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PP WCDMA信号邻道泄漏功率测量

3GPP WCDMA信号邻道泄漏功率测量

一、3GPP WCDMA信号相邻信道泄漏功率的测量(论文文献综述)

张雄[1](2021)在《WCDMA通信信号的盲处理与干扰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WCDMA通信系统因为具备容量高、传输速率快与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而在移动通信、军事卫星通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针对因WCDMA信号的特殊性给第三方侦查、分析和干扰带来巨大困难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WCDMA信号的结构特点,然后研究了非合作背景下的WCDMA下行信号小区搜索方案,最后设计了WCDMA的干扰波形并完成了部分干扰方案的外场试验。具体而言,主要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研究工作:(1)分析了WCDMA下行信号的产生过程,实现了基于协议的WCDMA下行信号小区搜索,分析了SCH、P-CPICH与P-CCPCH物理信道的结构与作用,利用P-CPICH的符号数据特性完成了信号的频率纠偏。(2)设计了非合作背景下基于盲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小区搜索方案。通过计算信号的四次方谱完成了WCDMA下行信号的载频估计。在主同步码(PSC)未知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分解的时隙盲同步算法,使用该算法有效估计了实侦信号的时隙起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PSC的产生过程估计了PSC生成式。在辅同步码及其分布未知、主扰码集已知的情况下,分别使用基于机器学习的分类方法与基于GOLD码自相关特性的滑动相关方法,实现了信号的帧同步与主扰码的识别。对神经网络估计PN码的方法进行了改进,使用改进后的方法估计了实侦的WCDMA下行信号的主扰码,估计正确率达到85%。(3)分别对WCDMA下行与上行链路的干扰波形进行了设计研究,并在某基地完成了部分方案的干扰试验。在WCDMA下行干扰部分,研究了PSC干扰、转发干扰与波形重构干扰这三种干扰方案,并选择了PSC干扰进行外场试验验证,结果表明PSC干扰优于白噪声干扰约20dB。在WCDMA上行干扰部分,对资源占用式干扰、白噪声干扰与QPSK干扰进行了外场试验,结果表明白噪声干扰与QPSK干扰的效果接近,资源占用式干扰优于白噪声干扰8dB。

陈长伟[2](2020)在《并发双频通信发射机失真补偿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无线通信需求与技术的发展,新的通信体制不断涌现,而由于频谱资源的稀缺性,不同通信体制所分配到的频谱通常不连续。并发多频通信发射机的研制可以保证不同通信体制同时使用,同时能降低多体制/双频段集成通信系统的复杂度和成本,其中以并发双频系统最为常见。并发双频通信发射机的各种技术包括双频滤波技术、双频功率放大器匹配技术、双频天线技术和双频功率放大器失真补偿技术。然而,并发双频信号的组合峰均比高于单频信号,降低了双频通信发射机效率。信号通过双频通信发射机时产生更严重的非线性失真,不仅包括带内信号失真,而且不同频带间也会产生交调失真,与发射机调制器等失真结合起来,大大增加了失真补偿的难度和失真补偿的计算量,存在系统性能和复杂度不能兼顾等问题。本文为兼顾削峰效率、失真补偿性能和计算复杂度,将输入信号特性和发射机固有非线性特性与补偿结合起来,在峰均比抑制中考虑了双频信号的组合效应,在失真补偿中,结合发射机的固有失真特性和输入信号的概率分布特性,大大降低了计算复杂度而保持同等的失真补偿性能,兼顾了系统性能和复杂度。本文的具体创新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输入双频信号优化匹配的二维峰均比抑制算法。并发双频信号较传统的单频信号更复杂,其双频组合效应造成了传统方法存在过剪切和欠剪切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输入双频信号优化匹配的二维峰均比抑制方法。该算法通过对输入信号幅度优化剪切匹配,避免了过剪切和欠剪切问题,改善了削峰抑制法产生的失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和传统算法比较改善了双频信号的峰均功率比抑制和削峰引入的失真。2)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二维峰值对消法。传统削峰滤波法中滤波计算量非常高,同时峰值再生降低峰均比抑制的效果。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二维峰值对消法,该方法通过将所需要剪切的峰值噪声视为双频抛物线的组合,从而根据双频信号组合效应构建所需削峰的信号,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二维峰值削峰法适用于中等削峰量,由于无需滤波或相关计算处理,极大的降低了计算复杂量,而所得到更优的峰均比抑制和近似的误码率性能。3)提出了一种可补偿PM-PM和PM-AM失真的实数多项式模型。传统方法利用记忆多项式对功率放大器进行建模,而忽视了在宽带情况下,输入信号的相位变化会在发射机线性宽带滤波器和功率放大器中引起失真。本文针对发射机的强非线性特性,分析发现了发射机存在的PM-PM和PM-AM失真规律,提出了一种可补偿PM-PM和PM-AM失真的实数多项式模型,所提的模型通过IQ分量的实数作为模型的输入不仅包含输入信号的幅度信息,还包含了其相位信号,可以表征并补偿在宽带信号输入下产生的PM-PM和PM-AM失真,解决了精度和计算量的平衡,测试结果和相关分析表明,实数多项式模型表征失真更完备,可以更精确的表征发射机的失真特性,同时实数的计算复杂度低于复数,带来了计算量的减少,兼顾了发射机失真补偿性能和计算复杂度的问题。4)提出了一种基于变阶插值函数的功率放大器查找表模型。传统的功率放大器模型均未结合功率放大器固有的非线性输入输出特性,利用通用模型如记忆多项式或者查找表模型来表征从而造成计算度复杂,计算资源的浪费。实际上功率放大器的固有非线性中,功率放大器在小信号驱动时呈线性,随着幅度的增加,非线性逐渐增强,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变阶插值函数的发射机LUT模型,在小信号时,利用线性插值来拟合功率放大器非线性特性,随着输入信号幅度的增加,增加插值函数的阶数以提供足够的自由度来拟合增加的非线性度。同时根据拟合函数的连续性和平滑性,提前分析函数系数之间的关系减少所需提取的模型参数数量,进一步大大降低了模型提取的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非线性补偿模型,本文提出的基于变阶插值函数的LUT模型在近似性能下大大降低了模型提取的复杂度。5)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和功率放大器特性的发射机加权记忆多项式模型,功率放大器的失真特性取决于输入信号的幅度,而传统的功率放大器模型未结合输入信号的分布特性,采用的通用等精度模型不能达到非线性补偿的最优效果。本文结合输入信号的特性,根据其幅度对失真的影响和幅度的分布,对传统的记忆多项式模型进行加权,在保持计算量不变的同时,通过对大信号和高概率信号的加权,减少其造成的非线性,从而改善整体非线性补偿的效果。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通用记忆多项式模型,本文所提的加权记忆多项式模型能兼顾算法的复杂度和非线性补偿的性能。

李隆胜[3](2020)在《面向5G移动前传的数字与模拟光纤传输关键技术》文中提出2018年,3GPP Release 15的冻结标志着第一个可商用的5G标准正式确立。随后,于2020年冻结的Release 16进一步丰富了5G应用场景,加快了全球5G部署进程。传统分布式无线接入网(D-RAN)基于宏基站组网,基站具有完整的基带处理功能。为节省无线接入网建设与运维成本,5G独立组网对集中化无线接入网架构(C-RAN)进行了重构,基带处理功能被解耦并分配到中央单元(CU)、分布单元(DU)和射频单元(RU),其中DU与RU之间的数据传输由光纤前传链路(fronthaul)承载。“5G部署,承载先行”,前传需提供大容量、高谱效率、低时延与高保真的传输性能且保持低成本,是5G组网中极具挑战的关键环节。前传解决方案可分为基于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PRI)或演进版CPRI(e CPRI)的数字传输、模拟光载无线电(Ro F)传输以及数字模拟集成传输三类技术。本文围绕前传传输性能需求,针对上述三类前传技术方向开展了研究,其关键问题、主要学术贡献及创新点如下:一、面向CPRI数字前传的跃变四电平幅度调制技术基于下一代无源光网络(NG-PON)承载的CPRI链路中,低成本、低带宽器件的使用会造成高带宽信号的畸变,且PAM4等高阶调制格式的引入也会导致链路抗噪声能力降低。CPRI对传输链路的10-12误码率要求给NG-PON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提出了跃变四电平幅度调制(T-PAM4)的光调制格式以提升高速PON传输的可靠性与功率预算并满足CPRI的严苛误码率要求。T-PAM4符号由工作在2倍过采样的数模转换器(DAC)结合特殊设计的电平映射产生,接收端基于2倍过采样对T-PAM4进行二维判决以提升信号的抗噪声性能。实验验证了T-PAM4相较PAM4有5-d B的灵敏度提升。此外,该方案具有较低的硬件实现成本与计算复杂度。二、面向e CPRI数字前传的弹性量化技术相较于CPRI标准,5G前传最新标准e CPRI中传输的数据主要为量化后的频域无线IQ信号,具有更低的带宽开销。然而,采用e CPRI将导致前传数据量随无线网络负载的波动而动态变化。在满足前传峰值请求速率的前提下,过大的负载波动将导致前传带宽部署的冗余,影响了传输效率。此外,无线信道具有时变与频率选择性的功率衰落,加剧了上行IQ信号的量化噪声。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进行了如下研究:1)理论分析了频域IQ信号量化后的数据冗余度,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弹性量化精度方案以缓解e CPRI前传流量的动态特性,减少冗余带宽部署。利用e CPRI功能划分的优势,该方案根据IQ信号的无线信号质量与前传实时负载,自适应地调整IQ信号的量化精度。本工作主要贡献为搭设了符合3GPP标准的无线接入仿真系统,其结果为方案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价值。系统实现了Low-MAC层与物理层基带功能及无线信道的传输,实验实现了前传IQ信号数据通过光链路的传输。结果表明仅以满载时牺牲1.2~1.9%的终端速率为代价,方案降低了~40%的前传峰值速率,提升了传输效率并节约了链路带宽。此外,本方案基于5G前传广泛部署的e CPRI,比基于CPRI的传输与压缩技术更具实际应用价值。2)理论分析了无线信道衰落对e CPRI前传量化噪声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利用无线系统已有的信道估计结果或解调参考信号对IQ信号进行补偿的方案。该方案在低计算复杂度的基础上能够抑制前传量化噪声高达6.5 d B,可显着提升e CPRI对无线信号的保真度,该效果优于现有针对CPRI的时域补偿方案。三、基于模拟前传的片段时分复用传输技术相较于数字前传,模拟Ro F前传具有更高的传输谱效率。将多路无线IQ信号合并为单路高速模拟信号的复用技术是模拟前传中的关键问题,其中低复杂度的模拟TDM技术是备受业界青睐的候选方案。综合考虑5G多天线(MIMO)场景与低时延要求,TDM方案可采用MIMO信号采样点交织排列的技术以缩短复用时延。该技术依靠大量保护间隔时隙和变频结构来消除光纤传输后采样点间的干扰,分别导致链路传输效率的下降和复杂度上升。本文相应工作如下:1)理论分析了模拟TDM光纤传输对MIMO信号损伤,并针对MIMO交织TDM中采用过多保护时隙导致传输带宽浪费的问题,提出以信号片段为时分复用粒度的改进方案(Se-TDM)。该方案拥有低复杂度的系统结构,在传输谱效率与时延性能间取得平衡。在等效162-Gbps CPRI速率的模拟TDM传输实验中,该方案将传输谱效率提升21%,且支持的QAM阶数从64提升至256。2)提出了一种无变频操作的MIMO交织方案,进一步简化了前传复用结构,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了该方案能够实现相同于现有技术的干扰消除效果。该方案直接复用基带IQ信号,更易于减小复用后的信号带宽,提升频谱效率。四、面向数字模拟集成传输的频谱零点填充技术单波长集成共传数字、模拟信号能够实现二者优势互补。集成传输面临硬件结构复杂、谱效率低和信号参数不兼容行业标准等问题。为此,本文开展如下研究:提出了频谱零点填充的集成传输方案,其创新点在于利用56-Gbps PAM4信号在28 GHz处固有的频谱零点,插入5G毫米波射频信号以实现无频谱间隔的高谱效率集成传输;方案中数字信号只需低成本低精度DAC产生,且数字和模拟射频信号分别遵从NG-EPON和5G标准;理论推导了光纤色散对集成传输系统中模拟射频信号质量的影响,并实验演示了频段选择策略以最大化模拟信号传输带宽;基于首次提出的发射机结构,实现了56-Gbps PAM4叠加10×400-MHz模拟射频信号的25-km传输,为目前报道的强度调制直检集成传输方案中最高的容量。综上所述,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仿真与实验验证对前传传输中的关键技术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为促进光纤承载的5G移动前传演进提供可行的参考方案。

武钰龙[4](2020)在《基于伏特拉级数的功放线性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移动通信的高速发展,频谱资源和传输信道日趋紧张,而提倡高效率、低能耗和低成本通信方式的绿色通信理念必将得到广泛重视和大力推广。射频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作为现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部件,其线性度的提高对于提升整个通信系统通信质量、传输效率和降能耗降成本影响重大。在通信系统中通常采用前馈、负反馈和预失真等技术手段提升功放的线性度,其中数字预失真(Digital Predistortion,DPD)技术最具发展前景和工程应用价值。基于伏特拉(Volterra)级数的功放建模及预失真方法作为数字预失真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因其具有线性化性能优异、支持宽带场景、易于实现等诸多方面优势,在功放的线性化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结合国内外功放线性化技术的研究现状,本论文总结阐述了F类射频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特点及线性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对基于Volterra级数的功放典型行为模型进行了重点研究分析,从经典Volterra级数出发引入了一种新的输出补偿记忆多项式(OCMP)模型,在研究对比现有预失真系统学习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引入迭代学习控制(ILC)数字预失真结构,并进一步对ILC结构的学习算法进行了改进,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较好的提升了功放的线性度。1、针对现有功放Volterra级数模型复杂度较高和系数提取困难的特点,从传统Volterra级数出发,重点关注功放的记忆效应,在此基础上引入了输出交叉项,提出了一种新的输出补偿记忆多项式(OCMP)模型,采取仿真和实验方式进行验证分析,实验中分别对一款F类氮化镓功放和Doherty功放进行线性化处理,最终使输出信号ACPR降低到-52 dBc以下,OCMP模型与MP模型、DDR模型和GMP模型相比在模型复杂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2、分析对比了数字预失真系统两种主要实现结构直接学习结构(DLA)和间接学习结构(ILA)的特点,引入迭代学习控制(ILC)结构,并将ILC结构与基于Volterra级数的功放模型有效结合,该方法简化降低了模型参数辨识的复杂度,ILC学习结构与ILA学习结构相比ACPR值改善了接近1 dBc。3、对迭代学习控制(ILC)学习结构的学习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由于瞬时增益ILC算法受系统噪声影响较大,而线性ILC算法采用常数增益,对非线性特性较强的功放建模能力有限,提出了分段线性ILC算法,该方法能够对强非线性特性的功放进行准确建模,同时对系统噪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冯阿静[5](2020)在《基于BP神经网络的功放预失真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射频功率放大器是基站发射机的重要部件。受功放非线性特性的影响,输入信号经过功放放大后将产生严重的带内失真和带外失真,增加了通信系统误码率,并且干扰邻近信道。所以对功放进行线性化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同时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技术已成为宽带无线通信中的一个关键技术。其中,基带数字预失真由于具有低成本、易于实现的优点,成为了近些年来线性化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分析了功放的非线性特点后,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功放数字预失真方案,本文的创新点及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功率放大器非线性特点进行分析,对现有的几种功放模型在建模精度,复杂度方面进行讨论,指出各模型的局限性。同时提出一种BP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在建模精度方面有很大优势。用该模型对一组非线性较强的功放信号进行建模,在MATLAB中仿真发现其NMSE比记忆多项式模型减少了10 dB以上。2.将功放记忆效应体现在BP神经网络中,引入列文伯格-马夸特算法对模型系数进行辨识,可以将迭代次数大大减少。在MATLB中建立功放数字预失真系统,选取第一隐藏层神经元个数为7,第二隐藏层神经元个数为5的神经网络模型对功率放大器进行预失真处理。仿真结果显示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失真系统可以将输出信号ACPR降低20dB。3.将仿真验证有效的BP神经网络预失真器在FPGA中实现,提出一种符号分离的方法对有符号定点数进行乘法计算以减少耗用资源。对于神经元隐藏层的激励函数tansig,在分析了传统查找表的局限性后,提出了一种分段均匀量化的查找表方式,既可以减少资源耗用,又能保证数据精度不受影响。神经网络预失真器的参数识别部分在MATLAB中完成,然后将系数导入FPGA中完成对预失真系统的搭建。4.搭建功放预失真测试平台,将BP神经网络预失真器和F类功率放大器级联,输入中心频率为2.4 GHz,带宽为20 MHz的LTE信号,对功放输出信号进行测量,结果显示,相比原始功放,经过预失真处理后功放输出信号的ACPR可以下降13 dBc以上。

王哲[6](2019)在《5G毫米波RF硬件对波形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毫米波频段可提供更大的带宽、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以满足第五代移动通信(The Fif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5G)多种应用场景和新兴业务的需求。新的空口技术成为5G毫米波通信中的研究热点。毫米波射频硬件损伤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将目前业内研究较多的四种空口波形与三种主要的毫米波射频硬件损伤进行结合,研究毫米波射频硬件损伤对波形性能的影响,并进行射频硬件损伤补偿。本文对比射频硬件损伤补偿前后波形的性能,结合波形计算复杂度等评价指标,选出更适用于5G毫米波的波形,通过定点仿真,权衡系统性能与硬件资源消耗,给出5G毫米波信号波形实现的最佳定点字长。本文的主要工作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分析业内讨论较多的空口波形: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通用滤波多载波(Universal Filtered Multi-Carrier,UFMC)、加权叠加正交频分复用(CP-OFDM with Weighted Overlap and Add,WOLA)、滤波正交频分复用(Filtered OFDM,F-OFDM)。详细介绍上述波形的基本原理,对比分析带外泄漏(Out of Band Emission,OOBE)、峰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等关键指标以及AWGN环境下的误码率性能。2.研究三种毫米波射频硬件损伤模型:功率放大器非线性(Power Amplifier Nonlinearity,PAN)、相位噪声(Phase Noise,PN)以及I/Q不平衡(I/Q Imbalance,IQI)。分析射频硬件损伤对波形的影响,分析对比四种波形在三种毫米波射频硬件损伤下的性能。3.针对三种毫米波射频硬件损伤分别采用以下补偿方法:利用非线性迭代消除算法,消除功率放大器非线性损伤对波形的影响。基于3GPP TS 38.211标准中规定的相位追踪参考信号(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PT-RS),提出一种非迭代相位噪声补偿算法,对由相位噪声产生的公共相位误差(Common Phase Error,CPE)和子载波间干扰(Inter-Carrier-Interference,ICI)进行联合消除。利用盲估计算法对I/Q不平衡进行粗补偿,然后利用LMS算法对I/Q不平衡进行精补偿,给出四种波形在毫米波射频硬件损伤补偿后的系统误码率性能。4.从抵抗毫米波射频硬件损伤能力、PAPR指标、资源开销、多用户频分复用能力、计算复杂度以及上下行链路空口波形对称性要求等维度对OFDM、WOLA、UFMC和F-OFDM四种波形进行对比分析。基于性能、复杂度等方面的权衡,OFDM是一种更具竞争优势的5G毫米波波形。通过定点仿真,综合考虑系统性能与硬件资源消耗,给出OFDM信号的IFFT实现过程的最佳定点字长。

王维波[7](2019)在《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微波单片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毫米波MMIC芯片的制造加工技术日益成熟,由于毫米波具有分辨率高、带宽大等特点,已经逐渐在雷达探测、毫米波成像、精确制导、点对点局域通信、毫米波防撞雷达等军民领域得到大量应用。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万物互联的智能化需求日益迫切,人类需要快速、实时地在任何地点能够处理海量的信息,传统的3G、4G移动通信技术的带宽瓶颈愈加凸显,因此,迫切需要更大带宽的移动通信技术来适应这种新技术的发展,然而,由于微波技术多年的发展,低频段频谱资源已经拥挤不堪,迅速衰竭,无线通信及设备技术不得不向毫米波及更高频段寻找资源,5G毫米波通信技术便应运而生,迅速成为当前工业界及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相比传统的通信技术,5G通信技术具有更高的调制带宽、更复杂的调制模式,因此对系统的线性度指标和EVM指标有着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毫米波芯片工作频率的提高,其噪声系数、线性度、相位噪声、效率等关键性能指标较低频出现明显的恶化,虽然毫米波工作可以在理论上提供丰富的带宽资源,但是器件及电路性能又会因为高频工作而形成不可避免的损失,使得毫米波通信用芯片的研发更为艰难。虽然毫米波MMIC芯片已经在不同领域得到应用,但是大多数芯片产品集中在传统的探测、雷达领域,尚未形成全面面向线性度、EVM、效率等通信系统关键指标兼顾的设计方法,加之高频电磁场耦合效应明显增加、电磁场仿真技术的精度恶化等原因,导致毫米波电路设计技术出现很多新的挑战,本文在这种背景下,通过仔细研究器件模型在高频出现的新情况,探索了毫米波高精度模型提取方法,面向毫米波通信系统的要求,研究不同功能电路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最终完成了LNA、PA、Mixer、Multiplier及VCO多种芯片的设计和实际验证,通过这些芯片的设计与制作,为5G毫米波通信电路设计探索了一些重要的思路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为了提高毫米波MMIC设计的精度和成功率,本文研究了毫米波器件模型提取技术。从分析器件模型在高频工作时的分布效应、寄生效应等方面开始,分析了器件模型在毫米波工作时的特点,研究了器件的自热效应、DC-AC色散效应,分布效应等几种高频效应以及电磁场仿真边界条件校准技术,分析了目前使用毫米波器件模型的主要误差来源,提出了一种栅宽、栅指数可以任意精确缩放的小信号模型提取技术,为后续的电路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基础。2.研究了毫米波功率放大器的效率与线性度兼顾设计问题,通过分析高效率放大器设计中的谐波控制、低损耗匹配网络、有源动态偏置、及高线性“甜区”设计等几种关键技术,研究了器件谐波控制技术和线性度技术的关系及折中的设计方法,同时对功率放大器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奇模振荡、杂散及分频、栅电流设计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最终利用“甜区”偏置和高效率谐波控制补偿结合的方法实现了线性度和高效率性能的折中设计,通过一种Ka波段平衡式功率放大器和一种W波段高功率放大器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准确性,实现了毫米波通信发射系统关键芯片的设计技术研究。3.研究了毫米波VCO低相位噪声设计技术。通过分析相位噪声的形成机理和物理来源,对比不同形式拓扑结构的VCO电路,讨论了低相位噪声VCO设计的关键技术,通过负阻振荡方法研究了电路的起振和稳定条件对VCO设计的指导作用,详细研究了振荡器地相位噪声设计的偏置选择方法,归纳总结了互相锁定技术在低相位噪声VCO设计中的关键作用,最终通过制作Ka波段和W波段两种VCO MMIC,为高频通信系统的信号源开发做出了探索。4.为了提高毫米波混频器和倍频器的相位噪声、线性度等性能,研究了电路平衡性对电路线性度、相位噪声等性能指标的影响,总结了混频器和倍频器的相位噪声及非线性的来源,分析了巴伦、正交耦合器不平衡性对通信系统的相位噪声及线性度的影响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改进方法;同时从二极管非线性模型,高性能混频二极管技术方面研究了限制无源混频器中工作带宽和性能的因素;分析了二极管饱和特性和IQ混频器镜像抑制度的关系,研究了混频器交调信号的产生机理和主要来源和线性化设计技术。最终参考这些理论设计了Ka波段管堆式双平衡混频器、W波段单平衡混频器、C波段宽带IQ混频器和V波段IQ混频器等多款混频器芯片;同时研究了毫米波倍频源的设计方法,通过分析不同电路拓扑的优缺点,分析了E类倍频、平衡式倍频、F类倍频等类型的设计方法,对倍频器及其缓冲放大器的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最终实现了Ka波段高抑制度有源四倍频器芯片及完整的毫米波系统变频电路的设计方案。5.为了提高毫米波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精度,研究了毫米波低噪声放大器的精确设计方法。从分析器件的噪声性能及不同噪声模型的区别入手,结合经典的两端口噪声理论,仔细分析了器件单指栅宽和栅指数的寄生、分布效应,研究了器件偏置点对噪声系数如何施加影响,最终提出了一种可以精确量化的低噪声设计放大器方法,分析得出了最佳单指栅宽和栅指数、最佳偏置工作点、最佳负反馈电感等条件的精确量化依据,同时根据理论分析并提出了面向宽带、窄带要求工作时低噪声放大器设计的设计流程,通过一款W波段低噪声放大器芯片验证了设计理论的正确性,为毫米波接收前端的设计打下了基础。本论文中通过研制几种典型的毫米波电路MMIC,对相关电路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细致的探索,这些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学术和工程价值,文中所有芯片的制作和研制均是基于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NEDI)的化合物半导体工艺平台,其中多款产品已经大量在通信等装备中使用,解决了我国在毫米波雷达、通信领域中一些关键性元器件的国产化,为我国自主研发毫米波芯片做出了一定的探索。本论文主要有以下几种创新性研究成果:(1)提出了一种可有效提高毫米波器件模型精度,并在毫米波频段可实现精确缩放的分布式器件建模技术。研究了毫米波器件模型提取技术中的误差来源,通过对器件高频分布效应、交直流色散效应,以及等器件模型精度的分析,提出了无源校准结构设计和电磁场仿真误差修正方法。利用该模型,设计并制备出输出功率大于5W的3mm波段氮化镓功率放大器芯片,技术指标国际领先。(2)采用F类功率放大和“线性甜区”结合的方法,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平衡式Ka波段高效高线性中功率放大器芯片。芯片具有附加效率高、线性度指标优良、对负载阻抗变化不敏感等优点,已经成功用于国内的军民电子领域。(3)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噪声系数、噪声电阻、器件尺寸等物理参数分析的毫米波低噪声放大器芯片的全局优化性设计方法,避免了传统低噪声电路设计经验引入的随意性,并设计出一种W波段平衡式低噪声芯片,实测结果表明噪声系数等性能良好。

陈华宇[8](2019)在《LTE-A&Beyond MIMO信号分析以及大规模MIMO专网的信号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无线通信中广泛应用的4G采用LTE-A中的OFDM技术,但是OFDM信号有较大的频谱泄漏,导致OFDM系统对频率偏移敏感。3GPP会议提出很多解决频谱泄漏问题的多载波技术,这些多载波技术作为5G候选新波形包括:通用滤波多载波UFMC(Universal Filtered Multicarrier)、滤波器组的正交频分复用FB-OFDM(Filter Bank OFDM)和滤波的正交频分复用F-OFDM(Filtered OFDM)等。5G无线传输技术中采用大规模MIMO技术,随着5G技术日臻成熟,基于大规模MIMO的无线通信专网应用也就成为新的研究需求。然而专网的基站覆盖范围要求远大于5G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因此需要对相应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主要研究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LTE-A&Beyond MIMO信号分析实现,主要包括LTE-A下行链路MIMO信号分析实现、下行链路5G候选新波形MIMO信号分析实现、LTE-A&Beyond MIMO信号分析用户图形界面实现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本文设计了LTE-A下行链路MIMO信号分析的实现框架和下行链路5G新波形信号分析的实现框架,指出这些信号实现框架中的系统参数,详细阐述5G候选多载波传输技术的程序实现,给出MIMO信号分析的仿真结果。然后详细说明用户图形界面的设计实现,从图形界面布局设计、初始化参数和初始程序实现、开始测试按钮程序实现、仿真结果界面显示功能程序实现几个方面展开说明,最后给出图形界面仿真结果。另一个方向是基于大规模MIMO专网的宽带信号设计和导频设计。本文给出大规模MIMO的无线通信专网的技术指标以及研究需求分析,指明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专网中宽带信号设计和大规模导频设计,然后根据OFDM系统信号设计准则提出宽带信号的实现方案——基于MIMO-GMC OFDM宽带信号实现,并且详细阐明实现原理,给出程序实现时所用的快速实现算法,给出MIMO-GMC 100MHz带宽OFDM信号分析仿真结果;最后基于3GPP NR标准进行32发射天线的导频设计和实现,给出仿真的32路发送信号的信号分析结果。

姚玉佳[9](2018)在《WCDMA卫星信号同频干扰抵消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卫星通信具有通信距离远、覆盖面积大、系统容量大、方便快捷等诸多优良特性,因而成为全球范围内一种重要的通信手段,更成为军事领域的重要通信方式。随着卫星通信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明显增多,卫星通信链路遭到敌对势力的干扰和破坏也越来越多。因此,研究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干扰和抗干扰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卫星信号的同频强干扰,本文提出了一种WCDMA卫星信号下行链路同频强干扰处理方案,研究了强干扰WCDMA卫星信号和弱目标WCDMA卫星信号的参数估计算法,设计了一种基于分段混叠的扰码遍历相关同步检测算法,该算法能同时检测多个WCDMA信号。首先,本文对陆地WCDMA系统中处理同频多址干扰的串行干扰抵消方法进行分析。针对串行干扰抵消方法存在的缺点,本文提出了适用于WCDMA卫星信号的同频干扰抵消方案,并对本方案的工作流程进行详细设计。其次,对WCDMA卫星信号的参数估计算法进行研究,主要包括频偏相偏估计算法和幅值估计算法。结合强干扰信号的特点,设计锁频环(Frequency Lock Loop,FLL)和(Phase Locked Loop,PLL)相结合的跟踪环路,实现对强干扰信号频偏相偏的精确估计。为了估计强干扰信号的幅值,本文采用基于对信道估计线性插值的幅值估计算法;此外针对弱目标WCDMA卫星信号信噪比较低的特点,改进传统的频偏相偏估计算法,设计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二次频偏估计算法。相比传统的WCDMA频偏估计算法,基于卡尔曼滤波的二次频偏估计算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能更准确地估计WCDMA信号的频偏相偏。然后,针对WCDMA系统传统同步算法的缺点,设计了基于扰码遍历相关的同步检测算法,可同时检测多个WCDMA信号的同步峰。为了减少相关计算过程的运算复杂度,进一步提出分段混叠快速相关算法。本文设计的基于分段混叠的扰码遍历相关算法相比传统同步算法,对信噪比较低的WCDMA信号的检测成功率更高。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平台对本文改进的频偏相偏估计算法、幅值估计算法和基于分段混叠的扰码遍历相关算法进行测试。测试表明本文设计的频偏估计算法相比传统频偏估计算法,更加准确。然后对整个干扰抵消方案进行验证,测试抵消效果。测试表明在强干扰和目标信号的功率差在20dB以内的情况下,本文设计的同频干扰抵消算法能够有效削弱干扰,实现对弱目标信号的解码。从而验证了本文设计的参数估计算法的有效性以及同频干扰抵消方案的正确性。

周绪龙[10](2017)在《宽带移动通信系统邻频合路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至今,从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到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正朝着高速率、低延迟、宽带化方向发展。目前,国内移动通信网络中共存的网络制式多达数十种之多。而移动通信使用的频率主要集中在800MHz至2700MHz。在2/3G时代,网络制式较少,载波带宽小,频率资源分配时会考虑到相邻系统干扰问题,运营商不同制式之间往往存在一定频率隔离。到了LTE时代,单载波最高可配置20MHz,使得移动通信频率资源严重紧缺的现象变得日益突出。为了充分利用频谱资源,LTE网络制式分配的频谱出现频率相邻现象(简称“邻频”)。由于在室内分布系统中,远端射频单元(RRU)发送的各种制式的网络会通过合路设备进行合路后再由一套天馈系统将信号传输到室内各个区域。由于邻频系统合路后会互相产生干扰。所以,解决邻频系统之间合路问题变得尤为重要。本课题源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研究项目“多网共存下频谱高效利用、辐射与干扰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的子项目。对于系统间干扰控制通常有两种方法:空间隔离和频率隔离。而多个邻频系统共存合路场景下,因合路则无空间隔离,又因频率相邻也无频率隔离。本文提出了针对该场景的一种邻频合路技术,实现了最小隔离带宽邻频合路。本文的贡献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降低邻频系统间合路隔离度最低要求;第二,分段定义合路器插入损耗,并放宽边缘插入损耗;第三,充分利用宽带移动通信系统带宽的非实际传输带宽(如保护带等)设计最小隔离带宽。本文利用以上三种手段可以实现无额外隔离带宽邻频系统合路,并研制出一系列满足移动通信网络应用需求的邻频合路器。在研制过程中,首先,通过仿真为样品研制提供理论实现依据并初步获得邻频合路器的关键性能指标;然后,为了确定邻频合路器的隔离度要求,通过搭建实验室网络测试环境模拟测试不同隔离度条件下对主设备信号EVM、ACLR、SEM、SWR、灵敏度等关键指标是否满足3GPP规范要求。从而,可以确定邻频合路器隔离度指标;最后,将研制出的邻频合路器样品分别在实验室和现网中进行测试。本文提出的移动宽带通信系统邻频合路技术,不仅解决了邻频系统之间合路问题。而且,相对于3d B电桥和5MHz隔离带宽合路器具有明显的优势。邻频合路器既不像3d B电桥存在浪费功率的弊端,增大了信号覆盖范围;又不像5MHz隔离带宽合路器以牺牲宝贵的频率为代价,增加了频谱资源利用率。

二、3GPP WCDMA信号相邻信道泄漏功率的测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GPP WCDMA信号相邻信道泄漏功率的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1)WCDMA通信信号的盲处理与干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WCDMA系统
        1.2.2 载频估计与码估计
        1.2.3 针对WCDMA的干扰技术
    1.3 主要贡献与创新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WCDMA下行信号的解析
    2.1 WCDMA下行信号结构
    2.2 小区搜索
        2.2.1 时隙同步
        2.2.2 帧同步
        2.2.3 主扰码识别
        2.2.3.1 导频信道浅析
        2.2.3.2 下行链路扰码
        2.2.3.3 主扰码识别
    2.3 频率纠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WCDMA下行信号的盲处理技术研究
    3.1 载频估计
    3.2 时隙盲同步
        3.2.1 特征分解
        3.2.2 基于特征分解的时隙同步
        3.2.2.1 基于最大特征值的峰值搜索
        3.2.2.2 基于最大与次大特征值之差的峰值搜索
        3.2.3 主同步码估计
    3.3 已知主扰码集的帧同步与主扰码识别
        3.3.1 基于机器学习的分类方法
        3.3.1.1 神经网络概述
        3.3.1.2 数据集与网络的构建
        3.3.1.3 帧同步与主扰码识别
        3.3.2 基于GOLD码自相关特性的滑动相关方法
    3.4 主扰码估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WCDMA信号的干扰技术研究
    4.1 WCDMA下行链路干扰
        4.1.1 主同步码干扰
        4.1.2 转发干扰
        4.1.3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波形重构干扰
        4.1.3.1 生成对抗网络
        4.1.3.2 波形重构干扰
    4.2 WCDMA上行链路干扰
        4.2.1 随机接入过程
        4.2.2 资源占用式干扰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工作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2)并发双频通信发射机失真补偿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双频发射机线性化方法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高峰均比并发双频通信发射机失真及模型
    2.1 通信信号特性
        2.1.1 WCDMA系统模型
        2.1.2 OFDM系统模型
        2.1.3 双频系统信号特征
    2.2 双频通信发射机失真模型
        2.2.1 并发双频发射机结构
        2.2.2 静态功率放大器失真
        2.2.3 记忆功率放大器失真
        2.2.4 正交调制器失真类型
        2.2.5 双频功率放大器交调失真
        2.2.6 群时延失真
        2.2.7 相位噪声和载波频率偏移失真
    2.3 并发双频发射机信号处理与失真补偿方法
        2.3.1 峰均比抑制法
        2.3.2 失真补偿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频通信系统二维削峰技术
    3.1 引言
    3.2 双频削峰法的PAPR公式推导
    3.3 传统的双频削峰法
    3.4 基于分段函数的双频削峰法
        3.4.1 算法的提出
        3.4.2 算法性能的分析
        3.4.3 算法性能的分析
    3.5 仿真结果
        3.5.1 不同峰均比下PAPR削峰法性能评估
        3.5.2 相似峰均比下二维削峰法性能评估
        3.5.3 联合削峰法和数字预失真方法
    3.6 本章小节
第四章 基于峰值消除的低复杂二维削峰技术
    4.1 引言
    4.2 传统的剪切滤波法
    4.3 所提的低复杂度峰均比抑制法
        4.3.1 单频剪切噪声脉冲估计
        4.3.2 过采样信号相关性
        4.3.3 双频噪声块消剪
    4.4 仿真
        4.4.1 计算复杂度
        4.4.2 性能分析
    4.5 结论
第五章 基于迪卡尔坐标系的双频通信发射机的联合失真模型
    5.1 引言
    5.2 传统并发双频发射机失真建模与补偿
    5.3 基于笛卡尔坐标系的双频通信发射机记忆多项式模型
        5.3.1 宽带发射机的PM-AM和 PM-PM失真
        5.3.2 双频功率放大器完整Volterra模型
        5.3.3 调制器失真模型
        5.3.4 基于笛卡尔坐标系的双频通信发射机记忆多项式模型
        5.3.5 模型的提取
    5.4 测试
        5.4.1 参数提取计算量估计
        5.4.2 模型性能估计
    5.5 结论
第六章 基于变阶插值的双频通信发射机查找表模型
    6.1 引言
    6.2 传统同阶插值的LUT模型
        6.2.1 二维双线性插值的双频功率放大器LUT模型
        6.2.2 二次插值的功率放大器LUT模型
        6.2.3 三次样条插值的双频功率放大器LUT模型
    6.3 变阶插值函数的双频功率放大器LUT模型
        6.3.1 算法的提出
        6.3.2 变阶插值函数模型
        6.3.3 变阶插值函数参数的提取
    6.4 测试
        6.4.1 函数提取的计算复杂度
        6.4.2 所提模型性能对比
    6.5 结论
第七章 双频通信发射机加权多项式模型
    7.1 引言
    7.2 二维加权记忆非线性模型
        7.2.1 双频信号和功率放大器特征
        7.2.2 二维加权非线性双盒模型
        7.2.3 双频功率放大器模型参数提取
    7.3 测试
    7.4 结论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3)面向5G移动前传的数字与模拟光纤传输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光纤承载的无线接入网研究背景
    1.2 光纤前传关键问题及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高可靠CPRI数字传输与压缩技术
    2.1 基于跃变PAM4 调制格式的低误码传输技术
    2.2 基于椭圆滤波重采样的前传数据压缩
    2.3 CPRI前传FPGA系统仿真及时延验证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针对e CPRI数字前传的弹性量化精度技术
    3.1 针对无线信号质量多样性的灵活量化精度技术
    3.2 负载自适应的链路弹性容量方案
    3.3 基于无线衰落补偿的量化噪声抑制技术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承载MIMO信号的模拟光纤传输技术
    4.1 基于片段时分复用的模拟前传传输技术
    4.2 无中频变换的基带MIMO交织时分复用方案
    4.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数字与模拟前传集成传输
    5.1 零点填充技术原理及信号质量分析
    5.2 实验系统与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附录 缩略语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4)基于伏特拉级数的功放线性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线性化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基于Volterra级数的F类功率放大器线性化
    2.1 F类功率放大器的行为特性及线性度评价指标
        2.1.1 F类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
        2.1.2 功放的记忆效应
        2.1.3 评价功率放大器线性度的主要指标
    2.2 数字预失真的基本原理
    2.3 基于Volterra级数的行为模型
        2.3.1 MP模型
        2.3.2 GMP模型
        2.3.3 DDR模型
        2.3.4 Volterra级数模型的参数辨识
    2.4 线性化方案及主要考虑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输出补偿记忆多项式模型的功放建模
    3.1 OCMP模型的提出
    3.2 OCMP模型的参数辨识
    3.3 OCMP模型复杂度分析
        3.3.1 OCMP模型基函数分析
        3.3.2 模型复杂度分析
    3.4 模型仿真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迭代学习控制的数字预失真学习结构
    4.1 数字预失真系统学习结构
        4.1.1 直接学习结构
        4.1.2 间接学习结构
    4.2 迭代学习控制概念
    4.3 基于ILC的功放线性化
        4.3.1 基于ILC的功放线性化方法
        4.3.2 算法收敛条件分析
        4.3.3 学习算法的选取
        4.3.4 算法初始化
    4.4 ILC结构与Volterra级数功放模型的结合
    4.5 ILC-DPD仿真测试分析
        4.5.1 ILC结构三种学习算法对比
        4.5.2 ILC结构与DLA、ILA结构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测试及验证分析
    5.1 预失真系统实验平台
        5.1.1 预失真实验平台
        5.1.2 数据对齐
    5.2 OCMP模型验证
        5.2.1 F类氮化镓功放实验验证
        5.2.2 Doherty功放实验验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BP神经网络的功放预失真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1.3 本文研究重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和预失真结构
    2.1 F类功率放大器失真特性
        2.1.1 F类功率放大器
        2.1.2 F类功率放大器非线性
    2.2 非线性特性的衡量指标
    2.3 功放行为模型
        2.3.1 Saleh模型
        2.3.2 Volterra级数
        2.3.3 记忆多项式模型
        2.3.4 查找表模型
        2.3.5 BP神经网络模型
    2.4 数字预失真原理
    2.5 多项式和神经网络建模能力分析
        2.5.1 对Saleh模型进行建模和逆建模
        2.5.2 对较强非线性进行建模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神经网络功率放大器预失真方案
    3.1 神经网络模型预失真结构
        3.1.1 记忆效应表征
        3.1.2 神经元
    3.2 神经元个数对建模能力的影响
    3.3 神经网络参数识别算法
        3.3.1 梯度下降法
        3.3.2 附加动量法
        3.3.3 共轭梯度法
        3.3.4 牛顿法
        3.3.5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3.3.6 算法速度对比仿真
    3.4 数字预失真系统仿真
        3.4.1 预失真学习结构
        3.4.2 数字预失真仿真结果
    3.5 本章总结
第四章 基于FPGA的数字预失真系统实现
    4.1 FPGA设计流程
    4.2 硬件平台
    4.3 预失真整体框图
    4.4 神经网络预失真程序设计
        4.4.1 顶层模块设计
        4.4.2 符号分离法对定点数相乘
        4.4.3 分段查找表激励函数
        4.4.4 输入层神经元设计
        4.4.5 隐藏层神经元设计
        4.4.6 输出层神经元设计
    4.5 综合与布局布线
    4.6 仿真结果
    4.7 测试平台及测试结果
        4.7.1 测试平台
        4.7.2 测试结果及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5G毫米波RF硬件对波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WOLA研究现状
        1.2.2 UFMC研究现状
        1.2.3 F-OFDM研究现状
        1.2.4 毫米波射频硬件损伤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空口波形研究
    2.1 OFDM基本原理
    2.2 WOLA基本原理
    2.3 UFMC基本原理
    2.4 F-OFDM基本原理
    2.5 波形对比
        2.5.1 仿真条件
        2.5.2 波形峰均功率比对比
        2.5.3 波形功率谱密度对比
        2.5.4 AWGN信道波形性能对比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毫米波射频硬件损伤模型
    3.1 功率放大器非线性
        3.1.1 功率放大器非线性模型
        3.1.2 功率放大器非线性损伤对毫米波波形的影响
    3.2 相位噪声
        3.2.1 相位噪声的来源
        3.2.2 相位噪声定义
        3.2.3 相位噪声模型
        3.2.4 相位噪声对波形的影响
    3.3 I/Q不平衡
        3.3.1 I/Q不平衡模型
        3.3.2 I/Q不平衡的影响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毫米波射频硬件损伤补偿算法研究
    4.1 系统框图
    4.2 功率放大器非线性损伤消除算法研究
        4.2.1 功率放大器非线性消除算法原理
        4.2.2 功率放大器非线性损伤消除算法
        4.2.3 仿真结果及分析
    4.3 相位噪声补偿算法研究
        4.3.1 传统相位噪声补偿算法
        4.3.2 基于PT-RS的非迭代相位噪声补偿算法
        4.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4.4 I/Q不平衡补偿算法
        4.4.1 盲估计算法
        4.4.2 一种改进型的I/Q不平衡补偿算法
        4.4.3 仿真结果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5G毫米波空口波形方案建议及定点实现
    5.1 5G毫米波空口波形方案建议
    5.2 OFDM信号定点实现方案
        5.2.1 定点理论
        5.2.2 IFFT定点方案
        5.2.3 定点FFT数据溢出的处理方法
        5.2.4 IFFT定点位数确定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工作总结
    6.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7)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毫米波MMIC技术应用现状
    1.2 课题背景及研制必要性
    1.3 相关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内容安排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微波毫米波可精确缩放模型技术研究
    2.1 不同类型场效应器件比较
        2.1.1 HEMT及 p HEMT的基本结构
        2.1.2 HEMT及 pHEMT的基本结构MESFET,HEMT及 pHEMT的比较
        2.1.3 增强型和耗尽型pHEMT的比较
        2.1.4 pHEMT的噪声性能
        2.1.5 器件的频率特性
    2.2 经典的小信号等效电路模型
        2.2.1 GaAs MESFET的物理模型
        2.2.2 HEMT和 PHEMT的物理模型
        2.2.3 等效电路模型元件值的确定
    2.3 GaAsFET非线性模型
        2.3.1 经验基模型
        2.3.2 表格基模型
        2.3.3 物理基模型
    2.4 建模技术中的难题
        2.4.1 DC-AC的色散(Dispersion)问题
        2.4.2 模型的误差来源和外推(Extrapolation)
        2.4.3 模型的精确缩放(Scaling)问题
    2.5 微波毫米波可精确缩放模型的实现
        2.5.1 电磁场边界条件的修正
        2.5.2 缩放模型的构建
        2.5.3 模型验证
    2.6 EEHEMT、Angelov和 TOM4 模型对比
    2.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毫米波功率放大器MMIC设计技术研究
    3.1 器件的线性度
    3.2 晶体管的附加效率
    3.3 功率放大器的高效率设计
        3.3.1 F类和逆F类功率放大技术
        3.3.2 器件谐波控制技术研究
    3.4 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度研究
        3.4.1 静态偏置点与效率和线性度的关系
        3.4.2 最佳线性阻抗匹配时效率和线性度的关系
        3.4.3 谐波阻抗对效率和线性度的影响
        3.4.4 器件的效率线性“甜区”及IMD消除技术
    3.5 IMD频谱不对称的理论分析
    3.6 有源动态偏置对线性度和效率的影响
        3.6.1 有源动态偏置电路对电路P-1及效率的影响
        3.6.2 有源动态偏置对电路高低温特性的影响
    3.7 功率放大器中的栅流设计
        3.7.1 功率放大器磁滞现象研究
        3.7.2 功率退化现象研究
    3.8 大信号阻抗匹配
    3.9 低损耗匹配技术
    3.10 功率放大器稳定性技术研究
        3.10.1 功率放大器的奇模振荡、自激和杂散
        3.10.2 功率放大器的分频
    3.11 功率顶降和热设计研究
    3.12 电路设计仿真
        3.12.1 Ka波段GaAs平衡式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
        3.12.2 W波段GaN高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
    3.1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微波毫米波压控振荡器MMIC电路设计
    4.1 振荡器的相位噪声
        4.1.1 相位噪声及其影响
        4.1.2 器件内部的噪声
        4.1.3 相位噪声的形成
        4.1.4 相位噪声的测量
    4.2 负阻振荡理论
        4.2.1 频率稳定性
        4.2.2 负阻振荡
        4.2.3 振荡的稳定性条件
    4.3 微波毫米波压控振荡器MMIC的主要类型
        4.3.1 推-推结构
        4.3.2 分布式VCO
        4.3.3 腔体VCO
        4.3.4 交叉耦合型振荡器
        4.3.5 平衡式振荡器
    4.4 低相位噪声振荡电路
        4.4.1 振荡器的相位噪声特性
        4.4.2 不同拓扑结构的相位噪声
    4.5 电路设计及仿真
        4.5.1 振荡电路类型的选择
        4.5.2 振荡器件的最佳尺寸选择
        4.5.3 低相噪振荡器件的最佳偏置点选择
        4.5.4 调谐方式的选择
        4.5.5 低相噪振荡器的设计
    4.6 测试结果及分析
    4.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微波毫米波混频及倍频MMIC电路设计
    5.1 微波混频基本原理
    5.2 混频器的几种重要性能参数
        5.2.1 单边带噪声(SSB)和双边带噪声(DSB)
        5.2.2 三阶互调失真
        5.2.3 镜频干扰
        5.2.4 半中频干扰
    5.3 典型混频器电路结构
        5.3.1 有源型混频器
        5.3.2 无源型混频器
        5.3.3 正交混频器
    5.4 混频器中的非线性和线性化设计
        5.4.1 无源二极管混频器的线性化技术
        5.4.2 单管有源混频器的线性化设计
        5.4.3 双栅混频器的线性化设计
        5.4.4 吉尔伯特混频器的线性化设计
    5.5 二极管混频器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5.5.1 二极管器件非线性模型
        5.5.2 混频器件的可靠性设计
        5.5.3 正交混频镜像抑制度的测试
    5.6 混频器幅度及相位噪声
    5.7 巴伦及正交耦合器端口平衡性的改善
        5.7.1 巴伦端口的平衡性改善
        5.7.2 正交耦合器的平衡性改善
    5.8 毫米波混频器设计
        5.8.1 工艺方案的选择
        5.8.2 电路设计方案
        5.8.3 双平衡混频器设计及仿真结果
        5.8.4 微波正交混频器设计
    5.9 流片及测试结果
    5.10 微波倍频理论
        5.10.1 N次单管有源倍频器
        5.10.2 三倍频器
        5.10.3 二倍频器
    5.11 高效率倍频器设计
        5.11.1 E类倍频器
        5.11.2 平衡式倍频器
        5.11.3 F类倍频器
    5.12 Ka波段四倍频器MMIC设计
        5.12.1 偏置设计
        5.12.2 缓冲放大器的设计
        5.12.3 稳定设计
        5.12.4 相位噪声设计
        5.12.5 版图设计与芯片照片
        5.12.6 电路仿真结果
        5.12.7 测试结果
    5.1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毫米波低噪声放大器MMIC设计技术研究
    6.1 微波器件的噪声模型理论
        6.1.1 两端口噪声网络理论
        6.1.2 微波器件的噪声特性
        6.1.3 噪声温度
        6.1.4 pHEMT的噪声模型
        6.1.5 噪声参量提取及噪声模型结果
    6.2 低噪声放大器设计理论
        6.2.1 低噪声器件最佳栅宽和栅指数的选择技术
        6.2.2 低噪声器件最佳偏置点的选择技术
        6.2.3 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技术
        6.2.4 低噪声放大器的线性度
    6.3 W波段低噪声放大器MMIC的研制
        6.3.1 设计指标
        6.3.2 第一级器件尺寸的选取与设计
        6.3.3 第一级器件偏置的选取与设计
        6.3.4 电路实现的工艺和器件
        6.3.5 电路设计仿真
    6.4 测试结果
    6.5 测试分析
    6.6 小结
    参考文献
总结与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LTE-A&Beyond MIMO信号分析以及大规模MIMO专网的信号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本文主要内容和结构
第二章 LTE-A&Beyond MIMO信号分析基础
    2.1 LTE-A下行链路MIMO信号
        2.1.1 LTE-A信号帧结构和时频资源网格
        2.1.2 信号带宽分配
        2.1.3 物理信号
        2.1.4 CP-OFDM技术
    2.2 5G下行链路MIMO信号
        2.2.1 5G信号帧结构
        2.2.2 物理信号
    2.3 5G候选新波形
    2.4 MIMO技术
    2.5 LTE-A&Beyond MIMO信号分析的测试需求
    2.6 LTE-A&Beyond MIMO信号测量指标
        2.6.1 资源元素的发射功率
        2.6.2 误差矢量幅度
        2.6.3 邻道泄漏比
        2.6.4 频率偏移
        2.6.5 定时同步误差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LTE-A&Beyond MIMO信号分析实现
    3.1 LTE-A下行链路MIMO信号分析
        3.1.1 LTE-A下行链路MIMO信号分析实现
        3.1.2 LTE-A下行链路MIMO信号分析系统参数
        3.1.3 LTE-A下行链路MIMO信号分析结果
    3.2 5G新波形信号分析
        3.2.1 下行链路5G新波形MIMO信号分析实现
        3.2.2 下行链路5G新波形MIMO信号分析系统参数
        3.2.3 下行链路5G新波形MIMO信号分析结果
    3.3 LTE-A&Beyond MIMO信号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LTE-A&Beyond MIMO信号分析用户图形界面实现
    4.1 用户图形界面布局设计
    4.2 用户图形界面初始化
        4.2.1 GUI支持的系统参数
        4.2.2 GUI初始程序编写
    4.3 开始测试按钮回调函数中程序编写
    4.4 仿真结果GUI显示程序编写
    4.5 信号分析用户图形界面结果
        4.5.1 发射模式2 GUI结果
        4.5.2 发射模式3 GUI结果
        4.5.3 发射模式7 GUI结果
        4.5.4 发射模式8 GUI结果
        4.5.5 发射模式9 GUI结果
        4.5.6 发射模式10 GUI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规模MIMO专网的信号设计
    5.1 大规模MIMO专网信号的研究需求分析
    5.2 OFDM信号设计
    5.3 基于大规模MIMO-GMC宽带OFDM信号实现
        5.3.1 GMC合成与分析系统
        5.3.2 大规模MIMO-GMC宽带OFDM信号的快速实现
        5.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5.4 下行链路大规模MIMO导频设计及实现
        5.4.1 下行链路大规模MIMO导频设计
        5.4.2 下行链路大规模MIMO信号实现
        5.4.3 仿真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论文的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的工作总结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WCDMA卫星信号同频干扰抵消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多用户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2.2 弱信号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2.3 同频干扰抑制技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第2章 WCDMA卫星系统同频干扰抵消方案设计
    2.1 引言
    2.2 卫星通信中的同频干扰分析
        2.2.1 WCDMA卫星通信系统结构
        2.2.2 WCDMA卫星通信系统同频干扰分析
    2.3 卫星通信干扰抑制技术分析
        2.3.1 干扰信号模型
        2.3.2 串行干扰抵消多用户检测算法
        2.3.3 本文的同频干扰抵消方案
    2.4 WCDMA信号干扰抵消效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WCDMA卫星信号参数估计算法
    3.1 引言
    3.2 强干扰信号WCDMA信号频偏相偏估计
        3.2.1 最大似然频偏估计算法
        3.2.2 基于导频信道的频偏估计算法
        3.2.3 基于FLL环和PLL环结合的频偏相偏跟踪环路
    3.3 基于信道估计线性插值的幅值估计算法
    3.4 弱目标信号频偏相偏估计
    3.5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3.5.1 仿真数据产生
        3.5.2 FLL环辅助的PLL环跟踪结果测试
        3.5.3 幅值估计算法仿真测试
        3.5.4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二次频偏估计算法仿真测试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WCDMA卫星系统干扰重构及抵消
    4.1 引言
    4.2 WCDMA卫星系统强干扰重构信道分析
        4.2.1 主要信令信道映射
        4.2.2 信道编码
    4.3 同步检测算法分析
        4.3.1 传统同步算法
        4.3.2 扰码遍历相关同步检测算法
        4.3.3 改进的混叠分段相关算法
        4.3.4 仿真结果分析
    4.4 WCDMA卫星干扰信号重构
        4.4.1 强干扰WCDMA信号提取
        4.4.2 强干扰WCDMA卫星信号重构及抵消
        4.4.3 抵消效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5.2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10)宽带移动通信系统邻频合路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邻频系统现有解决方案
        1.2.1 方案一:5MHz隔离带宽合路器
        1.2.2 方案二:3d B电桥
    1.3 主要内容及本文结构
    1.4 本章总结
第二章 移动通信系统干扰原理
    2.1 杂散干扰
    2.2 阻塞干扰
    2.3 互调干扰
    2.4 收发机干扰控制指标
        2.4.1 频谱辐射模板(SEM)
        2.4.2 邻道泄露比(ACLR)
        2.4.3 邻道选择性(ACS)
        2.4.4 接收灵敏度
    2.5 本章总结
第三章 合路共址系统间干扰研究
    3.1 合路共址系统结构
    3.2 共址合路干扰分析
        3.2.1 干扰基站发射对被干扰基站发射的影响
        3.2.2 干扰基站发射对被干扰基站接收的影响
        3.2.3 干扰终端发射对被干扰基站接收的影响
        3.2.4 干扰终端发射对被干扰基站发射的影响
    3.3 共址合路隔离度要求
        3.3.1 基站杂散和阻塞控制指标
        3.3.2 杂散干扰对隔离度要求
        3.3.3 阻塞干扰对隔离度要求
        3.3.4 最终隔离度要求
    3.4 本章总结
第四章 邻频合路技术研究
    4.1 共址邻频合路
        4.1.1 邻频关系
        4.1.2 现有邻频系统合路方案分析
    4.2 邻频合路技术实现手段
        4.2.1 降低邻频合路隔离度要求
        4.2.2 放宽边缘插入损耗
        4.2.3 最小隔离带宽设计
    4.3 邻频合路器设计
        4.3.1 联通LTE 1.8GHz和电信LTE 1.8GHz邻频
        4.3.2 联通DCS1800和联通LTE 1.8GHz邻频
        4.3.3 电信LTE 2.1GHz和联通WCDMA邻频
    4.4 本章总结
第五章 1.8GHZ邻频合路器设计与实现
    5.1 软件模拟仿真
    5.2 实验室模拟隔离度验证
        5.2.1 影响因子的理论分析
        5.2.2 测试需求分析
        5.2.3 测试配置信息
        5.2.4 测试环境及组网
        5.2.5 测试内容及结果
        5.2.6 测试结论
    5.3 实验室样品性能测试
        5.3.1 邻频合路器关键指标的确定
        5.3.2 样品电气性能指标测试
    5.4 现网样品性能测试
        5.4.1 测试内容
        5.4.2 测试环境
        5.4.3 测试结果
        5.4.4 测试结论
    5.5 本章总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3GPP WCDMA信号相邻信道泄漏功率的测量(论文参考文献)

  • [1]WCDMA通信信号的盲处理与干扰技术研究[D]. 张雄.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并发双频通信发射机失真补偿技术研究[D]. 陈长伟.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3]面向5G移动前传的数字与模拟光纤传输关键技术[D]. 李隆胜.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基于伏特拉级数的功放线性化技术研究[D]. 武钰龙.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5]基于BP神经网络的功放预失真技术研究与实现[D]. 冯阿静.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6]5G毫米波RF硬件对波形的影响[D]. 王哲. 重庆邮电大学, 2019(02)
  • [7]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研究[D]. 王维波. 东南大学, 2019(05)
  • [8]LTE-A&Beyond MIMO信号分析以及大规模MIMO专网的信号设计[D]. 陈华宇. 东南大学, 2019(06)
  • [9]WCDMA卫星信号同频干扰抵消算法研究[D]. 姚玉佳. 重庆邮电大学, 2018(01)
  • [10]宽带移动通信系统邻频合路技术研究[D]. 周绪龙. 广东工业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3GPP WCDMA信号邻道泄漏功率测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