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室检查嫌疑人的战术研究

入室检查嫌疑人的战术研究

一、入室盘查嫌疑人之战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泉[1](2019)在《盘查中危险识别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盘查是警察发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同样也是一项充满危险与挑战的工作。及时、准确、全面地识别出盘查中的危险是应对危险和挑战的前提,也是警察应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在执法规范化不断推进的道路上,在维护警察执法权威的坚定决心下,要让危险不再被忽视,要让流血伤亡不再发生,必须重视对危险识别问题的研究,让警察有一双“金睛火眼”,让识别危险更准确,面对危险更从容,让人身安全有保障,让盘查质量有保证。本文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综合梳理了当前关于盘查、危险识别等相关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信息加工理论、攻击信号理论和安全行为科学理论,为后续研究提供学术理论支撑。本文第二部分为“盘查中危险识别概述”。对盘查、危险、危险识别、盘查中危险识别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了盘查中危险的不同之处。在概念清晰后,又进一步总结概括出了盘查中危险识别的方法内容,即危险源识别、暴力倾向识别和危险等级识别,并进行了重点展开论述。本文第三部分为“当前问题及原因分析”。在对调查问卷基本情况说明后,经过对所获结果的分析和实地调研情况的梳理,归纳出当前一线民警在危险识别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不能全面识别危险源、不能准确评判危险等级、不能有效识别出暴力倾向、危险识别速度慢。并对当前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客观方面原因和民警主观方面原因进行了详细地分析。本文第四部分为“对策及建议”。针对问题,结合理论与实践,本文从加强安全教育,提升安全意识;增强注意控制,排除无关干扰;强化心理素质,控制临场应激;训练快速观察,瞬间识别危险;缓解身心疲劳,培养积极情绪;加强经验积累,学习相关知识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曹淑涛[2](2017)在《室内低光搜索战术研究与运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警察所面临执法环境具有复杂性,开展的警务工作又具有多样性,这些警察工作特性正是造成我国警察高伤亡率的重要原因。根据国内外警察伤亡发生的时间、地点统计发现,室内低光环境是警察遭受暴力侵害的主要执法环境之一。原因是许多案件经常发生在室内低光环境中,另外实施完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也会选择室内低光环境进行隐藏。另外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基层民警针对室内低光战术的训练少之又少,这无疑会给未来的执法增加安全隐患。因此要增加警察室内低光环境下搜索行动的安全性,需要把握室内低光搜索作战行动的活动规律、特点,并研究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战术理论,用以指导室内低光搜索行动,以此来降低我国民警的高伤亡率。室内低光搜索战术是一套复杂的战术体系,包括室内搜索和低光战术两个维度。本论文主要阐述了这一战术体系的各个方面。本文通过从室内低光环境特点入手,掌握了室内低光环境对警察执行搜索任务的影响,进而确定了警察执行室内低光搜索任务的行动特点、规律、要点及训练内容等,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心理学、生理学、物理学、战术学等理论体系,对室内低光搜索战术进行研究,然后对该战术以后的应用推广进行了前瞻性的探讨,初步形成了一套室内低光战术体系。

李志贤[3](2016)在《内地与香港警察执法中武力使用技术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虽法律与政治有所不同,但对警察使用武力的规定是相通的。香港警察武力使用技术规范统一、内容简单实用、训练切近实战、考核严格公正,受到世界警察的公认。本文比较了内地警察与香港警察在武力使用方面的实际情况,对武力使用级别、装备配置、训练科目、实训技巧及战术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甄别出一些科学、有效、实用、适宜的警察武力使用技术及训练方法,以切实提高内地警察武力使用技术,为有效应对暴力恐怖袭击,打击犯罪,确保一方平安服务。

杨猛[4](2014)在《基层公安警力供给优化管理研究 ——以晋江市公安局为例》文中提出警力是指公安机关及其警察处理警务工作的能力,它包括警察个体所具有的能力和由警察个体能力所组成的整体(公安队伍)表现出来的合力。警力伴随着警察制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性。目前关于警力的含义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述,但是我们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其共同的特征,即警力是包括诸多要素的具有指标性质的代表警察队伍综合能力的概念。随着各种警察体制的出现和变化,警力的含义也在发生变化,其内涵在不断的扩张,因此警力的涵括的范围也应跟着扩大。现在通用的警力概念一般包括警察的编制、配备、训练、战术、社会关系等诸多方面。根据法律规定,我国的人民警察机关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和劳动教养管理机关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机构,这五种警察机构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责。在我国,说到警察体制,大部分专家学者都是意指公安警察体制,这是由于公安警察体制在我国警察体制中的核心地位所决定的。本文研究的对象亦指的是公安机关的警力。警力不足给警务工作,乃至社会稳定带来巨大的危害,充分认识到警力不足的危害性有助于我们加大解决警力不足这一问题的力度,唤起全社会对警力不足的关注。国际社会以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较早地关注到警力不足的危害性,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例如西方发达国家的警察文职制度、情报信息制度、私人侦探制度等。国际发达国家在解决警力不足这一问题上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是我们可以吸收利用的宝贵财富。近几年,我国警力管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还存在诸多不足。概括起来主要有:旧有体制逐渐暴露出难以克服的缺陷;警察编制、机构设置不合理;对人力资源管理不科学,观念滞后;警察队伍的科技建设还不能满足警务工作的需求等。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首先,运用数学方法合理计算警察配备编制数,为警察人员编制配备问题提供一种科学方法。其次,运用系统分析、决策技术确立机构设置。运用系统思维,确立“机构设置扁平化、功能管理集约化”。再次,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提高基层民警工作积极性。最后运用信息技术加强警务工作的科技含量,并建立合成作战的新警务工作模式,提高警力效率。

顾明,周昕虔,王鹏,刘鹏[5](2013)在《公安院校警务实战技战术课程研究》文中提出警务实战技战术是公安院校开设的重要课程,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发挥这种作用,是广大警务实战训练工作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研究警务实战技战术训练课程设置的特点与规律,明确其目标与内容,可以为科学、合理、规范地设置警务实战技战术课程提供理论依据。

张若峰,肖红钢,蔡斌[6](2009)在《构建信息研判机制 推进“网上作战”模式》文中认为以信息研判为主要手段实现"网上作战"的全新警务模式正带来一场革命,但对于"网上作战"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必要在对"网上作战"进行定义的基础上,结合实战案例分析"网上作战"的定位,围绕侦查工作的需要,构建信息研判工作机制,建立"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全警应用、全省联动"的信息研判工作平台。

张莉斌,杨宁[7](2008)在《警务实战技能训练改革之我见》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条令》和公安部"大练兵的要求,结合我校警务技能课程综合教学和模拟实战演练的教学改革实践,强化警务技能教学改革,应围绕提高警务技能训练的实效性实施,使警务技能训练从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为警务实战服务,为提高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服务。

朱顺弟[8](2008)在《执勤民警防止伤亡的基本途径探讨》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和严峻,警察与犯罪分子对抗程度日益加剧,由于执勤民警自身的战术意识淡薄、技能不精以及麻痹大意等原因所引起的不必要伤亡大量出现。鉴于此,通过增强"两意识",即安全意识和危险评估意识,掌握"两能力",即战术运用能力和现场控制能力,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民警的伤亡。

蒋开富[9](2006)在《侦查策略正当性原理》文中认为本文由四章和结语组成,16万余字。第一章从六个方面对侦查策略的有关内容及侦查策略正当性的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为研究侦查策略正当性奠定基本的话语基础,故为绪论。本章首先就侦查策略的心理学机制进行了扼要探讨,指出侦查策略通过运用相对人的趋利避害心理、错觉心理和对立情绪,能够促使相对人放弃对抗心理,作出有利于侦查的行为选择。其次,从侦查法律规定必须经侦查人员的自由裁量实现侦查方法个别化的视角,论证了侦查策略的实践必要性。文章接着讨论了侦查策略与侦查行为的关系,认为侦查策略作为侦查人员的心智活动,必须通过侦查行为才能作用于相对人,侦查策略是侦查行为的先导,侦查行为是侦查策略的载体。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侦查策略的结构要素,认为侦查策略由主体、目的、对象、作用方式组成;分析了它们在侦查策略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间的关系,指出不同的结构要素之间的组合,构成一个个的纯策略。文章紧接着探讨了侦查策略的分类,提出了取证策略和查缉策略的目的分类法,示形策略、示利策略、示害策略、离间策略、迂回策略和其他策略的作用机制分类法以及其他分类法。本章最后指出,鉴于目前欠缺侦查策略正当性系统研究的现状,故探究侦查策略正当性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是有利于丰富刑事诉讼法学、侦查学的理论体系;二是为侦查策略的制定与实施过程提供理论指导;三是可以为我国现行侦查法制的完善提供论证话语;四是为刑事司法实务中评判有争议的侦查策略方法提供一般方法论。第二章对国际刑事司法准则和英、美、德等国家及我国的侦查策略正当性标准进行了比较研究,为探究侦查策略正当性的一般原理和常见侦查策略的正当性标准提供参照话语。本章首先从授权性规定和禁止性规定两个方面对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中的侦查策略正当性标准进行了考察,指出授权性规定中的控制下交付、电子或其他形式的监视和特工行动等侦查手段的有效实施,离不开示形、示利、示害、离间、迂回等常见侦查策略的运用;分析了禁止性规定中对应的策略方法主要包括危害人身自由、安全的策略方法、侵犯隐私权、名誉权的策略方法和损害自主判断、决定能力的策略方法三种基本类型。本章接着对英、美、德三个国家常见侦查策略的运用情况及其正当性标准进行了考察。在英国,常见侦查策略得到了较普遍的运用,其中的取证策略以相对人自愿和不违背正当程序为正当的标准;美国的侦查实践中,常见侦查策略的运用相当普遍,取证策略以不侵犯沉默权规则、不违背正当程序为其正当的界限;德国的侦查中也程度不同地在运用常见的侦查策略,取证中的示形策略以不侵犯相对人的自由陈述权为正当的标准,取证中的示利、示害等策略,限于以符合法律规定的利益和不利后果实施示利、示害。同时指出了上述三个国家对查缉策略的正当性界限都没有明确规定,应当理解为以不违背查缉行为的正当程序为其正当的标准。本章最后对我国侦查策略的正当性标准进行了考察,指出我国现行法规定的侦查策略正当性标准相当严格,但因缺乏实施性规则,而使法律规定的严格标准流于形式,实际的操作标准相当宽松。在前两章奠定了侦查策略的话语前提和侦查策略正当性参照标准的基础上,第三章从四个方面对侦查策略正当性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探究,为运用和评判侦查策略提供一般方法论。文章首先指出了侦查策略正当性的一般要求,认为侦查策略一方面要达到获取证据和查获犯罪嫌疑人的目的,另一方面又要尽可能将对公民权利的侵犯降到最低限度,故必须做到对象尺度和主体尺度的统一、权利保障和权力行使的统一、追求真相与尊重价值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规范性的统一。为将应然层面的一般要求诉诸可操作的原则和规则,文章接着从静态—结构、动态—过程和程序保障三个方面,对侦查策略正当性的原则、规则和程序保障进行了探讨。在静态一结构层面上,要使侦查策略具有正当性,必须遵循主体适格性规则、真理与价值双重规定性的目的规则、可行性与可为性契合的对象规则、合目的性与合规范性统一的作用方法规则;并着重阐明了违反相对人自由判断权、自由决定权和自由选择权的取证方法,都是有违任意性规则的方法,不具有正当性。在动态—过程层面上,认为制定侦查策略应当遵循民主、科学原则,按实质优势理由作出决策,只有在没有实质优势理由的情况下,才能按形式优势理由作出决策;实施侦查策略应当遵循灵活、应变原则,及时根据案件情况的变化,对已制定或正在实施的策略,按照符合已知事实、方便快捷的原则进行调整,使其保持动态的正当性。在程序保障层面上,文章针对我国法律规定和实务中的侦查策略正当性存在双重标准的状况,提出了构建我国侦查策略正当性程序保障的基本框架:首先应对侦查行为进行全面、详细的规制,以抑制侦查人员明显过大的自由裁量权;在此基础上,再建立公诉机关前置审查和司法审查程序,建立违法侦查行为无效、排除非法证据制度,强化律师、见证人在场制度,建立内部审查机制、在侦查机关内部设立秘密侦查审查委员会专司秘密侦查的内部审查。第四章按照前一章提供的一般方法论,对五种常见侦查策略的正当性标准进行了研究。本章首先对示形策略在讯问、询问、“前置搜查”、技术侦查、内线取证、查缉中的运用界限进行了探讨。认为在讯问中运用示形策略的界限,是可以隐瞒除法定告知内容以外的事实:可以虚构案件的部分事实,笼统地虚构法律规定,一定限度地虚构证据。询问中运用示形策略的正当性标准,一是适用对象仅限于没有正当理由拒不如实陈述且对侦查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相对人;二是只能隐瞒法定告知内容以外的内容,虚构性示形时,只能进行中性示形——不带有非法引诱和非法威胁内容的示形。在“前置搜查”中运用示形策略时,以合情合理和相对人同意为其正当的界限。在技术侦查中运用示形策略的正当性标准,是所运用的示形方法在当时的具体情况下具有合理性和相对人同意。查缉中实施示形时,对被控制其肢体前的相对人可以隐瞒任何真象,可以合理虚构事实。文章接着对示利策略在讯问、询问、物色秘密取证人选、实施秘密取证、查缉中的界限以及对不特定对象进行示利的界限进行了研究。认为讯问、询问中的示利,所示之利应当是法律和政策许可的利益;示利标的只能是概括利益——如实提供情况、有利于本案侦查的利益和其他有利于国家的利益,不能设定明确、具体的示利标的,不得超越法律规定的管辖范围设定示利标的;而且在相对人提供示利标的后,侦查人员应当提供所示之利。物色秘密取证人选时的示利,在相对人涉嫌犯罪时,该相对人必须具有获取证据的条件和能力,且其涉嫌的罪行或者可能判处的刑罚较轻,所示之利必须足以打动相对人,但又不致于损害国家利益,必须报经公诉机关审查;在相对人未涉嫌犯罪时,除要求其必须具备秘密取证的条件和能力外,还要求以合法的利益作为所示之利。秘密取证中的示利策略,必须以获取证据而不是制造证据或者犯罪为目的;必要时,在被动示利中可以将对国家和他人危害较小的非法利益设定为所示之利,但不能将严重危害国家和他人的非法利益作为所示之利;可以实施虚构性示利,但不能作为诱发犯罪并予以侦查的策略方法;对于具有实施犯罪合理怀疑的相对人以提供犯罪条件所实施的示利,应当得到司法审查,且不得进行数量引诱。对不特定对象中的潜在知情人进行的示利,所示之利只能是合法利益,且在相对人提供示利标的后,侦查人员应当提供所示之利;对不特定对象中具有实施犯罪合理怀疑——有合理根据表明某处将会有人实施与以前发生过的尚未侦破的犯罪类似的犯罪——的相对人进行的示利,所示之利的状况应当与已发生案件的侵害对象相似,示利的力度应在合理的限度内,不能超过一般人的承受能力实施示利。在查缉中,对被查缉人可以进行虚构性示利,对其他相对人一般只能以合法利益相示利。与示利相反相成的策略是示害。在讯问、询问、搜查等侦查人员以公开身份实施的取证行为中进行示害的界限,一是筹码应当是符合法律、政策规定的不利后果;二是在相对人不按要求行为时,应当将符合法律、政策规定的不利后果兑现。若拟物色的秘密取证人选涉嫌犯罪,筹码应当是合法的不利后果;但在确有必要时,筹码可以是非法的不利后果,且需经公诉机关审查。若拟物色的秘密取证人选未涉嫌犯罪,筹码只能是合法的不利后果。秘密取证过程中示害的筹码,是合法的不利后果;但出于保护取证人的安全、内线取证顺利进行的目的,允许以非法筹码相示害。对被缉捕人实施的示害,筹码可以是合理限度的非法不利后果。文章还对离间策略在讯问、询问、秘密取证和查缉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指出讯问、询问中的离间,应以利用性题材为首选;只有在必要时才可以运用虚构性题材,且离间时需伴以合法的不利后果相示害。物色秘密取证人选时,只能以利用性题材实施离间,且需辅以合法的利益和不利后果相示利、示害。秘密取证时,一般应以合理限度的利用性题材进行离间,只有在为保护秘密取证人的安全等特别情况下,才可以进行虚构性离间。在查缉中,对共同被缉捕人应进行利用性离间;对单个被缉捕人可以直接实施虚构性离间;为查明潜逃嫌疑人的下落,可以对知其下落的人实施合理的虚构性离间。本章最后对迂回策略正当性的一般标准和口头迂回、隐蔽行动迂回、替代行动迂回等几种具体迂回策略的界限进行了讨论。指出迂回策略正当性的一般标准,一是迂回利益应当是法律所允许的合法利益,不得将与法律规定相抵触的非法利益作为迂回利益;二是在紧急情况和其他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经司法审查后以非法利益作为迂回利益;三是预期的包抄利益应当大于迂回利益。口头迂回的界限,是确保迂回利益本身不发生损失。隐瞒行动迂回的正当性标准,一是严格控制被迂回人的范围,二是对被迂回人进行严密的监控,以免损害迂回利益。替代行动迂回的界限,是被替代的行动不属于法律强制性规定的行动,且替代行动本身符合法律规定。结语部分指出,要建立侦查策略正当性的标准,必须通过刑事诉讼法律中的实体性规则,确定哪些方法是正当的,哪些方法是不正当的;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一系列的实施性规则,将实体性规则所确定的侦查策略正当性的界限或标准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得以真正的贯彻执行。

李志贤[10](2005)在《论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途径和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围绕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具体要求,如何不断提高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是摆在公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就警察素质及战斗力的构成、现状和如何提高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阐述,目的是为公安队伍建设进言献策。

二、入室盘查嫌疑人之战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入室盘查嫌疑人之战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盘查中危险识别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盘查研究综述
        1.2.2 危险识别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难点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难点
        1.3.3 预期创新点
    1.4 理论基础
        1.4.1 信息加工理论
        1.4.2 攻击信号理论
        1.4.3 安全行为科学理论
2 盘查中危险识别概述
    2.1 盘查概念及特征
        2.1.1 盘查概念
        2.1.2 盘查特征
    2.2 危险识别相关概念
        2.2.1 危险概念及特征
        2.2.2 危险识别概念
        2.2.3 盘查中危险识别概念
    2.3 盘查中危险识别内容
        2.3.1 危险源识别
        2.3.2 暴力倾向识别
        2.3.3 危险等级识别
3 当前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问卷调查与分析
        3.1.1 调查问卷设计
        3.1.2 问卷发放与收集
        3.1.3 数据信度和效度分析
    3.2 当前存在的问题
        3.2.1 不能全面识别危险源
        3.2.2 不能准确评判危险等级
        3.2.3 不能有效识别出暴力倾向
        3.2.4 危险识别速度慢
    3.3 问题原因分析
        3.3.1 客观方面原因
        3.3.2 民警自身方面原因
4 对策建议
    4.1 加强安全教育,提升安全意识
        4.1.1 转变自身安全观念
        4.1.2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4.2 增强注意控制,排除无关干扰
        4.2.1 程序化线索词提示法
        4.2.2 自我积极心理暗示法
        4.2.3 “舒尔特表”训练法
    4.3 强化心理素质,控制临场应激
        4.3.1 实战情境模拟,提升心理素质
        4.3.2 培养相关技能,克服不良应激
    4.4 训练快速观察,瞬间识别危险
        4.4.1 室内封闭式训练
        4.4.2 现场开放式训练
    4.5 缓解身心疲劳,培养积极情绪
        4.5.1 合理安排警务工作,保障民警休息
        4.5.2 重视民警疲劳现状,建立健康监控系统
        4.5.3 培养积极情绪,保持身心健康
    4.6 加强经验积累,学习相关知识
        4.6.1 强化知识理论记忆
        4.6.2 加强相关经验积累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盘查中危险识别情况调查问卷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2)室内低光搜索战术研究与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框架
    1.3 基本概念与理论选择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2 室内低光搜索战术概述
3 室内低光环境对警察搜索行动的影响分析
    3.1 室内低光环境对警察临战心理的影响
    3.2 室内低光环境对警察生理的影响
    3.3 室内低光环境对警察行为的影响
4 室内低光搜索战术理论形成的依据分析
    4.1 制定室内低光搜索战术的光学依据
    4.2 制定室内低光搜索战术的视觉依据
        4.2.1 明视觉
        4.2.2 过渡视觉
        4.2.3 暗视觉
        4.2.4 暗适应
        4.2.5 视觉耐力
    4.3 制定室内低光战术的听觉依据
    4.4 制定室内低光搜索战术的行为心理学依据
        4.4.1 心理覆盖
        4.4.2 战斗或逃跑反应
    4.5 制定室内低光搜索战术的实践依据
5 目前我国室内低光搜索战术理论研究及应用现状分析
    5.1 目前我国关于室内低光搜索战术理论研究现状
    5.2 目前我国警察室内低光搜索战术应用情况调查
    5.3 我国室内低光搜索战术研究、训练与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5.3.1 目前我国室内低光搜索战术研究存在的问题
        5.3.2 目前我国民警在室内低光搜索战术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5.3.3 目前我国民警在室内低光搜索战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6 室内低光搜索战术训练的内容
    6.1 学习掌握室内低光环境的特点
        6.1.1 掌握低光环境的特点
        6.1.2 掌握建筑物的特点
    6.2 掌握室内低光搜索战术训练原则
        6.2.1 室内搜索战术原则
        6.2.2 低光战术原则
    6.3 室内低光搜索战术的装备与维护
    6.4 室内低光搜索战术训练科目设计
        6.4.1 视觉能力训练
        6.4.2 室内低光环境下的个人技战术能力训练
        6.4.3 低光搜索小组协同战术训练
    6.5 室内低光环境下临战心理训练
        6.5.1 案例教学
        6.5.2 综合模拟训练
        6.5.3 心理暗示训练
7 室内低光搜索战术的实战应用探究
    7.1 针对普通犯罪嫌疑人的室内低光搜索战术
    7.2 针对严重暴力犯罪嫌疑人的室内低光搜索战术
        7.2.1 风险评估
        7.2.2 室内低光搜索战术行动的组织
        7.2.3 室内低光搜索战术行动的准备
        7.2.4 室内低光搜索战术行动的实施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室内低光搜索战术调查问卷
在校研究成果
致谢

(3)内地与香港警察执法中武力使用技术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内地、香港警察武力使用技术之对比
    (一)法律法规依据各有不同
    (二)武力使用级别各具特色
    (三)单警装备种类大致相似
    (四)训练科目基本相同
    (五)香港警察实训技巧突显科学性与简单实用性
    (六)香港警察警务战术应用更切近实战
二、内地与香港警察武力使用技术分析
    (一)法律规定决定着是否使用武力
    (二)武力使用级别决定着使用何种武力
    (三)单警装备的性能与质量决定着技术系数
    (四)训练科目决定着培养警察的方向
    (五)训练方法决定着警察的技术实效
    (六)战术应用能够衡量警察战斗力的强弱
三、内地与香港武力使用研究结果启示
    (一)完善法律法规,增强执法实效
    (二)调整武力级别,突显攻防能力
    (三)改进装备性能,提高装备质量
    (四)核实训练内容,区分培训层次
    (五)改进训练方法,加强实战演练
    (六)转变战术理念,强化战术应用

(4)基层公安警力供给优化管理研究 ——以晋江市公安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基本思路和创新
第2章 我国基层警力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2.1 警力的含义及其属性
        2.1.1 警力的含义
        2.1.2 警力的属性
    2.2 我国警力供给现状
        2.2.1 警察人数严重不足
        2.2.2 经费没有保障,装备落后
        2.2.3 队伍信息化水平较低
        2.2.4 现行体制存在缺陷
第3章 基层公安警力供给不足的问题分析
    3.1 警力供给量与需求量增长不相适应
    3.2 警力供给保障机制不完备
        3.2.1 财政拨款预算缺口较大
        3.2.2 公用经费严重不足
        3.2.3 基础设施欠账较多
    3.3 政治、经济待遇不平衡影响警力供给稳定
    3.4 非警务活动造成警力供给分散
        3.4.1 过分强调公安机关的服务功能
        3.4.2 现行体制导致大量警力被滥用
    3.5 机构设置不合理造成警力供给紧张
        3.5.1 机构设置过多
        3.5.2 专项编制使用范围不明确
        3.5.3 机关庞大臃肿
第4章 晋江市公安局警力供给优化案例研究
    4.1 晋江市社会治安及警力现状
    4.2 警务综合改革优化警力供给
        4.2.1 机构改革,优化警力资源配置
        4.2.2 管理改革,提升警力效率
        4.2.3 专业化改革,做精做强单位警力
第5章 基层公安警力供给优化管理对策
    5.1 运用数学方法计算警察配备编制数
        5.1.1 工作量置换法
        5.1.2 出勤率法
    5.2 运用系统分析、决策技术确立机构设置
        5.2.1 机构设置扁平化
        5.2.2 功能管理集约化
    5.3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警力效率
        5.3.1 当前公安基层信息化应用存在的问题
        5.3.2 对提高基层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思考
    5.4 运用统筹管理建立合成作战模式
        5.4.1 基层公安机关合成作战的内涵
        5.4.2 基层公安机关合成作战的定位和取向
        5.4.3 集约化建设基层公安合成作战指挥系统
        5.4.4 基层公安合成作战队伍素质的战略提升
        5.4.5 基层公安合成作战信息系统整合
        5.4.6 基层公安合成作战能力的建设途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公安院校警务实战技战术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安院校开设警务实战技战术课程的必要性
    (一) 开设警务实战技战术课程是实现公安院校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二) 开设警务实战技战术课程是应对严峻复杂治安形势的必然要求
二、单警警务实战技战术训练课程设置研究
    (一) 徒手防卫控制技能训练
    (二) 警械和武器使用训练
        1. 警械使用训练
        2. 武器使用训练
    (三) 车辆特种驾驶技术训练
    (四) 自救互救训练
        1. 急救技术
        2. 游泳技术
    (五) 人员秘密跟踪侦查技巧
    (六) 危险识别和评估能力
    (七) 执法时的站位与控制以及武力对抗时对掩体的合理使用战术
    (八) 民警现场处置战术训练
三、队组警务实战技战术训练课程设置研究
    (一) 队组警务实战技战术的特征
        1. 高度的协作性
        2. 分工明确性
        3. 人员组成形式的灵活性
        4. 行动开展的整体性
        5. 执法任务的攻防双重性
    (二) 队组警务实战技战术训练课程设置研究
        1. 队组技能类
        2. 队组战术类
四、结束语

(6)构建信息研判机制 推进“网上作战”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上作战”概念的提出
    (一) “网上作战”的起源
    (二) “网上作战”的概念
    (三) “网上作战”的优势
二、“网上作战”的定位
    (一) “网上作战”是侦破侵财案件的有效手段
    (二) “网上作战”能在加强安全防范、挤压犯罪空间上发挥重要作用
    (三) 信息质量是“网上作战”的生命线
三、信息研判工作机制的构建
    (一) 工作模式及其具体流程
        1.“由人到案”工作模式。
        2.“由案到人”工作模式。
    (二) 信息研判团队的组建
    (三) 研判指令的调度
    (四) “网上作战”氛围的培育
    (五) 高度重视实地核查的工作质量
四、信息研判工作平台的搭建

(7)警务实战技能训练改革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 综合教学训练的基本内容。
    (二) 实施模拟实战演练的基本构想。
二、实施警务技能综合教学的效果分析
    (一) 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组织指挥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 贴近公安实际、增强实战意识。
    (三) 强化了学员警务技能训练意识。
    (四) 学员的警务技能素质明显提高。
三、结论与建议

(8)执勤民警防止伤亡的基本途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执勤民警伤亡现状
二、执勤民警伤亡的根本原因
    (一)主观意识原因
        1.执勤民警危险评估意识不足
        2.执勤民警安全意识缺乏
        3.执勤民警战术意识不够
        4.执勤民警协同配合意识差
    (二)实际警务操作不当
        1.技战术水平达不到要求
        2.现场控制不力或不到位
        3.执法缺乏安全规范
三、执勤民警防止伤亡的基本途径
    (一)提高“两意识”
        1.提高安全意识
        (1)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2)注重谋略运用
        (3)摈弃警察权威意识
        2.提高危险评估意识
        (1)切勿迷信“眼见为实”
        (2)切勿迷信自己的处置能力
        (3)切勿迷信战友能完成一切
    (二) 掌握“两能力”
        1.掌握基本的战术运用能力
        (1)距离
        (2)掩体
        (3)安全警戒
        2.掌握基本的现场控制能力
        (1)武器控制
        (2)警械约束控制
        (3)人身控制
        (4)眼睛控制
        (5)语言控制
四、结束语

(9)侦查策略正当性原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侦查策略的心理学机制
    二、侦查策略的实践必要性
    三、侦查策略与侦查行为
    四、侦查策略的结构
    五、侦查策略的分类
    六、侦查策略正当性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比较法视野下的侦查策略正当性标准
    一、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中的侦查策略正当性标准
        (一) 授权性规定中的侦查策略正当性界限
        (二) 禁止性规定中的侦查策略正当性界限
    二、英、美、德等国家的侦查策略正当性标准
        (一) 英国法中的侦查策略正当性界限
        (二) 美国法中的侦查策略正当性界限
        (三) 德国法中的侦查策略正当性界限
    三、我国的侦查策略正当性标准
第三章 侦查策略正当性的基本原理
    一、侦查策略正当性的一般要求
        (一) 对象尺度与主体尺度的统一
        (二) 权利保障与权力行使的统一
        (三) 追求真相与尊重价值的统一
        (四) 合规律性与合规范性的统一
    二、侦查策略正当性的静态——结构分析
        (一) 主体规则:主体适格性
        (二) 目的规则:真理与价值的双重规定性
        (三) 对象规则:可行性与可为性的契合
        (四) 作用方法规则:合目的性与合规范性的统一
    三、侦查策略正当性的动态——过程考察
        (一) 制定过程原则:制定程序民主、科学
        (二) 实施过程原则:实施过程灵活、应变
    四、侦查策略正当性的程序保障
        (一) 侦查策略正当性程序保障的比较考察
        (二) 我国侦查策略正当性程序保障机制的缺失与完善
第四章 几种常见侦查策略的正当性研究
    一、示形策略的正当性
        (一) 示形策略的一般考察
        (二) 示形策略的正当性标准
    二、示利策略的正当性
        (一) 示利策略的简要考察
        (二) 示利策略的正当性标准
    三、示害策略的正当性
        (一) 示害策略的概略考察
        (二) 示害策略的正当性标准
    四、离间策略的正当性
        (一) 离间策略的简要考察
        (二) 离间策略的正当性标准
    五、迂回策略的正当性
        (一) 迂回策略的概要考察
        (二) 迂回策略的正当性标准
结语
参考文献

四、入室盘查嫌疑人之战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盘查中危险识别问题研究[D]. 王思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9(09)
  • [2]室内低光搜索战术研究与运用[D]. 曹淑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7(04)
  • [3]内地与香港警察执法中武力使用技术比较研究[J]. 李志贤.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6(01)
  • [4]基层公安警力供给优化管理研究 ——以晋江市公安局为例[D]. 杨猛. 华侨大学, 2014(02)
  • [5]公安院校警务实战技战术课程研究[J]. 顾明,周昕虔,王鹏,刘鹏.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13(01)
  • [6]构建信息研判机制 推进“网上作战”模式[J]. 张若峰,肖红钢,蔡斌.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09(05)
  • [7]警务实战技能训练改革之我见[J]. 张莉斌,杨宁.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08(05)
  • [8]执勤民警防止伤亡的基本途径探讨[J]. 朱顺弟.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08(03)
  • [9]侦查策略正当性原理[D]. 蒋开富. 西南政法大学, 2006(06)
  • [10]论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途径和方法[J]. 李志贤. 甘肃科技纵横, 2005(01)

标签:;  ;  ;  

入室检查嫌疑人的战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