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的诉求——文字本色论第3期

张力的诉求——文字本色论第3期

一、张力的叩求──词本色论之三(论文文献综述)

丛海霞[1](2020)在《晚清民国巴蜀词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1874至1949年的巴蜀词坛为研究对象,考察此期巴蜀词学思想、词人生态、题材内容、艺术特质、群体流派等发展演变情况,全面展现其多元风貌及在词学史上的独特地位。晚清民国巴蜀词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首先,它是千年巴蜀词史发展新变的又一座高峰。巴蜀词坛曾在五代及两宋时期有着辉煌的历史。然金、元、明及清代前中期却十分薄弱,直至晚清才逐步觉醒。近百年时间内,巴蜀词坛不仅唱和活动频繁,创作数量陡然增加,而且质量上乘,出现了不少情格兼重的词史佳作。纵向比较而言,确实堪与五代两宋相提并论。其次,它是晚清民国巴蜀文学不可缺失的一章。与其他文体相比,词之“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的特质在面对不易言说的语境下,有其显着的优势。特别是抗战时期,因为政治宣传的需要,新诗、戏剧、小说等新文学都不免有“带着镣铐跳舞”的局限性,而词这类旧形式,因自五四以来不断被压缩的前期处境,使得在情感表达上更加私有化,反而不再受政治宣传的掣肘。遂更能深入地反映战时人民的真实生态。第三,它是中国地域词史研究的重要方阵。巴蜀地处西陲,有山奇水秀自然风光的陶冶,亦有根深蕴厚词学传统的滋育。无论在地域上,还是文化上,都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天府”特色。然当下对巴蜀词坛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其一,宏观上存在“头重脚轻”现象,即五代、两宋时期词人受到格外关注,而清代及民国时期的词人研究则相对薄弱;其二,文献整理的不足;其三,词学批评重视不够;其四,研究方法及视角比较单一。基于此,本文采取知人论世与文学地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前者便于准确抽绎作家作品的特质;后者有利于作群体性现象的考察与反思。巴蜀词坛有着悠久的词学传统,晚清民国时期对此既有传承,也有创新。综合来看,此期词学观念有三大特点:第一,推尊词体,强调诗词同源;第二,谲谏批判功能的抬高与词史意识的强化;第三,寄托理念的认同与性灵思想的外化。在建构巴蜀词学历程中,李调元《雨村词话》是词坛浙、常二派此消彼长之间的过渡性存在,也是巴蜀词学星火相传的关键人物。姜方锬《蜀词人评传》则是巴蜀词坛由传统词话向现代词学转型的重要成果。基于以上思想理念的考察,及对创作成就和词史发展的整体观照,晚清民国巴蜀词坛大体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晚清巴蜀词坛的觉醒(1874-1911)。1874年,张之洞成功创办尊经书院,成为巴蜀文学崛起的重要转折点。书院培育了众多眼界开阔、学识渊博的人才,他们为巴蜀文化的兴盛打下扎实的基础。巴蜀词坛也开始摆脱萧条冷寂的局面,如张祥龄、胡延、朱德宝、宋育仁、周岸登等人开始活跃文坛,他们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凭借精工富艳的才情与坚韧不屈的性格,终在词坛博得一席之地。张祥龄是唯一一个串联北京、吴中两大词群并与湖湘词群交往密切的关键人物。他早期学步姜、张之醇雅,后转师二晏,终以意炼警辟、淳质闳约的独特风貌屹立于巴蜀词坛。胡延与朱德宝都是沉沦下僚的文人,空有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鼎革易代之际,朱德宝站到了维新阵营,试图通过变法来达到挽救国家危亡的目的;而胡延则坚守在守旧阵营,试图以个人辛勤的付出来切实改变地方百姓的生活。二人从不同视角记录了动荡政局下人民的复杂心声。周岸登是晚清向民国过渡的典型。早期因强调声律,一直以“二窗词客”的身份被划入梦窗一派。其实,《蜀雅》词特别重视情感抒发,整体上呈现出由哀婉凄艳到沉雄霸悍风格的转变趋势。在近百年蜀中词坛,周氏理当胜任探花之誉。第二,民国前中期巴蜀词坛的复兴(1912-1936)。锦城词社是近代巴蜀第一个词学社团,它是词坛由觉醒走向复兴的重要标志。该词社成立于四川成都,活跃于1916至1920年间,先后组织三十余次雅集活动,刊刻《春禅词社词》《花行小集》两部词集,参加人数先后达二十四人,比较着名的有赵熙、邓潜、邓鸿荃、张慎仪、江子愚、林思进等。当时四川频繁的军阀混战并未引起中国词坛其他文人的关注,而锦城词社则从文人角度客观记录了发生在身边的各种动乱,所写作品具有透视普通民众生态、补正史之缺的词史价值。赵熙是锦城词社的重要参与者,其《香宋词》不仅是袁枚性灵说的现代回响,而且真切地反映了清民异代之际遗老耆旧的复杂心声。邓潜受赵熙影响较大,他们有着相似的亡国经历和乱世处境,其词呈现出寄托幽深、孤悲沉郁的整体风貌。张慎仪和江子愚则从各自角度展示内心的不甘和挣扎,是彼时人心思变的一个缩影。第三,民国后期巴蜀词坛的强盛(1937-1949)。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众多高校及文人迁徙至此,巴蜀成为继南京、上海、京津之后,又一引领潮流的诗词重镇。首先,创作力量和数量都陡然猛增;其次,诗词社团、雅集唱和等群体性文学活动更加活跃;第三,词体社会功能显着增强;第四,描写内容由个性生活转向抗日战争;第五,词作风格由崇尚花间的独抒性灵向豪雄悲壮、沉郁顿挫等多元风貌拓展。此期巴蜀籍词人向迪琮和刘冰研成就十分突出。向词提出师法北宋、情格兼重的创作思路;刘词推崇音律,并强调以词记史。二者是认识民初梦窗风流弊和见证抗战词坛苏辛词风崛起的独特窗口。总而言之,在1874至1949年间,巴蜀经历了从词坛边缘向词坛重镇的发展演变过程。终以兼具巴蜀地域文化特色、倡导抒情的性灵本色和立体呈现当地人民复杂心声的三大特质屹立于中国词坛。

陶友珍[2](2020)在《唐宋词在清代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文中提出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都会或多或少地打下前代文学的印记,清代是词学复兴的时代,但不可否认的是,清词的中兴离不开清人对唐宋词的学习与接受。本文利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从词集、词论与创作三个方面分析研究唐宋词在清代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情形。就词集而言,本文主要从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着录、刊刻、抄写、校勘、评点、笺注等方面展开相关研究。统计数据显示,秦观、陈允平、辛弃疾、苏轼、赵以夫、周密、周邦彦、吴文英、欧阳修、黄庭坚等人的词集在该时期书目中着录次数较多,选集的着录以《花庵词选》《梅苑》《绝妙好词》《乐府雅词》为最。该时期新刊唐宋词集,别集以姜夔和张炎词集刊刻次数最多,选集以《绝妙好词》和《乐府补题》刊刻次数为多。顺康雍乾时期学人对唐宋词集的校勘、笺注、评点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唐宋词在清代的传播与接受。唐宋词集的流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顺康雍乾时期词坛风会,其中《花间集》与明末清初词坛的复古之风,《乐府补题》与该时期咏物词的繁荣,《绝妙好词》与中期浙派的兴盛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个时期新编的唐宋词选目前可见的约有23部,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大、体例全、择取精等特点,为唐宋词的传播与接受打下了较好的文献基础。从统计数据来看,南宋清雅词人及其作品的入选率普遍较高,排名靠前,姜夔和张炎的词尤其受青睐。该时期新编的一些唐宋词选对清代词坛产生了较大影响,《见山亭古今词选》《词综》《词洁》《御选历代诗余》《晴雪雅词》等都是其中的代表。清人词论也是研究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传播与接受的重要载体。一方面,词话是唐宋词传播的重要途径。顺康雍乾时期词话中保存和传播的唐宋词数量颇为可观,其主要以品评、赏析、阐释、辨讹、述闻等方式呈现,唐宋词的词话传播具有小众化、碎片化、趣味化和深度化等特点;另一方面,清人在词话中通过研究具体的唐宋词作,学习唐宋人的写作技法,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创作经验。其在词的命题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创获,作词讲求蕴藉、合理用典、情景交融。对于长调、中调、小令也能依据其自身特点采取不同的写作技巧。关于咏物词则主张神似而非形似,须寄托情感。大多数清人都认同宋代是词的高峰时期。他们认为词有着与诗、曲不一样的特质,主张词须幽深而要眇,尤其反对词的曲化和俗化。但清人也认识到了词与其他文体在摅写性情、标举景物方面的相通之处。这种词体观也从侧面透露出清人认同并学习何种唐宋词的接受思想。清人在构建词史时,几乎都忽略了豪放词人,而其列举的各个时期的代表词人往往以南宋清雅词人居多。从顺康雍乾时期关于唐宋词的论争来看,一般而言,清初学人多主张学五代北宋,康熙中叶以还,对南宋词的认可度逐渐提高。正变之论和本色之争基本延续了传统的观点,但强调豪放亦为本色或只可论正变而不可论短长者亦不乏其人,反映了清人较为宏通的接受观;而雅俗之争基本呈现一边倒的倾向,崇雅的势力要远大于媚俗。在词的创作方面,清人也对唐宋词多有接受。从实际情况来看,唐宋词接受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词的创作:明末至顺治初期,清人多学习南唐、花间、北宋,清词多呈现出小令化和艳情化的倾向;顺治中期至康熙中期,清人的接受取向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色,清词题材与风格多样,成就颇高;康熙后期至乾隆后期,是姜、张独尊的时期,清词更追求华丽的外壳而缺乏深广的思想内容,整体成就不如清初。清人在创作上对唐宋词的接受是多方面的,很多地方都是隐性而难以坐实的。故而,本文以追和这一较为明显而特殊的接受方式为例,阐述清人在创作上对唐宋词的接受。顺康雍乾时期追和唐宋词主要有和韵、集句、效体、櫽栝等不同形式,其追和唐宋词时对长调更偏好,追和对象多为唐宋名家名作,对南宋词作尤为青睐。顺康雍乾时期追和词的兴盛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词学文献的储备以及词人创作追和词的契机和心态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清人的追和使李清照、姜夔、张炎等人在词史上的地位得以确立,加速了唐宋词经典化进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清词的中兴与繁荣。

徐书可[3](2020)在《英美新批评张力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中,英美新批评作为一个流派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它给我们留下的方法论指导仍不可小觑。张力是新批评派评判诗歌优劣的标准,是诗歌内部辩证结构的总称,更是新批评派理论的全面总结,由此,新批评派又被称为“张力诗学”。(1)张力论较好地诠释了新批评派以文学作品为本体,以细读法为法则,关注文本语言和结构的批评特色,为文学鉴赏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当今批评界仍有很大的适用性及很强的生命力。“新批评派”顾名思义,它主要是一个批评流派,相较于理论阐释,新批评派的成员们更注重批评实践,他们的理论主张大部分都隐藏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张力论也是如此,自退特将张力引入文学领域以来,少有系统而全面的新批评张力论梳理,所以对张力论进行理论总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全面梳理新批评派张力论的生成背景、理论构成及贡献、局限和发展,以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新批评张力论体系。本文的撰写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包括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综述、研究目的和意义。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总结新批评张力论提出的背景,分别从现实和理论两个层面来谈。现实层面,张力论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学和批评现状分不开;理论层面,张力论的提出得益于艾略特、兰色姆、瑞恰慈和燕卜逊等人。第二章系统梳理新批评张力论的理论构成,先是总结新批评张力论的理论内涵,再具体分析新批评派对张力的论述。张力论最初由退特提出,又经过沃伦和奥康纳的扩展、维姆萨特的深化、布鲁克斯的实践,最终形成完整的新批评张力论。第三章对新批评张力论进行评价,叙写张力论的贡献、局限与发展。新批评张力论内涵深厚、操作性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存在过分夸大张力论的作用、对张力的运行机制未完全解释清楚、对张力的理论阐释与实践运用存在矛盾等局限。结语部分对新批评张力论进行总结,总结出新批评张力论具有多义性、对立统一性、整体性和思想性。

巴壮壮[4](2020)在《杨冠卿诗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杨冠卿,字梦锡,江陵人(今属湖北),一生未宦,游荡江湖,依附友朋做幕僚。着有《客亭类稿》十四卷,《客亭乐府》一卷,存诗共223首,词36首。其创作数量虽不甚多,然而艺术特色方面既继承中兴诗、词名家风格,又与後来的江湖文人群体创作特点有相通之处,体现出文学流派演之间的过渡意义。并且杨冠卿与当时的着名文人如张孝祥、辛弃疾、姜夔等人皆有唱和,因此对杨冠卿其人及其诗词展开研究也就显示出一定的文学价值。本文主要分爲五个章节,其中第一、第二章节是对杨冠卿家世及生平事迹和交游的考述,依据杨冠卿的作品集《客亭类稿》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考证其家世,勾勒其生平事迹,进而梳理其交游状况,并重点分析这些交游对杨冠卿诗词创作的影响。爲下文总结其诗词风格特点及风格渊源奠定文献基础。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之一,是根据杨冠卿在诗词中表现出的明显的创作倾向,以及相关的选词作品,分析出其主导性的文学思想。第四章主要探讨杨冠卿诗词的思想内容,主要分爲江湖游走的羁旅之愁、政事民瘼的切实关怀、时空交替之中的江山之助、交游酬赠之作的知己之求、浪漫奇特的游仙之作这五个部分。本文的第五章是根据前文的研究,结合杨冠卿在诗词中的典故、意象、语言等方面的特点,总结出其诗词体现的总体艺术风貌。即其诗有使事用典博洽、清幽浅切、平淡瘦劲三个方面的特点;其词有婉丽清雅、雄奇阔达、沉郁悲凉三个主要特点。论文的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梳理出关於杨冠卿及其诗词的研究结论,同时对本文的研究不足和困惑之处进行概括,以便爲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刘思航[5](2017)在《布鲁克斯、沃伦《理解诗歌》在中国的接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批评家克林斯·布鲁克斯和罗伯特·潘·沃伦的诗歌批评集中体现于二人合着的《理解诗歌》中。这部书既有对理论的阐释,也有对文本的具体批评,是诗歌理论与批评实践的有机结合。然而,该书尚无中文译本,且国内对布鲁克斯和沃伦的诗歌批评存在片面、错误认识。因此,本文以《理解诗歌》在中国的接受情况为对象,探讨其在研究、传播、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不仅有利于《理解诗歌》的全面接受,还能纠正国内对布鲁克斯、沃伦诗歌批评的理解偏差,进而为“新批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更多可能性。绪论部分,梳理国内研究现状,发现《理解诗歌》一书在国内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而国内对书中布鲁克斯、沃伦的诗学观仍有误解。因此,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不足,并提出问题,有利于本文更具针对性地展开研究。第一章分析《理解诗歌》在中国的研究:首先,阐释《理解诗歌》中布鲁克斯、沃伦的诗学观,包括二人从意义、技巧和阅读角度对诗歌元素的划分,以及有机整体论和文本阅读论的提出;其次,指出国内学者研究过程中的以偏概全、二元对立和忽视问题等不足,分析这些不足的具体表现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最后,对出现不足的原因进行思考,发现布鲁克斯、沃伦诗学观的多元化本质,探寻这种本质对纠正国内学者研究不足的意义。第二章对《理解诗歌》在国内的传播进行考察:首先,对书中布鲁克斯、沃伦的诗歌批评通过学者交流、着述译介和教材阐释三种途径的传播状况进行整理;其次,归纳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缺乏方法总结、着述译介不完善等局限,并探讨这些局限产生的原因;最后,反思布鲁克斯、沃伦诗歌批评在传播过程中变异的原因,指出回到“新批评”、重新定义“内部研究”的意义。第三章考察了《理解诗歌》在国内的运用。首先,分别介绍国内批评家在诗歌批评与小说批评中对书中布鲁克斯、沃伦理论与方法的运用情况;其次,结合具体实践,分析一些批评者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的只得其形、术语混用、理念先行等误区;最后,从书中布鲁克斯、沃伦对《成圣》的分析中归纳细读法的步骤,并探讨王毅对《张常氏,你的保姆》一诗的批评案例,从中获得启示。结语部分进行总结。文章认为,对布鲁克斯和沃伦诗歌批评的研究不应止步于前人的成果,应该在回到《理解诗歌》、回到“新批评”的基础上继续向前推进。国内学者从“新批评”中国化的角度,为研究《理解诗歌》,研究布鲁克斯、沃伦的诗歌批评指明了方向,该领域在今后仍具有较大的挖掘空间。此外,“新批评”的边缘化与中国化互为因果。只有在对“新批评”整体接受的基础上实现中国化,才能改善其边缘化处境,因此对《理解诗歌》的全面接受是相关研究得以展开的前提。

祝云珠[6](2014)在《中国古典词论中的尊“雅”观研究》文中认为“雅”是中国文论中的重要范畴,具有独特的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在词曲、诗文、小说等文体评论中占有重要地位。词最初是作为一种通俗的大众文艺出现的,为了改变其俗艳、卑微的地位,其雅化的要求和趋势大于诗文等文体,从唐五代直至晚清,词论者大多以“雅”为尚。而现今研究者对词论中“雅”的研究多局限在宋代,尤其是南宋,或者多是对雅词流派、雅词创作的研究,对词论中“雅”的发展嬗变及其内在深厚而复杂的内涵,则很少有人研究,把“雅”放在词论中进行系统、深入、全面地进行探讨的,更是阙如。本文主要从动态和静态两个层面对词论中的尊“雅”观进行研究:一是从纵向即动态层面探讨词论尊“雅”观的发展、嬗变的历史,“雅”在各个时代所呈现出的面貌;二是从横向即静态层面探讨尊“雅”观的哲学基础,探讨词论中“雅”之风格要求和创作特点以及“雅”与相关的诸范畴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共分七个部分进行论述。导言部分主要综述词论之“雅”的研究情况并说明本选题的由来,阐述研究中国古典词论尊“雅”观的逻辑起点,并阐明本文研究的方法和思路。第一章主要探讨尊“雅”观的形成和嬗变。中国古典词论尊“雅”观萌芽于唐五代时期,是尚文雅的社会文化思想和“清雅”的审美趣尚的产物,受到过儒家思想明显的影响。宋代是古典词论尊“雅”观树立和发展的时期,在内敛的士风的刺激下,词论尊“雅”观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意识,词体在创作上完成了由“空中语”到“心中事”的转变。“雅”之内涵逐渐丰富,出现本色之雅论和诗化之雅论这样两种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尊“雅”观。在“清”与“浑”的此消彼长中,“清空”成为得“雅”之旨的典范,受到推崇并得以发展。此一时期,词论尊“雅”观的思想基础以儒家思想为主,道释为辅。元明时期,追求真性情,反对礼法的束缚和压制,在“宁为大雅罪人”等等思想的影响下,词论中的尊“雅”观逐渐丧失了其主流地位,且为当时正统的审美意识所排斥,词论中的尊“雅”观念在与世风的冲击和磨合中得以延续和凝定,“尚雅而不避俗”成为一时典范。清代是词体的“中兴”时期,尊“雅”观得以开拓和深化。倡雅词论者在方法论与思想内涵等方面对“雅”进行深入而系统的阐释。第二章主要探讨了“雅”这一审美范畴的义界、内涵及其内在矛盾。“雅”在义界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作为词论中的“雅”,历代词论者所提倡的“雅”之内涵则更为具体和深厚。词论中的尊“雅”观涉及三个层面:在词体创作层面要求音协律合,字琢句炼,才高意新,创作者人品高洁;在词体风格论层面,以“雅”为审美要求,强调意高、趣雅;在思想层面上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以道、释为辅。词论之“雅”,以“中”为内在尺度,以“礼”为外在要求,在情、性、志、韵等的变化组合中形成矛盾张力。第三章主要论述古典词论中“雅”的根本思想精神、哲学辩证法。在思想上,词论中“雅”的根本思想精神是儒家的诗教原则、复古与崇正思想等等,而道家的“清”、“无”、自由不拘、超然出尘和佛家的“空”、“圆融无碍”等精神对词论尊“雅”观有很深的影响。在方法上,词论尊“雅”观所体现出的艺术辩证法之“中”,更多地体现为折中兼取的方法和“中和之美”的艺术辩证法。第四章以词论中的主张和典型雅词为例,阐述了“雅”的主要风格特点。辨析了清雅与闲雅,雅正与骚雅,醇雅与儒雅等等及其与一般概念上的“雅”之风格的区别,与同时期相关美学范畴的联系与区别,最后论及词论尊“雅”观中的风格要求和创作实践之间的关系。第五章主要探讨词论尊“雅”观的意义。词论尊“雅”观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与指导实践的意义。其理论价值主要表现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树立了雅词的典范。在对实践的指导方面,词体的内容得到扩大,词境、词品得以提升,词体在认同规范的同时,实现了自我地位的提升。词论尊“雅”观对诗学具有丰富和深化的作用,对其他文体也有很大的影响。结语部分主要是对词论尊“雅”观的形成与嬗变、内涵及生成、思想与方法、风格、意义等诸方面加以总结。总起来看,词论尊“雅”观借助于传统文化和诗学话语来建构词学批评体系,其对词学理论史的建构、丰富和深化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于广杰[7](2013)在《苏轼文人集团研究 ——以诗词书画为中心》文中指出苏轼文人集团形成于北宋古文运动的发展期,与宋学向文学领域的拓展同步。这一文人集团在学术、文学、文化上继承了范仲淹、欧阳修等人倡导的庆历新政和新文化运动,是庆历学术在北宋中后期的传承者。他们不同于关、陕、廉、洛的儒家正统学术,也不同于南方新经济影响下兴起的荆公新学。而是流淌着先秦士人与汉、魏、南朝文士血脉的一群新的文人士大夫。他们因为宋代的右文政策,在政治上有了相当的话语权;在学术上秉承士人的独立思考精神,以开放的姿态和博采的胸怀关注着社会民生,形成他们独立的学术;在文学上,他们继续推进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于古文的题材、体制、艺术表现诸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尤其继欧阳修之后,进一步完善确立了与宋学“道统”并立的“文统”,从更高的层次上提升了文学的文化地位和社会价值。并使之成为宋学发展洪流中的一支汪洋巨川。“以文为诗”在北宋的文化背景下,经欧阳修、苏轼文人集团诗文革新运动的推动,成为宋代文人诗歌创作的主导形式。并由此完成了自中唐韩愈以来的“诗格”之变,形成独具特色的“宋诗体”。“以文为诗”的新变与此时经学、词、书画等领域的变化异体同质,都是北宋思想文化革新的产物。随着社会政治的变迁,中唐前后开始的文化转型,在北宋的政治体制和文化政策培育下发展壮大起来。文人士大夫的人格精神、观念意识、学术思想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北宋士人的新文化理念,施于经学则是儒学复兴运动,开启疑经复古,舍传注而独抒己意的宋学新风,至元佑时期形成“元佑新经义”。施于文,自宋初柳开始,接续中唐韩、柳的古文运动,创意造言,形成平易简洁的新文风。施于诗则打破自《诗经》以来“以诗为诗”的诗歌传统,代之“以文为诗”。施于词则是打破词的乐体本质与“花间宗风”,“以诗为词”,成曲子中缚不住的文人士大夫之词。于书画则是打破晋唐以来“尚法”的书画之风和依附政治教化的“画教”、“书教”,“以诗为画”,成“士人书画”一体。

孙艳红[8](2012)在《宋词的女性化特征演变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的研究是以时间为线索,以宋代每位代表性词人为着眼点,通过对其相关文本的考证和量化统计,具体分析其词作中的女性题材、女性化的情感表达、女性化的意象和语言等,追溯出宋词的女性化特征发展演变过程。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构成。绪论:主要阐述宋词的女性化特征之内涵、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框架等问题。正文:宋初词承唐而下,以艳科的手法去表现士大夫情怀,以感伤的女性情怀观照万物。其词即不失词之本色,又有一种绵邈含蓄的抒情特征,实现了五代词人向宋代词人的转化与过渡。柳永词的总体风貌是艳科俗词,具有“俗艳深挚”的女性化特征,将市井艳科词推向了极致,使词的本色特征进一步定型化,对后世苏轼、秦观等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晏欧词和张先词应该是北宋中前期士大夫觉醒的产物,实现了由应制、应歌向士大夫之间应社的转型。晏欧是“雅笔写柔情”,从不同层面承袭了花间余续。欧阳修又受柳永俗词的影响,为后来的少游、易安甚至陆游在表现女性内心隐曲世界方面的词创作奠定了基础。张先在词的创作中改温韦之艳丽变为清丽婉约,其词开启了伶工之词向士大夫词的转变。张先词超越柳永词“俗”的特质并走向雅化,从而孕育了东坡的以诗为词之雅词的出现。宋词的女性化特征发生重大变化应该是东坡词的出现,苏轼以诗为词,使词体发生了变化。苏轼虽然以诗为词,扩大了词的题材和表现形式,但词体的音乐属性决定了东坡词必须具有应歌的性质,词本体的柔媚风格也使苏词离不开对女性题材、女性心理的描写,是一种豪放背后“健笔写柔情”的女性化特征。东坡词对当时的苏门四学士和后来的周邦彦、辛弃疾等人填词产生了重大影响。晏几道和秦观因其词而被称为“古之伤心人”,他们的词呈现出“感伤哀婉”的女性化特征。小晏以一种自恋式的女性化倾向写词,充分地保持了词的“当行本色”,对少游词的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少游先学柳词,又受东坡词启示,“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以自哀式的女性化倾向,承担了词向词本体的女性化特征回归的使命,为美成词的凄婉的女性化风格的形成导夫先路。黄庭坚和贺铸在词学传统做法和苏轼雅化革新双重冲击之下,都创作大量艳情俗词。山谷受到柳永市井俚俗词的影响创作了大量俗艳词,这是黄庭坚对词本体“别是一家”柔婉绮丽俗艳特质的继承,可以看作是后世金元曲子词的滥觞;而受东坡“以诗为词”创作方法的影响创作的雅词,扩大了词的表现力。综合来看,山谷词或俗或雅,以俗为雅,对词本体的女性化特征是一种继承与发扬。贺铸词受晚唐艳情诗和花间词的影响,大部分词作符合传统审美风貌,情思绵渺,妖冶幽艳,近乎当行本色。到了周邦彦,词体再度为之一变。美成词则可以看作是一种末世悲凉意绪下的凄艳之美,既有法度精神,又有严于韵律的和谐。但这不意味着美成词偏离了词本体女性化特征的要求,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化特征的反映形式有所变化罢了。美成是把自己的末世情怀,感伤故事融入到对女性的审美观照,表现出“雅艳凄婉”的女性化特征,成为维系南北宋词脉的重要纽带。词至易安,其女性身份,及其写作对象和性别视角,无疑使词的女性化特征表现得更为酣畅淋漓。易安直承美成的是艺术化地使事用典,还经常以平常白话语填词,多少又杂有着柳词的特色,但又明显略胜柳词一筹。易安词真正做到了化俗为雅,表现出女性独有“真纯自然”的女性化特征。稼轩词以豪放着称,似乎偏离了词本体的女性化特征,但稼轩词中大量景物的选取、典故的运用形成了词的幽深隐约之美,加之女性题材与女性语言的使用,生动地描绘出人类心灵的另一层面,是豪放刚健与阴柔如水相结合的词体特征,具有深邈婉曲的艺术魅力。姜夔词又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其恋情词,不仅情感专注,更秉持中和之道,意象清空,措辞骚雅,而不落词之冶艳俗套,开骚雅情词一路,即便是咏物之词,白石亦有香草美人骚雅之风,使其词具有“骚雅冷艳”之致,呈现出一种别样的女性化特征。白石词继承了晏几道、秦观、周邦彦追求骚雅的创作思路,并对吴文英产生积极的影响。吴文英词是唐宋词体发展到尾声时代的一次整合,可以看作是唐宋词的最后辉煌。梦窗词并不是简单的对南宋词的收束,同时他也包涵了北宋的词风,甚至于涵纳了晚唐五代之神韵。梦窗词以一种女性的敏感思维来感伤国事,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女性化的意味。梦窗词既有柳词风貌,又似少游情怀,是一种“密丽深邃”的女性化特征。结论:总结归纳宋词的女性化特征演变历程。

马里扬[9](2012)在《北宋士大夫词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北宋士大夫词作为研究之对象,立足歌词的文本细读与文学发生背景的还原考证,提出以士大夫词为中心的“盛宋词史”这一概念,就宋词之盛这一文学现象产生的外部历史原因、内在文学动因以及具体之演进历程,展开详细地考证与阐释。士大夫词之内涵,是以王国维《人间词话》(1908)提出的“士大夫之词”为基点,包含有对王灼《碧鸡漫志》(1150)标举苏轼等“士大夫作者”的近千年传承,更携带着晚清常州词派(1822~1911)推尊“学人之词”的深刻影响,最终沉淀为一种深广阔大之词境的指称。词境的生成,包括词人的现实处境与歌词文本时地人事之构成要素,而最为核心、同时也是词境高下深浅的决定性因素,是寄寓于歌词之中的时代精神。北宋士大夫词,是士大夫之“宋型”特质渗透入歌词,形成了作为“词中心史”的“词史”。借助“词史考微”,重新建构出北宋士大夫词的发展历程亦即“盛宋词史”,约分为确立、极盛与衰退三个时期:以欧阳修景佑元年(1031)离开洛阳入汴京作为盛宋词史的起点。经过嘉佑年间(1056~1063)以王安石等士大夫词人对《花间》、南唐词风的离析,至熙宁、元丰之际(1074~1082),苏轼从词学观念、创作方式、体格内容等方面完全改造士大夫词,从而将盛宋词史推至极盛;其中,王安石更为突出地体现出“词运转关”之表征,而东坡词则成为“词学极盛”的典型呈现。进入哲宗元佑年间(1086~1093),士风的分化导致十大夫与歌词间的关系极为尴尬,但同时也催生出明晰自觉之士大夫词学观。哲宗绍圣至徽宗初年(1094~1101)放逐西南的黄庭坚更以疏放自由的创作态势,在歌词之中寄寓深意,散发出北宋士大夫歌词创作的最后一道光彩。词格、词境、词体,作为词学专有之领域,是与士大夫词纵向演进之历史进程相交互的横剖面。北宋士大夫词,是以《花间》词之体格特征为基础;而“词格独立”又渊源于士大夫知识结构中“缘情绮靡”之诗学内在传统。入宋之后,秉承南唐词风的十大夫词人,通过词境中空间以及时间、人事等构成要素的渐次迁移,逐步在歌词文本之中寄寓与传达士大夫的思想与情感。与此同时,伴随“燕乐饮曲”的改造,倚声填词的方式也在士大夫创作中不断变更,最终建构起符合士大大审美情趣并与诗体相对应之歌词“长短句体”。

彭洁明[10](2012)在《明清时期的词曲之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辨体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主题之一。在一种文体兴盛之后,从创作和理论二途对其体进行轨范的确立和疆界的厘定,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同时,辨体也是文学尊体的前提,故而其对文体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词盛于宋,而论者对宋以后词尤其是明词,关注较少,评价较低。明词的衰蔽,除词体盛极难继、时势使然以及文坛风尚浮华、作者不甚用心之外,词家的缺乏专门的词体、曲体观念,以致混淆词曲,也是重要的原因,从某种程度上说,词曲相混甚至延续到清代。本文从明清时期的词曲相混现象出发,从对词集、词谱、论着中词曲相混现象的梳理见出明清人词体观念的缺憾和视某些曲调为词的风习。而词曲相混除了表现在词籍的体制不纯,还表现在词作的“曲化”。前人已关注到词的“曲化”现象,但同时,部分论者将词的“曲化”与词的“类曲”相混淆,本文在分辨二者的同时,对“类曲”论的两种用意和其合理性进行探析,并从词体、曲体的特征出发讨论“曲化”现象。词、曲的区分是必要的,而词、曲作为有亲缘关系的文体,也有承续或相通的因素,故而还可以从破体的角度,考察二者的相通之处。词曲的相混,其根源在音乐失传,使得词从应歌之辞变为案头之词,而自度曲这一本具有极强音乐性的独特体式,其在明清的变异也体现出词体离开音乐之后改变固有特质之“失”和困境中求新之“得”。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论述明清时期的词曲相混现象,以总集、词谱、论着三类为序。总集中的词曲相混,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选家本欲严别词曲,但无意间错录,第二类是选家持有词曲同源的文学观,故而有意模糊二者的界限。词谱以集大成的《钦定词谱》为代表,鉴别其中羼入的曲调,并分析其以词释曲所导致的种种谬误。在论着之中,词曲相混现象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将曲调误认为词调,二是论述似词曲调时莫衷一是。词曲相混现象的错谬所在,是将词与曲之间可能的渊源关系过于扩大,将单向不可逆的渊源关系双向用之。第二章辨析并讨论词之“类曲”与词之“曲化”。所谓“类曲”,是指词偏离了人们熟悉并默认了的一种语体方式,而接近曲的语感,它往往是后人回溯前代文学时,在统观词、曲之后的一种感悟,而非当时曲已经作用于词所致。而“曲化”则指曲体发展成熟之后,词体、曲体互动之时,词接受了曲的影响,呈现出新的风貌。前者与时间性无关,着眼于文体之间的相似性,后者注重时间性,着眼于文体之间的互动。此外,“类曲”论有时有证明词体对曲体的导源和影响的意图。对词之“曲化”,论者一般认为它淆乱词体,不足为训,这主要是从本色论和破体论的“卑不入高”原则出发的,对“曲化”的贬斥,体现出尊体的呼声。第三章关注词曲之间的破体。从体制上来看,曲体有受词体影响之处,如词中有犯它词句法的“犯调”,而曲中亦有“集曲”,后者即受前者影响而产生,并成为曲调产生的重要方式。第二节是破体释例,通过《调笑》词,探析歌舞戏转踏对词的影响。第四章集中研究明清自度曲。词调的产生是多源的,而无论是来自教坊曲、唐宋大曲还是民间歌曲者,其创作和改编者都主要是乐工乐伎、民间歌者,而自度曲,则基本是文人把玩声律、驰骋词心的天地。宋代多作自度曲的词人中,姜夔对后人的影响最大,他为自度曲提供了一种格式化的轨范,且其自度曲词调也成为后人广泛追和、摹拟的对象。降及明清,在与音乐分离的背景下,自度曲时有不知音律和过于率意的弊病,当时人对其也往往颇有微词。而同时,案头化也为自度曲的发展带来了新变化,在词体形式上,他们并未跳出宋代自度曲的范围,如作犯词、新翻曲或率意为长短句;而在内容和创作思路方面,则旁引和新创出一些方法。总的来说,他们进一步取消了自度曲的音乐性,将之作为意度随心的抒情体式,结合某时某地的特殊情境,使自度曲成为以抒情为主的私人化的歌诗。

二、张力的叩求──词本色论之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张力的叩求──词本色论之三(论文提纲范文)

(1)晚清民国巴蜀词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及范围
    二、定位与特质
    三、分期与体量
    四、现状与不足
    五、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晚清民国巴蜀词学观念与词学理论
    第一节 词学观念的传承与创新
        一、推尊词体,诗词同源
        二、谲谏批判功能的抬高与词史意识的强化
        三、寄托理念的认同与性灵思想的外化
    第二节 李调元《雨村词话》之批评实践
        一、渊源浙派,推崇醇雅
        二、强调性灵,求新尚奇
    第三节 姜方锬《蜀词人评传》之词学思想
        一、编选标准及编纂体例
        二、汇编、汇校、汇评之文献价值
        三、强调情境、振衰复兴的词学思想
        四、辨析源流、开辟新领域的词学史意义
    结语
第二章 晚清巴蜀词坛的觉醒(1874-1911)
    第一节 尊经书院与巴蜀词学的重振
    第二节 更洗铅华出深意:论张祥龄词
        一、词集文献梳理
        二、学步姜张,尚雅遵律
        三、转师二晏,哀婉凄艳
        四、推尊文体,以词记史
    第三节 位卑未敢忘忧国:胡延与朱德宝词合论
        一、浓才艳遇谁消得:论胡延词
        二、差近茗柯、瓣香稼轩:论朱德宝词
    第四节 瘴海蛮荒倦游客:论周岸登词
        一、不拘一格与寄托遥深的词学观
        二、故国与愁怨:《蜀雅》之心灵诉求
        三、哀婉与沉雄:《蜀雅》之气格
第三章 民国前中期巴蜀词坛的复兴(1912-1936)
    第一节 锦城词社考论
    第二节 一代遗民之词心与气骨:论赵熙《香宋词》附邓潜
        一、瓣香随园主性灵
        二、遗民情怀与乱世悲歌
        三、清雅松秀与豪宕孤悲
    第三节 不甘与无奈的挣扎:张慎仪与江椿词合论
        一、“我与我周旋,宁做我”:论张慎仪词
        二、“忠恨谁能识”:论江椿词
第四章 民国后期巴蜀词坛的强盛(1937-1949)
    第一节 抗日战争与巴蜀词学的转向
    第二节 重振雅音复本色,遵格尚律述真情:论向迪琮词
        一、续集再版,重现心迹
        二、师法北宋,情格兼重
        三、沉郁深婉,朴茂重大
    第三节 几根铁骨撑天地,冷抱秋心续楚骚:论刘冰研词
        一、刘冰研着作考
        二、刘冰研生平与交游考
        三、民国战乱生态的透视与人民复杂心迹的描摹
        四、附论刘冰研散曲
    结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部分巴蜀作家词学活动行年考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唐宋词在清代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清代顺康雍乾时期词传播与接受的环境及课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流布
    第一节 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书目中的着录
        一、别集
        二、选集
    第二节 宋版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流传
        一、毛扆及毛褒所藏宋刻
        二、钱曾所藏宋刻
        三、季振宜所藏宋刻
        四、徐乾学所藏宋刻
        五、张宗橚所藏宋刻
        六、黄丕烈所藏宋刻
    第三节 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重刻与重抄
        一、唐宋词集丛刻
        (一) 汲古阁所刻唐宋词
        (二) 侯文灿刻《宋十名家词》
        二、宋词别集重刻
        三、唐宋词选集重刻
        (一) 《梅苑》
        (二) 《草堂诗余》
        (三) 《绝妙好词》
        (四) 《乐府补题》
        四、唐宋词集的重抄
        (一) 书坊及私人传抄唐宋词集
        (二) 四库馆臣抄录唐宋词集
    第四节 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校勘
        一、私人藏书家对唐宋词集的校勘——以毛扆和鲍廷博为中心
        二、四库馆臣对唐宋词集的校勘——以《四库全书总目》为中心
        (一) 字句勘误
        (二) 作者考订
        (三) 格律辨析
        (四) 版本考证
    第五节 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评点与笺注
        一、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评点——以《山中白云词》为例
        (一) 艺术手法的点评
        (二) 思想内容的感悟
        二、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笺注——以《绝妙好词笺》为例
        (一) 名物掌故笺释
        (二) 词人生平考证
        (三) 词人词作评价
        (四) 其他词作增补
        (五) 文字内容校勘
    第六节 唐宋词集的传播与顺康雍乾时期词风的演变
        一、《花间集》与明末清初复古之风的赓续
        二、《乐府补题》与顺康雍乾时期咏物词的繁荣
        三、《绝妙好词》与中期浙派的兴盛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编选
    第一节 顺康雍乾时期新编唐宋词选概述
    第二节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词选中的计量及其接受意蕴
        一、基本数据的获取、统计与计算
        二、数据的解读与分析
        (一) 时代及群体的选择
        (二) 重要词人的进退与沉浮
        (三) 词作的审视
    第三节 唐宋词的选编与顺康雍乾时期词坛风会
        一、《见山亭古今词选》:清初崇雅之风的酝酿
        二、《词综》:开启清代学南宋慕骚雅的新时代
        三、《词洁》:南北兼取的接受理念与客观上崇雅的强化
        四、《御选历代诗余》:不主一隅与悉归于正
        五、《晴雪雅词》:示人词法与南宋清雅词风的普及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词话中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词话中的传播——以《词话丛编》为中心
        一、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词话中的传播概述
        二、唐宋词在词话中的传播方式
        (一) 品评与赏析
        (二) 笺注与阐释
        (三) 辨讹与纠谬
        (四) 纪事与述闻
        三、词话传播唐宋词的特点和效应
        (一) 小众化
        (二) 碎片化
        (三) 趣味化
        (四) 深度化
    第二节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词话中的接受——以作法的研习为中心
        一、创作进程的构思
        二、艺术境界的营造
        三、作法类型的归纳
    余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体认与论争
    第一节 顺康雍乾时期对唐宋词人及其作品的体认
    第二节 词体观背景下的唐宋词接受
        一、诗、词之异同
        二、词、曲之异同
    第三节 词史观背景下的唐宋词接受
    第四节 顺康雍乾时期关于唐宋词接受的论争
        一、南北宋之争
        二、正变之论
        三、本色论
        四、雅俗之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从唐宋词接受看顺康雍乾时期词风之演变
    第一节 明末至顺治初期——宗花间、南唐、北宋与清词的小令化、艳情化
    第二节 顺治中期至康熙中期——多元化接受与清词题材及风格的多样化
        一、风云变幻的唐宋词多元接受
        二、多元接受背景下的清初词坛
    第三节 康熙后期至乾隆后期——姜张独尊与清词内容的贫弱及风格的单一
        一、从厉鹗到王昶:对姜张的坚守与新变
        二、姜张词风笼罩下的其他类型唐宋词接受
        三、姜张独尊下的雍、乾词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从追和看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顺康雍乾时期追和唐宋词的形式
        一、和韵
        二、集句
        三、效体
        四、櫽栝
    第二节 追和词的计量及其接受意蕴
        一、顺康雍乾时期追和唐宋词用调排行及分析
        (一) 追和用调数据基本分析
        (二) 追和十大词调
        (三) 追和词调与声情
        (四) 追和词调选用与原作及词坛风尚关系
        二、顺康雍乾时期追和唐宋词人排行及分析
        (一) 追和次数及所属时代分布
        (二) 追和十大词人
        (三) 顺康和雍乾时期追和差异分析
        (四) 稼轩词风在清前期全面回归
        (五) 康熙中期姜张词风全面崛起
        三、顺康雍乾时期追和唐宋词作排行及分析
        (一) 被追和热点作品排行比较
        (二) 被追和热点作品的词调、题材和风格比较
        (三) 顺康时期与雍乾时期被追和热点作品之比较
        (四) 被追和热点作品所属时代比较
    第三节 追和词兴盛的原因及其对顺康雍乾词坛的影响
        一、追和词兴盛原因探究
        二、追和对于顺康雍乾词坛的影响和意义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大事记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3)英美新批评张力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批评张力论的产生背景
    第一节 社会背景
    第二节 文学现状及批评现状
        一、文学现状
        二、批评现状
    第三节 思想渊源
        一、艾略特的“感性脱节”论
        二、瑞恰慈的“包容诗”理论
        三、兰色姆对玄学诗的标举
        四、燕卜逊的“含混”理论
第二章 新批评张力论的理论构成
    第一节 新批评张力论界定
        一、张力与新批评派其他术语的关联
        二、新批评张力论的理论内涵
    第二节 新批评张力论的主要内容
        一、张力论的提出——退特
        二、张力论的扩展——沃伦、奥康纳
        三、张力论的深化——维姆萨特
        四、张力论的实践——布鲁克斯
第三章 新批评张力论的贡献、局限及发展
    第一节 新批评张力论的贡献及局限
        一、新批评张力论的贡献
        二、新批评张力论的局限
    第二节 新批评张力论的发展
        一、新批评张力论在西方的发展
        二、新批评张力论在我国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杨冠卿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杨冠卿及其诗词研究现状
    三、着述及收録情况
第一章 杨冠卿的生平概述
    第一节 杨冠卿的家世
    第二节 杨冠卿生平事蹟
第二章 杨冠卿的交游
    第一节 与上层官宦的交游
        一、龚茂良
        二、赵善悉
        三、郭杲
        四、张诏
        五、其余可考者
    第二节 杨冠卿与文人墨客之交游
        一、张孝祥
        二、辛弃疾
        三、姜夔
        四、李结
        五、赵应之
    第三节 与布衣及方外人士之交游
        一、王彦和
        二、诗僧常不轻
    小结
第三章 杨冠卿的文学思想
    第一节 杨冠卿的诗学思想
        一、以杜爲宗,求诗律之工
        二、诗承渊明,求言外之妙
        三、如珠在盘,出江西之外
    第二节 杨冠卿的词学思想
        一、词体观:音乐与文学并重
        二、词选观:选词标准及动机探析
第四章 杨冠卿诗词的内容
    第一节 江湖游走的羁旅之愁
    第二节 政事民瘼的切实关怀
    第三节 时空交替之中的江山之助
    第四节 交游酬赠之作的知己之求
    第五节 浪漫奇特的游仙之作
第五章 杨冠卿诗词的艺术风貌
    第一节 杨冠卿诗歌的艺术特点
        一、以学爲诗,使事、用典博洽
        二、平淡瘦劲
        三、清幽浅切
    第二节 杨冠卿词的艺术特点
        一、婉丽清雅
        二、雄奇阔达
        三、沉郁悲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布鲁克斯、沃伦《理解诗歌》在中国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现状
    (三)问题的提出
一 《理解诗歌》在中国的研究
    (一)《理解诗歌》中的诗学观
        1.诗歌意义:叙述性元素和主题
        2.诗歌技巧:比喻性语言和语调
        3.诗歌阅读:戏剧性情境和结构
    (二)研究过程中的不足
        1.以偏概全
        2.二元对立
        3.忽视问题
    (三)对研究不足的思考
二 《理解诗歌》在中国的传播
    (一)不同途径下的传播状况
        1.学者交流
        2.着述译介
        3.教材阐释
    (二)传播过程中的局限
        1.对实践的重视不够充分
        2.对方法的总结不够系统
        3.对着述的译介不够完善
    (三)对传播局限的反思
三 《理解诗歌》在中国的运用
    (一)国内文学批评中的运用
        1.在诗歌批评中的运用
        2.在小说批评中的运用
    (二)运用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1.只得其形
        2.术语误用
        3.理念先行
    (三)成功运用的案例及启示
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6)中国古典词论中的尊“雅”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研究综述及选题缘起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方法及思路
第一章 尊“雅”观——形成与嬗变
    第一节 唐五代:尊“雅”观的酝酿和萌芽
    第二节 两宋:尊“雅”观的树立和发展
    第三节 金元明:尊“雅”观的完成、凝定
    第四节 清代:尊“雅”观的开拓和深化
第二章 词论之“雅”——内涵及其生成
    第一节“雅”之义界(广义和狭义)和内涵
    第二节 词论之“雅”的生成
第三章 尊“雅”观——精神与方法
    第一节 以儒为主、释道为辅一尊“雅”观的思想精神
    第二节 尊“雅”观所体现出的方法论
第四章 尊“雅”观——风格表现及其特点
    第一节 清雅与闲雅
    第二节 骚雅与雅正
    第三节 醇雅与儒雅
第五章 词论尊“雅”观的意义
    第一节 尊“雅”观的理论价值
    第二节 词体品位的提升及对词人的认可
    第三节 对诗学的贡献及对其他文体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苏轼文人集团研究 ——以诗词书画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关于苏轼文人集团的界定
    二、 苏轼文人集团研究现状
    三、 选题意义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苏轼文人集团形成及其成员
    第一节 苏轼文人集团的生成背景
        一、 新朝立极与政治改革苏轼文人集团形成的时代
        二、 宋代士风与苏轼文人集团的文化人格的形成
        三、 前辈的文化征舆与文化使命的授受传承
    第二节 苏轼文人集团的成员
        一、 苏轼文人集团成员界定
        二、 苏轼文人集团成员
    第三节 苏轼文人集团的成员构成分析
        一、 苏轼文人集团成员的地域分布
        二、 苏轼文人集团成员的学术背景概观
第二章 苏轼文人集团的形成过程
    第一节 元佑以前蕴育发展时期
    第二节 元佑时期成熟鼎盛时期
    第三节 元佑以后衰落时期
第三章 苏轼文人集团的诗歌创作以以文为诗为中心
    第一节 北宋以文为诗与诗体之变
        一、 以文为诗概念的提出
        二、 以文为诗的内涵
    第二节 苏轼文人集团与元佑诗坛
        一、 元佑诗坛与元佑体
        二、 苏轼文人集团的以文为诗与元佑体的形成
        三、 唱和诗与以文为诗以苏轼文人集团武昌西山唱和诗为中心
    第三节 苏轼文人集团的咏物诗与以文为诗
        一、 苏轼文人集团的咏物诗
        二、 苏轼文人集团的咏石屏诗与以文为诗
第四章 苏轼文人集团的词创作以以诗为词为中心
    第一节 词的士大夫化与以诗为词
        一、 以诗为词是词士大夫化的路径选择
        二、 以诗为词的发展过程
        三、 苏轼文人集团以诗为词的内涵
    第二节 苏轼文人集团以诗为词与词坛的论争
        一、 以诗为词与词坛的雅俗之辨
        二、 以诗为词与词体之辨
    第三节 苏轼文人集团词人的创作与用调
        一、 苏轼文人集团词人构成了北宋词坛第二代创作群体的主干力量
        二、 苏轼文人集团词人的用调情况
    第四节 以诗为词在苏轼文人集团的创作中的表现
        一、 自述词、寓意词与以诗为词
        二、 苏轼文人集团唱和词与以诗为词
        三、 苏轼文人集团的词戏与以诗为词
第五章 苏轼文人集团的绘画创作与文学以以诗为画为中心
    第一节 从以文为诗到以诗为画北宋士人画体的形成
        一、 唐五代以来文人士大夫对书画的染指及其新变
        二、 北宋古文运动对诗文书画综合艺术观念的影响
        三、 欧苏文人集团诗文书画一体的文艺观念与士人画的特征
    第二节 士人画形成的画史和诗史背景
        一、 士人画形成的画史背景以绘画媒介屏风为中心
        二、 士人画形成的诗史背景以写望诗为中心
    第三节 苏轼文人集团画家群体的形成
        一、 士人画创作群体的形成
        二、 苏轼文人集团画家群体成员
    第四节 苏轼文人集团题画诗与以诗为画
        一、 苏轼文人集团题画诗
        二、 苏轼文人集团的题画诗与诗画一律思想
    第五节 两宋题画词与诗词书画的结合
        一、 两宋题画词的数量统计
        二、 两宋题画词的题材
        三、 题画词与诗词书画综合艺术观念
    第六节 以诗为画对宋代画论的影响
        一、 以诗为画对《宣和画谱》的影响
        二、 以诗为画对邓椿《画继》的影响
第六章 苏轼文人集团在南宋、金的群体记忆
    第一节 南宋文人笔记中的苏轼文人集团记忆
        一、 陆游《老学庵笔记》中的苏轼文人集团记忆
        二、 洪迈《容斋随笔》与苏轼文人集团
    第二节 苏轼文人集团对金代文学的影响
        一、 苏学行于北
        二、 苏学北行的过程及其特征
        三、 苏学北行与金代词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8)宋词的女性化特征演变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词的女性化特征的内涵界定
    第二节 宋词女性化特征的成因
        一、 中国人的文化人格所致
        二、 社会环境和宋人的审美心理所致
        三、 词的表达方式所致
    第三节 宋词女性化特征的表现形式
        一、 以女性题材或女性形象为创作主体
        二、 以女性化的情感表达为话语模式
        三、 以女性化的意象和语言为表达方式
    第四节 研究现状、研究框架及研究价值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内容及方法
        三、 研究意义和价值
第二章 雍容绵邈:宋初词的女性化特征
    第一节 宋初词人词作情况
        一、 宋初词人数量统计
        二、 宋初词作数量统计及简要分析
    第二节 “雍容绵邈”女性化特征的文本分析
        一、 相思怨别词:雍容富贵,雅致文丽
        二、 宫廷应制词:典雅巨丽,奢华浮夸
        三、 比兴寄托词:绵邈深婉,含蓄哀伤
    第三节 宋初词的词史意义
第三章 俗艳深挚:柳永词的女性化特征
    第一节 柳永词概说
        一、 关于柳词的评价
        二、 “俗艳深挚”女性化特征的内涵界定
    第二节 “俗艳深挚”的女性化特征成因
        一、 词体发展演变的必然选择
        二、 社会政治历史原因
        三、 个人原因:柳永对情爱人生的选择
    第三节 “俗艳深挚”女性化特征的文本分析
        一、 俗艳词:“俗艳深挚”的最好诠释
        二、 羁旅词:“俗艳深挚”的深层体现
    第四节 柳永词的词史意义
第四章 雅笔柔情:晏欧词的女性化特征
    第一节 晏欧词概说
    第二节 闲雅哀婉:晏殊词的女性化特征
        一、 “闲雅哀婉”女性化特征的成因
        二、 “闲雅哀婉”女性化特征的文本分析
    第三节 率真深婉:欧阳修词的女性化特征
        一、 “率真深婉”女性化特征的成因
        二、 “率真深婉”女性化特征的文本分析
    第四节 晏欧词的词史意义
        一、 欧词对东坡词的启迪
        二、 欧词对少游词的影响
        三、 欧词对易安词的影响
第五章 清丽婉约:张先词的女性化特征
    第一节 张先词概说
    第二节 “清丽婉约”女性化特征的成因
        一、 词本体特征的传承和词坛环境的影响
        二、 为歌女演唱的客观现实
        三、 自身性格和家乡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第三节 “清丽婉约”女性化特征的文本分析
        一、 女性题材词:清丽婉约
        二、 咏物、写景等词:浸染女性柔美风神
    第四节 张先词的词史意义
        一、 张先词对苏轼的影响
        二、 张先词对周邦彦的影响
        三、 张先词对白石词的影响
第六章 健笔柔情:苏轼词的女性化特征
    第一节 苏轼词概说
    第二节 “健笔柔情”的女性化特征成因
        一、 词体发展的必然
        二、 柳永词的影响
        三、 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
    第三节 “健笔柔情”女性化特征的文本分析
        一、 女性题材词:健笔写柔情
        二、 豪放旷达词:女性柔情点染
    第四节 苏轼词的词史意义
第七章 感伤哀婉:晏几道、秦观词的女性化特征
    第一节 晏几道、秦观词概说
    第二节 晏几道词——自恋式的感伤哀婉
        一、 自恋的表象:男女情爱词中的生依死恋
        二、 自恋的本质:酒宴醉梦词中的醉生梦死
    第三节 秦观词——自哀式的女性化特征
        一、 自哀的表象:传统相思怨别的浅愁低唱
        二、 自哀的本质: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的深哀巨痛
    第四节 晏几道、秦观词的渊源及其影响
        一、 晏几道词的渊源
        二、 秦观词的渊源
        三、 晏几道、秦观词的影响
第八章 以俗为雅:黄庭坚词的女性化特征
    第一节 黄庭坚词概说
    第二节 “以俗为雅”女性化特征的文本分析
        一、 闺怨词:铲尽浮词与雅俗共赏
        二、 歌妓词:从俗与化俗为雅
        三、 恋情词:民歌风味与以俗为雅
    第三节 “以俗为雅”女性化特征成因及其词史意义
        一、 黄庭坚词女性化特征的成因
        二、 黄庭坚词的词史意义
第九章 妖冶幽艳:贺铸词的女性化特征
    第一节 贺铸词概说
    第二节 “妖冶幽艳”女性化特征的文本分析
        一、 歌妓词:妖冶
        二、 恋情词:幽艳
        三、 闺怨词:深幽
    第三节 “妖冶幽艳”女性化特征的成因及其词史意义
        一、 贺铸词女性化特征的成因
        二、 贺铸词的词史意义
第十章 雅艳凄婉:周邦彦词的女性化特征
    第一节 周邦彦词概说
    第二节 “雅艳凄婉”的女性化特征成因
        一、 柳永俗艳词的继承与发展
        二、 秦观“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的影响
        三、 大量使事用典
        四、 时代氛围、个性情趣等因素的影响
    第三节 “雅艳凄婉”女性化特征的文本分析
        一、 男女情爱词:缠绵哀怨之雅艳
        二、 羁旅相思词:艳情雅笔之凄婉
        三、 怀古咏物词:深婉蕴藉之清丽
    第四节 周邦彦词的词史意义
第十一章 真纯自然:李清照词的女性化特征
    第一节 李清照词概说
    第二节 “真纯自然”女性化特征的文本分析
        一、 真实少女生活的纯美表达
        二、 真实情爱生活的自然表达
        三、 亲历家国之痛的哀婉表达
    第三节 李清照词的词史意义
        一、 与小晏少游的承继关系
        二、 对东坡词的吸收
        三、 受柳永、黄庭坚和周邦彦的影响
第十二章 阴柔刚健:辛弃疾词的女性化特征
    第一节 辛弃疾词概说
    第二节 “阴柔刚健”女性化特征的文本分析
        一、 闺怨词:哀情缱绻的悲中有骨
        二、 恋情词:寄慨遥深的清柔绵邈
        三、 咏妓词:风流坦荡的绮丽温婉
        四、 杂类词:女性点染的阴柔刚健
    第三节 辛弃疾词的词史意义
第十三章 骚雅冷艳:姜夔词的女性化特征
    第一节 姜夔词概说
    第二节 “骚雅冷艳”女性化特征的成因
        一、 词史发展所致
        二、 社会文化氛围所致
        三、 姜夔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方式所致
    第三节 “骚雅冷艳”女性化特征的文本分析
        一、 恋情词:痴迷不悟的骚雅冷艳
        二、 咏物词:物人合一的幽韵冷香
        三、 淑世词:淑世情怀的含蓄清空
        四、 羁旅词:天涯漂泊的骚情雅怨
    第四节 姜夔词的词史意义
第十四章 密丽幽邃:吴文英词的女性化特征
    第一节 吴文英词概说
    第二节 “密丽幽邃”的女性化特征成因
        一、 词体本身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二、 梦窗的个性修养和平生际遇
        三、 创作主体内容的需要
    第三节 “密丽幽邃”女性化特征的文本分析
        一、 自言体:哀感顽艳,密丽凄迷
        二、 代言体:骚情雅怨,秾艳深幽
    第四节 吴文英词的词史意义
第十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与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北宋士大夫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学术史的回顾:从王灼到王国维
    二 士大夫词的词境特征
    三 士大夫的“宋型特质”
    四 盛宋词史:关于北宋词史分期的反思与重构
    五 词史考微:研究的方案
第一章 溯源:从诗境到词境
    第一节 诗学“内在传统”的确立与演变
        一 “缘情绮靡”:诗体的独立
        二 从“闺房”发端:诗境的构造
        三 诗境的多元拓展:以文人拟乐府诗为例
    第二节 曲子词:“内在传统”的回归
        一 合时地者为境界
        二 作为新诗的歌词:从《玉台》到《花间》
        三 屏内世界:《花间》词境的独特构造
        四 要眇空幻:《花间》词境的典范效应
第二章 “宋型”士大夫词的形成
    第一节 词境的迁移:《花间》词·冯延巳·欧阳修
        一 五代歌词的刊印问题
        二 冯、欧词的互见困境
        三 从“低徊要眇”到“深厚婉转”
    第二节 士大夫词的“宋型特质”
        一 从“吴越”而来:潘阆、钱惟演词中的新因素
        二 由豪放转向沉着:欧阳修词中“历史心理”考微
        三 新、旧士人的揖别:欧阳修“艳词”公案释证
    第三节 政治心态的内转与士大夫新风的分流
        一 《采桑子》词与欧阳修的政治遭际
        二 《朝中措》词与欧阳修“作茧”心态
        三 士风的延续与分流
第三章 熙丰之际的词运转关
    第一节 宋词中的“半山体”
        一 《临川文集》的编撰与歌词异文的成因
        二 雍容奇特:王安石“集句词”疏证
    第二节 词运转关的内在动因
        一 王安石艳情歌词刊落考
        二 “欧王公案”与歌词风会之离析
    第三节 “以诗为词”说的提出及其成因
        一 小诗如词:陈师道词论原貌考
        二 作为熙丰词学“近代”接受的“以诗为词”说
第四章 士大夫词的极盛时代
    第一节 “眉山记忆”:熙丰之际苏轼词风的嬗变
        一 眉山·京城·杭州:苏轼早年与歌词之因缘
        二 “被迫创作”:苏轼始为歌词考
        三 杨绘《醉蓬莱》词与“六客追忆”
        四 从熙宁到元丰:苏轼词风的转变
    第二节 苏轼“清雄”词风的集成意义
        一 时间意识的变动:李煜·柳永·晏殊
        二 空间迁移与时间意识的融汇:苏轼赤壁词释证
        附 山谷手书东坡赤壁词考
    第三节 苏轼与“盛宋词”:一桩词学史公案的重新审视
        一 相对于“盛唐诗”而言的“盛宋词”
        二 “盛宋词”划定的由北而南
        三 熙丰之际:词之“盛宋”的最终界定
        四 “盛宋词”即“士大夫词之盛”
    第四节 元佑:士大夫歌词创作的落潮
        一 道术分裂:北宋士风迁变与歌词创作之关系
        二 破琴的弦音:苏轼元佑歌词释证
第五章 士大夫词史地位的最终确立
    第一节 晏几道自编词集的深隐寄寓
        一 歌词“投赠”事件考辨
        二 《乐府补亡》与“小山词”的流传
        三 “小苹初见”时的政治处境与心态
        四 深隐寄寓与词史地位的重判
    第二节 家学与处境:“后熙丰时代”的词学走向
        一 “南部诸贤”的新型传统
        二 士风转变的夹缝:晏几道与苏轼之关系
        三 政治漩涡中的士大夫歌词
        四 “清壮顿挫”的歌词新风
    第三节 钩深、会理与意深:黄庭坚的词论与词风
        一 政治遭际的触因
        二 钩深与会理:小词的读法
        三 用意深至:山谷词隅证
    附 陈善《扪虱新话》旁证:以山谷词真伪为中心
第六章 典范:从词体到词格
    第一节 诗乐间的转换与融合
        一 从“讴谣”到“乐歌”
        二 “宰割辞调”:诗作用于乐
        三 “均拍”:诗乐的融合
    第二节 长短句体:新型的“曲词”关系
        一 “燕乐饮曲”的兴盛与文人“填曲”
        二 “填词”的因循与“慢拍曲词”
        三 “倚谱”与“寄曲”:填词范式的出现
        附 宋词调《水调歌头》考
    第三节 宋词之唱与体格提升
        一 最贵人声:唱词形式的追溯
        二 士大夫唱词与词格的提升
结论
    一 探本之论:关于词学研究的“本质”问题
    二 哲学的直觉:王国维“境界”说的生成历程
    三 以“词境”为核心的“士大夫之词”
    四 词史:由“内在脉络”推助的综合研究
附 盛宋词史演变历程表
参考文献
后记

(10)明清时期的词曲之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明清时期的词曲相混现象
    第一节 见于总集者
        一、词选中羼入曲
        二、曲选中羼入词
    第二节 见于词谱者——以《钦定词谱》为中心
        一、《钦定词谱》杂录曲调之二端:备体和误收
        二、以词释曲所导致的种种谬误
        三、《词律补遗》对《词律》的悖反和对《钦定词谱》的呼应
    第三节 见于论着或论述性文字者
        一、将曲调误认作词调
        二、对似词曲调的论述
        三、单向与双向
第二章 词之“类曲”与词之“曲化”
    第一节 词之“类曲”
        一“某体类某体”的批评方法与“类曲”、“曲味”、“曲意”
        二、类曲批评的另一层用意:证明词体对曲体的导源和影响
        三、“类曲”批评的合理性——民间词与曲的同源关系
    第二节 词之“曲化”
        一、“词亡”说与词之“曲化”
        二、词、曲之取径与词之“曲化”
        (一) 词体、曲体之法度
        (二) “曲化”词的特征与以曲语为词
        三、词家反对“曲化”的原因
        (一) “本色论”对以他体入本体的排斥
        (二) “破体论”的“以高行卑”与“卑不入高”
第三章 从辨体到破体
    第一节 词之“犯调”与曲之“集曲”
    第二节 破体释例——从《调笑》与转踏的离合看转踏对词的影响
        一、转踏的形制及《调笑》转踏
        二、从正、反两面看《调笑》与转踏的离合
        三、转踏式微之后《调笑》词的发展
第四章 明清自度曲及其价值
    第一节 姜夔的自度曲给后世的垂范
        一、一种自度曲轨范的创立
        二、追和与摹拟
    第二节 明清自度曲的体式特征
        一、命名方式
        (一) 来自于前人文献,截取其中具有典型性的字句为题;
        (二) 来自自度新词中的字句
        (三) 新翻犯曲以数调之名相结合为新名
        (四) 以内容定调名
        二、结构方式
        (一) 对已有的词调进行改造
        (二) 句式相犯,重新组合
        (三) 将原来的平韵词变为仄韵词
        (四) 以所要铺叙的情思为主导来定题、定律、定格式
    第三节 明清自度曲的新变
        一、明清自度曲的困境
        (一) 明人自度曲的不“知音”与率意
        (二) 清人自度曲的案头化
        二、明清自度曲的新特点
        (一) 在有的自度曲中,序、词之间的关系类似于说部和唱部
        (二) 自度曲的创作趋于情境化、私人化
        (三) 自度曲成为承载作者某种情怀的独特抒情诗体
附录一:明清自度曲创调词汇录
附录二:今传本《词林万选》辨伪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张力的叩求──词本色论之三(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清民国巴蜀词坛研究[D]. 丛海霞. 吉林大学, 2020(01)
  • [2]唐宋词在清代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D]. 陶友珍. 苏州大学, 2020(06)
  • [3]英美新批评张力论研究[D]. 徐书可.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杨冠卿诗词研究[D]. 巴壮壮. 广西大学, 2020(07)
  • [5]布鲁克斯、沃伦《理解诗歌》在中国的接受研究[D]. 刘思航. 重庆师范大学, 2017(01)
  • [6]中国古典词论中的尊“雅”观研究[D]. 祝云珠. 云南大学, 2014(11)
  • [7]苏轼文人集团研究 ——以诗词书画为中心[D]. 于广杰. 河北大学, 2013(11)
  • [8]宋词的女性化特征演变史[D]. 孙艳红. 吉林大学, 2012(03)
  • [9]北宋士大夫词研究[D]. 马里扬. 北京大学, 2012(02)
  • [10]明清时期的词曲之辨研究[D]. 彭洁明. 南京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张力的诉求——文字本色论第3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