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直到使用的几个问题

直到/直到使用的几个问题

一、till/until用法上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张卓喜[1](2021)在《关联翻译理论指导下《教皇诞生记》(节选)英译汉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教皇诞生记》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天主教门外汉弗莱文从当选教皇到被反对派谋杀的故事。小说中众多的人物对话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读者的思绪也跟着人物语言穿梭在不同的语境场合。恰当处理小说对话翻译,能让读者贴近原着,阅读译文也仿佛有身临其境之感。格特将关联理论运用到翻译学领域,形成关联翻译理论。关联翻译理论主要观点是:翻译是一种语言交际行为,是一种对源语进行明示推理的过程,需要译者大脑机制的密切配合。本篇实践研究报告采用文献梳理法和个案研究法,以《教皇诞生记》(节选)为研究对象,以关联翻译理论为指导,研究小说对话翻译过程中的词法,句法和语言风格的翻译。笔者通过对翻译行为的研究得出结论:关联翻译理论可以指导小说对话翻译。关联翻译理论中对于写作意图和认知语境的相关论述有利于传递对话的隐含意义以及再现原文本语言风格;明示-推理原则能指导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大脑机制活动过程;最佳关联性原则和语境效果原则能核实译文质量,因此,以关联翻译理论为指导,能够准确的译出本部小说对话的含义和风格。译者在小说对话翻译过程中应灵活使用增译法,转换法,减译法,分译法等翻译技巧。通过本次翻译实践,笔者希望能够丰富自己的翻译经验,进而掌握小说类型文本的翻译。同时拓宽翻译研究的角度,为着手准备小说翻译的人提供翻译理论上的启示和方法上的借鉴。

范瑜[2](2021)在《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习语的变异性研究》文中认为习语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因其结构的固化、语义的凝练、使用的频繁,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对习语的研究视角经历了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功能语言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过程,研究方法也逐渐由自省和主观直觉判断转向语料库的使用等实证研究。然而,现有对习语变异性的研究多是对习语变异现象的分类描述或对习语仿拟现象的探讨,对习语变异的内在机制的系统性研究仍然不足,并且目前的研究主要基于习语的本体研究,但语言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同质的,因此对习语的研究,特别是对习语变异性的研究必须同时考虑外部的社会因素,而目前的习语变异研究几乎没有结合外部的社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开始从认知的体验性和普遍性研究转向语言和认知的社会变异研究,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因此,本研究力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这一新兴视角来探讨习语的变异性,试将内部、主观的认知因素和外部、客观的社会因素相结合对习语变异性进行全面的研究,期望能为习语的研究开辟新的天地。本研究主要采用了语料库研究兼内省的研究方法。我们基于CCL(北京大学语料库)、BNC(英国国家语料库)和COCA(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等语料库搜索语料,也有部分语料源自网站;之后,对汉英习语变异的语言特点及分类进行了较为全面地描述,分析了习语变异的规则并提出了新的习语变异的分类,探讨了习语变异的内在动因以及变异的制约机制,发现了习语变异的内在规律并揭示了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模式。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习语变异的方式和类型有哪些?习语变异的动因究竟是什么?2、习语的变异使用对其凝固特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有什么限制条件制约了习语的变异?习语的凝固性和变异性之间有怎样的关系?3、习语变异除了具有语言学意义,还有什么社会学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第一,就研究问题1,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对习语的变异情况进行了分类,并对习语变异的动因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我们认为,习语的变异性反映了人类语言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从认知视角来看,变异性是一个连续统,不同类型的习语因认知机制的差别而具有不同的变异性,因此,对习语变异类型的分割也是一种模糊性操作。本研究在结合认知和社会因素的操作下梳理出习语变异的五大变异规则,即结构改编、字面场景操控、主题指示、主题关联字面场景操控、歧义,并依托这些规则,从惯用程度、频率和常规化程度、意图程度三个参数来进行评估,将习语变异分为系统变异和非系统变异、常见变异和偶发变异、有意变异和无意变异。我们认为,习语的变异使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这种创造性是由习语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组织以及习语这个复杂结构如何适应具体语境的方式决定的。因此,习语变异的动因是复杂多维的,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习语的变异具有句法动因、语义动因、语用动因和整合动因。1、习语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字面语言的句法特性,因此,作用于字面语言的语法规则常常也可以作用于习语上,这成为习语变异的句法动因。2、习语语义的可分析性、透明度和关联性是习语变异的语义动因。习语的可分析性越高,其发生变异的可能性越大;同样,习语的透明度越高,习语发生变异的可能性也越大。语义的关联性包括了横向关联和纵向关联:在横向维度上,习语字面意义层的成分之间、修辞意义层的成分之间都会发生互动和关联,成为习语发生变异的动因;在纵向维度上,习语的变异往往是由于习语中的某成分可以与习语外的其他成分发生语义上的关联,包括了同义关联、同音异义关联、一词多义关联、语义相对关联、上下义关联和逻辑颠倒关联。3、习语变异使用的最直接动因是语用动因,习语在高频使用后,由于受到交际需求的驱动,习语使用者为实现最大的交际效果、传达出新的隐含义而竭力为目标概念寻找最恰当表达式,这时就触发了习语的变异。4、人的创造新奇语法构式的能力是促使习语变异的整合动因,可以依赖大脑中存在的认知语法网络将习语变异的多种动因整合起来,促成习语发生变异。第二,就研究问题2,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对习语变异的制约机制进行了解析。认知方面,习语变异受到可识别性、功能性、兼容性、语法性的制约,同时从文字游戏类型的变异到系统变异还受到更加细化的两个条件的制约:非歧义和非突显。虽然习语变异受到诸多认知条件的制约,但各制约条件对不同类型的习语变异的作用力存在细微的差别,功能性条件对文字游戏的变异类型作用力更强,而非歧义和非突显对系统的习语变异的作用力更强,可识别性、兼容性和语法性制约着各种类型的习语变异。社会文化方面,说话人使用习语变异会受到与听话人关系考量的制约,即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关系的制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言语社区、文化层次和共享知识。习语变异受到认知和社会文化的双因素制约,其中认知因素的制约主要作用于语言本体,而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主要作用于习语变异使用事件中的实施者——说话人。通过对习语变异的制约机制的分析,我们发现习语的凝固性和变异性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习语的凝固性和变异性是一个连续统上的两端,不同习语处在这两端之间的不同点上,也就是说不同的习语有着不同程度的凝固性和变异性,越靠着哪一端那一端的特性就强一些。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共同存在于习语中,缺一不可,彼此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主要包含:1)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谁也离不开谁;2)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相互排斥、相互分离,但又彼此约束;3)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相互转化,互为补充;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的统一表现在两者的一致性上。第三,就研究问题3,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解读习语及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构建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模式。当习语被看作是认知参照点时,依据部分-整体的转喻关系,习语会转喻为使用习语的人。因此,习语和习语变异都会映射出社会图式。习语变异是一个创造性的使用事件,在这个事件中有说话人和听话人两个主体,这两个主体也是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形成中的两个主体,此外,习语原型产生的语言定势和社会定势、习语变异激活的新框架、具体话语文体和团体的文化认知模型也是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构建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我们基于意识和注意力两个因素罗列出了在习语变异使用中听话人产生话语注意力,并且有意识地进行话语范畴化进而进行社会范畴化,形成自我认知和认知他人的社会图式的整个过程:1、听话人根据说话人使用的习语变异情况从整体上确定说话人的社会位置;2、听话人用更具体的方式确定说话人的社会位置;3、听话人依据和自己的关系来定位说话人;4、听话人依据说话人来改变自己的相对位置;5、听话人接受习语变异并进一步固化原型模式。值得一提的是习语的使用本身就可以被看作是对字面语言的变异使用,因此,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对习语的社会图式具有类推性。我们还总结出了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模式。该模式包含了一个假说、双向动力、三个阶段、两个原则。一个假说是指习语凝固性及变异性动态发展假说:习语的凝固性和变异性是通过语言结构、认知操作和社会因素的交互动态建构的。该假说又被细化为三个次假说:1)习语符号的语法化并非被限制在个体的认知语法中,而是集体认知固化的结果,这种固化在惯用化的过程中进入特定话语团体中的每一个成员的大脑词汇中,形成共享的思维体系;2)习语社会层面的范畴化形成其社会文化定型。该层面的范畴化与句法和语义层面的范畴化相互作用,彼此牵连,使习语成为一个民族语言中的代表性类型和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之一;3)习语使用的情景化为其变异提供背景,从而突显概念中的某个图形,经过变异使用后的习语将更加凝固。双向动力指的是推动习语凝固性的向心力和触发变异性的离散力。动态发展的三阶段指习语凝固、变异、更凝固的三个阶段。动态发展过程的两条原则是认知优化原则和社会认同原则。本研究在学习和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了以下几点创新:1)首次对习语的变异性做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就习语变异的两种分类、变异规则、变异动因、制约机制等做了全面的探讨,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基于对习语原型性质和特征的分析,借助实际语料,对习语变异的以上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释;2)首次提出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模式;3)研究视角上,以往研究者们多从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认知语言学等视角研究习语,而本研究首次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新视角研究习语的变异性。

陈雅雯[3](2020)在《从顺应理论看插入语的翻译 ——以Pragmatics: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第八章的汉译为例》文中认为插入语作为英语的一大特点,通过打断句子的结构和意义的连续性,传达额外信息,或者表达作者评价。英语插入语与汉语插入语存在用法上的一些差异,在汉译的过程中,会给译者带来一定困难和干扰。笔者在翻译语用学专着Pragmatics: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时发现作者使用了大量的插入语,这些插入语位置灵活、功能多样,在连贯上下文、补充信息、准确表达学术观点等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译文是信息的载体,因而,在翻译学术文本时,想要译文的可读性更强,译者就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在词汇、句式、语篇等层面进行动态选择,以实现对目标语文本体裁、语言形式和读者习惯的顺应,使读者更好的达成阅读目标。笔者立足于该书第八章进行个案研究,基于英汉插入语的表达异同,以顺应理论为指导,重点探讨如何选择英语学术文本中插入语汉译的翻译策略。通过案例分析,笔者总结出了以下五种汉译策略:(1)前置法(即按照意群将插入语调整置被修饰语之前)(2)融入法(即将插入语融入到重组的翻译结构中)(3)零处理(即不对原文的语序或表达形式做任何调整)(4)增译法(即添加额外的说明或澄清细节)(5)标点调整法(即将破折号改为括号或逗号),然后以实例分析了这五种方法的使用原则,并初步进行了理论的解释。译者在选择翻译方法时,要综合考虑原文中插入语的语义和功能,斟酌话语表达方式,以实现插入语的丰富语用内涵。尽管这些翻译策略并非唯一有效的实现动态顺应的方法,但对日后学术文本插入语的翻译具有提供一定的借鉴。

郤姣姣[4](2020)在《学术文本中修辞格的翻译 ——《跨国性社会问题》(第7至8章)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撰写本篇实践报告所用的源语语料节选自《跨国性社会问题》(The Transnationalized Social Question)一书中的第七、八章。所选文本为学术文本,以探讨由移民带来的一系列跨国性社会问题为主要内容,旨在分析全球人口流动中存在的政策、社会以及人权问题。源语文本中作者使用修辞格,使复杂晦涩的专业知识表达得更加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也使句子结构联系更加紧密,层次更加清晰。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将修辞的内容和效果再现出来传递给读者是笔者面临的翻译难点。本报告针对词语修辞格和结构修辞格的翻译进行研究探讨。针对借代、隐喻和拟人等词语修辞格的翻译,可采用增译、引申、辞格转换等翻译技巧。针对平行结构、对比结构、反复结构等结构修辞格的翻译可采用调整语序、句式重组、词性转换和增减词汇等翻译技巧。通过对典型性翻译案例进行分析,笔者尝试针对不同的翻译问题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保证原文信息能准确传递的同时,能再现源语的修辞效果和语言特点。希望能为今后同类型的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李文亮[5](2020)在《古玺文异释汇考》文中研究指明关于古玺及古玺文之谱录,相传肇始于唐宋,今多亡佚,无从考据。据玺印实物以论古玺文者,当起于明代朱简;至清程瑶田《看篆楼印谱序》,方释出“私玺”二字。同治年间,陈介祺辑《十钟山房印举》,言及“朱文铜玺似六国文字”,继朱、程之后精进一步。“古玺文”研究,“凿破浑沌”者系王国维先生,其于1925年首肯“古玺文”为“六国文字”,开启“古玺文”研究之正途。百余年来,1883年吴大澂首次将古玺文录于《说文古籀补》;1930年罗福颐先生首次将古玺文专录成《古玺文字征》;1981年罗福颐先生主编《古玺汇编》《古玺文编》出版;以至于今,有关古玺文之综论、着录、考释、分域、构形等诸多方面成果不断涌现,古玺文研究业已为相对成熟之学科。但其中亦有诸多问题尚待解决,诸如,一些看似最基本的问题:玺印起源、古玺、古玺文之概念等众家认识亦有分歧,尚需进一步疏理;再者,就古玺文考释而言,现犹存一定比例之未识字,已识字中亦有不少“异释”字,几成定论的一些玺文亦有重新认识之必要。故以“异释”为切入点,将一些疑难字之众说汇集考释,探求新解,亦为必要。我们在全面回顾前代学者“古玺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了异释较多的五组战国古玺文加以探讨,先对这些“异释”斟酌讨论,然后提出自己的一些新看法。古玺文异释,即众家对某一“玺文”形、音、义等方面之种种解释,其本质即在认识差异;每一释说都代表着一种已识字与未识字在认识方面的可能性。论文之释解也属这种可能性探索。所得新解,列举如下:(一)战国古文习见之“敀、竘、均、(?)”,就其释读,人言言殊,尤以“敀”字为最,异释达二十余说。论文新释“敀、竘、坸、(?)”皆读“局”。藉此,遍及齐、燕、楚之百余条玺文、陶文、简文辞例皆可读通;同时,亦得证官署曰“局”者,战国既置,此将原以为北齐始设官署“局”之时间提前至战国。(二)玺林鸿宝“日庚都萃车马”玺,百余年来关其论者汗牛充栋,尤其“日庚”二字释说纷纭,论文藉以“日名制”解之,遂得释解。同理推及“日辛”“(?)”,又得释一干玺印。“日庚”“日辛”“(?)”联系互证,不仅得释诸多玺文,且将“旦、昌”“章、(?)”等之同源理据研究更推进一步。(三)古玺文中有一类构形“古奥”者,异释众多。如《玺汇》0198“(?)”、0199“(?)”、0200“(?)”、0201“(?)”、0202“(?)”、0322“(?)”、0148“(?)”、《吉玺》1“(?)”。论文认为此诸玺文所从“(?)、(?)”皆为“勹”,0198玺等同文隶作“(?)”,释“麴”,即0200等同文玺释“麴盐之玺”;0322玺释“繇巷麴盐金玺”,“麴、盐、金”者,为历代“官府”重点管控之行业,并言称之,制玺而管理征税,自古如此。0148玺“(?)”隶作“(?)”,即“趵”“跑”之初文。(四)古玺文中有一类构形看似“简单”者,然异释众多。如《玺汇》0312玺末二字“(?)”“(?)”字;0363玺首二字“(?)”“(?)”。论文得释:0312玺二字隶“(?)”,读为“罗网”,即《周礼》夏官之“罗氏”,掌“网狩和禁捕”等事;继而相关同文玺印以及甲骨文“(?)”“(?)”、金文“(?)”“(?)”、玺文“(?)”“(?)”、陶文“(?)”“(?)”“(?)”等均得而释。0363玺二字隶“洀(?)”,读“盘水”(“盘山水”之简称),继以“(?)”对比论之,亦得释相关玺印若干。(五)古玺文中另有一类,构形“特殊”,是谓难解。如《玺汇》0158“(?)”、0159“(?)”、0161“(?)”,旧释基本认可此三形同文,对其上部多隶作“(?)”;对其下部之“异”,或以不同隶定体示之、或以“装饰部件”解之。论文立足玺文“形”际关系,释此同文为“鲁(鱼)”,三形均为“鱼”之整体象形,下部象“鱼尾”,其“异”正是“鱼”孳乳为“鲁”之痕迹,非“装饰部件”。藉此相关玺印皆得而释。我们在对“异释”予以商量,并提出新解时,也稍有心得,姑且算作研究方法的探索。如论文除在综合运用“二重证据法、字形比较法、偏旁分析法、横纵向对比法”等传统考释方法的基础上,在“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形同义通者作为构件互作、简省(繁化)对比同理推释、相讹反证、字内(外)综合互证”等方面均有新的探索和认识。总之,因众家对疑难字认识不一,那么相对应之“异释”众多亦属自然,论文尝试新解亦是如此。故论文虽对每一释均倾力悉心证之,然因选题特殊,讨论对象繁难,对个别问题尚有阙疑;在考释方法、论据严密性等方面亦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有赖于今后进一步提高学识,或可更好地“继往圣之绝学”。

李智[6](2019)在《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翻译理论产生以来,文学翻译研究就一直成为中西方学者倍感兴趣的话题。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研究视角层出不穷,从语义学、语用学到语篇分析,从文化学到社会学,不一而足。研究内容从文本分析到对社会文化因素的探讨,从词、句、篇的微观研究到对译者伦理道德和责任考察等等。翻译美学是翻译学的一个分支和一门学科,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翻译美学不是翻译学和美学两个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翻译学的美学观,即美学是翻译学进行学科探索的方法论。过去三十年,翻译美学的跨越式发展与文学翻译的联姻有着极大的关系。换言之,翻译美学丰富了文学翻译的研究视角,验证了文学翻译的本质属性—审美性。文学翻译的多视角研究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翻译美学的发展。文学翻译审美选择主要指译者翻译过程中的审美选择行为,研究范围包括:文学翻译的本质、影响译者审美选择的影响要素、译者所信奉的审美原则、译者所制定的翻译策略、译者在语言选择上的审美倾向。本文运用描写性和规定性研究方法探讨文学翻译中的审美选择问题。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理论探讨、实例分析和研究结论。为此,本文试图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文学翻译与审美选择有何关系?翻译审美选择是否意味着对译语的优化?(2)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有哪些原则?这些原则必须要遵循的,还是可选的?(3)影响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的要素有哪些?译者的翻译观念对文本翻译有何影响,对译者策略的制定有何影响?译者在语言选择上是否存在某种倾向?为了回答以上这些问题,追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行为,本文选择英国经典小说《傲慢与偏见》的三个中译本,从词汇、句子、语篇和语体四个层面展开,以经典结构、戏剧性结构、对话体和书信体为实例分析三位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环境、翻译策略、翻译观念、翻译原则以及语言选择。通过理论探究和实例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选择活动。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涉及翻译活动的诸多要素:语言的构成、文化的影响、审美认知取向、接受方式、评价标准、价值体系,等等;作者、译者、接受者、源文本、译文本之间构成一个动态的文学翻译美学生态系统。文学翻译的价值在于审美和真理的统一。本研究阐释了中国传统译学中有关审美选择的命题,如“雅”的动态性研究与译者审美性选择(语言、结构、文体)关联性;首次将文学翻译的美学问题与选择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研究,为翻译美学体系的建构增添新内容;提出译文本的生成过程为译者的审美性选择过程,译者不仅再现原作审美品质,而且还创造译文的审美价值。文学翻译是译者审美选择的结果,是外部性与内部性结合的终端产品。(2)文学翻译审美本质的三对命题即“言与意”“形与神”及“异与同”的内部逻辑关系。每一对命题均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各命题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言与意”和“形与神”在理论上体现为译学思想的审美取向,在实践上体现为文本构成要素和译者的审美追求。实现言意合一、形神兼备、保持“异国情调”则需要坚持“以信文本”“尚美求真”相结合的审美标准。(3)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受到外部和内部两重因素影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常遵循三个宏观审美原则(形式与内容统一、整体与局部统一、文内语境与文外语境统一)和四个微观审美操作原则(得体、准确、经济和形象原则,也称4Y原则)。外部环境包括指译者所处时代的社会语境即意识形态、主流诗学、读者等因素,内部环境包括译者的翻译观念、审美倾向等因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然制定相应的翻译策略:总体策略和局部策略。(4)实例分析发现,所选译本译者持有明确的翻译观念。译者在词项选择和句型结构配置方面有共同的倾向:在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和语言风格的前提下,对关键词汇和短语的表达尽量优化,以确保译文审美品质的最大化。为了尽量传达原文语义信息,在可能的情况下,译者对原文句型结构多采用切分与重新配置的策略。译者在译文中大量使用四字组合,力图将原作的审美要素再现于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不同的“刺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译者在保留原文“洋味”的同时,在语言选择上有范化(规范化)倾向。

罗媛月[7](2019)在《对外汉语教材《成功之路·顺利篇1》中的生词注释研究》文中提出生词注释是对外汉语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初级阶段的学生来说,通过注释理解词语意义和基本用法是他们掌握生词的重要途径。《成功之路》是一部较有影响力的综合性对外汉语教材,受到广泛使用。由于本文篇幅有限,因此只选取初级阶段系列教材中的《成功之路·顺利篇1》这本教材作为研究对象,以教材分析为基础,尽可能详细地对各种类型的生词注释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找出它们各自的优点和问题,通过这些比较和问题的探讨为教师、学生对于教材的使用,以及教材在注释上的优化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本文第一章浅析了《成功之路》系列教材的总体特点,从教材内容及结构分析、话题分析、词汇分析(包括词量分析和词汇难度分析)三方面对研究对象《成功之路·顺利篇1》这本教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第二章对教材中的生词注释原则和生词注释模式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总结。在生词的注释原则上总结出了“简单易懂原则”和“语境原则”,在生词注释模式上总结出了适合于本教材的关于生词注释模式的划分方式,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第三章对教材中部分汉语生词和英语释义词在概念意义、语法意义使用、文化意义三个方面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在概念意义上,总结了部分生词和释义词存在意义偏差以及词义范围不对等两个方面的问题;在语法意义使用上,总结了部分生词和释义词在搭配和语法功能两个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在文化意义上,部分生词和释义词存在色彩意义和语用意义的差异。第四章通过举例的方式对生词注释的积极效能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总结出了教材将整体注释和词素注释相结合、保持词性的一致的优点,以及在对离合词注释上的合理性。同时,也提出了注释存在的几个问题,即:忽略了同一词汇不同义项的注释、“to”泛化、词性不统一、义项选择不恰当、不符合课文语境、概念意义缺失、概念意义不准确。第五章则是针对汉英词汇存在的客观差异,为教师和学生在教材的使用上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也为教材在注释的改进上提出参考意见。在教师方面,本章提出教师要注重生词的搭配、举例,注重关联、对比教学,加强词汇的文化导入以及利用图片进行辅助教学的建议;在学生方面,提出学生可以利用课文语境的作用,利用词性标注的作用进行生词学习;在教材的改进建议上,本章提出在有的释义词后增加其它释义词和限定词,增加基本义的注释。

谢昕宜[8](2019)在《《诗经·大雅·棫朴》研究》文中指出《棫朴》是《大雅》的第四篇。全诗共五章,章四句,前三章多用赋,铺陈叙述了周朝君主伐薪积柴、群臣奉璋、泾水行师的事件;后二章多用比兴,以“云汉”“金玉”等意象烘托出雅正壮阔的氛围。在《大雅》诸篇中,《棫朴》篇幅较短,且没有明确的时间、人物信息,这给全篇的研究带来困难。历代对《棫朴》的研究中,首要研究的问题是时代,即诗本事的问题。传统的观点认为,《大雅》诸篇均作于西周早期,因此古代学者对《棫朴》时代的争议在周文王与武王、成王等周初君主之间。当代学者运用新的研究方法,根据文辞、礼仪等方面的线索,将《大雅》的创作时间推迟至西周中晚期,在此基础上,对《棫朴》时代的界定出现了穆王说、恭王说。本文吸收当代研究的方法与部分观点,同时重视传统经学的传承,通过分析古代对“六师”解读过程中的两个误区,对困扰古代学者的“六师”问题给予一个合理的解释,得出《棫朴》写文王的可能性与合理性;通过对“泾水”等地理问题的考证,验证《棫朴》最有可能是描写文王征伐玁狁或密须的过程;在对“槱”“璋”等礼仪问题进行考证的过程中,发现诗中所写的礼仪带有殷礼向周礼过渡时期的礼仪色彩,进一步验证了《棫朴》是描写文王征伐的诗篇。通过对《棫朴》前三章与后二章两部分的对比研究,发现两部分在主旨、创作手法及文法方面都存在差异,应是不同时期创作留下的痕迹。《棫朴》中有“一诗三称”的特殊现象,即前二章称“辟王”,三四章称“周王”,五章称“我王”,此三称皆可以作为对时王的称呼。结合《棫朴》两阶段的创作过程与“三称”研究,可以得出结论,《棫朴》一诗最初的创作时间在西周初年,西周末年宣王时代,宣王朝的诗人补作后二章,并将《棫朴》纳入典礼乐歌。从古至今对《棫朴》诗旨的研究归纳有一变化过程。《毛诗》将其归纳为“文王能官人也”,宋代朱熹提出“文王有德而众臣归之”,在此基础上又出现“文王能作士”说,清代今文学派兴起后,直至近当代,多以诗本事代替诗旨,多研究诗中史事,而少有对本诗经学与文学意义的探讨。在完成对《棫朴》诗本事及创作时代的考证后,本文回归经学传统,探讨官人说、文王有德说、作人说在不同时代产生的背景及其经学意义,并结合对《棫朴》创作过程的研究,对诗旨提出新的解读。

侍艺[9](2019)在《基于英汉对比的汉语否定词“不”“没有”“别”的习得偏误分析与教学策略》文中研究指明否定作为重要的语言现象,在任何一种语言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否定词常常是学生习得否定句的重难点。因此,本文致力于英汉各自常用否定词在语法及语义特征方面的对比,以期为英语母语者习得汉语否定词提供直观的借鉴。“不”、“没有”和“别”作为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三个否定词,在意义上有所区别又有所联系。本文从本体研究的角度出发,探究三者在语义及语法特征上的区别与联系,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从“别”字“劝阻”语义中划分出“劝慰”语义,并通过逻辑重音实验证明其存在的合理性。后将“不”、“没有”和“别”与英语常用否定词“no”和“not”进行比对,提出“不”“没有”“别”“no”“not”均可与动词合用;“没有”“no”“not”可与名词合用,“不”“别”不可以;“没有”“不”“no”“not”可与形容词合用,而“别”不可等等。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使用“不”“没有”“别”的偏误进行分析,总结出较高偏误情况,如误代偏误中的:“不”误代“没有”、“不”误代“别”、“没有”误代“不”等等,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教学策略。

陈秀清[10](2018)在《现代汉语羡余否定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梳理和归纳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语义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语法化等的相关理论,并结合国外语言学研究的相关成果,首先对羡余否定的性质和范围进行讨论,区分了广义的羡余否定(正反同义结构)和狭义的羡余否定,把研究的范围确定在狭义羡余否定上。然后探究了羡余否定的形成机制和动因,认为羡余否定原本是不存在的,它是由对应的肯定式转化而来的,隐性否定词是羡余否定存在的基础,并在论述的过程中对隐性否定词进行了严格的界定,指出羡余否定是隐性否定意义上浮到句法层面的结果,而上浮的动力是凸显隐性否定意义的表达需求。在详细地论述完羡余否定的形成机制和动因之后,又对羡余否定形成的制约因素进行探究,认为羡余否定的形成有着严格的制约因素,可以分为内部制约因素和外部制约因素。内部制约因素主要有隐性否定词的意义类型、隐性否定词的句法特征、隐性否定词的词汇化历程等,其中隐性否定词的意义类型是最重要的内部制约因素。外部制约因素主要有隐性否定词音节的数量、否定赘词被干扰、双重否定占据和句法复杂程度等,其中双重否定占据是最重要的外部制约因素。除了以上方面,关于羡余否定还有很多相关问题也值得研究,对此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性地探索,比如羡余否定的跨语言比较。此外,隐性否定词和否定标记的关系也很引人入胜。本文共分为八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首先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狭义的羡余否定,并对狭义的羡余否定和广义的羡余否定进行了区分。确定了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论述了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并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指出了研究中现存的问题。第二章:羡余否定的共时特征。首先对羡余否定的格式进行分类,并对其句法功能进行描写。此外,从肯定和否定的不对称、否定赘词的准入性和VP的准入性入手指出羡余否定在共时层面存在的特点。第三章:羡余否定的形成机制与动因。这一章首先对隐性否定词进行严格的界定,指出了隐性否定词是羡余否定形成的必要条件,羡余否定是隐性否定意义上浮到句法层面的结果,并论述了否定赘词的性质。接着论述了羡余否定产生的动因——使否定意义更显豁的交际需要。最后从六个方面入手探讨了羡余否定形成机制的评价标准:“概念的叠合”有异于“结构的叠合”、是否能解释否定词“不”的赘余、适用范围是否广泛、推论性意义处理是否合理、羡余否定的形成是否有规律以及“控制”与“合并”的本质分歧。第三章论述了羡余否定的形成机制及动因,而羡余否定的形成机制和动因是整个羡余否定研究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羡余否定的本质和定位的问题。但是揭示羡余否定的形成机制和动因还是不够的,寻求羡余否定形成的制约因素,其重要性不亚于羡余否定的形成机制,接下来的两章就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入手来具体探讨制约羡余否定形成的各种因素。第四章:羡余否定形成的内部制约因素。羡余否定是在隐性否定词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个隐性否定词具体能不能构成羡余否定还要受到多方面的制约,这些制约因素有内部的。内部制约因素主要来自于隐性否定词本身。首先来说,隐性否定词有不同的意义类型,有断言性的、衍推性的和会话含义性的三种,这会造成隐性否定意义的强度不同,衍推性隐性否定词的否定意义强度适中,形成羡余否定的能力最强,会话含义性的其次,断言性的形成羡余否定的能力最弱。除此之外,隐性否定词的句法特征也会影响到构成羡余否定的能力,这些句法特征主要有隐性否定词的频率、词性等。最后指出词汇化也会影响到隐性否定意义,从而对构成羡余否定造成影响。第五章:羡余否定形成的外部制约因素。除了内部制约因素之外,羡余否定的形成还受其他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果所在结构的其他成分阻断隐性否定意义上浮的路径的话,隐性否定词则无法构成羡余否定。一是“隐性否定词+Neg”的音节数量,如果“隐性否定词+Neg”为双音节,那么构成羡余否定的能力就较强。二是否定词赘词被干扰,隐性否定意义上浮到句法层面需要一个否定赘词,而句中的其他成分会对否定赘词造成干扰。三是双重否定的占据,双重否定会对羡余否定结构产生占据作用,根据每类隐性否定词的情况不同,所产生的双重否定的占据情况也不一致。另外,整个结构的句法复杂程度也会影响到羡余否定的形成,比较复杂的句法结构一般情况下会避免使用羡余否定结构。第六章:羡余否定的语用价值。这一章指出羡余否定在表达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适用语体。最后在对羡余否定性质等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羡余否定的产生有其机制和动因,我们应该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判为语病。第七章:羡余否定的类型学思考。首先进行了羡余否定的跨语言比较,羡余否定在世界语言范围内是广泛存在的,比如法语、英语中不仅存在着羡余否定的现象,而且和汉语羡余否定有很多共同之处。此外,世界上其他一些语言也存在羡余否定现象,如依地语、俄语、西班牙语、日语等等。在描写以上所述语言羡余否定的基础上,尝试对羡余否定的形成规律进行总结。认为从世界范围内看羡余否定都以隐性否定意义为基础,有些语言的隐性否定意义与非真实情态有关,如法语等,有些语言的隐性否定意义与未然体有关,如汉语,有的与二者皆有关系。其次讨论了某些隐性否定词是否定标记的来源之一,羡余否定现象可能是这个过程的中间阶段。最后认为羡余否定和否定一致都是产生否定标记的途径之一。第八章:结语。归纳了研究的主要观点、创新、不足之处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二、till/until用法上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ill/until用法上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关联翻译理论指导下《教皇诞生记》(节选)英译汉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教皇诞生记》翻译项目简述
    1.1 文本内容及作者
    1.2 文本的翻译价值
        1.2.1 文化价值
        1.2.2 研究价值
第二章 《教皇诞生记》翻译过程
    2.1 文本处理方式
    2.2 实践过程
        2.2.1 译前准备
        2.2.2 译中过程
        2.2.3 译后审校
    2.3 翻译效果评估
第三章 《教皇诞生记》翻译实践指导理论
    3.1 关联翻译理论
        3.1.1 简介
        3.1.2 适用性
    3.2 翻译技巧阐述
第四章 个案研究
    4.1 词汇翻译
        4.1.1 文化负载词汇
        4.1.2 定语形容词
    4.2 句法翻译
        4.2.1 省略句
        4.2.2 带情感色彩的句子
    4.3 人物语言风格翻译
        4.3.1 修辞
        4.3.2 标点符号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译文
附录2 原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习语的变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论文的框架及简要内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定义
        2.1.1 习语
        2.1.2 习语的凝固性及变异性
    2.2 习语研究概述
        2.2.1 习语的总体研究
        2.2.2 习语的变异性研究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3.1 认知社会语言学概述
        3.1.1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定义与理论特征
        3.1.2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3.1.3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和核心问题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问题
        3.2.2 具体方案
第四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基础
    4.1 习语的生成
        4.1.1 符号单位与语言语义
        4.1.2 从概念到语法构式
        4.1.3 习语的认知固化
        4.1.4 作为认知微模型的习语
    4.2 习语的原型
        4.2.1 习语原型的定义
        4.2.2 习语原型的句法性质和特征
        4.2.2.1 结构的固化性
        4.2.2.2 结构的开放性
        4.2.3 习语原型的语义性质和特征
        4.2.3.1 意义的完整性
        4.2.3.2 概念的双层性
        4.2.3.3 内涵的丰富性
    4.3 习语的理解
        4.3.1 习语的加工
        4.3.1.1 传统观
        4.3.1.2 组构观
        4.3.1.3 对习语变异研究的启示
        4.3.2 习语的理据
        4.3.2.1 隐喻理据
        4.3.2.2 转喻理据
        4.3.2.3 象征理据
        4.3.2.4 整合理据
第五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分类
    5.1 习语变异类型的分析维度
    5.2 习语变异的技术分类
        5.2.1 形式变异
        5.2.1.1 词汇变异
        5.2.1.2 语法变异
        5.2.2 语义变异
        5.2.2.1 一词多义
        5.2.2.2 歧义
        5.2.2.3 意义改编
    5.3 习语变异的规则
        5.3.1 结构改编
        5.3.2 字面场景操控
        5.3.3 主题指示
        5.3.4 主题关联字面场景操控
        5.3.5 歧义和双关
    5.4 习语变异的类型
        5.4.1 系统变异和非系统变异
        5.4.2 常见变异和偶发变异
        5.4.3 有意变异与无意变异
第六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动因
    6.1 习语变异的生成
        6.1.1 语言生成过程论
        6.1.2 创造使用过程论
    6.2 句法动因
        6.2.1 习语句法的组构性
        6.2.2 习语句法的非组构性
    6.3 语义动因
        6.3.1 习语语义的可分析性
        6.3.2 习语语义的透明度
        6.3.3 习语语义的关联性
        6.3.3.1 横向关联
        6.3.3.2 纵向关联
    6.4 语用动因
        6.4.1 交际需求
        6.4.2 基于使用
    6.5 整合动因
第七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制约
    7.1 习语变异的认知制约
        7.1.1 可识别性
        7.1.1.1 激活概率
        7.1.1.2 突显的习语次结构
        7.1.1.3 概念启动
        7.1.2 功能性
        7.1.3 兼容性
        7.1.4 语法性
        7.1.5 非歧义和非突显
    7.2 习语变异的社会文化制约
        7.2.1 言语社区
        7.2.2 文化层次
        7.2.3 共享知识
    7.3 习语变异性和凝固性的辩证关系
第八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解读
    8.1 习语的社会图式
        8.1.1 语言定势
        8.1.2 社会定势
    8.2 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
        8.2.1 图式要素
        8.2.2 图式解读
    8.3 习语变异的模式
        8.3.1 一个假说
        8.3.2 双向动力
        8.3.3 三个阶段
        8.3.4 两条原则
        8.3.4.1 认知优化原则
        8.3.4.2 社会认同原则
第九章 结论与启示
    9.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9.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
        9.2.1 研究内容上的创新
        9.2.2 研究视角上的创新
    9.3 本研究的理论启示和应用价值
        9.3.1 对习语教学的启示
        9.3.2 对词典编撰的启示
        9.3.3 对语料库应用的启示
        9.3.4 对文化符号学研究的启示
    9.4 本研究的局限及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从顺应理论看插入语的翻译 ——以Pragmatics: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第八章的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项目说明
源语/译语对照语篇
翻译评注
    一 引言
    二 文献综述
        2.1 插入语的界定和分类
        2.2 英汉插入语的比较
    三 基于顺应理论翻译观
    四 Pragmatics: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第八章汉译中插入语的翻译策略
        4.1 前置法
        4.2 融入法
        4.3 零处理
        4.4 增译法
        4.5 标点调整法
    五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术语对照表

(4)学术文本中修辞格的翻译 ——《跨国性社会问题》(第7至8章)的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任务描述
    1.1 文本选择
    1.2 文本分析
        1.2.1 文本外因素分析
        1.2.2 文本内因素分析
第2章 翻译过程
    2.1 译前准备
        2.1.1 翻译文本的选择
        2.1.2 翻译计划的制定
        2.1.3 翻译工具的准备
        2.1.4 翻译理论与策略
    2.2 翻译实践过程
    2.3 译后事项
        2.3.1 自我审校
        2.3.2 他人审校
第3章 案例分析
    3.1 词语修辞格的翻译
        3.1.1 借代的翻译
        3.1.2 隐喻的翻译
        3.1.3 拟人的翻译
    3.2 结构修辞格的翻译
        3.2.1 平行结构的翻译
        3.2.2 对比结构的翻译
        3.2.3 反复结构的翻译
第4章 翻译实践报告总结
    4.1 翻译实践的问题及解决的策略
    4.2 翻译的启发和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与译文
附录2 术语表
致谢

(5)古玺文异释汇考(论文提纲范文)

凡例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古玺文研究概述
        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
        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今
    第二节 研究对象、方法和思路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三节 研究意义和创新性
        一、研究意义
        二、创新性
第一章 古玺(文)及“玺”之识之释
    第一节 古玺印的起源
        一、旧说简述
        二、申而论之
    第二节 古玺、古玺文之认识和概念
        一、古玺、古玺文之认识
        二、古玺、古玺文的概念
    第三节 “玺”字之释
        一、前贤释“玺”简述
        二、申说释“玺”
第二章 战国古玺文及古文资料中的“局”字考
    第一节 “敀、竘、坸、(?)”相关之古文资料
    第二节 “敀、竘、坸、(?)”相关之异释旧说
        一、齐系、燕系“A”之旧释(楚系见后)
        二、“B”“C”之旧释
        三、“D”之旧释
        四、旧释略疏
    第三节 “敀、竘、坸、(?)”相关问题汇考
        一、A、B、C、D隶定以“敀、竘、均、(?)”为是
        二、释“局、竘、均、(?)”同源
        三、释“敀(迫)”
        四、释“敀(迫)竘(局)”
        五、释楚简文之“敀”
    第四节 释齐系、燕系之诸玺(陶文)
        一、释“尚(?)(局)玺”及相关“泛称”官署玺
        二、释诸“司马、司工”之官署玺
        三、释诸“门局”玺
        四、释诸基层“局”玺
        五、释齐陶所见诸“局”玺
        六、释燕陶所见诸“局”玺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日名制”视域下相关古玺文汇考
    第一节 “日庚都萃车马”玺及相关玺考
        一、概要
        二、相关古玺图版
        三、异释旧说
        四、汇考
        五、释玺义
    第二节 日名制影响下的相关玺集释
        一、甲骨文、金文所见“日名”与“合文”
        二、战国时期的“曰名”
        三、释“(?)”
        四、释“日辛”“章”“(?)”
        五、陶文旁证
        六、小结
第四章 盘水山金贞鍴及相关玺汇考
    第一节 盘水山金贞鍴玺考
        一、概要
        二、相关古玺图版
        三、异释旧说
        四、汇考
        五、释玺义
    第二节 藉由释“洀”“(?)”推断考释相关问题
        一、藉由“洀”字推释相关问题
        二、藉由“(?)”字推释相关玺印
第五章 从“勹”部相关古玺文异释汇考
    第一节 “昜都邑埾麴盐之玺”及相关玺考
        一、概要
        二、相关古玺图版
        三、异释旧说
        四、汇考
        五、释玺义
    第二节 “趵右工师”玺考
        一、概要
        二、古玺图版
        三、异释旧说
        四、汇考
        五、释玺义
第六章 “浮阳渔师鉨”与“(?)门罗网”玺及相关玺汇考
    第一节 “浮阳渔师鉨”及相关玺汇考
        一、概要
        二、相关古玺图版
        三、异释旧说
        四、汇考
        五、释玺义
    第二节 “(?)门罗网”玺及相关玺汇考
        一、概要
        二、相关古玺图版
        三、异释旧说
        四、汇考
        五、释玺义
第七章 余论
    第一节 古玺文异释概说
        一、关于“异释”的认识
        二、对待“异释”的态度
    第二节 古玺文“异释”汇考的理论浅识
        一、“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
        二、形同义通者作为构件互作
        三、简省(繁化)对比同理推释
        四、相讹反证法
        五、字内字外综合互证
    第三节 存疑与展望
        一、存疑
        二、展望
引书简称表
参考文献
附录 古玺文异释汇考·释文检索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思路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学翻译的界定
    2.2 审美选择的界定
    2.3 文学翻译研究现状
    2.4 20世纪中国译学界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1 “雅”的内涵:审美选择
        2.4.2 “字神”“句神”:林语堂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3 保持“异国情调”:鲁迅“异化”审美选择观
        2.4.4 重神似而不重形似:傅雷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5 整体效果:焦菊隐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6 优化:许渊冲的审美选择观
    2.5 小结
第3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影响要素论
    3.1 外部要素
        3.1.1 文化语境对文本、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3.1.2 读者对文本、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3.2 内部因素
        3.2.1 译者翻译观念的影响
        3.2.2 译者的审美倾向
    3.3 小结
第4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本质论
    4.1 言与意
        4.1.1 “言不尽意”与得“意”忘“言”
        4.1.2 现代译学中的言意并重观
    4.2 形与神
        4.2.1 茅盾的“形神观”
        4.2.2 陈西滢与曾虚白的“形神”论
        4.2.3 江枫“以形致神”的译诗观
        4.2.4 互联互动:“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4.3 异与同
        4.3.1 文化层面上的“异”与“同”
        4.3.2 翻译领域中的“异”与“同”
    4.4 小结
第5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原则论
    5.1 传统翻译审美原则
        5.1.1 忠实与通顺原则
        5.1.2 以“自然”为取向的翻译原则
    5.2 翻译审美选择原则
        5.2.1 内容与形式统一
        5.2.2 整体与部分统一
        5.2.3 文本内语境与文本外语境相统一
    5.3 小结
第6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方法论
    6.1 翻译策略述
        6.1.1 翻译策略描述
        6.1.2 翻译策略特征
        6.1.3 翻译策略分类
    6.2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策略
        6.2.1 词汇层的翻译策略
        6.2.2 句法层的翻译策略
        6.2.3 语篇层的翻译策略
        6.2.4 语体层的翻译策略
    6.3 小结
第7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实例分析—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
    7.1 译作审美选择环境
        7.1.1 王译本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7.1.2 张、孙译本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7.2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本质
        7.2.1 原作的艺术品质
        7.2.2 译作的艺术品质
    7.3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原则
        7.3.1 得体原则(Appropriacy)
        7.3.2 精确原则(Accuracy)
        7.3.3 经济原则(Economy)
        7.3.4 形象原则(Imagery)
    7.4 翻译审美选择方法—《傲慢与偏见》译例分析
        7.4.1 精“译”求精,自然得体—词层的审美选择
        7.4.2 以“变”求“信”,以“变”求美—句层的审美选择
        7.4.3 整体观照,局部参照—语篇层的审美选择
        7.4.4 用语得体,神形毕肖—语体层的审美选择
    7.5 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8.2 本研究对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的启示
    8.3 本研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8.4 本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鸣谢

(7)对外汉语教材《成功之路·顺利篇1》中的生词注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一 教材总体分析
    (一)教材的选取
        1.选取《成功之路》系列教材的原因
        2.选取《成功之路·顺利篇1》的原因
    (二)《成功之路·顺利篇1》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及结构分析
        2.话题分析
        3.词汇分析
二 《成功之路·顺利篇1》中的生词注释特征
    (一)《成功之路·顺利篇1》中的生词注释原则
        1.简单易懂原则
        2.语境原则
    (二)《成功之路·顺利篇1》中的生词注释模式
        1.语法性释义
        2.词汇性释义
三 《成功之路·顺利篇1》中词例的比较与分析
    (一)汉语生词与英语释义词概念意义的差异性比较
        1.概念意义的偏差
        2.词义范围的不对等
    (二)汉语生词与英语释义词语法意义使用的差异性比较
        1.搭配的差异性比较
        2.语法功能的差异性比较
    (三)汉语生词与英语释义词文化意义的差异性比较
        1.色彩意义的差异性比较
        2.语用意义的差异性比较
四 《成功之路·顺利篇1》中生词英语注释的积极效能和存在的问题
    (一)注释的积极效能
        1.整体注释和词素注释相结合
        2.保持词性一致
        3.离合词的注释
    (二)注释存在的问题
        1.忽略同一词汇不同义项的注释
        2.“to”的泛化
        3.词性标注的不统一
        4.其它不合理现象
五 针对汉英词汇差异性的基本建议
    (一)给教师的建议
        1.注重生词的搭配、举例
        2.注重关联、对比教学
        3.加强词汇的文化导入
        4.利用图片进行辅助教学
    (二)给学生的建议
        1.利用课文语境的作用
        2.利用词性标注的作用
    (三)给教材编写者的建议
        1.增加释义词和限定词
        2.增加基本义的注释
六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诗经·大雅·棫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棫朴》诗本事考辨
    1.1 关于《棫朴》时代的几种说法
        1.1.1 文王说
        1.1.2 古代疑序派非文王说及“六师”考辨
        1.1.3 西周中晚期说
    1.2 泾水地理与历史事件考辨
    1.3 礼仪考辨
        1.3.1 前代研究中的礼仪问题
        1.3.2 出土文物及金文中的“槱”与“璋”
    1.4 棫朴与棫林考辨
第二章 《棫朴》结构与创作过程研究
    2.1 “一诗三称”考释及诗义贯通
        2.1.1 “辟王”有为天下法的含义
        2.1.2 “周王”强调政权意义
        2.1.3 “我王”侧重指君主自身
    2.2 以前三章、后二章为划分的内在逻辑结构
        2.2.1 前后两部分的差异分析
        2.2.2 形成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创作时代不同
    2.3 《棫朴》创作过程研究
        2.3.1 初作时代
        2.3.2 文本写定时代
第三章 《棫朴》诗旨辨析
    3.1 “文王能官人也”
        3.1.1 “官人”说的传统训释
        3.1.2 从创作过程看“官人”说
    3.2 经学传统下对诗旨的新阐释
        3.2.1 “有德”说
        3.2.3 “作士”说
    3.3 由论旨向论事的转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基于英汉对比的汉语否定词“不”“没有”“别”的习得偏误分析与教学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不”“没有”“别”的本体研究
        1.2.2 关于“不”“没有”“别”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不”和“没有”的语法特征及语义特征
    2.1 “不”的语法特征及语义特征
        2.1.1 “不”的语法特征
        2.1.2 “不”的语义特征
    2.2 “没有”的语法特征及语义特征
        2.2.1 “没有”的语法特征
        2.2.2 “没有”的语义特征
第三章 “别”的语法特征、语义特征及与“不”“没有”的对比
    3.1 “别”的语法特征
    3.2 “别”的语义特征
        3.2.1 “别”的基本语义特征
        3.2.2 “别”的劝慰语义
    3.3 “不”、“没有”和“别”的对比分析
第四章 英语否定词“no”、“not”与汉语否定词“不”“没有”和“别”对比
    4.1 英语否定词“no”、“not”的语法特征及语义特征
        4.1.1 英语否定词“no”的语法特征及语义特征
        4.1.2 英语否定词“not”的语法特征及语义特征
    4.2 英汉常用否定词语法特征及语义特征对比
        4.2.1 英汉常用否定词语法特征对比
        4.2.2 英汉常用否定词语义特征对比
第五章 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使用“不”“没有”“别”的偏误分析
    5.1 问卷调查
        5.1.1 调查背景及调查对象
        5.1.2 调查问卷设计
        5.1.3 调查结果分析
    5.2 调查结果偏误分析
        5.2.1 误代偏误
        5.2.2 误加偏误
        5.2.3 错序偏误
    5.3 偏误产生原因
        5.3.1 内部因素
        5.3.2 外部因素
第六章 对汉语教材编排分析及教学策略建议一以《发展汉语1》(第二版)为例
    6.1 《发展汉语1》(第二版)中否定词编排分析
        6.1.1 《发展汉语1》(第二版)中否定词分布情况分析
        6.1.2 《发展汉语1》(第二版)中否定词的语法教学、课后练习编排分析
        6.1.3 《发展汉语1》(第二版)中否定词的释义编排分析
        6.1.4 《发展汉语1》(第二版)中否定词的编排建议
    6.2 否定词的教学策略建议
        6.2.1 对汉语教师自我完善的要求
        6.2.2 对知识点讲解细化的要求
        6.2.3 否定词教学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致谢

(10)现代汉语羡余否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1.1 羡余
        1.1.2 羡余否定
    1.2 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1.2.1 理论基础
        1.2.2 研究方法
        1.2.3 语料来源
    1.3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1.3.1 选题缘由
        1.3.2 研究意义
    1.4 羡余否定研究综述
        1.4.1 羡余否定生成机制研究状况
        1.4.2 羡余否定制约因素研究状况
        1.4.3 羡余否定交际价值研究状况
        1.4.4 国外羡余否定研究状况
        1.4.5 羡余否定研究现存问题
2 羡余否定格式的共时特征
    2.1 羡余否定格式的分类
        2.1.1 分类标准
        2.1.2 本文的分类
    2.2 羡余否定格式的句法功能
        2.2.1 充任谓语
        2.2.2 单独成句
        2.2.3 充任其他句子成分
    2.3 肯定和否定的不对称
        2.3.1 羡余否定的不对称
        2.3.2 双重否定的不对称
    2.4 否定赘词的准入性
        2.4.1 只能用“没(有)、未”
        2.4.2 只能用“不”
        2.4.3 可以用“没(有)”和“不”
        2.4.4 只能用“别、不要”
    2.5 VP的准入性
        2.5.1 VP的消极性
        2.5.2 VP的终结性
3 羡余否定的形成机制与动因
    3.1 羡余否定的形成机制
        3.1.1 隐性否定词
        3.1.2 隐性否定意义上浮
        3.1.3 否定赘词的性质
    3.2 羡余否定的形成动因
        3.2.1 羡余否定产生的动因
        3.2.2 凸显否定的原因
    3.3 羡余否定形成机制评价标准
        3.3.1 “概念的叠合”有异于“结构的叠合”
        3.3.2 是否能解释否定词“不”的赘余
        3.3.3 适用范围是否广泛
        3.3.4 推论性意义处理是否合理
        3.3.5 羡余否定的形成是否有规律、是否符合历时情况
        3.3.6 “控制”与“合并”的本质分歧
    3.4 小结
4 羡余否定形成的内部制约因素
    4.1 隐性否定词的意义类型对羡余否定的影响
        4.1.1 不同类型隐性否定词否定强度不同
        4.1.2 隐性否定词构成羡余否定能力不同
    4.2 隐性否定词的句法特征对羡余否定的影响
        4.2.1 隐性否定词的频率
        4.2.2 隐性否定词的词性
    4.3 隐性否定词的词汇化对羡余否定的影响
        4.3.1 “差点儿”类隐性否定词的词汇化历程
        4.3.2 “差点儿”类隐性否定词的词汇化模式
        4.3.3 “差点儿”类隐性否定词的词汇化对羡余否定的影响
    4.4 小结
5 羡余否定形成的外部制约因素
    5.1 音节数量
        5.1.1 “拒不”的词汇化倾向
        5.1.2 “拒不”的词汇化倾向对构成羡余否定的影响
    5.2 否定赘词被干扰
        5.2.1 否定词位置许可
        5.2.2 补语和动词否定词干扰
    5.3 双重否定占据
        5.3.1 三点注意事项
        5.3.2 “差”小类羡余否定
        5.3.3 “差点儿”小类羡余否定
        5.3.4 “避免”类羡余否定
        5.3.5 羡余否定的总体释解策略
    5.4 句法的复杂程度
    5.5 小结
6 羡余否定的语用价值
    6.1 羡余否定的语用价值
        6.1.1 否定色彩更强烈
        6.1.2 主观性更强烈
    6.2 羡余否定的语体适用性
    6.3 羡余否定的规范问题
7 羡余否定的类型学思考
    7.1 羡余否定跨语言的比较
        7.1.1 法语中的羡余否定
        7.1.2 英语中的羡余否定
        7.1.3 其他语言中的羡余否定
        7.1.4 羡余否定与情态、语气和体
    7.2 隐性否定词是否定标记的来源之一
        7.2.1 语言中的的隐性否定动词
        7.2.2 隐性否定动词发展为否定标记
        7.2.3 否定在句法结构中的“上浮”
    7.3 羡余否定和否定一致都是否定词产生的途径
        7.3.1 羡余否定产生的否定标记
        7.3.2 否定一致产生的否定标记
8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四、till/until用法上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关联翻译理论指导下《教皇诞生记》(节选)英译汉实践报告[D]. 张卓喜. 西北大学, 2021
  • [2]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习语的变异性研究[D]. 范瑜.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从顺应理论看插入语的翻译 ——以Pragmatics: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第八章的汉译为例[D]. 陈雅雯. 南京大学, 2020(04)
  • [4]学术文本中修辞格的翻译 ——《跨国性社会问题》(第7至8章)的翻译实践报告[D]. 郤姣姣.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8)
  • [5]古玺文异释汇考[D]. 李文亮.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6]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D]. 李智. 西南大学, 2019(05)
  • [7]对外汉语教材《成功之路·顺利篇1》中的生词注释研究[D]. 罗媛月. 重庆师范大学, 2019(08)
  • [8]《诗经·大雅·棫朴》研究[D]. 谢昕宜. 山西大学, 2019(02)
  • [9]基于英汉对比的汉语否定词“不”“没有”“别”的习得偏误分析与教学策略[D]. 侍艺. 苏州大学, 2019(03)
  • [10]现代汉语羡余否定研究[D]. 陈秀清.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直到/直到使用的几个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