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皮经肝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56例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皮经肝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56例

一、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加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56例(论文文献综述)

菅若含[1](2021)在《参灵方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参灵方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综合征的作用,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为参灵方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肿瘤科住院病人,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并行TACE治疗,辨证为脾肾两虚型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33例,无脱落病例。TACE术后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退热、镇痛、止呕、护肝、护胃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参灵方水煎剂,疗程为1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至第7天的发热、肝区疼痛、恶心呕吐发生程度、持续时间;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7天的中医临床症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7天的肝功能(ALT、AST、TBIL);甲胎蛋白(AFP);凝血酶原时间(PT);生存质量:KP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的腹部CT结果。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发热、肝区疼痛、恶心呕吐发生程度、持续时间,中医症状积分,中医症状疗效,肝功能(ALT、AST、TBIL),甲胎蛋白(AFP),凝血酶原时间(PT),肿瘤大小以及KPS评分的变化。结果:1.基线资料: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疾病分期及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症状指标:两组患者发热、肝区疼痛、恶心呕吐程度在TACE术后第1天、第2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热、肝区疼痛、恶心呕吐程度在TACE术后第3天至第7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发热、肝区疼痛、恶心呕吐症状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症状持续时间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中医症状积分均比术后第1天下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79%,对照组总有效率54.55%,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3.实验室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ALT、AST、T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ALT、AST、TBIL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TBI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LT、AST、TBIL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PT、AF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T、AF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T、AFP水平无显着差异。4.肿瘤疗效:两组患者实体瘤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生存质量:两组患者治疗前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参灵方可以减轻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促进肝功能修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骆永利[2](2021)在《肝癌热消融术后超声造影的临床价值及局限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超声造影在肝癌热消融治疗后随访中评价疗效的价值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在肝癌热消融治疗后随访中评价疗效的作用。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0年5月行热消融治疗肝癌病人198例,共274枚肿瘤。回顾性分析术后1月~3月内使用肝脏CEUS与增强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或增强 CT(Contrast-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CECT)检查进行随访,且CEUS与增强MRI或CECT检查时间间隔在1周之内的肝癌病人。以增强MRI或CECT检查为标准,分析CEUS评估热消融疗效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比较CEUS与增强MRI或CECT评估热消融疗效的一致性。结果术后1月~3月增强MRI或CECT提示274枚肝癌中有247枚完全消融,完全消融率为90.1%。于增强MRI或CECT一周内进行CEUS评估热消融疗效的病人有34例,41枚消融灶。其中,增强MRI或CECT诊断36枚病灶完全消融,5枚病灶残留,CEUS诊断35枚病灶完全消融,6枚病灶残留,CEUS与增强MRI或CECT的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US提示的35枚完全消融灶中34枚与增强MRI或CECT诊断一致,6枚残留灶中4枚与增强MRI或CECT诊断一致,CEUS评估热消融疗效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2.7%、80.0%、94.4%,CEUS与增强MRI或CECT评估热消融疗效的一致性好(Kappa=0.685,P<0.05)。结论肝癌热消融术后,CEUS可准确评估热消融疗效,能达到与增强MRI或CECT相当的效果,可作为随访中的一种有效检查方法。第二部分肝癌热消融术后即时超声造影的临床价值及局限性目的探讨肝癌热消融术后即时CEUS的临床价值及局限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5月行热消融治疗肝癌病人198例,共274枚肿瘤。根据热消融10min~15min后有无进行CEUS显示残留后再次消融,将病灶分为两组:术后即时CEUS组(下称:CEUS组)共196枚肝癌;术后无CEUS组(下称:无CEUS组),共78枚肝癌。以热消融术后1月~3月内的增强MRI或CECT判定病灶是否残留。比较两组病灶的完全消融率,分析CEUS组中肿瘤最大径,肿瘤靠近大血管,肿瘤边界对热消融疗效的影响。结果热消融10min~15min后,CEUS组196枚肝癌中18枚提示肿瘤残留,进行再次消融治疗,最终CEUS提示所有病灶均完全消融。术后1月~3月增强MRI或CECT提示,CEUS组196枚肝癌中有182(92.9%)枚完全消融,无CEUS组78枚肝癌中有65(83.3%)枚完全消融,两组完全消融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97,P=0.017)。CEUS组中,最大径>3cm肝癌的完全消融率低于最大径≤3cm肝癌(85.2%vs 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血管旁肝癌与血管旁肝癌的完全消融率分别为93.7%、90.7%;边界清晰肝癌与边界不清晰肝癌的完全消融率分别为94.4%、91.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热消融术后即时CEUS能及时发现残留,指导再次消融,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有效措施。

温霄,李雨馨,刘佳,杨红茹[3](2020)在《不适合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综合治疗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首选,但由于早期肝癌缺乏典型临床表现,一旦出现症状和体征疾病多已进入中晚期,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对于此部分病人采用介入、消融、靶向、免疫、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本文参考相关资料,探讨不适合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综合治疗进展。

谢思新,杜梅芬,练国香,张翔,柴锐[4](2020)在《TACE联合体外高频热疗和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大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灌注栓塞术(TACE)+体外高频热疗+经皮微波消融三种方法联合治疗大肝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肿瘤综合治疗中心住院经病理确诊为大肝癌的患者,其中将单纯行TACE治疗的患者20例列为A组、行TACE+体外高频热疗22例列为B组,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实施TACE+体外高频热疗+经皮微波消融23例患者列为C组;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临床疗效、1年生存期。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AFP含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AFP分别为(170.6±26.9)μg/L、(165.3±28.3) μg/L、(169.7±29.2) μg/L,均低于治疗前(536.4±50.6) μg/L、(532.3±51.1) μg/L、(537.6±50.5)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患者呕吐、发热、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9%,高于A组、B组25.0%、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1年生存期为87.0%,高于A组、B组60.0%、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ACE+体外高频热疗+经皮微波消融三种方法联合治疗大肝癌,疗效好,安全性高。

穆锐,赵礼金[5](2020)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式已不仅仅局限于手术切除,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被认为是能够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病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有效治疗方法。本文就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马宗强[6](2020)在《复发性肝细胞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单中心外科治疗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影响肝细胞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评价复发性肝细胞癌病人接受不同外科治疗方法对总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2012-01-01~2017-12-31之间原发性肝癌病人的临床资料,从中选出87例,这些病人在住院期间均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定期复查随访,发现肿瘤复发,并来我院接受不同外科方式治疗,随访时间截止2019-12-31。复发性肝细胞癌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术前肝功能、术前AFP、复发时间间隔、原发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是否累及肝被膜、肿瘤数目、复发肿瘤大小、复发肿瘤数目、HbeAg是否阳性、再次治疗前AFP、再次治疗前肝功能、是否合并肝硬化、BCLC分期。按照时间分类,分为早期复发组和晚期复发组,对两组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对于单因素分析在统计学上有显着差异的再采用逐步回归法依次引入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14例(TACE治疗组);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局部消融58例(TACE+局部消融组);再次行手术切除的病人15例(手术切除组)。计算行TACE、手术再切除、TACE+局部消融治疗的1、3、5年总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再分别比较复发性肝细胞癌病人行TACE治疗与行TACE+局部消融治疗的1、3、5年总生存率、行TACE治疗与手术再切除治疗的1、3、5年总生存率、行TACE+局部消融治疗与手术再切除治疗的1、3、5年总生存率。采用SPSSS2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生存时间及生存率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使用Log-rank法对三组数据的生存曲线进行两两对比,以COX比例风险分析法分析复发肝细胞癌的相关危险因素对总生存期的影响,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复发性肝细胞癌的生存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发现HbeAg阳性为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合并肝硬化为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复发性肝细胞癌病人行TACE治疗组的1、3、5年总生存率为78.6%、36.6%、8.5%,中位生存时间为23月;复发性肝细胞癌病人行TACE+局部消融治疗组的1、3、5年总生存率为87.75%、46.7%、21.5%,中位生存时间为35月;复发性肝细胞癌病人行再次切除术组的5年总生存率为93.3%、58.8%、35.5%,中位生存时间为40月。接受TACE治疗的复发性肝细胞癌病人的1、3、5年总生存率与接受TACE+局部消融治疗的总生存率对比有明显差异(P=0.016<0.05);接受TACE治疗的复发性肝细胞癌病人的1、3、5年总生存率与接受手术切除组的总生存率对比有明显差异(P=0.009<0.05);接受TACE+局部消融治疗的复发性肝细胞癌病人的1、3、5年总生存率与接受手术再切除治疗的总生存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29>0.05)。结论HbeAg阳性为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合并肝硬化则为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晚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可根据肝癌术后早期复发和晚期复发不同的危险因素,来制定肝癌切除术后的防治策略。对于复发性肝细胞癌,如能行再次肝切除,临床预后最好,为治疗的首选方法对于不能行手术切除的,可行TACE+局部消融治疗,或者单独行TACE治疗,均可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梁礼聪[7](2020)在《载药微球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载药微球肝动脉化疗栓塞(DEB-TACE)治疗大肝癌(HCC,≥5.0 c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DEB-TACE治疗大肝癌患者61例。通过记录患者实验室基线资料,肿瘤特征(包括肿瘤大小、位置、肿瘤包膜是否完整)、术后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影像学检查,以及根据CTCAE 4.0标准评价术后并发症,评估DEB-TACE在大肝癌治疗中的安全性;对患者术后疗效进行随访,应用mRECIST标准评价,包括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灶稳定(SD)、病灶进展(PD)、疾病缓解(CR+PR)、疾病控制(CR+PR+SD),以及至疾病进展时间(TTP)和总生存时间(OS),并对完全缓解(CR)率、TTP、OS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共6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术后6个月肝内肿瘤完全缓解(CR)者22例(48.38%,22/61),部分缓解者(PR)16例(19%,16/61),病灶稳定(SD)者9例(12.90%,9/61),病灶进展者(PD)12例(16.2%,12/61),术后6个月客观缓解率(CR+PR)/61×100%为67.74%,疾病控制率(CR+PR+SD)/61×100%为87.09%。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肿瘤包膜是否完整(P<0.001)、肿瘤是否局限在单叶(P<0.05)是DEB-TACE患者术后6个月获得CR的独立影响因素。61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9.0个月(95%CI 14.1-23.9个月),随访期间死亡30例,中位OS(mOS)为22.0个月(95%CI 13.9-30.1个月),肝内肿瘤中位TTP(mTTP)为9.0个月(95%CI 7.4-10.6个月),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包膜是否完整是影响TTP和OS的独立因素。肿瘤最大径为5.07.0 cm的大肝癌患者比最大径为7.110.0 cm及>10.0cm患者,mTTP显着延长(12.0个月vs 10.4个月,P=0.037;12.0个月vs 7.0个月,P=0.022),mOS也显着延长(23.0个月vs 13.0个月,P=0.014;23.0个月vs 19.0个月,P=0.042),有统计学意义。肿瘤包膜完整型大肝癌患者mTTP(12.0个月vs6.0个月,P<0.001)、mOS(24.0个月vs 14.0个月,P=0.001)也明显长于肿瘤边界浸润型患者。在安全性方面,61例病人术后有5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栓塞后综合征,其中发热患者22例(36.07%,22/61),其中程度达3级患者5例(8.20%,5/61),体温>40.0℃并伴有寒战,予退热、抗感染治疗后体温下降,发热持续时间3-14天;腹痛患者41例(67.21%,41/61),其中疼痛程度3级5例(8.20%,5/61),VAS评分>7分,经对症处理后均于1周内疼痛症状缓解;呕吐患者13例(21.3%,13/61),24小时内经处理均可缓解,无3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5例患者术后肝内形成胆汁瘤,其中2例予置管穿刺引流及抗感染处理,均于置管引流后6月内拔除引流管。卡方检验提示,DEB-TACE术后一周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较术前短暂升高,血浆白蛋白(ALB)短暂下降,5例(8.2%,5/61)患者术后一周内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由术前A级变成B级,但术后一月复查恢复至基线水平。结论:1、DEB-TACE是治疗大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法,肿瘤包膜完整、肿瘤位于单叶是患者术后6个月取得完全缓解(CR)的独立影响因素。2、肿瘤大小、肿瘤包膜是否完整是TTP及OS的独立影响因素,肿瘤最大径为5.07.0 cm及肿瘤边界完整的患者TTP及OS,明显长于肿瘤最大径>7.0 cm和肿瘤包膜浸润型患者。3、DEB-TACE治疗大肝癌是安全的,术后肝功能短暂下降,但术后栓塞综合征发热、疼痛等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和及时对症处理。术后需密切观察胆汁瘤形成,必要时需及时置管引流。

曹秋颖[8](2020)在《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第二肝门区肝细胞癌的可行性及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探讨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第二肝门区肝细胞癌的可行性及疗效并分析其预后因素。材料与方法:2014.3~2018.10在我院微创介入科就诊的接受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的第二肝门区肝细胞癌患者共51例,其中位于第二肝门区肿瘤为54个。收集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并发症。所有患者在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后均常规行保肝降黄治疗,术后一周复查肝功能恢复至Child-Pugh A或B级后对所有病灶行射频消融治疗。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计算患者1年、2年、3年的累积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对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检查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所有位于第二肝门区肝细胞癌的完全消融率为81.48%(44/54),部分消融率为18.52%(10/54)。患者1年、2年、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20%、57.50%、31.00%:中位生存期为28个月,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为9个月。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AFP(≤400或>400 ng/ml)和肝内肿瘤个数(包括第二肝门区肿瘤,≤2或>2个)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P均<0.05)。严重并发症(气胸3例、胸腔积液1例、出血1例)发生率为9.80%(5/51),无与治疗相关的死亡发生。结论: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可以有效治疗第二肝门区肝细胞癌,疗效好,并发症少。术前AFP(≤400或>400 ng/ml)和肝内肿瘤个数(包括第二肝门区肿瘤,≤2或>2个)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

刘占伟[9](2019)在《TACE联合MWA方案治疗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远期生存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消融(MWA)方案与单纯TACE方案治疗大肝癌(LHC)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远期生存,同时进一步研究患者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将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78例LH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TACE方案治疗,以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成功后进行诊断性肝动脉造影,明确肿瘤位置、大小、数目及血液供应情况,选择性插管直至肿瘤供血动脉,以碘油乳剂栓塞肿瘤末梢血管后注入化疗药物,最后以明胶海绵栓塞肿瘤供血动脉近端延长化疗时效,每隔2840天进行一次,不超过3次。研究组患者采用TACE联合MWA治疗,先行TACE治疗,步骤同对照组,30天后或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进行MWA术治疗,局部浸润麻醉后超声引导下穿刺导入微波电极至预定肿瘤部位,根据肿块大小和患者情况调节微波机功率、作用时间和进针次数,根据肿瘤形态及大小布针,大肿瘤分次从不同方向多点多部位分段凝固、多点组合,消融结束后边退针边凝固针道。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门静脉分支癌栓、淋巴转移、肿瘤最大直径、肝功能分级、巴塞罗那分期(BCLC)等一般资料。于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随访日期截止至2019年8月。以首次进行治疗至因任何原因死亡或随访截止日期作为生存时间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MST)。治疗结束后1个月、3个月、1年、2年及3年对两组患者进行实体瘤疗效评价。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糖链抗原19-9(CA19-9)、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根据预后转归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治疗结束后1个月研究组患者完全缓解(CR)与部分缓解(PR)人数占比、客观有效率(ORR)及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对照组,病情稳定(SD)及疾病进展(PD)人数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PD人数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ORR及DC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FP、AFU、CA19-9、γ-GGT及ALP水平低于治疗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3)血清AFU、CA19-9、γ-GGT及ALP水平与AFP水平呈正相关(P<0.05)。(4)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最大直径小于治疗前,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0.05)。(5)研究组患者MST为23.24个月,对照组患者MST为13.58个月。研究组患者术后1年、2年及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6)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经干预后患者症状减轻。两组患者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不同BMI、术前AFP水平、年龄、性别、BCLC分期、Child-Pugh分级、门静脉分支癌栓、饮酒史、吸烟史、淋巴转移及治疗次数患者预后情况存在差异(P<0.05)。(8)术前AFP水平、Child-Pugh分级、门静脉分支癌栓、治疗次数为影响LHC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1)TACE联合MWA方案可有效缩小患者肿瘤最大直径促进疾病康复、降低LHC患者体内血清标志物水平改善患者肝功能。(2)TACE联合MWA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3)近期疗效中,TACE联合MWA方案患者具有较高的疾病客观缓解率和控制率;远期疗效中,TACE联合MWA方案患者1年和3年生存率高具有较长的中位生存时间,对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积极作用。(4)BMI、术前AFP水平、年龄、性别、BCLC分期、Child-Pugh分级、门静脉分支癌栓、饮酒史、吸烟史、淋巴转移及治疗次数为LHC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其中术前AFP水平、Child-Pugh分级、门静脉分支癌栓、治疗次数为影响LHC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

吴昊天[10](2018)在《经皮穿刺注射无水酒精联合肝动脉栓塞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分析使用经皮肝穿刺无水酒精注射(PEI)以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则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病例数共计为50例,选取时间段为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TACE开展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PEI联合TACE的治疗模式。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疗效率、3年期生存率、AFP降低情况以及肝功能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疗效率60.00%,显着高度对照组40.00%(c2=5.843,P<0.05)。在治疗后1年、2年、3年阶段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患者的AFP降低率76.00%显着优于对照组AFP降低率48.00%(c2=6.89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情况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经皮穿刺注射无水酒精联合肝动脉栓塞治疗效果较好,治疗后患者3年期生存率更高,且肝功能以及不良反应仍控制在常规水平。

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加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56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加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56例(论文提纲范文)

(1)参灵方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肝癌的认识
        1.1 肝癌的流行病学
        1.2 病因和发病机制
        1.3 诊断
        1.4 治疗
    2 中医对肝癌的认识
        2.1 病因病机
        2.2 辨证论治
    3 中西医对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相关研究及认识
        3.1 西医对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认识
        3.2 中医对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认识
第二部分 临床观察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判定标准
    3 数据统计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基线资料
        4.2 症状疗效指标
        4.3 实验室指标
        4.4 肿瘤疗效
        4.5 生活质量(KPS评分)
        4.6 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
第三部分 讨论
    1 参灵方组方依据
    2 参灵方方义分析
    3 参灵方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4 结果分析
        4.1 参灵方对TACE术后综合征疗效的影响
        4.2 参灵方对TACE术后综合征症状持续时间的影响
        4.3 参灵方对中医症状积分的影响
        4.4 参灵方对中医症状疗效的影响
        4.5 参灵方对肝功能的影响
        4.6 参灵方对凝血酶原时间(PT)的影响
        4.7 参灵方对甲胎蛋白(AFP)的影响
        4.8 参灵方对肿瘤疗效的影响
        4.9 参灵方对KPS评分的影响
    5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2)肝癌热消融术后超声造影的临床价值及局限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超声造影在肝癌热消融治疗后随访中评价疗效的价值
    前言
    资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仪器与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图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热消融术后即时超声造影的临床价值及局限性研究
    前言
    资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仪器与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两组患者间临床资料的比较
        2 两组肿瘤热消融疗效的比较
        3 CEUS组不同肿瘤最大径热消融疗效的比较
        4 CEUS组非血管旁与血管旁肝癌热消融疗效的比较
        5 CEUS组不同肿瘤边界间热消融疗效的比较
    图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A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附录B 个人简历
    附录C 综述肝癌热消融术中超声造影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3)不适合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综合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介入治疗
    1.1 肝癌经皮肝动脉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
    1.2 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
    1.3 经皮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y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
    1.4 药物缓释微球动脉栓塞术(drug-eluting beads-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DEB-TACE)
2 消融治疗
    2.1 射频消融(RFA)
    2.2 冷冻消融
    2.3 经皮酒精注射(puecuraneous ethanol injection,PEI)
    2.4 微波消融(MWA)
    2.5 消融联合TACE
3 靶向治疗
    3.1用于一线治疗的分子靶向药物
        3.1.1索拉非尼
        3.1.2仑伐替尼
    3.2 用于二线治疗的分子靶向药物
        3.2.1 瑞戈非尼
        3.2.2 卡博替尼
    3.3 分子靶向药物联合放疗
    3.4 分子靶向药物联合TACE
4 免疫治疗
5 放疗
6 化疗
7 结论

(5)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TACE的概述
2 TACE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3 TACE药物及栓塞剂的选择
    3.1 化疗药物的选择
    3.2 栓塞剂的选择
        3.2.1 碘油乳剂:
        3.2.2 明胶海绵微粒栓塞剂:
        3.2.3 无水乙醇栓塞剂:
        3.2.4 载药微球:
        3.2.5 其他栓塞剂:
4 以TACE为主的多模式介入治疗方法
    4.1 TACE联合经门静脉介入治疗
    4.2 TACE联合非血管介入治疗
        4.2.1 TACE联合局部消融治疗:
        4.2.2 TACE联合经皮肝穿刺注射热碘油治疗:
        4.2.3 TACE联合索拉菲尼治疗:
5 影响TACE治疗效果的因素
    5.1 肝功能储备
    5.2 肿瘤假包膜形成
    5.3 门静脉癌栓
    5.4 HBV
    5.5 机体的营养状态
    5.6 介入治疗的次数和治疗间隔时间
6 小 结

(6)复发性肝细胞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单中心外科治疗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第三章 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文章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载药微球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及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8)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第二肝门区肝细胞癌的可行性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肝细胞癌的经皮治疗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9)TACE联合MWA方案治疗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远期生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PHC诊断标准
    1.5 方法
    1.6 观察指标
    1.7 判定标准
    1.8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2.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癌标志物水平比较
    2.4 肝癌标志物相关性分析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最大直径比较
    2.6 两组患者术后存活情况比较
    2.7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8 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2.9 患者预后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附图
4 讨论
    4.1 背景
    4.2 实验室检查
    4.3 影像学检查
    4.4 治疗
    4.5 TACE联合MWA治疗LHC结果分析
    4.6 本研究不足及改进方法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10)经皮穿刺注射无水酒精联合肝动脉栓塞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基础资料
    1.2 方法
    1.3 疗效评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患者总疗效率差异
    2.2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年生存率情况
    2.3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AFP降低情况
    2.4 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情况以及不良反应
3 讨论

四、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加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56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参灵方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菅若含.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肝癌热消融术后超声造影的临床价值及局限性研究[D]. 骆永利.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3]不适合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综合治疗进展[J]. 温霄,李雨馨,刘佳,杨红茹.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0(04)
  • [4]TACE联合体外高频热疗和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大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 谢思新,杜梅芬,练国香,张翔,柴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14)
  • [5]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J]. 穆锐,赵礼金. 广西医学, 2020(11)
  • [6]复发性肝细胞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单中心外科治疗效果分析[D]. 马宗强. 山东大学, 2020(02)
  • [7]载药微球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D]. 梁礼聪. 广州医科大学, 2020(01)
  • [8]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第二肝门区肝细胞癌的可行性及疗效分析[D]. 曹秋颖. 郑州大学, 2020(02)
  • [9]TACE联合MWA方案治疗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远期生存分析[D]. 刘占伟.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 [10]经皮穿刺注射无水酒精联合肝动脉栓塞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J]. 吴昊天.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86)

标签:;  ;  ;  ;  ;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皮经肝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56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