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中美中学生

我眼中的中美中学生

一、我眼里的中美两国中学生(论文文献综述)

汪栩卉[1](2021)在《阅读素养视域下中美初中语文教材比较研究 ——以统编版《语文》与中妇版《美国语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常少兰[2](2021)在《农村处境不利学生就读经验的叙事探究 ——以10名农村中学生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马赫[3](2020)在《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流行文化已经全方位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明星效应和明星偶像崇拜作为流行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与载体,使得流行文化在传播和大众化上得以可能,是流行文化不可或缺的生命力。人是文化的载体,也意味着文化对人具有形塑的功能,而偶像崇拜作为青少年时期的一种过渡性行为,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主要以明星偶像作为自身崇拜与追捧的对象。近年来,由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中的失范行为带来的文化讨论与社会问题也逐渐成为大众舆论与学术界的讨论热点与研究焦点之一。如私生粉跟踪偷拍与隐私侵犯、职业黑粉拉踩与谣言散布、打投流量购买与言论控评、恶意举报与网络暴力、过度迷恋以至于情感带入等粉丝负面事件屡见不鲜,“饭圈女孩”、“跪族男孩”等青少年粉丝群体的失范行为往往成为网络社交媒体的热点新闻。因此研究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失范及其社会效应具有重要的社会学与文化学意义。当前,关于偶像崇拜的研究已经从大众文化研究领域拓展到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人文学科的多个学科与研究领域,对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也从单一的理论转变为多元的分析,而且更加关注明星偶像崇拜群体的内部运行规律和心理活动,探索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价值与意义。我国学术界在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上侧重对现象进行调查,如描述偶像崇拜的特征、原因,强调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之间的关系,注重对我国青少年榜样教育问题提供指导性策略,总体缺少对明星偶像崇拜失范问题的详细解读与重构路径的具体剖析。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历史演变,描述了社会变迁下偶像崇拜尤其是明星偶像崇拜的发展与变化,总结出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流行文化背景及时代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崇拜文化经历了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从精英化到大众化、从政治到文化的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则经历了英雄偶像,明星偶像,选秀、草根偶像,流量、养成偶像的发展历程。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比较与阐释了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现状与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当前我国青少年偶像崇现呈现出泛化与较高卷入度,崇拜对象以明星偶像为主流、二次元偶像彰显出时代的特征,在崇拜活动中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成为常态,并在自我认知上表现出主动性,而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则显示出了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技术进步与推动、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粉丝类型的多元化、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等新特征。明星偶像崇拜文化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其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大众本身所具有的正功能不容忽视。但是,近年来由于粉丝对明星的过度崇拜与迷恋所导致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带来了超出理智的后果与社会问题。再次,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中多样化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进行访谈分别从粉丝的文本生产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自我的丧失、狭隘性、非道德化、娱乐极端化等方面,解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具体失范现象与行为,呈现其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的普遍性以及对其予以重构的意义。通过文化与认同、个体与组织、制度与科技等维度分析了明星偶像崇拜失范产生的原因,并从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等视角对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偏差行为进行了学理性思考。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代表着网络社会下青少年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的形成,是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的体现。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不利于青少年的自身成长、社会稳定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与青少年之间的矛盾性,也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之间的统一性。青少年偶像崇拜亚文化反映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个人问题或者心理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实践,体现了亚文化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自身风格化的展现以及与主文化的对立与融合。最后,在研究基础上探究了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在价值、规范和行为的社会系统中路径重构的可能性,提出发挥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的合力正确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观念与行为。对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不能置之不理,但主流文化不应是单一的否定与阻隔的状态,而是通过积极的引导策略与调适形式,在放任恣意发展与合理监督引导之间形成一种适度的张力,为明星偶像崇拜亚文化的构建和青少年失范提供价值与行为等方向指引。总之,当今中国流行文化下的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青少年粉丝及其诸多言行也常常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虽然学术界围绕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对于流行文化中当代青少年粉丝的偶像崇拜特点与失范问题研究仍有缺憾。因此,本研究意图通过对我国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来推动相关领域的进展,并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偶像观与价值观有所裨益。

李小刚[4](2020)在《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3)是20世纪美国首屈一指的表现主义戏剧巨匠、民族戏剧的奠基人和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作为一名多产的剧作家,他在近40年的戏剧创作生涯中,撰写了50余部剧作、大量的戏剧理论和诗歌作品,一生荣获四次普利策戏剧奖,并于1936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美国剧作家。他与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1911-1983)一起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优秀的三大剧作家;评论界称他们三人“共同将美国戏剧的重要性扩展到本国以外的天地,同时也为世界各地的当代剧作家提供了戏剧成就的标准。”[1]奥尼尔对于中国戏剧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他直接推动了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20世纪30年代他对中国戏剧的影响集中体现为对洪深和曹禺两位大师戏剧创作的影响,80年代则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探索派”剧作家和导演的影响。因此,在当前中西跨文化戏剧交流语境下,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本文试图从比较文学接受理论视角出发,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采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方法,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和影响的状况进行系统梳理和概括,重点探讨奥尼尔的《早餐之前》《天边外》《安娜·克里斯蒂》《榆树下的欲望》《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以及《琼斯皇》《毛猿》《奇异的插曲》《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等表现主义剧作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以完整勾勒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升降起伏的接受轨迹曲线,展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接受、影响的全景式图景。全文分为五章,分别阐述奥尼尔其人其作、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等接受情况,以及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一章从比较文学流传学的角度研究“放送者”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历程。奥尼尔作为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由于其爱尔兰裔美国人的身份,无法真正融入美国社会文化当中,永远是一个游走于美国社会边缘的“他者”、忧郁的悲剧作家;他的戏剧创作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在创作中他充分吸收古代先贤哲思的营养,继承前辈的文学遗产和戏剧传统,在戏剧创作实践中充分运用表现主义戏剧手段来挖掘、表现人物心灵深处的思想、情绪和意念,凸显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上的巨大张力。第二章从译介学角度出发,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进行研究。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主要划分为四个阶段:20年代译介的序幕、30年代的第一次译介热潮及蓬勃发展阶段、40至70年代译介的低谷期、新时期以来奥剧译介第二次高潮及多元发展阶段。同时,本文对奥尼尔同一源语剧作、风格迥异的中译版本进行比照,以考察译者们所采用的殊异的翻译策略;阐明两次“奥尼尔热”期间,翻译界对于奥剧的翻译是以戏剧文学而非舞台演出为导向,其宗旨是仅将翻译的戏剧文本当作文学作品来赏读,而非当作剧场文本进行舞台演出。第三章主要阐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主要对奥剧研究形式的接受状况进行梳理总结。从历时角度考察,相似的是在30年代和80年代的两次“奥尼尔热”期间,掀起了两次奥尼尔研究热潮;从共时角度考察,1980年代以来,随着“二度西潮”的兴起和国内、国际尤金·奥尼尔学界的交流与融合日趋频仍,奥尼尔戏剧研究逐步趋于精细化、纵深化、专题化和数据化;研究视角更加宽广,研究方法日趋丰富多元,并且呈现出向跨学科、跨文化视角转变的态势。学界从多角度、运用多方法对奥尼尔及其剧作进行深度开掘和现代阐发,标志着中国的奥尼尔戏剧研究进入一个更为宽广的领域。第四章集中阐释奥剧在中国的搬演情况,主要从演出概况、导演构思及舞台呈现三个维度出发,重点考察新时期以来奥剧如《榆树下的欲望》和《安娜·克里斯蒂》的话剧改编演出和戏曲移植性改编演出概况;同时观照奥尼尔其它经典剧作《早餐之前》《天边外》近年来在中国的演出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奥尼尔及其剧作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和舞台接受状况。第五章深入探讨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奥剧的译介、研究和舞台搬演呈现出的是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整体接受状况,那么在此接受的基础上,奥尼尔戏剧必然会对中国戏剧尤其是对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产生深远的影响。80年代是中国戏剧现代性转型再度勃兴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具体体现为对“探索派”剧作家李龙云和李杰戏剧创作的影响,尤为集中地体现在李龙云的《荒原与人》和李杰的《古塔街》对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手段的创造性援用和创新性发展之上。

冯雨霞[5](2020)在《对外汉语课堂师生交际行为观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汉语国际传播事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蓬勃发展以及汉语国际传播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扮演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语言铺路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本文以某高校汉语国际教育2015级商贸汉语2班作为观察对象,以课堂观察为主要的研究方法,综合定量和定性分析,选取《高级汉语》《商务汉语》和《经贸阅读》三门课程作为数据来源。研究内容包括:第一,课堂师生交际行为观察发现。从六个方面展开(1)交际环境,课堂环境中讲台与座位的“非固化”存在以及小班化教学拉近了师生交际的物理距离;(2)交际过程的管理,力求避免人际冲突,最大限度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3)“朋友式”的师生交际关系,互动频繁,且师生情感交流凸显;(4)教师交际角色体现为,“知识传授者”角色突出,而“促进者”角色不足;(5)学生交际角色中,学生偏向于使用“认知和元认知”的学习策略,较少使用“社会情感策略”;(6)交际特征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话语量高于学生,学生发言语言单位的长度多在五字以下,且以被动发言为主。第二,观察结果探析。从教育理念的角度对师生交际进行了归纳,教学方式、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策略表现出“教师中心”的中式教育理念的特征。课堂环境、课堂管理和师生关系又体现出融入了“平等”观念的西方教育理念的特征,整体上呈现出“中式教育为主,兼具西方教育色彩”的“融合式教育”的特点。进而,从“集体主义”、“不确定性回避程度高”、“权力距离缩小”和“低语境文化”四个方面剖析了“融合式教育”所蕴含的文化特征。第三,基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研究认为对外汉语课堂应采用“融合式教育”。“融合式教育”应处理好两方面问题,首先是推动浅层次的融合进一步深化。其次是灵活、动态地调整中西教育理念的融入程度,重在对各环节进行实时监控,追求两种教育理念的有效配合,发挥两者相互取长补短的优势。

宫义达[6](2020)在《人教版《藤野先生》练习系统变迁研究 ——从语文课程目标的角度》文中研究说明《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在厦门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了 1904-1906年他在日本留学期间所发生的事情。文质优美是《藤野先生》一经问世就广为流传的重要原因。20世纪50年代以来,《藤野先生》先后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10版初中语文教科书。本文中选择其中8个版本进行分析:《初级中学课本文学 第二册》(1955年)、《初级中学课本文学 第六册》(1957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试用本)语文 第五册》(1978年)、《初级中学课本语文 第五册》(1982年)、《初级中学课本语文 第五册》(1987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实验本)语文 第六册》(199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2007年)、《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八年级上》(2017年)。在分析《藤野先生》练习系统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人教版《藤野先生》练习系统变迁与课程目标的关系,总结出如何更好地利用《藤野先生》练习系统进行教学。绪论部分分别从研究缘起、研究意义、核心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研究思路、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这几个部分进行论文,阐明了笔者对本文写作的总体认识。第一章简要回顾初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发展,按照课程目标的发展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摸索阶段、双基导向阶段、三维目标导向阶段。总结出初中语文课程目标变化的特点:从灌输知识到全面发展;从注重教法到关注学法;从笼统抽象到清晰具体。语文课程目标变化的原因首先是明确核心素养的培养,其次是推动课程改革的实施,最后对初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发展进行总结:社会需求居于首位;学科意识逐渐苏醒;学生发展得到重视。第二章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八个版本《藤野先生》练习系统从题型和内容进行分析,梳理出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注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着重于课文传递的情感的体会;题型较为单一;习题的关联性强。不同之处是对写作手法的特殊价值侧重不同,对汉语基础知识重视不同。第三章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阶段探究课程目标与《藤野先生》练习系统的关系,深入分析《藤野先生》练习系统的习题设计是否完全符合课程目标的要求。得出结论:从练习系统的名称上来看,数量由少到多,显示了我国对于语文学科的研究从探索到发展的过程;对于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是贯穿在这三个阶段中;尊重怀念藤野先生的习题在这三个阶段中出现相对较少,教师可以自己进行相应的补充。第四章是在前三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就如何使《藤野先生》练习系统在教学中发挥最大价值,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角度提出建议。教师应加强练习系统的关联性:加强练习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联系;加强练习系统与教学目标的联系;加强练习系统与设计教学的联系。学生应加强练习系统与学习实际的联系:改进学习方式;提高语文素养。

彭丽婷[7](2020)在《初中记叙文写作中细节描写训练的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1)课标也要求初中阶段的学生,“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2)”。在这四种文体中,最常用的应属记叙文与议论文,其中记叙文在初中阶段占据了主要地位。而如何写好记叙文,是困扰广大初中生已久的难题。在写作中,学生作文经常出现文章内容干瘪空洞,布局详略不当、重点不明的问题。究其根源,都可归咎于文章缺乏细节描写,或细节描写运用不当,即学生缺乏细节描写意识,所写的细节不典型不传神,以及细节描写详略不当等。因此,为优化初中生的记叙文写作,本文分三部分对优化细节描写训练做出初步探索:第一部分,首先对细节描写的相关概述进行界定说明,在第二三节中还分别阐述了细节描写在初中记叙文写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初中生写好细节描写是课程标准与考纲的要求,以此呈现细节描写训练在初中生记叙文写作中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提出初中生存在的细节描写认识不清、细节描写内容空洞、细节描写语言生硬三个大问题,以及每个问题的具体体现,并结合学生作品具体分析。第三部分,针对第二部分中学生存在的每一个问题提出指向明确、操作性强的优化训练策略。本文运用文献法、分析归纳法、案例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的研究方法,针对初中生在记叙文作品中呈现出来细节描写上的问题,从明确认识、充实内容、美化语言的角度提出较为系统的、针对性强、可操作的训练策略,以期能为细节描写作文教学提供直接经验。

史晓可[8](2020)在《孙绍振文本解读“三法”在高中小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旨在以孙绍振文本解读理论在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作为研究对象,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孙绍振小说文本解读理论体系的建构,从构成体系的解读理论与操作方法两方面进行论述,并且本着“质疑与思辨”提出了孙绍振对小说文本解读的原创性贡献和局限。第二章主要分析孙绍振文本解读“三法”在小说教学各个环节中的具体运用策略,分为导入环节、研读鉴赏环节、拓展探究环节,分类论证了“三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可操作性。第三章结合具体篇目运用“三法”进行教学设计,着重研究如何将孙绍振文本解读“三法”与中学语文小说教学相结合,从实践角度探索文本解读“三法”运用在高中小说教学中的可行性,让孙先生文本解读独特的理念和方法融入中学小说阅读教学的进程能够更进一步。“文本解读”是文学研究中的一个原点性议题。然而,这个原点正在被消解。以“审美”的眼光斟酌文本在这个时代似乎是一种冷门,没有多少人愿意在这个问题上“浪费”精力。于是,“文本”成为了绰约多姿的“理论万花筒”的注脚。审美的解读,追求具体、深入地亲近文本,从而有效地揭开艺术本身的奥秘所在。孙绍振主张回归文本,从文本出发探寻文本的深刻内涵,积极探寻语文阅读教学的出路,他在大量的个案微观分析的基础上,不仅形成了“真善美错位理论”、“审美的情感逻辑与变异”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文本解读理论,并且还提出了具体的如“比较法”“还原法”“错位法”等可操作性的解读方法。他强调就是要把看似天衣无缝的艺术形象进行剖析,不应以统一性作为分析的起点,而应从统一性中探寻差异和矛盾,以矛盾或差异作为文本分析的出发点。“可操作性”可谓是孙绍振文本解读理论与其他文本解读理论的本质区别。

宋慧杰[9](2020)在《统编初二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使用研究 ——以Q市H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语文教材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重要媒介,对于教材各方面的研究始终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更加科学合理的使用教材也成为了研究的重要方向。作为教材四大系统之一的练习系统,不仅能反馈教师教学的重难点,而且还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可以说练习系统在教与学的双向活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有效的使用练习系统,对于教与学都尤为关键。如何科学的运用练习系统,使练习系统发挥出指导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从目前统编本初二语文教材的使用现状来看,练习系统的各类习题并没有得到科学的利用,对练习系统的使用也没有发挥出有效指导教学活动的关键作用。早在1956年针对不同的问题,布鲁姆就提出过“教育目标分类学”,通过实践的检验,安德森等人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教育目标分类学进行了修订,称其为“教育目标新分类学”,该理论的认知过程维度分为六个方面——记忆/回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将练习系统的习题按照这六个方面进行归类,可以更有效的发现练习系统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同时针对不同习题分别提出解决措施也更有利。因此,对练习系统的个性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是在“教育目标新分类学”理论上有效使用练习系统的基础。本研究对统编本初二语文教材的练习系统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总结六类习题在使用方面的问题,探究其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对应的使用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广大师生更加高效地使用练习系统,改变学生对练习系统的认识和态度,从而全面发挥出练习系统的功能和作用,有效地指导教与学的双向活动。本论文从以下三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引言,从研究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核心概念的界定和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介绍。第二部分为论文的正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对统编本初二语文练习系统的设计的分析,包括语文教材中四个系统的特点、练习与其他三大系统的关系,并从数量、题型、内容及使用原则进行了介绍,也依据“教育目标新分类学”对课后习题进行了数据的分类统计;第二章主要是对统编本初二语文练习系统使用现状教师卷和学生卷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第三章主要是总结第二章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其可能产生的原因,第四章针对以上,分别针对六种类型习题提出了使用练习系统时的建议。第三部分的结语是对前文的研究做出的总结。

伍迪[10](2019)在《中美生物学教科书图像系统的比较研究 ——以“分子与细胞”和“遗传与进化”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教科书是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核心素材,是最主要的教学媒介。而图像系统作为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生物学教科书不可避免地要进行修订和改进,以符合新时代老师和学生的要求,而其中必然涉及到对图像系统的编写。因此,笔者对中美教科书图像系统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借鉴借鉴国外教科书图像系统优秀的设计经验,为我国教科书图像系统的编制提供参考,也为教师们使用教科书图像提供建议。论文一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介绍了研究问题的起源,通过文献分析阐述了教科书图像系统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并确定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理论基础。该部分对论文中所涉及的“教科书”、“图像系统”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和概述,并从图像系统的认知心理学基础,图像系统的分类、教育功能以及评价体系四个方面阐述了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研究设计。该部分主要围绕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研究工具的制定三方面展开,并着重阐述了教科书图像系统的定量分析维度以及定性分析指标的构建过程,从而为接下来的研究分析提供有力支撑。第四部分是对中美两国生物学教科书图像系统的定量比较。根据已制定的教科书图像系统的定量分析维度,先从整体入手,对两国教科书图像系统的概况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再从图文组织方式、图像表现形式、图像内容以及教育功能等各个不同的维度对图像系统进行分类统计,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比较。第五部分是对中美两国生物学教科书图像系统的定性比较。先从图像的科学性以及图文关联性对两国教科书图像系统进行分析比较,再根据已制定的教科书图像系统的定性分析指标对两国教科书展开分析和比较。第六部分是研究结论。该部分是基于对中美教科书图像系统的定量和定性比较的结果,总结出两国教科书图像系统的共同点、各自的优点和不足。第七部分是启示与反思。该部分针对我国教科书图像系统的编写、分析研究以及教师对教科书图像使用提供了启示和建议。

二、我眼里的中美两国中学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眼里的中美两国中学生(论文提纲范文)

(3)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1.4.1 流行文化
        1.4.2 明星偶像
        1.4.3 偶像崇拜
        1.4.4 青少年
        1.4.5 失范
    1.5 文献综述
        1.5.1 国外文献综述
        1.5.2 国内文献综述
        1.5.3 评述
    1.6 研究理论依据
        1.6.1 功能论
        1.6.2 结构分析
        1.6.3 亚文化理论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框架
        1.7.3 文章结构
第2章 中国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演变
    2.1 中国流行文化发展历程
        2.1.1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2.1.2 改革开放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1978年-1992年)
        2.1.3 “南方谈话”和十四大至二十世纪末(1992年至1999年)
        2.1.4 二十一世纪至十八大(2000年-2012年)
        2.1.5 十八大至新时代(2012至今)
    2.2 中国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变迁
        2.2.1 英雄偶像的时代
        2.2.2 明星偶像的主流化
        2.2.3 选秀、草根偶像的崛起
        2.2.4 流量、养成偶像的到来
    2.3 小结
        2.3.1 影响中国流行文化的主要因素
        2.3.2 中国偶像崇拜的嬗变
第3章 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
    3.1 青少年偶像崇拜基本现状
        3.1.1 偶像崇拜的泛化与较高卷入度
        3.1.2 明星偶像与二次元偶像
        3.1.3 崇拜中的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
        3.1.4 自我认知上的主动性
        3.1.5 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
    3.2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比较研究
        3.2.1 问卷调查的比较
        3.2.2 网络调查的比较
    3.3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
        3.3.1 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
        3.3.2 技术进步与推动
        3.3.3 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
        3.3.4 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
        3.3.5 粉丝类型的多元化
        3.3.6 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程度
        3.3.7 明星偶像崇拜的正功能
        3.3.8 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显现
第4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表征
    4.1 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
        4.1.1 偶像符号异化与消费主义
        4.1.2 粉丝消费
        4.1.3 奢侈生活、虚假需求与拜金主义
    4.2 自我的丧失
        4.2.1 象征性权力的偶像崇拜与权力分层
        4.2.2 泛偶像化下的假偶像与精英主义
        4.2.3 自我认同的偏差——社会化的障碍
    4.3 狭隘性
        4.3.1 新媒体与传播技术下的盲区
        4.3.2 明星偶像崇拜的文化趋同现象
        4.3.3 价值观的偏差与替代
    4.4 非道德化
        4.4.1 非理性的偶像崇拜
        4.4.2 偶像崇拜的非道德化
        4.4.3 暴力化的蔓延(语言、行为等)
    4.5 娱乐极端化
        4.5.1 日常生活化的娱乐至死
        4.5.2 肤浅化与浮动性
第5章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与解析
    5.1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
        5.1.1 文化与认同
        5.1.2 个体与组织
        5.1.3 制度与科技
    5.2 明星偶像崇拜及失范的解析
        5.2.1 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
        5.2.2 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
        5.2.3 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
第6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重构路径
    6.1 政府层面
        6.1.1 价值:社会文化的建设
        6.1.2 规范:制度的建设
        6.1.3 行为:政府的监管
    6.2 多元社会层面
        6.2.1 学校教育的引导与创新
        6.2.2 大众传播媒介的导向
        6.2.3 明星公司、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6.2.4 粉丝社群的管理
    6.3 个人层面
        6.3.1 家长与家庭的角色
        6.3.2 偶像的角色
        6.3.3 传媒者的角色
        6.3.4 青少年粉丝的角色
第7章 结语
    7.1 回视偶像崇拜
    7.2 本研究的结论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致谢

(4)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选题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时空的超越者——尤金·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
    第一节 奥尼尔其人其作
        一、美国戏剧之父的斑斓人生
        (一)不幸的幸运儿
        (二)严肃剧作家奥尼尔
        二、奥尼尔的戏剧创作历程
        (一)早期具有自然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悲剧(1913-1920)
        (二)中期探索性的表现主义悲剧(1920-1933)
        (三)后期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悲剧(1939-1943)
    第二节 奥尼尔的传承与创新
        一、对西方传统与现代精神文化成果的汲取与传承
        (一)对西方非理性哲学的接受
        (二)对西方小说、诗歌等文学样式的学习借鉴
        (三)对西方传统与现代戏剧创作经验的传承与吸收
        二、在戏剧思想、艺术方面的创新与开拓
        (一)对现代人精神与心理的表现
        (二)在戏剧艺术上的实验与探索
第二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
    第一节 译介及其文学性与舞台性之争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译介的中国之旅
        一、肇始期及第一次译介高潮
        (一)序幕(20年代):春雷乍现、蓄势待发
        (二)第一次译介热潮(30年代):借势而起、蓬勃发展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一)缺席期(40年代):战争年代、译者缺位
        (二)停滞期(“十七年”间及“文革”时期):译源受批、译介空白
        三、第二次译介高潮及回落阶段(新时期至今)
        (一)第二次译介浪潮(80年代):译介集中、硕果迭出
        (二)奥剧译介的回落阶段(90年代至今):文集问世、译介赓续
    第三节 风格迥异、各有千秋的中译版本
        一、“译”随境变:《天边外》四大译本
        (一)四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风格迥异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二、“译”无止境:《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七大译本
        (一)七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异彩纷呈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三、“译”彩纷呈:《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三大译本
        (一)三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各有千秋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第三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研究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历时研究
        一、发轫期及第一次研究热潮
        (一)发轫期(20年代):蹒跚起步、简要评介
        (二)第一次研究热潮(30年代):翻译助力、争锋激烈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一)沉寂期(40年代):偏离主流、遭受冷遇
        (二)空白期(“十七年”间和“文革”时期):无人问津、研究停滞
        三、第二次研究热潮及多元发展阶段(新时期至今)
        (一)1978—1990年:思想解放、研究复兴
        (二)1991—2020年:视角多元、研究深化
        (三)关于奥尼尔戏剧的博士论文研究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共时研究
        一、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整体情况
        二、近四十年国内研究热点
        (一)作家作品研究
        (二)创作特点及美学风格研究
        (三)与其他剧作家的比较研究
        (四)社会思想和宗教主张研究
        (五)跨文化、跨学科视角下的研究
        三、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流变
        (一)永恒的经典、永远的热点
        (二)永不过时的研究话题
        (三)永远在路上的奥剧研究
第四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搬演
    第一节 永无止境的《榆树下的欲望》
        一、同株异葩、并蒂绚烂:《榆树下的欲望》话剧改编演出
        (一)写实与写意的融合:沈亮版《榆树下的欲望》
        (二)欲望的激情宣誓:任鸣版《榆树下的欲望》
        二、一剧两戏、“戏”说欲望:《榆树下的欲望》戏曲移植搬演
        (一)川剧移植搬演:徐棻的《欲海狂潮》
        (二)曲剧移植搬演:孟华的《榆树孤宅》
    第二节 一胞“两娣”的《安娜·克里斯蒂》
        一、中西合璧的戏剧盛宴:乔治·怀特版《安娣》
        二、甬剧《安娣》遇见奥尼尔:《安娜·克里斯蒂》之甬剧移植搬演
    第三节 其它经典剧作在中国的演出
        一、斯坦尼模式之奥剧呈现:张彤版《早餐之前》
        二、奥尼尔的中国风景:王斑版《天边外》
第五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整体性影响
        一、奥尼尔的影响与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
        二、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第二节 奥尼尔与李龙云
        一、李龙云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二、奥尼尔对李龙云的影响
        (一)表现主义式氛围
        (二)自然象征的运用
        (三)强烈的内心独白
        (四)梦幻化的效应
        (五)爱欲的悲剧性
        三、李龙云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二)对希望的坚持
        (三)抒情性与诗性
    第三节 奥尼尔与李杰
        一、李杰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二、奥尼尔对李杰的影响
        (一)物象的象征性
        (二)梦幻性段落
        (三)内心独白的介入
        (四)生命的悲剧性
        三、李杰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二)多角色命运
        (三)物象的文化象征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奥尼尔生平年表
附录 B 奥尼尔剧作年表
附录 C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演出资料汇编(1929—2019)
附录 D 中国奥尼尔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对外汉语课堂师生交际行为观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概念界定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4 研究意义
    1.5 理论基础
        1.5.1 文化维度理论
        1.5.2 高低语境文化理论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课堂观察的研究
        2.1.1 课堂观察发展阶段的梳理
        2.1.2 关于课堂观察的实证研究
    2.2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研究
        2.2.1 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2.2.2 留学生课堂学习的研究
        2.2.3 教师课堂话语的研究
    2.3 师生课堂跨文化交际的研究
        2.3.1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共识的研究
        2.3.2 基于跨文化交际目标教学改革的研究
        2.3.3 跨文化交际适应的研究
    2.4 研究述评
    2.5 理论研究的梳理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方法
        3.1.1 课堂观察
        3.1.2 定性和定量分析
        3.1.3 比较研究
    3.2 研究过程
        3.2.1 观察前的准备工作
        3.2.2 观察阶段
        3.2.3 观察后的思考
    3.3 研究创新之处
第四章 课堂师生交际行为观察
    4.1 课堂物理环境:师生交际距离拉近
        4.1.1 讲台与座位的“非固化”存在
        4.1.2 小班化教学
    4.2 课堂管理:追求和谐人际关系
        4.2.1 学生行为管理:减少冲突
        4.2.2 课堂氛围管理:增添喜悦
    4.3 “朋友式”师生关系
        4.3.1 师生情感交往密切
        4.3.2 师生互动频繁
    4.4 教师角色
        4.4.1 “知识传授者”的角色突出
        4.4.2 “促进者”的角色不足
    4.5 学生学习策略
        4.5.1 依赖认知和元认知策略
        4.5.2 忽视社会情感策略
    4.6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
        4.6.1 话语量:教师高于学生
        4.6.2 学生发言单位长度:简短
        4.6.3 学生发言形式:被动为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观察结果讨论与分析
    5.1 师生交际行为之教育理念分析
        5.1.1 中式教育理念:以教师为中心
        5.1.2 融入西方教育理念:“平等”观念
        5.1.3 “融合式教育”:中式为主,兼具西方教育色彩
    5.2 “融合式教育”之文化特征分析
        5.2.1 集体主义
        5.2.2 不确定性回避程度高
        5.2.3 权力距离缩小
        5.2.4 低语境文化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观察反思与结论
    6.1 思考
    6.2 建议
    6.3 结论
    6.4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观察笔记(部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人教版《藤野先生》练习系统变迁研究 ——从语文课程目标的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 练习系统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二) 研究语文课程目标的需要
        (三)《藤野先生》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 语文教科书
        (二) 练习系统
        (三) 语文课程标准
        (四) 语文课程目标
    四、文献综述
        (一) 语文练习系统的相关研究
        (二) 语文课程目标的相关研究
        (三) 《藤野先生》的相关研究
    五、研究思路
    六、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七、研究方法
        (一)内容分析法
        (二) 比较研究法
第一章 初中语文课程目标的简要回顾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初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发展轨迹
        (一) 摸索阶段
        (二) 双基导向阶段
        (三) 三维目标导向阶段
    二、初中语文课程目标变化的特点与原因
        (一) 初中语文课程目标变化的特点
        (二) 初中语文课程目标变化的原因
    三、初中语文课程目标发展的总结
        (一) 社会需求居于首位
        (二) 学科意识逐渐苏醒
        (三) 学生发展得到重视
第二章 不同版本《藤野先生》练习系统的梳理和比较
    一、不同版本《藤野先生》练习系统的题型分析
        (一) 根据名称分类
        (二) 根据特定题型分类
        (三) 根据一般题型分类
    二、不同版本《藤野先生》练习系统的内容分析
        (一) 对积累记忆类习题的分析
        (二) 对理解类习题的分析
        (三) 对应用类习题的分析
    三、比较的结论
        (一) 相同之处
        (二) 不同之处
第三章 从语文课程目标出发解析《藤野先生》练习系统
    一、摸索阶段
        (一) 1955年版教科书《藤野先生》的练习系统分析
        (二) 1957年版教科书《藤野先生》的练习系统分析
    二、双基导向阶段
        (一) 1978年版教科书《藤野先生》的练习系统分析
        (二) 1982年版教科书《藤野先生》的练习系统分析
        (三) 1987年版教科书《藤野先生》的练习系统分析
        (四) 1992年版教科书《藤野先生》的练习系统分析
    三、三维目标导向阶段
        (一) 2007年版教科书《藤野先生》的练习系统分析
        (二) 统编本教科书《藤野先生》的练习系统分析
第四章 《藤野先生》练习系统的教学建议
    一、加强练习系统与教师教学的关联性
        (一) 加强练习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联系
        (二) 加强练习系统与教学目标的联系
        (三) 加强练习系统与设计教学的联系
    二、加强练习系统与学生学习的联系
        (一) 改进学习方式
        (二) 提高语文素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人教版历年《藤野先生》作业系统
        1955年版
        1957年版
        1978年版
        1982年版
        1987年版
        1992年版
        2007年版
        部编本
致谢

(7)初中记叙文写作中细节描写训练的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与文献综述
第一章 细节描写训练在初中生记叙文写作中的意义
    第一节 细节描写的相关概述
        一、细节描写的分类
    第二节 初中生需写好细节描写的纲要依据
        一、新课程标准对细节描写的隐性要求
        二、写好细节描写是中考重要评价尺度
    第三节 细节描写在初中记叙文写作中的价值
        一、细节描写的内涵
        一、具象传神价值
        二、气氛烘托价值
        三、情节助推价值
        四、主题深化价值
第二章 初中生记叙文写作中细节描写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细节描写认识不清
        一、细节描写目的不明
        二、细节描写角度不清
    第二节 细节描写内容空洞
        一、细节描写延展不开
        二、细节描写个性不足
    第三节 细节描写语言生硬
        一、细节描写用词不当
        二、细节描写缺乏神韵
第三章 初中生记叙文写作细节描写训练优化策略
    第一节 针对细节描写认识不清的优化策略
        一、指导学生根据写作意图确立描写点
        二、在理论与实践中明确角度
    第二节 针对细节描写内容空洞的优化策略
        一、进行对比体验与强化片段训练
        二、“放慢”“放大”与“重复”“对比”策略
        三、引导学生观察积累与再造想象
    第三节 针对细节描写语言生硬的优化策略
        一、开展近义字词辨析与语境分析训练
        二、组织“你写我猜”与片段仿写练习
        三、在作文评改中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孙绍振文本解读“三法”在高中小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一章 孙绍振小说文本解读理论体系的建构
    第一节 孙绍振小说文本解读理论的形成
        一、对苏联及西方叙事学的批判与吸收
        二、美学史上的原创范畴:真善美三种价值观的错位
        三、孙绍振叙事理论构建:打出常规与情感错位
    第二节 孙绍振小说文本解读“三法”
        一、“错位法”
        二、“还原法”
        三、“比较法”
    第三节 孙绍振对小说文本解读的理论贡献和局限
        一、解读理论的原创性
        二、解读方法的具体可操作性
        三、解读体系存在的局限性
第二章 孙绍振文本解读“三法”在小说教学中的运用
    第一节 “三法”在设问导入环节中的运用
        一、还原法——质疑式导入
        二、错位法——探究式导入
        三、比较法——温故式导入
    第二节 “三法”在研读鉴赏环节中的运用
        一、错位——从错位中感受真情实意
        二、还原——以作者身份与文本对话
        三、比较——将解读的触角多维延伸
    第三节 “三法”在拓展探究环节中的运用
        一、议题式拓展探究
        二、活动式拓展探究
        三、评价式拓展探究
第三章 孙绍振文本解读“三法”指导下的小说教学实施——以《百合花》为例
    第一节 文本解读
        一、关于《百合花》主题的争论
        二、人物形象与巧妙的情节安排
        三、围绕话题探讨进行拓展学习
    第二节 《百合花》教学设计
        一、教学构想
        二、《百合花》教学详案
        三、案例评析
    第三节 孙绍振文本解读“三法”应用于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的建议与反思
        一、“三法”应用于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的必备条件
        二、“三法”应用于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的具体实施建议
        三、“三法”应用于高中语文小说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统编初二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使用研究 ——以Q市H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对国内研究的梳理
        (二)对国外研究的梳理
        (三)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统计分析法
        (三)问卷调查法
    四、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教育目标新分类学
        (二)统编本语文教材
        (三)练习系统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指导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三)“教育目标新分类学”理论
第一章 统编初二语文教材练习系统设计的分析
    第一节 统编初二语文教材四大系统概述
        一、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四大系统特点
        二、练习系统与其他三大系统的关系
    第二节 统编初二语文教材练习系统的构成
        一、课后练习题的数量分布
        二、课后练习题的题型分类
        三、课后练习题的内容构成
    第三节 统编初二语文教材练习系统的功能作用
        一、帮助学生实现知能转化,提高语文素养
        二、帮助教师定位教学目标,生成教学反馈
第二章 统编初二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使用现状的调查分析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问卷的设计过程
    第二节 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一、对调查问卷(教师卷)的统计与分析
        二、对调查问卷(学生卷)的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统编初二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使用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统编初二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使用问题分析
        一、记忆/回忆类习题的使用应试意识强烈
        二、理解类习题的使用缺少方法指导
        三、应用类习题的使用难以发挥实效
        四、分析类习题的使用缺乏创新理念
        五、评价类习题的使用疲于框架模式
        六、创造类习题的使用缺少规范标准
    第二节 统编初二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使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矛盾
        二、“教”与“学”之间的矛盾
        三、思维定势与解放思想之间的矛盾
第四章 统编初二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使用建议
    第一节 记忆/回忆类习题注重教育意识转变性
        一、教师应该提供方法的指导
        二、不同文体训练方式应该有所差异
    第二节 理解类习题注重举一反三效果生成性
        一、不同类型的习题要区别方法讲解
        二、相同类型的习题要归纳方法讲解
    第三节 应用类习题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执行性
        一、增强课外监督力度
        二、设置多种检测手段
    第四节 分析类习题注重习题讲解形式创新性
        一、相似题型要前后关联
        二、教辅材料要适量使用
    第五节 评价类习题注重学生个体思维开拓性
        一、习题讲解跳出既定框架
        二、训练要点需要准确定位
    第六节 创造类习题注重评价标准清晰客观性
        一、建立与其他习题的多向互动
        二、建立较为清晰客观的评价标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后记(致谢)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0)中美生物学教科书图像系统的比较研究 ——以“分子与细胞”和“遗传与进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生物学教科书图像系统比较研究的选题依据
        1. 课程标准对生物学教科书图像系统的要求
        2. 视觉学习对教科书图像系统的需要
    (二) 教科书图像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三) 中美教科书图像系统比较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意义
二、教科书图像系统分析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1. 教科书
        2. 图像系统
    (二) 教科书图像系统分析的理论基础
        1. 教科书图像系统的认知心理学基础
        2. 教科书图像系统的分类
        3. 教科书图像系统的教育功能
        4. 教科书图像系统的评价体系
三、中美生物学教科书图像系统比较的研究设计
    (一) 研究的对象选择
        1. 国内生物学教科书
        2. 国外生物学教科书
    (二) 教科书图像系统比较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三) 教科书图像系统比较研究的工具制定
        1. 教科书图像系统的定量分析维度
        2. 教科书图像系统的定性分析指标
四、中美两国生物学教科书图像系统的定量比较
    (一) 中美教科书图像系统的概况比较
        1. 中国教科书较为注重图文配比
        2. 中美教科书的黑白图片的用途存在差异
        3. 中美教科书图像分布栏目不均,侧重点不同
    (二) 按图文组织方式分类统计分析
        1. 中国教科书注重以文字为主,图像为辅的图文组织方式
        2. 美国教科书中图像显示—文字提出要求模式的图像比例较高
    (三) 按表现形式分类统计分析
        1. 中国教科书特有卡通图
        2. 美国教科书注重多类型图像的组合
        3. 中国教科书中人物照片数量较多
    (四) 按内容分类统计分析
        1. 美国教科书图像系统所呈现内容的侧重点更为突出
        2. 中美教科书的生物概念图所占比例不高
        3. 美国教科书注重多类型图像的整合呈现
    (五) 按教育功能分类统计分析
        1. 中美教科书的情感教育型图像在呈现方面各有侧重
        2. 中国教科书注重提升学生的动作技能
五、中美两国生物学教科书图像系统的定性比较
    (一) 中美教科书图像系统的科学性比较
        1. 美国教科书的图像本身内容的准确性较强
        2. 中美教科书图像系统的切适性较强
        3. 美国教科书图像系统的时效性较强
        4. 美国教科书的图像系统的价值导向性更强
        5. 中美教科书的图像系统有较强的普适性
    (二) 中美教科书图像系统与文本的关联性
        1. 中美教科书的图像系统比重较为合适
        2. 美国教科书的图像位置更加遵循“多媒体学习原则”
        3. 中美教科书的大部分图像与文本内容重叠程度较高但少部分有所欠缺
    (三) 中美教科书图像系统呈现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比较
        1. 图像呈现生命观念素养的分析
        2. 图像呈现科学思维素养的分析
        3. 图像呈现科学探究素养的分析
        4. 图像呈现社会责任素养的分析
六、中美教科书图像系统比较研究的结论
    (一) 两国教科书图像系统的共同点
        1. 图像系统总体概况类似
        2. 图像系统所含图像类型相似
        3. 图像系统的切适性和普适性较强
        4. 图像系统与文本的关联性较好
        5. 图像系统均能体现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
    (二) 中国教科书图像系统的优点与不足
        1. 中国教科书图像系统的优点
        2. 中国教科书图像系统存在的不足
    (三) 美国教科书图像系统的优点与不足
        1. 美国教科书图像系统的优点
        2. 美国教科书图像系统存在的不足
七、启示与反思
    (一) 启示
        1. 对我国进行教科书图像系统的分析研究的启示
        2. 对我国高中生物学教科书的图像系统编写的启示
        3. 对教师使用教科书图像系统的建议
    (二) 研究反思
        1. 研究不足
        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中国教科书中有科学性问题的图像的统计与分析
    附表2 中国教科书中与文本关联性不强的图像的统计与分析
致谢

四、我眼里的中美两国中学生(论文参考文献)

  • [1]阅读素养视域下中美初中语文教材比较研究 ——以统编版《语文》与中妇版《美国语文》为例[D]. 汪栩卉.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2]农村处境不利学生就读经验的叙事探究 ——以10名农村中学生为个案[D]. 常少兰.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3]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D]. 马赫. 吉林大学, 2020(01)
  • [4]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D]. 李小刚.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对外汉语课堂师生交际行为观察研究[D]. 冯雨霞.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人教版《藤野先生》练习系统变迁研究 ——从语文课程目标的角度[D]. 宫义达.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7]初中记叙文写作中细节描写训练的优化策略研究[D]. 彭丽婷.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孙绍振文本解读“三法”在高中小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史晓可.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统编初二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使用研究 ——以Q市H中学为例[D]. 宋慧杰. 喀什大学, 2020(07)
  • [10]中美生物学教科书图像系统的比较研究 ——以“分子与细胞”和“遗传与进化”为例[D]. 伍迪.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我眼中的中美中学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