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LUFKIN减速机更换润滑油的探讨

美国LUFKIN减速机更换润滑油的探讨

一、对美国LUFKIN减速箱润滑油更换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金达凤[1](2021)在《基于物联网的钨矿破碎设备润滑监控管理系统》文中指出随着现代生产向自动化、连续化、智能化和高效化发展,相应的生产设备需安全可靠且连续运转,其中设备润滑是影响生产设备安全可靠及连续运转的关键因素之一。设备的传统润滑方式是由人工定时巡检与加注润滑剂完成,不能满足现代生产的“四化”发展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设备润滑也朝着自动化方向发展。目前设备的自动润滑有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形式,集中式自动润滑适合于润滑点位置相对集中且润滑要求相近的设备润滑场合,该润滑形式的技术较成熟;分布式自动润滑是针对生产线设备及其润滑点分散、各润滑点润滑机制及周期等区别较大的设备润滑场合。目前分布式润滑装备、状态监控及其智能化已成为研究热点,但技术仍不够成熟。本文以钨矿破碎生产线设备的分布式自动润滑系统为对象,研究基于物联网的钨矿破碎设备自动润滑器及其监控技术与系统,主要的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第一,分析了钨矿破碎生产线设备的润滑工艺及其功能需求,归纳总结出了该产线设备的润滑类别、润滑状态监控及管理功能,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钨矿破碎生产线设备的分布式自动润滑监控系统架构及总体方案。第二,本文针对钨矿破碎生产线上的机械设备,分析各设备润滑点的具体润滑需求,包括润滑油脂种类、润滑周期以及油脂用量,同时提出了根据润滑点温度,基于模糊控制原理进行润滑周期修正的策略,以获得更合适的润滑周期。第三,开发了新型的具有智能终端特点的自动润滑器,该自动润滑器在基本的定时定量加注润滑油脂外,添加了电量、余脂量以及润滑点温度采集的功能,并能够通过GPRS模块进行无线通信,实现状态信息的上传与控制命令的接收。润滑器的机械结构分为了可分离的上下两部分,上端弹簧连接挡板挤压着润滑脂袋,下端使用控制器驱动电机旋转,经减速齿轮结构、蜗轮蜗杆、连杆运动传递,最终转化为柱塞泵柱塞的往复运动,实现润滑器的吸脂注脂操作。在软件上,对各个功能模块的作用、选型与软件实现流程做出说明,基于Keil开发环境与stm32固件库完成软件编写。第四,开发了润滑状态监控管理系统,完成了界面设计,其中包括系统登录、用户密码修改、网络端口、润滑器状态监控以及润滑器信息设置窗口。基于winsock建立服务器接收多个润滑器的网络连接,集成access数据库做数据保存。最终实现润滑器ID、部署位置、使用油脂类型的登记,润滑器剩余脂量、剩余电量、润滑点温度、最近工作时间的监控,以及润滑器润滑周期、单次润滑用量的设置。

白文斌[2](2019)在《联合动力公司风电设备运维效率研究与改善》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近年来各领域技术的更新和迭代,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经济也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国内的能源行业作为改革和转型重点首当其冲,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扩大,风力发电装机容量持续走高,风电运维市场快速发展。不仅很多整机制造企业纷纷向风电设备运维服务业务拓展,市场上也涌现出很多第三方运维服务公司,风电运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我国风电装备制造向服务产业转型的背景下,联合动力公司作为一家隶属于国家能源集团的国有大型风电设备研发、制造、技术服务供应商,虽然有集团化发展带来的内单业务量大、专业程度高等优势,但也面临集团外市场拓展不足、运维服务效率亟待提升等实际问题。随着新增风电装机逐步趋稳,企业发展战略也对应调整为“制造和服务业务融合发展”。联合动力公司对售后风电机组及代为维护的其他厂家机型的运行维护后续将成为主要营收之一,研究设备运行检修过程并逐步改进将对企业降本增效和市场拓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本文以联合动力公司对所承接的风电机组运行维护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将风力发电设备运行检修过程主要以六西格玛中“DMAIC模型”的方法进行研究,按照“定义、测量、分析、改善、控制”五个发展阶段划分,分析并优化风电机组运行检修中的内容设计、生产计划制定、派工管理、作业过程控制、效果验证及经验总结等各项管理环节,将精益管理融入风电机组设备管理工作中,探索提高风力发电设备检修管理效率的方法和路径。具体开展并完成了以下研究工作:第一,从满足顾客需求的角度开展客户需求分析,使用访谈法、头脑风暴法、亲和图法(KJ法)、质量功能展开(QFD)等工具方法,确定风电机组运行维护过程的关键质量因素,分别为检修人员能力和检修作业效率。第二,测量找出检修过程效率的薄弱环节。利用分层法梳理相关作业内容与作业流程,采用PAC制测量主要工作执行效率,通过选取样本项目分析,明确检修效率提升需求中需重点改进问题:其一为提升故障检修效率;其二是改善技改工作、专项巡检维护工作的实施效率。第三,分析影响检修效率因素。利用失效模式分析法分析故障检修效率,使用帕累托图分析法研究技改、专项巡检维护工作实施效率统计数据,利用因果图分析工具开展综合分析找出导致检修效率降低的原因,从而确定要改进的关键因素。第四,研究制定改进措施方案。使用因果图分析法、亲和图法(KJ法)整合梳理出提升检修效率措施方案,包括建立检修数据系统、问题分析与持续改进、作业过程方法标准化、统筹检修的计划与派工、增强资源响应、保障人力资源等六大措施。第五,方案推广执行并在过程中持续改进。探索研究方法与企业实际情况整合创新,将目前已在企业内成熟应用的戴明环理论及“三边模型”方法,整合到检修效率提升方案的实施阶段的过程控制中,形成最终的检修效率提升方案,并控制方案执行阶段的持续改进。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识别、分析顾客需求及竞争对手资料等途径,利用DMAIC整合管理的方法,提出优化设备运行维护过程管理的一系列措施。同时,结合企业实际应用过程进行优化,使其适应企业当前管理现状、适应操作者的理论知识水平,指导提升公司形象与产品的竞争力的同时,为行业运维服务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参考范本。

郑彪[3](2018)在《风力发电机传动链故障监测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在当下国内外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受到人们的重视。风电行业发展迅速,风电机组装机量逐年递增,但由于工作环境恶劣,风电机组传动链部件容易损坏。所以,风电机组传动链在设计完成时都会使用地面测试系统进行模拟真实情况的运行检验,本文针对地面测试平台的风电机组传动链,设计并开发一套基于振动监测,具有预处理,振动分析,特征提取以及故障分类功能的故障监测系统。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监测系统的需求,并对监测系统进行初步设计。选用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PCI-8814数据采集卡和下翻式工控机组成监测系统硬件。结合风电机组传动链的故障类型及结构特点,提出了一套测点布置方案。2.使用低通滤波和小波阂值消噪方法作为系统的预处理(消噪)方法。针对小波阂值去噪,使用不同的参数组合对实验数据进行消噪,验证了小波阂值消噪的有效性,并为系统提供一种寻求小波阂值消噪最优解的方法。3.使用时域、频域分析作为系统的实时分析方法,并选择统计指标作为其分析参数。使用包络解调分析和小波包分解作为离线分析方法,并用实例验证这两种方法的特性。4.根据分析方法提出了三种特征值提取方案:时域、频域统计量特征值提取方案、包络解调特征值提取方案以及基于小波包能量与重构信号时域指标的特征值提取方案。第三种方案结合了小波包能量能够显示频谱分布差异和时域统计量指标具体化的优点,对能量较大的小波包的能量及其重构信号的时域特征进行联合提取。使用支持向量机(SVM)对实验数据提取出的两组特征值进行分类。相同参数下,第三种方案提取的特征值的分类结果优于第一种方案,体现出优越性。基于特征值提取方案和SVM分类方法,完成系统故障诊断的设计。5.对监测系统软件进行设计与开发,实现了硬件配置、传感器线性标定、振动信号的存储、预处理、分析、特征提取、分类以及显示等功能。6.对监测系统的采集精度和检测精度进行检验。经过调整采样参数,使系统采集精度与数据采集卡采集精度一致;系统检测误差的范围在-3.8%-2.19%之间,满足工业使用要求。

林建伟,许木森,张猛[4](2017)在《双罗主机齿轮箱高振动故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燃气轮机需要重点维护保养一旦发生故障应着重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及时排除故障恢复生产,积极避免类似故障再次发生,保证油田生产安全平稳。本文通过明珠号双罗主机齿轮箱高振动故障分析、排查到解决整个过程,对燃气轮机齿轮箱故障的解决提供一种新的思路,结合笔者实际工作中对燃气轮机的维护保养及管理经验对燃气轮机管理提出一些建议,以加强设备运转的稳定性,减少故障率。

王进[5](2017)在《新型螺杆抽油机设计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针对目前常规游梁式抽油机传动效率低,惯性载荷大,以及各类新型抽油机,如直线电机抽油机、链条式抽油机、齿轮齿条式抽油机等使用存在的不足,通过与各类新型无游梁抽油机的结构方案进行对比,对新型螺杆抽油机进行结构方案设计,确定了一种新型螺杆抽油机方案:将螺杆的转动经导向总成,变为平衡重沿螺杆轴线的往复直线运动,从而解决游梁式抽油机存在的平衡能力差、效率低、惯性载荷大以及无游梁抽油机换向机构复杂、故障率高、维修困难等问题,实现长冲程、低冲次、大载荷要求。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各类抽油机的发展研究状况,现有抽油机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国内外抽油机今后的发展趋势。对本文的研究内容、思路等进行简单说明。其次,对螺杆抽油机的总体方案进行设计。根据螺杆抽油机的工作原理分析得到其悬点的运动规律数学公式,并完成悬点载荷、平衡重的计算,对电机、减速器、联轴器进行了选型。再次,完成对抽油机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包括螺杆抽油机螺杆、滚柱、机架、皮带、天车轮等,利用Solidworks完成对各主要零部件的三维模型建立;并对主要的轴及轴承进行了校核计算。然后,利用ADAMS/Cable模块建立钢绳系统代替抽油机的皮带,对抽油机进行动力学和运动学仿真分析,分析了抽油机在不同冲程、不同冲次、不同加减速运动时间条件下悬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最后,对抽油机的主要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包括:利用ANSYS对两种抽油机方案的机架进行静力学分析、模态分析及机架的屈曲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机架进行了改进;对抽油机的导向总成、螺杆、滚柱等主要部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到其应力、变形云图。

车新福[6](2017)在《游梁式抽油机模块化生产方式研究》文中认为游梁式抽油机是目前国内外油田现役的常用抽油机,国际市场游梁式抽油机的出口数量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小批量,多规格的生产方式是市场的需求特点,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急需探索新的游梁式抽油机生产模式。游梁式抽油机的计算机辅助模块化设计研究在国内已经有大量的研究和应用,但关于游梁式抽油机的模块化生产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文依据山东科瑞石油装备有限公司设计生产的出口游梁式抽油机生产制造工艺流程及产品样本等资料,对本公司制造的抽油机开展了模块化生产方式的研究。游梁式抽油机模块化生产就是在对游梁式抽油机进行零部件结构功能分析、客户订单需求预测的基础上,运用模块化原理根据功能性要求开发出一系列用于生产的专用模块和通用模块。然后根据市场订单的要求或对市场需求的预测,选择和组合这些专用模块和通用模块,就可以生产出规格不同、性能不同的满足市场小批量、多样化需求的游梁式抽油机产品。通过调研分析周边多家游梁式抽油机生产厂家的生产制造模式和生产工艺,确定了游梁式抽油机模块化生产的目标部件,制定了游梁式抽油机模块化生产的整体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模块化原理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结合现有的抽油机生产经验,本论文提出了一个新的抽油机模块化生产制造研究思路:首先将抽油机按照功能性原则划分成六个功能模块;然后结合传统的抽油机生产经验,从工艺和质量的角度确定了功能模块的生产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计划,同时对抽油机划分出来的功能模块进行了模块化生产方式研究。本文对游梁式抽油机模块化生产的基本组织单元和工装夹具分别进行了规划和结构设计。通过统计分析游梁式抽油机的生产效率、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及人员技能、质量指标,实现了对抽油机模块化生产过程的评价。

郑茂全[7](2015)在《煤矿带式输送机的优化控制与状态监测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带式输送机是我国煤矿原煤运输的中柷设佑,共高效可靠的运行直接关系到煤矿生产系统的稳定和安全运行,目前我国煤矿带式输送机使用主要存在运行效率较低、耗能严重,运行故障较多等问题,主要原因是国内对带式输送机的基础理论、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的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本项目的研究,对解决上述问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产生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工程意义,对于煤矿长距离胶带(胶带)输送机的动态特性进行分析,分段建立了不同倾角的胶带输送机的动力学模型,针对陕西黄陵煤矿的长距离四段式腔胶带输送机系统,其中含15度倾角的1200m双驱动滚简的胶带输送机子系统,对子系统中的倾铂为0度、3度和15度的输送过程胶带的承载段、回程段、机尾的改向滚筒、机头的驱动滚简的动态阻力进行了计算和故障仿真,为煤矿长距离胶带输送机故故障预测提供了依据。另外,对带式输送机带速与能耗、磨损及寿命度进行研究,发现了能耗,磨损及寿命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为相同运量的情况下,高带速小带宽或低带速大带宽的配置的设计提供参考。在研究比较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系统启动方式的基础上,针对长距离多级煤矿镝送机重载启动散落煤料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决策树改进随机遇近(IGSA-ISADT)煤矿输送机系统群智能启动算法;该将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系统各子系统的输送距离、胶带宽度及驱动电机功率作为条件属性,采用决策树确定不同子系统启动斜率;加速段和匀速段分别按本子系统的启动斜串和控制误差随机逼近给定线速度。通过陕西黄陵煤矿运输距离为3400米的四级煤矿运输机系统进行群智能启动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群智能启动比常规的比例积分控制启动各子系统逼近给定线速度效果好,最大线速度误差减小到4,22%,不仅动态误差显小而且运行平稳,可对多级输送机重载协调启动预防撒落煤料提供一种参考。在对长距离大倾角煤矿带式输送机的动态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Bayes理论和专家系统融合的优化控制方法FMBTES,该方法考虑输送机启动过程的静态和动态阻力变化规律,首先建立输送机系统的结构和动力学模型,然后采用改进的Bayes论建立了系统动力学状态的条件概率先验分布分布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专家系统的控制规则。该FMBTES方法用陕西省黄陵某煤矿四段式带式输送机大倾角胶带带长度为1200m的数据进行了验证。在大功率的煤矿带式输送机双机驱动过程中,尽管选择相同功率驱动电机及同型号的托辊,但由于电机本身的静、动态阻力及各个托辊的机械阻力有差异,使得各驱动出力不均衡,造成胶带的局部抖动使煤料撒落。本文从物理机理上推导并分析双机启动电机出力不均衡的原因,提出一种双机驱动的煤矿带式输送机多级模糊均衡控制(MFEC)算法,建立出该均衡控制器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MFEC算法步骤和分级规则;最后以长距离大倾角的双机驱动的煤矿大巷带式输送机为例进行仿真,并与传统的PI控制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平均线速度误差约减小3%。提出基于云计算的煤矿带式输送机远程监测监控的方案,给出该方案的结构及其实现方法。对煤矿带式输送机现场正常运行状态及常见故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处理的方法。

马占猛[8](2016)在《邢钢线材厂吐丝机齿轮箱振动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齿轮和滚动轴承是机械设备中最常见的零部件,它们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整台机器的功能。其故障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振动过大,由于产生的原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仅仅依靠点检人员经验难以判断,而通过对在线设备状态进行监测,并结合旋转机械振动故障的机理和特征,可以及时、正确地分析、判断振动故障的致因,从而确定有效的解决办法。本文应用远程监测诊断系统,对邢钢线材厂五线高速区吐丝机齿轮箱轴裂纹和轴承损坏两起故障进行了振动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实践研究,通过对所测振动信号的处理和分析,诊断出设备故障原因。通过验证,确认了分析的可靠性,为设备的预知性维护提供经验。本文分为六部分内容,第一章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课题研究的意义;第二章主要是深入研究齿轮和滚动轴承常见故障的特征;第三章主要是介绍振动信号的参数与分析方法;第四章主要是对线材厂高速轧区吐丝机齿轮箱轴裂纹故障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对线材厂高速轧区齿轮箱轴承故障进行了分析;第六章介绍了故障处理的情况;最后是全文的结论和致谢。

胡大威[9](2014)在《多工位笔头加工机床的关键部件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圆珠笔的书写功能主要是由圆珠笔笔头完成的,圆珠笔的书写质量取决于笔头的加工质量。笔头的加工是从球座体短坯料开始,经过多道工序的外型车削,内孔钻削、冲槽、装珠、收口、压珠、工件取出等一系列精密加工工序来完成笔头的加工。本文的主要内容是设计能够满足笔头加工要求的组合机床。主要论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介绍了笔头加工的加工工艺和加工要求,确定了工艺方案和机床配置形式,完成了机床总体设计和关键部件的具体设计。同时对所做设计进行了运动仿真并且论述了对仿真结果的运动分析。机床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根据笔头加工的要求和特点来制定总体方案,为了设计方便,根据所要实现的功能的不同,将机床分为几个模块,包括控制系统,传动系统,动力头模块和转位模块等。再从各个模块要实现的功能着手进行进一步的设计。完成了包括主电机、以及减速箱的计算和选型,凸轮、槽轮、杠杆、转盘、动力头等主要传动件和执行件的设计。然后通过solidworks进行数字建模,建立仿真模型、数字装配和并使用此模型进行运动仿真。在赋予数字装配体相关参数之后,对机床进行了运动分析和振动分析,比较了杠杆头间隙大小和弹簧预紧力大小对机床振动和运动精度的影响,从而验证设计的可靠性。最后介绍了机床的装配和调试的相关技术和方法,用以保证机床的精度。本文对整个笔头加工机床的设计起到一个指导性的作用,对于机床进一步的设计,还需要考虑机床在工作时的受力情况,小动力头的高速旋转产生的振动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圆盘的加工精度和夹具的整体刚度对加工的影响,机床的安装和调试,机床的控制系统,以及润滑和冷却等问题。最后,经过机床的制造、装配、检测、调试,将本设计应用到实际中去。

张银鸽[10](2014)在《新型链式抽油机研制与仿真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来源于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开采示范工程子课题—油页岩地表采油系统的研制。该课题目的是通过采油设备将井下油液采集到地面,然后进行集中管线运输、油罐存储,完成对来油、输油及存储量的分离、计量及管理。据调查,抽油机是目前油田主要的采油设备。油页岩作为一种替代资源,以其巨大储量越来越受到世人重视。本文结合油页岩项目要求,本着节能目的,研制了一种新型链式抽油机,现已完成样机一台,并进行了初步测试。该抽油机适合像页岩油这类少量、间断性的提取,冲程、冲次可根据井下油量动态调整,达到最佳抽汲状态。新型链式抽油机的研制是在全球能源危机及资源紧缺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论文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传统链式抽油机换向机构进行了受力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然后对新型链式抽油机进行了各个部分的研制,并提出了三种方案对比,主要包括机架、传动系统、平衡系统等,最终确定了其整体结构及节能方案。2、结合油页岩项目产量的要求,进行理论计算确定了新型链式抽油机的关键参数—悬点最大最小载荷,并通过计算对电动机、减速器等关键部件进行了选型。3、换向机构是新型链式抽油机的核心部分,它的运动性能直接影响整机效果。通过对换向机构运动过程进行数学建模,利用Matlab进行编程得出冲程、冲次与悬点运动性能的关系,并根据设计指标得出抽油机抽汲参数的范围。为了验证以上研究结果,运用Adams软件对简化模型进行多体运动学虚拟仿真研究。通过两种方法相比较,为以后一系列的实验数据做参考。4、机架是新型链式抽油机传动、换向、平衡、控制的基础,并且悬点载荷主要作用在机架上,所以确保其安全尤为重要。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基于Workbench平台对机架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及屈曲分析,得出机架受力作用下最薄弱的部位,为以后的优化提供依据。最后还运用材料力学中的工程理论计算验证其结果的可靠性。5、根据项目进度,初步完成了一台样机主体,并进行了室内测试。由于缺少具体的井下参数,所以仅对悬点载荷、加速度、减速器输出扭矩、机架应力应变进行了测试。抽油机的研究由来已久,我国的节能技术还不够成熟,应用到实际更是有一定困难。本文的研究成果虽然有限,但是研究方法及成果对抽油机的进一步更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对美国LUFKIN减速箱润滑油更换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美国LUFKIN减速箱润滑油更换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物联网的钨矿破碎设备润滑监控管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自动润滑器研究现状
    1.3 物联网技术发展现状
    1.4 论文的内容结构安排
第二章 钨矿破碎设备分布式润滑系统方案设计
    2.1 钨矿破碎生产线
    2.2 润滑系统功能需求
    2.3 润滑系统结构总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润滑工艺及其运维计划
    3.1 润滑脂的选择
    3.2 润滑脂用量的确定
    3.3 润滑周期修正策略
        3.3.1 一般润滑周期
        3.3.2 模糊控制原理与设计
        3.3.3 输入量的模糊化处理
        3.3.4 模糊控制规则
        3.3.5 模糊推理与反模糊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智能润滑器总体方案及其硬件设计
    4.1 润滑器总方案
    4.2 机械结构与工作原理
    4.3 机械部件的设计
        4.3.1 驱动电机与齿轮减速机构
        4.3.2 蜗轮与蜗杆
        4.3.3 润滑泵
    4.4 主控制器模块
        4.4.1 控制器选型与介绍
        4.4.2 主控制器外围电路
    4.5 通信模块
    4.6 电源模块
        4.6.1 主电路供电
        4.6.2 实时时钟供电
    4.7 信息采集模块
        4.7.1 脂存量检测
        4.7.2 电量采集
        4.7.3 温度采集
    4.8 其它模块
        4.8.1 电机驱动
        4.8.2 显示模块
        4.8.3 独立按键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智能润滑器软件设计
    5.1 润滑器软件构成
    5.2 开发环境简介
    5.3 GPRS通信软件设计
        5.3.1 AT指令
        5.3.2 GPRS数据发送与接收
    5.4 数据采集
        5.4.1 电量采集软件设计
        5.4.2 脂量检测软件设计
    5.5 其它功能设计
        5.5.1 实时时钟软件设计
        5.5.2 OLED软件设计
        5.5.3 复位程序软件设计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润滑状态监控管理系统
    6.1 润滑状态监控管理系统总设计
    6.2 系统界面设计
        6.2.1 Visual Basic简介
        6.2.2 界面设计
    6.3 网络通信设计
        6.3.1 TCP/IP协议与套接字
        6.3.2 winsock控件
        6.3.3 TCP连接的建立与数据收发
        6.3.4 数据的解析
    6.4 数据库设计
        6.4.1 数据库简介
        6.4.2 VB连接数据库
        6.4.3 数据库表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联合动力公司风电设备运维效率研究与改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
    1.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工具
    2.1 DMAIC理论的内容
        2.1.1 DMAIC模型定义
        2.1.2 DMAIC模型的内容
        2.1.3 DMAIC的步骤与工具
    2.2 DMAIC理论的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状况
        2.2.2 国内研究状况
        2.2.3 行业应用状况
    2.3 研究方法工具
第三章 联合动力公司运维的问题
    3.1 定义运维的关键问题
        3.1.1 客户需求分析
        3.1.2 确定关键质量因素——检修效率提升
        3.1.3 检修效率提升的方向
    3.2 测量确定低效作业
        3.2.1 检修作业内容分解
        3.2.2 检修工作流程梳理
        3.2.3 检修作业效率测量
        3.2.4 确定重点改进工作
第四章 分析影响检修效率的因素
    4.1 故障检修效率分析
        4.1.1 失效部件统计
        4.1.2 失效模式分析
    4.2 技改及专项维护效率分析
    4.3 实施效率的综合分析
第五章 改善检修效率的方案
    5.1 建立检修数据系统
    5.2 完善问题分析与改进
    5.3 作业过程方法标准化
        5.3.1 优化故障处理逻辑
        5.3.2 重要部件专项治理
        5.3.3 作业指导文件优化
    5.4 统筹检修计划与派工
    5.5 增强资源响应效率
        5.5.1 平衡资源计划与库存
        5.5.2 建设并共享物流体系
    5.6 优化人力资源保障
        5.6.1 合理制定人员需求计划
        5.6.2 建立完善能力培养制度
        5.6.3 整合业务要求与员工评价
第六章 方案执行与持续改进
    6.1 措施执行与循环优化
    6.2 措施间的逻辑关系
        6.2.1 “三边模型”分析框架
        6.2.2 改进措施的“三边”关系
    6.3 持续改进与过程控制
        6.3.1 改进工作与信息衔接
        6.3.2 改进工作循环优化
        6.3.3 经验总结与作业标准化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风机运维检修作业内容及分类
作者简历
致谢

(3)风力发电机传动链故障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风力发电机及其传动链
        1.2.1 风力发电机简介
        1.2.2 风电机组传动系统结构
        1.2.3 传动链地面测试平台
    1.3 风电传动链故障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综述
        1.3.1 消噪方法研究现状
        1.3.2 特征提取及故障诊断方法研究现状
        1.3.3 传动链故障监测与诊断系统现状
    1.4 本文主要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2.1 传动链故障监测系统的需求分析
        2.1.1 监测系统硬件需求
        2.1.2 监测系统软件需求
    2.2 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2.2.1 硬件组成设计
        2.2.2 软件总体设计
    2.3 风力发电机传动链测试方案
        2.3.1 风力发电机传动链常见故障
        2.3.2 测试传感器的选择
        2.3.3 传感器的安装方案
        2.3.4 设计传动链振动监测的测点布置
    2.4 测试系统硬件选型
        2.4.1 数据采集卡选型
        2.4.2 工控机选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风电传动链振动信号消噪方法研究
    3.1 低通滤波消噪原理
    3.2 小波消噪原理
    3.3 阂值去噪参数
        3.3.1 阂值及阂值处理方法
        3.3.2 常用小波基
        3.3.3 小波阂值去噪效果分析
    3.4 小波消噪应用实例
        3.4.1 实验设计
        3.4.2 消噪实验
    3.5 故障监测系统的消噪方法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监测系统分析方法
    4.1 时域、频域信号分析
        4.1.1 时域分析
        4.1.2 时域统计指标
        4.1.3 频域分析
        4.1.4 频域统计指标
    4.2 包络解调分析
        4.2.1 Hilbert解调原理
        4.2.2 解调分析实例
    4.3 小波包分解及小波包能量
        4.3.1 小波包分解原理及小波包能量
        4.3.2 小波包分解实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特征值提取的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5.1 特征值提取方案
        5.1.1 基于小波包能量与重构信号时域指标的特征提取
    5.2 滚动轴承故障特征值提取实例
        5.2.1 数据来源
        5.2.2 实验数据分类
        5.2.3 时域、频域统计量特征值选取
        5.2.4 包络解调特征值提取
        5.2.5 基于小波包能量与重构信号时域指标的特征值提取
    5.3 SVM分类方法
        5.3.1 支持向量机基本原理
        5.3.2 基于SVM的故障分类方法
    5.4 分类实验验证
        5.4.1 标签分类
        5.4.2 时域、频域特征值模式识别结果
        5.4.3 基于小波包能量和重构信号时域指标特征值模式识别结果
    5.5 监测系统故障诊断功能的设计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6.1 测试软件总体设计
        6.1.1 软件开发环境选取
        6.1.2 软件功能分析
        6.1.3 软件框架结构
        6.1.4 软件操作流程设计
    6.2 软件界面设计
        6.2.1 登录窗体设计
        6.2.2 参数设置窗体设计
        6.2.3 主界面窗体设计
    6.3 功能模块
        6.3.1 参数设置模块
        6.3.2 信号数据存储与读取模块
        6.3.3 历史数据寻址模块
        6.3.4 消噪模块
        6.3.5 特征值提取模块
        6.3.6 SVM状态分类模块
    6.4 线程设计及实现
        6.4.1 数据采集线程设计及实现
        6.4.2 分析显示线程设计及实现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监测系统实验验证
    7.1 采样精度验证
        7.1.1 问题探究
        7.1.2 解决方案
    7.2 故障监测系统检测精度验证
        7.2.1 振动试验平台
        7.2.2 试验设计及试验预处理
        7.2.3 振动数据比对及试验结果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双罗主机齿轮箱高振动故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双罗透平A机齿轮箱信息
    2.1 齿轮箱/联轴器参数
    2.2 齿轮箱详细介绍
3 齿轮箱高振动故障现象
4 故障分析
    4.1 仪表方面
    4.2 专业振动数据采集
    4.3 机械现场检查
5 主机管理建议

(5)新型螺杆抽油机设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抽油机的发展现状
        1.2.1 国外抽油机的发展现状
        1.2.2 国内抽油机的发展现状
        1.2.3 现有抽油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抽油机的发展趋势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研究思路
        1.4.3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螺杆抽油机方案设计及参数确定
    2.1 总体方案设计
        2.1.1 动力传动方案设计
        2.1.2 减速传动方案设计
        2.1.3 抽油机修井让位机构方案设计
        2.1.4 抽油机刹车装置方案设计
        2.1.5 抽油机的润滑系统方案设计
    2.2 螺杆抽油机换向结构方案的设计
    2.3 螺杆抽抽油机基本工况参数的确定
    2.4 螺杆抽抽机悬点运动规律分析
        2.4.1 上冲程悬点运动规律分析
        2.4.2 下冲程悬点运动规律分析
        2.4.3 基于Matlab的悬点运动仿真
    2.5 悬点载荷的计算
        2.5.1 悬点静载荷
        2.5.2 悬点动载荷
        2.5.3 悬点摩擦载荷
        2.5.4 抽油机示功图
    2.6 抽油机平衡重计算
    2.7 电机、减速器、联轴器的计算选型
        2.7.1 电机功率选型计算
        2.7.2 减速器选型
        2.7.3 联轴器的选用
    2.8 本章结论
第3章 螺杆抽油机主要部件设计及校核计算
    3.1 螺杆及滚柱的设计
        3.1.1 螺杆设计
        3.1.2 滚柱设计
    3.2 螺杆与滚柱强度校核计算
        3.2.1 螺杆轴及轴承校核计算
        3.2.2 滚柱与螺杆螺旋槽面压力角及接触应力校核计算
    3.3 机架设计
        3.3.1 机架设计
        3.3.2 机架的校核计算
    3.4 皮带的设计选型
    3.5 天车轮设计
        3.5.1 顶部天车轮设计及相应零部件的校核计算
        3.5.2 前天车轮设计及相应零部件的校核计算
    3.6 其他结构的设计
        3.6.1 机架底座的设计
        3.6.2 滑轨与滚轮设计
    3.7 本章结论
第4章 螺杆抽油机运动学及动力学仿真分析
    4.1 虚拟样机技术发展与应用(Adams)
    4.2 基于ADAMS钢绳模型不同建立方法分析
        4.2.1 钢绳模型建立方法研究
        4.2.2 基于ADAMS/Cable模块抽油机绳索系统的建立
    4.3 施加约束和驱动
    4.4 螺杆抽油机运动学仿真结果分析
        4.4.1 冲程6m、冲次3min~(-1)、加减速段运动时间2s仿真结果分析
        4.4.2 不同冲程的仿真结果分析
        4.4.3 不同冲次条件下的仿真结果分析
        4.4.4 不同加、减速段运动时间条件下的仿真结果分析
        4.4.5 相同规格不同类型抽油机运动性能的对比
    4.5 螺杆抽油机动力学仿真结果分析
    4.6 本章结论
第5章 螺杆抽油机主要结构有限元分析
    5.1 有限元法分析理论
        5.1.1 有限元静态结构分析
        5.1.2 有限元模态分析
    5.2 螺杆抽油机机架有限元分析及改进
        5.2.1 机架三维模型的建立及受力分析
        5.2.2 机架的静力学分析
        5.2.3 抽油机机架模态分析
        5.2.4 抽油机机架有限元屈曲分析
        5.2.5 抽油机机架的改进
    5.3 螺杆抽油机螺杆、导向总成有限元分析
        5.3.1 螺杆有限元分析
        5.3.2 导向总成有限元分析
        5.3.3 滚柱有限元分析
    5.4 本章结论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6)游梁式抽油机模块化生产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抽油机发展趋势和现状
    1.2 抽油机模块化设计的现状
    1.3 抽油机模块化生产的可行性
    1.4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模块化制造基本理论和方法
    2.1 模块化原理
    2.2 模块化设计
    2.3 模块化生产
        2.3.1 模块化生产的概念
        2.3.2 模块化生产的驱动因素及特点
    2.4 模块化在机械工业部门的典型应用
        2.4.1 模块化生产在机床行业中的应用
        2.4.2 减速器的模块化系列结构
第三章 抽油机的分析与典型的模块划分
    3.1 游梁式抽油机受力分析
    3.2 抽油机的模块化设计
    3.3 模块划分
        3.3.1 模块划分原则
        3.3.2 抽油机产品模块划分方法
    3.4 抽油机模块划分方案
    3.5 小结
第四章 抽油机模块化生产组织方式及典型部件的模块化产
    4.1 抽油机模块化生产组织方式
        4.1.1 抽油机生产的现状和不足
        4.1.2 建立抽油机模块化生产单元
        4.1.3 抽油机模块化生产单元的布置
        4.1.4 抽油机模块化生产作业排序
    4.2 支架的模块化生产过程
        4.2.1 支架的结构和生产要求
        4.2.2 支架焊接质量的重要性
        4.2.3 支架制造工艺流程
        4.2.4 模块化生产的实现
        4.2.5 使用效果
    4.3 横梁的模块化生产过程
        4.3.1 横梁的结构和生产要求
        4.3.2 横梁的制造工艺流程
        4.3.3 模块化生产的实现
    4.4 连杆的模块化生产过程
        4.4.1 连杆的结构和生产要求
        4.4.2 连杆的制造工艺流程
        4.4.3 模块化生产的实现
    4.5 驴头的模块化生产过程
        4.5.1 驴头的结构和生产要求
        4.5.2 驴头的制造工艺流程
        4.5.3 模块化生产的实现
    4.6 小结
第五章 模块化装配设计
    5.1 模块化装配的特点
    5.2 模块化装配协作组的建立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与主要创新点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煤矿带式输送机的优化控制与状态监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煤矿带式输送机的特点
        1.1.2 煤矿带式输送机存在的问题
    1.2 国内带式输送机的现状
        1.2.1 带式输送机控制建模
        1.2.2 带式输送机控制方式及其比较
        1.2.3 带式输送机故障诊断研究
    1.3 国外带式输送机的研究现状
        1.3.1 带式输送机的传感检测与信号处理
        1.3.2 带式输送机的建模及控制
        1.3.3 带式输送机的故障检测
        1.3.4 带式输送机的监控及优化启动
        1.3.5 功率均衡研究
        1.3.6 监测监控研究
    1.4 国外带式输送机的比较
        1.4.1 基础理论
        1.4.2 关键核心技术
        1.4.3 可靠性、使用寿命、制造工艺及功能扩展
        1.4.4 大型带式输送机技术性能及发展趋势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带式输送机阻力、磨损分析及建模
    2.1 带式输送机分类
    2.2 不同距离不同载荷的带式输送机驱动方式分析
    2.3 不同距离的带式输送机的力学结构模型建立
        2.3.1 带式输送机微单元的力学结构模型
        2.3.2 单滚筒驱动带式输送机的力学结构模型
        2.3.3 双驱动滚筒力学结构模型
        2.3.4 三驱动滚筒力学结构模型
    2.4 不同距离的带式输送机的力学模型建立
    2.5 不同距离的带式输送机阻力分析及仿真
    2.6 本章小结
3 煤矿带式输送机智能群启动控制方式研究
    3.1 煤矿带式输送机重载启动研究问题与分析
    3.2 系统建模
    3.3 基于决策树的改进随机逼近输送机智能群启动算法提出
    3.4 IGSA-ISADT智能群启动结构与参数确定
        3.4.1 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结构
        3.4.2 四级子系统智能群启动控制方案
        3.4.3 重载启动子系统斜率的确定
    3.5 IGSA-ISADT智能群启动算法步骤
    3.6 四级输送机子系统启动仿真
    3.7 带式输送机带速与能耗、磨损及寿命研究
        3.7.1 带速和能耗的关系
        3.7.2 带速与磨损的关系
        3.7.3 带速与寿命的关系
        3.7.4 带速与能耗、磨损及寿命曲线图
    3.8 本章小结
4 改进BAYES理论的带式输送机优化控制研究
    4.1 带式输送机额定负载下启动的阻力变化
    4.2 改进Bayes的带式输送机优化控制方法
        4.2.1 基于Bayes先验概率两种力有机的融合
        4.2.2 改进Bayes与专家系统融合的控制方法
    4.3 基于Bayes理论和专家系统融合控制方法步骤
    4.4 带式输送机动态阻力和优化控制仿真
    4.5 本章小结
5 双机驱动多级模糊功率均衡控制研究
    5.1 双机驱动的分析及MFEC控制方法的构架
    5.2 双机驱动不均衡分析
    5.3 多级模糊功率均衡控制MFEC方法
        5.3.1 双机驱动的MFEC算法描述
        5.3.2 MFEC带式输送机控制算法步骤
    5.4 带式输送机MFEC算法控制启停仿真验证及分析
    5.5 结论
6 基于云计算的矿井带式输送机监测监控
    6.1 煤矿监控系统设计思路
    6.2 基于云计算的带式输送机系统架构
    6.3 带式输送机工况检测与诊断
        6.3.1 带式输送机工况检测
        6.3.2 带式输送机驱动设备故障诊断
    6.4 矿井带式输送机节能控制
    6.5 基于云计算的带式输送机的监测监控
    6.6 基于云计算的煤矿带式输送机远程维护应用研究
        6.6.1 云计算带式输送机远程维护系统
        6.6.2 云计算带式输送机日常故障分析数据
    6.7 系统运行及测试
    6.8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7.3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成果

(8)邢钢线材厂吐丝机齿轮箱振动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技术水平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对象、内容和意义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齿轮箱故障诊断基础
    2.1 齿轮
        2.1.1 齿轮的振动类型及其故障特征
        2.1.2 齿轮故障振动测量方法
    2.2 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基础
        2.2.1 滚动轴承失效的基本形式
        2.2.2 滚动轴承的振动类型及故障特征
        2.2.3 滚动轴承的振动监测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振动信号的参数与分析方法
    3.1 振动信号的基本参数
    3.2 振动的统计特征量
    3.3 振动信号稳态分析
        3.3.1 时域波形分析
        3.3.2 频谱分析
        3.3.3 相位分析
        3.3.4 轴心轨迹分析
        3.3.5 倒频谱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齿轮箱故障轴裂纹分析
    4.1 轴
        4.1.1 振动监测在轴上裂纹的适应性
        4.1.2 故障描述
    4.2 输入轴振动数据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齿轮箱轴承故障分析
    5.1 远程监测诊断系统简介
    5.2 振动测点的选择
    5.3 吐丝机齿轮箱设备参数
    5.4 振动测量及结果分析
        5.4.1 振动趋势分析
        5.4.2 时域分析
        5.4.3 频域分析
        5.4.4 诊断结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故障处理
    6.1 吐丝机齿轮箱拆检结果
    6.2 故障处理结果验证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多工位笔头加工机床的关键部件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目的、意义
        1.1.1 笔头的结构
    1.2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笔头加工机床的需求分析
    2.1 笔头加工工序和加工要求
    2.2 设计任务
    2.3 总体方案设计
        2.3.1 系统功能方案设计
        2.3.2 工位布局方案设计
        2.3.3 转位模块方案设计
        2.3.4 定位模块方案设计
        2.3.5 动力头模块方案设计
        2.3.6 主传动方案设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笔头加工机床的关键部件设计
    3.1 动力头单元的设计
    3.2 杠杆的设计
    3.3 凸轮的设计
        3.3.1 凸轮时间线图的确定
        3.3.2 凸轮曲线的具体设计
        3.3.3 凸轮外形和尺寸的确定
    3.4 夹头的设计
    3.5 转盘的设计
        3.5.1 转盘的结构设计
        3.5.2 转盘的材料选择
        3.5.3 转盘的受力分析
    3.6 上下动力头座的设计
    3.7 主电机和减速箱的选择和计算
        3.7.1 原始数据的计算
        3.7.2 电机和减速器的选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运动机构的建模和运动仿真
    4.1 24工位动力头驱动系统三维实体建模
    4.2 24工位动力头系统力学仿真模型
    4.3 24工位动力头运动振动响应仿真分析
        4.3.1 机械振动及其分类
        4.3.2 理想状态的仿真
        4.3.3 调节动力头与杠杆头间隙大小影响
        4.3.4 调节弹簧预压力大小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机床的装配和调试
    5.1 机床的装配
    5.2 机床试车调整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新型链式抽油机研制与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抽油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游梁式抽油机
        1.2.2 无游梁式抽油机
    1.3 抽油机的节能方法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新型链式抽油机整体方案确定
    2.1 传统链式抽油机介绍
        2.1.1 传统链式抽油机工作原理
        2.1.2 传统链式抽油机换向机构的受力分析
    2.2 新型链式抽油机结构总体方案的确定
        2.2.1 抽油机总体方案确定
        2.2.2 新型链式抽油机的原理
        2.2.3 新型链式抽油机换向机构受力分析
    2.3 新型链式抽油机的节能方案
        2.3.1 新型链式抽油机的驱动—开关磁阻电动机
        2.3.2 配重平衡系统的设计
    2.4 新型链式抽油机要达到的设计指标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型链式抽油机关键部件研究
    3.1 抽油机悬点载荷确定
        3.1.1 静载荷
        3.1.2 动载荷
        3.1.3 悬点最大最小载荷
        3.1.4 配重平衡系统的计算
    3.2 电机功率的确定及选择
    3.3 减速器型号的选择
    3.4 钢丝绳型号的选择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型链式抽油机运动学仿真分析
    4.1 新型链式抽油机换向机构数学模型的建立
    4.2 新型链式抽油机换向机构运动学分析
        4.2.1 冲程对新型链式抽油机运动性能的影响分析
        4.2.2 冲次对新型链式抽油机运动性能的影响分析
        4.2.3 抽油机抽汲参数的确定
    4.3 新型链式抽油机换向机构的 ADAMS 仿真分析
        4.3.1 新型链式抽油机换向机构三维模型的建立
        4.3.2 新型链式抽油机换向机构 ADAMS 仿真模型建立
        4.3.3 新型链式抽油机换向机构的 ADAMS 仿真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型链式抽油机机架有限元分析
    5.1 有限元法及 ANSYS/ Workbench 软件的介绍
        5.1.1 有限元法(FEA)
        5.1.2 ANSYS/ Workbench 软件的介绍
    5.2 新型链式抽油机机架的静力学分析
        5.2.1 机架三维模型的建立及网格的划分
        5.2.2 机架边界条件及载荷的施加
        5.2.3 机架仿真结果分析
    5.3 机架的屈曲分析
        5.3.1 机架的稳定性有限元分析
        5.3.2 机架的屈曲工程计算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验研究
    6.1 样机的制造
    6.2 实验设备介绍
    6.3 实验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对美国LUFKIN减速箱润滑油更换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物联网的钨矿破碎设备润滑监控管理系统[D]. 金达凤.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2]联合动力公司风电设备运维效率研究与改善[D]. 白文斌. 兰州大学, 2019(08)
  • [3]风力发电机传动链故障监测系统研究[D]. 郑彪. 华东理工大学, 2018(01)
  • [4]双罗主机齿轮箱高振动故障分析[J]. 林建伟,许木森,张猛.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7(12)
  • [5]新型螺杆抽油机设计与分析[D]. 王进. 西南石油大学, 2017(11)
  • [6]游梁式抽油机模块化生产方式研究[D]. 车新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7]煤矿带式输送机的优化控制与状态监测的研究[D]. 郑茂全. 西安科技大学, 2015(12)
  • [8]邢钢线材厂吐丝机齿轮箱振动问题的研究[D]. 马占猛. 北京工业大学, 2016(03)
  • [9]多工位笔头加工机床的关键部件的研究与设计[D]. 胡大威. 东华大学, 2014(09)
  • [10]新型链式抽油机研制与仿真研究[D]. 张银鸽. 吉林大学, 2014(09)

标签:;  ;  ;  ;  

美国LUFKIN减速机更换润滑油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