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站显着性水平α值选取初探

小河站显着性水平α值选取初探

一、初探小河站显着性水平α值的选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佩青[1](2021)在《基于情境教学理论的物理模型教学研究》文中认为情境教学是指有目的地引进或设计生动、带有特定情绪色彩的、具体的场景,以实现学生的情感唤醒、意义建构和思维发展的教学。情境教学理论源远流长,自诞生之日起便不断吸引学者的研究目光。物理模型作为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抽象处理后获得的反映事物本质特性的理想表征,在高中物理教学进程中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通过梳理文献及反思教学现实发现,模型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从真实情境与建模目的出发,并利用相关知识方法对模型进行分析后再到实际情境中进行运用。情境成为了模型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情境教学理论或可为物理模型教学提供指导。因此,本研究首先就课程标准对模型教学内容标准的说明以及有关“情境”教学建议的阐述展开详细分析,并对人教版教材中的模型及教学内容进行分类梳理,以洞悉模型教学的内容编排和呈现方法。随后通过教师访谈、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实际模型教学现状,收集教学典型问题以向后续工作给予现实参考。通过研究,获得以下结论:第一,分析发现,《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情境”一词总出现频次为66,“模型”(“建模”)出现频次为75。学业质量标准从侧面表示,学生物理模型学习结果与问题解决成功与否直接相关,模型建构水平标准伴随问题情境的复杂程度依次递进。因此,情境教学理论在改进物理模型教学方面,具有一定潜力。第二,教师访谈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当前物理模型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轻视模型建构意义,价值认识淡漠;(2)搪塞模型引入过程,感性材料单调;(3)弱化模型建立历程,模型认知浅显;(4)删减模型应用过程,问题解决能力匮乏。第三,以该领域权威物理建模教学模式为参照,借助课标和教材梳理结果,提出了具体、可实施的基于情境教学理论的物理模型教学策略及物理模型教学模式。其中教学策略包含三部分:(1)建情境阶段的模型引入策略,(2)去情境阶段的模型提取策略,(3)再情境阶段的模型应用策略。教学模式包括基于情境教学理论的建模教学模式和用模教学模式。第四,在实习学校开展相应教学实践。经统计,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数据T检验显着性为0.003,呈显着性差异。因此,基于情境教学理论的物理模型教学策略和模式的使用,的确在提高学生模型意识、强化建模能力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张灿[2](2021)在《游客生态旅游感知价值对行为意向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旅游业迅猛发展在繁荣经济的同时,亦导致了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各种问题。而生态旅游是一种“低密度+高品质”旅游方式,其宗旨就是培养旅游行为主体强烈的环境危机意识和环保理念,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和谐发展。因此,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不仅迎合了全球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众人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与必然选择。随着生态旅游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涌现,其市场竞争逐渐加剧,旅游地越来越重视从游客感知价值角度出发打造旅游产品与服务,以期获得更多游客青睐。而良好的旅游体验能够引发游客积极情绪反应,赢得游客对旅游地认同、满意和忠诚,并导致良好口碑、高频次回访及重购意愿。因此,为提高研究对游客行为的解释力与预测力,本文在游客感知价值理论基础上引入计划行为理论、旅游体验理论,遵循游客“信念——态度——行为意愿”的因果和逻辑关系构建了研究框架,进而深入研究游客心理变量在生态旅游中对行为意向的影响机制。首先,结合相关文献并利用扎根理论确定了各变量及其维度,通过归纳与演绎方法阐释了理论模型概念,提出了相关假设,构建了游客生态旅游感知价值对行为意向影响机制模型;其次,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获取数据并进行了小样本测试及问卷修正;然后,大样本数据收集与统计,信度及效度分析、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验证相关假设,并分析了游客属性特征对计划行为理论各变量及行为意向各变量的影响差异,通过手段—目的链理论构建了游客生态旅游价值阶层链;最后,结合实证结果提出我国生态旅游开发政策与建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扎根理论分析将游客生态旅游感知价值划分为服务价值、设施价值、资源价值、环境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及成本价值等七大维度,将计划行为理论划分为游客生态旅游行为态度、游客生态旅游主观规范及游客生态旅游知觉行为控制等三大维度,将游客生态旅游体验划分为审美体验、情感体验及教育体验等三大维度,将游客生态旅游行为意向划分为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通过归纳与演绎方法对各变量概念进行了理论逻辑演绎及操作性概念模型建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假设并构建了游客生态旅游感知价值对行为意向影响机制理论模型,进而厘清了游客生态旅游行为意向影响因素及各变量间作用机制,为深入剖析游客生态旅游行为提供了新的模型、路径和方法。(2)通过验证理论模型得出:(1)游客生态旅游感知价值对计划行为理论各变量及行为意向各变量关系实证显示:☆在感知价值对计划行为理论各变量影响关系中,社会价值、精神价值及成本价值正向显着影响行为态度。环境价值、精神价值及成本价值正向显着影响主观规范。设施价值对主观规范有显着反向关系。服务价值、资源价值、环境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及成本价值对知觉行为控制有显着正向关系;☆在计划行为理论各变量对行为意向各变量影响关系中,游客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对重游意愿有显着正向关系。游客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对推荐意愿均有显着正向关系;☆在感知价值对行为意向各变量影响关系中,服务价值、设施价值、资源价值、环境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及成本价值显着正向影响重游意愿。服务价值、设施价值、资源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及成本价值显着正向影响推荐意愿。(2)游客生态旅游体验调节效应分析显示:☆旅游体验在感知价值影响计划行为理论各变量中,审美体验在精神价值影响行为态度中起反向显着调节作用。情感体验在成本价值影响行为态度中存在明显正向调节作用。教育体验在社会价值影响行为态度过程中存在明显正向调节作用。审美体验在精神价值影响知觉行为控制中存在明显正向调节作用、在资源价值影响知觉行为控制过程中存在显着反向调节作用。情感体验在社会价值影响知觉行为控制过程中存在明显正向调节作用。教育体验在资源价值及环境价值影响知觉行为控制过程中均有明显正向调节作用;☆旅游体验在计划行为理论各变量影响行为意向中,情感体验在知觉行为控制影响重游意愿中有明显正向调节作用。教育体验在知觉行为控制影响重游意愿中有明显反向调节作用。审美体验在行为态度影响推荐意愿过程中有明显反向调节作用。情感体验在主观规范影响推荐意愿中有明显正向调节作用。教育体验在主观规范影响推荐意愿中有明显反向调节作用。本结论弥补了已有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的不足,拓展了研究视角,实现了相关理论互补与融合,形成新的理论增长点。(3)此外,本文运用T检验等研究方法,分别就游客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等人口学变量特征对计划行为理论各变量及行为意向各变量进行了影响差异分析,得出游客生态旅游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与游客属性无关;知觉行为控制在游客月收入方面存在差异;游客重游意愿因职业不同而各异;在推荐意愿中,女性游客显着于男性游客。然后,运用手段—目的链理论实证分析了游客参与生态旅游的动机路径,绘制了游客生态旅游核心价值阶层链,挖掘出游客生态旅游行为意向背后隐藏的真正驱动力,为进一步挖掘游客生态旅游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研究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4)基于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实践并结合实证结论提出提升游客生态旅游感知价值的政策与建议,针对政府层面:普及生态旅游理念、加大资金投入、健全生态旅游市场机制、改进生态监测系统、完善生态税体系、制定生态旅游法规、推进生态旅游人才队伍建设;针对旅游企业层面:挖掘生态旅游内涵、丰富游客生态旅游体验、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优化企业人员配备等,从而为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措施。该论文有图14幅,表76个,参考文献336篇。

张子仪[3](2020)在《砂土地层地铁深基坑稳定性与安全风险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砂土地层广泛分布在我国江河、湖滨和沿海流域,尤其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属于敏感性地层,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动荷载的作用,因而产生振动液化现象,这对地表建筑及地下结构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在基坑工程中,砂土地层的存在会影响基坑的受力情况,宏观上表现为基坑开挖变形量增加,从而威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通过研读文献、正交试验和回归分析等手段对基坑稳定性影响因素展开分析探讨,依托实际工程,从深基坑稳定性和深基坑安全风险评估两个方面对砂土地层深基坑安全稳定展开了研究。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正交试验手段进行基坑稳定性的相关研究,将基坑开挖到底时的稳定性情况量化为支挡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和坑底隆起的最大值,并将其作为试验的考核指标。根据文献资料,筛选出关注度较高的基坑深度、地下水位、插入比、土体加固系数、钢支撑数量和支挡强度作为基坑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设计六因素五水平的正交试验来分析各因素对各考核指标以及综合稳定性的影响,最终得出了各项的影响大小排序。(2)结合(1)中的正交试验结果,得到六个影响因素分别对应各考核指标的效应图。根据效应图,建立单因素条件下考核指标的一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各因素耦合作用下支挡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和坑底隆起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本文所建立的回归模型拟合优度分别为0.981、0.959和0.988,说明能够解释98.1%、95.9%和98.8%的样本,拟合程度较高。通过回归模型能够计算基坑开挖到底时支挡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和坑底隆起的最大值,从而得到此时基坑的稳定性情况。(3)结合(1)、(2)的研究内容,从地层参数、设计参数和监测参数三个方面辨识深基坑开挖施工安全风险的影响因素,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可拓学理论构建风险评估模型,以实际工程为例,对砂土层地铁深基坑施工开挖各工况的安全风险等级进行评估。其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表明了该评估模型的可信度较高。

雷帅[4](2020)在《陕西澄城刘家洼遗址出土人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刘家洼遗址作为春秋早中期芮国的又一处都邑性遗址,相比于较早的芮国梁带村遗址,所包含的文化因素更为复杂。对探讨芮国后期的社会结构、政治格局、生业模式、人口变迁及人地关系等内容具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目前遗址内共探明4处墓葬,其中东区3处,西区1处。在对东Ⅰ区和西区墓葬全面发掘后,发现墓葬形制、丧葬习俗及出土遗物等方面均体现出明显的社会阶层差异及特殊的文化因素。本文在生物考古学理念的指导下,对采集自刘家洼遗址东Ⅰ区墓地43例人骨进行了人口学、古病理学、颅骨形态学、种族类型学、稳定同位素分析及人种成分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并以刘家洼组人骨研究为切入点,通过对先秦时期北方地区各主要族属人种材料的梳理,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对刘家洼组古代居民的种系来源和流向进行了系统分析。此外还从文化及体质特征两方面出发,试图对该组人群的种系构成因素进行探索。刘家洼遗址人口结构严重失衡,男女两性比例为0.25:1。死亡年龄以中年期最多,其次为青年期及壮年期,最后为老年期,且该组标本中未发现15岁以下的未成年个体。C、N稳定同位素分析及龋齿率表明,该人群中生业模式以发达的农业为主,并辅以畜牧业;在其它口腔及骨骼疾病的表现方面,刘家洼组居民与复杂社会经济模式下生存的人群及社会阶层较高的人群更为相似。种族类型学及种系成分分析显示,黄河中游“古中原类型”土着居民对刘家洼组人群基因贡献率最大,虽然刘家洼人群与同时期相关地域内的周人、秦人及晋中南人群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交流与互动,但归根结底这些人群在体质特征上的共性,则都主要来源于对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土着居民的继承。其次“古华北类型”人种基因对刘家洼人群种系的构成也具有较大贡献率,这方面主要来源于与戎狄及北方长城地带土着人群的交流与融合。此外,刘家洼人群表现出的与现代蒙古人种北亚或东北亚类型相似的偏阔面型,也应是受到北方游牧民族基因的影响。最后,由于地望或其它因素,黄河上游“古西北类型”人种在刘家洼种系特征的形成方面,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赵凌云[5](2020)在《指向创造力培育的高中数学学习环境建构的案例研究》文中指出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也日趋迫切。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学校教育需要从培养知识性人才向培养创新性人才转变。我国教育部在20世纪初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以下简称“《课程计划》”),强调了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出培养学生创新素养最核心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创造力的培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才能孕育、激发和生产的。因此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创造力培育的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本研究以建构指向创造力培育的学习环境为目的,在梳理创造力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析出其构成的核心要素、架构其实践框架,并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其具体的实践操作及效果分析。整个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来展开:问题一:指向学生创造力培育的学习环境包括哪些核心要素?问题二:指向学生创造力培育的高中数学学习环境实践层面如何操作?问题三:指向学生创造力培育的高中数学学习环境的实践效果如何?本文共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研究背景、研究缘起、研究问题、研究意义以及技术路线进行阐述。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与分析,旨在理清创造、创造力、创新之间的关联,最终聚焦在“环境”支持的视角,来实现创造力的培育路径。第三章为理论基础,包括对学习理论的梳理、情境认知理论和活动理论以及他们与本研究的关系。第四章为研究设计,分别就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数据收集、研究工具的建立以及研究的信度与伦理进行了详细的呈现与解释。第五章为指向学生创造力培育的高中数学学习环境的理论构建,围绕着核心要素及实践框架进行详细的推理与解释,这一章为实践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与实践模型。第六章是实践案例的呈现与分析,在第五章的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探索的呈现。第七章基于S中的实践分析其实践效果,主要从学生创造力测量表现以及访谈数据两部分展开。第八章是研究结论与反思,先围绕三个研究问题进行总结与回顾,再根据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最后理性地分析本研究的不足及未来进一步探究的方向。围绕三个研究问题,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文献梳理,指向创造力培育的学习环境的核心要素是:真实的情境;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持续的探究过程;鼓励学生提出想法;开放的支持性资源。(2)第五章建构了指向创造力培育的数学学习环境的理论框架并详细阐述了每个部分的具体内涵及可参考的操作指南,呈现了其应然的样态。第六章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呈现其实然状态,主要从指向创造力培育的数学学习环境的设计以及具体实践操作分别进行实践解读。(3)通过具体的实证数据佐证指向创造力培育的数学学习环境的有效性,具体如下:首先,在学生创造力测量结果的表现上,参加项目的学生在创造性情感倾向和创造性思维方面均优于未参加项目的学生。其中参加项目的学生创造性情感倾向测量在好奇心、想象力、挑战性三个维度上以及总分都有一定的提升,相反,没有参加的学生在冒险性、想象力、挑战性三个维度以及总分都有所下降。学生在创造性思维测试的表现显示,通过对学生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虽然所有的学生在流畅性、灵活性以及新颖性各个指标上都有所下降,但是参加项目的学生在各个指标上的表现均优于未参加项目的学生。这说明指向学生创造力培育的高中数学学习环境对于促进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通过访谈数据可知参加项目的学生大部分获得了积极体验。最终学生提交的成果也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其次,数学指导教师在指向学生创造力培育的高中数学学习环境的实践中有痛感也有进步。从学生、数学指导教师、管理者三个层面,在应然状态和实然表现上表现出最大张力的是数学指导教师。数学指导教师对于指向学生创造力培育的高中数学学习环境建构理念的内化与践行是其在实践层面最大的困境。S中以教师为主体建立的实践共同体、实践探索以及积极的效果反馈对教师产生较大的影响。最终在实践活动完成后,数学指导教师的态度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再者,学校管理层非常认可指向学生创造力培育的高中数学学习环境建设的理念与操作,在推进方面表现得也非常积极。S中的相关管理者结合时代背景深入地剖析自身学校的情况、认识到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结合校本情况潜心进行课程改革的深化。这有效地保障了指向学生创造力培育的高中数学学习环境建设的有效开展。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本研究建构的指向创造力培育的学习环境在实践层面,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也取得不错的实践效果。学生经历背景学习、问题聚焦、选题论证、制定计划、科学探究、数据收集与分析、研究总结与反思、结题汇报八大环节,使学生有机会进行创造性的问题解决。他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体验了一次次的合作、探究、交流、表达、反思,最终形成了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并公开展现他们的成果与作品。这样的经历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是十分宝贵的,这些体验或者收获不会随着课题的结束而消失。

曾嘉惠[6](2020)在《中职旅游学生的自我效能、成就动机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今国家和社会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度都逐渐提升,中职教育的地位日益提高,如何培养出优秀的中职生,更加有效的对中职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成了关注的重点。同时,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对旅游行业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日渐增长的发展趋势。然而,目前却出现了中职院校学生入学流失性大,就业稳定率低等问题,造成旅游行业人才流失严重。中职旅游专业是旅游行业培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本文旨在稳定旅游市场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提高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针对中职旅游专业学生,通过提升其自我效能与成就感,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从而使他们在择业期间及工作后具有良好的判断及适应能力;基于目前中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自我效能以及成就动机之间的相关研究,分析自我效能在其关系中所发挥的调节性作用,以此为对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群体的职业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依据职业价值观、自我效能以及成就动机三个变量进行构建理论模型,对理论模型提出4组研究假设,分析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对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价值观、自我效能以及成就动机,探索有效的提升路径。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旅游产业特色与学生特色的相关指标,在原有基础上修订职业价值观量表、自我效能量表以及成就动机量表三个评价量表,并以267份来自于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的调研问卷进行数据收集,将所整理到的数据用SPSS20.0对其进行检验与回归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通过对三个变量的描述性分析可得:就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而言,职业价值观三个维度中,最高影响水平因素为保健因素,其次为发展因素,最低影响水平因素为声望因素;自我效能的五个维度中最高水平因素为信息收集和制定计划,其次是自我评价、问题解决和选择目标;成就动机的两个维度中,追求成功的动机高于避免失败的动机。2.通过对三个变量间作用关系的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三个变量两两之间呈现出显着作用关系;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成就动机,与职业价值观和自我效能都有正相关性;自我效能对职业价值观具有显着正相关;而失败的动机对自我效能不具有显着相关性。同时,在三者之间关系研究中发现,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的自我效能在其职业价值观和成就动机之间具有调节作用,在成就动机的作用下,能够通过提升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的自我效能,提升对职业价值观的正向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本文面向社会、学校及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提出以下策略建议。首先,运用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自我效能的和调节效应,明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并深化全社会以及学校对于中职学生的教育观。其次,社会要完善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的法律法规,加快推荐社会保障相关制度的建设及构建完善的人才需求预测机制;再者,学校要完善就业服务机制和注重对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育;最后,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自己合理的评价及根据自身条件制定合理的目标。

任仕蓉[7](2020)在《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模型建构 ——以新疆某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中国已进入扶贫攻坚决胜阶段,教育扶贫势在必行。教育落后是贫困地区贫穷落后的根源,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牛鼻子”,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是扶贫攻坚战中的最短板。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教育比较落后的群体主要是西部少数民族,因此民族地区教育脱贫就显得尤其重要。本研究综述了民族化学教育中现存的问题,以及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分析其原因发现,民族地区化学教育评价落后,因此本研究从评价的角度入手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化学教育落后的原因。在教育领域,早在2014年3月教育部就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它明确表示了应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坚实的落脚点。学生核心素养是在化学课程的学习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证据推理是化学核心素养的思维核心。因此本研究从民族地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核心——证据推理核心素养的评价入手,构建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的测评模型,从而分析民族地区高中化学教育评价落后的现状。研究主要包括下面几个部分:第一,通过文献梳理、课标分析,明确了化学证据推理能力的内涵,化学证据推理的结构可以分为化学证据、推理以及证据和推理之间的关系三部分,化学证据推理的过程与科学探究过程相似,但是不同的知识类型所经历的推理过程不同。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是在化学证据推理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通过已有文献、课程标准解读并进行计量分析,提炼化学证据推理能力的行为表现,进而初步构建民族地区化学证据推理能力的操作性定义和4个测评指标。第二,根据4个测评指标编制测试题,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高一、高二和高三三个年级共110名学生进行了测试,测试题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612。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对民族地区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指标进行聚类和降维,最后确定了三个一级测评指标,分别是“收集化学证据”,“基于证据提出假设”和“推理得出结论”。第三,根据文献梳理,划分二级测评指标,然后设置专家认可度问卷,进行专家认可度调查,本研究调查了168名调查对象,其中有效问卷155份,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71。调查对象包括高校教师、中学教师和化学教育的研究生,发现都对测评指标表示非常高的认同,认可度达到4.48以上。然后将数据经过AMOS结构方程模型的检验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此测评模型具有良好的建构效度和信度,最后基于验证性因子分析的因素负荷量以及层次分析法两个方面确定了民族地区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模型,用数学表达式可以表示为:(4=0.31+0.36+0.33,其中(4代表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A代表收集化学证据,B代表基于证据提出假设,C代表推理得出结论。第四,将此模型运用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从能力测试成绩的正态分布检验和同期末考试成绩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该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出民族地区高中生的化学证据推理能力。另外,还分析了该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的特征,选择该学校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班级共221名学生进行了测试题分析,结果发现,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的发展与化学成绩呈显着正相关,学生的化学证据推理能力随着年级的增长而提高,性别差异不明显,但学生的民族差异明显。学生在“收集化学证据”的得分率最高,“推理得出结论”得分率最低,说明民族地区学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主要处于感性水平和低级理性推理水平,处于中级理性推理或高级理性推理水平的学生较少。并且从数据分析发现,民族地区学生的化学证据推理水平整体偏低,平均分低于及格水平,此外学生的化学证据推理能力随着年级的增长而提高,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存在学生的民族差异。论文共分六章,第1章为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章为文献综述,对民族地区化学教育落后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综述了证据推理的相关研究,梳理了证据推理,测评模型,科学推理测试等相关理论;第3章则对化学证据推理的内涵进行了梳理,并且探析了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的操作性定义,利用因子分析法探索出测评指标;第4章是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模型的构建,通过对测评指标的认同度调查,并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基于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综合构建了测评模型;第5章是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模型的应用,首先对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模型进行了验证,然后验证分析发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某高中的一些特征;第6章是研究总结,总结了研究结论,指出了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并给出了一定的启示。

邓荷荷[8](2020)在《旅游景区文化氛围对游客忠诚度影响研究 ——以杭州清河坊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各级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但是目前面临着文化重点错位、氛围趋同和盲目挖掘等问题,增强文化特色是旅游景区急需解决的重要事宜。如何让游客感知到文化内涵,仅靠挖掘文化元素是不够的,要将文化外显给游客以直观的感受,文化氛围的营造便是重要的传播渠道。本研究旨在探讨文化氛围的作用机理,分析文化氛围对忠诚度的影响机制,为旅游景区改善文化氛围以吸引游客提供理论指导。本文通过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旅游景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了本研究文化氛围、游客文化感知、游客忠诚度和情绪变量及其相关内容的定义。本文参考前人的研究结果,并引入CIS理论以确定文化氛围的物质文化氛围、行为文化氛围和精神文化氛围三个维度;借鉴游客感知的研究内容,确定了游客文化感知的文化感知价值和文化感知吸引力两个变量;另外,通过对情绪评价理论的讨论分析,确定了情绪调节变量的位置。最终,构建了旅游景区文化氛围对游客忠诚度影响的研究模型。在实证研究上,本文在学者们成熟量表的基础上设计问卷,利用线上预调研收集的数据,对问卷的合理性做了测试,确立正式调查问卷,并以杭州清河坊4A级景区为案例地,通过实地发放问卷的方式获取相关数据,最终回收有效问卷416份。本研究运用SPSS22.0和AMOS22.0统计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信效度分析、方差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调节效应分析,从而检验各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验证研究假设,对理论模型进行修改矫正。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不同个体特征对每个变量的影响都有所差异;第二,物质文化氛围对游客文化感知存在正向影响,但行为文化氛围和精神文化氛围只对文化感知价值存在正向影响;第三,文化感知价值对文化感知吸引力存在正向影响;第四,游客文化感知对游客忠诚度存在正向影响;第五,只有物质文化氛围和精神文化氛围,并只对口碑推荐存在正向影响;第六,情绪只在文化氛围与重游意愿之间均存在正向调节作用。最后,根据以上的研究结论,本文为有效提高旅游景区文化氛围以及促进游客产生积极忠诚度,提出了四个方面的管理启示:注重挖掘旅游景区的文化元素;多方位营造旅游景区文化氛围;提高游客文化感知质量;激发游客产生积极情绪。同时,对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进行了阐述。

符娜[9](2019)在《黄土高原沟壑区绿水的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土高原沟壑区是我国重要的干旱作物种植区及粮食生产基地,但受到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区内降雨量少、年际变幅大、并且年内分布不均,导致水资源匮乏已成为该区农业发展最大限制因素。绿水作为支撑陆地生态系统景观、雨养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入理解黄土高原沟壑区绿水水文过程,掌握绿水形成转化机理,探索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绿水的评价方法,以此寻求植被的科学恢复与管理模式,是区域水资源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黄土高原沟壑区典型小流域—南小河沟流域为例,选取刺槐、侧柏、油松3种典型人工林地作为研究对象,对流域内2015~2017年生长季典型林地植被进行野外同步监测试验,以流域水文、气候和生态过程为基础,将野外监测、水文模型和统计检验3种方法相结合,深化绿水循环过程的科学认识,揭示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绿水形成和转换的水文过程,评价多种绿水流计算模型的适用性,利用改进的双作物系数模型分离生产性绿水与非生产性绿水,采用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并分析流域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绿水资源量,预估未来绿水变化趋势,将研究区关键水文循环及生态系统问题作为导向,为黄土高原沟壑区粮食安全、生态环境恢复、水资源高效利用等提供合理有效的理论依据。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南小河沟流域1955~2017年平均降雨量为550.46 mm,在1990年以后呈缓慢下降趋势,震荡周期集中在4a、20a附近;流域多年平均气温为8.69℃,在1996年发生突变后呈显着上升趋势,震荡周期集中在6a、14a、22a和28a附近。未来气候变化分析表明,在RCP4.5和RCP8.5情景下,春、夏、秋季节降水小于基准期,冬季降水大于基准期;温室气体的加剧排放会导致未来流域温度变高,未来气温在2030s~2050s期间逐渐升高,且存在极端高温、极端低温风险;综合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结果,研究区未来在春、夏、秋季极有可能出现干旱加剧的现象。(2)3种典型人工林地1955~2017年绿水总量与降雨量变化趋势一致,年际变化呈现波动减小趋势,其中刺槐林地的年绿水总量稍大于侧柏和油松林地。生长季绿水总量5~7月逐渐增加,8、9月逐渐下降,研究期刺槐、侧柏和油松林地的最大值均出现在2017年8月,分别为172.01、167.30和165.65 mm。刺槐、侧柏和油松林地绿水存储量均出现负值,其中油松林地的绿水存储量相对较大。3种林地非生产性绿水呈波动变化趋势,生产性绿水呈“A”字形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刺槐、侧柏和油松林地生长季内非生产性绿水量均值分别为147.47、146.48和133.43 mm,生产性绿水量均值分别为155.67、172.03和166.17 mm,非生产性绿水分别占到绿水流的49%、46%和45%,非生产性绿水消耗较大,提高绿水流利用效率仍然具有较大潜力。(3)7种方法分别计算研究区日尺度潜在蒸散发中,1948-Penman法的曲线拟合程度较高,在研究区适用性最强、计算精度最高,可作为该地区潜在蒸散发简化计算的推荐方法。对3种基于互补相关理论的实际蒸散发计算模型适用性评价得出,CRAE模型在3种典型人工林地的评价结果均为优秀,能够满足研究区内绿水流模拟需要。分别对CRAE模型在3种典型人工林地的应用进行参数率定后,绿水流估算精度有所提高,修正的CEAE模型能够进一步满足研究区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绿水流模拟的需要。(4)研究区3种典型人工林地生长季内叶面积指数与冠层覆盖度的变化规律均为生长季前期快速增大,至中期达到峰值,后期开始逐渐递减。水分胁迫条件下基础作物系数(Ks ×Kcb)在生长季初期较小,在发育期内大幅度增至生长中期的最大值,随后在作物衰落期内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蒸发系数Ke在生长季初期较大,林地生长发育阶段内有所降低,至生长中期再次降低,直至生长季后期又逐渐增大;作物系数Kc大小依次为:刺槐>侧柏>油松。3种人工林地生产性绿水变异对降雨量急剧变化响应中刺槐林地的变异较小,表明其蒸腾作用受外界气象条件变化影响较小。(5)不同林地的土壤含水量在不同土层呈不同规律,刺槐林地平均土壤含水量大于油松和侧柏林地。3种典型人工林地在0~20 cm、40~60 cm、80~100 cm 土层深度土壤含水量差异性逐渐增大。刺槐、侧柏和油松林地的地形湿度指数分别为8.17、5.81和5.02,3种典型人工林地土壤水分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显着性差异变大,且土壤含水量与地形湿度指数相关性较强。土壤水分研究末期和初期相比,刺槐和油松林地土壤储水得到一定程度补偿,但侧柏林地土壤储水变化量为负值。3种典型人工林地土壤储水亏缺度整体呈“W”字形变化,即生长季初期亏缺度较大,随后经历减小再增大过程;垂直变化中表层亏缺较小,亏缺度在25%~30%之间,40 cm以下土层亏缺度较为稳定,总体亏缺度在50%左右。整个生长季3种典型人工林地0~40 cm 土层土壤储水补偿度均为正,其中油松林地土壤储水补偿度最高,在南小河沟流域的干旱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及抗旱机能。(6)SWAT模型对南小河沟流域3种典型人工林地的径流量进行模拟,并基于SWAT-CUP中的SUFI2算法进行参数率定,3种林地的纳什效率系数和相关系数均大于0.6,相对误差小于15%,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流域径流量。RCP4.5和RCP8.5情景下3种林地未来蓝水资源量大多呈现减少趋势,其中RCP4.5情景下2040s蓝水减少幅度最大,RCP8.5情景下2050s蓝水减少幅度相对较大;绿水资源量和绿水流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有所增加,其中侧柏林地绿水资源量增幅最大,刺槐林地绿水流增幅最大,3种林地绿水资源量和绿水流均在2030s增量最多;绿水存储量呈减少趋势,2040s为减幅最大时期。

李海楠[10](2018)在《降雨径流关系检验法在唐山崖口水文站设站年限分析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设站年限检验,可以及时调整站网,对于已达设站目的的水文站可以撤消,或转移到其它地方发展水文站网,扩大资料收集范围。采用降雨径流关系检验法对唐山水文局崖口站设站年限进行分析。通过建站初始到2004年间各场洪水的降雨径流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绘制降雨径流关系图,并以此作为标准,计算不同检验年限的降雨径流关系图的合格率,可计算得出长系列降雨径流合格率为65%,20年系列4个样本降雨径流合格率为61.5%,15年系列5个样本降雨径流平均合格率为63.1%,短系列和长系列合格率均达到60%以上,可求得唐山水文局崖口站设站年限为15 a。

二、初探小河站显着性水平α值的选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初探小河站显着性水平α值的选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情境教学理论的物理模型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2.1 问题提出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综述
        1.4.1 国内外情境教学理论研究综述
        1.4.2 国内外物理模型教学研究综述
2 概念界定与研究依据
    2.1 概念界定
        2.1.1 情境教学
        2.1.2 物理模型
        2.1.3 物理模型教学
    2.2 研究依据
        2.2.1 情境教学理论
        2.2.2 建构主义理论
        2.2.3 David Hestenes的建模教学模式
3 新课标和教科书中情境及模型的相关内容分析
    3.1 新课标中相关内容分析
        3.1.1 新课标中“情境”相关表述与分析
        3.1.2 新课标中“模型”(“建模”)相关表述与分析
    3.2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相关内容分析
        3.2.1 教材中的物理模型分类统计
        3.2.2 教材中的物理模型教学梳理
4 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4.1 高中教师物理模型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4.1.1 调查目的
        4.1.2 调查对象、方法及时间
        4.1.3 访谈提纲
        4.1.4 访谈实施
        4.1.5 调查结果及分析
    4.2 高中生物理模型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
        4.2.1 调查目的
        4.2.2 调查对象、方法与时间
        4.2.3 问卷编制及信效度分析
        4.2.4 问卷发放
        4.2.5 调查结果及分析
    4.3 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5 基于情境教学理论的模型教学策略及模式
    5.1 构建依据
        5.1.1 师生调查
        5.1.2 课标分析与教材分析
        5.1.3 新高考改革
    5.2 设计思路
    5.3 基于情境教学理论的模型教学策略
        5.3.1 “建情境”阶段的模型引入策略
        5.3.2 “去情境”阶段的模型提取策略
        5.3.3 “再情境”阶段的模型应用策略
    5.4 基于情境教学理论的模型教学模式
        5.4.1 基于情境教学理论的建模教学模式
        5.4.2 基于情境教学理论的用模教学模式
6 基于情境教学理论的模型教学实践
    6.1 实践设计
        6.1.1 实践目的
        6.1.2 实践对象及时间
        6.1.3 实践方案
    6.2 实践案例
        6.2.1 基于情境教学理论的建模教学案例
        6.2.2 基于情境教学理论的用模教学案例
    6.3 实践效果检验
        6.3.1 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分析
        6.3.2 实践结果及分析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新课标中的“情境”相关表述
附录2:教材中的模型教学梳理
附录3:教师访谈记录
附录4:物理模型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5:模型学习结果调查问卷(后测)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游客生态旅游感知价值对行为意向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生态旅游概念界定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 研究框架及方法
    1.5 本章小结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2 文献综述
    2.3 本章小结
3 游客生态旅游感知价值对行为意向影响机制的扎根理论分析
    3.1 扎根理论方法应用设计
    3.2 游客生态旅游感知价值对行为意向影响机制开放性编码分析
    3.3 游客生态旅游感知价值对行为意向影响机制主轴编码分析
    3.4 游客生态旅游感知价值对行为意向影响机制选择性编码分析
    3.5 扎根理论运用的新发现
    3.6 本章小结
4 游客生态旅游感知价值对行为意向影响机制理论模型
    4.1 游客生态旅游感知价值
    4.2 游客生态旅游计划行为理论
    4.3 游客生态旅游体验
    4.4 游客生态旅游行为意向
    4.5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建构
    4.6 本章小结
5 游客生态旅游感知价值对行为意向影响机制的量表设计与问卷调查
    5.1 实证研究程序与测量方法
    5.2 问卷设计
    5.3 小样本测试
    5.4 大样本数据收集与描述
    5.5 本章小结
6 游客生态旅游感知价值对行为意向影响机制实证分析
    6.1 信度及效度分析
    6.2 相关分析
    6.3 假设检验
    6.4 游客属性特征影响差异分析
    6.5 游客生态旅游行为意向动机分析
    6.6 实证结论
7 提升游客生态旅游感知价值的政策与建议
    7.1 政府层面政策与建议
    7.2 旅游企业层面政策与建议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创新点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局限
    8.4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游客生态旅游原始资料
附录2 游客生态旅游预调查问卷
附录3 游客生态旅游正式调查问卷
附录4 游客生态旅游动机访谈提纲
附录5 访谈原始资料编码情况
附录6 游客生态旅游价值层级链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砂土地层地铁深基坑稳定性与安全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坑稳定性研究现状
        1.2.2 深基坑安全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1 工程简介
        2.1.1 工程概述
        2.1.2 工程地质
        2.1.3 水文地质
        2.1.4 周边环境
        2.1.5 结构设计形式及施工工法
    2.2 深基坑监控量测
        2.2.1 监测目的
        2.2.2 监测等级和监测范围
        2.2.3 监测项目及精度
        2.2.4 监测预警值
    2.3 小结
第三章 地铁深基坑稳定性研究
    3.1 深基坑稳定性参数敏感性分析
        3.1.1 正交试验原理
        3.1.2 试验因素选取
        3.1.3 确定试验水平
        3.1.4 试验结果
        3.1.5 极差分析
        3.1.6 方差分析
        3.1.7 敏感性分析
    3.2 深基坑变形机理
        3.2.1 支挡水平位移
        3.2.2 地表沉降
        3.2.3 坑底隆起
    3.3 非线性回归模型
        3.3.1 支挡水平位移
        3.3.2 地表沉降
        3.3.3 坑底隆起
        3.3.4 模型验证
    3.4 基坑稳定性分析
        3.4.1 支挡结构位移分析
        3.4.2 地表沉降分析
        3.4.3 坑底隆起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地铁深基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4.1 深基坑开挖主要风险事故
    4.2 常见的深基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4.3 层次-可拓理论
        4.3.1 经典域和节域
        4.3.2 待评价物元
        4.3.3 各风险等级关联度
        4.3.4 权重系数
        4.3.5 风险等级
    4.4 地铁深基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4.4.1 选取评估指标
        4.4.2 确定风险等级域
        4.4.3 各风险等级的经典域、节域
        4.4.4 确定权重系数
    4.5 工程应用
        4.5.1 施工概况
        4.5.2 监测数据
        4.5.3 风险评价
    4.6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陕西澄城刘家洼遗址出土人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理念——生物考古学
    1.2 生物考古学与体质人类学(生物人类学)
    1.3 生物考古学与考古学
第二章 研究背景
    2.1 澄城县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沿革概述
        2.1.1 澄城县的自然地理概况
        2.1.2 澄城地区的历史沿革
    2.2 关中地区先秦时期生物考古学的发展现状
        2.2.1 主要的人类化石材料
        2.2.2 主要的人类骨骼材料
    2.3 刘家洼遗址的考古学背景
        2.3.1 遗址概况
        2.3.2 墓地概况
        2.3.3 遗址时代
        2.3.4 文化性质
    2.4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相关说明
        2.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4.2 研究对象
第三章 刘家洼遗址人群的古人口学研究
    3.1 性别鉴定与死亡年龄推算
        3.1.1 个体性别鉴定
        3.1.2 死亡年龄推算
    3.2 性别与死亡年龄的统计分析
        3.2.1 性别与死亡年龄分布统计
        3.2.2 性别分布与死亡年龄段分析
    3.3 人口寿命研究
        3.3.1 刘家洼组古代居民总人口寿命研究
        3.3.2 刘家洼组古代居民男、女两性寿命研究
    3.4 与先秦时期关中地区其它人群的比较分析
        3.4.1 死亡年龄出现状况的对比研究
        3.4.2 性别比例的比较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刘家洼遗址人群的古病理学研究
    4.1 刘家洼遗址古代居民的口腔疾病
        4.1.1 牙齿保存状况统计
        4.1.2 龋齿
        4.1.3 C、N稳定同位素分析与龋齿率所体现的人群生业模式
        4.1.4 生前失牙
        4.1.5 根尖周炎
        4.1.6 牙周病
        4.1.7 牙釉质发育不全
    4.2 刘家洼遗址古代居民的骨骼病理
        4.2.1 骨膜炎
        4.2.2 眶上缘筛孔样变和多孔性骨肥厚
        4.2.3 脊柱退行性疾病
    4.3 小结
第五章 刘家洼遗址古代居民颅骨形态研究
    5.1 颅骨非测量性形态特征观察
    5.2 颅骨测量性形态特征观察
    5.3 小结
第六章 刘家洼遗址古代居民颅骨的分组研究及t检验
    6.1 不同考古学背景下墓主颅骨的分组研究
        6.1.1 墓主头向的分组
        6.1.2 墓葬形制的分组
        6.1.3 随葬器物的分组
        6.1.4 墓葬等级的分组
    6.2 颅骨分组的t检验(差异性检验)
        6.2.1 A组与C组颅骨主要特征t检验
        6.2.2 A组与D组(女)颅骨主要特征t检验
        6.2.3 B组与D组(男)颅骨主要特征t检验
        6.2.4 C组与D组(女)颅骨主要特征t检验
    6.3 小结
第七章 刘家洼遗址古代居民种族类型研究
    7.1 与亚洲蒙古人种各区系类型的比较
        7.1.1 与北亚类型相比
        7.1.2 与东北亚类型相比
        7.1.3 与东亚类型相比
        7.1.4 与南亚类型相比
    7.2 与亚洲蒙古人种各近代组之比较
        7.2.1 Dij与α的定量分析
        7.2.2 聚类分析
    7.3 与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北方各人群之间的关系
        7.3.1 研究材料
        7.3.2 α的定量分析
        7.3.3 Dij和聚类分析
        7.3.4 因子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相关问题的讨论
    8.1 刘家洼遗址古代居民的种系来源
        8.1.1 研究材料
        8.1.2 α的定量分析
        8.1.3 Dij和聚类分析
        8.1.4 因子分析
    8.2 刘家洼遗址古代居民的种系流向
        8.2.1 研究材料
        8.2.2 α的定量分析
        8.2.3 Dij和聚类分析
        8.2.4 因子分析
    8.3 刘家洼遗址古代居民人种成分分析
        8.3.1 黄河中游土着居民人种因素
        8.3.2 戎狄人种因素
        8.3.3 北方长城地带土着居民人种因素
        8.3.4 黄河上游土着居民人种因素
    8.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指向创造力培育的高中数学学习环境建构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教育改革的现实背景
        1.1.2 学生的学习方式受到挑战
        1.1.3 指向创造力培养的学习模式备受关注
        1.1.4 学生创造力培养是我国数学教育的短板
    1.2 研究缘起和研究问题
        1.2.1 研究缘起
        1.2.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3.3 创新之处
    1.4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与分析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2.1.1 创造、创造力与创新
        2.1.2 学习环境与指向创造力培育的数学学习环境
    2.2 创造力的文献述评与分析
        2.2.1 进程与发展:创造力的相关研究进程
        2.2.2 测量与评价:创造力测量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2.3 研究热点分析:基于citespss的可视化
        2.2.4 策略与路径:透过典型案例分析创造力培养的关键要素
    2.3 关于学习环境的相关研究
        2.3.1 学习环境概念的研究
        2.3.2 学习环境设计的相关研究
    2.4 研究小结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情境认知理论
        3.1.1 学习理论的历史流变
        3.1.2 情境认知理论的内涵
    3.2 实践共同体理论
        3.2.1 实践共同体概念的提出
        3.2.2 实践共同体的内涵与实践指导
    3.3 活动理论
        3.3.1 活动理论的内涵以及发展脉络
        3.3.2 活动理论之矛盾与发展的原则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4.1 研究方法
        4.1.1 案例研究法
        4.1.2 文献研究法
        4.1.3 测量法
        4.1.4 访谈法
        4.1.5 观察法
    4.2 研究对象
        4.2.1 S中的情况概述
        4.2.2 管理者基本情况
        4.2.3 教师的基本情况
        4.2.4 学生的基本情况
    4.3 资料收集
        4.3.1 测量数据的收集
        4.3.2 访谈资料的收集
    4.4 研究工具的编制
        4.4.1 创造性情感倾向问卷的确定及统计方式的说明
        4.4.2 创造性思维测试卷的编制及分析方案
    4.5 研究信效度和研究伦理
        4.5.1 研究信度
        4.5.2 研究效度
        4.5.3 研究伦理
第5章 指向创造力培育的数学学习环境的理论构建
    5.1 指向学生创造力培育的学习环境的核心要素
        5.1.1 真实的情境
        5.1.2 富有挑战的任务
        5.1.3 持续的探究过程
        5.1.4 鼓励学生大胆发声
        5.1.5 开放的支持性资源
    5.2 指向创造力培育的数学学习环境的实践架构
        5.2.1 指导思想
        5.2.2 学习目标
        5.2.3 开展流程
        5.2.4 辅助条件
        5.2.5 效果评价
        5.2.6 实施建议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指向创造力培育的数学学习环境实践的案例分析
    6.1 S中指向创造力培养的数学学习环境的设计
        6.1.1 真实情境的开发
        6.1.2 富有挑战的任务设计
        6.1.3 开放的支持性资源的整合
    6.2 S中 CMLEs实践操作
        6.2.1 CMLEs指导思想
        6.2.2 CMLEs学习目标
        6.2.3 CMLEs开展流程
        6.2.4 CMLEs辅助条件
        6.2.5 CMLEs效果评价
        6.2.6 CMLEs实施建议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指向创造力培育的数学学习环境的实践效果
    7.1 基于创造力的测量分析CMLEs的实践效果
        7.1.1 学生在创造性情感倾向测量中表现
        7.1.2 学生在创造性思维测量中的表现
    7.2 基于访谈数据的分析CMLEs建构的实践效果
        7.2.1 基于访谈数据提取并分析学生参与项目的主观感受
        7.2.2 基于访谈数据解读教师的行为表现以及行为逻辑
        7.2.3 基于访谈数据分析管理者在实践活动中的身份与态度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1.1 指向创造力培育的学习环境的核心要素
        8.1.2 CMLEs的实践操作
        8.1.3 CMLEs的实践效果
        8.1.4 CMLEs的实践困境与应对建议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学生创造性情感倾向问卷
    附件2:学生创造性思维测试卷A
    附件3:学生创造性思维测试卷B
    附件4:第一轮学生访谈提纲
    附件5:第二轮学生访谈提纲
    附件6:第一轮教师访谈提纲
    附件7:第二轮H教师访谈提纲
    附件8:第二轮W教师访谈提纲
    附件9:S中两位管理者的访谈提纲
    附件10:W教师设计的挑战性任务
    附件11:创造性情感倾向测试(前)的统计数据
    附件12:创造性情感倾向测试(后)的统计数据
    附件13:创造性思维测试(Test-A)的统计数据
    附件14:创造性思维测试(Test-B)的统计数据
致谢
作者简历以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6)中职旅游学生的自我效能、成就动机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自我效能的相关研究综述
        1.3.2 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综述
        1.3.3 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创新点
        1.4.4 技术路线图
2 自我效能、成就动机与职业价值观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自我效能、成就动机与职业价值观的概念
        2.1.1 自我效能的概念界定
        2.1.2 成就动机的概念界定
        2.1.3 职业价值观的概念界定
    2.2 自我效能、成就动机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理论
        2.2.1 自我效能的相关理论
        2.2.2 成就动机的相关理论
        2.2.3 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理论
    2.3 自我效能、成就动机与职业价值观的评价维度界定
        2.3.1 自我效能的评价维度界定
        2.3.2 成就动机的评价维度界定
        2.3.3 职业价值观的评价维度界定
3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3.1 自我效能、成就动机与职业价值观间的作用关系
    3.2 理论模型的构建
4 研究设计
    4.1 研究变量的量表设计
        4.1.1 自我效能
        4.1.2 成就动机
        4.1.3 职业价值观
    4.2 问卷的构成与数据收集
        4.2.1 问卷构成
        4.2.2 数据收集
    4.3 统计分析方法
5 数据分析与结果
    5.1 信度与效度分析
        5.1.1 样本数据的信度评估
        5.1.2 样本数据的效度评估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1 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自我效能的特点
        5.2.2 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成就动机的特点
        5.2.3 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
    5.3 自我效能、成就动机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性分析
    5.4 自我效能、成就动机与职业价值观的回归分析
        5.4.1 三个变量间两两作用关系检验
        5.4.2 三个变量间两两作用关系的结果分析
    5.5 自我效能的调节作用分析
        5.5.1 自我效能的调节作用的检验
        5.5.2 自我效能的调节作用的结果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2.1 针对社会层面的建议
        6.2.2 针对学校层面的建议
        6.2.3 针对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自身层面的建议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模型建构 ——以新疆某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民族地区理科教育落后的现实困境
        1.1.2 提高民族地区理科教育质量的需要
        1.1.3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
        1.1.4 研究者的兴趣爱好和研究所课题的支持
    1.2 研究现状
        1.2.1 “民族化学教育”的现状
        1.2.2 “证据推理测评”的现状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调查法
        1.4.3 因子分析法
        1.4.4 层次分析法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民族地区
        2.1.2 证据推理
        2.1.3 化学证据推理能力
        2.1.4 测评模型
    2.2 相关研究
        2.2.1 有关“推理”的综述
        2.2.2 关于“证据推理”的综述
        2.2.3 关于“化学证据推理能力”的综述
        2.2.4 关于“科学推理能力”的综述
        2.2.5 有关“测评基本框架”的研究
    2.3 理论基础
        2.3.1 Van Hiele思维水平理论
        2.3.2 知识学习阶段理论
        2.3.3 结构方程模型
        2.3.4 杜威的科学探究过程
3 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指标探析
    3.1 化学证据推理能力的内涵
        3.1.1 化学证据推理的结构探析
        3.1.2 不同知识类型化学证据推理的过程
        3.1.3 化学证据推理能力的水平划分
    3.2 化学证据推理能力行为表现的探析
        3.2.1 已有文献中的化学证据推理能力行为表现的计量分析
        3.2.2 课程标准中对化学证据推理能力行为表现的描述
        3.2.3 专家对化学证据推理能力行为表现的认识
    3.3 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操作性定义的构建
        3.3.1 操作性定义构建的一般方法
        3.3.2 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操作性定义
    3.4 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指标的探析
        3.4.1 测试工具选择及测试卷的编制
        3.4.2 测试调查的抽样与施测
        3.4.3 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初步探索测评指标
        3.4.4 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指标的解析
    3.5 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指标的初步确定
    3.6 本章小结
4 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模型构建
    4.1 问卷调查数据收集和整理
        4.1.1 调查工具选择和问卷编制
        4.1.2 调查对象选择
        4.1.3 数据整理
        4.1.4 问卷信效度分析
    4.2 测评指标的认同度分析
        4.2.1 测评指标总体认同度分析
        4.2.2 不同群体的测评指标认同度分析
    4.3 测评指标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4.3.1 观测变量对潜在变量的解释情况
        4.3.2 测评指标间互相影响的显着性分析
        4.3.3 拟合度分析
    4.4 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模型构建步骤及假设
        4.4.1 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模型构建步骤
        4.4.2 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模型构建假设
        4.4.3 符号说明
    4.5 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模型的构建
        4.5.1 因子分析法确定测评模型
        4.5.2 层次分析法确定测评模型
        4.5.3 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模型的构建
    4.6 本章小结
5 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模型的应用
    5.1 测评工具的开发
        5.1.1 测评工具的理论
        5.1.2 测试题的编制
    5.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5.2.1 实施测试
        5.2.2 测试题难度、区分度和信效度分析
    5.3 测评模型的验证
        5.3.1 正态性检验
        5.3.2 同期末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5.4 成绩分析
        5.4.1 总体成绩分析
        5.4.2 年级差异分析
        5.4.3 性别差异分析
        5.4.4 民族差异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研究总结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启示
    6.3 研究创新
    6.4 研究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调查问卷
    附录Ⅱ 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行为表现访谈提纲
    附录Ⅲ 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指标的测试题
    附录Ⅳ 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指标调查问卷
    附录Ⅴ SEM综合测评指标以及判断标准
    附录Ⅵ 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试题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8)旅游景区文化氛围对游客忠诚度影响研究 ——以杭州清河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政策背景
        二、现实背景
        三、理论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技术路线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统计分析法
    第五节 研究创新之处
        一、研究视角的创新
        二、理论内容的创新
第二章 基础理论研究
    第一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一、旅游景区文化氛围相关研究综述
        二、游客文化感知相关研究综述
        三、游客忠诚度相关研究综述
        四、文献述评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文化感知理论
        二、情绪评价理论
        三、CIS理论
    第三节 基础理论研究小结
第三章 研究模型与假设
    第一节 研究变量设计
        一、旅游景区文化氛围变量设计
        二、游客文化感知变量设计
        三、游客忠诚度变量释义
        四、情绪变量释义
    第二节 研究假设提出
        一、旅游景区文化氛围与游客文化感知之间的关系
        二、文化感知价值与文化感知吸引力之间的关系
        三、游客文化感知与游客忠诚度之间的关系
        四、旅游景区文化氛围与游客忠诚度之间的关系
        五、情绪的调节作用
    第三节 研究模型构建
第四章 杭州清河坊文化氛围实证研究
    第一节 案例地介绍
    第二节 实证方案设计
        一、问卷设计
        二、预调研分析
        三、数据收集
        四、数据分析方法
    第三节 数据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信度分析
        三、量表效度检验
        四、方差分析
        五、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六、调节效应分析
        七、数据分析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和讨论
        一、不同个体特征对各变量影响的相关结论
        二、旅游景区文化氛围对游客文化感知的影响
        三、文化感知价值对文化感知吸引力的影响
        四、游客文化感知对游客忠诚度的影响
        五、旅游景区文化氛围对游客忠诚度的影响
        六、情绪在旅游景区文化氛围与游客忠诚度之间的调节作用
    第二节 研究启示
        一、注重挖掘旅游景区的文化元素
        二、多方位营造旅游景区文化氛围
        三、改善游客文化感知质量
        四、激发游客产生积极情绪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黄土高原沟壑区绿水的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绿水概念的研究进展
        1.2.2 绿水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1.2.3 SWAT水文模型的研究进展
        1.2.4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试验方案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地质土壤
        2.1.4 气候特征
        2.1.5 植被类型
    2.2 试验方案
        2.2.1 试验样地调查与选取
        2.2.2 气象要素测定
        2.2.3 土壤蒸发量的测定
        2.2.4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2.2.5 植物参数的测定
        2.2.6 土壤容重的测定
        2.2.7 土壤水分常数的测定
3 流域气候变化分析与预测
    3.1 研究方法
        3.1.1 趋势特征分析
        3.1.2 突变特征分析
        3.1.3 周期特征分析
        3.1.4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3.2 气象要素趋势规律分析
    3.3 气象要素突变规律分析
    3.4 气象要素周期规律分析
    3.5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分析
    3.6 流域未来气候变化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水量平衡法的绿水资源量分析
    4.1 水量平衡原理
    4.2 流域绿水总量分析
        4.2.1 绿水总量年际变化分析
        4.2.2 绿水总量生长季内变化分析
    4.3 不同人工林地绿水存储变化
    4.4 不同人工林地绿水流变化
        4.4.1 非生产性绿水
        4.4.2 生产性绿水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微气象学的绿水流评价模型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潜在蒸散发计算模型
        5.1.2 实际蒸散发计算模型
        5.1.3 评价方法
    5.2 潜在蒸散发算法的适用性评价
        5.2.1 不同潜在蒸散发算法的适用性评价
        5.2.2 不同潜在蒸散发算法的月均值评价
    5.3 实际蒸散发算法的适用性评价
        5.3.1 互补相关模型的适用性评价
        5.3.2 CRAE模型的参数率定及模拟效果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改进的双作物系数法的绿水流分离研究
    6.1 改进的双作物系数法
        6.1.1 基础作物系数
        6.1.2 土壤蒸发系数
        6.1.3 水分胁迫系数
    6.2 改进的双作物系数模型参数的确定
    6.3 典型人工林地生长季内冠层结构的演变规律
        6.3.1 叶面积指数变化
        6.3.2 冠层覆盖度变化
    6.4 改进后的作物系数变化规律
    6.5 改进的双作物系数模型的验证
        6.5.1 绿水流变化
        6.5.2 植物蒸腾变化
        6.5.3 土壤蒸发变化
    6.6 生长季内绿水流分离
    6.7 本章小结
7 基于土壤储水亏缺度的绿水存储研究
    7.1 研究方法
        7.1.1 地形湿度指数
        7.1.2 Duncan多重比较法
        7.1.3 变异系数
    7.2 土壤含水量变异规律
        7.2.1 不同人工林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分析
        7.2.2 不同人工林地土壤水分Duncan法多重分析
        7.2.3 不同人工林地土壤水分对地形湿度指数的响应
    7.3 土壤储水量变化分析
        7.3.1 不同人工林地土壤储水时间变化分析
        7.3.2 不同人工林地土壤储水垂直变化分析
    7.4 土壤储水的亏缺状况与补偿特征分析
        7.4.1 土壤储水亏缺与补偿评价指标
        7.4.2 不同人工林地土壤储水亏缺变化分析
        7.4.3 不同人工林地土壤储水补偿变化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基于SWAT模型的绿水水文过程模拟
    8.1 SWAT模型原理
        8.1.1 地表径流
        8.1.2 蒸散发
        8.1.3 地下径流
        8.1.4 壤中流
        8.1.5 河道汇流
    8.2 模型数据收集
    8.3 南小河沟流域SWAT模型构建
        8.3.1 子流域划分
        8.3.2 土地利用和土壤数据导入
        8.3.3 水文响应单元划分
        8.3.4 气象数据库建立
        8.3.5 模型运行
    8.4 基于SWAT-CUP的模型参数校准
        8.4.1 SWAT-CUP工具介绍
        8.4.2 SUFI2不确定分析
        8.4.3 目标函数与模拟评价指标
        8.4.4 SUFI2计算过程
        8.4.5 SWAT-CUP参数选取
    8.5 SUFI2参数敏感性分析
    8.6 SUFI2不确定分析
    8.7 参数校准及验证
    8.8 未来变化气候环境下绿水变化规律
        8.8.1 未来气候情景下蓝水资源量分析
        8.8.2 未来气候情境下绿水资源量分析
        8.8.3 未来气候情境下绿水流分析
        8.8.4 未来气候情境下绿水存储分析
    8.9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0)降雨径流关系检验法在唐山崖口水文站设站年限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崖口水文站概况
2 降雨径流关系检验
    2.1 资料选用情况
        2.1.1 雨量站分布情况介绍
        2.1.2 洪水过程、时段降雨量及日降雨量的选用
    2.2 次洪降雨量计算
    2.3 次洪产流量计算
    2.4 流域前期影响雨量计算
        2.4.1 日雨量计算
        2.4.2 Pa值计算
    2.5 检验结果
        2.5.1 建立 (P+Pa) ~R关系图
        2.5.2 精度评定
3 结语

四、初探小河站显着性水平α值的选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情境教学理论的物理模型教学研究[D]. 李佩青.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游客生态旅游感知价值对行为意向影响机制研究[D]. 张灿.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砂土地层地铁深基坑稳定性与安全风险评估研究[D]. 张子仪. 广西大学, 2020(07)
  • [4]陕西澄城刘家洼遗址出土人骨研究[D]. 雷帅. 西北大学, 2020(08)
  • [5]指向创造力培育的高中数学学习环境建构的案例研究[D]. 赵凌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中职旅游学生的自我效能、成就动机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D]. 曾嘉惠.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证据推理能力测评模型建构 ——以新疆某地区为例[D]. 任仕蓉. 西南大学, 2020(01)
  • [8]旅游景区文化氛围对游客忠诚度影响研究 ——以杭州清河坊为例[D]. 邓荷荷.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9]黄土高原沟壑区绿水的评价方法研究[D]. 符娜. 西安理工大学, 2019
  • [10]降雨径流关系检验法在唐山崖口水文站设站年限分析中的应用[J]. 李海楠. 地下水, 2018(01)

标签:;  ;  ;  ;  ;  

小河站显着性水平α值选取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