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大放异彩

让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大放异彩

一、让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闪光(论文文献综述)

董苏雨[1](2021)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主题整合策略研究 ——以生命教育主题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景惠[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编与教学研究 ——以人教社1978年版、1993年版、2001年版、2016年版为例》文中指出语文是一门基础性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是其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课程一直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任务,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人才。2017年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教材是实施语文教育的凭借和载体,文选型教科书是其典型特征,将“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纳入教材中,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宗旨的需要,也是教材编写者的责任。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成为语文教育的主旋律,初中语文教材也经历了多次变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所占比重也在发生变化,这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对教材编写的影响。查阅文献可知,一线教师和学者们多倾向于从教学论层面研究“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问题,较少关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编变革。因此本研究以改革开放以来四个主要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此类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选编特点,结合实际教学篇目,为初中语文教师在教授“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方面,提出可供参考的教学策略。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首先对革命传统以及“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初中语文教材中“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研究概况,明确研究意义,确定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论文主体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分析初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价值取向,明确“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教育价值。第二部分,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中语文教材版本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四个版本教材的选编情况,为后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编情况做铺垫。第三部分,详细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初中语文教材中“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编情况,分别对选文篇目、特征以及编排分布、特点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第四部分,对改革开放以来四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文情况和编排情况给予评价与建议。第五部分,根据选文和编排特点,对“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和学习提出了可行性策略。结语部分总结本论文的成果并反思不足之处。

白雪[3](2020)在《基于冯友兰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境界教育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升级表达,语文核心素养依据个人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明确指出对于语文的学习应是一个由外显至内隐,再到层级发展与内在逻辑提升的生命内化的实践过程。由此,语文教育的过程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进阶(境界)教育的过程。境界一词虽内蕴丰富,但生命价值的实现维度等同于人生境界的达成高度,生命的真谛无非始终处于意志、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新解构,顺势建构的无限更迭之中。将语文学科赋予境界说教育,能够对中学语文产生新的实践意义,弥补现阶段语文教学内容的不足以更好培育中学生意志、思维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反观当下中学语文教育现状发现仍受高考制度的影响,在实际教学环节中语文依旧身陷传统教学桎梏:过分重视学生成绩、片面强调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忽略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合理关照。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始终都围绕高考开展,教师往往依照教参对教材进行简单解读,难以挖掘教材资源中所隐含的文化生命精神;教学目标设计大多围绕考纲进行设计,忽视对达成学生人生境界的重视;教学过程内容大多仍套用固定陈旧教学模式,重视知识的掌握,轻视学生人生境界的培养,即思维、意志、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教学评价方式单一也多侧重以成绩为主的结果性评价,缺少对学生独特生命情感体验的人生境界的关照。基于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文教育的境界指向,立足当下语文教学的问题,故借助冯友兰人生境界说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第一,在挖掘教材资源方面,将冯友兰人生境界说作为解读教材和研讨课后思考题的新思路。第二,在教学目标设计方面,充实以往三维教学目标设计观念(以往三维教学目标设计为基础融入冯友兰人生境界说,找到教学目标与境界说的契合点以求达到进阶目的),以冯友兰人生境界说中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为人生境界的逐层递进过程,设计以磨砺意志、提升思维、索引情感的人生进阶(境界)教学目标。第三,在教学过程内容方面,充实模板化教学过程内容,利用冯友兰人生境界说依托不同文体内容和特点的阅读教学、多种主题意向和素材的作文教学、形式多样的口语交际活动来落实中学生思维、意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人生境界教育。第四,在教育评价方面,转变单一教育评价模式,增加意志磨砺评价、增设思维训练评价、增添情感索引评价。根据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环节的各项具体实施意见,以期对中学语文培育学生思维、意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人生境界教育有所助益。

龙慧杰[4](2020)在《初中语文教材当代文学选文变迁的教学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文中研究指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重新走向正轨,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作为教学活动的桥梁和纽带,教材的作用在教育实践领域不容小觑,它不仅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语文教材亦是如此,通过选文的编排云集众多语文学科知识,体现语文课程目标,影响不同阶段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道德品质修养、审美鉴赏能力。特别是建国后的当代文学选文,有着鲜明的时代语言和贴近生活的现实意义,对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时期的初中学生,具有潜移默化地引导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本文通过整理1978年以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当代文学选文的变迁,分析当代文学选文变迁的原因,试图阐释这种变化给语文教学活动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应对策略。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选题背景、国内研究现状、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研究方法分别进行了论述。此研究以初中语文教材中当代文学文学选文的重要性为选题背景,补充了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研究的范围,拓宽了对当代文学选文的教学影响研究,提出初中语文教师当代文学阅读教学的应对策略,有利于初中语文当代文学作品教学的有效展开。第二部分对1978年以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当代文学的变迁进行了统计及分析。统计从当代文学选文的数量、作者、主题三个方面进行,并分析出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当代文学选文变动的原因。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环境的变化,二是语文教育的要求,三是作者身份地位的影响。第三部分论述了当代文学选文变迁的影响。影响研究从语文教师的角度切入,从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变迁对语文教学的影响。第四部分是当代文学选文变迁的启示及应对策略,从时代性与经典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提出了当代文学选文变迁对初中语文教材选编的启示,从提高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掌握当代文学阅读教学新方法两个方面提出了当代文学变迁的应对策略。最后一部分为本论文的结语,概括总结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对初中语文教材中当代文学选文变迁的原因分析、教学影响探究是十分有意义的,通过提出相应的启示和应对策略,不仅有利于语文教材中当代文学选文的选择,也可以给初中语文教师当代文学阅读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肖羽[5](2020)在《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结合STEAM教育”的教学模式探索》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网络的普及,教育的时空界限越来越模糊。基于信息、多媒体、网络的自主学习、远程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逐渐成为信息化社会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在信息化社会里,在各科知识划分得越来越细的同时,知识的综合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具备多种知识和多种能力的“通才”在信息化社会里将具有更灵活的选择和更自由的生存空间。当今时代的飞速发展要求受教育者要具有开放性、创造性、开拓精神和未来意识,要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较好的合作共事能力。人才培养要求的改变意味着教学方式的变革,更多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智慧课堂便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智慧课堂具有整合教学资源、增强课堂互动、实现教学全流程管理的特点。因此,作为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智慧课堂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受到一线教师们的热烈欢迎。但随着STEAM教育理念的兴起,小学语文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智慧课堂结合STEAM教育的研究还远远不够。针对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以课堂教学高效率学习与方式、自我效能理论、动机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探讨智慧课堂结合STEAM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意义、发展前景和应用方式,尝试为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一定的探索。

李玉莲[6](2020)在《教育戏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应用》文中提出教育戏剧是在教学中将戏剧元素和教育元素结合,运用戏剧和剧场的技巧、习式和元素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在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情感,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基础教育改革以来,素质教育不再只是追求分数的高低,更加看重学生在情感、态度、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教育戏剧在使用的过程中会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增加其体验,创造情境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教育戏剧的使用中促进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由此,在我国大陆,教育戏剧也逐渐受到学者和教师们的重视,中小学校园课堂都开始出现教育戏剧的影子,涵盖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的年级。学生现有的阅读理解与作者在文本中传达出来情感态度之间存在落差,阅读的核心是理解,阅读教学,就是解决以上两者之间的落差,教师教会学生读出作品中隐含的作者的态度,使学生的能力和经验得到提升。教育戏剧本身具有教育性质,本论文结合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分析语文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与教育戏剧的契合度,加之教育戏剧中使用戏剧元素符合义务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教育戏剧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提供理论基础。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多采用的是分析法,对文章中的字、词、句切割开来,逐一分析讲解,阅读教学中需要体验的知识,学生缺少体验的机会,使课堂变得毫无生气。本研究通过文献法、案例分析法和访谈法对教育戏剧在小学课堂中应用的五个案例进行分析,从教育戏剧的习式或元素和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径来分析教育戏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五个案例分别涉及童话、绘本、古文言文、戏剧主要四个类型的文本,在对五个案例分析后,归纳发现教育戏剧运用于语文阅读教学具有以下的特点:一、教育戏剧的习式和语文常规教学活动并行;二、教育戏剧既有课程形式的开展,也有当作教学手段使用的;三、不同类型的文本使用的教育戏剧的习式基本相同;四、教育戏剧适用于有肢体参与的学习材料;五、教育戏剧适合对材料的感知却不适合对材料分析。基于此,笔者得出教育戏剧在语文阅读教学应用的几点启示:一、转变教师观念,接纳教育戏剧;二、选择恰当材料,教师合理引导;三、加强专业培训,促进课堂的共生;四、紧扣教学内容,兼顾教学形式;五、留存教学档案,实施全面评价。

匡林刚[7](2019)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戏剧作品选编与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戏剧作为独特的文学体裁而存在,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戏剧涵盖诸多形式,包括舞蹈、文学、美术、表演等,其中表演为核心元素,其它形式均围绕表演而开展。戏剧通过形象的动作、个性的语言、冲突的剧情诠释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故事,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戏剧主要是通过生活场景及故事的塑造反映出其背后所代表的社会问题,具有动作性、假定性、综合性、语言性、冲突性等特点。中学语文教学中涵盖戏剧作品教学内容,通过戏剧作品教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同时促使学生养成优良的品德,这既是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中学语文实际教学中,如何选择适合的戏剧选文始终还没有达成一致,师生对戏剧缺乏足够的认知。本文以四种版本语文教学中的戏剧选文作为研究对象,对戏剧选文的选择标准进行综合分析,例如按照单元格编选、大范围内挑选、具有代表性等。结合中学语文教学中戏剧作品教学现状,通过设计问卷的方式,调查初中和高中两个学段教师和学生对戏剧作品和教学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对戏剧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剖解教学中存在的优缺点。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戏剧的分析不够透彻,教学方法不够灵活等。学生在戏剧教学中主要存在课业负担重缺乏足够的戏剧学习经历、对戏剧的认知不够等问题。师生间的种种问题都会削弱戏剧教学的效果。本文根据以上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第一,引导学生用审美的态度来学习戏剧。学生可以根据戏剧选文的某个点来进行阅读分析,从自己的兴趣入手,可以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例如戏剧的语言特色、文字内容、矛盾冲突、人物塑造等,也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情进行艺术性分析,了解人物的言语及动作所传达出来的情感,不同时期同一动作也会表达出不同的内容,通过艺术分析可以对戏剧有更深入的了解。第二,采用体验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安排学生先熟悉戏剧选文,学生对戏剧选文有一定的理解后,根据戏剧中的角色来组成戏剧表演组,分派角色,分别以朗诵的方式将戏剧选文的内容呈现出来,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会对戏剧人物有更为形象的认知,朗读过程结束后在小组内共同分析探讨,对戏剧选文和人物形象进行更深入的揣摩,了解戏剧所呈现的内容及内容所映射的社会现实。第三,读写结合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对剧本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揣摩,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补充戏剧内容或丰富人物语言及动作,对戏剧的人物形象有更详细的认知。教师可以组织活动,引导学生来阐述自己对戏剧人物形象的理解,从人物的台词、动作等来分析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戏剧所想表现的思想一定离不开其所呈现的时代,要从时代大背景出发,来分析戏剧中的人物,通过知人论世,在评价过程中提升对戏剧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对中学语文戏剧作品教学能有所帮助,有力地提升戏剧作品教学效果,使戏剧作品教学在中学校园里真正繁荣起来。

瞿一丹[8](2019)在《改革开放40年语文教育新话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改革开放已届“不惑之年”,进入了回顾总结、除弊兴利的历史新阶段。当我们立足于现时,并以崭新的姿态回顾这四十年的沧桑巨变时,会感受到艰苦奋斗后的慰藉,辉煌成就面前的自豪。同时,我们也需要对这段光辉岁月予以理性的反思与客观的评价,这既是一种延续成就的力量,也是一种面向未来征程的美好展望。本文将这种“成就的欣喜”与“反思的勇气”用于审视改革开放以来的语文教育。但是,四十年间的语文教育历史是静默而繁杂的,语文教育规律是隐晦而复杂的,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研究路径与研究视野:既能够让静默的历史“开口说话”,又能够将充斥于其间的繁杂事实统整为有深度的“生命体”。语文教育话语作为理解语文教育的符号化存在,能够满足研究需求、实现研究目标。但是,我们还需要考虑到,语文教育话语作为拥有多元性的陈述单位,涵盖于其中的话语言说内容与价值取向并非都吻合语文教育的发展规律,并非都能反映语文教育的行走足迹。事实上,真正能够说明、描述语文教育发展走向与嬗变轨迹的是那些在各个阶段“出类拔萃”、“与众不同”新话语,即语文教育新话语。语文教育新话语是指基于语文教育场域内的新变化、新语境而出现的,以语文教育认识论、方法论与实践论为核心议题,以生产、传播、实践与反思为行为导向,集对话性、实践性、价值倾向性为一体的新表述、新概念、新命题、新判断。基于以上的认识与思考,本文以话语为研究视角,以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语文教育新话语为研究对象,以语文教育新话语概念的厘清与分析方法的构建为基础,回顾、审视、反思改革开放40年来的语文教育新话语。进而,总结四十年间语文教育新话语的进阶关系与嬗变轨迹,窥见四十年间语文教育及其话语表征的发展状况,并据此为语文教育及其话语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思想借鉴与行动参考。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语文教育新话语的概论,对语文教育新话语予以全方面的扫描与定位,主要探讨语文教育新话语的诞生动因、概念体系与建构价值。其中,重点探讨语文教育新话语的概念体系,包括阐释语文教育新话语的涵义、特征与分类。第二章基于对“文本分析”、福柯关于话语的言说以及“批判话语分析”等理论的考究与借鉴,建构以分析向度、分析立场、分析视角、分析内容、分析步骤以及分析框架为具体表征的“语文教育新话语分析方法”,并由此彰显语文教育新话语分析方法的建构意义。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模块,基于前两章的理论铺垫,对改革开放四十年间的语文教育新话语进行具体分析。该章总体的分析逻辑为:以历时性分段与共时性总结为基础,根据语文教育新话语的场域规定,从繁杂的语文教育话语中筛选出四十年间的“语文教育新话语”,并予以具体的话语分析,包括话语文本评析、话语实践探析、话语价值解析。最终所呈现的改革开放40年语文教育新话语主要包括“大语文教育”新话语、“导学式教学范式”新话语、“语文学科现代化”新话语、“语文学科性质”新话语、“新生代语文教师”新话语、“××语文”新话语、“语用—语文”新话语、“语文核心素养”新话语。第四章主要是基于改革开放四十年间语文教育新话语的整体演绎与具体分析,对四十年间的语文教育新话语予以历时总结、现实反思与未来展望。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并根据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建构了本文语境下的“语文教育新话语分析方法”。基于语文教育新话语概念体系的明确与分析方法的明晰,本文对改革开放四十年间的八类“语文教育新话语”予以话语文本评析、话语实践探析、话语价值解析,进而总结四十年间语文教育新话语的进阶关系与嬗变轨迹,审视四十年间语文教育及其话语表征的发展状况,并据此为语文教育及其话语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思想借鉴与行动参考。

刘婷[9](2019)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亲情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人们的亲情观念和感恩意识正在逐渐减弱,初中阶段是学生人格发展、认知提升与情感完善的重要时期,语文课程融工具性与人文性为一体,它不仅需要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担负着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任,因此语文教材中的亲情教育内容课文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以逐步扩大使用的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以教材中的亲情教育课文为研究内容,将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方法相结合,通过不同语文教材版本的比较,给出教材选编、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上的建议,更好地加强亲情教育。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初中语文教材版本比较的梳理与亲情教育在教材中的应用分析,以部编版亲情课文内容为研究对象的相关解读仍需做进一步探讨,以期为初中生的亲情教育提供更切实有效的方式方法。其次从定义阐释及初中生现状分析两方面简要地介绍亲情教育的内涵,再从理论层面与现实层面双重论证初中生亲情教育的必要性。理论上包括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和情感教学心理学,现实意义则主要针对初中生和语文课程而言,均是为了突出亲情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随后再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亲情内容课文的选编情况,包括年级阶段的分布、文章体裁的归纳以及篇目内容的整合。并通过部编版与人教版教材亲情教育因素的比较,得出亲情教育内容在部编版中初中语文教材中编排的优点与不足。针对部编版教材中的不足点,就教材、教学、学习三个维度对不同对象给出不同的建议。在分析出的编排特点基础上,针对不足给出选编建议。同时联系具体的亲情教育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方面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建立教材与学生、教学的联系,同时也建立起社会、家庭与学校的联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语文素养。最后总结全文,就部编版的更新情况做进一步说明,对论文的相关研究也会继续,同时,教学与学习两方面的方法建议随教学经验的累积也会不断更新与调整。

洪凤娇[10](2018)在《生命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的渗透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新世纪以来,迅速发展的科技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人们的世界观面临社会新思潮的不断冲击,开始增加对物质的盲目追求,甚至唯钱是命,将自己的生命视为草芥,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人们的自我在金钱中迷失,生命本有的鲜活性不复存在。而学校教育也深受这一文化背景的影响。正是因为对生命教育的忽略,才导致学生厌学、校园欺凌、自杀等现象频发的后果,并对我们的教育底线发起一次次冲击。在大陆地区,生命教育已经有了十多年的推行历程,所取得的成绩显而易见,可社会对此依旧缺乏足够的重视,仍然不乏校园欺凌、自杀等一些现象,并且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全文除了前言和结束语外,共分四章。文章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为抓手,并与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措施深入分析,并将学生、家长和教师对生命教育和生命教育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情况的真实认识进行了具体展现,以此为基础,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对教材和教师的选择进行探讨。

二、让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闪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闪光(论文提纲范文)

(2)改革开放以来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编与教学研究 ——以人教社1978年版、1993年版、2001年版、2016年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意义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初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价值
    (一)初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文的价值取向
        1.救亡图存的抗争主题
        2.维护统一的爱国主题
        3.社会主义的建设主题
    (二)“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教育价值
        1.传承革命传统文化
        2.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3.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二、改革开放以来初中语文教材概述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中语文教材版本概述
        1.1978 年版: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语文》
        2.1993 年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
        3.2001 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4.2016 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中语文教材选编概述
        1.1978 年版: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语文》
        2.1993 年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
        3.2001 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4.2016 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
三、改革开放以来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编分析
    (一)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文分析
        1.初中语文教材“革命传统作品”的篇目概况
        2.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类型及特征
    (二)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编排分析
        1.1978 年版: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语文》
        2.1993 年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
        3.2001 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4.2016 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
四、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编评价与建议
    (一)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编评价
        1.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文评价
        2.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编排评价
    (二)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编建议
        1.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文建议
        2.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编排建议
五、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教学策略
    (一)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教师教学策略
        1.设定突出学科育人功能的教学目标
        2.选择挖掘作品育人价值的教学内容
        3.设计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教学环节
        4.运用契合语文学科素养的评价方式
    (二)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学生学习策略
        1.提升革命素养,落实学科育人
        2.迁移运用知识,书写阅读感受
        3.多向延伸阅读,拓宽学习视野
        4.参与实践研学,传承红色基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改革开放以来初中语文教材篇目汇总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3)基于冯友兰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境界教育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选题缘起
    1.2 选题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
    2.2 国外研究现状
3.核心概念及理论依据
    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3.1.1 境界的概念
        3.1.2 冯友兰人生境界说的基本认识
        3.1.3 冯友兰人生境界说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联系
        3.1.4 冯友兰人生境界说与语文课程标准之间的理论联系
4.基于冯友兰人生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现状分析
    4.1 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4.1.1 调查对象的选取
        4.1.2 问卷编制的确立
    4.2 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现状分析
        4.2.1 学生问卷分析
        4.2.2 教师访谈记录分析
    4.3 基于冯友兰人生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4.3.1 解读教材创新不足,学生自我觉解能力有待提升
        4.3.2 教学目标设计观念略显陈旧,学生意志教育有所不足
        4.3.3 教学内容实施过程略微固定,学生思维教育有待充实
        4.3.4 教学评价模式轻微单一,学生情感评价有待渗透
5.基于冯友兰人生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策略
    5.1 冯友兰境界说之多角度解读文本
        5.1.1 巧借教材重塑澄明本心
        5.1.2 运用课后思考题研讨人生境界新路径
    5.2 冯友兰境界说之充实三维教学目标设计
        5.2.1 立足自然境界以人生境界说之自然境界,磨砺意志
        5.2.2 突破功利境界以人生境界说之道德境界,提升思维
        5.2.3 超越道德境界以人生境界说之天地境界,索引情感
    5.3 冯友兰人生境界说之拓充模板化教学内容
        5.3.1 强化阅读教学训练力度
        5.3.2 拓展作文教学训练环节
        5.3.3 丰富口语交际活动训练项目
    5.4 冯友兰人生境界说之转变单一教学评价模式
        5.4.1 增加意志磨砺评价
        5.4.2 增设思维训练评价
        5.4.3 增添情感索引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调查问卷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4)初中语文教材当代文学选文变迁的教学的影响及应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当代文学选文变迁及其原因
    第一节 数量变迁
        一、总体性变化
        二、具体性变化
        三、变动中的共有篇目
    第二节 作者变迁
        一、作者的身份类型
        二、多次出现的作者统计
    第三节 主题变迁
        一、自然科学类
        二、人文精神类
        三、基础能力类
    第四节 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变化
        二、语文教育的要求
        三、作者身份地位的影响
第二章 当代文学选文变迁对教师教学的影响
    第一节 对教师教育观念的影响
        一、时代环境与教育观念的更新
        二、课程大纲(标准)的调整
        三、教与学主体关系的认知变化
    第二节 对教师知识结构的影响
        一、新增选文知识
        二、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知识
        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知识
    第三节 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
        一、教学方法多样化考量
        二、教学方法熟练度提升
第三章 当代文学选文变迁的启示及应对策略
    第一节 当代文学篇目选择的启示
        一、充分体现选文的时代性
        二、格外注重选文的承接性
        三、选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
    第二节 当代文学选文变迁的应对策略
        一、提高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
        二、掌握当代文学阅读教学新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5)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结合STEAM教育”的教学模式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有利于防止学习动力缺失
        1.2.2 为今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基础
        1.2.3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
        1.2.4 落实课改精神的需要
        1.2.5 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需要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1 智慧课堂的概念及特点
        1.3.2 智慧课堂的教学实践应用
        1.3.3 STEAM教育的研究
    1.4 拟解决的关健问题
    1.5 研究方法
        1.5.1 调查法
        1.5.2 经验总结法
2 相关概念和理论阐述
    2.1 智慧课堂
    2.2 STEM教育
    2.3 学习动机理论
    2.4 自我效能理论
    2.5 需要层次理论
    2.6 课堂高效率学习与方式
        2.6.1 课堂高效率学习
        2.6.2 课堂高效率学习方式
3 智慧课堂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
    3.1 智慧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3.1.1 提升自主学习的程度
        3.1.2 促进合作学习
    3.2 智慧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2.1 师资方面
        3.2.2 学生方面
4 “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结合STEAM教育”教学现状调査
    4.1 调查目的
    4.2 调查方法及对象
    4.3 调查结果
5 利用STEAM教育提高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5.1 模拟教学情境,激发探究动力
    5.2 组织交互活动,满足学生内需
    5.3 创造成功体验,提升学习成就感
    5.4 提出教学期望,增强学习信心
    5.5 公正教学评价,强化学习兴趣
    5.6 彰显教学魅力,体验实践挑战
    5.7 明晰教学原则探明改革方向
    5.8 加强理论运用,提升教学品质
        5.8.1 课前设计结合STEAM教育
        5.8.2 课中组织运用STEAM教育
        5.8.3 课后反馈拓展STEAM教育
        5.8.4 评价原则体现STEAM教育
    5.9 丰富教学手段,优化动机途径
    5.10 STEAM教育应用于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组织形式
        5.10.1 “分层递进式”教学组织形式
        5.10.2 “课题式”教学组织形式
        5.10.3 “开放式”教学组织形式
        5.10.4 具有发展观的教学组织形式
6 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结合STEAM教育”应用案例
    6.1 设计思路
    6.2 前期分析
    6.3 案例三:人教部编版语文书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教学案例
    6.4 反思与评价
7 结论及启示
    7.1 启示
    7.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教育戏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教育戏剧具有教育意义
        (二)基础教育改革的呼唤
        (三)教育戏剧研讨会之契机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教育戏剧
        (二)语文阅读教学
        (三)习式
    四、文献综述
        (一)教育戏剧的发展状况
        (二)教育戏剧的研究现状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教育戏剧运用于语文阅读教学的依据
    一、教育戏剧的理论基础
        (一)具身认知理论
        (二)多元智能理论
        (三)人本主义理论
    二、教育戏剧的应用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一)教育戏剧符合儿童生理发展特点
        (二)教育戏剧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三、教育戏剧与语文课程相切合
        (一)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为教育戏剧提供契机
        (二)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与教育戏剧相符
        (三)语文课程目标为教育戏剧指明方向
第三章 教育戏剧的习式
    一、师生共同活动
        (一)暖身游戏
        (二)坐针毡
        (三)模仿
    二、学生活动
        (一)即兴表演
        (二)角色扮演
        (三)肢体动作
        (四)画面定格
    三、教师活动
        (一)教师入戏
        (二)专家外衣
        (三)说故事
第四章 教育戏剧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的实践案例分析
    一、案例《我是一只小虫子》与案例分析(二年级)
        (一)案例描述
        (二)文本分析
        (三)教学过程分析
    二、案例《故事里的小剧场》与案例分析(二年级)
        绘本一:《大灰狼娶新娘》
        (一)案例描述
        (二)文本分析
        (三)教学过程分析
        绘本二:《叩叩叩,是谁呀?》
        (一)案例描述
        (二)文本分析
        (三)教学过程分析
        绘本三:《野兽国》
        (一)案例描述
        (二)文本分析
        (三)教学过程分析
    三、案例《木偶奇遇记》与案例分析(三年级)
        (一)案例描述
        (二)文本分析
        (三)教学过程分析
    四、案例《活见鬼》与案例分析(五年级)
        (一)案例描述
        (二)文本分析
        (三)教学过程分析
    五、案例《麦克白》与案例分析(四年级)
        (一)案例描述
        (二)文本分析
        (三)教学过程分析
第五章 教育戏剧运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
    一、教育戏剧习式和语文常规教学活动并行
    二、课程的教育戏剧和教学的教育戏剧
    三、不同类型的文本使用的教育戏剧的模式基本相同
    四、教育戏剧适用于有肢体参与的学习材料
    五、教育戏剧适合材料的感知却不适合对材料分析
第六章 教育戏剧运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一、转变教师观念,接纳教育戏剧
    二、选择恰当材料,教师合理引导
    三、加强专业培训,促进课堂共生
    四、紧扣教学内容,兼顾教学形式
    五、留存教学档案,展开真实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中学语文教材中戏剧作品选编与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附:本课题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人教版”等四种中学语文教材戏剧选文编排研究
    第一节 各版本教材戏剧作品选文数量与编排比较
    第二节 各版本中戏剧作品选文分析
第二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戏剧作品教学探讨
    第一节 中学语文教材中戏剧作品教学现状分析
    第二节 戏剧教学的问题反思及案例举隅
第三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戏剧作品教学原则与编选思考
    第一节 中学语文教材中戏剧作品教学原则及对策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材中戏剧作品的编选思考
结语
附录部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读研期间科研情况

(8)改革开放40年语文教育新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找寻新视角
    (二)文献综述:开辟新空间
    (三)概念界定:创生新语词
    (四)研究意义:追寻新意蕴
    (五)研究内容:审思新论域
    (六)研究方法:探索新路径
一、语文教育新话语概述
    (一)语文教育新话语的诞生动因
        1.语文教育新话语诞生的外部动因
        (1)时代品性的影响
        (2)话语研究的启迪
        2.语文教育新话语诞生的内部动因
        (1)教育改革的深化
        (2)语文教育的发展
    (二)语文教育新话语的概念构建
        1.语文教育新话语的涵义
        (1)本源概念:话语
        (2)场域属性:话语的“语文教育性”
        (3)时间规定:话语的“新质”
        (4)创生语词:语文教育新话语
        2.语文教育新话语的特征
        (1)对话性
        (2)实践性
        (3)价值倾向性
        (4)民族性
        (5)时代性
        (6)多学科性
        3.语文教育新话语的分类
    (三)语文教育新话语的价值生成
        1.新表述与新内涵
        2.新视角与新空间
        3.新路径与新方法
        4.新启示与新使命
二、语文教育新话语分析方法建构
    (一)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
        1.语言形式:文本分析
        2.话语秩序:福柯的研究视野
        3.多学科性:批判话语分析
    (二)分析方法的具体呈现
        1.分析向度:历史向度与社会向度
        2.分析立场:批判立场与多元立场
        3.分析视角:总体、个体与间性
        4.分析内容:话语文本、话语实践与话语价值
        5.分析步骤:线性推进与自然延展
        6.分析框架:多向度与多层次
    (三)分析方法的意义探寻
        1.创新思维
        2.更新范式
        3.构筑现实
三、改革开放40年语文教育新话语分析
    (一)语文教育新话语的确定与命名
        1.语文教育话语嬗变历程扫描
        (1)回归教育场域:改革开放初期语文教育话语
        (2)凸显科学主义:20 世纪80 年代语文教育话语
        (3)呼唤人文精神:20 世纪90 年代语文教育话语
        (4)走向多元发展:新世纪语文教育话语
        2.语文教育新话语的搜索与确定
        (1)筛选条件的阐明
        (2)分析对象的锚定
        3.语文教育新话语的组织与命名
    (二)语文教育新话语的样本与方法
        1.《“大语文教育”刍议》与图表分析
        2.《“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探索》与语词分析
        3.《语文学科的现代化问题》与结构分析
        4.“人文论”、“言语论”对比性文本与对比分析
        5.《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与风格分析
        6.《赵谦翔与绿色语文》与修辞分析
        7.《积极语用:21 世纪中国母语教育新观念》与逻辑分析
        8.“语文核心素养”不同路径对比性文本与间性分析
    (三)语文教育新话语的分析与阐释
        1.“大语文教育”新话语
        (1)“大语文教育”话语文本:清晰晓畅的表征
        (2)“大语文教育”话语实践:母题回归与革新
        (3)“大语文教育”话语价值:空间延展与规划
        2.“导学式教学范式”新话语
        (1)“导学式教学范式”话语文本:凝练精简的表达
        (2)“导学式教学范式”话语实践:范式转变与革新
        (3)“导学式教学范式”话语价值:关系重构与变革
        3.“语文学科现代化”新话语
        (1)“语文学科现代化”话语文本:系统完整的构建
        (2)“语文学科现代化”话语实践:时间沟通与延续
        (3)“语文学科现代化”话语价值:理性寻求与平衡
        4.“语文学科性质”新话语
        (1)“语文学科性质”话语文本:由破到立的演绎
        (2)“语文学科性质”话语实践:本体探索与争鸣
        (3)“语文学科性质”话语价值:本质思维的繁盛
        5.“新生代语文教师”新话语
        (1)“新生代语文教师”话语文本:实践提炼与反思
        (2)“新生代语文教师”话语实践:时代影响与呈现
        (3)“新生代语文教师”话语价值:代际传承与突破
        6.“××语文”新话语
        (1)“××语文”话语文本:修辞魅力的彰显
        (2)“××语文”话语实践:命题预设与运行
        (3)“××语文”话语价值:氛围营造与深化
        7.“语用—语文”新话语
        (1)“语用—语文”话语文本:严谨创新的论述
        (2)“语用—语文”话语实践:路径生成与践行
        (3)“语用—语文”话语价值:本位回归与提升
        8.“语文核心素养”新话语
        (1)“语文核心素养”话语文本:成熟规范的建树
        (2)“语文核心素养”话语实践:教学逻辑与建构
        (3)“语文核心素养”话语价值:本体解惑与澄明
四、改革开放40年语文教育新话语总结与反思
    (一)语文教育新话语的演变与总结
        1.话语文本:语用品质的提升
        2.话语实践:实践理性的转向
        3.话语价值:时代品性的彰显
    (二)语文教育新话语的思考与批判
        1.话语核心表述随意
        2.话语转换频率过快
        3.话语多元叙述芜杂
    (三)语文教育新话语的启示与展望
        1.规范文本呈现
        2.联动实践过程
        3.构建话语共同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亲情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一) 关于初中语文教材中亲情教育内容的研究
        (二) 关于亲情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初中生亲情教育的现状及价值探讨
    第一节 初中生亲情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亲情教育的内涵阐释
        二、初中生亲情教育现状与原因
        三、亲情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关系
    第二节 加强初中生亲情教育的理论依据
        一、从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看初中阶段的特殊性
        二、从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论语文学科的重要性
        三、从情感教学心理学探亲情教育的必要性
    第三节 加强初中生亲情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初中生健全人格
        二、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第二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亲情教育课文的选编情况分析
    第一节 部编版教材中亲情内容课文的选编整理
        一、课文年级阶段分布
        二、课文文章体裁归纳
        三、课文篇目内容整合
    第二节 部编版与人教版教材亲情教育因素比较
        一、亲情内容选编课文的数量比较
        二、亲情内容选编课文的编排比较
        三、亲情内容选编课文的形象比较
    第三节 部编版教材亲情教育课文选编的优点与不足
        一、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亲情类课文选编的优点
        二、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亲情类课文选编的不足
第三章 初中语文教材亲情内容课文的选编及学习建议
    第一节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亲情教育课文的选编建议
        一、亲人形象刻画的多样性
        二、亲情选文编排的合理性
        三、亲情课文内容的生活性
    第二节 初中语文教材亲情内容课文的教学建议
        一、创设亲情教学情境
        二、揣摩亲人形象特征
        三、品味亲情文章语言
    第三节 初中生语文教材亲情内容课文的学习建议
        一、扩大情感类课外阅读量
        二、积极投入亲情实践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10)生命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的渗透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研究的问题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研究的思路
    2、研究方法
(五)文献综述
    1、国内外生命教育研究动态
    2、生命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渗透的理论基础 二、生命教育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生命教育的基本概念
(二)理论基础
    1、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与生命教育
    2、生活教育理论与生命教育
    3、素质教育与生命教育
    4、新课程改革与生命教育 三、生命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的渗透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一)学生关于生命认知现状调查与分析
    1、样本的基本情况
    2、样本的生命认知现状分析
    3、样本的生命教育认知现状分析
(二)家长和教师的访谈内容的分析
    1、家长生命教育认知的调查和分析
    2、教师生命教育认知的调查和分析 四、生命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的渗透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师生命教育意识比较缺乏
(二)生命教育资源挖掘不充分
(三)教师缺乏适当的渗透生命教育方式 五、生命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改进策略
(一)增强教师生命教育意识
    1、语文教师要具备生命教育综合素养
    2、教师应从教学人向研究者转变
(二)挖掘语文课程资源
    1、教材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传承
    2、教材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文化气息
    3、教材中展现多彩的人生体验
    4、教材中富含灿烂的生命气息
(三)课堂教学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2、正确引导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 六、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附录 致谢

四、让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闪光(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主题整合策略研究 ——以生命教育主题为例[D]. 董苏雨. 西南大学, 2021
  • [2]改革开放以来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编与教学研究 ——以人教社1978年版、1993年版、2001年版、2016年版为例[D]. 景惠. 延安大学, 2021(11)
  • [3]基于冯友兰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境界教育策略研究[D]. 白雪. 天水师范学院, 2020(06)
  • [4]初中语文教材当代文学选文变迁的教学的影响及应对策略[D]. 龙慧杰.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8)
  • [5]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结合STEAM教育”的教学模式探索[D]. 肖羽. 西南大学, 2020(01)
  • [6]教育戏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应用[D]. 李玉莲.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中学语文教材中戏剧作品选编与教学研究[D]. 匡林刚. 安庆师范大学, 2019(01)
  • [8]改革开放40年语文教育新话语研究[D]. 瞿一丹.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9]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亲情教育研究[D]. 刘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生命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的渗透策略研究[D]. 洪凤娇. 辽宁师范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让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大放异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