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铁矿石行业展望

世界铁矿石行业展望

一、世界铁矿工业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田甜[1](2017)在《外源硅对土壤吸附磷素特征及有效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磷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在农业生产实践环节中,如何高效率地利用磷素一直备受关注。目前,国内外关于施硅改变土壤磷有效性的研究工作较多,但并未考虑到硅酸盐的碱性和伴随阳离子对反应体系的影响,所以并不能准确判断硅素对土壤磷素活性作用的效果。为此,本试验在消除硅酸钾碱性和钾离子影响的基础上,进行室内模拟试验和生物试验,研究外源硅对土壤及铁氧化物吸附磷特性的影响,探讨施硅条件下土壤磷有效性的变化,结合矿物学与土壤化学的理论,揭示外源硅改变土壤磷的吸附特征及有效性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生产中合理地配合施用硅、磷肥料,提高磷肥利用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供科学依据。得到的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在相同的磷吸附平衡浓度条件下,加硅可降低土壤对磷的吸附量。三种方程(Langmuir方程、Freundlich方程和Temkin方程)对土壤吸附磷的等温试验数据拟合结果均达到显着水平。在Langmuir方程中,随着外源硅施入量的增加,吸附平衡常数(K1)、最大吸附量(Xm)和最大缓冲容量(MBC)均逐渐减少,表明外源硅的施入会使土壤对磷的吸附速率变慢、最大吸附量减少,降低土壤对磷的吸附能力。在Freundlich方程中,随着外源硅施入量的增加,吸附容量(K2)、吸附强度(n)均变小,说明外源硅的施入会导致土壤对磷吸附点位的减少,使土壤对磷的吸附强度减弱。2.在相同的磷吸附平衡浓度条件下,外源硅能抑制针铁矿和水铁矿对磷的吸附。在描述铁氧化物对磷的吸附特征时,三种方程(Langmuir方程、Freundlich方程和Temkin方程)都能对其进行较好的拟合,但其中以Langmuir方程拟合的结果最优。在Langmuir方程中,随着外源硅施入量的增加,K1值减小,MBC降低,Xm基本保持不变,表明外源硅的施入会使铁氧化物对磷的吸附速率变慢、吸附能力减弱,但并为改变铁氧化物的最大吸附量。硅的施入可以使铁氧化物表面吸附的磷酸根基团发生红移,趋于更为不稳定状态。外源硅对铁氧化物吸附磷的影响是土壤吸附磷能力减弱的主要原因之一。3.施硅后,土壤中的H2PO4+离子活度增强,土壤磷位势升高,土壤的供磷强度增强。同时,硅使土壤积累态磷的释放量增加,土壤磷饱和度升高,提高了土壤中磷的移动性与活性。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磷硅配施促进了水稻植株生长,可使株高、生物量有所增加。硅、磷的施用都不同程度提高了两种土壤中水稻植株体内的磷含量。

夏哲[2](2017)在《金属硫族络合物(MCCs)的水基浆料制备及其薄膜太阳能电池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是当前世界的热点问题,开发安全、环保、可持续的可再生能源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引起科学研究与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太阳能电池,利用光伏效应,直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简单环保并且安全可靠。其中,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制作成本低,应用范围广,光电转换效率高,器件工作稳定性好等优势,且可实现柔性器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相比较于真空法,溶液法制备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一定的优势:生产设备简单成本低,有望通过卷对卷的技术实现类似于报纸印刷的高产量;可保证半导体掺杂和大面积生产的组分均匀性;并且原材料的利用率高。基于这些优势与前景,本论文的研究课题聚焦在溶液法制备薄膜太阳能电池。以发展绿色环保、廉价简单工艺制备高效稳定太阳能电池为目标,创新性地用水作为唯一溶剂,发展出制备多种金属硫族络合物(Metal chalcogenide complexes,MCCs)水基浆料的普适方法,并通过旋涂或喷雾热解后烧结的方式制备出高质量的吸光层薄膜,最终制备出性能稳定效率较高的硫族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本论文具体开展了以下工作:(1)创新性地制备出水基金属硫族络合物溶液。利用水作为唯一溶剂,(NH4)2S作为添加剂,发展了大规模制备V2VI3(V=As、Sb,VI=S、Se、Te)无机溶液的普适方法。通过溶液拉曼表征,阐明了 V2VI3(V=As、Sb,VI=S、Se、Te)化合物在溶液中以长链离子Mx(S,Se)Yn-(M=As、Sb)的形式存在。此工作为后续薄膜的制备、新材料的探索以及纳米墨水的合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制备金属硫族化合物薄膜与电池器件。基于Sb基金属硫族络合物溶液,利用喷雾热解法制备出禁带宽度可调的Sb2(S1-x,Sex)3合金薄膜,并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TiO2薄膜形成异质结,制备出光电转换效率为1.43%的薄膜太阳能电池。(3)基于金属硫族络合物溶液探索制备可能有光伏应用的新材料。基于NaSbS2同时具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结构特点,类似于当前高效率热点材料卤化物钙钛矿,探索NaSbS2的性质及其在光伏领域的应用。以金属硫族络合物溶液为基础,首次利用喷雾热解法制得晶粒尺寸大于1 μm的NaSbS2薄膜,并将理论模拟与实验表征相结合,系统性地研究了 NaSbS2的材料、物化及光电性质,初步制备出器件结构为FTO/NaSbS2/CdS/i-ZnO/AZO/Au,器件效率为0.13%的太阳能电池,为类似新材料的制备、研究与探索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4)尝试用金属硫族络合物离子包覆PbS量子点。利用Sb-S金属硫族络合物(Sb-S MCC)溶液中形成的长链离子Sb4S72-的电负性,创新性地使用一步法在水溶液中合成水基PbS量子点,量子点可以稳定分散,证明了 MCCs对纳米粒子的包覆作用并阐明了机理。此工作为下一章制备多元铜锌锡硫纳米墨水奠定了理论与实验基础。(5)利用金属硫族络合物溶液合成白稳定的水基Cu2ZnSnS4纳米墨水,并制备出高效率的Cu2ZnSn(S,Se)4薄膜电池。基于水基MCCs对纳米粒子的包覆作用,首次引入水基Sn-S金属硫族络合物(Sn-SMCC),合成自稳定的水基Cu2ZnSnS4纳米墨水。Sn-S MCC既作为Sn源,又作为CuxS和ZnS纳米粒子的无机配体使其稳定分散在水溶液中,有效减少了杂质元素的引入。然后,深入研究分析了溶剂和杂质去除过程以及成膜机理,制备出高质量的纯相Cu2ZnSnS4薄膜,并进一步探索了后硒化工艺、薄膜掺杂对电池器件的影响,最终制备出光电转换效率为8.48%的Cu2ZnSn(S,Se)4薄膜太阳能电池,初步展现了水基硫族络合物溶液法制备高效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潜力。

吴德祖[3](2017)在《民国《经济建设季刊》(1942-1945)研究》文中认为民国时期由中国经济建设协会主编的《经济建设季刊》,是抗日战争后期民国经济学界较为权威的一份经济研究期刊。这份刊物以季刊的形式,自1942年7月开始创刊,抗战胜利的1945年停刊,共3卷12期,每期内容包括中国经济建设协会会员及面向社会征集的论文、经济资料、西方经济学说介绍、书评、统计资料,以及当时重要的参考文献。以中国经济建设协会会员为主的作者中,既有当时大后方着名的经济学人,也有供职于国民政府经济部、交通部、资源委员会、中央设计局、水利委员会等国民政府的高官要员。刊物办刊宗旨明确,即在抗战期间,为抗战胜利后国家着手建设进行经济思想、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上的准备。本文以《经济建设季刊》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期刊创办的情况及所涉及的内容,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进而以此为出发,梳理民国后期国民政府经济领域的官员和学者的主要思考脉络和政策主张,并对其中具有启发性的观点进行评述。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史料与经济学研究方法相结合,力图全面系统地考察期刊的学术贡献、历史影响和现实启示。论文共分九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角度、研究目的、研究背景、文献综述、基本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从宏观角度梳理和介绍了《经济建设季刊》的基本概况。经济建设协会于1939年4月在香港成立,1941年迁至重庆。协会成立期间,时任协会常任理事的沈怡认为有必要对战后建设问题进行提早准备,而这一想法得到了宋子文及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的支持,《经济建设季刊》在此思考背景下创刊。期刊自1942年7月至1945年中,每季度发行一期,共三卷12期。《经济建设季刊》作者群普遍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超过一半有留学欧美日本的经历;作者在当时中国经济建设各领域具有较高社会地位,或为国民政府行政院、资源委员会、经济部、交通部、水利部等经济部门的要员,或为中央大学、南开大学等知名学府的教授。论文的第三至八章,分别对《经济建设季刊》涉及的各专题、各领域内容进行分析,以期全面展示期刊的学术贡献和经济思想。第三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经济理论问题的探讨,包括对于自由经济、计划经济与统制经济的利弊权衡与选择;国营经济与民营经济的侧重于优劣分析;战争背景下关于国防经济、区域经济等问题的讨论;以及期刊对国外经济建设理论和重要文献的译介情况。第四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交通建设问题的探讨。其中最大篇幅集中于关于铁路建设的讨论,包括对当时中国铁路建设基本情况和弊端的分析,战后铁路建设政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铁路建设中最为关键的资本问题,以及铁路的建设与管理问题。此外,本章还介绍了期刊对航运、公路及驿运建设的讨论,对电信和邮政事业建设的讨论,关于交通器材的制造等问题。第五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农业水利问题的探讨。本章首先介绍了当时学界政界普遍形成的关于加强农业建设并实现国家工业化的总体目标,包括农业建设与工业建设的关系、如何推动农业工业化和土地国有、提出产销合作社的构想等。二是关于土地与人口问题的讨论,包括中国人多地少、负载过重和可耕地缺乏的基本国情。三是关于土地政策和农业政策的讨论。四是关于水利建设的思考与探讨。第六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工业及矿业建设问题的探讨。包括中国工矿业基础薄弱的现状和原因分析,对实现国家工业化目标的追求,以及工业建设中国家政府的重要作用、工业发展中“三民主义”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集权主义的理论辨析、工矿业建设资金的来源与筹措,工矿业建设的产业布局和区域分布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章还对期刊中涉及工矿业各个领域的建设,如水力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钢铁工业、电器工业的建设与规划等内容,进行了梳理分析。第七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对外经济关系的探讨。主要包括外资利用和国际贸易政策两个方面。在外资利用方面,主要涉及经济建设中中国利用外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如何更好地吸引外资从国际资本市场流入中国,对战前国外对华投资的历史、投资领域的分析研究,利用外资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以及吸纳外资的渠道和方式。在国际贸易政策方面,主要涉及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和基本特征,西方国家关于对外贸易的历史经验和理论研究,中国关税与贸易政策,以及促进对外贸易的思考与建议。第八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币制金融问题的探讨。主要涉及国民政府管理金融银行业的演进与发展历史,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建设的建议,国民政府币制和货币建设,战后货币金融问题的国际背景,以及战后法币制度发展的思考与建议。除此外,这一章节还就如何保持货币稳定、关于货币本位问题、建立健全金融体系、战后过渡期货币金融政策等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第九章为论文的结语部分,在前几章的基础上,笔者对《经济建设季刊》的学术贡献、积极影响、现实启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同时也指出了《经济建设季刊》存在的局限和不足,以使读者对于这份刊物有更加全面客观准确的了解。

刘俊平[4](2014)在《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31-1937)》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自清末即开始出现航空事业,但一直到北洋政府时期,空军发展仍十分迟滞。国民政府建政以后也致力于发展空军,1931年到1937年是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黄金”时期。抗战爆发时,国民政府已建有正式的航空工厂和航空学校,并相应改善了一些空军基础设施,空军部队经扩充后也初具规模,不仅为抗战提供了重要的人力与物力支持,也对以后的空军现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是国民政府建设空军的重要分水岭。其时,世界各国早已将国防的方向纷纷从海上转移到空中,以加强空军国防力量。日本在对华侵略态势下,已形成明显的空军优势。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空军轰炸东北锦州,揭开了日机轰炸中国重要城市的历史。四个月后,“一二八”淞沪战役爆发,日机肆虐上海,而中国空军毫无办法。中国人此时才对空中战争有了相当的印象和认识,开始发出“航空救国”的呼声。面对严峻形势,国民政府开始募集航空捐款,并制定空军建设计划与空军对日作战计划。根据既定方针,国民政府主要从空军军备和空军人才两个方面来着手空军建设。在空军军备上,国民政府首要任务是发展航空工业。在资金和技术短缺的情况下,国民政府实行自行建造和中外合资相结合的办厂方式,引进美国、意大利和德国的生产、管理技术,并购置先进生产设备,对已有的航空工厂进行改造,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在当时中国整体工业基础先天不足的条件下,国民政府并不能实现飞机批量生产,而且大多航空工厂只能仿造、修理和装配飞机,因此中国空军使用的飞机主要还是购自海外。“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开始扩建空军基础设施,1934年后机场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不仅追求机场的数量,同时也注重它的实战功能;空军气象和通信设施在抗战前也初步建立。但空军基础设施总体上还是非常薄弱,很多场站设备不健全,地勤指挥和通信能力也存在严重问题。此外,国民政府还积极扩充空军,不仅积极整合地方空军资源,还努力购置飞机装备,空军部队的编制不断扩大。在完成对广东空军的收编后,国民政府的空军力量日趋统一,空军部队初具规模。不过,由于中日空军实力上的巨大差距,国民政府不得不把防空建设作为急务来抓,通过组建地面防空部队,实施防空演习和举办防空展览等方式,来增强防空能力。在空军人才建设上,国民政府十分注重空军的精神和技术教育,主要依托国内空军学校来培养空军人才。1932年成立的中央航空学校是当时中国空军人才的摇篮,它有严格的选拔、考核机制和良好的培养环境。学员分别由美国和意大利顾问团成员来培训、管理,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实施不同的训练,接受空军信念教育和思想控制相结合的精神教育方式。空军学员的训练时间通常是一到两年,其培养成本十分高昂。防空学校是国民政府培养防空人才的一所学校,它组建于1934年,其在师资力量和管理上不如航校,学员的出路也十分困难。此外,国民政府还通过派遣留学生的方式培养航空相关人才,抗战前派往留学的国家主要是美国和意大利,这些留学生归国后在国内航空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总的说来,国民政府空军建设为抗战做出巨大贡献,中国空军在抗日战场上以绝对劣势的兵力歼灭了日本空军的有生力量,振奋了抗日精神。但与此同时,空军在抗战中也暴露出其在战略战术、基础设施、飞行员训练及军制等方面的严重问题,并因此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和损失。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对今天的空军建设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郑子恩,赵婷,袁仕华[5](2012)在《我国钛工业的技术现状及展望》文中认为对我国钛的资源现状及富钛料、钛白粉、海绵钛工业的技术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世界钛工业研究开发的进展情况,指出了我国钛工业需重点解决的技术问题及发展方向。

虞海燕[6](2011)在《我国西北地区钢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西北地区地域辽阔、人口较少,由于历史、环境等因素,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属于欠发达地区。近些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北地区经济取得了较快速发展。我国西北地区的钢铁工业虽然起步晚,但在其经济总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有效利用西北地区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和能源优势,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西北地区钢铁工业的科学发展,是一项十分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本文基于西北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围绕钢铁产业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以西北地区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酒泉钢铁集团公司(简称酒钢)为重点对象开展研究,以期为西北地区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决策咨询依据。全文主要内容如下:(1)在综合评述国内外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现代钢铁工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我国西北地区钢铁产业的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从矿山资源利用、选矿、冶炼以及轧钢等工艺设备情况、生产现状、综合能耗水平、环保和清洁生产水平等方面入手,总结提出了酒钢寻求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和面临的主要挑战。(2)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角度,论证了酒钢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实施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提出通过物质流、能量流、水资源流的减量化和再循环利用,实现资源能源消耗降低、产品档次质量提高、污染物以及碳排放减少、经济效益增加、竞争能力增强,使企业步入“资源效率提高—能耗降低—环境改善—成本降低—竞争能力提高”的良性循环。(3)基于剖析酒钢生产设备、产品、能源、资源等的现状,结合酒钢“十二五”发展战略目标,提出以低成本、高效益、全方位、综合发展的思路来提升酒钢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以酒钢铁前、炼钢、轧钢等主要工序以及关联产业的发展为例,探讨了实施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策略中的若干关键问题,论证了酒钢实施低碳经济的可行性,并对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4)基于西北地区的特点和经济建设发展需求,对酒钢钢材产品的品种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目前产品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酒钢在经历了由棒线材到扁平材、由普碳钢到不锈钢的二次重大产品结构调整后,今后必须由注重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张转移到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的轨道上。逐步形成普碳钢的拳头产品,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扩大不锈钢的品种、产能和产量,是酒钢实施产品结构调整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5)西北地区钢铁工业下一步发展,要贯彻“依靠科技,重视创新,人才为本”的思想;通过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建立科研开发平台,汇聚多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形成鼓励创新的氛围,使酒钢等西北地区钢铁企业的科技工作得到快速发展,为钢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智力支撑。本文完成之时,适逢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即将启动、西部大开发进入新阶段的关键时期,希望本文对西北地区钢铁产业的分析和建议能够为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王飞[7](2010)在《我国钢铁市场分析及STC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本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也使我国钢铁行业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对中国钢铁行业以及STC进行分析其目的在于应用对钢铁产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来指导钢铁产业政策的制定,同时有效地指导企业更好地利用经济规律、开展经营活动。本论文从钢铁的行业分析入手,回顾了中国钢铁业的发展历史和发展概况,并明确指出了中国钢铁行业目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以研究STC的发展战略为中心,试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首先对金融危机给中国钢铁企业带来的危机和机遇进行深度分析,同时结合STC的实际经营现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剖析,旨在研究新的经营模式、拓宽经营思路,帮助STC在金融危机情况下明确目前状况、确定发展目标、采取适当对策确保实现。本文采用调查研究和理论推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SWOT战略分析方法结合目前金融危机给钢铁工业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分析了STC的内部资源能力、所处的环境和利益相关者的特点,比较了STC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设计出STC的发展战略,明确了战略目标和战略对策,并对发展战略的实施提出了一些保障措施和实施建议,特别是针对STC的特点创造性的提出了复合式经营的模式,以有利于STC发展战略的实现。

刘丽[8](2009)在《长期定位施肥对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形态及释放特征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设施蔬菜栽培土壤中磷素积累现象非常普遍,磷素的释放情况将直接影响磷肥的利用率及其作物有效性,甚至可能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本文以长期定位施肥设施(塑料大棚)蔬菜栽培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和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地研究了长期定位施肥对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形态及磷素的释放特征,分析了影响磷素释放的因素,并探讨了可能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设施蔬菜栽培土壤中各形态磷素组分在全磷(TP)中所占的比例顺序为:HCl-P > Residual-P > NaOH-Pi/NaHCO3-Pi> H2O-P >有机磷(NaOH-Po/NaHCO3-Po)。设施土壤H2O-P, NaHCO3-Pi, NaOH-Pi和NaHCO3-Po的含量均与速效磷含量极显着正相关,而NaOH-Po和Residual-P的含量与速效磷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无机磷对速效磷的重要性比有机磷对速效磷的重要性大,NaHCO3-Pi、NaOH-Pi和HCl-P是土壤速效磷的主要来源。设施蔬菜栽培土壤对磷素的等温吸附可以用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来拟合,Freundlich方程的拟合效果最优。2.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的磷素释放动力学可以用Elovich、双常数和抛物线扩散方程很好地描述,其中Elovich方程是最优方程,其次为双常数方程。有机肥和磷素化肥的施用明显增大了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的释磷量和释磷率,增大了Elovich方程的α、DRin、DRf值以及双常数方程的a值,但降低了Elovich方程的β值。3.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的磷素释放量及动力学参数与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CEC、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但与pH值、粘粒含量、活性铁铝含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时,磷素释放量及动力学参数与H2O-P、NaHCO3-Pi、NaHCO3-Po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NaOH-Pi呈显着正相关,而与NaOH-Po和Residual-P呈极显着负相关,与HCl-P负相关但不明显。4.有机酸对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的磷素具有活化作用,但不同种类的有机酸活化土壤磷素的能力不同,柠檬酸的活化能力强于苹果酸。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的释放量和释放率均与有机酸的浓度有关,随有机酸浓度的升高磷素的释放量和释放率增大。有机酸对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的活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区域,第Ⅰ区域活化速率很大、曲线很陡、活化较强烈,第Ⅱ区域活化速率较第一区域有所下降、曲线开始平缓但活化量仍随时间的延长而持续增加,之后还有一个更加慢速的第Ⅲ活化区域。5.在各形态磷素组分中,受有机酸影响最大的是NaOH-Pi,随有机酸浓度的升高NaOH-Pi的释放量增大。在有机酸浓度较高时,设施蔬菜栽培土壤中各形态磷素组分的活化量有如下顺序:NaOH-Pi>HCl-P>NaHCO3-Pi>H2O-P。铁、铝结合态磷是有机酸活化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的有效磷源。6.有机酸对铁氧化物磷素的释放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加入有机酸后铁氧化物表面的磷素迅速释放且伴随着铁氧化物的大量溶解,但随着时间的延长释出的磷素会发生再吸附现象。7.不同种类的有机酸(柠檬酸、苹果酸、丙二酸、草酸、琥珀酸和酒石酸)都能够不同程度地促进铁氧化物磷素的释放,并且它们对水铁矿释磷的作用明显强于针铁矿。随着pH值的降低,有机酸对铁氧化物磷素释放的促进作用增强。溶解作用是有机酸促进铁氧化物磷素释放的主要机制。

李新创[9](2009)在《我国钢铁工业2008年回顾与2009年展望》文中指出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我国钢铁工业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煎熬。上半年钢铁工业快速发展,产量、效益均保持高速增长;下半年钢铁工业产量快速下降,企业和全行业亏损严重。钢铁工业遭受如此严重的冲击,既

李新创[10](2009)在《我国钢铁工业2008年回顾与2009年展望》文中指出2008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我们接连经历了太多历史罕见的重大挑战和考验,南方罕见的冰雪灾害、惨痛的5.12汶川大地震、举世赞誉的北京奥运会、神七让中国人实现遨游太空、百年一遇的世界金融危机……。世界金融危机对国民经济影响深远、对人民

二、世界铁矿工业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铁矿工业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外源硅对土壤吸附磷素特征及有效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土壤中的磷
        1.1.1 磷的概述
        1.1.2 磷的主要存在形态
        1.1.3 磷的迁移转化特征
        1.1.4 磷的吸附模型
    1.2 土壤中的硅
        1.2.1 硅的概述
        1.2.2 硅的形态转化机制
    1.3 土壤中硅磷的交互作用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供试土壤的采集与测定
        2.1.2 铁氧化物的制备与表征
    2.2 吸附试验
    2.3 磷位测定试验
    2.4 土壤磷饱和度试验
    2.5 土壤积累态磷活化试验
    2.6 土壤中磷的有效性试验
        2.6.1 供试土壤
        2.6.2 供试作物
        2.6.3 供试肥料
        2.6.4 盆栽试验设计
    2.7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3.1 外源硅对土壤吸附磷的影响
    3.2 外源硅对铁氧化物吸附磷的影响
        3.2.1 铁氧化物性质的表征
        3.2.2 铁氧化物吸附磷的特征
        3.2.3 铁氧化物表面基团的变化
    3.3 外源硅对土壤磷位的影响
    3.4 外源硅对土壤积累态磷活化作用的影响
    3.5 外源硅对土壤磷饱和度的影响
    3.6 外源硅对施磷土壤水稻苗期的影响
        3.6.1 硅磷对水稻生物量的影响
        3.6.2 硅磷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3.6.3 硅磷对水稻磷含量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2)金属硫族络合物(MCCs)的水基浆料制备及其薄膜太阳能电池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太阳能电池简介
    1.3 主要的几种无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制备方法简介
    1.4 本文选题依据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2 水溶液法制备金属硫族络合物
    2.1 引言
    2.2 研究背景
    2.3 水基金属硫族络合物的制备方法
    2.4 水基金属硫族络合物的溶解机理
    2.5 水溶液法制备金属硫族化合物薄膜
    2.6 本章小结
3 水溶液法制备Sb_2(S,Se)_3薄膜太阳能电池
    3.1 引言
    3.2 Sb_2(S,Se)_3薄膜的制备与优化
    3.3 Sb_2(S,Se)_3薄膜电池的制备
    3.4 Sb_2(S,Se)_3薄膜电池的性能分析与表征
    3.5 本章小结
4 水溶液法制备NaSbS_2薄膜太阳能电池
    4.1 引言
    4.2 研究背景
    4.3 NaSbS_2晶体结构分析
    4.4 NaSbS_2水溶液的制备与表征
    4.5 NaSbS_2薄膜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4.6 NaSbS_2薄膜电池缓冲层的制备
    4.7 NaSbS_2薄膜电池的性能分析与表征
    4.8 本章小结
5 金属硫族络合物原位包覆合成水基PbS量子点
    5.1 引言
    5.2 研究背景
    5.3 水基PbS量子点合成方法及机理
    5.4 水基PbS量子点的表征
    5.5 水基PbS量子点的稳定机理
    5.6 本章小结
6 水溶液法制备Cu_2ZnSn(S,Se)_4薄膜太阳能电池
    6.1 引言
    6.2 研究背景
    6.3 自稳定水基Cu_2ZnSnS_4纳米墨水的制备与表征
    6.4 Cu_2ZnSn(S,Se)_4薄膜的制备与优化
    6.5 Cu_2ZnSn(S,Se)_4薄膜电池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6.6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内容总结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民国《经济建设季刊》(1942-1945)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选题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标、关键问题和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经济建设季刊》基本概况
    第一节 中国经济建设协会的成立及其主要活动
        一、中国经济建设协会的成立
        二、中国经济建设协会的组织架构和人员状况
        三、中国经济建设协会的学术活动、政治活动
    第二节 《经济建设季刊》创办及发行情况
        一、《经济建设季刊》创办过程及刊行宗旨
        二、《经济建设季刊》发行情况及当时影响
    第三节 《经济建设季刊》的编辑、作者队伍
        一、《经济建设季刊》编辑委员会成员及主要作者群体基本情况
        二、《经济建设季刊》编辑、作者情况分析和几点思考
    第四节 《经济建设季刊》栏目设计、文献统计
        一、栏目设计情况
        二、文献统计
第三章 《经济建设季刊》关于经济建设理论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自由经济、计划经济与统制经济的利弊权衡与选择
        一、概念厘定: “自由经济”与“计划经济”、“统制经济”的异同辨析
        二、路径选择: 对国家管制下“计划经济”与“统制经济”的自发认可
        三、借助国家力量实现工业化:落后中国的经济赶超方案
    第二节 国营经济与民营经济侧重的讨论
        一、关于国营事业、民营事业讨论的重要篇章和观点梳理
        二、倾向国营事业的原因和启示意义
    第三节 “三民主义”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集权主义的理论纠结和思考辨析
        一、关于“三民主义的经济制度”
        二、“三民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集权主义经济的辨析
    第四节 《经济建设季刊》对国外经济建设理论和重要文献的引入与评介
        一、对英、美等西方国家经济思想和经济建设情况的评介
        二、对苏联经济思想和经济建设情况的评介
        三、对德国及统制经济思想和发展情况的介绍与研究
        四、对西方战后重建重要文献的译介情况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济建设季刊》关于交通、电信、邮政建设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关于铁路建设的讨论
        一、当时中国铁路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弊端所在
        二、战后铁路政策的主要原则
        三、铁路建设的资本问题
        四、战后铁路的建设与管理等问题
    第二节 关于航运、公路及驿运建设的讨论
        一、对战时航政、航政建设与战后复员的构想
        二、关于公路及驿运建设的讨论和构想
    第三节 、关于电信、邮政事业建设的讨论
        一、关于电信事业的建设与复员
        二、关于邮政事业的建设与复员
    第四节 关于交通器材制造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农业发展与水利建设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关于农业建设的思考与探讨
        一、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 农业建设的重要目标
        二、人多地少: 农业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
        三、土地国有: 关于土地政策的思考
        四、产销合作社: 破解传统乡村治理结构的思考
    第二节 关于水利建设的思考与探讨
        一、水利建设的总体方针
        二、经济视角看水利建设
        三、历史视角看水利建设
        四、水利建设的其他几个问题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工业建设及矿产建设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关于中国工矿业建设的基础和目标
        一、抗战时期中国工业建设的衰弱基础和原因
        二、实现国家工业化——工矿业建设的目标
    第二节 关于中国工矿业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国家、政府在推动工业建设中的作用
        二、关于“国防经济”的讨论
        三、工矿业建设的产业布局和区域分布
        四、工矿业建设资金的来源与筹措
    第三节 关于中国工矿业建设各领域的思考和讨论
        一、关于水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关于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关于钢铁工业的建设与思考
        四、关于电器工业的建设与计划
        五、关于化学工业发展的思考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经济建设季刊》关于经济建设中币制金融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关于银行和金融业建设的探讨
        一、关于金融对经济建设价值的认识
        二、关于金融银行业的管理思想与实践
        三、对金融业支持经济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第二节 国际背景下民国时期币制建设与金融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一、民国时期币制建设的思想与实践
        二、战后货币金融思想产生的国际背景
        三、关于战后法币制度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第三节、关于货币金融与经济建设几个关键问题的讨论
        一、关于保持货币稳定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二、关于货币本位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三、关于建立健全金融系统的思考和建议
        四、关于战后过渡期货币金融政策的思考和建议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对外经济关系的探讨
    第一节 关于外资利用问题的探讨
        一、经济建设中利用外资的必要与可能
        二、如何更好地吸引外资从国际资本市场流入中国
        三、战前国外对华投资的历史、投资领域和利弊影响
        四、关于利用外资应遵循的原则
        五、关于吸纳外资的渠道和方式
    第二节 关于国际贸易政策问题的探讨
        一、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和基本特征
        二、西方国家关于对外贸易的历史经验
        三、关于中国关税与贸易政策的思考
        四、促进对外贸易的要点与建议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语
    一、《经济建设季刊》的学术贡献
    二、《经济建设季刊》的积极影响
    三、《经济建设季刊》的局限性
    四、《经济建设季刊》的现实启示
附录1: 《经济建设季刊》目录
附录2: 中国经济建设协会理事、各组组长基本情况简表
附录3: 《经济建设季刊》作者情况简表
附录4: 《经济建设季刊》刊发文章和作者情况表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后记

(4)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3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特色
    五、研究重点、难点、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背景
    第一节 国民政府空军的创建与初步发展
        一、国民政府空军的建立
        二、国民政府空军建设初露端倪
        三、“九一八”事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之成就
    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后欧美空军的发展
        一、一战后欧美列强日益向空军倾斜的国防体系
        二、20世纪30年代后欧美列强积极扩建空军
        三、欧美空军发展对中国空军建设的影响
    第三节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事航空的强化及其空军势力的扩充
        一、日本的航空事业
        二、空军战备训练
        三、空军教育:飞行学校与空军人员之养成
        四、空军实力扩充
        五、日本空军对华侵略态势
第二章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酝酿与决策
    第一节 国内航空救国运动的兴起
        一、“航空救国”意识的觉醒
        二、各种航空救国组织的建立
        三、举办“航空救国”宣传活动
        四、捐款购机:民众对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响应
    第二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思想基础
        一、孙中山与蒋介石的空军建设思想
        二、“七七”事变前时人对空军建设的认识
    第三节 全国航空会议的召开
    第四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计划与防日计划
        一、空军内部提出对空军的改革与建议
        二、国民政府空军建设计划的出台与演变
        三、国民政府空军对日作战计划
第三章 空军军备建设
    第一节 航空工业的艰难起步
        一、中国发展航空工业的条件分析
        二、先天不足的早期中国航空工业
        三、国民政府自主建厂与中外合资办厂
        四、推进航空工程教育与研究发展
    第二节 空军基础设施的投入与扩建
        一、扩大与改造航空场站
        二、增办其他空军设施
        三、设置航空禁航区域
    第三节 扩充空军部队
        一、整合地方空军
        二、增编作战飞机
        三、抗战爆发时空军部队实力及部署情况
    第四节 空军建设的当务之急:防空建设
        一、防空的紧迫性与防空问题的严重性
        二、组建防空部队,发展“积极防空”
        三、实施防空演习
        四、举办防空展览活动—以1935年武汉防空展览为例
第四章 空军教育与人才建设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空军人才的培养要求
        一、空军学员的准入资格
        二、对空军人员的精神要求与指导思想
        三、对空军人员的技术训练培养要求
    第二节 空军人才的摇篮—中央航空学校
        一、航校的成立
        二、严格学员选拔与考核机制
        三、重视学员的培养
        四、航校的精神教育
        五、航校的人才培养成本与薪阶制度
    第三节 防空学校人才培养概况
        一、防空训练与培训
        二、主要负责人及师资力量
        三、学员的选拔、管理与出路
    第四节 向海外派遣留学生
        一、“九一八”事变前国民政府对空军留学生的规范化管理及派遣尝试
        二、派遣赴意大利留学的学生学习概况
        三、派遣留学生赴其他国家学习概况
第五章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评价与检讨
    第一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对抗战的贡献
        一、中国空军歼灭了日本空军的有生力量,并从战略上牵制了日军
        二、铸就“笕桥精神”,鼓舞抗战士气
        三、为抗战后期争取美国对华空军援助打开窗口
    第二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问题检讨
        一、缺乏正确的空军战略战术
        二、空军基础建设极其薄弱
        三、飞行员缺乏训练导致事故
        四、空军军制不良,航委会人事混乱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我国钛工业的技术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前 言
2 我国钛资源的现状和特点
3 我国钛工业技术现状
    3.1 富钛料工业
    3.2 钛白粉工业
    3.3 金属钛工业
4 世界钛工业的研发进展
    4.1 富钛料生产技术
    4.2 钛白粉生产技术
    4.3 金属钛生产技术
5 对我国钛工业的展望
    5.1 我国钛工业的基本特色
    5.2 主要发展对策
        5.2.1 富钛料生产技术方面
        5.2.2 钛白粉生产技术方面
        5.2.3 金属钛生产技术方面

(6)我国西北地区钢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现代钢铁工业的特点
    1.2 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及现状
        1.2.1 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历程
        1.2.2 世界钢铁工业现状
    1.3 国内钢铁工业发展及现状
        1.3.1 国内钢铁工业发展历程
        1.3.2 国内钢铁工业现状
    1.4 国内钢铁工业存在的问题
    1.5 国内钢铁工业发展趋势
    1.6 我国西北地区钢铁工业概况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西北地区钢铁企业现状分析
    2.1 酒泉钢铁集团公司现状分析
        2.1.1 矿山资源及开采现状
        2.1.2 选矿设备及生产能力
        2.1.3 铁前设备及生产能力
        2.1.4 炼铁设备及生产能力
        2.1.5 炼钢设备及生产能力
        2.1.6 热轧设备及生产能力
        2.1.7 冷轧设备及生产能力
        2.1.8 能耗、环保、资源水平
    2.2 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现状分析
    2.3 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现状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西北地区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3.1 西北地区能源资源禀赋特点
        3.1.1 资源分布总体情况
        3.1.2 铁矿资源分布及特点
    3.2 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3.2.1 煤资源梯度利用
        3.2.2 铁矿资源开发利用
        3.2.3 钢铁冶金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3.3 钢铁生产资源优化配置
        3.3.1 物质流
        3.3.2 能源流
        3.3.3 水资源流
    3.4 小结
第4章 酒钢低成本可持续发展战略
    4.1 低成本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4.2 钢铁主业低成本可持续发展战略
        4.2.1 铁前发展战略
        4.2.2 炼钢发展战略
        4.2.3 轧钢发展战略
    4.3 关联产业整合优化发展战略
        4.3.1 铬、镍、钨、钼资源开发
        4.3.2 伴生铜矿资源开发
        4.3.3 电解铝及铝合金产业发展
    4.4 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4.5 小结
第5章 酒钢钢铁产品结构调整策略
    5.1 产品结构现状分析
        5.1.1 碳钢产品结构
        5.1.2 不锈钢产品结构
    5.2 产品结构调整思路
        5.2.1 指导思想
        5.2.2 产品发展方向
    5.3 产品结构调整内容
        5.3.1 不锈钢产品
        5.3.2 棒线材产品
        5.3.3 板材产品
    5.4 小结
第6章 酒钢科技与人才发展战略
    6.1 科技发展现状分析
        6.1.1 科技工作体系
        6.1.2 科技工作现状
        6.1.3 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
    6.2 科技发展外部环境
        6.2.1 钢铁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6.2.2 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导向
    6.3 科技发展战略
        6.3.1 基本思路
        6.3.2 科技发展目标
        6.3.3 科技发展着力点
    6.4 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6.4.1 人力资源现状
        6.4.2 人力资源开发指导思想
        6.4.3 科技队伍建设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作者简介

(7)我国钢铁市场分析及STC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产业经济学
    2.2 战略管理概述
第三章 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历程
    3.2 钢铁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四章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钢铁产业的影响
    4.1 美国金融危机与中国实体经济的内在关联
    4.2 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钢铁工业造成的负面影响
    4.3 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钢铁工业带来的积极影响
第五章 全球钢铁市场分析
    5.1 国际市场分析
    5.2 国内市场分析
第六章 我国钢铁产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对策
    6.1 积极的财政政策
    6.2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6.3 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6.4 推出螺纹钢和线材期货
    6.5 钢铁企业采取的措施
第七章 STC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策
    7.1 STC 概况
    7.2 STC 优势分析
    7.3 STC 战略类型的调整及实施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长期定位施肥对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形态及释放特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土壤磷素的形态
        1.1.1 土壤磷素
        1.1.2 土壤磷素的形态、分类及其有效性
    1.2 土壤磷素的固定与释放特性
        1.2.1 土壤磷素的固定特性
        1.2.2 土壤磷素的释放特性
        1.2.3 影响土壤磷素固定与释放的因素
    1.3 有机酸对土壤磷素释放的影响
        1.3.1 土壤中有机酸的来源
        1.3.2 土壤中有机酸的浓度
        1.3.3 有机酸对土壤磷素释放的影响
    1.4 铁氧化物对土壤磷素释放的影响
        1.4.1 铁氧化物的种类及生物成因
        1.4.2 铁氧化物的微观结构
        1.4.3 铁氧化物的表面性质
        1.4.4 铁氧化物对土壤磷释放的影响
    1.5 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累积状况及对环境的影响
        1.5.1 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的作用及特征
        1.5.2 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的磷素累积状况
        1.5.3 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累积对环境的影响
    1.6 课题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1.6.1 课题来源
        1.6.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长期定位施肥对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形态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区概况
        2.2.2 供试土壤
        2.2.3 土壤磷素形态的测定
        2.2.4 分析方法
        2.2.5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长期定位施肥对设施蔬菜栽培土壤无机磷的影响
        2.3.2 长期定位施肥对设施蔬菜栽培土壤有机磷和残渣态磷的影响
        2.3.3 长期定位施肥对设施蔬菜栽培土壤TP及TP结构组成的影响
        2.3.4 设施蔬菜栽培土壤不同形态磷组分与速效磷含量的关系
    2.4 小结
第三章 长期定位施肥对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吸附解吸特征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土壤
        3.2.2 土壤磷素的吸附和解吸测定
        3.2.3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长期定位施肥对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吸附特征的影响
        3.3.2 长期定位施肥对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解吸特征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长期定位施肥对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释放特征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土壤
        4.2.2 土壤磷素的释放测定
        4.2.3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长期定位施肥的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释放量与释放时间的关系
        4.3.2 长期定位施肥的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释放率与释放时间的关系
        4.3.3 长期定位施肥的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的释放动力学方程
        4.3.4 长期定位施肥的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的释放动力学参数
        4.3.5 长期定位施肥的设施蔬菜栽培土壤释磷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有机酸对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释放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供试材料
        5.2.2 有机酸对磷素释放影响的测定
        5.2.3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有机酸对不同施肥处理的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释放的影响
        5.3.2 不同有机酸浓度水平对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释放的影响
        5.3.3 有机酸对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释放动力学性质的影响
        5.3.4 有机酸对设施蔬菜栽培土壤各形态磷组分释放的影响
        5.3.5 有机酸促进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释放过程中铁铝的持续释放
    5.4 小结
第六章 有机酸对铁氧化物磷释放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供试铁氧化物的合成及鉴定
        6.2.2 供试有机酸
        6.2.3 铁氧化物的磷等温吸附与解吸测定
        6.2.4 有机酸对铁氧化物磷释放动力学的影响
        6.2.5 不同有机酸对铁氧化物磷释放的影响
        6.2.6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铁氧化物对磷素的吸附解吸特性
        6.3.2 有机酸对铁氧化物磷释放动力学的影响
        6.3.3 不同有机酸对铁氧化物磷释放的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9)我国钢铁工业2008年回顾与2009年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二、2008年钢铁工业回顾
    1. 钢铁产量增长前升后降, 全年钢产量5亿t
    2. 钢铁进出口略有下降, 全年材坯出口6052万t
    3. 国内钢铁市场需求萎缩, 钢材实际消费约4.3亿t
    4. 钢材市场占有率提高, 品种结构不断优化
    5. 钢铁效益增幅下降, 企业亏损面扩大
三、钢铁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产业集中度低, 市场控制力弱
    2. 铁矿资源和海运保障程度低, 应对市场变化能力弱
    3. 产业布局不合理, 行业发展困难
    4. 产能过剩严重, 特别是存在大量落后产能
    5.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部分高附加值品种国产化率低
    6. 钢材市场体系不成熟, 造成市场无序竞争激烈
    7. 产品同质化严重, 产品延伸深加工程度低
四、2009年钢铁工业展望
    1. 宏观经济基本面分析
    2.2009年钢铁生产消费预测分析
    3.2009年钢铁工业发展主要对策

四、世界铁矿工业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外源硅对土壤吸附磷素特征及有效性的影响[D]. 田甜. 沈阳农业大学, 2017(01)
  • [2]金属硫族络合物(MCCs)的水基浆料制备及其薄膜太阳能电池应用[D]. 夏哲. 华中科技大学, 2017(10)
  • [3]民国《经济建设季刊》(1942-1945)研究[D]. 吴德祖. 武汉大学, 2017(06)
  • [4]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31-1937)[D]. 刘俊平. 南京大学, 2014(05)
  • [5]我国钛工业的技术现状及展望[J]. 郑子恩,赵婷,袁仕华.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2012(04)
  • [6]我国西北地区钢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虞海燕. 东北大学, 2011(07)
  • [7]我国钢铁市场分析及STC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对策研究[D]. 王飞. 天津大学, 2010(03)
  • [8]长期定位施肥对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素形态及释放特征的影响研究[D]. 刘丽. 沈阳农业大学, 2009(12)
  • [9]我国钢铁工业2008年回顾与2009年展望[J]. 李新创. 冶金经济与管理, 2009(02)
  • [10]我国钢铁工业2008年回顾与2009年展望[J]. 李新创. 中国钢铁业, 2009(02)

标签:;  ;  ;  ;  ;  

世界铁矿石行业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