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团体·画面——如何教授《伏尔加河上的追踪者》

个人·团体·画面——如何教授《伏尔加河上的追踪者》

一、个体·群体·画面——怎样教《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论文文献综述)

常宁[1](2021)在《苏联油画创作模式在新中国的传播与影响(1949-1966年)》文中研究说明

刘钧[2](2021)在《个体灵魂的时代印记 ——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研究》文中提出俄罗斯的肖像艺术在世界画坛具有独树一帜的地位,尤其是到19世纪下半叶更是达到了顶峰阶段。在这一时期俄罗斯民族肖像画派逐渐形成,不仅出现了像克拉姆斯柯依、列宾、苏里科夫和谢洛夫等耳熟能详的肖像画大师,还有一大批优秀的肖像画家也创作出十分精彩的作品,正是当时所有艺术家的合力作用之下,才创造出俄罗斯肖像画领域的辉煌成就。这种艺术现象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是社会进程的必然结果。本文把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艺术的发展与时代进程相结合,从艺术发展规律、文艺思潮和社会背景的深层次角度来解读肖像绘画,并且从被描绘对象的社会身份和阶层属性分别进行研究,主要分为公众知识分子阶层和平民阶层。他们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主角。首先,在俄罗斯肖像艺术传统当中有着英雄人物情结,对为民族历史作出伟大贡献的人群极为崇拜。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社会最为耀眼的群体当属公众知识分子阶层,他们用自己的思想和文艺作品作为武器,改变了陈旧的观念,推动了社会变革,为时代发展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所以当成批量的描绘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肖像作品出现时,正是艺术家顺应了时代的呼唤。这种艺术现象在世界肖像画领域也极为少见,也成为了俄罗斯肖像艺术的独特标志。其次,在19世纪下半叶随着农奴制改革的推进,俄罗斯平民阶层逐渐登上历史舞台,底层的劳动人民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俄罗斯肖像艺术家群体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变化,在创作中开始大量出现描绘农民工人的肖像作品,预示着一个崭新的历史帷幕的拉开。最后,在这一时期的俄罗斯肖像艺术家为自己创作了大量的自画像,这些作品既是个体灵魂的自我审视,也是时代意志的精神投射,充满了动人心弦的艺术魅力。俄罗斯的肖像艺术对近现代中国肖像绘画发展影响深远,直到今天依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其产生环境和发展脉络与中国肖像艺术有着许多相通之处。本文通过对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的深入研究,希望找到其演化发展之规律,为中国肖像艺术的繁荣发展带来一定参考和借鉴的意义。

刘大勇[3](2020)在《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研究(1949-2019)》文中认为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以下简称全国美展),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举国体制下各美术门类佳作汇聚的平台,它是迄今为止持续举办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美术活动之一。70年的风雨历程,全国美展已逐渐发展成为现当代中国美术创作的风向标、晴雨表与加油站。油画作为全国美展的一个重要画种,其发展脉络也同时体现出新中国主流美术形态的变化。对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进行梳理与总结,于中国油画体系建构而言具有特殊意义。基于这样的认识与思考,加之笔者近年来着重从事油画这一艺术门类的研究工作,故而希望能从“中国经验”的角度来探究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内在发展规律及其所具有的独特价值魅力。具体而言,本论文整体结构将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第一章,通过对新中国全国美展发展道路的整体回顾,对全国美展及其油画创作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梳理,并将国家艺术体制、社会文化变迁与油画主题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结合起来进行论析,旨在为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提供总结的历史依据。第二部分为本文的第二、三、四章,结合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创作实践,分别对油画作品的题材选择、形式表现以及审美表达三个方面所呈现出来的艺术活动参与者的思考与独特文化观念进行分析,并结合中西方艺术传统的观念及理论,逐步阐述以全国美展油画作品为主要视阈的“中国经验”的形成动因及理论内涵。第三部分为本文的第五章,通过前文的梳理与阐述所得出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还需要通过比较的视野来凸显其独特性。本章运用中西比较与国内比较两种视野对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进行整体性的审视,在时间、空间和观念价值的多维度比较发现“中国经验”的独特性,并予以辨析和确证。通过比较发现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所反映出的当前美术界的现象,在中国美术创作与生态机制层面发现一些亟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同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办法与实施举措。第四部分为本文的第六章,通过前文对全国美展油画作品“中国经验”详细而具体的论证,进一步阐述全国美展油画作品所具有的多样价值,同时对蕴含在全国美展油画作品当中的“中国经验”的形成与发展寻找到更深层次的文化动因,并对当下中国美术创作和文化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提供一定的可资利用的理论依据及有益经验。综上所述,在国际社会复杂变革的文化语境中,如何明确中国的“文化身份”、弘扬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构建核心价值体系、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向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积极探讨与亟待解决的问题。以视觉艺术形式塑造“中国形象”,传达“中国精神”,成为近些年中国美术界持续思考与实践的方向。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不同文化艺术间的频繁交流与互渗已然是不争的事实。美术创作如何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把握时代精神、坚守民族底色是中国美术发展的前进方向与核心目标。“中国经验”与油画艺术创作以何种方式进行结合并发展,油画作品中的“中国经验”以何种走向在其中形成显性表现,成为未来中国油画艺术个性化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答光明[4](2020)在《蔡亮绘画及其历史语境研究》文中指出蔡亮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油画家的优秀代表之一,作为油画家,蔡亮创作了《延安火炬》、《我要当红军》、《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等经典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作为美术教育家蔡亮以其自身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念影响了国内油画的发展,尤其是在革命历史画创作领域。作为新中国的美术工作者,蔡亮以及同时代艺术家共塑了二十世纪后半期的中国美术视觉系统。在以事件所标记的历史时空来看,这一代画家经历过建国前的战火;接受了社会主义教育;参与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革命的“特殊时期”以及中国的改革开放时期。作为文化的表征,这一代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社会变革;作为“经典图像”的输出者,时代的政治文化塑造了这一代人集体的意识形态与艺术思想,同时,他们以其艺术图像又引导了时代的文化走向。对于蔡亮的个案研究,首先在于其自身不同于同时代画家的独特艺术价值的剥离以及艺术线索的梳理;其次,通过蔡亮的个案研究得以“照见”那个时代的画家群体,以作品的转向追溯社会的文化导向,进而投射出时代的美术史叙事,乃至历史叙事的逻辑,而将作品、作者、时代三者关联下的整体性分析是本文对于蔡亮以及其所处特定时空下的历史语境研究的初衷。本文的章节设置是基于研究对象具体历史时空下的三段划分:中央美术学院时期、陕西时期以及浙江美术学院时期,这三个阶段的研究结构将以艺术社会学“场域”存在铺垫之上的作品分析同时涉及这三个场景先后转换的逻辑连续。第一部分“中央美院时期”的研究主要围绕蔡亮自身艺术语言体系以及创作思想的脉络承袭,同时,对于建国初期中央美院的学术体系组成以及这种存在对于蔡亮自身的影响将作为观察对象所存在的“场”而展开;第二部分重点在于“陕西时期”蔡亮的个人化造型语言以及历史画创作的风格形成研究,这一部分将作为论文重点展开,涉及蔡亮代表作的深入分析。其次,对于陕西美协生态的构成研究作为蔡亮艺术语言及自身存在的具体历史情境,这种关联还涉及到蔡亮对于陕西美术发展的影响;第三部分,“浙江美院时期”重点关注于蔡亮艺术转型的现实因素和时代背景,这其中同样存在着艺术体系的场景转换。这三个章节均以作品本身及变化为线索和切入点,同时关联各时期具体“艺术场”内力量构成与存在,这种平行结构基本构成了文章的主体。此外,对于蔡亮自身或者说蔡亮的艺术成就来说,美术史叙事对其某种程度上的“低估”或者蔡亮不同历史时期所处各自体系构建的现实遭遇同样将在蔡亮所处不同时期具体“场”的研究中加以解释。最后一章将以国家叙事的视角进一步阐释前文所涉及到的蔡亮作品及部分同时代艺术家创作中图像文本和艺术特征的观念存在,这一部分研究构筑艺术家所处时代的权力话语下的历史语境,并将个案的研究归置于一个大的“权力视角”以及“信仰空间”来观察,权力视角下的叙事逻辑以及具体的历史叙事逻辑将是蔡亮以及同时代艺术家所具备的时代特征的基本把握和事实存在,同时这也是以个案照见时代艺术家群体的具体反映。

陈愚[5](2020)在《刘庆邦小说空间叙事研究》文中提出刘庆邦是中国当代短篇小说创作的代表性作家。他的小说创造了乡村与煤矿两大文学空间,通过空间表征它们的文化内涵。本文以空间叙事理论为基点,探讨刘庆邦小说中呈现的空间叙事特性和表现出的文学意义,考察作家写作的小说文本中隐含对空间的理解和文化想象。在刘庆邦的小说中,乡村空间、煤矿空间在刘庆邦小说中成为富有社会、历史、文化等多重意义的文学空间。乡村空间表征了农民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体验以及农村中的权力结构,而作家对风景书写则完成了乡村空间构建的过程。更进一步,风景成为反映豫东平原民风民俗的文学之镜,和使豫东平原获得柏拉图洞穴之喻式启明的文学之灯。相对于乡村空间,刘庆邦所型塑的煤矿空间则以煤矿人的集体记忆为线索成为煤矿人的集体认同的承载物,同时展现了矿工的生存状态和空间中权力运行的轨迹,在构建煤矿空间的过程中,特殊的空间意象成为刘庆邦煤矿书写的主要叙事策略。乡村与煤矿空间两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在对立统一中产生丰富的意义。一方面,乡村与煤矿表征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乡村与城市、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关系,另一方面,人生历程作为联系乡村与煤矿空间的脉系,它在这两大空间中生成故乡与远方的抽象空间,表征着渴望实现人生突围的人在故乡与远方的张力中被撕扯成为精神的流浪者。

赵丽艳[6](2020)在《走出巴颜喀拉 ——李伯安绘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为中国画现代转型奋斗一生的画家、学者不胜枚举,李伯安是世纪末的一个特例,他与新中国同龄,经历了“文革”的时代影响,在改革开放的社会文化语境下,用尽自己毕生心血开辟了一条新的艺术之路,形成了极具个性化的绘画语言。本文以李伯安的绘画艺术作为个案进行研究,将其代表作品巨幅人物长卷《走出巴颜喀拉》为重点研究对象,深入感悟画家的精神世界,通过对李伯安个人性格成因的剖析,分析画家在时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背景下,其水墨人物的绘画语言形成的过程及思想变化;以探究《走出巴颜喀拉》最终形成极其震撼的、独具特点的中国水墨人物作品之成因,进而分析在20世纪中国人物画的现代转型中,李伯安的绘画艺术对画坛的重要影响及启示作用。在20世纪末全球化的语境中,在社会模式激变、巨变的时代,李伯安师法传统、师法西方造型艺术、师法民间艺术、师法自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面貌。李伯安在生命最后的十年里绘制了气势撼人的水墨人物长卷《走出巴颜喀拉》。他的作品在继承传统人物长卷表现手法的基础上,结合画家对传统中国画用线的理解,大胆的融合西方绘画及其他艺术门类的表现语言,以坚实有力的团块体量结构、强烈的黑白冲突及画家独有的意象造型语言,创造出中国历代画史到近世画坛不曾有过的大气雄强、现代感十足的绘画巨作,将中国水墨人物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通过李伯安的生活背景、个人性格、艺术经历、自身素养、插图、连环画作品等方面的研究,分析李伯安绘画独特的艺术语言体系下个性化意象造型等绘画语言转变过程及形成的内因与外因,突出《走出巴颜喀拉》特殊的精神价值。李伯安纯粹的艺术精神值得人们永久怀念与崇敬。从绘画风格学角度出发,通过对其作品藏族题材绘画的图像表意进行转译,研究李伯安作品的章法布局、形式规律、写实技法、造型变化,新笔墨语言等特征,以李伯安不同时期人物画作品为依托,结合相关的文字记载和图像研究,着眼于在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时代背景,剖析艺术家的绘画思想及绘画风格转变的过程以及与时代的关系。梳理李伯安汲取传统绘画营养的内在根基,分析画家融汇西方古典绘画及现代艺术等多种元素和造型理念的开放性视野。得出结论,即李伯安作为现实主义人物画家,实现了中国人物画造型写实的写意化转换,以及在解决长期以来中国人物画中笔墨与造型、中与西的冲突问题所做的努力及成效。以此研究《走出巴颜喀拉》从现实主义到写意精神的转变,探析时代背景下中国画现代转型发展轨迹;站在21世纪的视角分析中国画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得与失,以此探析中国水墨人物画创作规律及未来发展方向。

杨怡[7](2020)在《情境化拼音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学习不可绕开的一环,同时也是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打好拼音的基础对后期识字、阅读等方面学习具有积极的影响。一直以来,拼音教学面临着不少问题,一线教师付出了不懈努力,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然而学生在学习拼音过程中依然显露不少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程对拼音教学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新课标明确要求汉语拼音教学应具有趣味性。当前,全面推广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从儿童视角出发,教材编写充分凸显了情境化、童趣性、生活化的色彩,为情境化的拼音教学提供了凭借。本研究正是从上述背景出发,综合采取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案例分析法,展开了情境化拼音教学的探索,结合情境化教学的理论基础,研究了将其应用于拼音教学的必要性和解决的实际问题,重点提出了情境化拼音教学的策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课堂教学实践,以期针对一部分汉语拼音现状问题取得实质性改善,发挥一定的效用。文章内容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阐述本研究的缘起、综述相关研究,其次明确研究目的及意义、聚焦研究问题,最后确立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界定相关概念、论述相关指导理论,并探讨将情境化教学应用于拼音教学的必要性,为后续研究工作做好铺垫。在研究初期主要通过文献回顾和初步现状调查的方式来获取信息,经前期的文献调研,深入了解情境化教学的理论基础,在前人研究成果和初步的现状调查中获知拼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章分别概述情境化教学的特点、类型与原则,并确定理论依据,最后分别从课标要求、学生心理、学习理论、教师教学、教材特点等几个角度切入,论述了在拼音教学中实施情境化教学的必要性。第二章对小学语文情境化拼音教学现状展开调查。调查对象以小学低段学生为主,调查方法涉及问卷、访谈与课堂观察形式。通过对教师展开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对于教材认识、教法使用与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情况,获悉实际教学中存在的现象与问题;通过对学生展开问卷调查,主要了解学生的基本学情和真实的学习兴趣与倾向。最后对获取的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并整合资料得出调查结论,为接下来的策略构建做好铺垫。第三章提出情境化拼音教学的实施策略。力避提出的教学策略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在前期深入了解相关理论基础和一线实际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情境化拼音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展开探讨。教学实施策略具体分别从教学任务、内容、方法三个层面进行论述,并针对现状调查中发现的部分问题,提出改进教学的策略。第四章选取情境化拼音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并撰写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实践。通过此次课堂教学实践,从中发现教学问题,以此总结反思,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参考。结语部分对本研究聚焦的研究问题作出回答,重申核心观点,并指明研究的不足之处,展望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逐步完善。情境化拼音教学秉承儿童本位理念,切中儿童的基本学情,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与心理需求,本研究通过一系列工作证明得出,情境化拼音教学能有效改善儿童学习汉语拼音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对提升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效果显着,具有推广的价值。

董泉[8](2019)在《苏联时期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月革命之后的1919年,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乌克兰是在苏联的统治之下。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有着苏联的油画传统,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艺术精神。本文运用了文献调查、形式分析、历史研究等方法,旨在研究苏联时期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艺术。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艺术的研究不仅是风格历史的研究,也包含油画本体语言和美学思想的研究。本论文第一章从苏联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艺上的政策入手,梳理了1917年至1991年间,苏联时期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发展的历程。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苏联乌克兰的前卫艺术,30年代至50年代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以及60年代打破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一统局面的艺术变革,出现了传统的回归和装饰的、严肃的等多样性的现实主义风格,70年代至80年代又转向了形式主义、古典主义和照相写实主义等艺术风格。第二章是针对现实主义油画外部因素的研究,他们是保存、培养和创造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的土壤。苏联时期乌克兰的现实主义油画作品大部分都被收藏在乌克兰国家美术博物馆中,这所美术馆是随着苏联成长起来的。在风雨变幻的时代中,它见证了苏联乌克兰油画的历史,也为乌克兰和世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创造这些作品的艺术家,都是经过专业的学习和培养的,而培养苏联乌克兰艺术家的摇篮主要是乌克兰基辅美术学院。这所在1917年十月炮火中成立的美术学院,为整个苏联时期的乌克兰培养了众多的艺术人才,对苏联乌克兰美术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毕业于这所美术学院的乌克兰女性艺术家在苏联时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塔季亚娜·雅勃隆斯卡娅,可以说她的成就书写了苏联乌克兰的半部油画史。第三章是从主题创作的内容上分析苏联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艺术。在时局动荡的20世纪,乌克兰经历了革命、卫国战争和国家社会建设。在这样的时代里,乌克兰的艺术家也从中挖掘出了许多油画创作的主题:社会主义建设、青年、儿童与母爱、风景和静物,以及卫国战争和民族历史的战争等,艺术家从各个角度描绘了苏联乌克兰战争与和平的英雄史诗。其中肖像画更是从心灵深处展现了苏联各个时期、各种职业、各种形象的乌克兰人民。第四章深层次地剖析了苏联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的语言。从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生命》《粮食》这三幅不同特点的作品,分析其创作过程中的素描、色彩手稿和构思。同时探究了苏联画家所使用的颜料、画布、笔、调色油等油画材料,分析了艺术家创作过程中对于材料的运用和技法的表现。总结了苏联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美学思想和特点,在其呈现的客观真实性、典型性、民族性、社会主义、浪漫主义的艺术特点中,阐述了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的民族精神。第五章是对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的人民性与时代性的审视和对现实主义的思考。现实主义油画创作具有强烈的时代性,苏联解体后的90年代,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有了更多的阐释,乌克兰油画也形成了多元化的艺术氛围。“艺术属于人民”的理念在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艺术中贯穿了苏联整个时期。我们重新回望苏联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的同时,也是审视现实主义时代意义,审视我国当年学习的苏联油画,从而反思当前现实主义油画艺术的深层意义。通过研究发现,在苏联时期不管艺术风格如何变化,现实主义始终是主流。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不仅融合了19世纪的现实主义传统,也具备苏联现实主义油画的特点,同时其现实主义油画作品中呈现了独特的乌克兰民族精神。列宁的“艺术属于人民”的理念在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中的体现也贯穿了整个苏联时期。艺术与时代总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无论是批判现实主义或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还是其他的现实主义,都只是艺术创作方法。而艺术创作在于人,不在于用什么样的创作方法。艺术创作是自由的,也是遵循自然的,是个人的,也是人民大众的。不管是什么样的流派,或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艺术如何创作,我们都需要客观地看待事物,真诚地感受生活,从内心出发,创造属于自己也属于时代和民族的生命之美。

韩晴[9](2019)在《上海田子坊及M50创意园文化与景观更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21世纪这个以创意为主导的时代,创意产业在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占据重要地位。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自1999年我国首个创意产业园区——上海四行创意仓库诞生起,其创意产业发展也如火如荼,出现了大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创意产业发展基地。然而,大量创意园区迅速落成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地具有过度商业化、公众参与度不高、景观差等创意园区的通病。这一背景下,研究上海具有代表性的创意产业园区,总结其经验与教训便迫在眉睫。本文拟选取上海创意产业园区中形成较早且发展最为成熟的两个典例——田子坊、M50创意园,对两个园区文化与景观层面开展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及收集分析网络数据的方法,在文化层面上,探究园区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及运营现状;在景观层面上,根据各景观要素(包括节点、建筑、空间、交通、小品、铺装等)对园区景观空间进行综合评价。经研究,除了得出田子坊、M50创意园发展的成功经验外,笔者还发现了园区各自在文化运营、配套设施、区域规划、绿化景观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否顺利解决,关系到两个园区未来能否健康发展。本文一一总结各园区存在的问题,挖掘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尝试提出具有明确针对性的更新策略。具体策略包括:在文化层面上扶持艺术产业、挖掘品牌特色、制定商户准入机制、调整发展路线等;在景观层面上科学规划分区、优化交通流线、增加绿化面积、增强空间识别性、完善配套设施等。本文的研究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可起到抛砖引玉之效,为后续研究提供基本资料,也为今后上海乃至全国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肖龙[10](2019)在《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劳动者主题绘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劳动者形象是新中国美术创作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它是新中国政治意识形态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新中国国家形象的表征。歌颂和塑造劳动者成为新中国艺术家重要的历史使命。本文主要以“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年,下同)主题创作中的劳动者为对象,采用形式分析、图像学、叙事学和艺术社会学等研究方法,研究劳动者绘画创作产生的历史背景、形式构成手法、主题表达和政治功用等,探讨新中国劳动者、劳动模范塑造与主题之间的关系,以及当时塑造劳动者的社会审美观念;最后从劳动者绘画创作追溯了劳动者主题所产生的历史变化,讨论劳动者绘画创作的历史价值和当下意义。本研究所遵循的基本技术路线为:从新中国十七年美术作品中提取出关于劳动者主题的绘画,探讨艺术家表现劳动者作品的一般性创作规律及其绘画作品所蕴含的主题内容、所承载的政治意义,探寻隐藏在作品背后的劳动者形象与主题之间的表达关系。新中国十七年美术中的劳动者主题绘画产生于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即在坚持“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前提下,艺术家依据国民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期盼与想象、在政治意识形态和文艺政策的限制下所展开的革命性叙事,是为新中国巩固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所提供的文化创作工程。因此,它具有区别于新中国其它历史时期的劳动者形象特色的绘画艺术语言。具体研究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描述了新中国十七年美术作品中劳动者形象建构的基本情况,探讨了劳动者主题绘画生产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原因。它是新中国在特定政治和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其作品的艺术语言、构成形式等都服从和服务于新时代内容的需要,同时还受到了政治权力、生产体制以及意识形态的影响,阐述了新中国绘画中的劳动者形象、主题与社会、权力、制度等之间的隐喻关系;其次,将新中国美术作品中的劳动者相关的构图、形式等要素进行分类,即大致可以分为向心式、丛生式、丰碑式、呼应式和点景式等五种基本的构成类型,描述这五种不同的形式构成手法所分别承担的叙事功能和形象展示;再次,探讨了劳动者主题绘画中的现实生活内容,描述劳动者在现实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形式构成手法在表达主题时的具体运用。新中国美术中的劳动者形象在主题如阶级斗争、保家卫国、工农业生产、民族团结和劳动竞赛等各方面均采取了相适应的表达方式,描述了劳动者形象在这些主题绘画中的表现;随后,讨论了塑造劳动者绘画的意识形态问题,分析了主题创作塑造劳动者群体及其代表——劳动模范两个主体的美感修饰与政治功用,展现了新中国艺术家在改造自身思想的同时,也在技法能力、形式表现和主题选择、审美趣味上自觉追求社会主义的审美意识,传达其绘画主题的创作意图;最后,追溯了劳动者绘画在中西方艺术史中的模式系谱,以及它们在当代劳动者绘画创作的多元表现,分析了新中国劳动者绘画的局限性等。通过研究发现,新中国(1949-1966)劳动者主题绘画实际是新中国国家意识形态传播工具的一种具体表现,它以劳动者创作为中心,将阶级意识、国家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观念等通过美术作品的形式向广大的民众传递,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新中国政权,激起全体劳动者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实现党对国家意识形态的掌控和文艺政策的引领。

二、个体·群体·画面——怎样教《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个体·群体·画面——怎样教《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论文提纲范文)

(2)个体灵魂的时代印记 ——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19 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历史溯源
    第一节 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过渡
    第二节 批判现实主义作为时代精神
    第三节 在反叛中寻找真实的巡回展览画派
    第四节 现代主义思潮中的“艺术世界”
    小结
第二章 以知识分子肖像画为例探索绘画中人文精神表达
    第一节 灵魂的救赎——思想家文学家肖像画研究
    第二节 善与美的表达——艺术家肖像画研究
    第三节:真理的探寻——科学家肖像画研究
    第四节:推波助澜——文艺评论家与艺术赞助人肖像画研究
    小结
第三章 以平民肖像画为例探索绘画中民族意识表达
    第一节 苦难与坚强——农民题材肖像画研究
    第二节 坚韧与乐观——工人肖像画研究
    第三节 异域风情——少数民族肖像画研究
    小结
第四章 以艺术家自画像为例探索肖像画技法与艺术语言演变
    第一节 古典到现代——肖像画材料与技法演进
    第二节:单一到多元——肖像画形式语言拓展
    小结
第五章 19 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的特征与意义
    第一节 肖像作为一种个体的社会语言
    第二节 对中国肖像绘画的影响与启示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3)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全国美展的专项研究
        (二)中国油画的分类研究
        (三)中西美术创作理论的专题研究
        (四)“中国经验”的研究
    三、“中国经验”概念厘定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主要创新点
    五、研究难点
第一章 全国美展的历史脉络梳理及油画创作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 1949—1976:“新文艺”的建构
        一、文艺思想的确立与美术体制的初步建立
        二、全国美展模式的初步形成
        三、文艺为政治——单一的创作模式
    第二节 1976—2000:承接与拓进
        一、文艺方针政策的恢复与调整
        二、文化碰撞中的过渡与转换
        三、回归“真实”与“多元化”探索
    第三节 2000—2019:主旋律与多样化并存
        一、全球化危机与国家文艺事业的繁荣
        二、“熔铸中国气派,塑造国家形象”
        三、“主旋律”下的多元发展
第二章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题材选择
    第一节 题材的本土化选择
        一、现实生活题材
        二、“主旋律”题材
        三、风景题材
    第二节 题材选择之维:艺术对时代精神的表达
        一、时代精神与“言志载道”传统的新变
        二、时代精神与社会现实表现的确立
        三、时代精神与题材选择的“中国经验”
第三章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形式表现
    第一节 形式的中国性呈现
        一、转化传统绘画语言
        二、援用民间艺术资源
        三、借用民族文化符号
    第二节 形式创作之维:艺术对兼容并包的体现
        一、兼容并包与艺术语言壁垒的破除
        二、兼容并包与艺术从俗表达的趋势
        三、兼容并包与艺术形式创作的“中国经验”
第四章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审美表达
    第一节 审美的多样化表达
        一、真实性的抒写
        二、隐喻性的修辞
        三、诗意化的追求
    第二节 审美观念之维:艺术对虚实相融的践行
        一、虚实相融与表达对象的情感追求
        二、虚实相融与表达对象的审美感受
        三、虚实相融与审美空间确立的“中国经验”
第五章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中国经验”的比较认识与问题思考
    第一节 中西比较视野下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
        一、题材选择的中西比较
        二、形式表现的中西比较
        三、审美表达的中西比较
    第二节 国内比较视野下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
        一、统一语境下的同质“经验”
        二、域外视野下的融合“经验”
        三、多元背景下的兼容“经验”
    第三节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中国经验”的问题思考
        一、民间创作与官方立场的不同步性
        二、艺术思潮与社会文化的不同步性
        三、艺术表达与审美评价的不同步性
第六章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价值与“中国经验”的启示
    第一节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价值内涵
        一、社会价值
        二、审美价值
        三、文化价值
    第二节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中国经验”的启示
        一、“中国经验”的具体阐释
        二、“中国经验”的共通理念
        三、“中国经验”的文化内核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附录
    第五届至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名单
        第五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1980 年第四期)
        第六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1985 年第二期)
        第七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1989 年第十一期)
        第八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1995 年第二期)
        第九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2000 年第一期)
        第十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2005 年第一期)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2010 年第一期)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2015 年第二期)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2020 年第二期)

(4)蔡亮绘画及其历史语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框架
        (一)、蔡亮造型语言研究
        (二)、创作理念分析
        (三)、历史语境的建构
        (四)、历史叙事的逻辑
    四 研究方法及思路
        (一)、图像学结合风格学分析
        (二)、文化社会学概念对于“场域”的构建
第一章 历史画的前言(1932-1949)
    第一节 “美育”的历史情境
    第二节 西画东渐
    第三节 抗战美术
    第四节 蔡亮绘画蒙学
第二章 学派与体系(1950-1955)
    第一节 学派与体系
    第二节 写实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向
    第三节 建国初期素描教学改革
    第四节 由《人民空军》看“艺术”与“技术”
    第五节 从“天才”谈起
第三章 自我的构建(1955-1981)
    第一节 “年连宣”的现实职能
    第二节 《延安火炬》及“变体”
    第三节 蔡亮素描
    第四节 “特殊时期”时期的陕西美术
    第五节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及草图遗存
第四章 观念和风格的转向(1981-1995)
    第一节 “新时期”的艺术处境
    第二节 “江南”与“西北”的距离
    第三节 再次面对历史
第五章 历史的维度
    第一节 在场与缺席
    第二节 语言的惯习与遮蔽
    第三节 革命美术中的观念
    第四节 艺术与政治的共同历史化
    第五节 国家叙事与历史重构
结论
参考文献
    一,译着
    二,专着
    三,期刊文章
    四,报纸文章
附录1 :蔡亮信件
附录2 :蔡亮手稿
附录3 :“文革”材料
附录4 :蔡亮复查结论
附录5 :蔡亮年表
致谢

(5)刘庆邦小说空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概述
    1.2 国内研究评述
    1.3 研究路径与方法
2 刘庆邦空间叙事的缘起与类型
    2.1 刘庆邦空间叙事的缘起
    2.2 乡村与煤矿:刘庆邦小说空间叙事的类型
3 刘庆邦乡村书写中的空间叙事
    3.1 刘庆邦乡土小说中乡村风景的重新发现
    3.2 风景书写参与乡土空间的构建
4 刘庆邦煤矿书写中的空间叙事
    4.1 记忆:煤矿空间与集体认同
    4.2 空间意象:煤矿书写中的空间叙事策略
5 刘庆邦小说中的空间隐喻
    5.1 乡村与煤矿:社会历史的表征空间
    5.2 故乡与远方:隐喻人生的审美空间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走出巴颜喀拉 ——李伯安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二、 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内容及价值
第一章 《走出巴颜喀拉》的创作语境
    第一节 写实水墨人物长卷《流民图》的影响
    第二节 从写实到宣情的启示——人物组画《矿工图》
    第三节 表现主义人物组画《原爆图》的影响
第二章 李伯安与《走出巴颜喀拉》
    第一节 李伯安的艺术成长背景
        一、 学艺之初
        二、 插图对其创作的影响
    第二节 李伯安的个人性格
        一、 作为普通人的李伯安
        二、 作为画家的李伯安
        (一) 初为画家
        (二) 结缘《走出巴颜喀拉》
    第三节 《走出巴颜喀拉》绘制时间的确定
        一、 关于《走出巴颜喀拉》绘制时间的不同版本
        二、 《走出巴颜喀拉》绘制时间考证
第三章 《走出巴颜喀拉》的图式研究
    第一节《走出巴颜喀拉》组画介绍
        一、 神圣的灵魂诉求
        二、 虔诚的宗教信仰
        (一) 《开光大典》
        (二) 《朝圣》
        (三) 《哈达》
        (四)《玛尼堆》
        三、 丰富的世俗生活
        (一) 《劳作》
        (二) 《歇息》
        (三) 《藏戏》
        (四) 《赛马》
        四、 生命意义的追问
    第二节 对传统长卷结构的借鉴与拓展
        一、 故事画的叙事方法
        二、 人物画长卷结构
        (一) 单景式构图法
        (二) 连续式构图法
        三、 《走出巴颜喀拉》的意象时空
    第三节 《走出巴颜喀拉》的形式构成
        一、 对西方宏大场景人物画的借鉴
        二、 形式美的个性化表现
        (一) “点”、“线”、“面”的形式安排
        (二) 对比与均衡
        (三) 移动的视点
        (四) 节奏的运用
    第四节 连环画场景设计表现语言的运用
        一、 连环画叙事结构的传承与演变
        二、 《走出巴颜喀拉》“摄取”场景的特点
第四章 《走出巴颜喀拉》绘画语言分析
    第一节 李伯安水墨人物的造型基础
        一、 写实水墨人物造型特征
        二、 “太行系列”人物画造型的意象变化
    第二节 《走出巴颜喀拉》的意象造型转化
        一、 头部造型的意象表现
        (一) “重意与尚形”的造型特征
        (二) 眼部的“形”、“神”表达
        (三) 丑拙的意象变化
        二、 躯干、四肢及服饰器物的意象特征
        (一) 躯干、四肢造型的意象转换
        (二) 服饰从方直到浑圆的团块塑造
    第三节 《走出巴颜喀拉》笔墨语言的生成与特征
        一、 李伯安的笔墨源流
        二、 笔墨题材的丰富多元
        三、 《走出巴颜喀拉》的笔墨特征
        (一) “中西融合”的笔墨形态
        (二) 笔墨运用的精神指向
    第四节 《走出巴颜喀拉》用线的审美特质
        一、 寻“形”用线的非传统笔法
        二、 线条的张力
第五章 李伯安绘画思想的形成与艺术价值
    第一节 李伯安绘画的三个转折
        一、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绘画语言探索期(1984-1988)
        二、 “见异,唯知音耳”巨幅长卷的磨砺与洗练(1989-1994)
        (一) 跨艺术门类“取法”
        (二) “藏族题材”的时风影响
        (三) 大气雄强的审美理想与传统用线的溯源
        三、 “墨韵通达天地宽”超越自我的写意境界(1995-1998)
    第二节 《走出巴颜喀拉》的艺术价值
        一、 “崇高”之美
        二、 时代呼唤的力作——《走出巴颜喀拉》的现实意义
        三、 “有容乃大”——对中国人物画现代转型的融合之法
        四、 从写实到写意——李伯安的笔墨与造型观
        五、 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情境化拼音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问题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情境化拼音教学的指导理论与必要性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情境
        二、情境图
        三、情境化拼音教学
    第二节 情境化教学的特点、类型与原则
        一、情境化教学的特点
        二、情境化教学的类型
        三、情境化教学的原则
    第三节 情境化拼音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注重联系旧知的建构主义理论
        二、强调知识情境性的情境学习理论
        三、重视知情统一的人本主义理论
        四、李吉林语文情境教学模式
    第四节 情境化拼音教学的必要性
        一、新课标理念的倡导
        二、拼音知识客观要求
        三、儿童认知心理诉求
        四、学习受情境的制约
        五、教材编写特点启示
        六、教师适应课改需求
第二章 情境化拼音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第一节 情境化拼音教学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设计
        二、调查实施
    第二节 情境化拼音教学的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学生调查结果及分析
        二、家长调查结果及分析
        三、教师调查结果及分析
    第三节 情境化拼音教学的现状调查结论
第三章 情境化拼音教学的实施策略
    第一节 明确拼音教学任务
        一、遵循课标教学定位,实现合理教学
        二、落实课标实施建议,实现科学教学
        三、注重教学情境整合,实现有效教学
        四、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实现趣味教学
    第二节 完善拼音教学内容
        一、拼音与识字圆融:利用汉字帮助学生掌握拼音
        二、知识与能力兼顾: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发展能力
        三、方法与训练结合:方法的习得需要立足于训练
        四、认知与情感统一:促使学生在和谐愉悦中学习
    第三节 优化情境创设方法
        一、依托教材情境图,助力汉语拼音教学
        二、引入游戏化情境,促进学生玩中巩固
        三、借助生活化情境,调动已有生活经验
        四、采取歌诀化形式,加强音与形的联结
        五、巧用形象化手段,突破拼音认知障碍
    第四节 聚焦教学改进策略
        一、紧扣教学目标,设置有效情境
        二、关照儿童本位,实现以人为本
        三、综合教学方法,呈现浓厚情趣
        四、加强理论培训,注重教材研究
        五、增强家校合作,提高推广力度
第四章 情境化拼音教学案例分析与实践反思
    第一节 情境化拼音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学案例展示
        二、教学案例分析
    第二节 情境化拼音教学课堂实践与反思
        一、课堂教学实践
        二、教学实践反思
    第三节 情境化教学在语文教学各领域中的应用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苏联时期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四、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创新点
第一章 苏联时期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的发展历程
    1.1 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1.1.1 20年代的前卫艺术时期
        1.1.2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诞生
        1.1.3 30年代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1.2 战争的伤痕
        1.2.1 40年代的经济复苏
        1.2.2 40年代至50 年代的军事题材
        1.2.3 “解冻”时期
    1.3 现实主义变革与苏联晚期
        1.3.1 严肃与装饰的风格
        1.3.2 传统的回归
        1.3.3 形式主义、古典主义与照相写实主义
第二章 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的土壤
    2.1 民族的收藏——乌克兰国家美术博物馆
        2.1.1 博物馆的历史演变
        2.1.2 苏联时代下的作品收藏
        2.1.3 博物馆藏品中的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
    2.2 艺术家的摇篮——乌克兰基辅美术学院
        2.2.1 美术学院的成立
        2.2.2 苏联体系下的基辅美术学院
        2.2.3 学院的教学与油画藏校作品
    2.3 乌克兰女性画家
        2.3.1 苏联女性
        2.3.2 乌克兰女画家的艺术人生
        2.3.3 女性艺术的力量
第三章 乌克兰现实主义的主题创作
    3.1 社会主义的赞歌
        3.1.1 社会主义建设
        3.1.2 社会主义青年
        3.1.3 母爱与儿童
        3.1.4 风景与静物
    3.2 肖像画
        3.2.1 苏联乌克兰肖像画
        3.2.2 社会主义特色的肖像
        3.2.3 肖像画中的乌克兰女人
        3.2.4 自画像
    3.3 战争的主题
        3.3.1 格列科夫军事画室
        3.3.2 乌克兰画家的战争题材作品
        3.3.3 风景画中的战争之殇
        3.3.4 民族历史的战争——哥萨克
第四章 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的深层语言
    4.1 手稿中的秘密
        4.1.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范本——《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手稿
        4.1.2 前卫的现实主义——《生命》的手稿
        4.1.3 现实主义的经典——《粮食》的手稿
    4.2 现实主义油画的技法
        4.2.1 苏联画家的油画材料
        4.2.2 鲍里斯·约干松的油画技法
        4.2.3 乌克兰现实主义画家的油画技法
    4.3 现实主义油画的美学思想与特点
        4.3.1 乌克兰现实主义的历史演变
        4.3.2 批判现实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美学思想
        4.3.3 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的特点
    4.4 现实主义油画中的民族精神
        4.4.1 乌克兰民族意识的缘起
        4.4.2 民间艺术与现实主义民族性
        4.4.3 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中的民族意识
第五章 现实主义油画的审视与思考
    5.1 苏联解体后的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
        5.1.1 解体后的苏联美术界
        5.1.2 乌克兰新艺术
        5.1.3 90年代的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
    5.2 艺术属于人民
        5.2.1 艺术属于人民的理念
        5.2.2 人民艺术家的头衔与斯大林奖
        5.2.3 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中的人民性
    5.3 时代与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
        5.3.1 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的时代意义
        5.3.2 现实主义的影响
        5.3.3 现实主义的反思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艺术家访谈选录
附录 ——文中涉及的乌克兰艺术家人名俄文对照表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所做的项目
致谢

(9)上海田子坊及M50创意园文化与景观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状况
        1.2.2 国外研究状况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创意
        1.4.2 创意产业
        1.4.3 创意产业园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数据收集与处理
        1.5.3 研究框架
2 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历程
    2.1 国外创意产业园区改造历程
        2.1.1 国外创意产业园区的产生及特点
        2.1.2 国外创意产业园区的改造实践
    2.2 国内创意产业园区改造历程
        2.2.1 我国创意产业园区的产生及特点
        2.2.2 我国创意产业园区的改造实践
    2.3 本章小结
3 上海创意产业园区概述
    3.1 上海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历程
    3.2 上海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特点
        3.2.1 政府推动
        3.2.2 产业集群
        3.2.3 主题鲜明
        3.2.4 辐射效应
        3.2.5 用地紧张
    3.3 上海创意产业园区主要类型
        3.3.1 形成方式
        3.3.2 功能定位
        3.3.3 空间载体
    3.4 本章小结
4 上海田子坊文化更新
    4.1 田子坊历史背景
    4.2 田子坊文化历程
        4.2.1 文化集聚——石库门老街区的再生(1998-2008)
        4.2.2 文化高峰——艺术集聚区声名鹊起(2008-2013)
        4.2.3 文化衰退——资本推动园区商业化(2013-2018)
    4.3 田子坊文化运营现状
    4.4 田子坊文化存在问题
        4.4.1 创意产业受挫
        4.4.2 缺乏品牌特色
        4.4.3 商户良莠不齐
        4.4.4 长期客流超载
    4.5 田子坊文化更新策略
        4.5.1 扶持创意产业
        4.5.2 打造旅游品牌
        4.5.3 制定准入机制
        4.5.4 控制参观人流
    4.6 本章小结
5 上海M50文化更新
    5.1 M50历史背景
    5.2 M50文化历程
        5.2.1 艺术萌芽——游散画家入驻迅速集群(1999-2004)
        5.2.2 艺术集聚——商业画廊与工作室并行(2005-2008)
        5.2.3 艺术成熟——打造园区创意品牌体系(2009-2018)
    5.3 M50文化运营现状
        5.3.1 创意园区品牌化
        5.3.2 推广渠道多元化
        5.3.3 项目内容丰富化
    5.4 M50文化存在问题
        5.4.1 公众距离感强
        5.4.2 艺术群体流失
    5.5 M50文化更新策略
        5.5.1 增加公众互动
        5.5.2 扶持艺术群体
    5.6 本章小结
6 上海田子坊景观更新
    6.1 田子坊景观特色节点
        6.1.1 陈逸飞工作室旧址
        6.1.2 田子坊艺术中心
        6.1.3 五号画家楼
        6.1.4 守白海派艺术中心
        6.1.5 门对门和过街楼
    6.2 田子坊景观设计手法
        6.2.1 建筑形态
        6.2.2 空间格局
        6.2.3 交通流线
        6.2.4 景观小品
        6.2.5 绿化设计
    6.3 田子坊景观存在问题
        6.3.1 缺乏科学区域规划
        6.3.2 高峰时期交通混乱
        6.3.3 绿化及公共空间少
        6.3.4 多处消防安全隐患
    6.4 田子坊景观更新策略
        6.4.1 科学规划内部分区
        6.4.2 优化内外交通流线
        6.4.3 增加绿化及公共空间
        6.4.4 整治消防安全隐患
    6.5 本章小结
7 上海M50景观更新
    7.1 M50景观特色节点
        7.1.1 M50创意园区接待中心(5号楼)
        7.1.2 香格纳画廊(16号楼)
        7.1.3 UNDEF/NE画廊(6号楼)
    7.2 M50景观设计手法
        7.2.1 建筑形态
        7.2.2 空间格局
        7.2.3 功能分布
        7.2.4 交通流线
        7.2.5 景观小品
        7.2.6 场地铺装
        7.2.7 标牌导视系统
    7.3 M50景观存在问题
        7.3.1 景观可识别性不强
        7.3.2 缺乏活力开敞空间
        7.3.3 内外交通可达性差
        7.3.4 绿化面积严重不足
    7.4 M50景观更新策略
        7.4.1 打造特色鲜明景观
        7.4.2 提供趣味开敞空间
        7.4.3 改善内外交通流线
        7.4.4 注重植物景观设计
    7.5 本章小结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A 田子坊各年度入驻商户统计情况
附录B M50各年度举办展览/活动统计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10)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劳动者主题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范围与创新点
    二、主要概念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四、研究方法与框架
第一章 新中国劳动者主题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原因
    1.1 实现社会理想的需要
    1.2 表达国家意识形态的需要
    1.3 受艺术生产的体制所限
    1.4 接受创作方法的指导
    1.5 创作者身份的多元化
    小结
第二章 新中国劳动者绘画的形式应用
    2.1 向心式:突出主要人物
    2.2 丛生式:集群力量的存在
    2.3 丰碑式:理想精神的展示
    2.4 呼应式:构建内部和谐
    2.5 点景式:次要信息的传达
    小结
第三章 新中国劳动者绘画的现实生活内容
    3.1 对阶级斗争主题的表达
    3.2 对保家卫国主题的表达
    3.3 对生产劳动主题的表达
    3.4 对民族团结主题的表达
    3.5 对劳动竞赛主题的表达
    小结
第四章 新中国劳动者绘画的意识形态塑造
    4.1 劳动模范的突出表达
    4.2 劳动群体的意志塑造
    4.3 劳动生活的美感修饰
    4.4 形式美学的政治功用
    小结
第五章 劳动者绘画谱系追溯与当代反思
    5.1 中外美术史中的劳动者绘画
    5.2 当代劳动者绘画的多元表现
    5.3 新中国劳动者绘画的历史局限性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致谢

四、个体·群体·画面——怎样教《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论文参考文献)

  • [1]苏联油画创作模式在新中国的传播与影响(1949-1966年)[D]. 常宁.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个体灵魂的时代印记 ——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研究[D]. 刘钧.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3]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研究(1949-2019)[D]. 刘大勇.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蔡亮绘画及其历史语境研究[D]. 答光明. 西安美术学院, 2020(01)
  • [5]刘庆邦小说空间叙事研究[D]. 陈愚. 中国矿业大学, 2020(11)
  • [6]走出巴颜喀拉 ——李伯安绘画研究[D]. 赵丽艳.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07)
  • [7]情境化拼音教学研究[D]. 杨怡.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8]苏联时期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艺术研究[D]. 董泉. 上海大学, 2019(02)
  • [9]上海田子坊及M50创意园文化与景观更新研究[D]. 韩晴.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10]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劳动者主题绘画研究[D]. 肖龙. 上海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个人·团体·画面——如何教授《伏尔加河上的追踪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