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美国民主——读《美国政府导论》的感想

真假美国民主——读《美国政府导论》的感想

一、亦真亦假的美国民主——读《美国政府简介》有感(论文文献综述)

孟雨馨[1](2021)在《中美政府疫情信息公开比较研究 ——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山珊[2](2020)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失实》(节选)英汉翻译报告》文中研究指明该翻译项目的原文本节选自《失实:注意力市场、错误信息及操纵》(Reality Lost:Markets of Attention,Misinformation and Manipulation)一书的前四章。该书主要揭示了注意力市场中的错误信息和媒体操纵行为,并指出这些因素损害了个人利益和民主发展。笔者以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指导,对原文本进行分析、翻译,对译文进行校对。从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出发,本翻译报告分别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对翻译案例进行分析,采用多种翻译策略和方法,并进行整合,力求达到“多维适应性选择转换”。笔者在语言维层面注重英汉语言差异,通过选词法、主被动转换、分译、词序调整等实现语言形式上的转换,在文化维层面通过采用汉语四字结构、给文化负载词加注传递文化内涵,实现跨文化交流的转换,在交际层面通过增译、正反译等填补逻辑空缺和隐含信息,实现翻译的交际功能。在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的指导下,该翻译报告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同类型文本提供借鉴意义和相关翻译方法参考。本翻译报告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此翻译项目的内容、研究方法、目的及意义;第二章简要描述翻译过程;第三章阐述本报告采用的翻译理论基础,即生态翻译学理论;第四章主要梳理了原文本的语言特点、文化特点和交际特点;第五章从“三维转换”层面对重点案例进行分析;第六部分为该报告的总结,主要指出该研究的主要发现、不足之处及建议。

王颖[3](2020)在《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爱迪生发明了“活动电影放映机”,电影业的初创和发展就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从那一刻起,电影同科学就深刻交织,无法割裂。好莱坞作为全球商业电影产业巨头,留给了科学家很重要的银幕空间。银幕后是科学家为理论科学进步、技术革新做出的反复验证和试验,银幕上是一位位栩栩如生的科学家形象。无论是记录历史上现实科学家的科学家传记电影,还是表现虚构的科学家的科幻电影,都为传播科学理念和帮助树立科学价值作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从而在文化交流和科学传播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本文以好莱坞电影银幕上呈现的科学家为研究对象,从历时的角度梳理好莱坞科学家电影的演变,从共时的角度分析好莱坞电影中科学家形象对公众理解科学的影响。论文的核心在于考察好莱坞电影如何通过其特定的制作渠道、拍摄角度和文化视点,借助其庞大的资金、技术、规则、市场运作和传播渠道的影响力,进而影响科学家形象在科学传播中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价值,又是如何通过其独特的媒介作用解构和重构科学家形象以及阐述他们的科学理念,从而达到体现科学价值与传播科学文化的目的。本研究结合电影摄制背景、科学家传记、新闻报道等文献资料,对好莱坞电影历史上的主要科学家形象进行总体归纳和个案分析,从身份认同、角色扮演、性别差异、现实虚构等多种维度对人物进行考量,从内容上进行印证。论文同时注意结合受众对电影和科学家的理解,深入探究好莱坞从其特定角度塑造某个或者某类科学家形象的历史和意识形态原因,力求做到更为辩证地、更为完整地、更为历史化地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以期超越电影二维屏幕的“平面化”局限,从而“立体化”地认知银幕和现实中的科学家的“共生映像”。本文共分六章,从理论概述总起整篇论文,然后结合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详尽的案例分析,最后总结归纳,提出本论文所具有的实践意义。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对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综述有关好莱坞科学家形象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本文的研究进路,指出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提出解读电影文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章,对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进行一般概述总论。界定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分析最终呈现在银幕上的科学家的形象受到的制约因素。通过对138部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演变过程的梳理,概括好莱坞电影对科学家形象建构运用的策略与手段。演员是呈现银幕科学家形象的角色诠释者和最终实践者,本章专列一节分析演员通过角色扮演从而建构科学家形象的心路历程。第3章,通过分析好莱坞电影中的现实科学家形象的典型案例,划分好莱坞电影所树立的科学家银幕形象的类型。现实科学家的“刻板印象”是好莱坞电影历史上影响甚广的形象标准,“圣人科学家”一度成为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科学家的普遍脸谱,而随着时代的演变,越来越多的银幕上的科学家突显了更多的人性光辉,因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的经典科学家形象得到了观众的认同和接受。在银幕形象与原型参照中,科学家形象鲜明地表现出“好莱坞化”的一面。通过科学家现实性和电影艺术性的对比,总结得出现实科学家形象在形象调整和呈现变化中对受众的不同影响力和强化效果。第4章,作为现实的科学家在电影中的形象的呈现的延续讨论,以电影《居里夫人》为例,参照相关史料,分析了对男权科学界带来巨大挑战并得到肯定的女性科学家居里夫人在银幕上的呈现,显现了好莱坞电影在呈现女性科学家方面的性别文化维度。同时参照既是好莱坞影星又是发明家的海蒂·拉玛在科学界获得身份认可的艰难历程,结合海蒂·拉玛的人物传记纪录片,突出好莱坞在性别上对科学家形象建构的重要影响和制约。第5章,从跨文化的角度解读好莱坞电影中呈现的邪恶派虚构中西科学家的形象,分析了科学狂魔的形象特点,阐述虚构科学家和现实科学家的距离,以及好莱坞电影如此呈现的原因和对受众的影响。第6章,结语部分从全局对好莱坞电影中建构的科学家形象进行总体类型和特征归纳,从电影对公众理解科学的实践意义上突显本篇论文分析的立足点以及实践意义所在。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1.无论哪种好莱坞科学家电影类型,电影中的科学往往或者必然是当时科学技术特定阶段和科学思想发展的产物,电影对科学知识的合法性的传播面临着挑战,电影所呈现的科学家的可信度影响着受众对科学家电影的理解。2.受众对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的接纳度反作用着科学家形象的进一步塑造。3.在科学普及和教育中正确导入有关科学家的电影能够强化教育和传播效应。因此,描绘科学家形象的电影在反映科学家群体这个社会成员团体时,必须将其融入社会背景中,突破其刻板模式化印象,无论是呈现正面、或反面的,现实的、或艺术层面虚构的科学家形象,都要考虑到引导公众理解科学的传播任务。

卢姗[4](2019)在《谎言之中的真相——历史文化语境下的越南战争》文中认为1975年结束的美国与越南之间的这场战争是后现代主义视域下一场全方位的战争。它不仅出现在国家意识形态的宣传中,也不断地在新闻报道、影视文化和文学文本中大量呈现。那么这场历时之久的战争是如何走进美国公众的视野进而成为整整一个时代的文化印迹呢?笔者将从政府意识形态宣传中的战争、新闻报道中的战争、影视文化中的战争和文学里的战争等四个层面来全面剖析到底什么才是一场真正的越南战争,揭开谎言之中的真相。

稂建中[5](2019)在《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语曾经是偏安于世界一隅的一个欧洲岛国的民族语言,它在短短几个世纪里从不列颠出发,遍布“日不落帝国”,进而发展成为如今的国际通用语。英语及其承载的文化留给人们一笔具有全球价值的财富,这笔财富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通过英语教育得以传承和发展。本文基于历史视角,在社会话语理论框架下,运用历史研究、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系统地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具体地说,在回顾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地位确立这一背景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文化殖民”和“全球化视野”等主要特征,并探讨其教育价值和历史局限性。英国“现代英语”(Modern English)是在“古英语”(盎格鲁-撒克逊语)和“中世纪英语”的基础上,经过漫长历史时期的“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发展而形成。“现代英语”始于16世纪,具体界定是:1500-1800年间为“早期现代英语”时期,1801年至今为“晚期现代英语”时期。本文聚焦16-19世纪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由六部分组成,除了绪论和结语外,还有五章。第二章是背景分析,探究“现代英语”教育如何在英国得以兴起。第三、四、五章分别从不同专题角度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第六章是对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总体评价。具体而言:第二章主要从英格兰民族国家的建立、民族文学的发展和民族语言的形成等方面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背景。随着民族国家的建立,英语取代法语,由老百姓的语言提升为官方语言;民族文学的发展将英语由生活语言转变为文学和学术语言;英语自身的规范化发展,促进了“现代英语”的形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驱动以及语言学家的贡献综合地为“现代英语”教育的兴起准备了条件。第三章重点探析16世纪之后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通过梳理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近代英语教育政策和不同层次的英语教育,以及外来移民的语言规划和语言教育政策,发现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致力于提升民众识字能力的同时,试图通过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和民族同化提升民族意识、重构少数族裔民族身份、培养民族和国家认同,从而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性。第四章重点探析17世纪之后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文化殖民特性。英国殖民地英语教育伴随着其海外贸易、传教和殖民统治的步伐,在殖民早期采取语言和文化同化政策,致使本地语教育和本地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在殖民晚期调整其语言教育政策,通过英语教育培植本地精英阶层(如印度),或构建英国化主流社会阶层(如北美、澳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殖民地社会结构和文化身份重构,使殖民地英语教育呈现出鲜明的文化殖民特征。第五章针对18世纪末及19世纪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全球化视野,基于福柯的话语理论分析英国社会不同话语主体权力关系,阐释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影响因素。在不同时期,英国的语言政策从民族同化逐渐走向文化宽容,语言教育政策从单语走向双语或多语教育并存;同时,由于英国文化多重特质的影响,“现代英语”教育在全球化过程中更加重视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从而呈现出文化转向的突出特征。第六章从语言文化教育、民族身份教育和国家发展战略等维度对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局限性进行反思。在语言文化教育维度,“现代英语”教育体现出语言与文化传播的重要价值和偏重语言形式和工具性作用、过分倚重社会力量等特点;在民族身份教育方面,“现代英语”教育对英国本土民众的社会身份、文化身份和公民身份建构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体现民族身份的统一性,同时它对海外殖民地民众的英国化和本土化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体现了民族身份的多样性;在国家发展战略维度,在王国、大英帝国和英联邦不同历史时期,“现代英语”教育均发挥着重要的战略作用。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历史变迁研究对我国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规划、语言政策以及语言教育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认为,国家语言规划应符合话语主体社会关系和国家战略,国家语言政策应尊重话语主体社会身份和民族身份认同,国家语言教育政策也应有利于知识与信仰体系重构和跨文化交流。

谷伟[6](2019)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公共政治的重塑 ——乔纳森·弗兰岑悲剧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化政治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代美国文坛,乔纳森·弗兰岑是堪与唐·德里罗、E.L.多克特罗等前辈文坛巨匠相比肩的年轻一代小说家。作为悲剧现实主义文学的倡导者,弗兰岑在创作中借助人物动荡的生存体验来折射宏观社会文化危机,培植穿透虚幻表象洞悉复杂现实的认知潜能。中后期代表作《纠正》《自由》与《纯洁》引爆了读者的抢购狂潮,获得批评界的高度关注。然而,三部小说在捕捉公众集体想象的同时,也遭到一些学者的批评,认为弗兰岑政治意识的锐度在减弱。这些批评声音所固守的是后现代主义立场,默认小说的能动性在于激进的形式实验,认为复归描摹家庭生活的现实主义就是向霸权投诚。而且,多数批评局限于单一小说文本,既无法立体呈现弗兰岑的创作全貌,亦使小说值得挖掘的文化政治维度无法获得充分讨论。据此,论文聚焦《纠正》《自由》与《纯洁》三部作品,细致分析弗兰岑对当代公共政治危机不同侧面的表征,挖掘其对重振公共领域的反思,勾勒弗兰岑中后期创作的主旨脉络,揭示其强烈的文化焦虑和时代关注,全面呈现其深层的文化政治意识,展现悲剧现实主义的核心理念。论文从文化研究的跨学科视野入手,在对小说进行贴合文本语境的具体阐释中,借鉴诸多当代理论家的思想锋芒,包括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认知图绘理论、大卫·哈维的空间正义理论、劳伦·勃朗特的情感依恋思想、贝尔纳·斯蒂格勒的技术哲思、哈特与奈格里的诸众理论等,透过理论洞见来赋予论文更为深入的剖析视角。论文全篇共分五个部分,包括绪论、主体三章与结语。第一章(绪论)勾勒了弗兰岑的创作生涯,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探究了各时期的学界评论重心,归纳了对悲剧现实主义小说文化政治维度的理解缺憾。在对悲剧现实主义进行认知图绘的基础上,绪论指出论文旨在捕捉弗兰岑文学创作的总体脉络,聚焦其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公共政治的反思,随后概述了论文的结构框架。第二章从《纠正》对技术消费主义的批判入手,分析了晚期资本主义超空间中公共政治的衰微困境与重振策略。本章重点讨论了生物精神病学诊疗机制的物质主义逻辑,指出其摧毁了主体的内在世界,进而破坏了认知定位能力与共同体视野。《纠正》中的兰伯特夫妇及其三个子女的生命都以不同方式被吸纳到技术消费主义的霸权宰制中。弗兰岑通过再现兰伯特一家摆脱技术消费幻象的挣扎历程,指出抵抗霸权需要重拾历史意识,恢复生命存在的故事时间深度;重塑认知定位,洞悉个体动荡苦难与集体福祉保障的瓦解密切相关;重构社群意识,构筑他者关爱的“情感空间”,形塑扞卫集体福祉的至善共同体。第三章从《自由》对美国政治势力的全谱分析入手,探究了新自由主义霸权下的公共政治危机。《自由》以帕蒂与沃尔特夫妇、好友理查德、儿子乔伊等人物的爱恨离合为主轴展开叙述。小说中诸多人物受到新自由主义霸权的深刻影响:或如沃尔特等自由主义者投身“士绅化”等基于身份政治的文化抗争,却因白人精英身份,落入多重结构困境;或如理查德等文化左派诉诸朋克亚文化的对抗实践,却囿于激进颠覆的边缘立场,日益孤立大众;或如帕蒂与儿子乔伊受到右翼势力的情感操控,执着依恋物欲自由观,无视日常生活的苦难。藉由再现人物的霸权抗争,弗兰岑指出重振公共政治需要重塑认知图绘,洞悉新自由主义摧毁集体福祉的扩张逻辑,把握多元资本权力关系的聚合点;重拾历史意识,回溯美国自由共识中的非理性威胁,顺势把握自由信仰的另类策略;重整扞卫共同性的诸众联盟,摒弃无效的激进边缘立场,藉由爱来构筑共同体意识,进而统合奇异多元的诸众力量。第四章从《纯洁》对生命权力的反思入手,探究了数字资本霸权的公共政治危机。小说藉由女孩碧普找寻生父的历程,逐步揭开碧普父母与以阿桑奇为原型的网络揭秘英雄安德烈亚斯·沃夫的复杂纠葛,再现了资本主义藉由数字技术重构意识感知与精细调控人口的生命宰制。此外,小说分别从伦理与心理机制溯源,揭示出数字网络生命宰制与资本权力扩张的伴生关系,探究了数字网络对公共领域的巨大破坏力:一方面透过建构虚拟安全幻象,数字网络摧毁了个体基于他者认同的社会人格身份,消解了复杂现实和深度交流;另一方面透过操控物性持存工业体系,数字网络宰制了传承世代经验象征符码的前个体储备,破坏了“个性化”进程,在摧毁主体独一心理结构的同时,消弭了多元包容的至善共同体。通过对碧普走出虚拟安全幻象的曲折探索,弗兰岑指出重振公共政治需要重塑历史意识,洞悉技术理性架空人类的启蒙辩证法逻辑,把握数字资本瓦解国家政治架构的趋势;重构认知定位,建立认知数字资本权力的微缩模型,揭示权力运作的对立框架来悬置权力机制;重建社群意识,推动大众透过思辨来洞悉数字资本宰制生命的危机,进而直面社会现实和人际交往,敞开创造新世界的行动潜能。第五章(结语)探究了悲剧现实主义小说的能动性,指出弗兰岑意图重塑卢卡奇论及的“总体性”意识。在《纠正》《自由》与《纯洁》中,弗兰岑从多维度把脉诊断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复杂症候,在不同时期聚焦了公共政治危机的不同重心,持续调整和完善认知图绘、历史意识与社群连接的行动策略,旨在总体把握资本系统的错综现实,寻求重振公共政治的良方。

林懿[7](2019)在《“伟大传统”的继承者:战后人文主义论争中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女作家》文中研究表明无论在哲学、艺术、科技抑或政治领域,人文主义都是西方现代文明的中流纸柱。它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个围绕人作为出发点和终极关照的元伦理视角,并以具有理性和自由意志的主体性概念为基础,在抽象普世与微观个体两个层面设计并追求理想的人类生活和人性发展。人文主义为西方现代文明以至整个人类文明贡献了极为辉煌的成就。然而,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方思想界,人文主义却变成最具争议与分裂性的概念之一。它引发了一系列愤怒的争吵,人文主义的声誉也一落千丈。战后西方人文主义受到的冲击可用三个标志性节点进行划分。首先,是二战结束的岁月对大屠杀暴行·所进行的关于人性与西方文明的伦理反省。当时极具影响力的萨特存在主义哲学对传统人文主义的“本质主义”倾向发起攻击,但在另一方面,萨特哲学又将人文主义中的个体自由、理性、自主意志和个人责任推向最高点。接下来的一轮人文主义冲击是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以法国(/欧陆)理论界为大本营的层出不穷的“反人文主义”思潮对人文主义立场进行清算。最后是从上世纪末起、以“9·11”事件为分水岭的世界政治格局变迁和科技发展。它们激发的对全球人类生存状况的重新想象给人文主义带来新的挑战。人文主义遭遇的猛烈攻击带来的影响波及西方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而文学和艺术研究领域由于其在人文主义发展史中的特殊地位,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其中,自由人文主义诗学原则下的英国小说“伟大传统”由于其人文主义的深层立场以及它与人文主义人性观相适应的现实主义形式风格,在战后西方文坛中逐渐陷入困境。面对层出不穷的反人文主义挑战和针对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的批评,本论文中的三位女性小说家——艾丽丝·默多克,玛格丽特·德拉布尔和扎迪·史密斯——依然通过严肃深沉的思考,有意识地坚持了人文主义的基本立场并在创作中维护和继承了自由人文主义的文学观。她们还在人文主义受剧烈冲击的大背景下,坚持以人文主义立场为出发点来探查战后西方社会和人类生存状况的症结和出路,体现出人文主义者的社会担当和人性关怀。默多克(Iris Murdoch 1919-1999)是战后崭露头角的第一代自由人文主义小说家。她首先通过与萨特的人性观、文学观和自由主义观对话,恢复了与人文主义关系紧密的现实主义小说在思想与道德哲学方面的重要性。接着,默多克借助她的内向性道德哲学,努力恢复古典人文主义对整全人性的培养和教化作用。她的关注人物内在意识生活的小说有力地维护了与激进自由主义相对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社会文化观和人性观念。她的道德人文主义为战争暴行之后西方世界的道德反思提供了与存在主义的激越态度完全不同的古典化理解思路。在后期的神秘主义转向中,默多克对人文主义的批判又进入最深层,指向一种“超人文主义”的中间立场。不过,即便在人文主义批判的最深层和最激进处,默多克也没有偏向传统宗教神学和当代学者所称的反人文主义立场。她的晚期神秘主义立场可被视为一种被大幅度修改的人文主义:它携带着默多克在漫长的中前期发展而来的人文主义关怀,又同时指向超人类世界的开阔而神秘的“善”之真理。德拉布尔(Margaret Drabble 1939-)曾师从利维斯,她成长于一个更为平稳的社会氛围里,可被视为战后英国第二代自由人文主义小说家。德拉布尔始终从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学传统中展开她对英国自由人文主义的当代思索。她的早期小说聚焦女性特有的身心体验(特别是母性体验),在客观上推动了女性主义事业的发声与传播,同时也帮助过往被忽略的女性生活作为具有独特价值的一种人性经验进入到人文主义的关照之下,并给后者带来新的启发。中后期德拉布尔小说在人文主题上的拓疆则与利维斯按从窄到宽的路径发展起来的关注“个体、文化、(异)文明”的英国小说人文传统正相契合。德拉布尔笔下的人物从人文主义人性化(个性化)、反人文主义分裂状态到人文主义主体重构的变化路径勾勒了作家对现实主义人文传统遭受的攻击所经历的逐步了解、积极应对并最终超越的过程。默多克早早就认识到、自己却没走上的那种“包含一切人与一切事”的光辉丰盈的小说道路,德拉布尔一直在尝试着走下去。她的作品在反人文主义思潮最盛的时期为英国自由主义文学传统赢得了一例宝贵的实践延续,其中蕴含的人文主义启示尽管没有被付诸于体系化的理论建树,却与默多克、列维纳斯等人在战后开展的人文主义哲学思辨形成了较强的可通约性。史密斯(Zadie Smith 1975-)在“9·11”爆发之前的写作或许还不介意接近后现代反讽精神和反人文主义的哲学思想,甚至乐意去触碰尼采这一自由世界的异质话语。然而到了后“9·11”时期,史密斯在小说和评论文章里体现出来的严肃性和自由人文主义色彩则没有人能够怀疑了。随着史密斯近二十的创作生涯发展和学界对她认识的加深,史密斯与德拉布尔和默多克等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前辈作家的承袭关系也越发清晰。在“9·11”之后全球政治格局变迁和社会心态的变化中,史密斯的创作实践不仅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包容性和自我修进潜力,也表明了具有“超政治”惰性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同样能够在关键时期以积极姿态维护其自由、平等、民主的信念。她通过《白牙》《论美》等主要小说作品传达出的社会文化立场对英国自由人文主义传统的进行了再想象,并且把这种关注人性情感联结、微观个人自由空间和真实生活体验的传统“升级”到了新的世界背景中。她的立场可被视为一种“新自由人文主义”。在小说形式技法上,利维斯、瓦特等人所阐发的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传统在史密斯身上得到了重新“问题化”的机会并获得了新的内涵、拓展了形式技法的疆域。史密斯的小说创作还帮助发展了“后现代现实主义”这一新型小说形式风格。对绝大多数西方学者来说,他们对人文主义基本观念的攻击主要出于对它的失望幻灭之情,认为它没有能够守卫它所强调的人性理想和它所展望的自由、平等、合乎人性的人类社会理想,但他们却并不是在根本上反对人文主义的这些人文理想。本论文所论述的三位女作家面对反人文主义者们各种激烈的批评观点时,均表现出开明理解的态度。她们积极回应借鉴反人文主义风潮的可取部分,并对传统人文主义进行建设性的批评与改造。但与此同时,她们更是发挥才智与反人文主义风潮针锋相对,或是指出其弱点和误区,或是巧妙地将其纳入更广义的人文传统之下,最终三人都清晰地表明她们的人文主义立场。她们对人文主义立场的坚持从来不是不容异见的、或是完全没有自我怀疑的,但她们终究将这些迟疑、动摇、虚心接纳、再思索、重新肯定人文主义立场的过程融入了她们更为地道的人文主义处世态度之中。但是,对于根本上意在摧毁人文主义人性价值的观念体系,如法西斯主义、恐怖主义、非人性的意识形态划分等,三位作家都表现出毫不犹豫的、无条件的抗争态度。“伟大传统”为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贡献了小说领域里最具典范性的艺术准则和一批最成功的实践成就。在英国的历史文化土壤中,“伟大传统”所表现的这种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又与作为社会政治观念的英式自由人文主义立场密切关联、甚至合而为一,这又使得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小说家们的写作具有十分特殊的“英国脾性”。相对于追求纯粹的美学效果,“伟大传统”下的小说创作更注重对个体意识的关注和对社会问题的担当,并在文本中努力促成微观的自主个体与宏观的社会环境之间的平衡互动。此外,“伟大传统”本身对小说形式技法的多样性就持一种较为开明的态度。对本论文探讨的三位作家而言,“伟大传统”是变化、发展和延续的,它并不是处在奄奄一息的末尾,而是从利维斯为其命名时才刚刚开始获得完全自觉的艺术意识。

许萌[8](2019)在《晚清文学中的公使形象 ——以张荫桓、洪钧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晚清公使是中国近代较早睁眼看世界、体验域外生活的重要群体,在他们的奏折、电函、日记和诗文中记载了很多关于西方的科技文化与异域风情,而这些文字和实录所承载的新变,对晚清社会的启蒙与变革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推动力量。因而无论是从社会地位、影响力,还是从其对晚清社会、晚清文学的折射来看,他们自身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与独特魅力。本文以晚清文学中的张荫桓、洪钧形象为考察对象,以晚清时期的历史文本与文学文本为依托,在梳理、细读两类文本的基础之上,从文史结合的维度比较二人形象在不同文本中的书写异同,探寻公使形象从历史到文学的发展轨迹与衍变过程。在解读文本的同时,拟运用小说叙事学、文学社会学以及传播学等理论知识进行阐释,分析造成公使形象发展衍变的原因,进而借助二人形象的传衍探究其背后的社会心理及历史文化变迁。论文结构上分绪论、正文、结语、附录四个部分。绪论阐释了张荫桓、洪钧二人作为晚清公使形象的典型价值与意义,对其相关文史资料进行总结整理,作出研究述评。正文则分为三部分,首先从晚清史料与实录入手,从多种历史文本中梳理张、洪二人的经历、事迹,对历史中的人物形象作一个基本的勾勒与判断;其次对晚清文学作品中与张、洪相关的文学文本进行分析解读,从不同的文学体裁出发对二人形象的深度和广度作出有益的探索与开拓,打破前人对张、洪文学形象单一性、片面性的看法与认识;最后在前文的基础之上,分析张、洪形象从历史文本到文学文本的发展衍变过程,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的成因,分别从创作主体的态度与目的、叙事因素等进行横向分析,从晚清传播环境和大众心理进行纵向考察,致力于从主、客观两方面探究人物形象的衍变。并以张、洪两位典型公使的形象研究为个例,对整个晚清公使群体、晚清社会文化予以烛照,引发对中西交流以及晚清文学过渡性特质的思考。结语对本文的写作思路、主要内容、重要论点作出概括总结,在展现本文的思想主旨之时,点出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同时也对不足之处作出说明,提出一些研究中的思考。附录内容主要以张荫桓、洪钧二人为中心,将与其相关的史料、实录与文学作品一一呈现,以备考索。

杨家琪[9](2019)在《后真相视角下政府公信力问题与提升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后真相一词被《牛津词典》评选为2016年的年度词汇,成为时代的定义词。《牛津词典》将其解释为个人情感与信念相比于事实真相更能影响民意的形成与走向。本文将其定义为由于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与公众心理的变化,真相变的难以辨别,信息介于真实和虚假之间不断反转,迅速被淹没,导致情感态度偏向、价值取向、既定认知成为获取和构建信息的有效方式和客观性评判标准。后真相具备相对性、情绪性与速溶性三大特征,形成的现实基础在于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兴起以及社会结构转型引发的深层次矛盾,并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具体表现为依托于热点事件、情感化和社交化三大方面。对此,本文试将后真相与政府公信力建立联系,研究后真相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给政府公信力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后真相视角下政府公信力面临的问题以及原因,并就此提出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针对性建议,以期丰富政府公信力的研究视角与理论基础。本文的研究逻辑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首先分析政府公信力与后真相之间的相互联系,本文认为后真相给政府公信力既带来机遇又带来了挑战,一方面考验了政府的治理智慧,另一方面则威胁了政府的公共治理实践。其次,选取总结近年来发生明显具有后真相特征的公共事件,通过案例分析后真相现象给政府公信力所带来的现实问题,包括网络舆论危机频发侵害政府公信力、虚假信息广泛传播损害政府声誉、标签化政府造成塔西佗陷阱。同时,分别从政府、媒体、公众三个层面分析了后真相视角下政府公信力面临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政府方面存在新媒体舆论引导思维尚未确立、政务新媒体回应工作存在失当,媒体方面存在官方媒体把关人功能弱化、社交媒体缺乏自律与监管,公众方面存在媒介素养与理性判断能力不足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后真相的具体症候,分别从提升政府公信力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和政府、媒体、公众所应采取的具体路径两个方面提出破解后真相视角下政府公信力面临的问题,实现政府公信力有力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李琳[10](2019)在《虚实结合与协同治理:我国网络暴力治理路径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世纪后期以来,全球处于后工业时代的历史转型期,网络的崛起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以网络为特征的网络社会的形成,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自主交流的平台。但是,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网络世界的匿名性、去中心化等特征,使侵犯公民私权的网络暴力愈演愈烈,破坏了社会发展的规则基础和道德建设。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网络暴力的治理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难题。网络暴力所产生的影响已经映射到现实社会,并对现实社会的人造成伤害。此前,网络暴力主要由政府主导管控,但是显然由政府单一主导的治理模式并未使得网络暴力发生的频率有所下降,所以,我们需要探索新的治理模式。文章将从网络暴力的概念和相关理论叙述,分析我国网络暴力的起因、危害及网络暴力治理的障碍性因素,结合网络暴力的典型案例和国外先进的治理经验,以协同治理理论为基础,主要从治理主体和治理方法的层面入手,以法治中国为依托,提出治理网络暴力要发挥多元主体和多样手段虚实结合的力量,加强网络暴力的治理,以降低网络暴力对社会的危害,强化网络生态环境的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加快网络暴力综合治理体系建立的步伐。

二、亦真亦假的美国民主——读《美国政府简介》有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亦真亦假的美国民主——读《美国政府简介》有感(论文提纲范文)

(2)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失实》(节选)英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Ⅰ Introduction
    1.1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2 Research Method
    1.3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Chapter Ⅱ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Translation
    2.2 In-Translation
    2.3 Post-Translation
Chapter Ⅲ Theoretical Basis:Eco-Translatology
    3.1 The Development of Eco-Translatology
    3.2 Major Concepts of Eco-Translatology
        3.2.1 Translation a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3.2.2 Three-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
    3.3 Applications of Eco-Translatology
Chapter Ⅳ Analysis of Reality Lost
    4.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s and the Selected Text
    4.2 The Textual Analysis
        4.2.1 Linguistic Features
        4.2.2 Cultural Features
        4.2.3 Communicative Features
Chapter Ⅴ Case Study 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
    5.1 On the Linguistic-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
        5.1.1 Diction
        5.1.2 Voice Shifting
        5.1.3 Division
        5.1.4 Inversion
    5.2 On the Cultural-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
        5.2.1 Adoption of Four-Character Phrases
        5.2.2 Annot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5.3 On the Communicative-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
        5.3.1 Amplification
        5.3.2 Negation
Chapter Ⅵ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6.2 Limitations and Further Suggestions
Acknowledgements
References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3)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动因及意义
    1.2 科学家形象以及科学家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形象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及论文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思路与框架
第2章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的一般概述
    2.1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的相关要素
        2.1.1 科学家以及科学家形象概念的界定
        2.1.2 影响科学家银幕形象确立的好莱坞电影运作机制和社会环境
        2.1.3 科学家形象的建构立场
        2.1.4 科学家形象的建构策略
    2.2 西方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回顾:世界史角度
    2.3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分期和变迁综述:好莱坞电影史角度
        2.3.1 20 世纪流行的疯狂科学家高潮
        2.3.2 20 世纪30-40 年代:基于现实科学家生活的电影平息疯狂科学家的高潮
        2.3.3 20 世纪50-70 年代,电影多样性下的战后反思和冷战思维下的科学家形象
        2.3.4 20 世纪80 年代始:成熟的科学英雄形象的兴起
        2.3.5 20 世纪90 年代始,“人性回归”:温情的科学家形象的出现
        2.3.6 21 世纪:科学大背景下的大制作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
    2.4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塑造:演员理解科学家的角度
    2.5 形象塑造与形象差异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现实中的科学家的形象建构案例分析
    3.1 现实中的科学家银幕形象历史沿革
    3.2 典型性归纳与个案分析
        3.2.1 刻板印象的树立
        3.2.2 人性体现的融入
        3.2.3 走进科学家心灵
        3.2.4 科学家的合作形象
        3.2.5 文化冲突中的科学家形象
        3.2.6 有争议的科学实验中的科学家形象
    3.3 电影中呈现的现实科学家和科学家原型的参照
        3.3.1 《伟人爱迪生》中的圣人印象
        3.3.2 好莱坞化的爱因斯坦
        3.3.3 《美丽心灵》离现实中的纳什的心灵有多远?
        3.3.4 《模仿游戏》对现实中图灵的模仿成功了吗?
        3.3.5 《知无涯者》观众不知道的拉马努金的一面
        3.3.6 《自闭历程》面对的挑战:呈现当代在世科学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女性科学家形象的建构
    4.1 女性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分期及形象演变回顾
    4.2 个案分析
        4.2.1 居里夫人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呈现
        4.2.2 海蒂·拉玛:从好莱坞影星到发明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虚构的科学家形象建构
    5.1 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呈现
        5.1.1 西方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典型:弗兰肯斯坦
        5.1.2 东方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典型:傅满洲
    5.2 痴迷狂魔科学家的呈现:数学家麦克斯颠倒的数字人生
    5.3 对新一代科学家心灵救赎的关注:电影《心灵捕手》
    5.4 对未来科学家形象的展望:《漫威动画》系列
    5.5 虚构科学家形象的特点以及现实和虚构的形象差异
    5.6 本章小结
第6 章 结语
    6.1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之归纳
    6.2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建构之科学传播意义与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1:图目录
附录2:文中出现的主要人名译名对照表
附录3:文中出现的部分电影在各大媒体上的译名一览表
附录4:100部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统计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和学术活动
致谢

(4)谎言之中的真相——历史文化语境下的越南战争(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家意识形态中的越南战争
二、新闻报道中的越南战争
三、影视文化中的越南战争
四、文学叙事里的越南战争

(5)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英语史和英国英语教育研究
        二、影响英国语言教育的要素研究
        三、语言规划、语言政策及语言教育政策研究
        四、国内外研究评析
    第四节 概念界定
        一、古英语、中世纪英语与现代英语
        二、语言与语言教育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六节 研究的理论视角
        一、话语理论
        二、英国语言教育话语分析
第二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民族国家的建立
        一、从族群到民族王国
        二、从民族王国到民族国家
    第二节 民族文学的发展
        一、民族文学的发端
        二、民族文学的奠基
    第三节 民族语言的形成
        一、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古英语
        二、中世纪英语
        三、现代英语
    第四节 “现代英语”教育的兴起
        一、文艺复兴的影响
        二、宗教改革的驱动
        三、语言学家的贡献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
    第一节 作为英格兰民族语言的英语教育
        一、英格兰的英语教育政策
        二、英格兰的英语教育
    第二节 作为威尔士和苏格兰通用语的英语教育
        一、威尔士的英语教育
        二、苏格兰的英语教育
    第三节 作为英国移民第二语言的英语教育
        一、英国移民的主要来源
        二、英国移民的语言规划
        三、英国移民的语言教育政策
    第四节 “现代英语”教育民族特性的体现
        一、英格兰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
        二、威尔士和苏格兰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同化
        三、英国移民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身份重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文化殖民
    第一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本族语教育的冲击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第二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三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全球化视野
    第一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社会语境
        一、基于话语理论的英语教育要素分析
        二、影响英语教育全球化发展的话语主体
        三、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发展的话语秩序
    第二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政策调整
        一、民族同化的语言教育政策
        二、文化融合的语言宽容政策
        三、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多语政策
    第三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文化转向
        一、文化概念与英国文化的特质
        二、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的文化使命
        三、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的文化特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局限
    第一节 作为语言文化教育的重与轻
        一、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社会文化特性
        二、“现代英语”教育的社会文化特征与功能
        三、“现代英语”教育作为语言文化教育的反思
    第二节 作为民族身份教育的得与失
        一、语言文化与身份建构的关系
        二、英国本土“现代英语”教育与民族身份建构
        三、英国殖民地“现代英语”教育与民族身份重构
        四、“现代英语”教育作为民族身份教育的反思
    第三节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成与败
        一、语言教育作为一种国家发展战略
        二、“现代英语”教育作为英国的发展战略
        三、“现代英语”教育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反思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6)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公共政治的重塑 ——乔纳森·弗兰岑悲剧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化政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创作生涯与作品简介
    1.2 国内外弗兰岑研究综述
    1.3 弗兰岑的悲剧现实主义文学观
    1.4 研究思路
    1.5 结构框架
第二章 《纠正》:技术消费主义霸权的救赎
    2.1 深度模式消亡与认知定位困境
        2.1.1 生物精神病学的物质主义逻辑
        2.1.2 心理时间的外在空间化:精神分裂感
        2.1.3 生物精神病学诊疗的技术消费资本逻辑
        2.1.4 晚期资本主义超空间的认知困境
    2.2 主体死亡与共同体意识崩解
        2.2.1 主体之死的原因:心灵维度的抹杀
        2.2.2 临床抑郁症的羞耻感机制溯源
        2.2.3 技术消费主义的霸权宰制
    2.3 对技术消费主义霸权的抵抗
        2.3.1 恢复生命存在的故事时间
        2.3.2 重塑认知图绘
        2.3.3 铸就共同体的“情感空间”
    2.4 小结
第三章 《自由》:左翼自由派公共政治的重塑
    3.1 自由主义共识的溃败
        3.1.1 自由主义与身份政治的联盟历程
        3.1.2 士绅化进程:自由派多元文化抗争的伦理与现实冲突
        3.1.3 边缘与底层的夹击:自由派多元文化抗争的龃龉困境
    3.2 文化左派边缘抵抗策略的溃败
        3.2.1 颠覆性与真实性的文化实践
        3.2.2 颠覆性与真实性的内爆崩解
        3.2.3 后现代主义文化左派的现实危机
    3.3 右翼新自由主义社会霸权的宰制
        3.3.1 情感结构与自由观的文化变迁
        3.3.2 新自由主义对个人主义的吸纳
        3.3.3 新自由主义对消极自由观的吸纳
        3.3.4 情感依恋:情感结构宰制的深层运作
    3.4 左翼自由派的公共政治重塑
        3.4.1 形塑多元资本权力的伦理认知图绘
        3.4.2 重构自由共识的历史维度
        3.4.3 激活扞卫共同性的诸众联盟
    3.5 小结
第四章 《纯洁》:数字时代生命权力的抵抗
    4.1 数字时代生命权力的新趋势
        4.1.1 生命权力在身体规训界面的拓张
        4.1.2 生命权力在群体调节界面的拓张
    4.2 公共领域衰微的溯源
        4.2.1 公共领域衰微的外在伦理溯源
        4.2.2 公共领域衰微的深层心理机制
    4.3 数字网络霸权的救赎
        4.3.1 开启对数字网络技术的历时反思
        4.3.2 建构对数字资本权力的认知模型
        4.3.3 再创爱的平等共同体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总体性”意识的重构
    5.2 文化政治策略的能动探索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7)“伟大传统”的继承者:战后人文主义论争中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女作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
导论
    一 人文主义:历史·内涵·成就
    二 战后思想论争中人文主义遭遇的挑战与嬗变
    三 英国人文主义,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及现实主义小说传统
    四 三位英国女作家及其(自由)人文主义立场
第一章 默多克的道德人文主义
    第一节 抗击“唯我论”:与萨特存在主义思想观念的交锋
    第二节 爱若斯归来:作用于“视像”的内向性道德努力
    第三节 走向神秘主义:对人文主义深层立场的改写
第二章 德拉布尔的文学人文主义
    第一节 “女性主义是一种人文主义”:女性人物的主体塑造
    第二节 光辉灿烂的生活之路:“后现代转向”与人文主题拓疆
    第三节 主体重构与他者伦理:跨文化跨时空的人性联结
第三章 史密斯的新自由主义人文主义
    第一节 预响的警钟:《白牙》与尼采反自由主义思想的对话
    第二节 “唯有联结”:从“9·11”到《论美》的自由主义辩护
    第三节 小说形式新辩:传统风格的回归与后现代现实主义
结论
引用文献
致谢

(8)晚清文学中的公使形象 ——以张荫桓、洪钧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进展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史传与实录中的张荫桓、洪钧形象
    第一节 晚清名臣的史传叙述
        一、张荫桓:从“绝域使臣”到“罪魁”
        二、洪钧:“嗜学、通经史”的出洋状元
    第二节 日记、书信、奏稿、电函视域下的二人形象
        一、张荫桓:中西纪事与公务汇报中的“能吏”
        二、洪钧:勤勉务实而不敢任事的“庸臣”
    第三节 域外游记中的出洋使臣
        一、张荫桓《三洲日记》:使西体验与文化反思
        二、张德彝《航海五述奇》:随员笔下的“洪星使”
    第四节 社会舆论与近人评价
        一、报刊及翁同龢等人对张荫桓的评价
        二、报刊及赛金花等人眼中的洪钧
第二章 晚清文学中的张荫桓、洪钧形象
    第一节 诗文:晚清公使的“自我呈现”
        一、张荫桓:宦海升沉与诗风转变
        二、洪钧:才思精敏与学问优长
    第二节 小说:“外交大臣”的市井传奇
        一、《宦海潮》等文本:张荫桓的戏剧人生
        二、《孽海花》等小说:状元与名妓的爱情传奇
    第三节 其它文学体裁中的公使形象
        一、从晚清文人笔记管窥张荫桓、洪钧侧影
        二、《红棉叹》与《彩云曲》中的张荫桓、洪钧形象
第三章 公使形象衍变的成因及意义
    第一节 公使形象的发展衍变
        一、小说等对历史文本的继承与发展
        二、小说等对历史文本的遮蔽与异化
    第二节 公使形象衍变的成因
        一、文体创作差异
        二、形象传播差异
    第三节 文史互证:真实性与艺术性的交织
        一、历史文本与文学文本的辩证互补
        二、文学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及时代折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后真相视角下政府公信力问题与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后真相视角下政府公信力的基本理论
    1.1 公信力与政府公信力
        1.1.1 公信力
        1.1.2 政府公信力
        1.1.3 政府公信力的理论基础
    1.2 后真相
        1.2.1 后真相的概念
        1.2.2 后真相的特征
        1.2.3 后真相的现实基础
        1.2.4 后真相在当今社会发展现状
第二章 后真相给政府公信力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2.1 后真相给政府公信力带来新的挑战
        2.1.1 滋生负面政治情绪,侵蚀政治权威
        2.1.2 加速政治泛娱乐化
        2.1.3 激发政治偏见,加大政治沟通成本
        2.1.4 破坏官方媒体的公信力
        2.1.5 扰乱政治舆论生态平衡
        2.1.6 威胁网络政治参与规范化发展
    2.2 后真相给政府公信力带来新的机遇
        2.2.1 加强公众对政府监督,提升政府透明度
        2.2.2 满足公众参与主动性积极性,增强“主人翁”意识
        2.2.3 凝集社会共识,增强信任感与亲密感
        2.2.4 反映公众诉求,获得民意的有效途径
第三章 后真相视角下我国政府公信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后真相视角下我国政府公信力存在的问题
        3.1.1 网络舆情危机频发侵害政府公信力
        3.1.2 虚假信息广泛传播损害政府声誉
        3.1.3 标签化政府造成塔西佗陷阱
    3.2 后真相视角下我国政府公信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 政府层面的原因
        3.2.2 媒体层面的原因
        3.2.3 公众层面的原因
第四章 后真相视角下提升我国政府公信力的路径思考
    4.1 后真相视角下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基本原则
        4.1.1 贯彻公平共享的发展道路
        4.1.2 秉持开放包容的政治心态
        4.1.3 坚持主动真切的回应态度
    4.2 后真相视角下提升政府公信力的路径
        4.2.1 政府:维护信任,从被动走向主动
        4.2.2 媒体:传递信任,从失位走向把关
        4.2.3 公众:增强信任,从情绪走向理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虚实结合与协同治理:我国网络暴力治理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
        (一)国内相关研究
        (二)国外相关研究
    四、研究目标
    五、研究内容及本文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本文的创新点
    六、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案例分析法
        (三)比较分析法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概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网络社会
        (二)网络暴力
        (三)协同治理
    二、相关理论概述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
        (二)善治理论
        (三)多中心协同治理理论
第二章 网络暴力的表现及现实危害分析
    一、网络暴力经典案例分析
        (一)案情回顾
        (二)案情分析
    二、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
        (一)肆意蔓延的网络谣言
        (二)失控的“人肉搜索”
        (三)“正义的”道德绑架
        (四)线下恶性群体性事件
    三、网络暴力带来的危害
        (一)毁损人权,扭曲道德
        (二)引发人性冷漠
        (三)扰乱网络环境,动摇司法权威
        (四)阻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前进的步伐
第三章 我国治理网络暴力的障碍性因素
    一、治理主体单一,治理手段滞后
    二、参与主体广泛,治理意识薄弱
    三、网络平台缺少责任意识
    四、网络暴力治理的法律规范缺失
第四章 国外治理网络暴力的经验借鉴
    一、国外先进经验简介
        (一)美国
        (二)英国
        (三)日本
    二、国外先进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强化法治思想,落实依法治网
        (二)加强多方联动,促进全民参与
        (三)加强网民自律,促进行业自治
第五章 虚实结合、协同治理的路径设计
    一、“虚实结合、协同治理”及其路径优势
        (一)何为“虚实结合、协同治理”
        (二)虚实结合、协同治理的路径优势
    二、虚实结合、协同治理的具体路径
        (一)党委承担领导职能
        (二)政府承担主导职能
        (三)社会组织发挥协助作用
        (四)网络平台增强行业约束
        (五)网民依法行使参与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四、亦真亦假的美国民主——读《美国政府简介》有感(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美政府疫情信息公开比较研究 ——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D]. 孟雨馨. 西北大学, 2021
  • [2]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失实》(节选)英汉翻译报告[D]. 山珊.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8)
  • [3]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D]. 王颖.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谎言之中的真相——历史文化语境下的越南战争[J]. 卢姗. 关东学刊, 2019(06)
  • [5]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D]. 稂建中.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6]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公共政治的重塑 ——乔纳森·弗兰岑悲剧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化政治策略研究[D]. 谷伟.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9(02)
  • [7]“伟大传统”的继承者:战后人文主义论争中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女作家[D]. 林懿. 南京大学, 2019(02)
  • [8]晚清文学中的公使形象 ——以张荫桓、洪钧为中心[D]. 许萌. 河南大学, 2019(01)
  • [9]后真相视角下政府公信力问题与提升路径研究[D]. 杨家琪. 山西大学, 2019(01)
  • [10]虚实结合与协同治理:我国网络暴力治理路径研究[D]. 李琳.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真假美国民主——读《美国政府导论》的感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