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雪莲”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性能

“西藏雪莲”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性能

一、"西藏雪莲"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性能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丹[1](2020)在《藏灵菇源乳酸菌与鸡源芽孢杆菌复合制剂的制备及应用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抗生素的滥用现象严重,细菌耐药和药物残留问题给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益生菌制剂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抗生素替代品,具有促进动物的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治病原菌感染等作用。藏灵菇是西藏地区特有的一种多种菌相复合体,其富含的乳酸菌具有抗菌、抗感染、抗氧化活性等功能。芽孢杆菌可以分泌消化酶、提供营养物质和提高机体免疫力,并且具有耐热和耐酸等抗逆性优点。本试验分别从藏灵菇和鸡粪便中分离筛选生物活性优良的乳酸菌和产酶能力优良的芽孢杆菌,将筛选的活性乳酸菌与产酶芽孢杆菌进行复合制剂的研制,优化发酵条件,通过动物应用评价试验探讨该复合制剂对白羽肉鸡的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为益生菌复合制剂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藏灵菇源乳酸菌分离鉴定与生物学评价为筛选出生物活性优良的乳酸菌,本试验以藏灵菇为筛选菌种来源。通过平板培养方法分离筛选到11株乳酸菌。通过耐热试验结果表明,经过60℃热处理10 min后,有6株乳酸菌存活率高于50%。经16S r DNA鉴定,均为屎肠球菌。通过理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p H=3的人工胃液培养4 h后,Y1的存活率显着高于其它菌株(P<0.05),为52.56%。不同菌株表面疏水性与自聚合能力存在显着差异(P<0.05)。而与病原菌共凝集能力,各菌株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其中Y1表面疏水性最高,为57.77%。Y1自聚合能力为35.95%。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Y1的抑菌活性高于其它菌株。上述试验表明Y1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为下一步复合制剂的制备提供应用基础。2.鸡源芽孢杆菌筛选鉴定与生物学评价为筛选出产酶性能优良的芽孢杆菌,本试验从鸡粪中初筛出20株芽孢杆菌,通过产蛋白酶和产淀粉酶试验,筛选出3株产酶能力显着高于其它菌株(P<0.05)的R5、R12、R16。经16S r DNA鉴定,3株菌均为解淀粉芽孢杆菌。通过理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85℃、90℃、95℃热处理10 min的条件下,R12的存活率均显着高于R5和R16(P<0.05)。在p H=3的人工胃液培养4 h后,R12的存活率最高,为51.49%。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R12的抑菌活性最高。上述试验表明R12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具有良好的益生特性,有利于下一步复合制剂的配制。3.益生菌复合制剂的研制及其发酵条件的优化为配制得到最优益生菌复合制剂,本试验以对病原菌大肠杆菌CMCC4410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抑菌活性为指标,确定最适细菌浓度复合比例R12:Y1为1:3。在最适比例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复合制剂的接种量、装液量及培养时间条件进行优化,由试验结果确定该复合制剂最佳发酵条件:接种量为2%、装液量为40%、培养时间为24 h时,该复合制剂的抑菌活性最高。4.益生菌复合制剂在肉鸡上的应用评价本试验通过对白羽肉鸡的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益生菌复合制剂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35日龄时,试验Ⅰ组(灌喂浓度为1.0×108CFU/m L)和试验Ⅱ组(灌喂浓度1.0×109CFU/m L)与PBS对照组相比,平均体重分别提高了5.6%和1.4%。而试验Ⅲ组(灌喂浓度1.0×1010CFU/m L)的平均体重降低了1.3%;各试验组对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相较于对照组均有提高作用,其中Ⅰ组、Ⅱ组、Ⅲ组的胸腺指数分别提高了33.80%、28.73%、15.21%;法氏囊指数分别提高了19.65%、16.72%、15.25%;试验Ⅰ组和Ⅱ组能显着增加盲肠乳酸菌的数量、降低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同时试验Ⅰ组回肠绒毛结构较对照组更完整。上述结果表明,该复合制剂具有促进白羽肉鸡的生长、提高免疫力和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并且试验Ⅰ组的添加效果更好。以上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通过从藏灵菇和鸡粪中筛选生物活性优良的菌株Y1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和R12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制成益生菌复合制剂,并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发酵条件。动物试验证明该复合制剂能够促进白羽肉鸡的生长并对肠道菌群具有调节功能。

陆东林,刘朋龙,李新玲,徐敏,张志强[2](2018)在《传统发酵乳及其发展前景》文中认为介绍了开菲尔、藏灵菇粒发酵乳、酸马奶、酸驼奶、酸牛奶、酸牦牛奶等传统发酵乳的起源、特征、制作方法、微生物组成、化学成分以及营养保健作用,并对传统发酵乳的共性、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作初步探讨。

谢辉灿[3](2017)在《藏灵菇乳中乳酸菌的分离和选育》文中指出乳酸菌是发酵乳生产中对产品品质影响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它决定着发酵乳的营养成分和感官指标。藏灵菇是西藏林芝地区的特色传统发酵乳,与知名的Kefir结构成分相近,但起源不同。藏灵菇乳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地域特色,从中寻找具益生潜力且可以作为发酵剂菌株十分可行且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从藏灵菇乳中分离得到了79株乳酸菌。其中M14、M16和G60三株乳酸菌在酪蛋白平板上产生透明圈,说明其能产蛋白酶;通过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三株菌为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戊糖乳杆菌。三株菌的最大菌浓度可达到1010 cfu/mL,可以在pH 1.5的环境下生长,可以耐受1.2%的胆盐。三株菌中M16酶活力相对更强,pH 7.2时酶活力为17.163μg/(mL·min)。通过试验得到M16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最优条件是:溶菌酶浓度0.5μg/mL,处理温度35℃,处理时间30 min。在这个条件下,原生质体的制备率低,为55.6%,但再生率较高,为42.2%。探究了紫外线诱变的致死剂量,确定90%致死剂量为:15w紫外灯下距离30 cm照射280 s。添加氯化锂会增大正突变率,确定添加量为0.5%。以M16为出发菌株,对原生质体进行紫外线-氯化锂复合诱变育种。以酪蛋白再生平板初筛,选取透明圈大于出发菌株M16的菌落。共筛选出24株正向突变株,编号为M1601-M1624。其中,M1624、M1611和M1608三株菌培养液OD600值较高,生长旺盛,与出发菌株M16相比有显着性提高;M1619和M1624产酸与出发菌株M16相比显着降低;五株乳酸菌的耐酸能力和耐胆盐能力与出发菌株M16无显着差异;五株乳酸菌的蛋白酶活力遗传稳定,几乎没有下降。五株乳酸菌蛋白酶酶活力最高的为M1611,第5代仍有21.463μg/(mL·min),相对出发菌株提高了25%,且M1611的产酸、耐酸能力、耐胆盐能力与出发菌株M16无显着性差异。

冯沸[4](2017)在《西藏灵菇冻干发酵剂发酵特性及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藏灵菇(Tibetan kefir)又称西藏开菲尔粒,是一种产自青藏高原的酸奶发酵剂,其微生物多样性包括乳酸菌、乙酸菌、酵母菌等。在发酵牛乳时,西藏灵菇能同时进行乳酸、乙酸、酒精发酵,制得的酸奶开菲尔含有乳酸、CO2、乙醛、乙偶姻和微量的醇。本研究通过从西藏灵菇中分离具有优良发酵性能的菌株,鉴定菌种并对其益生特性进行研究,通过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一款直投式发酵剂,通过响应面实验确认最佳发酵工艺参数,并用于三种不同预处理的牛乳中,对其发酵产物的理化性质、质构特性及风味进行研究。研究结果为西藏灵菇源益生发酵菌研究提供参考。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一、从西藏灵菇中筛选出28株革兰氏阳性菌,通过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筛出一株干酪乳杆菌G2,其具有较快产酸能力,具备较强的耐酸(pH4.06.0)、耐胆盐(胆盐浓度≤0.4%)、耐热性(最适生长温度40℃),对于常见大肠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经过研究证明其具有良好的益生特性和发酵特性,可作为西藏灵菇源复合菌株发酵剂的菌株。二、对西藏灵菇源冻干发酵剂及其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将西藏灵菇源干酪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适配,通过真空冻干技术制成直投式发酵剂,通过单因素分析、响应面实验获得嗜热链球菌:干酪乳杆菌=1.27:1,接种量=3.3%,发酵时间=8.8 h,发酵温度=43.8℃为发酵的较优工艺参数条件。对由不同发酵参数制成的发酵乳,测试其后熟24 h的酸度、乳酸菌菌落数以及质构特性,证明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发酵乳具有色泽白皙、凝块结实均匀,表面细腻平滑,无分层及乳清析出,具备浓郁发酵乳特征滋气味及较好的口感。三、对西藏灵菇源冻干发酵剂发酵不同预处理牛乳的物性学及风味进行研究。分别对巴氏杀菌乳、超高温瞬时杀菌乳(UHT)、非热膜过滤乳(FM)三种不同乳源的原料乳制得的发酵乳进行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下的对比研究,从理化性质、黏度与流变特性、质构分析、微观结构观察、游离氨基酸含量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进行了研究,不同预处理原料组发酵产物均表现出相应的发酵特征,得到了经西藏灵菇源冻干发酵剂发酵不同处理牛乳的产物的发酵特性,为之后的发酵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马宇骥,李健,刘鲁蜀,陈炼红[5](2016)在《藏灵菇研究现状及分析》文中认为藏灵菇是源于青藏高原的复合微生物,将其作为发酵剂,发酵制得的酸乳风味独特,含有大量有益成分,在营养保健方面有多种功效。主要从藏灵菇的微生物组成、藏灵菇发酵乳的发酵特性和营养保健功能,以及相关新型产品的开发等方面对藏灵菇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介绍。

索化夷[6](2016)在《青藏高原牦牛酸乳品质特征评价与益生菌筛选》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通过对川西地区和西藏地区传统发酵牦牛酸乳样本进行理化指标的检测,对比市售酸乳评价其理化品质特征。同时分离鉴定传统牦牛酸乳中乳酸菌种类和构成,评价其主要发酵菌种。通过体外模拟消化体外筛选,发现一株具有优良抗性的发酵乳杆菌SUO。采用胃损伤小鼠模型对该菌修复胃损伤能力进行了评价。具体研究内容及主要结果如下:1)对西藏羊八井地区和川西北地区13份传统发酵牦牛酸乳和3种普通市售酸乳的蛋白质、氨基酸态氮、有机酸、维生素B、干物质、灰分、酒精含量等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发现牦牛酸乳的蛋白质、氨基酸态氮、酒精、有机酸、维生素B等含量显着高于普通市售酸乳,其中蛋白质含量4.67±1.35%(质量分数)、氨基酸态氮含量54.77±12.89mg/100g、酒精含量1208.95±903.76 mg/kg、乳酸含量19.75±8.53mg/g、维生素B1含量45.76±21.20 μg/100g。以上指标可以为牦牛酸乳的标准制定提供依据。2)从川西、羊八井地区藏民发酵牦牛酸乳中筛选得到稳定、活力较强的乳酸菌菌株58株,经染色后镜检初步鉴定得到乳杆菌16株,乳球菌42株。活化后,提取DNA并进行PCR扩增,将扩增成功菌株的PCR产物测序结果通过NCBI数据库比对,确定种属(同源性>97.50%),结果表明传统发酵牦牛酸乳中乳酸菌主要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1 1株(18.97%)、乳球菌属(Lactococcus)3株(5.17%)、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5株(8.62%)、芽孢杆菌属(Bacillus)3株(5.17%)、肠球菌属(Enterococcus)34株(58.62%)。2株鉴定无效,同源性为(95%)。并对牦牛酸乳中乳酸菌菌株的16S rDNA序列和已报道的乳酸菌菌株16S rDNA序列用MEGA5.05软件构建发育树,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为川西地区牦牛酸乳中乳酸菌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理论参考。3)以红原县、若尔盖县和西藏羊八井地区采集的牦牛酸乳样品为对象,通过分离、纯化获得58株乳酸菌,并以其为研究对象,研究菌株在pH3.0人工胃液中的存活率、不同胆盐浓度下的生长效率和疏水能力的测定,评价出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乳酸菌。结果表明58株乳酸菌中,11株乳酸菌的益生特性较好,人工胃液处理后存活率最高达96.05%,在胆盐中均能生长且疏水能力好,为进一步研究具有益生功能菌株及其产品的研究提供参考。4)这项研究为了确定发酵乳杆菌Suo (LF-Suo)对用盐酸/乙醇诱发胃病的ICR小鼠的抑制效果,并通过LF-Suo的分子生物学活性解释其抑制胃炎机理。将小鼠分为四组:健康组、胃损伤组、LF-Suo低计量组和LF-Suo高剂量组。用LF-Suo灌胃后,将胃损伤组织与胃损伤组进行对比。LF-Suo处理组小鼠的血清中MOT, SP,ET含量低于胃损伤组小鼠,SS, VIP含量高于诱导组小鼠。使用LF-Suo进行处理后细胞因子IL-6, IL-12, TNF-α和IFN-γ血清水平降低。使用LF-Suo处理后的小鼠的胃组织SOD, GSH-Px, NO活性相较于胃损伤组小鼠有明显增加,而MDA活性降低。通过RT-PCR测定方法,LF-Suo与胃损伤小鼠组相比提高了闭合蛋白,EGF, EGFR, VEGF, Fit-1, IκB-a, nNOS, eNOS, Mn-SOD, Cu/ZN-SOD, CAT mRNA或蛋白质的表达,并抑制COX-2, NF-κB, iNOS在胃组织的表达。较高LF-Suo用量组(1.0×109CFU/kg b.w.)比较低LF-Suo用量组(0.5×109 CFU/kg b.w.)展示出更强的抗胃损伤的作用。从结果来看,LF-Suo可用作有治疗胃损伤效果的益生菌。

汤华成[7](2016)在《开菲尔中半乳糖霉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与开菲尔乳杆菌相互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研究表明开菲尔具有抗肿瘤活性,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抗菌活性、肠胃保护、对抗炎症、促进脂肪消耗以及抗氧化活性等生理功能。但是开菲尔产品菌相复杂,发酵过程不易控制,产品质量不稳定,难于工业化生产。因此对开菲尔粒中菌相的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学者重点关注的领域。本文旨在采用传统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离鉴定水开菲尔中的优势菌,并对其结构、性能以及其相互作用进行研究,为开菲尔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首先成功从水开菲尔中分离了1株酵母菌菌株wk1,经传统方法和DNA序列分析可确定该酵母菌为半乳糖霉菌(Galactomyces geotrichum)。进一步对其与开菲尔乳杆菌(Lactobacillus Kefir)12-2共生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半乳糖霉菌wk1与开菲尔乳杆菌12-2之间结合紧密,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相互作用关系,其次对分离菌株半乳糖霉菌wk1表面物质性能进行了分析,发现其细胞表面为强疏水性,并且为碱性的电子供体。热、乙酸、氢氧化钠和氯化锂处理对其表明性能有不同的影响。热处理可以使半乳糖霉菌wk1细胞表面的疏水性和供电子性能均有明显下降,尤其加热时间在5-10min之间,下降近50%;当加热时间小于5min和大于10min时,无明显变化。利用乙酸和氢氧化钠处理则会使其表面呈强亲水性,但利用氯化锂处理则不会影响其表面的疏水性,但是会提高细胞表面的酸性和吸电子性能。再次对分离菌株半乳糖霉菌wk1的自凝聚性能及其与开菲尔乳杆菌12-2之间的共凝聚性能进行了研究。未经过预处理的半乳糖霉菌wk1表现出了极强的自凝聚性能,在培养初期(1h)半乳糖霉菌的自凝聚比例就达到了70%左右,而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迅速增长,在培养3h后其自凝聚比例高达97.48%,在4h以后则完全自凝聚。半乳糖霉菌wk1与开菲尔乳杆菌12-2之间的共凝聚性研究结果发现:在培养初期,半乳糖霉菌wk1与开菲尔乳杆菌12-2的共凝聚现象并不明显,仅有约7%左右,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1-3h内半乳糖霉菌wk1细胞与开菲尔乳杆菌12-2的自凝聚能力迅速得到提升,而当处于培养期的中后期时(3-5h),半乳糖霉菌wk1细胞与开菲尔乳杆菌12-2的共凝聚速率大幅减缓,培养时间为5h时有36%左右的半乳糖霉菌wk1细胞与开菲尔乳杆菌12-2发生了共凝聚现象。热、乙酸、氢氧化钠和氯化锂处理对其自凝聚和共凝聚性能表现出不同的影响。加热处理在培养初期削弱半乳糖霉菌的自凝聚性能以及与开菲尔乳杆菌12-2的共凝聚性能,但在反应后期恢复较快。氢氧化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半乳糖霉菌的自凝聚性能,但效果不显着,但明显削弱了半乳糖霉菌wk1与开菲尔乳杆菌12-2的共凝聚性。而氢氧化钠浓度对这两种性能的影响程度变化不大。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乙酸对处于培养初期的半乳糖霉菌的自凝聚性能和与开菲尔乳杆菌的共凝聚性能具有一定程度的恢复能力,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乙酸的浓度对这两种性能的影响程度变化不大。氯化锂对半乳糖霉菌的自凝聚性能影响较为显着,不仅使其自聚性能大大降低,而且在整个培养期内的恢复速率也维持在匀速水平。与自凝聚性能不同的是,氯化锂对培养初期半乳糖霉菌与开菲尔乳杆菌的共聚性能的削弱作用并不明显,但是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其在培养后期的恢复速率。同样,氯化锂浓度对这两种性能的影响程度变化不大。综上研究表明,本文分离鉴定的酵母菌株半乳糖霉菌wk1是水开菲尔粒凝聚形成的重要菌种之一,其细胞表面为强疏水性,并且为碱性电子供体,具有较强的自聚能力和与其他细菌的共聚能力,这可能与细胞表面活性物质多糖和表面蛋白质有关。

高洁[8](2013)在《雪莲菌菌相分析及抗癌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雪莲菌,又称西藏灵菇、藏灵菇,英文名Tibetan Kefir Grain,是一种对牛乳等有发酵作用的天然混菌体系。本文以采集自我国4个不同地区的雪莲菌样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菌相组成及抗癌活性。雪莲菌样品分别为:TK-ZJUJ01来源于拉萨,TK-ZJUJ02来源于成都,TK-ZJUJ03来源于乌鲁木齐,TK-ZJUJ04来源于西宁。通过传统的菌种鉴定方法,分离纯化鉴定到了各个雪莲菌样品中的可培养微生物:TK-ZJUJO1中分离纯化得到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Kluyveromyces marxianus),以及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 cerevisiae); TK-ZJUJ02中分离纯化得到开菲尔乳杆菌(Lactobacillus kefiri), kudriavzevii毕赤酵母菌(Pichia kudriavzevii),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Kluyveromyces marxianus),单孢酿酒酵母菌(Kazachstania unispora); TK-ZJUJ03中分离纯化得到乳明串珠菌(Leuconostoc lactis),乳酸乳球菌(Lactococus lacti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单孢酿酒酵母菌(Kazachstania unispora),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Kluyveromyces marxianus), exigua酿酒酵母菌(Kazachstania exigua);TK-ZJUJ04中分离纯化得到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fabarum醋酸菌(Acetobacter fabarum),单孢酿酒酵母菌(Kazachstania unispora),李也蒙毕赤酵母菌(Pichia guilliermondii)。其中Pichia kudriavzevii和Pichia guilliermondii两种酵母菌是第一次在雪莲菌中发现。通过宏基因组学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4个雪莲菌样品进行了细菌组成多样性分析,得到了更全面的细菌组成结果。在4个雪莲菌样品中,共鉴定到11个属:乳球菌属(Lactococcu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醋酸菌属(Acetobacter),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Pelomonas)属,(Dysgonomonas)属,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其中后6个属是第一次在雪莲菌中发现。α-多样性及β-多样性分析表明,不同来源的雪莲菌其细菌菌相组成虽然不同,但多样性程度相近,雪莲菌中的菌相在“种”的水平上组成各有不同,但在“属”的水平上组成稳定。主成分分析(PCA)分析表明,对雪莲菌的菌相组成多样性贡献最大的三个属分别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乳球菌属(Lactococcus)和醋酸菌属(Acetobacter)。通过对4个雪莲菌菌粒的复配培养得到了最优重组菌粒TK-ZJUJ06。菌相分析表明,重组菌粒菌相组成多样性程度降低,细菌组成中的优势菌相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乳球菌属(Lactococcus)及醋酸菌属(Acetobacter)等组成稳定而风险菌相比例下降;而酵母菌经分离纯化只鉴定到酿酒酵母(Saccharomyce cerevisiae)。发酵性能测定表明,TK-ZJUJ06发酵性能及挥发性物质产生稳定,将TK-ZJUJ06作为进一步研究对象。噻唑蓝实验(MTT)、流式细胞仪(FCM)及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表明,雪莲菌TK-ZJUJ06发酵乳Cell-free fraction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关系,当作用浓度为8mg mL-1时,癌细胞存活率为22%,抑制作用显着。进一步的机制探讨表明,雪莲菌TK-ZJUJ06发酵乳Cell-free fraction能够阻遏人胃癌细胞SGC7901由G1期向S期的过渡,并通过上调box基因(从3.30±0.19上调至14.25±0.31)和下调bcl-2基因(从9.50±0.23下调至4.72±0.11)的表达量而诱导SGC7901细胞发生早期(50.41%)及晚期凋亡(9.89%)。响应面实验设计(RSM)优化了雪莲菌粒TK-ZJUJ06的增殖培养条件。最优培养条件为脱脂乳浓度41.6%,培养温度30.05℃,接种量1.86%,培养时间20h。在此条件下,雪莲菌粒的平均生长速率为14.33%,与初始培养条件下的生长速率(10.28%)相比,提高了39.4%。保存条件比较结果表明,冷冻干燥或热干燥后,雪莲菌中的菌种存活率均在60%以上,两种方法都适用于雪莲菌的整粒保存。

罗章,陈历俊,陈历水,周伟明[9](2013)在《西藏乳及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与酵母菌分布》文中研究表明西藏当地牦牛乳及发酵乳制品中的微生物分布备受科研人员的关注,而且重点多集中在其中的乳酸菌和酵母菌。本文对西藏当地乳及乳制品中乳酸菌与酵母菌的分布做了详细的介绍,包括原料乳、曲拉和藏灵菇乳中的乳酸菌和酵母菌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做了分析。

毛志勇[10](2012)在《乳酸菌高产胞外多糖及其流变学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从西藏雪莲中筛选的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以及保加利亚乳杆菌(实验室保存菌种)为研究对象,选择产胞外多糖最多的生长培养基,确定西藏雪莲嗜热链球菌培养的最佳条件、三种乳酸菌的最佳复配比例以及在该比例下的最适培养条件;对西藏雪莲嗜热链球菌(EPS1)、嗜热链球菌6038(EPS2)、西藏雪莲嗜热链球菌混菌(EPS3,西藏雪莲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复配菌)和嗜热链球菌6038混菌(EPS4,嗜热链球菌6038、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复配菌)胞外多糖流变学特性进行对比研究。根据多糖的产量,选择脱脂乳培养基作为乳酸菌合成EPS的基本培养基。选择适当的培养条件,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设计L9(33)正交试验,确定西藏雪莲嗜热链球菌产胞外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接种量:3%,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48h,胞外多糖的产量:850.1mg/L;设计L9(34)正交试验确定复配乳酸菌产胞外多糖的最佳复配菌种比例为2:1:1,接种量:3%,发酵温度:42℃,培养时间:24h,胞外多糖的产量:731.41mg/L。通过研究质量浓度、剪切速率、温度、热处理时间、pH、盐离子等因素对EPS粘度的影响,以及与其他食品胶的协同效应,从而分析比较它们的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EPS1与EPS2均具有良好的增稠性,质量浓度增大,粘度升高;其粘度随剪切速率增加而减小,表现出非牛顿流体的特性。温度升高,EPS1与EPS2溶液粘度下降。60℃下热处理150min, EPS1的粘度先下降后上升,EPS2的粘度基本保持不变;80℃下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粘度整体呈下降趋势,EPS2的下降幅度大于EPS1。EPS1在酸性条件下粘度稳定,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增稠性;EPS2的粘度受pH影响较大。EPS1对Na+、Ca2+均不稳定;ESP2对Ca2+不稳定,对Na+稳定。EPS1、EPS2与明胶、黄原胶混合后均有良好的协同增粘效应。EPS3、EPS4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表现出很好的增稠性。EPS3与EPS4溶液粘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迅速降低,表现出明显的剪切稀释现象。随着温度不断升高,ESP3的粘度逐渐减小,而温度变化对EPS4的粘度几乎没有影响。在60℃下热处理150min, EPS3的粘度几乎没有改变;EPS4溶液的粘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80℃下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两种多糖溶液粘度均呈下降趋势;pH值的改变对多糖溶液流变特性具有较大影响。EPS3和EPS4对Na+较稳定;CaCl2溶液的浓度升高,两种多糖溶液的粘度也升高。EPS3和EPS4与明胶混合无协同增粘效应;EPS3和EPS4与黄原胶混合有明显的增稠作用。

二、"西藏雪莲"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性能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雪莲"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藏灵菇源乳酸菌与鸡源芽孢杆菌复合制剂的制备及应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菌株
        2.1.2 试验动物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1.4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2.1.5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的配置
    2.2 试验方法
        2.2.1 藏灵菇源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2.2.2 藏灵菇源乳酸菌的理化特性及抑菌活性
        2.2.3 鸡源芽孢杆菌的筛选及鉴定
        2.2.4 鸡源芽孢杆菌的理化特性及抑菌活性
        2.2.5 益生菌复合制剂的制备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2.2.6 益生菌复合制剂的在肉鸡上的应用评价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藏灵菇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3.1.1 乳酸菌的分离结果
        3.1.2 乳酸菌耐热性结果
        3.1.3 菌株的鉴定结果
    3.2 藏灵菇源乳酸菌的理化特性及抑菌活性
        3.2.1 乳酸菌耐人工胃液
        3.2.2 乳酸菌表面疏水性
        3.2.3 乳酸菌自聚合能力
        3.2.4 乳酸菌与病原菌共凝集能力
        3.2.5 乳酸菌体外抑菌活性
        3.2.6 Y1生长曲线测定结果
    3.3 鸡源芽孢杆菌的筛选及鉴定
        3.3.1 芽孢杆菌产蛋白酶能力
        3.3.2 芽孢杆菌产淀粉酶能力
        3.3.3 芽孢杆菌的鉴定结果
    3.4 鸡源芽孢杆菌的理化特性及抑菌活性
        3.4.1 芽孢杆菌的耐热性
        3.4.3 芽孢杆菌耐人工胃液
        3.4.4 芽孢杆菌体外抑菌活性
        3.4.5 R12生长曲线的测定结果
    3.5 益生菌复合制剂的制备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3.5.1 复合制剂的制备
        3.5.2 复合制剂发酵条件的优化
    3.6 益生菌复合制剂在肉鸡上的应用评价
        3.6.1 复合制剂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3.6.2 复合制剂对白羽肉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3.6.3 复合制剂对白羽肉鸡盲肠菌群数量的影响
        3.6.4 复合制剂对白羽肉鸡回肠组织结构的影响
4 讨论
    4.1 益生菌菌株的筛选及生物活性分析
    4.2 益生菌复合制剂的制备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4.3 益生菌复合制剂在肉鸡上的应用评价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传统发酵乳及其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开菲尔
2 藏灵菇粒发酵乳
3 酸马奶
4 酸驼奶
5 酸牛奶
6 酸牦牛奶
7 传统发酵乳的共性、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

(3)藏灵菇乳中乳酸菌的分离和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藏灵菇
        1.1.1 藏灵菇与Kefir
        1.1.2 菌相构成
        1.1.3 开发利用
    1.2 酸奶的生产
        1.2.1 生产工艺
        1.2.2 酸奶发酵剂
        1.2.3 乳酸菌的代谢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第2章 藏灵菇中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
        2.2.1 供试材料
        2.2.2 主要试剂和培养基
        2.2.3 主要仪器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乳酸菌的分离
        2.3.2 菌株的鉴定
    2.4 结果与分析
        2.4.1 乳酸菌的分离
        2.4.3 产酶菌株的鉴定结果
    2.5 讨论与小结
第3章 产蛋白酶乳酸菌的筛选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
        3.2.1 供试材料
        3.2.2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
        3.2.3 主要仪器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透明圈试验
        3.3.2 蛋白酶活力测定
        3.3.3 菌株的益生性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
        3.4.2 酶活测定结果
        3.4.3 菌株的益生能力评估
    3.5 讨论与小结
第4章 M16原生质体的制备与诱变条件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
        4.2.1 供试材料
        4.2.2 主要试剂
        4.2.3 主要仪器和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
        4.3.2 原生质体诱变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
        4.4.2 紫外线诱变剂量
        4.4.3 氯化锂对诱变的影响
    4.5 讨论与小结
第5章 M16诱变选育与突变菌株的性质
    5.1 引言
    5.2 试验材料
        5.2.1 供试材料
        5.2.2 主要试剂与培养基
        5.2.3 主要仪器和设备
    5.3 试验方法
        5.3.1 菌株的诱变和筛选
        5.3.2 突变菌株的益生性
        5.3.3 菌株遗传稳定性
    5.4 结果与分析
        5.4.1 菌株的诱变和筛选结果
        5.4.2 筛选得到菌株的益生性
        5.4.3 遗传稳定性
    5.5 讨论与小结
总结与讨论
    1 总结
    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西藏灵菇冻干发酵剂发酵特性及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西藏灵菇介绍
        1.2.1 西藏灵菇
        1.2.2 菌群结构及多样性
    1.3 西藏灵菇益生特性
        1.3.1 提高免疫活性
        1.3.2 调节肠道功能
        1.3.3 抗氧化活性
        1.3.4 抑菌机制
    1.4 西藏灵菇发酵剂
        1.4.1 直投式发酵剂
        1.4.2 发酵剂研究进展
        1.4.3 西藏灵菇发酵工艺
    1.5 西藏灵菇发酵风味研究
        1.5.1 风味物质特征
        1.5.2 风味物质来源
        1.5.3 风味物质分类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一种西藏灵菇源益生菌分离及益生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乳酸菌观察和生理生化实验
        2.3.2 乳酸菌的分子鉴定
        2.3.3 菌株产酸特性
        2.3.4 温度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2.3.5 初始pH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2.3.6 耐胆盐能力测定
        2.3.7 抑菌性试验
        2.3.8 抗药性试验
        2.3.9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乳酸菌的形态特征
        2.4.2 生理生化试验
        2.4.3 分子生物学鉴定
        2.4.4 产酸能力
        2.4.5 温度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2.4.6 初始pH值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2.4.7 胆盐耐受能力
        2.4.8 对常见有害菌群抑菌性
        2.4.9 抗生素药物敏感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发酵剂发酵特性及发酵工艺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菌种活化及发酵剂制备
        3.3.2 发酵乳制作流程
        3.3.3 单因素实验
        3.3.4 响应面优化实验
        3.3.5 感官评定
        3.3.6 酸度测定
        3.3.7 质构检测
        3.3.8 菌落计数
        3.3.9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3.4.2 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与分析
        3.4.3 理化性质及菌落数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发酵不同处理牛乳的比较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4.3 试验方法
        4.3.1 发酵工艺参数与流程
        4.3.2 酸度测定
        4.3.3 保水率与脱水收缩
        4.3.4 脂肪含量测定
        4.3.5 蛋白质含量测定
        4.3.6 乳糖含量测定
        4.3.7 黏度分析
        4.3.8 质构分析
        4.3.9 微观结构电镜分析
        4.3.10 游离氨基酸检测
        4.3.11 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4.3.12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酸度变化
        4.4.2 保水率与脱水收缩变化
        4.4.3 营养成分变化
        4.4.4 黏度变化
        4.4.5 质构变化
        4.4.6 微观结构变化
        4.4.7 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
        4.4.8 挥发性风味成分变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总结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5)藏灵菇研究现状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藏灵菇的微生物组成
2 藏灵菇发酵乳的发酵特性
    2.1 发酵机理
    2.2 发酵特性
    2.3 发酵性能
3 藏灵菇发酵乳的保健功能
4 藏灵菇发酵乳新型产品的发展
5 问题与展望

(6)青藏高原牦牛酸乳品质特征评价与益生菌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2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传统发酵牦牛酸乳品质特征评价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测定指标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牦牛酸乳部分理化指标检测结果
        2.3.2 发酵乳中有机酸及滴定酸度的检测结果
        2.3.3 发酵乳中维生素B1、B2、B6的测定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传统发酵牦牛酸乳中乳酸菌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试验仪器
        3.2.3 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乳酸菌活化菌株形态结构
        3.3.2 PCR扩增产物
        3.3.3 乳酸菌的16S rDNA片段测序结果及入库比对结果
        3.3.4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3.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潜在益生菌的体外筛选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2.3.1 益生菌耐受pH3.0人工胃液的筛选
        4.2.3.2 益生菌耐受不同浓度胆盐的测定
        4.2.3.3 益生菌疏水能力的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乳酸菌pH3.0人工胃液中的存活率
        4.3.2 乳酸菌不同胆盐浓度中的生长效率
        4.3.3 乳酸菌细胞表面疏水性
    4.4 分析与讨论
    4.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Lactobacillus fermentum Suo抗盐酸/乙醇胃损伤功能评价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与试剂
        5.2.1.1 微生物
        5.2.1.2 实验动物
        5.2.1.3 主要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2.3 方法
        5.2.3.1 诱导胃损伤模型建立
        5.2.3.2 小鼠胃损伤评价
        5.2.3.3 血清因子的检测
        5.2.3.4 IL-6,IL-12,TNF-α和IFN-β的检测
        5.2.3.5 胃组织中SOD,GSH-Px,NO和MDA活性检测
        5.2.3.6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5.2.3.7 蛋白表达测定
        5.2.3.8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小鼠胃损伤结果
        5.3.2 小鼠胃液分泌量和胃液pH值
        5.3.3 小鼠血清中MOT,SP,SS,VIP和ET的检测
        5.3.4 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的测定
        5.3.5 小鼠胃组织中SOD,GSH-Px,NO和MDA的活性
        5.3.6 闭合蛋白与COX-2在胃组织中mRNA和蛋白表达
        5.3.7 小鼠胃组织中EGF和EGFR mRNA的表达
        5.3.8 小鼠胃组织中VEGF和Fit-1的表达
        5.3.9 小鼠胃组织中NF-κB和IκB-α的表达
        5.3.10 nNOS,eNOS和iNOS在胃组织中mRNA和蛋白表达
        5.3.11 Mn-SOD,Cu/Zn-SOD和CAT在胃组织中mRNA和蛋白表达
    5.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致谢
个人简介

(7)开菲尔中半乳糖霉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与开菲尔乳杆菌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开菲尔
    1.2 开菲尔粒中的菌相分析
    1.3 开菲尔粒中的基质化学成分分析
    1.4 开菲尔粒的功能活性研究
    1.5 开菲尔菌相分析的手段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半乳糖霉菌分离鉴定及其与开菲尔乳杆菌的共生关系研究
    2.1 概述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半乳糖霉菌细胞表面疏水性及电子性能的研究
    3.1 概述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半乳糖霉菌细胞自凝聚与共凝聚性能的研究
    4.1 概述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雪莲菌菌相分析及抗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名词缩写表
第1章 绪论
    1.1 雪莲菌概述
        1.1.1 雪莲菌简介
        1.1.2 雪莲菌与开菲尔粒
    1.2 雪莲菌研究现状
        1.2.1 菌相分析
        1.2.2 基质成分分析
        1.2.3 功能活性研究
        1.2.4 培养及保存
        1.2.5 产品开发
    1.3 混菌系统菌相分析
        1.3.1 传统分析手段
        1.3.2 分子手段—PCR-DGGE
        1.3.3 分子手段—宏基因组学方法
    1.4 胃癌及体外抗癌研究现状
        1.4.1 胃癌及其治疗
        1.4.2 体外抗癌活性检测
    1.5 本课题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5.1 立题依据及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不同地区雪莲菌中可培养菌的分离纯化鉴定
    2.1 材料与仪器
        2.1.1 雪莲菌样品及菌株
        2.1.2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
        2.1.3 引物
        2.1.4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雪莲菌的活化培养
        2.2.2 雪莲菌粒的形态特征观察
        2.2.3 雪莲菌粒中可培养菌的分离纯化与计数
        2.2.4 目标菌株的生理生化鉴定
        2.2.5 16S rDNA/26S rDNA序列分析
        2.2.6 数据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雪莲菌粒的形态学特征
        2.3.2 可培养菌的生理生化特性
        2.3.3 可培养菌的16S rDNA/26S rDNA鉴定
        2.3.4 菌种计数及菌相组成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不同地区雪莲菌的细菌多样性
    3.1 材料与仪器
        3.1.1 雪莲菌样品
        3.1.2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
        3.1.3 引物
        3.1.4 主要仪器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雪莲菌的活化培养
        3.2.2 样品微生物总DNA提取
        3.2.3 菌16S rDNA V6区PCR扩增
        3.2.4 高通量测序及测序数据统计分析
        3.2.5 物种分类分析
        3.2.6 α-多样性分析
        3.2.7 β-多样性分析
        3.2.8 主成分分析(PCA)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CR产物检测
        3.3.2 高通量测序数据统计分析
        3.3.3 物种鉴定
        3.3.4 α-多样性分析
        3.3.5 β-多样性分析
        3.3.6 主成分分析(PCA)
    3.4 小结
第4章 不同地区雪莲菌的重组优化
    4.1 材料与仪器
        4.1.1 雪莲菌样品及菌株
        4.1.2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
        4.1.3 引物
        4.1.4 主要仪器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纯菌复配培养
        4.2.2 菌粒复配培养
        4.2.3 发酵性能测定
        4.2.4 重组菌粒菌相分析
        4.2.5 挥发性成分分析
        4.2.6 数据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复配重组菌的发酵性能
        4.3.2 重组菌粒菌相组成
        4.3.3 挥发性成分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雪莲菌发酵乳抗癌活性研究
    5.1 材料与仪器
        5.1.1 雪莲菌样品及细胞株
        5.1.2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
        5.1.3 引物
        5.1.4 主要仪器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癌细胞体外培养
        5.2.2 雪莲菌Cell-free fraction制备
        5.2.3 MTT法测定癌细胞存活率
        5.2.4 FCM分析
        5.2.5 RT-PCR分析
        5.2.6 数据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对癌细胞的抑制率
        5.3.2 对细胞的周期抑制及凋亡诱导
        5.3.3 凋亡诱导的分子机制
    5.4 小结
第6章 雪莲菌粒的增殖培养及保存
    6.1 材料与仪器
        6.1.1 雪莲菌样品
        6.1.2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
        6.1.3 主要仪器设备
    6.2 实验方法
        6.2.1 雪莲菌培养及生长速率测定
        6.2.2 培养基成分优化
        6.2.3 培养条件优化
        6.2.4 保存条件比较
        6.2.5 数据统计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培养基成分优化
        6.3.2 培养条件优化
        6.3.3 保存条件比较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7.2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个人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西藏乳及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与酵母菌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 原料乳
2 西藏曲拉
3 藏灵菇乳
    3.1 藏灵菇乳的功能活性
    3.2 藏灵菇乳中的乳酸菌和酵母菌
4 小结

(10)乳酸菌高产胞外多糖及其流变学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乳酸菌
        1.1.1 乳酸菌的生理特性
        1.1.2 乳酸菌的主要生理作用
    1.2 乳酸菌胞外多糖
        1.2.1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分类
        1.2.2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结构
        1.2.3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化学组成
        1.2.4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生物合成
        1.2.5 乳酸菌胞外多糖合成中的遗传调控
    1.3 影响乳酸菌胞外多糖合成的因素
        1.3.1 菌种的影响
        1.3.2 培养基
        1.3.3 温度
        1.3.4 时间
        1.3.5 pH
    1.4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
    1.5 乳酸菌胞外多糖流变学特性
        1.5.1 胞外多糖水溶液的流变学特性
        1.5.2 产胞外多糖发酵乳的流变学特性
    1.6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生理作用
    1.7 乳酸菌胞外多糖在发酵乳方面的应用
    1.8 选题目的及意义
    1.9 本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乳酸菌产胞外多糖培养条件的优化
    2.1 实验材料
        2.1.1 菌种
        2.1.2 试剂与药品
        2.1.3 培养基
        2.1.4 仪器与设备
    2.2 胞外粗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2.3 实验方法
        2.3.1 菌种的活化与发酵液制备
        2.3.2 胞外粗多糖的制备
        2.3.3 样品中胞外多糖产量的测定
        2.3.4 最适培养基的确定
        2.3.5 嗜热链球菌最佳培养条件的确定
        2.3.6 最佳培养条件优化
        2.3.7 乳酸菌混菌最佳培养条件的确定
        2.3.8 乳酸菌混菌最佳培养条件优化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西藏雪莲嗜热链球菌最佳产糖条件的研究
        2.4.2 乳酸菌混菌最佳培养条件的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嗜热链球菌产胞外多糖的流变学特性
    3.1 实验材料
        3.1.1 菌种
        3.1.2 试剂与药品
        3.1.3 培养基
        3.1.4 仪器与设备
    3.2 测定方法
        3.2.1 粘度的测定
        3.2.2 胞外多糖含量的测定
    3.3 实验方法
        3.3.1 菌种的活化与制备
        3.3.2 胞外粗多糖的制备
        3.3.3 EPS1与EPS2流变学特性的对比研究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质量浓度对EPS粘度的影响
        3.4.2 剪切速率对EPS粘度的影响
        3.4.3 温度对EPS粘度的影响
        3.4.4 热处理时间对EPS粘度的影响
        3.4.5 pH对EPS粘度的影响
        3.4.6 金属离子对EPS粘度的影响
        3.4.7 与其它食品胶的协同效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乳酸菌混菌胞外多糖的流变学特性
    4.1 实验材料
        4.1.1 菌种
        4.1.2 试剂与药品
        4.1.3 培养基
        4.1.4 仪器与设备
    4.2 测定方法
        4.2.1 粘度的测定
        4.2.2 胞外粗多糖含量的测定
    4.3 实验方法
        4.3.1 菌种的活化与制备
        4.3.2 胞外多糖的分离制备
        4.3.3 流变学特性的对比研究
    4.4 结果与讨论
        4.4.1 质量浓度对EPS粘度的影响
        4.4.2 剪切速率对EPS粘度的影响
        4.4.3 温度对EPS粘度的影响
        4.4.4 热处理时间对EPS粘度的影响
        4.4.5 pH对EPS粘度的影响
        4.4.6 金属离子对EPS粘度的影响
        4.4.7 与其它食品胶的协同效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西藏雪莲"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性能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藏灵菇源乳酸菌与鸡源芽孢杆菌复合制剂的制备及应用评价[D]. 赵丹.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2]传统发酵乳及其发展前景[J]. 陆东林,刘朋龙,李新玲,徐敏,张志强. 中国乳业, 2018(10)
  • [3]藏灵菇乳中乳酸菌的分离和选育[D]. 谢辉灿. 兰州理工大学, 2017(02)
  • [4]西藏灵菇冻干发酵剂发酵特性及工艺研究[D]. 冯沸.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3)
  • [5]藏灵菇研究现状及分析[J]. 马宇骥,李健,刘鲁蜀,陈炼红. 食品工业, 2016(12)
  • [6]青藏高原牦牛酸乳品质特征评价与益生菌筛选[D]. 索化夷.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6)
  • [7]开菲尔中半乳糖霉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与开菲尔乳杆菌相互作用研究[D]. 汤华成. 吉林农业大学, 2016(01)
  • [8]雪莲菌菌相分析及抗癌活性研究[D]. 高洁. 浙江大学, 2013(06)
  • [9]西藏乳及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与酵母菌分布[J]. 罗章,陈历俊,陈历水,周伟明. 食品工业科技, 2013(11)
  • [10]乳酸菌高产胞外多糖及其流变学特性的研究[D]. 毛志勇. 大连工业大学, 2012(04)

标签:;  ;  ;  ;  ;  

“西藏雪莲”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性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