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道路的战略选择

中国城镇化道路的战略选择

一、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战略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许伟[1](2017)在《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及其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将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启动内需、拉动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提到国家战略高度,并指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然而,如何实现传统城镇化道路向新型城镇化道路转型升级,却成为近年来困扰党和国家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鉴于此,学者们分别从经济学、地理学、人口学、社会学等学科视野出发,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而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视角的研究则比较少见。事实上,无论是传统城镇化道路还是新型城镇化道路,都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实现方式。由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指导下,在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实践中,依据不同时期的国际背景和国情实际,以世界城市化道路为借鉴,历经前赴后继的接力探索而成。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认识、主张及其推进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该道路的发展路径和未来走向。基于此,本论文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及其经验研究为题,力求通过系统梳理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历程,提炼其探索成果并总结其基本经验,为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升级,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论文的选题依据、选题价值,国内外有关城镇化的研究现状、研究趋势,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现实基础,主要从世界图景和中国实际出发,探讨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从世界图景来看,全球化、新科技革命以及城市在推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显着优势,促使城市化成为世界发展的普遍趋势,中国迫切需要顺势发展城市化。从中国实际来看,城镇化是解决中国人地矛盾紧张、发展不平衡、城镇化严重滞后之必然,是推动中国实现现代化发展之必需。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拉美发展中国家以及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城市化道路都存在着各自的优点和不足,这不仅成为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经验,也成为党探索该道路的客观必要。第三章为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理论缘起,主要从中国传统城乡关系思想、现代西方城市化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出发,梳理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思想来源。中国传统城乡关系思想主要包括:城镇发展要尊重自然、城乡产业发展要“以农为本”、强调城乡互为统一整体;现代西方城市化思想主要包括:芝加哥学派的城市化理论、城市政治经济学及世界体系理论、二元结构理论及聚集经济理论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理论;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列宁、斯大林的城乡结合思想以及毛泽东的城乡兼顾思想。并再此基础上,分析了此三股思想对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所起的不同作用和地位。第四章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历程,主要探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在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实践中,通过“摸着石头过河”,历经开创、深化、拓展、创新四个时期,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其一,开创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通过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准确把握,以世界城市化道路经验教训为启示,提出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为此,党中央先后在农村和城市引入市场机制,大力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开创了一条市场与政府双重推动,以小城镇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之路。在此基础上,党中央通过推进农、轻、重结构性纠偏,实现了城镇化由建国初的生产型向生活型转变;通过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小城镇,推动了小城镇迅速发展;通过设立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实现了东南沿海城市率先发展。其二,深化期:十四大到十六大,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面对苏东剧变、社会主义制度遭遇危机,国内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小城镇发展出现瓶颈、市场化改革受到质疑等挑战,通过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并巩固了市场与政府双重推动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并提出工、农、城相结合,大城市与小城镇并举,重视城镇外向型发展的新主张。在此基础上,党中央依托全面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推动了城乡劳动力自由转移;依托工业园区建设和综合治理,推进了大城市和小城镇并举发展;依托西部大开发,推进了城镇化向中西部地区覆盖,进而从动力机制、规模形态、产业支撑、国际合作等方面,深化并发展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其三,拓展期:十六大到十八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全球资源环境恶化、能源危机加剧,国内总体小康已经实现、三大差距持续拉大、生态资源约束不断严峻等问题,将城镇化作为拉动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提到国家战略高度,并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将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认识,由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发展方式层面,拓展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价值层面。为此,党中央通过各种惠农补农政策,推动了“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城乡统筹发展;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了城乡资源更加充分流动;通过培育城市群,推动了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建设;通过发展主体功能区,推动城镇化向老少边穷地区覆盖。其四,创新期: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后危机和国内经济“新常态”,结合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化质量低下、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发展理念由“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进一步发展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使其内涵更加具体、外延更加丰富,进而使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有了更清晰、更精准的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为此,党中央通过进一步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机制,推动城乡资源及人口更充分地自由流动;通过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城镇化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依托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推动城镇化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通过“四大板块”、“三大支撑带”建设,推动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各规模城市连片协同发展;依托美丽乡村和美丽城镇建设,推进有文化传承的城镇化发展;以扶贫攻坚为手段,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形成的中国特色传统城镇化道路的扬弃,是辩证的否定,是发展,更是创新。第五章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成果,主要探讨历经30多年的接力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从科学内涵来看,该道路是指导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实现由生产力落后、小农经济占主导、人多地少、资源分布不均的传统农业国,向生产力发达、工业和服务业经济占主导的现代工业国转变,最终实现城市现代文明与农村农耕文明和谐一体,现代化成果人民共享的途径和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下的一条子道路,归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系,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从基本特征来看,该道路是中央政府、市场、地方政府三重推动,土地与人口要素驱动,城市规模多样化发展,内生与外生结合推进的城镇化之路。从精神品质来看,该道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中的人民利益观和实事求是、开放包容、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并在体制制度依托、城乡互动路径、城镇空间策略、区域发展战略上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发展,最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的中国化成果——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第六章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基本经验,主要依据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所取得的成果,针对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各种困境和问题,归纳并提炼出有助于应对当前困境的基本经验,主要包括:依据人民新需要调整城镇化建设思路,立足国情实际调整城镇化发展策略,坚持城乡一体化全面改革二元体制,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优化国土资源空间,坚持绿色发展应对城镇化资源能耗困境,坚持城乡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相得益彰。

张书成[2](2016)在《新中国城市化政策演化进程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从中国城市化的相关政策入手,归纳解读了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并进行了政策评价。本论文按照“历史与现实归纳、实证分析、理论建设、政策思路”的逻辑图谱,使全文研究建立在中国过去的政策运行事实与当前的国情之上,最后基于数据分析与理论建设得出政策建议,在研究范式上属于针对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本研究表为城市化政策研究,实为以政策为观察对象,深入探究中国城市化的深层机理与成败得失,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的路径与问题,最后以城市发展理论建设与政策建议为落脚点。全文关注政府在城市化进程方面制定了什么样的政策,为什么有这样的政策,做与不做会有什么样的不同,为什么不选择另外的政策方向,原因和结果分别是什么,以及政府在城市化政策上以后的思路与发展路径。全文在整体上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以历史的眼光,对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总体概述,并探讨其中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学原理。该部分重点阐释了本文的“卖点”,即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区别于近代城市化与国外城市化的革新之处,以及背后的政治经济学逻辑。第二部分是新中国城市化政策演化进程的内容分析,是全文的基础性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新中国城市化政策的历史演化路线。本部分所得出的结论奠定了整个论文的基调,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模式由“功利型城市化”朝着更加关注“人”的方向发展,政策内容呈现出逐渐由服从政治,到以经济为中心,再转向以社会、人文为中心的转变。第三部分是在演化进程分析的基础上,对政策内容的评价研究探索,得出了以“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为主要指标的评价体系,并重点阐释了人文指标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最后总结了相关政策对新中国城市化带来的“得”与“失”。第四部分是对未来中国城市化政策制定的一些思考与建议,特别是对“十三五”期间中国城市化政策的制定提出了看法。该部分指出,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前30年的“服务政治”阶段和改革开放后35年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阶段后,未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应该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与人文建设。最后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五个维度给出了中国城市化政策制定的基本思路。简言之,本研究呈现出了一幅中国城市化历史、现状及未来的发展图景,通过了解以前的城市化是什么样,现在的城市化是什么样,探究未来的城市化应该是什么样。

何燕,周靖祥[3](2013)在《城市化与城镇化之辩:构建区域联动发展研究新框架》文中研究说明国内并未形成城市化的共识,城市化推进却处处受挫。当代中国城乡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陷入了两难困局: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另一方面,城市社会矛盾和发展受困快速显现。两方面的事实比兑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城市化道路诉求"的存在,表明既有的城市化进程推进方式面临挑战,需要进行大幅调整。文章基于此现实和理论发展困境,构设中国城市化研究新框架;文献归纳总结贯穿全文,内容谋篇布局抓住城市化发展"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困局,意在构建中国的城市化理论与实证研究概念性框架。中国道路选择题注作两层含义进行解读:其一,解构本土化城市化理论;其二,探讨契合于中国实情、因地制宜的城市化和城镇化路径选择。植入"脆弱性"概念研究中国城市化道路选择正当其时,有鉴于此,文章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框架。

刘嘉汉[4](2011)在《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发展研究 ——以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为例》文中提出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发生转变的过程,是非农产业和人口集中化、集约化、高效化以及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演变的自然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城市不断集聚人口和产业,城市文明日益提升,城市规模扩大、数量增加;另一方面,城市不断辐射和带动乡村,城市文明日益扩散。因此,从理论上讲,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意味着有更多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在农业产出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农村劳动力减少,农民收入会相对提高,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会呈现缩小趋势。但从中国的实践来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尽管城镇化进程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城市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2%较快提升至2010年的49.68%,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值却从1978年的2.56扩大到2010年的3.23。城乡发展差距的扩大,必然加深城乡之间的矛盾,严重制约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立足于中国国情和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党的十六大首次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此后召开的党的多次全会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又对这一战略作了强调和提升。为落实这一战略,中央在2007年6月正式批准成都、重庆为全国首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国家层面上展开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新一轮探索。2009年5月,国务院在批复“十二五”期间将全面实施的《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时强调:要加快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在统筹城乡背景下如何实现新型城市化?成为时代提出的新的命题。本文选题,正是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差距逐步拉大、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正式实施、城市化质量水平有待提升的背景确定的。论文以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学科知识为理论基础,以统筹城乡背景下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为研究视角,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的成都市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分析、计量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城市化、城乡统筹、新型城市化的概念、理论、实践等进行了阐述,对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新型城市化的模式、机制、与传统城市化的差异,以及成都在具体实践中的基本轨迹、阶段特征、主要内容、初步效果和经验启示等进行了分析,并对统筹城乡背景下推进成都新型城市化发展进行了思考,探讨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现实差距,提出了相应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措施。本文内容在结构安排上,大体按照从理论研究到实证分析的顺序展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理论基础部分,共分为四章。其中:第一章,导论:概要交待本研究课题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结构安排、研究范围、研究方法、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等,形成对本研究的基本认识。第二章,文献综述与基础理论:回顾评述了国外和国内学者关于城市化与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研究成果,概要阐述了城市化的涵义及相关概念、城乡统筹的概念和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建构起新型城市化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三章,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在对城市化机制理论进行阐释并对传统城市化发展机制与发展模式和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机制与发展模式作出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政府与市场的选择中构造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新机制的理论主张。第四章,国外城市化道路选择与处理城乡关系的经验启示。该章主要选取6个典型国家进行模式研究:英国是第一个完成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国家,美国是当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日本和韩国是与中国毗邻且人口、文化特点相似的国家,印度和巴西是与中国处于相同发展阶段和具有类似城市化特点的国家。对这些国家不同的城市化道路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系统阐述和客观比较,从中找出其共同的特点和不同的规律,得出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启示。第二部分是论文的实证研究部分,共包括三章。其中:第五章,中国传统城市化模式反思及新型城市化实践命题的提出。采取纵横结合的方式,系统阐述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城乡关系演变、中国传统城市化模式的特点与问题,并在对中国传统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反思中,提出了中国城市化模式的发展方向和正确处理城乡关系是新型城市化道路选择的逻辑起点的主张。此章主要为新型城市化命题假说的提出寻求经验数据支持。第六章,建国以来成都城市化的历史演变与回顾。该章是对成都城市化道路的过程分析和现状评价,目的在于更为清晰地了解和把握成都市结合国内外城市化的经验与教训,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机制,最终走出一条具有典型意义的新型城市化道路的现状及其演进过程。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的发展与演进,二是城镇主体功能分工的发展与演进,三是人口城市化的发展与演进,四是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的发展与演进,五是城市化进程中政策的发展与演进。第七章,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成都新型城市化模式: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主要从五个方面,对新世纪以来成都市在全面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城市化水平和质量过程中,探索形成的新的城市化发展模式的生成背景、基本轨迹、阶段特征、主要内容、初步效果和经验启示等加以论述:一是统筹城乡发展中成都城市化模式的生成背景,二是成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轨迹和阶段性特征,三是成都新型城市化模式探索的主要内容,四是成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效果评价,五是成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第三部分是论文的政策研究部分,内容集中在一章之内。第八章,推进成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思考:在前面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章探讨了成都新型城市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现实差距,并由此提出了解决问题、消除差距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措施,以此为本文收尾。本文力求在以下方面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性。在研究视角上,论文重点从新型城市化机制的角度对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问题展开分析,实现了研究视角的创新。在理论研究上,本文在梳理城市化与城乡统筹相关理论、厘清新型城市化模式的形态和本质的基础上,尝试性建构了新型城市化的理论分析架构。在实证研究上,本文选取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将城市化与统筹城乡发展的一般结论应用于对成都统筹城乡进程中推进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实证分析之中,详细剖析了成都市结合统筹城乡发展的推进,探索新型城市化道路的生成背景、基本轨迹、阶段特征、主要内容、初步效果、经验启示和问题差距等,力图通过对典型区域的研究,为成都乃至中国未来完善统筹城乡发展机制、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提出具有一定现实可行性的思考。由于统筹城乡发展和城市化问题涉及范围都较为广泛,限于本文的篇幅和作者的水平,本文仅选取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的成都市作为重点案例,对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问题进行分析,对其他地区的情况还涉及不多,对与成都的对比分析还较薄弱,由此可能导致对统筹城乡发展与新型城市化问题的把握不够全面和准确。其次,论文在实证分析中,运用了不少经验数据和数量指标,但所使用的计量分析工具还不够先进和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到分析的精准性。此外,统筹城乡和城市化的实践均处于飞速发展变化的过程,本文尽管力求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但受精力和条件所限,对相关材料的掌握尚不充分,对发展动态的了解尚欠及时,某些概念的阐述还不够系统,某些问题的论述还未尽其详,一些材料的选取还难言准确,一些数据的使用还不定恰当。这些,只能留待今后再择机加以弥补了。

殷际文[5](2010)在《中国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正确处理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经济发展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这一问题在中国的转型经济时期尤显突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简称为“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重工抑农”的工业化战略、“重城轻乡”的城市化战略和城乡分割的社会管理体制,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我国城乡之间未能建立起均衡增长和协调发展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城乡联系明显增强,“三农”问题的解决迈出了一大步,但是我们还应看到农业生产方式依然落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依然滞后,农民稳定增收依然困难,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已成为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其中农业和农村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短板”。而要纠正我国存在的城乡经济失衡的现状,必须突破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实现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告诉我们,工业化进人中期阶段以后,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非农产业。这个阶段,二元结构特征萎缩,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平等协调发展,农业农村会成为受工业和城市支持的对象。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总体上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客观上已经为统筹城乡发展准备了物质基础和宏观经济环境。本文在梳理中外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关于城乡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城乡经济发展的实践,明确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并以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为主线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论述。在论述中本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中国城乡关系演变进程以及每一历史阶段的绩效,对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因为城乡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所以对其进行了长期的、动态的分析,而对中国城乡关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静态考察,并仔细分析了美、日、韩等工业化国家城乡一体化的实践及经验借鉴。在对中国城乡关系发展趋势做出判断的基础上,运用规范分析方法提出了中国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预期目标和对策框架。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是指城市和农村两个不同特质的经济社会单元,当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时,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区域范围内谋求协调发展、双向演进,最终达到空间一体化、人口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公共品供给一体化的国民经济体系。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体制、公共品供给、技术进步、组织制度创新、意识形态与文化传统、资源与环境等因素都对城乡经济发展关系的演进和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新中国以来城乡经济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具有不同特征的五个时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计划经济时期、农村经济率先进行改革时期、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在演进过程中,城乡经济发展依次经历了平等、自由发展——城乡分割、对立——缓和、松动的过程。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是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型战略,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城乡分割、重城轻乡的社会管理体制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目前,制约中国城乡二元结构转化缓慢的主要原因是: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惯性运行,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滞后,渐进式的改革道路使乡村承担了更多的改革成本等。发达国家实践表明,城乡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一体化方向。他们的实践给我们以下启示:农业现代化是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前提和基础,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重视基础设施和教育投资是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基础,地方及民间力量参与是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动力等。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指导思想。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应遵循以人为本、非均衡协调发展、全面性、优势互补等基本原则。统筹兼顾是推进中国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根本方法。系统论、协同论、耗散结构理论是提出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对策框架的理论依据,实施促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工业化战略、城市化战略和创新体制机制等是实现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对策框架的基本内容。包括工业和农业两方面现代化的工业化是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决定性因素。新中国不同的工业化道路时期决定不同的城乡经济发展格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恢复城乡之间天然联系的体制基础。根据进入“工业反哺农业”时的国民经济结构阈值判断,我国已进入“以工补农”阶段,本文阐述了中国实施反哺的时机和条件,应遵循的原则和实施反哺战略的主体与反哺战略的实现机制等,并提出主要从资金、政策和制度两方面实施反哺战略。无论从人口就业结构转换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对比,还是同国际标准模式相比,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滞后严重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市场的扩大和分工的演进等,是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重要障碍。城市化应当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城市化。努力实现城乡公共品供给均等化,是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基本保障。统一有序的市场体制和廉洁高效的行政体制可以降低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问题,提高资源的总体利用效率。建立完善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土地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是有效解决经济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农业产业的天然弱质性是政府介入农村建设的经济原因。我国“市管县”行政管理体制普遍存在管理效率低而管理成本高,市县竞争激烈而不利于县自身发展等弊端。通过比较分析“省管县”的浙江模式和海南模式,探索“省管县”的行政管理体制。为实现城乡公共品供给的均等化,提出主要从减少财政的纵向层次、完善省级以下的转移支付制度、合理财政支出结构等方面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王雅红[6](2010)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研究 ——甘肃、新疆的个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许多地方的发展实践已经证实,通过实施城镇化战略,可以达到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的战略目标。由于各地区的具体条件有所不同,故而在城市发展的速度、范围、途径和道路等方面也有所不同,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城镇化模式。本文以甘肃、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运用民族学、社会学和城市学等研究方法,建构了城市化模式的分析框架,并选取石河子市、博乐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三地为样本,对其城镇化过程进行了个案分析,考察了它们城镇发展不同的道路和途径,形成了对三地城镇化模式的不同认识。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绪论、第一章和第二章。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相关问题的研究状况,并交代了写作本文的目的。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对城市化及其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多元要素理论”和“区位复合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对城市化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框架,提出从城市化主体、城市化要素和城市化动力三大系统进行考察的研究视角,并将其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化实践相结合,为后续研究搭建了理论的平台。第二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对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模式的个案分析。在第三章里,主要分析了以石河子为代表的“嵌入”式移民城市的模式类型,指出其“即时城”的城市化特点,并分析了此类城市化模式对少数民族地区开发的意义。第四章是对新疆博乐市城市化模式的考察和分析。通过对城市化要素和指标的分析,指出其边疆口岸城市的发展类型,总结了其“核心——边缘”的城市化特点,并进一步研究了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口岸城市发展的途径和方法。第五章以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城镇化实践为例,分析了“生态移民”类型的城镇化模式,总结了这一模式的特点和实施条件,并就其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示范意义进行了探讨。第六章既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本文的第三部分。在这一部分里,作者针对研究中产生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从城市化战略、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化的内容和实质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所做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相关问题做了更进一步的理论探讨。

何志扬[7](2009)在《城市化道路国际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化是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向现代社会变迁的一股重要力量,当今世界,尤其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进程。2008年全球人口中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50%,联合国也预测203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然而面临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约束条件,不同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城市化过程和结果却迥然不同。正如联合国助理秘书长沃利·恩道所言,“城市化极可能是无可比拟的未来光明前景之所在,也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灾难之凶兆。所以,未来会怎样也就取决于我们当今的所作所为。”①当前,个国家如何选择正确的城市化道路,是关系到其城市化能否健康发展的根本问题。为探寻正确的城市化发道路,本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化道路的差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国际比较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观点概述如下。第一章为导论部分,集中说明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并介绍了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和内容安排,以及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对国内外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在国外部分,重点概括了国外与城市化发展相关的各种理论,如二元结构理论、人口迁移理论、城市规模与城市体系理论、区位理论和可持续发展视角的城市化理论;并介绍了国外学者对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道路研究的三个基本发展阶段。在国内部分,侧重于从研究的热点问题对国内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研究进行了梳理概述。通过综述发现,国外学者注重对城市化发展的运行机理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并重视市场机制在城市化道路中的重要作用;而国内学者注重对城市化基本模式和类型的探讨,且普遍重视政府在城市化道路中的积极作用。第三章对城市化道路进行了基础性的理论分析。文中探讨了城市化道路的内涵,并提出了城市化道路的主要内容包括八种方面的选择,即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关系、产业关系、城市空间布局、城市规模结构、发展协调性、动力机制、资源环境关系和社会融合关系。在此基础上,论文分析了城市化道路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地理因素、经济发展因素、制度体制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国际环境因素。对于城市化道路的分类,本文主张采用多层分类法,即在第一层次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城市化道路的差别,在第二层次上再分别考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内部城市化道路的差别。第四章研究了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道路及其内部的差异。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较早,发展速度相对平缓,并具备宽松、有利的国内外环境。从过程来看,发达国家城市化道路是一条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城市环境由乱到治、城市人口分布先集中后分散的动态均衡的发展道路。从动力机制来看,发达国家主要依靠市场机制,通过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来实现城市化,同时也重视政府的规划和调控功能,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主导、政府为辅助的城市化道路。从结果来看,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较为顺利地实现了从以农业和农村人口为主导向以非农产业和城市人口为主导的经济社会结构转变,并且在经济发达的前提下基本消除了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因而其城市化道路也是一条健康的、比较成功的道路。但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道路也存在明显的内部差别,如以政府调控和中小城市为主要特征的西欧国家的城市化道路,以自由放任和低密度郊区化为主要特征的美国的城市化道路,以政府调控和高度紧凑的大城市为主要特征的日本的城市化道路。第五章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道路及其内部的差异。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起步较晚,但速度迅猛,城市过度膨胀,并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道路的一般特征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失调、城市人口分布和空间布局过度集中、城乡关系和收入分配关系严重失衡、“市场失灵”和“政策失当”并存。发展中国家中也存在三种不同的城市化道路,即以东欧国家为代表的政府控制型城市化道路,以拉美国家为代表的过度型城市化道路,以南亚国家为代表的低水平型城市化道路。第六章讨论了城市化道路国际比较的启示。通过城市化道路的国际比较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启示: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城市规模结构和空间布局模式应当由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国情条件、历史基础等因素决定,并不存在固定的模式。城市化是一个动态演进的发展过程,它一般包含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面临不同的问题,因此认识和把握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征和问题是正确定制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基础。自由放任的城市化政策会带来严重的城市问题,政府应当积极参与到城市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管理与服务之中。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完善的市场机制和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与平衡发展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就中国而言,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后经历了城市化道路的重大转变,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国在城市化水平显着提高的同时,也面临着众多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中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有赖于城市化道路的进一步调整,其方向在于由数量扩张型转向质量提升型、由城市自我发展型转向区域城市协同发展型、由二元结构型转向一元结构型、由资源浪费型转向可持续发展型、由传统管理型转向现代治理型。

鲁地[8](2009)在《甘肃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战略构想》文中提出21世纪将是甘肃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面对经济社会现代化的要求,甘肃城市化面临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巨大挑战。城市化涵义可以从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地理学四个方面分析,相应的城市化过程也在这四个方面有不同的表现,城市化过程具有时间阶段性和空间阶段性规律。甘肃城市化是在驱动力和制动力共同作用下实现的。用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从两个方面对甘肃人口城市化现状进行分析,并分析甘肃城市化演进历史。利用因子分析法对个甘肃12个地级市的发展能力进行测评,得出它们的发展能力综合得分并排序,兰州市和嘉峪关市的发展能力最高,定西市和陇南市的发展能力最低。对甘肃城市规模等级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甘肃首位度偏小,甘肃12个地级市规模分布较集中,中间位序城市数目较多,人口规模较均衡,人口分布较均衡,整个城市体系发育较成熟。全省县级小城镇层面上的城镇体系空间分布适中,中部和东部区域的城镇分布较为均匀。对甘肃城市化与产业发展、工业化、投资、产出、收入和消费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测评出甘肃各产业发展对城市化的贡献水平,为甘肃新型城市化的相关决策服务。用时间序列回归法、灰色系统GM规模预测、增长率法等方法对甘肃省未来城市化水平进行预测,预计甘肃2020年的城市化率将达到43—50%,2050年的城市化率将到达79—83%。在甘肃实现实现社会现代化的的背景下,提出甘肃的裁弯取直路径及新型城市化战略。通过分析得出甘肃推进新型城市化战略有其必要性、可行性,并分析甘肃推进新型城市化战略的产业基础,提出甘肃推进新型城市化战略的终极目标是生态城市,并对生态城市进行分析。设计甘肃新型城市化的战略原则、规模战略定位、空间战略定位和城镇体系定位,在分析甘肃城市化现状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甘肃新型城市化战略五种类别的战略模式选择。最后,以实现甘肃社会现代化为宏观目标背景,从八个方面构想甘肃新型城市化战略的推进路径。分别是促使人口流动协调、重视城市现代化建设、城乡协调发展、重视传统文化保护、处理好生态环境管理与城市化的关系、建设信息化甘肃、走面向世界的城市化之路、加速甘肃经济现代化发展,并针对每条路径提出甘肃推进的策略。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9](2008)在《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文中指出这份年度报告以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为主题,集中讨论在现阶段中国城市发展的战略背景、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战略设计;对于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落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缓解城乡差别、实现社会公平、完成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系统的研究成果。

顾朝林,吴莉娅[10](2008)在《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Ⅱ)》文中指出本文是关于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综述的第二部分。该部分重点论述了中国城市化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中国城市发展方针与道路、中国城市化特征研究、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中国城市化过程研究、城市化空间研究、中国乡村城市化研究、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全球化与区域城市化研究八方面内容。与此同时,文章还就中国城市化重要学术活动和事件进行了整理,涉及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政部、科技部和国家科研基金等与中国城市化相关的重要文件、活动和事件,也就重要的国际合作和会议进行了整理。综述认为:中国城市化研究必须从多维视角关注社会、经济、人口、政治、文化、环境、技术和公共政策等进程对城市化的影响。

二、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战略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及其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城市化与城镇化
        1.2.2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
        1.2.3 中国特色城镇化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1.2.4 城镇化道路、类型与模式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主要观点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难点
        1.5.3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现实基础——世界图景与中国实际
    2.1 城市化是世界发展的普遍趋势
        2.1.1 城市化是全球化时代的基本图景
        2.1.2 新科技革命加快了各国城市化的步伐
        2.1.3 城市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
    2.2 城镇化是中国实际的必然选择
        2.2.1 化解中国人地矛盾、发展不平衡之必然
        2.2.2 解决中国城镇化严重滞后的现实必需
        2.2.3 实现中国现代化之必要
    2.3 世界城市化道路的启示
        2.3.1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2.3.2 拉美发展中国家
        2.3.3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
第三章 理论缘起——中西方城乡关系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
    3.1 中国传统城乡关系思想
        3.1.1 城镇发展要尊重自然
        3.1.2 城乡产业发展要“以农为本”
        3.1.3 强调城乡互为统一整体
    3.2 现代西方城市化思想
        3.2.1 芝加哥学派的城市化理论
        3.2.2 城市政治经济学和世界体系理论
        3.2.3 二元结构理论和聚集经济理论
        3.2.4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理论
    3.3 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
        3.3.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
        3.3.2 列宁、斯大林:城乡结合
        3.3.3 毛泽东:城乡兼顾
第四章 探索历程——在实践中发展
    4.1 开创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初步形成
        4.1.1 改革开放要求调整传统的城乡发展模式
        4.1.2 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思考
        4.1.3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初步推进
    4.2 深化期(十四大到十六大):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认识
        4.2.1 经济社会新变化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挑战
        4.2.2 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主张
        4.2.3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深化发展
    4.3 拓展期(十六大到十八大):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4.3.1 新世纪对城镇化的新要求
        4.3.2 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主张
        4.3.3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拓展
    4.4 创新期(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提出
        4.4.1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面临的新挑战
        4.4.2 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思考
        4.4.3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第五章 探索成果——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5.1 科学内涵
        5.1.1 定义
        5.1.2 中国特色
        5.1.3 坐标归属
    5.2 基本特征
        5.2.1 中央政府、市场与地方政府三重推动
        5.2.2 土地与人口要素驱动
        5.2.3 城市规模多样化发展
        5.2.4 内生与外生结合推进
    5.3 精神品质
        5.3.1 人民利益的城镇化价值追求
        5.3.2 实事求是的城镇化特色发展
        5.3.3 开放包容的城镇化全面发展
        5.3.4 积极进取的城镇化创新发展
    5.4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5.4.1 体制制度依托
        5.4.2 城乡互动路径
        5.4.3 城镇空间策略
        5.4.4 区域发展战略
第六章 基本经验——对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
    6.1 依据人民新需求调整城镇化建设思路
    6.2 立足国情实际调整城镇化发展策略
    6.3 坚持城乡一体化全面改革二元体制
    6.4 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优化国土资源空间
    6.5 坚持绿色发展应对城镇化资源能耗困境
    6.6 坚持城乡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2)新中国城市化政策演化进程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标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1.2.1 城市化与城镇化
        1.2.2 城市化政策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假设与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与可行性分析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5 研究创新与可能的不足
        1.5.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5.2 本研究可能的不足
2 中国城市化进程概述及其政治经济学原理
    2.1 中国城市化进程概述
        2.1.1 新中国成立以前城市化进程概述
        2.1.2 新中国成立以后城市化进程概述
    2.2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政治经济学
        2.2.1 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
        2.2.2 城市化进程的政治经济学原理解读
    2.3 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革新之处
        2.3.1 城市化与现代化的辩证关系
        2.3.2 现代城市化新于近代城市化的地方
    2.4 本章小结
3 新中国城市化相关政策的内容分析
    3.1 城市化政策内容分析方法介绍
    3.2 城市化政策内容分析方法设计
        3.2.1 城市化相关政策文本与数据来源
        3.2.2 建立政策关键词表与标准化编码
        3.2.3 内容分析可靠性检验
    3.3 城市化政策文本的数量与内容结构分析
        3.3.1 选取分析单元建立政策样本库
        3.3.2 城市化相关政策数量与内容结构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内容分析的新中国城市化政策演化进程(1949-2014 年)
    4.1 改革开放前30 年中国城市化政策演化进程分析
        4.1.1 1949 -1958 年:建立工业基础
        4.1.2 1958 -1978 年:服从政治运动
    4.2 改革开放后35 年中国城市化政策演化进程分析
        4.2.1 1978 -1996 年:经济体制改革
        4.2.2 1996 -2012 年:全面经济建设
    4.3 中共十八大后提出新型城镇化战略
        4.3.1 从“传统城市化”到“新型城镇化”
        4.3.2 从“土地城镇化”到“人的城镇化”
    4.4 本章小结
5 中国城市化政策的评价机制与要素研究
    5.1 城市化政策的评价机理
        5.1.1 政府目标决定城市化发展的路径与结果
        5.1.2 城市化政策的评价目标与原则
        5.1.3 城市化政策运行的影响因素
    5.2 中国城市化政策评价的系统分析
        5.2.1 政策内含的政府行为
        5.2.2 政策反映的价值取向
    5.3 中国城市化政策评价的实证分析
        5.3.1 城市化政策评价的实证方法探索
        5.3.2 中国城市化政策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
    5.4 中国城市化政策的得失与初步总体评价
        5.4.1 我国城市化政策带来的成就
        5.4.2 我国城市化政策存在的问题
    5.5 本章小结
6 转型期中国城市化政策制定的基本思路
    6.1 国外城市化进程中政府行为的借鉴与启示
    6.2 中国城市化及其政策演变所处阶段的基本判断
        6.2.1 城市的功能内涵与政府职能转变
        6.2.2 当前中国城市化所处的阶段
        6.2.3 “社会与人文”作为政策未来趋势
    6.3 中国城市化政策制定的基本思路
        6.3.1 政治层面加强制度建设
        6.3.2 经济层面坚持创新驱动
        6.3.3 社会层面关注城乡民生
        6.3.4 人文层面建设文化城市
        6.3.5 生态层面注重环境保护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尚需深化研究的问题
    7.3 第三个“三十年”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3)城市化与城镇化之辩:构建区域联动发展研究新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二、中国城镇化与城市化发展实践隐忧
    (一) 中国城市化阶段性认识
    (二) 中国城市人口增长困局和城市危机
    (三) 已有研究的启示
三、未来城市化发展走向判断
四、构建城乡与区域联动的城市化研究新框架
五、结语

(4)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发展研究 ——以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2.1 研究思路
        1.2.2 结构安排
    1.3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主要创新
        1.4.2 不足之处
2 文献综述与基础理论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
        2.1.2 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
        2.1.3 国内外理论研究评述
    2.2 相关概念界定及其涵义
        2.2.1 城市化涵义及相关概念
        2.2.2 城乡统筹概念的界定
    2.3 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理论
        2.3.1 城乡联系理论
        2.3.2 城市化相关理论
    2.4 新型城市化的理论分析框架
        2.4.1 新型城市化的特征
        2.4.2 新型城市化理论分析框架
        2.4.3 新型城市化评价体系
3 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
    3.1 城市化机制的理论基础
        3.1.1 城市化动力机制述评
        3.1.2 城市化机制理论
        3.1.3 城市化的主要机制
    3.2 传统城市化发展机制与发展模式
        3.2.1 传统城市化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城市偏向
        3.2.2 传统城市化的发展机制
        3.2.3 传统城市化的发展模式
    3.3 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
        3.3.1 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3.3.2 新型城市化的发展模式
    3.4 构造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新机制
        3.4.1 城市化进程中政府与市场行为
        3.4.2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政府、市场行为博弈
        3.4.3 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新型城市化模式
4 国外城市化道路选择与处理城乡关系的经验启示
    4.1 英、美城市化道路的历程回顾
        4.1.1 英国的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
        4.1.2 美国的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
    4.2 日、韩城市化道路的历程回顾
        4.2.1 日本的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
        4.2.2 韩国的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
    4.3 印度、巴西城市化道路的历程回顾
        4.3.1 印度的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
        4.3.2 巴西的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
    4.4 国外城市化发展道路对中国的经验启示
        4.4.1 发达国家城市化道路的经验
        4.4.2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道路的经验
        4.4.3 世界各国城市化道路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启示
5 中国传统城市化模式反思及新型城市化实践命题的提出
    5.1 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城乡关系演变
        5.1.1 1949—1978 年的城乡关系演变及城市化进程
        5.1.2 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城乡关系演变与城市化发展
        5.1.3 2001年至今:统筹城乡发展的城市化阶段
    5.2 中国传统城市化模式下的城乡失衡
        5.2.1 中国传统城市化特点
        5.2.2 中国城市化道路与城乡关系的背离
    5.3 中国传统城市化模式的反思与新型城市化实践命题的提出
        5.3.1 中国传统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反思
        5.3.2 中国城市化模式的发展方向
        5.3.3 正确处理城乡关系是新型城市化道路选择的逻辑起点
6 建国以来成都城市化的历史演变与回顾
    6.1 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的发展与演进
        6.1.1 1950—1980:整合聚集阶段
        6.1.2 1981—2001:加速聚集发展阶段
        6.1.3 2002年至今:统筹规划的可持续发展阶段
    6.2 城镇主体功能分工的发展与演进
        6.2.1 区域产业主体功能分工的演变
        6.2.2 区域空间主体功能分区的演变
    6.3 人口城市化的发展与演进
        6.3.1 1954—1960:快速提升阶段
        6.3.2 1961—1976:持续下降阶段
        6.3.3 1977—2002:持续稳步发展阶段
        6.3.4 2003年至今:统筹推进阶段
    6.4 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的发展与演进
        6.4.1 1949—1978:城乡产业二元分割阶段
        6.4.2 1979—2001:城乡产业关系调整阶段
        6.4.3 2002年至今:城乡产业统筹发展阶段
    6.5 城市化进程中政策的发展与演进
7 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成都新型城市化模式
    7.1 统筹城乡发展中成都城市化模式的生成背景
        7.1.1 外因—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变化
        7.1.2 内因—经济高速增长与结构转型的双重作用
    7.2 成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轨迹和阶段性特征
        7.2.1 成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轨迹
        7.2.2 成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7.3 成都市新型城市化模式探索的主要内容
        7.3.1 路径选择
        7.3.2 规划引导
        7.3.3 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持
    7.4 成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效果评价
        7.4.1 评价方法
        7.4.2 评价结果与结论
    7.5 成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7.5.1 基本经验
        7.5.2 几点启示
8 推进成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思考
    8.1 成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主要问题与现实差距
        8.1.1 规划体系建设水平仍需提升
        8.1.2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仍需加快
        8.1.3 产业互动发展机制仍需创新
        8.1.4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仍需推动
        8.1.5 城乡财政体制改革仍需深化
        8.1.6 金融体制改革力度仍需加大
        8.1.7 城乡劳动就业体系仍需完善
        8.1.8 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仍需健全
        8.1.9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仍需重视
        8.1.10 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仍需加强
    8.2 推进成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措施
        8.2.1 基本思路
        8.2.2 对策措施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5)中国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1.2.1 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1.2.2 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内涵
        2.1.1 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理论界定
        2.1.2 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主要内容
        2.1.3 影响城乡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2.1.4 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地位和作用
    2.2 研究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2.2.1 发展经济学理论
        2.2.2 产业经济学理论
        2.2.3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中国城乡经济发展的历史变迁及现状
    3.1 中国城乡经济发展的历史演进
        3.1.1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城乡经济发展(1949~1952 年)
        3.1.2 计划经济时期的城乡经济发展(1953~1978 年)
        3.1.3 农村经济率先进行改革时期的城乡经济发展(1978~1984 年)
        3.1.4 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城乡经济发展(1985~2001 年)
    3.2 中国城乡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2002 年以来)
        3.2.1 中国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
        3.2.2 中国城乡差距的社会经济影响
        3.2.3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3.3 中国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形成机理及转化惰性分析
        3.3.1 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型战略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根源
        3.3.2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直接原因
        3.3.3 城乡分割的社会管理体制是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间接原因
        3.3.4 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惰性的原因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发达国家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4.1 美国城乡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践
        4.1.1 美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
        4.1.2 美国城乡经济发展关系的政策
    4.2 日本城乡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践
        4.2.1 日本处理城乡经济发展关系的阶段性特征
        4.2.2 日本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成就及经验教训
    4.3 韩国的新村运动
        4.3.1 韩国新村运动的内容
        4.3.2 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
    4.4 发达国家城乡经济发展关系的经验及启示
        4.4.1 农业发展是实现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前提
        4.4.2 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
        4.4.3 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和教育投资是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基础
        4.4.4 地方及民间力量参与是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动力
    4.5 本章小结
5 推进中国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基本思路
    5.1 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指导思想
    5.2 推进中国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原则
    5.3 推进中国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根本方法
    5.4 提出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对策框架的理论依据
    5.5 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对策框架的构建
    5.6 本章小结
6 实施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工业化战略
    6.1 中国工业化道路选择与城乡经济发展
        6.1.1 中国工业化道路选择及阶段划分
        6.1.2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传统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6.1.3 转轨-转型经济阶段的外延型工业化道路
        6.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6.2 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发展
        6.2.1 农业在工业化进程中的贡献
        6.2.2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反思
        6.2.3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发挥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
    6.3 工业反哺农业
        6.3.1 工业反哺农业的内涵及必要性
        6.3.2 工业反哺农业阶段的基本判断
        6.3.3 中国工业反哺农业战略的时机和实施主体
        6.3.4 中国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选择
    6.4 本章小结
7 实施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城市化战略
    7.1 城市化进程与城乡经济发展
        7.1.1 世界城市化进程及启示
        7.1.2 中国城市化进程及特点
        7.1.3 城市化对城乡经济发展的作用
    7.2 中国城市化的道路选择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7.2.1 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状态分析
        7.2.2 中国城市化滞后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7.2.3 中国特色城市化的道路选择
        7.2.4 城市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7.3 推进公共品供给的城乡均等化
        7.3.1 公共品供给的城乡差距
        7.3.2 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总量不足与结构失衡的原因分析
        7.3.3 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问题的对策
    7.4 本章小结
8 创新促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8.1 完善城乡统一的市场体系
        8.1.1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8.1.2 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
        8.1.3 建立城乡统一的金融市场
    8.2 完善城乡行政管理体制和建立公共财政体系
        8.2.1 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8.2.2 逐步推广和建立“省管县”的行政管理体制
        8.2.3 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
    8.3 本章小结
9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研究 ——甘肃、新疆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由来
    二、研究现状
    三、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城市化及其模式
    一、城市化与城镇化的概念
    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三 、城市化的模式
    四、城市化模式及其要素分析
第二章 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镇)化
    一、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镇)化
    二、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的模式
    三、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的基本状况
    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的要素分析
第三章 石河子城市化模式研究
    一、石河子概况
    二、石河子城市化的要素分析
    三、石河子城市化模式研究
    四、"即时城"模式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化
第四章 博乐城市化模式研究
    一、博乐概况
    二、博乐城市化的要素分析
    三、博乐城市化模式研究
    四、全球化时期的边疆城市发展及城市化
第五章 阿克塞城镇化模式研究
    一、阿克塞概况
    二、阿克塞城镇化的要素分析
    三、阿克塞城镇化模式研究
    四、"生态移民"模式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
第六章 对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问题的思考
    一、要不要"城市化"——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战略的选择
    二、"大城市化"还是"小城镇化"——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发展规模的选择
    三、"城市生活化"还是"生活城市化"——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的实质
    四、少数民族地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7)城市化道路国际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辨析与相关标准的说明
        (一) 相关概念的辨析
        (二) 相关标准的说明
    三、论文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安排
        (一) 论文的研究框架
        (二) 论文的内容安排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城市化与城市化道路理论研究述评
    一、国外对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的理论研究
        (一) 国外对城市化基本问题的研究
        (二) 国外与城市化密切相关的理论学说
        (三) 国外对城市化道路的研究
    二、国内对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的理论研究
        (一) 国内对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基本问题的理论研究
        (二) 国内关于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的国际比较研究
    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简要评论
        (一) 对国外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研究的评论
        (二) 对国内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研究的评论
第三章 城市化道路: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城市化道路的涵义与内容
        (一) 城市化道路的涵义及其演进
        (二) 城市化道路的主要内容
    二、城市化道路的影响因素
        (一) 自然地理因素
        (二) 经济发展因素
        (三) 体制制度因素
        (四) 社会文化因素
        (五) 国际环境因素
    三、城市化道路的基本类型
        (一) 城市化类型与城市化道路类型的关系
        (二) 世界城市化道路的多层分类法
第四章 发达国家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的比较
    一、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
        (一)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概况
        (二) 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三) 法国的城市化进程
        (四) 德国的城市化进程
        (五) 美国的城市化进程
        (六) 日本的城市化进程
    二、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道路
        (一) 工业化与城市化基本同步的城市化道路
        (二) 城市规模结构与空间布局多样化的城市化道路
        (三) 从城乡差别扩大到逐渐缩小的城市化道路
        (四) 从自由放任到政府积极干预城市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三、发达国家中城市化道路的差别及比较
        (一) 以政府调控和中小城市为主要特征的西欧国家的城市化道路
        (二) 以自由放任和低密度郊区化为主要特征的美国的城市化道路
        (三) 以政府调控和高度紧凑的大城市为主要特征的日本的城市化道路
第五章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与城市化道路比较
    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
        (一)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概况
        (二) 巴西的城市化进程
        (三) 墨西哥的城市化进程
        (四) 印度的城市化进程
    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道路的总体特征
        (一) 工业化与城市化失调的城市化道路
        (二) 城市人口空间布局过度集中的城市化道路
        (三) 城乡关系、收入分配关系严重失衡的城市化道路
        (四) “市场失灵”与“政策失当”并存的城市化道路
    三、发展中国家中城市化道路的差别及比较
        (一) 以东欧国家为代表的政府控制型城市化道路
        (二) 以拉美国家为代表的过度型城市化道路
        (三) 以南亚国家为代表的低水平型城市化道路
第六章 城市化道路国际比较对中国的启示
    一、城市化道路国际比较的启示
        (一) 发达国家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的启示
        (二)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的启示
    二、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简要回顾
        (一)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城市化道路
        (二)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城市化道路的转变
    三、当前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问题及城市化道路调整的方向
        (一) 对当前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基本判断
        (二) 中国快速城市化阶段的问题和挑战
        (三) 中国城市化道路进一步调整的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后记

(8)甘肃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战略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新型城市化道路提出的间接背景
        (二)新型城市化道路提出的直接背景
        (三)研究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传统城市化理论综述
        (二)关于新型城市化的研究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的方法
    四、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五、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一)本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二)论文不足
第一章 城市化理论
    一、城市化的涵义
        (一)人口学
        (二)地理学
        (三)经济学
        (四)社会学
    二、城市化过程
        (一)人口城市化过程
        (二)地理空间城市化过程
        (三)经济城市化过程
        (四)社会城市化过程
        (五)城市化过程的阶段性
    三、甘肃城市化的作用力系统
        (一)甘肃城市化的主要驱动力和驱动效应
        (二)甘肃城市化的主要制动力和制动效应
第二章 甘肃城市化现状分析
    一、甘肃人口城市化比较分析
        (一)纵向比较分析
        (二)横向比较分析
    二、甘肃城市化演进历史及特点
        (一)甘肃城市化的演进历史
        (二)近年甘肃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三、甘肃城市发展能力测评
    四、甘肃城市规模等级分析
        (一)城市规模分布规律
        (二)甘肃城市体系规模分布分析
        (三)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的分形特征
        (四)甘肃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析
    五、甘肃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一)甘肃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相关关系分析
        (二)甘肃城市化与投资、产出的相关性分析
        (三)甘肃城市化与收入、消费的相关性分析
第三章 甘肃未来城市化水平预测
    一、时间序列回归分析
    二、灰色系统GM(1,1)规模预测
    三、增长率法
    四、综合预测结果
第四章 甘肃的新型城市化战略
    一、甘肃推进新型城市化战略的背景
        (一)甘肃实现社会现代化的路径
        (二)甘肃选择裁弯取直路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三)甘肃社会现代化转型的逻辑重点
    二、新型城市化战略概述
        (一)新型城市化的涵义
        (二)新型城市化战略特点
    三、甘肃推进新型城市化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甘肃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必要性
        (二)甘肃推进新型城市化战略的可行性
    四、甘肃推进新型城市化的产业基础
        (一)第一产业基础
        (二)第二产业基础
        (三)第三产业基础
    五、甘肃推进新型城市化的主体
    六、甘肃推进新型城市化的终极目标定位——生态城市
        (一)生态城市的涵义
        (二)对未来甘肃生态城市的特征构想
        (三)甘肃生态城市的结构与目标及其建设构想
第五章 甘肃新型城市化战略原则、定位及模式
    一、甘肃新型城市化的战略原则
    二、甘肃新型城市化城市体系战略定位
        (一)甘肃新型城市化战略的空间定位
        (二)甘肃城市体系发展构想
        (三)兰州都市圈城市布局
        (四)河西走廊城市群
        (五)陇东和南部发展区
    三、甘肃新型城市化的模式选择
        (一)甘肃城市化现状模式分析
        (二)按照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类
        (三)按照城市规模进行分类
        (四)按照城市化的空间关系进行分类
        (五)按照城市化的主导力量进行分类
        (六)按照城市化的人口转移过程进行分类
第六章 甘肃新型城市化战略推进路径与措施
    一、促使人口流动协调发展
        (一)户籍是不是甘肃城市化的决定性障碍
        (二)甘肃人口流动模式选择
        (三)促进甘肃人口流动协调发展的路径措施
    二、重视城市现代化建设
        (一)甘肃城市现代化水平分析
        (二)甘肃城市现代化的模式选择
        (三)甘肃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路径措施
    三、城乡协调发展
    四、重视传统文化保护
    五、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化发展的关系
    六、建设信息化甘肃
        (一)信息化的涵义
        (二)甘肃信息化建设的路径措施
    七、走面向世界的城市化之路
    八、加速甘肃经济现代化发展
结语及后续研究展望
    (一)结语
    (二)后续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四、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战略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及其经验研究[D]. 许伟. 西北大学, 2017(06)
  • [2]新中国城市化政策演化进程与评价研究[D]. 张书成.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8)
  • [3]城市化与城镇化之辩:构建区域联动发展研究新框架[J]. 何燕,周靖祥.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 [4]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发展研究 ——以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为例[D]. 刘嘉汉.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4)
  • [5]中国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研究[D]. 殷际文. 东北农业大学, 2010(01)
  • [6]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研究 ——甘肃、新疆的个案分析[D]. 王雅红. 兰州大学, 2010(09)
  • [7]城市化道路国际比较研究[D]. 何志扬. 武汉大学, 2009(09)
  • [8]甘肃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战略构想[D]. 鲁地. 兰州大学, 2009(12)
  • [9]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A].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 “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8
  • [10]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Ⅱ)[J]. 顾朝林,吴莉娅.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08(03)

标签:;  ;  ;  ;  ;  

中国城镇化道路的战略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