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学习考察报告

东北地区学习考察报告

一、赴东北学习考察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秦雯静[1](2020)在《陈云调查研究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领导干部做好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法宝。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是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中,陈云一贯倡导和重视调查研究,身体力行的践行调查研究,是全党调查研究的楷模,并为新中国的建立、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确立、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党和人民将永远铭记。陈云调查研究思想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思想体系。本文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对陈云调查研究思想的形成条件、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及其在当代的重要价值方面进行研究和阐释,以期更好的理解陈云调查研究思想。文章共分为六个大的部分,包括一个绪论和五个章节:第一部分:绪论。绪论包括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厘清陈云调查研究思想的形成条件,从思想条件、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揭示其形成发展的必然性。思想条件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调查研究的思想、中国共产党的调查研究思想、中国古代的“实事求是”和“知行统一”思想;主观条件包括自身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对调查研究研究重要性的透彻认识;客观条件有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需要、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客观需要、调查研究实践经验的有力支撑。第三部分:梳理陈云调查研究思想的发展历程。陈云调查研究思想按照思想史的发展脉络来划分,其形成发展主要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25年参加党的工作到1937年担任组织部长之前,这一时期是陈云调查研究思想的孕育萌芽阶段。第二阶段是1937年担任组织部长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这一时期是陈云调查研究思想的初具雏形阶段。第三阶段是1949年新中国后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是陈云调查研究思想的基本形成阶段。第四阶段是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5年,这一时期是陈云调查研究思想的丰富发展阶段。第四部分:着重阐述陈云调查研究思想的内容体系。陈云调查研究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调查研究的主客体、调查研究的必要性和目的、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陈云调查研究主客体的思想包括对调查研究主体要求和对调查研究客体的选择;陈云调查研究基本原则包括坚持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思路;陈云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思想方法包括“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和“交换、比较、反复”,工作方法包括实地蹲点调研法、交流谈话法、座谈会调研法、参观巡视法。第五部分:概述陈云调查研究思想鲜明的特征。陈云调查研究思想的基本特征包括:高度的科学性、深刻的群众性、强烈的实践性、视域的全局性。第六部分:重点分析陈云调查研究思想的当代价值。陈云调查研究思想作为正确的思想理论,对新时代党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主要表现为: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前提条、为新时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方法遵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路径选择、为新时代改进调查研究方式,提高调查研究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朱雯瑛[2](2020)在《毛泽东着作的日译及其在日本的传播(1949-1978)》文中提出作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超越时空的界限,影响整个世界。毛泽东思想的载体——毛泽东着作自诞生之日起,便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编译局、外文局等单位以多语种对外翻译出版毛泽东着作,为毛泽东思想的海外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日本是翻译毛泽东着作最多的国家,其翻译活动值得重视。中日两国译者大量翻译毛泽东着作,将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介绍给日本人民。在极其复杂的历史背景中,通过译本承载的毛泽东着作成功地实现传播目的,在日本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七八年是“毛泽东着作出版的鼎盛时期,也是毛泽东着作广泛传播的时期”,聚焦该时期更有利于把握毛泽东着作的翻译及传播情况,因此,本研究立足于文化学派的翻译理论,结合语言学派理论与传播学理论,对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到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期间毛泽东着作的日译及其在日本的传播进行考察。本研究首先对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七八年间毛泽东着作的日译本进行整理、汇总、量化,联系社会历史语境,析出其特点。然后,结合《毛泽东选集》日译活动的实际,对赞助人进行考察,认为中日双方翻译活动中存在一个相互结合的由中方主导的赞助人系统。赞助人系统通过政策(计划)从翻译出版计划、翻译选材、翻译标准、译者选定、受众设定等方面规范翻译活动,通过对翻译过程的设定规范译中行为,通过对海外翻译的“赞助”,影响赞助人系统内的海外翻译。赞助人与意识形态之间形成合力,共同影响翻译传播活动,有着积极的作用。此外,还对参与毛泽东着作日译活动的中日两国译者群体进行了系统的考察,让一直处于“隐身”状态的中方译者“显身”,认为译者的“显身”与“隐身”与政治、社会背景等相关,亦与译者的多重身份相关。同时,从主体间性的角度,探讨译者主体性,通过分析翻译活动中主体间的关系,明晰毛泽东着作日译译者在翻译活动作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进而从宏观研究移至微观研究,通过多译本对比,对集体翻译的典范《毛泽东选集》的译本生成进行历时性梳理,明确文本外因素对各译本制作的影响,通过实例分析不同译本翻译策略及其流变,以及补偿性翻译手段在译本中的作用。并对单篇着作及复译的代表《矛盾论》进行翻译策略等方面的历时与共时的考察,关注复译竞争机制对译本的影响,通过实例分析毛泽东着作中的典故翻译策略。最后,结合传播学理论,考察毛泽东着作日译在日本的传播及接受,认为译本传播的成功,受到原文魅力、译本质量、“赞助人”系统的积极作用、受众的积极参与行为、多元传播者带来的多元传播渠道等的影响。本研究运用第一手资料,结合实地考察,首次客观呈现了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间毛泽东着作日译活动的全貌以及译本在日本的传播情况,并从文本内外两个角度对日译活动及译本进行全面考察,析出毛泽东着作日译与在日传播的特点。毛泽东着作的大量日译及其在日本有效且广泛的传播是在复杂社会历史背景中完成的,本研究对其特点与经验进行了总结,期待能为中央文献的翻译与传播、中国理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予以启示,对后续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着作翻译研究、中央文献翻译史研究予以参考,能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服务于国家的对外传播战略。

苗贵安[3](2019)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中华民族正阔步走在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如此成功?从领导力的角度分析,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党,人民愿意追随共产党,共产党有强大领导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中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就是领导力,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领导力是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认真研究总结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可以为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借鉴。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延安时期十分重要。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时期,蕴含着丰富的领导力智慧。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组织领导力、社会号召力、军队战斗力。政治领导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之统帅。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力是指政治领袖在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方面的影响力。领袖和领袖集团在组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党最终确立起毛泽东的领导核心地位,产生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政治领导力基础。思想引领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之灵魂。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引领力是指在思想方面的影响力,是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和武装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头脑、统一思想、指导革命实践、抵御一切错误思想干扰的能力。领导思想产生领导力。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结合中国革命具体实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为全党提供思想方法和理论指导,为中国革命的合法性提供话语指南,对全党和社会各阶级产生强大思想领导力。组织领导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之基础。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力是指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党的纲领和目标,通过激发党员奉献精神、提升党员能力和完善党组织治理机制所体现出来的整体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的命题。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力主要来自于党的建设中解决了共产党员的工作意愿问题,调动和激发起全体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党员能够自觉认同党的纲领和路线方针政策,自愿为实现党的目标而奉献自己的智慧;来自于高度重视党员和干部能力素质建设,使全体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和党的政治任务相匹配;来自于建立起灵活的组织机构和高效畅通的运行沟通机制,建立起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约束机制。社会号召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之体现。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号召力,是指中国共产党通过统一战线对全社会的影响、凝聚、动员和引导的能力。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聚起方方面面的力量,建立起广泛的统一战线联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社会号召力,这种号召力是共产党领导力的体现。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力,源自于实施合理的治理机制,很好的发挥了制度领导作用;源自于统一战线联盟内各种政治力量的通力合作,体现了高超的领导激励艺术;源自于制定了正确的战略和策略,体现了高超的权变领导艺术。军队战斗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之保障。延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起一支人民军队,通过武装斗争,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表现出强大战斗力,是中国共产党卓越领导力的体现。这种战斗力的形成来自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来自于重视官兵物质利益和创新的军事民主;来自于正确的军事战略指导能力,官兵具备较高的能力素质,能够根据变化的环境确定组织的职能;来自于政治建军的优势,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采取灵活的组织机构,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

卢高媛[4](2019)在《清代诗人集会专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古代诗人集会历史悠久,是一种普遍存在且极具特色的文学现象。清代诗人集会活动繁多,覆盖面广,在规模和频率上都大大超越了前代,成为各个阶层文人群体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清代诗人集会为研究对象,以清代政治、历史、地理、文学等文献资源为基础,在充分阅读和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采用学科交叉的方法将整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对清代诗人集会进行综合和专题论述。同时,尝试突破传统的史实叙述和文本解读模式,将诗人集会置于清代历史发展的整体环境和动态过程中,揭示这一特殊文学现象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规律,并纠正之前研究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在总体考察和专题延展的基础上,本文按照先总后分、以点带面的思路安排篇章结构,以深入探讨清代诗人集会的特征、作用和影响等问题。本文共五章,主要专注于以下几方面的论述:第一,清代诗人集会的基本特色。第一章和第二章从主题形式和思想内涵两方面对诗人集会在清代的新变化和新特质进行了概括和提炼,侧重于考察清代诗人集会在因袭和继承前代基础上的创新和超越。其一,清代诗人集会在主题拓展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节日型集会和季节型集会已经成为清代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贤生日设祀集会、金石鉴赏集会和戏曲观赏集会的盛行则是清代人文环境和社会风气的体现;其二,清代诗人集会在思想内涵上也呈现出新的特色。从集会的审美品格来说,清代诗人集会以古雅精神为核心审美意旨,同时追求理性与情感的调融和统一。从集会的基本功能来说,清代诗人集会在娱情、群体认同和政治功能方面都有新的应用和扩充。第二,清代诗人集会与唐宋诗之争。清代的唐宋诗之争贯穿始终,全面而深刻地影响到诗人的理论建设和文学创作。唐宋诗之争对诗人集会有着难以忽视的重要影响,而诗人集会在唐宋诗之争中也发挥着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第三章以时间发展为轴,以若干重要诗论家和诗人集会为点,就诗学宗尚对诗人集会的影响、诗人集会对诗坛风气的推动、诗人集会与诗学论争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清代不少诗人集会涉及唐宋诗之争,比如一些颇具声望的诗人会在集会时表述和实践自己的诗学主张,以此扩大影响;一些诗歌流派更会利用集会宣扬门户宗尚,以此寻求志同道合之人,壮大自身势力。这是清代诗人集会和诗学研究的交汇之处,对此进行考察所取得的成果对两者皆有一定的启发。第三,清代诗人集会与遗民心态。以诗人集会为切入点,对明清两大遗民群体进行论述,是对传统文学空间中群体创作的考察,也是对旧式社交模式下群体心态的探究。第四章分为明遗民和清遗民两个部分,对诗人集会与遗民心态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侧重于归纳和总结两者在不同时期呈现的差异性特质。诗人集会作为新旧时代交替中的一个特殊文学空间,是旧思想的避风港,也是新思想的发育地。诗人集会为遗民群体缓解了现实失落,提供了情感归属,实现了价值诉求,满足了他们多层次的心理需求。遗民群体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批判意识让他们在创作上充满热情,同时也催使他们开展集体活动,为彼此建立思想和行动的统一战线。第四,清代诗人集会与近代中日外交。第五章以晚清驻日公使何如璋、黎庶昌在日本的诗人集会活动为主要考察对象,以近代中日外交关系为落脚点,对这时期双方的政治意图、文化心态,集会酬唱的创作风格、思想内容等问题进行探究。在他们的主导下,诗人集会作为一种外交手段,对近代中日关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使外集会”将政治目的融于诗歌唱和之中,用文学交流的方式促进了外交友谊的建立,在汉诗酬唱中搭起情感沟通的桥梁,达成了一定程度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使外集会”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潜移默化手段,利用文化输出以非战的方式实现同化或者征服的战略目的。作为特殊时代环境下全新的集会类型,“使外集会”在清代诗人集会和诗歌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周会[5](2017)在《聂士成《东輶纪程》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聂士成所撰日记《东輶纪程》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对《东輶纪程》流传迄今两个版本的对比,比较二者的差异。同时,援引清末以来诸史着、论文、杂志、期刊、报纸等资料,用文献学的方法,对《东輶纪程》一书的内容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探讨该日记所具有的史料价值。本论文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章是关于《东輶纪程》的作者及《东輶纪程》的基本情况的介绍。包括聂士成的生平与后世评价,梳理了《东輶纪程》作为一本考察日记的成书过程,包括书写、删订与出版等,并对其自晚清至当代的版本与流传情况做了清理。第二章运用了文献学研究方法,比较原稿与删订本两版之间的差异,通过对整体、叙述语言、内容三个方面进行对比,详细分析删订本与原稿的差异,并指出两个版本各自的优缺点。第三章在深入分析《东輶纪程》日记内容的基础上,挖掘该书的史料价值。对该书在涉及军事、政治、外交等领域之内容进行分类,并发掘其价值所在。对该书所涉及的几个重要内容,包括边界领土争端、中国东北被殖民化危机以及温贵海口开发的内容,着重予以分析讨论。

吴加峰[6](2017)在《顾执中的新闻实践和新闻教育研究》文中指出顾执中是我国近现代新闻史上着名的新闻记者和新闻教育家。本文以民国时期的新闻名人——顾执中为中心,围绕他的新闻实践和新闻教育活动,梳理脉络,力求客观、全面地将顾执中的新闻实践历程和特色、新闻教育的先进理念比较完整地呈现出来,以期对“新闻人顾执中”做一个较为全面的整体研究,为丰富民国时期新闻人物的研究尽绵薄之力。本文主要由包括绪论和结语在内的五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是绪论,主要是阐述研究的缘起、选题背景及意义,综述已有研究成果,介绍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及追求的创新之处。第二个板块是第一章,主要探讨顾执中所处社会及家庭环境因素对其成长及人生道路选择的影响,旨在揭示顾执中之所以走上新闻事业的外在和内在动因,分析顾执中进入《时报》开始其记者生涯的内外原因。第三个板块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其中第二章主要研究顾执中的新闻实践活动。研究重点是顾执中从1923年加入《时报》至1945年离开《新闻报》这段时间的新闻实践活动。具体包括顾执中在《时报》时期的新闻活动、在《新闻报》时期的新闻活动以及在海外的新闻活动三个方面。通过对顾执中20多年新闻实践活动历程的叙述和分析,探讨顾执中作为“新闻人”在不同社会环境经历的战争岁月及其进行的爱国新闻实践活动历程、主要成果以及社会影响。第三章则重点研究顾执中的新闻教育活动。研究重心是顾执中创办民治新专的新闻教育活动。本章在对民治新专的创办、发展历程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分析顾执中创办该校的时代背景、民治新专的教育特色和先进理念,分析民治新专教育模式对当时社会和后来新闻教育的影响。第四个板块是第四章,旨在前两章基础上综合探讨分析“新闻人物顾执中”在中国近代新闻实践活动史和中国近代新闻教育发展史上的历史贡献,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顾执中在中国近代新闻实践史和新闻教育史上的历史地位。第五板块为本文结语,在前几章内容的基础上提出本课题研究的结论,即顾执中是一个爱国、进步的奔走在祖国各地的新闻记者和新闻教育家,在外敌入侵的社会环境中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新闻宣传活动,同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始终坚持新闻教育活动,这不但在当时难能可贵,而且在中国新闻实践史和中国新闻教育史上也应有一定的历史地位。

刘波儿[7](2013)在《困顿与前行:民族国家建设中的民族学家》文中研究指明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宣布今后的中国是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的国家,从而一扫辛亥之前几十年间反满革命宣传中革命派的激烈汉种族主义,为多民族的中国描绘了一个多族和谐发展的未来。但是,在民族主义已经成为世界潮流,在“汉民族”意识经过反满革命的洗礼而形成为社会中大多数人群的基本族类认同的20世纪初期,多族“共和”的政治体制既无理论支撑,也无内外环境。因而我们既可以读到孙中山在共产国际和苏联的民族自决理论影响下提出的民族自决主张,也可以看到孙中山不断提到的民族融合、同化,特别是将各族同化为汉族的言论。孙中山之后的国民政府在20多年的国家建设中,不仅忙于应对军阀势力、派系力量的挑战和共产党的成长,而且不得不面对日本的步步紧逼直至全面入侵,在国家一体化追求的面前,特别是在国家存亡的危机中,所谓的多族共和的宣示到底应该如何解说并转化为行政措施,成为国民政府上下内外,甚至其对立面共产党,无法回避的大议题。对于这一大议题,当时的中国学术界,特别是中国学术界中的民族学学者是如何回答的呢?本文以杨成志、凌纯声、芮逸夫等着名民族学学者为个案,试图再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民族国家建设过程中,民族学学者的思想观念与社会活动。本文尝试从学术与时代背景互动的视角出发,以民族学家的活动为中心点,观察民族学参与现代国家构建的历史过程,力图揭示时代大潮中民族学家的努力与贡献以及在此过程中所经历的彷徨与选择,通过他们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种种设想及实践活动,思考多民族国家的内部组织形态问题。正文部分共分三章。第一章题为《统一国家内的“民族”安排——杨成志及其同人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的思考》。本章从顾颉刚“中华民族是一个”主张的提出入手,指出民族史学界与民族学界在民族与国家关系问题上的不同看法,考证了杨成志对“民族”一词的使用情况,指出杨成志及民族学界对国家团结统一内在机理的解释,并分析了民族学界在“中华民族是一个”主张提出后陷入沉默的深层次原因。笔者认为,杨成志等民族学家已朦胧认识到“民族”的提法并不一定意味着分裂国家,但是爱国心的驱使、学术地位的弱小等原因使他们难以发出既符合政治需要又不扭曲学理的声音,可以说,在此时的民族学界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组织方式尚没有成熟的看法。第二章题为《国家体制内论证“国族”之努力——以凌纯声、芮逸夫为中心的考察》。1933年的湘西苗族调查是中国民族学史上一次重要的田野调查,芮逸夫在对苗族祭祀仪式上演唱的《洪水歌》进行文本分析后,得出了伏羲女娲系苗人先祖,后传入汉地的结论。凌纯声在考察苗族的起源后,作出了他们原本生活在今天汉人地区,后迁移至西南的结论。笔者以芮逸夫对苗族祖先的考证和凌纯声的苗族起源叙述为切入点,引入对凌,芮二人学术环境的考察,指出民族学家在官方学术体制中的特殊生态,反映民族学艰难发展的曲折道路。第三章题为《边政研究构想与西南民族文化精英之因应》。本章以抗战爆发后边政学兴起为时间起点,分析民族学家在边政实践中逐渐成熟的民族理念,即希望通过民族学指导下的边疆教育向边疆人群施加“现代化”的影响力,使他们在保留本民族特征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现代化国家公民身份认同,从而建立多民族共存的统一国家,并与少数民族知识精英的实践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其不完善与不可行。在结语中,笔者指出,民族学家的民族理念在较大程度上受到现实政治的影响,即便意识到国家应给予少数民族平等的待遇,也提出了“自治”的主张,但是在理论基础尚不完备的情况下,实质是在“文化中心主义”思路的指导下探寻新型国家组织形式,最终无法脱离“同化”与“汉化”的老路。但是,他们试图建立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愿望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他们所表现出的国家主体意识是值得彰显的。这段将学科发展融入国家建设的历史,其本身已然勾勒出民族学在近代中国的发展轨迹,提供了观察中国民族学史的另一个视角。

王建明[8](2012)在《留学生与近代中国军事航空研究》文中提出近代以来,随着飞机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各国逐渐意识到其在未来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在1908~1949年的41年间,中国各级政府多次选派留学生赴英、美、苏、法等国学习先进的军事航空技术和飞机制造技术。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我国共派遣了3000多名留学生赴国外学习航空科学知识与军事航空技术。这些留学生学成归国之后,大多投身军事航空建设中,为我国军事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近代航空留学生有四种主要类型:第一种是出于个人志愿自发地学习航空科技;第二种是海军和航空部门选派的航空留学生;第三种是赴美受训的留学生;第四种是从高校系统派遣出来的留学生。近代航空留学生的派遣形式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既有中央政府派遣,也有地方政府派遣,既有军事航空部门派遣,也有由海军部门以及教育部门派遣,他们之中既有公费留学生,也有自费留学生。留学生在国外学习的时间有长有短,有的长达数年,有的只有2~3月,其留学国别主要是美国、法国和意大利。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加强了留学教育的管理,使我国近代航空留学生的派遣事务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本文主要从留学生与我国近代军事航空机构与制度,留学生与近代军事航空思想,留学生与近代中国军事航空工业,以及留学生与近代中国军用航空教育与训练等四个重要方面着手,重点探讨留学生与中国军事航空关系。文章最后一章是整个论文的结语部分,它简单比较了航空留学生、华侨航空人员以及外国在华航空人员三者的关系,重点探讨了留学生在近代中国军事航空史上的地位、角色与功能。笔者认为由于这些航空留学生拥有先进的飞机制造技术和高超的飞行驾驶技术,回国后很快成为我国航空事业的核心力量。许多留学生担任航空署(航空委员会)的重要职务和空军部队的高级将领,成为我国近代航空事业的核心力量,主导了近代中国军事航空机构与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留学生在介绍引进西方的军事航空思想以及对中国传统军事理论改造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西方先进的军事理论运用于中国军事航空与国防建设实际工作中,并与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况紧密结合起来,以战争的演变来丰富战争的理论,促进了中国军事航空思想的发展。一些学习航空工程的留学生归国之后,积极参与近代航空工业的创建与发展,积极创建航空科研机构和飞机制造厂,担任飞机制造厂的主要领导者和重要的技术人员,克服各种困难开展新飞机研制工作,为我国近代航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一些赴国外学习飞行技术的留学生,成为空军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组建空军新兵种的核心力量以及空军教育与训练的重要力量。总之,航空留学生是我国近代航空事业的核心力量,他们不仅开创了近代中国航空事业的新局面,同时为中国军事航空事业的演进与变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江心,王希群,郭保香,胡涌,刘长海[9](2012)在《陕甘宁边区林业发展史研究(1937—1950)》文中指出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的摇篮,其政权领域内实行的各项方针政策及取得的成果、建设经验等对新中国的各项建设均产生了长远影响,对现代来说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以历史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陕甘宁边区林业(1937—1950)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包括陕甘宁边区行政区域的演变、边区的林务机构及主管部门、边区的自然环境与森林的关系、边区原有的森林资源、边区政府的林业政策和法令、边区的林业建设、南泥湾垦殖、陕甘宁的农林教育及教育方针大讨论、陕甘宁边区主要林务人员简历等。

赵欣,曲晓范[10](2010)在《近代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对长白山主峰地区的科学考察》文中研究表明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在1886—1915年的30年里,先后四次派遣会员来中国东北对长白山主峰地区展开考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更正了西方学术界以往对长白山的诸多错误认识,初步还原了长白山的历史面貌,揭开了国际长白山研究的序幕。

二、赴东北学习考察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赴东北学习考察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陈云调查研究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一、研究成果概述
    二、研究综述
    三、对学术界研究现状总体评价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重难点
        (二)研究创新点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调查研究的科学内涵
        (二)调查研究思想的科学内涵
        (三)陈云调查研究思想的科学内涵
第一章 陈云调查研究思想的形成条件
    一、陈云调查研究思想形成的思想条件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调查研究的思想
        1.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调查研究思想
        2.列宁的调查研究思想
        (二)中国共产党的调查研究思想
        1.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
        2.邓小平的调查研究思想
        (三)中国古代有关调查研究的思想
        1.“实事求是”思想
        2.“知行统一”思想
    二、陈云调查研究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
        (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
        (二)对调查研究重要性的透彻认识
    三、陈云调查研究思想形成的客观条件
        (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需要
        (二)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客观需要
        (三)调查研究实践经验的有力支撑
第二章 陈云调查研究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孕育萌芽阶段(1925年——1937年)
    二、初具雏形阶段(1937年——1949年)
    三、基本形成阶段(1949年——1978年)
    四、丰富发展阶段(1978年——1995年)
第三章 陈云调查研究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调查研究的主客体
        (一)调查研究主体
        (二)调查研究客体
        1.调查研究地点
        2.被调查研究者
    二、关于调查研究的必要性和目的
        (一)调查研究的必要性
        (二)调查研究的目的
    三、关于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二)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三)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思路
    四、关于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思想方法
        1.“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2.“交换、比较、反复”
        (二)工作方法
        1.实地蹲点调研法
        2.交流谈话法
        3.座谈会调研法
        4.参观巡视法
第四章 陈云调查研究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高度的科学性
    二、广泛的群众性
    三、强烈的实践性
    四、视域的全局性
第五章 陈云调查研究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调查研究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前提条件
        (一)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二)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二、调查研究为新时代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方法遵循
        (一)有助于贯彻落实党的思想路线
        (二)有助于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
        (三)有助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四)有助于提高党的科学决策能力
        (五)有助于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
    三、调查研究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路径选择
        (一)是走好中国道路的基本方法
        (二)是凝聚中国力量的重要纽带
    四、为改进调查研究方式,提高调查研究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经典着作类
    二、重要着作和一般着作类
    三、期刊类
    四、硕博论文类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2)毛泽东着作的日译及其在日本的传播(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起
    1.2 文献综述
        1.2.1 毛泽东着作翻译研究
        1.2.2 毛泽东着作译本传播研究
    1.3 理论框架
        1.3.1 描述翻译研究理论
        1.3.2 操纵学派理论
        1.3.3 语言学派理论
        1.3.4 传播学理论
    1.4 研究内容、方法、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毛泽东着作日译概貌
    2.1 中国译毛泽东着作
        2.1.1 翻译出版趋势
        2.1.2 翻译活动特点
    2.2 日本译毛泽东着作
        2.2.1 翻译出版趋势
        2.2.2 翻译活动特点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毛泽东着作日译的“赞助人”
    3.1 赞助人的构成
        3.1.1 赞助人的个体
        3.1.2 赞助人系统
    3.2 赞助人的行为
        3.2.1 翻译活动的规范
        3.2.2 翻译过程的设定
        3.2.3 对海外翻译的赞助
    3.3 赞助人的作用
        3.3.1 赞助人与意识形态
        3.3.2 赞助人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毛泽东着作日译的译者主体
    4.1 翻译者群像
        4.1.1 译者的“显身”与“隐身”
        4.1.2 译者的多重身份
    4.2 主体间性
        4.2.1 译者与原文作者
        4.2.2 译者与读者
        4.2.3 译者与译者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毛泽东着作日译的译本研究
    5.1 集体翻译的典范——《毛泽东选集》
        5.1.1 《毛泽东选集》的版本问题
        5.1.2 《毛泽东选集》的翻译策略
        5.1.3 《毛泽东选集》的译注问题
    5.2 复译的代表——《矛盾论》
        5.2.1 《矛盾论》的翻译之争
        5.2.2 《矛盾论》中典故翻译的历时与共时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毛泽东着作日译本在日本的传播
    6.1 毛泽东着作日译本的传播
        6.1.1 译本发行
        6.1.2 学习讲座
    6.2 毛泽东着作日译本的接受
        6.2.1 毛泽东思想研究
        6.2.2 毛泽东思想研究结社
        6.2.3 毛泽东着作传播中的“知”与“传”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回顾总结
        7.1.1 毛泽东着作日译的译本研究(1949-1978)
        7.1.2 文本内外因素对翻译传播的影响
        7.1.3 毛泽东着作日译与传播的影响
    7.2 研究贡献及不足之处
        7.2.1 本研究的贡献
        7.2.2 本研究的不足
    7.3 思考及展望
        7.3.1 对本研究的思考
        7.3.2 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日本语要约
附录 Ⅰ 毛泽东着作日译本总汇(1949-1978)
附录 Ⅱ 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致日本毛泽东选集刊行会书简
附录 Ⅲ 毛泽东着作日译主要译者简介
附录 Ⅳ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译注表
附录 Ⅴ 《北京周报》中的《毛泽东选集》广告
附录 Ⅵ 《读卖新闻》刊登的三一书房旧译版《毛泽东选集》的广告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3)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和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对象
        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述评
        二、国外文献综述
    第三节 理论框架和主要内容
        一、理论框架
        二、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主要创新
第一章 政治领导力:确立起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领袖集体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袖核心的形成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最高领导层变化
        二、毛泽东党内领导核心地位的形成
        三、领导特质与毛泽东领导地位确立
    第二节 组织确立领导核心的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观点
        二、政治学视野下领袖的作用
        三、确立毛泽东领导核心意义
    第三节 中央集体领导和政治领导力
        一、中央集体领导形成过程
        二、政治路线与政治领导力
        三、战略策略与政治领导力
第二章 思想引领力:毛泽东思想成为全党指导思想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确立
        一、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原因
        二、毛泽东思想产生的过程
    第二节 领导思想产生领导力
        一、作为一种理念的思想
        二、领导思想具有领导力
        三、列宁建党学说的启示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的引领力
        一、毛泽东思想与领导哲学
        二、毛泽东思想引领力的体现
第三章 组织领导力: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
    第一节 党组织内部激励建设
        一、红色文化
        二、思想建党
        三、延安整风
    第二节 党组织能力建设
        一、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
        二、培养全党群众工作能力
    第三节 党组织管理机制
        一、灵活的组织机构
        二、畅通的沟通渠道
        三、严格的政治纪律
第四章 社会号召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一、坚持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二、建立“三三制”政权组织
        三、构建“相容性”制度机制
    第二节 统一战线内部激励建设
        一、通过共同领导发挥领导力
        二、通过利益共享来赢得民心
        三、发挥尊重激励的领导艺术
    第三节 统一战线组织能力建设
        一、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二、因时而异的统战政策
        三、因人而异的斗争策略
第五章 军队战斗力: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第一节 军队组织激励建设
        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重视物质利益的激励
        三、创新军事民主激励
    第二节 军队组织能力建设
        一、正确的军事战略
        二、重视官兵能力提升
        三、复合型的组织职能
    第三节 军队组织管理机制
        一、政治建军的优势
        二、灵活的组织结构
        三、严格的军事纪律
第六章 结论和启示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主要启示
        一、对党的领导力的启示
        二、对组织领导力的启示
        三、对干部领导力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4)清代诗人集会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若干技术性说明
绪论
    一 清代诗人集会的定义与范畴
    二 清代诗人集会的研究现状
    三 清代诗人集会的研究意义
    四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第一章 清代诗人集会主题形式上的旧习与新变
    第一节 节日集会与清代社会民俗风尚
    第二节 季节型集会的美学意趣
    第三节 先贤生日设祀集会的兴起与盛行
    第四节 金石鉴赏集会与清代学术风气的蔓延
    第五节 诗人集会与戏曲的艺术交融和多元表现
第二章 清代诗人集会思想内涵上的继承与超越
    第一节 清代诗人集会的审美品格
        一 “古意存斯,雅音播矣”:古雅的文化格调
        二 “风动清歌引醉吟”:兼具理性与情感
    第二节 清代诗人集会的基本功能
        一 “极娱游于暇日”:集会的娱情功能
        二 “同人道不孤”:集会的群体认同功能
        三 “扶持正人,维持国是”:集会的政治功能
第三章 清代诗人集会与唐宋诗之争
    第一节 诗人集会与明清之际的宗宋诗风
        一 钱谦益入清后的经历及其“唐宋兼宗”的诗学观
        二 “假我堂文宴”集会的诗学宗尚与理论实践
        三 “假我堂文宴”集会的意义及影响
    第二节 诗人集会与清初庙堂之上的宗唐抑宋风向
        一 康熙初年京师诗坛宋诗风的盛行和流弊
        二 “万柳堂”集会的宗旨:整饬诗坛,宗唐抑宋
        三 康乾时期统治者的尊唐倾向与盛世酬唱
    第三节 诗人集会与清代中后期的宗宋思潮
        一 翁方纲的“肌理说”与崇苏情结
        二 “寿苏”集会的盛行与宗宋思潮的高涨
        三 “寿苏”集会的诗学内涵:理论宗尚的仪式化表达
第四章 清代诗人集会与遗民心态
    第一节 诗人集会与明遗民心态
        一 动荡时局与明遗民群体的生存困境
        二 顺康年间江南明遗民群体的集会酬唱与心态嬗变
        三 明遗民集会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多重审美体验与情感张力的构建
    第二节 诗人集会与清遗民心态
        一 社会转型与清遗民群体的文化焦虑
        二 “癸丑修禊”集会的慕古思想与逐新意识
        三 清遗民集会诗歌创作的思想倾向:时空错置的精神困顿与情感冲动
第五章 清代诗人集会与近代中日外交
    第一节 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与“使外集会”的兴起
        一 何如璋使日期间的国际形势与外交策略
        二 何如璋使日期间与日人的集会往来
    第二节 黎庶昌两度使日与“使外集会”的繁盛
        一 黎庶昌的使外经历和外交思想
        二 黎庶昌两度使日期间中日东洋酬唱的盛况
    第三节 “使外集会”的意义和影响
        一 日人集会诗里的“中国文化”和“中日关系”
        二 “使外集会”的政治意涵和文化影响
        三 跨文化视域下“使外集会”的历史意义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聂士成《东輶纪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东輶纪程》的研究价值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分析
第一章 关于作者及《东輶纪程》的基本情况
    一、聂士成的生平及后世评价
    二、《东輶纪程》的主要内容与流传情况
第二章 《东輶纪程》两个版本的比较
    一、两个版本的概述
    二、叙述语言方面的比较
    三、删订本对原稿内容的删除、修改
    四、删订本的价值
第三章 《东輶纪程》的史料文献价值
    一、作者聂士成眼中的中国东北
    二、分析几则关于中俄边界领土问题的史料
    三、日记所反映出的19世纪末中国东北的现实问题
    四、图们江出海口:东北海上贸易门户的设想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6)顾执中的新闻实践和新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家学渊源、早期经历与顾执中的新闻道路
    第一节 家庭环境对顾执中成长道路的影响
        一、家庭环境及求学经历
        二、家庭环境对顾执中成长的影响
    第二节 社会环境对顾执中走上新闻道路的影响
        一、民初报业的大发展
        二、社会时局的不稳定
    第三节 前期工作经历对顾执中新闻道路的影响
        一、顾执中的前期求职经历
        二、前期工作经历对顾执中选择新闻道路的影响
第二章 顾执中的新闻实践活动研究
    第一节 早期《时报》的新闻实践活动(1923—1926)
        一、《时报》时期与“五卅”大会报道
        二、环境所迫出走《时报》
    第二节 《新闻报》时期的进步与发展(1927—1945)
        一、“首席”外勤记者与重大新闻采访
        二、东北考察与长篇系列通讯《国难途中》及《东北吁天录》
        三、考察西北、西南与新闻调查报告《到青海去》
        四、出国考察与海外新闻报道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活动(1937—1945)
        一、在上海坚持抗日的新闻活动
        二、从上海到重庆的新闻活动
        三、出走缅甸印度时期的新闻活动
    第四节 顾执中新闻实践活动的特色
        一、追求“第一现场”的采访特色
        二、“以数字说话”的表现风格
        三、“以实地考察为来源”的新闻内容
        四、“善用人脉”的新闻采访技巧
第三章 民办新闻教育先锋:顾执中与民治新闻专科学校
    第一节 顾执中从事新闻教育的社会背景
        一、民初专业新闻记者的缺乏
        二、自身教育理想的内在推动力
    第二节 民治新闻专科学校的发展历程
        一、上海创设民治新专(1928-1940.7)
        二、抗日时期的民治新专
        三、抗战胜利后的民治新专
    第三节 顾执中的新闻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
        一、切合实际的办学理念
        二、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设置
        三、鲜明本土特色的教学实践活动
        四、开门办学的指导思想
第四章 如何认识:对顾执中新闻采访和新闻教育的认识
    第一节 以“战斗”为座右铭的新闻记者
        一、具备“战斗”的新闻记者的专业素养和品质
        二、与一切妨害他实现追求目标的外界敌人“战斗”
        三、可能是我国“最早的有名有姓的”战地记者
    第二节 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标的新闻教育
        一、确定并坚持立足中国实际的新闻教育宗旨
        二、努力培养为实现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英勇之士”
        三、中国专科层次新闻教育的首创者
        四、顾执中的民治新专为新中国培养了杰出人才
    第三节 以“民族利益为追求”的社会价值趋向
        一、始终以“追求民族利益”作为自身的价值趋向
        二、“以民族利益为追求”为当代新闻人提供有益启迪鉴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7)困顿与前行:民族国家建设中的民族学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角度及主旨述评
    二、先行研究述略
    三、要义及篇章结构安排
    四、相关创新
第一章 统一国家内的“民族”安排——杨成志及其同人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的思考
    一、“中华民族是一个”与民族学界的困惑
        (一)、“中华民族是一个”主张的提出
        (二)、民族学界的困惑
    二、探索民族与国家关系: 杨成志对“民族”一词的使用
        (一)、含糊地混用
        (二)、抗日战争爆发初期政治化的表达
        (三)、刻意地混用
    三、纷乱的身份界说: 杨成志民族学同人对“民族”用法的讨论
    四、民族学界回避争论的原因
        (一)、救亡与爱国
        (二)、边缘小众的学科地位
        (三)、理论道路的茫然
    五、探寻国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杨成志等民族学家处理民族与国家关系问题的设想
        (一)、坚持民族学研究的必要性
        (二)、大中华文化集团的提出: 杨成志的设想
        (三)、民族学界的整体情况
第二章 国家体制内论证“国族”之努力——以凌纯声、芮逸夫为中心的考察
    一、芮逸夫、凌纯声的苗族研究
        (一)、芮逸夫的苗族祖先研究
        (二)、凌纯声的苗族起源叙述
        (三)、对凌、芮二人的批评
    二、民族危机下的民族史书写
        (一)、中国人种西来说与苗族族源问题的凸显
        (二)、危机中的民族史书写与苗族史话语
    三、三、四十年代中研院学术研究的国家取向
        (一)、与国家政治的互动
        (二)、史语所的学术环境
    四、凌纯声、芮逸夫对国家一体化的论述
        (一)、趋同于主流话语的凌纯声
        (二)、芮逸夫论证“多元同流”的努力
    五、余论
第三章 边政研究构想与西南民族文化精英之因应
    一、边政研究——民族学家“民族观”的实践
        (一)、边政研究热潮与民族学的主要角色
        (二)、边政之道:同化、现代化与汉化
        (三)、边疆教育:国家需要与学术追求的融合
        (四)、同化下的自治: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实现途径
    二、西南民族文化精英的因应
        (一)、求同:西南知识精英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诉求
        (二)、存异:西南知识精英对边疆教育的因应
结语
参考文献
    史料
    着作
    论文
    史料集与工具书
后记

(8)留学生与近代中国军事航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由来及其有关概念的界定
        一、 选题的由来
        二、 有关概念的界定
        三、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本课题的研究现况
        一、 相关重要着作与资料的研究综述
        二、 重要研究论文综述
        三、 留学生的传记与回忆录类着作
        四、 重要的学位论文综述
        五、 台湾和国外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及其总体构思
第一章 我国近代军事航空留学生派遣概况
    第一节 清末到北洋时期我国航空留学生的派遣概况
        一、 近代世界军事航空发展的历史背景
        二、 清末民初我国航空留学生派遣的历史背景
        三、 清末及北洋时期中央政府派遣的航空留学生
        四、 广东空军的航空留学生派遣概况
        五、 东北空军航空留学生的派遣概况
    第二节 抗战前航空留学生的派遣概况
        一、 国民政府开始重视和加强对航空留学生的管理
        二、 抗战前国民政府派遣航空留学生的概况
        三、 地方实力派派遣航空留学生的概况
        四、 抗战前我国航空留学教育的特点
    第三节 抗战爆发后我国航空留学生派遣概况
        一、 修改一些航空留学的规章制度
        二、 出现空军官兵赴国外受训的新军事留学形式
        三、 赴英国和美国学习航空工程人员概况
    第四节 我国近代航空留学生的派遣特点
        一、 我国近代航空留学生派遣的四种主要类型
        二、 我国派遣航空留学生主要国别是美国、法国和意大利
        三、 我国近代航空留学生派遣事务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四、 我国近代航空留学生派遣的复杂性、多样性
第二章 留学生与我国近代军事航空机构与制度
    第一节 推动我国早期航空机构和制度的初步建立
        一、 促进我国早期航空机构的建立
        二、 推动我国早期航空法规与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 推动我国近代航空行政机构的统一
        一、 积极呼吁航空行政机构的统一
        二、 策划组织全国航空会议的召开
        三、 领导广东空军北飞,促进空军全国统一
        四、 参与中央航空机构创建,促进航空行政全国统一
    第三节 担任我国中央航空机构的重要职务
        一、 担任航空委员会或航空署的重要职务
        二、 担任空军部队的高级将领
        三、 担任空军高级机械技术官员
    第四节 主导建立近代军事航空机构、制度和法令
        一、 主导了一些军事航空机构的组建与改革
        二、 主导航空发展规划的制订
        三、 介绍欧美发达国家的航空政策与航空现状
        四、 主导建立一些重要的航空规章制度
    第五节 参与空军新兵种的组建
        一、 尝试组建海军航空兵
        二、 参与组建空军雷达部队
        三、 参与组建重型轰炸部队
        四、 参与组建空中照相侦察部队
第三章 留学生与近代军事航空思想
    第一节 留学生与航空救国主张
        一、 孙中山与航空救国主张
        二、 航空救国思想对留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 影响和推动航空救国运动的开展
    第二节 留学生与独立空军思想
        一、 孙中山介绍和引进独立空军思想
        二、 蒋介石的独立空军理论
        三、 蒋百里的空军独立理论
        四、 留学生从各种角度提出了空军独立想法
        五、 我国陆海空三军体制的正式形成
    第三节 留学生介绍和引进现代制空权理论
        一、 留学生翻译和介绍杜黑的制空权理论
        二、 蒋介石提出“无空防即无国防”观点
        三、 留学生提出了许多具体夺取制空权的方法
    第四节 留学生引进和提出许多现代化空军作战理论
        一、 留学生对空军战略建设的构想
        二、 留学生提出许多先进的空军战术构想
第四章 留学生与我国近代军事航空工业
    第一节 留学生与中国航空工业的创建与初步发展
        一、 留学生与中国早期飞机的研制
        二、 留学生与海军飞机工程处的飞机研制
    第二节 留学生与抗战前的航空工业
        一、 留学生与海军制造飞机处的飞机研制
        二、 留学生与上海航空工厂的创立与发展
        三、 留学生与首都航空工厂的飞机研制
        四、 留学生与广东飞机制造厂的飞机研制
        五、 留学生与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的飞机研制
        六、 留学生与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的飞机研制
        七、 留学生与广西航校飞机修理厂的飞机研制
    第三节 抗战爆发后留学生与军事航空工业的发展
        一、 留学生与空军第二飞机制造厂
        二、 留学生与空军第一飞机制造厂
        三、 留学生与垒允飞机制造厂
        四、 留学生与空军第三飞机制造厂
        五、 留学生与贵州大定发动机厂
        六、 留学生与近代降落伞的生产
        七、 留学生与中国航空研究院
    第四节 我国近代军事航空工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一、 内乱、战争以及政局的不稳
        二、 缺乏经费,更缺乏远大航空计划
        三、 基础工业的落后
        四、 飞机试飞员的严重缺乏
        五、 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
第五章 留学生与近代中国军用航空教育与训练
    第一节 留学生参与近代航空学校的组建
        一、 秦国镛与南苑航空学校的组建
        二、 黄秉衡、毛邦初和钱昌祚等组建中央航空学校
        三、 汪强与空军幼年学校的组建
        四、 钱昌祚与王仕倬组建中央航空机械学校
        五、 董泽积极倡导筹建云南航空学校
        六、 林伟成和陈卓林等筹建广西航空学校
    第二节 留学生广泛任职于各航空学校
        一、 留学生任职南苑航空学校的情况
        二、 留学生任职中央航空学校的情况
        三、 留学生任职中央航空机械学校的情况
        四、 留学生任职广东航校的情况
        五、 留学生任职广西航空学校的情况
    第三节 充当空军基层训练教育的重要力量
        一、 组织领导空军部队进行日常训练
        二、 担任空军基层部队的飞行教官
        三、 将先进的训练方法引进到空军基层教育训练中
    第四节 编译出版航空杂志与书籍
        一、 创办军事航空杂志
        二、 撰写军事航空论文
        三、 编译出版航空教材和着作
        四、 翻译和引进西方军事航空知识
第六章 结语:留学生在近代军事航空史上地位作用及启示
    第一节 留学生在中国军事航空上的几个重要特征
        一、 与华侨、外国在华航空人员相比航空留学生的人数相对较多
        二、 与华侨航空人员相比,留学生的地域分布较广
        三、 留学生担任的职务较高、地位较高
        四、 留学生在对日作战方面的作用相对较小
        五、 留学生、华侨与外国在华航空人员存在密切联系
    第二节 留学生在近代中国军事航空建设上的地位与作用
        一、 开创近代中国航空事业的新局面
        二、 促进中国军事航空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三、 近代中国航空工业的奠基人和重要技术骨干
        四、 军事航空教育与训练的重要力量
        五、 为新中国军事航空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节 留学生与近代中国军事航空的启示与思考
        一、 重视留学生派遣,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
        二、 报效祖国是留学生选择回国和献身航空的重要原因
        三、 把军事航空建设放在国防建设的突出位置
        四、 必须独立自主地发展本国航空工业
        五、 必须要有远大科学的航空发展规划
        六、 构建良好的航空人才使用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和征引书目
致谢
附表
个人简历

(9)陕甘宁边区林业发展史研究(1937—1950)(论文提纲范文)

一、陕甘宁边区行政区域的演变
二、边区的林务机构及主管部门
三、边区的自然环境与森林的关系
四、边区原有的森林资源
    (一) 概况
    (二) 边区的林地与林木权益
    (三) 森林分布情况
    (四) 边区的主要树木
五、边区政府的林业政策和法令
六、边区的林业建设
    (一) 植树造林概况
    (二) 边区森林资源的消耗
    (三) 边区森林及资源考察
        1. 边区经济木本植物考察
        2. 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
        3. 陕北植物资源调查
        4. 南泥湾实习考察
        5. 蚕桑考察
        6. 槐树庄考察
        7. 边区林产初步调查
        8. 药材采集
        9. 编着《陕甘宁边区药用植物志》和《陕甘宁盆地植物志》
    (四) 边区林务局工作
    (五) 光华农场的林业工作
    (六) 建立森林公园
七、南泥湾垦殖
八、陕甘宁的农林教育
九、教育方针大讨论
十、陕甘宁边区主要林务人员简介
十一、小结

(10)近代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对长白山主峰地区的科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四、赴东北学习考察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陈云调查研究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秦雯静. 西南大学, 2020(01)
  • [2]毛泽东着作的日译及其在日本的传播(1949-1978)[D]. 朱雯瑛.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08)
  • [3]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研究[D]. 苗贵安.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4]清代诗人集会专题研究[D]. 卢高媛. 浙江大学, 2019(01)
  • [5]聂士成《东輶纪程》研究[D]. 周会.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6]顾执中的新闻实践和新闻教育研究[D]. 吴加峰.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3)
  • [7]困顿与前行:民族国家建设中的民族学家[D]. 刘波儿. 南京大学, 2013(05)
  • [8]留学生与近代中国军事航空研究[D]. 王建明. 南开大学, 2012(07)
  • [9]陕甘宁边区林业发展史研究(1937—1950)[J]. 江心,王希群,郭保香,胡涌,刘长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 [10]近代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对长白山主峰地区的科学考察[J]. 赵欣,曲晓范.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0(02)

标签:;  ;  ;  ;  ;  

东北地区学习考察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