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卢汉媒介思想研究现状述评

麦克卢汉媒介思想研究现状述评

一、对麦克卢汉媒介思想研究现状的检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茂增[1](2021)在《新媒体时代的文学理论》文中提出当前关于新媒体语境下文学理论教学问题的讨论,主要从技术的层面展开,这显然没有切中要害,因为新媒体对文学的影响,决不是简单的工具、载体意义上的影响,而是直接关乎文学的根本性问题。新媒体文学乃是一种全新的文学样态,现有的文学理论已无力对新媒体文学做出有效的解释,对新媒体文学的偏见和误解反映了文学理论的深层危机。文艺学要恢复其相对于其他文学学科的"元学科"地位,就必须基于当前新媒体文学的现实,对文学进行重新定义,并建构一种历史化的、反本质主义的文学理论。

鹿茸茸[2](2020)在《“媒介即讯息”的变异阐释》文中研究表明1980年代以来,学界对麦克卢汉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他的媒介理论在中国学界引起一时轰动,在国内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日渐揭开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神秘面纱,发现它在国内传播学界和文学领域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厚,也催生了许多新的理论研究点,至今关于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仍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但在现有的研究中,大多数都忽略了“媒介即讯息”理论在中国文学理论语境中的发展问题,同时缺乏梳理“媒介即讯息”理论在国内的发展轨迹,造成了学术研究中关于“媒介即讯息”理论是“技术至上论”的负面评价。于是重新审视媒介理论在中国当代语境中的研究价值是必要的,“媒介即讯息”理论对中国文学理论的研究产生变异影响,新媒介时代对文学理论研究现状的分析和理论走向的问题梳理是亟待解决的。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在中国文学理论的语境下,有将近四十年的理论影响。以媒介为核心的社会环境是文学理论发展的具体语境,也是研究者思考媒介理论对文学理论产生变异的必要因素。本文主要探讨20世纪80年代以来,“媒介即讯息”理论对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影响,分为80年代、90年代、2010年代以来三个阶段对媒介理论的认识、接受,对期间的主要问题作一梳理、分析,以立体呈现近四十年间中国文学理论的文化语境和未来理论走向的变化可能,系统分析媒介理论的跨学科作用,进而阐明“媒介即讯息”理论对当下文学本质、文学理论研究范畴的扩增、理论建构和学科走向的价值和理论适用问题。本文分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梳理国内外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研究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媒介即讯息”理论为主要研究对象,在中国文学理论的语境中对1980年代以来中国关于媒介研究的反思、学科建构的价值与影响等成果进行系统分析。第二章,“媒介即讯息”的原初含义。从提出该理论的作者的学术背景和在中国发展的学术背景入手,分析“媒介”和“讯息”的辞源流变,以此探究和分析该理论的主要内涵以及麦克卢汉本人对“媒介即讯息”理论的认识。第三章,“媒介即讯息”理论在中国文学理论语境中的历史梳理。先分析中国学界早期对“媒介即讯息”理论的接受,以时间为序分三个阶段,对媒介理论在中国文学理论语境中的变异研究进行了历史地分析,并以此作为考察国内文学理论发展问题的重要参照。在此基础上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界出现的文学媒介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历史线索。第四章,“媒介即讯息”理论在中国文学理论语境中的学术意义。本章在分析文学媒介审美属性的基础上,重新反思新媒介语境下的文学本质问题,同时,探究媒介对文学理论的学科建构作用,为适应媒介语境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资源,重建新时代文学理论的理论体系。结语,“媒介即讯息”的变异。总结了80年代以来,“媒介即讯息”理论带来丰富的理论资源,指出文学理论语境中的“媒介即讯息”在原旨的基础上发生了理论内涵和理论任务的变异,强调理论的本土化对本土文学理论建构的关键作用。对于媒介理论在中国文学理论语境中的研究,要充分考虑其历史语境和理论的复杂性,借鉴现有的理论成果,构建新媒介语境下的本土文学理论的新体系。

束开荣,杨石华[3](2019)在《现象学视角下《理解媒介》学术阅读史(1992—2019)》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以传播学界1992年至2019年间对《理解媒介》的学术阅读史为考察对象,在英伽登未定性概念与伊瑟尔游移视点理论的基础上,借助唐·伊德诠释透明性概念,为经典文本的学术阅读提供一种现象学的路径。《理解媒介》的文本解读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阅读、反思"误读"、比较分析、重读,它们总体上被统一于我—文本—媒介理论所指示的世界三者的变项关系中,这四个阶段所体现的关系变项是渐进、交缠而非突现、割裂的,在不同的阅读阶段,文本与读者间的诠释透明性各有侧重。《理解媒介》的学术阅读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术界对经典文本的读解具有文本诠释的连续性与阅读的流动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为理解其他学术专着的阅读史及其知识生产过程提供了较为新颖的切入视角。

徐思凡[4](2019)在《对“媒介即讯息”命题的再思考:印刷文化视域下的宋明儒学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其媒介理论的着名命题——“媒介即讯息”。该命题强调了长期以来被研究者忽视的“媒介”的重要性,并以其独特的神喻式表达方式提示了有关媒介的丰富思想,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指出真正影响人类文明史的乃是不断发展变革的媒介,而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内容,这使得人们重新审视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形态及其原因。美国媒介环境学者伊丽莎白·爱森斯坦花费十七年时间写出的巨着《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早期近代欧洲的传播与文化变革》则从欧洲近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三个方面出发,论证了印刷媒介为近代欧洲带来的巨变——它是欧洲走进现代的“动因”,有力地证明了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由于麦克卢汉神喻式的表达方式,人们对这一命题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理解。他关于“媒介窃贼,内容鲜肉”的比喻带有一定的“技术决定论”倾向,极易使人们忽视“内容”在传播过程中重要性。然而,中国社会并没有产生类似西方的社会巨变,与爱森斯坦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印刷媒介反而给宋明社会带来了某种程度的稳定,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印刷媒介所承载的内容——宋明理学。因此,本文将从内容重要性的角度来反思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命题。本文重点梳理了中国印刷媒介从唐末至宋明的发展史略,并结合科举制度史、宋明理学史来阐释权力对印刷媒介内容的利用与控制。经过深入研究,本文现有以下研究发现:首先,媒介本身的技术属性固然重要,但其在内容方面的影响力仍旧不容忽视。在内容方面,西欧印刷媒介承载了大量有关变革甚至革命的内容,而中国印刷媒介则被用来传播有助于社会稳定的宋明理学。随着宋明理学的广泛传播,异端言论渐渐失去了生存的舒适土壤,任何有违正统的言行都会招致大众的反对。其次,中国印刷媒介的发展与儒学复兴运动相伴而生。在印刷媒介的助力下,儒学重新占据了思想文化领域的主流位置。宋初儒学一反汉唐儒学的繁杂与琐碎,大胆地吸收佛老思想,建构起思辨性更强的思想体系——宋明理学。得益于科举制的推动作用,印刷媒介成为宋明理学思想的重要载体,从而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其三,统治者对王朝稳定的追求改变了中国印刷媒介发展轨迹。在印刷媒介诞生之初,统治阶级并不了解这种新媒介所具有的优势,直到五代末期,政府才开始组织大规模的典籍刊刻活动。进入两宋以后,统治者逐渐意识到印刷媒介之于政治的重要性,他们成立了专门的官方出版机构,出台各类相关法令,严厉打击不利于王朝统治的出版活动,维护社会稳定。从整体上看,中国印刷媒介承载着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宋明理学思想而不是引发社会动荡的变革性内容,这间接地促进了宋明社会的稳定,体现了权力和内容对印刷媒介的重要影响。因此,我们既不能对麦克卢汉“媒介窃贼,内容鲜肉”的比喻做出过度解读,走上技术决定论的道路;又要考虑“媒介即讯息”命题在中华文明中的适用性,批判地审视不合乎我国媒介发展特点的媒介理论。

翟羽佳[5](2018)在《新媒介话语的口语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时代,媒介本身所衍生的话语体系已盘根错节地深入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生活的话语体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各个层面。话语体系的改变,意味着人类思维和社会观念的相应流变。事实上,今日的媒介早已参与到社会资源配置的各个环节。近些年,随着新媒介的渐渐兴盛,社交行为的日益频繁以及社会关系的逐步紧密,口语在人们的生活中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地理范围上看,技术的发展缩小了人际交往的距离,人类活动的辐射面积骤然增大,口语的日常使用频率逐步增加;从时空范围来看,移动互联网的兴盛,使口语的传播伸向了无限多的可能区域,口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交际功用并拓展至社会的各个领域。理所当然,口语的相关研究开始得到广泛关注。口语,不论是初民社会的“口头遗存”,抑或是移动互联媒介中的“次生口语文化”形态,都内涵于人类意识的思维与价值,外延于日常生活的行为与习惯。今时今日,新媒介话语中的口语化现象日益凸显,并深刻影响到人们的日常语言、思维、以及交流,因而亟需加以重视和研究。本文论题“新媒介话语的口语化研究”建立在麦克卢汉的核心洞见“媒介即讯息”的理论光谱下,借鉴麦氏极富创造性的研究手法,尝试为当前纷繁复杂的话语生态开辟一种可能的研究路径。新媒介话语的口语化研究,以话语本身为解析对象,并将“口语化”看作一种被“建构”的客观存在。为了提供口语化的有效根据,本文将从多样化视角——包括传播视角、语言批评视角、意识形态视角等——来探索新媒介话语的口语化现象。论文的主体框架包括六大部分:绪论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由来、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等相关背景材料。第一章对论文论述的重要概念做相应的定义与深入,并评析新媒介话语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第二章从媒介环境学、唯物史观和文学意识形态的角度考察了新媒介话语口语化的背景,包括口语化的传播、观念以及表达背景。第三章以口头程式理论、应用语言学理论、文学意识形态理论为依据对新媒介话语的口语化进行新的理论阐释,包括口语传播的生成动因、文本的创作规律以及口头程式理论的语言分析及口语传播的意识形态性分析。第四章以新媒介话语与意识形态的新型互动为背景,考察了新媒介口语传播的意识形态性以及在这种互动的影响下产生的新特性。结语部分回应了口语回归的“忧虑”论,表达了对口语未来发展的期望,以及对口语传播学科建立的殷切盼望。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由来及研究意义、相关研究成果综述以及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问题,阐明了新媒介话语与口语化命题的学科依据,媒介与文学批评的关系,以及交叉学科的多层背景。本文选题是为了回应因新媒介话语突出的口语化特征带来的时代话语现象剧变对文学研究提出的新挑战,深入口语传播研究,提供媒介与文化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新视角。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梳理,我们发现新媒介话语口语化的趋势已在媒介环境学理论中初具端倪,只是就什么样的理论、什么样的学科背景来剖析这种现象的研究极为欠缺。在目前的研究成果中,更多的关注点仍在媒介理论或者单一理论(如口头程式)中无法走出,即便是对口头程式理论的生产力研究也认识较为浅显。本文认为,研究新媒介话语的口语化应该运用多学科理论交叉的方法,包括史诗研究(口头程式理论)、媒介环境学研究、大众传播学研究、应用语言学研究、文艺理论研究、意识形态研究等学术视野。第一章对论文论述的重要概念进行多级秩序的梳理与辨析,并评析新媒介话语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首先,对论文研究对象“新媒介”的涵盖时期做了界定,并对主要概念“媒介”与“媒体”进行了外延及内涵的意义厘清:内涵上,从中英互译、语义、传播、哲学四个层次分别界定了它们的意义和区别,解决了意义含混的现象;外延上,梳理新兴概念“自媒体”和“新媒体”的意义。其次,介绍了沃尔特·翁的“原生口语文化”与“次生口语文化”两个概念,“口语文化”理论奠定了本文媒介话语的研究基础,并尝试将“原生口语文化”应用到口头史诗文献中,为下文“口头程式理论”的阐释提供依据。第三,对“口语化”内涵进行了三个层次的梳理,包括话语文本的口语化、话语形式的口语化、以及书面语的口语化。最后,通过报告的形式着重分析了国内外社交媒体的使用以及发展现状。据报告显示,社交媒介的剧烈活跃,其输出话语的口语化景观已然填满了新媒介的语言生态,成为了新媒介话语分析的重要研究对象。第二章从媒介环境学、意识形态的角度考察了新媒介话语口语化的背景,包括口语化的传播、观念以及表达背景。首先,重新部落化后新的媒介场所建立催生了媒介话语的新裂变,人类一切感知被重构,新的官能被延伸继而颠覆,人们开始用新的语词来传递新的经验,并升级为更高层次的口语词来表征意义,口语的地位再次显着。其次,任何表达、思想的形成总是以一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为条件和组件,离开意识形态的纯粹“表达”是不可能的。当代意识形态的发展和新特征是个体自由意识和个人权利意识的觉醒。新媒介传播及其口语化完美地契合了这一变化,成功地满足了自我表达和发声诉权的需求,从而成功地建构了意识形态合法性。新媒介口语化内生于当代生活之现实状况,而当代意识形态状况则为口语化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条件。最后,从语音的有声属性以及“声觉空间”的视角分析了口语化的表达背景。声音是口语的输出载体,也是口语的表达方式。研究口语文化,有关口语的声学价值是无法避免的重要环节,与此相关的麦克卢汉“声觉空间”与莱文森“赛博空间”也是无法回避的“声音”研究背景。之后,文中以装置艺术展“透明的声音”为例,展示了新媒介的技术干扰下声音与时空的重构关系及其未来走向:有声性是声音不可磨灭的本源,声音作为部分感知的消失,会促使重新架构时空。第三章以口头程式理论、应用语言学理论、文学意识形态理论为角度对新媒介话语口语化进行新的理论阐释,包括口语传播的生成动因、文本的创作规律以及口头程式理论的语言分析及口语传播的意识形态性问题。首先,将口头程式理论中的“记忆力”与语言学中的“模因论”结合构建口语文本的生成动因。在语言学中,“模因复制力”是语言衍生的动力,而在口语的研究中,记忆力就是它的生产动力。口语研究的记忆力与语言学中“模因论”的复制力极为相似,新媒介话语中口语化倾向的表达激活了宿主储存在大脑世界中的海量知识库,并将它们与口语表达成果系结起来,构成所谓的记忆复合体,并在新媒介的传播中不断增强自身的话语记忆即复制能力。其次,口头程式理论的“程式化”和“套语”结构组成了口语文本的创作规律。“口头程式理论”是一个相对成熟的理论,它的“程式化”模式表现在具体的词型与句法中,并在多个口语遗存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无论从一般性到特殊性,还是从传统到口头,都得到了完善的力证。沃尔特·翁指给后来研究者一条极为重要的思路,既从原生口语文化的程式结构和思维动力中找到金钥匙,以此来打开次生口语文化的大门。他明确提出用“套语”“套语成分”“预制预料、构件”等来探索次生口语文化的特性,而这些术语正是“口头程式理论”的研究要义。第三,通过对新媒介话语具体语料的分析来力证口头程式理论的现代语言学意义。如:“帮XX上头条”套语系列、“俭省”系列与认知经济性、预制构件系列、“跨行接句”与IRC会话话轮。口头程式理论的完善梳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为日后研究更加丰富变化的“次生口语文化”打下坚实基础。最后,口语传播重要理论特性之一是其意识形态性,这源于文学所具有的意识形态性,本章将此作为理论阐释的深层理论背景,探究了文学及其传播的意识形态性问题。包括一般视角中的文学意识形态性问题,以及文学意识形性的本体论意蕴以及文学传播所具有的教化与虚幻的意识形态二重性。第四章的主要内容是新媒介口语传播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讨论。首先,本章详细阐述了新媒介传播区别于旧媒介传播的重要特征,它们的凸显基于意识形态的视角,包括:开放性、感性化、交互性、扁平化、平民化和局限性。开放性是新媒介传播区别于旧媒介传播的根本特征,它超越了旧媒介传播的生产/消费、发布/接受的二元对立,通过将两者统一起来完成了传播活动的“范式革命”,其他特征从属于这一根本特征。感性化和交互性则是口语化特性的子概念,扁平化与平民化造成了把关人的实际消亡,而新媒介文学传播的负面性则主要是体现在有限身份、有限效力以及真实性问题上。其次,新媒介受到意识形态规范的同时,意识形态自身的传播也利用和受制于新媒介传播的特性。在传播技术变革性更新和口语化趋势的影响下,当代意识形态传播也走入了新范式,共有以下新特性:公开化、感性化、双向化、平等化和有限性。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张力因为公开化和感性化而加剧了,意识形态传播也不再是自上而下的灌输或教化,而呈现为双向的互动,颠覆性地成为了平民主导的活动。当然,新媒介传播本身的不可控、倾向预设以及虚幻性也投射到了意识形态传播当中。最后,从现象描述的角度分析了常用新媒介中的意识形态表现,包括对西方新媒介场域中的西方意识形态和我国新媒介场域中的传统价值观的现象分析,在经验层面检验意识形态与新媒介传播的互动关系。结语部分回应了口语回归的“忧虑”论,表达了对口语未来发展的期望,以及对新学科建立的殷切盼望。如今泛媒化的趋势表明,一切可以称之为媒介的质料都会产生可供研究的文学现象,这都需要结合媒介条件以重新审视。研究新媒介话语的口语化,目的在于提高口语的地位,竭尽全力挽回人类失去的记忆能力。在新的媒介传播时代,口语与传播结合的新学科建立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加快新学科的建立,对于完善传播研究版图、解决媒介生态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黄金艳[6](2017)在《媒介融合态势下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思想与行为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基本范畴,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及其规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问题,也是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当代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都出现了与以往大学生颇为不同的变化:他们的价值观多元,自我且功利,亟须引导;他们的信仰状况复杂,世俗且非科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需要加强;他们的审美观整体、感性,倾向于娱乐化、消遣化;他们的人际交往方式多样,空间扩大,间接交往增多,却不能回避由于虚拟与现实之间强烈的人际反差造成的种种问题;在学习上,他们思路开阔、注重结论却缺乏论证,部分同学还出现口语化倾向、浅阅读的习惯以及错字、别字、火星文等不规范的写作能力下降问题;他们的消费观念前卫,自主多样,注重外观,也出现因人情、炫耀、攀比而导致的不良消费……大学生的这些变化是客观的,其变化原因尤其值得深究。在探究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原因时我们发现:媒介融合导致的媒介化社会生成以及社会形态的变迁是导致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媒介融合是媒介发展到现阶段的表现形式,媒介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媒介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在更深远的层次和意义上,媒介还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交往模式和一种文化模式。生活在不同媒介时代的人会受到所处时代媒介的影响,形成具有一定标志性符号的生活模式、交往模式和文化模式,并产生和维系一定标志性符号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正如我们经历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媒介决定社会特征的过程,在媒介融合态势下,社会呈现媒介化、小众化的形态,文化出现多元化和同质化的特点,并使得生活在其中的大学生发生深刻的变化:媒介建构的媒介环境影响大学生的认知,让他们的思想更加多元个性、自我功利;媒介塑造的思维方式改变大学生的思维,不论是审美、消费选择还是学习形式都出现图像化、碎片化、娱乐化的特点;媒介提供的技术优势颠覆大学生的生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学习以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甚至有的由于过度依赖媒介而出现异化现象。那么,面对媒介技术的影响力人类是否就无能为力了呢?马克思的工具理论告诉我们,尽管媒介工具的双刃剑作用一直在发挥,但是人类总是能够运用理性将媒介的发展纳入正确的轨道,发挥其向善的一面而遏制其为害的一面。是人类理性决定媒介传播的思想内容,不论是统治阶级的控制,还是新闻报刊人员的自觉,都含着人类理性的光辉;是人类理性能够认知媒介塑造的思维偏向,不论是文字媒介的理性思维塑造,还是电子媒介的视觉思维偏向,合理利用媒介建立在对媒介的充分认知之上;是人类理性在抗拒媒介的异化功能,从过去到现在一直到未来。今天,当我们面对大学生由于媒介融合而引发的种种变化,我们仍然要动用理性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应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置于教育的首要目的;面对媒介融合带来的新的挑战,应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并且充分运用先进的媒介技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综上所述,本论文的基本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遵循以下逻辑进行:第一章概念诠释,对本论文涉及到的主要概念诸如媒介、媒介融合、思想、行为等分别进行说明,并结合阐述媒介发展演变的历程及规律,强调说明媒介融合是媒介发展到现在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媒介与思想行为之间的关系,明确指出人类的实践活动(行为)创造了媒介,由人类创造的媒介反过来又对人产生影响,面对媒介影响,人类运用理性对其规约,使其为人类服务。第二章理论考察,对与本论文有关的媒介环境学派的主要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媒介理论进行梳理,尤其是在马克思工具理论的启发下对媒介力量进行深度探源,在此基础上构建媒介融合的理论,这是本论文的理论支撑。第三章实证调研,对当代大学生的媒介使用情况,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进行实证调研。第四章,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对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做了一个描述,思想方面的变化集中在价值观、信仰和审美三个方面,行为方面的变化集中在人际交往,学习及消费行为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规律和趋向分析和归纳。第五章,在现象描绘的基础上,运用媒介融合的理论,从媒介化社会、社会性变迁及个体性差异三个层面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变化进行深度解析,这是本文论述的重点。第六章对策研究,针对上述分析,运用人类理性,提出在媒介融合态势下对大学生思想行为进行系统调适,首先要确立大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教育理念,其次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最后应充分应用媒介从教育方法、教育载体、教育环境三个方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曾欣[7](2016)在《麦克卢汉在中国的接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歇尔·麦克卢汉是加拿大着名传播学家,二十世纪西方思想史上一位与众不同的人物,是电子时代、信息时代的先知,在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1964年,麦克卢汉最具影响力的着作《理解媒介》出版,并逐渐成为美国大学大众媒介课程的指定读物,由此爆发了世界上第一次的麦克卢汉热。但是60年代的中国大陆学术界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拒绝接受西方文化,因而这次的麦克卢汉热并未波及到中国。开始于90年代中后期的第二次麦克卢汉热,影响范围非常广,取得了比较多的学术成果。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兴起了第三次麦克卢汉热。大陆是从近两次的麦克卢汉热开始对麦克卢汉理论进行研究的,最先是翻译介绍其理论和着作,不断深入研究,并对传播学的本土化进行不断探索,取得的研究成果丰硕。实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快速融入世界,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我们强烈感觉到处于麦克卢汉所说的“地球村”之中。麦克卢汉及其媒介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中国学界接受麦克卢汉的基础和前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逐渐与国际接轨,传播学传入中国,麦克卢汉及其媒介理论被译介进来,国内学者开始对麦克卢汉进行研究,出现了大量研究麦克卢汉的成果。随后,麦克卢汉的代表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麦克卢汉精粹》、《机器新娘:工业人的民俗》,以及研究麦克卢汉的专着《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被深圳大学的何道宽翻译过来,使得麦克卢汉研究在中国取得进一步发展成为可能。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麦克卢汉的预言逐渐成为现实,研究其媒介理论的传播过程,应该结合中国学术思想史背景,客观全面的把握麦克卢汉思想的现实意义。本选题从麦克卢汉被接受的语境入手,从媒介技术发展的印证、中国传播学学科发展的需要、学者对麦克卢汉理论和着作的译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合近两次麦克卢汉热,可以看出麦克卢汉被接受呈现出接受主体局限性、接受对象特定性、接受方式多样性和接受内容本土性的特点。第二部分,将麦克卢汉在中国的学术形象进行梳理。其媒介理论自进入中国以来,经过三十几年的传播与接受,由于社会语境和个人因素的差异,学者经过不同的理解与阐释,麦克卢汉被树立成不同的学术形象。第三章分别讨论了麦克卢汉对我国的传播学、文学批评和美学三个不同学科的影响,对其研究不能片面的从传播学角度进行研究,而是要多方面、多学科综合考量,全面把握麦克卢汉精髓。

徐国君[8](2016)在《互联网时代的文化认同与疏离 ——基于重新部落化理论视角》文中认为麦克卢汉作为20世纪的传播学巨擘,提出电力时代(即当今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乃是不同于口语时代和印刷时代的第三种文化形态,并提出“重新部落化”这一术语揭示电力时代与口语时代的相似性。当今互联网的出现证明了麦克卢汉作出的预测性描述并非虚言。事实上,麦克卢汉并非仅仅描述而不做评价,他对电力时代以及前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特点以及问题都有或隐或显的议论,散见于《理解媒介》和《谷登堡星汉璀璨》两书中。本篇论文撷取麦克卢汉思想体系中的重新部落化理论视角,独辟蹊径,从文化疏离与文化认同的角度出发,探讨“感官恢复平衡”的时代意义。本文不局限于讨论原始部落时代与互联网时代的相似性,更着力于发掘其差异性,并力图从这种同和异的比较中,把握新媒体显性特征下的隐性影响。本文试图揭示作为媒介的互联网对文化认同的形塑作用,辩证看待“神经中枢系统”作为最彻底的自我截除对社会和个人造成的冲击与麻木。论文第一部分分析部落化文化和非部落化文化这两种文化的不同特征,指出部落化口语文化是以声觉为基础交流手段,以平衡感知为特点的整体思维;非部落化文字文化则是以视觉为基础交流手段,以分析序次为特点的理性思维。第二部分着重于揭示前互联网时代麦克卢汉眼中的文化问题,即部落文化的主要问题在于固步自封与因循守旧,非部落文化的主要问题在于人的割裂与理性自大。第三部分则对互联网时代重新部落化的特点、表现和悖论作一具体梳理。最后在第四部分结语对重新部落化作一总结性论述。

胡东芳[9](2015)在《试论麦克卢汉的媒介观及媒介素养——从麦克卢汉的学术经历的角度》文中研究说明麦克卢汉有很多着名的媒介观点,其中所体现出的媒介观及媒介素养与他的学术经历密切相关。本文试从伦敦大学时期、美国执教时期、加拿大执教时期进行说明其学术经历对他的媒介观及媒介素养的影响。

曾欣[10](2015)在《麦克卢汉在中国大陆的接受研究》文中认为在传播学发展史上,麦克卢汉是一位引人注目,而又争议颇多的学者。30多年来,麦克卢汉及其媒介理论在中国大陆的影响越来越深,中国大陆对麦克卢汉理论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学术界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数字时代来临之后,麦克卢汉的"谬论"逐渐能被人所理解,研究其媒介理论的接受过程,应该结合现代社会历史背景,客观全面的把握麦克卢汉理论的现实意义。

二、对麦克卢汉媒介思想研究现状的检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麦克卢汉媒介思想研究现状的检讨(论文提纲范文)

(1)新媒体时代的文学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雅俗或新旧:来自新媒体写作的挑战
二、文明史视野中的媒介与文学
三、从“反文学的文学”回归文学

(2)“媒介即讯息”的变异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2 “媒介即讯息”的原初含义
    2.1 “媒介即讯息”理论的学术背景
    2.2 什么是“媒介”
    2.3 什么是“讯息”
    2.4 “媒介即讯息”的核心内涵
3 “媒介即讯息”理论在中国文学理论语境中的历史梳理
    3.1 国内早期对“媒介即讯息”理论的基本认识
    3.2 媒介载体在文学理论语境中初显端倪:20世纪80~90年代
    3.3 作为文学要素的媒介在文学理论语境中大展身手:21世纪初
    3.4 “讯息”在文学理论的语境下甚嚣尘上:2011年到2020年
4 “媒介即讯息”在中国文学理论语境中的学术意义
    4.1 具有审美属性的文学媒介
    4.2 新媒介时代的文学本质
    4.3 媒介对文学理论学科建设的拓展作用
结语:“媒介即讯息”的变异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现象学视角下《理解媒介》学术阅读史(1992—2019)(论文提纲范文)

一、读者与文本关系的现象学视角
    1. 伊瑟尔和英伽登的阅读理论
    2. 诠释知觉折返下文本的诠释透明性
二、阅读:发现“新大陆”与具身的文本
三、对“误读”的反思:回到文本与理解麦克卢汉
四、文本的多元指示性:比较分析与媒介思想谱系的搭建
五、重读:技术去蔽之后的新问题
结语

(4)对“媒介即讯息”命题的再思考:印刷文化视域下的宋明儒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文献综述
        1.2.1 作为技术发明的印刷术研究
        1.2.2 中国学者对印刷媒介起源、发展和影响问题的关注
        1.2.3 外国学者对印刷媒介与中国社会互动关系的探讨
        1.2.4 媒介理论研究: 基于媒介环境学的探讨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比较研究法
    1.5 研究意义
        1.5.1 以中国印刷媒介与宋明王朝的关系为例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进行补充
        1.5.2 从媒介与社会发展的角度丰富了华夏传播的研究成果
2. “媒介即讯息”命题的缘起、内涵与应用
    2.1 命题的缘起与内涵
        2.1.1 缘起: 麦克卢汉的生平和学术历程
        2.1.2 内涵: 对“媒介即讯息”命题的解读
    2.2 命题的应用: 媒介环境学派与印刷媒介研究
        2.2.1 深化: 爱森斯坦的尝试
        2.2.2 呼应: 站在电子媒介时代回望印刷技术革命
3. 前奏: 印刷媒介的诞生与儒学复兴
    3.1 雕版印刷术和印刷媒介的诞生
        3.1.1 前印刷时代的儒学传播媒介
        3.1.2 雕版印刷术诞生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3.1.3 孕育雕版印刷术的社会文化背景
        3.1.4 中国印刷媒介的诞生、早期应用及主要特征
    3.2 儒学复兴的尝试
        3.2.1 科举制: 儒学与最高权力结盟的制度保障
        3.2.2 文以明道: 儒学复兴的萌芽
4. 从边缘到中心: 成长中的印刷媒介与理学
    4.1 印刷媒介的兴盛: 繁荣的两宋出版业
        4.1.1 序曲: 五代十国的印刷出版活动
        4.1.2 奠基期: 北宋出版业的发展
        4.1.3 兴盛期: 厚积薄发的南宋出版业
    4.2 好风凭借力: 印刷媒介与理学的良性互动
        4.2.1 于无色处见繁花: 理学的勃兴
        4.2.2 “道统”的承续与传播: 理学家的出版实践
    4.3 沉默的螺旋: 权力阴影下的印刷媒介与理学
        4.3.1 “致君尧舜”: 理学的实践性与批判性
        4.3.2 作为统治工具的印刷媒介: 皇权对理学势力的打压与理学的“内倾化”
5. “正统”的胜利: 印刷媒介与理学正统地位的维系
    5.1 “正统”的确立: 理学的意识形态化
        5.1.1 理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5.1.2 正统的维系: 印刷媒介的政治角色
    5.2 “心学”的崛起与沉寂: 中断的启蒙
        5.2.1 思想多元化的起点: 从陈献章到王守仁
        5.2.2 觉民救世: 泰州学派的启蒙实践
        5.2.3 特立独行者的背影: 禁而不止的异端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新媒介话语的口语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由来
    二、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三、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问题及研究意义
第一章 基本概念的辨析及话语应用现状分析
    第一节 新媒介、媒介与媒体
        一、新媒介
        二、媒体与媒介
        三、自媒体与新媒体
    第二节 “原生口语”与“次生口语”
        一、口语的复活:“次生口语”
        二、作为原生口语镜像的“史诗”
    第三节 “次生口语”的口语化内涵
        一、话语文本的口语化:符号与有声的交融
        二、话语形式的口语化:多样态的交际会话
        三、书面语的口语化:新媒介话语的渗透
    第四节 新媒介话语应用现状
        一、美国社交媒体用户使用报告
        二、中国媒体发展现状报告
第二章 新媒介话语口语化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口语化的传播背景:新媒介的催化
        一、重新部落化与口语重生
        二、媒介话语裂变与口语词升级
    第二节 口语化的观念背景:个体精神的觉醒
        一、个体自由意识与自我表达
        二、个体权利意识与新媒介“发声”
    第三节 口语化的表达背景:“声觉空间”的再现
        一、语音听觉的主导
        二、装置艺术展:《透明的声音》
第三章 新媒介话语口语化的理论阐释
    第一节 口语传播的生成动因:记忆力和模因论
        一、口头记忆力:吟诵的传统
        二、记忆的强势模因:口语化的表情符号
    第二节 口语文本的创作规律:口头程式理论
        一、口头程式理论的模式指南:从词型到句法
        二、口头程式理论的演变指南:从传统性到口头性
        三、口头程式理论的适用性指南:由特殊性到一般性
        四、口语遗存中的套语先例:从《荷马史诗》到《诗经》
    第三节 口语传播的程式理论分析:语言学视角
        一、“帮XX上头条”套语系列
        二、“俭省”系列与认知经济性
        三、预制构件系列
        四、“跨行接句”与IRC会话话轮
    第四节 口语传播的意识形态分析:文学传播学视角
        一、文学意识形态性:一个文艺学经典论题
        二、存在与意识:文学意识形态的本体论意蕴
        三、教化与虚幻:文学传播的意识形态性
第四章 新媒介话语口语化传播与意识形态的互动
    第一节 文学传播新特性:与意识形态共舞
        一、口语的驰骋:新媒介传播的开放性、感性化与交互性
        二、把关人的消亡:新媒介传播的扁平化与平民化
        三、新媒介文学传播的局限:身份、效力与真实性问题
    第二节 口语化影响下的意识形态传播
        一、口语化的意识形态性:公开化、感性化
        二、受众的主导:意识形态传播的双向化和平民化
        三、意识形态传播效果的局限:失控、偏向、粉饰
    第三节 常用新媒介的意识形态表现
        一、Twitter中的西方意识形态
        二、微博、微信中的传统价值观
结语
    一、口语回归的“忧虑”论
    二、新学科的展望:口语与传播的结合
参考文献
    外文部分
    着作部分
    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
    网络资料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媒介融合态势下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
    二、研究现状与评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框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价值与创新
        (一)研究价值
        (二)论文创新
第一章 概念阐释:媒介融合与大学生思想行为
    一、媒介融合
        (一)媒介
        (二)媒介融合
        (三)媒介的发展演变及其规律
    二、思想行为
        (一)思想
        (二)行为
        (三)思想与行为的关系
    三、媒介与思想行为的关系
        (一)人类的实践活动(行为)创造了媒介
        (二)媒介对人的思想行为有深刻的影响
        (三)人类的理性思维(思想)规约着媒介
第二章 理论考察:媒介力量探源及媒介化社会形成
    一、媒介环境学派的研究与探索
        (一)伊尼斯的“时空偏向论”
        (二)麦克卢汉的“感官延伸论”
        (三)爱森斯坦的“变革动因论”
        (四)波兹曼的“警世恒言”
        (五)梅洛维茨的“媒介—场景论”
    二、马克思主义媒介理论的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媒介的认知
        (二)列宁对媒介理论的发展与实践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媒介理论的发展与实践
    三、马克思工具理论基础上的媒介力量探源
        (一)马克思工具理论的启发
        (二)媒介力量深度探源
    四、媒介融合态势下媒介化社会形成
        (一)媒介融合的态势
        (二)媒介化社会到来
        (三)媒介技术与人类理性
第三章 实证研究: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现状
    一、调研过程及方法
        (一) 问卷分布情况
        (二)调查对象情况
        (三)调研使用方法
    二、调研数据与分析
        (一)大学生使用媒介的基本情况
        (二)媒介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
    三、调研结论及说明.
        (一)媒介融合态势对大学生确有重要影响
        (二)新旧媒介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侧重点不同
        (三)大学生在使用媒介过程中具有理性与自律意识
        (四)东西方国家的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有本质区别
        (五)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第四章 现象描绘: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状况
    一、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的变化
        (一)大学生价值观的新变化
        (二)大学生信仰的新特点
        (三)大学生审美观的新变化
    二、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行为的变化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新变化
        (二)大学生学习行为的新特点
        (三)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新变化
    三、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规律和趋向
        (一)思想行为受环境影响越来越大,未来会更加复杂多元
        (二)大学生主体自我意识日益增强,未来会更加个性化
        (三)思想行为的矛盾性越来越突出,未来会有强化趋势
第五章 内在机理: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诱因
    一、媒介化社会: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总体场域
        (一)媒介环境多样化促使大学生思想观念多元化
        (二)媒介技术人性化推动大学生思想表达自我个性
        (三)媒介隐喻娱乐化导致大学生思想行为实用功利
    二、社会性变迁: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宏观要素
        (一) 市场经济的现代性诱导大学生审美发生变化
        (二)对外开放的包容性引发大学生行为发生变化
        (三)社会风气的复杂性促发大学生信仰发生变化
    三、个体性差异: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微观因素
        (一)大学生个体媒介素养差异导致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区别.
        (二)大学生个体人文素养不同导致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差异
第六章 整体塑造: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系统调适
    一、自由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想行为调适的总体目标
        (一)重申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强调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二、媒介素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拓展
        (一)借鉴经验,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
        (二)运用媒介,研究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方法
        (三)走向文化建构,消除媒介素养教育的误区
    三、适应媒介融合:大学生思想行为调适的具体路径
        (一)应对媒介融合,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二)参与媒介融合,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三)依托媒介融合,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调研问卷
文中图表说明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7)麦克卢汉在中国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麦克卢汉被接受的学术语境
    第一节 麦克卢汉被接受的原因
    第二节 麦克卢汉被接受呈现出的特点
第二章 麦克卢汉在中国的学术形象
    第一节 麦克卢汉在中国的理论形象解读
    第二节 麦克卢汉理论形象产生变迁的原因
第三章 麦克卢汉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节 麦克卢汉对中国传播学的影响
    第二节 麦克卢汉的接受对中国文学批评的影响
    第三节 麦克卢汉对中国美学的影响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8)互联网时代的文化认同与疏离 ——基于重新部落化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及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分析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分析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第一章 从部落化文化到非部落化文化——两种文化的不同特征
    一、部落化口语文化的特征
        (一)以声觉为基础交流手段
        (二)以平衡感知为特点的整体思维
    二、非部落化文字文化的特征
        (一)以视觉为基础交流手段
        (二)以分析序次为特点的理性思维
第二章 前互联网时代麦克卢汉眼中的文化问题
    一、部落时代的文化问题
        (一)固步自封与因循守旧——保守与权威
    二、非部落时代的文化问题
        (一)人的割裂与理性自大——偏见与傲慢
第三章 重新部落化的互联网时代
    一、互联网时代重新部落化的特点
        (一)作为神经系统延伸的电子技术
        (二)以触觉联觉、作为基本形态的新感官平衡
        (三)模式识别:不同于部落社会的整体感知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外化:个人冷漠与社会热忱
    二、互联网时代重新部落化的具体表现
        (一)互联网运动:以希望对抗恐惧
        (二)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疏离:精英与草根
        (三)互联网时代的文化认同:浅层与深层
    三、互联网时代重新部落化悖论
        (一)信息交流与技术更新的时代福音
        (二)有效沟通与有用信息的无形壁垒
第四章 结语:重新部落化与感官透支
参考文献
致谢

(9)试论麦克卢汉的媒介观及媒介素养——从麦克卢汉的学术经历的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麦克卢汉的媒介观
二、麦克卢汉的学术经历剖析
    1. 伦敦大学时期。
    2. 美国执教时期。
    3. 返回加拿大执教后。
三、麦克卢汉的学术经历与其媒介素养的形成

(10)麦克卢汉在中国大陆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大陆对麦克卢汉理论的接受
    (一)中国大陆对麦克卢汉理论的接受原因
    (二)中国大陆对麦克卢汉理论的接受态度
        1、片面的否定或肯定
        2、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
    (三)麦克卢汉理论对中国大陆传播学的影响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四、对麦克卢汉媒介思想研究现状的检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媒体时代的文学理论[J]. 李茂增.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5)
  • [2]“媒介即讯息”的变异阐释[D]. 鹿茸茸.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现象学视角下《理解媒介》学术阅读史(1992—2019)[J]. 束开荣,杨石华. 编辑之友, 2019(12)
  • [4]对“媒介即讯息”命题的再思考:印刷文化视域下的宋明儒学发展研究[D]. 徐思凡. 厦门大学, 2019(07)
  • [5]新媒介话语的口语化研究[D]. 翟羽佳. 山东大学, 2018(12)
  • [6]媒介融合态势下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研究[D]. 黄金艳. 兰州大学, 2017(03)
  • [7]麦克卢汉在中国的接受研究[D]. 曾欣. 吉首大学, 2016(02)
  • [8]互联网时代的文化认同与疏离 ——基于重新部落化理论视角[D]. 徐国君.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1)
  • [9]试论麦克卢汉的媒介观及媒介素养——从麦克卢汉的学术经历的角度[J]. 胡东芳. 才智, 2015(20)
  • [10]麦克卢汉在中国大陆的接受研究[J]. 曾欣. 鸭绿江(下半月版), 2015(05)

标签:;  ;  ;  ;  ;  

麦克卢汉媒介思想研究现状述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