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如何做好高校保护工作

现阶段如何做好高校保护工作

一、如何做好现阶段高校保卫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王健[1](2021)在《新时期高校保卫工作的几点思考》文中研究表明随着21世纪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师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变得更加开放多元,新形势下,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也面临着新的风险和挑战。暴力恐怖风险、政治安全风险、校园稳定风险、公共安全风险等时有发生,传统的高校安全管理理念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高校安全工作的新要求,高校安全保卫工作亟待新的变革。本文梳理了新时期高校安全保卫工作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并对此提出几项变革措施,以期全面推进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开展,为平安校园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丁瑜[2](2021)在《XX培训学校班主任绩效考核研究》文中指出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指考核主体在考核周期结束时,对照工作目标和绩效标准,采用科学的考核方式,评定员工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员工的工作职责履行程度和员工的发展情况,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能够帮助组织发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员工依据考核结果制定绩效的改进计划,提高员工绩效。“立德树人”,是所有学校办学的根本任务,“德育”工作是其他一切教学活动的根本基础和最终落脚点,班主任工作成效直接关系到“德育”工作的好坏。因此,只有确保对班主任队伍进行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同时,不断激励班主任通过考核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完善,提高管理学生的水平,才能真正做到“立德树人”。XX培训学校是一所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经过多年发展学校现已成立了自己的校外培训机构将业务拓展到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艺考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及劳务输出等领域,为自身创收不断发展的同时,办学至今的10余年时间里,为地方的建设和发展,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技能人才。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不断重视,职业教育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像XX培训学校这种民办中职院校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社会对于技能型人才“德才兼备”的需求越来越高。学校在日常管理中,是否能够有效的激励班主任全身心的投入到学生的“德育”教育中,保证学生“德才兼备”,不断的满足社会的需要。已然成为XX培训学校这类中职学校“生死攸关”大问题。因此,本文以XX培训学校现行的班主任绩效考核为个案,通过对学校班主任考核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信息搜集阶段、结果输出阶段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后,找到现行考核无法有效、充分激励班主任队伍的根本原因是,考核存在考核内容不合理、考核主体过于单一、考核方法不科学、缺乏考核结果的审核和申诉机制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给XX培训学校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必须进行及时的完善和改进才能确保学校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最后,运用MBA中所学绩效考核的理论、方法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明确可行的完善设计。能够有效的帮助XX培训学校(后文中统称为XX学校)有效的解决现行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得绩效考核更好的激励班主任专注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为学校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邱浩[3](2020)在《“平安校园”建设视角下高校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安全稳定对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对于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平安校园”建设,以维护高校安全稳定为目标,迎合了创新社会治理的需要,也是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平安校园”内涵与外延的不断丰富与发展,高校安全管理体系也取得了显着成效,巩固了校园长治久安的局面,增强了师生主体的安全感与满意度。但是与“平安校园”建设的新要求相比,与党和国家的新期待相比,还存在差距,亟待进一步调整与完善。因此,探索“平安校园”视角下高校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既是应对当前安全形势新问题、新挑战的应有之义,也是服务于“平安校园”建设目标的要求。为保障校园环境和谐稳定,打造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本文以高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梳理相关文献资料,并与高校保卫部门与师生员工进行访谈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掌握高校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运用治理理论、协同理论等前沿理论对高校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以更好的提升高校安全管理体系的整体效能。本文首先考察了高校安全管理体系的概念界定、构成要素以及构建原则,深刻了解到高校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由主体、内容、对象、手段等要素构成的系统工程,从而划定了高校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范围。其次,阐述了高校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应对这些挑战是建设与完善高校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原因。再次,基于“平安校园”的视角,分析了高校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组织结构不顺、队伍建设滞后、信息协同不强、考核评价不力、科技水平不高等具体问题,通过分析问题为完善体系提供现实依据。最后,提出了完善高校安全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通过健全运行机制、提高科技水平、加快队伍建设等措施,针对性的解决体系存在的问题,真正实现高校安全管理体系的跨越式发展。

方华[4](2020)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全体人民精诚团结、顽强拼搏的精神力量,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落脚点。党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充分肯定了以“文化建设促进人民精神团结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显着优势”,作出“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重要部署,并且强调:“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被提升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离不开既有的思想资源和实践基础,离不开对党领导文化建设历史及经验的研究和总结。抗战时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党领导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这一时期党领导的文化建设,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入研究抗战时期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分析总结其历史经验及当代价值,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引言部分,概括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依据、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等问题。文章的主体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和考察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背景和条件,阐明抗战时期党领导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二部分从理论探索和理论形成两方面对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理论进行研究。在理论探索方面,文章梳理了党对于科学化、大众化、民族化文化思想的理论探索,分析抗战时期党领导文化建设并最终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思想渊源;在理论形成方面,文章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提出及最终形成进行分析研究,阐明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在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事业中的指导作用。第三部分对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实践进行研究和梳理。分别从党在扩大文化队伍、开展抗战的文化教育和宣传工作、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与学术研究、进行党内文化建设、加强党在国统区和沦陷区的文化工作等方面,对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具体实践进行分析和研究。第四部分对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进行总体分析和评价,阐明了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的主要特点、历史贡献,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阐明了这一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经验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事业中的价值体现及重要启示。

范晓梨[5](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对策研究 ——以成都地区部分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信息时代带来全新挑战,社会转型带来新的冲击,多元思想的渗透影响,以及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社会冲突加剧,各类不稳定因素増加。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总体上虽稳定,但高校突发事件偶有发生,不时给师生敲响安全警钟,同时也给高校的运行秩序及其社会声誉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高校突发事件是由自然、人为或社会环境等原因引发的,在高校内部忽然发生,或者发生在校外但与高校学生密切相关的,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给学校内部人员带来负面影响,对学校的正常运行秩序造成一定冲击,甚至波及到社会稳定的,需要高校管理者立即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处置的事件。高校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危害性和建设性、不确定性和扩散性、网络特征明显等特点;按照其性质可分为高校政治类、自然灾害类、公共卫生类、治安安全类、高校管理类、心理健康类、网络与信息安全类等七类事件。其发展演变具有明显的规律,根据规律可将其演变周期分为潜伏期、爆发期和恢复重建期等三周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也是预防和处置高校突发事件的生命线,通过它应对高校突发事件是进一步净化高校育人环境、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心理学、危机管理理论等理论支撑下,思想政治教育具备了介入高校突发事件应对过程的可行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在遵循求实原则、主体原则、层次原则的基础上,在高校突发事件潜伏期、爆发期、恢复重建期发挥其育人功能和预警功能、疏导功能和整合功能、调节功能和总结功能,通过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法律意识、文化素养,解决校园中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思想认识、价值取向上的问题,从而达到减少高校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通过对成都市5所高校的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对成都市5所高校的学生工作领导、辅导员、党委宣传部老师、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心理咨询老师、保卫处工作者等进行访谈,得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各阶段存在的具体问题:在高校突发事件潜伏期,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缺乏共享,思想政治教育预警功能未能充分发挥,高校突发事件预防工作较为薄弱,宿舍载体育人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在高校突发事件爆发期,高校信息发布及时性有待增强,舆论引导状况欠佳,对普通学生心理情况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学校、学生、家庭、社会协同合作的程度有待提高;在高校突发事件恢复重建期,集体式的心理调适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平复效果,缺乏正反面结合的教育,事件后续情况尚未持续跟进,总结反思力度有待增强。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各阶段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以下改善措施:在高校突发事件潜伏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在于完善资源共享平台,完善预警机制,落实预防工作,充分发挥宿舍载体育人优势;在高校突发事件爆发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在于健全信息发布机制,加强舆论引导工作,全面开展心理干预工作,建立四方联动机制;在高校突发事件恢复重建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在于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调适工作,通过奖惩机制进行正反面教育,持续跟进突发事件后续情况,注重反思与总结工作。

马琳琳[6](2019)在《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中国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更是中国共产党的希望,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做好青年工作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乎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稳固,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更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因此,中国共产党一向对作为党的青年工作助手、重要社会支柱的共青团及其各项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还专门对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价值定位指明方向、对新形势下共青团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共青团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也确实在为党培养储备青年人才、团结动员青年群众围绕党中心任务建功立业、引导青年群众自觉培育和践行共产主义信仰、服务群众和维护青年群众权益、参与创新社会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同时也应看到,新时代共青团仍然面临着各种因素诱发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即“四化”问题的挑战,共青团工作还无法有效满足各阶层青年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还存在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面改革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这既需要在共青团改革既有成果基础上在实践层面的持续推进,也需要相关研究的及时跟进。因此,对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力争突破多学科研究成果分散、思想理论基础梳理和历史经验总结缺乏系统性、对共青团工作实践历程缺乏宏观把握等不足,从中共党史学的角度整合多学科研究成果,以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指导,以历史为启示,以问题为导向,在对党领导共青团工作的思想理论基础求本溯源的基础上,全面回顾建党以来共青团工作的实践历程,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发展规律,分析青年群体因时代变化所呈现出来的新特点、新需求,探讨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之策。论文主要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先通过系统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作用、青年群体全面解放与发展的途径以及党如何引领青年组织做好青年工作的一些重要论述,界定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理论内核;再通过系统梳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对不同历史阶段青年问题和共青团工作的认识,揭示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时代特点及其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继承与发展,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研究中国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结合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青年群体总体特征的变化,在不断推进共青团组织及其各项工作革新的过程中,在组织性质、组织结构设计、组织原则、组织环境营造等组织内外部生态建设方面的特色。第三部分系统梳理中国共青团从社会主义青年团星星之火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在全国各地点亮,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燎原之势遍及城乡各行各业,到“文化大革命”的沉沙折戟,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新整顿、恢复、发展及全面活跃的历史进程,并梳理共青团围绕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在思想引领青年、组织动员青年、团结青年、服务青年等方面的重要工作实践及成就,总结共青团工作的基本经验。第四部分先研究新时代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将共青团纳入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总体设计之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信息技术的革故鼎新、新型城镇化和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的新机遇、新资源、新平台;再结合对新时代青年群体特征的分析,研究这些新变化对共青团组织的有效覆盖、共青团的组织结构、共青团工作的内容与方式方法等提出的新挑战以及共青团组织自身的“四化”问题。第五部分在系统梳理中国共青团工作实践历程、总结共青团工作的基本经验、深入分析新时代共青团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共青团工作创新的思路与理念,探讨新时代共青团在思想引领、工作方式方法以及组织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增强青年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创新发展之策。总之,从中国共青团的实践历程来看,共青团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的工作,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无论是对党、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还是对青年群体的成长成才以及对共青团组织自身的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共青团组织需要在党的领导下,按照“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基本要求,继续继承发扬共青团工作的优良传统,抓住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新发展新变化带来的新机遇,正视来自组织内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问题,把握青年群体的新特征,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布局中寻求共青团工作的新突破,以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青春力量。

莫燕银[7](2019)在《M高校应急预案建设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高校突发不良事件频繁发生,“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坠亡事件”、“复旦投毒案”、“浙江大学生干部怒怼赞助商事件”、“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留学生腾宿舍引争议”,无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造成社会负面冲击,给高校的声誉带来不好的后果。事件本身除了当事人的因素外,高校在应急管理,也是主要的诟病之一。高校应急管理已备受业界瞩目,其中应急预案建设是完善应急管理机制的重要环节,作用举足轻重。然而,现阶段大部分高校应急预案还是不完善,部分高校甚至没有形成有效的制度文件,流于形式,应急管理水平急需提高,以满足现阶段高校急速转型和升级的内置需要,及接轨世界高水平高校外生需求,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的整体水平。因此,本文聚焦高校应急预案建设问题,采用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了M高校存在的应急预案建设和实施的问题,明确树立和统一落实应急预案制度的急迫性,同时总结现有的预案建设问题在于应急预案的编辑、评估、演练不完善。通过分析预案建设和实施的不健全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应急预案建设意识,应急管理组织不健全,应急管理部门间联动机制不足,缺乏应急管理经验总结以及物质与技术保障不足。最后,提出如何进一步加强M高校建立高水平的应急预案体系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其他高校应急预案建设探索中提供有效的借鉴。

董博[8](2019)在《关于加强高校校园安全保卫工作之探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机制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就导致高校保卫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给师生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和工作环境,是高校管理人员应该考虑的主要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加强高校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的必要性,接着分析了现阶段高校安全保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重点提出了一些保障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代丽[9](2019)在《高校安保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基于四川省部分高校实证调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输送合格接班人的主要阵地,稳定的秩序与安全和谐的环境是高校发展的基本前提。然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随之而来的是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办学结构多元化、校园面积扩大、校区分散以及生源复杂等问题。这些因素都会加大高校安保工作的挑战,也会给高校安保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站在大力加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平安校园建设的高度上,强化高校安保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理应成为题中之义,不应成为被高校忽视的一部分。但是,目前学术界却缺乏对高校安保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研究,相关的研究也相当薄弱。所以,本选题正是在弥补此领域研究不足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争取为高校安保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建言献策。本论文根据问题导向,本着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原则,通过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指出目前高校安保人员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根据问题和原因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高校安保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建议。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说明高校安保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相关的研究现状,阐明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和不足。第二部分是高校安保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概述,界定了相关的概念,明确了高校安保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是高校安保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阐述了这项工作需要用到的相关理论,并为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第四部分是高校安保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分析。根据实证调研的数据,总结得出高校安保人员的特点,分析目前高校安保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绩和问题。在明确指出其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深刻剖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是加强高校安保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建议。在结合上述论文部分的基础上,针对如何加强高校安保人员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主要从提高高校重视程度、丰富高校安保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改进高校安保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完善高校安保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机制以及加强高校安保人员队伍的建设等四个方面来寻求解决的措施。

郎涵光[10](2018)在《H大学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质量控制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校园安保服务外包模式替代了传统的校园安保,在国内高校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高校与保安公司之间的责任、权利、利益划分以《安全保卫合同》确定,高校保卫部门仍保留原有的政治保卫工作任务,代表学校对保安公司进行监督和指导,保安公司将承担安全管理的具体任务和工作。尽管高校安保服务外包项目为高校后勤管理带来改革提供了极大便利,但是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的实际情况与具体问题并不明晰。本文将结合国际背景、国内背景,具体研究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的实行概况。论文以H大学为研究对象,充分了解其实行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以来的实施情况,运用管理手段系统的对H大学实行校园安保服务外包进行梳理和规范。首先,对安保服务外包项目的特点及其管理进行分析,并对目前安保服务外包项目的质量控制体系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就目前安保服务的运行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予以剖析,指出应完善接洽质量、运行质量和反馈质量的控制。其次,基于生命周期思想,在明确安保服务基本原则和目标的前提下,提出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接洽质量、运行质量和反馈质量控制的改进方案。再次,为了确保安保服务项目的质量提升,提出了观念、文化和制度等方面的保障措施。最后,融合熵值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设计的质量控制方案进行定量评价。

二、如何做好现阶段高校保卫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做好现阶段高校保卫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期高校保卫工作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保卫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一)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
    (二)新型毒品向大学生蔓延
    (三)“三股势力”向高校渗透
    (四)校园电信网络诈骗高发
    (五)高校交通事故频发
二、当前高校保卫工作的现状
    (一)高校安全保卫机构执法受限
    (二)高校保卫工作管理模式落后
    (三)高校保卫队伍建设严重滞后
    (四)安全保卫理念滞后
    (五)硬件设施和经费投入不足
三、新形势下变革高校保卫工作的几项措施
    (一)加强高校安全立法,做到校园安全管理有法可依
    (二)树立高校“大安全”管理理念,构建高校安全管理新格局
    (三)构建校园安全文化,创新大学生安全教育新模式
    (四)建立并升级高校警务系统,实现安全管理社会化
    (五)进一步加强高校保卫队伍建设,提升队伍整体战斗力
    (六)加大技术投入,做到安全管理现代化

(2)XX培训学校班主任绩效考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二章 绩效考核及其理论基础
    第一节 绩效考核
        一、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的区别
        二、绩效考核的含义及作用
        三、绩效考核的流程
        四、绩效考核的内容
        五、绩效考核的方法
    第二节 研究相关基础理论
        一、激励理论
        二、SMART原则
        三、等级评估法
        四、360°考核法
第三章 XX学校班主任绩效考核现状
    第一节 XX学校简介
    第二节 XX学校班主任绩效考核基本情况
        一、考核对象
        二、考核的主体、周期及考核流程
        三、考核的内容
        四、考核的方法
第四章 XX学校班主任绩效考核存在问题分析
    第一节 考核内容研究分析
        一、现行指标存在问题分析
        二、现行指标权重存在问题分析
        三、结论——考核内容不科学
    第二节 考核主体研究分析
        一、考核主体存在问题分析
        二、结论——考核主体单一
    第三节 考核方法研究分析
        一、考核方法存在问题分析
        二、结论——考核方法不科学
    第四节 考核结果确认研究分析
        一、考核结果确认存在问题分析
        二、结论——缺乏考核结果的审核和申诉机制
第五章 XX学校班主任绩效考核优化设计
    第一节 完善考核指标设置的科学性
        一、设计的依据
        二、“核心指标”的提取——头脑风暴法
        三、科学选取指标,并将指标系统化设置
        四、科学设置指标的权重
        五、总结
    第二节 完善考核主体多元化
    第三节 提高考核方法的实效性
    第四节 构建考核结果的确认机制
        一、构建考核结果审核体系
        二、构建考核结果申诉机制
第六章 结论与后续研究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不足之处
        一、完善建议的实际操作性还有待深入研究
        二、完善后的班主任绩效考核能否被运用未作分析
    第三节 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平安校园”建设视角下高校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实践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国内高校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研究
        1.2.2 关于国外高校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研究
        1.2.3 关于“平安校园”建设的研究
    1.3 理论基础
        1.3.1 治理理论
        1.3.2 协同理论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高校安全管理体系概述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高校安全
        2.1.2 高校安全管理体系
    2.2 构建原则
        2.2.1 统一指挥原则
        2.2.2 协调联动原则
        2.2.3 预防为主原则
        2.2.4 服务师生原则
    2.3 构成要素
        2.3.1 安全管理主体
        2.3.2 安全管理对象
        2.3.3 安全管理手段
        2.3.4 安全管理内容
        2.3.4.1 安全政策
        2.3.4.2 安全风险管理
        2.3.4.3 安全保证
3 高校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3.1 基于高校内部管理层面分析
        3.1.1 校园安全形势整体严峻
        3.1.2 大学生安全管理难度较大
    3.2 基于高校外部安全形势分析
        3.2.1 传统校园安全问题依然突出
        3.2.2 高校意识形态问题严重
        3.2.3 高校失泄密事件频发多发
        3.2.4 高校网络舆情防控难度加大
4 高校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现状及困境-基于“平安校园”的视角分析
    4.1 “平安校园”实践探索
        4.1.1 指导思想
        4.1.2 建设历程
        4.1.3 工作内容
    4.2 高校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现状
        4.2.1 安全管理理念不断更新
        4.2.2 安全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4.2.3 校园安全文化稳步发展
        4.2.4 安全防范措施逐渐完善
    4.3 高校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4.3.1 组织体系结构不畅
        4.3.2 队伍建设水平滞后
        4.3.3 信息沟通效率低下
        4.3.4 考评激励效果薄弱
        4.3.5 应急处置工作乏力
        4.3.6 科技支撑保障不足
5 完善高校安全管理体系的路径选择
    5.1 打造高校安全治理共同体
        5.1.1 培育多元主体,促进合作治理
        5.1.2 完善机构设置,加强组织保障
        5.1.3 理顺组织结构,明确管理责任
    5.2 健全高校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机制
        5.2.1 信息共享机制
        5.2.2 联防联动机制
        5.2.3 考核评价机制
    5.3 提高高校安全管理体系科技水平
        5.3.1 引进智能化视频监控系统
        5.3.2 提升大数据技术应用水平
        5.3.3 推进技防系统集成与联动
    5.4 加强高校安全管理体系队伍建设
        5.4.1 拓宽培养渠道
        5.4.2 注重教育培训
        5.4.3 完善准入标准
    5.5 完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5.5.1 加强预案制定与演练
        5.5.2 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5.5.3 重视舆情干预引导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访谈提纲
    一、 保卫处工作人员
    二、 校属其他单位
    三、 高校师生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4)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和依据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第一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背景和条件
    一、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背景
        (一)日本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
        (二)国民党政府的文化专制
    二、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现实条件
        (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二)文化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三)苏区的文化建设及其经验借鉴
第二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探索
    一、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科学化的探索
        (一)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文化问题
        (二)对中国新文化建设道路的思考
        (三)以唯物辩证法作为认识一切学问的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大众化的探索
        (一)“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思想的提出
        (二)“左联”对文艺大众化发展的推动
        (三)由文艺大众化向文化大众化的转变
    三、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民族化的探索
        (一)唤醒全民族的民族化文化意识
        (二)提出文化民族化问题
        (三)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四、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任务的提出
        (二)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正式形成
        (三)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
第三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
    一、壮大革命文化队伍
        (一)党对革命文化队伍的关怀与领导
        (二)陕甘宁边区文化团体的蓬勃发展
        (三)文化团体的历史贡献
    二、大力开展抗战的文化教育和宣传工作
        (一)开展国防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文化水平
        (二)进行道德建设,引领根据地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指导文艺工作,明确文艺发展方向
        (四)重视新闻宣传,营造抗日救国舆论氛围
    三、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与学术研究
        (一)深化马列主义理论研究
        (二)加强哲学研究
        (三)重视史学研究
        (四)全面推进其它各领域社会科学研究
    四、进行党内文化建设
        (一)提高全党马列主义理论水平
        (二)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与增强党性修养
        (三)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五、加强党在国统区和沦陷区的文化工作
        (一)党在国统区开展的文化工作
        (二)党在沦陷区开展的文化工作
第四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总体评价
    一、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主要特征
        (一)宣传与学习相结合
        (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三)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二、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历史贡献
        (一)掀起了抗日救国的新高潮
        (二)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新境界
        (三)创生出民族文化的新样态
    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理论创新
        (二)坚持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坚持文化建设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的价值取向
        (四)坚持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四、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当代启示
        (一)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与先进文化的发展规律相统一
        (二)将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先进文化的现实发展相统一
        (三)将先进文化的制度体系与文化效能相统一
        (四)将繁荣先进文化的实践与国家的未来发展相统一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5)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对策研究 ——以成都地区部分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不足与趋势
    1.4 研究创新点和难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难点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第2章 高校突发事件与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2.1 高校突发事件概述
        2.1.1 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
        2.1.2 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
        2.1.3 高校突发事件的分类
        2.1.4 高校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
    2.2 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2.2 心理学
        2.2.3 危机管理理论
    2.3 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应遵循的原则
        2.3.1 求实原则
        2.3.2 主体原则
        2.3.3 层次原则
    2.4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各阶段的功能
        2.4.1 潜伏期的育人功能和预警功能
        2.4.2 爆发期的疏导功能和整合功能
        2.4.3 恢复重建期的调节和总结功能
第3章 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现状分析
    3.1 关于本研究的访谈与问卷调查
        3.1.1 对高校管理部门的访谈调研
        3.1.2 对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
    3.2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应对各阶段存在的问题
        3.2.1 潜伏期存在的问题
        3.2.2 爆发期存在的问题
        3.2.3 恢复重建期存在的问题
第4章 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对策研究
    4.1 潜伏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4.1.1 完善资源共享平台
        4.1.2 完善预警机制
        4.1.3 落实预防工作
        4.1.4 充分发挥宿舍载体育人优势
    4.2 爆发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4.2.1 健全信息发布机制
        4.2.2 加强舆论引导工作
        4.2.3 全面开展心理干预工作
        4.2.4 建立四方联动机制
    4.3 恢复重建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4.3.1 开展针对性心理调适工作
        4.3.2 通过奖惩机制进行正反面教育
        4.3.3 持续跟进突发事件后续情况
        4.3.4 注重反思与总结工作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A 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现状调查
附录 B 高校应对突发事件访谈题目

(6)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共青团工作的思想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观
        (一)青年是重要的革命力量,代表着未来和希望
        (二)接受教育和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是青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先进青年组织应担负起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重任
    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青年观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毛泽东的青年观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青年观
        (三)新时代习近平的青年观
第二章 共青团的组织特色
    一、共青团的组织性质
        (一)跟着共产党走:共青团组织的政治性
        (二)领着青年走:共青团组织的先进性
        (三)与青年同步走:共青团组织的群众性
    二、共青团的组织结构
        (一)共青团组织的结构形态
        (二)共青团纵横网状结构的优势
    三、共青团的组织原则
        (一)共青团“三个服从”的原则
        (二)共青团代表大会制度
        (三)共青团民主选举制度
        (四)上下级团组织互通情报、互相监督制度
        (五)共青团集体领导制度
    四、共青团的组织职能
        (一)共青团的政治职能
        (二)共青团的社会职能
    五、共青团的组织环境
        (一)共青团与党的关系
        (二)共青团与全国青联的关系
        (三)共青团与全国学联的关系
第三章 共青团工作的实践轨迹
    一、共青团工作的历史前奏
        (一)共青团工作开展的思想前奏
        (二)共青团工作开展的组织奠基
        (三)共青团工作开展的力量储备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青团工作的开创
        (一)占领思想高地:开展面向青年的教育宣传
        (二)发动有生力量:革命运动中对青年的组织动员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有序深入
        (一)政治学习中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
        (二)抗美援朝运动中爱国主义教育
        (三)社会主义建设中集体主义教育
    四、文化大革命期间共青团工作的中断与初步恢复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恢复与发展
        (一)共青团的工作由恢复和发展开始走向全面活跃
        (二)共青团的工作制度化、科学化探索
        (三)共青团工作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
    六、共青团工作的历史经验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共青团工作的政治保障
        (二)坚持理论建设是共青团工作的思想保障
        (三)坚持服务大局是共青团工作发展的工作重点
        (四)坚持融入青年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力量源泉
第四章 新时代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共青团工作创新发展的新机遇
        (一)中国共产党对共青团思想引领提出更高期待
        (二)“互联网+”为共青团工作方式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三)新型城镇化为扩大共青团覆盖面奠定基础
        (四)社会组织发展为共青团职能发挥提供平台
    二、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青年群体结构多元分化影响共青团工作覆盖力
        (二)青年思想与需求多样化影响共青团工作引领力
        (三)组织资源有限供给与离散影响共青团工作组织力
        (四)行政化与机关化风气遗存影响共青团工作凝聚力
第五章 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共青团工作创新的理念
        (一)以青年为本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原则
        (二)增强技术性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核心
        (三)完善制度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突破口
    二、中国梦视域下的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创新
        (一)“中国梦”与共青团思想引领的价值定位
        (二)共青团思想引领路径的多元化
    三、新媒体视域下的共青团工作方式创新
        (一)共青团网络工作的新环境
        (二)共青团对青年网络话语体系的把握
        (三)共青团构建新媒体话语体系的新理念
    四、社会治理视域下的共青团工作的创新
        (一)青年组织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重要变量
        (二)成为“枢纽型组织”: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的发展方向
        (三)跨界搭台:增强共青团的枢纽性有效途径
        (四)扁平化与品牌化:提升基层团组织活力的有益探索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M高校应急预案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价值
        1.2.2 实践价值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文献研究
        1.3.2 国外文献研究
        1.3.3 研究述评
    1.4 结构框架
    1.5 研究方法
2 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2.1 高校突发事件的内涵
        2.1.1 突发事件的定义
        2.1.2 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
        2.1.3 高校突发事件的特征
    2.2 高校应急预案的内涵
    2.3 高校应急预案的体系架构
        2.3.1 应急预案的编制
        2.3.2 应急预案的评估
        2.3.3 应急预案的演练
        2.3.4 应急预案的反馈与完善
    2.4 4R管理理论
3 M高校应急预案建设现状分析
    3.1 M高校突发事件基本情况
    3.2 M高校应急预案的发展历程
    3.3 M高校应急预案总体现状
    3.4 具体案例分析
        3.4.1 案例1:校内禁止打包事件
        3.4.2 案例2:应对台风“山竹”
        3.4.3 案例3:用电安全事件
        3.4.4 案例4:某学生抑郁休学事件
    3.5 M高校应急预案建设问卷调查研究
        3.5.1 问卷设计
        3.5.2 信度和效度检验
        3.5.3 问卷数据分析
4 M高校应急预案建设存在的问题
    4.1 应急预案编制问题
        4.1.1 预案编制结构混乱
        4.1.2 预案科学性不足
        4.1.3 预案缺乏针对性
        4.1.4 预案协调性不够
        4.1.5 预案编制队伍不专业
    4.2 应急预案评估问题
        4.2.1 事前预案评估缺位
        4.2.2 事后预案评估不足
    4.3 应急预案演练问题
        4.3.1 预案宣传教育不到位
        4.3.2 预案演练和培训不足
        4.3.3 预案的反馈与完善不足
5 M高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问题成因分析
    5.1 缺乏应急预案建设意识
    5.2 应急管理组织不健全
    5.3 预案目标不明
    5.4 预案主题与概念模糊
    5.5 应急管理部门间联动机制不足
    5.6 物质及技术保障不足
    5.7 缺乏应急管理经验总结
6 进一步加强M高校应急预案体系的对策建议
    6.1 在应急预案中进一步凸显4R理论的实际运用
        6.1.1 基于4R理论应急预案编制的方法与步骤
        6.1.2 基于4R理论应急预案的内容要素
        6.1.3 基于4R理论M学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完善
    6.2 多层级的应急预案体系实践路径
        6.2.1 在预案建设中明确主体责任与强化联动机制
        6.2.2 加强专项预案建设、规范预案编制结构
        6.2.3 加强应急实践演练
        6.2.4 完善应急预案信息公开机制、提供切实的物质与技术保障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8)关于加强高校校园安全保卫工作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强高校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的必要性
二、现阶段高校校园安全保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学生的个人因素
    2、缺乏完善的校园安全保障机制
    3、安保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 人数少
三、加强高校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的措施
    1、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增强他们的安全常识
    2、完善的校园安全保障机制, 提高校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提升安保人员的综合素质, 强化综合治理工作
四、结束语

(9)高校安保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基于四川省部分高校实证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绪论
    0.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相关文献综述
        0.2.1 国内研究现状
        0.2.2 国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0.3.1 研究思路
        0.3.2 研究方法
    0.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0.4.1 研究的创新
        0.4.2 研究的不足
1.高校安保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概述和理论
    1.1 概念界定
        1.1.1 高校安保人员
        1.1.2 思想政治工作
        1.1.3 高校安保人员思想政治工作
    1.2 高校安保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
        1.2.1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理论
        1.2.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2.3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1.3 高校安保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
        1.3.1 加强政治信仰教育,增强高校安保人员对于社会主义的信念以及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1.3.2 培育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提升安保人员建设平安校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3.3 培育安保人员积极的人生观,帮助其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2.高校安保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分析
    2.1 部分高校安保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调研
        2.1.1 调查方案
        2.1.2 高校安保人员的特点
        2.1.3 高校安保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成绩
        2.1.4 高校安保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2.2 高校安保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2.1 高校对安保人员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够
        2.2.2 高校安保人员综合素质较低,思想状况复杂
        2.2.3 高校安保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缺乏针对性,且方式单一
3.加强高校安保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建议
    3.1 提高高校对安保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
    3.2 丰富高校安保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3.2.1 以习近平新时代思想为引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3.2.2 突出高校安保人员服务育人的教育
        3.2.3 加强校园文化教育,提升高校安保人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3 改进高校安保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3.3.1 扩大高校安保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范围,整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力量
        3.3.2 利用网络新媒体,对高校安保人员开展“微”教育
    3.4 完善高校安保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机制
        3.4.1 建立高校安保人员的专业培训机制
        3.4.2 完善高校安保人员的考核评估机制
        3.4.3 强化高校安保人员的激励机制
    3.5 加强高校安保人员队伍的建设
        3.5.1 加强高校安保人员专职的政工队伍建设
        3.5.2 严格高校安保人员的职业准入
        3.5.3 增强高校安保人员自我学习教育的意识
        3.5.4 提升高校安保人员的获得感和归宿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10)H大学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H大学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质量控制的现状与问题
    2.1 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及其特点
        2.1.1 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的概况
        2.1.2 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的特点
    2.2 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质量控制的现有体系
        2.2.1 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的质量控制要求
        2.2.2 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的质量控制模式
    2.3 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质量控制的运行现状
        2.3.1 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质量控制的调查问卷
        2.3.2 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质量控制的运行表现
    2.4 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质量控制的问题分析
        2.4.1 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2.4.2 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质量控制问题的根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质量控制的改进方案设计
    3.1 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质量控制的改进原则与目标
        3.1.1 质量控制改进的基本原则
        3.1.2 质量控制改进的基本目标
    3.2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质量控制改进
        3.2.1 生命周期理论与安保服务外包质量
        3.2.2 安保服务外包生命周期质量控制的改进思路
    3.3 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接洽质量控制的改进方案
        3.3.1 实施外包准入管理
        3.3.2 增加合同条款设计
    3.4 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运行质量控制的改进方案
        3.4.1 严控校园内外巡视
        3.4.2 加强应急预案建设
        3.4.3 更新电子设备配备
        3.4.4 提升服务人员素质
    3.5 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反馈质量控制的改进方案
        3.5.1 监控关键环节运行
        3.5.2 完善服务考核方式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质量控制改进方案实施
    4.1 质量控制改进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4.1.1 理念保障
        4.1.2 文化保障
        4.1.3 制度保障
    4.2 质量控制改进方案实施的有效性测评
        4.2.1 有效性测评体系的构建
        4.2.2 有效性测评结果的分析
    4.3 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
        4.3.1 改进方案的成功经验
        4.3.2 质量控制的持续完善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质量控制调查问卷
附录2: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质量控制访谈提纲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如何做好现阶段高校保卫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高校保卫工作的几点思考[J]. 王健. 大学, 2021(33)
  • [2]XX培训学校班主任绩效考核研究[D]. 丁瑜.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平安校园”建设视角下高校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 邱浩.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02)
  • [4]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研究[D]. 方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对策研究 ——以成都地区部分高校为例[D]. 范晓梨.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6]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D]. 马琳琳.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7]M高校应急预案建设研究[D]. 莫燕银. 暨南大学, 2019(02)
  • [8]关于加强高校校园安全保卫工作之探讨[J]. 董博. 青春岁月, 2019(05)
  • [9]高校安保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基于四川省部分高校实证调研[D]. 代丽.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10]H大学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质量控制研究[D]. 郎涵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现阶段如何做好高校保护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