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不同气候生态区不同穗重杂交稻外观品质变化

四川盆地不同气候生态区不同穗重杂交稻外观品质变化

一、不同穗重型杂交稻外观品质在四川盆地各气候生态区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张洪程,胡雅杰,杨建昌,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高辉,郭保卫,邢志鹏,胡群[1](2021)在《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水稻是我国最重要口粮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水稻生产正面临由传统小规模生产向机械化、智能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的现代规模化生产方式转变,在此重要历史节点,回顾总结70年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历程与科技成就,对探索未来水稻栽培科技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70年来,我国水稻栽培科技界抓住水稻不同主产区大面积生产问题与关键技术瓶颈,深入开展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栽培措施等方面关系的研究,探索水稻生育调控、栽培优化决策和栽培管理等新途径与新方法,取得了一大批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重要栽培技术和理论,形成了一批重大栽培科技成果。笔者着重从叶龄模式栽培理论及技术、群体质量及其调控、精确定量栽培、轻简化栽培、机械化栽培、超高产栽培、优质栽培、绿色栽培、逆境栽培和区域化栽培等十个方面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稻栽培取得的主要科技成就,并指出了未来中国水稻栽培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一是加强水稻绿色优质丰产协调规律与广适性栽培技术研究;二是加强多元专用稻优质栽培研究;三是加强水稻超高产提质协同规律及实用栽培研究;四是加强直播稻、再生稻稳定丰产优质机械化栽培研究;五是加强水稻智能化、无人化栽培研究。

武云霞[2](2020)在《水氮互作对直播稻产量形成和米质的影响及其生理生态基础》文中研究指明为探究水氮互作对直播稻产量形成和米质的影响以及生理生态基础,本研究以F优498为材料,2018~2019年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灌水方式,设3种水分管理方式分别为:淹灌(W1)、干湿交替灌溉(W2)、旱种(W3);副区为氮肥运筹,在前期试验确定稳产高效施氮量(150 kg hm-2)基础上,设3种氮肥运筹模式:基肥:蘖肥:穗肥分别为5:3:2、3:3:4、3:1:6,以及不施氮处理(对照)。系统研究了水氮互作对直播稻产量、氮素利用特征、群体质量、灌浆动态、穗部冠层小气候以及稻米品质的影响,并探讨了水氮互作下,直播稻产量与群体质量、稻米品质与冠层小气候的相互关系,为发展节水丰产优质型直播水稻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氮互作对直播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除每穗粒数外,水氮互作对最终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均有显着或极显着的影响。各灌水方式在施氮量为150 kg hm-2条件下,直播稻氮肥后移比例均以占总施氮量的20%~40%为宜,氮肥后移比例达到总量的60%以及旱种(W3)处理均会导致直播稻产量下降。干湿交替灌溉可以通过同步提高有效穗数与每穗粒数进而提高产量,配合氮肥运筹基肥:蘖肥:穗肥5:3:2为本试验最优处理。2.水氮互作对直播稻群体质量及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水氮互作对直播稻氮素吸收转运、利用特征,以及群体质量指标均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的影响。稳产高效施氮量(150 kg hm-2)下,W2处理可以提高直播稻茎蘖成穗率、各时期干物质积累、稻谷收获指数、氮肥吸收量、转运量、转运率以及氮肥农学利用率。综合直播稻群体质量、氮肥吸收、转运以及利用特征来看,各灌溉方式下,氮肥后移比例均以占总量的20%~40%为宜,氮肥后移比例达到总量的60%和W3处理均会导致直播稻群体质量、氮肥茎鞘转运量、转运率、穗部氮累积量、氮肥农学利用率及氮肥偏生产力的显着降低。相关分析表明,水氮互作下,直播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特征与最终有效分蘖数、结实期干物质积累、其余叶干重减少量、总叶片干重减少量,以及群体中部(距地面60 cm)与基部(距地面15 cm)受光率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r=0.532*~0.972**)。3.水氮互作对直播稻结实期灌浆动态的影响水氮互作尤其对直播稻弱势粒灌浆调控作用显着,施用氮肥的情况下W3处理可以缩短弱势粒Tmax(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时间)。各灌溉方式下,直播稻强弱势粒灌浆参数B、K、GRmax(最大灌浆速率)和GRmean(平均灌浆速率)随氮肥后移比例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D(活跃灌浆期)和T99(有效灌浆期)随氮肥后移比例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各灌溉方式下,直播稻籽粒灌浆以氮肥后移20%为宜,利于促产;而氮肥后移比例过大会导致灌浆速率下降,灌浆时间延长。各灌溉方式下,氮肥运筹对强势粒A值的影响不同,而弱势粒的A值随氮肥后移比例的增加呈先降后增的趋势。水氮互作下,直播稻灌浆过程中的强势粒灌浆参数A、K、R0、GRmax和GRmean均高于弱势粒,B、Tmax、D以及T99低于弱势粒。4.水氮互作对直播稻米质以及冠层小气候的影响水氮互作对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食味米质均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的影响。各灌水方式在施氮量为150 kg hm-2条件下,直播稻氮肥后移比例均以占总施氮量的20%最优,且与W2处理耦合可进一步改善稻米品质。各灌溉方式下,氮肥后移比例增加到总量的60%时,会导致直播稻灌浆结实期温差,总温差,积温,有效积温、光照强度以及稻米品质下降。水氮互作下,穗部冠层小气候对加工品质以及蒸煮食味品质影响最大,温度对整精米率的影响大于光照强度,且有效积温与整精米率相关性最高;光照强度与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外观,口感以及综合评分影响关系最密切。

王远征[3](2020)在《遗传背景和环境条件对水稻DEP1近等基因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直立穗型是北方粳稻实现高产的有效途径之一,直立穗型基因(DEP1)可以调控水稻穗部形态,通过增加枝梗数来控制每穗粒数及着粒密度,同时可以调控对氮素的吸收与代谢,广泛应用于北方粳稻高产品种中。目前针对直立穗型的研究多集中在不同品种间,但不同遗传背景及生态条件下,DEP1基因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遗传效应尚未达成共识,同时DEP1基因在群体水平的高产机理仍有待于深入探究。本研究构建以秋田小町及辽粳5为遗传背景的DEP1近等基因系(AKI-dep1,AKI-DEP1,LG 5-dep1和LG 5-DEP1),分析不同遗传背景下DEP1基因产量和品质的差异,以及年份、地点、氮肥水平对DEP1基因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表型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不同遗传背景下dep1均表现为穗部形态直立,每穗粒数显着增加,穗数和千粒重也有所增加,从而显着提高了籽粒产量,AKI-dep1比AKI-DEP1增加了12%,LG 5-dep1比LG 5-DEP1增加了6%。此外,dep1穗长和株高显着降低,二次枝梗数显着增加,一次枝梗数亦有增加的趋势;辽粳5背景株系抽穗期明显延迟1周左右。DEP1的外观品质均优于dep1,dep1均表现为籽粒宽度增加因而长宽比显着降低,同时显着增加了垩白粒率以及垩白度。辽粳5背景株系的直链淀粉含量都显着高于秋田小町背景株系;2对近等基因系遗传背景间和基因型间胶稠度和糊化温度均无显着差异。DEP1基因对水稻加工品质、食味品质等的影响因遗传背景的不同而表现不同,AKI-dep1的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均低于AKI-DEP1,LG 5-dep1与LG 5-DEP1间的加工品质则没有显着差异。AKI-dep1蛋白质含量显着高于AKI-DEP1,LG 5-dep1与LG 5-DEP1并无显着差异;食味值表现为AKI-DEP1>AKI-dep1>LG 5-dep1、LG 5-DEP1。总的规律是抽穗期、糙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主要由遗传背景决定,株高、穗长、穗数、穗粒数、二次枝梗数、千粒重和产量主要受DEP1基因型影响,而精米率、整精米率、长宽比、垩白性状是由遗传背景和基因型共同调控,蛋白质含量和食味值影响机制因组合而异。将上述2对近等基因系材料分别于2016和2017年种植在中国沈阳和日本京都,分析研究两地温度及太阳辐射、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研究表明,沈阳2016年和2017年的自抽穗期到成熟期日平均气温分别为21.6℃和20.9℃,低于京都日平均气温28.8℃(2016)及27.9℃(2017),而两地的年际间日平均气温差异不显着。在沈阳2种遗传背景的dep1株系抽穗期均较DEP1株系早3-5天。在京都辽粳5背景dep1株系抽穗期略早于DEP1基因群体,而秋田小町背景DEP1株系抽穗期早于dep1株系。两地AKI-dep1和AKI-DEP1的平均产量分别为6.67吨/公顷及6.13吨/公顷,LG 5-dep1和LG 5-DEP1的平均产量分别为6.66吨/公顷及6.58吨/公顷,年份、地点间差异不显着,dep1株系平均产量为6.67吨/公顷,显着高于DEP1株系的6.13吨/公顷。dep1的作用可以增加穗数及每平方米穗粒数从而增加收获指数,但降低了千粒重。dep1基因型与DEP1基因型在产量的比值及在生物产量上的比值与抽穗前15天到抽穗后25天这40天内日平均辐射呈显着正相关,说明等位基因dep1的有效性取决于太阳辐射的有效性。本试验研究表明,等位基因dep1型始终对水稻物质形成有积极作用,但却需要在高的太阳辐射下才能对与水稻源产生积极影响。分析氮肥用量对近等基因系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以及RVA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氮肥用量下近等基因系的各品质性状表现不同。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不同遗传背景下dep1株系籽粒长宽比值均表现出了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垩白粒率及垩白度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即中等肥力水平下外观品质表现最优。LG 5-DEP1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籽粒长宽比值增幅最大,受氮肥影响最显着。糙米率、精米率以及整精米率都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出现了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AKI-dep1高施氮量下糙米率显着高于不施氮肥情况,AKI-DEP1的精米率、整精米率在中等肥力作用下增长幅度最大。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籽粒中氮素的积累增加,从而导致近等基因系的蛋白质含量不断增加,直链淀粉含量以及食味值指标均表现出了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高施氮量下近等基因系材料的直链淀粉含量低于不施用氮肥的处理。RVA质谱中消减值与冷浆黏度随着氮肥的施用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

李书先[4](2019)在《不同茬口机插中籼杂交稻的生长与产量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明确超高产条件下杂交籼稻的机插适应性。本试验通过在四川大邑进行示范方调查,研究分析了机插条件下,不同茬口下不同杂交籼稻品种的秧苗素质、栽插质量、干物质和氮素积累、灌浆中期株叶型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等。结果显示:1、除秧苗短轴宽度外,小麦茬口秧苗素质优于蔬菜茬口。小麦茬口的漏插率要低于蔬菜茬口。通过分析茬口间的秧苗素质与栽插质量的相关性,漏插率和株高、叶龄、绿叶数、白根数、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和秧苗充实度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关系;漏插率和伤秧率与秧苗短轴宽度呈显着正相关关系。2、同一茬口下,前期品种间生育进程较一致,拔节期起不同品种间生育进程差异逐渐呈现;各品种在基本苗基本一致的情况下,高峰苗的数量差异明显。小麦茬口的水稻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但成穗率较低。3、在营养生长阶段,小麦茬口水稻的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积累量较高;在生殖生长阶段,蔬菜茬口水稻的干物质积累量较高,小麦茬口水稻的氮素积累较高。蔬菜茬口的植株干物质表观输出量、表观输出率和表观转化率高于麦茬口;茎鞘干物质表观输出量和表观转化率明显高于叶片干物质4、小麦茬口的株高、各节间长度、各节间长轴宽度和短轴宽度以及叶长宽数值上大于蔬菜茬口。整体而言,各品种的节间长度从下到上是逐渐增长的;各节间长轴宽度和短轴宽度从上至下呈逐渐变粗的趋势。5、通过分析蔬菜茬口下各品种指标和产量的关系,抽穗期茎鞘干物质分配比率与产量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抽穗期穗部干物质分配比率和氮素含量与产量呈显着或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灌浆中期穗颈节长度与产量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6、通过分析不同茬口下各指标和产量的关系,抽穗期穗部分配比率、抽穗期穗部含氮量、灌浆中期第一节节间长度和剑叶叶面积指数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7、通过不同茬口不同品种水稻的调查分析,水稻具有适宜的有效穗数,在抽穗-成熟阶段,穗部具有较高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在植株形态上,灌浆中期的穗颈节和剑叶叶长较长的水稻品种有利于得到高产,能较好的适宜机插。

张锦文[5](2016)在《杂交籼稻在云南不同海拔和纬度的产量及品质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稻产量和品质受遗传和生态条件的共同影响。云南多样性的生态条件给水稻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良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为探究云南低纬高原不同海拔和纬度对杂交籼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选用9个杂交籼稻组合为供试材料,在云南籼稻区5个不同海拔、纬度的试验点进行种植,对供试组合的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稻米品质性状及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进行了研究,旨在为云南杂交籼稻的育种和推广提供参考数据,为杂交籼稻往湄公河流域拓展积累经验,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供试杂交籼稻产量和主要经济性状除受供试材料遗传背景的影响外,还因环境条件不同表型明显差异。Y两优1号、准两优527、冈优725、云光17在云南不同海拔和纬度条件下丰产性好,分别比对照II优838增产17.59%、16.34%、16.87%和12.18%,株高105-110cm之间,单株有效穗8穗以上,穗实粒数150粒以上,结实率大于83%,千粒重28-33g。云光14、C5、C10、两优培九丰产性较差。所有供试材料在5个海拔和纬度不同的试验点,播始历期差异较小,其秧龄期的长短是供试杂交籼稻全生育期差异的主要原因。2、供试杂交籼稻在不同海拔和纬度下主要经济性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穗实粒数与产量显着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显示,穗实粒数对产量的贡献率最大,达1.0199;因子分析结果显示,5个试验点供试杂交籼稻,第1经济性状主因子各异。3、供试杂交籼稻在不同海拔和纬度的稻米品质中,整精米率符合一级标准,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不同品种分级不同。稻米品质在不同海拔和纬度下的反应程度可分为2类,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碱消值、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为生态钝感型,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为生态敏感型。在不同海拔和纬度下稻米品质性状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供试杂交籼稻稻米品质性状第1主因子各异。4、在海拔差异200 m内,纬度差异1°23′以内的情况下,供试杂交籼稻的生育期、株高、单株有效穗、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的变化不显着,但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变化显着。5、在纬度相近(1°23′内),海拔差异较大(1000 m)的情况下:供试杂交籼稻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表现为随海拔升高,生育期延长,株高变矮,单株有效穗和千粒重降低,穗实粒数、结实率和产量增加。稻米品质性状表现为随海拔升高,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增加,垩白粒率、垩白度和胶稠度降低。6、在海拔差异较小(200 m内),纬度差异较大(6°35′)的情况下:随纬度上升,供试杂交籼稻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表现为生育期延长,株高上升,穗实粒数、结实率和产量增加,单株有效穗和千粒重降低。稻米品质性状表现为随纬度上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和胶稠度增加,直链淀粉含量降低。7、供试杂交籼稻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在不同海拔和纬度下的反应程度可分为2类,峰值黏度、最终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回复值为生态钝感型特征值,消减值为生态敏感型特征值。供试杂交籼稻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与纬度、海拔的多元回归及偏相关结果显示,杂交籼稻不同组合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消减值、回复值与海拔和纬度偏相关不同。8、稻米品质性状与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关系为:精米率与峰值黏度、崩解值极显着负相关,与消减值、回复值显着正相关,整精米率与崩解值极显着负相关,与最终黏度、消减值、回复值极显着正相关,垩白粒率与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回复值显着正相关,垩白度与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极显着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峰值黏度、崩解值极显着负相关,与最终黏度、消减值、回复值极显着正相关,胶稠度与峰值黏度、崩解值极显着正相关,与最终黏度、消减值、回复值极显着负相关。9、9个供试杂交籼稻在云南籼稻区不同海拔和纬度下产量各有不同。在纬度相近的情况下(1°23′以内),云光17适合在高海拔元阳(1550 m)种植,而冈优725适合在低海拔景洪(550 m)种植;在海拔相近的情况下(200 m内),准两优527适合在高纬度水富(28°33′)种植,而冈优725适合在低纬度景洪(21°58′)种植。

王丽[6](2016)在《穗后弱光胁迫对杂交稻稻米淀粉品质与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响应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作为喜光植物,生长过程中更易遭受弱光胁迫的影响。而四川盆地属于典型的弱光稻区,全年日照时数小于1200 h,年总辐射量仅有3345-3763 MJm-2,严重制约着我省水稻品质和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基于此,本研究于2010-2013年和2015年,以II优498、冈优188、德香4103、冈优527、川香9838和宜香优2115等6个耐荫性不同的水稻品种为材料,采用人工控光遮荫试验,从光合生理特性及籽粒发育形成等方面,研究了水稻生理适应性、淀粉品质及产量形成特点,揭示了水稻对弱光胁迫的响应及适应机制和品质变劣的原因。主要结果如下:1.多年试验表明,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是籽粒结实率和粒重的降低,遮荫处理后每平米或每穗颖花数处理间差异不显着,而结实率和粒重均显着(P<0.05)低于对照。不同穗位间,以穗上部受弱光胁迫影响最小,遮荫处理使穗中下部籽粒灌浆不充分,结实率降低幅度较大;且穗下部粒重低于穗中上部,导致穗中下部减产幅度最大。弱光胁迫下,II优498和宜香优2115能保持较高的结实率和粒重,从而防止产量的大幅降低,二者减产幅度分别为30.6%和28.3%;冈优527和川香9838结实率或粒重则大幅降低,其产量减少幅度可高达45%以上。2.弱光胁迫下,稻米碾米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显着降低。遮荫处理下,稻米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和崩解值显着降低,垩白米率、垩白度和消减值显着增加。不同穗位间,弱光胁迫对穗下部籽粒的影响明显大于穗上部和中部籽粒。总体来看,II优498稳定性更好,对弱光胁迫的耐性更强;宜香优2115在弱光胁迫下仍能保持较低的消减值绝对值,也是逆境下考虑的耐荫品种。3.弱光胁迫下,各水稻品种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均显着(P<0.05)高于对照,叶绿素a/b值品种间存在差异。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对弱光胁迫的响应依胁迫时间而不同。遮荫处理显着增加了叶片原初光能转化率,但显着降低了叶片净光合速率,导致电子传递速率和饱和光强的明显降低。不同品种间,II优498能增加叶片厚度,提高PSII光化学反应中心的实际光化学能和光化学反应能量,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从而提高其在弱光胁迫下的光能利用率,保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此外,弱光胁迫条件下,叶片气孔导度与灌浆中期茎鞘碳同位素分辨率(△)呈负相关关系,成熟期茎鞘△则与叶片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关系;对照处理则呈相反趋势。弱光胁迫条件下,水稻各器官(特别是茎鞘)△与叶片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密切相关,可作为筛选耐荫品种的潜在指标。4.整体看来,穗中上部籽粒发育进程大致一致,颖果大小、色泽和充实情况差异不明显;穗下部籽粒发育迟于穗中上部。不同品种间,Ⅱ优498籽粒背部和中部淀粉粒发育优于腹部,淀粉排列紧密、均匀,多呈多面体状,垩白米粒多为腹白;而宜香优2115灌浆过程中,营养物质到腹部距离较近,腹部灌浆劣势不明显,垩白米粒多为心白。遮荫处理明显导致Ⅱ优498和宜香优2115穗下部籽粒淀粉体发育严重不良,其细胞间结合力小,失水后细胞整体收缩大,淀粉粒排列不均,断裂面排列紊乱,易断裂;是水稻穗下部精米率、整精米和蒸煮食味品质显着降低的主要原因。5.遮荫处理显着减少籽粒蔗糖、可溶性总糖和淀粉积累量,进而大幅降低穗部鲜重和干重。不同穗位间,以穗上部可溶性糖和淀粉积累量减少幅度最低,穗中部次之,而穗下部减幅最大,高达60%以上;从而显着降低穗部(特别是穗下部)干物质积累量,最终大幅降低结实率和粒重。不同品种间,Ⅱ优498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遮荫处理后其籽粒可溶性总糖和淀粉积累量降低幅度明显小于宜香优2115,穗鲜重和干重减少幅度均较小。6.各穗位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随着穗位降低而降低。相关分析表明,稻米热浆黏度、冷胶黏度、消减值和糊化温度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着(P<0.01)正相关关系,崩解值则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遮荫处理导致支链淀粉蓝值增加,但降低了直链淀粉蓝值,以及稻米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且穗下部受胁迫影响明显高于穗中上部;遮荫处理同时降低了支链淀粉短链部分所占比例,但提高了长链部分所占比例;弱光胁迫下,Ⅱ优498支链淀粉短链DP(聚合度)三20降低,支链淀粉中长链20 ≤ DP≤ 60增加;对于宜香优2115而言,遮荫处理降低了穗中上部支链淀粉短链DP≤12,增加了 13≤DP≤36链长比例。

车升国[7](2015)在《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肥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单质肥到复合(混)肥、复合(混)肥由通用型走向专用化,是世界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和作物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因此,区域化、作物专用化是我国复合(混)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类型大田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系统研究区域作物需肥规律、气候特性、土壤特点、施肥技术等因素,开展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氮磷钾施肥总量以及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获得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基肥、追肥中氮磷钾配比,也即复合(混)肥料配方。通过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配比,使作物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肥料养分损失率、养分环境输入量、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生态等因素对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过程定量化。根据区域作物施肥量来确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生产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可同时实现氮磷钾三元素的精确投入。(2)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小麦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获得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1,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5:0.51。不同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小麦区1:0.42:0.15、1:0.60:0.21;黄淮海冬小麦区1:0.45:0.40、1:0.79:0.70;黄土高原冬小麦区1:0.50:0.09、1:0.77:0.14;西北春小麦区1:0.47:0.47、1:0.80:0.81;新疆冬春麦兼播区1:0.27:0.25、1:0.65:0.59;华东冬小麦区1:0.42:0.38、1:0.61:0.54;中南冬小麦区1:0.24:0.28、1:0.35:0.43;西南冬小麦区1:0.34:0.26、1:0.57:0.43;青藏高原冬春麦兼播区1:0.62:0.70、1:1.04:1.17。(3)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玉米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93:0.69。不同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播玉米区1:0.65:0.52、1:1.39:1.11;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1:0.37:0.18、1:0.62:0.30;北方春播玉米区1:0.45:0.08、1:1.73:0.32;西北灌溉玉米区1:0.39:0.36、1:0.95:0.86;南方丘陵玉米区1:0.27:0.40、1:0.50:0.73;西南玉米区1:0.41:0.29、1:1.22:0.87。(4)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水稻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4:0.56,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5:0.96。不同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1:0.47:0.18、1:0.94:0.35;华北单季稻区1:0.35:0.28、1:0.61:0.50;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29:0.58、1:0.49:0.98,早稻1:0.34:0.37、1:0.57:0.63,单季稻1:0.53:0.95、1:0.92:1.63;江南丘陵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42:0.75、1:0.63:1.12,早稻1:0.44:0.80、1:0.67:1.22,单季稻1:0.51:0.45、1:0.75:0.67;华南双季稻区晚稻1:0.33:0.50、1:0.61:0.92、早稻1:0.39:0.74、1:0.71:1.36;四川盆地单季稻区1:0.58:0.83、1:1.05:1.49;西北单季稻区1:0.53:0.30、1:0.90:0.5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1:0.77:0.97、1:1.32:1.66。(5)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马铃薯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1:0.89,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54:1.59。不同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一作区1:0.39:0.56、1:0.53:0.77;中原二作区1:0.39:0.58、1:1.10:1.62;南方二作区1:0.15:1.04、1:0.26:1.85;西南混合区1:0.47:1.55、1:0.79:2.60。(6)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油菜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3:0.7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1.16:1.11。不同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春油菜区1:0.70:0.55、1:0.80:0.63;长江下游冬油菜区1:0.50:0.24、1:0.86:0.40;长江中游冬油菜区1:0.60:0.56、1:1.13:1.07;长江上游冬油菜区1:1.00:1.20、1:1.20:2.34。(7)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棉花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7:0.6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7:1.17。不同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1:0.45:0.94、1:0.84:1.76;西北内陆棉区1:0.44:0.44、1:0.74:0.73;长江流域棉区1:0.24:0.65、1:0.45:1.20。(8)根据农田士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花生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全国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5:0.8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8:1.10。不同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花生区1:0.22:0.69、1:0.35:1.11;黄河流域花生区1:0.59:0.86、1:0.76:1.10;长江流域花生区1:0.31:0.90、1:0.48:1.40;东南沿海花生区1:0.35:1.07、1:0.78:2.41。(9)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大豆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不同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春大豆区1:0.43:0.33、1:0.43:0.33;黄河流域夏大豆区1:0.6:0.72、1:0.73:0.87;长江流域夏大豆区1:0.48:0.79、1:0.48:0.79;南方多熟制大豆区1:0.60:1.07、1:0.60:1.07。

龚金龙[8](2014)在《籼、粳超级稻生产力及其形成的生态生理特征》文中提出追求高产更高产是稻作研究与发展的永恒主题。当前水稻种植面积因土地资源的贫乏和水资源的严重不足,已基本达到不可再增加的顶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增加水稻总产量的主要途径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各级政府和科研工作者提出了种种设想与途径,如“高产创建”、“粮丰工程”、“超级稻”等。通过行政、科研、推广等相关单位的齐心协作,中国超级稻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至2013年我国认定的超级稻品种已达101个之多。其中,籼型超级稻以杂交稻为主,粳型超级稻全部为常规稻,因此开展高产栽培条件下常规粳型超级稻与超级杂交籼稻群体综合生产力与产量形成的生态生理特征的系统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生产实践价值。本研究于2011-2012年在苏中地区,在稻麦(油)两熟籼、粳同季兼作条件下,选用能安全齐穗成熟和充分利用当地温光资源的偏迟熟高产当家籼、粳超级稻品种(中熟中籼和早熟晚粳)为试验材料,并配套高产栽培管理措施,以充分发挥其产量水平。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两种类型品种产量形成机制与生态生理特征的差异,阐明粳稻的生育优势和高产机理,以期为超级稻品种的合理利用以及增产潜力的挖掘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粳稻产量、穗数、群体颖花量、结实率、库容量、总充实量、茎蘖成穗率、着粒密度、一二次枝梗数比值、一二次枝梗总粒数比值、每穗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单枝梗着粒数、每穗一次枝梗总粒数、一次枝梗结实率、二次枝梗结实率、米粒终极生长量、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灌浆速率最大时的米粒重、活跃灌浆期和有效灌浆时间均高于籼稻,而籼稻每穗粒数、千粒重、穗长、单穗粒重、每穗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单枝梗着粒数、每穗二次枝梗总粒数、起始生长势、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则高于粳稻,灌浆速率最大时的米粒重占米粒终极生长量的百分率则表现趋势不明显。籼、粳超级稻均为异步灌浆型,但籼稻两段灌浆现象更为明显,且籼稻灌浆启动快、充实快、持续时间短、呈速起速降的态势。粳稻弱势粒灌浆前、中、后期的灌浆充实量较籼稻分别高0.73%、2.59%、3.43%,随着籽粒灌浆的持续,粳稻灌浆优势不断加大。群体茎蘖稳升稳降、有效成穗数多、穗部构成合理、结实率高、灌浆速度稳定且持续时间长以及灌浆后期弱势粒较高的灌浆质量是粳稻扩库、促充实、稳产高产的关键。2、粳稻生育前期(移栽至拔节期)干物质积累量、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及上三叶叶长、叶基角、叶开角、披垂度和叶面积衰减率、收获指数均小于籼稻,而生育中后期(拔节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及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粒叶比(颖花/叶、实粒/叶、粒重/叶)、最大叶面积指数、总充实量、实收产量、生物产量、茎鞘最大输出量和表观输出量及比率均大于籼稻,差异显着或极显着。虽然粳稻主要生育期单茎干物重均不及籼稻,但群体数量优势保证粳稻具有较高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且随着生长发育的持续,群体光合物质生产优势不断加大,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于抽穗后25d前后超过籼稻。粳稻灌浆后期(乳熟至成熟期)仍保持强劲生长优势,而灌浆初期(抽穗至乳熟期)茎鞘贮存物质合理输出,有效保障了高效光合层的安全支撑及高积累产量库的流畅充实。高生物学产量的稳定形成和叶面积“稳升缓降”态势以及拔节至成熟期较强的高效光合物质生产,是粳稻光合系统高效持续产出、灌浆充实多及高产形成的重要特征和原因。3、粳稻大田生长阶段生育进程迟于籼稻,成熟期粳稻较籼稻迟16.2d,其中抽穗至成熟期粳稻生育阶段天数较籼稻长25.82%,差异极显着。粳稻对低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利于适当推迟抽穗结实,延长灌浆结实期与全生育期,增加对秋末温光资源的利用。粳稻经济产量、生物产量、日产量,全生育期天数、有效积温、光合有效辐射和光能利用率以及主要生育阶段天数、有效积温和光合有效辐射,抽穗至成熟期温度生产效率,拔节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光能利用率均高于籼稻;而灌浆速率,全生育期温度生产效率以及播种至抽穗期温度生产效率,播种至拔节期干物质积累量和光能利用率均低于籼稻,差异显着或极显着。相关分析表明,水稻实收产量与全生育期天数、日产量和灌浆结实期天数均呈极显着的正相关,而与灌浆速率呈极显着的负相关;生物产量与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光合有效辐射和光能利用率均呈极显着的正相关,而与全生育期温度生产效率呈弱的负相关。因此,在稳定提高温光资源利用率、日产量和灌浆速率的基础上,通过延长生育期,尤其是灌浆结实期,来提高有效积温和光合有效辐射,进而提高干物质阶段积累量及生物学产量,是粳稻高生产力形成的重要途径与特征之一4、籼、粳超级稻主要品质性状年度间、类型间、品种间及其二因子间、三因子间的互作效应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的差异。粳稻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胶稠度、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峰值黏度时间均高(长)于籼稻,垩白粒率、垩白大小、垩白度、长宽比、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崩解值和起始糊化温度均低(小)于籼稻,而消减值表现趋势不明显。相关分析表明,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和日最低温度对稻米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具有负向作用,对稻米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具有正向作用,而日平均温差和日平均日照时数在米质性状的形成过程中作用不显着。因此,稳定形成高出米率、低垩白、低蛋白稻米、高黏度淀粉以及蒸煮出可口米饭是粳稻重要的品质特征之一。5、氮素吸收利用与转运特征方面:(1)粳稻平均实收产量、氮素吸收总量和百公斤籽粒吸氮量分别达10.89t/hm2、224.50kg/hm2、2.79kg,分别较籼稻高13.21%、32.74%、17.45%,差异极显着。粳稻不仅氮素积累量大,而且有效高效氮素吸收优势明显。(2)粳稻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各器官以及整个生育期整株的含氮率均高于籼稻,差异显着或极显着。(3)粳稻氮素吸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高于籼稻,但差异不显着;而粳稻氮素生理利用率、籽粒生产效率、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低于籼稻,除氮素生理利用率外其他指标均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4)成熟期,粳稻叶、茎、鞘含氮量所占比例均极显着地高于籼稻,而粳稻穗中含氮量所占比例则极显着低于籼稻,籼稻氮素收获指数极显着高于粳稻。(5)抽穗至成熟期,粳稻叶、茎、鞘氮素转运量、表观转运率和转运贡献率均小于籼稻,除鞘的氮素转运贡献率外其他指标均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6)籼稻高氮籽粒主要依靠抽穗前源器官中贮积的氮素的输出与转运,粳稻较高的氮素吸收总量则主要依靠生育中后期(拔节至成熟期)氮素的高速吸收。因此,在稳定生育前期(移栽至拔节期)氮素吸收的基础上,大幅提高生育中期和后期(拔节至成熟期)氮素吸收速率和氮素积累量,是稳定形成较高的氮素吸收总量及粳稻高产形成的关键。6、根系形态生理特征方面:(1)整个生育期,粳稻的根冠比、每条根长、发根数、发根体积、发根干重及颖花根流量、穗数、群体颖花量、结实率和实收产量均高于籼稻,而根直径、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低于籼稻,其中根冠比、每条根长、颖花根流量、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实收产量差异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2)粳稻抽穗前(含抽穗期)单茎根干重、总根长、根数、根体积和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及根密度均低于籼稻,但差异不显着,而成熟期这6个指标粳稻均显着或极显着高于籼稻;(3)粳稻拔节前单茎活跃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表面积比均小于籼稻,而拔节后(含拔节期)两者差异趋势与之相反,差异显着或极显着;(4)除拔节期群体根干重、拔节期和抽穗期群体根数外,其他群体形态生理特征指标粳稻均显着或极显着高于籼稻;(5)无论是单茎还是群体,粳稻抽穗后0-35d根系伤流量均显着或极显着高于籼稻;(6)粳稻0-10cm土层根系干重所占比例极显着低于籼稻,10cm以下土层根系干重占根系总干重的比例极显着高于籼稻,粳稻扎根更深,进一步强化了植株抗倒防早衰能力。与超级杂交籼稻相比,常规粳型超级稻抽穗后根系生长优势不断加大,特别是群体生长优势,成熟期粳稻所有根系形态生理特征指标均优于籼稻,是粳稻高产形成的重要原因和保障。7、抗倒支撑特征方面:(1)粳稻实收产量较籼稻高11.79%,差异极显着;基部0-20cm节间抗折力极显着高于籼稻、倒伏指数极显着低于籼稻,没有出现明显倒伏现象,而籼稻扬两优6号和两优培九田间表观倒伏率分别达12.35%、13.05%;(2)粳稻基部四个节间弯曲力矩均极显着小于籼稻、抗折力均极显着大于籼稻,最终粳稻基部第1至第4节间的倒伏指数均极显着低于籼稻;(3)粳稻各节间长度和株高以及基部节间外径、秆型指数、重心高和相对重心高度均小于籼稻,差异显着或极显着,而穗下节间长/秆长粳稻极显着大于籼稻;(4)粳稻六个伸长节间的茎秆粗度和茎壁厚度均小于籼稻,其中基部第1至第4伸长节间的茎秆粗度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5)粳稻各节间茎秆干重均小于籼稻,两优培九各节间叶鞘干重极显着高于其他3个品种,且粳稻基部第2节间单位节间茎秆干重略高于籼稻,而基部第1、3、4、5、6节间粳稻单位节间茎秆干重均低于籼稻;(6)粳稻单穴固持力和抗弯阻力均显着或极显着大于籼稻,而按压恢复度显着或极显着小于籼稻。可见粳稻固持抗倒能力较强、籼稻抗倒恢复能力较强,且粳稻能协调达到高产与抗倒,这可能与其弯曲力矩小、抗折力大、株高矮、节间配置合理、重心低以及基部节间物质充实足等有关。这些可为江苏稻区以及同类生态稻区乃至整个南方适粳区实施新一轮的“籼改粳”提供参考。但在大面积推广应用中,还应切合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坚持“宜粳则粳、宜籼则籼”。此外,“籼改粳”还存在品种耐热性不强、农资投入大、环境污染重、抗病虫性差、储备技术不足、生产习惯不符、部分地区生产设施落后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攻关。

罗海伟[9](2013)在《大穗型水稻品种穗部结构特征及其结实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大穗是我国水稻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之一,但大穗水稻结实稳定性差,常受到氮肥水平、气候、弱光及干旱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从穗部结构角度探讨大穗的结实性能,有利于揭示其结实不稳定的机理。前人对穗部结构与结实性能的关系做了大量研究,但关于环境对不同穗部结构特征的大穗型水稻结实稳定性的影响报道较少。本研究对32份大穗型品种进行了分类,并从各类中选取代表性品种,探讨其在不同氮肥水平和弱光环境下穗部结构特征与结实稳定性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穗籼型或籼-籼(粳)组合水稻的结实率总体上主要取决于其二次枝梗的结实率。根据各品种一次枝梗数与二次枝梗数的比值(BI)和结实率对所有供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共分为三类:第Ⅰ类BI在0.18-0.40之间,结实率≧85%,将此类定义为二次枝梗高结实率型;第1I类BI在0.18-0.36之间,结实率≦83%,定义为二次枝梗低结实率型;第Ⅲ类仅有BL-006,BI等于1.15,结实率为92%,定义为一次枝梗高结实率型。2.无论大穗还是小穗型品种,其穗各部一次枝梗性状及结实率在不同氮肥水平下均能保持较高较稳的水平。一次枝梗籽粒灌浆速度高于二次枝梗,维管束组织比二次枝梗发达。BL-006(第Ⅲ类)在不同氮肥环境下均具有一次枝梗发达、穗基部二次枝梗粒分和较少、结实率稳定、灌浆速度快、倒1和到2节间维管束数目多而稳定及较高的干物质量和物质运转利用能力强等特征。Y两优1号(第Ⅰ类)在低氮水平下结实率下降,高氮水平下灌浆时间变长,其穗基部二次枝梗结实率对整穗结实率起主导作用。金优63(第Ⅱ类)结实率稳定性差,穗各部二次枝梗结实率在不同氮肥水平下变化较大,灌浆速度缓慢,可能与其较低的糖花比有关。小穗型品种和恢66结实稳定,灌浆速度快,虽在不同氮肥水平下穗基部结实有所波动,但因其穗基部较少的籽粒数,而对全穗影响较小。因此,育种上可以以第Ⅲ类品种的穗部结构特征作为参考对象,来培育穗大且在不同氮肥环境下结实稳定的品种。3.减数分裂期至开花前弱光处理后,所有品种穗各部一次枝梗粒数及结实率变化较小,中下部二次枝梗粒均显着较少,茎节单个大维管束面积变小、花粉活力和抽穗期茎鞘NSC含量和干物质重均显着下降,且物质输出量均为负值,再积累现象明显。BL-006穗各部的一次枝梗维管束面积均显着变小,但结实率稳定,灌浆前期二次枝梗粒灌浆速度变慢,后期很快补偿。Y两优1号穗下部二次枝梗结实率下降,枝梗维管束未受弱光影响,籽粒灌浆过程中粒重始终较低,达到最大粒重的时间也延迟。金优63穗中下部结实率降低,二次枝梗维管束面积显着减小,一次枝梗粒重最大值低于对照,其抽穗期茎鞘NSC含量、干物质重、糖花比和花粉活力较其他品种下降程度最大,可能是致其结实不良重要原因。和恢66糖花比高,花粉活力下降较小,结实率稳定,籽粒灌浆几乎未受到弱光影响。据上说明,育种上培育耐阴性大穗品种,应具备一次枝梗发达,二次枝梗上位明显,糖花比高和库源调节能力强等特征。4.本研究根据穗部枝梗配比及结实率将我国南方主要籼稻大穗种质(含现有超级稻恢复系)资源与典型超级稻品种分为一次枝梗高结实率型、二次枝梗高结实率型和二次枝梗低结实率型等三类。一次枝梗高结实率型品种BL-006具有一次枝梗粒主导全穗粒数、二次枝梗粒上位优势明显、节间及枝梗维管束发达、库活性高及物质积累和运转能力强等特征,在不同氮肥水平和弱光环境下均能保持稳定的结实性。在未来大穗育种上,选育与BL-006有相似穗部结构特征的品种,可能有利于解决目前超级杂交稻穗大粒多但结实不稳定的矛盾。

邓飞[10](2013)在《不同生态条件下栽植方式对水稻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以中籼迟熟杂交稻组合II优498为材料,于2010和2011年采用随机区组多点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生态条件下,栽植方式对水稻干物质生产、氮素积累与分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稻米淀粉及营养品质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水稻干物质和氮素积累特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稻米淀粉品质、籽粒蛋白质及矿质营养元素为生态条件、秧龄、移栽方式及其互作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生态条件及栽植方式的改变均导致其显着差异。2.生态条件、栽植方式及其互作效应对水稻干物质的积累和分配存在极显着的影响。日均日照时数与播种-分蘖盛期和抽穗期-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及茎鞘物质输出率呈显着正相关;积温和日均温度则主要影响抽穗后的干物质分配及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转化率。不同栽植方式,导致水稻所遇光温条件和植株空间分布的改变,并最终导致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差异。3.水稻氮素积累与分配特性受生态条件和栽植方式的显着影响。日均日照时数与主要生育时期植株含氮量、氮素积累量及百千克籽粒吸氮量呈显着负相关;氮素收获指数、氮素干物质和稻谷生产效率则与其呈极显着正相关。不同栽植方式下,50d秧龄移栽提高了拔节-抽穗阶段氮素积累速率和积累量,促进抽穗后叶片和茎鞘氮素转运,提高了氮素收获指数、氮素偏生产力和稻谷生产效率;单苗优化定抛则加快了拔节前和抽穗后氮素积累,提高植株氮素总量;单苗手插则提高了氮素收获指数和偏生产力。4.两年水稻产量均以仁寿最高,郫县次之,雅安最低。较高的土壤肥力有利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的提高,充足的光照条件有利于每穗颖花数的增加,从而确保水稻增产。不同栽植方式间产量差异显着,50d秧龄单苗优化定抛能有效提高仁寿和郫县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并保证较高的群体颖花量,促进增产;50d秧龄单苗手插在保证较高群体颖花量的同时,促进籽粒的灌浆充实,保证雅安水稻的稳产。5.生态条件和栽植方式的改变导致稻米品质的显着差异。全生育期积温的差异导致直链淀粉含量的显着变化,日均温度、总日照时数及日均日照时数则主要影响淀粉RVA谱特性。50d秧龄移栽降低了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单苗优化定抛和单苗手插则能有效改善稻米淀粉RVA谱特性,促进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提高。6.不同生态条件下,水稻高产群体特征不同。在仁寿,要达到10.5t hm-2以上的高产,同时提高稻米品质,则每1hm2有效穗数应≥173.5万,每穗颖花数应>249.1,结实率≥89.5%,千粒重≥28.5g,干物质积累总量≥17t hm-2,抽穗前氮素积累量应≥147.3kg hm-2。在郫县,水稻要达到9.5t hm-2以上的产量,则每1hm2颖花数应≥33990万,结实率≥93.4%、千粒重≥30.1g,抽穗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分别≥5.9t hm-2、≥11.2kg hm-2。在雅安,当每1hm2颖花数≥36600万、抽穗前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分别≥10.4t hm-2和161.1kg hm-2时,产量可达到9.0t hm-2以上。7.通过合理的栽植方式能有效的提高水稻产量,改良稻米品质。在仁寿,采用50d秧龄单苗优化定抛能显着增加抽穗前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提高抽穗后叶片氮素的转运,增加峰值黏度和崩解值,降低消减值,在增产的同时,有效改良稻米品质。在郫县,50d秧龄单苗优化定抛能显着提高抽穗后水稻氮素的积累速率,提高氮素积累量,在增加水稻干物质积累量的同时,确保水稻的增产稳产;50d秧龄单苗手插和单苗优化定抛能保持较高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降低消减值,提高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在雅安,50d秧龄单苗手插具有较高穗前干物质积累量和抽穗后茎鞘干物质输出与转化效率,协调各生育阶段氮素的积累量,避免贪青晚熟现象的出现;该处理同时具有较高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显着降低消减值和糊化温度,保证水稻稳产的同时,改善稻米品质。

二、不同穗重型杂交稻外观品质在四川盆地各气候生态区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穗重型杂交稻外观品质在四川盆地各气候生态区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栽培科技70年发展回顾
    1.1 第一阶段(20世纪50—60年代)
    1.2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
    1.3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
    1.4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
    1.5 第五阶段(21世纪以来)
2 改革开放以来水稻栽培领域取得的若干科技成就
    2.1 水稻叶龄模式栽培理论及技术
    2.2 水稻群体质量及其调控
    2.3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
    2.4 水稻轻简化栽培
        2.4.1 少免耕栽培与抛秧
        2.4.2 直播栽培
        2.4.3 再生稻栽培
    2.5 水稻机械化栽培
    2.6 水稻超高产栽培
    2.7 水稻优质栽培
    2.8 水稻绿色栽培
    2.9 水稻逆境栽培
        2.9.1 温度胁迫
        2.9.2 水分胁迫
        2.9.3 O3胁迫
        2.9.4 盐分胁迫
    2.1 0 水稻区域化栽培
        2.1 0. 1 东北寒地粳稻栽培
        2.1 0. 2 长三角地区粳稻栽培
        2.1 0. 3 南方双季稻栽培
        2.1 0. 4 西南高湿寡照稻区杂交稻栽培
3 未来水稻栽培领域的创新方向
    3.1 绿色优质丰产协调规律与广适性栽培
    3.2 多元专用稻优质栽培
    3.3 超高产提质协同规律及实用栽培
    3.4 直播稻、再生稻稳定丰产优质机械化栽培
    3.5 智能化、无人化栽培

(2)水氮互作对直播稻产量形成和米质的影响及其生理生态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直播稻的研究进展及发展现状
    1.2 中国水资源现状
    1.3 氮肥利用现状
    1.4 水稻水氮互作研究进展
        1.4.1 水氮互作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1.4.2 水氮互作对水稻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1.4.3 水氮互作对水稻田间冠层小气候的影响
        1.4.4 水氮互作对水稻灌浆特征的影响
        1.4.5 水氮互作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1 研究内容
    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3 技术路线
3 试验方案及测定项目
    3.1 试验方案
        3.1.1 供试材料及试验地点
        3.1.2 试验设计
    3.2 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3.2.1 基础土壤肥力
        3.2.2 分蘖动态
        3.2.3 群体透光率
        3.2.4 叶面积干重、干物质重
        3.2.5 氮素累积及利用
        3.2.6 冠层小气候
        3.2.7 候籽粒灌浆的测定及参数计算
        3.2.8 考种与计产
        3.2.9 稻米品质
4 结果与分析
    4.1 水氮互作对直播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
        4.1.1 水氮互作对直播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4.1.2 水氮互作对直播稻分蘖动态及成穗率的影响
        4.1.3 水氮互作对直播稻叶片干重的影响
        4.1.4 水氮互作对直播稻总干物质重的影响
        4.1.5 水氮互作对直播稻群体透光率的影响
    4.2 水氮互作对直播稻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
        4.2.1 水氮互作对直播稻氮素积累的影响
        4.2.2 水氮互作对直播稻氮素转运的影响
        4.2.3 水氮互作对直播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4.3 水氮互作下直播稻群体质量与氮素利用特征及产量的关系
    4.4 水氮互作对直播稻灌浆动态影响
    4.5 水氮互作对直播稻米质的影响
        4.5.1 水氮互作对直播稻加工及外观品质的影响
        4.5.2 水氮互作对直播稻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4.6 水氮互作对直播稻冠层气候的影响
        4.6.1 水氮互对直播稻灌浆结实期冠层温差的影响
        4.6.2 水氮互对直播稻灌浆结实期冠层温度的影响
        4.6.3 水氮互对直播稻灌浆结实期冠层光照强度的影响
    4.7 水氮互作下直播稻灌浆结实期冠层小气候与稻米品质的影响
5 讨论
    5.1 水氮互作对直播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5.2 水氮互作对直播稻灌浆特性的影响
    5.3 水氮互作对直播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5.4 水氮互作下直播稻提质增产的生理生态基础及调控途径
6 结论
7 本研究的创新点
8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遗传背景和环境条件对水稻DEP1近等基因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生态环境对水稻的影响
    1.2 直立穗型水稻生理生态特性
    1.3 直立穗型水稻与氮素利用效率
    1.4 直立穗型水稻品质研究进展
    1.5 水稻直立穗型基因研究进展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近等基因系的构建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结论
第三章 遗传背景对DEP1 基因产量及品质表型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水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
        3.1.4 水稻品质性状的测定
        3.1.5 水稻蒸煮品质性状的测定
        3.1.6 RVA特性研究
        3.1.7 水稻食味值的研究
        3.1.8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DEP1 基因对水稻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3.2.2 DEP1 基因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3.3 结论与讨论
        3.3.1 结论
        3.3.2 讨论
第四章 DEP1 基因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产量相关项目测定
        4.1.4 气候因子测定
        4.1.5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气温及太阳辐射
        4.2.2 生育期
        4.2.3 DEP1 基因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4.2.4 DEP1 基因型效应与太阳辐射和温度的相互作用
    4.3 结论与讨论
        4.3.1 结论
        4.3.2 讨论
第五章 氮肥水平对DEP1 近等基因系品质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品质性状测定
        5.1.4 直链淀粉与蛋白质含量测定
        5.1.5 水稻食味值的研究
        5.1.6 水稻RVA特性研究
        5.1.7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氮肥施用量下对DEP1 近等基因系加工品质及外观品质的影响
        5.2.2 不同氮肥施用量下对DEP1 近等基因系ECQs的影响
        5.2.3 不同氮肥施用量下对DEP1 基因RVA特性的影响
    5.3 结论与讨论
        5.3.1 结论
        5.3.2 讨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4)不同茬口机插中籼杂交稻的生长与产量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稻超高产研究现状
        1.2.2 机插水稻超高产栽培的生态区研究
        1.2.3 机插水稻超高产栽培品种的研究
        1.2.4 机插水稻超高产的群体质量研究
    1.3 本研究切入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调查测定项目及方法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秧苗素质和栽插质量
        3.1.1 茬口和品种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3.1.2 茬口和品种对栽插质量的影响
        3.1.3 茬口间的秧苗素质和栽插质量的相关分析
    3.2 生育进程和分蘖特性
        3.2.1 生育进程
        3.2.2 分蘖特性
    3.3 干物质和氮素积累特性
        3.3.1 干物质积累特性
        3.3.2 干物质分配特性
        3.3.3 干物质转运特性
        3.3.4 氮素积累特性
    3.4 灌浆中期植株形态特性
        3.4.1 节间长度和株高
        3.4.2 节间长轴宽度
        3.4.3 节间短轴宽度
        3.4.4 叶片长宽
        3.4.5 叶面积
    3.5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3.6 各个指标与产量的相关关系
4 讨论与结论
    4.1 机插高产栽培条件下品种和茬口对秧苗素质和栽插质量的影响
    4.2 机插高产栽培条件下品种和茬口与生育进程(分蘖)的关系
    4.3 机插高产栽培条件下品种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关系
    4.4 机插高产栽培条件下品种株叶型与产量的关系
    4.5 杂交籼稻的机插适应性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杂交籼稻在云南不同海拔和纬度的产量及品质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引言
    1.1 水稻生产概况
        1.1.1 水稻育种研究进展
        1.1.2 水稻产量构成的研究
    1.2 海拔和纬度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1.2.1 海拔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1.2.2 纬度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1.3 稻米品质性状研究概况
        1.3.1 海拔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3.2 纬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4 稻米淀粉RVA谱简介
        1.4.1 生态条件对稻米淀粉RVA谱的影响
        1.4.2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与稻米品质的研究
        1.4.3 稻米淀粉RVA谱在水稻育种上的研究
    1.5 目的意义
第二章 杂交籼稻在不同试验点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表现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方法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杂交籼稻在云南不同试验点的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表现
        2.2.2 水富点杂交籼稻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表现
        2.2.3 景洪点杂交籼稻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表现
        2.2.4 华坪点杂交籼稻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表现
        2.2.5 禄丰点杂交籼稻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表现
        2.2.6 元阳点杂交籼稻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表现
    2.3 讨论
        2.3.1 供试杂交籼稻的生态适应性
        2.3.2 供试杂交籼稻在云南不同海拔和纬度试验点的产量
        2.3.3 供试杂交籼稻在云南不同海拔和纬度试验点产量相关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2.4 小结
第三章 海拔和纬度对杂交籼稻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验地点
        3.1.3 试验方法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及分析
        3.2.1 杂交籼稻在不同海拔和纬度下的生育期
        3.2.2 海拔和纬度变化对杂交籼稻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3.2.3 海拔对杂交籼稻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3.2.4 纬度对杂交籼稻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3.3 讨论
        3.3.1 杂交籼稻的生育期
        3.3.2 海拔和纬度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海拔和纬度对杂交籼稻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供试杂交籼稻稻米品质性状方差分析
        4.2.2 供试杂交籼稻稻米品质性状的稳定性
        4.2.3 供试杂交籼稻稻米品质性状因子分析
        4.2.4 海拔和纬度变化对杂交籼稻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4.2.5 海拔对杂交籼稻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4.2.6 纬度对杂交籼稻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4.3 讨论
        4.3.1 供试杂交籼稻的品质
        4.3.2 稻米品质性状的稳定性
        4.3.3 稻米品质性状的变化
        4.3.4 海拔及纬度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海拔和纬度对杂交籼稻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分析
        5.2.1 杂交籼稻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方差分析
        5.2.2 杂交籼稻在不同试验点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
        5.2.3 杂交籼稻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稳定性
        5.2.4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与稻米品质性状的关系
        5.2.5 海拔和纬度变化对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5.2.6 海拔和纬度与杂交籼稻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多元回归及偏相关分析
    5.3 讨论
        5.3.1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变化
        5.3.2 海拔和纬度对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5.3.3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与稻米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6.3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6)穗后弱光胁迫对杂交稻稻米淀粉品质与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响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符号及中文对照表
1 立题背景及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弱光胁迫对植株生长的影响及其响应机制
        1.2.1.1 弱光胁迫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1.2.1.1.1 对植株形态特征的影响
        1.2.1.1.2 对植株生物最的影响
        1.2.1.1.3 对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2.1.1.4 对植株光合特性的影响
        1.2.1.2 植株对弱光胁迫的适应机制
        1.2.1.2.1 形态适应性
        1.2.1.2.2 生理适应性
        1.2.1.2.3 分子机制
        1.2.2 水稻颖果发育及品质形成规律
        1.2.2.1 水稻颖果的发育
        1.2.2.2 水稻胚乳的发育
        1.2.2.3 水稻淀粉特性与稻米品质的相关性
    1.3 本研究的切入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1 叶片结构及光合特性
        2.3.1.1 光合色素含量
        2.3.1.2 光合速率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
        2.3.1.3 光响应曲线和快速光曲线模拟
        2.3.1.4 叶片解剖结构观察
        2.3.2 植株碳同位素分辨率
        2.3.3 籽粒胚乳发育及物质积累
        2.3.3.1 稻穗及颖花标记
        2.3.3.2 穗部物质积累
        2.3.3.3 颖果形态及细胞显微结构观察
        2.3.3.4 成熟籽粒扫描电镜观察
        2.3.4 稻米理化特性
        2.3.4.1 稻米碾米品质及外观品质
        2.3.4.2 稻米淀粉含量
        2.3.4.3 稻米淀粉吸收波长及蓝值
        2.3.4.4 稻米支链淀粉链长分布
        2.3.4.5 稻米RVA谱特征
        2.3.5 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弱光胁迫对水稻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3.1.1 光合色素含量
        3.1.2 光合速率特性
        3.1.3 叶绿素荧光参数
        3.1.4 光响应曲线
        3.1.5 快速光曲线
        3.1.6 叶片解剖结构
        3.1.7 光合特性与碳同位素分辨率的关系
        3.1.7.1 碳同位素分辨率
        3.1.7.2 光合特性与碳同位素分辨率相关性
    3.2 弱光胁迫对水稻籽粒物质积累及胚乳发育的影响
        3.2.1 穗部鲜重及干重
        3.2.2 穗部碳水化合物积累
        3.2.2.1 穗部可溶性糖积累
        3.2.2.1.1 穗部可溶性糖含量
        3.2.2.1.2 穗部可溶性糖积累量
        3.2.2.2 穗部淀粉积累
        3.2.3 籽粒形态发育
        3.2.4 胚乳细胞显微结构观察
    3.3 弱光胁迫对稻米淀粉品质的影响
        3.3.1 籽粒微观结构
        3.3.1.1 籽粒细胞层次微观结构
        3.3.1.2 淀粉粒层次微观结构
        3.3.2 稻米淀粉含量
        3.3.3 稻米淀粉吸收蓝值及最大吸收波长
        3.3.4 稻米支链淀粉链长分布
        3.3.4.1 Ⅱ优498支链淀粉结构比较及差异
        3.3.4.2 宜香优2115支链淀粉结构比较及差异
        3.3.4.3 支链淀粉链长分布及平均链长
        3.3.5 淀粉RVA谱特性
        3.3.6 稻米碾米品质及外观品质
    3.4 弱光胁迫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4 讨论
    4.1 弱光胁迫下水稻产量形成规律
    4.2 弱光胁迫下稻米淀粉品质形成特点
        4.2.1 弱光胁迫降低稻米品质
        4.2.2 淀粉特性与稻米品质的关系
    4.3 水稻对弱光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
        4.3.1 叶片光合特性
        4.3.1.1 调节叶片光合能力
        4.3.1.2 碳同位素分辨率的利用
        4.3.2 穗部物质积累与籽粒发育特性
        4.3.2.1 延缓籽粒发育
        4.3.2.2 降低穗部物质积累
5 结语
    5.1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
        5.1.1 弱光胁迫下水稻产量形成规律
        5.1.2 弱光胁迫下稻米淀粉品质形成特点
        5.1.3 水稻对弱光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5.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7)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状况
        1.2.1 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1.2.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1.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研究进展
        1.3.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因素
        1.3.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1.3.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养分元素配伍与效应
        1.3.4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增效技术研究
        1.3.5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的增产效果与环境效应
        1.3.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工业化实现
        1.3.7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技术发展趋势
    1.4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3.1 研究方法
        2.3.2 参数获取与数据来源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第三章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3.1 引言
    3.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与方法
        3.2.1 配方依据
        3.2.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
    3.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施肥量模型参数的确定
        3.3.1 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
        3.3.2 环境养分输入量
        3.3.3 肥料养分损失率
        3.3.4 矫正参数的确定
    3.4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3.4.1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原则与方法
        3.4.2 区域农田作物施肥配方区划的确定
        3.4.3 区域农田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确定
    3.5 模型评价
    3.6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4.1 引言
    4.2 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4.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4.4.1 区域小麦施肥量确定
        4.4.2 区域小麦施肥量验证
        4.4.3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4.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4.5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5.1 引言
    5.2 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5.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5.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5.4.1 区域玉米施肥量确定
        5.4.2 区域玉米施肥量验证
        5.4.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5.4.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5.5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6.1 引言
    6.2 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6.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6.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6.4.1 区域水稻施肥量确定
        6.4.2 区域水稻施肥量验证
        6.4.3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6.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6.5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7.1 引言
    7.2 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7.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7.4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7.4.1 区域马铃薯施肥量确定
        7.4.2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7.4.3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7.5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8.1 引言
    8.2 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8.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8.4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8.4.1 区域油菜施肥量确定
        8.4.2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8.4.3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8.5 小结与讨论
第九章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9.1 引言
    9.2 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9.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9.4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9.4.1 区域棉花施肥量确定
        9.4.2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9.4.3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9.5 小结与讨论
第十章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0.1 引言
    10.2 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10.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10.4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0.4.1 区域花生施肥量确定
        10.4.2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10.4.3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10.5 小结与讨论
第十一章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1.1 引言
    11.2 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11.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11.4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1.4.1 区域大豆施肥量确定
        11.4.2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11.4.3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11.5 小结与讨论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12.1 主要结论
        12.1.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12.1.2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5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6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7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8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9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数据来源
    附录2 作物统计数据
    附录3 长期施肥试验基本概况
    附录4 土壤养分统计分析
    附录5 小麦、玉米、水稻各地区肥料施用量
    附录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附录7 农业部小麦、玉米、水稻施肥建议
致谢
作者简介

(8)籼、粳超级稻生产力及其形成的生态生理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超级稻的发展
        2.2 “籼改粳”的发展
        2.3 籼、粳超级稻的差异
    3 研究选题的提出
    4 研究思路、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4.1 研究思路
        4.2 研究内容
        4.3 技术路线图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籼、粳超级稻产量构成特征的差异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和栽培管理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籼、粳超级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2.2 籼、粳超级稻产量形成的差异
    3 讨论
        3.1 关于籼、粳超级稻产量的差异
        3.2 关于籼、粳超级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籼、粳超级稻光合物质生产与转运特征的差异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籼、粳超级稻群体叶面积动态特征的差异
        2.2 籼、粳超级稻干物质生产积累特征的差异
        2.3 籼、粳超级稻生育前、中期光合物质生产与冠层结构的差异
        2.4 籼、粳超级稻生育后期光合物质生产与输出特征的差异
    3 讨论
        3.1 关于籼、粳超级稻生物学产量及其阶段形成特征的差异
        3.2 关于籼、粳超级稻干物质生产与转运特征的差异
        3.3 关于籼、粳超级稻光合生产特征的差异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籼、粳超级稻生育期与温光资源利用特征的差异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和栽培管理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籼、粳超级稻生育期的差异
        2.2 籼、粳超级稻有效积温及其利用特征的差异
        2.3 籼、粳超级稻光合有效辐射及其利用特征的差异
    3 讨论
        3.1 关于籼、粳超级稻生育期的差异
        3.2 关于籼、粳超级稻温光资源利用的差异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籼、粳超级稻主要品质性状和淀粉RVA谱特征的差异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和栽培管理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籼、粳超级稻主要品质性状的差异
        2.2 籼、粳超级稻淀粉RVA谱特征的差异
        2.3 稻米主要品质性状和淀粉RVA谱特征值与灌浆结实期温光因子的关系
    3 讨论
        3.1 关于稻米品质形成的影响因素
        3.2 关于籼、粳超级稻品质特征的差异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籼、粳超级稻氮素吸收利用与转运特征的差异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和栽培管理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籼、粳超级稻主要生育期群体干物重、植株含氮率和氮素积累量的差异
        2.2 籼、粳超级稻氮素阶段吸收量和阶段吸收速率的差异
        2.3 籼、粳超级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
        2.4 籼、粳超级稻氮素转移特征的差异
    3 讨论
        3.1 关于籼、粳超级稻氮素阶段吸收积累特性的差异
        3.2 关于籼、粳超级稻氮素转运特征的差异
        3.3 关于籼、粳超级稻氮素利用特征的差异
        3.4 关于籼、粳超级稻高产栽培的精确施氮差异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籼、粳超级稻根系形态生理特征的差异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和栽培管理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计算方法与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籼、粳超级稻根系干物质积累及分布特征的差异
        2.2 籼、粳超级稻根系主要形态性状指标的差异
        2.3 籼、粳超级稻根系主要生理性状指标的差异
    3 讨论
        3.1 关于籼、粳超级稻根系形态生理特征的差异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3.2 关于籼、粳超级稻根系在土层中的分布差异
        3.3 关于籼、粳超级稻个体与群体根系形态生理特征的差异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籼、粳超级稻茎秆抗倒支撑特征的差异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和栽培管理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籼、粳超级稻茎秆抗倒特性的差异
        2.2 籼、粳超级稻茎秆物理特征的差异
        2.3 籼、粳超级稻茎秆充实性状的差异
        2.4 籼、粳超级稻茎秆力学特性的差异
    3 讨论
        3.1 关于籼、粳超级稻生产力与抗倒伏能力的关系
        3.2 关于籼、粳超级稻茎秆形态和充实特征的差异
        3.3 关于籼、粳超级稻茎秆力学指标的差异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1 结论
        1.1 超级粳稻的生育优势与高产特征
        1.2 超级籼稻的生育特性与高产关键
        1.3 籼、粳超级稻高产栽培途径
        1.4 籼、粳超级稻高产生育动态指标
        1.5 因地制宜地实施“籼改粳”
    2 讨论
        2.1 “籼改粳”的相对优势及发展对策
        2.2 “籼改粳”推广中可能面临的问题
    3 创新点
    4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大穗型水稻品种穗部结构特征及其结实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前言
    1.1 水稻穗型的划分
    1.2 大穗育种模式
    1.3 大穗形成机理
    1.4 大穗结实
        1.4.1 大穗结实与籽粒位置及穗部结构的关系
        1.4.2 大穗结实与节间维管束和枝梗维管束的关系
        1.4.3 大穗结实与库活性的关系
        1.4.4 大穗结实与茎鞘储藏物质及光合同化物的关系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大穗型水稻品种穗部结构特征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田间设计与材料培育
        2.1.2 样品采集与测定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供试品种的穗部结构特征
        2.2.2 品种穗部结构与结实的关系
        2.2.3 根据穗部结构与结实的关系对品种类型的划分
    2.3 讨论
    2.4 小结
3 施氮量对不同穗型结构的大穗水稻穗部性状特征及结实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培养及田间设计
        3.1.2 穗部结构及结实性能的测定
        3.1.3 灌浆动态的测定
        3.1.4 节间维管束性状及枝梗维管束性状的测定
        3.1.5 茎鞘干物质积累量及NSC的测定
        3.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氮肥水平下整穗结构特征及结实性能的品种间比较
        3.2.2 不同氮肥水平下穗不同部位结构特征及结实性能的品种间比较
        3.2.3 各品种整穗结构特征及结实性能的不同氮肥水平间比较
        3.2.4 各品种穗不同部位结构特征及结实性能的不同氮肥水平间比较
        3.2.5 不同氮肥水平下各品种一、二次枝梗及整穗的籽粒灌浆动态
        3.2.6 不同氮肥水平下节间维管束性状的品种间比较
        3.2.7.各品种节间维管束的不同氮肥水平间比较
        3.2.8 不同氮肥水平下穗各部枝梗维管束性状的品种间比较
        3.2.9 各品种穗不同部位枝梗维管束性状的氮肥水平间比较
        3.2.10 不同氮肥水平下茎鞘NSC含量及干物质量的品种间比较
        3.2.11 各品种茎鞘NSC含量及干物质量的不同氮肥水平间比较
    3.3 讨论
        3.3.1 氮肥对不同穗部结构大穗水稻穗部性状及结实的影响
        3.3.2 氮肥对不同穗部结构大穗水稻籽粒灌浆的影响
        3.3.3 氮肥对不同穗部结构大穗水稻维管束组织的影响
        3.3.4 氮肥对不同穗部结构大穗水稻茎鞘NSC和干物质积累量及运转的影响
    3.4 小结
4 遮光对不同穗型结构的大穗水稻穗部性状特征及结实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培养及田间设计
        4.1.2 穗部结构及结实性能的测定
        4.1.3 灌浆动态的测定
        4.1.4 节间维管束性状及枝梗维管束性状的测定
        4.1.5 茎鞘干物质积累量及NSC的测定
        4.1.6 花粉活力的测定
        4.1.7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各品种整穗结构特征及结实性能的分析
        4.2.2 各品种穗不同部位结构特征及结实性能的分析
        4.2.3 各品种一、二次枝梗及整穗灌浆动态
        4.2.4 各品种节间维管束性状的分析
        4.2.5 各品种枝梗维管束性状的分析
        4.2.6 各品种茎鞘干物质含量及NSC含量的分析
        4.2.7 各品种花粉活力的分析
    4.3 讨论
        4.3.1 遮光对不同穗部结构大穗水稻穗部性状及结实的影响
        4.3.2 遮光对不同穗部结构大穗水稻籽粒灌浆性能的影响
        4.3.3 遮光对不同穗部结构大穗水稻维管束组织的影响
        4.3.4 遮光对不同穗部结构大穗水稻茎鞘NSC和干物质积累量及其运转的影响
        4.3.5 遮光对不同穗部结构大穗水稻花粉活力的影响
    4.4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不同生态条件下栽植方式对水稻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文献综述
        1.1.1 温光条件对水稻的影响
        1.1.2 土壤特性对水稻的影响
        1.1.3 海拔高度对水稻的影响
        1.1.4 营养品质受生态条件影响研究进展
        1.1.5 栽植方式对水稻的影响
    1.2 研究展望与本研究切入点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地点
    2.3 试验设计
    2.4 调查测定项目及方法
        2.4.1 干物质积累特性测定
        2.4.2 氮素积累特性及稻米蛋白质含量测定
        2.4.3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测定
        2.4.4 稻米品质测定
    2.5 数据处理及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生态条件下栽植方式对水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3.1.1 生态条件与栽植方式对水稻干物重的影响
        3.1.2 生态条件与栽植方式对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1.3 生态条件与栽植方式对水稻中、后期干物质分配及输出转化特性的影响
    3.2 不同生态条件下栽植方式对水稻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3.2.1 生态条件、栽植方式及其互作对植株氮素积累及生产效率的影响
        3.2.2 生态条件与栽植方式对水稻氮素积累的影响
        3.2.3 生态条件与栽植方式对水稻氮素分配及转运特性的影响
        3.2.4 生态条件与栽植方式对水稻氮素生产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3.3 不同生态条件下栽植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3.4 不同生态条件下栽植方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3.4.1 生态条件、栽植方式及其互作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3.4.2 生态条件与栽植方式对稻米淀粉品质的影响
        3.4.3 生态条件与栽植方式对稻米蛋白质及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3.5 生态条件与水稻生长、产量及品质相关性分析
        3.5.1 生态条件与水稻干物质积累特性的相关性
        3.5.2 生态条件与水稻氮素积累特性的相关性
        3.5.3 生态条件与水稻产量的相关性
        3.5.4 生态条件与稻米品质的相关性
    3.6 水稻干物质、氮素积累与产量、品质的关系
        3.6.1 干物质积累分配特性与水稻产量、品质的关系
        3.6.2 氮素积累与水稻产量、品质的关系
4 讨论与结论
    4.1 不同生态条件与栽植方式下水稻生长、产量与品质形成特性
        4.1.1 不同生态条件与栽植方式下水稻干物质生产特性
        4.1.2 不同生态条件与栽植方式下水稻氮素积累与生产特性
        4.1.3 生态条件与栽植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4.1.4 生态条件与栽植方式对稻米品质影响
    4.2 不同生态条件下高产优质水稻群体特征
    4.3 不同栽植方式生态适应性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所取得成果

四、不同穗重型杂交稻外观品质在四川盆地各气候生态区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与展望[J]. 张洪程,胡雅杰,杨建昌,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高辉,郭保卫,邢志鹏,胡群. 中国农业科学, 2021(07)
  • [2]水氮互作对直播稻产量形成和米质的影响及其生理生态基础[D]. 武云霞. 四川农业大学, 2020
  • [3]遗传背景和环境条件对水稻DEP1近等基因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 王远征.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4]不同茬口机插中籼杂交稻的生长与产量特性研究[D]. 李书先.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5]杂交籼稻在云南不同海拔和纬度的产量及品质变化研究[D]. 张锦文. 云南农业大学, 2016(10)
  • [6]穗后弱光胁迫对杂交稻稻米淀粉品质与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响应机制[D]. 王丽. 四川农业大学, 2016(05)
  • [7]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9)
  • [8]籼、粳超级稻生产力及其形成的生态生理特征[D]. 龚金龙. 扬州大学, 2014(01)
  • [9]大穗型水稻品种穗部结构特征及其结实稳定性研究[D]. 罗海伟. 海南大学, 2013(02)
  • [10]不同生态条件下栽植方式对水稻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 邓飞. 四川农业大学, 2013(03)

标签:;  ;  

四川盆地不同气候生态区不同穗重杂交稻外观品质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