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 Service的电子政务综合平台系统设计

基于Web Service的电子政务综合平台系统设计

一、基于Web服务的电子政务综合平台系统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吴芳[1](2020)在《基于Web Service的政务云资源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下,政府日常办公对互联网有着越来越密切的依赖,随着APP、微信、公众号等新兴产物的普及,政务系统发展越来越多元化。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促使政府内部系统数量成倍增加,各部门已经从最初的单系统办公发展为多系统、多平台联合办公。如何有效地整合现有信息系统,进行跨平台、跨终端的数据交换,已经成为网络环境下分布式应用的共性、基础性和关键性需求。本文首先分析了政务系统信息化在国内外发展的趋势,以政务云资源管理系统数据交换平台的开发为例,分别从政务信息化系统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进行需求分析。通过对各种数据交换技术的分析得出,ETL和前置机交换方式,需要引入第二方工具,对部署环境要求高,其耦合性和成本都较高,适合大批量、实时性要求不高、数据结构不需要复杂转化的交换需求,Web服务在数据交换方面有着低成本、跨终端、跨平台、灵活性强、松耦合、代码复用性高等优点,从诞生之日起就备受欢迎。随着Web2.0的诞生以及云计算时代的到来,SOA架构的优势更力加明显,在SOA的基础技术实现中,Web服务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通过分析SOAP方式的Web Service与REST方式的Web Service的区别,可以看出虽然SOAP Web Service技术方案已经成熟,但REST因其架构简单、扩展性强越来越受到开发者的青睐,RESTful Web Service也逐渐超越SOAP Web Service成为实现SOA的重要实现之一。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软件系统的架构技术日新月异,面对互联网时代不断出现的系统交互和数据交换问题,指出了传统B/S架构在信息化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微服务架构因其灵活性与高可扩展性完美得适应了系统集成需求。对于已运行系统的升级改造全部推翻重来成本较高,受成本等客观因素约束,本文基于以上分析与研究,结合SOA技术与微服务技术理念,基于RESTful Web Service分别对政务云平台的项目管理、资源管理、维护申请等核心业务进行REST资源设计与实现,对服务注册中心,服务网关、权限审计与统一认证、统一消息等基础支撑服务模块进行设计与实现。为了方便客户对数据交换平台的统一监控与管理,提供了管理端日志记录和性能监控等功能。数据交换平台客户端的设计为了提高系统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包含RESTful Web Service与SOAP Web Service两种方式,分别对接不同单位不同平台的数据交换需求,并对数据交换平台进行单元测试和接口功能测试。最终设计了一款中低成本、可扩展的分布式数据交换平台,能够满足各业务系统不同终端之间进行实时、安全、准确的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需求。在保留原有系统的同时兼容新的数据交换平台,渐进式地升级云平台系统架构,达到对已有资源的充分利用并能够适应未来不断更新的资源共享需求。

迟涛[2](2019)在《基于WebGIS的电子政务监察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伴随着社会经济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主题,政务信息化及政务监察作为实现智慧城市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在树立政府形象、提高政府执政能力及塑造智慧化的城市名片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阶段的政务监察方式并没有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监察政务信息孤岛问题仍然存在。如何高效、智慧地落实电子政务监察工作,这是新时代背景下政务发展对监察工作提出的新考卷。本文通过在相关电子政务建设的体系标准及监察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政府部门职能的实际情况,以具有空间地理位置特征的政府重大项目投资、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及行政执法部门为四个电子政务监察对象、以部门公务车为附加监察主体,构建了基于WebGIS的电子政务监察系统,希冀以“地图+监察数据”的监察手段提升政务监察效率,对于监察部门具有实际意义与价值。本文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在充分了解当前电子政务建设体系标准及监察理论的基础之上,完成监察系统的调研分析工作,针对监察对象迫切的业务监察需求,即多源数据融合的全程监察、打破信息孤岛的实时监察及高危区域分析的预警监察,提出了基于地理编码的政务监察和实时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公务车监察的解决方案。(2)基于多渠道、多来源的政务数据及实时公务车数据,完成了监察系统数据建模工作,解决了政务数据标准化入库问题以及监察数据流、督办数据库流等信息流转问题。(3)基于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架构)思想,采用RESTful Web服务作为数据通信渠道,将WebGIS与政务监察相结合,构建了基于地理编码的“事前、事中、事后”全程政务、基于百度鹰眼服务的实时公务车以及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疑点信息的监察一张图,初步完成了监察系统设计与实现。

夏浩军[3](2016)在《基于B/S的杨凌地区行政区划信息管理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行政区划界线是毗邻行政区域之间的分界线,而对行政区划界线进行管理是国家政权建设一个重要方面,关系到边界附近地区稳定、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民政部门在勘界工作过程中形成了大量成果资料,如何有效管理和保存这些资料,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是境界管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行政区划信息管理系统是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行政区划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唯一方法。论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行政区划信息管理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的概况,并说明了借助Web服务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行政区划信息管理系统的意义和优势所在;然后从课题所涉及到的原理及相关技术分析出手,讨论了现行行政区划信息管理的不足之处,明确了构建基于B/S模式的行政区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并将GIS技术和Web服务相结合,针对不同用户,构建了基于GIS平台和B/S结构的信息查询管理模块,从系统功能设计、模块设计、运行流程、数据结构设计、安全设计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基本功能和总体框架的设计。最后,结合杨凌地区的特殊历史原因,利用Geo-Media Professional平台,Visual C++语言,设计实现了杨凌地区行政区划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数据的共享和查询分析,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对中小区域行政区划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有着较好的借鉴意义。

秦学[4](2013)在《智慧政务业务协同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公共服务更加普惠、社会管理更加高效、产业体系更加优化”,智慧政务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智慧政务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政务云基础设施统一管理调度、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业务集成与协同、智慧应用及服务、基于大数据处理的智慧决策以及安全保障体系等。智慧政务应在电子政务的基础之上,解决大范围的整合多部门信息资源、集成多种业务系统功能,提供按需动态组合的智慧服务。其关键技术是异构信息资源的深度整合、异构系统之间的动态协同等,而现有的基于中间件的集成方法已无法完全解决这些问题。对面向服务架构(SOA)和Web服务技术进行扩充,使其具有数据和功能的形式化描述、语义自识别、语义符合性组合等特点,对于智慧政务建设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和理论价值。本文以武汉市智慧政务云平台规划设计为背景,研究解决我国智慧政务建设中普遍存在的跨领域、跨时空的业务集成与协同的关键问题。现有的SOA和Web服务技术在智慧政务系统集成和业务协同时面临着挑战,这是由于智慧政务覆盖范围巨大,但又要求服务按需定制与组合。如何发现定位需要的服务功能、如何快速地组合多个服务满足新的应用需求是需要解决的两个主要难题。引入语义技术解决智慧政务系统中的四个基础性问题:对业务服务进行精确语义描述,提供服务的准确识别;利用推理技术准确地发现和定位服务;利用语义信息辅助实现服务组合;利用语义技术实现服务的替换和调用等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结合电子政务的特点和语义技术发展,本文提出了政务Web服务的语义模型,并给出了本体定义。为了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数量庞大的服务,本文研究建立了电子政务的业务分类模型和本体。同时,根据描述服务功能语义的需要,依据相关的国家标准开发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分类本体和公共数据元本体,为标注服务的IO语义标注提供依据。对于服务功能中的PE语义,则使用通用的OWLDL机制进行描述。为了保证服务具有准确和足够的语义信息,本文专门设计了服务的语义注册接口。通过这些工作,研究解决了服务的语义建模问题,为服务的发现和组合两个关键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条件。基于语义推理的服务发现能准确定位服务,但是囿于推理技术固有的复杂性,在面对智慧政务巨大的服务空间时,推理的效率是无法接受的。本文研究了分阶段多策略的服务发现方法。该方法引入了关系查询技术,采用关系数据库来存储管理服务注册信息,先进行语义辅助的基于关键字的检索,以快速缩减服务数量,然后在这个相对较小的服务空间中进行语义推理来准确定位候选服务。得益于关系数据库高效的检索效率,该方法能很好的平衡服务发现的效率和定位准确性。对于智慧政务业务协同中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服务组合,本文研究一种基于可组合性的服务组合方法,该方法是对基于与或图组合方法算法的改进。由于与或图搜索算法具有很高的时间复杂度,因此必须降低问题搜索空间的规模,以提高方法的实用性。本文研究的方法在构造服务组合问题状态图时,不是直接使用注册服务来生成,而是依据服务的业务类别提取抽象服务来构造,从而有效降低搜索状态图的规模并能保持一定稳定性。对于与或图只能描述服务的IO语义而不能刻画PE语义,引入了服务可组合性模型来解决,它全面考察服务之间的语法、语义的可组合性,通过计算候选组合方案的可组合度,可以保证组合方案中组件服务之间的语义一致性。可组合性模型另一个用途则是作为替换服务选择的重要参考指标,它可以考查替换之后的组合服务执行成功率。本文研究了智慧政务中系统集成和业务协同过程中的关键问题,针对SOA和Web服务技术在解决这些问题面临的困难,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并且,将这些研究应用到了武汉市智慧政务云计算平台的规划和设计。

嵇赟华[5](2013)在《基于Web服务的残废人信息服务管理平台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为了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改造政府,构建电子化政府,实施电子政务,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战略目标。从传统政府转变为电子政府,将是一次极为深刻和艰巨的变革。目前政府机关电子政务系统的开发与利用已有了长足的发展,整合政府内部各个离散的业务和办公系统,建设一个统一的电子政务系统平台已摆在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Web服务是计算机技术的新领域。我们需要用Web服务体系结构取代现行的应用设计模型,从而产生能灵活改变的系统。通过应用Web服务技术,一些信息源将成为我们能使用的组件,这些组件是可以重用的,而且可以广泛适用于internet或intranet网络上的应用。把Web服务技术应用于信息服务管理平台系统的设计,系统地研究基于web服务的信息服务管理平台系统设计与实现,这些都是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本文给出了上海市残疾人信息服务管理平台的详细设计过程。首先对残疾人信息服务管理平台的业务需求、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进行了分析。在系统需求分析基础上完成了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然后对系统中残疾人信息管理、数据交换、残疾证管理、残疾人社保管理、残疾人就业管理等模块进行详细设计。最后通过系统功能测试对上海市残疾人信息服务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进行了验证。

郭强[6](2012)在《基于Web服务的电子政务系统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提高办公效率、改善服务质量、实现信息共享的一种有效手段,伴随着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的广泛开展,根据不同业务需求开发了大量信息系统。然而,这些系统彼此独立、很难协同,形成了诸多“信息孤岛”,极大地阻碍了电子政务的应用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要实现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的关键是要解决跨部门之间的应用集成问题和数据交换问题。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是建立一个架构,驱动面向服务的多层次电子政务体系结构,将分散的、松耦合的子系统整合为统一的大规模分布式计算机应用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针对紧耦合、硬编码的集成方案不能满足当前电子政务系统对可互动的和功能无感知升级的需要的关键问题,系统地分析了电子政务系统的传统集成模式的不足,重点研究了Web服务电子政务架构模型,围绕着电子政务应用集成的核心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高可用的和功能无感知升级的新型Web服务体系结构。理论分析和实践应用结果表明该新型Web服务体系结构在电子政务系统架构的可行性和柔韧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2)针对在跨部门、跨领域的电子政务系统架构中现有系统不能满足部门间的快速访问、数据共享的需求问题,系统地分析了传统电子政务系统架构在分布式体系结构、事件驱动快速准确响应等方面的不足,重点研究了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体系结构和软件体系结构,提出通过基于Web服务的共享服务式架构满足电子政务系统对访问速度和数据共享的要求,实现了该共享服务式架构的中心服务平台、共享应用平台和共享业务服务平台。理论分析和实践应用结果表明基于Web服务的共享服务式架构对推动跨应用、跨行业的电子政务集成有重要意义。(3)针对在一个复杂的电子政务系统内,不同的政务部门之间,单一的电子政务体系内部都建立了大量的异构数据库,利用数据同步复制技术作为低层体系架构是很难维护好这样一个庞大系统的关键问题,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表明,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则可以透明地衔接异构系统及其本地数据库。并基于Web服务技术结合XML技术,提出了通过Web服务数据中心架构的理念,有效地解决业务逻辑方法调用和数据透明传输两大关键难题,并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同时,通过该Web服务数据中心,不仅可以保证各个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一致性,而且,引入Web服务中信息资源的发现和查找概念,使得在遗留系统中的集成和新系统的加入变得非常容易。理论分析和实践应用结果表明,基于Web服务数据中心的电子政务系统架构在数据共享、数据一致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4)Web服务系统的安全性涉及到Web服务系统本身的可靠性、保密性、信息匮乏等问题,为了增强异构、独立的Web服务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一个新的Web服务可信赖性模型WDSV, WDSV模型具有高效性、轻量级、可扩展性等特点。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个新的具有较好可扩展性、通用性的Web服务系统可信赖性模型WDSV,同时对WDSV模型的可信赖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给出了Web服务系统可信赖性的定义及可信赖性的度量指标,并予以量化;证明了WDSV模型实现了较好的可信赖性,并有效的增强了Web服务系统的安全性。对Web服务系统的安全性相关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5)针对Web服务架构中的高扩展性、高可用性和高容灾性等需求,根据“实平台、虚应用”,以及统一调度指挥“业务服务网络”的核心架构设计理念,系统地分析了SOA平台架构中的应用基础设施层、服务基础设施层和统一开放平台,重点研究了数据总体架构、数据库架构和数据库服务器配置等关键内容,提出了一种基于SOA平台的Web服务电子政务调度系统。从访问层、应用服务器层、以太网层、数据库服务器层、光纤网络层、存储层、运维管理层等七个层次进行该Web服务电子政务调度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并分别从SOA平台架构、数据库架构、服务器架构、存储架构、网络架构和安全架构等六个方面进行系统实践。理论分析和实践应用结果表明Web服务电子政务调度系统在高扩展性、高可用性和高容灾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

边婷婷[7](2010)在《基于Web服务的电子政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办公事务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它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高效的行政管理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并已成为整个信息化的关键。运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将其内部和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到网上实现,打破时间、空间分隔的制约,为社会公众以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高效、优质、廉洁的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的内容广泛,包括了教育、就业、医疗、电子采购、社会保险、企业服务、税务等领域的政府电子服务,而且还要求集成政府各部门的门户网站,导致存在统一标准、信息孤岛和互操作问题。Web服务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布式环境中应用系统的集成模式,并基于XML标准定义了一组简单、开放的协议规范。它的主要目标就是构筑一个通用的平台无关、语言无关的技术层,以实现各种异构平台上的应用间的互连互通。Web服务允许在Web站点上放置可编程元素,可实现基于Web的和基于三大核心技术SOAP、WSDL和UDDI的分布式计算和处理。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子政务的研究和发展的现状,分析了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了电子政务系统的设计目标。为了解决电子政务信息在政府内部及政府之间的共享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Web服务的电子政务系统的设计方案。利用Web服务的平台独立性,松散耦合性等特点,将基于Web服务的电子政务系统与政府内部应用程序进行集成,并且与外部其他政府部门进行协同合作,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分析Web服务实现信息流通与共享的关键技术,设计了一个基于Web服务的电子政务系统平台模型。

宋丹丹[8](2008)在《政务网站中一站式服务平台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电子政务进程的推进速度逐年递增,电子政务对服务资源的整合作用逐渐凸显。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各部门服务资源的整合,统一政府面向社会的服务职能,实现效率与效能的变革,将成为越来越明显的趋势。而政府网站的一站式服务系统正是在这种大前提下产生的。它将是今后政务网站的建设总体模式,同时也是考核政府网站的关键要素之一。本文阐述了政府网站一站式服务的发展趋势和具体实施建设方案;结合我国政务网站一站式服务体系的建设实践,从理论的基础上对政府网站的一站式服务系统进行设计、开发与实现技术进行了研究。本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本文将电子政府一站式服务作为一个巨型系统展开研究,重点挖掘了电子政府一站式服务的关键因素,对其进行总结,并展开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了在现实社会中,电子政府一站式服务中心的作用和影响还比较有限,政府领导者的重视程度、政府审批制度是电子政府一站式服务建立过程中的关键。在目前我国财力有限的现实条件下,有助于集中资源对电子政府一站式服务进行重点建设。2)建立了政企信息资源整合机制,提出政企信息资源整合机制的执行主体是政府,具体负责规划、执行与实施;政企信息资源整合机制分公用信息层、信息资源层与信息决策层三个层次。3)建立了电子政府一站式服务建设模型。

周斌[9](2007)在《面向公众服务的电子政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社会处于转型期,相应的政府管理模式也正从传统的行政管理转向新公共管理。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在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逐步实现政府的治理模式从“管制型”转向“服务型”。本文认为电子政务是实现这种转变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长期缺乏系统的规划,导致跨行业、跨部门的公共服务项目较少,并且缺乏实际有效的服务,电子政务信息孤岛随处可见,加上部分政府部门缺乏面向公众服务的观念,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遭遇了发展瓶颈。着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曾指出,我国的电子政务走入了重电子轻政务、重建设轻整合、重概念轻应用的误区。所以,本文把电子政务建设放在我国创建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从面向公众服务的视角来研究电子政务,重新思考政府的服务模式。 为了从根本上改善政府与公众的关系,本文认为电子政务可以有所取舍地借鉴客户关系管理(CRM)思想。所谓CRM,包含三层含义:首先,它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所满足的是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在电子政务中体现出来就是“以公众需求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其次,它是一种客户导向的业务流程管理机制,在电子政务中体现为政务流程重组;第三,它是一种管理软件和技术,包括用户服务“前台”的交互渠道整合、用户服务“后台”的系统集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技术、解决个性化所带来的个人隐私保护技术等,这些都可以用于电子政务建设。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首先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电子政务的基础理论和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然后,分析了国外电子政务建设采用CRM作为指导思想的实践经验,提出“以公众需求为中心”作为目标的面向公众服务的电子政务,重点深入地分析了客户关系管理(CRM)的核心思想应用于电子政务的适用性问题,得出的结论是电子政务对CRM只能是部分借鉴,如“客户”的概念与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社会公众不能完全划等号;另外,由于企业追求经济利益的本性与电子政务所追求的公益性目的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CRM中最着名的“80/20法则”就不适用于电子政务。但本文认为这不能抹杀CRM的其它理念和

刘寅斌[10](2006)在《电子政务遗留系统信息整合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子政务遗留系统,是指已经在政府机构中运营了较长时间,承担政府机构的关键业务,并且随着计算平台的变迁和政府业务需求的发展,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的电子政务系统。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在于“着力推进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引自《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实现政府机构之间的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是:电子政务遗留系统的信息整合。电子政务遗留系统的信息整合问题由三个核心子问题:①电子政务遗留系统的服务整合管理机制;②电子政务遗留系统信息资源的集成化管理;③电子政务遗留系统信息整合的应用支持与系统保障。 服务整合管理机制是电子政务遗留系统信息整合的基础。服务整合管理机制的主要功能在于实现灵活的电子政务服务管理,以满足用户的服务需求,同时,服务整合管理机制通过提供异常处理机制,以保障异常情况下政务服务流的正确执行。服务整合管理机制以语义Web服务为基础,以OWL-S为描述工具,对电子政务服务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形式化定义。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电子政务服务整合管理机制被划分为以下构件:服务需求分析器、服务组合设计器、服务组合生成器、服务资源管理器、服务执行器、服务执行控制器、服务执行者接口、服务执行者管理器、封装器。 集成化信息资源管理是电子政务遗留系统信息整合的实现路径。本论文充分利用Petri网技术在系统建模领域的优势,通过扩展PETRI网的概念,定义面向对象的有色Petri网OONET,以OONET为基础,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集成化管理系统顶层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和建立了能够反映系统信息资源的分布状况、体现系统动态行为特性的电子政务遗留系统集成化信息资源管理资源配置动态模型和系统功能模型。 电子政务遗留系统的应用支持与系统保障主要从五个方面加以研究和阐述:①电子政务遗留系统信息整合的应用接口:政务门户;②电子政务遗留系统信息整合的安全支撑:数据安全交换机制;③电子政务遗留系统信息整合的数据标准与数据规范;④电子政务遗留系统信息整合的管理体制;⑤电子政务遗留系统信息整合的法律法规问题。

二、基于Web服务的电子政务综合平台系统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Web服务的电子政务综合平台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Web Service的政务云资源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与研究趋势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Web服务发展趋势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政务系统信息化需求分析
    2.1 政务云平台信息化发展问题和目标
    2.2 系统功能性需求
        2.2.1 项目管理共享数据建设需求
        2.2.2 资源管理共享数据建设需求
        2.2.3 资源维护建设需求
        2.2.4 协同办公消息叶中心建设需求
    2.3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2.3.1 先进性和规范性需求
        2.3.2 安全性和保密性需求
        2.3.3 可靠性和可扩展性需求
        2.3.4 性能指标要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据交换平台系统方案和技术架构
    3.1 数据交换方案比较
    3.2 SOA技术体系
        3.2.1 面向服务体系架构SOA
        3.2.2 SOA技术体系的核心
    3.3 Web Service简介
        3.3.1 什么是WebService
        3.3.2 Web Service特点
    3.4 XML和JSON比较与分析
        3.4.1 XML简介
        3.4.2 JSON简介
        3.4.3 XML与JSON比较
    3.5 REST技术分析
        3.5.1 REST相关理论
        3.5.2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3.5.3 REST相关和URI的关系
        3.5.4 REST与SOAP的对比
    3.6 系统总体架构升级
        3.6.1 传统B/S架构政务系统面临的挑战
        3.6.2 传统B/S架构到微服务架构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4.1 政务云资源数据交换平台的架构设计
    4.2 数据交换平台服务端政务云资源的REST设计与实现
        4.2.1 政务云资源REST资源表述
        4.2.2 政务云资源数据交换关系E-R图
        4.2.3 REST资源地址设计
        4.2.4 REST服务实现
    4.3 数据交换平台服务端基础支撑服务的设计与实现
        4.3.1 服务注册中心
        4.3.2 服务网关管理
        4.3.3 权限审计与统一认证
        4.3.4 统一消息模块
    4.4 数据交换平台管理端的设计与实现
        4.4.1 数据库连接池和性能监控
        4.4.2 DAO数据层
        4.4.3 日志模块
    4.5 数据交换平台客户端设计与实现
        4.5.1 RESTful Web Service客户端设计与实现
        4.5.2 SOAP Web Service客户端设计与实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据交换平台的测试
    5.1 单元测试
    5.2 接口测试
        5.2.1 HTTP状态值
        5.2.2 Postman接口测试
    5.3 跨域资源共享CORS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语对照表
致谢

(2)基于WebGIS的电子政务监察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电子政务及监察发展现状
    1.4 论文研究内容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相关概念及关键技术
    2.1 智慧城市背景下电子政务监察内涵与特征
    2.2 地理编码技术
    2.3 WebGIS概述
        2.3.1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及其优势
        2.3.2 第三方地图引擎
        2.3.3 WebGIS在政务监察系统中的应用
    2.4 面向服务架构(SOA)
        2.4.1 集中式SOA
        2.4.2 分散式SOA
        2.4.3 SOAP Web Service与 RESTful Web Service对比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子政务监察系统需求分析
    3.1 问题分析
    3.2 政务功能性需求分析
        3.2.1 基于地理编码的监察业务梳理
        3.2.2 基于实时GPS的公务车监察
        3.2.3 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分析
    3.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3.3.1 角色权限划分
        3.3.2 系统管理
        3.3.3 性能需求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子政务监察系统设计
    4.1 系统设计目标
    4.2 系统设计原则
    4.3 系统架构设计
    4.4 系统数据库设计
        4.4.1 监察业务数据流
        4.4.2 数据库概念设计
        4.4.3 数据库物理设计
    4.5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5.1 公务车监察模块
        4.5.2 综合监察模块
        4.5.3 疑点信息分析模块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子政务监察系统实现
    5.1 WebGIS功能实现
        5.1.1 百度地图服务接入
        5.1.2 “事前、事中、事后”政务监察一张图
        5.1.3 公务车监察一张图
        5.1.4 疑点信息分析一张图
    5.2 监察基本业务实现
        5.2.1 监察统计
        5.2.2 绩效统计
        5.2.3 投诉统计
        5.2.4 督办问责中心
    5.3 系统管理实现
        5.3.1 账户认证
        5.3.2 账户管理
        5.3.3 日志管理
    5.4 系统测试
        5.4.1 功能测试
        5.4.2 RESTful接口性能测试
    5.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3)基于B/S的杨凌地区行政区划信息管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1.2 研究意义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第二章 系统框架结构的技术选择
    2.1 WebGIS的研究现状
        2.1.1 WebGIS技术
        2.1.2 WebGIS的缺点
        2.1.3 地理信息Web服务技术
    2.2 Web Services技术
        2.2.1 Web Services的基本内涵
        2.2.2 Web Services的体系架构
        2.2.3 Web Services协议栈
        2.2.4 Web Services的安全性
        2.2.5 Web Services技术的优势和发展
        2.2.6 基于Web Services相关规范而建立的几大平台
    2.3 软件体系结构选择
        2.3.1 C/S与B/S体系结构比较
        2.3.2 C/S与B/S混合软件体系结构
    2.4 ORACLE数据库
        2.4.1 关系数据库
        2.4.2 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
第三章 行政区划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
    3.1 系统目标
    3.2 系统需求分析
        3.2.1 数据分析
        3.2.2 功能分析
    3.3 系统设计原则
    3.4 系统总体设计
        3.4.1 系统设计方法
        3.4.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3.4.3 系统功能设计
        3.4.4 系统运行流程
    3.5 系统数据库设计
        3.5.1 数据库设计原则
        3.5.2 数据管理策略
        3.5.3 数据E-R图设计
        3.5.4 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第四章 行政区划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
    4.1 系统主界面
    4.2 主要功能实现
        4.2.1 界线管理
        4.2.2 档案管理
        4.2.3 区划管理
        4.2.4 地名查询
        4.2.5 元数据信息
        4.2.6 历史沿革
        4.2.7 综合查询
        4.2.8 政策法规
        4.2.9 系统管理
    4.3 系统安全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智慧政务业务协同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主要研究内容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研究思路
        1.2.3 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电子政务研究现状
        1.3.2 Web服务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小结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智慧政务Web服务语义建模研究
    2.1 语义Web服务模型
    2.2 智慧政务Web服务的语义模型
        2.2.1 语法层属性
        2.2.2 语义属性
        2.2.3 非功能属性
    2.3 智慧政务业务分类
        2.3.1 电子政务业务模型
        2.3.2 智慧政务业务分类体系
    2.4 低保业务服务语义建模举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政务数据语义模型
    3.1 政务数据参考模型
        3.1.1 现有的政务数据模型
        3.1.2 智慧政务数据语义模型
    3.2 政务数据本体
        3.2.1 本体构建方法
        3.2.2 政务数据本体开发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政务Web服务的注册与发现研究
    4.1 服务注册
        4.1.1 智慧政务服务注册
        4.1.2 服务的存储
    4.2 服务发现研究
        4.2.1 服务发现研究方法
        4.2.2 服务语义匹配研究现状
    4.3 分阶段多策略的服务发现
        4.3.1 基本思路
        4.3.2 语义辅助的关键字查询
        4.3.3 IO语义匹配算法
        4.3.4 PE功能匹配
        4.3.5 相似度计算
    4.4 智慧服务发现框架
    4.5 实验与分析
        4.5.1 实验环境和数据
        4.5.2 实验内容及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可组合性的服务组合与替换研究
    5.1 服务的可组合性
        5.1.1 可组合性模型
        5.1.2 可组合度的计算
    5.2 智慧政务服务组合研究
        5.2.1 服务组合研究方法
        5.2.2 与或图与服务组合
        5.2.3 智慧政务服务组合方法
    5.3 服务替换
        5.3.1 基于可组合度的替换服务选择
        5.3.2 服务参数的映射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智慧政务业务集成与协同框架
    6.1 基于云计算的智慧政务公共平台
        6.1.1 问题分析
        6.1.2 智慧政务云平台建设目标与主要内容
        6.1.3 智慧政务云平台架构
    6.2 智慧政务业务集成与协同框架设计
        6.2.1 梳理行政业务与服务事项
        6.2.2 识别需协同的服务
        6.2.3 业务集成与协同框架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存在的不足
    7.3 今后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5)基于Web服务的残废人信息服务管理平台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章节安排
第二章 关键技术概述
    2.1 概述
    2.2 开发流程
    2.3 关键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需求分析
    3.1 业务需求分析
    3.2 功能性需求
    3.3 性能需求
    3.4 系统可行性分析
        3.4.1 技术可行性分析
        3.4.2 开发及运行环境的可行性分析
        3.4.3 经济可行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设计
    4.1 总体结构设计
    4.2 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
        4.2.1 数据交换管理模块
        4.2.2 残疾人信息管理模块
        4.2.3 残疾人证管理模块
        4.2.4 残疾人教育管理模块
        4.2.5 社会保障管理模块
    4.3 程序设计
        4.3.1 代码设计
        4.3.2 数据库的连接与访问
    4.4 安全性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的实现
    5.1 系统功能的实现
    5.2 系统测试
        5.2.1 测试说明
        5.2.2 测试内容
        5.2.3 测试举例
    5.3 系统维护
    5.4 系统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Web服务的电子政务系统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问题
        1.3.1 应用场景
        1.3.2 问题分析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
    1.5 组织结构
第2章 Web服务电子政务架构相关技术分析
    2.1 Web服务概述
        2.1.1 Web服务架构
        2.1.2 Web服务协议栈
    2.2 Web服务技术
        2.2.1 SOAP规范
        2.2.2 WSDL规范
        2.2.3 UDDI规范
    2.3 面向服务架构技术
        2.3.1 SOA概述
        2.3.2 SOA角色
        2.3.3 SOA实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一种基于Web服务的电子政务系统架构
    3.1 问题建模
    3.2 系统传统集成模式
        3.2.1 Layers架构模式
        3.2.2 Facade架构模式
        3.2.3 Mediator架构模式
    3.3 Web服务电子政务架构模型
        3.3.1 Web服务路由器
        3.3.2 Web服务Facade
        3.3.3 集成监控信息服务平台
        3.3.4 工作流事务管理引擎
    3.4 Web服务电子政务架构应用
        3.4.1 应用平台
        3.4.2 技术架构
        3.4.3 功能架构
    3.5 优势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Web服务电子政务的数据共享技术研究
    4.1 问题建模
    4.2 数据共享技术分析
        4.2.1 数据共享需求分析
        4.2.2 数据共享原则
    4.3 数据共享技术设计
        4.3.1 系统总体架构
        4.3.2 系统体系结构
    4.4 数据共享系统实现
        4.4.1 中心数据服务实现
        4.4.2 共享应用服务实现
        4.4.3 共享业务服务实现
    4.5 应用中心企业服务总线集成
    4.6 数据共享系统应用
        4.6.1 跨数据库应用
        4.6.2 跨系统的应用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Web服务数据中心的业务调用和数据传输方法研究
    5.1 问题建模
    5.2 数据中心系统分析
        5.2.1 基本功能分析
        5.2.2 系统设计分析
    5.3 元数据服务架构
        5.3.1 元数据结构分析
        5.3.2 元数据服务实现
    5.4 数据访问服务
    5.5 变更通知服务
    5.6 数据中心架构应用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Web服务电子政务可信赖性研究
    6.1 问题建模
        6.1.1 可信赖性及安全性
        6.1.2 可信赖性属性度量模型
        6.1.3 可信赖性面临的威胁因素
    6.2 WDSV模型
        6.2.1 虚拟化技术
        6.2.2 虚拟化增强系统可信赖性机制分析
    6.3 可信赖性性能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Web服务电子政务架构的调度系统
    7.1 问题建模
        7.1.1 高扩展性与可用性问题
        7.1.2 高容灾性问题
    7.2 SOA平台架构
        7.2.1 应用基础设施
        7.2.2 服务基础设施
        7.2.3 统一开发平台
    7.3 数据库架构
        7.3.1 数据总体架构
        7.3.2 数据库架构
        7.3.3 数据库服务器分析
    7.4 服务器架构
        7.4.1 客运调度模式
        7.4.2 服务器部署
    7.5 存储架构
        7.5.1 存储系统架构原则
        7.5.2 存储系统架构部署
        7.5.3 存储阵列设备要求
    7.6 网络架构
        7.6.1 广域网架构分析
        7.6.2 局域网架构分析
        7.6.3 自治域架构分析
    7.7 安全架构
    7.8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束语
    8.1 全文总结
    8.2 贡献及创新
    8.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工作

(7)基于Web服务的电子政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Web 服务技术发展现状
    1.3 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
        1.3.1 电子政务的起源
        1.3.2 电子政务的概念
        1.3.2.1 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
        1.3.2.2 电子政务与政府上网
        1.3.2.3 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
        1.3.3 构建电子政务系统的意义
        1.3.4 电子政务在研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3.4.1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3.4.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Web 服务技术
    2.1 Web 服务简介
    2.2 Web 服务的架构
    2.3 Web 服务的核心技术
        2.3.1 SOAP 协议
        2.3.2 WSDL
        2.3.3 UDDI
        2.3.4 WSFL
    2.4 Web 服务技术的优势
    2.5 小结
第三章 电子政务需求分析
    3.1 功能需求
    3.2 性能需求
    3.3 适应性需求
        3.3.1 动态扩展需求
        3.3.2 代码扩展需求
    3.4 运行需求
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
    4.1 系统总体构架
    4.2 系统结构设计
    4.3 系统软件功能结构图
第五章 电子政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5.1 系统模块详细设计
        5.1.1 数据库连接模块
        5.1.2 公文管理模块
        5.1.3 会议会务管理模块
        5.1.4 政务信息管理模块
        5.1.5 档案管理模块
        5.1.6 经济计划管理模块
        5.1.7 项目管理模块
        5.1.8 公共信息服务模块
        5.1.9 系统管理模块
        5.1.10 办公管理模块
        5.1.11 业务管理模块
        5.1.12 其它模块
    5.2 信访管理的详细设计
    5.3 系统界面
    5.4 小结
第六章 系统功能评价
    6.1 评价体系
    6.2 EGAEI 评价方法
    6.3 小结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8)政务网站中一站式服务平台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政务网站的一站式服务体系的建设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的政务网站的一站式服务研究现状
    1.3 实现政务网站的一站式服务系统所做的工作
    1.4 论文的文章结构
第二章 一站式服务的设计理念及应用现状
    2.1 一站式服务的概念
    2.2 一站式服务的设计理念
    2.3 一站式服务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第三章 政务网站中一站式服务系统的需求分析
    3.1 需求背景分析
        3.1.1 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分析
        3.1.2 政府网站的一站式服务分析
    3.2 一站式服务建设范围分析
        3.2.1 电子化公民服务
        3.2.2 电子化企业服务
        3.2.3 电子化教育服务
        3.2.4 电子化交通运输服务
        3.2.5 电子化就业服务
        3.2.6 电子化旅游服务
        3.2.7 电子化新闻资讯服务
        3.2.8 电子化福利服务
        3.2.9 电子化民主建设服务
    3.3 一站式服务的建设关键点分析
        3.3.1 政府、企业、公众间的交互平台分析
        3.3.2 政府、企业、公众间联系入口与渠道分析
        3.3.3 政企信息资源有效整合分析
        3.3.4 服务流程分析
        3.3.5 政府客户关系管理分析
第四章 政务网站的一站式服务系统的设计
    4.1 设计原则
    4.2 方案分析
        4.2.1 一站式服务用户界面集成模式
        4.2.2 一站式服务系统的数据中心模式
        4.2.3 一站式服务的分布式对象模型
    4.3 详细设计
        4.3.1 一站式服务的总体结构设计
        4.3.2 一站式服务系统的核心子系统设计
        4.3.3 一站式服务的核心技术设计
第五章 典型应用及关键技术实现
    5.1 一站式服务系统典型应用
    5.2 webservices架构的技术实现
    5.3 面向服务对象的多种个性化服务技术
        5.3.1 个性化页面
        5.3.2 邮件订阅
        5.3.3 短信订阅
        5.3.4 常用功能个性化管理
        5.3.5 RSS订阅
    5.4 统一认证管理技术的应用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面向公众服务的电子政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言
    1.1 概述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电子政务的基础理论研究
    2.1 文献综述:国内外电子政务研究现状
        2.1.1 国外电子政务研究现状
        2.1.2 国内电子政务研究现状
    2.2 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辨析
    2.3 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关系
    2.4 电子政务的内涵
    2.5 电子政务的对象主体和业务模式
        2.5.1 电子政务的对象主体
        2.5.2 电子政务的业务模式
    2.6 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
        2.6.1 电子政务的四阶段论
        2.6.2 电子政务的五阶段论
        2.6.3 电子政务的六阶段论
    2.7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来自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的借鉴
    3.1 发达国家(地区)电子政务建设的经验
    3.2 CRM三个层面的内涵
    3.3 CRM应用系统的分类与特点
        3.3.1 操作型CRM注重具体业务流程整合
        3.3.2 分析型CRM注重“后台”数据挖掘技术
        3.3.3 协作型CRM注重用户“前台”服务交互渠道的整合
    3.4 客户关系管理CRM的核心管理思想与电子政务的适应性分析
        3.4.1 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在电子政务中体现为“以公众需求为中心”
        3.4.2 “客户细分”所采用的“80/20法则”不适用于电子政务
        3.4.3 “客户关怀、客户满意度、客户忠诚度”适用于电子政务
        3.4.4 “服务渠道整合、业务流程重组、系统集成”适用于电子政务
        3.4.5 “个性化服务”适用于电子政务
        3.4.6 作为软件系统的CRM及其关键技术适用于电子政务
    3.5 我国建设“以公众需求为中心”的电子政务的必要性
    3.6 面向公众服务的电子政务的全新内涵和功能
        3.6.1 面向公众服务的电子政务的全新内涵
        3.6.2 面向公众服务的电子政务的具体功能
    3.7 面向公众服务的电子政务的设计理念和原则
        3.7.1 实施“以公众需求为中心”的战略
        3.7.2 了解公众需求和兴趣爱好并对用户进行细分
        3.7.3 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和办事服务
        3.7.4 全面考虑用户的生命周期
        3.7.5 整合政府公众服务“前台”实现统一的用户交互渠道
        3.7.6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3.7.7 消灭信息孤岛实现电子政务“后台”整合
        3.7.8 实现类似于商务智能的辅助政务决策功能
        3.7.9 采用市场营销的应用推广策略
        3.7.10 妥善解决用户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子政务服务渠道的“前台”整合研究
    4.1 电子政务服务渠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不同服务渠道平台的整合问题
        4.1.2 各类渠道信息分散的问题
    4.2 呼叫中心是面向公众服务的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4.3 呼叫中心系统介绍
        4.3.1 呼叫中心的定义
        4.3.2 呼叫中心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4.3.3 呼叫中心的发展历程
    4.4 呼叫中心对建设面向公众服务的电子政务的重要意义
    4.5 利用VOICEXML实现基于PSTN和基于INTERNET呼叫的渠道整合
        4.5.1 VoiceXML的主要特点
        4.5.2 VoiceXML的结构模型
        4.5.3 应用VoiceXML技术的分部式呼叫中心设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通过政务流程再造建立面向公众服务的政务流程
    5.1 政府再造
        5.1.1 政府再造理论介绍
        5.1.2 政府再造的背景
        5.1.3 政府再造的基本思路
        5.1.4 政府再造的战略和途径
        5.1.5 政府再造的障碍
    5.2 我国政务流程再造的现状
    5.3 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
    5.4 政府业务流程的内涵
    5.5 传统政务流程的弊端
    5.6 政务流程的优化与再造
    5.7 重塑政府业务流程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5.8 重塑政府业务流程的方法步骤
    5.9 政务流程再造的推进策略
    5.10 政务流程再造打造“一站式”电子政务
        5.10.1 “一站式”电子政务的基本涵义
        5.10.2 “一站式”电子政务的功能
        5.10.3 CRM思想对“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模式的改进
        5.10.4 整合资源优化政务流程
        5.10.5 加强面向社会公众的服务功能
        5.10.6 “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模式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整合信息孤岛实现面向公众服务电子政务“后台”
    6.1 文献综述:国内外信息集成技术研究现状
    6.2 系统集成技术介绍
        6.2.1 集成技术发展背景
        6.2.2 集成结构的发展演变
        6.2.3 集成工具与技术的发展演化
        6.2.4 集成技术的研究趋势
    6.3 WEB服务技术介绍
        6.3.1 Web服务的概念
        6.3.2 Web服务的特点
        6.3.3 Web服务实施领域的分类
        6.3.4 Web服务的结构单元
        6.3.5 Web服务的体系结构
        6.3.6 Web服务的工作原理
        6.3.7 Web服务的发展现状
    6.4 基于WEB SERVICE的电子政务数据交换综合平台的设计
        6.4.1 综合平台的设计原则
        6.4.2 综合平台的体系结构
        6.4.3 政务Web服务的生成与部署
        6.4.4 政务服务注册中心的设计
        6.4.5 政务综合信息平台的设计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研究
    7.1 文献综述: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研究现状
        7.1.1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主要研究问题
        7.1.1.1 个性化入口
        7.1.1.2 用户描述文件(用户兴趣偏好模型)
        7.1.1.3 资源描述文件
        7.1.1.4 个性化推荐技术与算法
        7.1.1.5 个性化服务系统的体系结构
        7.1.2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研究现状
    7.2 个性化服务介绍
        7.2.1 个性化服务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7.2.2 个性化服务的技术要点
    7.3 个性化人机界面研究
        7.3.1 人机界面发展的几个阶段
        7.3.1.1 命令语言界面CLI
        7.3.1.2 直接操纵用户界面
        7.3.1.3 图形用户界面
        7.3.1.4 多媒体用户界面
        7.3.1.5 多通道用户界面(MMUI)
        7.3.1.6 虚拟现实技术
        7.3.1.7 自适应人机界面(AHCI)
        7.3.2 智能人机界面(Intelligent Human-Computer Interface)
        7.3.2.1 智能人机界面的定义
        7.3.2.2 智能人机界面的特点
        7.3.3 人机界面可用性的基本评价方法
    7.4 个性化服务的理论基础
        7.4.1 Web挖掘介绍
        7.4.2 Web内容挖掘
        7.4.3 Web结构挖掘
        7.4.4 Web使用记录挖掘
        7.4.5 Web挖掘的研究重点
    7.5 基于关联规则的推荐技术
        7.5.1 关联规则介绍
        7.5.2 关联规则挖掘的Apriori算法
    7.6 基于内容的推荐
    7.7 协同过滤推荐
        7.7.1 协同过滤算法的研究现状及分类
        7.7.2 User-based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7.7.3 Item-based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7.7.4 协同过滤算法应用中面临的主要挑战
    7.8 混合推荐
    7.9 个性化服务是面向公众服务的电子政务的核心功能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电子政务用户的个性化兴趣偏好模型研究
    8.1 用户兴趣偏好模型的研究现状
        8.1.1 用户手工定制建模
        8.1.2 示例用户建模
        8.1.3 自动用户建模
    8.2 WEB文本页面的预处理
        8.2.1 文本特征向量的抽取
        8.2.2 文本项的选择与特征权值的计算
    8.3 WEB页面的文本聚类算法分析
        8.3.1 划分方法
        8.3.2 层次方法
        8.3.3 基于密度的方法
        8.3.4 基于网格的方法
        8.3.5 基于模型的方法
    8.4 CLOPE聚类算法分析
        8.4.1 聚类直方图
        8.4.2 基于直方图的聚类算法
        8.4.3 算法的实现
    8.5 基于内容的用户兴趣度计算
        8.5.1 用户兴趣度的表示
        8.5.2 用户兴趣度的计算
    8.6 基于网上行为的用户兴趣度
        8.6.1 多元线性回归方法
        8.6.1.1 多元线性回归
        8.6.1.2 多元线性回归的检验与预测
        8.6.2 基于行为的网页兴趣度的计算
    8.7 基于内容与基于网上行为的用户兴趣度相结合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公众服务的电子政务的个人隐私保护问题研究
    9.1 电子政务中的个人隐私保护问题概述
    9.2 把隐私偏好设定平台P3P引入面向公众服务的电子政务
    9.3 AGENT技术介绍
        9.3.1 Agent的定义
        9.3.2 Agent的基本属性
        9.3.3 Agent的基本结构
        9.3.4 移动Agent
    9.4 多AGENT系统介绍
        9.4.1 多Agent系统的定义
        9.4.2 多Agent系统的基本要素
    9.5 多AGENT系统的支撑环境
        9.5.1 Agent的生命周期模型
        9.5.2 Agent的安全模型
        9.5.3 Agent的通信模型
        9.5.4 Agent的移动模型
    9.6 多AGENT之间的交互技术
        9.6.1 Agent通信语言概述
        9.6.2 知识查询与操作语言(KQML)
        9.6.3 知识交换格式(KIF)
        9.6.4 Agent通信协议
    9.7 一个基于AGENT的隐私保护个性化信息过滤系统的结构
        9.7.1 信息过滤系统的一般结构
        9.7.2 服务端控制的信息过滤系统结构
        9.7.3 客户端控制的信息过滤系统结构
        9.7.4 一个基于Agent的信息过滤系统结构设计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电子政务遗留系统信息整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同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1.1 电子政务遗留系统及电子政务遗留系统信息整合
        1.1.1 电子政务遗留系统的内涵
        1.1.2 电子政务遗留系统演进方式的比较分析
        1.1.3 电子政务遗留系统信息整合的内涵
        1.1.4 电子政务遗留系统信息整合的意义
    1.2 研究背景
        1.2.1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1.2.2 信息整合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大势所趋
        1.2.3 应用背景:以上海区县的电子政务一体化公共平台建设为例
    1.3 研究问题
        1.3.1 我国电子政务遗留系统信息整合问题的主要表现
        1.3.2 研究的本源问题
        1.3.3 研究的目标和研究内容
        1.3.4 研究路径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遗留系统的演进
        2.1.1 电子政务遗留系统的信息整合:遗留系统演进的具体形式
        2.1.2 逆向工程思想对电子政务遗留系统信息整合的作用与影响
        2.1.3 重构思想对电子政务遗留系统信息整合的作用与影响
        2.1.4 正向工程思想对电子政务遗留系统信息整合的作用与影响
    2.2 信息整合的方法研究
        2.2.1 全局模式的信息整合
        2.2.2 数据仓库方式的信息整合
        2.2.3 联邦模式的信息整合
        2.2.4 基于中间件/封装器的信息整合方式
    2.3 电子政务信息整合的层次演进
        2.3.1 基于数据交互与数据共享的信息整合——数据集成
        2.3.2 面向过程的信息整合——工作流管理
        2.3.3 面向服务的信息整合——Web集成
        2.3.4 总结
    2.4 电子政务遗留系统信息整合核心问题的相关研究
        2.4.1 电子政务遗留系统的应用整合
        2.4.2 电子政务遗留系统的信息资源管理
        2.4.3 电子政务遗留系统信息整合的政务门户
        2.4.4 电子政务遗留系统信息整合的安全机制
        2.4.5 电子政务遗留系统信息整合的保障机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子政务遗留系统信息整合的基础:服务整合管理机制
    3.1 引言
    3.2 电子政务服务的内涵及本体形式化表示
        3.2.1 电子政务服务的内涵
        3.2.2 电子政务服务组合:跨组织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实现方式
        3.2.3 电子政务服务本体的形式化表示
    3.3 电子政务服务整合管理机制的体系结构模型
        3.3.1 电子政务服务整合管理机制构建的基础:多智能体技术
        3.3.2 电子政务服务整合管理机制的体系结构模型
    3.4 电子政务服务整合管理机制的功能模型及执行过程
        3.4.1 电子政务服务的资源管理
        3.4.2 用户的电子政务服务需求描述
        3.4.3 服务的匹配与组合
        3.4.4 服务组合的执行与服务异常处理机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子政务遗留系统信息整合的实现路径:集成化信息资源管理
    4.1 引言
    4.2 集成化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分析
    4.3 电子政务遗留系统集成化信息资源管理建模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4.4 面向对象的有色PETRI网OONET
    4.5 基于OONET的集成化信息资源管理的资源配置动态模型
        4.5.1 电子政务遗留系统集成化信息资源管理的层次结构
        4.5.2 电子政务遗留系统集成化信息资源管理的工作流程分析
        4.5.3 电子政务遗留系统集成化信息资源管理的资源配置动态模型
    4.6 电子政务遗留系统集成化信息资源管理的功能模型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子政务遗留系统信息整合的应用支持与系统保障
    5.1 引言
    5.2 电子政务遗留系统信息整合应用接口:政务门户
        5.2.1 我国当前的政府门户网站存在的主要问题
        5.2.2 电子政务遗留系统信息整合政务门户的需求分析
        5.2.3 政务门户的设计目标
        5.2.4 政务门户的系统结构和功能
    5.3 电子政务遗留系统信息整合的安全支撑:数据安全交换机制
        5.3.1 电子政务协同工作安全数据交换的安全需求分析
        5.3.2 电子政务协同工作安全数据交换服务层的设计
        5.3.3 电子政务协同工作安全数据交换服务层构件分类
        5.3.4 对话实例
    5.4 电子政务遗留系统信息整合数据标准与数据规范
        5.4.1 元数据设计的总体规划
        5.4.2 元数据规范的设计原则
        5.4.3 电子政务遗留系统信息整合元数据规范设计的流程模型
        5.4.4 元数据设计方案
        5.4.5 元数据置标方案
    5.5 电子政务遗留系统信息整合的管理体制
        5.5.1 管理体制需求分析
        5.5.2 管理体制中的角色及职责
    5.6 电子政务遗留系统信息整合的法律法规问题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四、基于Web服务的电子政务综合平台系统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Web Service的政务云资源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吴芳. 苏州大学, 2020(02)
  • [2]基于WebGIS的电子政务监察系统设计与实现[D]. 迟涛.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3]基于B/S的杨凌地区行政区划信息管理系统研究[D]. 夏浩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4]智慧政务业务协同关键技术研究[D]. 秦学. 武汉大学, 2013(05)
  • [5]基于Web服务的残废人信息服务管理平台系统设计与实现[D]. 嵇赟华. 复旦大学, 2013(03)
  • [6]基于Web服务的电子政务系统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D]. 郭强. 东北大学, 2012(07)
  • [7]基于Web服务的电子政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边婷婷.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3)
  • [8]政务网站中一站式服务平台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 宋丹丹. 复旦大学, 2008(08)
  • [9]面向公众服务的电子政务研究[D]. 周斌. 同济大学, 2007(02)
  • [10]电子政务遗留系统信息整合的研究[D]. 刘寅斌. 同济大学, 2006(02)

标签:;  ;  ;  ;  ;  

基于Web Service的电子政务综合平台系统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