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免除下岗职工创业42项费用

重庆免除下岗职工创业42项费用

一、重庆 下岗人员创业免收42项费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明锁[1](2020)在《中国民商法典编纂中对债的制度的重认回归与聚合完善——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商法典“债(承)权编”草案建议稿(黄河版)》》文中研究表明民商法典是市场经济社会百科全书式的法律。中国民法典编纂实属民商法典之编纂。民商法典通则为其道,人身权、物产权、知产权、债承权与继承权为其象,与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之五行学说相对应。债乃民商主体间法律之锁链,属金肺之象,呼吸交替、纳新吐故,相互移转承接者也。债本统一之制,将其任意砍分,实属对债的真情本性之背离,对法治诚信文明之毁损。编纂中国民商法典,当对数千年科学传统债之本真予重认,使其回归聚合并完善张扬。债的基本核心制度为债的产生与履行。对债不履行者,当重其责任,严其后果。担保乃债之附随辅助之制,当与主相从。本文依持理论实践结合、法治德治结合、守正创新结合、科学民主结合,以及天人合一、民商合一、知行合一之理念,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商法典草案建议稿(黄河版)》的"通则编"226条、"人身权编"247条、"物权编"398条、"知识产权编"195条之后,毅力于债,完成"债转承接"漫卷,为667条,加上前面四编,共计1733条。就整个民商法典言,尚剩继承独编。若沿改上编结语,可谓是:通人物智峰嶂过,债岭磅礴征进难。知行百里九十半,长城望雁赏枫花。

吴雨[2](2020)在《高唐农商行小微贷产品营销策略改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普惠金融的普及和县域经济的发展,我国持续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为小微企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各商业银行响应国家政策,不断加大投入,研发普惠金融产品。在这种形势下,高唐农商银行结合县域经济特点研发“融易贷”系列产品,大力发展小微贷业务,制定了一系列适合小微企业发展的贷款战略,但仍然存在着目标客户定位不准确、产品种类不丰富、营销范围狭窄、利率定价不灵活以及促销效果较差等各种各样的问题。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各小微企业被迫停产停业,高唐农商银行的小微贷业务受到很大冲击。高唐农商银行必须制定有效的小微贷业务营销策略,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融易贷”产品业务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高唐农商银行“融易贷”贷款产品为研究对象,对小微信贷理论和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对小微信贷营销理论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了国内外小微信贷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高唐农商银行小微贷营销现状,结合县域经济底子薄弱,发展慢的实际情况,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高唐农商银行品牌形象较好、网点众多、资金实力雄厚的优势进行了总结。同时对其存在的诸如人员素质较低、体制建设薄弱、产品同质化严重、业务流程较慢等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从业务发展、产品种类、营销渠道、利率定价以及人员素质等几个方面对高唐农商银行小微贷业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目标市场不明确、宣传渠道建设重视不足、利率定价缺乏科学管理以及人员培训力度不够等几个方面对高唐农商银行小微贷营销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总结。运用7Ps理论从7个方面对高唐农商银行“融易贷”产品营销策略改进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制度、组织、企业文化、人力资源以及经费支持几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本文通过对高唐农商银行“融易贷”产品营销策略改进研究,希望能在国内疫情过后企业复工复产的新形势下,促进高唐农商银行小微业务的快速发展,提高高唐农商银行“融易贷”业务与同业之间的竞争力,实现高唐农商银行贷款业务健康发展。本文的研究同时也可以为农商行小微信贷产品开发和营销提供一定借鉴。

蒋炳蔚[3](2018)在《我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指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而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核心正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产业结构转型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产业结构向合理化与高度化的不断推进,必然会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体到我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过程中仍旧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和产能过剩等诸多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正是此类问题的缘由。放缓增速、调整结构、转换动力是寻求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此时,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财政应发挥其在调整产业结构中的积极作用。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引导资源在不同产业和行业间流动,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我国已着手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特别是运用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转型进行宏观调控。财政支出方面,灵活运用财政补贴和政府投资等手段,并逐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不断加强科技、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支出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例如,我国政府采购资金分别于2012年和2015年首次突破万亿元和两万亿元,其在扶持本国产业自主创新、提升企业技术能力和落实政府意图等方面正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税收方面,我国利用税收优惠等税制改革不断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进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如“营改增”通过影响产业间分工协作,提升产业专业化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带动产业结构转型;通过中间投入品的税收可抵减来影响要素成本进而积极作用制造业升级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然而,财政政策作用产业结构转型也曾出现过问题,如我国光伏产业在大量鼓励性财政政策支持下,不利于光伏产业长期发展的诸如骗补、拖工期等不良现象不断出现,我国于2018年又重新调整财政对于光伏产业的支持力度。所以,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我国的财政政策仍需不断完善。鉴于此,本文将以供给侧结构改革和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为背景,以产业结构转型为着力点,解析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中的财政政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建议。重点关注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机理和我国财政政策作用产业结构转型的实际效果。前者要求我们理顺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后者要求我们寻求科学的产业结构转型测度指标,测度我国财政政策实际对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程度,这也是本文的难点之一。本文利用2007-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使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和门限回归方法分别估计我国财政支出和税收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实际调整效果。实证得到:其一,该阶段内滞后一期的财政支出规模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均作用显着,其反向作用产业结构合理化,正向作用高度化;不同的支出项目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作用方向及程度存在差异。其二,宏观税负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作用随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呈先正向后反向作用效果,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呈先反向后正向作用效果。税收结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也均具有非线性效应。其三,控制变量中投资、人力资本和经济发展水平等一系列指标均对产业结构转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们均可作为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着力点。具体来看,本文的研究内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可划分为以下五方面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1)我国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理论分析。首先,厘清产业结构的概念和特点,产业结构转型内涵、规律、依据和判断标准。其次,阐明财政政策可以作用产业结构转型的理论依据。进而在清楚界定本文财政政策的研究范围的基础上,阐明本文所关注的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机理。之后再分析财政政策作用产业结构转型的其他影响因素。(2)我国财政政策与产业结构的演变路径及现状分析。从历史沿革的角度定性描述我国产业结构和财政政策各自的变迁过程,在客观事实中发掘两者间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重点对我国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之后实证结果的原因分析和政策建议均打下基础。(3)我国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财政政策实际作用效果的实证检验。这部分从本文重点关注的财政支出与税收两方面对财政政策作用产业结构转型的实际效果进行测度。在确定测度产业结构转型程度的科学指标值后,通过内生联立方程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分别检验我国财政支出和税收作用产业结构转型的实际效果。(4)典型国家和地区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经验借鉴。这部分主要通过梳理产业结构转型中政府干预取得—定成效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它们曾经或者正在使用的作用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及相关制度安排,对其经验进行总结与提炼。得到“精准定位政策对象”、“注重政策间协调配合”和“依托财税法律体系提供制度保障”这三条经验。(5)完善我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的建议部分。这部分既包括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应遵循的客观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和适用性与时效性原则,也包括分别从财政支出和税收两方面出发所提出的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财政政策的路径与措施,具体措施中又都分别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进行。最后,从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财税法制化进程、加强与其他经济政策包含货币政策协调四方面给出完善配套措施的建议。

陈然[4](2017)在《巨变与再造:城镇化进程中转型社区研究 ——以一个县域城郊乡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也是乡村急剧变迁的过程,变迁的主要表现就是传统村落向城市化社区的转型,由此而出现的具有城乡中间形态的“转型社区”,成为学界和政策决策领域关注的对象。从研究进路来看,以往的实证研究主要聚焦于“城中村”和大都市郊区这两类形态的转型社区,而对于县域城郊地区的转型社区研究不足。事实上,2013年国家对“土地增减挂钩”试点的全面放开,使得县域城镇地区成为大城市获取建设用地指标的“蓄水池”,围绕县域城郊地区出现了大量基于土地流转和人口集中而形成的转型社区。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江苏宿迁市的石集镇为典型个案,研究其实施“三集中”过程中的宏观社会经济变迁、微观日常生活变迁和动力机制。研究主要采用布洛维的“个案拓展法”,在立足资料收集、描述和解释的基础上,分析县域城郊转型社区生成的动力机制和变迁过程,进而思考己有相关理论解释的可能性,并尝试性分析转型社区未来的可能走向。本研究力图在三个方面有所拓展:一是研究的空间范围上,本文深受传统村落研究影响,积极获取营养,同时也跳出了单个村落的空间范围,而是以一个完整的建制镇的89平方公里为空间范围,涉及到几十个自然村。但是,本文并不是有意为之,而是石集镇作为一个完整乡镇的整体变迁恰好给本文提供了研究“场域”。二是时间范围上,本文充分吸收前人经验,综合采用了史志、口述史和生活史等资料来获取对研究个案历史的整体把握,进而将石集镇放到一个历时态的过程加以考察。三是研究方法上,不仅借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还综合采用了社会学和城市规划学的相关研究方法。但是,本研究并不旨在写一篇叙事性的民族志或学术杂文,而是在社会学理论的关照下,尝试建构转型社区的现代化变迁理论框架。本文研究认为现代性构成了转型社区生成的根本动力,以工业化、非农化和城市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从人口流动、经济结构、职业身份和空间扩展等方面解构和重塑着转型社区。此外,土地、资本和财政“三位一体”的行政逻辑,以及农民理性下的文化自觉,也共同在转型社区的生成、演变中发挥着作用。基于转型社区的动力机制的认知,本文研究主要探讨三个核心问题:(1)从“社会—空间”理论视角出发,分析转型社区的空间生产和意义重构。空间规划的叙事逻辑和规则,使得转型社区具有一定的“嵌入性”,这就决定了在空间形态的转变中必然伴随着“张力呈现”;(2)分析转型社区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经济形态的变迁,包括小农经济的终结、商品经济的萌发和市场经济的延展;(3)强调人的回归,分析在空间、经济和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居民是如何适应和重构自己的日常生活,他们如何调整生存策略,他们的生活水平变化如何,以及他们社会认同的迷失和重构。基于以上认识,本文的结论是:区域的差异性和多梯度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乡村不同的命运,或成为转型社区,或走向“空心化”甚至是终结。就转型社区而言,其发展模式也是多类型的,石集镇作为其中一种类型的个案,其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变迁和问题,值得关注和思考。转型社区能否顺利转变成现代意义上的市民化社区,不仅取决于制度性的生产,更为关键的是如何发挥现代性的自反性力量,激发居民的“文化自觉”意识,通过对居民的赋权来重构日常生活秩序和身份认同。如果说城市化和现代化构成了中国社会变迁的主要潮流,那么转型社区的未来应该是农业社会的终结和迎接“城市社会”的来临。

常敏[5](2016)在《当代大学生科学就业观及其培育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当代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与专业技能,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主力军。由于近年来高校扩招、国际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和国内宏观就业形势趋紧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口趋困难,就业形势异常严峻。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大学生的就业思想观念出现了问题。因此解决当下就业问题的核心就在于改变传统的错误的就业观念,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建立一套科学就业观培育机制。只有科学的、符合时代特征的就业观被大学生广泛的接受,才能有助于大学生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在社会需要与自我价值之间找到理想的契合点。本文依托人职匹配理论、马斯洛(A. H. Maslow)需求层次理论等经典理论,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分析大学生就业观的现状入手,深入寻找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科学就业观的培育路径,已期能够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进一步能够缓解当前就业难的严峻形势。从理论角度而言,科学就业观的研究对于发展适应新形势的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学术理论有着积极意义;就实践角度而言,分析现有大学生就业观培育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发掘出更加积极的、符合新形势需求的大学生就业观教育路径,对于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国家和社会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均有着重大现实意义。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认为只有从政府、高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四位一体出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

曹琪[6](2016)在《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无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一直是政府改善和保障民生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事关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长久稳定发展。在新形势新常态下,支持民众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做好失业治理工作的新出路。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来鼓励大家创业,进一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无锡市也根据当地实际推出了一系列政府扶持政策。本文以无锡市失业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和定量分析,对无锡市近5年的失业情况和失业人员自主创业情况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结合无锡市政府扶持失业人员自主创业政策内容,以及近5年政府扶持政策的实际落实成效,总结出失业人员在自主创业过程中所面临的5种困境及产生这些困境的原因:创业氛围不够浓厚,市民缺乏创业热情和积极性;创业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失业人员难以成功定位好项目;融资难给失业人员创业带来了资金压力;创业技能的缺乏让失业人员难以成功创业或者是创业后企业难以得到发展;政府服务力度分散导致失业人员难以获得真正需要的创业帮助,并且容易错过政府扶持政策带来的优惠。针对困境,本文以国外的先进经验为指导,根据我国实际提出5项切实可行能促进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的对策:大力培育创业文化、加强构建创业信息平台、完善创业金融扶持政策、重视失业人员创业培训及优化创业服务体系。在创业理论的基础上,探索失业治理新途径,充实失业治理理论内容。进一步提升失业人员的创业主动性和成功率,减轻政府治理失业问题的压力,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劳动保障氛围、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有助于全面保障改善民生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希望能够给无锡市就业和创业工作的开展以一定的参考。

王以梁[7](2014)在《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创业就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可行路径。为此,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了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事实上,在西方发达国家创业就业已经成为大学生自主就业的重要方式,其创业就业的成功率达到20%到30%,对比之下,我国大学生创业就业成功率仅有1%。究其原因,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发达国家大学生的科技创业的数量与水平明显高于我国,而制约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关键因素是环境,进一步说,我国缺乏对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支撑环境。首先,本研究运用创新哲学的分析方法,将大学生科技创业置于创新实践的概念框架之下,将科技创业理解为创业主体与创业客体谋求协同的实践过程,创业客体既包括创业的实践对象——科技创业企业、产品或服务,还包括客观的创业环境。创业主体与客体是相互作用的,特别是构成客体之一的环境支撑因素对主体影响很大。通过系统分析的方法归纳了科技创业支撑环境的一般要素构成,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出构成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的关键要素,即创业教育资源是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智力支撑环境,影响主体实践的知识完善过程;产业环境和资源平台建设是大学生科技创业的物质支撑要素,影响实践主体创业活动的技术实施过程;政策和制度是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公共保障支撑要素,影响实践主体创业活动的社会化过程;文化是大学生科技创业发生的深层土壤,影响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动机和心态。其次,本研究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发达国家大学生科技创业成功经验的分析与综合,得出大学生科技创业成功来自于核心支撑要素之间的协同,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其一是提升能力的创业教育与孕育创业的文化环境协同,其二是创业资源平台建设与创业政策要素的协同。前者,解决了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智力支撑问题,后者解决了大学生科技创业的物质环境支撑问题,环境支撑要素在以上两个维度的动态协同是保障大学生科技创业更容易成功的关键。最后,本研究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典型案例分析,对比发达国家的经验,从四个方面揭示出当前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实践存在的一般性问题,即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的资源供给不丰富,科技创业缺乏公共保障,科技创业智力支持不完备,科技创业的文化建设薄弱,针对以上问题给出了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环境支撑体系建构的对策与建议。

杨郁[8](2013)在《法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创业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德鲁克提出创业型经济的概念以来,创业型经济已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具创造力的组成部分,创业创新是提高各国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核心要素。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创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这是我国第一次将鼓励创业纳入国家战略层面,也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举措。事实上,大力推进创业工作,以创业带动就业,也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近年来的主要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创业制度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创业制度研究,探索鼓励创业的制度,充分发挥创业效应,以创业带动就业,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选择了“创业制度”为研究对象,以“创业制度的历史变迁”为线索,以“制度”、“创业制度”、“成本收益”、“供给需求”等概念为分析框架,以国外创业制度、中国创业制度的历史变迁为借鉴,从法经济学的视角探究中国创业制度变迁的规律,实证分析中国创业制度的成本收益和供给需求的现实情况,并尝试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对中国创业制度的现状系统分析,剖析当前我国创业制度在设计和体系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改进创业制度效率和均衡的政策建议,尝试从法经济学角度为完善创业制度提供一个可供分析和利用的框架体系和制度建议。本文综合运用了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以法经济学制度变迁的方法为线索,以成本收益分析和供需均衡分析为核心,综合运用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对创业制度进行了分析。在研究中既注重对法经济学理论在创业制度宏观层面的应用,也注重对具体创业制度在微观层面的具体分析,进而综合分析创业制度存在的具体问题。本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介绍选题的价值、理论和实际意义,然后对全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研究的创新之处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整体阐述和分析,是全文的总纲部分。第二章是创业制度文献综述和法经济学相关理论解析。文献综述从研究视角和学科分类出发,系统整理了关于创业制度的主流研究成果,按照递进关系从创业概念、创业活动类型、创业环境研究、创业制度研究等方面对文献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国内外创业制度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归纳,针对研究的现状综述得出本文研究创业制度的视角和着力点。法经济学相关理论解析则对创业理论、交易成本、制度变迁、成本收益和供需均衡等相关学术理论及分析工具进行了归纳和分析,以期对本文的法经济学分析提供理论框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是国外代表性国家创业制度和中国创业制度的对比分析。本章主要分析了世界上代表性较强的美国、日本、英国和我国的创业制度,并从制度供给需求和制度内容上对比分析了各国创业政策制度各自内在的特点,从国内外的制度的对比中总结出了国外创业制度对我国的启示,并对这些启示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从而为推进我国创业制度改革提供了积极有益的借鉴。第四章是我国创业制度的历史分析,本章系统回顾了我国创业制度变迁中的重要阶段,以重要法律制度的出台为分界追寻中国创业制度的发展轨迹,发掘制度变迁背后的动力,考察制度演变过程的特点,以便对目前我国创业制度的现状做出客观的评价和改进的建议。第五章是我国创业制度的成本收益分析,分别从政府和创业者两个角度对创业制度成本进行了分析。从政府角度的成本分析引入了创业财政投入指标,同时结合创业制度的数量和涉及到的政府机构对政府创业成本进行了界定和分析,这也是学界首次从政府视角考量的成本分析,增加了创业成本的内涵,也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从创业者角度本章按创业过程系统分析了创业过程中的各种成本及其影响因素,依次考察了创业规制成本、创业融资成本、创业运营成本和创业税收成本。针对创业各阶段的成本分析文章提出了部分核心指标并对我国创业制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成本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又从经济和社会收益方面对创业收益做了简要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显示,政府规制是造成创业成本过高的根源。第六章是创业制度的供给需求分析。本章分析了创业制度的供给模式、影响因素和供给现状,并在供求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创业制度失衡的内在原因主要是结构失衡而非供应不足。这个结论也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与理论和实务界继续增加创业制度供给的主流观点有显着的差别。第七章是创业制度改进的制度安排。本章针对前述分析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从成本、收益、供给、需求角度对创业制度提出了改进的制度安排。并全面设计了我国创业制度改进的制度框架。第八章是结论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本章系统回顾了全文的核心论点和论证过程,对文章要阐述的观点进行了概括,进一步表明了作者对我国创业制度的研究结论和基本观点,也指出了文章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研究的方向。综上所述,我国创业制度极大地促进了创业的过程和创业者的激情,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降低政府规制,进一步释放广大民众的创业激情,进而降低创业成本,实现制度均衡,促进创业的收益和效率。本文试图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第一,从法经济学研究创业制度是创业研究角度的创新。在目前国内外的创业研究中,大多来自于创业管理或传统的经济学视角,研究侧重点多为创业机会识别、创业环境要素、企业家精神等微观层面。但从相对宏观的角度看,无论是从法经济学的角度去研究创业制度,还是运用成本收益方法、供给需求方法分析创业制度都是一个创新,在国内从法经济学的视角看待创业研究是全新的视角,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本文重新界定了创业成本的内涵,并尝试性系统提出了创业成本的核心指标。传统研究在考察创业成本时均是从创业者的角度出发考察成本,在指标设置时也是零散地选取。而本文则首次从政府和创业者两个角度界定了创业成本的范围。本文首次从政府角度界定和分析了创业制度的设立和执行成本(选用了创业财政支出的指标),这在国内外创业制度研究上尚属首次。同时,本文还以创业者角度对创业全过程中成本进行了详细分析,对创业各阶段还选取了一套创业成本指标体系,这也是创业研究首次运用指标系统地归纳和界定创业成本的范围。第三,本文的研究发现,创业制度的首要核心制度应为放松规制,规制过严是我国创业成本高企的根源;创业制度失衡原因不是制度供给不足,而是制度结构失衡,这将是今后政府制定创业政策和制度时注意的方面。这也是一个创新之处。第四,本文首次对我国创业制度进行了法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和供需均衡分析,对于不是独立学科的创业学来讲,运用这两种工具分析尚不成熟的创业制度,探究分散在政府各部门涉及创业规章和制度背后的法经济学追求的公平和效率的精神,也是一个选题和分析方法的创新,同样的选题在国内还从未有人研究。由于诸多的原因,本文在研究上还存在一些不足,这将是本文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对法经济学理论方法论和分析工具运用上尚显欠缺,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实际上法经济学方法论从其产生、发展再到完善也需要一个过程,本文的分析仅仅是将法经济学运用到创业制度的分析中,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需要对这种理论和分析方法进行不断地完善和改进,使其逻辑体系更严密、分析工具更合理。本文在对创业制度的实证分析上有待深入。特别是在成本收益的量化分析和供需均衡上还存在研究空间,如可以尝试建立一套指标体系,通过揭示我国创业制度的内在变量考察其制度演进的过程,评估现行制度的绩效。在将来的研究中,我们应该对创业制度进一步研究,也进一步落实到具体创业实践中。

赵强社[9](2012)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研究》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虽然明显提高,但却仍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二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在城乡、区域、群体和个人间的结构失衡严重,尤其是城乡差距。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十二五”乃至更长期重要的发展命题。实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形成惠及全民、权利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优化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制度视角入手,分析、探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路径,具体来说:(1)从哲学、经济学、财政学、管理学等不同角度、不同学科、不同理论寻找“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依据以及可能的实现机制和路径。围绕“为什么提供”(均等化供给的必要性)、“由谁提供”(供给主体)、“怎样提供”(供给路径),给出本文的分析框架——“三化驱动、五位一体、七环联动”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体系和“一基本、三配套”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体系;(2)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造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现状的历史根源和制度根源,并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角度对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制度、卫生医疗制度、公共文化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住房与就业制度、公共基础设施制度的城乡差距逐一进行了分析、评价,指出了制度的缺陷和制度改革的方向,奠定了制度创新的基础;(3)根据陕西彬县的“三化”发展相关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来估计与分析,采用单位根和格兰杰因果检验,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实证分析了1990年到2011年该区域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出“三化同步”是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的指导原则;(4)阐述了公共财政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的作用,明确了公共财政的基本定位,认为公共财政制度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的根本保障,并在详细分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主要原因和科学估算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负担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制度的改革措施;接着,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现行政府管理制度的弊端和缺陷,提出要改革二元户籍制度,建立一元化户籍制度,保障起点公平;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还农民财产权利,保障权利公平;建立服务型政府制度,实现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保障服务公平。通过“三配套”制度,构建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最终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目标。最后,本文采用德尔菲法,依据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获得性的原则,结合研究目的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征询专家的意见,构建了一个三层(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从基础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养老保险服务、住房服务和就业服务7个方面评价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并以陕西彬县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彬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方案。

戴勇[10](2011)在《基于就业公平的转型期高校贫困学生就业扶助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研究了转型社会中高校贫困学生就业扶助政策的起源、发展、制定、实施过程,在就业援助制度和大学生资助制度的基础上整合、创新,提出了贫困学生就业扶助政策的概念和基本框架,论述了转型期大学生就业扶助政策的特点、规律和内容,探讨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实和完善贫困生就业扶助具体政策措施,指出贫困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是实现就业公平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从价值和事实两个方面着手展开讨论,丰富了就业公平概念的内涵,并且在研究过程中没有落入就业公平就是反对就业歧视的窠臼,而是从罗尔斯等人的公平观引申开来,强调就业公平本质上是一种权利。并以就业公平理论核心,以就业援助制度、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理论等为基础,搭建了贫困生就业扶助政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研究平台。本文在以就业公平为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平台上,分析、整理了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发展历程,构建了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基本框架,探析了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发展、变迁和政策现状,并以南京大学就业援助和学生资助的情况为例开展实证研究,对现行的政策进行分析、评估,为贫困生就业扶助政策的整合、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本文根据成本分担的原则提出求职成本分担的原则和方法,并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有限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众参与等视角,对转型期贫困大学生就业扶助政策的规划、制定和实施进行分析、思考,提出了一些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及有关具体政策建议。开展转型期贫困生就业扶持政策的研究,既需要根据政策目标,对现行的政策措施进行梳理,形成系统的、规范的政策体系;又需要从政策原点出发,充分分析和论证扶助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创新政策工具,精心设计政策流程,规范政策运行。第一,政府要主导贫困生就业扶助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估的全过程。不管我们怎么讨论就业扶助的方式和内容是否要改变,以及如何改变,但政府的主导地位是必须要坚持的,这和我们所处的转型阶段有关,也和当下贫困生群体的就业特点和就业形势相关。非如是,在我们所处的这个特定历史阶段,就业扶助将难以为继。考察一些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不管这些国家就业市场的状况如何,可以借鉴的是,这些国家的政府在主导着以大学生资助和就业援助为内容的就业扶助工作,社会、企业和个人等其他主体紧跟其后,共同参与政策的制定、实施的全过程。第二,就业扶助方式要以间接扶助为主,逐步减少直接岗位援助等扶助方式。就业扶助如果由政府直接提供,难免会陷入低效率的陷阱,这也是政府失灵的一种表现。因此,在就业扶助的提供方式上,政府可以通过在就业起点、就业过程中对贫困生群体进行一定的资助和就业援助,帮助他们具备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这也符合社会的公平正义。但如片面地追求结果公平,比如政府不加选择地对贫困生实施直接的岗位援助,直接购买岗位提供给贫困生,不仅会在贫困生群体与其他大学生群体之间开凿了一条政策鸿沟,使得非贫困生群体或没有被认定为贫困生的群体感觉到不公平。从另外角度来看,对贫困生群体来说,这种直接提供的扶助形式也只是授一时之“鱼”,而非可以受益终身的“就业能力”之“渔”。同时,政府也要避免充任就业扶助生产者角色,岗位信息提供、技能培训、服务指导等政策措施可尝试服务外包的办法,由政府向社会专门机构和组织购买这些专门服务。第三,就业扶助的方向要逐步过渡到有偿扶助为主、无偿扶助为辅。由于贫困生认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都是相对的和人为的,贫困生的认定必然存在着天然的缺陷,不存在一个绝对精确、毫无破绽的认定标准和认定程序。贫困生就业扶助如果坚持以无偿扶助为主,长期以往,很难避免制造新的不公平,即贫困生群体经过扶助,基本实现了充分且满意的就业,而其他困难群体,特别是介于非贫困生与贫困生之间的这个群体,将会感觉到极大的不公平,必然会产生新的诉求。这种效应不断地累计和叠加,会使贫困生认定的标准越来越低,需要帮助的贫困生群体越来越宽泛,数量越来越庞大。因此,从长久来看,在就业扶助中实施绝对的、无偿的扶助,不仅会制造新的不公平,而且会造成政府财政的压力不断递增,政策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这种以无偿为主的扶助方式,会造成贫困生“造血”机能的低下,无偿的扶助一旦成为制度性的福利,对受助者的心理会有强烈的催眠和暗示作用,即这种扶助是理所应当的,是不需要支付任何对价即可获得的,“等、靠、要”等安于现状的想法会滋长,参与社会就业竞争的动力则会削弱。第四,要建立包括贫困生界定标准在内的就业扶助工作标准。扶助贫困生就业的工作不能一刀切,需要做好贫困生分类工作。首先,要加强对贫困生家庭经济情况的调查审定工作,实现动态管理;其次,要建立贫困生家庭经济状况建档的同时,并及时掌握贫困生家庭经济变化情况,根据变化调整资助范围;再次,还要加强就业扶助工作的标准化建设,规范就业扶助过程中岗位信息提供、培训内容和形式、指导和服务的方式和内容等,加强对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确保贫困生就业扶助政策实施的效果。第五,对特困生实行政府“兜底”安置和临时救助政策。对家庭特别困难的毕业生要实行不同于一般贫困学生的扶助政策,加大临时性和特殊性的扶助,必要时施行直接扶助和无偿扶助;对特困生实行政府兜底安置政策,购买、储备一些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公益性岗位,并通过贷款贴息、税费减免、岗位补贴等政策,在企事业单位建立一批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安置基地,实行政府“兜底”安置。第六,创新政策工具,设立专门的就业扶持金。贫困生就业扶助政策工具是实现贫困生充分就业、满意就业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连接政策目标与结果之间的桥梁。在执行政策时,有无恰当的政策工具和政策工具能否有效解决问题,对能否达成既定就业扶助政策目标具有决定意义。依托学生资助系统设立“助就金”,在贫困生就业过程中提供一定的经济援助,可以帮助贫困生消除就业过程中的经济壁垒,使得他们有能力支付在求职过程中所需的必要费用,有机会参加更多的社会活动提升就业能力。“助就金”制度是对学生资助系统的补充和完善,通过“助就金”的帮扶和资助,既让贫困生有能力支付求职过程所需的费用,能够更加从容、自信地投身到求职活动中,又使得贫困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就业实习、实训活动,提高就业能力。“助就金”还能强化学生资助部门曾经实施的若干助学措施的效力,增强学生资助体系的功能和作用。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转型社会将会给社会就业带来的更多的挑战,贫困生的就业情况也不容乐观,要让贫困学生就业扶助政策在现实生活中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二、重庆 下岗人员创业免收42项费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庆 下岗人员创业免收42项费用(论文提纲范文)

(2)高唐农商行小微贷产品营销策略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普惠金融的实践
        1.2.1 国外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
        1.2.2 国内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2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概念的界定
        2.1.1 小微企业
        2.1.2 小微金融
    2.2 小微贷款产品理论
    2.3 营销策略理论
        2.3.1 7Ps营销理论
        2.3.2 SWOT分析
    2.4 小微贷产品营销策略研究综述
    2.5 简要评述
3 高唐农商银行小微贷产品营销现状
    3.1 高唐农商银行“融易贷”产品介绍
        3.1.1 高唐农商银行介绍
        3.1.2 高唐农商银行“融易贷”产品基本情况
    3.2 高唐农商银行“融易贷”产品发展现状
        3.2.1 高唐农商银行“融易贷”产品历年业绩情况
        3.2.2 高唐农商银行“融易贷”产品贷款行业分布情况
    3.3 高唐农商银行“融易贷”产品营销现状分析
        3.3.1 高唐农商银行营销措施及渠道
        3.3.2 营销策略的实施效果
4 高唐农商银行“融易贷”产品营销策略问题与成因
    4.1 高唐农商银行竞争环境SWOT分析
        4.1.1 优势分析
        4.1.2 劣势分析
        4.1.3 机会分析
        4.1.4 威胁分析
    4.2 高唐农商银行“融易贷”产品营销存在问题
        4.2.1 业务发展不均衡,目标市场定位存在偏差
        4.2.2 产品类型不丰富,无法满足多类型客户需求
        4.2.3 营销渠道单一,未搭建多元化营销渠道
        4.2.4 利率定价不科学,营销效果差
        4.2.5 人员素质低,客户维护工作难于开展
    4.3 高唐农商银行小微贷产品营销问题成因分析
        4.3.1 追求短期发展目标,市场定位不明确
        4.3.2 宣传投入资金不足,效果差
        4.3.3 利率定价管理不科学,同业竞争力较低
        4.3.4 人员培训力度不够,未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
5 高唐农商银行“融易贷”产品营销改进策略
    5.1 产品策略
        5.1.1 把握县域经济特点,明确产品定位
        5.1.2 顺应县域农业产业化趋势,适当规划贷款额度
        5.1.3 凸显县域产业特色,创新还款机制
    5.2 价格策略
        5.2.1 健全定价机制,实行差异化利率
        5.2.2 结合县域实际,找准利率定价平衡点
    5.3 渠道策略
        5.3.1 把握县域农业发展特点,拓宽农户营销渠道
        5.3.2 顺应县域商业发展特点,丰富商户营销渠道
        5.3.3 顺应政府政策要求,利用好合作平台
        5.3.4 便利县域客户申贷渠道,建立便捷申贷平台
    5.4 促销策略
        5.4.1 根据县域客户特点,规划贷款利率区间
        5.4.2 剖析县域经济发展趋势,拓展客户数量
    5.5 人员策略
        5.5.1 克服县域银行人员劣势,加强岗位培训
        5.5.2 丰富培训内容,提升培训深度
        5.5.3 创新培训形式,提升县域营销实践能力
    5.6 展示策略
        5.6.1 结合县域人群特色,加大宣传单宣传力度
        5.6.2 结合县域不同客户特点,分类进行广告投放
        5.6.3 顺应时代要求,利用新媒体提高传播速度
    5.7 服务过程策略
        5.7.1 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提高业务效率
        5.7.2 严格绩效考核标准,提升服务质量
6 “融易贷”产品营销策略实施保障措施
    6.1 制度保障
        6.1.1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保障贷款机制正常运转
        6.1.2 完善考核体系,保障业务效率
    6.2 组织保障
        6.2.1 及时掌握政策动向,保障营销策略实施
        6.2.2 搭建平台,保障营销工作顺利开展
    6.3 企业文化保障
        6.3.1 培育先进企业文化
        6.3.2 树立全员营销理念
    6.4 人力资源保障
        6.4.1 配备专职客户经理队伍,保障队伍稳定性
        6.4.2 注重信贷人员管理,保障信贷队伍纯洁性
    6.5 经费保障
        6.5.1 建立信贷系统优化专项资金
        6.5.2 保障营销费用投入
7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3)我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财政政策与产业结构转型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产业结构转型的内涵及判断标准
        一、产业结构的内涵和分类
        二、产业结构转型的概念及判断标准
        三、衡量产业结构转型的指标体系
    第二节 财政政策干预产业结构转型的理论依据
        一、市场失灵理论
        二、财政职能理论
        三、新结构经济学理论
    第三节 财政政策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传导机制
        一、财政政策的概念及分类
        二、财政支出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机理
        三、税收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机理
    第四节 财政政策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相关因素分析
        一、供给侧因素
        二、需求侧因素
        三、外部环境因素
第二章 我国产业结构与财政政策的演变路径与现状分析
    第一节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产业结构与财政政策的变迁
        一、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1年)
        二、市场经济建立与市场化改革加速期(1992-2003年)
        三、科学发展时期(2004-2008年)
        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时期(2009年至今)
    第二节 我国财政政策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演变路径
        一、1978-1997年:投资和税改为主,注重发展基础产业
        二、1998-2003年:民生支出和税收优惠为主,着力科技和环保产业
        三、2004-2008年:增支调税区别对待,加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2009年至今:支出结构与税制不断优化,全面转型产业结构
    第三节 我国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成效与问题
        一、我国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取得的成效
        二、我国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我国财政政策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我国财政支出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实证分析
        一、联立方程模型的设定
        二、变量的选取与数据说明
        三、支出总量与结构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四、稳健性检验
    第二节 我国税收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实证分析
        一、面板门限模型的设定
        二、变量的选择与数据来源
        三、税收总量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四、产业税负和具体税类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第四章 典型国家和地区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经验借鉴
    第一节 典型国家及地区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及效果
        一、美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及效果
        二、日本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及效果
        三、韩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及效果
        四、台湾地区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及效果
    第二节 典型国家及地区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启示
        一、精准定位政策作用对象
        二、注重政策工具间协调配合
        三、依托财税法律体系提供制度保障
第五章 完善我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建议
    第一节 我国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应坚持的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协调性原则
        三、适用性与时效性原则
    第二节 财政支出政策完善路径与措施
        一、调控财政支出总规模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第三节 税收政策完善路径与措施
        一、适度关注宏观税负
        二、优化税制结构与税制设计
    第四节 配套措施
        一、转变政府职能
        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三、推进财税法制化进程
        四、加强与其他经济政策包含货币政策的协调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致谢

(4)巨变与再造:城镇化进程中转型社区研究 ——以一个县域城郊乡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乡村延续还是城镇化社区再造
    一、宏观背景: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与特征
    二、县域实践:“洼地”中的“泗洪嬗变”
    三、问题发现:一次兴趣与机缘的“邂逅”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一、理论基础
        1、城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
        2、社会与空间生产理论
        3、社区及日常生活理论
    二、国内相关研究
        1、转型社区及相关概念的澄清
        2、村镇社区整体转型的实证研究
        3、转型社区空间生成的动力机制
        4、转型社区居民心理与文化适应
        5、转型过程中农民的市民化研究
    三、国外相关研究
        1、城乡边缘区和转型区的内涵
        2、城乡转型与变迁的理论及思想
        3、小城镇转型变迁的经验性研究
第三章 研究对象、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
        2、资料收集方法
    三、研究过程:历时3年11次调研
        1、实地研究过程
        2、研究思路及内容
    四、研究拓展与不足
第四章 推力与拉力:“转型社区”生成的动力机制
    一、现代化和城市化:社会变迁的结构性力量
        1、工业化:土地和非农劳动力的需求
        2、非农化:人口流动与职业身份的转变
        3、城市化:空间扩展与城乡关系重构
    二、行政主导与资本下乡:土地财政和资本的“合谋”
        1、地方政府的实践:“土地流转”与“增减挂钩”
        2、社会资本“下乡”:土地经营变现与规模农业
        3、社会新农村建设:人口集中与乡村空间再生产
    三、精英带动和理性选择:乡土变迁下的文化自觉
        1、文化堕距与心理落差:过上城市人的生活
        2、社区精英与群体参照:经济精英的榜样力量
        3、现实与利益的折衷:面对现实的有限理性
第五章 空间变迁与重构:“转型社区”的规划与生产
    一、区划沿革:行政区划调整下的空间重组
    二、空间与规划:转型社区规划的叙事逻辑与规则
        1、规划逻辑:从权力象征到公共政策
        2、三大实践:“无规划不审批”
        3、空间生产:从乡村聚落到转型社区
    三、嵌入与转变:转型社区空间形态的社会学分析
        1、城乡空间的剧变:自然村落的“终结”
        2、生活空间离心化:生产与生活的分离
        3、居住环境的流变:规划与惯习的碰撞
        4、邻里关系的重建:首属邻里到半熟人社区
第六章 经济形态的变迁:小农经济终结与市场经济延展
    一、小农经济的终结:传统农耕经济形态的解体
        1、耕作方式:个体耕种到农业规模经营
        2、商品交换:传统乡村集市到商贸市场
        3、组织形式:家庭联产承包到专业合作社
    二、商品经济的萌发: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发育
        1、区域市场:超越乡村的市场边界延伸
        2、集镇商铺:商业服务活动的多元渗透
        3、连锁超市:没有“人情关系”的商品交易
        4、旅游景区:文化资源的价值“变现”
    三、市场经济的延展:日常经济交换行为的常态化
        1、农业的工业化:标准化的农业生产
        2、要素的商品化:被明确定价的资源
        3、交易的虚拟化:村口看货和网上赶集
第七章 个体生活的际遇:生存策略调整与生活空间张力
    一、生存策略的调整:“庄稼人”到兼业经营者
        1、反哺式农耕:土地情结的延续
        2、候鸟式务工:背井离乡的努力
        3、嵌入式散工:闲暇时间的利用
        4、自赋型创业:开拓创新的彰显
    二、生活水平的流变:城乡过渡阶段的收入与消费
        1、收入来源:非农收入的多元化转向
        2、消费状况:日常性消费的全面渗透
        3、闲暇时间:从时光消磨到自我实现
    三、环境适应与排斥:转型社区生活空间的张力呈现
        1、“占道经营”:公私“沉默共识”
        2、“车库他用”:现实利益的考量
        3、“种菜养鸡”:传统惯习的延续
        4、“搭棚办事”:文化习俗的影响
        5、“空地晾晒”:日常生活的便利
第八章 社会认同的迷失:跨越身份边界的社会性重构
    一、身份认同:城里人和乡下人的错位
    二、制度认同:大政府与小社区的张力
    三、生活认同:未来的生活何处安放?
    四、社区认同:共同记忆的解构与重构
第九章 时空延伸与未来:在城市与田园之间
    一、向死而生: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命运
    二、文化反思:乡村自反性与农民的文化自觉
    三、未来何往:农业社会终结与城市社会来临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镇政府干部)
附录3: 实地调研影像
致谢

(5)当代大学生科学就业观及其培育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及现状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相关理论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理论依据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
        二、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四节 文献综述及概念界定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科学就业观概述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实证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观的实证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问卷的设计
        四、问卷的发放
        五、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就业观调查结果统计
        一、大学生基本情况
        二、就业认知
        三、就业态度
        四、自主创业的态度
        五、职业理想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现状分析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就业的积极变化
        一、自主择业的意识基本确立
        二、高薪意识淡化综合多种因素择业
        三、就业前的准备比较充足
        四、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增强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所存在的问题
        一、热衷于选择大城市就业,服务基层意识差
        二、对于就业形势和相关就业政策缺乏充分的认知
        三、自我认识不足存在从众心理
        四、部分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
        五、创业意识薄弱且创业技能不足
    第三节 影响大学生科学就业观的因素探析
        一、社会的宏观环境不够有利
        二、高校教育模式和和管理方式缺乏创新
        三、家庭教育观念和家长的就业观不能与时俱进
        四、大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足
第四章 大学生科学就业观的培育路径探析
    第一节 加强政策制度建设促进科学就业观的树立
        一、建立健全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和法规
        二、确立并实施以大学生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
        三、强化用人单位的社会责任
        四、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
        五、发挥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作用
    第二节 发挥高校科学就业观教育的主导作用
        一、优化学科专业设置
        二、建立全程化高校就业指导模式
        三、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四、在就业指导中注重求职技巧向培育科学就业观转变
        五、优化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
    第三节 转变家庭教育观念
        一、家长理性对待子女的就业问题
        二、加强对大学生子女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
        三、对于子女就业秉承独立自主的原则
    第四节 大学生自我教育
        一、科学进行自我定位
        二、树立诚信的职业道德素质
        三、增强就业心理素质
        四、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五、积极主动进行实践锻炼
        六、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
        七、增强创业意识,做好创业准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无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失业与创业的概念
        一、失业和失业人员的概念
        二、创业的概念
    第二节 相关基础理论回顾
        一、失业与失业治理理论
        二、创业理论
第二章 无锡市失业人员及自主创业现状分析
    第一节 无锡市失业人员数量、类型及特征
        一、失业人员的数量
        二、失业人员的类型
        三、失业人员的特征
    第二节 无锡市失业人员自主创业情况分析
        一、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现状
        二、自主创业的主要形式
        三、影响自主创业的因素
第三章 无锡市失业人员自主创业政府扶持政策分析
    第一节 各项政府扶持政策内容
        一、扶持对象
        二、扶持内容
        三、创业园区政策
    第二节 政策实施效果与不足分析
        一、政府扶持自主创业人数
        二、各项补贴与小额贷款发放
        三、扶持政策的局限性分析
第四章 无锡市失业人员自主创业面临的困境及原因
    第一节 失业人员自主创业所面临的困境
        一、创业热情不够强
        二、创业目标定位难
        三、创业资金压力大
        四、企业发展难突破
        五、创业服务难获得
    第二节 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困境产生的原因
        一、创业氛围不浓厚
        二、创业信息不对称
        三、创业融资有瓶颈
        四、创业技能太缺乏
        五、服务力度太分散
第五章 促进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的对策及建议
    第一节 国外失业人员自主创业问题研究经验
        一、美国推行的创业政策
        二、英国推行的创业政策
        三、德国推行的创业政策
    第二节 我国促进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的对策及建议
        一、大力培育创业文化
        二、加强构建创业信息平台
        三、完善创业金融扶持政策
        四、重视失业人员创业培训
        五、优化创业服务体系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创业与科技创业概念的研究
        1.2.2 国外大学生创业研究
        1.2.3 关于创业支撑环境的研究
        1.2.4 我国大学生的科技创业相关研究
        1.2.5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科技创业的内涵与特征
    2.1 概念界定
        2.1.1 创业
        2.1.2 科技创业
        2.1.3 大学生科技创业
    2.2 科技创业的实践特征
        2.2.1 科技创业是作为实践存在的
        2.2.2 科技创业实践中的主客划分
        2.2.3 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实践特征
    2.3 科技创业实践主体与环境
        2.3.1 作为创业支撑环境欲求者的大学生创业主体
        2.3.2 作为科技创业支撑条件的科技创业支撑环境
        2.3.3 大学生科技创业实践的成功——科技创业主体与环境的辩证统一
第3章 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的结构与关键要素
    3.1 创业支撑环境的概述
        3.1.1 环境与创业环境
        3.1.2 创业支撑环境的类型与特征
    3.2 创业支撑环境的分析
        3.2.1 一般外部环境分析
        3.2.2 行业环境分析
        3.2.3 内部环境分析
    3.3 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的构成要素
        3.3.1 科技创业支撑环境的一般构成要素
        3.3.2 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的整体构建
    3.4 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的关键要素
        3.4.1 创业教育资源是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智力支撑环境
        3.4.2 产业环境和资源平台建设是大学生科技创业的物质支撑要素
        3.4.3 政策和制度是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公共保障支撑要素
        3.4.4 文化是大学生科技创业健康发展的深层影响要素
第4章 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关键要素的协同
    4.1 提升能力的创业教育与孕育创业的文化环境协同
        4.1.1 创业教育资源的丰富支撑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初步形成
        4.1.2 各具特色的创业文化成为激发创业动机的土壤
        4.1.3 教育的显现功能与文化的潜在作用的协同
    4.2 创业资源平台建设与创业政策的协同
        4.2.1 大学生创业资源平台建设发挥基础支撑功能
        4.2.2 政策和制度建设发挥了大学生科技创业的保障功能
        4.2.3 创业资源平台的硬性功能与政策的软性功能的相互协同
第5章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的现状与分析
    5.1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案例分析
        5.1.1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案例
        5.1.2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成功基本特征
    5.2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文化的发展现状分析
        5.2.1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5.2.2 全方位的创业教育模式——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
        5.2.3 内涵丰富的创新、创业文化建设——以东北大学“大学生四节活动”为例
    5.3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资源平台建设与创业政策发展现状分析
        5.3.1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资源平台的形成与发展
        5.3.2 建设有特色创业资源平台大连东软学院为例
        5.3.3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政策创新现状分析——以辽宁省教育厅为例
    5.4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5.4.1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的资源供给不丰富
        5.4.2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缺乏公共保障
        5.4.3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智力支持不完备
        5.4.4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文化建设薄弱
第6章 构建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的对策分析
    6.1 构建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的指导原则
        6.1.1 环境的构建要立足于我国情境
        6.1.2 环境的构建要满足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实践需要
        6.1.3 创业支撑环境的构建要与创业者相适应
    6.2 构建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
        6.2.1 形成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激励文化
        6.2.2 开拓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的资源供给
        6.2.3 提供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公共保障
        6.2.4 保证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智力支持
    6.3 建立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的协同机制
        6.3.1 实现创业教育发展与创业文化建设的协同
        6.3.2 建立资源和政策协同机制
第7章 结论
    7.1 大学生科技创业的独特性
    7.2 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实践性
    7.3 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的四大关键要素及其结构
    7.4 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四大关键要素之间的协同
    7.5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关键要素协同中的问题
    7.6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的构建对策与措施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8)法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创业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1.1.1 选题价值
        1.1.2 研究意义
    1.2 思路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2.1 创业概念及理论研究
    2.2 创业活动类型和创业环境
        2.2.1. 创业活动类型
        2.2.2 创业环境
    2.3 国内外创业制度研究
        2.3.1 创业制度的出现
        2.3.2 创业制度的内容
        2.3.3 创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2.3.4 创新领域的创业制度
    2.4 创业研究文献述评
    2.5 相关理论分析
        2.5.1 创业相关理论:分析创业制度的基础
        2.5.2 交易成本:创业制度法经济学分析的理论基础
        2.5.3 制度变迁:创业制度变迁和演进的理论支撑
        2.5.4 成本收益:创业制度效率分析的理论工具
        2.5.5 供给需求:创业制度均衡的分析工具
        2.5.6 小结
3 国内外创业制度的比较研究
    3.1 美国的创业制度:公私合作
        3.1.1 美国传统的创业制度
        3.1.2 美国创业制度的最新发展:“创业美国”蕴含的创业理念
        3.1.3 美国创业制度综述
    3.2 日本的创业制度:政府主导
    3.3 英国的创业制度:专业分工
        3.3.1 政府:出台法案和成立机构
        3.3.2 学校:创业教育和技术转化
        3.3.3 社会:资金和服务支持
    3.4 中国创业制度简况
        3.4.1 创业制度供给:单一供给和多头管理并存
        3.4.2 创业制度目标:为特殊群体为核心
        3.4.3 创业制度内容:以降低规费和提供服务为主体
    3.5 国内外创业制度对比的启示
        3.5.1 创业制度政府作用的启示
        3.5.2 创业制度供给主体的启示
        3.5.3 创业制度内容的启示
    3.6 本章结论
4 我国创业制度的历史分析
    4.1 我国创业制度实践的回顾
        4.1.1 第一阶段(1978年12月-1986年9月)
        4.1.2 第二阶段(1986年10月-2002年5月)
        4.1.3 第三阶段(2002年6月---2006年6月)
        4.1.4 第四阶段(2006年6月-今)
    4.2. 我国创业制度的特点
        4.2.1 创业培训补贴制度
        4.2.2 创业信贷支持制度
        4.2.3 其他制度
    4.3 我国创业制度演变历程的特点
        4.3.1 和政治环境密切相关
        4.3.2 渐进型推进,由强制性制度变迁到诱致性制度变迁
        4.3.3 以单一的政府供给主导
    4.4 对当前创业制度的评价
        4.4.1 创业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但创业氛围不浓
        4.4.2 创业制度框架已初步建立,但核心制度缺失且效应单一
        4.4.3 国家的宏观政策和创业制度有高度契合性,但结合度不足
        4.4.4 创业者创业能力是创业制度改进的动力,但创业教育脱节
    4.5 本章小结
5 创业制度的成本收益分析
    5.1 创业制度的成本收益分析与制度的演化
    5.2 创业者的理性选择:基于成本收益的视角
        5.2.1 创业者的理性分析
        5.2.2 创业过程的博弈分析
    5.3 创业制度的成本分析
        5.3.1 创业制度设立成本
        5.3.2 创业制度实施成本
        5.3.3 创业制度机会成本
        5.3.4 创业制度边际成本
    5.4 我国创业制度成本的实证分析
        5.4.1 从政府角度的创业成本
        5.4.2 创业者角度的创业成本
    5.5 创业制度的收益分析
        5.5.1. 经济收益
        5.5.2. 社会收益
    5.6 影响创业者成本收益的因素
    5.7 本章结论
6 创业制度的供给需求分析
    6.1 创业制度供给的涵义
    6.2 创业制度的供给方式
        6.2.1 创业制度的政府供给
        6.2.2 创业制度的市场供给
        6.2.3 创业制度的自愿供给
        6.2.4 创业制度的PPP供给
        6.2.5 创业制度四种供给模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6.3 创业制度供给影响因素
        6.3.1 创业制度的基本属性对供给的影响
        6.3.2 需求对创业制度供给的影响
        6.3.3 供给主体对创业制度供给的影响
        6.3.4 供给方式对创业制度供给的影响
        6.3.5 制度环境对创业制度供给的影响
        6.3.6 文化因素影响创业制度供给
    6.4 我国创业制度供给内容的分析
        6.4.1 我国创业制度供给的现状:以山西省为样本的考察
        6.4.2 创业制度供给问题分析
    6.5 创业制度的需求分析
        6.5.1 创业制度需求的涵义
        6.5.2 创业制度需求特征
        6.5.3 创业制度的需求分析: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的角度
        6.5.4 创业制度需求影响因素
        6.5.5 我国创业制度的需求现状
    6.6 创业制度供求关系分析
        6.6.1 创业制度供求均衡分析
        6.6.2 创业制度局部均衡分析
        6.6.3 我国创业制度的均衡分析
    6.7 我国目前创业制度供求关系失衡的原因分析
    6.8 本章结论
7 创业制度改进的制度安排
    7.1 创业制度对创业活动的重要作用
        7.1.1. 规范作用
        7.1.2. 导向作用
        7.1.3. 保障作用
    7.2 促进创业制度体系构建的目标和原则
        7.2.1 创业支持制度体系构建的目标
        7.2.2 创业支持制度体系构建的的基本原则
    7.3 优化以成本降低为目标的制度支持体系
        7.3.1 改进以放松规制为核心的创业进入制度
        7.3.2 加强以融资服务为主的创业融资制度
        7.3.3 完善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创业运营制度
        7.3.4 推行以税收优惠为核心的创业税收制度
    7.4 逐步确立收益目标重叠的创业制度目标体系
        7.4.1 创业活动与产业集群发展互动
        7.4.2 创业活动与制造业和服务业互动
        7.4.3 创业活动与创新活动互动
    7.5 逐步确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创业制度多元化供给格局
        7.5.1 坚持政府在多元化供给格局中的主导地位
        7.5.2 加快推进创业制度的市场供给
        7.5.3 鼓励和引导创业制度的自愿供给
        7.5.4 积极探索创业制度的PPP供给
    7.6 逐步确立以需求导向的创业制度
        7.6.1 针对创业需求优化创业制度供给结构
        7.6.2 针对创业内容细分创业制度
        7.6.3 针对创业过程特点完善税收优惠制度
8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9)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想萌芽
        1.3.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研究综述
        1.3.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原因研究综述
        1.3.4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政策综述
        1.3.5 当前研究的不足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公共服务
        1.4.2 基本公共服务
        1.4.3 均等化
        1.4.4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4.5 制度与制度创新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综合比较法
        1.5.2 案例分析法
        1.5.3 文献研究法
    1.6 技术路线图
    1.7 论文的创新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框架
    2.1 为什么提供?—均等化供给的必要性
        2.1.1 公共服务基本属性
        2.1.2 公平增进社会福利的补偿原则
        2.1.3 个人能力平等理论
        2.1.4 公平正义理论
        2.1.5 基本需求理论
    2.2 由谁提供?—供给主体
        2.2.1 政府单一供给主体理论
        2.2.2 政府-市场供给主体理论
        2.2.3 政府-市场-自愿供给主体理论
        2.2.4 公共产品供给主体选择的标准
    2.3 如何提供?—供给路径
        2.3.1 政府供给分析
        2.3.2 帕累托最优
        2.3.3 社会福利函数理论
        2.3.4 公共财政理论
        2.3.5 基于转移支付和政府偏好的公共支出选择模型
        2.3.6 基于制度和制度变迁理论的均等化供给路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制度因素分析
    3.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状
        3.1.1 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差距
        3.1.2 基础教育的城乡差距
        3.1.3 公共卫生的城乡差距
        3.1.4 养老保险的城乡差距
        3.1.5 消费支出的城乡差距
    3.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历史根源
        3.2.1 基于城市偏向的工业化战略
        3.2.2 农村公共服务的制度外供给
        3.2.3 城乡二元不对等的户籍管理
        3.2.4 选举权利不对等的民主政治安排
    3.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制度的现实因素
        3.3.1 城乡有别的公共财政模式
        3.3.2 基层政府财权事权的失衡
        3.3.3 民主缺失的基层决策机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演进及评析
    4.1 城乡基础教育制度的演进及评析
        4.1.1 城乡基础教育制度的演进
        4.1.2 城乡基础教育制度变迁的评析
    4.2 城乡公共卫生医疗制度的演进及评析
        4.2.1 城乡公共卫生医疗制度的演进
        4.2.2 城乡公共卫生医疗制度变迁的评析
    4.3 城乡公共文化制度的演进与评析
        4.3.1 城乡公共文化制度的演进
        4.3.2 城乡公共文化制度变迁的评析
    4.4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演进与评析
        4.4.1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演进
        4.4.2 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评析
    4.5 城乡住房制度的演进与评析
        4.5.1 城乡住房制度的演进
        4.5.2 城乡住房制度的评析
    4.6 城乡公共就业制度的演进与评析
        4.6.1 城乡公共就业制度的演进
        4.6.2 城乡公共就业制度的评析
    4.7 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制度的演进与评析
        4.7.1 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制度的演进
        4.7.2 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制度的评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5.1 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5.1.1 国外基础教育均等化制度
        5.1.2 国内城乡教育均等化探索
        5.1.3 国内外城乡教育均等化发展的启示
    5.2 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5.2.1 国外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度
        5.2.2 国内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探索
        5.2.3 国内外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启示
    5.3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5.3.1 国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制度
        5.3.2 国内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探索
        5.3.3 国内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启示
    5.4 城乡养老保险、住房、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5.4.1 城乡养老保险均等化的国内外制度借鉴
        5.4.2 城乡住房服务均等化制度借鉴—山东莱芜市的探索
        5.4.3 城乡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5.5 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5.5.1 国外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均等化制度
        5.5.2 国外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均等化发展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制度路径依赖—“三化”同步战略
    6.1 “三化”同步的内在机制和辩证关系
        6.1.1 “三化”关系研究的文献梳理与理论依据
        6.1.2 “三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理与互动机制
    6.2 “三化”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以陕西省彬县为例
        6.2.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及其统计性描述
        6.2.2 实证分析
        6.2.3 结论
    6.3 “三化”同步发展的理论价值与路径选择
        6.3.1 “三化”同步发展的理论价值
        6.3.2 “三化”同步推进路径选择
    6.4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本制度安排:创新公共财政制度
    7.1 公共财政制度的相关理论
        7.1.1 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7.1.2 公共财政制度的构成要素
        7.1.3 公共财政制度框架与制度内容
        7.1.4 财政制度创新
    7.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公共财政的作用
        7.2.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政府责任
        7.2.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公共财政的定位
    7.3 基于财政视角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原因分析
        7.3.1 事权与财力配置不对称
        7.3.2 现行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
        7.3.3 基层财政自给能力不足
        7.3.4 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
    7.4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负担能力分析
        7.4.1 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实现的财政负担能力分析
        7.4.2 城乡医疗卫生均等化实现的财政负担能力分析
        7.4.3 城乡养老保险均等化实现的财政负担能力分析
    7.5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制度改革
        7.5.1 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
        7.5.2 健全规范转移支付制度
        7.5.3 调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
        7.5.4 完善地方财政制度
        7.5.5 创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配套制度的改革与设计
    8.1 起点公平:改革二元户籍制度
        8.1.1 现行户籍制度的演进、特点和困境
        8.1.2 户籍制度改革的路径构建
        8.1.3 成都市的居民“自由迁徙”政策
    8.2 权利公平: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8.2.1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及其保障功能的演进:历史的视角
        8.2.2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法理的视角
        8.2.3 农村土地保障功能反思:社会保障的视角
        8.2.4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路径选择
        8.2.5 模式借鉴:陕西省高陵县产权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
    8.3 服务公平:创新公共服务型政府管理制度
        8.3.1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渊源
        8.3.2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内涵阐释:文献研究综述
        8.3.3 我国服务型政府制度构建的现状及问题
        8.3.4 公共服务型政府创新路径:基于建立公共服务体系的视角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陕西彬县制度创新的实证分析
    9.1 彬县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总体情况
        9.1.1 基本县情
        9.1.2 统筹城乡工作特点
    9.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实证分析
        9.2.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9.2.2 陕西彬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
        9.2.3 陕西彬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评价结果
    9.3 彬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方案
        9.3.1 创新的有利条件
        9.3.2 基本思路
        9.3.3 制度创新内容
        9.3.4 保障措施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基于就业公平的转型期高校贫困学生就业扶助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原因及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问题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就业公平:价值与事实的讨论
    一、就业公平的概念与认知
        (一) 公平概念解析
        (二) 就业公平概念的基本内涵
        (三) 实现就业公平的意义
    二、就业公平观的学理交锋
        (一) 新自由主义的就业公平理论
        (二) 新保守主义就业公平理论
    三、就业援助的理论依据与政策安排
        (一) 就业公平观延伸就业援助论
        (二) 真实存在的城镇就业弱势群体
        (三) 中国就业援助制度的框架
    四、社会流动/分层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公平
        (一) 就业公平与社会流动
        (二) 就业公平与社会分层
        (三) 转型时期的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
第三章 大学生就业政策:变迁、巩固及影响
    一、宏观背景:中国社会结构的多重转型
    二、因时而变:大学生就业政策的调整与发展
        (一) 计划时期"包分配"的就业政策
        (二) 过渡时期"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
        (三) 市场时期"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
    三、应急而生: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扩展巩固
        (一) 促进就业的政策
        (二) 健全大学生就业制度
        (三) 就业指导服务政策
        (四) 就业扶助政策
    四、趋势分析:环境与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一) 社会环境中的就业机遇与压力
        (二) 就业政策的潜在消极影响
第四章 大学生就业状况:整体表现与贫困生处境
    一、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
    二、全国数据: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状况
        (一) 初次就业率
        (二) 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
        (三) 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
    三、大学中的贫困人群:规模与难题
        (一) 贫困生群体的数量
        (二) 贫困生群体的状况
        (三) 贫困生群体的就业困境
第五章 学业保障:大学生资助制度的发展
    一、社会进步催生大学生资助制度
    二、中国大学生资助制度的探索
        (一) 早期的大学生资助制度
        (二) 探索期高校困难学生的资助制度
        (三) 形成期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
        (四) 地方政策:江苏省大学生资助体系
    三、大学生资助制度的执行偏差
        (一) 政府投入不足
        (二) 贫困生认定缺乏合理机制
        (三) 资助体系设计不完善
        (四) 社会参与力量薄弱
第六章 案例讨论:大学助贫政策的缺陷
    一、南京大学学生资助情况
    二、南京大学提供的就业资助/援助
    三、毕业生求职成本调查
    四、政策评价与建议
        (一) 问卷调查的结果
        (二) 校园访谈的视角
第七章 重心移动:从助贫资助走向就业扶助
    一、就业扶助政策以分担就业成本为起点
    二、就业扶助政策以提升就业能力为主旨
        (一) 就业能力的学理解析与模型建构
        (二) 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
    三、贫困大学生就业扶助体系的构建
        (一) 大学生就业扶助政策的内容与原则
        (二) 现行的大学生就业扶助政策措施
        (三) 健全、完善大学生就业扶助政策的功能
第八章 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公平的政策选择
    一、解决就业不公平的政策价值定位
        (一) 解决就业不公平的社会公平机制
        (二) 促进就业公平的政府责任与角色
    二、他山之石:部分国家的就业扶助政策方案
        (一) 部分国家的就业援助方案
        (二) 部分国家的大学生资助方案
    三、西方发达国家的就业扶助政策启示
    四、基于就业公平的大学生就业扶助政策选择
        (一) 有限政府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
        (二)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域下的就业公平
        (三) 建立公众参与政策制定的有效路径
        (四) 多元主体的就业扶助成本分担策略
结语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重庆 下岗人员创业免收42项费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民商法典编纂中对债的制度的重认回归与聚合完善——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商法典“债(承)权编”草案建议稿(黄河版)》[J]. 王明锁. 私法, 2020(02)
  • [2]高唐农商行小微贷产品营销策略改进研究[D]. 吴雨.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3]我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研究[D]. 蒋炳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4]巨变与再造:城镇化进程中转型社区研究 ——以一个县域城郊乡镇为例[D]. 陈然. 南京大学, 2017(05)
  • [5]当代大学生科学就业观及其培育路径研究[D]. 常敏. 南京工业大学, 2016(05)
  • [6]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无锡为例[D]. 曹琪. 华东政法大学, 2016(08)
  • [7]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研究[D]. 王以梁. 东北大学, 2014(03)
  • [8]法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创业制度研究[D]. 杨郁. 山西财经大学, 2013(11)
  • [9]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研究[D]. 赵强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5)
  • [10]基于就业公平的转型期高校贫困学生就业扶助政策研究[D]. 戴勇. 南京大学, 2011(12)

标签:;  ;  ;  ;  ;  

重庆免除下岗职工创业42项费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