钼酸钠和三乙醇胺对45~#钢的缓蚀作用

钼酸钠和三乙醇胺对45~#钢的缓蚀作用

一、钼酸钠和三乙醇胺对45~#钢的缓蚀作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史煜,马俊,徐大川,赵芳,王海锋[1](2021)在《一种通过臭味剂提示泄漏的乙二醇载冷剂》文中研究说明以51%乙二醇水溶液为基础,苯甲酸钠、磷酸氢二钠、苯并三氮唑、三乙醇胺、钼酸钠为复合缓蚀剂,四氢噻吩为泄漏提示剂,通过磷酸调节溶液体系pH值,组成某环境风洞换热系统载冷剂。参考发动机冷却液试验方法,安排正交实验,测定了载冷剂腐蚀性和泡沫倾向。自定了臭味指示能力测定方法,确定了厂房内四氢噻吩用量与察觉时间关系。实验结果显示,该载冷剂对铜、低银铜磷焊料、黄铜、钢、OCr18Ni9不锈钢和铸铝具有优秀的防腐缓蚀性能,泡沫倾向性小,各项指标均优于NB/SH/T0521标准要求,添加的臭味剂能够在厂房内及时有效的提示泄漏。

常欢[2](2020)在《链条钢在热电厂脱硫废水中的缓蚀行为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烟气处理技术的要求逐步提高,燃煤热电厂也在向着超低排放的方向改造。电厂脱硫废水成分复杂,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对废水环境中工作的捞渣机链条及槽体、部件等均会造成极大的腐蚀损耗。为延长脱硫设备捞渣机链条的服役周期、保证脱硫设备长时间稳定运行,本文主要研究了缓蚀剂对热电厂捞渣机及水池用材链条钢和Q235钢在脱硫废水和渣水混合液中缓蚀行为的影响。本文以捞渣机链条钢和Q235钢为试验钢,以脱硫废水和渣水的混合溶液为腐蚀介质,加入不同的缓蚀剂进行实验研究。实验采用实验室内静态浸泡腐蚀方法,通过金相观察、扫描电镜观察、腐蚀失重、电化学阻抗和极化曲线等实验方法研究不同缓蚀剂条件下链条钢和Q235钢在腐蚀介质中的腐蚀规律。浸泡腐蚀实验结果表明,实验进行的周期越长,腐蚀产物越多,腐蚀速率降低。加入四硼酸钠、六次甲基四胺、三乙醇胺均能够减缓腐蚀,提高试验钢的耐腐蚀性。其中以四硼酸钠的缓蚀效果为最佳,腐蚀速率在试验周期内下降了74.02%。在交流阻抗谱测试中,实验钢以四硼酸钠为缓蚀剂,获得了最大的容抗弧和最大的极化电阻(Rp)。极化曲线测试表明,加入四硼酸钠后试验钢具有最高的腐蚀电位和最小的腐蚀电流密度,说明四硼酸钠的加入能够有效地减缓脱硫废水对试验钢的腐蚀。将四硼酸钠和聚氧化乙烯(PEO)进行1:1复配实验,缓蚀剂对试验钢起到了不同程度减缓腐蚀的作用,两种缓蚀剂复合加入时能够协同作用,腐蚀25天后,腐蚀速率相比对照组下降了82.68%,交流阻抗测试中的极化电阻(Rp)相比于对照组增大了8.67倍,复配缓蚀剂优于单独一种缓蚀剂的缓蚀效果。对缓蚀剂用量的实验表明,随着四硼酸钠缓蚀剂浓度的增大,减缓腐蚀的作用也逐渐增加,缓蚀剂用量为15 g/L时,试验钢的腐蚀速率最小。在电化学实验中,缓蚀剂用量为15 g/L时获得了最大的极化电阻(Rp)和最小的腐蚀电流密度,说明试验钢发生腐蚀反应的阻力最大。在四硼酸钠缓蚀剂条件下,链条钢和Q235钢的腐蚀产物均主要为铁的氧化物。在相同的腐蚀实验周期内,链条钢比Q235钢的腐蚀程度更低,说明了链条钢比Q235钢更耐腐蚀。

罗维华[3](2020)在《新能源用镀镍电池壳无铬保护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镀镍电池钢壳是新能源电池的主要载体,但容易出现锈蚀,将影响后续电池的组装及电池组的性能,当前主要采用水性无铬保护剂封孔防锈的方式进行保护,近年来,水性无铬保护剂技术由于其设备简单、操作管理方便已经广泛用于生产,但目前其保护剂存在耐蚀性不足或影响电池壳的电气性能等问题。本研究针对镀镍电池钢壳水性无铬保护剂存在的问题,依据金属腐蚀与防护、胶体化学、电化学等理论,开展了新型水性无铬保护剂的设计、性能检测和表征工作。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采用中性盐雾试验、电化学测试和孔隙率测试等手段,测试了现有保护剂产品的基本性能,结合工厂的现场检验方法,确定了一套可靠、高效、快捷的性能评价方法。基于以上实验确定的评测方法对主成膜物、辅助成膜物等进行筛选,确定了水性保护剂的基本组分。研究发现,主成膜物起主要成膜作用,可以隔绝空气等腐蚀介质,硫醇类物质可以通过吸附作用在镀层表面形成一层疏水保护膜,进一步提高膜层的耐蚀性;MF类缓蚀剂兼具缓释防锈和pH调节作用,与其他组分的极性基团形成协同耐蚀效应;而癸二酸三乙醇胺酯可以改善保护剂体系的膜层外观、水洗性,提升膜层的连续性和均匀性。通过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确定了新型水性保护剂中各组分的最佳组合——以油酸醇胺盐为主要成分,硫醇添加量为1.0%(质量分数,相较于油酸醇胺盐使用量,下同),MF缓蚀剂添加量为1.0%,癸二酸三乙醇胺酯添加量为8.0%。在此基础上根据可充电电池用镀镍壳标准YS-T 877-2013及客户现场评测要求,对研制的新型水性保护剂进行了性能检测,其膜层外观良好、疏水性较好、接触电阻对镀层影响很小、中性盐雾评级为7级、孔隙率仅为1.2个/cm2,性能符合行业标准及客户需求。采用SEM观测膜层的微观形貌,采用EDS和XPS分析膜层的成分——主要为C元素、O元素、S元素和N元素组成,初步探讨了保护剂膜层的成膜和耐蚀机理;该保护剂体系绿色环保,兼具防锈和电气性能,操作方便,伴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应用前景广阔。

侯再坚[4](2017)在《盐酸清洗腐蚀钢片用缓蚀剂的研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用盐酸清洗石油化工产品腐蚀试验中样片表面的腐蚀氧化产物时易产生过度酸洗。以盐酸为清洗剂,乌洛托品、苯并三氮唑、OP-10等化学试剂复配缓蚀剂,清洗残渣燃料油腐蚀试验后钢片表面的腐蚀产物,并用失重法和金相显微镜表征清洗效果。试验表明复配的缓蚀剂缓蚀效果良好,该缓蚀剂可以使盐酸在4 min内有效清除钢片表面的腐蚀产物而不伤害钢片基体,有效提高了腐蚀试验的精密度。

谢婉晨[5](2017)在《含Cl-混凝土模拟液中碳钢腐蚀及环保型缓蚀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关系到建筑结构的寿命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Cl-对钢筋的侵蚀是影响结构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添加缓蚀剂是一种抑制钢筋腐蚀的有效手段,目前常用的高效缓蚀剂多为亚硝酸盐等毒性较大的无机类缓蚀剂,对环境危害较大。因此,开展含Cl-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碳钢腐蚀行为及绿色低毒缓蚀剂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本文采用电化学测试技术、表面分析技术研究了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Cl-对Q235碳钢腐蚀行为的影响,以此作为进一步研究缓蚀剂性能的基础。通过动电位极化、电化学阻抗谱、静态失重等方法比较了四硼酸钠、葡萄糖酸锌、木质素磺酸钠及三乙醇胺四种缓蚀剂对碳钢腐蚀的抑制能力;针对缓蚀性能较好、具有较大发展前景的木质素磺酸钠,进一步研究其在碳钢表面的吸附与缓蚀机理。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碳钢在含Cl-混凝土模拟孔隙液中的钝化行为受到抑制,随着Cl-浓度的增加,钝化过程受抑制的程度及钝化膜的破坏程度增加,发生点蚀的临界Cl-浓度为0.04 mol/L。(2)四种缓蚀剂对碳钢在含氯混凝土模拟孔隙液中的腐蚀均具有一定的缓蚀作用,按照缓蚀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木质素磺酸钠>葡萄糖酸锌>四硼酸钠>三乙醇胺。(3)木质素磺酸钠是在钢筋混凝土体系中具有很好缓蚀效果的绿色缓蚀剂,添加0.0015 mol/L木质素磺酸钠,碳钢耐点蚀的最高Cl-浓度可达0.2 mol/L;在含0.08 mol/L Cl-的混凝土模拟液中其缓蚀率为95.8%。(4)木质素磺酸钠属于吸附型缓蚀剂,其在碳钢表面吸附过程基本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木质素磺酸钠在碳钢表面的吸附是自发进行的以化学吸附为主的混合吸附,吸附过程属于放热过程。吸附过程主要的热力学参数值:△Gm为-36.4 kJ/mol,△Hm为-45.2 kJ/mol,△Sm为-21.78 J/mol。木质素磺酸钠分子在碳钢表面具有多吸附中心,既有化学吸附,也有物理吸附,分子内的协同效应使木质素磺酸钠具有较好的缓蚀效果。(5)硅酸钠可提高木质素磺酸钠对碳钢的缓蚀性能,硅酸钠形成的沉淀膜加速了木质素磺酸钠的成膜,使表面膜层更致密,覆盖性更强。在含0.08 mol/L Cl-的混凝土模拟液中添加0.0005 mol/L木质素磺酸钠与0.0005 mol/L硅酸钠,缓蚀率可达98.8%。

王咚[6](2017)在《通用气相防锈薄膜的制备及其缓蚀机理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针对金属在大气中的腐蚀,制备通用型气相防锈薄膜,并研究气相缓蚀剂在液膜下对金属的缓蚀机理。首先采用电化学工作站(Tafel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仪(EIS)进行电化学试验,对气相缓蚀剂进行复配并研究其在NaCl溶液中对Q235钢和黄铜的缓蚀效率,得到最佳配方的气相缓蚀剂。其次将气相缓蚀剂的最佳配方用涂覆法制成气相防锈薄膜,在模拟高温高湿环境的恒温恒湿箱内进行湿热试验,计算出其缓蚀率。表征金属电极表面,研究气相缓蚀剂的缓蚀机理,以及温度和Cl-浓度对气相缓蚀剂的影响。电化学试验结果表明,当钼酸铵、三乙醇胺、苯甲酸钠与硫酸锌四元复配气相缓蚀剂的配比浓度为2g/L: 8g/L: 10g/L: 4g/L时,气相缓蚀剂对Q235钢缓蚀率达到90.78 %,对黄铜缓蚀率达到87.65%,四元复配气相缓蚀剂在NaCl溶液中(质量分数3.5%)对Q235钢和黄铜的腐蚀速率明显降低,有很好的缓蚀效果。湿热试验与电化学实验结果一致,四元复配气相缓蚀剂对Q235钢的缓蚀率达到87.63%,对黄铜的缓蚀率达到86.56%,缓蚀效果较好。四元复配气相缓蚀剂配方中的各组分之间存在协同效应,较单一气相缓蚀剂的缓蚀效果有了显着的提高。金属表征结果表明,对于Q235钢,复配气相缓蚀剂是混合型缓蚀剂,抑制碳钢阴阳极的电化学反应,复配气相缓蚀剂的N、O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与Fe的d轨道配位成键,在Q235钢表面形成吸附膜,从能谱图中可以看出气相缓蚀剂会阻止Q235钢表面形成Fe2O3等腐蚀产物,吸附膜具有一定的疏水性,缓蚀率随着温度升高略微增大,而Cl-浓度越低,缓蚀率越大。对于黄铜,复配气相缓蚀剂主要抑制阳极腐蚀反应具有缓蚀效果。在黄铜表面,复配气相缓蚀剂挥发出的N原子与Cu相互作用并形成一层很薄的保护膜,从能谱图中可以看出气相缓蚀剂会阻止黄铜表面形成Cu(I),Cu2O等腐蚀产物,保护膜具有一定的疏水性。当温度在50~60℃时,气相缓蚀剂对黄铜的缓蚀率达到最大,缓蚀率随Cl-浓度的降低而增高。

刘旭霞,左禹,唐聿明[7](2016)在《钼酸钠和三乙醇胺对Q235碳钢小孔腐蚀的抑制作用》文中提出通过动电位扫描,微区电位扫描,电化学阻抗谱及XPS等技术,考察了Na2MoO4和三乙醇胺(TEA)复配缓蚀剂对Q235碳钢孔蚀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Q235碳钢在0.02 mol/L NaCl+0.1 mol/L NaHCO3溶液中,适量的Na2MoO4与TEA复配对其孔蚀的抑制作用要优于单独使用Na2MoO4对孔蚀的抑制效果。在外加恒电位为0.3 V时,在实验溶液中碳钢表面有活性点被激活,Na2MoO4+TEA复配缓蚀剂能够明显抑制表面活性点的生成,并且能使形成的活性点的电位峰值迅速降低,抑制其向腐蚀小孔的转化。在加有Na2MoO4+TEA复配缓蚀剂的实验溶液中形成的缓蚀膜主要成分为Fe2(MoO4)3,Fe2O3和TEA,三乙醇胺的吸附可以改善钼酸盐缓蚀膜的致密性,进一步提高缓蚀性能。

朱艳华[8](2014)在《变价稀土—钼酸盐协同缓蚀体系的制备及其相关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钢铁材料作为主要的工程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在使用过程中,钢铁结构不可避免的与各种腐蚀性介质接触,由于其成分特点很容易腐蚀失效,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严重的安全事故,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对钢铁材料的腐蚀与防护研究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缓蚀剂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抑制金属腐蚀的方法已经在工业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钼酸盐缓蚀剂及稀土金属盐缓蚀剂由于低毒、无公害的特点成为了绿色缓蚀剂研究领域的热点。目前,钼酸盐缓蚀剂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人们对其缓蚀机理并没有完全掌握。稀土金属盐缓蚀剂作为绿色缓蚀剂的领跑者也得到了研究学者的高度重视,但是其研究应用大多局限于铝合金和镁合金等,其腐蚀介质以中性介质为主,对钢铁材料在酸性介质中的防腐蚀研究较少。由于其自身电子结构差异,部分稀土元素具有过程变价转换的特点,且在一定情况下可增强稀土缓蚀剂的缓蚀效果。但目前并未见研究变价稀土元素增强缓蚀效率原因的报道,所以稀土金属盐缓蚀剂中变价元素促成其缓蚀效率以及复配效果提高的微观机理并不清楚,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稀土金属盐缓蚀剂的深入研究以及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本论文针对变价稀土金属盐在酸性介质中对钢铁材料的缓蚀作用进行研究,同时结合钼酸盐进行协同缓蚀研究,获得了缓蚀效果良好的变价稀土-钼酸盐复合缓蚀剂。本研究所采用的变价稀土为铈硝酸盐,将其与环境友好型缓蚀剂钼酸钠进行复配,研究在三种酸(盐酸、磷酸、硫酸)溶液中对X80管线钢的缓蚀性能。并采用不同的氧化剂对其进行部分元素变价转换以提高复合缓蚀剂的效率,或与第三种化合物复配制备三元复合缓蚀剂进一步提高稀土-钼酸盐缓蚀剂的缓蚀效果。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失重法对不同体系的缓蚀效率进行研究,并结合微观形貌观察(SEM)对其缓蚀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对X80管线钢试样在不同缓蚀体系中的电化学特性(极化曲线和阻抗谱)进行测试,分析了不同缓蚀剂对试样腐蚀电化学反应的影响及机理;采用光电子能谱仪对试样表面保护膜中的成分及稀土元素的化学价态进行测试,研究实现过程变价转换的可能性与条件;采用X-射线能谱仪对试样表面保护膜进行微区分析,对表面保护膜微区所含元素进行定性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试样表面薄膜进行物相分析,确定薄膜的组成物相。实验结果表明:在盐酸溶液中可采用过硫酸盐实现稀土铈元素的过程变价转换,从而提高复合缓蚀剂的缓蚀效率;在磷酸溶液中不能依靠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稀土铈元素的过程变价转换,Mo-Ce复合缓蚀剂在磷酸溶液中的缓蚀效率可通过与有机小分子茜素红或香兰素的进一步协同而得到提高;但是Mo-Ce复合缓蚀剂不能作为X80管线钢在硫酸溶液中的缓蚀剂。

侯伟[9](2014)在《2-巯基苯并咪唑及其复配缓蚀剂对酸性介质原油氯腐蚀的缓蚀评价》文中认为金属材料在国民工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涉及到机械制造材料、医疗材料、生物材料等,而在化工行业中,作为输油管道、催化裂化装置等各类反应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生产安全和资金消耗等方面。原油在开采和远途输送过程中,油中的有机腐蚀介质和油水中的无机盐类腐蚀介质对金属设备造成不同程度的侵蚀和损害,特别是Cl-1会对金属形成堵塞、穿孔、断裂等腐蚀结果。针对这种情况一般采用改变材料应力强度,涂层防护,替换材料和添加缓蚀剂等。而添加缓蚀剂不必改变金属材料属性,并且可以根据复杂多变的腐蚀环境进行改变,已成为众多企业在解决腐蚀问题中重点采用的方法之一。本文所研究的2-巯基苯并咪唑缓蚀剂低毒无污染且成本价格不高,具有环保型缓蚀剂的潜质。本文采用挂片失重法,腐蚀速率评定法等五种电化学方法分析评价了2-巯基苯并咪唑的缓蚀性能;定性改变实验温度或pH值考察缓蚀能力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用2-巯基苯并咪唑分别复配钼酸钠、丙炔醇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进行二元复配考察浓度和缓蚀效率的关系;根据设计的L9(34)正交实验考察四元复配缓蚀效果;采用表面张力法考察不同缓蚀剂在溶液中对金属表面吸附能力的强弱。实验表明:缓蚀剂质量浓度一定的条件下,改变温度值或pH值对缓蚀效率影响较大,主要影响缓蚀剂分子在金属表面的吸附能力;2-巯基苯并咪唑单独使用时对316L,N80钢和20号钢均有极值浓度,超过极值浓度缓蚀效率降低:与钳酸钠、丙炔醇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复配后缓蚀效果优于单组份缓蚀效果;四元复配后影响每种碳钢缓蚀效率的主次因素截然不同,根据实验结果确定最优复配组合;2-巯基苯并咪唑在油水混合介质中对碳钢依然具有较好的缓蚀作用,且油水混合乳状液对碳钢的腐蚀程度轻于纯水溶液,2-巯基苯并咪唑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油溶性缓蚀剂,这对解决石油化工设备的腐蚀具有参考价值。

万毅[10](2014)在《混凝土结构阻锈技术初步探讨》文中指出摘要:钢筋阻锈剂被认为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腐措施中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迁移型阻锈剂,在性能上改变和弥补了传统无机阻锈剂的不足,有能够在混凝土中迁移的特性,在空间和时间上为混凝土中钢筋的保护提供了有效保障。本文依据迁移型钢筋阻锈剂的作用机理,制备了迁移复合型钢筋混凝土阻锈剂MCI,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的对比分析,探讨了自主研发MCI的阻锈性能及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的影响。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Pearson的软硬酸碱理论和缓蚀剂的协同效应,制备了迁移复合型钢筋混凝土阻锈剂。通过动电位扫描极化曲线对3%NaCl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的阻锈剂的阻锈性能进行定量的表征,得到三乙醇胺、乙胺四乙酸、钼酸钠、硅酸锂四种复配阻锈剂的最佳掺量分别为:1%,0.5%,1%,0.5%;配制的迁移型阻锈剂的阻锈率达到了92%。(2)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锈蚀钢筋混凝土构件分析模型,研究了迁移复合型钢筋混凝土阻锈剂对锈蚀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承载力、荷载-跨中挠度关系和钢筋应力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迁移复合型阻锈剂应用于锈蚀钢筋混凝土结构后,构件的抗弯承载力比未掺入的构件的抗弯承载力要高。(3)进行了人工加速、电渗法、通电加速三种工况下锈蚀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不同工况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载力、破坏形态、钢筋力学性能、钢筋锈蚀形貌及产物、混凝土内氯离子分布规律的影响;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退化,与不同侵蚀工况下迁移型阻锈剂应用的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人工加速试验方法在构件、材料、环境作用机理层次上比恒电流加速法更接近自然环境状态,相同侵蚀工况条件下,相比于未应用迁移型阻锈剂的控制梁,应用迁移型阻锈剂的梁的承载力要高6%左右。

二、钼酸钠和三乙醇胺对45~#钢的缓蚀作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钼酸钠和三乙醇胺对45~#钢的缓蚀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一种通过臭味剂提示泄漏的乙二醇载冷剂(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缓蚀剂选择
2 臭味剂选择
3 实验部分
    3.1 主要试剂与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腐蚀性测定
        3.2.2 泡沫倾向测定
        3.2.3 臭味指示能力测定
    3.3 正交实验设计
4 结果与讨论
    4.1 腐蚀性测定
    4.2 泡沫倾向测定
    4.3 臭味指示能力测定
5 结论

(2)链条钢在热电厂脱硫废水中的缓蚀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燃煤发电现状
    1.2 电厂脱硫废水
        1.2.1 脱硫废水的来源
        1.2.2 脱硫废水的性质
        1.2.3 脱硫废水的处理
    1.3 电厂捞渣机
        1.3.1 捞渣机简介
        1.3.2 捞渣机链条
    1.4 金属腐蚀危害与防护
    1.5 缓蚀剂防护
        1.5.1 缓蚀剂定义
        1.5.2 缓蚀剂防护的特点和分类
        1.5.3 缓蚀剂的选用原则
        1.5.4 常用的缓蚀剂
    1.6 选题背景及意义
2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2.1 实验方案
    2.2 实验流程
    2.3 实验原料及设备
    2.4 实验过程
        2.4.1 试样制备
        2.4.2 浸泡实验
        2.4.3 除锈液的配制
        2.4.4 电化学实验
3 试验钢和废水的基本性质
    3.1 链条钢的理化性质
        3.1.1 链条钢的化学成分测试
        3.1.2 链条钢的显微组织形貌
    3.2 Q235钢的理化性质
        3.2.1 Q235钢的化学成分
        3.2.2 Q235钢的显微组织形貌
    3.3 废水中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测定
        3.3.1 氯离子浓度测定
        3.3.2 硫酸根离子测定
    3.4 本章小结
4 链条钢在不同缓蚀剂中的腐蚀行为
    4.1 腐蚀溶液配制
    4.2 缓蚀剂的种类
    4.3 缓蚀剂的筛选实验
        4.3.1 自腐蚀电位测试
        4.3.2 链条钢在缓蚀剂条件下交流阻抗分析
    4.4 链条钢在缓蚀剂条件下的腐蚀行为
        4.4.1 宏观形貌观察
        4.4.2 SEM形貌观察和EDS分析
        4.4.3 腐蚀速率
        4.4.4 自腐蚀电位
        4.4.5 交流阻抗分析
        4.4.6 极化曲线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链条钢在复配缓蚀剂中的腐蚀行为
    5.1 宏观腐蚀形貌
    5.2 腐蚀速率
    5.3 自腐蚀电位
    5.4 交流阻抗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Q235钢在不同浓度缓蚀剂条件下的腐蚀行为
    6.1 试验钢腐蚀形貌观察
        6.1.1 按周期腐蚀后的形貌观察
        6.1.2 Q235钢和链条钢腐蚀形貌对比
    6.2 腐蚀产物的XRD分析
    6.3 腐蚀速率
    6.4 自腐蚀电位
    6.5 交流阻抗分析
    6.6 极化曲线分析
    6.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3)新能源用镀镍电池壳无铬保护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背景
    1.2 水性保护剂
        1.2.1 金属腐蚀
        1.2.2 水性保护剂作用机理
        1.2.3 成膜组分、各组分作用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羧酸及其衍生物类保护剂
        1.3.2 醇胺类保护剂
        1.3.3 杂环化合物类保护剂
        1.3.4 钼系保护剂
        1.3.5 硅酸盐复合体系保护剂
    1.4 保护剂存在的问题
    1.5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工作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实验试剂及试验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试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用试片
        2.2.2 试片处理
    2.3 性能测试及表征
        2.3.1 外观及微观形貌
        2.3.2 接触角测试
        2.3.3 耐蚀性测试
        2.3.4 接触电阻测试
        2.3.5 焊接性测试
        2.3.6 成分分析
第三章 电池壳保护剂性能检测方法确定
    3.1 外观
    3.2 保护膜耐蚀性
        3.2.1 中性盐雾评级
        3.2.2 电化学性能测试
        3.2.3 孔隙率测试
    3.3 小结
第四章 新型镀镍电池壳保护剂的组成及工艺研究
    4.1 电池壳保护剂性能检测评价
    4.2 新型镀镍电池壳保护剂组分的确定
        4.2.1 主成膜物的筛选及使用量
        4.2.2 缓蚀剂的筛选及使用量
        4.2.3 成膜增强剂的筛选及使用量
        4.2.4 分散剂的筛选及使用量
    4.3 电池壳镀镍层保护剂组分添加量确定
    4.4 电池壳镀镍层保护剂工艺优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型保护剂膜层性能及机理探讨
    5.1 电池壳保护剂膜层表征及性能
        5.1.1 电池壳保护剂膜层外观
        5.1.2 接触角测试
        5.1.3 保护膜耐蚀性
        5.1.4 接触电阻测试
        5.1.5 焊接性测试
    5.2 保护剂成膜机理与耐蚀机理探讨
        5.2.1 保护剂膜层成分
        5.2.2 保护剂膜层作用机理探讨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4)盐酸清洗腐蚀钢片用缓蚀剂的研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试验
    1.1基材及前处理
    1.2缓蚀剂基础配方的选择及优化设计
    1.3试验方法
        1.3.1酸洗试验
        1.3.2残渣燃料油腐蚀试验
2 结果与讨论
    2.1 盐酸中乌洛托品对碳钢缓蚀效果
    2.2 乌洛托品与常用酸洗缓蚀剂的协同效应
    2.3 正交法优化缓蚀剂配方
    2.4 优化配方缓蚀剂的酸洗效果
    2.5 腐蚀试验的清洗效果
3 结论

(5)含Cl-混凝土模拟液中碳钢腐蚀及环保型缓蚀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1.2 钢筋的钝化与去钝化
        1.2.1 钢筋钝化膜的生成及成分
        1.2.2 氯离子对钢筋腐蚀行为的影响
    1.3 缓蚀剂在钢筋混凝土体系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1.3.1 无机类缓蚀剂
        1.3.2 有机类缓蚀剂
    1.4 缓蚀剂研究常用方法
        1.4.1 动电位极化
        1.4.2 电化学阻抗谱
        1.4.3 Mott-Schottky曲线
        1.4.4 零电荷电位
        1.4.5 X射线衍射技术
        1.4.6 扫描电子显微镜
        1.4.7 失重法
    1.5 论文主要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实验体系
        2.1.1 试样制备
        2.1.2 溶液体系
        2.1.3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与数据处理
        2.2.1 电化学测试方法与数据处理
        2.2.1.1 极化曲线测试
        2.2.1.2 电化学阻抗谱
        2.2.1.3 Mott-Schottky分析
        2.2.1.4 零电荷电位分析
        2.2.2 表面分析方法
        2.2.2.1 XRD检测
        2.2.2.2 SEM观测
        2.2.3 失重法
第三章 混凝土模拟孔隙液中氯离子对碳钢腐蚀行为的影响
    3.1 开路电位
    3.2 表面分析
        3.2.1 表面形貌与成分分析
        3.2.2 XRD分析
    3.3 动电位极化曲线
    3.4 阻抗谱分析
    3.5 半导体性质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四种缓蚀剂对碳钢在含氯混凝土模拟孔隙液中的缓蚀作用
    4.1 缓蚀剂的选择
    4.2 四硼酸钠对碳钢的缓蚀作用
        4.2.1 动电位极化曲线
        4.2.2 电化学阻抗谱
    4.3 葡萄糖酸锌对碳钢的缓蚀作用
        4.3.1 动电位极化曲线
        4.3.2 电化学阻抗谱
    4.4 木质素磺酸钠对碳钢的缓蚀作用
        4.4.1 动电位极化曲线
        4.4.2 电化学阻抗谱
    4.5 三乙醇胺对碳钢的缓蚀作用
        4.5.1 动电位极化曲线
        4.5.2 电化学阻抗谱
    4.6 静态浸泡失重分析
    4.7 不同缓蚀剂缓蚀性能比较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木质素磺酸钠对碳钢缓蚀及吸附行为研究
    5.1 红外光谱表征木质素磺酸钠
    5.2 等温吸附模型
    5.3 温度对木质素磺酸钠缓蚀性能及吸附行为的影响
        5.3.1 温度对木质素磺酸钠缓蚀性能的影响
        5.3.2 不同温度下木质素磺酸钠的吸附行为
        5.3.3 参数分析与讨论
    5.4 表面形貌分析
    5.5 零电荷电位测试
    5.6 吸附机理讨论
    5.7 硅酸盐对木质素磺酸钠缓蚀性能的影响
        5.7.1 动电位极化曲线
        5.7.2 电化学阻抗谱
        5.7.3 表面形貌
        5.7.4 机理分析
    5.8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通用气相防锈薄膜的制备及其缓蚀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金属的大气腐蚀
        1.1.1 大气腐蚀的原理
        1.1.2 影响大气腐蚀的因素
    1.2 气相缓蚀剂
        1.2.1 气相缓蚀剂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2.2 气相缓蚀剂的作用机理
        1.2.3 影响气相缓蚀剂的因素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选题创新点
2 实验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
    2.3 化学试剂
    2.4 测试仪器
    2.5 测试方法
        2.5.1 气相甄别实验
        2.5.2 电化学实验
        2.5.3 湿热实验
        2.5.4 交流阻抗测试
        2.5.5 金属表面分析
3 通用气相防锈薄膜的制备与缓蚀效果测试
    3.1 气相缓蚀剂的气相甄别实验结果
    3.2 气相缓蚀剂电化学实验
        3.2.1 单组份电化学实验
        3.2.2 二元电化学实验
        3.2.3 三元电化学实验
        3.2.4 四元电化学实验
    3.3 气相缓蚀剂湿热实验
        3.3.1 三元复配气相缓蚀剂湿热实验
        3.3.2 四元复配气相缓蚀剂湿热实验
        3.3.3 对比湿热实验
    3.4 本章小结
4 气相缓蚀剂对碳钢和黄铜的缓蚀机理
    4.1 气相缓蚀剂对Q235钢的缓蚀机理研究
        4.1.1 极化曲线测试
        4.1.2 交流阻抗测试
        4.1.3 扫描电镜形貌
        4.1.4 红外光谱分析
        4.1.5 表面性能测试
    4.2 温度对碳钢用气相缓蚀剂的影响
        4.2.1 极化曲线测试
        4.2.2 交流阻抗测试
    4.3 电解液Cl—浓度对碳钢用气相缓蚀剂的影响
        4.3.1 极化曲线测试
        4.3.2 交流阻抗测试
    4.4 气相缓蚀剂对黄铜的缓蚀机理研究
        4.4.1 极化曲线测试
        4.4.2 交流阻抗测试
        4.4.3 扫描电镜形貌
        4.4.4 红外光谱分析
        4.4.5 表面性能测试
    4.5 温度对黄铜用气相缓蚀剂的影响
        4.5.1 极化曲线测试
        4.5.2 交流阻抗测试
    4.6 电解液Cl—浓度对黄铜用气相缓蚀剂的影响
        4.6.1 极化曲线测试
        4.6.2 交流阻抗测试
    4.7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况

(7)钼酸钠和三乙醇胺对Q235碳钢小孔腐蚀的抑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动电位极化实验结果及分析
    3.2 微区电位分布实验结果及分析
    3.3 电化学阻抗测试结果
    3.4 XPS分析结果
4 结论

(8)变价稀土—钼酸盐协同缓蚀体系的制备及其相关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腐蚀与防护意义
        1.1.2 腐蚀与防护方法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钼酸盐缓蚀剂的研究现状
        1.3.2 稀土缓蚀剂的研究现状
        1.3.3 缓蚀剂之间的缓蚀协同效应
        1.3.4 钼酸盐与其他缓蚀剂的协同效应
        1.3.5 稀土盐与其他缓蚀剂的协同效应
    1.4 本文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失重法
        1.5.2 形貌观察法
        1.5.3 电化学法
        1.5.4 能谱分析法(EDS)
        1.5.5 光电子能谱法(XPS)
        1.5.6 X射线衍射法(XRD)
    1.6 主要实验步骤
        1.6.1 试样制备
        1.6.2 溶液配制
        1.6.3 缓蚀实验
        1.6.4 缓蚀和协同缓蚀体系方案的确定
        1.6.5 最优缓蚀体系的获取
        1.6.6 缓蚀机理研究
第2章 盐酸溶液中Mo-Ce协同体系的制备及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1 主要化学试剂
        2.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不同缓蚀剂在盐酸溶液中对X80管线钢的缓蚀作用
        2.3.2 氧化剂对Mo-Ce复合缓蚀剂性能的影响
        2.3.3 M_2S_2O_8用量对增强缓蚀率的影响
        2.3.4 Mo-Ce及Mo-Ce-S_2O_8~(2-)缓蚀体系保护膜的XPS分析
        2.3.5 Mo-Ce-S_2O_8~(2-)缓蚀体系保护膜的XRD分析
        2.3.6 X80管线钢在盐酸溶液中于不同缓蚀体系中的电化学特性
        2.3.7 X80管线钢于不同缓蚀体系中的腐蚀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
        2.3.8 (NH_4)_2S_2O_8对Mo-Ce复合缓蚀剂性能影响的机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磷酸溶液中Mo-Ce协同体系的制备及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1 主要化学试剂
        3.2.2 主要实验仪器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缓蚀剂在磷酸溶液中对X80管线钢的缓蚀作用
        3.3.2 X80管线钢在磷酸溶液中于不同缓蚀体系中的电化学特性
        3.3.3 Mo-Ce复合缓蚀剂形成的保护膜的形貌及成分
        3.3.4 氧化剂对Mo-Ce复合缓蚀剂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有机小分子对Mo-Ce复合缓蚀剂缓蚀性能的改善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1 主要化学试剂
        4.2.2 主要实验仪器
    4.3 茜素红对Mo-Ce复合缓蚀剂缓蚀性能的改善
        4.3.1 磷酸溶液中茜素红对X80管线钢的缓蚀作用
        4.3.2 磷酸溶液中茜素红与Na_2MoO_4、Ce(NO_3)_3及Mo-Ce的协同作用
        4.3.3 X80管线钢在磷酸溶液中于不同缓蚀体系中的电化学特性
        4.3.4 X80管线钢在磷酸溶液中于不同缓蚀体系中的微观形貌
        4.3.5 三元缓蚀膜的XPS分析
        4.3.6 茜素红缓蚀剂的缓蚀机理
    4.4 香兰素对Mo-Ce复合缓蚀剂缓蚀性能的改善
        4.4.1 磷酸溶液中茜素红对X80管线钢的缓蚀作用
        4.4.2 磷酸溶液中茜素红与Na_2MoO_4、Ce(NO_3)_3及Mo-Ce的协同作用
        4.4.3 X80管线钢在磷酸溶液中于不同缓蚀体系中的电化学特性
        4.4.4 X80管线钢在磷酸溶液中于不同缓蚀体系中的微观形貌
        4.4.5 三元缓蚀膜的XPS分析
        4.4.6 香兰素缓蚀剂的缓蚀机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硫酸溶液中协同体系的制备及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试剂与仪器
        5.2.1 主要化学试剂
        5.2.2 主要实验仪器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不同缓蚀剂对X80管线钢的缓蚀作用
        5.3.2 X80管线钢在不同缓蚀体系中的电化学特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复合缓蚀剂在不同酸溶液中的缓蚀机理
    6.1 复合缓蚀剂在盐酸溶液中的缓蚀机理
        6.1.1 Mo-Ce复合缓蚀剂的缓蚀机理
        6.1.2 Mo-Ce-S_2O_8~(2-)复合缓蚀剂的缓蚀机理
    6.2 复合缓蚀剂在磷酸溶液中的缓蚀机理
        6.2.1 Mo-Ce复合缓蚀剂的缓蚀机理
        6.2.2 Mo-Ce-有机小分子三元复合缓蚀剂的缓蚀机理
    6.3 Mo-Ce复合缓蚀剂在硫酸溶液中无缓蚀效果的原因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2-巯基苯并咪唑及其复配缓蚀剂对酸性介质原油氯腐蚀的缓蚀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名称及来源
    1.2 课题研究背景
    1.3 原油中的腐蚀介质分布
        1.3.1 酸腐蚀
        1.3.2 氮腐蚀影响
        1.3.3 氯腐蚀
    1.4 常见化工设备选择与使用
        1.4.1 化工设备腐蚀机理
        1.4.2 常用金属设备
        1.4.3 设备选材要求
    1.5 化工设备防腐措施
        1.5.1 提高材料自身抗腐蚀性
        1.5.2 腐蚀介质处理
        1.5.3 金属和非金属涂镀
        1.5.4 电化学保护
    1.6 缓蚀剂
        1.6.1 缓蚀剂简介
        1.6.2 缓蚀剂的多样性
        1.6.3 缓蚀效果的影响因素
        1.6.4 缓蚀剂作用机理
        1.6.5 缓蚀剂选用准则
        1.6.6 缓蚀剂的实验测试与评价
    1.7 研究内容
    1.8 创新内容
第二章 实验仪器与方法
    2.1 实验仪器
    2.2 实验试剂与材料
    2.3 腐蚀体系
    2.4 缓蚀剂分析与测试方法
        2.4.1 腐蚀速率测试
        2.4.2 极化曲线测试
        2.4.3 交流阻抗分析
        2.4.4 表面张力测试
第三章 MBI的缓蚀机能
    3.1 2-巯基苯并咪唑(MBI)
    3.2 MBI对316L钢的缓蚀评价分析
        3.2.1 缓蚀剂对试片质量的影响
        3.2.2 缓蚀剂对腐蚀速度的影响
        3.2.3 缓蚀剂对腐蚀电流的影响
        3.2.4 缓蚀剂对交流阻抗的影响
        3.2.5 碳钢表面微观形貌
    3.3 MBI对N80钢的缓蚀评价分析
        3.3.1 缓蚀剂对试片质量的影响
        3.3.2 缓蚀剂对腐蚀速度的影响
        3.3.3 缓蚀剂对腐蚀电流的影响
        3.3.4 缓蚀剂对交流阻抗的影响
        3.3.5 碳钢表面微观形貌
    3.4 MBI对20号钢的缓蚀评价分析
        3.4.1 缓蚀剂对试片质量的影响
        3.4.2 缓蚀剂对腐蚀速度的影响
        3.4.3 缓蚀剂对腐蚀电流的影响
        3.4.4 缓蚀剂对交流阻抗的影响
        3.4.5 碳钢表面微观形貌
    3.5 温度对MBI缓蚀性影响的研究
    3.6 pH对MBI缓蚀性的影响研究
    3.7 MBI对不同碳钢缓蚀效率对比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BI与复合型缓蚀剂缓蚀性能的评价
    4.1 MBI二元复配对316L钢缓蚀性研究
        4.1.1 MBI与钼酸钠复配
        4.1.2 MBI与丙炔醇复配
        4.1.3 MBI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复配
    4.2 MBI二元复配对N80钢缓蚀性研究
        4.2.1 MBI与钼酸钠复配
        4.2.2 MBI与丙炔醇复配
        4.2.3 MBI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复配
    4.3 MBI二元复配对20号钢缓蚀性研究
        4.3.1 MBI与钼酸钠复配
        4.3.2 MBI与丙炔醇复配
        4.3.3 MBI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复配
    4.4 缓蚀剂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4.4.1 MBI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4.4.2 MBI复配其他缓蚀剂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MBI四元复配缓蚀剂
    5.1 四元复配对316L钢缓蚀性能影响
    5.2 四元复配对N80钢缓蚀性能影响
    5.3 四元复配对20号钢缓蚀性能影响
    5.4 MBI与复配缓蚀剂在油水混合液中的缓蚀性研究
        5.4.1 复配缓蚀剂下N80钢腐蚀速率测试
        5.4.2 复配缓蚀剂下N80钢极化曲线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附件

(10)混凝土结构阻锈技术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氯盐侵蚀环境中钢筋锈蚀机理
        1.2.2 迁移型阻锈剂的研究应用现状
        1.2.3 锈蚀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退化研究
    1.3 存在问题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迁移型阻锈剂的制备
    2.1 迁移型阻锈剂的试验研制思路
        2.1.0 MCI研制机理
        2.1.1 MCI气相阻锈剂的合成
        2.1.2 迁移阻锈剂复配组分及作用
    2.2 试验方法
        2.2.1 线性极化法原理
        2.2.2 试验方案
    2.3 迁移型阻锈剂性能测试及表征
        2.3.1 单组分阻锈剂对钢筋极化曲线的影响
        2.3.2 多组分阻锈剂对钢筋极化曲线的影响
        2.3.3 迁移型阻锈剂对钢筋极化曲线的影响
    2.4 本章小节
第三章 迁移型阻锈剂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锈蚀钢筋混凝土有限元理论
        3.2.1 钢筋混凝土材料本构关系
        3.2.2 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构件单元建模
    3.3 有限元结果分析
        3.3.1 基于法拉第定律确定的钢筋锈蚀率
        3.3.2 迁移型阻锈剂对钢筋混凝土梁性能退化的影响
    3.4 本章小节
第四章 MCI应用于不同侵蚀试验方法下混凝土结构性能退化相关性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内容
        4.2.1 试件制作
        4.2.2 不同钢筋腐蚀方法
        4.2.3 构件加载
        4.2.4 钢筋锈蚀率及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侵蚀工况条件下钢筋混凝土构件承载力分析
        4.3.2 不同侵蚀条件对钢筋混凝土构件破坏形态影响
        4.3.3 不同侵蚀工况条件对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力学性能的影响
        4.3.4 不同侵蚀条件对钢筋锈蚀形貌影响
        4.3.5 不同侵蚀条件对钢筋锈蚀产物影响
        4.3.6 不同侵蚀条件对混凝土内氯离子分布规律影响
    4.4 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
        4.4.1 试验梁荷载-挠度曲线
        4.4.2 混凝土应力分布
        4.4.3 锈蚀受弯构件的极限承载力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节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钼酸钠和三乙醇胺对45~#钢的缓蚀作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通过臭味剂提示泄漏的乙二醇载冷剂[J]. 史煜,马俊,徐大川,赵芳,王海锋.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1(02)
  • [2]链条钢在热电厂脱硫废水中的缓蚀行为研究[D]. 常欢.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6)
  • [3]新能源用镀镍电池壳无铬保护剂研究[D]. 罗维华.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2020(01)
  • [4]盐酸清洗腐蚀钢片用缓蚀剂的研制及应用[J]. 侯再坚. 材料保护, 2017(11)
  • [5]含Cl-混凝土模拟液中碳钢腐蚀及环保型缓蚀剂研究[D]. 谢婉晨.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5)
  • [6]通用气相防锈薄膜的制备及其缓蚀机理的研究[D]. 王咚. 西安理工大学, 2017(02)
  • [7]钼酸钠和三乙醇胺对Q235碳钢小孔腐蚀的抑制作用[J]. 刘旭霞,左禹,唐聿明.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2016(03)
  • [8]变价稀土—钼酸盐协同缓蚀体系的制备及其相关机理研究[D]. 朱艳华. 西南石油大学, 2014(02)
  • [9]2-巯基苯并咪唑及其复配缓蚀剂对酸性介质原油氯腐蚀的缓蚀评价[D]. 侯伟. 北京化工大学, 2014(06)
  • [10]混凝土结构阻锈技术初步探讨[D]. 万毅. 中南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钼酸钠和三乙醇胺对45~#钢的缓蚀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