件
    4.1 区域中心城市的构建条件
        4.1.1 辐射带动能力
        4.1.2 适宜的城市规模
        4.1.3 交通通达能力
        4.1.4 综合服务功能
        4.1.5 良好的生态环境
    4.2 锡盟南部及周边区域概况
        4.2.1 锡林郭勒盟城镇空间布局分析
        4.2.2 锡盟南部与冀北六县比较分析
        4.2.3 锡盟南部区域概况
    4.3 培育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评价
        4.3.1 评价因子选择及数据获取
        4.3.2 培育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适宜性指数
        4.3.3 区域中心城市适宜性选址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产业发展与布局
    5.1 多伦诺尔产业发展基础及发展环境分析
        5.1.1 城市产业发展一般规律
        5.1.2 多伦诺尔产业发展基础
        5.1.3 锡盟产业经济发展环境
        5.1.4 首都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和北京产业外迁趋势分析
    5.2 构建多伦诺尔多元产业体系
        5.2.1 多伦诺尔未来产业层次划分
        5.2.2 多伦诺尔未来产业发展选择
    5.3 多伦诺尔产业空间布局
        5.3.1 产业空间布局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5.3.2 多伦诺尔地区产业空间布局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人.与城镇化途径
    6.1 中心城市适宜人.规模
        6.1.1 适宜人.规模下限
        6.1.2 适宜人.规模上限
    6.2 区域人.发展趋势与多伦诺尔人.现状
        6.2.1 区域人.发展变化趋势
        6.2.2 多伦诺尔人.发展特征
        6.2.3 多伦诺尔人.发展趋势
    6.3 多伦诺尔人.与城镇化途径
        6.3.1 产业发展带动人.聚集
        6.3.2 宜居城市吸引人.聚集
        6.3.3 新型城镇化引导人.回流
        6.3.4 承接生态移民迁入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
    7.1 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7.1.1 区域交通与城市形成及发展
        7.1.2 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交互作用
    7.2 区域交通基础及发展趋势
        7.2.1 区域公路交通现状
        7.2.2 区域铁路交通现状
        7.2.3 区域航空交通现状
        7.2.4 锡盟南部交通通达性分析
    7.3 锡盟南部区域交通需求及主要流向分析
        7.3.1 锡盟南部区域交通需求分析
        7.3.2 锡盟南部区域交通主要流向分析
        7.3.3 区域综合交通发展趋势与前景
    7.4 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策略
        7.4.1 构建通疆达海区域性通道
        7.4.2 构建多蓝综合交通枢纽
        7.4.3 建立便捷高效的内外交通网络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生长型”规划理念下城市空间布局
    8.1 城市空间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8.1.1 多伦诺尔城市发展历程回顾
        8.1.2 多伦诺尔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8.1.3 多伦诺尔城市空间布局影响因素
    8.2 “生态导向”空间拓展条件评价
        8.2.1 适宜性建设用地评价
        8.2.2 城市发展方向选择
        8.2.3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
    8.3 多伦诺尔构建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布局
        8.3.1 多伦诺尔城市空间布局特征
        8.3.2 多伦诺尔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
        8.3.3 多伦诺尔城市空间布局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9.1.1 主要结论
        9.1.2 创新点
    9.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9.2.1 研究不足
        9.2.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在读期间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Ⅱ图录
附录-Ⅲ表录
附录-Ⅳ城镇综合规模指数计算附表

(10)县域经济发展视阈下的内蒙古扶贫攻坚对策研究——以兴安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兴安盟各旗县市贫困的总体表现
    (一) 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向少数民族人口集中
    (二) 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 基本公共服务不足
    (三) 基础设施薄弱, 生产生活条件落后
    (四) 贫困主体知识贫困、科技意识薄弱
二、兴安盟贫困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 从自然环境因素来看
    (二) 从兴安盟发展历史来看
    (三) 从民族文化传统来看
    (四) 从经济结构性因素来看
    (五) 从扶贫体制机制上来看
三、县域经济发展视域下的内蒙古扶贫攻坚对策建议
    (一) 宏观层面的对策建议———国家和自治区给予政策倾斜和制度供给
        1. 完善扶贫开发体制机制, 为扶贫开发提供制度保障。
        2. 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并完善金融扶贫制度供给。
    (二) 微观层面的对策建议———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1. 重点发展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县域经济。
        2. 发展县域经济还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3. 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的扶贫模式。

四、兴安盟旱作农业建设思路及技术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D]. 刘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兴安盟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研究[D]. 白雨.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3]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对农户种植行为的影响 ——基于内蒙古自治区农户问卷调查[D]. 李英.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4]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D]. 张鹏.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5]兴安盟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D]. 白阳.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08)
  • [6]内蒙古农业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D]. 侯智惠.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2)
  • [7]积极福利视角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研究 ——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D]. 柳颖. 南京大学, 2015(07)
  • [8]内蒙古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发展规制研究[D]. 李文平. 中央民族大学, 2015(12)
  • [9]内蒙古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发展研究[D]. 荣丽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1)
  • [10]县域经济发展视阈下的内蒙古扶贫攻坚对策研究——以兴安盟为例[J]. 徐贵恒. 理论研究, 2013(06)

标签:;  ;  ;  ;  ;  

兴安盟旱作农业建设的思路与技术途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