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接触氟西汀不会影响血小板血清素水平

婴儿接触氟西汀不会影响血小板血清素水平

一、婴儿暴露于氟西汀不影响血小板5-羟色胺水平(论文文献综述)

韩琦[1](2021)在《基于“肝应春,主疏泄、调节情志”研究松果腺在四季调节海马功能的机制》文中研究指明“五藏应时”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天人相应”思想,是中医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五藏应时”的“肝应春”理论,“肝主疏泄,调节情志”的功能具有应四时阴阳消长变化而变化的节律。关于“肝主疏泄、调节情志,应时而变”现代科学内涵的研究已经发现了其与松果腺-褪黑素(Melatonin,MT)四季调控海马功能的相关性。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发现,松果腺-MT在四季调节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表达,这与“肝主疏泄,调节情志”功能在四季的季节性改变相关。但是,目前关于松果腺-MT在四季调控海马功能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尚不明晰。因此,本研究拟将“肝主疏泄、调节情志,应时而变”理论与神经内分泌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相结合,进一步揭示“肝主疏泄、调节情志,应时而变”的科学内涵。从“五藏应时”的角度丰富中医肝藏象与时间医学的理论内涵,并为精神情志疾病的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1目的结合“五藏应时”理论与神经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研究四季时间节律对松果腺-MT-海马褪黑素受体(Melatonin receptor,MTR)及Gs/Gi-海马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揭示“肝主疏泄、调节情志,应时而变”的微观机制。2方法2.1理论研究采用文献梳理以及理论探讨法,搜集、归纳整理“肝主疏泄、调节情志,应时而变”、松果腺-MT、海马MTR及Gs/Gi-cAMP-PKA-CREB信号通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探讨“肝主疏泄、调节情志,应时而变”的神经细胞信号转导机制及科学内涵。2.2实验研究2.2.1实验设计基于二分二至的时间节点,以5周龄的SD雄性大鼠为实验对象,以血清MT、海马 MTR、Gs 蛋白、Gi 蛋白、腺苷酸环化酶(Adenylate cyclase,AC)、cAMP、PKA、CREB为检测指标,研究四季生理组、伪手术组、手术组大鼠松果腺-海马细胞信号转导的表达水平。通过分别比较同一组四季间及同一季节组间的表达差异,探讨四季时间节律及松果腺-MT对海马MTR-Gs/Gi-cAMP-PKA-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2.2.2实验动物分别于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前42日各购入34只SPF级雄性SD大鼠,共计136只大鼠。大鼠的周龄及体重为5周龄、150-170g。各季节,经7日的适应性饲养后,按完全随机分组法将大鼠分为生理组(9只)、伪手术组(12只)、手术组(13只)。每组实验大鼠的数量基于前期实验研究大鼠手术操作的生存率约为75%。伪手术组、手术组的所有手术操作控制于5日内完成。三组大鼠在相同的饲养环境下进行饲养。分别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晚进行大鼠取材工作。饲养环境:所有大鼠室内饲养;自然光照时长为春季10±1h,夏季14.5±0.5h,秋季13±1h,冬季9±0.5h;相对湿度为40%-50%。2.2.3指标检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清MT以及海马MTR、AC、cAMP、PKA、CREB的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海马Gs、Gi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 CREB mRNA 的表达。2.2.4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展现。运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各指标数据的统计分析。对符合正态分布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对不符合正态分布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P<0.05即被认为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3结果3.1生理组血清MT、海马MTR四季表达水平:血清MT、海马MTR的表达在四季存在冬>秋>春>夏的四季节律性(血清MT:P<0.01;海马MTR:P<0.05)。3.2生理组海马Gs/Gi-cAMP-PKA-CREB信号通路四季表达水平:Gs/Gi在四季存在冬>秋>夏>春的四季节律性(P<0.01);AC、cAMP、PKA、CREB、CREB mRNA的表达在四季存在冬>秋>春/夏的四季节律性(P<0.01)。3.3摘除松果腺对血清MT、海马MTR的影响:相较生理组,手术组血清MT、海马MTR四季表达节律转为冬>秋>春/夏春(P<0.01);手术组四季血清MT、海马MTR的表达水平降低(P<0.01)。3.4摘除松果腺对海马Gs/Gi-cAMP-PKA-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相较生理组,手术组Gs/Gi四季表达节律转为秋>冬>夏>春(P<0.01);手术组AC、cAMP、PKA、CREB、CREB mRNA四季表达节律转为秋>冬>春/夏(P<0.01);春季手术组Gs/Gi、AC、cAMP、PKA、CREB、CREB mRNA 的表达水平降低(Gs/Gi、AC、CREB mRNA:P<0.01;cAMP、PKA、CREB:P<0.05);夏季手术组 AC、cAMP、PKA、CREB、CREB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cAMP、PKA、CREB、CREB mRNA:P<0.01;AC:P<0.05);秋季手术组 Gs/Gi、AC、cAMP、PKA、CREB、CREB mRNA 的表达水平降低(AC、cAMP、PKA、CREB、CREB mRNA:P<0.01;Gs/Gi:P<0.05);冬季手术组Gs/Gi、AC、cAMP、PKA、CREB、CREB mRNA 的表达水平降低(P<0.01)。4结论4.1理论研究提出研究假说“肝主疏泄、调节情志,应时而变”的微观机制可能与松果腺-MT对海马MTR的直接调节作用相关,其调节作用的神经细胞信号转导机制可能与海马Gs/Gi-cAMP-PKA-CREB信号通路具有相关性。4.2实验研究4.2.1血清MT、海马MTR以及海马Gs/Gi-cAMP-PKA-CREB信号通路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季节节律性,表现为春夏季较低、秋冬季较高。4.2.2松果腺-MT可能是四季节律调节海马功能的中介之一。4.2.3松果腺-MT对海马功能具有直接调控作用,其调控机制与海马MTR及Gs/Gi-cAMP-PKA-CREB信号通路相关,且具有季节选择性、程度差异性、调控复杂性的调控特点。4.2.4“肝主疏泄、调节情志,应时而变”具有科学内涵,其微观机制可能与松果腺-MT-海马MTR以及Gs/Gi-cAMP-PKA-CREB信号通路相关。

韩宇[2](2021)在《5-羟色胺对猪早期胚胎发育及表观遗传修饰的影响》文中指出5-羟色胺对猪早期胚胎发育及表观遗传修饰的影响5-羟色胺(5-HT)是一种神经递质和生长因子,其发挥作用通常依赖于与其受体的结合。当机体受到刺激,出现应激状态时,会造成体内5-HT分泌紊乱,影响生长发育。近年来,诸多证据表明5-HT在雌性生殖系统中广泛表达,促进细胞增殖及分化,并在卵泡及胚胎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5-HT参与调控小鼠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且这一研究已取得显着进展。在猪这一物种中,雌性生殖系统中是否存在5-HT和受体,5-HT对胚胎发育、卵泡发育是否有影响,5-HT与胚胎发育的表观遗传是否有相关性,这些都还未见报道。为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以猪体外培养的孤雌激活早期胚胎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如下实验。首先,在实验组胚胎培养液中添加5-HT,检测了5-HT对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5-HT对不同阶段早期胚胎中各受体表达的影响。研究发现实验组胚胎的卵裂率及囊胚率下降,囊胚的细胞总数减少,凋亡细胞数增加,说明5-HT抑制了胚胎的发育能力及发育质量。经5-HT处理早期胚胎,5-HT2A、5-HT4及5-HT7受体在猪早期胚胎的表达出现了明显的变化,5-HT2A及5-HT4受体的表达水平在2细胞期显着升高,在4细胞及囊胚阶段显着降低;5-HT7受体的表达则完全相反,在2细胞显着降低,而在4细胞及囊胚期显着升高,表明5-HT可能通过5-HT受体影响猪的早期胚胎发育。接下来,经5-HT处理早期胚胎,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早期胚胎中多能性和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5-HT处理显着降低了多能性基因NANOG的表达,增加多能性基因SOX2及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表明5-HT能够通过调控基因表达影响猪的早期胚胎发育。最后,利用免疫荧光染色及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5-HT对猪早期胚胎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5-HT处理后,DNA甲基化未发生变化,H3K4me2及H3K4me3水平在2细胞期显着降低,在4细胞期显着增加,最后在囊胚期显着降低;H3K9Ac水平在2细胞期无显着差异,但在4细胞期显着增强,在囊胚期显着降低;H4K16Ac水平在2细胞期和4细胞期显着升高,但在囊胚期显着降低,表明5-HT处理会影响猪早期胚胎发育的组蛋白修饰水平。通过上述结果,我们推测5-HT可能通过受体介导调控基因表达,通过改变组蛋白修饰来影响早期胚胎的表观遗传,进而影响猪的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作为影响胚胎发育能力关键因素之一,卵母细胞的质量好坏尤为重要。哺乳动物卵母细胞位于卵泡内,其成熟伴随着卵泡的生长发育。颗粒细胞的发育及卵母细胞的成熟在卵泡发育过程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基于以上研究发现,5-HT对猪早期胚胎发育是有影响的,那对胚胎形成的重要参与者---卵母细胞是否有影响呢?5-HT是否参与调控猪卵泡发育和卵母细胞成熟?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通过上述实验发现,5-HT会影响猪早期胚胎发育,因此我们进行如下实验,首先,用5-HT处理卵母细胞,检测卵母细胞的第一极体排出情况,发现5-HT能够在1000μM时抑制猪卵母细胞成熟。接下来,用ELISA方法检测了猪体内三种不同发育阶段大、中、小卵泡分泌的5-HT含量,结果显示,大中小不同卵泡内分泌的5-HT含量差异显着,大卵泡内5-HT含量约为50 ng/m L,此结果表明,猪卵泡内分泌5-HT,且不同发育阶段卵泡内分泌的5-HT含量不同,推测5-HT可能与卵泡发育具有相关性。最后,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猪颗粒细胞的增殖相关基因,和雌二醇合成相关基因,结果显示,5-HT能够促进猪颗粒细胞的增殖,抑制雌二醇的合成。经以上实验结果,推测5-HT可能通过降低颗粒细胞的雌二醇的合成进而抑制猪卵母细胞的成熟,进而推测5-HT会影响猪的卵母细胞成熟及颗粒细胞雌二醇的分泌,进而调控了猪的卵泡发育过程。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研究5-HT与胚胎发育及卵泡发育的相关性奠定了基础,也为5-HT、雌性生殖及表观遗传三者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柳辰玥[3](2021)在《基于Homer1-mGluR5及mTOR通路探讨逍遥散对抑郁症肝郁脾虚证大鼠神经保护作用机理》文中提出目的大鼠暴露于慢性应激环境中会产生肝郁脾虚证候特点,同时也表现出抑郁样行为。逍遥散已被证明抗抑郁作用显着,临床中常用来治疗抑郁症。基础研究也表明,逍遥散可改善慢性应激引起抑郁样行为。神经损伤是抑郁症发病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研究表明,Homer1b/c被报道在慢性应激大鼠海马CA1区显着升高,并通过mGluR5影响下游mTOR通路,进而导致与突触生成相关蛋白PSD95和SYP表达降低,产生神经损伤。因此,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逍遥散对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复制的抑郁症肝郁脾虚证模型、谷氨酸诱导的HT-22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模型的抗抑郁作用是否与Homer1-mGluR5 及 mTOR 通路有关。方法1.体内实验: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NC)组和造模组,连续6周CUMS法复制抑郁症肝郁脾虚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CUMS第3周时,用糖水实验评价模型,筛选造模组大鼠糖水饮用量与NC组大鼠无统计学差异的,不纳入后续实验。其余大鼠随机分为3组,保证每组12只:模型组(CUMS)、氟西汀组(FLU)、逍遥散组(XYS)。第4~第6周边造模边灌胃逍遥散,氟西汀作为阳性对照药。6周后,通过大鼠的一般状态以及糖水偏好、强迫游泳、旷场实验等行为学实验评价大鼠的“肝郁”表现,用体重、进食量等方法评价“脾虚”表现。同时通过以方测证,观察逍遥散对抑郁症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的药效。用液质联用技术(UPLC-MS)指认逍遥散的有效成分,为逍遥散提供药效物质基础依据。化学比色法检测海马CA1区匀浆中谷氨酸(Glu)含量;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海马 CA1 区 Homer1b/c,mGluR5,p-mTOR,mTOR,p70S6k,p-p70S6k,p-4EBP1,4EBP1,PSD95 和 SYP 蛋白表达水平,PCR 检测 Homer1,mGluR5,PSD95和SYP的基因水平。2.体外实验:将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NC),谷氨酸组(Glu),慢病毒沉默组(Lv),逍遥散组(XYS)。慢病毒沉默组采用慢病毒沉默Homer1转染的HT-22细胞株;NC组、Glu组、XYS组用正常HT-22细胞株。Glu组、XYS组、Lv组用5mM谷氨酸诱导产生神经毒性的HT-22 Homer1沉默细胞株,XYS组用不同浓度XYS含药血清干预。分别用CCK8法观察XYS含药血清对HT-22细胞活性的影响,LDH检测逍遥散含药血清对HT-22细胞的毒性,用Western blot测定逍遥散含药血清对神经元细胞 Homer1b/c,mGluR5,p-mTOR,mTOR,p70S6k,p-p70S6k,p-4EBP1,4EBP1,PSD95和SYP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用RT-qPCR检测Homer1,mGluR5,PSD95,SYP的基因水平。结果1.体内实验(1)采用6周CUMS复制了抑郁症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逍遥散治疗后,可让CUMS大鼠毛色恢复光泽,大鼠的大便恢复正常形态,活跃度提高;可增加抑郁症肝郁脾虚证大鼠体重和摄食量。连续6周逍遥散治疗后,大鼠的抑郁样行为明显缓解,强迫游泳实验(Forcedswimmingtest,FST)中的不动时间减少,旷场实验(Openfieldtest,OFT)中的总运动距离增加,中央区的停留时间增加,糖水饮用量增加,这些都说明用逍遥散以方测证,显示出了对抑郁症肝郁脾虚证大鼠的疗效;(2)UPLC-MS结果显示,逍遥散的有效成分有:芍药苷,甘草苷,异甘草素,甘草素,柴胡皂苷a,姜黄素,阿魏酸;(3)逍遥散可降低CUMS诱导的大鼠海马CA1区谷氨酸含量;(4)逍遥散能降低CUMS大鼠海马CA1区Homer1 mRNA相对含量,升高mGluR5,PSD95和SYP mRNA相对含量;(4)逍遥散能降低CUMS大鼠海马CA1区Homer1b/c的表达,促进mGluR5,p-mTOR/mTOR,p-p70S6k/p70S6k,p-4EBP1/4EBP1 的表达,从而促进突触标记蛋白PSD95和SYP蛋白表达。2.体外实验(1)CCK8细胞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逍遥散含药血清对HT-22细胞活性无影响,逍遥散含药血清的最佳给药浓度为10%,谷氨酸最佳造模浓度为5mM,嘌呤霉素筛选未转染细胞的浓度为1.5ug/ml。(2)慢病毒转染HT-22细胞后可沉默Homer1,对Homer1基因沉默效率达到正常组的22.15%,翻译成Homer1b/c蛋白后,沉默水平达到35.94%。与正常组有显着差异,可以进行后续研究。(3)谷氨酸诱导HT-22细胞后产生显着毒性,逍遥散含药血清可起到保护作用,使HT-22细胞活力增加,毒性降低。(4)逍遥散干预谷氨酸诱导的HT-22细胞后,可以恢复正常的梭形纤维状形态。(5)逍遥散含药血清干预谷氨酸诱导的HT-22细胞后,能降低Homer1的mRNA相对含量,升高mGluR5,PSD95和SYP mRNA相对含量;可显着降低Homer1b/c的表达,促进mG1uR5,p-mTOR/mTOR,p-p70S6k/p70S6k,p-4EBP1/4EBP1 的表达,从而促进了突触标记蛋白PSD95和SYP表达,与Homer1沉默后的结果一致,说明Homer1可能是XYS的作用靶点,但还需进一步实验验证。结论(1)本实验的病证结合大鼠模型—抑郁症肝郁脾虚证,是通过连续不断的对大鼠施行六周温和不可预测的慢性压力而复制的,逍遥散以方测证药效显着;(2)逍遥散可改善抑郁样行为,增加摄食量和体重;减少在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增加旷场实验中的运动距离,增加在中央区的停留时间,增加糖水消耗量;(3)逍遥散可降低谷氨酸含量,减轻谷氨酸的神经毒性,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降低CUMS大鼠海马CA1区Homer1b/c表达,增加mGluR5表达,从而激活下游mTOR通路,促进与转录蛋白相关的p70S6k、4EBP1活化,从而使突触标记蛋白PSD95和SYP表达增加,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总之,本研究为揭示逍遥散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治疗抑郁症肝郁脾虚证提供了实验依据,其作用机制可能与Homer1-mGluR5及下游mTOR通路相关。

苑珊珊[4](2021)在《5-HT2A受体在腹外侧眶额皮质参与口面部疼痛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难治性疼痛综合征,其病因及病理机制不清。5-HT2A受体(5-HT2AR)在中枢神经系统具有疼痛调节作用。本课题探究了 5-HT2AR在三叉神经痛模型中的作用及其通过影响腹外侧眶额皮质(Ventrolateral Orbital Cortex,VLO)神经突触传递参与疼痛的机制。方法:1.设计不同的5-HT2AR shRNA干扰序列,将其包装成质粒并转染到HEK293-T细胞内表达。利用RT-PCR技术进行体外筛选,把干扰效率最优的5-HT2AR shRNA序列包装到腺病毒载体中,然后通过立体定位技术将其注射到小鼠双侧VLO脑区,并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进行验证。2.将筛选出含有5-HT2AR shRNA干扰序列的腺病毒载体注射到小鼠VLO区,建立5-HT2AR敲减动物模型。通过自发活动模型观察5-HT2AR敲减对于小鼠自发行为的影响;分别采用小鼠口面部福尔马林测试和眶下神经慢性缩窄术建立三叉神经痛模型,探究5-HT2AR敲减对小鼠口面部疼痛的影响。3.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不同组别小鼠VLO脑区神经元自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频率及振幅变化。结果:1.RT-PCR实验结果显示:序列为“GCTCAATTCCAAACTCCTTAA”的质粒干扰效率优于其他质粒。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该干扰序列明显降低了小鼠VLO脑区5-HT2AR蛋白表达水平。2.小鼠自发活动测试显示:对照组与5-HT2AR敲减组小鼠运动距离无统计学差异。3.口面部福尔马林疼痛实验显示:在疼痛早期时相,对照组与受体敲减组小鼠摩擦触须垫总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在疼痛晚期时相,受体敲减组小鼠摩擦触须垫总时间明显大于对照组。4.在眶下神经结扎模型中,与假手术组相比,术后眶下神经结扎组(IoN-CCI组)小鼠出现了明显的自发性疼痛和机械性异常疼痛,疼痛可至少维持21天;与对照组(NC-IoN-CCI组)相比,术后受体敲减组(KD-IoN-CCI组)小鼠对于同等力度的机械性刺激反应阈值降低;5-HT2AR激动剂2,5-二甲氧基-4-碘基苯丙胺(2,5-Dimethoxy-4-iodoamphetamine,DOI)干预后,两组小鼠机械阈值明显回调(NC-IoN-CCI 组为 0.43±0.06g,KD-IoN-CCI 组为 0.25±0.03g);与 NC-IoN-CCI组相比,手术后KD-IoN-CCI组小鼠摩擦触须垫总时间明显增加,5-HT2AR激动剂DOI干预后两组小鼠摩擦触须垫总时间明显减少。5.采用全细胞记录模式记录VLO脑区神经元放电活动,与对照组(NC-IoN-CCI组)相比,受体敲减组(KD-IoN-CCI组)小鼠VLO脑区神经元自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频率及振幅降低。结论:1.在三叉神经痛模型中,VLO脑区5-HT2AR表达水平降低使小鼠口面部疼痛增加;DOI干预后,小鼠口面部疼痛有所缓解。2.下调VLO脑区5-HT2AR表达水平降低了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流(sEPSCs)振幅及频率,影响了突触可塑性,这可能是5-HT2AR影响口面部疼痛的机制之一。

邢其郡[5](2021)在《天麻中的有效成分靶向MT1发挥镇静安神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睡眠已经是整个现代人类日常生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阶段,我们的一生中身体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处于睡眠的状态中,睡眠阶段具有恢复体力、消除一天的疲劳、促进身体发育和生长、增进学习记忆的作用,因此睡眠对于我们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受到自身内源性的压力和外源性的环境因素影响,表现为难以入睡、睡眠质量下降以及睡眠过程中易惊醒的失眠病症已经在社会中越来越普遍的出现。短期的失眠会导致疲惫、发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状态,而长期的失眠会导致抑郁、免疫力下降和代谢类疾病。因此失眠的问题不容忽视,目前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失眠治疗的常见的有苯二氮卓类药物,但其副作用多且危害大。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使用中药治疗疾病的传统,天麻更是自古以来就被证实具有镇静安神、息风止痉,治疗头晕、癫痫、失眠等疾病,而天麻中的化合物复杂多样且生理学效应众多,阻碍了新药的研发。因此,本文的研究方向选择天麻中的活性成分包括天麻素、巴利森苷A和巴利森苷B以及本实验室已经构建好的睡眠系统相关受体如多巴胺受体D2、D3,食欲素受体OX2、褪黑素受体MT1、MT2高表达细胞株为平台筛选可能发挥镇静安神作用机制的潜在靶点。根据本研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天麻素和巴利森苷A能够通过MT1受体而上调p-ERK水平,并且提高程度呈现浓度依赖性。接着通过热稳定性、蛋白酶切实验以及受体探针FRET基线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巴利森苷A与MT1受体的结合能力,并对MT1受体结合口袋的关键氨基酸位点突变后巴利森苷A无法通过其激活ERK1/2,表明巴利森苷A与MT1受体特异性结合激活下游的信号通路。通过鼻腔注射的方式将天麻素、巴利森苷A和巴利森苷B给药小鼠诱导小鼠的睡眠实验发现天麻素、巴利森苷A能够有效延长戊巴比妥钠诱导的睡眠时间,缩短小鼠入睡潜伏期,降低小鼠的自发活动能力,同时用ELISA法检测DA和5-HT表明天麻素、巴利森苷A可以明显增加小鼠大脑DA和5-HT的含量,通过q-PCR实验发现天麻素、巴利森苷A能降低肝脏和肾脏中的炎症因子的表达,但可以上调fos基因的表达,提示这两种化合物可以活化小鼠中的神经元而降低炎症因子间接促进睡眠而同时起到神经保护的作用。而对血常规生化检测发现三种化合物均对小鼠血液生化指标无影响。

孙科[6](2021)在《氟伏沙明对结肠癌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结肠癌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治疗方法有限,我们期望找到一种有效治疗方案。新的药物研发需要一个比较长时间的周期并且需要耗费很多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因此,研究临床上的一些老药来开发其新的功能是当前研究热点。研究表明,Stat3在包括结肠癌在内的多种肿瘤中高表达,促进肿瘤进展,抑制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氟伏沙明作为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物,能够通过抑制肌动蛋白聚合,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我们前期发现其能够抑制肿瘤细胞中Stat3的表达。因此,该课题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了氟伏沙明对结肠癌的治疗作用,为临床上结肠癌治疗药物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探索氟伏沙明是否能够有效地发挥抗结肠癌作用。方法1.体外实验铺制结肠癌CT26细胞板,细胞培养箱中继续培养,待细胞完全贴壁后,加入不同浓度的氟伏沙明,继续在细胞培养箱中24h或48h,通过CCK8、Western blot以及细胞划痕等实验检测氟伏沙明对结肠癌细胞的杀伤、增殖、凋亡、侵袭及p-Stat3、PD-L1等相关蛋白的表达影响。2.动物实验将小鼠皮下按照1×106/只的剂量注射CT26细胞,建立肿瘤小鼠模型。模型建立后第7天,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氟伏沙明100μg组、氟伏沙明200μg组及氟伏沙明400μg组。腹腔注射氟伏沙明,每天注射1次,连续注射7次。最后一次注射后7天处死小鼠。(1)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探索不同剂量氟伏沙明对结肠癌荷瘤小鼠组织中p-Stat3、PD-L1、MMP2等肿瘤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2)观察不同剂量氟伏沙明对结肠癌荷瘤小鼠生存期及肿瘤生长的影响。(3)应用WB技术检测肿瘤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肿瘤组织内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应用FACS检测荷瘤小鼠脾脏中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比率的影响。结果1.CCK8实验表明,以不同浓度氟伏沙明分别作用于结肠癌CT26细胞24h及48h后,当浓度达到10μg/ml以上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杀伤肿瘤细胞。2.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以不同浓度氟伏沙明作用于结肠癌CT26细胞24h及48h后,浓度达到5μg/ml及10μg/ml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3.流式实验结果表明,以5μg/ml或10μg/ml的浓度氟伏沙明作用于结肠癌细胞24h及48h后,能够在显着增加肿瘤细胞的凋亡。4.WB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氟伏沙明作用于结肠癌细胞后对肿瘤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当作用于结肠癌细胞24h后,氟伏沙明的浓度为2.5μg/ml,5μg/ml及10μg/ml时能够增加LC3b及Cleaved-Caspase3的表达,抑制MMP2的表达。氟伏沙明的浓度为10μg/ml时显着抑制p-Stat3及PD-L1的表达。当作用于结肠癌细胞48h后,氟伏沙明的浓度为5μg/ml及10μg/ml时显着增加了Cleaved-Caspase3的表达,抑制了MMP2、p-Stat3及PD-L1的表达。5.相比应用PBS,应用氟伏沙明的剂量为100μg/只,200μg/只或400μg/只时显着增加了荷瘤小鼠脾脏中NK细胞的比率(图9C)。动物实验检测结果显示,与PBS组及100μg/只组相比,氟伏沙明的剂量为200μg/只或400μg/只时能够显着抑制小鼠肿瘤的生长。通过蛋白表达检测发现,氟伏沙明增加了LC3b的表达,抑制了MMP2、p-Stat3以及PD-L1的表达。6.与PBS组及100μg/只组相比,氟伏沙明的剂量为200μg/只或400μg/只时显着增加了肿瘤组织中CD4+及CD8+T细胞的浸润。7.相比应用PBS,应用氟伏沙明能够显着增加荷瘤小鼠脾脏中CD4+及CD8+T细胞的比率,同时增加了荷瘤小鼠脾脏中NK细胞的比率。结论该研究通过体内外实验证实了氟伏沙明具有增强荷瘤小鼠抗肿瘤免疫反应,发挥抗结肠癌作用的潜力,为临床上老药新用来治疗结肠癌提供了一种新的药物选择。

马文婷[7](2020)在《食欲素在抑郁症发病与治疗中的水平变化》文中指出目的:比较抑郁症组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食欲素水平,并观察抑郁症组在治疗前、后食欲素水平的变化,初步探讨抑郁症部分发病机制。方法: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10,ICD-10)抑郁发作诊断标准,17项版本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4分,年龄在18到60岁之间,正常进食者,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在15.500-23.900 kg/m2之间,既往无血糖、血脂异常史,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血糖、血脂检查无明显异常,共41例纳入研究作为抑郁症组;纳入健康志愿者42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于患者入院时、治疗4周末以及治疗8周末清晨6点采集外周血,同日进行临床资料收集、量表评估;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技术检测血清食欲素水平,比较抑郁症组、正常对照组之间食欲素水平差异以及抑郁症组患者治疗前后食欲素水平的差异。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41例抑郁症患者作为抑郁症组,4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41例抑郁症患者均完成为期8周的治疗。抑郁症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年龄、性别、BMI、吸烟饮酒史、受教育年限等一般人口学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抑郁症组与健康对照组两组食欲素水平运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进行分析。抑郁症组Orexin-A、Orexin-B中位数依次是53.654 pg/mL、66.141 pg/mL,正常对照组Orexin-A、Orexin-B中位数依次是46.572 pg/mL、105.494pg/mL,其中Orexin-A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29,P=0.303);抑郁症组血清Orexin-B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83,P=0.000)。2.一般人口学资料及临床资料对食欲素的影响:根据性别,有无发病诱因、有无家族史、自杀史、吸烟史、饮酒史,是否首次发作等将抑郁症患者分组,运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有自杀史患者Orexin-A、Orexin-B水平高于无自杀史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85,P=0.037;Z=-2.339,P=0.019)。另外,首次发作患者Orexin-B水平高于复发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01,P=0.045);有无发病诱因、有无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患者的Orexin-A、Orexin-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年龄、BMI、文化程度、总病程及发作次数等计量资料与抑郁症患者Orexin-A、Orexin-B水平的相关性,均未发现显着的相关性(P>0.05)。3.将抑郁症组基线时HAMD、PSQI评分与Orexin-A、Orexin-B水平作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基线时HAMD、PSQI评分与血清Orexin-A水平之间无相关性(r=-0.111,P=0.490;r=-0.950,P=0.553),而基线时HAMD、PSQI评分与血清Orexin-B水平之间均呈现显着负相关(r=-0.385,P=0.013;r=-0.345,P=0.027)。4.抑郁症组基线、治疗4周末及治疗8周末HAMD评分分别为28.512±3.802、14.049±3.605、7.731±3.924,抑郁症组基线、治疗4周末及治疗8周末PSQI评分分别为15.595±2.588、10.292±3.156、4.756±2.853。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后HAMD、PSQI评分均有显着差异(F=0.000,P=0.000)。5.抑郁症组Orexin-A基线、治疗4周末及治疗8周末水平分别是57.816±19.162 pg/mL、58.170±20.708 pg/mL、78.750±29.309pg/mL,Orexin-B基线、治疗4周末及治疗8周末水平分别是73.526±27.200 pg/mL、78.750±29.309 pg/mL、92.846±27.323 pg/mL。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后Orexin-A水平无显着差异(F=1.710,P=0.187),Orexin-B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988,P=0.000)。结论:1.抑郁症组患者Orexin-B水平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提示Orexin-B水平下降可能是抑郁症部分病因。2.随抑郁症患者症状的改善,Orexin-B水平明显升高,提示Orexin-B水平升高可能导致抑郁症症状的改善。

陈琦玲[8](2020)在《特殊类型高血压临床诊治要点专家建议》文中研究说明高血压是临床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之一,在我国发病人数高达2.45亿,而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远不尽如人意。就我国高血压患者数量和分布而言,高血压防治的主战场应当在基层,而特殊情况下的高血压的诊断治疗是我国一线医生棘手的问题。为了更好地配合国家推进高血压诊断治疗落实到基层,使基层医生更好地掌握特殊情况下高血压的精准治疗,编写了《特殊类型高血压临床诊治要点专家建议》。Framingham心脏研究表明,高血压与心脑血管事件有明显相关性。由于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而导致全身血管及脏器的损伤,同时脏器疾病又可加重或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因此有效控制高血压需要多学科联合作战。该专家建议共18个章节,从高血压的特殊类型、特殊人群、特殊背景等方面,对各种特殊类型高血压的特征进行了深入浅出、全面详实的阐述。具有以下特点:(1)详实阐述了围术期高血压、药物与高血压、肿瘤与高血压等继发性高血压及女性高血压、老年高血压、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卧位高血压与立位低血压,以及合并了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理障碍、免疫系统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脑部疾病等不同合并症的高血压;(2)简明扼要探讨了不同临床背景下的病因机制、病理生理改变、诊治思路、特殊用药原则等;(3)阐述了特殊类型高血压的规范化诊治新思路和具体策略;(4)探讨了相关疾病防治的最新进展,如中心动脉压、左右心功能在特殊类型高血压精准治疗中的作用与地位。该专家建议是落实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促进高血压防控工作的规范化,敬请关注。

李杉杉[9](2020)在《NLRP3炎症小体调节抑郁症中星形胶质细胞A1/A2表型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常见潜在的危及生命的精神疾病,其特征包括快感缺乏、精力减退、食欲不振、认知障碍、运动迟缓及具有自杀倾向[1]。抑郁症主要病理特征包括皮层、海马脑区体积和重量显着缩小,星形胶质细胞数量与密度显着降低,其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和钙结合蛋白S100β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阳性细胞数亦显着减少[2],同时伴有广泛的神经炎症反应,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家族成员(IL-1,IL-6)及前列腺素 PGE2(Prostaglandin E2)等致炎因子水平显着升高[3]。大量研究表明抑郁症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个体因素共同引起的疾病,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且临床使用的抗抑郁药物存在个体差异大、用药周期长、起效慢等不足之处[4]。因此亟需深入探究抑郁症的致病机制,为开发治疗抑郁症的新疗法提供方向。研究表明神经炎症与精神类疾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5]。MDD(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重度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临床研究数据表明,这些病人的脑脊液(Cerebral spinal fluid,CSF)和血清中 NLRP3(NOD-like receptors 3,NOD样受体家族3)激活的细胞因子浓度显着增加[6]。其下游分泌释放的IL-1β或IL-18可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机制刺激其他炎症细胞因子如IL-6和TNF-α释放,进一步放大炎症反应[7-8]。此外NLRP3炎症小体还介导小胶质细胞静息向激活形态学的转化过程[9],而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是应激模型小鼠海马区神经炎症反应的重要参与者[10],临床和基础实验共同说明NLRP3炎症小体可能介导抑郁症中神经炎症水平升高过程,提示NLRP3炎症小体可能开发治疗抑郁症的潜在有效治疗靶点。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疾病中,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经历增生、活化等过程,最终转变成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Reactive astrocytes,RAS)[11]。新近研究表明RAS具有极大的异质性,可划分为不同的亚型。其对CNS病变进程既可能有促进作用,又可能有抑制作用[12]。2012年ZAMANIAN等[13]用全身注射LPS诱导神经炎症模型和大脑中动脉闭塞术诱导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发现在两种疾病模型中RAS的基因表达具有显着差异,并将其称为A1型(A1s)和A2型(A2s)。A1s高度上调经典补体途径的基因表达,对突触有损伤作用,可能是有害的;A2s上调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研究发现A1型星形胶质细胞大量出现于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亨廷顿病(Huntington’s disease,H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等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中,且在疾病进程中起重要作用[14]。但其在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中暂无报道,因此研究A1/A2型星形胶质细胞在抑郁症中的作用及其具体信号机制,将为防治抑郁症提供新的靶点。CNS稳态发生紊乱,如在创伤、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发育和精神障碍时,会引起大脑神经广泛性炎症反应[15]。研究发现长期慢性应激情况下,小胶质细胞发生活化并向促炎表型转变,释放促炎细胞因子,影响星形胶质细胞的活性[16]。啮齿类动物模型脑区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相互作用干扰性增加,包括小胶质细胞上的CX3CL1及其受体CX3CR1表达减少,而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释放的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和ATP(Adenosine-triphosphate)表达增加[17]。此外小胶质细胞内NLRP3炎症小体分泌的促炎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引起神经元的分子变化,从而触发抑郁样行为[18]。此外C3补体蛋白可通过标记靶向突触,被小胶质细胞识别后发挥吞噬功能,进而触发突触修剪[19]。因此探讨胶质细胞-神经元网络在抑郁症中与A1/A2型星形胶质细胞表达及功能的相关性,有助于深化我们对抑郁症中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及神经元网络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基于上述研究总结并结合CNS中胶质细胞-神经元微环境的特征,我们推测抑郁症中存在A1/A2型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并通过胶质细胞-神经元微环境发挥其突触“修剪”或“营养支持”功能,影响小鼠的抑郁样行为。因此本文第一部分建立慢性温和应激(Chronicmild stress,CMS)模型,旨在从整体水平上探究抑郁症中星形胶质细胞A1/A2表型标记物的表达情况。时程性CMS模型结果显示,整个时程性CMS(2、4、6周)期间小鼠海马区A1型标记物呈动态变化水平,且应激4周时A1型标记物表达最多且幅度最大,而A2型标记物表达水平不变。给予氟西汀(Fluoxetine,FLX)药物治疗可减少A1型标记物表达水平,不影响A2型标记物表达水平。时程性CMS应激期间小胶质细胞形态呈持续性激活状态。时程性CMS应激期间神经元总体数目基本不变但在中后期突触形态受损、密度降低。以上结果表明CMS小鼠海马区A1型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的表达水平随CMS模型进展逐渐增加,此外小胶质细胞在病理进程中持续性活化,神经元突触形态在中后期受损。抑郁症发病机制复杂,其中炎症反应是主要致病机制之一。炎症小体尤其以NLR家族成员NLRP3炎症小体为代表是介导神经炎症的主要参与者。研究发现时程性CMS模型的小鼠海马区NLRP3炎症小体蛋白表达水平呈持续性增加状态[20]。基于此现象并结合第一部分结果,本文第二部分选用NLRP3整体敲除模式小鼠(NLRP3 KO小鼠)及其同窝对照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星形胶质细胞NLRP3敲除模式小鼠(NLRP3loxp/loxpGFAPcre/+小鼠)及其同窝对照NLRP3flox/flox小鼠、GFAPcre/+小鼠,小胶质细胞NLRP3敲除模式小鼠(NLRP3loxp/loxpCD11bcre/+小鼠)及其同窝对照小鼠CD11bcre/+小鼠和NLRP3flox/flox小鼠,旨在通过比较三种不同NLRP3敲除方式对CMS小鼠抑郁样行为及星形胶质细胞A1/A2表型的表达及其功能的调节作用,从整体水平探讨CMS模型中NLRP3炎症小体与星形胶质细胞A1/A2表型的表达及其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与各自对照组小鼠相比,三种不同NLRP3敲除方式均能部分缓解CMS小鼠抑郁样行为。此外比较三种不同NLRP3敲除方式对CMS模型组小鼠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A1/A2表型标记物的调节作用发现,与各自CMS模型组小鼠相比,星形胶质细胞NLRP3敲除模式小鼠(NLRP3loxp/loxpGFAPcre/+小鼠)海马区A1型标记物和A2型标记物表达水平均不发生变化,小胶质细胞活化形态和神经元数量不变,但神经元突触形态改善、树突棘密度恢复。NLRP3整体敲除模式小鼠(NLRP3 KO小鼠)及小胶质细胞NLRP3敲除模式小鼠(NLRP3loxp/loxpCD11bcre/+小鼠)海马区A1型标记物表达水平下降,A2型标记物表达水平不发生变化,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降低,神经元突触形态改善、树突棘密度恢复。以上结果表明NLRP3敲除尤其是小胶质细胞NLRP3敲除下调A1型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的表达水平及其突触损伤作用,进而缓解小鼠抑郁样行为。接下来对星形胶质细胞NLRP3敲除小鼠及其同窝对照NLRP3flox/flox小鼠、GFAPcre/+小鼠海马区其他与抑郁症相关病生理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敲除星形胶质细胞上NLRP3基因通过减轻海马区整体炎症水平,增加营养因子水平,改善细胞器内质网氧化应激水平、线粒体自噬障碍及星形胶质细胞焦亡水平,维持海马区内环境稳态进而缓解小鼠抑郁样行为。基于此,本文第三部分进一步阐明CMS模型中NLRP3炎症小体调节A1表型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的表达及其功能的分子机制。研究表明,炎症刺激条件下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分泌的TNF-α,IL-1α及C1q是诱导A1型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必需条件[50]。结果显示,星形胶质细胞上的NLRP3炎症小体在多种炎症模型(TNF-α+IL-1α+C1q、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基、IL-6)刺激下,均不影响其A1和A2型标记物的表达水平。使用MCC950选择性抑制NLRP3炎症小体或基因敲除NLRP3结果均表明抑制小胶质细胞上的NLRP3炎症小体可减少小胶质细胞上三种细胞因子(TNF-α、IL-1α C1q)分泌和释放,显着降低星形胶质细胞上A1型标记物表达水平,同时不影响A2型标记物表达水平。进一步机制研究发现,小胶质细胞敲除Caspase-1减少三种细胞因子(TNF-α IL-1α、C1q)分泌及释放,降低A1型标记物表达水平。抑制小胶质细胞NLRP3炎症小体上游的NF-κB通路,可显着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caspase-1前体切割及下游致炎细胞因子IL-1β释放过程,减少三种细胞因子(TNF-α、IL-1α、C1q)分泌,降低A1型标记物的表达水平。以上结果表明活化的小胶质细胞通过NF-,κB通路激活下游NLRP3/Caspase-1/IL-1β通路,促进TNF-α、IL-1α、C1q分泌及释放,进而诱导A1型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最后原代神经元毒性实验表明,小胶质细胞上NLRP3炎症小体通过诱导A1型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加剧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基介导的神经损伤作用。综上所述,本课题研究工作发现抑郁症发生发展过程中A1型星形胶质细胞持续性活化,在此基础上研究NLRP3炎症小体对A1型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及其功能的调控作用并阐明其分子机制,揭示小胶质细胞上的NLRP3炎症小体有望成为调节抑郁症中靶向A1星形胶质细胞药物研发的治疗靶点。第一部分抑郁症中星形胶质细胞A1/A2表型研究目的:研究在抑郁症发生发展中星形胶质细胞A1/A2表型标记物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WT小鼠制备时程性CMS模型,通过行为学评价小鼠抑郁样行为及FLX药物治疗效果。q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分别检测时程性CMS小鼠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A1型标记物和A2型标记物mRNA和蛋白及阳性共标细胞数的表达水平,评估小鼠海马区A1/A2型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时程性CMS小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Iba-1/CD68阳性共标数及Iba-1蛋白表达水平,评估小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时程性CMS小鼠海马区神经元胞核标记物NeuN、神经元突触密度指标PSD-95、Synaptophysin及神经元突触形态指标MAP2各自荧光强度和蛋白表达水平,评估小鼠海马区神经元突触损伤程度。结果:1)CMS六周给予FLX治疗,可缓解抑郁样行为;2)CMS两周小鼠海马区A1型标记物表达上调,A2型标记物表达水平不变;3)CMS四周小鼠海马区A1型标记物表达水平最高,A2型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表达水平不变;4)CMS六周小鼠海马区A1型标记物表达上调,A2型标记物表达水平不变;5)FLX可降低A1型标记物表达水平,不影响A2型标记物表达水平;6)时程性CMS小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Iba-1/CD68阳性共标数及Iba-1蛋白表达水平均持续性增加;7)时程性CMS小鼠海马区NeuN阳性细胞数基本不变,PSD-95、Synaptophysin及MAP2各自荧光强度和蛋白水平在CMS应激两周时基本不变,而在CMS应激四、六周时持续性降低。结论:1)CMS发生发展过程中,A1型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的表达水平升高,且4周时表达水平最高;2)CMS发生发展过程中小胶质细胞持续性活化;3)CMS应激中后期神经元突触密度降低、突触形态受损。第二部分NLRP3炎症小体调节抑郁症中星形胶质细胞A1/A2表型的作用目的:探究NLRP3炎症小体对抑郁症中A1/A2型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表达水平及其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运用NLRP3整体敲除模式小鼠(NLRP3 KO小鼠)及其同窝对照WT小鼠,星形胶质细胞NLRP3敲除模式小鼠(NLRP3loxp/loxpGFAPcre/+小鼠)及其同窝对照NLRP3flox/flox小鼠、GFAPcre/+小鼠,小胶质细胞NLRP3敲除模式小鼠(NLRP3loxp/loxpCD11bce/+小鼠)及其同窝对照小鼠CD11bcre/+小鼠和NLRP3flox/flox小鼠制备CMS模型,通过行为学评价小鼠抑郁样行为。qRT-PCR、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上述各品系CMS小鼠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A1型标记物和A2型标记物mRNA、荧光和蛋白表达水平,评估三种NLRP3敲除方式对A1/A2型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表达水平的影响作用。通过免疫荧光检测CMS小鼠海马区脑片Iba-1与CD68共标情况,评价三种NLRP3敲除方式对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的影响作用。通过免疫荧光和高尔基染色检测CMS小鼠海马区PSD-95、Synaptophysin、NeuN和MAP2各自荧光表达水平及树突棘密度和分枝长度,评价三种NLRP3敲除方式对神经元突触损伤的影响作用。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CMS小鼠海马区TNF-α、IL-1α、C1q蛋白水平。TSA多染检测星形胶质细胞NLRP3敲除模式小鼠(GFAPcre/+小鼠、NLRP3loxp/loxp小鼠及NLRP3loxp/loxpGFAPcre/+小鼠)海马区焦亡指标Caspase-1 p10/GFAP/PI三者共标情况,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星形胶质细胞NLRP3敲除模式小鼠(GFAPcre/+小鼠、NLRP3loxp/loxp小鼠及NLRP3loxp/loxpGFAPcre+小鼠)海马区焦亡指标(NLRP3、Caspase-1、Caspase-11、GSDMD和IL-1β)蛋白表达水平,评估小鼠海马区焦亡水平。qRT-PCR和ELISA分别检测星形胶质细胞NLRP3敲除模式小鼠(GFAPcre/+小鼠、NLRP3loxp/loxp小鼠及 NLRP3loxp/loxpGFAPce/+小鼠)海马区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及抑炎因子(IL-10)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星形胶质细胞NLRP3敲除模式小鼠(GFAPcre/+小鼠、NLRP3loxp/loxp小鼠及NLRP3loxp/loxpGFAPcre/+小鼠)海马区营养因子(BDNF、GDNF、NGF、VEGF和IGF-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星形胶质细胞NLRP3敲除模式小鼠(GFAPcre/+小鼠、NLRP3loxp/loxp小鼠及NLRP3loxp/loxpGFAPcre/+小鼠)海马区自噬指标(p62、LC3II和LC3I)和内质网应激指标(GRP78、CHOP 和 Caspase1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与WT小鼠、CD11bcre/+小鼠、GFAPcre/+小鼠、NLRP3loxp/loxp小鼠各自对照组相比,上述品系CMS小鼠均产生抑郁样行为,海马区A1型标记物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A2型标记物表达水平均不变;CMS小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活化程度均升高,神经元数量均不变但突触形态受损、树突棘分枝数及密度降低;CMS小鼠海马区TNF-α、IL-1α、C1q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2)与对照组相比,CMS组中NLRP3 KO小鼠的抑郁样行为部分改善,其海马区A1型标记物表达水平降低,A2型标记物表达水平不变;同时小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活化程度降低,TNF-α、IL-1α C1q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此外海马区神经元数量不变但突触形态和功能改善、树突棘分枝数及密度增加。3)与对照组相比,CMS组中NLRP3loxp/loxpGFAPcre/+小鼠抑郁样行为部分改善,其海马区A1和A2型标记物表达水平均不变;同时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活化程度不变,TNF-α IL-1α蛋白表达水平部分降低,C1q蛋白表达不变;此外海马区神经元数量不变,突触形态和功能改善、树突棘分枝数密度增加。4)与对照组相比,CMS组中NLRP3loxp/loxpCD11bcre/+小鼠抑郁样行为部分改善,其海马区A1型标记物表达水平降低,A2型标记物表达水平不变;同时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活化程度降低,TNF-α、IL-1α、C1q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此外海马区神经元数量不变,突触形态和功能显着改善、树突棘分枝数及密度增加。5)与对照组相比,CMS组中NLRP3loxp/loxpGFAPcre/+小鼠海马区焦亡指标、促炎因子各指标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抑炎因子、营养因子各指标表达水平升高;自噬指标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内质网应激各指标蛋白水平低。结论:1)NLRP3炎症小体尤其是小胶质细胞上的NLRP3炎症小体上调CMS小鼠海马区A1型标记物表达水平及其突触损伤功能,介导小鼠抑郁样行为发生。2)星形胶质细胞上的NLRP3炎症小体通过干扰CMS小鼠海马区内环境稳态水平,包括焦亡水平、炎症水平、营养水平、自噬水平和内质网应激水平,介导小鼠抑郁样行为发生。第三部分 NLRP3炎症小体调控抑郁症中星形胶质细胞A1表型的分子机制目的:阐明NLRP3炎症小体调控A1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及其功能的分子机制方法:1、离体培养WT小鼠、NLRP3 KO小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同时给予TNF-α(30 ng/mL)、IL-1α(3 ng/mL)、C1q(400 ng/mL)刺激 24h,或单独给予 IL-6(100ng/mL)刺激24 h,或离体培养WT小鼠原代小胶质细胞并给予LPS(100 ng/mL)刺激12 h后收集各组条件培养基(Microglia conditional medium,MCM),接着作用 WT 小鼠、NLRP3 KO 小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24 h,qRT-PCR、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分别评估A1型标记物和A2型标记物mRNA、荧光和蛋白表达水平。2、离体培养WT小鼠、NLRP3 KO小鼠原代小胶质细胞,给予LPS(100 ng/mL)刺激6 h,加入ATP(5mM)刺激30 min,收集各组MCM,孵育WT小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24h,qRT-PCR、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分别评估A1型标记物和A2型标记物mRNA、荧光和蛋白表达水平,ELISA和Western Blot评估细胞上清中TNF-α IL-1α、Clq及IL-1β蛋白表达水平。3、离体培养WT小鼠原代小胶质细胞,预孵育选择性 NLRP3 抑制剂 MCC950(100μM)30 min,给予 LPS(100 ng/mL)刺激 6 h,加入ATP(5mM)刺激30 min,收集各组MCM刺激WT原代星形胶质细胞24 h,qRT-PCR、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分别评估星形胶质细胞A1型标记物和A2型标记物mRNA、荧光和蛋白表达水平,ELISA和Western Blot评估细胞上清中TNF-α、IL-1α、C1q及IL-1β蛋白表达水平。4、离体培养WT小鼠、Caspase-1 KO小鼠原代小胶质细胞并给予LPS(100 ng/mL)刺激6 h再加入ATP(5 mM)刺激30 min后收集各组条件培养基MCM,孵育WT小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24 h,ELISA和Western Blot评估细胞上清中TNF-α、IL-1α、Clq和IL-1β蛋白表达水平,qRT-PCR、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分别评估星形胶质细胞A1型标记物mRNA、荧光和蛋白表达水平。5、离体培养WT小鼠原代小胶质细胞,预孵育NF-κB抑制剂 JSH-23(10μM)30 min,再给予 LPS(100 ng/mL)刺激 6 h 后,加入 ATP(5mM)刺激30 min,收集细胞上清和总蛋白。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评估NF-κB通路指标(p-p65、p-IKKβ、p65、IKKβ)蛋白表达水平及p65入核荧光表达水平,Western Blot评估NF-κB通路下游指标(NLRP3、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水平,ELISA和Western Blot评估细胞上清中TNF-α、IL-1α、C1q蛋白表达水平,qRT-PCR、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分别评估星形胶质细胞A1型标记物mRNA、荧光和蛋白表达水平。6、离体培养WT小鼠、NLRP3 KO小鼠原代小胶质细胞,给予LPS(100 ng/mL)刺激6 h,加入ATP(5 mM)刺激30 min,收集各组MCM(NLRP3基因敲除组);离体培养WT小鼠原代小胶质细胞,预孵育MCC950(100 μM)30 min,给予 LPS(100 ng/mL)刺激 6h,加入 ATP(5mM)刺激 30min,收集各组MCM(药理性抑制NLRP3炎症小体组)。将上述各组MCM分别孵育WT小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24h,收集各组条件培养基(Astrocyte conditional medium,ACM),分别记为ACM(NLRP3基因敲除-MCM组)和ACM(药理性抑制NLRP3炎症小体-MCM组)。离体培养WT小鼠原代神经元,加入收集到的上述各组MCM和ACM孵育24h。CCK8、LDH试剂盒检测上述各组MCM和ACM对神经元损伤作用。免疫荧光检测神经元胞核Hoechst染色水平及神经元轴突形态MAP2荧光表达水平。结果:1)星形胶质细胞敲除NLRP3均不影响三种不同刺激(TNF-α+IL-1α+C1q、IL-6、MCM)条件下A1和A2型标记物mRNA、荧光和蛋白表达水平;2)采用基因敲除NLRP3或药理性抑制NLRP3炎症小体均可降低LPS+ATP刺激后上清液中TNF-α、IL-1α、C1q蛋白分泌水平,进而下调A1型标记物mRNA、荧光和蛋白表达水平,但不影响A2型标记物mRNA表达水平;3)Caspase-1基因敲除下调LPS+ATP刺激后上清液中TNF-α、IL-1α、C1q蛋白分泌水平,抑制A1型星形胶质细胞活化;4)JSH-23抑制NF-κB入核下调其下游NLRP3、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水平,减少LPS+ATP刺激后上清液中TNF-α、IL-1α、C1q蛋白分泌水平,抑制A1型星形胶质细胞活化;5)离体给予原代神经元各组MCM或ACM,小胶质细胞NLRP3基因敲除前后的条件培养基均不具有神经元毒性作用,小胶质细胞上敲除NLRP3基因通过诱导A1型星形胶质细胞活化,降低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基诱导的神经元LDH分泌水平,提高神经元存活率并恢复神经元MAP2标记的轴突形态。结论:1)原代星形胶质细胞上的NLRP3炎症小体并不参与调控其自身A1/A2表型标记物的表达水平。2)原代小胶质细胞NLRP3炎症小体通过分泌TNF-α、IL-1α、C1q,诱导A1型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的表达。3)活化的小胶质细胞通上调NF-κB通路,激活下游NLRP3/Caspase-1/IL-1β通路,促进TNF-α、IL-1α、C1q分泌,诱导A1型星形胶质细胞活化。4)原代小胶质细胞上的NLRP3炎症小体通过诱导A1型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加剧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基介导的神经损伤作用。综上所述,本文工作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揭示A1型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的产生、活化及其突触损伤功能在抑郁症病理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拓展对抑郁症中胶质细胞-神经元微环境新的认识。2、发现NLRP3炎症小体尤其是小胶质细胞上的NLRP3炎症小体对抑郁症中A1型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及其突触损伤功能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阐明其分子机制,为深入理解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抑郁症中神经炎症假说提供新的视角,为加快开发以小胶质细胞上NLRP3炎症小体为靶点的抗抑郁药物提供新的证据。

Chinese Antituberculosis Association;[10](2019)在《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2019年简版)》文中认为序言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是我国政府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据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估算2017年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约1000万例,耐多药和(或)单耐利福平结核病(MDR/RR-TB)患者56万例。我国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估算2017年新发结核病患者约90万例,MDR/RR-TB患者约7.3万例。结核病仍是全球前10位死因之一,全球2017年估算因结核病死亡患者约157万例,中国因结核病死亡患者约3.7万例。由于耐药结核病患者传播时间

二、婴儿暴露于氟西汀不影响血小板5-羟色胺水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婴儿暴露于氟西汀不影响血小板5-羟色胺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肝应春,主疏泄、调节情志”研究松果腺在四季调节海马功能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综述
    综述一 “肝应春”理论现代实验研究进展
        1 “肝主疏泄,应时而变”现代实验研究进展
        2 “肝藏血,应时而变”现代实验研究进展
        3 “肝主疏泄、藏血,应时而变”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4 评述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松果腺-MT与情志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1 中医学对情志与疾病的认识
        2 松果腺-MT参与情志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3 评述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三 Gs/Gi-cAMP-PKA-CREB信号通路与情志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1 Gs、Gi与情志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2 AC-cAMP-PKA与情志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3 CREB与情志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1 “肝主疏泄,调节情志”理论内涵
        1.1 “肝主疏泄,调节情志”研究现状及不足
        1.2 从“五藏应时”分析“肝主疏泄,调节情志”的理论内涵
        1.3 “肝主疏泄、调节情志,应时而变”的调控机制
    2 “肝主疏泄、调节情志,应时而变”与松果腺四季调控海马的相关性
        2.1 海马调节情志功能与中医“肝主疏泄,调节情志”密切相关
        2.2 松果腺-MT对海马的直接调控作用
        2.3 松果腺-MT-海马与情志的季节性变化相关
    3 松果腺-MT四季调控海马情志功能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
        3.1 “松果腺-MT-海马神经内分泌网络”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与G蛋白信号通路相关
        3.2 松果腺-MT四季调控海马情志功能与Gs/Gi-cAMP-PKA-CREB信号通路相关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松果腺-MT对海马MTR四季表达的影响
        1 实验目的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主要实验设备及试剂
        2.3 实验步骤和方法
        3 结果
        3.1 四季节律及松果腺对MT浓度的影响
        3.2 四季节律及松果腺对海马MTR表达的影响
        4 讨论
        4.1 四季节律对血清MT季节节律性的影响
        4.2 松果腺对血清MT表达的影响
        4.3 四季节律对海马MTR季节节律性的影响
        4.4 松果腺-MT对海马MTR表达的影响
        4.5 手术创伤及麻醉对松果腺-MT-海马MTR表达的影响
        参考文献
    实验二 松果腺-MT对海马Gs/Gi-cAMP-PKA-CREB信号通路四季表达的影响
        1 实验目的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主要实验设备及试剂
        2.3 实验步骤和方法
        3 结果
        3.1 四季节律及松果腺对海马Gs、Gi蛋白表达的影响
        3.2 四季节律及松果腺对海马AC表达的影响
        3.3 四季节律及松果腺对海马cAMP表达的影响
        3.4 四季节律及松果腺对海马PKA表达的影响
        3.5 四季节律及松果腺对海马CREB表达的影响
        3.6 四季节律及松果腺对海马CREB mRNA表达的影响
        4 讨论
        4.1 四季节律对海马Gs/Gi-cAMP-PKA-CREB信号通路季节节律性的影响
        4.2 松果腺-MT对海马Gs、Gi蛋白表达的影响
        4.3 松果腺-MT对海马AC表达的影响
        4.4 松果腺-MT对海马cAMP-PKA-CREB表达的影响
        4.5 手术创伤及麻醉对海马Gs/Gi-cAMP-PKA-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
        4.6 松果腺-MT四季调控海马MTR-Gs/Gi-cAMP-PKA-CREB信号通路的特点
        4.7 松果腺-MT多途径调控海马功能
        4.8 “肝主疏泄、调节情志,应时而变”与松果腺季节性调控Gs/Gi信号通路相关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结语
    1 结论
        1.1 理论研究方面
        1.2 实验研究结论
    2 特色与创新点
        2.1 理论创新
        2.2 思路创新
        2.3 方法创新
    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

(2)5-羟色胺对猪早期胚胎发育及表观遗传修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综述部分
    第1章 5-羟色胺的研究进展
        1.1 5-HT的合成、转运及代谢途径
        1.2 5-HT及其受体家族的组成及结构
        1.3 5-HT及其受体家族对雌性生殖的影响
    第2章 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及表观遗传调控
        2.1 胚胎发育
        2.2 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观遗传调控
    第3章 哺乳动物的卵泡发育过程
        3.1 卵泡的发育
        3.2 卵泡的募集
        3.3 颗粒细胞与卵母细胞的联系
第二篇 实验研究
    第1章 5-羟色胺对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1.1 材料与方法
        1.2 实验方法
        1.3 结果与分析
        1.4 讨论
        1.5 小结
    第2章 5-羟色胺对猪早期胚胎表观遗传修饰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5-羟色胺对猪卵泡发育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3)基于Homer1-mGluR5及mTOR通路探讨逍遥散对抑郁症肝郁脾虚证大鼠神经保护作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综述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肝郁脾虚证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逍遥散治疗抑郁症肝郁脾虚证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研究
    前言
    第一部分 体内实验
        实验一 CUMS复制抑郁症肝郁脾虚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及逍遥散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统计学分析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二: 逍遥散通过调节Homer1/mGluR5及mTOR通路防治抑郁症肝郁脾虚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统计学分析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体外实验
        实验一: Homer1基因沉默慢病毒载体设计构建
        前言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二 逍遥散通过Homer1-mGluR5及下游mTOR通路对谷氨酸诱导的HT-22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统计学分析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4)5-HT2A受体在腹外侧眶额皮质参与口面部疼痛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英文缩写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附图

(5)天麻中的有效成分靶向MT1发挥镇静安神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睡眠
        1.1.1 睡眠的生理功能及其意义
        1.1.2 睡眠的监测及其判断
        1.1.3 睡眠时相的划分及其特点
        1.1.4 睡眠障碍概述
        1.1.5 睡眠剥夺与记忆
        1.1.6 睡眠障碍的治疗
        1.1.7 失眠动物模型的构建
    1.2 G蛋白偶联受体
        1.2.1 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及分类
        1.2.2 与睡眠相关的G蛋白偶联受体
    1.3 褪黑素受体在哺乳动物中参与的睡眠调节
        1.3.1 褪黑素受体
        1.3.2 褪黑素受体结构与分类
        1.3.3 褪黑素受体参与睡眠相关的功能
    1.4 天麻
        1.4.1 植物学
        1.4.2 天麻的成分
        1.4.3 天麻中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
    1.5 天然产物作用靶标的鉴定
        1.5.1 小分子探针技术
        1.5.2 细胞热转变分析技术(CETSA)
        1.5.3 药物亲和靶标稳定系技术(DARTS)
        1.5.4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FRET)
    1.6 鼻腔滴注的给药方式
    1.7 本论文研究意义
第二章 以MT_1、MT_2、OX_1、D_2、D_3为靶点的药物筛选
    2.1 实验材料
        2.1.1 菌种及质粒
        2.1.2 实验用细胞
        2.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2.1.4 实验试剂
        2.1.5 试剂配方
    2.2 实验方法
        2.2.1 细胞复苏
        2.2.2 细胞培养
        2.2.3 细胞传代
        2.2.4 细胞冻存
        2.2.5 Western blot
        2.2.6 化合物对受体高表达细胞系刺激实验
    2.3 实验结果
        2.3.1 以多巴胺受体D_2为靶点的药物筛选
        2.3.2 以多巴胺受体D_3为靶点的药物筛选
        2.3.3 以食欲素受体OX_2为靶点的药物筛选
        2.3.4 以褪黑素受体MT_2为靶点的药物筛选
        2.3.5 以褪黑素受体MT_1为靶点的药物筛选
    2.4 讨论
第三章 在MT_1受体水平上对天麻活性成分的验证和鉴定
    3.1 实验材料
        3.1.1 菌种及质粒
        3.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3.1.3 实验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酶切法验证天麻活性成分与褪黑素受体的结合
        3.2.2 热稳定(CETSA)法验证天麻活性成分与褪黑素受体的结合
        3.2.3 点突变方法
    3.3 实验结果
        3.3.1 巴利森苷A浓度梯度处理MT_1受体细胞验证相互作用
        3.3.2 热稳定法验证巴利森苷A与 MT_1受体细胞的相互作用
        3.3.3 酶切法(DARTS)验证巴利森苷A与 MT_1受体细胞的相互作用
        3.3.4 荧光共振能链转移技术(FRET)验证巴利森苷A与 MT_1受体的相互作用
        3.3.5 点突变关键结合位点区域氨基酸的褪黑素受体MT_1受体与巴利森苷A的相互作用
    3.4 讨论
第四章 天麻中的活性成分改善小鼠睡眠实验的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动物
        4.1.2 实验试剂
        4.1.3 实验试剂配方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分组
        4.2.2 鼻腔给药
        4.2.3 睡眠各指标指标判定
        4.2.4 自发运动能力测试
        4.2.5 q-PCR实验
        4.2.6 多巴胺(DA)和五羟色胺(5-HT)检测
        4.2.7 血常规检测
    4.3 实验结果
        4.3.1 天麻的三种入血成分给药小鼠可以发挥安神作用
        4.3.2 天麻的三种入血成分给药小鼠可以发挥镇静作用
        4.3.3 天麻的三种入血成分可以不同程度增加小鼠脑内神经递质多巴胺(DA)、5-羟色胺(5-HT)的含量
        4.3.4 天麻对小鼠脑肝肾脾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4.3.5 天麻对小鼠血常规生化指标的影响
    4.4 讨论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6)氟伏沙明对结肠癌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老药新用治疗结肠癌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7)食欲素在抑郁症发病与治疗中的水平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8)特殊类型高血压临床诊治要点专家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特殊类型高血压概述
    1.1 高血压的历史
    1.2 特殊类型高血压的概念
2 老年高血压
    2.1 流行病学特点
    2.2 老年高血压的病理生理特点
    2.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2.3.1 临床诊断
        2.3.2 临床特点
        2.3.3 鉴别点
    2.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2.4.1 治疗原则
        2.4.2 常规治疗
        2.4.2. 1 非药物治疗
        2.4.2. 2 药物治疗
        2.4.3 特殊情况下的治疗
        2.4.4 老年高血压合并异常血压波动
        2.4.4. 1 老年高血压合并体位性血压波动
        2.4.4. 2 餐后低血压
        2.5新进展
3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
    3.1 流行病学特点
    3.2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定义
    3.3儿童青少年血压测量
    3.4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原发和继发病因
    3.5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诊断性评估
    3.6 儿童青少年血压管理
    3.7总结
4 女性高血压
    4.1 女性在不同阶段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4.1.1 月经周期
        4.1.2 避孕药
        4.1.3 妊娠高血压
        4.1.4 更年期及绝经期
    4.2 各个时期降压药物应用有何异同及注意事项
        4.2.1 青春期
        4.2.2 育龄期
        4.2.3 妊娠期
        4.2.4 哺乳期
        4.2.5更年期
    4.3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高血压
        4.3.1 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高血压机制
        4.3.2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
5 围术期高血压
    5.1 围术期高血压定义
    5.2 围术期血压波动的病理生理机制
    5.3高血压患者术前评估及准备
    5.4围术期高血压降压药物的选择、静脉药与口服药的转换应用原则
        5.4.1 血压控制目标
        5.4.2 治疗原则
    5.5 特殊临床疾病围术期血压管理
        5.5.1 心脏手术围术期高血压管理
        5.5.2 主动脉夹层围术期血压管理
        5.5.3 妊娠期高血压围术期血压管理
        5.5.4 颅内病变围术期血压管理
        5.5.5 嗜铬细胞瘤围术期血压管理
6 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
    6.1 流行病学特点
    6.2 病理生理特点
    6.3 临床诊断要点
    6.4 常规治疗及特殊治疗
        6.4.1 高血压合并室上性心律失常
        6.4.1. 1 室上性期前收缩
        6.4.1.2心房颤动
        6.4.1. 3 其他类型室上性心律失常
        6.4.2 高血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7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
    7.1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7.1.1 流行病学特点
        7.1.2 病理生理特点
        7.1.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7.1.3. 1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断
        7.1.3. 2 鉴别诊断
        7.1.4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7.1.4. 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推荐
        7.1.4. 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推荐
    7.2 高血压合并心肌病
        7.2.1 流行病学特点
        7.2.2病理生理特点
        7.2.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7.2.4 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治疗要点
    7.3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7.3.1 流行病学特点
        7.3.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7.3.3. 1 临床诊断要点
        7.3.3. 2 高血压性心脏病鉴别诊断
        7.3.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8 泌尿系统疾病与高血压
    8.1 肾实质性疾病
        8.1.1 流行病学特点
        8.1.2 病理生理特点
        8.1.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8.1.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8.2 肾血管性疾病
        8.2.1 流行病学特点
        8.2.2 病理生理特点
        8.2.3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8.2.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8.3 肾上腺疾病
    8.4 透析患者降压药物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8.4.1 流行病学特点
        8.4.2 病理生理特点
        8.4.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8.4.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8.5 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后高血压的处理
        8.5.1 流行病学特点
        8.5.2 病理生理特点
        8.5.3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8.5.4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9 脑部疾病与高血压
    9.1 与高血压相关导致的脑部动脉硬化性疾患的处理原则9.1.1
        9.1.2 急性脑出血的血压管理
        9.1.3 病情稳定的脑卒中患者的血压管理
    9.2脑实质疾病引起的血压变化
1 0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
    1 0.1 流行病学特点
    1 0.2 病理生理特点
    1 0.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1 0.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1 1 心理障碍与高血压
    1 1.1 高血压合并心理障碍的流行病学特点
    1 1.2 高血压与心理障碍共病的发病机制
    1 1.3 高血压患者心理障碍的特性
    1 1.4 高血压患者心理障碍的识别
    1 1.5 高血压患者的双心治疗
        1 1.5.1 抗高血压治疗
        1 1.5.2 心理治疗及抗焦虑抑郁药物的应用
1 2 内分泌疾病与高血压
    1 2.1 糖尿病与高血压
        12.1.1流行病学特点
        12.1.2病理生理特点
        1 2.1.3 临床诊断要点
        1 2.1.4 治疗要点
        1 2.1.5 高血压的管理
    1 2.2 甲亢与高血压
        1 2.2.1 流行病学特点
        1 2.2.2 病理生理特点
        1 2.2.3 临床诊断要点
        1 2.2.4 鉴别诊断
        1 2.2.5 治疗方法
    1 2.3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与高血压
        1 2.3.1 流行病学特点
        1 2.3.2 病理生理特点
        1 2.3.3 临床诊断要点
        1 2.3.4 治疗方法
    1 2.4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CAH)与高血压
        1 2.4.1 流行病学特点
        1 2.4.2 病理生理特点
        1 2.4.3 临床诊断要点
        1 2.4.4 治疗方法
1 3 大血管疾病与高血压
    1 3.1 动脉夹层
        1 3.1.1 流行病学特点
        1 3.1.2 病理生理特点
        13.1.3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1 3.1.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1 3.1.5 最新进展
    1 3.2 间歇性跛行/外周动脉疾病
        1 3.2.1 流行病学特点
        13.2.2病理生理特点
        1 3.2.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1 3.2.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1 4 免疫系统疾病与高血压
    1 4.1 流行病学特点
    1 4.2 病理生理特点
    14.3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1 4.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1 5 肿瘤与高血压
    1 5.1 流行病学特点
    1 5.2 合并肿瘤患者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1 5.3 与高血压发病相关的肿瘤的诊治
    1 5.4 抗肿瘤药物与高血压的相关研究进展
    1 5.5 降压药物与肿瘤的相关研究进展
        1 5.5.1 利尿剂
        1 5.5.2 β-受体阻滞剂
        1 5.5.3 CCB
        1 5.5.4 ACEI
        1 5.5.5 ARB
16卧位性高血压与直立性低血压
    16.1卧位高血压[119]定义:
    16.2直立性低血压/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119]
        16.2.1定义
        16.2.2直立性低血压的症状和体征
        16.2.3筛查
        16.2.4治疗。
17药物性高血压
    17.1呼吸系统药物
    17.2抗菌药物
    17.3肝胆疾病药物
    17.4内分泌系统药物
    17.5肾内科药物
    17.6化疗药物
    17.7神经精神药物
    17.8麻醉药物
    17.9耳鼻喉科药物
    17.10非甾体消炎药
    17.11生殖相关药物
    17.12减肥药
18无创中心动脉压(CAP)及左右心功能测定在高血压精准治疗中的地位
    18.1无创中心动脉压
        18.1.1无创中心动脉压测定原理
        18.1.2中心动脉压与血压的相关性
        18.1.3中心动脉压测定在高血压精准治疗中的地位
        18.1.3.1反映靶器官损害和预测心血管事件
        18.1.3.2指导降压药物应用
    18.2无创左右心功能测定
        18.2.1左右心功能测定原理
        18.2.2左右心功能在高血压分型及精准治疗中的作用

(9)NLRP3炎症小体调节抑郁症中星形胶质细胞A1/A2表型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抑郁症中星形胶质细胞A1/A2表型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NLRP3炎症小体调节抑郁症中星形胶质细胞A1/A2表型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NLRP3炎症小体调节抑郁症中星形胶质细胞A1表型的分子机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婴儿暴露于氟西汀不影响血小板5-羟色胺水平(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肝应春,主疏泄、调节情志”研究松果腺在四季调节海马功能的机制[D]. 韩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5-羟色胺对猪早期胚胎发育及表观遗传修饰的影响[D]. 韩宇. 吉林大学, 2021
  • [3]基于Homer1-mGluR5及mTOR通路探讨逍遥散对抑郁症肝郁脾虚证大鼠神经保护作用机理[D]. 柳辰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5-HT2A受体在腹外侧眶额皮质参与口面部疼痛的机制研究[D]. 苑珊珊. 佳木斯大学, 2021(12)
  • [5]天麻中的有效成分靶向MT1发挥镇静安神作用的研究[D]. 邢其郡.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6]氟伏沙明对结肠癌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D]. 孙科.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7]食欲素在抑郁症发病与治疗中的水平变化[D]. 马文婷. 济宁医学院, 2020(01)
  • [8]特殊类型高血压临床诊治要点专家建议[J]. 陈琦玲. 中国全科医学, 2020(10)
  • [9]NLRP3炎症小体调节抑郁症中星形胶质细胞A1/A2表型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李杉杉.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1)
  • [10]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2019年简版)[J]. Chinese Antituberculosis Association;. 中国防痨杂志, 2019(10)

标签:;  ;  ;  ;  ;  

婴儿接触氟西汀不会影响血小板血清素水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