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正确使用电暖器

安全正确使用电暖器

一、安全正确使用电暖器(论文文献综述)

杨子娴[1](2021)在《村镇电热直接转换供暖适宜性评价指标及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对地理位置偏僻、集中供热难以普及的农村地区实行分散式电热直接转换供暖,是实现农村清洁采暖、减缓煤炭资源消耗、促进可再生能源替代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农村电热直接转换供暖应用效果不理想、成本过高、缺乏综合适宜性分析等问题,本文通过建立电热直接转换供暖适宜性评价体系,为村镇因地制宜地选择采暖方案、经济高效地使用清洁电采暖提供指导依据。为了获得农村地区采暖情况基本信息,本文从家庭基本信息、建筑基本情况、冬季采暖情况、居民采暖习惯、炊事照明及电器使用情况、电能使用情况六个方面对421个农村家庭进行问卷调研。在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22.0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部分“煤改电”试点省市经验,对具有一定规模的蓄热式/直接作用式电采暖改造村镇案例进行分析,初步确定电热直接转换供暖适宜性条件包括:集中供热难以实施、户年收入水平匹配采暖费用、间歇供暖、利于行为节能、有采暖优惠电价、有采暖补贴、有条件进行电网增容/户内线路改造、电能供应可靠、符合当地资源禀赋。为了总结出反映农村地区复杂采暖情况的实用性指标,对显着影响村镇电采暖应用的因素进行探究。因变量为包含电能作为主要采暖能源、辅助采暖能源和不使用电能采暖三个类别的村镇电采暖应用情况,自变量为来自问卷的31个因素。对相关性分析初步筛选出的0.05水平上显着的19个因素分别进行Multinomial Logistic、Ordinal回归分析,进一步筛选显着影响因素并构建村镇电采暖应用情况估计模型。得到与村镇电采暖应用情况显着相关的因素为:是否有老人、家庭年收入、住宅面积、采暖面积、居民行为节能习惯、采暖期人员室内停留时间、建筑热工分区、采暖季时长、采暖房间平均温度、采暖运行方式、是否实行采暖峰谷电价、是否存在供用电质量问题、煤(天然气、薪柴/秸秆)使用情况;以421个实际案例对比验证两模型的估计能力,两模型在因变量三个类别上的估计能力各有优势,总体估计正确率分别为83.1%、84.1%。结合适宜性条件、代表用户意愿的频数统计结果、回归分析结果及行业标准,从技术性、经济性、实用性、舒适性、环保性和安全性六个维度,共计29个指标,建立村镇电热直接转换供暖适宜性评价体系。通过Delphi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间相对重要程度,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系数,以1-9评分法为指标各划分水平赋值,基于综合指数法进行综合适宜性(较好、中等、较差)评价。为了提升该评价体系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基于电采暖应用情况估计模型及建立的评价体系,开发具有电采暖应用情况估计、经济性计算、分项评价及综合评价功能的村镇电热直接转换供暖适宜性评价软件,应用该软件对5个村镇家庭进行电热直接转换供暖设备选型及适宜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村镇电采暖适宜性的政策性建议。

倪新秀[2](2021)在《不同电热采暖装置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及设计计算》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一系列清洁能源供暖政策的推广以及风电的迅速发展,为电热直接转换供暖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虽然这种供暖方式使用方便、环保、控制灵活,但目前市面上电热采暖装置种类较多,用户在实际应用中缺乏选择依据,进而产生了采暖房间不舒适、采暖费用较高等问题,严重制约其进一步推广应用。本文选用市面上常有的普通电暖器、电热板、固体蓄热电暖器三种电热采暖装置作为研究对象,对三种电热采暖装置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及其设计计算做出比较研究。首先,搭建实验台对普通电暖器和电热板进行供暖时室内的温度场进行实验测试,通过实验发现在选用供暖设备功率相同的情况下,普通电暖器供暖时实验房间内的垂直温差比电热板供暖时高2.6℃左右,普通电暖器供暖时实验房间内的水平温差比电热板供暖时高1.0℃左右;在相同功率的情况下,电热板供暖时实验房间整个温升阶段平均升温速率大于普通电暖器供暖。其次,基于实验测试和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建立了本文模拟所需的三种电采暖房间的三维数学物理模型,运用ANASYS软件对房间的温度场和速度场进行模拟,通过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及模拟结果的正确性。得出三种电热采暖装置室内温度分布及气流运动特点,对三种电热采暖装置供暖时室内热环境进行评价并进一步研究电热板采用不同敷设方式及改变固体蓄热电暖器出口风速或送风角度时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电热板供暖时房间温度分布最均匀,固体蓄热电暖器进行供暖时房间温度分布最不均匀;用固体蓄热电暖器供暖时由于风口出风温度较高,房间的垂直温差可高达8.0℃;当采用电热板进行供暖时,相同功率和面积相同情况下,采用顶棚敷设时供暖房间内垂直温差最大,其次是侧墙敷设,地面敷设时房间内的垂直温差最小;固体蓄热电暖器出口风速越大,室内的垂直温差、水平温差越大;固体蓄热电暖器送风角度越大,热气流进入室内后温度和速度衰减越快,加热相同时间送风角度越大室内温度分布越均匀。最后,运用Visual Studio软件开发了电热直接转换供暖设计计算软件,用户可在软件中输入采暖房间参数进行电热采暖装置的设计选型计算。比较分析三种电热采暖装置经济性得出:对于没有峰谷电价或单次采暖时间较短的地区,普通电暖器供暖的经济性最高,其次是电热板,不建议使用固体蓄热电暖器;对于有峰谷电价且全天供暖的地区,固体蓄热电暖器经济性最高。基于前文对三种电采暖装置供暖的比较研究,给出合理选择三种电热采暖装置的指导性建议。本文对普通电暖器、电热板、固体蓄热电暖器三种电热采暖装置合理选择和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

李双[3](2021)在《多智能体电供暖控制系统的三相功率自平衡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家电力的发展,新能源及低碳环保政策的推行实施,智能化电供暖逐步代替传统供暖方式。近年来,电供暖在学校、小区、公共场所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智能化电供暖系统在供暖过程中会伴随着三相功率不平衡、上电启动电流大、损耗大、要求运行维护水平高及自动控制方面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供电质量及系统稳定性,本文研究了基于预测专家控制的电供暖三相功率平衡控制系统,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有:本文根据房间的工作属性及供暖需求,首先提出了电供暖系统热负荷分级方法;由于电供暖温度变化受各种因素影响,呈现出非线性、时滞性等特点,因此,基于负荷分级的电供暖温度控制方法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Smith-模糊PID温度控制算法,实现温度在一定范围内稳定变化,经MATLAB仿真分析,对比出Smith-模糊PID温度控制效果比PID、模糊PID控制的稳定性好、响应快、稳态误差小;为了提高电供暖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本文采用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对供暖设备进行故障诊断,识别故障类型,进而采用协调调控方法,保证了故障状态下的基本供暖要求。通过采集的数据建立温度线性回归预测模型,预测电供暖设备发生投切时间并对时间由大到小排序,以此来优化可以投切的电暖器位置;进而采用专家控制策略,建立数据库,制定专家控制规则,对电供暖推理机设计,实现电供暖系统在负荷侧解决三相功率自平衡问题。该方法不同于传统的补偿方法和换相平衡方法,它借助于电供暖控制系统自身的一个多智能体物联网系统的特点,无需增设检测装置,由于是在负荷侧自身平衡,也不需要在供电侧增加额外的平衡装置,从而降低了损耗和成本,提高了供电质量。当电供暖设备发生故障不能供暖时,供暖房间温度降低,负荷级别降低。为使该故障不供暖房间温度提高且不超过设定的舒适温度,根据传热原理,建立故障非供暖房间的热平衡温度模型,分析影响故障非供暖房间温度的主要因素,通过控制层发布协调调控非供暖房间温度的指令,由现场层对温度进行调节,进而解决故障状态下的基本供暖需求。使供暖更加智能化,更加节能。

徐银鸿[4](2020)在《北方典型地区农村清洁采暖污染物排放及综合效益评估》文中认为近年来,北方地区冬季雾霾天气频发,已有研究表明,农村居民散煤取暖是导致重污染天气的主要原因。2017年十部委出台政策《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工作全面推进。本研究以山西、陕西、黑龙江三省作为研究对象,实地开展大规模调研和测试工作,全面了解北方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基于实地测试和文献研究结果,探究不同清洁取暖技术路径的减排潜力。进一步评估不同政策实施力度下,不同清洁取暖替代方式的成本效益,为不同区域的清洁取暖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可持续性发展建议。实地调研结果显示,受经济水平、基础设施条件、取暖习惯、资源禀赋等因素限制,农村地区仍以散煤燃烧取暖为主。清洁取暖改造主要以“煤改气”“煤改电”为主,部分地区也在积极探索生物质颗粒、洁净煤等替代方式。清洁取暖费用是阻碍政策实施推广的主要影响因素,调研结果显示,清洁取暖的运行费用为散煤取暖的1-4倍,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仅有4.81%的居民愿意使用清洁能源取暖。农村地区散煤取暖污染物排放远高于其他清洁取暖方式。采暖季的日均 PM2.5 和 CO 浓度为 322±156 μg/m3 和 11.0±11.9 mg/m3,分别是 WHO标准值的12.88和1.57倍。天然气、电力替代方式对PM2.5、CO、SO2的减排率均在90%以上。使用天然气、电力取暖,可减少46%的室内PM2.5浓度。洁净煤、生物质颗粒燃料对室内空气PM2.5和CO的减排效果有限。不同清洁取暖替代方式均可不同程度的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室内外的PM2.5暴露浓度,减少健康损失。使用洁净煤和生物质颗粒燃料替代方式的健康效益在13.16-68.80亿元之间,而使用天然气和电力替代方式的健康效益在78.90-280.18亿元之间。成本效益方面,天然气替代方式BCR最高,生物质颗粒燃料替代BCR最低。受PM2.5民用源占比较低,且取暖耗能较大等因素影响,山西省BCR仅为0.35-1.42,远低于陕西省(1.83-4.25)和黑龙江省(0.77-2.47)的成本效益。

高志来[5](2019)在《SS4G型电力机车电暖器故障频发原因分析》文中指出改进型SS4G型电力机车电暖气在应用过程中频发故障,分析故障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法。

孟刚刚[6](2018)在《新型钢轨探伤车电气系统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国内既有线运行的钢轨探伤车型号有GTC-1、GTC-3、GTC-4、GTC-6和GTC-80,这些钢轨探伤车行车控制系统均采用硬线+继电器控制,仪表均采用模拟指针表,因此,这些钢轨探伤车在功能上的可扩展性较差,故障排查难度较大,设备参数信息显示有限,影响车辆的作业施工效率。钢轨探伤车行车控制系统功能可扩展化、故障排查直观化、设备参数信息显示全面化已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要求。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为了解决钢轨探伤车功能可扩展性差、故障排查不便、设备信息显示完整等问题,提出了行车控制采用分布式网络控制系统的解决方案。采用触摸屏替代模拟指针表,采用网络控制模块实现行车控制和故障报警,同时增加远程故障诊断功能,为钢轨探伤车的高效作业保驾护航。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新型钢轨探伤车电气系统展开介绍,新型钢轨探伤车电气系统主要由供电系统、分布式网络控制系统、显示系统、辅助电气系统组成,介绍各个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实施方案。(2)以新型钢轨探伤车电气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供电电源、夏季制冷、冬季制热等设备进行计算和选型。完成启动蓄电池的选型和计算,车辆制冷量及制热量的计算,对发电机组、空调、电暖器的选型及参数进行计算。(3)通过对新型钢轨探伤车电气系统的研制,装车验证,证实该方案解决了目前使用的所有内燃轨道车故障排查困难、功能扩展差等问题。为今后其它类似车辆电气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宋凤祥[7](2018)在《基于碳纤维的高速列车采暖系统及热环境模拟与分析》文中提出凭借其高速,大运量,舒适的优势,高铁在我国交通运输业地位日益重要。但是,随着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出行交通工具的热舒适性也有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在冬季车外温度较低时,乘客对车厢温度的要求更高。因此对高速列车车厢内的供暖装置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目前高速列车主要采暖方式是空调采暖,但就目前来看空调采暖主要存在运行成本高、运行能耗大、车厢内垂向方向温度变化大、气流组织分布不均等缺点,这些缺点会严重降低乘客旅途的舒适感,更甚者会不利于乘客的身心健康。基于碳纤维发热材料,以CRH380AL型动车组二等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轨道客车电采暖系统设计,首先对新型的碳纤维采暖系统进行了功率计算,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两款碳纤维电暖器外壳,同时对碳纤维电暖器布置位置及碳纤维电暖器结构设计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对温控系统进行了阐述。运用数值模拟对两种电暖器外壳的不同散热面积(即孔隙率不同)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对碳纤维电暖器的布置方式进行了优化分析。应用技术经济学理论,从初期投资、运行费用、年计算费用、投资回收期等方面来分析了碳纤维电采暖系统与空调采暖系统的经济性,并对碳纤维采暖系统和空调采暖系统进行了能耗性分析;最后,运用数值方法对基于碳纤维采暖的CRH380AL型动车组二等车车厢进行了热舒适性模拟,研究了不同外气条件下车厢内的热舒适性。研究表明,碳纤维电采暖器外壳散热面孔隙率为15.39%时,采暖效果较好;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得出当碳纤维电暖器布置在车厢两侧壁底端采暖效果更佳;同时,通过对空调采暖系统与碳纤维采暖系统进行经济性、能耗性分析,得出碳纤维采暖方式要比空调采暖更节能、更经济。最后,同样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CRH380AL型动车组二等座车车厢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不同外气条件下,送风口速度对车厢内热舒适性具有重要影响,送风速度每上升1m/s温度下降0.5℃左右,送风速度的提高也会使车厢内的气流组织分布发生变化。送风温度对车厢内热舒适性具有重要影响,送风温度每升高2℃,车厢内温度提高1℃左右。在碳纤维采暖器工作状态下,车厢内温度经过13min左右达到适宜温度。因此碳纤维采暖系统在轨道客车采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焦扬[8](2018)在《北京市风电采暖技术经济分析及运营优化模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使得中国的社会和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和环境压力。加快清洁能源开发进程和能源生产的清洁化转型,已经成为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近十年来迅猛推进,目前已成为全世界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但受制于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与间歇性,其大规模并网给电网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克服其发电的随机特性,对于中国清洁能源的稳固健康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北京市推进以电能为主的清洁能源供暖,一方面能够促进用热能源结构绿色化转型,从根本上缓解供热带来的化石能源供应压力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问题,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时空禀赋,缓解以风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弃能问题。同时,用户侧需求响应的实施能够激励用户参与系统调度,对于促进风能发电并网的集成优化利用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现有关于风电供暖系统优化及综合效益评价相关研究成果,对北京市风电供暖运营优化组合途径及综合效益评价机制开展了深入研究。首先,分析了风电供暖技术经济分析及运营优化研究的背景,对与该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设计出了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其次,根据供热面积及热负荷现状,结合北京市城市及郊区供热相关文件,对北京市未来5年的电采暖面积和负荷需求进行了预测,分析了北京市电采暖的负荷增量需求;然后,针对北京市集中式用热和分散式用热,从用电侧和供电侧出发,构建了北京市风电供暖阈值电价测算模型,并开展了在不同补贴情景下各电能替代装置的技术经济分析;之后,设计了由电负荷、热负荷和需求响应共同参与的风电供暖系统,构建了以运行效益最大化和负荷波动最小化为目标函数的风电供暖调度优化模型,选择某地区产业园区作为实例对象,算例结果表明:同时考虑电力需求响应和热力需求响应能够充分实现不同目标需求,充分利用风电和天然气满足终端用户的用电、用热需求,系统整体运营效果实现最佳;最后,设计了北京市风电供暖综合效益评价模型,从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三个维度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构造了熵权-AHP指标赋权模型,并运用TOPSIS方法和灰色聚类三角函数方法构建了风电供暖效益综合评价模型。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充分有效评价北京市风电供暖综合效益,考虑需求响应的风电供暖系统的运营效益最佳。本文的研究为北京市的风电供热理论研究和相关产业项目规划提供了参考依据。

文伟家[9](2017)在《电暖器怎么用更安全》文中提出冬季,湿冷的南方很少有集体供暖,电暖器就成了取暖首选。电暖器不贵,很多百姓都消费得起。不过很多用户却不知道如何正确、安全地使用电暖器,下面给出7点使用注意事项。1.使用独立插座。电暖器属于高功率小家电,功率多为1500瓦。一般情况下,接线板插座可承载的功率为1600瓦,1台电暖器就接近上限,如果再同时使用吹风机(1200瓦),接线板由于过载极易发热走火。建议使用时一定要核

顾青青[10](2017)在《冬天电器取暖小心“惹火” 别拿电暖器当干衣机》文中研究指明天气逐渐转冷,电热毯、电暖器、浴霸这些取暖设备很快派上了用场。不过,这些电器在给我们带来温暖的同时,也暗藏不少安全隐患。近日,青岛市公安消防部门发布冬季电器取暖小建议,可以帮您在使用取暖设备的时候规避隐患,安全过冬。电暖器别用它来烘烤衣物电暖器加热迅速,无鸣响无噪音,是大家冬季经常用到的小家电,但是如果不能做到安全使

二、安全正确使用电暖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全正确使用电暖器(论文提纲范文)

(1)村镇电热直接转换供暖适宜性评价指标及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
    1.2 课题研究背景以及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村镇电采暖应用现状
        1.3.2 国内外村镇用能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冬季村镇住宅采暖情况调研与统计分析
    2.1 冬季村镇住宅采暖情况调查
        2.1.1 冬季村镇住宅采暖情况调查问卷设计
        2.1.2 调查组织实施及问卷回收情况
    2.2 基本信息数据整理及统计分析
        2.2.1 农宅家庭基本情况
        2.2.2 农宅建筑基本情况
        2.2.3 农宅冬季采暖基本情况
        2.2.4 农宅居民采暖习惯基本情况
        2.2.5 农宅炊事、照明及电器基本情况
        2.2.6 农宅电能使用基本情况
    2.3 村镇电热直接转换供暖适宜性分析
        2.3.1 清洁采暖试点省市农村“煤改电”概况
        2.3.2 村镇电热直接转换供暖适用条件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村镇电采暖应用影响因素统计检验与分析
    3.1 影响因素研究的统计理论方法
        3.1.1 Logistic回归分析基础理论
        3.1.2 Logistic回归分析的模型检验理论
        3.1.3 自变量的筛选方法
    3.2 变量的选取
        3.2.1 因变量与自变量的确定
        3.2.2 虚拟变量的设置
        3.2.3 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
    3.3 村镇电采暖应用情况的多项Logit回归分析
        3.3.1 多项Logit回归过程
        3.3.2 多项Logit回归模型检验
        3.3.3 多项Logit回归模型多重共线性检验
        3.3.4 多项Logit回归模型标定及拟合结果
    3.4 村镇电采暖应用情况的Ordinal回归分析
        3.4.1 Ordinal回归过程
        3.4.2 Ordinal回归模型检验
        3.4.3 Ordinal回归模型标定结果
        3.4.4 Ordinal回归模型多重共线性检验
        3.4.5 Ordinal回归模型拟合结果
    3.5 两种回归模型估计能力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村镇电热直接转换供暖适宜性指标及评价
    4.1 村镇电热直接转换供暖适宜性评价指标构成
        4.1.1 一级评价指标的确定
        4.1.2 二级评价指标的确定
    4.2 村镇电热直接转换供暖适宜性评价方法
        4.2.1 综合评价方法
        4.2.2 基于层次分析法计算初始权重系数
        4.2.3 基于熵权法修正初始权重系数
        4.2.4 基于综合指数法的评分计算
    4.3 村镇电热直接转换供暖适宜性评价过程
        4.3.1 确定各层次指标的综合判断矩阵
        4.3.2 确定各层次指标的权重系数
        4.3.3 基于综合指数法的综合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村镇电热直接转换供暖适宜性评价体系应用
    5.1 评价软件的开发
    5.2 案例基本信息
    5.3 村镇电热直接转换供暖适宜性评价实证
        5.3.1 村镇家庭电采暖应用情况预测
        5.3.2 设备选型及经济性计算
        5.3.3 适宜性评价结果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冬季农村住宅采暖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
附录3 村镇电热直接转换供热适宜性指标专家打分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2)不同电热采暖装置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及设计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3.1 电采暖的国内外应用及研究现状
        1.3.2 电热采暖装置对室内热环境影响国内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不同电热采暖装置对室内热环境影响的实验研究
    2.1 实验目的
    2.2 实验测试系统
        2.2.1 实验测试方案
        2.2.2 实验测试条件
        2.2.3 实验测试仪表及设备
        2.2.4 实验台测点布置
        2.2.5 实验步骤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2.3.1 两种电热采暖装置对室内垂直温度场的影响
        2.3.2 两种电热采暖装置对室内水平温度场的影响
        2.3.3 两种电热采暖装置温升阶段对比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采暖房间三维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3.1 物理模型的建立
    3.2 数学模型的建立
        3.2.1 基本控制方程
        3.2.2 湍流模型选择
        3.2.3 辐射模型选择
    3.3 模型求解设置
    3.4 定解条件及模型假设控制方程
        3.4.1 定解条件
        3.4.2 模型假设
    3.5 网格划分及无关性验证
    3.6 模型验证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电热采暖装置对室内热环境影响的模拟研究
    4.1 普通电暖器供暖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4.1.1 普通电暖器供暖对室内温度场的影响
        4.1.2 普通电暖器供暖对室内速度场的影响
    4.2 电热板供暖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4.2.1 电热板供暖对室内温度场的影响
        4.2.2 电热板供暖对室内速度场的影响
        4.2.3 电热板采用不同敷设方式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4.3 固体蓄热电暖器供暖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4.3.1 固体蓄热电暖器供暖对室内温度场的影响
        4.3.2 固体蓄热电暖器供暖对室内速度场的影响
        4.3.3 固体蓄热电暖器出口风速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4.3.4 固体蓄热电暖器送风角度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4.4 三种电热采暖装置室内热环境评价
        4.4.1 室内热环境评价指标
        4.4.2 室内热环境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电热采暖装置设计计算及比较分析
    5.1 电热采暖装置设计计算软件开发
        5.1.1 电热采暖装置设计计算原理
        5.1.2 设计计算软件介绍
        5.1.3 计算算例
    5.2 三种电热采暖装置供暖的经济性比较
        5.2.1 三种电热采暖装置供暖的经济性计算
        5.2.2 经济性对比分析
    5.3 三种电热采暖装置技术性比较
    5.4 电热采暖装置的合理选择
        5.4.1 电热直接转换供暖适用范围
        5.4.2 三种电热采暖装置选型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3)多智能体电供暖控制系统的三相功率自平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温度控制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故障诊断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三相不平衡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电供暖分级温度控制及故障诊断
    2.1 电供暖温度变化特性
        2.1.1 电供暖系统热负荷分级
        2.1.2 电供暖温度模型的建立
    2.2 基于PID电供暖温度控制
        2.2.1 PID控制原理
        2.2.2 PID控制器的设计
        2.2.3 PID参数整定及优缺点
        2.2.4 电供暖PID温控系统仿真
    2.3 基于模糊PID的电供暖温度控制
        2.3.1 模糊PID控制原理
        2.3.2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2.3.3 基于模糊PID电供暖温度控制仿真
    2.4 Smith预估补偿模糊PID控制
        2.4.1 Smith预估补偿原理
        2.4.2 Smith-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2.4.3 电供暖温度控制Smith-模糊PID仿真及对比分析
    2.5 神经网络电供暖故障诊断
        2.5.1 温度传感器常见故障类型及原因
        2.5.2 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
        2.5.3 卷积神经网络原理
        2.5.4 卷积神经网络电供暖设备故障诊断
        2.5.5 电供暖设备温度传感器诊断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专家控制的电供暖三相功率平衡策略
    3.1 电供暖动态不平衡现象分析
    3.2 温度线性回归预测模型
        3.2.1 线性回归原理
        3.2.2 电供暖回归预测模型
    3.3 专家控制系统电供暖三相功率平衡策略
        3.3.1 专家控制理论
        3.3.2 专家控制器结构
        3.3.3 电供暖系统知识库的设计
        3.3.4 电供暖系统投切规则的设计
        3.3.5 电供暖系统推理机的设计
        3.3.6 专家控制电供暖多智能体系统协调三相功率平衡
        3.3.7 电供暖三相功率平衡实验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故障状态下的电供暖协调控制研究
    4.1 热平衡原理及影响因素
        4.1.1 热平衡原理
        4.1.2 影响室内热平衡的因素
    4.2 电供暖协调传热温度模型
        4.2.1 故障非供暖房间热平衡及温度
        4.2.2 故障非供暖房间传热系数
    4.3 协调调控故障非供暖房间温度
    4.4 故障非供暖房间温度变化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供暖控制系统的实现
    5.1 DCS概述
    5.2 电供暖控制系统的硬件实现
        5.2.1 电供暖系统组成
        5.2.2 电供暖系统原理
        5.2.3 现场层控制
        5.2.4 电供暖控制柜台
    5.3 电供暖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5.3.1 单片机温度控制
        5.3.2 PLC控制层控制
    5.4 电供暖控制系统控制界面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北方典型地区农村清洁采暖污染物排放及综合效益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农村地区固体燃料燃烧烟气排放研究
        1.2.2 农村地区固体燃料燃烧室内空气污染研究
        1.2.3 清洁取暖政策实施环境效益研究
        1.2.4 PM_(2.5)长期暴露的健康效应评估研究
        1.2.5 成本效益评估研究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典型研究地区的选取
    2.2 调查研究
    2.3 厨房性能测试(KPT)
    2.4 清洁能源消耗及取暖效果测试
    2.5 燃料分析测试
    2.6 烟气排放测试
    2.7 室内空气污染测试
    2.8 环境效益分析
    2.9 健康效益分析
    2.10 成本效益分析
第三章 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现状调查研究
    3.1 房屋结构
    3.2 取暖方式
    3.3 燃煤消耗量及品质
        3.3.1 取暖时长与散煤消耗量
        3.3.2 散煤品质
    3.4 清洁取暖政策规划与实施
    3.5 清洁取暖技术路径选择
    3.6 清洁取暖改造意愿及障碍
    3.7 取暖效果与用能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村地区散煤和清洁能源取暖污染排放研究
    4.1 散煤取暖污染排放研究
        4.1.1 烟气排放
        4.1.2 室内空气质量
    4.2 洁净煤、生物质颗粒替代散煤取暖污染排放
        4.2.1 烟气排放
        4.2.2 室内空气质量
    4.3 不同清洁取暖替代方式污染减排分析
        4.3.1 烟气排放
        4.3.2 室内空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清洁取暖技术路径综合效益评估
    5.1 环境效益分析
    5.2 健康效益分析
        5.2.1 散煤取暖造成的健康损失
        5.2.2 清洁能源替代健康效益
    5.3 成本分析
    5.4 综合效益分析
    5.5 不确定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5)SS4G型电力机车电暖器故障频发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电暖器结构构成
2 电暖器故障现象
    2.1 电暖器不正常工作
    2.2 电暖器只散热不加热
    2.3 电暖器只加热不散热
3 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3.1 电暖器不工作
    3.2 电暖器只散热不加热
    3.3 电暖器只加热不散热
4 结语

(6)新型钢轨探伤车电气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钢轨探伤车发展现状
        1.2.1 国内钢轨探伤车发展状况
        1.2.2 国外钢轨探伤车发展状况
    1.3 研究内容
2 新型钢轨探伤车电气系统总体方案
    2.1 新型钢轨探伤车总体概述
    2.2 新型钢轨探伤车对电气系统的设计要求
    2.3 新型钢轨探伤车电气系统方案
    2.4 本章小结
3 新型钢轨探伤车电气系统主要设备选型
    3.1 蓄电池组的选型
        3.1.1 蓄电池组选型要求
        3.1.2 蓄电池组启动容量计算
        3.1.3 蓄电池组选型
    3.2 空调的选型
        3.2.1 空调选型要求
        3.2.2 计算输入条件
        3.2.3 计算过程
        3.2.4 空调选型
    3.3 电暖器的选型
        3.3.1 电暖器选型要求
        3.3.2 计算过程
        3.3.3 电暖器选型
    3.4 发电机组的选型
        3.4.1 发电机组选型要求
        3.4.2 整车交流负载分配
        3.4.3 计算过程
        3.4.4 发电机组选型
    3.5 本章小结
4 新型钢轨探伤车电气系统设计
    4.1 供电系统
        4.1.1 直流供电系统
        4.1.2 交流供电系统
    4.2 网络控制系统中
        4.2.1 网络控制系统输入信号
        4.2.2 网络控制系统输出信号
    4.3 发动机控制
        4.3.1 发动机控制方案
        4.3.2 发动机预热与启动控制
        4.3.3 发动机调速及停机控制
        4.3.4 发动机命令参数定义
        4.3.5 发动机参数监测
    4.4 变矩器控制
        4.4.1 变矩器使能及走行方向控制
        4.4.2 变矩器命令参数定义
        4.4.3 变矩器参数监测
    4.5 走行控制权选择
    4.6 辅助控制
    4.7 显示界面设计
    4.8 远程监控诊断系统
    4.9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电气系统原理图
致谢

(7)基于碳纤维的高速列车采暖系统及热环境模拟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电采暖的发展趋势
    1.3 碳纤维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碳纤维材料研究发展现状
        1.3.2 国内碳纤维材料究发展现状
        1.3.3 碳纤维复合导电材料
    1.4 碳纤维采暖系统的应用前景
    1.5 课题的研究内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轨道客车碳纤维采暖系统功率计算与结构设计
    2.1 CRH380AL动车组简介
    2.2 碳纤维电暖器功率计算
        2.2.1 车厢侧壁传热系数计算
        2.2.2 单个碳纤维电暖器功率的确定
    2.3 碳纤维电暖器面罩外形尺寸确定
        2.3.1 方案一碳纤维电暖器面罩顶部和底部对流散热孔设计
        2.3.2 碳纤维电暖器面罩横梁部分对流散热孔设计
        2.3.3 碳纤维电暖器面罩散热翅设计
        2.3.4 碳纤维电暖器面罩隔热板卡槽设计
        2.3.5 碳纤维电暖器面罩隔热板设计与材料选择
    2.4 碳纤维电暖器温控器的选择与布置
        2.4.1 ZIGBEE技术的特点
        2.4.2 ZigBee技术具体方案
    2.5 碳纤维电暖器最优结构选择
        2.5.1 孔隙率的计算
        2.5.2 有限空间内不同孔隙率电暖器外壳数值模拟
        2.5.3 采暖器外壳结构对有限空间内温度分布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碳纤维电暖器布置方式
    3.1 电暖器两种位置布置方案
    3.2 计算模型的建立
        3.2.1 几何模型的建立
        3.2.2 网格划分
    3.3 定解条件的确定
        3.3.1 边界条件设置
    3.4 碳纤维电暖器的布置方式对车厢内温度分布的影响
        3.4.1 典型分析截面的选取
        3.4.2 不同截面温度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轨道客车碳纤维采暖系统与空调采暖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4.1 两种形式采暖系统的费用计算
        4.1.1 两种形式电采暖的初期投资计算比较
        4.1.2 两种形式采暖方式的后期费用比较
        4.1.3 总费用比较
        4.1.4 投资回收期
    4.2 碳纤维采暖系统与空调采暖系统能耗计算
        4.2.1 空调能耗计算
        4.2.2 碳纤维采暖器能耗计算
        4.2.3 两种采暖方式采暖能耗量比较
    4.3 碳纤维采暖系统安全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碳纤维采暖的轨道客车室内整车热舒适性仿真
    5.1 计算模型的建立
        5.1.1 几何模型的建立
        5.1.2 网格划分
    5.2 定解条件的确定
        5.2.1 送风口边界条件设置
        5.2.2 回风口边界条件
        5.2.3 壁面边界条件
        5.2.4 人体热源边界条件
    5.3 碳纤维电采暖热舒适性模拟计算及分析
        5.3.1 送风速度对车厢内流场的影响
        5.3.2 送风温度对车厢内流场的影响
        5.3.3 碳纤维采暖器工作状态下车厢内升温效果模拟
        5.3.4 不同室外气温下车厢内温度场模拟分析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研究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北京市风电采暖技术经济分析及运营优化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风电供暖应用技术研究现状
        1.2.2 风电供暖系统优化研究现状
        1.2.3 综合效益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北京电采暖负荷需求预测及其影响分析
    2.1 北京电采暖发展现状介绍
        2.1.1 北京市采暖供需发展现状
        2.1.2 北京市电采暖发展现状
        2.1.3 北京市风电供暖试点现状
    2.2 北京供热面积与热负荷分析
        2.2.1 供热面积与热负荷预测
        2.2.2 北京市其他清洁能源总供热预测
        2.2.3 六城区与远郊城镇其他清洁能源供热负荷预测
    2.3 北京电采暖负荷增量需求分析
        2.3.1 六城区电采暖改造负荷需求
        2.3.2 远郊城镇电采暖改造负荷需求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北京风电供暖电价测算模型及技术经济分析
    3.1 风电采暖阈值电价测算原理
    3.2 用电侧最高阈值电价测算模型
        3.2.1 用电侧基础数据
        3.2.2 最高阈值电价测算模型
        3.2.3 算例分析
    3.3 供电侧最低阈值电价测算模型
        3.3.1 最低阈值电价测算模型
        3.3.2 情景设置
        3.3.3 算例分析
    3.4 风电采暖技术经济分析
        3.4.1 分散式电采暖技术经济分析
        3.4.2 集中式电采暖技术经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北京市风电供暖运营优化模型
    4.1 风电供暖系统构成
    4.2 风电供暖调度优化模型
        4.2.1 需求响应模型
        4.2.2 系统调度模型
        4.2.3 数学模型求解
    4.3 算例分析
        4.3.1 仿真场景
        4.3.2 基础数据
        4.3.3 仿真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京市风电供暖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5.1 风电供暖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处理
        5.1.1 指标选取原则
        5.1.2 指标体系构建
        5.1.3 指标的预处理
    5.2 风电供暖效益综合评价模型
        5.2.1 熵权-AHP集成赋权模型
        5.2.2 TOPSIS综合评价模型
        5.2.3 灰色聚类三角函数综合效益评价
    5.3 实例分析
        5.3.1 基础数据
        5.3.2 评价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成果及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9)电暖器怎么用更安全(论文提纲范文)

1. 使用独立插座。
2. 保持通风。
3. 注意摆放空间。
4. 不要用来烘干衣服。
5. 不要将手、脚放在散热器上。
6. 定期保养。
7. 注意室内加湿。

(10)冬天电器取暖小心“惹火” 别拿电暖器当干衣机(论文提纲范文)

电暖器别用它来烘烤衣物
电热毯安全使用牢记八点
浴霸切勿用水淋浴霸
电热水袋“一摸二看三比较”
冬季火灾特点

四、安全正确使用电暖器(论文参考文献)

  • [1]村镇电热直接转换供暖适宜性评价指标及体系研究[D]. 杨子娴.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不同电热采暖装置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及设计计算[D]. 倪新秀.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3]多智能体电供暖控制系统的三相功率自平衡技术研究[D]. 李双.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4]北方典型地区农村清洁采暖污染物排放及综合效益评估[D]. 徐银鸿.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5]SS4G型电力机车电暖器故障频发原因分析[J]. 高志来.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9(23)
  • [6]新型钢轨探伤车电气系统的研制[D]. 孟刚刚.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3)
  • [7]基于碳纤维的高速列车采暖系统及热环境模拟与分析[D]. 宋凤祥. 大连交通大学, 2018(04)
  • [8]北京市风电采暖技术经济分析及运营优化模型[D]. 焦扬.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8(04)
  • [9]电暖器怎么用更安全[J]. 文伟家. 农村新技术, 2017(12)
  • [10]冬天电器取暖小心“惹火” 别拿电暖器当干衣机[J]. 顾青青.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17(11)

标签:;  ;  ;  ;  ;  

安全正确使用电暖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