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法在小儿外感感染综合征中的应用

汗法在小儿外感感染综合征中的应用

一、汗法在小儿外感证中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魏鹏辉[1](2021)在《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基于中医在辨证分类方法上一直存在的多元性问题和需要进行统一性研究的状况,在中医经典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从病因、病位、病机三维一体的辨证原理出发,以精选出的在温病学术发展体系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病证分类着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温病学中的辨证分类方法进行系统化的整理研究,全面提取出温病学代表着作中所包含的辨证分类要素集合,明确相互之间的归属关系,同时对当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的温病学辨证分类框架进行特点、优缺点的分析与评价,进而推导、提炼出覆盖面广、内涵包容、逻辑系统的温病学辨证分类的基本框架,为进一步融合寒温内外诸病的辨证纲领、建立中医更为统一普适的辨证分类学体系,奠定必要的基础,提供重要的借鉴。方法:(1)文献整理法:(1)对有关中医辨证分类方法研究的文献总结;(2)收集温病学代表性着作中的有关辨证分类方法的文献资料,提取其中的辨证分类要素信息和辨证分类要素关系框架,建立相关的辨证分类要素的数据表及其结构关系表。(2)本体分析法:借助信息学本体分析方法,以着作中的辨证分类实例作为描述对象,规范源于精选的温病学着作范围内的辨证要素术语,确定辨证分类的类与属性,对辨证分类实例的类与属性进行分类与标识,从而规范辨证分类要素的数据表及其结构关系表,以得出规范系统的标识结果。(3)比较归纳法:从分类要素的逻辑性、要素关系的结构化,比较分析各类辨证分类框架的长短特点,提取出各自的优点,相互沟通、互为补充,归纳出具有结构更完整、内涵更包容、纲目更清晰的温病学辨证分类的基本框架。分类要素重要性评价方法:对温病学派的主流辨证分类方法进行分类要素的统计分析,通过着作中出现频数、所出着作的重要系数及各要素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方面因素,来聚焦得出不同分类要素在构建辨证方法中的重要性,为确定温病学派辨证方法在总体上的共性框架提供客观依据。结果:1.基于精选的36部代表性温病学着作,对温病学领域中的病证分类要素进行了较全面的整理与总结。(1)总体得出其病证分类要素的集合。共有10大类45项:1)病因要素;2)病所要素;3)病理机转要素;4)病势要素;5)辨证分类参考因素要素;6)本变兼类证要素;7)以法类证要素;8)以方类证要素;9)病症类证要素——病种、症状;10)其他类证要素——神色形味、目耳鼻咽喉胸腹、唇舌舌苔齿脉、禁忌、疑似证。其中病证分类包含病因分类1项(病因)、病所分类15项(六经、表里、经腑脏络、阴阳、上中下、内外分部、三焦分部、营卫气血、津液、精神、元气元阴元阳、奇经八脉、腧穴、病所度量、其它区域病所)、病机分类7项(气化、阴阳、寒热、正虚、邪实、变态、其他病理机转)、病证关系6项(本变兼、合病并病/两感、兼夹、禁忌、传变证、疑似证),共有29项;以及病势分类7项(病程阶段、传变、起病、坏证、病情程度、病情动向、病情生机);病种分类1项(病种);症状分类1项(症状);治则治法分类2项(以法归证、以方归证);参考因素分类2项(病体、病时);其他分类3项(神色形味、目耳鼻咽喉胸腹、唇舌舌苔齿脉)。由上可见,有关辨证分类的项目占到总数的将近三分之二,突显诸多医家对于温病学辨证分类内涵的极大重视。(2)具体得出各分类项目的占比。通过对各分类项目在36部着作中的出现频数和占比,显示其实际的重要程度:病因分类占比较大,为(31-86.1%),在病所分类中,对于经腑脏络、六经、营卫气血、三焦分类的认同排在前列(分别为:31-86.1%,25-69.4%,23-63.89%,19-52.78%),对于表里、寒热、正虚、邪实等八纲要素的关注也都较为普遍(分别为:24-66.67%,20-55.56%,28-77.78%,22-61.1%,附变态23-63.89%),对合病并病、兼夹、本变兼、气化之论也有较多的提出(分别为11-30.56%,17-47.2%,10-27.78%,24-66.67%),而对阴阳、上中下、津液、内外分部等病所的分类也有一定的考虑(分别为:15-41.67%,12-33.3%,11-30.56%,8-22.2%),对病证之间关系,也有本兼变的明显区分,也有较多医家提出疑似证(10-27.78%),个别医家提出目耳鼻咽喉胸腹、禁忌、传变证分类等概念(2~4,5.56%~11.1%),对于认识病证及病证关系的多样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另外,唇舌舌苔齿脉及神色形味分类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分别为:19-52.78%,8-22.2%),对于辨证分类的参考因素,病体与病时分类所占比重也不少(分别为:24-66.67%,9-25%)。总而言之,虽然可以从多重角度来进行病证分类,但是无论从哪些方面来分类病证,都不可能脱离疾病产生的核心要素——病因、病所与病机,而只能是多视角地体现病证的立体化和多样化联系。2.本文对温病学派辨证分类方法主流趋势的集成化研究本文对温病学派的各辨证分类方法,进行了分类要素的统计分析,通过着作中出现频数、所出着作的重要系数及各要素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方面因素,来聚焦得出不同分类要素在构建辨证方法中的内在权重,为进一步探讨温病学派辨证方法的主流发展在总体上的共性框架提供要素依据。基于“精选的36部温病学着作·主要辨证分类方法·分类要素权重统计一览表”,对辨证分类方法的分类要素进行了由细分项目(文献客观呈现者)至项目归纳(对细分项目进行了内在相同性归并者),再到大类归总(在项目归纳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大类归并者)的三层次的统计分析。对温病学派在辨证方法上的主流趋势,可得出分类要素在不同层次上的权重布局特点:(1)分类要素在细分项目层次上权重布局特点对分类要素细分项目的权值分析,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分析工作,为能较客观地反映着作文献中的各细分要素的内在权重,本文采取由家数累计数、所出着作的系数和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个方面来综合计算各细分要素的权值,即“三维定点”求值,得以分析推导各细分要素的内在权重及其在系统构架中的地位与关系。布局特点如下:虽有广泛涉及50个项目,但重点聚焦于前17项(累计权重占到总权值的98.52%),代表了该学派的主流选项。1.病种,—2.六经,—3.脏腑,—4.三焦,—5.主症,—6.卫气营血,—7.治法,—8.病情程度,—9.表里,—10.病因,—11虚实,—12.寒热,—13.气血,—14.类似证,—15.阴阳,—16.十二经,—17.病体;其中前6项:1.病种—2.六经—3.脏腑—4.三焦—5.主症—6.卫气营血,累计权重占到总权值的85.27%,这6项应该作为构建温病学派辨证方法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结果可见,六经分类实际居首,脏腑与三焦分类,本重于卫气营血分类。这种和温病学教材突出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纲领不符的现象,考虑后者是突出对风温、温热,湿温、暑湿等主要病种辨证特色与优势的有限构架,即在病所的多维分类上,强调对三焦、卫气营血分区分的重要性,但不应否定在完整全面的辨证模式中,对六经、脏腑、经络认定的必要性。(2)分类要素在同类归并层次上的综合化权重值布局特点归并后的中等项目层次,其核心要素组成与关系仍然保持了细分项目层次的基本布局,即前6项为:1.病种—2.经系—3.脏腑经络—4.三焦—5.症状—6.卫气营血津液等,其以包含关系的经系、脏腑经络、卫气营血津液取代了细分项目层次六经、脏腑、卫气营血。另外随着归并中权值的合计,各项权值也相应增加,而权重>0.01的项目也增加至前10项(即增加了7.治误—8.病体时势等—9.表里等—10.虚实寒热阴阳升降出入等病机),丰富和完备了要素分类的品种,特别是与病位有关的表里项、以病机为主的虚实寒热阴阳等项,使其辨证方法的构成更加完备,为总结总体框架提供可能。(3)分类要素在大类分类层次上的权重布局特点通过大类归并,得出如下大类构成群及权值排序关系:1.病所,2.病种,3.病征,4.病机,5.病治,6.病势,7.病因,8.病兼,9.其它。基于以上对一览表三层次权重布局特点的综合分析,可以知道温病家们其自然形成的临床诊治基本框架是一个病·证·症·治混用型的,但仍以辨证分类为重。病所分类分值最大,但细目分类存在重心分散与多维化。即:病所分类权值占总权重值之比为38.74%,但其包括:2.经系、3.脏腑经络、4.三焦、9.表里等不同的定位方法。说明临床诊治中,辨病位仍是温病学多数医家首重的项目,但定位方法则有多样,大概是因为温病类丰富的病证类型中,证型分布特点既具有温病大类的共性,也具有具体病种的特性。3.对温病学派中各代表性的分类框架进行了比较分析与整体评估。得出结果如下:(1)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关系框架,并不局限于教材中所示,而是呈现多元化分布的。在一二级分类当中,有十种之多。有融合病名与突出对应治法者,如“病症结合治法分类”;有病因结合病位者,如“六气结合六经分类”;有病机结合病名者,如“表里寒热结合病症分类”;有病机结合病位者,如“卫气营血结合验舌辨齿分类”;有病位结合发病病机者,如“六经三焦结合六要的分类”;有病名结合病位者,如“病症结合六经分类”;有病名结合病机病位的,如“病症结合卫气营血三焦分类”;有细化具体病位者,如“六经结合脏腑分类”;有参考病证关系者,如“本兼类变分类”;有参考病程阶段者,如“病症或结合病程分类”。由此可见,由于辨证分类的要素涉及到病因、病位、病机、病名、病程、病势、治法等多个方面,因此分类框架也呈多样化,而各种分类框架之间也各有优缺点,但是基于历史条件及各家的局限性,彼此未能充分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因而也就未能形成充分兼容的分类框架。而且,若能仔细审视各个分类框架,便能发现大都存在分类层次粗略不精,分类层次不统一,证治分类残缺不全,病证分布多少不一等等不足之处,以此,实际上温病学派的病证分类框架仍处在争鸣未定的状态。(2)辨证分类框架已开始步入融合发展的阶段。首先,《温病条辨》在以上、中、下三焦分类为大纲的基础上,二级分类结合病种进行,三级分类则根据病种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如六经分类,病因病机分类,脏腑分类,表里气血分类等等,突显了各病种及各经之下再分类的重点与特点,有利于紧抓病证好发重点,便于应对温病发病之常。虽然此书在分类体系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及系统性,但尚未打破拘泥于病种分类的局限性,而且上中下三焦分类大纲之下的三、四级分类方法不一,在突出温病重点病证要素与类型的同时,有遗漏非重点病证要素与类型之倾向。另外,由于中医学高等教育集中教学的需要等原因,以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温病学释义》等为先导的教材及之后的温病学各版教材,探索性地进行了以病种结合卫气营血、三焦进行分类的模式,借鉴了脏腑经络分类、六要分类等分类方法的优点,采取了各病种各随所宜的多样化的分类方式。病种之下结合卫气营血及三焦的分类方法,进一步丰富细化了分类子目中的内容,较具体地建立了卫气营血、三焦分类至具体病因病机之方证框架体系,使辨证分类较为具体,指导临床较为准确,论理较为公认,较为后代认同,成为近现代院校教材编写所采用的基本框架。但其仍然存在着未能充分衔接和规范之处。当然,以此作为初步学习研究温病学的导读教材问题不大,但要全面系统展示温病学中病证分类的结构化框架,则存在一些科学表达与理论认识深度上的问题。总之,当前温病学教材的辨证分类框架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构建一个能够层次分明地反映目前温病学中有关病证分类并能包容以后温病学发展内容的有逻辑系统性的辨证分类框架。4.对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基本框架的初步推导构建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认为对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可在大类层面上初步构建基本共性框架,再在病所环节结合病种设计可调方法。总体框架:由前中后三部分组成。前缀部分(首分病种,辅以分病征):即辨病前缀,可以缺如。中心部分(先分病因,再分病所,后分病机):即辨证主体,必备重点。后辅部分(或分病势,或分病治,或分病兼):即证病结合,辅助选项。可调方法:温热病类,先分卫气营血,再分三焦,再分手足十二经系;湿热病类:先分三焦,再分手足十二经系,再分卫气营血;寒热混杂病类:先分手足十二经系,再分三焦,再分卫气营血。结论:1.温病学派在临床诊治框架上,原本具有分类多样、框架多元化,但从其主流来看,总体上呈现为一个病·证·症·治混用型的基本式样。从大类属性看,以病因、病所、病机、病势、病兼、病治、病种、病征等来对分类进行多角度的表达,包容性较强,但仍以辨证分类为其重心。2.温病学派在辨证分类上,其辨证分类要素丰富广泛(近45项以上),但在十个大类方面,内涵仍以病种(含病因)结合病所、病机分类为主体。其中,对病所(位)多角度的再分类是温病学多数医家突出方面,如有经系、脏腑经络、三焦、表里等不同。3.温病学派在辨证分类框架上,尽管可以从多重角度进行,但都不可能脱离病因、病所、病机三大方面,而其他方面则是间接地、侧方位地强化了这三大要素的立体化结构与多样化关联。4.温病学辨证方法的通用化设计,拟可采用以病所分类为先,并以三焦为首纲,手足十二经为大目,卫气营血津液分为细目,再依次结合病因与病机分类,形成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性辨证分类框架,使其既保持教材已示的特点与优势性纲领,又提升对温病病种的广泛覆盖与通适性,且便于促进寒温两派的汇通性发展。

陈宝山[2](2021)在《三阳经的证治分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目前中医界对疾病与其证候的辨治缺乏统一标准的现状,在姚荷生先生搭建的辨证论治框架下,以“六经皆有表证、里证”的思想为指导,先梳理三阳经的表证、里证的证治分类进行展示,为建立系统的“六经辨证”证治分类做一些前期工作,为辨证论治纲领的统一作出一些初步探索。方法:第一步:利用《中华医典》和近代医家的相关书籍及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查阅古今医家关于“三阳表证”、“三阳里证”的记载。太阳经查阅关键词主要为“太阳经”、“太阳病”、“太阳表实(风、寒、热、湿、燥、火)”、“太阳表虚(卫、营、气、血、津、液、精、阴、阳)”、“膀胱蓄水”、“膀胱湿热”、“膀胱虚寒”、“膀胱气陷”、“小肠实热”、“寒客小肠”、“小肠虚寒”等;阳明经查阅关键词主要为“阳明经”、“阳明病”、“阳明表实(风、寒、热、湿、燥、火)”、“阳明表虚”、“胃风”、“胃寒”、“胃气虚”、“胃阳虚”、“肠风”、“肠热”、“大肠津亏”等;少阳经查阅关键词主要为“少阳经”、“少阳病”、“少阳表(风、寒、热、湿、燥、火)”、“少阳表虚”、“三焦腑”、“焦膜”、“悬饮”、“结胸”、“胆气郁”、“胆气虚”等,并摘录相关条文。第二步:将上述所摘录的条文进行分类,首分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然后在每一经中又以表、里两纲分类,每一经的表证、里证又分别以虚、实两纲再进行分类。最后每一经的表实证再以病因(主要为外六淫)进行分类,表虚证则以“九大生理物质(卫、营、气、血、津、液、精、阴、阳)”进行分类;里实证以病因(主要为内六淫及病理产物)分类,里虚证则以“九大生理物质”进行分类,而“八纲”中的寒、热两纲则包括在病因分类当中。如下图为姚荷生先生提出的辨证论治框架,即六经结合八纲为大纲,以脏腑经络体窍结合卫、营、气、血、津、液、精、阴、阳为具体细目,汇合了病因辨证、三焦辨证内容的基本框架。也是上述条文进行分类所遵循的框架。第三步:对上述条文以病位、病因、病机为分类原则的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并剔除不符合的条文。由于本论文的工作量较大,时间有限,所以目前只是针对单病位、单病因、单病机证候的撰写。第四步:系统整理出每一证候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鉴别诊断、选方用药、药后调护等。结果:共梳理出太阳经表实的主要证候有13条,太阳表燥与表火暂缺;太阳表虚的主要证候有7条。太阳经表的虚实相兼的主要证候有4条。太阳膀胱里实的主要证候有7条,膀胱燥证与火证暂缺;太阳小肠里实的主要证候有7条,小肠的风证、燥证、火证暂缺。太阳膀胱里虚的主要证候有2条;太阳小肠里虚的主要证候有1条。太阳经的表里相兼的主要证候有1条。阳明经表实的主要证候有9条,阳明表虚证暂缺。阳明胃里实的主要证候有15条,胃燥列入阳明胃津亏虚证;阳明大肠里实的主要证候有8条,大肠燥证列入大肠津亏一证。阳明胃里虚的主要证候有4条;阳明大肠里虚的主要证候有2条。阳明经里的虚实相兼主要证候有4条。阳明经的表里相兼的主要证候有1条。少阳经表实的主要证候有11条,少阳经表虚证暂缺。少阳三焦腑里实的主要证候15条,其中上焦焦膜证候5条,中焦焦膜证候5条,下焦焦膜证候3条,兼涉上、中、下三焦焦膜的证候有2条;少阳胆里实的主要证候有3条。少阳三焦腑里虚证暂缺;少阳胆里虚的主要证候2条。少阳经的表里相兼的主要证候有2条。结论:(1)姚荷生搭建的此种辨证论治的框架囊括了八种经典辨证方法:六经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病因辨证,具有全面性,系统性、条理性,临床各科的疾病证候基本都可以在此框架下进行分类。因此也验证了“六经钤百病”之说,如清·柯琴所认为仲景所云之六经,不只适用于伤寒病,杂病同样适用,因此伤寒杂病都可以纳入六经之统属,可谓为百病立法。对辨证论治纲领的统一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值得在理论研究与临床上学习与推广。(2)表证并非只有太阳经,三阳经皆有表证,外六淫皆可侵犯三阳经之表而各自为病,如每一经都有各自的表风证、表寒证、表热证、表湿证、表燥证、表火证等。对临床中表证的诊断及治疗具有很实用的指导意义,从而不至于表里错辨,致使杂病丛生。同时,这也是论文创新点之一。(3)少阳不仅只有半表半里证,也有其自身的表证和里证。本论文中的手少阳三焦腑里证的证治是在姚荷生先生提出的“三焦焦膜辨证”基础下进一步的补充与丰富。此处“三焦”为“脏腑三焦”,不同于温病中的对疾病病位概括的“部位三焦”。所以本论文在补充姚荷生先生提出的“三焦焦膜辨证”理论体系的同时,也丰富的“三焦辨证”的内容,为临床焦膜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极具实用价值的参考。这也是论文的创新点之二。

邢婧瑜[3](2020)在《《医学衷中参西录》对仲景清法的继承与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研究目的通过对仲景《伤寒杂病论》以及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以下简称《参西录》)中清法相关内容的整理,总结张锡纯在清法组方用药和临床应用中的特点,研究得出《参西录》对仲景清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2研究方法对《参西录》和仲景清法条文、方剂、药物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数据统计、比较分析和整理归纳等方法,总结《参西录》对仲景清法的继承和发展。2.1分类方法1.分类标准:参考中医教材《方剂学》,按照清法方剂的分类,确定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气血两清、清脏腑热、清虚热、清热祛暑、清热利湿、清热化痰九类,并依据教材确立划分标准。2.方剂纳入标准:(1)张锡纯本论符合分类标准者;(2)本论不明者,参考历代医家对相关方证的阐述,或《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方剂功用、主治及方论选录等相关内容,论述符合分类标准者;(3)有争议者,参考《方剂学》相关内容,论述符合分类标准者;(4)以上满足其一即可纳入相应分类。3.方剂排除标准:(1)未注明剂量的方剂;(2)转录的古方、他方或出处不可考的方剂;(3)随证加减化裁及张锡纯不以之为固定方的方剂。4.条文纳入标准:同方剂纳入标准。2.2统计方法利用Excel软件对各分类中方剂用药数和方剂用药频次进行统计。为方便阅览,规定输出数据结果中,始终保持横坐标分组≤25,药味数量超过25即剔除频次最低的数据。3研究结果1.清气分热:(1)条文篇目对比:仲景相关条文21条,《参西录》中相关篇目34篇。《参西录》对《伤寒论》原文34、154、155、176、219、350条进行了探讨;提出温病统于六经、伤寒温病始异终同的观点;在猩红热的治疗中体现了病证同治的思想。(2)方剂对比:仲景相关方剂11首,《参西录》相关方剂17首。《参西录》在仲景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栀子豉汤的基础上,扩展了热在气分的诸多方证,并有中西药合用方2首。(3)用药对比:仲景常用清热药为栀子、石膏,《参西录》常用药为石膏、知母、白茅根,常以连翘、蝉退为引经药,对西药阿斯必林进行了讨论。《参西录》提出辛凉药物更宜阳明经证;补充扩展石膏功效;以人参助石膏清热益阴;重视热有出路,强调审病机而因势利导。2.清营凉血:仲景方中无此类方剂,但防己地黄汤中生地黄之用为后世清营凉血方之祖;《参西录》代表方为鲜小蓟根汤,可清血中热毒,临证亦多以生地黄清血分之热。3.清热解毒:(1)条文篇目对比:仲景相关条文5条,《参西录》中相关篇目24篇。《参西录》对仲景阳毒、肺痈的治法进行了讨论;对瘟疫、霍乱的治法进行了补充;强调传染病应防热毒扰心;对肠溃疡的讨论体现了病证同治的理念。(2)方剂对比:仲景相关方剂4首,《参西录》相关方剂15首。《参西录》提出桔梗不宜于肺痈、辛温不宜于阳毒;补充了霍乱、毒淋、眼科等证的方剂。(3)用药对比:仲景常用药为甘草,《参西录》常用药为甘草、鸦胆子、硼砂、金银花。张氏承仲景习惯常生用甘草;善用鸦胆子清肠中热毒,甘草、三七解毒去腐;对毒淋、霍乱、眼科疾病中的西医用药进行了观察讨论。4.气血两清:仲景无相关条文和方剂。《参西录》中代表方剂为清疹汤,并取白虎汤之意清阳明气分之热。5.清脏腑热:(1)条文篇目对比:仲景相关条文12条,《参西录》中相关篇目28篇。《参西录》对《伤寒论》原文63、162、371、373条和《金匮要略》十七篇17、46条均有阐发;对肺热、热痢、黄疸、吐衄证的治疗进行了补充;对肺结核的治疗体现了病证同治理念。(2)方剂对比:仲景相关方剂9首,《参西录》相关方剂22首。《参西录》对仲景麻杏甘石汤、白头翁汤、硝石矾石散、泻心汤均有讨论和发展。(3)用药对比:仲景常用药为黄芩、黄连、甘草;《参西录》中常用药为甘草、芍药、牛蒡子、玄参、朱砂,对阿斯必林、百布圣、臭剥等西药药性进行了阐释。《参西录》对仲景方中白头翁、矾石均有探讨;温病中用药常以辛凉代仲景辛温;对西医治疗热痢、黄疸病的用药进行了讨论和评价。6.清虚热:(1)条文篇目对比:仲景相关条文共计9条,《参西录》中相关篇目共计7篇。《参西录》对《伤寒论》原文第303、310条进行了讨论和扩展。(2)方剂对比:仲景相关方剂8首,《参西录》相关方剂3首。《参西录》对仲景黄连阿胶汤有所探讨,并发展得到少阴热化证自拟方。7.清热祛暑:(1)条文篇目对比:仲景相关条文仅1条,《参西录》中相关篇目4篇,对暑热不夹湿或夹燥证、暑热泄泻伤阴证以及伏暑证进行了扩展补充。(2)方剂用药对比:仲景代表方为白虎人参汤,《参西录》中代表方为加味天水散和加味益元散。仲景用人参生津,张氏以山药增液。张氏治疗伏暑常用仲景白虎汤或大剂石膏。8.清热利湿:(1)条文篇目对比:仲景相关条文14条,《参西录》相关篇目12篇。《参西录》对《伤寒论》原文第223条和身发黄证进行了探讨,对淋证、水臌进行了补充完善;指出西医混治五淋,疗效不及中医。(2)方剂对比:仲景相关方剂10首,《参西录》中相关方剂9首。《参西录》对仲景猪苓汤、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和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有所讨论和发展。(3)用药对比:仲景常用药为滑石;《参西录》中常用药为滑石、甘草、芍药。两者皆善用滑石,张氏又善用滑石、甘草取天水散之意。9.清热化痰:(1)条文篇目对比:仲景相关条文仅1条,《参西录》中相关篇目8篇。《参西录》对《伤寒论》原文第138条进行了讨论,并补充了痰热所致神志异常疾病的论述。(2)方剂用药对比:仲景代表方为小陷胸汤,《参西录》中代表方为龙蚝理痰汤和荡胸汤,常用药物为赭石和朴硝。《参西录》取仲景小陷胸汤之意拟荡胸汤,对痰热壅滞之神志病的治疗进行了补充。4研究结论1.《参西录》的清法思想承自仲景、兼融寒温,认为仲景部分清热剂亦为温病方,并对其用药进行了讨论,指出应以辛凉代仲景辛温;又在仲景学术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伤寒、温病始异终同的观点,对清法在温病、寒温同治中的应用进行了补充和发展。2.《参西录》继承仲景思想,重视使热有出路,认为热从肺、腠理、水道皆可清散,并善借药力升提、透发之性,引深伏之热外见;同时张氏又强调因势利导,指出热从汗解未必须用汗法,当审其病势、调其阴阳,寒热相合亦可使热作汗而解。3.《参西录》在清法的应用中常遵仲景方,又提出古方今用须有通变,结合病证变化对仲景清热剂多有化裁通变,大大扩展了原方的应用范围,对热毒、疫毒炽盛等证的讨论也弥补了仲景清法理论的不足。4.《参西录》在对仲景清法有所发展的同时,又中西互参,病证同治,并在清法的诊疗中,对中西医结合用药、提高中医疗效进行了尝试,为现代中西医结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林冠文(LIM GOON MONTH)[4](2020)在《推拿治疗小儿发热的古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临床医者运用推拿治疗小儿发热的手法及选穴处方层出不穷,辨证与治疗思路各异,由此欲知古人的诊治思路,对古人的经验进行梳理并总结,除了丰富小儿推拿领域的古文献研究内容,也为现今医者提供更有依据性的参考。方法:检索43部古籍,选取小儿发热的中医理论论述、诊断方法(尤其望诊)、推拿治疗发热的特定穴、操作手法及其应用规律进行搜集和研究,统计、分类、归纳、总结并讨论古人运用推拿治疗小儿发热的诊治思路和方法。研究结果:(1)理论:小儿发热的病因、病机及辨证离不开阴阳、五脏、伤寒病及温病,而推拿治疗除与四者相互连系,更与经络学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2)诊断:四诊之中,小儿之疾更多侧重于望诊,尤其望神及望面色。望诊中红赤色为发热主色,神态烦躁,闻诊以气粗、狂声高喊为主,而切诊以脉数多见。(3)治法:本篇于小儿推拿手法及穴法中提炼出治法。治疗小儿发热分汗法、清法、泻法、补法及和法,其中清法出现频率最高。汗法常用穴有内劳宫、二扇门、三关等;清法常用天河水、水底捞明月及六腑;泻热通便常用六腑及大肠,清热利尿则多用肾经、膀胱;补法以凤凰单展翅为主;和法可见外劳宫及分手阴阳的操作。操作手法点状穴以掐法为主,揉法次之;线状及面状穴以推法及运法为主。(4)诊治思路:汗法以行气透邪、宣通升散为主要机制,可解表里热;清法可清表里虚实之热,为小儿退热主要治法;泻法用于食积伴随二便不调之热证,非所有里实热证都可泻下;治疗虚热可清补兼施;和法为治疗诸疾的中心思想,退热以“和”为主要机理;推崇推拿为主,且多法并用。结论:五种治法皆以人为本,通过平衡脏腑、调和阴阳气血,达到祛邪的作用,通过手法标本同治,扶正且开启祛邪之通路。整合小儿发热理论及推拿治疗发热的内容使整体框架更加清晰,对于今人解读、实践及后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功[5](2020)在《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挖掘及对当代传染病防治启示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通过全面系统地整理研究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归纳总结温疫学派对温疫的认识、温疫辨证体系、治法、方药特色以及对当代传染病的防治启示,以期对现当今时代重大流行病、传染病的预防与辨治有所启迪,促进中医药在防治疫病方面的积极作用。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传统文献研究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于“理、法、方、药、防”等方面梳理总结温疫学派学术特色,深入挖掘防疫治疫的主要方法以及主要特色,从而探究温疫学派学术思想对后世的影响。研究结果:明清温疫学派有丰富的防疫治疫理论,对疫病发生、治疗、愈后有独特的认识,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丰富了中医理论体系内容,对当今防治重大传染性疾病以及应对公共卫生挑战具有理论指导意义。1.综合探讨温疫学派对温疫发病的认识是:疫病的发生是多因素的结果,体现“天-地-人”三才发病观。2.归纳总结温疫学派辨证体系是融汇多种辨证方法于一体以适应疫病特殊性的结论。3.总结温疫学派治法特色为:截—疏,截断病势,疏利透达;导—下,予邪出路,下法新篇;和—解,多法调和,重视清解;时—位,因时制宜,注重阶段;升—降,调畅气机,注重肺肠;攻—养,祛邪扶正,攻即是养;内—外,内化外解,特色外治。4.归纳温疫学派方药运用特色:用药精专,专方专药;辟秽化浊,宜施芳香;重视性味,注重配伍;药物法象,选药新法;用药宜忌,谨遵禁忌。5.温疫学派学术思想对当代防疫治疫的启示为:中医治疫别具特色,以因势利导予邪以出路为原则,重视五运六气在中医防疫治疫的应用,立足中医“治未病”学说,培护正气,避其邪气,集中体现在温疫学派护窍思想。同时三因制宜,辨证论治是精髓。防治疫病总的原则,在于随机而变圆机灵活,运用之妙,存乎一心。6.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探讨温疫学派学术思想的实践应用,以“天地人”三才发病观探究新冠肺炎的发病,立足“时-位”“和-解”等治法思想探究在此次新冠肺炎中的应用与不足,同时提出“大疫良方,专方专药”,治疫要“守正创新”的观点。研究结论:明清温疫学派医家丰富的防治疫病的经验,为当今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有助于中医药在当今时代防治疫病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石维娟[6](2020)在《张仲景调和营卫法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采用数据挖掘与理论研究结合研究调和营卫法的应用规律,以期指导调和营卫法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方法:(1)数据挖掘,搜集古今医案,将搜集的医案资料统一规范后录入数据库,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和Python进行数据挖掘,研究疾病、症状、治法、用方和用药规律。(2)理论研究,人工检索与电子检索相结合,梳理古代及现代相关文献资料,按时间顺序阅读、整理、分析。梳理营卫理论;研究营卫失和的历史源流、概念和分类;分析调和营卫法的历史源流、与其他治法的关系、调和营卫法的概念和分类,与数据挖掘结果相结合分析仲景的调和营卫方;探析营卫辨证的概念和内容。成果:(1)数据挖掘成果通过数据挖掘,统计了古代医案应用调和营卫法治疗疾病的规律,治法特点,用方和用药规律;筛选出5种常见病、4个常用方和42味常用药;对常用方治疗疾病规律及药物加减规律,常见病的用方、用法及用药规律做了进一步统计。通过数据挖掘,统计了现代医案应用调和营卫法治疗疾病的规律,症状规律,治法特点,用方和用药规律;筛选出4种常见病、27个核心症状、5个常用方和33味常用药;对常用方治疗疾病规律、症状规律及药物加减规律,常见病的症状、用方、用法及用药规律了做了进一步统计。(2)理论研究成果通过理论研究与数据挖掘相结合,梳理了古今营卫失和的相关理论,总结了营卫失和的概念和分类。通过文献研究,梳理了调和营卫法的历史源流,通过理论研究与数据挖掘相结合,探讨了调和营卫法与八法的关系,总结了调和营卫法的概念和分类,并结合了仲景有关的调和营卫方分析调和营卫法的具体应用。在理论研究与数据挖掘相结合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营卫辨证论治的概念和方法,并从“表”和“里”两个方面探讨了调和营卫法在临床的具体应用。结论:本研究通过将数据挖掘与调和营卫法的理论紧密结合,数据挖掘结果为调和营卫法的理论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数据挖掘和理论研究结合能更科学的导调和营卫法的临床应用。

张楠[7](2020)在《俞根初《通俗伤寒论》厥阴病证治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俞根初是主张寒温融合的代表医家。通过对俞根初《通俗伤寒论》中厥阴病证相关文字内容进行整理与研究,系统总结俞根初诊治厥阴病的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明晰俞根初对厥阴病实质、病机与辨治的认识,追溯俞根初寒温合论治疗厥阴病的思想来源,探寻俞根初在遣方用药等方面的特点与创新之处。方法本研究以《重订通俗伤寒论》为主要研究对象。1.文献分析法:汇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涉及厥阴病证的内容,梳理后世医家尤其是对俞根初学术思想有重要影响的陶节庵、张景岳、柯琴关于六经本质与厥阴病辨治的论述内容,还原俞根初六经辨治体系与寒温合论的提出背景,为分析俞根初厥阴病证辨治思想提供支持。搜集整理临床报道资料,明确俞根初厥阴病方剂的临床运用情况。2.归纳总结法:通过对“伤寒要义”“伤寒诊法”“伤寒脉舌”等章节内容的分析,归纳俞根初在厥阴病实质、病机、传变规律、诊法等方面的认识。通过对“六经方药”“伤寒本证”“伤寒兼证”“伤寒夹证”等章节中俞根初为治疗厥阴病提出的方剂及方剂在具体病证中的运用实例进行分析,总结俞根初治疗厥阴病的治法特色与用药经验。3.对比研究法:将俞根初论述的厥阴病与《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论述的厥阴病进行对比,尤其是与《伤寒论》厥阴病的概念、病机、治法方药进行对比,探讨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将俞氏改制的方剂与原方出处药物组成、剂量等进行对比,结合改制方剂的具体应用场合,分析这些改制所反映出俞根初在厥阴病病机、治法上的认识与拓展。结果1.学术渊源:《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从脏腑、经络、气化的角度论述厥阴相关病证,提到了厥阴与络脉的关系及厥阴病与络病的治法。陶节庵主张治疗外感热病时应区别伤寒与温病的不同,张景岳提出以伤寒六经总括一切外感热病,柯琴认为六经为百病而设,以“六经地面说”将六经病证落实到身体部位上,这些观点对俞根初造成重大影响,并在其着作中多有体现。2.厥阴病的实质:俞根初认为六经的实质是脏腑经络功能的总和,以“六经形层说”将六经与人体结构、经络、脏腑及功能连为一体。俞氏所说厥阴病的实质是手、足厥阴经与脏的病变,包含外感与内伤杂病,但《通俗伤寒论》以论述外感病为主。《内经》《伤寒论》论述厥阴病侧重于足厥阴病变,俞氏则对手厥阴病变进行了大量论述,体现了手厥阴病证在外感热病中的重要性。外感厥阴病多由他经邪热传入厥阴,引起火化(热化)与水火合化(寒热错杂化)两种转归。厥阴与冲任脉、心包络及肝络有关联,外感热病极期出现的神昏谵语、手足瘛瘲多属手厥阴心包络病变,也与足厥阴肝有关。厥阴病的主脉是涩脉,揭示厥阴易阴伤、络阻的规律;厥阴病的舌象可出现舌形、舌质、舌色改变,各有其相应临床意义;按脐间动气诊察冲任脉是厥阴病的特色腹诊内容。3.厥阴病的治法与方药:俞根初继承了《伤寒论》厥阴病篇的治法与方药,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予以改进使用。俞氏认为厥阴以风气为主,中见少阳相火,因此厥阴病多从热化,进而提出将清法作为厥阴病的主要治法,并自创、改制了一系列相关方剂。基于厥阴经、脏的生理特性与常见病变产物,俞氏使用清法时有清而兼疏、清而兼滋、清而兼化的特点。对于心包络病变,俞氏借鉴温病学的辨证理论与治法方药,结合心包络病变的临床特征,以清宣包络为主要治法,注重宣透气机、化痰散瘀、清热利水。对于肝络病变,俞氏在叶天士运用旋覆花汤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一些探索。对于厥阴的虚证,俞氏以滋填阴液、潜纳阳气为主要思路。在具体用药方面,注重清滋、多用甘寒、注重药物炮制与煎服法、喜用当地新鲜药材是俞根初的用药特色。俞根初在辨治具体病证时细察病因病机,治疗步骤先后有序,值得临床医者学习。结论1.俞根初在前人观点的基础上,以脏腑、经络、气化共同认识六经实质,创造“六经形层说”指导病证的辨治,其学术思想与《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一脉相承。2.俞根初融合寒温,借鉴温病学的辨治经验,补充了外感热病中厥阴病证、尤其是手厥阴病证的内容,完善了六经辨证体系,为寒温统一作出了示范。俞氏为厥阴病制定的方剂在内伤杂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3.研究古代医家组方用药思路时应当还原方剂的产生背景,结合方剂在医案中的运用实例进行总结,以期获得正确而有价值的结论。

方威政[8](2020)在《基于《中华医典》与现代临床对中医湿病证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为了理清湿病的原理与治法,试图把湿治的体系梳理出来,为临床治疗湿病提供理论依据与临床借鉴。方法:本课题组采用了文献资料研究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中华医典》,并结合现代临床研究,对湿与湿邪、湿证、治法的研究做了整理、统计与分析。结果:通过研究文献发现,历代医家对湿病的研究都是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入手,大体分为天湿、地湿与人湿,天湿与五运六气的变化有关,地湿与地理位置与环境有关,人湿涉及饮食、失慎、劳作、房事与脏腑虚实等方面。其分类方式可归纳为内外、三焦与阴阳,先秦汉晋隋唐多以外湿论治,其中又以风湿与寒湿为多,宋开始对内湿关注提高,金元多以内湿论治,其中以湿热为多,且开始从三焦论治,明清多主张内外相合生湿,多从三焦和阴阳论治。外湿多因湿与风寒暑火燥同属于六淫或衣着湿冷、居湿地致病,由肌表腠理而入;内湿多因气血弱、脾虚或因寒饮食、肥腻、饮酒或因暑热或因火热怫郁等所致;三焦湿证的病机多由三焦气化不利;阴阳湿证随脾胃阴阳所化。病变部位多样,涉及皮肉腠理筋骨关节及脏腑,外湿以体表为主,而内湿以脾胃为主。《黄帝内经》治法以苦温、苦寒燥湿为主,佐以辛甘、淡渗、酸辛和咸甘,基本为历代治法奠定了理论基础。《伤寒杂病论》治法以温阳发汗利湿为主,佐以清热祛湿,基本成为了很长一段时期的治法,一直沿用至宋代。金元以清热燥湿、攻邪泻湿和升阳胜湿为主,明清以透泄法和芳香开窍法为主。金元以前以温法为主,金元以后以寒凉法为主,明清注重养阴和血善后。历代均以扶正贯穿始终。现代湿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湿温治法:早、中期总以宣泄三焦为主,危重期以开窍固脱为主,恢复期以清热益气养阴为主,寒湿治法:早、中期总以宣散肺胃为主,重症期以回阳固脱为主,恢复期以温阳益气养阴为主。结论:湿热证与寒湿证在历代湿病中占主要证型,湿病总治法以温阳化湿、益气和血为主,行气化滞、淡渗利湿、驱风胜湿、清热燥湿为辅。以路志正为首的现代湿证治法,基本沿袭了金元时期以后的清热化湿、健脾祛湿与芳香化湿等法,并注重三焦气机的调畅与“顾润燥”的思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湿温证总治法以疏风解表、化湿健脾、宣透泄热、透达膜原、疏通三焦、开窍醒神、生津固脱、清彻余热、益气养阴为主,寒湿证总治法以散寒除湿、宣肺开胃、解肌清热、邪透膜原、益气养阴、回阳救逆、开闭固脱为主。

黄宝特[9](2020)在《仲景药后调摄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全面梳理张仲景药后调摄相关文献,厘清仲景药后调摄的发展脉络,明晰仲景药后调摄的体系,构建六经病药后调摄的框架。方法:1.历代文献药后调摄文献的收集分析。通过对仲景时代前的已出土的医学文献资料及现存的古代医学典籍进行挖掘整理,收集整理其中的药后调摄内容记载。2.仲景原文中药后调摄内容的收集分析。通过对《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中药后调摄的内容进行收集整理,按调摄方式进行分类归纳分析。3.后世医家以《伤寒论》方剂为对象的药后调摄的病案、方论的收集分析,检索《中华医典》中《伤寒论》方剂的药后调摄内容的病案、方论,按方剂进行分析。结果:(1)发展源流上。甲骨文时期,药后调摄是作为疾病愈后身体康复的一种手段,但具有明显的巫医色彩;秦汉时期有进一步的发展,《五十二病方》、威武汉墓医简中已经作为用药后的一种辅助方法而存在,同时形成丰富、多样的药后调摄方式;《黄帝内经》有大量药后调摄内容,是第一部对药后调摄进行理论阐释的着作。仲景集前人的认识与经验,在《伤寒杂病论》中对药后调摄进行了系统论述,以辨证论治为运用原则,依据胃气、津液、正气而选择调摄方式,以达到阴阳自和的状态,构建了理法方药完备的药后调摄体系。仲景之后,《肘后备急方》、《小品方》、《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中均有记载仲景药后调摄方式,同时对仲景药后调摄体系进行补充和发展,主要侧重在方式继承上,金元四大医家学派、明清温病学派在仲景药后调摄基础上,结合各家学术特色,对仲景药后调摄理论进一步丰富。(2)药后调摄内容上。仲景之前的药后调摄内容逐渐去除医巫色彩,《黄帝内经》较系统的阐述了药后调摄的相关理论。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总结形成了完备的药后调摄理法方药体系,内容广泛分布在“方后注”中,可分为五大类:啜粥调摄、饮食禁忌、覆与避风寒、饮食寒热、汗后粉扑法;辨证论治是药后调摄运用核心原则;具有重视胃气的健运、津液调摄得当、护正与防邪复感并举特色,阴阳自和是仲景药后调摄根本目的。(3)后世医家药后调摄的内容,理法不离仲景,体系遵循六经。太阳病药后注重表邪祛除、兼顾防邪伤正;少阳病药后注重枢机通畅、尤重情致调和;阳明病药后注重清泻余热、兼或滋阴缓食;太阴病药后注重阳气温补,兼食益胃补肾;少阴病药后注重阳气温通、并重微微解表;厥阴病药后注重寒热并调;诸病药后皆需顾护脾胃、禁房劳体劳。结论:仲景在继承的基础上,基于临床实践,总结形成了完备的药后调摄理法方药体系,是仲景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后世医家产生很大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发扬。

王剑锋[10](2019)在《中医儿科外感热病的防治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小儿外感热病是中医儿科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类疾病,在历史上积累了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庞大的理论体系。然而,在其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其理论体系产生了不同的学术观点和分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医家,对小儿外感热病的治疗也有着不同看法,演变出不同的学术流派。由此造成外感热病的认知和治疗上的学术分歧。为了探寻这些流派的学术发展路线,以及历代中医着作所产生的影响,探寻这些医家以及着作的发现、发展和贡献,和对儿科外感热病防治产生过的积极的影响,特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方法:遴选了从先秦两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42部经典儿科及综合性中医着作的文字文献和数字文献,对其中涉及小儿外感热病的内容,包括疾病认知、辨证方法、治法治则、临床用药等进行梳理、分析,以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等方法,找出其学术发展的规律,探寻其学术源流,整理其学术贡献。结果:小儿外感热病治疗理论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第一阶段从先秦两汉开始,对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载只有若干疾病的证候,方药亦很古朴,显示出儿科学理论还未出现。第二阶段从《伤寒论》出现开始,以伤寒理论论治小儿外感热病成为学术主流。第三阶段从隋唐时期开始出现以寒凉药治疗小儿外感热病,与伤寒理论并存的局面。第四阶段为“寒凉派”学说的兴起,其开创的“玄府气液说”和“火热论”不仅直接影响了中医儿科理论,还成为了后世温病学的源头。第五阶段为温病学理论的发展和成熟,并且与小儿外感热病治疗理论相融合,并且促进了中医儿科学基础理论的发展。结论:中医儿科学对小儿外感热病的治疗,是随着中医学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它肇始于《黄帝内经》,成形于《伤寒论》。随着中医学理论的发展而不断衍生出新的思想和方法。在《伤寒论》出现后,伤寒理论一直处于小儿外感热病治疗的统治地位,并在“寒凉派”理论逐渐成熟后数百年间一直保持与其并存的状态。直至清代温病学的兴起,与小儿外感热病治疗理论相融合后,伤寒理论才基本退出这一学术领域。

二、汗法在小儿外感证中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汗法在小儿外感证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及意义
    3.研究目标
    4.研究内容
    5.研究方法
    6.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中医学辨证分类方法的统一性研究进展
    1.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现代研究状况分析
    2.外感病辨证分类方法统一性研究的现状分析
    3.外感病与内伤病辨证分类方法的关系问题
1 温病学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与解析
    1.1 研究思路、研究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1.2 温病学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探讨
    1.3 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过程
    1.4 辨证分类数据表中要素的分析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
2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统计及权重分析
    2.1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统计分析
    2.2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权重分析
    2.3 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问题解析
3 对温病学派中各代表性的分类框架的分析评价与整体评估
    3.1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病证分类框架的特点与优缺点分析
    3.2 温病学代表着作病证分类框架总体发展水平的评价
    3.3 温病学派辨证分类方法主流框架的初步探讨
4 温病学系统化辨证分类框架的构建
    4.1 本研究分类框架与现行教材主流分类方法的关系
    4.2 温病学与伤寒学辨证分类框架之比较
    4.3 构建温病学通用化辨证分类框架之设想
5 结论
6 创新性
    6.1 借助信息学本体分析方法
    6.2 分类要素权重值的分析
    6.3 全面整理了温病学领域中的病证分类要素
    6.4 构建出温病学中普适性较强、涵盖性较广的系统性辨证分类框架
7 存在的部分问题及后期工作的设想
    7.1 病证要素提取标定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7.2 后期工作的设想
8 对寒温统一性辨证分类框架的展望
    8.1 伤寒学系统化辨证分类框架构建的介绍
    8.2 构建寒温统一性辨证分类框架的展望
9 系统性辨证分类体系的临床运用实例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1999 年以前温病学相关存世着作698 部目录
    附录2 粗选的103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
    附录3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
    附录4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分类要素标定、频数统计表
    附录5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分类框架附表
作者简介

(2)三阳经的证治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中医辨证纲领的研究进展
    1.六经辨证
    2.八纲辨证
    3.脏腑辨证
    4.经络辨证
    5.三焦辨证
    6.卫气营血辨证
    7.气血津液辨证
    8.病因辨证
    9.寒温统一
    10.内伤与外感辨证纲领统一
    11.微观辨证
    12.证素辨证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表里的界定
第二部分 三阳经的证治分类
    太阳表的证治分类
        太阳经生理
        太阳表实
        1.表风
        1.1 寒风犯表证
        1.2 风淫经脉证
        2.表寒
        2.1 风寒闭表证
        2.2 风寒闭热轻证
        2.3 风寒闭热重证
        2.4 寒凝经脉证
        2.5 寒风郁阳证
        3.表热
        3.1 太阳风温证
        4.表暑
        4.1 太阳中暍证
        5.表湿
        5.1 风寒夹湿证
        5.2 风湿夹寒证
        6.表燥:(暂缺)
        7.表火:(暂缺)
        太阳表虚
        1.卫气虚
        1.1 临床表现
        1.2 病因病机
        1.3 鉴别诊断
        1.4 治则治法
        1.5 选方用药
        1.6 调护
        2.卫阳虚
        2.1 临床表现
        2.2 病因病机
        2.3 鉴别诊断
        2.4 治则治法
        2.5 选方用药
        2.6 调护
        3.营偏虚(营弱卫强)
        3.1 临床表现
        3.2 病因病机
        3.3 鉴别诊断
        3.4 治则治法
        3.5 选方用药
        3.5 调护
        4.卫偏虚(卫弱营强)
        4.1 临床表现
        4.2 病因病机
        4.3 鉴别诊断
        4.4 治则治法
        4.5 选方用药
        4.6 调护
        5.卫气、阳两虚
        5.1 临床表现
        5.2 病因病机
        5.3 鉴别诊断
        5.4 治则治法
        5.5 选方用药
        5.6 调护
        6.营卫两虚
        6.1 临床表现
        6.2 病因病机
        6.3 鉴别诊断
        6.4 治则治法
        6.5 选方用药
        6.6 调护
        7.表津不足
        7.1 临床表现
        7.2 病因病机
        7.3 鉴别诊断
        7.4 治则治法
        7.5 选方用药
        7.6 调护
        太阳表的虚实相兼
        1.风湿犯表,卫气不足
        1.1 风邪偏重
        1.2 湿邪偏重
        1.3 风湿俱重
        2.寒风未净,营气不足
        2.1 临床表现
        2.2 病因病机
        2.3 鉴别诊断
        2.4 治则治法
        2.5 选方用药
        2.6 调护
    太阳里的证治分类
        太阳里实
        1.膀胱
        膀胱生理
        膀胱的证治
        1.1 热结膀胱证(热为重,瘀为轻)
        1.2 风热下迫膀胱证
        1.3 膀胱湿热证
        1.4 水蓄膀胱证
        1.5 膀胱蓄热证
        1.6 膀胱气滞证
        1.7 冷结膀胱证
        1.8 膀胱燥证(暂缺)
        1.9 膀胱火证(暂缺)
        2.小肠
        小肠的生理
        小肠的证治
        2.1 小肠实热证
        2.2 小肠湿热证
        2.3 寒客小肠证
        2.4 小肠寒湿证
        2.5 气滞小肠证
        2.6 小肠宿食停滞证
        2.7 小肠湿毒瘀血证
        2.8 小肠风证(暂缺)
        2.9 小肠燥证(暂缺)
        2.10 小肠火证(暂缺)
        太阳里虚
        1.膀胱
        膀胱的证治
        1.1 膀胱虚寒证
        1.2 膀胱气陷证
        2.小肠
        小肠的证治
        2.1 小肠虚寒证
    太阳的表里相兼
        1 表有风寒,里有蓄水证
        1.1 临床表现
        1.2 病因病机
        1.3 鉴别诊断
        1.4 治则治法
        1.5 选方用药
        1.6 调护
    阳明表的证治分类
        阳明经生理
        阳明表实
        1.表风
        1.1 寒风犯表证
        2.表寒
        2.1 风寒闭表证
        3.表热
        3.1 阳明风热证
        3.2 热郁胸膈证
        4.表湿
        4.1 阳明风湿证
        4.2 阳明寒湿证
        4.3 阳明风湿热证
        5.表燥
        5.1 阳明风燥证
        6.表火
        6.1 阳明风火证
        阳明表虚(暂缺)
    阳明里的证治分类
        阳明里实
        1.胃
        胃的生理
        胃的证治
        1.1 阳明胃风证
        1.2 阳明中寒证
        1.3 阳明中寒夹饮证
        1.4 阳明胃热证
        1.5 阳明中暍证(阳暑)
        1.6 阳明寒湿证
        1.7 阳明湿热证(湿热并重)
        1.8 阳明湿热证(湿热俱轻,热胜于湿)
        1.9 阳明胃火证
        1.10 阳明蓄水证
        1.11 阳明痰阻证
        1.12 阳明蓄血证
        1.13 阳明气滞证
        1.14 阳明食滞证
        1.15 阳明胃燥(列入阳明胃津虚证)
        2.大肠
        大肠生理
        大肠的证治
        2.1 阳明肠风证
        2.2 阳明肠寒证
        2.3 阳明大肠寒积证
        2.4 阳明大肠热结证
        2.5 阳明大肠湿热证
        2.6 阳明大肠寒湿证
        阳明里虚
        1.胃
        胃的证治
        1.1 阳明胃气虚证
        1.2 阳明胃阳虚证
        1.3 阳明胃津虚证(阳明胃燥证)
        1.4 阳明胃阴虚证
        2.大肠
        大肠的证治
        2.1 阳明大肠津亏证(阳明肠燥证)
        2.2 阳明大肠阳虚失固证
        虚实相兼
        1 阳明胃风证
        1.1 临床表现
        1.2 病因病机
        1.3 鉴别诊断
        1.4 治则治法
        1.5 选方用药
        1.6 调护
        2.阳明中虚寒客证
        2.1 临床表现
        2.2 病因病机
        2.3 鉴别诊断
        2.4 治则治法
        2.5 选方用药
        2.6 调护
        3.阳明胃热伤气津证(以热盛为主)
        3.1 临床表现
        3.2 病因病机
        3.3 鉴别诊断
        3.4 治则治法
        3.5 选方用药
        3.6 调护
        4.阳明胃热伤气津证(以气津伤为主)
        4.1 临床表现
        4.2 病因病机
        4.3 鉴别诊断
        4.4 治则治法
        4.5 选方用药
        4.6 调护
    阳明的表里相兼
        1.阳明表里俱热证
        1.1 临床表现
        1.2 病因病机
        1.3 鉴别诊断
        1.4 治则治法
        1.5 选方用药
        1.6 调护
    少阳表的证治分类
        少阳经生理
        少阳表实
        1.表风
        1.1 少阳寒风证
        2.表寒
        2.1 少阳伤寒证
        3.表热
        3.1 少阳风热证
        4.表湿
        4.1 少阳风湿证
        4.2 少阳风湿热证
        4.3 水郁肤腠证
        4.4 少阳风饮证
        5.表燥
        5.1 少阳燥热证
        6.表火
        6.1 少阳风火证
        7.表气郁
        7.1 气郁腠理证
        8.表痰结
        8.1 痰结腠理证
        少阳表虚(暂缺)
    少阳里的证治分类
        少阳里实
        1.三焦腑
        三焦腑(焦膜)的生理
        上焦焦膜的证治
        1.1 上焦焦膜蓄水证(悬饮证)
        1.2 上焦焦膜气郁证
        1.3 上焦焦膜痰阻证(痰结胸)
        1.4 上焦焦膜饮停气滞证
        1.5 上焦焦膜血结证(血结胸)
        中焦焦膜的证治
        1.6 中焦焦膜蓄水证
        1.7 中焦水饮郁火证
        1.8 中焦焦膜痰热互结证(小结胸证)
        1.9 中焦焦膜相火内炽证(火痞)
        1.10 中焦焦膜气郁证(气臌)
        下焦焦膜的证治
        1.11 下焦焦膜蓄水证
        1.12 下焦焦膜蓄血证(瘀重热轻)
        1.13 下焦焦膜血水互结证
        上、中、下三焦兼涉的证治
        1.14 三焦焦膜水火交结证(大结胸证)
        1.15 三焦焦膜寒痰闭阻证(寒实结胸证)
        2.胆
        胆的生理
        胆的证治
        2.1 胆气郁滞证
        2.2 胆郁痰扰证
        2.3 胆热证
        少阳里虚
        1 三焦腑
        三焦腑的证治(暂缺)
        2 胆
        胆的证治
        2.1 胆气虚证
        2.2 胆气虚寒证
    少阳的表里相兼
        1 表有风寒,里有水饮郁火证(偏表)
        1.1 临床表现
        1.2 病因病机
        1.3 鉴别诊断
        1.4 治则治法
        1.5 选方用药
        1.6 调护
        2 表有风寒,里有热结证(偏里)
        2.1 临床表现
        2.2 病因病机
        2.3 鉴别诊断
        2.4 治则治法
        2.5 选方用药
        2.6 调护
结果
结论
不足与展望
    不足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3)《医学衷中参西录》对仲景清法的继承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清法的历史源流
    1 清法理论的发端
    2 清法理论的积淀
    3 清法理论的发展
    4 清法理论的成熟
    5 清法理论的完善
    6 清法理论的新变
    7 清法的现代应用
    8 小结
第二部分 《参西录》与仲景清法内容的对比研究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1 研究内容
        1.2 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和讨论
        2.1 清气分热
        2.2 清营凉血
        2.3 清热解毒
        2.4 气血两清
        2.5 清脏腑热
        2.6 清虚热
        2.7 清热祛暑
        2.8 清热利湿
        2.9 清热化痰
第三部分 《参西录》对仲景清法的继承和发展
    1 《参西录》对仲景清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1.1 《参西录》对仲景清法理论的继承
        1.2 《参西录》对仲景清法理论的发展
    2 《参西录》对仲景清法方药的继承和发展
        2.1 《参西录》对仲景清法方药的继承
        2.2 《参西录》对仲景清法方药的发展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一 仲景清法方剂条目表
附二《参西录》清法方剂条目表
综述 仲景及张锡纯清法思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推拿治疗小儿发热的古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选取原则
    2. 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 推拿治疗小儿发热的概述
    1. 小儿发热与小儿推拿的关系论述
    2. 小儿发热的理论论述
        2.1 小儿发热与阴阳
        2.2 小儿发热与五脏
        2.3 小儿发热与伤寒病
        2.4 小儿发热与温病
    3. 小儿发热的诊断
第二部分: 小儿发热的推拿治法与分型
    1. 汗法
        1.1 汗法概述
        1.2 发汗特定穴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2. 清法
        2.1 清法概述
        2.2 退热特定穴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2.3 清脏腑热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2.3.1 清心经热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2.3.2 清退潮热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2.4 胎热
        2.5 三焦热
        2.6 惊热
        2.7 壮热
    3. 泻法
        3.1 泻法概述
        3.2 泻法选穴与分析
        3.3 温壮热
        3.4 积热
    4. 补法
        4.1 补法概述
        4.2 补法选穴与分析
    5. 和法
        5.1 和法概述
        5.2 和法选穴与分析
    6. 小结
第三部分: 讨论
    1. 用穴配伍与诊疗思路
        1.1 汗法以行气透邪、宣通升散为主要机理,可解表里热
        1.2 清法可清表里虚实之热,与他法并用使邪祛有通路
        1.3 泻法用于食积伴随二便不调之热证
        1.4 虚热治法清补兼施
        1.5 和法为治疗诸疾的中心思想
        1.6 退热操作手法以掐法为主
        1.7 推崇推拿为主并多法并用
    2. 古今推拿手法与选穴差异
        2.1 推拿手法与思路传承
        2.2 选穴的异同点
    3. 儿科与小儿推拿治法差异
        3.1 补法
        3.2 解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小儿推拿治疗发热的学术型研究现况
    参考文献
致谢

(5)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挖掘及对当代传染病防治启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温疫探赜
    1.温疫概念
        1.1 疫的内涵
        1.2 温与瘟辨
    2.疫病探索
第二部分 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探究
    1.温疫学派学术思想概述
        1.1 创立戾气学说,启温疫学派
        1.2 别诸家立医林,治疫家荟萃
    2.温疫学派“天-地-人”三才发病观
        2.1 天运时气异常,特异因素发病
        2.2 人烟稠密酿疫,正气损而发病
        2.3 地理方位特异,环境恶浊发病
    3.温疫学派辨证体系研究
        3.1 伤寒温病,首辨阴阳
        3.2 疫邪见症,不出表里
        3.3 虚实之辨,尤为重要
        3.4 洞悉寒热,务须辨明
        3.5 疫病辨证,在乎气血
        3.6 温疫六经,殊与伤寒
        3.7 卫气营血,温疫可参
        3.8 温疫发展,三焦辨证
    4.温疫学派治法研究
        4.1 “截—疏”截断病势,疏利透达
        4.2 “导—下”予邪出路,下法新篇
        4.3 “和—解”多法调和,重视清解
        4.4 “时—位”因时制宜,注重阶段
        4.5 “升—降”调畅气机,注重肺肠
        4.6 “攻—养”祛邪扶正,攻即是养
        4.7 “内—外”内化外解,特色外治
    5.温疫学派方药特色探究
        5.1 用药精专,专方专药
        5.2 辟秽化浊,宜施芳香
        5.3 重视性味,注重配伍
        5.4 药物法象,选药新法
        5.5 用药宜忌,谨守禁忌
第三部分 温疫学派学术思想对当代防治疫病理念的启示
    1.“治未病”,培护正气
        1.1 未病先防,培护正气
        1.2 早期干预,重视隔离
        1.3 善后调理,引起重视
    2.避其疫毒气,护窍思想
        2.1 邪从口鼻入,护口鼻
        2.2 周身血脉和,护毛窍
        2.3 肠通而腑畅,重下窍
    3.防疫新方案,五运六气
    4.重辨证施治,随宜变通
        4.1 注重体质,三因制宜
        4.2 因发知受,辨证论治
        4.3 知要守一,随宜变通
    5.对中医防治新冠肺炎全过程的思考
        5.1 “天-地-人”三才发病观
        5.2 温疫学派治疫思想应用
        5.3 大疫良方,专方专药
        5.4 中医治疫,守正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6)张仲景调和营卫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古今医案研究
    第一章 调和营卫法的古代文献研究
        1 调和营卫法的历史源流
        1.1 唐代及以前
        1.2 金元时期
        1.3 明清时期
        2 调和营卫法的概念和分类
    第二章 调和营卫法的数据挖掘准备
        1 采用的软件
        2 医案研究的数据挖掘常用方法
        2.1 频数分析
        2.2 图表分析
        2.3 关联分析
        2.4 黄金分割法
    第三章 古代医案的数据挖掘
        1 建立数据库
        1.1 古代医案来源
        1.2 纳入原则
        1.3 排除原则
        1.4 数据规范化
        2 医案统计结果
        2.1 疾病结果
        2.2 治法结果
        2.3 用方结果
        2.4 用药结果
        2.5 常见疾病用方、用方及用药规律
    第四章 现代医案数据挖掘
        1 建立数据库
        1.1 现代医案来源
        1.2 纳入原则
        1.3 排除原则
        1.4 数据规范化
        2 医案统计结果
        2.1 疾病结果
        2.2 症状结果
        2.3 治法结果
        2.4 用方结果
        2.5 用药结果
        2.6 常见病症状、用方和用药规律
第二部分 仲景调和营卫法理论研究
    第一章 营卫理论概论
        1 营卫的功能
        2 营卫的关系
        3 营卫的运行
        4 营卫与气血、津液、六经、脏腑的关系
        4.1 营卫和气血的关系
        4.2 营卫和津液的关系
        4.3 营卫和六经的关系
        4.4 营卫和脏腑的关系
    第二章 营卫的病理
        1 营卫和谐的要素
        2 营卫的病理
        3 营卫失和的历史的研究概况
        3.1 唐代以前的研究概况
        3.2 三纲鼎立学说
        3.3 营卫失和卫气为主导
        3.4 营卫失和与气血阴阳津液的关系
        3.5 营卫失和与脏腑关系
        3.6 营卫失和的分类
        3.7 《伤寒论》之营卫失和
        3.8 《金匮要略》之营卫失和
        4 营卫失和的概念和分类
    第三章 调和营卫法理论研究
        1 调和营卫法与八法的关系
        2 仲景调和营卫方分析
        2.1 桂枝汤
        2.2 桂枝汤相关方
        2.3 小建中汤及相关方
        2.4 麻黄汤及相关方
        2.5 麻黄汤与桂枝汤合方
        3 小结
    第四章 营卫辨证论治初探
        1 营卫辨证论治的概念
        2 营卫辨证方法分析
        2.1 营卫辨证之病位辨证
        2.2 营卫辨证之病因病机辨证
        2.3 营卫辨证之体质辨证
        2.4 营卫辨证之综合辨证
        3 营卫辨证论治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
        3.1 “表病”的营卫辨证论治
        3.2 五脏系统疾病的营卫辨证论治
        4 小结
结语
    1 数据挖掘用于古今医案研究十分有效
    2 总结了营卫失和的定义和分类
    3 总结了调和营卫法的定义分类及治法特点
    4 初步提出了营卫辨证论治
    论文创新点
    问题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古代医案来源
    附录二 古代医案用方
    附录三 现代医案中医疾病
    附录四 现代医案西医疾病
    附录五 现代医案用方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7)俞根初《通俗伤寒论》厥阴病证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通俗伤寒论》研究现状
    1 对《通俗伤寒论》学术理论的研究
    2 对《通俗伤寒论》诊法的研究
    3 对《通俗伤寒论》治法的研究
    4 对《通俗伤寒论》方药的研究
    5 《通俗伤寒论》学术内容的临床应用
    6 当前对《通俗伤寒论》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1 俞根初与《通俗伤寒论》
2 《内经》厥阴的相关概念
    2.1 《内经》“厥阴”一词的含义
    2.2 厥阴的经络
        2.2.1 手厥阴心包经生理病理
        2.2.2 足厥阴肝经生理病理
        2.2.3 六经开阖枢理论与“厥阴为阖”
    2.3 厥阴的脏腑
    2.4 厥阴的气化
    2.5 厥阴的病态与治疗
3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的厥阴病
    3.1 《伤寒论》厥阴的病证与治法
    3.2 《金匮要略》厥阴的病证与治法
4 后世医家对厥阴病的认识
    4.1 庞安时
    4.2 朱肱
    4.3 成无己
    4.4 陶节庵
    4.5 张景岳
    4.6 尤在泾
    4.7 柯琴
5 俞根初对厥阴病证的认识
    5.1 六经的实质
    5.2 厥阴与冲任脉、络脉相关联
        5.2.1 厥阴与冲任脉的关系
        5.2.2 厥阴与络脉的关系
    5.3 厥阴病的范围
    5.4 厥阴病的病因病机
    5.5 厥阴的病证
    5.6 厥阴病的脉象、舌象、及腹诊法
        5.6.1 厥阴病的脉象
        5.6.2 厥阴病的舌象
        5.6.3 厥阴病的腹诊
    5.7 对俞根初与张仲景所述厥阴病概念、病因病机的比较
6 俞根初对厥阴病治法的认识
    6.1 “厥阴宜清”之治法
        6.1.1 厥阴清法的示例
        6.1.2 小结
    6.2 厥阴络病的治法
        6.2.1 心包络病证治法
        6.2.2 肝络病证治法
        6.2.3 小结
    6.3 厥阴虚证的补法
        6.3.1 厥阴补法的示例
        6.3.2 小结
    6.4 俞根初厥阴病用药特色
    6.5 俞根初对厥阴病具体病证的治疗
        6.5.1 大伤寒
        6.5.2 阴证伤寒
        6.5.3 伤寒兼疟
        6.5.4 风温伤寒
        6.5.5 春温伤寒
        6.5.6 热证伤寒
        6.5.7 伏暑伤寒
        6.5.8 秋燥伤寒
        6.5.9 冬温伤寒
        6.5.10 大头伤寒
        6.5.11 赤膈伤寒
        6.5.12 发斑伤寒
        6.5.13 发狂伤寒
        6.5.14 夹痰伤寒
        6.5.15 夹血伤寒
        6.5.16 夹痞伤寒
        6.5.17 夹痛伤寒
        6.5.18 小结
    6.6 对俞根初与张仲景论述厥阴病治法方药的比较
    6.7 俞根初厥阴病辨治方法的后世应用
    附: 对“伤寒坏证”的讨论
7 结语
8 参考文献
附录1 通俗伤寒论厥阴病相关方剂汇总
附录2 对寒温之争与伏邪温病的思考
致谢
个人简历

(8)基于《中华医典》与现代临床对中医湿病证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RSTRACT
引言
1 基于《中华医典》中医湿病证治的研究
    1.1 先秦西汉时期——湿病认识与治法的奠基期
        1.1.1 《五十二病方》湿治特点
        1.1.2 《黄帝内经》对湿的认识与湿病治法
        1.1.3 《难经》的湿病认识
        1.1.4 《神农本草经》湿病药物特色
    1.2 汉末两晋时期——湿病辨证论治的确立与延伸
        1.2.1 《金匮要略》湿病证治的特点
        1.2.2 湿病证治的延伸
    1.3 隋唐时期——湿病认识与治法的发展期
    1.4 宋金元时期——湿病认识与治法的上升与转折期
        1.4.1 湿病证治的上升期
        1.4.2 湿病证治的转折期
    1.5 明清时期——湿病认识和治法的完善期
        1.5.1 明代湿病证治的特点
        1.5.2 清代温病湿热证治的特点
    1.6 小结
        1.6.1 文献回顾
        1.6.2 湿证病因病机总结
        1.6.3 湿证用药规律与治法特点
2 湿病证治的现代临床研究
    2.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证治研究
    2.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分期证治特点
结论
参考文献
综 述
    中医湿义考
        参考文献
    探析中医湿病证型的历代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9)仲景药后调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仲景药后调摄的发展脉络
    第一章 仲景药后调摄之渊薮
        第一节 甲骨文药后调摄记载
        第二节 秦汉汉墓医书药后调摄记载
        一、马王堆《五十二病方》药后调摄记载
        二、威武汉墓医简中药后调摄记载
    第二章《伤寒杂病论》:仲景药后调摄药理法方药体系的形成
    第三章 仲景药后调摄的发展
        第一节 东汉后至宋之前的仲景药后调摄体系的发展
        一、《肘后备急方》
        二、《小品方》
        三、《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四、《外台秘要》
        第二节 宋之后至明清时期的仲景药后调摄体系的发展
        一、金元四大家
        二、明清时期温病学派
第二部分 仲景方剂中药后调摄方式的分析
    第一章 调摄方式
        第一节 啜粥调摄
        第二节 饮食禁忌
        第三节 覆与避风寒
        第四节 饮食寒温
        第五节 汗后粉扑法
    第二章 仲景药后调摄方式特色分析
        第一节 辨证论治是药后调摄运用核心原则
        第二节 仲景药后调摄的特色
        一、重视胃气的健运
        二、津液调摄得当
        三、护正与防邪复感并举
        第三节 阴阳自和是仲景药后调摄根本目的
第三部分 基于《中华医典》的《伤寒论》方剂药后调摄分析
    第一章 分析方法
    第二章 《伤寒论》方剂药后调摄内容收集与分析结果
        一、桂枝汤类方
        二、麻黄汤类方
        三、葛根汤类方
        四、小建中汤类方
        五、小青龙汤类方
        六、五苓散类方
        七、黄芩汤类方、葛根芩连汤类方
        八、小柴胡汤类方
        九、四逆散类方
        十、猪肤汤类方
        十一、白虎汤类方
        十二、栀子豉汤类方
        十三、茵陈蒿汤类方
        十四、陷胸类方
        十五、十枣汤类方
        十六、麻杏甘石汤类方
        十七、黄连阿胶汤类方
        十八、瓜蒂散类方
        十九、抵当类方
        二十、大柴胡汤类方
        二十一、承气类方
        二十二、白头翁汤类方
        二十三、竹叶石膏汤类方
        二十四、理中丸类方
        二十五、复脉汤类方
        二十六、三物白散类方
        二十七、四逆汤类方
        二十八、吴茱萸汤类方
        二十九、猪苓汤类方
        三十、附子汤类方
        三十一、白通汤类方
        三十二、真武汤类方
        三十三、桂枝附子汤类方
        三十四、泻心汤类方
        三十五、麻黄附子甘草汤类方
        三十六、乌梅丸类方
    第三章 总论
        第一节 方式继承上有创新
        第二节 理法不离仲景法度
        第三节 六经病药后调摄规律总结
        一、太阳病药后注重表邪祛除、兼顾防邪伤正
        二、少阳病药后注重枢机通畅、尤重情致调和
        三、阳明病药后注重清泻余热、兼或滋阴缓食
        四、太阴病药后注重阳气温补、兼食益胃补肾
        五、少阴病药后注重阳气温通、并重微微解表
        六、厥阴病药后注重寒热并调
        七、诸病药后须需顾护脾胃、禁房劳体劳
参考文献
综述 浅析仲景药后调摄的特色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中医儿科外感热病的防治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引言
2.方法
3.结果
    3.1 先秦、两汉时期
        3.1.1 《黄帝内经》对小儿外感热病理论的影响
        3.1.2 《神农本草经》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1.3 《五十二病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1.4 《伤寒论》对小儿外感热病理论的影响
    3.2 魏晋隋唐时期
        3.2.1 《脉经》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2.2 《针灸甲乙经》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2.3 《小品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2.4 《诸病源候论》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2.5 《备急千金要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2.6 《外台秘要》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2.7 《颅囟经》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 宋金元时期
        3.3.1 《太平圣惠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2 《圣济总录》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3 《类证活人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4 《小儿药证直诀》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5 《幼幼新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6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7 《小儿病源方论》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8 《小儿痘疹方论》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9 《活幼心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10 《活幼口议》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11 《世医得效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 明清时期
        3.4.1 《婴童百问》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2 《普济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3 《保婴撮要》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4 《万密斋医学全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5 《证治准绳》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6 《景岳全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7 《幼科金针》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8 《幼科折衷》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9 《幼科指南》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10 《张氏医通》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11 《幼科铁镜》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12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13 《麻科活人全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14 《幼幼集成》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15 《幼科释谜》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16 《幼科要略》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17 《温病条辨·解儿难》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18 《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儿科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4.讨论
    4.1 由伤寒到温病的演变过程
        4.1.1 寒凉派的发展轨迹及小儿外感热病证治理论的二元化特性
        4.1.2 清热法逐渐成为治疗小儿外感热病的主流
    4.2 小儿温补学派的发展轨迹
    4.3 对痘疹类疾病认知的发展过程
5.结论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小儿外感热病理论的发展及源流初探
    参考文献

四、汗法在小儿外感证中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D]. 魏鹏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三阳经的证治分类研究[D]. 陈宝山.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医学衷中参西录》对仲景清法的继承与发展[D]. 邢婧瑜.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推拿治疗小儿发热的古文献研究[D]. 林冠文(LIM GOON MONTH).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挖掘及对当代传染病防治启示的研究[D]. 张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张仲景调和营卫法及应用研究[D]. 石维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俞根初《通俗伤寒论》厥阴病证治研究[D]. 张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基于《中华医典》与现代临床对中医湿病证治的研究[D]. 方威政.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仲景药后调摄的研究[D]. 黄宝特.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中医儿科外感热病的防治理论研究[D]. 王剑锋.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汗法在小儿外感感染综合征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