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璧山师范学校璧山实验中学

重庆璧山师范学校璧山实验中学

一、重庆市壁山师范学校 壁山实验中学(论文文献综述)

张媛媛[1](2017)在《中国近代实验小学发展史研究》文中提出实验小学是在中西教育文化交流中,为适应新式教育方法的试验和创造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新生事物,是中国近代教育实验活动的主要载体,是新理论、新方法的策源地,是推动中国近代小学教育改革的主要力量。中国近代的实验小学,萌芽于清末民初,兴起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在南京国民政府早期完成制度化,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为适应战时需要进行了特殊化改造。本文探析中国近代实验小学的产生、发展、变革历程,并列举各时期典型的实验小学,生动再现其教育实验活动。20世纪最初的15年,是中国近代教育实验思想的启蒙期,体现为以“科学”为特质的实验教育学理论和方法在中国的引入和传播,以及以“实践”为特质的对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整理。前者诞生于欧洲,后者扎根于本土,中西教育实验思想交流融合,为中国近代实验小学的产生做了理论上的铺垫,在这一背景下,兴学伊始的新式小学以及以教育实习训练为主要任务的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可以被视为萌芽状态的实验小学。1916-1926年,是中国近代实验小学的兴起时期。在国内,教育界积极响应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号召,致力于建设“民主”、“科学”的新教育。在国外,欧美教育革新实验蓬勃发展,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在中西方教育交流、融合中,实验主义教育哲学、科学教育实验方法、实验学校主张得到中国教育界推崇。在实验主义教育哲学的指引下,在中国开始出现一些以“试验”为办学宗旨的小学,从事于新教育方法的实验和创造工作,比如北京孔德学校。与此同时,各地师范附属小学普遍设立,在供给师范生实习外,从事于西方教育方法的引入和试行工作,并开始使用科学方法开展小问题实验,这类小学的杰出代表是东南大学附属小学。实验小学的兴起,推动中国近代教育实验运动进入第一次高潮,也使中国的新教育改革成为国际新教育运动的重要组成。1927-1936年,是中国近代实验小学的制度化时期。1927年江苏省教育厅率先将原来的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改组成为实验小学,并颁布相关法令,对实验小学的性质、职能、组织、师资、经费等做出制度性规定。一时间“实验小学”之声大躁,各地纷纷效仿,或改组附小,或筹备新校,省立、市立、县立各级实验小学,城市、乡村各类实验小学均大量出现。与此同时,教育行政机关以实验小学应重质而不重量为原则,对实验小学的设置标准、办学能力逐渐加强管理和监控,并且成立专门机构实施对教育实验的计划和统筹工作。除了江苏省立各实验小学外,各地有名的实验小学还有:上海市教育厅组建上海市立第一实验小学从事天才教育实验;江宁县燕子矶乡村实验小学从事乡村活教育和以乡村小学为乡村建设中心的实验;河南省教育厅按照教育部指令设立大花园小学从事义务教育实验;厦门大学实验小学遵照教育部指令从事课程标准实验。1937-1949年,是中国近代实验小学的曲折嬗变时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改变了实验小学原本正常的发展路径。在全面抗战的特殊形势下,国民政府颁布战时教育方案,要求学校教育应适应战时需要,将正常教育与战时特殊训练相结合。在小学教育领域,试行将义务教育与失学民众补习教育合二为一的国民教育制度,教育部统筹规划在指定区域开展国民教育实验。国民教育实验区的设置,是实验小学制度的延伸,将小学校的实验活动由儿童教育拓展至兼施失学民众补习教育,是战时特殊化了的实验小学,第一国民教育实验区的实验活动对如何在小学校开展国民教育做出了有力探索。

吴洪成,刘梦熙[2](2017)在《近代重庆中学教育述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重庆的新式中学教育兴办于19世纪90年代初,在此后近30年间得到较快的发展,展了丰富的办学活动,基本上奠定了现代中等教育发展的基础,通过以本文形式呈现典型中学的相关案例,分析重庆中学教育在区域社会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不仅可以深化对重庆近代教育史的认识,而且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近代内陆地区中学教育的主要特点,重庆近代中学教育演进历程的梳理和探讨有助于为当代中等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资源。

王艳[3](2016)在《清代词集序跋编年》文中研究说明序跋既是重要的文学作品,也是文学批评研究的重要文献,因此,历来受到大家的重视,具体到词集序跋,也是如此。随着词的发展和词集的刊刻,产生了大量的词集序跋,尤其是到了清代。清词号称中兴,其中最为重要的体现即为创作量巨大,清人刊刻了数量众多的词集,刊行时多邀人撰写序跋,这些词集序跋是研究清代词史、词学理论与词学批评的重要文献。学界或利用词集序跋研究词坛、词派、词人的生平与词学思想,或利用序跋考察词集的刊刻过程与词坛接受情况,或利用序跋研究词人群体的交游倡和,等等,都体现了大家对词集序跋文献的倚重。现有的清词集序跋汇编类资料较少,学界也多是对一些重要的序跋文献进行个案研究,用以阐述词派词家的文学观念,其中更多的则在清代词学研究中使用序跋文献,对清代词序跋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目前学界的成果并不多见,从总体上看,清词序跋研究还是一片有待精耕细作的沃土。清词集序跋文献较为零散,鉴于此,南京大学《全清词》编纂研究室冯乾先生编纂《清词序跋汇编》,嘉惠学林良多。《清词序跋汇编》以词集刊刻先后编次,一定程序上呈现了词集刊刻与序跋撰写的历时状态。不过该《汇编》并非措意于序跋的编年,我们觉得如能将清词序跋按照时代先后逐年编次,将有助于从历时态的角度认知理解序跋文献所呈现的词学观念。本编年重点参见冯乾先生的《清词序跋汇编》,另对未收入其中的词集序跋也尽可能地进行补充。我们希望对清词序跋文献的编年能充实清词学编年在序跋类文献上的缺失,并进一步丰富清代词学编年史的研究。当然,想要把清代词集中所有序跋完整辑录并编年,是非常有难度的,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也是值得欣喜的。

丁媚佼[4](2016)在《抗战时期重庆国民教育教师生存状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素质教育进程的推进,当前阶段的教育工作急需要充分重视学生的生命教育,同样也要重视教育工作者的现实需求。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及基础工作,国民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工作开展对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的生存状态需要受到政府、社会的重视。自1937年卢沟桥事变,从此拉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在中华民族的危机时刻,人民民族情怀日益浓厚,出现了集合整个国家的力量对抗入侵者。因而,“政教合一”、可以唤醒民智、推动抗战胜利的国民教育正式进入了历史的舞台。国民教育工作的开展其目标在于推动教育的普及化,开启民智。教育工作的广泛开展就要求具备充足的教育基础,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支持。在抗战过程中,面临着外国侵略的历史危机,国民教育实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在这一背景下依旧具有很多问题。国民教育的教育工作者社会地位低下、人员严重不足,难以解决特殊时期的教育要求。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其中重庆地区的教育是相对比较发达的,但是对于物质及待遇的无保障性等均会造成师资力量的大量削弱,然而物质待遇的低下是影响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在抗战期间,国民教育工作者的待遇非常低,难以解决其生存的基本需求。较低的待遇造成师资的严重匮乏,对教育工作者团队的稳定性及其专业素质的提升产生了负面影响。各级行政机构为了有效改善师资队伍的质量,积极推进国民教育工作,实行了多项举措,例如建设多层次的教育机制、采取检定机制,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难以实现理想成效。

王译[5](2015)在《吕凤子艺术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吕凤子(1886-1959),是我国着名的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他的艺术成就涉及绘画、书法、篆刻、诗词、画论、美术史等众多领域,是二十世纪杰出的艺术家。吕凤子1906年考入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成为近代中国培养的第一批艺术教育师资,他毕业后从事艺术教育事业长达五十多年之久,实践着他“尊异成异”的艺术教育理想。吕凤子一生的艺术教育实践可以分为在全国各地任教和创办私立正则学校两部分,在他一生的艺术教育活动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教育家和各行各业的人才,如徐悲鸿、刘海粟、张安治、杨守玉、张书旗、李可染等着名艺术家。吕凤子幼年入私塾接受传统儒家教育,少年中秀才,后来又进入新式学堂,他的知识结构连接着旧学和新学,他不仅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功底,融通儒释道,还对西方哲学思想颇为精通,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教育思想。研究吕凤子艺术的论文、专着较为丰富,但是吕凤子的艺术教育研究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从吕凤子一生的经历来看,他的心血更多的是投注在艺术教育上,教育才是他最大的人生理想,所以对于吕凤子的艺术教育进行一个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是有必要的。本文研究了吕凤子的家世和早年求学,吕凤子在全国各地任教的活动和他私人办学的实践,吕凤子的艺术教育思想和艺术教育的成就。本文写作以时间为序,以问题为导向,以考证为基础。在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到了一些含糊不清的疑点,对其重点进行考证研究,如吕凤子姓氏名号、家世、从苏州武备学堂退学原因、任教北京女高师的时间、是否被聘为北大画法研究会导师、创办大同周报、穷社、神州美术社的经过、辞职国立中央大学的始末、创办正则女校的缘起、正则学校的学制、艺术教育、美育等问题进行重点的研究和探讨。因为在这些问题上存在着前人没有发掘的新资料、前人研究的不够具体、深入以及各种说法互相矛盾的地方。

谢健[6](2015)在《抗战后乡村建设的复兴: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西实验区研究》文中认为近代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肇兴于20世纪以来对立国之争中的“以农立国”思想的实践。这一运动在20世纪30年代到达顶峰,并贯穿于整个民国时期。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是近代中国乡村建设史上的主导力量之一,从1926年的定县实验开始,一直致力于乡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抗战爆发前,平教会总部南迁长沙,抗战爆发后又到贵州,最后迁到重庆。在南迁过程中,平教会先后在湖南衡山、贵州定番、四川新都等地进行了乡村建设实验。抗战时期,在乡村建设实验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平教会于1940年在巴县歇马场创办了私立中国乡村建设育才院,计划为战后乡村建设培养人才。1946年,为实现扩大的县单位实验,并为省单位实验做准备,平教会在四川省的第三行政区建立起“巴璧实验区”,随后又扩大范围形成“华西实验区”。关于华西实验区的乡村建设,其主题、内容、重点、方法;与平教会之前进行的乡村建设实验的异同;这一时期平教会与国民政府的关系等问题,都是目前学术界尚未论证的,因此,本文在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璧山县新开放的档案及其他相关史料,首先以平教会兴办大学教育和华西实验区的乡村建设实践为主线,对华西实验区的乡村建设的历程与内容进行梳理,然后在梳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评价。本文的主要内容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即前言部分。文章首先介绍了选题缘起、依据,并对相关学术史进行了回顾。其次是介绍本文研究的问题、思路、方法及所使用的材料。第二部分,包括第一章、第二章。在本部分中,首先以平教会办理定县农村建设育才院为起点,对平教会办理大学教育的历史进行了梳理,通过结合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办学的历史和特色,对晏阳初等人的大学教育改革观点进行了总结。其次根据史料理清乡村建设学院的实习区和华西实验区的关系,并对平教会将乡村建设学院学生实习与华西实验区的乡村建设相结合做了详细讨论。第三部分,包括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本部分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介绍华西实验区的组织体系、管理规则、人事制度等组织内容;二是对解放前华西实验区乡村建设中的教育、经济、卫生、调查、自卫等内容进行考察,这是本文的重点内容,也是本文的核心所在;三是对解放后华西实验区的工作、历史命运进行了相关考察,最终完整的展现了华西实验区从建立到结束的全过程。第四部分,即文章的第七章、第八章。本部分可以看做是全文的结尾部分,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对华西实验区乡村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总结,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华西实验区的缺陷与不足。其次是在既有史实的基础上结合现实因素,重评华西实验区乡村建设的历史。

罗怡立[7](2015)在《抗战时期江津白沙文化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末民初,江津白沙镇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工商业繁荣发展的局面,随之兴办近代教育,尤其特别是女子教育走在川东前列。1933年10月10日在白沙镇驴溪半岛成立了由高显鉴倡议的四川平民教育实验区江津实验区,扩大了白沙镇的社会教育,并在余后几年不断发展。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日战争爆发,日本侵略者狂轰滥炸,企图迅速灭亡中国。随着战事的推进,国民政府为保存国根文脉,作出了西迁的战略性决定,重要政府机构及大批科教文卫机构纷纷迁到重庆。重庆由战前一个中等城市转变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为战时首都,1940年9月6日定为陪都。为了迫使国民政府投降,日本侵略者不惜发动长达五年的“重庆大轰炸”,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为了坚持长久抗战及减少伤亡,重庆市府发布疏散命令,将重庆市区人口疏散迁移到重庆郊区和区县。以1939年“五·三”“五·四”大轰炸为转折点,一大批科教文卫机构疏散迁移到白沙区,众多文化教育界名流和师生汇聚并融入白沙,创办文教机构,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形成了白沙文化区。白沙文化区的形成,不仅保存了和发展了中国教育事业,而且源源不断地向战场提供物质和精神动力,甚至为战后重建打下了坚实基础,作出了重大贡献。文章以抗战时期白沙文化区为研究对象,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简述现阶段关于白沙文化区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为白沙文化区形成的因素与条件,从白沙商贸经济、教育基础、成立的四川平民教育促进会江津实验区和白沙本土人士四方面出发,论述白沙文化区形成的背景。第三部分白沙文化区的形成概况,试图通过对白沙成为战时首都重庆疏散区和白沙文化区的形成的概述,复原白沙文化区的形成过程。第四部分为白沙文化区的特征,在通过对其形成前后的教育文化状况进行纵横向比较和分析,归纳出属于白沙文化区较为鲜明的特点。第五部分白沙文化区的影响,主要分析白沙文化区的形成对白沙经济社会、民众及抗战的作用,并指出其局限性。

袁从秀[8](2014)在《民国时期四川教育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过渡和转型期,它是继晚清以来中西文化激烈碰撞,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变革与动荡的时期,而教育是变迁中最为敏感的神经。民国教育在新旧教育的冲撞中实现向新教育的发展与蜕变,书写了中国教育史上辉煌的篇章。四川教育在民国教育史上具有突出之地位和鲜明之特点,特别是抗战时期,为保存中国教育文化命脉可谓功勋卓着,因此民国四川教育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而目前学界对民国教育的研究虽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但多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教育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缺乏多视阈下的、多学科结合的研究,且专注于民国四川地区的教育成果为数尚少。因此对民国时期四川教育地理的研究,不仅可丰富民国史的研究内容,而且亦有利于历史教育地理理论的深入发展。本研究以民国时期四川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学校和部分社会教育机构作为切入点,探讨了民国时期四川教育发展,尤其是学校分布变迁的历史和时空特点,分析了民国时期学校分布变迁的原因,由此总结民国四川教育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1912-1937年,四川地区小学发展较为迅速,抗战前有学校24474所,但分布极不均衡,第二区、第十一区、第十二区小学数各超过2000所,在全省具有明显的数量优势。井研、南充、安岳、南部、泸县等32县学校数各超过200校,而西康地区小学仅25所。抗战前中学197所,较清末数量大增,且种类齐全,分布广泛,但以初级中学为主体,分布地区不均衡,61个县(局)无中学。中等师范学校1936年有38所,分师范学校、简易师范学校和简易乡村师范学校三大类,并有国立、省立、县立、区立、联立、私立等多种办学形式,分布均衡,但师范学校数量甚少。抗战前中等职业学校有40所,学校层次和类型全面,有高初级合设的职业学校、单设的高级职业学校或初级职业学校,有省立、县立和私立等办学形式,其中以县立为主,私立为辅,但职业学校地区分布不均衡,第三区独占鳌头,第一区次之,130县(局)中无职业学校。高等教育学校在部备案的仅3所,且集中分布于成都和重庆,四川高等教育学校数量居全国中下。1938-1945年,由于国民教育制度的推行和抗战人口、机构的大量内迁,四川小学学校数迅猛增加至54049校,第三区学校绝对数位居各区前列,成都、重庆国民教育成就瞩目,但各行政区差异突出,中心学校和国民学校总数在2000所以上的行政区有第二、三、十、十一、十二区,而第十六区学校仅122所;西康省学校分布更为不均,西康第二区、第三区在康省居绝对优势,雅安县和冕宁县在西康遥遥领先。抗战时期四川中学达到304所,国立中学异军突起,私立中学大增,但县立中学仍居主导。中等师范学校52所,以省立和县立为主,分布较为均衡。中等职业学校67所,新增国立职业学校,但职业学校在中等教育中居弱势地位,且主要分于成都、重庆两地。高等教育在抗战时期获得跨越式发展,在川高校有68所,四川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中心。1946-1949年,四川教育受内战影响,小学学校数下降至24487所。1946年中学学校599所,其中私立中学数量占据绝对优势,县立中学以初级中学为主体,中学分布仍严重不均,西康地区的22县无中学。中等师范学校104所,以省立和县立为主,学校分布相对均衡。中等职业学校96所,西康的职业教育兴起并有所发展。高等教育因学校复员,高校数量减少至24所,成渝周边地区和西康地区的高等教育逐渐发展起来。这一时期成、渝地区仍是四川教育中心地区,西昌和雅安成为西康地区的教育中心。1949年解放前夕,因财政困难和内政缘故,学校数量减少、规模缩水,甚至停课停校,四川各类教育萎缩。从时段分布上看,民国时期四川教育经历了近代教育的初步发展(1912-1937年)、兴盛(1938-1945年)和渐趋衰萎(1946-1949年)三个时期。从空间分布看,民国四川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动态变化的教育中心、教育次中心和教育边缘区,其趋势是教育中心区在东移中不断扩大,教育边缘区却不断向西部高原区收缩;相对于人口数而言,教育中心、教育次中心、教育边缘区的学校设置都不尽合理。自然地理环境、人口数量、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政治因素、民族结构和教育文化基础是影响民国四川学校分布变迁的主要原因。学校数量较多的是平原丘陵地区、人口数量多而集中的地区、大河流域或公路交通便利的地区、经济状况良好的地区、具有良好的教育文化基础的地区,或邻近重庆、成都两大城市的地区;学校数量少的是山地、高原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纵向上,自汉晋以来四川教育中心逐渐东扩南展;横向上,民国四川学校分布优势凸显,学校数位居全国前茅。民国四川教育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之地位,其在承传与创新中实现了由传统教育向近代新式教育的蜕变;抗战时期为保存中国教育文化命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为代表的教育思想家在四川践行教育新理念,进行了中国教育道路的有益探索;四川成为西部教育发展的领头羊,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东西部教育的差距。本研究在复原民国时期四川学校分布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了计量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和历史学、地理学、教育学、区域研究等理论,对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学校的分布按阶段分别统计和分析,同时进行四川区域之间、四川与其它省区纵横向比较研究。通过研究认为,民国时期四川区域内由于受各种地理要素的影响,教育发展虽不平衡,但民国四川教育成就瞩目,学校数量优势明显,民国四川教育是中国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

黄雪垠[9](2013)在《四川省政府行政现代化研究(1935~1945)》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中国的政府管理技术经历了从传统行政向现代行政的转型。1935年川政统一后,四川省政府是抗战时期建制最完整、资源最丰富的地方政府,其行政现代化过程具有典型的样本意义。在这期间,四川省政治中央化逐步完成,军阀统治的防区制被废除,现代行政组织逐步健全,政府职能渐次扩展,人事与财务管理日趋制度化,行政管理技术不断改进。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梳理1935年到1945年间四川省政府在“组织与职、能”、“人事与制度”、“文本与实际”、“决策与制约”等方面的变化过程,关注政府运行中的具体问题及其成因,以探究政府行政现代化的曲折进程及其绩效与制约四川省行政现代化是在中央政府行政改革与川政统一的背景下推行的,目的是要改变割裂、落后的行政实况,成为真正的“民族复兴根据地”。通过省府内部机构设置与基层行政网络建设,政府对社会的控制能力大为加强,同时现代型政府的服务职能也逐步扩展。规范性的人事制度虽然建立,行政人员的素质与行政技能也有所提高,但仍未摆脱政治派系的干扰与传统用人制度的积习。经过统一与整理后的财务制度逐步规范,但因为非生产性支出过多导致地方建设缓慢;财权与事权的分离破坏了财政制度的完整性;过度动员则进一步过重了人民负担,降低了政府的经济绩效。合署办公与公文改良促进了政府内部运转的效率。通过比较政府在粮食问题与田赋征实上不同的应对,表明随着行政变革的推广与深入,四川省政府的行政实效也相应提高。省府主席张群开明的行政思想及其与临时参议会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在顺利地完成支援抗战任务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政府行政现代化的进程。本文认为,现代化趋向是1935声到1945年间四川省政府行政改革的主要方向,但由于政治利益博弈、异质的行政风格、行政监督的缺位、特殊的战时体制以及国民党弱势“统治型执政党”的执政模式等因素,使四川省行政现代化的发展受到了制约和阻碍。四川省行政现代化的变革,也为中国政治现代化提供了难得的经验与试错机会:以张群为首的省政府与民意机关之间的良好互动,给政府与社会的融合提供了实验性的有用经验;滞后的制度建设与低下的经济绩效无法满足基于抗战而广泛动员起来的社会需求,加重了民众对政府的失望情绪,引发政府权威资源的流失,导致政治不稳定。

李良[10](2013)在《历史时期重庆城镇景观研究》文中认为城镇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基础,良好的城镇景观布局及景观形态能够带来舒适、惬意、宜居的居住环境,这正是城镇建设的终极目标。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摸索,很多学者对当前的城镇建设提出诟病,指出生态、宜居、诗意、个性、文化才是城镇景观的必备素质,历史时期中国的一些城镇在这些方面均很出色。重庆城镇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是西南经济开发与城镇规划的风向标。区域内有1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保存了大量历史景观遗存,景观类型多样。参照景观遗存与历史文献记载等资料,可以勾勒出历史时期重庆城镇景观的面貌。因此,本文以重庆为研究区域。以景观学和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重庆城镇历史时期的城镇景观格局、自然景观要素、人文景观要素、景观结构等进行复原,建立若干景观横切面,并分析不同时期的景观特征;对其演变的动态规律进行研究,以期理解历史时期的景观面貌,衔接重庆城镇景观的历史文脉,希望能够对重庆城镇景观建设提供参考和帮助,也为全国城镇的建设提供借鉴。对历史时期重庆城镇景观面貌的复原,主要是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搜寻有价值的材料,加以归纳、推理,甄别后加以使用,力求景观复原尽量接近真实。但对唐宋以前城镇景观的记载十分匮乏,则需要运用考古材料更客观、准确地认识历史。通过实地探查,可以发现一些历史景观遗迹,特别是山、水等自然景观要素,以及重庆城镇保存良好的古建筑、石刻、街道等。并通过田野考察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修正传世文献的谬误之处,使研究成果更加准确。再运用图样、表格、地图等形式直观展示历史时期城镇景观的面貌,也使研究成果更具科学性与说服力。本文分为以下三个部分,一是复原历史时期的城镇景观,包括景观格局、自然景观要素、人文景观要素、景观结构等内容,在复原的基础上总结不同时期城镇景观的特征并探究景观变迁的规律。二是对现留存历史城镇景观的现状进行研究,探讨其价值。三是反思城镇景观的构建;现代与传统,一般与个性的关系。

二、重庆市壁山师范学校 壁山实验中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庆市壁山师范学校 壁山实验中学(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近代实验小学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二、中国近代实验小学发展历史的分期
        (一)对“实验小学”概念的界定
        (二)中国近代实验小学发展历史的分期
    三、相关研究现状
        (一)实验小学及其发展历史的研究
        (二)小学教育实验活动的研究
        (三)小学教育实验家的研究
        (四)中国近代小学教育史的研究
    四、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主要研究内容
        (二)主要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
第1章 近代实验小学的萌芽(1900-1915)
    1.1 近代实验小学萌芽的背景
        1.1.1 近代教育实验理论在欧洲的诞生
        1.1.2 教育实验理论在中国的引入和传播
    1.2 清末民初的“实验小学”
        1.2.1 从事改革传统小学教育实验的新式小学
        1.2.2 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1.3 实验小学萌芽时期的评价
        1.3.1 地方士绅是创办实验小学的主体
        1.3.2 实验小学自身并不能代表清末民初小学教育的发展实况
        1.3.3 实验小学教育实验的实践效益高于其学术价值
    本章小结
第2章 近代实验小学的兴起(1916-1926)
    2.1 近代实验小学兴起的背景
        2.1.1 科学教育思潮推动教育研究的科学化
        2.1.2 实验主义为教育科学研究提供哲学根据和方法指导
    2.2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实验小学
    2.3 孔德学校及其教育改革实验
        2.3.1 孔德学校概况
        2.3.2 孔德学校的新教育实验
        2.3.3 孔德学校的影响及评价
    2.4 商务印书馆私立尚公小学校
        2.4.1 尚公小学概况
        2.4.2 教学方法实验
        2.4.3 学生自治实验
        2.4.4 尚公小学的影响及评价
    2.5 东大附小(南高师附小)及其教学改革实验
        2.5.1 东大附小(南高师附小)概况
        2.5.2 学级编制实验
        2.5.3 设计教学实验
        2.5.4 其它科学实验
        2.5.5 东大附小的影响及评价
    2.6 该时期实验小学的评价
        2.6.1 实验小学是对儿童中心主义教育的实践探索
        2.6.2 教育学术团体成为领导教育实验的主要力量
        2.6.3 小学教育实验是对国际新教育运动的积极响应
    本章小结
第3章 近代实验小学的制度化(1927-1936)
    3.1 近代实验小学制度的确立
        3.1.1 实验小学制度的酝酿和提倡
        3.1.2 实验小学制度的创设和试行
        3.1.3 实验小学制度的调整和完善
    3.2 近代实验小学制度的内容
        3.2.1 实验小学的设置及管理
        3.2.2 实验小学的职能
        3.2.3 实验小学的师资与经费
    3.3 上海市立第一实验小学
        3.3.1 上海第一市立实验小学实验背景
        3.3.2 天才儿童的选拔
        3.3.3 天才教育实验的实施
        3.3.4 上海市立第一实验小学的影响及评价
    3.4 燕子矶实验小学
        3.4.1 燕子矶实验小学概况
        3.4.2 生活教育实验
        3.4.3 以乡村小学为改造乡村社会中心的实验
        3.4.4 燕子矶实验小学的影响及评价
    3.5 大花园实验小学
        3.5.1 大花园实验小学概况
        3.5.2 环境单元活动教学实验
        3.5.3 自由阅读教学实验
        3.5.4 算术科单元活动教学实验
        3.5.5 大花园实验小学的影响及评价
    3.6 厦门大学实验小学
        3.6.1 厦门大学实验小学概况
        3.6.2 部颁暂行课程标准实验
        3.6.3 文纳特卡制教学法实验
        3.6.4 厦门大学实验小学的影响及评价
    3.7 近代实验小学制度化时期的评价
        3.7.1 实验小学制度的评价
        3.7.2 实验小学职能的评价
    本章小结
第4章 近代实验小学的曲折嬗变时期(1937-1949)
    4.1 近代实验小学曲折嬗变的背景
        4.1.1 国民政府颁布战时教育方案
        4.1.2 国民政府制定国民教育政策
        4.1.3 教育部拟定国民教育分区实验计划
    4.2 璧山县城东乡国民教育实验学校
        4.2.1 璧山县城东乡国民教育实验学校概况
        4.2.2 失学民众补习教育的实验
        4.2.3 主“音”基本字汇研究实验
        4.2.4 国民教育实验学校的影响和评价
    4.3 教育部统筹国民教育实验区小学国语、常识配合教学实验
        4.3.1 小学国语常识配合教学实验背景
        4.3.2 小学国语常识配合教学实验计划
        4.3.3 小学国语常识配合教学实际
        4.3.4 小学国语常识配合教学评价
    4.4 抗日战争时期实验小学的评价
        4.4.1 国民教育制度是新县制的产物,其显着特征是政教合一
        4.4.2 国民学校教师是国民教育实验的主力
        4.4.3 国民教育实验是由教育部统筹实施的大范围的实验
    4.5 余论:解放战争时期实验小学的状况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清代词集序跋编年(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本文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难点
顺治元年甲申1644
顺治二年乙酉1645
顺治三年丙戌1646
顺治四年丁亥1647
顺治五年戊子1648
顺治六年己丑1649
顺治七年庚寅1650
顺治八年辛卯1651
顺治九年壬辰1652
顺治十年癸巳1653
顺治十一年甲午1654
顺治十二年乙未1655
顺治十三年丙申1656
顺治十四年丁酉1657
顺治十五年戊戌1658
顺治十六年己亥1659
顺治十七年庚子1660
顺治十八年辛丑1661
康熙元年壬寅1662
康熙二年癸卯1663
康熙三年甲辰1664
康熙四年乙巳1665
康熙五年丙午1666
康熙六年丁未1667
康熙七年壬寅1668
康熙八年己酉1669
康熙九年庚戌1670
康熙十年辛亥1671
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
康熙十二年癸丑1673
康熙十三年甲寅1674
康熙十四年乙卯1675
康熙十五年丙辰1676
康熙十六年丁巳1677
康熙十七年戊午1678
康熙十八年己未1679
康熙十九年庚申1680
康熙二十年辛酉1681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1682
康熙二十二年癸亥1683
康熙二十三年甲子1684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1685
康熙二十五年丙寅1686
康熙二十六年丁卯1687
康熙二十七年戊辰1688
康熙二十八年己巳1689
康熙二十九年庚午1690
康熙三十年辛未1691
康熙三十一年壬申1692
康熙三十二年癸酉1693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1694
康熙三十四年乙亥1695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1696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1697
康熙三十七年戊寅1698
康熙三十八年己卯1699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1700
康熙四十年辛巳1701
康熙四十一年壬午1702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1703
康熙四十三年甲申1704
康熙四十四年乙酉1705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1706
康熙四十六年丁亥1707
康熙四十七年戊子1708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1709
康熙四十九年庚寅1710
康熙五十年辛卯1711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1712
康熙五十二年癸巳1713
康熙五十三年甲午1714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1715
康熙五十五年丙申1716
康熙五十六年丁酉1717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1718
康熙五十八年己亥1719
康熙五十九年庚子1720
康熙六十年辛丑1721
康熙六十一年壬寅1722
雍正元年癸卯1723
雍正二年甲辰1724
雍正三年乙巳1725
雍正四年丙午1726
雍正五年丁未1727
雍正六年戊申1728
雍正七年己酉1729
雍正八年庚戌1730
雍正九年辛亥1731
雍正十年壬子1732
雍正十一年癸丑1733
雍正十二年甲寅1734
雍正十三年乙卯1735
乾隆元年丙辰1736
乾隆二年丁巳1737
乾隆三年戊午1738
乾隆四年己未1739
乾隆五年庚申1740
乾隆六年辛酉1741
乾隆七年壬戌1742
乾隆八年癸亥1743
乾隆九年甲子1744
乾隆十年乙丑1745
乾隆十一年丙寅1746
乾隆十二年丁卯1747
乾隆十三年戊辰1748
乾隆十四年己巳1749
乾隆十五年庚午1750
乾隆十六年辛未1751
乾隆十七年壬申1752
乾隆十八年癸酉1753
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
乾隆二十年乙亥1755
乾隆二十一年丙子1756
乾隆二十二年丁丑1757
乾隆二十三年戊寅1758
乾隆二十四年己卯1759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1760
乾隆二十六年辛巳1761
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1763
乾隆二十九年甲申1764
乾隆三十年乙酉1765
乾隆三十一年丙戌1766
乾隆三十二年丁亥1767
乾隆三十三年戊子1768
乾隆三十四年己丑1769
乾隆三十五年庚寅1770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1771
乾隆三十七年壬辰1772
乾隆三十八年癸巳1773
乾隆三十九年甲午1774
乾隆四十年乙未1775
乾隆四十一年丙申1776
乾隆四十二年丁酉1777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1778
乾隆四十四年己亥1779
乾隆四十五年庚子1780
乾隆四十六年辛丑1781
乾隆四十七年壬寅1782
乾隆四十八年癸卯1783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
乾隆五十年乙巳1785
乾隆五十一年丙午1786
乾隆五十二年丁未1787
乾隆五十三年戊申1788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1789
乾隆五十五年庚戌1790
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1793
乾隆五十九年甲寅1794
乾隆六十年乙卯1795
嘉庆元年丙辰1796
嘉庆二年丁巳1797
嘉庆三年戊午1798
嘉庆四年己未1799
嘉庆五年庚申1800
嘉庆六年辛酉1801
嘉庆七年壬戌1802
嘉庆八年癸亥1803
嘉庆九年甲子1804
嘉庆十年乙丑1805
嘉庆十一年丙寅1806
嘉庆十二年丁卯1807
嘉庆十三年戊辰1808
嘉庆十四年己巳1809
嘉庆十五年庚午1810
嘉庆十六年辛未1811
嘉庆十七年壬申1812
嘉庆十八年癸酉1813
嘉庆十九年甲戌1814
嘉庆二十年乙亥1815
嘉庆二十一年丙子1816
嘉庆二十二年丁丑1817
嘉庆二十三年戊寅1818
嘉庆二十四年己卯1819
嘉庆二十五年庚辰1820
道光元年辛巳1821
道光二年壬午1822
道光三年癸未1823
道光四年甲申1824
道光五年乙酉1825
道光六年丙戌1826
道光七年丁亥1827
道光八年戊子1828
道光九年己丑1829
道光十年庚寅1830
道光十一年辛卯1831
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
道光十三年癸巳1833
道光十四年甲午1834
道光十五年乙未1835
道光十六年丙申1836
道光十七年丁酉1837
道光十八年戊戌1838
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
道光二十年庚子1840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1841
道光二十二年壬寅1842
道光二十三年癸卯1843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1844
道光二十五年乙巳1845
道光二十六年丙午1846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1847
道光二十八年戊申1848
道光二十九年己酉1849
道光三十年庚戌1850
咸丰元年辛亥1851
咸丰二年壬子1852
咸丰三年癸丑1853
咸丰四年甲寅1854
咸丰五年乙卯1855
咸丰六年丙辰1856
咸丰七年丁巳1857
咸丰八年戊午1858
咸丰九年己未1859
咸丰十年庚申1860
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
同治元年壬戌1862
同治二年癸亥1863
同治三年甲子1864
同治四年乙丑1865
同治五年丙寅1866
同治六年丁卯1867
同治七年戊辰1868
同治八年己巳1869
同治九年庚午1870
同治十年 辛未 1871
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
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
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
光绪一年乙亥1875
光绪二年丙子1876
光绪三年丁丑1877
光绪四年戊寅1878
光绪五年己卯1879
光绪六年庚辰1880
光绪七年辛巳1881
光绪八年壬午1882
光绪九年癸未1883
光绪十年甲申1884
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
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
光绪十三年 丁亥 1887
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
光绪十五年乙丑1889
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
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
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
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
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
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
光绪二十五年乙亥1899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
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1905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1906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907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1908
宣统元年乙酉1909
宣统二年庚戌1910
宣统三年辛亥1911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抗战时期重庆国民教育教师生存状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价值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法
        1.4.2 历史分析法
        1.4.3 比较分析法
    1.5 创新之处
2 战时国民教育教师生存状态的概念及研究概况
    2.1 战前国民教育概况
    2.2 抗战时期国民教育的发展实况
        2.2.1 义务教育阶段
        2.2.2 国民教育阶段
    2.3 战时国民教育教师生存状态的概念
    2.4 抗战时期重庆国民教育的发展状况
3 抗战时期重庆国民教育教师群体的结构实况
    3.1 政府关于国民教育教员的资格认定
    3.2 现实的国民教育教员资格状况
    3.3 国民教育教师的年龄、性别、籍贯、学历结构
4 战时重庆国民教育教师群体的待遇状况
    4.1 重庆时期国民教育教员薪酬制度的演变
        4.1.1 工资待遇
        4.1.2 福利待遇
    4.2 战时重庆国民教育教员待遇的现实状况
        4.2.1 外人对于国民教育教员待遇的观察
        4.2.2 国民教育教员自身对待遇状况的观察
        4.2.3 战时重庆国民教育教员待遇实况
    4.3 国民教育教师待遇低下的原因分析以及改进措施
        4.3.1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影响
        4.3.2 教育经费来源的不稳定以及缺乏
        4.3.3 教育经费管理混乱
        4.3.4 教育经费的分配不合理
    4.4 待遇的低下对教育的影响分析
        4.4.1 影响教师职业的稳定性
        4.4.2 影响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4.4.3 改进措施
5 战时重庆国民教育教师群体聘用制度
    5.1 战时重庆国民教育教员的培养渠道及聘任制度
        5.1.1 战时重庆国民教育教员的培养
        5.1.2 教师的聘用制度
    5.2 教育当局为提高师资质量所进行的努力及效果
        5.2.1 登记、检定
        5.2.2 进修方面
    5.3 师资改善举措效果较差成因
        5.3.1 国民教育师资需求的急剧扩张
        5.3.2 国民教育教师职位的不稳定
        5.3.3 环境质量对教育工作者进修产生重要影响
        5.3.4 国民教育机制不合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5)吕凤子艺术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的背景和依据
    2 选题的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2.1 研究现状
        2.2 文献综述
    3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4 课题的研究方法与内容
        4.1 研究方法
        4.2 研究内容
第—章 吕凤子的家世和早年求学
    1.1 吕凤子家世考
    1.2 弃武从文的经历考
        1.2.1 从私塾到学堂
        1.2.2 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求学
第二章 吕凤子的任教实践
    2.1 北京女子高等师范任教考
    2.2 辞职国立中央大学原因考
    2.3 国立艺专任教考
第三章 吕凤子的办学实践
    3.1 上海神州美术社、穷社和被学界忽略的上海大同学社
    3.2 正则学校的创办历程与学制考
    3.3 艺术教育在正则学校各科的实施
    3.4 美育在全校的实施
    3.5 正则学校艺术教育的特点
第四章 吕凤子的艺术教育思想
    4.1 思想的背景与渊源
    4.2 论文、着作与演讲稿
    4.3 艺术教育的本意、目的和方法
第五章 吕凤子艺术教育的成就
    5.1 教育的结晶
        5.1.1 正则绣的创造、创作与命名
        5.1.2 正则绣的艺术特征与传承
    5.2 培养的人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吕凤子艺术教育年表
    附录2:凤先生和他的艺术教育——吕凤子学生及后人访谈录(部分摘录)
    附录3:图片资料补充
        1、《丹阳新桥吕氏族谱》中,吕凤子所做《七修序》
        2、《丹阳新桥吕氏族谱》中韩国钧为友人吕凤子做的《七修族谱序》
        3、吕凤子所着《中国画义释》手抄本
        4、南京图书馆民国文献馆中所查的《国立中央大学教职目录——教育学院》
        5、吕凤子的着作和研究着作书影
        6、《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卅一年毕业纪念册》中的教职员一览表
        7、《正则艺友集》中的正则学校教师名录
        8、《正则艺友集》中的联系上的正则艺友总名录
        9、《正则艺友集》中的正则艺专艺友录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6)抗战后乡村建设的复兴: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西实验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缘起与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情况
    三、资料来源与拟解决问题
第一章 私立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的缘起与成立
    一、平教会兴办大学教育的初步探索——定县农村建设育才院
    二、平教会南迁与衡山师范校的创办
    三、乡村建设育才院的成立与发展
    四、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的办学情形
第二章 从乡村建设学院实习区到乡村建设实验区
    一、“社会实验室”——璧山实习区的设立
    二、歇马“研习区”的建立
    三、从巴璧实验区到华西实验区组织结构的演变
    四、乡村建设学院学生实习与华西实验区乡村建设的结合
第三章 华西实验区的组织结构、建设计划与人事制度
    一、华西实验区的建设目标与组织结构
    二、乡村建设计划的制定
    三、华西实验区的经费考察
    四、工作人员的选拔与训练
    五、工作人员管理规则
第四章 华西试验区的乡村建设内容(上)
    一、设立社学区——基层建设组织的划定
    二、农村扫盲教育运动的开展
    三、农村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四、农村手工业合作组织的建立
    五、未完成的事业:华西实验区创办社田与减租工作
第五章 华西试验区的乡村建设内容(下)
    一、卫生及常见疾病防治工作
    二、社会调查工作
    三、编辑出版工作
    四、农村自卫工作
第六章 扩大、解散与平反:乡村建设学院与华西实验区的历史命运
    一、解放后的工作范围的扩大及工作总结会的召开
    二、乡村建设学院和华西试验区的结束
    三、晏阳初回国访问与平教会的平反
第七章 华西实验区乡村建设工作的缺陷与不足
    一、华西实验区的困难与问题
    二、工作人员的问题
第八章 结束语:华西实验区乡村建设运动的评价
    一、当时的社会评价情况
    二、为完成建国而进行的实验:华西实验再评价
    三、华西实验区乡村建设与“三农”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7)抗战时期江津白沙文化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绪论
    1.1 课题的学术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理论与方法
    1.4 文章的逻辑结构
2.白沙文化区形成的历史因素与条件
    2.1 繁荣的川东商贸大镇
        2.1.1 优越的地理位置
        2.1.2 繁荣的商业经济
        2.1.3 白沙商会的成立
    2.2 清末以来扎实的教育基础
    2.3 四川平民教育促进会江津实验区
        2.3.1 实验区的成立
        2.3.2 实验区的主要工作
        2.3.3 实验区对白沙教育的推进
    2.4 白沙本土人士对教育的支持
        2.4.1 地方绅商的办学传统
        2.4.2 重返故乡与服务乡梓
3.白沙文化区形成的概况
    3.1 白沙成为战时首都重庆疏散区
        3.1.1 陪都的确立及重庆大轰炸后的疏迁
        3.1.2 白沙成为疏散迁移聚集地的原因
        3.1.3 疏散迁移的重要机构云集白沙
        3.1.4 创办的教育机构
    3.2 白沙文化区的形成
        3.2.1 白沙行政区域的调整及文化区雏形的出现
        3.2.2 文化区机能组织中心——白沙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的成立
        3.2.3 白沙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的主要活动
    3.3 白沙文化区新生的文化团体
4.白沙文化区的特征
    4.1 完整的女子教育体系
    4.2 发达的中等教育
        4.2.1 中等学校数量的增加及质量的提升
        4.2.2 白沙设立统一招考分处
    4.3 独特的大学先修教育
        4.3.1 大学先修班制度的由来
        4.3.2 白沙教育部特设大学先修班
    4.4 成熟的社会教育体系
5.白沙文化区的影响及不足
    5.1 促进了白沙区民众文化素质的提升
        5.1.1 白沙区教育的发展
        5.1.2 白沙区人.教育程度
    5.2 推动了白沙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5.3 对抗战的贡献
        5.3.1 宣传抗战
        5.3.2 捐献以支持抗战
        5.3.3 慰问及参军
    5.4 不足之处
6.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8)民国时期四川教育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及问题阐释
        1. 四川的地理范围
        2. "教育"与"历史教育地理"
        3. 民国教育的分期问题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1912—1937年四川之学校分布
    第一节 初等教育之学校分布
        一、小学发展概况
        二、小学学校分布及其特点
    第二节 中等教育之学校分布
        一、中学教育
        二、中等师范教育
        三、中等职业教育
    第三节 高等教育之学校分布
        一、发展概况
        二、学校分布及其特点
    第四节 社会教育之机构分布
        一、发展概况
        二、机构分布及其特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1938—1945年四川之学校分布
    第一节 初等教育之学校分布
        一、小学发展概况
        二、小学学校分布及其特点
    第二节 中等教育之学校分布
        一、中学教育
        二、中等师范教育
        三、中等职业教育
    第三节 高等教育之学校分布
        一、发展概况
        二、学校分布及其特点
    第四节 社会教育之机构分布
        一、发展概况
        二、机构分布及其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946—1949年四川之学校分布
    第一节 初等教育之学校分布
        一、小学发展概况
        二、小学学校分布及其特点
    第二节 中等教育之学校分布
        一、中学教育
        二、中等师范教育
        三、中等职业教育
    第三节 高等教育之学校分布
        一、发展概况
        二、学校分布及其特点
    第四节 社会教育之发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国时期四川学校分布的时空特点及其原因分析
    第一节 民国时期四川学校分布的时空特点
        一、时段性特点
        二、空间性特点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四川学校分布变迁的原因分析
        一、自然地理环境
        二、人口数量
        三、交通条件
        四、经济发展
        五、政治因素
        六、民族结构
        七、教育文化基础
    本章小结
结语
    一、四川教育空间分布的纵横向比较
    二、民国四川教育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附件

(9)四川省政府行政现代化研究(1935~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政府史的研究意义
    二、选题缘由和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论文思路及分析框架
第一章 四川省政府行政现代化的背景和基础
    第一节 民国时期省制改革的历程与动因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省制改革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省级政府行政区划调整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省级政府行政体制变革
        四、民国时期省制改革动因的检讨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政府理论及实践
        一、从“政体学”到“行政学”
        二、行政效率研究会及其活动
        三、政府运行方式改革的实践
    第三节 四川省政府行政现代化的基础
        一、防区制时期四川省行政实况
        二、四川省政中央化的过程
    小结
第二章 四川省行政网络构建及政府职能扩展
    第一节 川政统一前省政府的更迭
    第二节 川政统一后省政府的制度构建
        一、省主席及省府委员会
        二、省政府内部机构的设置
        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设置
    第三节 基层行政网络的构建与控制职能的强化
        一、县级政府权力的强化
        二、县以下行政网络的构建与延伸
    第四节 警政网络的铺设与管理职能的强化
        一、警察制度网络的建立
        二、保安处对社会的管理
    第五节 社会服务职能的逐步扩展
        一、交通建设
        二、农村合作事业
        三、公共卫生体系
        四、社会救济与福利事业
        五、社会风俗改良
    小结
第三章 四川省政府人事行政的运作及困境
    第一节 省府对县长人事控制权的收回
    第二节 行政人员训练与行政技能养成
        一、县政人员训练
        二、“专才”型行政人员训练
        三、基层行政人员训练
        四、地方行政干部训练
    第三节 行政人员的任用及考核
        一、县长的任用与考核
        二、普通公务员的任用与考核
        三、乡镇行政人员的选用与考核
    第四节 人事行政实况的分析与检讨
        一、人事行政现代性的体现
        二、人事行政现代化的困境
    小结
第四章 四川省政府财务行政的规范与失范
    第一节 财政的统一与初步整理
        一、调整财务行政机关
        二、整理公债,清理债务
        三、整理金融,收回地钞
        四、整理税收系统
    第二节 规范性财政制度的建立
        一、计划财政制度的实施
        二、财务监督制度的推行
        三、县市地方财政系统的规范
    第三节 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分析
        一、财政收入情况的分析
        二、财政支出情况的分析
    第四节 财政制度的失范及检讨
        一、“裕税”还是“恤商”的艰难抉择
        二、“财权”、“事权”失衡挫伤经济绩效
    小结
第五章 四川省政府行政实效考察
    第一节 合署办公的效率考察
        一、省务会议、联席办公会议、行政会议
        二、合署办公时期机构的变化
        三、合署办公时期行政经费的变化
    第二节 公文处理的效率考察
        一、公文程序的规范与简化
        二、公文程式的改良与竞赛
        三、政府之间公文往来的实效
    第三节 处理粮食危机的能力考察
        一、粮食危机的爆发及程度
        二、政府对危机处理失当的检讨
    第四节 推行田赋征实的能力考察
        一、田赋征实的实施
        二、出现问题的应对
        三、田赋征实的成效
    小结
第六章 其他重要因素对四川省行政现代化的影响
    第一节 省主席张群行政思想的影响
        一、张群的地方行政经验
        二、张群行政思想的分析
        三、张群行政思想的评价
    第二节 省临时参议会的影响
        一、临时参议会的设立及历次开会情况
        二、省临参会与省政府之间的互动
        三、临参会对行政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小结
第七章 政府史视角下四川省政府行政现代化的检讨
    第一节 四川省政府行政变革的现代性
        一、行政变革现代性的体现
        二、行政变革现代性的分析
    第二节 四川省政府行政现代性的限度
        一、行政现代性限度的体现
        二、非现代性行政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四川省政府行政现代化的经验
        一、政府与社会整合的实验性经验
        二、政府制度移植的试错性经验
附表
参考文献
后记

(10)历史时期重庆城镇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 选题来源
        (二) 研究目的
        1. 复原历史时期城镇景观面貌
        2. 探究历史时期城镇景观变迁
        3. 衔接重庆城镇景观的历史文脉
        (三) 研究意义
    二、学术回顾
        (一) 关于历史城镇地理与城镇景观的研究
        (二) 关于重庆历史城镇景观的研究
        (三) 相关研究还存在的不足
        1. 城镇景观研究的内容体系较为散乱
        2. 城镇景观研究广度还需要拓展
        3. 城镇研究的深度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4. 对历史景观遗存的价值估计不足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 重庆的概念
        (二) 城镇的概念
        (三) 城镇景观的概念
    四、研究方法
        (一) 传世文献逻辑推证法
        (二) 考古材料运用法
        (三) 田野调查法
        (四) 图表法
        (五) 比较分析法
第一章 明清以前的重庆城镇景观
    第一节 城镇景观格局
        一、城镇发展的阶段
        (一) 先秦时期—城镇发展的雏形
        (二) 秦汉时期—初具规模的城镇格局
        (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动荡发展中的城镇
        (四) 唐宋时期—城镇建设的第一次高潮
        二、城镇体系与规模
        (一) 城镇体系
        (二) 城镇规模
        三、城镇分布特征
        (一) 先秦时期—沿江而建
        (二) 秦汉晋南北朝时期—两翼拓展
        (三) 唐宋时期—渝西崛起
    第二节 自然景观要素
        一、明代以前重庆山景观
        (一) 重庆山之秀美
        (二) 重庆山之神秘
        (三) 重庆山之宝藏
        二、水文景观
        (一) 长江之景观
        (二) 水池之景观
        (三) 泉之景观
        三、城镇绿地系统
        (一) 城镇周边茂密的原始森林
        (二) 景观植物
    第三节 人文景观要素
        一、建筑景观
        (一) 景观建筑
        (二) 祠庙
        二、街巷与交通
        (一) 街巷
        (二) 交通
        三、田园
        (一) 稻田
        (二) 园林
        四、特色景观元素
    第四节 景观特点与结构
        一、城镇发展的阶段
        (一) 不筑城垣而形制初具的先秦时期城镇
        (二) 战祸之下发展维艰的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城镇
        (三) 渝西兴起与草市镇繁荣的唐宋时期城镇
        二、城镇选址特点
        (一) 扼危居险占领夔巫军事防御高地
        (二) 依托过境贸易形成舟车集散节点
        (三) 依山襟水建立山水城镇雏形
        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一) 军政用地空间
        (二) 居民用地空间
        (三) 商业用地空间
第二章 明清时期重庆城镇景观
    第一节 城镇景观格局
        一、城镇数量
        (一) 复建—明代城镇数量
        (二) 繁荣—清代城镇数量
        二、城镇体系与规模
        (一) 城镇体系
        (二) 城镇规模
        三、城镇分布
        (一) 明代概况
        (二) 清代概况
    第二节 自然景观要素
        一、山
        (一) 山景自然之美
        (二) 山上的寺观
        (三) 山上的军事景观
        (四) 明清“八景”与时人对山景之美的重视
        二、水
        (一) 城市供水系统
        (二) 城镇消防设施
        (三) 城镇水患
        (四) 重庆“八景”中的水文景观
        三、林相
        (一) 人口增长对林相的破坏
        (二) 经济发展对林相的影响
    第三节 人文景观要素
        一、建筑
        (一) 公署
        (二) 亭台楼阁
        (三) 官方祠庙
        (四) 寺观
        二、街道交通
        (一) 街道
        (二) 交通状况
        三、田园景观
        (一) 城镇周围之稻田景观
        (二) 园林景观
    第四节 景观特点与结构
        一、城镇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一) 砖石城墙的修筑及城市面积的拓展
        (二) 城镇人口规模的大幅度扩张
        二、城镇选址特点
        (一) 控两江要冲筑城以增军事防御之能
        (二) 枕山临水仍是城镇布局重要特征
        (三) 贸易地位与交通区位加深对城镇选址的影响
        三、城镇内部结构特征
        (一) 军政用地空间
        (二) 居民用地空间
        (三) 商业用地
        (四) 教育用地
第三章 民国时期重庆城镇景观
    第一节 城镇景观格局
        一、城镇数量
        二、城镇体系与规模
        (一) 城镇体系
        (二) 城镇规模
        三、城镇分布
    第二节 自然景观要素
        一、山景
        二、水
        (一) 河流景观
        (二) 水利景观
        (三) 温泉景观
        (四) 民国人们对重庆城镇水景之美的认同
        三、林相
    第三节 人文景观要素
        一、建筑景观
        (一) 城墙
        (二) 政府建筑
        (三) 祠庙景观
        (四) 纪念碑
        二、街巷及交通
        (一) 街巷
        (二) 交通
        三、田园
        (一) 田地景观
        (二) 公园
        (三) 私家园林
    第四节 民国时期重庆城镇的景观结构特征
        一、城镇选址特点
        二、城镇发展阶段特征
        (一) 城镇面积的扩大
        (二) 城镇人口的剧增
        三、城镇内部结构特征
        (一) 军政用地空间
        (二) 居住与工商业用地空间
        (三) 公共用地
第四章 重庆城镇景观特征及其变迁规律
    第一节 历史时期重庆城镇景观特征
        一、先秦时期重庆城镇景观
        二、秦汉晋南北朝时期重庆城镇景观
        三、唐宋时期重庆城镇景观
        四、明代重庆城镇景观
        五、清代重庆城镇景观
        六、民国时期城镇景观
    第二节 重庆城镇景观变迁规律
        一、景观格局
        二、自然景观要素
        三、人文景观要素
        四、景观结构
第五章 重庆城镇现留存的景观价值
    第一节 现留存重庆城镇景观状况
        一、自然景观
        (一) 山景
        (二) 水景
        (三) 林景
        二、人文景观
        (一) 城墙与城门
        (二) 祠庙景观
        (三) 石刻、石像、碑刻、摩崖造像
        (四) 街道
        (五) 民居
        (六) 军事寨堡、关防景观
        (七) 桥梁景观
        (八) 革命文物景观
    第二节 现留存景观的价值
        一、提供经济史、战争史、建筑史等珍贵参照的历史价值
        二、创造地产、旅游产业巨大效益的经济价值
        三、体现地域文明与传统民俗特色的文化价值
        四、蕴含以石刻、民居审美体验为主的艺术价值
        五、彰显山水交融、天人合一的生态价值
结语:从历史景观到现代景观—关于景观构建的反思
    一、现代与传统
    二、一般与个性
参考文献
    一.历史文献类
    二.现代文献类
后记

四、重庆市壁山师范学校 壁山实验中学(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近代实验小学发展史研究[D]. 张媛媛. 河北大学, 2017(08)
  • [2]近代重庆中学教育述论[J]. 吴洪成,刘梦熙. 教育实践与研究(C), 2017(03)
  • [3]清代词集序跋编年[D]. 王艳. 江苏师范大学, 2016(01)
  • [4]抗战时期重庆国民教育教师生存状态研究[D]. 丁媚佼. 重庆师范大学, 2016(10)
  • [5]吕凤子艺术教育研究[D]. 王译. 东南大学, 2015(08)
  • [6]抗战后乡村建设的复兴: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西实验区研究[D]. 谢健. 西南大学, 2015(02)
  • [7]抗战时期江津白沙文化区研究[D]. 罗怡立. 重庆师范大学, 2015(06)
  • [8]民国时期四川教育地理研究[D]. 袁从秀. 西南大学, 2014(06)
  • [9]四川省政府行政现代化研究(1935~1945)[D]. 黄雪垠. 南京大学, 2013(03)
  • [10]历史时期重庆城镇景观研究[D]. 李良. 西南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重庆璧山师范学校璧山实验中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