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沪—伊通滩隆起中部新生代地层层序划分与沉积演化

神沪—伊通滩隆起中部新生代地层层序划分与沉积演化

一、神狐—一统暗沙隆起中部新生代地层层序划分及沉积演化(论文文献综述)

占华旺,蔡国富,张志伟,王光增,李颖薇,索艳慧,王鹏程,姜素华,刘博,郭玲莉,朱俊江,李三忠[1](2021)在《南海北缘古近纪断裂活动规律及控盆特征:以阳江东凹为例》文中认为南海北缘发育了一系列新生代陆缘盆地,从西向东可划分为北部湾盆地、琼东南盆地、珠江口盆地及台西南盆地,这些盆地记录了新生代南海北缘构造演化过程。为加深对南海北部陆缘新生代盆地断裂活动及构造演化的认识,本文以珠三坳陷阳江东凹为例,基于覆盖阳江东凹研究区的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对该地区的断裂体系进行了系统解剖,阐述了古近纪断裂的展布特征,并对主干断裂的活动速率进行定量计算,探讨了断裂体系演化规律及沉积中心迁移过程,并利用2Dmove软件对典型地震剖面进行了构造演化恢复。结果表明,文昌组沉积期阳江东凹主要以NE-NEE向断裂活动为主,且活动强度大;恩平组沉积期,NWW向断裂大量发育,少数NE-NEE向断裂继续活动。阳江东凹的断裂活动表现出从早到晚,同沉积主干断裂走向由NE-NEE向转变为近E-W向和NWW向,同时沉积中心相应的整体向西、向南迁移。而单一主干断裂在不同位置不同时期,其活动强度也存在差异。基于断裂体系展布特征和平衡剖面分析,本文认为阳江东凹的基底作为中生代华南陆缘的一部分,经历了多次变形作用,形成了NE向和NWW向基底卷入型共轭断裂;早-中始新世, NE向先存断裂在NW-SE向应力作用下优先复活,其断裂活动强度达到最大;进入中-晚始新世, NE向断裂活动继承性发展, NEE向断裂大量发育,在右旋应力作用下,早期NE向断裂呈右行右阶走滑,控制着地层沉积与断裂构造样式;至渐新世,NE向断裂少数继承性活动,近E-W向及NWW向断裂大量发育,以左行走滑方式存在。因此,阳江东凹裂陷期主要经历了文三段沉积期NW-SE向伸展、文二段沉积期NE向右行右阶走滑拉分和文一段-恩平组沉积期NWW向左行左阶走滑拉分的三阶段演化过程。结合前人对南海北部陆缘研究成果可知,南海北缘盆地群宏观格局主要为受NE向断裂控制的拉分成盆,其产生的NEE向次级断裂分别控制着各坳陷内部各个凹陷的次级构造和沉积充填,晚期经历了NWW向断裂走滑叠加改造。

李思伟[2](2020)在《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生代火山岩:从岩石成因到火山岩储层》文中研究表明南海位于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以及太平洋板块三者的交汇区,其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决定了其在中、新生代板块构造重建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珠江口盆地是新生代发育在南海北部陆缘的边缘海盆地,形成演化经历了完整的裂谷演化阶段,地层中发育了大量的火山岩,这些火山岩不仅完整地记录了盆地形成初始演化阶段的火山作用过程,而且还是本区最具有油气勘探前景的有利储层之一。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地质证据的局限,关于深部埋藏的火山岩岩石成因、时空配置关系以及火山岩储层发育特征仍然不清楚。鉴于此,本文选取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钻井钻遇的火山岩为研究对象,基于钻井、测井、U-Pb锆石测年、地球化学及地震资料,对本区火山岩进行详细的岩性鉴定、岩相-测井相-地震相划分,开展火山岩岩相地质-地球物理研究,并且对岩石成因和地球动力学背景进行讨论,以此为基础,对火山机构外部界面进行识别、内部火山岩岩相进行地震刻画,总结火山岩空间展布规律,分析岩石成岩作用、储集空间和储层物性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南海北部陆缘火山岩油气勘探提供理论依据。1.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火山岩岩性发育特征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火山岩岩性主要发育有粗面岩、粗面英安岩、流纹岩、粗面质角砾熔岩、英安质凝灰岩5种火山岩岩性。主要发育有火山通道相火山颈亚相、侵出相外带亚相、侵出相中带亚相、侵出相内带亚相、爆发相空落亚相和火山沉积相含外碎屑火山沉积亚相6个火山岩岩相。2.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火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及其地球动力学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研究区新生代火山岩中岩浆结晶年龄时代为早古近纪,火山喷发从59.15±0.77 Ma一直持续至57.53±0.72 Ma之后。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生代火山岩具有高硅SiO2=60.3%70.44%,高钾2.39%5.71%;K2O/Na2O=0.481.34,TiO2=0.43%0.72%,碱含量中等偏低Na2O+K2O=5.59%9.57%的特征。利用花岗岩的S-I-M-A型分类方案在相关地球化学图解中进行投图,结果显示研究区火山岩样品总体上属于I型花岗岩。在R1-R2构造判别图解中,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研究区新生代火山岩主要落在晚造山期花岗岩范围内,结合Yb+Ta-Rb、Y+Nb-Rb、Yb-Ta和Y-Nb图解表明研究区火山岩形成于洋壳向陆壳俯冲相关的火山弧环境。通过对比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生代火山岩的SiO2、Al2O3和MgO等主量元素含量以及Y、Sr含量、(La/Yb)N值,Sr/Y值等微量元素特征,综合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图中显示具有轻微正的Eu异常,富集轻稀土,亏损重稀土特征,认为研究区新生代火山岩属于埃达克岩,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火山岩样品的相容元素(如Cr、Ni)的含量较低,K2O含量较高以及部分样品显示轻微的正铕异常(δEu=1.331.88)的特点,在MgO-SiO2和Ni-Mg#图解中可以看出研究区埃达克岩属于下地壳成因。3.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生代火山岩储集空间发育特征在研究区共识别出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原生裂缝和次生裂缝4种类型储集空间。原生孔隙有粒间孔和原生气孔,次生孔隙为斑晶溶蚀孔和基质溶蚀孔,原生裂缝有斑晶炸裂缝和基质收缩缝,次生裂缝为构造裂缝和构造溶蚀缝,其中粒间孔和构造溶蚀缝对有效孔隙贡献最大,构造裂缝多为后期热液作用充填。研究区火山岩储层多数样品的孔隙度大于4%,孔隙度分布在4.2-5.9%之间,平均孔隙度为5.3%。渗透率分布较为集中0.0016-0.0024mD,平均渗透率为0.0021mD,孔隙度与渗透率相关性较好,二者均随深度的增加而略有增加。毛管压力曲线形态分为5种类型,与之相对应的火山岩储层也分为5种孔隙结构类型,分别为单峰偏细态型,单峰偏粗态型,双峰偏细态型,双峰细态型和单峰细态型。4.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生代火山岩岩相地震刻画及分布规律结合地震剖面解释和地震属性分析,对研究区火山岩进行了平、剖面识别,结果表明原认为是基底顶面的Tg之下发育一套由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组成的同裂谷阶段火山岩。南海北部陆缘全区发育的始新统-上新统沉积序列是在该火山岩顶面(Tg反射层)之上形成的同-后裂谷阶段盆地充填,该火山岩底面可在盆地范围内用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全区追踪,本文将该层底面解释为Tgv。基底岩性以晚白垩世花岗岩为主,将前裂谷侵蚀面、削截面和拆离断层所组成的基底顶面解释为Tgb。研究区火山岩平面相序为:火山通道相→侵出相→爆发相→火山沉积相。火山岩在近源相带附近厚度最大,远离近源相带向四周厚度减薄,最大厚度达1272m,一般厚度为8001000m。

陈北辰[3](2020)在《南海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及其南北陆缘差异 ——基于XK1和NK1井精细刻画》文中指出生物礁滩体系是南海最为重要的含油气储层之一,对于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及其控制性因素分析一直是地质学研究的前沿热点。南海南、北部均广泛发育碳酸盐岩台地及生物礁,但由于南海岛礁取芯钻井极少,大大制约了南海碳酸盐岩台地及生物礁滩体系研究。本论文以全取芯的南海北部岛礁XK1井和南海南部岛礁NK1井为研究对象,基于岩心描述、薄片观察及大量分析测试资料,对XK1井和NK1井生物礁滩体系进行了精细刻画,揭示了构造作用、海平面变化、东亚季风和上升流、白云岩发育与全球气候事件响应对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的影响,进而查明了南海南、北部生物礁滩体系物质组成-碳酸盐工厂组合类型的差异,总结了南海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规律以及南北陆缘差异,为南海碳酸盐生物礁储层分布预测提供了基础。论文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XK1井精细刻画,系统总结了XK1井中新世以来生物礁滩体系沉积相构成、层序单元划分及碳酸盐组合带垂向变化规律:基于宏观岩心观察与薄片鉴定概括了生物礁滩体系中5种沉积微相,即礁盖微相、礁核微相、内侧滩微相、外侧滩微相以及泻湖相内部构成及沉积特征;XK1井新生代共识别出16了个三级层序单元,并总结了层序格架控制下地层单元垂向演化特征;根据造礁珊瑚发育情况为主要依据,在XK1井中划分出11个Photozoan碳酸盐组合带,6个主要的Heterozoan-dominated碳酸盐组合带,12个Heterozoan碳酸盐组合带,共计29个碳酸盐组合单元。在此基础上,总结了XK1井中新世以来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特征和碳酸盐组合带垂向变化规律。(2)基于NK1井精细刻画,系统总结了NK1井渐新世以来生物礁滩体系沉积相构成、层序单元划分及碳酸盐组合带垂向变化规律:基于宏观岩心观察与薄片鉴定概括了NK1井渐新世以来生物礁滩体系5种沉积微相,即礁盖微相、礁核微相、内侧滩微相、外侧滩微相和泻湖相内部构成及沉积特征;通过暴露面的识别,结合古生物及锶同位素资料,提出了859.9m、614.9m、543.1m、383.6m和210.3m共5个关键暴露面分别作为渐新统、下中新统、中中新统、上中新统、上新统的顶界面,为该井地层划分提供有力的依据;在年代地层的框架下对NK1井地层单元进行了划分,共划分为17个三级层序单元;基于大量地球化学分析揭示了NK1井生物礁发育演化的古海洋环境变化,碳酸盐岩C、O同位素、矿物成分以及地球化学元素测试结果较好地揭示了渐新世以来海平面变化、古生产力以及营养盐条件的变化;在三级层段地层单元的框架之中,识别出17段photozoan碳酸盐合、12段heterozoan-dominated碳酸盐组合以及7段heterozoan碳酸盐组合。该井大量的珊瑚组分是构成NK1生物礁滩体系的主体。在此基础上,揭示了NK1井生物礁发育演化的古海洋环境变化,并构建了NK1井生物礁滩体系动态模式图。(3)运用比较沉积学方法,对鄂西晚二叠世见天坝生物礁露头剖面进行精细解剖,揭示了露头区生物礁沉积相三维空间组合特征:识别出8种岩性相和4种沉积组合单元,揭示了以海绵为造礁生物的生物礁沉积单元的三维组合特征,总结生物礁垂向演化过程中各种岩性相的组合及其演变特征。尽管晚二叠世与南海新生代造礁生物不同,但见天坝生物礁滩体系的岩性相类型和沉积单元在三维空间上的组合模式,为南海地下生物礁体系内部组构、岩性相及其空间配置提供有效的类比实例。(4)查明了构造作用、海平面变化、东亚季风和上升流、全球气候事件对XK1井和NK1井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的影响。南海南、北部构造作用不仅导致南、北部陆缘盆地碳酸盐岩发育时间早晚差异,而且由于构造沉降差异导致频现暴露面及生物礁滩体系发育厚度差异;相对海平面升降变化控制南海南、北部生物礁体发育演化,尽管还受到局部构造作用影响,但与全球海平面变化是可以对比的,它控制了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的旋回变化;季风和上升流给南海北部西沙隆起带携带丰富的营养物,它制约北部陆缘XK1生物礁中珊瑚的发育,导致碳酸盐成分组合的变化,而东亚季风活动对南海东南部岛礁生物礁滩体系影响较小,形成了富含珊瑚组分的生物礁类型;XK1井和NK1井在晚中新世期间均发生明显的白云岩化作用,这种同步性的规律与全球古气候事件有关。(5)查明了南海南、北岛礁新生代碳酸盐工厂差异,并揭示了不同时期碳酸盐工厂变化的主控因素差异:渐新世时期,南海碳酸盐工厂转变机制为古气候主导型,NK1井发育Heterozoan碳酸盐工厂,至渐新世末,全球气候变暖,NK1井出现珊瑚礁;进入早中新世时期,气候变暖整个南海均适合珊瑚礁发育,这时南海碳酸盐工厂转变机制为海平面变化主导型,Photozoan到Heterozoan碳酸盐岩工厂转变主要受控于相对海平面升降变化;中中新世时期,南海碳酸盐工厂转化机制为构造活动与季风活动增强主导型,XK1井由于受季风增强和富营养源的影响,出现从Photozoan到Heterozoan碳酸盐岩工厂转变,形成以Heterozoan碳酸盐岩工厂为主,而NK1井几乎不受季风影响形成Photozoan碳酸盐岩工厂为主导;晚中新世时期,南海碳酸盐工厂转变机制为海平面变化和季风活动增强主导型,自沙巴造山作用导致南海扩张终结后,晚中新世整个南海热沉降阶段,此时海平面变化成为南海碳酸盐工厂转变的主要因素,同样,XK1井在晚中新世季风增强时段出现从Photozoan到Heterozoan碳酸盐岩工厂转变的特征,而NK1井以Photozoan碳酸盐岩工厂为主导;上新世-第四纪碳酸盐工厂转变机制为海平面变化主导型,上新世-第四纪时期,南海碳酸盐工转变主要受海平面变化影响,XK1井和NK1井海侵体系域为Heterozoan碳酸盐岩工厂,高位体系域为Photozoan碳酸盐岩工厂。总体来看,南海南部岛礁以Photozoan碳酸盐组合为主,而南海北部岛礁以Heterozoan碳酸盐组合为主。尽管南海南、北岛礁在构造沉降、相对海平面变化以及季风影响等控制因素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南、北岛礁碳酸盐组合带发生明显变化,但层序地层框架内南海生物礁滩体系的发育演化具有较好的可对比性。

聂国权,何登发,李小盼,张志业,何敏[4](2020)在《珠江口盆地开平凹陷构造—地层层序与盆地演化》文中认为开平凹陷位于珠江口盆地珠Ⅱ坳陷的西部,处于洋陆过渡带的特殊位置,大部分区域位于陆坡深水区。研究开平凹陷的构造—地层层序和盆地演化,对认识盆地结构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对南海北部洋陆过渡带的结构特征和成因机制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帮助。本文基于井震结合的思路,利用最新的钻井和高精度地震资料,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建立了开平凹陷的地层系统;依据区域性不整合面的发育特征,对开平凹陷构造—地层层序进行了划分;利用平衡剖面技术,重点分析了开平凹陷始新世以来的构造演化。研究发现开平凹陷发育始新统文昌组底部、渐新统珠海组底部和上中新统粤海组底部3个区域性不整合面,由此将开平凹陷在纵向上划分为4个构造层:基底构造层、断陷期构造层、拗陷期构造层和加速沉降期构造层。开平凹陷的形成演化经历了基底形成、始新世断陷、渐新世—中中新世拗陷及晚中新世—第四纪加速沉降4个阶段。凹陷内的断陷活动主要受拆离断层差异性活动的控制。

刘雨晴[5](2019)在《南海周缘新生代盆地结构时空差异及其控制因素》文中指出南海地处太平洋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欧亚板块的交汇处,新生代经历了多性质、多方向、多期次的复杂构造运动,周缘发育有多个沉积盆地,明确其盆地结构的时空差异是该区油气勘探的基础和关键。本论文以南海北缘西部的北部湾盆地和东部的珠江口盆地、南海南缘的礼乐盆地以及南海西缘的莺歌海盆地四个位置不同、资料较丰富的盆地作为重点解剖对象,综合运用地震、钻井、测井等资料,通过对断裂体系和盆地结构的几何学特征进行精细解剖,明确现今各缘盆地结构的差异;通过断裂活动速率计算和平衡剖面分析等方法,恢复断裂体系和盆地结构的垂向叠合过程,明确各缘盆地结构演化的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和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探讨南海周缘盆地结构时空差异的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南海周缘新生代盆地发育了NE(NNE)、NEE、近EW和NW(近SN)四组走向的断裂体系。其中,北缘盆地(北部湾盆地和珠江口盆地)受控于NE(NEE/近EW)向与NW向伸展、伸展—走滑性质共轭断裂体系,南缘礼乐盆地受控于NNE和NW向伸展断裂组成的共轭体系,西缘莺歌海盆地受控于NW(近SN)向走滑断裂体系。南海周缘盆地整体上发育了伸展、走滑、伸展—走滑及反转(先伸后挤)四种构造样式,体现了多种应力在空间上并存、时间上叠置的特点。其中,北缘西部的北部湾盆地以伸展构造为主、伸展—走滑构造为辅,局部发育反转构造;北缘东部的珠江口盆地以伸展构造为主、伸展—走滑构造为辅;南缘礼乐盆地以伸展和反转构造为主,走滑构造为辅;西缘莺歌海盆地以走滑构造为主、伸展构造为辅。南海周缘现今盆地结构整体表现为“下断上拗”双层结构,下部裂陷结构因控盆断裂体系的性质、组合方式及其控制下的地层结构差异,具体可分为持续拉张型、变换拉张型和走滑拉分型三大类凹陷结构,其中南、北缘盆地内发育持续拉张和变换拉张型两大类,西缘盆地则发育走滑拉分型。南海周缘盆地总体经历了多幕裂陷期和裂后拗陷期两大构造阶段。多幕裂陷期表现为伸展、走滑应力共同控制下的差异裂陷。各缘盆地均经历了三幕裂陷演化过程,但时间上不同期。由早至晚,南海南、北缘盆地均经历了伸展应力场的顺时针转变,南海西北部(包括西缘莺歌海盆地和北缘西部北部湾盆地)经历了走滑效应的增强。断拗转换过程出现穿时性,由早到晚分别为北缘东部珠江口盆地(约32Ma)、北缘西部北部湾盆地和西缘莺歌海盆地(约23Ma)以及南缘礼乐盆地(约16Ma)。裂后拗陷期表现为持续热沉降作用下,在不同时期叠加了性质各异的构造效应:北缘东部珠江口盆地晚中新世发生了以近EW向和NW向雁列断裂带发育为特征的走滑—伸展活动;北缘西部北部湾盆地晚中新世发生了以NE-近EW向断层逆冲、地层褶皱为特征的挤压活动。西缘莺歌海盆地在中中新世发生了以NW(近SN)向断层逆冲、地层褶皱为特征的走滑—挤压活动;南缘礼乐盆地在中中新世发生了以地层挠曲沉降为特征的挤压活动。“洋—陆”板块作用、大型走滑断裂及其派生作用和先存断裂复活是控制南海周缘新生代盆地结构时空差异的关键因素。“洋—陆”板块作用引起构造应力体制的多次转变控制了各阶段盆地结构的转型和叠合,如太平洋板块俯冲、印—欧板块碰撞和古南海俯冲等事件引起的古近纪伸展应力场顺时针转变导致北缘北部湾盆地形成伸展性质的帚状构造,又如古南海的俯冲拖曳造成南缘礼乐盆地在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期间的漂移裂陷。大型走滑断裂在弯曲、侧接、不连续等部位派生出多性质、多方向的局部应力场,控制着走滑带及其邻区盆地结构发育的差异,如红河断裂左旋走滑释压弯曲部位下的大型拉张走滑双重构造控制了西缘莺歌海盆地裂陷结构的发育。先存断裂的差异复活造成盆间和盆内构造格局的差异,如NW向先存断裂复活导致北缘珠江口盆地出现东西结构分区现象。

张桂林[6](2019)在《18.5Ma以来南海海平面变化特征》文中研究说明海平面作为地球重要的平衡面,对于探讨地球构造演化原因和机理,研究自然矿产资源分布规律,预测未来海平面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了解过去海平面变化变化规律,我们才能“以古论今论未来”;同时,Haq绘制的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未用到南海地区的资料,因而该曲线具有一定的缺陷性。基于此,本文利用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和南海南部曾母盆地的钻井资料和地震资料,识别和标定了主要层序界面,对层序进行了划分,根据钻井层序沉积相变化以及在地震剖面上超点位置迁移,运用相序法和上超点法,同时结合前人海平面变化曲线定性复合绘制一条18.5Ma以来南海海平面变化曲线,并阐述曲线特征;然后将其结合构造、气候阐述其特殊地质事件点特征;最后与Haq的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氧同位素曲线以及南海其他区域海平面变化曲线对比,分析相似性和差异性及其原因。通过以上工作,得到以下认识:(1)PY33-1-1钻井2110.5Ma共识别7个三级层序界面,划分6个三级层序,每个钻井层序都发育海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21Ma以来,南海北部和南部地震剖面共识别17个三级层序界面,划分16个三级层序。(2)通过复合制作的18.5Ma以来南海海平面变化曲线特征呈现阶梯状上升的趋势,总体包含三个二级海平面升降旋回,时限分别为18.513.8Ma、13.88.2Ma与8.20Ma,共经历15个完整加上一个不完整周期三级海平面升降旋回,每个三级海平面变化都是先上升后下降,但升降幅度存在差异。(3)南海海平面在15.5Ma到达最大海侵,随后海平面下降,与南极扩张结束有关;在13.8Ma海平面下降至最低,与发生MMCT事件,气候骤冷,南极冰盖形成事件对应;在8.2Ma再次达到最大海侵位置,随后海平面再次下降,对应于喜山运动和北极冰盖形成事件;越过3.0Ma之后海平面进入振荡期,被认为与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作用有关。(4)与Haq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以及氧同位素曲线对比,南海在一级海平面和二级海平面变化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性是由南海自32Ma以来该地区特殊的构造运动造成的结果;而三级层序的海退-海进旋回具有全球可对比性,南海三级海平面变化不受构造运动的影响,而是全球性冰川作用的结果。与南海其他区域海平面变化曲线对比,得出一级海平面均整体上升;而二级海平面升降旋回和二级海平面下降事件时间节点存在差异,二级海平面变化趋势在18.5Ma13.8Ma、13.8Ma8.2Ma两个时间段也存在差异,可能与区域内构造运动、沉积作用、各曲线制作方法以及所使用的资料等因素不同有关;就三级海平面升降旋回数而言,也存在差异,本文曲线旋回数最多,精度更高。

叶青[7](2019)在《南海北部陆缘晚中生代构造体系:动力学以及对珠江口盆地新生代构造的制约》文中研究说明南海位于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以及太平洋板块三者的交汇区,是新生代发育在华南地块南缘的边缘海海盆,其形成演化经历了完整的陆内裂陷至海底扩张阶段。南海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决定了其在整个东南亚地区中、新生代板块构造重建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地质证据的局限,关于南海地区如何从中生代晚期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主动陆缘背景向新生代早期南海裂陷的被动陆缘背景的构造转变认识不清晰,存在多种争议性的演化模型,并影响了区域性的构造演化历史重建。此外,世界范围内裂谷盆地构造演化规律的研究普遍认为,裂谷盆地的结构除了受其裂陷阶段本身的动力学过程控制以外还与裂谷盆地发育的先存岩石圈背景密切相关,特别是岩石圈内先存构造的影响。然而,目前大部分关于南海构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生代以来的构造过程,如南海新生代裂解的动力学机制、岩石圈的破裂方式、两侧被动大陆边缘的结构、海盆的形成年龄和扩张方式、裂陷期多幕裂陷作用以及裂后期新构造运动等,对于该地区前新生代的构造如何影响新生代裂谷盆地演化却少有研究。本文利用南海北部陆缘近端带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地区大量高精度3D地震反射资料及钻井资料,对新生代盆地基底前新生代构造体系进行研究。在前新生代构造体系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对以下两个问题的研究:第一,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南海北部陆缘前新生代构造体系为切入点并整合华南陆缘以及南海地区目前晚中生代的地质证据探讨南海北部陆缘晚中生代动力学演化过程;第二,以南海北部陆缘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为研究对象,从盆地结构、断裂发育等方面研究前新生代构造体系对新生代构造演化的影响。通过大量地震反射资料的解释,论文首次揭示了南海北部陆缘晚白垩世三期不同构造体系,均发育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61.6-101.7Ma)陆缘弧花岗岩基底之上。根据这三期不同构造体系之间的交切关系,可以很好地厘定三者的发育时序,按时间先后次序分别为EW-NWW向逆冲构造体系、NEE向伸展断陷体系和NEE向逆冲构造体系。(1)EW-NWW向逆冲构造体系在地震反射剖面上以大量密集型高角度断面为特征,发育叠瓦状构造、透镜体构造以及膝折构造等,为坚硬花岗岩基底内部强烈挤压变形的结果。平面上具有对称的南北对冲结构特征,剖面上呈正花状构造,指示压扭性构造背景。该EW-NWW向逆冲构造体系被后期NEE向逆冲构造体系大量的切割改造。(2)晚白垩世伸展构造体系控制发育晚白垩世断陷盆地,主体呈NEE走向,局部地区继承早期EW-NWW向逆冲构造体系而呈EWNWW向展布。该晚白垩世断陷盆地卷入到后期NEE向逆冲构造体系,在南海北部陆缘珠一坳陷地区仅零星分布,是强烈隆升剥蚀的结果。(3)NEE向逆冲构造体系形成时间最晚,切割改造早期EW-NWW向逆冲构造体系与晚白垩世伸展断陷盆地。该逆冲构造体系主体发育SE倾斜的低角度逆冲断裂,断裂之间间距相对EW-NWW向逆冲断裂体系大。南海北部陆缘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基底晚白垩世三期不同构造体系分别形成于南海地区晚白垩世三期不同的动力学背景,反映出更为复杂的南海北部陆缘晚中生代至新生代早期构造演化过程。本次研究认为:(1)南海北部陆缘在经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安第斯型陆缘弧背景之后,早晚白垩世之交(ca.100Ma)古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的突然转变导致了左行压扭的构造背景,并形成了左行里德尔压扭构造组合,包括华南陆缘大量NE走向的左行走滑断裂带(R剪切)与反向的NW向右行走滑断裂(R’剪切),以及本次研究所揭示的珠一坳陷基底EW-NWW向逆冲断裂体系(与主压应力方向垂直)。(2)晚白垩世早期(ca.100-72Ma)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板片的回转与高角度俯冲形成了华南陆缘以及南海北部陆缘广泛的弧后伸展作用,形成了NEE向伸展断陷体系,该过程对应于古南海扩张前的陆内伸展阶段。(3)晚白垩世晚期(ca.72-66Ma)古南海扩张阶段的洋中脊推挤作用(Ridge Push)很可能是该时期南海北部陆缘NEE向逆冲构造体系发育的动力学成因。南海北部陆缘基底前新生代构造体系对新生代盆地结构和构造演化具有重要影响,是影响裂陷结构空间变化的重要因素。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基底晚白垩世EW-NWW向逆冲构造体系与NEE向逆冲构造体系构成了两组重要的不同方向先存构造体系,且二者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反转是造成不同凹(洼)陷结构差异性的重要原因,包括EW-NWW向与NEE向两组不同走向伸展断裂体系与洼陷结构的发育以及高、低角度断陷并存的裂陷结构。两组先存构造体系在平面上的组合方式以及垂向上的交切关系对控制新生代同期裂陷结构的组合与不同期裂陷结构的垂向叠置也具有重要影响。此外,珠一坳陷两组不同方向先存构造体系的影响贯穿于新生代多幕裂陷作用与拗陷期新构造运动的整个构造演化过程。EW-NWW向与NEE向两组不同方向基底先存构造体系在新生代裂陷一幕、裂陷二幕与拗陷期新构造运动的多期次不同方向伸展作用背景下发生了分阶段、选择性的反转。(1)裂陷一幕文昌组沉积时期,在区域NNW-SSE向伸展作用下,两组先存构造体系同时活化,控制了珠一坳陷NEE向与EW-NWW向伸展断裂体系与洼陷结构的同时发育,并形成了大量独特的“Z”字型与“V”字型断裂。然而,由于NEE向先存构造体系的展布方向更加接近于区域伸展方向的正交方向,其优先反转活化。相对于EW-NWW向主控断裂而言,NEE向主控断裂的活动时间更早、活动强度更大,控制发育的沉积中心面积更大、沉积厚度更大,且发育的三级层序结构更加完整,如EP17洼,XJ33洼等。(2)裂陷二幕恩平组沉积时期,由于区域伸展方向转变至近N-S向,处于与EW-NWW向先存构造体系(尤其是EW向)更为垂直的方向,而与NEE向断裂体系相对高角度斜交。在此背景下,诱发了基底内部EW-NWW向先存构造体系的进一步反转,并促进了文昌期已经活化的EW-NWW向断裂体系的活动强度的陡增,如HZ13、HZ13S、XJ24、HZ08等洼陷主控断裂,并控制了该时期主要沉积中心的发育;相反,文昌期NEE向主控伸展断裂的活动大幅度减弱或停止,如PY4、XJ33、XJ23等洼陷主控断裂。(3)进入拗陷期后,区域伸展方向进一步顺时针旋转至NNE-SSW,变得更正交于NWW向断裂体系而与NEE向断裂高角度斜交,导致裂陷期发育的NEE向断裂基本全部停止活动,而大部分EWNWW向断裂(尤其是NWW向)持续性活动。同时,这一时期还诱发了隆起区(如东沙隆起北缘)基底内部大量裂陷期未活化的NWW向先存断裂的反转。

付超,樊雪,于兴河,赵晨帆,何玉林,梁金强,苏丕波[8](2019)在《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水合物储层分层建模方法与有利区带预测》文中认为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是我国水合物首次试采区,其峡谷区沉积作用复杂,影响因素较多,水合物区储层建模难度大。针对神狐海域水合物富集层段粤海组和万山组沉积过程的差异,划分出5个层序界面,提出不同层序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表征的建模策略:针对峡谷边界清晰的层序Ⅰ、Ⅱ,采用基于对象模拟;针对明显侧向迁移峡谷边界的层序Ⅲ、Ⅳ,采用截断高斯模拟;针对峡谷边界不明显、底流侵蚀严重的层序Ⅴ、Ⅵ,采用序贯高斯模拟。利用该建模策略,基于构造模型,采用确定性建模与随机建模相结合建立了沉积物性模型,并将地震信息与沉积认识相融合建立了三维属性模型,在此基础上刻画了神狐水合物试采区有利储层分布范围。

漆家福,吴景富,马兵山,全志臻,能源[9](2019)在《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中段伸展构造模型及其动力学》文中指出位于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上的珠江口盆地发育NNE向、NE向、NW向、近EW向等多组基底断裂,盆地结构复杂,并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性。本文基于珠江口盆地中段地震资料解释的构造样式的变化推断地壳中存在一条向南缓倾斜、呈坡坪式形态的拆离断层,古近系构造属于这条拆离断层上盘的伸展构造系统。北部的西江凹陷属于拆离断层伸展构造系统的头部,凹陷边界正断层铲式断层面形态向深层延伸并收敛在拆离断层面上,凹陷表现为半地堑"断陷"样式;中部的番禺低隆起对应于拆离断层的低角度断坪部位,拆离断层上盘断块的伸展位移导致两侧的恩平组超覆在低隆起上;南部的白云凹陷位于拆离断层的深部断坡部位,充填的文昌组和恩平组表现为"断坳"或"坳断"样式;南部隆起位于拆离断层深部断坪部位,其上盘发育的分支断层控制着荔湾凹陷古近系、新近系的发育并使之表现为复杂的断陷-断坳构造样式。该模型强调拆离断层上盘与下盘、不同地壳结构层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伸展变形,且伸展变形方式、应变量等存在时空差异,而拆离断层正是不同构造单元、不同地壳构造层之间的调节性构造面。总体上,拆离断层上盘以脆性伸展构造变形为主,分支断层控制不同构造单元古近纪的构造演化,下盘则是以韧性伸展变形为主,并拖曳上盘发生不均一的伸展应变;西江凹陷的伸展应变量大于拆离断层下盘的伸展应变量,白云凹陷的伸展应变量则小于拆离断层下盘的伸展应变量。以西江凹陷北部边缘的NE向铲式正断层为头部的拆离断层控制了文昌组沉积,但在恩平组沉积期被近EW向高角度正断层切割破坏而被遗弃,拆离断层系统的头部由西江凹陷北部边缘迁移至番禺低隆起。盆地结构及断裂系统的时空差异性受盆地基底先存构造、地壳与岩石圈结构及伸展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主要是对软流圈流动及岩石圈热结构变化的响应。用软流圈由北西向南东流动拖曳上覆岩石圈发生伸展变形的动力学模型能合理地解释珠江口盆地中段古近系构造的形成和演化。

陈梅,张莉,施小斌,骆帅兵,于传海,郭磊,冯英辞[10](2019)在《西沙海槽盆地新生代沉积环境演化》文中认为西沙海槽盆地处于南海北部陆坡洋陆壳过渡带,为一个分割南海北部陆架和西沙地块的新生代裂谷盆地,其沉积环境演化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南海形成演化过程。通过南海陆坡区域地震地层对比,将西沙海槽盆地新生代以来划分出9个地层单元,采用地震线描和地震相分析方法,恢复各地层单元沉积时期的地层结构及古地貌,探讨其沉积环境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古新世—始新世西沙海槽盆地为河流和湖泊沉积环境;渐新世—早中新世初,演变为分割南海北部陆架和西沙地块古陆、贯通琼东南盆地和西北次盆的海峡,沉积环境由滨-浅海过渡到半深海环境;中中新世以来盆地进入陆坡海槽发育阶段,晚中新世以后中央水道形成,演变为一个陆坡内深水海槽,为海流和浊流通道,整体处于半深海-深海沉积环境。

二、神狐—一统暗沙隆起中部新生代地层层序划分及沉积演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神狐—一统暗沙隆起中部新生代地层层序划分及沉积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南海北缘古近纪断裂活动规律及控盆特征:以阳江东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地质背景
2 数据与方法
    2.1 时深转换
    2.2 断层活动速率
    2.3 平衡剖面法
3 阳江东凹构造特征
    3.1 断裂体系特征
    3.2 断裂组合样式
4 盆地构造演化过程
    4.1 断裂活动性时序和活动强度分析
    4.2 沉积中心迁移规律
    4.3 盆地演化及叠合过程
        4.3.1 断陷早期伸展阶段(文二段沉积期前)
        4.3.2 断陷中期走滑阶段(文二段沉积期)
        4.3.3 断陷晚期走滑阶段(文一段?恩平组沉积期)
        4.3.4 断拗转换阶段(珠海组沉积期)
        4.3.5 整体热沉降阶段(珠海组沉积期后)
5 阳江东凹成因的区域背景:南海北部陆缘分析
    5.1 南海北部陆缘断裂活动性
    5.2 南海北部陆缘区域构造运动与盆地内部构造演化
6 结论

(2)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生代火山岩:从岩石成因到火山岩储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新南海打开机制模型的研究现状
        1.2.2 珠江口盆地构造-地层研究现状
        1.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实物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演化历史
        2.1.1 神狐运动
        2.1.2 珠琼运动一幕
        2.1.3 珠琼运动二幕
        2.1.4 南海运动
        2.1.5 东沙运动
    2.2 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2.2.1 裂陷阶段
        2.2.2 坳陷(裂后)热沉降阶段
        2.2.3 块断升降阶段
    2.3 地层特征
        2.3.1 神狐组
        2.3.2 文昌组
        2.3.3 恩平组
        2.3.4 珠海组
        2.3.5 珠江组
        2.3.6 韩江组
        2.3.7 粤海组和万山组
    2.4 惠州凹陷地质背景简介
第3章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火山岩主要岩石类型及其特征
    3.1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火山岩岩性识别
    3.2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火山岩岩相分类体系和识别标准
        3.2.1 火山通道相
        3.2.2 侵出相
        3.2.3 爆发相
        3.2.4 火山沉积相
    3.3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火山岩测井相分析
        3.3.1 火山通道相
        3.3.2 侵出相
    3.4 小结
第4章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火山岩年龄
    4.1 样品分析测试
        4.1.1 样品采集
        4.1.2 年代学分析方法
    4.2 锆石年代学特征
第5章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5.1 研究方法
    5.2 地球化学特征
        5.2.1 主量元素
        5.2.2 微量元素
第6章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生代火山岩岩石成因
    6.1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生代火山岩构造背景
    6.2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生代火山岩构造环境判别
    6.3 有关埃达克岩的讨论
    6.4 有关火山岩源区的讨论
    6.5 地球动力学意义
    6.6 小结
第7章 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成因和物性关系
    7.1 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
        7.1.1 原生孔隙
        7.1.2 次生孔隙
        7.1.3 原生裂缝
        7.1.4 次生裂缝
    7.2 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特征
        7.2.1 面孔率的计算
        7.2.2 孔隙结构特征参数
        7.2.3 毛管压力曲线形态
    7.3 火山岩储集空间成因与及其与物性之间关系
        7.3.1 早期成岩作用阶段
        7.3.2 晚期成岩作用阶段
        7.3.3 构造活动及充填作用
    7.4 小结
第8章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火山岩分布规律及火山岩岩相刻画
    8.1 研究区新生代火山岩刻画方法
        8.1.1 资料准备及研究步骤
        8.1.2 地震剖面选择与地震层序划分原则
        8.1.3 地震层位标定
        8.1.4 火山岩平面分布与厚度预测
    8.2 火山-沉积盆地充填地质地震剖面分析
    8.3 利用地震属性刻画火山岩岩相平面分布特征
    8.4 珠江口盆地过惠州凹陷地震剖面地质-地球物理联合解释
        8.4.1 重、磁异常数据处理
        8.4.2 骨干剖面岩性地质-地球物理联合解释
    8.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南海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及其南北陆缘差异 ——基于XK1和NK1井精细刻画(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1.2.1 生物礁滩体系沉积相分类
        1.2.2 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影响因素
        1.2.3 南海生物礁滩体系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1.5 论文取得的成果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南海新生代以来构造活动
    2.2 西沙群岛区域概况
    2.3 南沙群岛区域概况
第三章 XK1井生物礁滩体系沉积演化的精细刻画
    3.1 XK1井生物礁滩体系类型及其特征
        3.1.1 礁核微相特征
        3.1.2 内侧滩微相特征
        3.1.3 外侧滩微相特征
        3.1.4 泻湖相特征
        3.1.5 礁盖微相/暴露面特征
    3.2 XK1井暴露面识别与层序单元划分
        3.2.1 下中新统与中中新统分界面
        3.2.2 中中新统与上中新统分界面
        3.2.3 上中新统与上新统分界面
        3.2.4 上新统与更新统分界面
    3.3 XK1井层序地层单元特征
        3.3.1 下中新统地层特征
        3.3.2 中中新统地层特征
        3.3.3 上中新统地层特征
        3.3.4 上新统地层特征
        3.3.5 更新统-全新统地层特征
    3.4 XK1井生物礁白云岩化作用
    3.5 XK1井生物礁碳酸盐工厂类型分析
    3.6 XK1井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分析
第四章 NK1井生物礁滩体系沉积演化的精细刻画
    4.1 NK1井生物礁滩体系类型及其特征
        4.1.1 礁核微相特征
        4.1.2 内侧滩微相特征
        4.1.3 外侧滩微相特征
        4.1.4 泻湖相特征
        4.1.5 礁盖微相/暴露面特征
    4.2 NK1井暴露面识别与层序单元划分
        4.2.1 渐新统/下中新统界面
        4.2.2 下中新统/中中新统分界面
        4.2.3 中中新统/上中新统分界面
        4.2.4 上中新统/上新统分界面
        4.2.5 上新统/更新统分界面
    4.3 NK1井层序地层单元特征
        4.3.1 渐新统地层特征
        4.3.2 下中新统地层特征
        4.3.3 中中新统地层特征
        4.3.4 上中新统地层特征
        4.3.5 上新统地层特征
        4.3.6 更新统-全新统地层特征
    4.4 NK1井生物礁地球化学垂向变化特征
        4.4.1 C、O同位素垂向变化特征
        4.4.2 Ca、Mg元素垂向变化特征
        4.4.3 Si、P元素垂向变化特征
        4.4.4 Na、K元素垂向变化特征
        4.4.5 矿物成分垂向变化特征
    4.5 NK1井生物礁碳酸盐工厂类型分析
    4.6 NK1井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分析
第五章 生物礁滩体系露头类比分析
    5.1 比较沉积学的方法
    5.2 晚二叠纪见天坝生物礁露头分析
        5.2.1 见天坝生物礁岩性相
        5.2.2 见天坝生物礁发育演化模式
    5.3 生物礁滩体系岩性相比较沉积学研究
    5.4 生物礁滩体系演化模式比较沉积学研究
        5.4.1 生物礁滩沉积体系演化模式
        5.4.2 XK1井生物礁滩体系演化模式
        5.4.3 NK1井生物礁滩体系演化模式
第六章 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控制因素及南海南、北差异
    6.1 构造作用对南、北陆缘生物礁发育的控制
    6.2 海平面变化对南、北陆缘生物礁发育的控制
    6.3 东亚季风和上升流对南、北陆缘生物礁发育的控制
    6.4 南海南、北岛礁白云岩发育及其成因
    6.5 南海南、北岛礁碳酸盐工厂发育差异
    6.6 南、北陆缘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差异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南海周缘新生代盆地结构时空差异及其控制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区域地质背景
        1.2.2 区域构造事件响应界面
        1.2.3 南海周缘盆地发育特征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盆地结构几何学特征及差异
    2.1 断裂体系
        2.1.1 南海北缘西部——北部湾盆地
        2.1.2 南海北缘东部——珠江口盆地
        2.1.3 南海南缘——礼乐盆地
        2.1.4 南海西缘——莺歌海盆地
    2.2 构造样式
        2.2.1 南海周缘盆地构造样式类型划分
        2.2.2 南海各缘盆地构造样式发育差异
    2.3 盆地结构
        2.3.1 南海北缘西部——北部湾盆地
        2.3.2 南海北缘东部——珠江口盆地
        2.3.3 南海南缘——礼乐盆地
        2.3.4 南海西缘——莺歌海盆地
第三章 盆地结构演化过程及差异
    3.1 南海北缘西部——北部湾盆地
        3.1.1 断裂体系活动规律
        3.1.2 盆地结构演化过程
    3.2 南海北缘东部——珠江口盆地
        3.2.1 断裂体系活动规律
        3.2.2 盆地结构演化过程
    3.3 南海南缘——礼乐盆地
        3.3.1 断裂体系活动规律
        3.3.2 盆地结构演化过程
    3.4 南海西缘——莺歌海盆地
        3.4.1 断裂体系活动规律
        3.4.2 盆地结构演化过程
    3.5 盆地结构演化过程差异
第四章 盆地结构时空差异的控制因素
    4.1 区域控制因素
        4.1.1 “洋—陆”板块作用
        4.1.2 大型走滑断裂及其派生作用
        4.1.3 先存断裂复活
    4.2 典型构造成因机制探讨
        4.2.1 北部湾盆地帚状构造成因机制
        4.2.2 珠江口盆地东西结构分区成因机制
        4.2.3 礼乐盆地漂移裂陷期应力机制
        4.2.4 莺歌海盆地裂陷期成盆机制
    4.3 盆地结构的差异响应
        4.3.1 古新世(66~56Ma)
        4.3.2 早—中始新世(56~37.8Ma)
        4.3.3 晚始新世—早渐新世(37.8~32Ma)
        4.3.4 晚渐新世—早中新世(32~16Ma)
        4.3.5 中中新世以来(16~0Ma)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18.5Ma以来南海海平面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意义及来源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1.2.2 南海海平面变化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1.6 研究成果与认识
第2章 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1.1 珠江口盆地地理位置
        2.1.2 曾母盆地地理位置
    2.2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2.2.1 珠江口盆地构造演化
        2.2.2 曾母盆地构造演化
    2.3 区域沉积地层特征
        2.3.1 珠江口盆地沉积地层特征
        2.3.2 曾母盆地沉积地层特征
第3章 层序地层划分
    3.1 层序年龄标定
    3.2 钻井层序划分
        3.2.1 钻井层序划分方法
        3.2.2 钻井层序界面识别和层序划分
        3.2.3 钻井层序分析
    3.3 地震层序划分
        3.3.1 地震层序划分方法
        3.3.2 合成记录的制作与层位标定
        3.3.3 地震剖面层序界面标志分析
        3.3.4 层序界面的地震反射特征
        3.3.5 地震层序划分
第4章 海平面变化曲线制作与分析
    4.1 海平面相关基础知识概述
        4.1.1 海平面有关概念
        4.1.2 海平面变化周期与层序级别的关系
        4.1.3 古海平面变化曲线绘制方法研究现状
    4.2 相序法制作南海北部18.5~10.5Ma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
        4.2.1 相序法绘制海平面变化曲线
        4.2.2 南海北部18.5~10.5Ma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分析
    4.3 上超点法制作南海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
        4.3.1 上超点法绘制海平面变化曲线
        4.3.2 南海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分析
    4.4 18.5 Ma以来南海海平面变化曲线总体变化特征
第5章 海平面变化曲线对比分析
    5.1 与Haq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和氧同位素曲线对比分析
    5.2 与南海其他地区海平面变化曲线的对比分析
    5.3 18.5 Ma以来南海海平面变化曲线与构造、气候的关系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南海北部陆缘晚中生代构造体系:动力学以及对珠江口盆地新生代构造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南海及周边地区晚中生代构造演化研究
        1.2.2 裂谷盆地先存构造对盆地结构制约的研究
        1.2.3 珠江口盆地油气勘探概况与新生代构造研究现状
        1.2.4 聚焦的主要科学问题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 研究阶段与主要工作量
    1.5 论文的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1.5.1 论文的主要成果
        1.5.2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南海形成的动力学机制以及南海的扩张过程
    2.2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结构
    2.3 珠江口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
        2.3.1 同裂陷期(Syn-rift stage)
        2.3.2 同漂移期(Syn-spreading stage)
        2.3.3 后漂移期(Post-spreading stage)
第三章 南海北部陆缘前新生代多期构造体系
    3.1 基底属性及前新生代构造体系解释
        3.1.1 基底岩性特征
        3.1.2 基底前新生代构造的地震解释
    3.2 EW-NWW向逆冲构造体系(体系1)
    3.3 NEE向伸展断陷体系(体系2)
    3.4 NEE向逆冲构造体系(体系3)
    3.5 前新生代构造体系的发育时序与年代限定
第四章 南海北部陆缘晚中生代动力学演化讨论
    4.1 早晚白垩世之交(~100Ma)古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下的左行压扭构造背景
        4.1.1 华南陆缘早晚白垩之交构造事件的地质证据
        4.1.2 左行压扭构造背斜下的构造组合
        4.1.3 动力学机制讨论
    4.2 晚白垩世早期(~100-72Ma)古太平洋板块高角度俯冲的弧后伸展背景
        4.2.1 南海北部陆缘晚白垩世断陷盆地动力学成因
        4.2.2 古南海的形成与演化
        4.2.3 南海北部陆缘晚白垩世断陷盆地与新生代断陷盆地关系探讨
    4.3 晚白垩世晚期(~72-66Ma)挤压构造的动力学猜想:古南海扩张的洋中脊推挤
    4.4 南海地区晚中生代-新生代早期动力学演化小结
第五章 珠江口盆地先存构造体系对新生代构造的制约
    5.1 先存构造体系制约下的差异性凹(洼)陷结构
        5.1.1 多方向断裂体系与洼陷结构
        5.1.2 高、低角度断陷并存的洼陷结构
        5.1.3 珠一坳陷不同凹(洼)陷差异性结构
    5.2 先存构造体系的分阶段、选择性反转
        5.2.1 裂陷一幕(文昌期)
        5.2.2 裂陷二幕(恩平期)
        5.2.3 裂后期新构造运动
        5.2.4 先存构造体系主导下的新生代盆地演化小结
    5.3 讨论
        5.3.1 多方向先存构造体系对多幕裂陷盆地制约
        5.3.2 基底属性、先存构造体系与油气聚集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下一步研究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8)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水合物储层分层建模方法与有利区带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建模策略与思路
3 建模流程
    3.1 网格剖面和构造模型建立
    3.2 地震属性模型建立
    3.3 储层参数模型建立
        3.3.1 含砂率模型建立
        3.3.2 孔隙度和饱和度模型建立
        3.3.3 数据分布验证
4 有利区带预测
5 结论

(9)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中段伸展构造模型及其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珠江口盆地中段地震剖面解释
    1.1 西江凹陷
    1.2 白云凹陷和荔湾凹陷
2 珠江口盆地中段地壳结构模型
3 珠江口盆地中段盆地构造演化与动力学
    3.1 盆地构造演化
    3.2 破裂不整合面的时限
    3.3 构造动力学
4 结论

(10)西沙海槽盆地新生代沉积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新生代地层划分与对比
3 沉积原型剖面恢复
    3.1 原理与方法
    3.2 地震相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1) 古新统
        (2) 始新统
        (3) 崖城组
        (4) 陵水组
        (5) 三亚组
        (6) 梅山组
        (7) 黄流组
        (8) 莺歌海组-第四系
4 讨论
    4.1 新生代沉积环境演化
        (1) 陆相沉积阶段 (古新世—始新世)
        (2) 海峡地貌阶段 (早渐新世—早中新世)
        (3) 海槽阶段 (中中新世至今)
    4.2 沉积环境演化历史
        (1) 海侵时间
        (2) 环境变化与南海重要构造事件的对应性
        (3) 梅山组和黄流组地震反射特征成因
5 结论

四、神狐—一统暗沙隆起中部新生代地层层序划分及沉积演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海北缘古近纪断裂活动规律及控盆特征:以阳江东凹为例[J]. 占华旺,蔡国富,张志伟,王光增,李颖薇,索艳慧,王鹏程,姜素华,刘博,郭玲莉,朱俊江,李三忠.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21(01)
  • [2]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生代火山岩:从岩石成因到火山岩储层[D]. 李思伟. 吉林大学, 2020(08)
  • [3]南海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及其南北陆缘差异 ——基于XK1和NK1井精细刻画[D]. 陈北辰.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4]珠江口盆地开平凹陷构造—地层层序与盆地演化[J]. 聂国权,何登发,李小盼,张志业,何敏. 地质科学, 2020(01)
  • [5]南海周缘新生代盆地结构时空差异及其控制因素[D]. 刘雨晴.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
  • [6]18.5Ma以来南海海平面变化特征[D]. 张桂林.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7]南海北部陆缘晚中生代构造体系:动力学以及对珠江口盆地新生代构造的制约[D]. 叶青. 中国地质大学, 2019
  • [8]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水合物储层分层建模方法与有利区带预测[J]. 付超,樊雪,于兴河,赵晨帆,何玉林,梁金强,苏丕波. 中国海上油气, 2019(02)
  • [9]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中段伸展构造模型及其动力学[J]. 漆家福,吴景富,马兵山,全志臻,能源. 地学前缘, 2019(02)
  • [10]西沙海槽盆地新生代沉积环境演化[J]. 陈梅,张莉,施小斌,骆帅兵,于传海,郭磊,冯英辞.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9(01)

标签:;  ;  ;  ;  ;  

神沪—伊通滩隆起中部新生代地层层序划分与沉积演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