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_(18)二萜生物碱giudine的结构研究(英文)

C_(18)二萜生物碱giudine的结构研究(英文)

一、C_(18)二萜生物碱吉乌定的结构研究(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孙莉[1](2020)在《马氏接骨膏薄层色谱鉴别》文中指出目的建立对羌活、独活成分的薄层色谱鉴别和对乌头碱的限量检测的方法,确定马氏接骨膏的质量标准。方法建立供试品的薄层色谱鉴别和乌头碱限量检测方法。进行耐用性试验,对比不同薄层板、不同温度、湿度下的鉴别效果。结果薄层色谱鉴别中,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示有相同的荧光主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白色的荧光斑点,阴性样品无干扰,三批样品均符合规定。乌头碱限量检测中,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出现的斑点应小于对照品的斑点或不出现斑点。结论该方法可用于马氏接骨膏的质量控制,能有效地判定药品的质量。

李倩,孙淑仃,王梅英,李彩凤,袁丹,付宏征[2](2018)在《草乌的化学成分及镇痛活性研究(英文)》文中指出本文对草乌的化学成分及镇痛活性进行研究,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HPLC等系列色谱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波谱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以PDE-4A为镇痛靶点,使用薛定谔软件对分离出来的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尼奥林是一种典型的非酯型二萜生物碱,使用热板镇痛法和醋酸扭转体法研究它的镇痛活性。结果发现,12种二萜生物碱被分离得到,他们的结构分别为新乌头碱(1),北乌碱(2),北乌定(3),去氢宋果灵(4),宋果灵(5),尼奥林(6),塔拉萨敏(7),异塔拉乌头定(8),荷克布星A (9),新乌头原碱(10), 8-乙酰基-14-苯甲酰基中乌头原碱(11), 8-甲氧基-14-苯甲酰-beiwutinine(12)。其中化合物9,12首次从草乌中分离得到,12种二萜生物碱都可以作用于镇痛靶点PDE-4A。尼奥林是典型的非酯型二萜生物碱,它具有很好的镇痛活性。

孙明丽[3](2017)在《高乌甲素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乌头(Aconitum sinomontanum Nakai)为毛莨科乌头属植物,主要分布于四川、贵州、青海等地,其药用部位为干燥根,有毒,具有止痛消肿、散瘀活血、除湿祛风,治疗骨折、风湿性腰腿痛、胃痛等症。高乌甲素(lappaconitine)为高乌头根中含量最高的一种二萜类生物碱,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轻中度疼痛的治疗。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发现乌头碱、草乌甲素、雪上一枝蒿甲素等一系列乌头类生物碱的毒性作用可以与其镇痛作用相分离,乌头类生物碱镇痛作用的产生是与刺激脊髓小胶质细胞释放内源性多肽dynorphin A有关而对钠离子通道的作用与其毒性作用而并非镇痛作用有关。本研究旨在系统地阐明高乌甲素对大鼠L5/L6脊神经结扎形成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和大鼠骨癌痛模型的镇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高乌甲素的镇痛机制。结果表明,高乌甲素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和骨癌痛的镇痛效率高达50%80%,ED50值分别为0.8μg(鞘内给药)和1.12.6 mg/kg(皮下给药)。持续12天每天早晚两次鞘内给以高乌甲素(10μg)并在第8天中断给药一天结果显示高乌甲素不会产生镇痛耐受,但其镇痛作用不会产生累计效应,只能起到暂时镇痛的效果,达不到治愈疼痛的目的。通过在体和离体实验结果均表明,高乌甲素通过刺激脊髓小胶质细胞而非星型胶质细胞和神经元释放内源性多肽dynorphin A产生镇痛作用,此外高乌甲素的镇痛作用可以被鞘内注射特异性dynorphin A抗体和选择性κ阿片受体拮抗剂GNTI完全拮抗。有研究表明高乌甲素的镇痛作用可能和去甲肾上腺素和五羟色胺下行抑制系统有关,我们在L5/L6脊神经结扎形成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上,通过鞘内分别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和五羟色胺耗竭剂6-OHDA和PCPA以及分别通过鞘内注射选择性α受体拮抗剂酚妥拉明和选择性五羟色胺受体拮抗剂甲麦角林,探讨其对高乌甲素的镇痛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脊髓去甲肾上腺素和五羟色胺下行抑制系统与高乌甲素的镇痛作用无关。本研究结果丰富了乌头类生物碱结构和其镇痛效能之间关系的阐明,并且再次佐证了乌头类生物碱镇痛机制为刺激脊髓小胶质细胞产生内源性多肽dynorphin A而非传统上认为的作用于钠离子通道。

尹田鹏[4](2016)在《六种云南产乌头属植物的生物碱成分研究》文中指出乌头属(Aconitum)属于毛茛科(Ranunculaceae),全球约350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约170种,其中76种民间药用,多用于镇痉、镇痛、祛风湿和解热。二萜生物碱是该属植物的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也被认为是特征化学成分。二萜生物碱复杂的分子结构和显着的生理活性,吸引着天然药化研究者广泛而持久的关注。本论文第一章至第六章对六种云南产的乌头属植物黄草乌(A. vilmorinianum Kom.)、宾川乌头(A. duclouxii Levl.)、保山乌头(A. nagarum Stapf)、剑川乌头(A. handelianum Comber)、玉龙乌头(A. stapfianum Hand.-Mazz.)和独龙乌头(A. taronense Fletcher et Lauener)的化学成分组成和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运用多种色谱分离材料和手段,结合现代波谱分析技术和X-单晶衍射技术,从六种乌头属植物中分离鉴定了131个化合物。所得的二萜生物碱有107个,结构类型涉及C18-高乌宁碱型、C19-乌头碱型、C19-7,17-次裂型、C19-牛扁碱型、C20-光翠雀碱型和C20-纳哌啉型,其中有19个新的生物碱,包括两个新颖的二萜生物碱骨架:vilmorine A分离自黄草乌,其B环中C(8)-C(9)键断裂重排为C(8)-C(10)键而形成六元B环;保山乌头中得到的nagarines A和B,其D环C(8)-C(15)键断裂而开环。同时也探讨了这两类新骨架C19-二萜生物碱可能的生源途径。其他16个新化合物分别为1个苯甲酰胺衍生物,1个C18-高乌宁碱型,1个C20-光翠雀碱型,2个C19-重排型及11个C19-乌头碱型二萜生物碱。此外,还对所得二萜生物碱的植物化学分类学意义进行了讨论。第七章对所得部分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筛选。第八章归纳总结了2009年至2016年间乌头属植物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最新报道的乌头属中化学成分的结构分类、来源及生物活性等。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乌头属植物二萜生物碱的化学和药理活性研究,进一步为乌头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促进云南省特色药用草乌资源的深入开发和综合利用,同时为乌头属植物化学分类学提供了参考依据。

王雅溶[5](2016)在《栀子、宾川乌头化学成分及栀子抗帕金森病药理活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高速逆流色谱(HSCCC)法分离纯化栀子药材中环烯醚萜苷及西红花苷化合物,宾川乌头中主要生物碱,并对分离所得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建立测定含栀子中成药中栀子苷和西红花苷-1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研究栀子抗帕金森病(PD)药理活性及机制。方法:(1)HSCCC法分离纯化栀子药材中环烯醚萜苷及西红花苷化合物,宾川乌头中主要生物碱,考察溶剂体系、固定相流速、主机转速、温度等因素对HSCCC分离效果的影响。UPLC测定分离所得化合物纯度,核磁共振氢谱、碳谱(1H-NMR、13C-NMR)、电喷雾离子源高分辨串级飞行时间质谱(ESI-QTOF-MS)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2)UPLC法测定6种含栀子的中成药(清火栀麦片、栀子金花丸、妇科分清丸、芎菊上清片、解郁安神颗粒、羚羊清肺颗粒)中栀子苷和西红花苷-1的含量。(3)C57 BL/6雄性小鼠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栀子提取物(GJE)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 mg/Kg)。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建立小鼠帕金森病(PD)模型。以爬杆法、转轴法和拉力法评价PD小鼠的行为学能力,免疫组化法(IHC)观察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ESI-QTOF-MS法检测纹状体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三种炎症因子及二胺氧化酶(DAO)含量。结果:(1)采用HSCCC法以正丁醇-乙醇-水(10:1:10,v/v)、乙酸乙酯-正丁醇-水(2:1.5:3,v/v)、正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水(1:2:1:5,v/v)、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0.3:1:0.3:1,v/v)为溶剂体系从栀子中分离得到羟异栀子苷、6β-羟基栀子苷、栀子苷酸、栀子苷、西红花苷-1、西红花苷-2、西红花苷-3、西红花苷-4、Gardecin。纯度分别为91.7%、93.4%、92.5%、98.2%、94.1%、96.3%、94.1%、98.9%和97.4%。(2)采用HSCCC法以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氨水(1:1:1:1:0.1,v/v)为溶剂体系从宾川乌头分离得到苯甲酰乌头碱、N-去乙基乌头碱、乌头碱、去氧乌头碱、宾乌定甲。纯度分别为98.4%、97.2%、98.2%、96.8%和96.6%。(3)6种中成药中栀子苷平均含量分别为3.58、5.32、2.17、4.57、1.23、0.38 mg/g;西红花苷-1平均含量分别为1.52、1.06、0.35、0.55、0.068、0.099 mg/g。被测定的两种成分色谱峰均有良好的分离度,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4)与对照组小鼠相比,MPTP组小鼠爬杆时间变长(P<0.05)、转轴时间缩短(P<0.001)、拉力减小(P<0.01);酪氨酸羟化酶免疫反应减少(P<0.01);纹状体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水平降低(P<0.001);血清中三种炎症因子含量增多(P<0.001);DAO含量明显减少(P<0.001)。与MPTP组相比,GJE中、高剂量给药组小鼠爬杆时间缩短(P<0.05)、转轴时间延长(P<0.001)、拉力增大(P<0.05)、TH免疫反应增加(P<0.01)、纹状体中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水平明显提高(P<0.05)、血清中三种炎症因子含量减少(P<0.01)、DAO含量增加(P<0.01)。结论:(1)本研究建立了HSCCC法从栀子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单体,为栀子的药理研究和质量控制奠定基础。(2)本研究建立了HSCCC法对宾川乌头中的主要生物碱进行了分离,为宾川乌头中主要生物碱的生物活性和毒理学研究提供基础。(3)实验建立了20 min内快速鉴定并测定6种含栀子中成药中栀子苷和西红花苷-1的方法。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做为以上6种中成药中栀子苷和西红花苷-1的含量测定方法。(4)GJE可以改善MPTP诱导的大鼠运动障碍并可显着抑制MPTP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GJE可能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减少炎症因子的表达而保护DA能神经元。

刘淑敏[6](2012)在《新疆伊犁地区、东疆地区乌头属植物药用资源初步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初步调查新疆伊犁地区、东疆地区乌头属植物的种类、分布、生境和蕴藏状况。2测定新疆乌头属植物总生物碱和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初步探明化学成分资源状况。3采用薄层色谱指纹图谱方法,从新疆乌头属植物中初步筛查出分布范围广、蕴藏量丰富、与已有国家法定药材标准的川乌、草乌相似度较高、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品种,为该属植物生药资源合理利用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通过查阅文献和标本,实地调查新疆乌头属植物的种类、分布、生境和蕴藏状况。2以乌头碱为对照品,用UV法测定新疆乌头属植物中总生物碱的含量。3采用HPLC法测定新疆乌头属植物中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的含量。4采用高效薄层硅胶G板,以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6.4:3.6:1)为展开剂,以稀碘化铋钾溶液显色,获得其显色后的薄层指纹图谱,经化学指纹图谱分析系统软件生成共有模式,进行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1资源调查初步发现有5种新疆乌头属药用植物,其中以伊犁地区的白喉乌头和准噶尔乌头蕴藏量较丰富,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2UV法测定乌头碱在0.011760.04704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A=16.484C+0.0592,r=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9%,RSD为1.33%。样品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新疆乌头属植物总生物碱含量高于草乌、川乌,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3HPLC法测定新乌头碱在0.0022~0.0864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9%,RSD=1.04%;乌头碱在0.0201~2.012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6%,RSD=0.60%;次乌头碱在0.0021~0.084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8%,RSD=1.08%。样品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新疆乌头属植物含有双酯型生物碱,但不同种之间含量和成分有一定的差异。4优化筛选了薄层色谱条件,结果样品斑点清晰,分离度好;相似度分析表明,新疆乌头属植物不同种之间化学成分有一定差异,大致可分为3类。其中白喉乌头、空茎乌头、准噶尔乌头与草乌、川乌相似度较高。结论:1新疆乌头属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资源状况有待于进一步探明。2UV法用于新疆乌头属植物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简便、可行。3HPLC法用于新疆乌头属植物双酯性生物碱的含量测定简便、灵敏度高。4建立的薄层色谱指纹图谱,为新疆乌头属药用植物指纹图谱的研究奠定了方法学基础。5初步从新疆伊犁地区和东疆地区乌头属植物中筛查出白喉乌头、准噶尔乌头是蕴藏量丰富、生物碱含量高、与已有国家法定药材标准的川乌和草乌相似度较高、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肖鹏[7](2008)在《云南直缘乌头活性成分分析及毒性检测方法的研究》文中认为云南直缘乌头(Aconitum Transsectum Diels)又名大草乌、小黑牛,产于中国云南西北部。本实验以云南野生型和栽培型直缘乌头作为材料,使用传统的中药炮制方法(蒸煮)进行逐步脱毒,通过HPLC-UV和HPLC-MS对其活性成分含量和结构进行分析,旨在对经过脱毒后的直缘乌头毒性进行评估,并研究快速检测毒性的方法。1直缘乌头基本成分分析采用容量法和比色法测定了不同材料(野生生长与人工栽培的直缘乌头)、不同蒸煮时间(常压下蒸煮1h、3h、6h、9h、12h;加压下蒸煮1h、2h、4h)、不同的蒸煮方式(加压和常压)间直缘乌头总生物碱、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占直缘乌头干重的25%-52%;可溶性蛋白质占直缘乌头干重的0.45%-0.89%;游离氨基酸占直缘乌头干重的0.45%-0.96%;总生物碱在野生型生药样中含量为0.023mol/g,在栽培型生药样品中含量为0.020mol/g。从测得的结果看来,可溶性糖是直缘乌头中的主要成分,野生型直缘乌头总生物碱含量要高于栽培型,蒸煮时间和方式对总生物碱量没有很大改变。2直缘乌头毒性成分分析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提取毒性成分,通过HPLC-UV和HPLC-MS进行检测,对不同处理的直缘乌头中毒性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经蒸煮的直缘乌头主要存在保留时间为10.9、17.8、26.1、37.0、56.8、71.9min的生物碱,其分子量分别为421、463、433、601、541、659。经蒸煮处理的样品则主要存在保留时间为10.9、15.4、17.8、23.1、26.1、56.8和70.7min的生物碱,其分子量分别为421、391、463、617、433、541、659。根据分子量推测,其中保留时间为10.9min、23.1min、70.7min的物质可能为塔拉萨敏、8-去乙酰滇乌碱和滇乌碱,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滇乌碱为毒性较大的双酯型二萜生物碱,在不经蒸煮的直缘乌头中含量较高。结果还表明,无论是生药样还是蒸煮样,野生型和栽培型直缘乌头其生物碱组成成分没有差异,但分子量大的生物碱在不经蒸煮的直缘乌头中含量较高。常压蒸煮时间达6h以上的样品,基本不含有分子量大的生物碱。在蒸煮过程前期,生物碱组成成分与含量变化十分明显,到了蒸煮后期,含量变化趋缓。由此说明常压蒸煮超过6h,加压蒸煮达到4h可达到脱毒的目的,而且加压短时蒸煮与常压长时蒸煮的具有同样的脱毒效果。3毒性检测方法的研究(1)试剂筛?在生草乌的W浸提液中,分别加入A、B、C、D、E试剂,观察显色情况,发现用高浓度的W试剂浸提,再向浸提液中加入D试剂能达到很好的检测效果,由此确定检测试剂为D和高浓度的W试剂。(2)试剂优化通过对呈色物质的全波长扫描,得到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22nm;通过在不同时间段对呈色物质进行比色测定,发现该呈色物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实验室检测最佳条件,即W浓度为90%、D浓度为0.08mL/mL、草乌样品的加入量为0.8g、反应环境温度为20℃。(3)毒性检测使用检测试剂对不同处理的样品进行显色,发现不经蒸煮的生草乌显绯红色,经蒸煮过的草乌,颜色随蒸煮时间的延长绯红色逐渐变淡,最后转变为淡黄色;经比色测定,生草乌的吸光值为0.706,而经常压蒸煮12h的熟草乌,其吸光值为0.115;其比色结果与液相检测结果相对应。可以确定该检测试剂能够简便、快速、有效地检测直缘乌头的毒性。

王瑞[8](2007)在《附子质量评价及乌头碱类成分药动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分附子质量评价研究和附子中乌头碱类成分药动学研究两部分。一、第一部分应用HPLC以及HPLC/MS技术对附子生药指纹图谱的建立与附子炮制品的含量测定进行了研究。附子(Radix Aconiti Lateralis Praeparata)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从附子中分离鉴定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生物碱和脂类两大类化合物。国内外研究表明,附子生物碱类化合物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和临床功效。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于附子的质量控制都是对其酯型生物碱的限量检查。为了更科学、客观地反映附子的内在质量,建立基于中药成分系统研究基础上的指纹图谱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将LC/MS技术应用于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中,是对常规色谱强有力的支持,通过对多种流出成分的质谱检测,可增加指纹图谱的“可知性”。HPLC技术对于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药材提取方法的研究,实验条件的选择与优化以及MS技术对于中药成分的归属等均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论文对附子生药指纹图谱建立中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Hepersil BDS C18色谱柱进行附子生物碱成分液相分离的色谱条件;运用HPLC/MS技术对附子生药中的主要色谱峰进行了初步归属;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评价了各批样品指纹图谱间的相似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以HPLC法建立的附子生药指纹图谱较全面地反映了附子的内在质量,可作为附子生药质量控制及其炮制品指纹图谱建立的依据之一。在指纹图谱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还对附子生药及其炮制品中的主要生物碱成分-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以及单酯型生物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中乌头原碱和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为附子生药及其炮制品质量控制的建立提供科学支撑。二、第二部分建立了体外血浆温孵法测定乌头碱、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水解规律的方法。空白兔血浆加入不同浓度的3种生物碱混合对照品溶液,通过对温孵不同时间血浆样品的预处理(沉淀蛋白、除杂)、分离和检测等过程实现复杂生物样品中待测成分的分离分析。所建立的体外水解方法简单、稳定、可控,对上述3种成分的体内药动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在体外血浆温孵试验和急性毒性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附子总生物碱中主要成分(乌头碱、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在大鼠血浆样品中UPLC/MS/MS测定法。大鼠血浆中加入一定体积磷酸,以固相萃取法提取待测成分,采用UPLC/ESI/MS/MS联用技术,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乌头碱监测离子对646.3→586.0和646.3→367.9;中乌头碱监测离子对632.3→572.0和632.3→354.0;次乌头碱监测离子对616.3→556.0和616.3→337.9)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附子总碱各主要成分的浓度;优化的色谱条件为Acquity UPLCTM BEH C18色谱柱,乙腈-0.05%氨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3种生物碱类成分在3 min内即可完全分离,内源性物质不干扰样品的测定;血浆样品提取回收率均高于85%;定量限乌头碱、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分别为0.0516 ng·mL-1,0.0744 ng·mL-1和0.0427 ng·mL-1;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6%。该测定方法具有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快速的优点,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选取3只大鼠灌胃(ig)附子总碱,灌胃给药剂量为0.2 g附子生药·kg-1。从附子总碱大鼠灌胃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可以看出,乌头碱、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药时曲线均为双峰,无法用房室模型拟合,推测双峰是由于3种成分的肠肝循环造成的。乌头碱、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按非线性统计矩法计算的AUC0-t分别为4.277±0.754,7.950±2.909和24.75±4.05 ng·mL-1·h;t1/2分别为1.40±0.26,1.49±0.08和1.73±0.03 h;MRT分别为3.758±0.524,3.645±0.477和4.012±0.381 h。通过上述研究,初步得出了乌头碱、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药动学的变化规律。

汤萍[9](2007)在《毛序聚伞翠雀花中生物碱成分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毛序聚伞翠雀花(Delphinium laxicymosum var pilostachyum)为我国特有的翠雀属植物,尚未见有关其化学成分的报道。我们对毛序聚伞翠雀花的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分离得到20个单体化合物,并应用IR、MS、HRMS、1H-NMR、13C-NMR、DEPT、HMQC、1H-1HCOSY、HMBC和NOE等光谱法和化学法鉴定了全部20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6个为新二萜生物碱,分别命名为聚伞翠碱甲(laxipilostine A)(1)、聚伞翠碱乙(laxipilostine B)(2)、聚伞翠碱丙(laxipilostine C)(3)、聚伞翠碱丁(laxipilostine D)(4)、聚伞翠碱戊(laxipilostine E)(5)、聚伞翠碱戌(laxipilostine F)(6),14个已知的去甲二萜生物碱是:delconine(7),delsoline(8),牛扁碱(lycoctonine)(9),德尔塔生(deltatsine)(10),氨茴酰牛扁碱(anthranoyllycotonine)(11),德尔色明乙(delsemine B)(12),德尔色明甲(delsemine A)(13),甲基牛扁碱(methyllycaconitine)(14),deleosine(15),pacidine(16),gigactonine(17),18-methoxygadesine(18),Jiufengtine(19),dehydrodelsoline(20)。其中新生物碱中有两个比较少见的具有C-5羟基的牛扁碱型二萜生物碱。

张洪贵[10](2006)在《毒性乌头生物碱代谢产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依据在体内检测到乌头生物碱代谢产物可以证明毒性乌头碱进入肌体,从而可为法庭提供判断法医鉴定结果的依据,以摄入含乌头属中药复方制剂引起中毒反应或死亡的可疑乌头碱中毒者为对象,通过研究他们体内样品中乌头碱痕量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化学结构以及分布,阐明乌头碱代谢规律和途径及分布规律。通过研究生物样品的处理与代谢产物检测方法,特别是通过研究这些代谢产物的质谱裂解规律和特征、质谱解析规律以及结构,为建立乌头碱中毒的法医鉴定新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实验方法,且确定了乌头碱中毒的专属性指示代谢物。

二、C_(18)二萜生物碱吉乌定的结构研究(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_(18)二萜生物碱吉乌定的结构研究(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马氏接骨膏薄层色谱鉴别(论文提纲范文)

1 样品来源与实验材料
    1.1 样品来源
    1.2 实验材料
2 羌活、独活的薄层色谱鉴别
    2.1 供试品和对照品溶液制备
        2.1.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1.2 羌活对照药材(120935-201007)溶液制备:
        2.1.3 独活对照药材(120940-201010)溶液制备:
        2.1.4 对照品溶液制备:
        2.1.5 阴性样品溶液的制备:
    2.2 薄层色谱鉴别
    2.3 耐用性试验
        2.3.1 两种薄层板的比较:
        2.3.2 温度、湿度的比较:
3 乌头碱限量检查
    3.1 供试品和对照品溶液制备
        3.1.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1.2 对照品溶液制备:
        3.1.3 阴性样品溶液的制备:
    3.2 薄层色谱鉴别
    3.3 耐用性试验
4 小结与讨论
    4.1 小结
    4.2 讨论

(2)草乌的化学成分及镇痛活性研究(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 Introduction
2. Instruments and materials
3. Extraction and isolation
4. Identification
    Mesaconitine:
    Bewutine:
    Bewudine:
    Songoramine:
    Songorine:
    Neoline:
    Talasamine:
    Isotalatizidine:
    Hokbusine A:
    Mesaconine:
    8-OEt-14-benzoylmesaconine:
    8-Methoxy-14-benzoyl-beiwutinine:
5. Molecular docking
6. Analgesic activity test of neoline
    6.1. Acetic acid torsion test
    6.2. Hot plate analgesia experiment

(3)高乌甲素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简称对照表
1 前言
    1.1 慢性疼痛及其现状
    1.2 慢性疼痛发生机制
        1.2.1 慢性疼痛发生的外周敏化机制
        1.2.2 慢性疼痛发生的中枢敏化机制
    1.3 慢性疼痛的治疗现状
    1.4 新镇痛靶点的发现和研究
    1.5 乌头类生物碱治疗慢性疼痛概述
    1.6 高乌甲素药理学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1.6.1 高乌甲素概述
        1.6.2 高乌甲素的药理作用
        1.6.2.1 镇痛作用
        1.6.2.2 抗炎消肿的作用
        1.6.2.3 局部麻醉作用
        1.6.2.4 高乌甲素的其它药理作用
        1.6.3 高乌甲素的临床应用
        1.6.3.1 镇痛作用
        1.6.3.2 高乌甲素的其它临床应用
        1.6.4 高乌甲素的镇痛机制研究
    1.7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药品及试剂
        2.1.2 实验器材
        2.1.3 实验动物及细胞
    2.2 .实验方法
        2.2.1 原代细胞培养
        2.2.2 RNA提取、逆转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2.2.2.1 细胞RNA的提取:
        2.2.2.2 脊髓组织RNA的提取:
        2.2.2.3 RNA的逆转录:
        2.2.2.4 实时荧光定量PCR
        2.2.3 dynorphin A的测定
        2.2.4 大鼠蛛网膜下腔置管
        2.2.5 大鼠L5/L6 脊神经结扎形成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造模
        2.2.6 大鼠骨癌痛造模
        2.2.7 大鼠机械痛阈值的测定
        2.2.8 大鼠热辐射痛阈值的测定
        2.2.9 结果统计及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高乌甲素镇痛作用研究
        3.1.1 高乌甲素全身连续累积皮下给药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机械痛和热痛的镇痛作用
        3.1.2 高乌甲素脊髓给药对L5/L6 脊神经结扎形成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的镇痛作用
        3.1.3 高乌甲素对L5/L6 脊神经结扎形成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的镇痛耐受作用的研究
        3.1.4 连续累积皮下给予高乌甲素对骨癌痛模型的镇痛作用
        3.1.5 高乌甲素显着提高L5/L6 脊神经结扎形成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脊髓中dynorphin A的含量进而产生镇痛作用
        3.1.6 高乌甲素刺激脊髓小角质细胞(而非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中)dynorphin A的含量
        3.1.7 高乌甲素不能抑制小胶质细胞中 LPS 引起的炎症反应
        3.1.8 高乌甲素的镇痛作用靶点部位研究
        3.1.8.1 鞘内给予特异性dynorphin A抗体对给予高乌甲素产生的镇痛作用的影响
        3.1.8.2 鞘内给予选择性κ-阿片受体拮抗剂GNTI对给予高乌甲素产生的镇痛作用的影响
        3.1.9 多种乌头类生物碱活性比较
        3.1.10 高乌甲素的镇痛作用与脊髓去甲肾上腺素和五羟色胺下行抑制系统的关系
4 讨论
    4.1 高乌甲素能有效抑制慢性疼痛且镇痛作用不产生耐受性,但不能起到治愈疼痛的作用
    4.2 高乌甲素的镇痛靶点在脊髓且通过刺激脊髓小胶质细胞释放内源性强啡肽A产生镇痛作用
    4.3 乌头类生物碱受体的寻找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4)六种云南产乌头属植物的生物碱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黄草乌(A. vilmonrinianum)中分离得到的二萜生物碱
宾川乌头(A. duclouxii)中分离得到的二萜生物碱
保山乌头(A. nagarum)中分离得到的二萜生物碱
剑川乌头(A. handelianum)中分离得到的二萜生物碱
玉龙乌头(A.stapflanum)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独龙乌头(A.taronense)中分离得到的生物碱
第一章 黄草乌的生物碱成分研究
    1 前言
    2 结果与讨论
        2.1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2.2 新化合物1-3的生源途径探讨
        2.3 结论与讨论
    3 实验部分
        3.1 仪器、试剂及药材
        3.2 提取与分离
        3.3 化合物数据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宾川乌头的生物碱成分研究
    1 前言
    2 结果与讨论
        2.1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2.2 新化合物3-6的生源途径探讨
        2.3 Deoxyaconitine(11)的结构鉴定
        2.4 结论与讨论
    3 实验部分
        3.1 仪器、试剂及药材
        3.2 提取与分离
        3.3 化合物数据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保山乌头的生物碱成分研究
    1 前言
    2 结果与讨论
        2.1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2.2 化合物1和2的生源途径探讨
        2.3 结论与讨论
    3 实验部分
        3.1 仪器、试剂及药材
        3.2 提取与分离
        3.3 化合物数据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剑川乌头的生物碱成分研究
    1 前言
    2 结果与讨论
        2.1 新化合物handelidine(1)的结构鉴定
        2.2 化合物1和2的生源途径探讨
        2.3 结论与讨论
    3 实验部分
        3.1 仪器、试剂及药材
        3.2 提取与分离
        3.3 化合物数据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玉龙乌头的化学成分研究
    1 前言
    2 结果与讨论
        2.1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2.2 结论与讨论
    3 实验部分
        3.1 仪器、试剂及药材
        3.2 提取与分离
        3.3 化合物数据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独龙乌头的生物碱成分研究
    1 前言
    2 结果与讨论
        2.1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2.2 Lipoyunaconitine(5)的结构鉴定
        2.3 结论与讨论
    3 实验部分
        3.1 仪器、试剂及药材
        3.2 提取与分离
        3.3 化合物数据
    参考文献
第七章 部分生物碱的活性研究
    1 前言
    2 结果与讨论
        2.1 抗氧化活性筛选结果
        2.2 抗肿瘤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
    3 实验部分
        3.1 抗氧化活性测试
        3.2 抗肿瘤细胞毒活性测定(MTS法)
    参考文献
第八章 乌头属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展(2009年-2016年)
    1 前言
    2 二萜生物碱成分及生物活性
        2.1 C_(18)-二萜生物碱
        2.2 C_(19)-二萜生物碱
        2.3 C_(20)-二萜生物碱
        2.4 双二萜生物碱
    3 其他生物碱成分及生物活性
    4 非生物碱成分及生物活性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部分新化合物谱图
附录2 部分缩写语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5)栀子、宾川乌头化学成分及栀子抗帕金森病药理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栀子中环烯醚萜苷及西红花苷化合物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章 高速逆流法分离纯化宾川乌头中5种生物碱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制剂中栀子苷与西红花苷-1含量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第四章 栀子提取物对MPTP致帕金森病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栀子化学成分及其在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新疆伊犁地区、东疆地区乌头属植物药用资源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内容、方法与结果
    1. 仪器
    2. 试药
    3. 药材来源
    4. 新疆乌头属植物资源调查
        4.1 调查方法
        4.2 调查结果
    5.新疆乌头属植物化学资源初步研究
        5.1 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5.2 双酯性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6. 新疆乌头属植物薄层色谱指纹图谱的建立
        6.1 溶液的制备
        6.2 薄层色谱条件的优化筛选
        6.3 对照品的选择
        6.4 耐用性试验
        6.5 方法学考察
        6.6 薄层色谱条件
        6.7 薄层色谱指纹图谱的建立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7)云南直缘乌头活性成分分析及毒性检测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植物学特征
        1.1 植物学分类
        1.2 植物学特性
    2 二萜类生物碱的测定方法
        2.1 总生物碱的测定
        2.2 单体生物碱的测定
    3 二萜类生物碱的结构
        3.1 C_(18)-二萜生物碱
        3.2 C_(19)-二萜生物碱(去甲二萜生物碱)
        3.3 结构与毒性的关系
        3.4 结构鉴定方法
    4 二萜生物碱的药理研究
        4.1 镇痛、局部麻醉作用
        4.2 生物碱诱发心律失常作用
        4.3 草乌总生物碱和乌头碱对几种药物引起心电图变化的影响
        4.4 抗肿瘤作用
        4.5 免疫调节与抗炎作用
    5 中毒诊断及救治
        5.1 中毒表现
        5.2 中毒机理
        5.3 中毒救治
    6 应用研究及其展望
    7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直缘乌头基本成分分析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剂与仪器设备
        2.2 样品制备
        2.3 分析方法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总生物碱
        3.2 游离氨基酸
        3.3 可溶性糖
        3.4 可溶性蛋白质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章 直缘乌头毒性成分分析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剂与仪器设备
        2.2 样品制备
        2.3 分析方法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高效液相条件的确定
        3.2 HPLC-UV实验结果与分析
        3.3 HPLC-MS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4.1 HPLC-UV结果综合分析
        4.2 HPLC-MS结果综合分析
    5 结论
第四章 毒性检测方法的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品制备
        2.2 试验方法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显色试剂的筛选
        3.2 显色条件的优化
        3.3 毒性检测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附子质量评价及乌头碱类成分药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一
    文献综述二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附子质量评价研究
    第一章 附子及不同炮制品中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章 附子生药HPLC指纹图谱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三章 附子炮制品中生物碱类成分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附子中乌头碱类成分的药动学研究
    第一章 三种双酯型生物碱在体外血浆中的水解规律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章 附子总碱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三章 附子乌头碱类成分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个人简历

(9)毛序聚伞翠雀花中生物碱成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毛序聚伞翠雀花中生物碱成分的研究
    一、前言
    二、提取分离流程
        (一) 总生物碱的提取
        (二) 总生物碱的分离
    三、研究结果
        (一) 新化合物结构鉴定
        1.聚伞翠碱甲
        2.聚伞翠碱乙
        3.聚伞翠碱丙
        4.聚伞翠碱丁
        5.聚伞翠碱戊
        6.聚伞翠碱戌
        (二) 已知生物碱结构鉴定
    四、实验部分
        (一) 仪器、材料及试剂
        (二) 总生物碱的提取
        (三) 单体生物碱的分离
        (四) 新生物碱的结构鉴定
        (五) 已知生物碱的结构鉴定
    五、结果与讨论
    六、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近几年来二萜生物碱镇痛作用研究进展(综述)
    1.概述
    2.二萜生物碱的镇痛作用
    3.与其他药物联用
    4.二萜生物碱的镇痛机理及构效关系
    5.小结
    6.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10)毒性乌头生物碱代谢产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含乌头碱中草药植物学研究概况
        1.1.1 乌头属植物种类与分布
        1.1.2 乌头属植物的药用概况
    1.2 乌头属中药的化学成分
        1.2.1 中药草乌中含有的乌头生物碱
        1.2.2 中药川乌中含有的乌头生物碱
        1.2.3 中药附子中含有的乌头生物碱
        1.2.4 其它乌头属植物药中含有的乌头生物碱
    1.3 乌头碱的立体结构及其水解产物和理化性质
    1.4 乌头生物碱的提取分离方法
    1.5 乌头生物碱结构的波谱鉴定
        1.5.1 乌头生物碱质谱硬电离裂解特征
        1.5.2 乌头生物碱质谱软电离裂解特征
        1.5.3 乌头生物碱(Aconitine)的核磁共振数据
    1.6 乌头类生药减毒炮制研究概况
    1.7 乌头类中药配伍及中药药理研究概况
    1.8 乌头生物碱的毒性及中毒原因
        1.8.1 乌头生物碱的毒性
        1.8.2 乌头碱中毒问题的严重性
        1.8.3 乌头碱中毒原因分析
    1.9 乌头类生物碱代谢产物的研究概况
    1.10 乌头类生物碱中毒的临床检验和法医鉴定
    1.11 立题依据、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染毒动物体内主要毒性乌头生物碱对照品及其代谢产物的LC-MS~N分析
    2.1 实验仪器和材料
    2.2 实验方法和结果
        2.2.1 主要毒性乌头生物碱及其降解产物的LC-MS~n分析
        2.2.2 乌头碱中毒家兔肝脏乌头碱代谢产物研究
        2.2.3 乌头碱中毒家兔尿乌头碱代谢产物研究
        2.2.4 乌头碱中毒家兔血中乌头碱代谢产物研究
        2.2.5 胃内容物中乌头碱代谢产物研究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人体内乌头生物碱代谢产物研究
    3.1 仪器和试剂
    3.2 人尿液中乌头生物碱代谢产物研究
        3.2.1 尿样品来源和预处理
        3.2.2 A 尿样中乌头生物碱代谢产物的LC/ESI-MS~n 分析
        3.2.3 B 尿样中乌头生物碱的LC/ESI-MS~n 分析
    3.3 肝脏样品D 中乌头生物碱代谢产物分析
        3.3.1 样品来源及测试方法
        3.3.2 测试结果及质谱解析
    3.4 福尔马林液中乌头生物碱代谢产物分析
        3.4.1 样品来源及测试方法
        3.4.2 测试结果与质谱解析
第四章 结论与创新成果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Abstract
附录

四、C_(18)二萜生物碱吉乌定的结构研究(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马氏接骨膏薄层色谱鉴别[J]. 孙莉. 海峡药学, 2020(04)
  • [2]草乌的化学成分及镇痛活性研究(英文)[J]. 李倩,孙淑仃,王梅英,李彩凤,袁丹,付宏征.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2018(12)
  • [3]高乌甲素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孙明丽.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3)
  • [4]六种云南产乌头属植物的生物碱成分研究[D]. 尹田鹏. 云南大学, 2016(01)
  • [5]栀子、宾川乌头化学成分及栀子抗帕金森病药理活性研究[D]. 王雅溶. 遵义医学院, 2016(08)
  • [6]新疆伊犁地区、东疆地区乌头属植物药用资源初步研究[D]. 刘淑敏. 新疆医科大学, 2012(02)
  • [7]云南直缘乌头活性成分分析及毒性检测方法的研究[D]. 肖鹏.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8)
  • [8]附子质量评价及乌头碱类成分药动学研究[D]. 王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9]毛序聚伞翠雀花中生物碱成分的研究[D]. 汤萍. 四川大学, 2007(05)
  • [10]毒性乌头生物碱代谢产物研究[D]. 张洪贵. 吉林大学, 2006(10)

标签:;  ;  ;  ;  

C_(18)二萜生物碱giudine的结构研究(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