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估在建筑中庭防火设计中的应用

风险评估在建筑中庭防火设计中的应用

一、风险评估在建筑中庭消防设计中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崔丽莎[1](2020)在《基于性能化理论的商场消防设计与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我国出现了大量体量庞大、功能复杂的大型商业综合体。近年来,我国掀起了新一轮的城市建设高潮,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了大型化、高端化的商业综合体。其建筑形式打破了传统商业建筑模式,由原有单一业态发展成为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商业场所。大型商业综合体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优美舒适的购物环境,而且提升了整个城市的商业形象,拉动了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亮点。由于我国与防火设计相关的规范修订时间较长,现行的规范已无法跟上建筑发展的步伐,所以不可避免的在防火设计中国无法满足现代建筑发展的需求,而大型商业综合体为近年来我国发展的新型商业建筑,与传统商业建筑相比,其建筑设计理念更为新颖、体量更为巨大、功能业态也越来越繁多,如若依然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进行设计,势必造成建筑整体效果的不协调性。本论文的研究主题为基于性能化理论的商场消防设计,论文首先收集、分析了与之相关的大量参考文献,总结商场性能化消防设计的必要性,以及性能化消防设计的国内外应用现状,对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描述。然后对性能化理论与商场消防特点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消防性能化设计特点、基本步骤与框架,指出商场消防的特点体现在建筑火险特征、人员疏散特征、疏散人员心理特征等。最后本论文对某商场进行了性能化防火设计,在了解该商场的基本情况、防火设计内容之后,得到了该项目防火设计难点,确定了该项目防火场景设计、烟气控制设计、人员疏散设计,确定了最终的防火设计实施方案。以性能化理论为基础,对该商场的防火设计进行了防火评价,根据相应的安全性评价依据,得出了评价结果。

陈祺[2](2020)在《火灾产物影响下的邮轮疏散与通道性能化防火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不同于陆地建筑或普通客船,大型邮轮内部布置复杂,甲板层数众多,通道狭窄密集,人员密度较大。在遇到突发状况如火灾,需要进行疏散时,容易造成拥堵状况,给邮轮上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关于火灾环境下的人员疏散问题,目前在建筑领域已经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但在船舶领域的研究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因此对邮轮进行火灾环境下的人员疏散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火灾场景下的人员疏散模拟提供了条件,这也成为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但大多数研究忽视了火灾产物对人员疏散的影响,导致仿真结果与实际结果有一定的偏差。本文以人员和邮轮疏散环境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火灾产物和邮轮的通道布置为影响因素,进行火灾动态和人员疏散相结合、甲板通道的性能化防火设计。具体研究工作如下:首先分析了邮轮舱室布置特点,总结了人员疏散场所的布置形式。依据《邮轮规范》和《国际人命和海上安全公约》中有关消防的规定,从“消”和“防”两方面对邮轮的消防设计进行了剖析。根据邮轮的火灾特点,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量化了火灾产物对人员疏散的影响。进而利用火灾模拟软件Pyrosim模拟VISTA型邮轮DECK1(1层甲板)和某餐厅在设计火灾场景下的火灾发展过程,获取火灾产物的动态变化数据,并对火灾产物数据进行了规律分析。根据火灾产物与人员疏散速度的函数关系,确定火灾环境下的疏散速度影响系数。最后将疏散速度影响系数融入到蚁群算法中,运用MATLAB求解了餐厅火灾环境下的人员最优疏散路径。在实验室已开发疏散软件的基础上,融入了火灾产物对人员疏散速度的影响系数,对DECK1不同通道布置设计方案下的人员疏散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了不同通道布置设计方案对人员疏散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方法,从人员安全疏散的角度对甲板通道布置设计方案进行了评估。通过实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改进的蚁群算法在进行火灾环境下的疏散路径选择时有较好的实用性。人员在火灾环境下的疏散时间与甲板通道的出口宽度和数量有关,增加出口的宽度和数量能够减少人员疏散时间。运用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方法甲板通道布置设计,能够从人员在火灾环境下安全疏散的角度出发对通道布置设计进行评估,使通道设计更加合理。本文旨在为邮轮的消防设计、火灾情境下的人员疏散和甲板通道布置提供科学的指导原则。

刘晓红[3](2020)在《夏热冬冷地区高校食堂建筑被动节能自然通风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高校食堂是大学校园中最重要的、也是学生光顾频率最高的场所之一。食堂的规划和设计一直被研究者重点关注。但是,高校食堂的热舒适性和节能特征,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研究表明,被动节能自然通风对改善室内热环境有明显的效果,因此存在将其高效应用在高校食堂的可能性。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季节性特点显着,夏季气候炎热,过渡季时间长,在夏热冬冷地区的被动式通风设计策略中自然通风和夜间通风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和节能潜力。自然通风降温技术所适应的建筑环境特征能够很好地与高校食堂的季节性使用特点相耦合。利用自然通风进行室内外空气交换,能够排出浊气,避免空气污染和疾病传播。研究表明:特别是对于人员集中,散热量较大的高校餐厅这类建筑,在夏季和过渡季,合理应用自然通风能够带走室内热量;同时由于人体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可以适应较大幅度的环境温度变化,室内可以维持较高的温度而不需要运行空调设备;另外,在建筑表皮利用相变材料,则可以在白天学生就餐时还能充分利用夜间通风的降温效果。因此,通过形体和空间设计加强自然通风,结合相变材料应用于表皮降低室内温度,既可以提升用餐舒适度,也可以做到高校餐厅建筑的节能。本文从被动节能自然通风的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以夏热冬冷地区高校食堂建筑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改善室内热环境和节能为目标,研究揭示气候特征、食堂使用特征、建筑空间、形体、界面设计等多种因素的的协同作用规律,提出适用于提高自然通风的建筑设计策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分析研究高校食堂的建筑空间特征和食堂功能布局特征,结合国内外高校食堂的使用特点和用餐人员的行为特点,针对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征,研究揭示夏热冬冷地区高校食堂使用特征与被动节能措施中自然通风的耦合规律,包括夏热冬冷地区利用自然通风改善室内热环境和提高节能潜力的耦合规律,以及自然通风应用潜力与高校食堂使用时间特征的耦合规律。(二)通过高校食堂建筑设计及其室内环境改善和节能特性等方面的国内外文献的分析研究,结合长沙地区已建成的六所高校食堂的实地调研,从自然通风研究角度,提出五种夏热冬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适用于自然通风的食堂建筑空间布局模型。研究提出了基于CFD模拟的食堂建筑空间优化设计方法,包括设置不同的风向与建筑迎风面之间的夹角,模拟室内气流流动和风速分布,导出云图和测点风速进行分析比较,获得适宜每种模型的最佳朝向;将不同窗地面积比的各种食堂建筑模型进行模拟研究,对比通风效果随着窗地面积比变化的敏感性,获得不同食堂建筑模型和窗地面积比对建筑自然通风的最佳组合;研究食堂功能布局等对自然通风的相互影响,提出不同食堂建筑模型的推荐功能布局形式。基于以上研究,提出有利于自然通风应用的高校食堂建筑形体和空间布局的设计策略,使得高校食堂自然通风成为建筑设计中的可控因素。(三)研究提出基于特朗伯墙和相变蓄能被动通风构造技术的蓄能墙构造,辅助增强自然通风效果:研制了特朗伯蓄能墙系统,该系统由内外双层墙面组成,外墙玻璃层与内墙形成中间空气夹层,在内墙的内外墙面增加有高反射涂料及构造组成的夜间蓄冷相变材料集成系统。该双层板通过墙板内外墙通风口的开闭来发挥调节室内温度的作用。选取高校食堂建筑模型三,将其界面进行改造,在建筑的四个朝向,采用通高的特朗伯蓄能墙替换原来的窗间墙。参照气候适应性评估方法,采用Energy plus模拟软件,通过模拟实验,对使用本技术前后全年舒适时间进行对比,验证了蓄能墙改善自然通风的作用,结果显示蓄能墙的设置能降低室内温度,带来良好的节能效果。对比分析蓄能墙系统在不同朝向、不同季节的差异性,得到相应的界面设计新理念、设计方法和运行管理方法。(四)结合形体和空间布局,以及新型界面的构造和设计方法,形成了关于平面、空间、界面等有利于夏热冬冷地区高校食堂建筑自然通风应用的设计策略。本文针对高校食堂建筑的使用特征和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征,研究提出了五种典型建筑空间模型,研究了有利于高校食堂建筑自然通风的形体和空间优化设计方法以及食堂功能布局优化方法;研究开发了能增强自然通风效果的蓄能墙,提出了相应的建筑界面设计方法。研究成果构成了一套有利于夏热冬冷地区高校食堂建筑自然通风的技术措施和设计方法。通过该措施和方法的推广应用,可以改善夏热冬冷地区高校食堂室内热环境,创造怡人的用餐环境,提高大学生的生活品质,同时做到节约能源,为夏热冬冷地区高校食堂建筑的绿色设计和绿色校园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陈欣[4](2019)在《体验式消费背景下购物中心中庭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体验式消费背景下,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者越来越追求个性化的购物体验,这直接促进了体验式购物中心的发展。而中庭作为购物中心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共享空间,已成为各大购物中心设计的“标配”。商业地产策划者和建筑师对购物中心中庭的营造尤其重视,并将营销展示、信息交流、休闲娱乐等多种职能置入其中。国内外对购物中心中庭的研究,多是停留在单个中庭理论和案例的研究上,并没有从整体的角度对中庭进行量化分析。且由于各个研究对象的开业时间、项目区位、商业定位、建筑设计、业态策划等要素都不太一样,很难将中庭的研究成果科学的去指导实践项目。因此对购物中心中庭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提供合适的中庭率设计参考指标,有利于提高购物中心空间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形成良好的中庭空间效果,营造体验式的购物氛围,以应对电商冲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体验式消费背景下购物中心中庭率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研究课题的背景及国内外现状进行分析,系统的梳理消费心理学、消费行为学、体验式消费等相关理论,根据对购物中心和中庭的理解,提出中庭率这个概念;其次针对性的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五地的31个购物进行实地调研,同时结合国内外的57个优秀实践案例,研究不同开业时间、城市区位、商业定位、建筑规模、建筑层数、动线组织、剖面类型等因素对购物中心中庭率的影响;最后分析购物中心中庭率在租户组合、中庭空间评价、消防设计策略三个方面的应用。本文希望通过对购物中心中庭率的研究,得出不同购物中心中庭率的设计参考指标,优化购物中心中庭共享空间的设计,同时可为购物中心中庭之间的对比研究提供新的方法,为体验式购物氛围的营造提供借鉴。

李鹏哲[5](2019)在《某航站楼性能化防火设计中的人员安全疏散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民航业的高质量发展,作为民航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机场航站楼新建、改扩建的项目也逐年增加。航站楼在给人们带来巨大出行便利的同时,往往存在着建筑空间的组成过于复杂、防火分区的面积过大、安全疏散的距离过远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给航站楼的消防安全带来极大的考验。本文以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思想为依据,运用现代化的消防安全工程思想和方法,对某航站楼的人员安全疏散问题进行分析。本文分析机场航站楼这类高大空间建筑的特点,着重介绍性能化设计中的人员安全疏散的理论。根据搜集调研所取得的相关资料,基于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思想建立航站楼值机出发大厅的火灾场景和安全疏散模型。通过火灾数值仿真软件Pyrosim,对值机出发大厅的三个火灾场景(零售书店、办公区、指廊候机厅)进行分析,重点研究火灾发展过程中的烟气蔓延及热辐射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得到火灾场景下与人员安全疏散有关的三个重要指标(温度、烟层高度、能见度)的数值,得出各火灾场景下火灾可用安全疏散时间,为航站楼性能化防火设计提供更为可信的安全疏散的数据。通过人员安全疏散模拟软件Pathfinder对某航站楼火灾场景下人员疏散情况进行模拟,然后计算出人员疏散的必需安全疏散时间。本文根据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思想,通过仿真得到火灾可用安全疏散时间与人员疏散的必需安全疏散时间,并经过对比分析为该航站楼的火灾风险性进行评估,找出所存在的问题,为航站楼提出优化改进措施。本文的研究对航站楼的防火设施及人员安全疏散方案具有指导意义,也对类似高大空间建筑的消防安全水平得到有效的保证和提高提供借鉴价值。

范侃侃[6](2018)在《现代商业综合体消防设计方法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商业综合体是一种成熟主流的地产开发模式,建成后的综合体将成为一个地块的标杆。作为一种超大规模的公共商业设施,综合体是集合了大型shoppingmall、高级写字楼、高端商务酒店和高档住宅和公寓于一体。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开发,新城的不断涌现,城市综合体作为一种聚集人气的商圈模式,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开发商的钟爱。大型商业综合体建成的数量越来越多,建设的体量越来越大,内部功能越来越多样,人流数量日益增加,其火灾性造成危险也越来越大。万一火灾发生,不但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有的还会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社会舆情就会变得很差。国家有关部门开始重视数量日益增加的大型商业综合体,以及其带来的消防安全隐患,但仍然有不少没注意的地方。而且消防规范也仅限于一般民用建筑,即使开始消防规范开始有了修改,也只是对目前的改良,仍然有不少没明确的地方。有些省市出台了自己的消防纪要和说明作为补充,有的地方也引入了性能化设计作为一个技术手段对消防设计进行了自己的补充。本文基于消防规范、地方纪要和专家意见等相关理论,以杭州远洋乐堤港商业综合体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消防创新点。首先对商业综合体火灾特点及其危险性分析,然后提出消防规范商业综合体的不足以及笔者的优化设想,再从国家消防规范及地方性消防纪要对商业综合体疏散设计的进行对比研究,接着调查了杭州本地及附近的三个商业综合体,从和各自的消防难点开始分析,展开到总图布置、消防车道、防火间距、防火分区、疏散楼梯、疏散电梯等几个要点,最后分析杭州远洋乐堤港商业综合体的消防设计,找出了其消防设计中的突破点,为以后的商业综合体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彭飞[7](2018)在《室内装饰工程全程设计模式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代室内设计历经多年的发展,单纯追求功能性、美观性已经不符合当代室内设计发展的需求,当代室内设计体现的是多专业集成化、高技术性以及可实施度的有效可控性。当代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也从单一的提供设计方案服务发展成为室内项目全程化、多专业综合化服务的趋势。当代室内项目的业主不仅需要设计方案,也迫切的需求更为全面的服务,能够像“私人顾问”一样提供专业的项目分析、设计方案、施工组织、投资造价等专业指导和解读工作。此次研究首先通过对各种设计模式的分析总结得出设计工作被阶段化的管理割裂,形成了设计片段化和专业分化的局面;在项目全过程实施过程中,概念化的将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限定在方案设计及施工图制作,忽略了各个设计专业的整合,忽略了方案设计与现场结合程度,忽略了对项目实施周期、造价、质量等相关方面的关注,忽略了设计对施工环节的指导作用,通过现场配合行为或者签证洽商等流程上的管理文件对后期进行引导和约束,不能够有效起到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引导和控制作用。其次,提出全程设计理念。研究设计贯穿全程,以设计为出发点,对设计工作在项目实施全过程中扩展,加大设计行为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引导和控制。除方案设计等工作外,深入分析探索项目多专业统筹协调以及项目实施周期、造价、现场实施的引导和控制等多个方面,并进行模式建构。运用全程设计中生产设计、精确放线等一系列设计结合施工的关键工作内容,逐步的将设计工作从纸面方案引向施工环节,加强设计对于施工环节的有效管控。保证设计结果的实现,保证投资造价的有效控制,保证建造周期的合理控制等。全程设计的研究不仅需要对室内设计了如指掌,也要掌握投资预算、施工进度、质量等方面的知识;多角度分析项目实施过程的工作内容有利于识别设计介入和融合项目实施的关键接入点,全程设计模式的建构有利于设计有效引导和控制项目实施全过程。全程设计模式作为应用理论,在本次课题研究期间有幸能够通过实际项目实践验证并得到了较好的实施结果;全程设计过程中的相关实践信息反馈出全程设计模式的研究是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意义的。

夏泽伟[8](2017)在《佛山国瑞升平商业中心消防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2015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报告所监测的17个大中城市已落成零售物业总存量达6120万平方米,全国在建项目共323个,总建筑面积近3,200万平方米,中国购物中心在建量与存量比值全球最高,并且潜力市场仍在迅速增长。大型购物中心以丰富的业态打造“一站式购物”场所,产品极度丰富,可以一次性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全方位的需求;并且购物中心室内温度环境非常舒适,也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大型购物中心的商业建筑模式进一步融合后,结合酒店、办公、公寓等统一规划,整体建设形成大型商业综合体,规模往往达到四十万平方米以上。大型购物中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给人们提供了极大便利,但同时也存在突出的火灾安全隐患,由于大型购物中心规模巨大,疏散路线错综复杂,顾客中多有老人小孩,且很大一部分顾客对建筑物本身并不熟悉等原因,造成大型购物中心一旦发生火灾,疏散逃生和扑救灭火的困难都非常大,引起群死群伤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大型购物中心若发生火灾,其伤亡人数和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将远高于其他类型的公共建筑。因此大型购物中心的消防设计是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但目前一些大型购物中心的规划和建筑方案设计是由境外设计事务所设计的,他们对国内的建筑防火规范并不十分熟悉。当完成方案设计,开始进行施工图设计和消防报建的时候,往往发现原来确定的方案与现行的建筑防火规范存在较大的冲突,为了满足建筑防火规范要求,经常需要进行大幅调整,对方案的合理性和后期运营的消防安全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建筑方案中存在的消防设计问题是一种本质性的缺陷,它可为日后火灾的发生和蔓延埋下祸根,也可为防火灭火带来很多困难;而优秀的建筑方案应该为消防设计提供良好的基础,节约消防设施投入成本。因此本文对大型购物中心建筑设计阶段的消防策略进行研究与分析,并运用于佛山国瑞升平商业中心的消防设计中,希望通过研究总结,加强国内外建筑师在创作大型购物中心建筑方案时的消防意识,帮助他们将优秀的建筑创意和适宜的消防设计策略结合起来,营造既安全可靠又富有吸引力的商业空间。

徐瑾[9](2017)在《安全与成本综合评价体系在建筑消防设计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自从人类开始用火以来,火灾一直就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从古至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火灾都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灾难。火灾不仅严重威胁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直接危及到社会的秩序。尤其是在当代,城镇化的水平在不断提高,城市中建筑密度也在不断增大,倘若突然发生火灾,其严重的后果是难以想象的。而人们也充分认识到了火灾的危害性,所以当前不断地在对于火灾现象以及发展规律进行深入地研究,以对于火灾有效地进行预防和控制。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针对公共建筑火灾类型及其特征进行研究。运用模糊多属性群决策综合评价方法,实现具体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此同时切合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实现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进行建筑消防设计安全与成本评价。依据万达公共商业建筑的人流特征与消防要求,提出评价指标建立的标准。建立了基于兰州万达综合体应用安全与成本评价模型,从施工设计以及后续使用现状两个方面对兰州万达综合体的消防体系进行实际评价;通过评价结果找到现阶段万达消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相关优化与二次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支撑。对兰州万达建筑进行了火灾风险综合评价实证研究。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客观的评价标准,对万达消防系统进行二次设计与优化,为后续提高万达消防体系安全与成本平衡贡献力量。本文所做的研究与分析,与此同时对具体的评价方法科学性以及可行性展开全面验证,另外根据具体的评价结果落实具体的安全管理优化方案与建筑消防系统优化措施。

张彤彤[10](2017)在《基于性能化防火的超高层综合体典型空间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各类超高层建筑逐年增多,近几年发展尤其快速,并多以超高层综合体的形式出现于各中大型城市。超高层综合体以其巨大的空间拓展能力和功能集合能力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是在我国人口密集大,土地资源紧张的今天,建设超高层综合体是现代城市的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超高层综合体的建筑特点(如:建筑高度过大,内在人数过多,建筑结构复杂,交通体系多样等)增加了其自身和周边城市空间的火灾危险性,在我国现有的消防救援技术水平下,一旦发生超高层综合体火灾,其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对周边建筑交通的影响均是难易预计的并且及其惨重的。我国现有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相关技术条文虽对高层建筑在防火设计方面做了极限值的规定,但对于超高层综合体这种不断更新的建筑类型而言,因其结构,功能,造型和空间形式的极端性的特殊要求,现有规范的对其规范性控制依旧存在滞后性和局限性,因此,运用现有规范难以确保超高层综合体一类建筑的各空间在火灾中的安全性,对某些建筑空间甚至尚无条款对其规范。性能化防火方法的提出正是基于以上问题,此方法可对具体的某一工程进行火灾全过程的模拟,主要可模拟烟气蔓延和人员疏散的规律,有针对性的制定防火设计方案。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弥补了现有规范的不足和局限,不仅有助于提升建筑的防火性能,更有助于推动新技术的发展。本论文共有九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包括相关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章对国内外超高层建筑性能化防火的研究现状进行的综述。在第三章中,结合超高层综合体空间要素以及现有防火规范中的不足,提炼超高层建筑的五大类典型空间,即竖向贯通空间、超大水平开敞空间、水平狭长空间、地下空间和外部空间,并对每种典型空间的火灾危险性进行了分析。第四章至第八章为本论文的核心章节,以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的视角,运用计算机技术,对超高层综合体五大类典型空间进行了火灾烟气蔓延和人员疏散的对比模拟实验,对“超规范”的设计方案进行性能化防火设计安全评价,对条文式规范框架内的设计方法进行优化。第九章为结论与展望。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不同于传统的防火设计,它是更注重全过程设计中烟气蔓延和人员疏散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制定防火设计方案,本文通过数字技术模拟技术为研究手段,试图探索超高层综合体中不同空间类型的防火优化策略,更有效的保障了超高层综合体及周边城市空间的防火性能。

二、风险评估在建筑中庭消防设计中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风险评估在建筑中庭消防设计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性能化理论的商场消防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性能化消防设计研究综述
    2.1 性能化理论
    2.2 基本步骤与框架
    2.3 性能判据
    2.4 评估工具及适用性分析
第三章 性能化消防设计实例
    3.1 项目概况
    3.2 室内步行街防火设计难点分析
第四章 大型商业综合体性能化消防设计策略
    4.1 防火疏散策略方案
    4.2 本商场室内步行街防火策略
        4.2.1 中庭和公共走道区域可燃物控制
        4.2.2 防火分隔及灭火控制
        4.2.3 防排烟系统
        4.2.4 人员疏散
第五章 大型商场火灾数值模拟分析
    5.1 火灾场景设置的一般原则
    5.2 火源位置设定
    5.3 火灾增长系数
    5.4 火灾最大热释放速率
第六章 大型商场烟气运动模拟
    6.1 烟气流动模拟工具和模型建立
    6.2 消防性能化安全判据
        6.2.1 人员安全判据分析
        6.2.2 火灾发生蔓延安全判据分析
    6.3 步行街火灾烟气流动模拟结果分析
        6.3.1 火灾场景A0
        6.3.2 火灾场景A1
        6.3.3 火灾场景B0
        6.3.4 火灾场景B1
        6.3.5 火灾场景C0
        6.3.6 火灾场景C1
    6.4 室内步行街火灾蔓延分析
    6.5 火灾烟气模拟小结
第七章 大型商场人员疏散模拟分析
    7.1 疏散场景设定
    7.2 疏散人数的确定
    7.3 场景A的疏散时间计算
        7.3.1 报警时间
        7.3.2 响应时间
        7.3.3 疏散行动时间
        7.3.4 疏散时间T_(RSET)计算
    7.4 场景B的疏散时间计算
        7.4.1 报警时间
        7.4.2 响应时间
        7.4.3 疏散行动时间
        7.4.4 疏散时间T_(REST)计算
    7.5 疏散场景C的疏散时间计算
        7.5.1 报警时间
        7.5.2 响应时间
        7.5.3 模拟疏散行动时间
        7.5.4 疏散时间T_(RSET)计算
    7.6 人员安全性判定
    7.7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火灾产物影响下的邮轮疏散与通道性能化防火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船舶通道布置研究现状
        1.3.2 性能化防火设计研究现状
        1.3.3 火灾模拟研究现状
        1.3.4 人员疏散过程研究现状
        1.3.5 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面向火灾的邮轮疏散环境与消防设计分析
    2.1 邮轮乘客舱室布置特点分析
    2.2 邮轮起居处所的消防设计分析
    2.3 VISTA型邮轮的布局与消防分析
    2.4 邮轮火灾特性分析
        2.4.1 邮轮火灾特点
        2.4.2 火灾环境对人员疏散的影响
    2.5 人员疏散场所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火灾产物对邮轮人员疏散的动态影响分析
    3.1 邮轮火灾场景设计
    3.2 邮轮火灾场景下火灾产物的量化
        3.2.1 Pyrosim软件及模拟流程
        3.2.2 火灾模拟过程的数值理论
    3.3 仿真实例
        3.3.1 甲板模型的构建
        3.3.2 火源设定
        3.3.3 监测设备
    3.4 火灾模拟结果分析
        3.4.1 舱室内的火灾产物分布
        3.4.2 烟气蔓延规律分析
        3.4.3 火灾产物的分布规律
        3.4.4 出口危险性分析
    3.5 火灾产物与人员疏散速度的量化关系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火灾疏散路径分析
    4.1 蚁群算法简介
        4.1.1 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
        4.1.2 蚁群算法的数学模型
        4.1.3 参数对算法的影响
    4.2 火灾动态结合蚁群算法的构建及算法参数优化
        4.2.1 栅格建模
        4.2.2 算法改进
        4.2.3 目标函数
        4.2.4 算法参数的设置
    4.3 火灾环境下餐厅疏散路径分析
        4.3.1 餐厅环境建模
        4.3.2 火灾动态场景的实现
        4.3.3 仿真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通道性能化防火设计中的人员疏散仿真与布置评估
    5.1 通道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5.1.1 性能化防火设计理念
        5.1.2 性能化防火设计中的性能判据
        5.1.3 性能化防火设计实施步骤
    5.2 基于Cruise Evacuation的甲板通道布置设计方案
        5.2.1 Cruise Evacuation软件介绍
        5.2.2 甲板通道方案、场景设定与疏散仿真
    5.3 通道布置设计方案的评估与分析
        5.3.1 性能判据
        5.3.2 评估结果与设计改进
        5.3.3 建议
    5.4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论文创新点
    6.3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学位攻读期间所取得成果
附录 A:人员疏散速度实现方法

(3)夏热冬冷地区高校食堂建筑被动节能自然通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1.4 总结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高校食堂建筑的研究现状
        1.2.2 国外高校食堂建筑及自然通风的研究
    1.3 研究范围界定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范围界定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方案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高校食堂的特点与自然通风的关系
    2.1 国内外高校食堂比较
        2.1.1 国内高校食堂
        2.1.2 国外高校食堂
        2.1.3 总结
    2.2 食堂的特点
        2.2.1 食堂的定义
        2.2.2 我国食堂的发展历程
        2.2.3 高校食堂特点和企事业食堂对比
        2.2.4 高校食堂特点及对设计的确定性
    2.3 食堂的内部物理环境
        2.3.1 声环境现状
        2.3.2 光环境现状
        2.3.3 空气环境现状
        2.3.4 总结
    2.4 高校食堂能耗情况分析
    2.5 高校食堂室内通风的目标
        2.5.1 食堂建筑对室内健康通风的要求
        2.5.2 热舒适通风的要求
        2.5.3 食堂建筑能源利用要求
第3章 自然通风设计和高校食堂特征的耦合
    3.1 风环境设计的方法程序及措施
    3.2 建筑风环境与场地设计的关联
        3.2.1 建筑场地类型及特征
        3.2.2 建筑群体布局
        3.2.3 建筑单体形态
        3.2.4 气候条件
    3.3 风环境和建筑形式
        3.3.1 影响通风的建筑因素
        3.3.2 风能利用和减小风害
    3.4 室内风环境的设计原理及策略
        3.4.1 利用自然通风的特点
        3.4.2 现代模式与传统模式比较
        3.4.3 自然通风的方式
        3.4.4 利用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模式
    3.5 夏热冬冷地区和被动节能自然通风耦合
        3.5.1 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特点
        3.5.2 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适应性策略
        3.5.3 高校食堂季节性与被动节能自然通风耦合
        3.5.4 夏热冬冷地区被动节能通风策略
    3.6 自然通风技术在大体量的建筑中的运用
        3.6.1 平面单元的竖井式自然通风
        3.6.2 双层墙通风模式
        3.6.3 天井分离餐厨通风模式
        3.6.4 利用大通廊作为腔体实现通风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建立食堂自然通风模型
    4.1 高校食堂的建筑特征
        4.1.1 高校食堂的平面布局形式
        4.1.2 用餐区和厨房备餐区的平面关系
        4.1.3 用餐区和厨房备餐区的空间组合形式
    4.2 食堂模型建立的原则
        4.2.1 食堂自然通风的区域
        4.2.2 适宜的建筑形体
        4.2.3 食堂自然通风的形式
    4.3 建筑模型的平面及空间布局
        4.3.1 规模及其他建筑参数的确定
        4.3.2 食堂空间的组合形式
        4.3.3 建立适宜于通风的食堂模型
        4.3.4 模型与长沙六所已建成的高校食堂对比
    4.4 食堂建筑自然通风动态耦合计算
        4.4.1 自然通风评价方法
        4.4.2 模型及建筑计算
    4.5 食堂模型及模拟设置
        4.5.1 食堂CAD形体模型的分析
        4.5.2 网格划分和湍流模型的选择
        4.5.3 边界条件的设置
        4.5.4 模拟计算的取点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CFD自然通风模拟
    5.1 模拟验证及模型模拟任务书
        5.1.1 食堂模型的计算参数及外界条件
        5.1.2 自然通风的计算方法
        5.1.3 已有模型验证
    5.2 迎风面与全年主导风向角度模拟
        5.2.1 迎风面与主导风向成90°
        5.2.2 迎风面与主导风向成75°
        5.2.3 迎风面与主导风向成60°
        5.2.4 迎风面与主导风向成45°
        5.2.5 迎风面与主导风向成0°
        5.2.6 五个模型通风应用潜力对比
    5.3 变风向角度模拟比较分析
        5.3.1 模型一不同角度的风速分布
        5.3.2 模型二不同角度的风速分布
        5.3.3 模型三不同角度的风速分布
        5.3.4 模型四不同角度的风速分布
        5.3.5 模型五不同角度的风速分布
        5.3.6 五模型最佳角度的风速比较
    5.4 窗地面积比模拟比较
        5.4.1 不同窗地面积比对模型一通风应用潜力的影响
        5.4.2 不同窗地面积比对模型二通风应用潜力的影响
        5.4.3 不同窗地面积比对模型三通风应用潜力的影响
        5.4.4 不同窗地面积比对模型四通风应用潜力的影响
        5.4.5 不同窗地面积比对模型五通风应用潜力的影响
        5.4.6 本节小结
    5.5 模型三有无温差条件下通风应用潜力比较
        5.5.1 有温差条件的通风模拟
        5.5.2 有无温差条件下模拟结果对比
    5.6 模型二自然通风应用潜力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蓄能墙系统Energy Plus模拟
    6.1 界面引入双层相变材料墙体结合夜间通风系统
        6.1.1 特朗伯蓄热双层墙的类型介绍
        6.1.2 相变材料壁板PCM Trumbo
        6.1.3 夜间通风蓄冷系统界面
    6.2 长沙气象数据分析
        6.2.1 长沙基础信息
        6.2.2 气象分析软件介绍
    6.3 模型建立及基本假设
        6.3.1 国内外能耗模拟软件比较
        6.3.2 建筑几何模型建立
        6.3.3 建筑围护结构参数信息
        6.3.4 人员、灯光、设备作息时间设定
        6.3.5 模型工况说明
    6.4 模拟结果及分析
        6.4.1 南向模拟结果分析
        6.4.2 北向模拟结果分析
        6.4.3 东向模拟结果分析
        6.4.4 西向模拟结果分析
    6.5 模拟结果对比
        6.5.1 各朝向全年舒适时数提升效果对比
        6.5.2 各季全年舒适时数提升效果对比
        6.5.3 各季各朝向全年舒适时数提升效果对比
    6.6 特朗伯墙板夜间蓄冷系统的发展延伸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设计验证及研究总论
    7.1 被动节能策略集成的建筑模型
        7.1.1 食堂模型的平面布局
        7.1.2 食堂模型的立面外观及效果图
        7.1.3 食堂模型的内部布局及外墙构造
    7.2 食堂模型CFD模拟的结果分析
        7.2.1 测速点的平均风速分析
        7.2.2 有无温差的风速及云图比较
        7.2.3 窗地面积比结果分析
        7.2.4 迎风面与主导风的角度对比
    7.3 Energy-plus模拟蓄能墙的效果验证
        7.3.1 模拟结果显示
        7.3.2 蓄能墙与空调的经济性比较
    7.4 自然通风研究方法及设计策略
        7.4.1 自然通风设计方法
        7.4.2 高校食堂自然通风设计策略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
致谢

(4)体验式消费背景下购物中心中庭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
        1.1.2 消费模式的升级
        1.1.3 购物中心往品质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和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借鉴与概念阐述
    2.1 相关理论借鉴
        2.1.1 消费心理学理论
        2.1.2 消费行为学理论
        2.1.3 体验式消费理论
    2.2 购物中心的相关概念解读
        2.2.1 购物中心的发展历史
        2.2.2 购物中心的类型划分
        2.2.3 购物中心的多重属性
    2.3 购物中心中庭解读
        2.3.1 购物中心中庭发展历史
        2.3.2 购物中心中庭功能
    2.4 中庭率概念的提出和解析
        2.4.1 中庭率的相关概念解读
        2.4.2 中庭率的一般规律
第三章 中庭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3.1 时代发展
        3.1.1 我国购物中心发展沿革
        3.1.2 时代背景下中庭率的变化规律
        3.1.3 时代背景下中庭率对比分析
    3.2 城市区位
        3.2.1 城市区位与购物中心的关系
        3.2.2 城市区位与中庭率分析对比
        3.2.3 城市区位对中庭率影响小结
    3.3 商业定位
        3.3.1 购物中心定位分类
        3.3.2 档次定位对中庭率的影响
    3.4 建筑规模
        3.4.1 购物中心规模的影响因素分析
        3.4.2 购物中心规模对中庭率的影响分析
    3.5 建筑层数
        3.5.1 购物中心层数对中庭率的影响分析
        3.5.2 购物中心层数对中庭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3.6 动线组织
        3.6.1 动线组织原则
        3.6.2 交通动线组织类型对中庭率的影响
    3.7 剖面类型
        3.7.1 A型剖面
        3.7.2 V型剖面
        3.7.3 垂直剖面
    3.8 国内外购物中心中庭率对比分析
第四章 中庭率的应用
    4.1 中庭率与租户组合
        4.1.1 中庭结合的主力租户类型
        4.1.2 租户组合的实证分析
        4.1.3 最佳租户组合设计建议
    4.2 中庭率与中庭空间评价
        4.2.1 中庭空间处理手法
        4.2.2 中庭空间评价原则
        4.2.3 中庭平面布局分类
        4.2.4 购物中心实证对比分析
    4.3 中庭率与消防设计策略
        4.3.1 中庭的消防优化设计
        4.3.2 常规消防设计与性能化消防设计策略比较
        4.3.3 消防设计策略选用
结论与展望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
    二.主要研究结论
    三.研究的创新点
    四.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庭率设计参考指标
附录2 购物中心调研数据一览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某航站楼性能化防火设计中的人员安全疏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航站楼建筑的特征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性能化设计中人员安全疏散基础理论
    2.1 性能化防火设计的评估方法
    2.2 航站楼发生火灾时对人群安全疏散影响的因素
        2.2.1 建筑自身结构影响疏散
        2.2.2 火灾危害因素分析
        2.2.3 人员疏散特征行为
    2.3 人员安全疏散基础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火灾场景和性能化设计中人员疏散模型的构建
    3.1 火灾仿真软件概述
        3.1.1 火灾仿真软件基本功能介绍
        3.1.2 火灾烟气流动数学模型
    3.2 火灾场景设置
        3.2.1 航站楼防火分区设定
        3.2.2 火灾发展与建筑物耐火等级确定
        3.2.3 火灾热释放速率设定
        3.2.4 火灾模型的建立
    3.3 性能化设计中人员疏散模型的构建
        3.3.1 疏散软件基础功能介绍
        3.3.2 安全疏散研究的基本假设条件
        3.3.3 疏散人员参数设置
        3.3.4 人员疏散建筑模型的建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员安全疏散模拟分析在航站楼中的应用
    4.1 某民用机场航站楼实例概述
    4.2 航站楼火灾场景模拟
        4.2.1 航站楼火灾场景设计
        4.2.2 可用安全疏散时间的主要影响指标参数确定
        4.2.3 FDS火灾场景仿真
        4.2.4 火灾模拟结果分析
    4.3 人员安全疏散模拟
        4.3.1 疏散场景的设定
        4.3.2 基于人员疏散模型下的仿真
        4.3.3 疏散模拟结果分析
    4.4 火灾的安全性判定及优化措施
    4.5 航站楼防火优化措施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现代商业综合体消防设计方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商业综合体的发展现状
        1.1.2 商业综合体面临的消防挑战
        1.1.3 我国目前商业综合体消防规范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方案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商业综合体火灾特点及其危险性分析
    2.1 商业综合体火灾特点
        2.1.1 单体特点
        2.1.2 构造特点
    2.2 商业综合体火灾危险性分析
        2.2.1 单体危险性
        2.2.2 构造危险性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消防规范商业综合体的不足和优化设想
    3.1 消防规范对商业综合体设计的不足
        3.1.1 总体设计
        3.1.2 单体设计
        3.1.3 构造设计
    3.2 消防规范的优化设想
        3.2.1 总体设计
        3.2.2 单体设计
        3.2.3 构造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家消防规范及浙江省消防纪要对商业综合体消防设计的对比
    4.1 国家消防规范产生的历史背景
    4.2 浙江省消防技术指南产生的历史背景
    4.3 浙江省消防指南与国家防火规范异同点
        4.3.1. 总体设计
        4.3.2 单体设计
        4.3.3 构造设计
    4.4 浙江省消防技术指南的参考价值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商业综合体防火设计的调研
    5.1 杭州城西银泰购物中心
        5.1.1 项目总述
        5.1.2 消防难点
        5.1.3 消防难点解决办法
        5.1.4 总体设计
        5.1.5 单体设计
        5.1.6 构造设计
    5.2 慈溪保利购物中心
        5.2.1 消防难点
        5.2.2 消防难点解决办法
        5.2.3 总体设计
        5.2.4 单体设计
        5.2.5 构造设计
    5.3 萧山华润万象汇购物中心
        5.3.1 项目总述
        5.3.2 消防难点:
        5.3.3 消防难点解决办法:
        5.3.4 总体设计
        5.3.5 单体设计
        5.3.6 构造设计
    5.4 调研总结
        5.4.1 总体设计
        5.4.2 单体设计
        5.4.3 构造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际参与工程案例
    6.1 远洋乐堤港商业综合体概况
    6.2 消防难点
    6.3 消防难点解决方法
        6.3.1 定义成“内天井
        6.3.2 “内天井”的优势
        6.3.3 “内天井”的条件
    6.4 总体设计
        6.4.1 消防车道
        6.4.2 防火间距
    6.5 单体设计
        6.5.1 防火分区
        6.5.2 消防疏散
    6.6 构造设计
        6.6.1 消防电梯
        6.6.2 防火墙
        6.6.3 玻璃幕墙
        6.6.4 防火门窗及防火卷帘
        6.6.5 消防救援窗
        6.6.6 商铺分隔
        6.6.7 电影院疏散设计
    6.7 性能化分析
        6.7.1 火灾场景分析
        6.7.2 火灾蔓延及烟气流动状态分析
        6.7.3 火灾人员安全疏散分析
        6.7.4 结论
    6.8 工程后续调研
    6.9 指导策略
        6.9.1 总体设计
        6.9.2 单体设计
        6.9.3 构造设计
    6.10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工作及结论
        7.1.1 主要工作如下
        7.1.2 主要结论如下
    7.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7)室内装饰工程全程设计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课题研究综述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室内装饰工程设计模式的分析
    2.1 室内设计模式的现状与发展
        2.1.1 室内设计模式的现状
        2.1.2 室内设计模式的发展趋势
    2.2 室内装饰工程设计模式的分类
        2.2.1 建设单位统筹管理下的设计模式
        2.2.2 工程总承包管理下的设计模式
        2.2.3 总包管理下的设计模式
        2.2.4 装饰工程设计施工一体化模式
    2.3 室内装饰工程设计模式优劣势分析
        2.3.1 室内设计模式优势分析
        2.3.2 室内设计模式劣势分析
    2.4 全程设计理念
        2.4.1 全程设计与一般性室内设计
        2.4.2 全程设计的内容
        2.4.3 全程设计的优势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室内装饰工程全程设计模式的建构
    3.1 全程设计模式的过程划分
        3.1.1 项目策划阶段中的设计研究
        3.1.2 项目方案阶段中的设计研究
        3.1.3 项目深化阶段中的设计研究
        3.1.4 项目实施阶段中的设计研究
        3.1.5 项目收尾阶段中的设计研究
    3.2 全程设计模式的组织与精细化控制
        3.2.1 团队构成
        3.2.2 环境设计方案控制计划
        3.2.3 进度控制计划
        3.2.4 质量控制计划
        3.2.5 投资预算控制计划
        3.2.6 物资采购控制计划
    3.3 专业统筹及界面划分
        3.3.1 全程设计中的室内环境设计
        3.3.2 全程设计中的消防工程设计
        3.3.3 全程设计中的给排水设计
        3.3.4 全程设计中的强电设计
        3.3.5 全程设计中的暖通设计
        3.3.6 全程设计中的智能化设计
    3.4 关键性设计措施
        3.4.1 精确放线
        3.4.2 生产设计
        3.4.3 样板先行
        3.4.4 产品化装饰
    3.5 全程设计模式的流程化研究
        3.5.1 全程设计的工作标准
        3.5.2 全程设计的管控流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程设计应用实践解析
    4.1 全程设计的应用实践项目简介
        4.1.1 项目概况
        4.1.2 业态分析
    4.2 全程设计的实践应用
        4.2.1 全程设计的组织实施
        4.2.2 全程设计的专业统筹及界面划分
        4.2.3 全程设计的方案设计及深化设计
        4.2.4 全程设计的关键工作内容
        4.2.5 全程设计的实践结果展示
    4.3 全程设计在实践应用中的验证
        4.3.1 全程设计的实践应用反馈
        4.3.2 全程设计在实践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4.3.3 全程设计在实践过程中对相关问题采取的应对措施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全程设计管控流程文件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佛山国瑞升平商业中心消防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消防策略研究成果的运用案例
    1.5 大型购物中心建筑和消防设计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1.5.1 关于大型购物中心建筑设计方面的研究
        1.5.2 关于大型购物中心防火设计方面的研究
    1.6 研究章节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 大型购物中心概述及火灾危险性特点
    2.1 大型购物中心的发展概述
        2.1.1 大型购物中心的发展历程
        2.1.2 国外大型购物中心的发展历程
        2.1.3 国内大型购物中心的发展历程
    2.2 大型购物中心的建筑设计理念
    2.3 大型购物中心的建筑设计特点
    2.4 大型购物中心的火灾危险性特点
        2.4.1 引发火灾的因素多
        2.4.2 火灾蔓延速度快
        2.4.3 燃烧产物危害大
        2.4.4 建筑内部中庭空间的火灾危险性高
        2.4.5 地下营业厅的火灾危险性高
        2.4.6 安全疏散难度大
        2.4.7 扑救难度大
第三章 大型购物中心消防设计策略研究
    3.1 总图规划的消防设计要求
        3.1.1 消防车道的要求
        3.1.2 消防扑救面和消防车登高场地的要求
        3.1.3 防火间距的要求
    3.2 商业动线的消防设计要求
        3.2.1 水平动线的消防设计要求
        3.2.2 竖向动线的消防设计要求
    3.3 平面布置的消防设计要求
        3.3.1 平面功能布局的消防设计特点
        3.3.2 划分防火分区的消防设计要求
        3.3.3 计算防火分区疏散人数的消防设计要求
        3.3.4 计算防火分区所需要的疏散宽度的消防设计要求
        3.3.5 疏散安全出口的消防设计要求
    3.4 建筑立面的消防设计要求
    3.5 特殊部位的消防设计要求
        3.5.1 中庭空间的消防设计要求
        3.5.2 地下商业的消防设计要求
    3.6 大型购物中心消防性能化设计基础
        3.6.1 大型购物中心消防性能化设计应达到的安全目标
        3.6.2 大型购物中心消防性能化设计的评估依据
        3.6.3 大型购物中心消防性能化设计的评估流程和方法
        3.6.4 大型购物中心消防性能化设计消防安全准则
        3.6.5 大型购物中心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工具及适用性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佛山国瑞升平商业中心消防设计
    4.1 佛山国瑞升平商业中心项目概况
    4.2 佛山国瑞升平商业中心平面布局
        4.2.1 _期2#、5#地块平面布局
        4.2.2 二期1#、4#地块平面布局
    4.3 佛山国瑞升平商业中心消防设计概况
        4.3.1 建筑分类及耐火等级
        4.3.2 总平面布局
        4.3.3 防火分区及安全疏散
    4.4 建筑存在的消防设计难点
    4.5 特殊消防设计安全策略
        4.5.1 地上多层建筑成组布置
        4.5.2 地下商业局部利用下沉水街疏散
        4.5.3 下沉广场与周边商业防火分隔
        4.5.4 地下部分消防电梯设置
        4.5.5 部分历史建筑采用室内开敞楼梯设计
        4.5.6 儿童活动场所及海洋馆人员密度
        4.5.7 居安里与新建商业间防火分隔
    4.6 佛山国瑞升平商业中心消防性能化设计安全性分析
        4.6.1 下沉水街安全性分析
        4.6.2 地上建筑火灾
        4.6.3 周边商业与下沉广场防火分隔可行性分析
        4.6.4 居安里与4#商业中心分隔安全性
    4.7 佛山国瑞升平商业中心消防性能化设计分析成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附录

(9)安全与成本综合评价体系在建筑消防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评价总结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 公共建筑火灾类型及其特征研究
    2.1 公共建筑及消防特征
        2.1.1 公共建筑概述
        2.1.2 公共建筑消防特征
        2.1.3 我国现行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2.2 公共建筑火灾成本分析
    2.3 公共建筑火灾危害及其预防现状
    2.4 确定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
第三章 建筑消防设计安全与成本评价模型
    3.1 评价原则与目标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1.2 消防安全目标
    3.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基本理论
        3.2.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步骤
        3.2.2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分析
    3.3 建筑消防设计安全与成本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3.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3.3.2 设计消防系统评价指标
        3.3.3 安全疏散设计评价指标
        3.3.4 建筑物安全评价指标
        3.3.5 火灾成本评价指标
        3.3.6 建筑物安全使用评价指标
    3.4 建筑消防设计安全与成本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3.4.1 建筑消防设计安全与成本的加权平均模糊合成综合评价
        3.4.2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安全与成本评价模型在兰州万达建筑中的应用实践
    4.1 兰州万达消防系统设计现状概况
        4.1.1 喷淋系统设计
        4.1.2 灭火系统设计
        4.1.3 电气系统设计
        4.1.4 防排烟设计
    4.2 兰州万达消防系统存在的问题
        4.2.1 基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消防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4.2.2 消防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基于评价结果的建筑消防系统优化探究
    5.1 防火分区优化
    5.2 安全疏散优化
    5.3 防排烟优化
    5.4 结构防火优化
    5.5 火灾探测和灭火系统选择优化
    5.6 消防车道设置优化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基于性能化防火的超高层综合体典型空间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的背景
        1.1.2.1 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历史
        1.1.2.2 超高层的发展趋势
        1.1.2.3 建筑防火是发展超高层建筑的主要技术难题之一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超高层综合体
        1.2.1.1 建筑高度的界定
        1.2.1.2 超高层综合体
        1.2.1.3 超高层综合体的火灾特点及危害
        1.2.2 性能化防火设计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二章 超高层综合体性能化防火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建筑性能化防火的研究概况
        2.1.1 国外研究概况及综述
        2.1.2 国内研究概况
    2.2 我国超高层综合体防火研究现状
        2.2.1 我国超高层的防火现状
        2.2.2 我国超高层防火规范的问题
        2.2.2.1 规范的矛盾性
        2.2.2.2 规范的局限性
        2.2.2.3 规范的滞后性
    2.3 性能化防火设计模拟
        2.3.1 火灾与疏散模拟软件
        2.3.1.1 现有的模拟软件介绍
        2.3.1.2 本论文采用的模拟软件
        2.3.2 火灾烟气蔓延计算与模拟
        2.3.2.1 火灾荷载的计算
        2.3.2.2 火灾发展过程介绍
        2.3.2.3 烟气发展过程
        2.3.2.4 安全评估指标
        2.3.3 人员安全疏散的计算与模拟
        2.3.3.1 超高层的交通组织模式
        2.3.3.2 影响安全疏散的主要因素
        2.3.3.3 人安全疏散参数的设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高层综合体空间构成及火灾危险性分析
    3.1 典型空间的提炼
        3.1.1 建筑空间的构成要素
        3.1.2 典型空间的提炼
        3.1.3 典型空间的描述
    3.2 典型空间的火灾和危险性分析
        3.2.1 典型空间中常见材料及物品热值
        3.2.2 竖向空间的火灾危险性
        3.2.3 超大水平空间的火灾危险性
        3.2.4 水平狭长空间的火灾危险性
        3.2.5 地下空间的火灾危险性
        3.2.6 外部空间的火灾危险性
    3.3 超高层典型空间的组合分布方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竖向贯通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
    4.1 竖向贯通空间的分类与防火难点
        4.1.1 中庭空间的防火难点
        4.1.2 交通核的防火难点
        4.1.3 竖向缝隙空间的防火难点
        4.1.4 设备竖井的防火难点
    4.2 竖向贯通空间的火灾性能化模拟
        4.2.1 模拟中庭高度对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
        4.2.1.1 火灾场景的设置
        4.2.1.2 运算结果及分析
        4.2.1.3 结论与建议
        4.2.2 模拟中庭界面方式对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
        4.2.2.1 火灾场景的设置
        4.2.2.2 运算结果及分析
        4.2.2.3 结论与建议
        4.2.3 模拟中庭的底面形状对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
        4.2.3.1 火灾场景的设置
        4.2.3.2 运算结果及分析
        4.2.3.3 结论与建议
        4.2.4 模拟玻璃幕墙与楼层间的缝隙宽度和层高对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
        4.2.4.1 火灾场景的设置
        4.2.4.2 运算结果对比及分析
        4.2.4.3 结论与建议
        4.2.5 模拟火灾中核心筒的人员疏散情况
        4.2.5.1 火灾场景的设置
        4.2.5.2 运算结果及分析
        4.2.5.3 结论与建议
    4.3 竖向贯通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4.3.1 中庭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4.3.2 交通核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4.3.2.1 交通核前室的优化策略
        4.3.2.2 消防楼梯间和电梯井的优化策略
        4.3.2.3 客梯辅助消防疏散的探索
        4.3.2.4 疏散电梯的设计要求
        4.3.2.5 疏散楼梯间的设计要求
        4.3.3 缝隙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4.3.3.1 玻璃幕墙的优化策略
        4.3.3.2 夹心墙与可燃材料的隔热层的优化策略
        4.3.3.3 外墙外保温的优化策略
        4.3.4 管道井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超大水平开敞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
    5.1 超大水平空间的分类与防火难点
        5.1.1 避难层的防火难点
        5.1.2 标准层的防火难点
    5.2 超大水平开敞空间的火灾性能化模拟
        5.2.1 模拟核心筒的位置对标准层火灾烟气的影响
        5.2.1.1 火灾场景设计
        5.2.1.2 运算结果对比及分析
        5.2.1.3 结论与建议
        5.2.2 模拟核心筒的位置对标准层人员疏散的影响
        5.2.2.1 几何模型的对比设置
        5.2.2.2 人群的设置
        5.2.2.3 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
        5.2.2.4 结论与建议
        5.2.3 模拟标准层的平面形状对其火灾烟气的影响
        5.2.3.1 火灾场景的设计
        5.2.3.2 运算结果对比及分析
        5.2.3.3 结论和建议
    5.3 超大水平开敞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5.3.1 避难层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5.3.2 标准层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平狭长空间的性能化防火设计
    6.1 狭长空间的分类与防火难点
        6.1.1 疏散走道的防火难点
        6.1.2 非疏散走道的防火难点
    6.2 狭长空间的火灾性能化模拟
        6.2.1 商业内街的布置形式对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
        6.2.1.1 火灾场景的设置
        6.2.1.2 模拟结果对比及分析
        6.2.1.3 结论与建议
        6.2.2 商业内街的布置形式对人员逃生的影响
        6.2.2.1 几何模型的对比设置
        6.2.2.2 人群的设置
        6.2.2.3 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
        6.2.2.4 结论与建议
    6.3 水平狭长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6.3.1 疏散通道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6.3.2 非疏散通道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地下空间的性能化防火设计
    7.1 地下停车库的防火难点
    7.2 模拟地下车库的火灾烟气蔓延规律
        7.2.1 火灾场景的设计
        7.2.2 模拟结果对比及分析
        7.2.3 结论与建议
    7.3 地下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外部空间的性能化防火设计
    8.1 超高层综合体外部空间特征
        8.1.1 外部城市开敞空间
        8.1.2 外部城市交通体系
        8.1.2.1 超高层综合体周边交通调研
        8.1.2.2 裙房与地上系统的关系
        8.1.2.3 屋顶与停机坪的关系
        8.1.2.4 地下空间与城市隧道的关系
    8.2 超高层外部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8.2.1 外部城市开敞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8.2.2 外部城市交通系统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论文的主要结论
    9.2 展望与建议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附录 4
附录 5
附录 6
致谢

四、风险评估在建筑中庭消防设计中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性能化理论的商场消防设计与研究[D]. 崔丽莎.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2]火灾产物影响下的邮轮疏散与通道性能化防火设计研究[D]. 陈祺.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3]夏热冬冷地区高校食堂建筑被动节能自然通风设计研究[D]. 刘晓红. 湖南大学, 2020(02)
  • [4]体验式消费背景下购物中心中庭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陈欣.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某航站楼性能化防火设计中的人员安全疏散研究[D]. 李鹏哲. 中国民航大学, 2019(02)
  • [6]现代商业综合体消防设计方法初探[D]. 范侃侃. 浙江大学, 2018(01)
  • [7]室内装饰工程全程设计模式的研究[D]. 彭飞.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8]佛山国瑞升平商业中心消防设计研究[D]. 夏泽伟.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9]安全与成本综合评价体系在建筑消防设计中的应用[D]. 徐瑾. 兰州大学, 2017(02)
  • [10]基于性能化防火的超高层综合体典型空间优化设计研究[D]. 张彤彤. 天津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风险评估在建筑中庭防火设计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