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乐草稿》的历史成就与局限——在杨引流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中国古乐草稿》的历史成就与局限——在杨引流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一、《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的历史性成就及其局限——在纪念杨荫浏先生诞辰百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论文文献综述)

冯长春[1](2021)在《2000—2017年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述评》文中研究指明2000—2017年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在"重写音乐史"争鸣、音乐史学理论的探讨与新方法的实践、史料建设与文献研究、音乐家研究、音乐创作研究、音乐专题史研究、区域音乐史研究以及较为活跃的批评与商榷等主要方面引人注目。此外,研究中出现的"厚近薄现"的整体学术态势以及由此带来的视野收缩乃至学术转向,值得反思。

张沐[2](2020)在《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材出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迄今为止,已经出版的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材有100余种,这些音乐史教材按照编写体例大致可以分为通史类、史纲类、史话类、图说类、断代史类、专门史类、区域史类七类。在新媒体时代,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材的出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创新:在编写教材时多运用音乐考古学最新成果;在教材中附上音响、视频,以弥补古代音乐史的不足;与新媒体相结合,通过植入二维码、链接等方式使教材更具现代化特点等。

吴欣晨[3](2020)在《重塑梁溪清音 ——无锡天韵社的历史溯回与现状考察》文中提出无锡天韵社是创始于明代末年的文人清唱曲社。从最早的曲局,到后来的天韵社,历经300余年,社员们始终秉持“梁溪清音”的文人曲唱风范。2013年末,无锡的昆曲爱好者借“天韵社”之名,成立了新的昆曲社。复社之初,社员们因共同的兴趣爱好,定期地聚集在一起拍曲吟唱。然而,不断萌发的文化自觉意识使社员们尝试沟通历史与当下,希冀在祭奠仪式中,在追寻曲唱规范中,在发现、整理、发行传承曲谱中,对历史上的天韵社深度挖掘和精神继承。文章运用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对老天韵社进行历时性考察,对新天韵社进行为期两年的田野调查,再对“梁溪清音”曲唱风格进行分析,以法国学者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为主要理论,阐释新天韵社如何以曲社为记忆框架,以“天韵社”三字为精神符号,并且通过实践对老天韵社的历史进行建构与继承。

黄璐[4](2020)在《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艺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艺术歌曲是中国作曲家学习西方作曲技术理论结合民族风格创作的一种声乐体裁。1920年,青主创作的《大江东去》(苏轼词)是第一首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它开启了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的百年历史。中国优秀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演出不断,常演常新。本文选取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作为研究对象。本文题目为《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研究》,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是演唱的理论阐释,下篇是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现代演绎。上篇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对中外艺术歌曲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梳理和概括,中国艺术歌曲在西方艺术歌曲内涵基础上,外延有所拓展。有些非艺术歌曲,通过某些条件转换具备了艺术歌曲这一体裁的品质。介绍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特点,如技法多样,题材丰富,演唱考究。列举古诗词艺术歌曲的三种类型:古曲、近代经典和当代新作。第二部分,分析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词与乐”的关系,介绍中外艺术歌曲普遍的词曲关系、文中重点在音乐与歌词意象的关联。介绍中国声韵字调与行腔布调的三种处理方式,如曲从文、文从曲、文曲自由三种。这部分还论述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如何通过演唱处理来表达意境,如分节歌意境的赋予,气口连线的处理等,通过合理的演唱处理,来传达歌词、塑造意象、再现意境。第三部分,探讨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唱法与风格的关系。其中包括科学唱法、民族风格以及两者的结合。科学唱法包括声带闭合、呼吸共鸣等介绍。民族风格包括字义字音、声韵字调及依字行腔、润腔等介绍。论述了演唱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既要有唱法的科学性,又要有中国的民族风格。指出唱法与风格的有机结合,是建立中国声乐学派应秉持的方向。第四部分,提出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新思路。本文总结了前人学术研究成果和演唱经验,结合自身实践,提出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原则并加以论述。概括为“字从音、声入腔,腔咬唇饰”。字从音,即强调演唱要遵从乐谱,讲究音准;声入腔,即强调咽腔共鸣,讲究现代声乐的专业性;腔咬唇饰,即强调韵母咬在咽腔内,声母发挥唇的校正和修饰作用,以达到中文唱字准确清晰、完整饱满。第五部分,以《黄璐中国艺术歌曲百校巡演》为实践依据,结合本人演出和交流,谈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在当下传播价值,包括不同受众的反应,不同剧场声效,以及多样演出形式的尝试。下篇,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现代演绎,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分为古曲、近代经典和当代新作三种类型,每一类型精选三首。所选作品既是声乐教学曲目,也是舞台上常演作品。留下了许多歌唱家的演唱版本。所选演唱版本,皆是具有代表性的演唱家,有的已经故去,有的正活跃在国内或国际舞台上,还包括世界着名的外国歌唱家。用于比较的演唱版本,涉及不同性别、不同唱法、不同声部、不同处理,也包括不常见的高男高音。这些演唱版本,用以鉴赏,作以范式,展现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多样的呈现方式和演绎特色,同时,又共同形成了中国古诗词歌曲现代演绎新特点,比如,科学的发声方式,清晰的咬字吐字,注重歌词意境表达,富有个性特色的声乐表演等。古曲,择有《阳关三叠》《杏花天影》《老渔翁》。选用了郭淑珍、姜嘉锵、张立萍、雷佳四位演唱家的演唱版本。近代经典,择有青主《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和黄自《点绛唇·赋登楼》,选用了张权、温可铮、德·达姆娆、戴玉强、廖昌永、沈洋、石倚洁等七位歌唱家的演唱版本。当代新作,择有敖昌群《江城子》、周易《钗头凤》、赵季平《关雎》,选用了方琼、贺磊明、廖昌永、李秀英、肖玛、石倚洁等六位演唱家的演唱版本。每首作品都包括作品分析和演唱比较。作品分析,包括古诗词今译、词曲作者介绍,音乐作品分析。演唱比较,包括歌唱家介绍,歌唱家演唱处理,歌唱家的演唱特点。下篇不仅是作品分析和演唱比较,还是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当代演绎的归纳与总结。

李琳倩[5](2020)在《时代发展中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掠影》文中认为中国古代音乐史学作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学科专业,肇始于20世纪20年代左右,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1949年、1949年-1977年、1978年-1999年、2000年至今,基本上与我国四个不同的历史阶段相对应。这表明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在这百年间的发展历程中,受到了不同时代的深刻影响,同时也能够反映出一定的时代特征。

陈荃有[6](2019)在《音乐学家冯文慈的批评实践》文中指出冯文慈在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重点着力于中国音乐史学及古代乐律研究,但他自1978年正式发表学术文章之时,即以勇担道义的批评意识充溢在自己的成果之中,其后二十余载刀笔耕耘,批评实践从未中断,且至新旧世纪之交以对社会文化思潮和杨荫浏着述的批评达到高峰。梳理并分析冯文慈在音乐学术、音乐艺术领域的批评实践、批评观念及其原初推动力,认识"冯式批评"的特征与要旨,对于当下艺术生活、学术批评的健康发展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程兴旺[7](2019)在《1949年以来中国音乐史学中唯物史观的回顾与思考》文中提出1949年以来,中国音乐史学在遵循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秉持唯物史观指导思想、操守唯物史观方法论前提下展开,以"接受尝试、谨慎前行、大胆创见、恢复发展、多元并举、创新推进"等六个阶段,组成了一幅唯物史观之于中国音乐史学建设70年史诗长卷。它深深启示我们: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现实针对性,是坚持唯物史观科学指导运用的前提基础;笃定唯物史观的基本价值指向,是掌握唯物史观科学指导运用的根本;遵循唯物史观与时俱进的内在本质要求,是坚持唯物史观科学指导运用的关键。

宫文华[8](2019)在《宴飨礼乐与古代戏剧》文中提出“宴飨礼乐”是对宴飨与礼乐结合所形成的宴飨礼仪、宴飨用乐和由“礼仪”、“用乐”所体现出来的宴飨文化的统称。宴飨文化构成其内容,而宴飨礼仪、宴飨用乐则是其形式。在中国古代社会,戏剧长期以来是作为宴飨用乐而存在的。因此,宴飨礼乐(主要是宴飨文化)对古代戏剧的发展往往具有决定和影响作用。鉴于中国古代戏剧的综合性特征和宴飨礼乐的复杂化表现,论文主要运用戏剧学、历史学、文献学、文物学、艺术学、民俗学、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宴飨礼乐影响下中国古代戏剧的形式特征和发展状态进行实证分析和系统梳理,以此揭示戏剧发展演变背后的内在理路和外部动因。论文分八个部分进行论述:绪论部分,提出课题,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综述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的研究进展情况及其存在的欠缺环节、空白之处,进而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宴飨礼乐制度述略”,系统梳理了宴飨礼乐制度的起源、发展、转型、变迁的全过程,这一过程与戏剧的演进脉络相一致;第二章“宴飨礼仪及其用乐考”,对宴飨礼仪、宴飨用乐详加考辩,以此探讨戏剧的生成路径;第三章“宴飨礼乐的类型、特征与功能”,详细分析了宴飨礼乐的类型,其中“国”之层面的宫廷宴飨与“家”之层面的私人宴飨最值得重视,由此形成了两种演剧形式和两种戏剧形态,而宴飨礼乐的特征、功能对形成中国古代戏剧“杂”之结构特点和娱乐性的审美追求亦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四章“汉唐宴飨戏剧的形态和特征”,举例说明古代戏剧的三大来源及其特征;第五章“宋金宴飨戏剧的转型和发展”,试图梳理中国古代戏剧在宋金时期转型发展的内在理路,并揭示其动因,同时对戏剧从“宴飨演剧”向“祭祀演剧”的演进历程进行探微;第六章“元明清戏剧创作和演出的繁荣”,着意于探讨这种繁荣背后的动因,其中既有宫廷宴飨演剧的推动,亦有私人宴会演剧的助力;第七章“清代中后期戏剧的变迁”,从宫廷宴飨演剧制度演进的角度,探讨了发生在清代中后期剧坛的各种戏剧现象,比如“花雅之争”、“折子戏演出的繁荣”和“地方戏的勃兴”等。在此基础上,试图对所谓的“卢冀野之问”作出解答。中国古代戏剧的发展在整体上呈现出“三段式”的脉络,即汉唐时期的伎艺性表演、宋元明清所谓“曲的历程”和清代中后期伎艺性表演的回归。宴飨礼乐对古代戏剧的渗透无处不在,从戏剧创作、戏剧作品、戏剧演出、戏剧形态、戏剧观念到戏剧作家、戏剧演员、戏剧观众等可以说涉及戏剧的方方面面无不受到宴飨礼乐的影响。因此,一旦把宴飨礼乐影响下中国古代戏剧的发展演变历程勾勒清楚,无疑会为整个戏剧史研究注入新的血液,带来新的生机。种种事实表明:此种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对戏剧本质、起源、存在方式及其美学特征的重新认知和把握,对戏剧的舞台表演实践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尤其是在“非遗”保护和表演类文化产业方兴未艾的当下,这种意义就更加凸显。

王晓南[9](2019)在《百年二胡音乐风格与文化身份考察》文中指出二胡的音乐文化身份是一个不断变迁的身份,其在古代、近代、现代、后现代都存在明显差异。古代是依附于传统音乐乐种、地方音乐风格而存在;近代刘天华等开始了走向舞台音乐表演形式的文化身份塑造,这其中也包含着借用西方音乐表演形式保留自己音乐文化风格的探索;从新中国建立开始的现代中国二胡音乐,以刘文金为代表的音乐家也同样借用西方音乐的独奏形式,将西方浪漫主义音乐本土化,并融入二胡音乐传统风格,形成了50、60年代二胡音乐风格的民族文化认同;改革开放后,二胡音乐随着中国“四个现代化”的提出以及工业文明对中国文化艺术的浸染,二胡演奏交响化、二胡作品协奏曲的形式促成了大型民族乐队协奏的二胡音乐风格;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二胡艺术发展更加注重借鉴西方音乐艺术的优长,出现移植西方高难度乐曲、小提琴化演奏大为流行的特征,同时也出现了二胡演奏的声腔化、流行音乐化以及与歌手合作、与西洋交响乐团合作、与爵士乐队合作、与原生态土着音乐人合作、与外国作曲家特别创作合作等多样舞台表演形式。近10余年来,二胡演奏曲目和表演形式的丰富变化和大胆尝试,都在试图以新观念、新形式将二胡音乐进行更广泛的推广。从表面上看,这些二胡音乐十分丰富多彩,但从本质上观察近百年二胡艺术发展,则伴随二胡音乐繁荣发展的是一种内在的危机,即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方向到底在哪里一直困扰着中国二胡艺术的实践——这是一种音乐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随着中国大国崛起、文化艺术领域的创新,我们对自我音乐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已逐渐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面对传统音乐传承的危机、传统音乐风格流派的断裂等重大问题,中国二胡音乐如何做出回应?百年二胡艺术发展留给中国音乐界的思考太多。本论文从全球多元文化视野的角度切入,通过对百年二胡音乐变迁和音乐文化风格变迁的考察,思考二胡音乐传统的主体性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索重建中国二胡音乐教育与音乐风格流派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张哲涵[10](2018)在《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注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以下简称“《史稿》”)是我国二十世纪乃至现在的一部经典巨作,是值得我们每一位音乐学者认真品读的书籍,据笔者统计,书中共有一千三百五十余个注释,这些注释囊括了成百上千的文献史料,它们都是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对我们音乐学科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正文由“《史稿》概述及其撰着背景”、“《史稿》注释的分类”、“《史稿》注释的特点”、“《史稿》注释的评价”四部分组成。首先对杨荫浏先《史稿》内容做了一个大致的归纳,充分关注了作者在撰写时所经历的时代背景和指导思想,然后,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根据《史稿》注释中所引用的文献史料内容和注释表现形式做出了详细分类。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史稿》注释的特点,分别是丰富性和经典性。丰富性是指文献运用丰富和注释方法丰富;经典性是指史料引用的经典和杨荫浏经典的史学观。最后,是对《史稿》注释的评价。这一部分主要包括注释的功绩、不足、和启示。在归纳《史稿》注释的功绩同时,谈了谈《史稿》注释的一点小瑕疵,最后通过以上的分析,总结出给我们目前的学习带来的启示。

二、《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的历史性成就及其局限——在纪念杨荫浏先生诞辰百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的历史性成就及其局限——在纪念杨荫浏先生诞辰百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材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材的出版现状
二、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材的分类与特点
    1.通史类
    2.史纲类
    3.史话类
    4.图说类
    5.断代史类
    6.专门史类
    7.区域史类
三、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材出版的创新对策
    1.在编写教材时多运用音乐考古学最新成果
    2.在教材中附音响、视频,弥补古代音乐史的不足
    3.与新媒体结合,使教材更具现代化特点

(3)重塑梁溪清音 ——无锡天韵社的历史溯回与现状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天韵社历史追溯
    第一节 历史发展
        一、曲局时期
        二、“天韵社”时期
        三、1948年复社至曹安和逝世
    第二节 天韵社社员介绍
    小结
第二章 天韵社现状调查
    第一节 复社与传承
        一、复社回顾
        二、孙玄龄的归来
        (一)实物的联系
        (二)技艺与记忆的承续
    第二节 曲社活动
        一、对内
        (一)日常拍曲
        (二)祭祀仪式
        (三)对老天韵社历史的挖掘
        二、对外
        (一)雅集
        (二)展演
        (三)推广
第三章 天韵清曲分析
    第一节 天韵社曲谱溯源
    第二节 天韵社曲唱特点
        一、天韵清曲的特色
        (一)“出音收音”与“四声豁落”
        (二)“软硬虚实”与“兜笃断落”
        (三)天韵社清工的曲唱规矩
    第三节 天韵清曲伴奏特点
第四章 天韵清曲的恢复与清工保护的缺失
    第一节 梁溪清音的重塑
    第二节 昆曲清工在非遗保护视野中的缺失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天韵社大事记
    附录二 :相关民国报刊资料汇总
    附录三 :老天韵清曲演唱录音汇总
    附录四:《天韵社曲谱》目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文献整理状况与研究现状
        (一)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文献整理
        1.专着类
        2.论文类
        3.分类统计
        (二)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研究的现状
        1.现有研究成果
        2.研究缺憾
    三、本课题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
        (二)比较研究法
        (三)跨学科研究法
        (四)实践研究法
上篇: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理论阐释
    一、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概述
        (一)中外艺术歌曲的界定
        1.西方艺术歌曲概念
        2.中国艺术歌曲特点
        (二)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特点
        1.技术多样
        2.题材丰富
        3.演唱考究
        (三)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类型
        1.古曲
        2.近代经典
        3.当作新作
    二、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词曲关系及意境表达
        (一)艺术歌曲中的词曲关系
        1.音乐营造歌词气氛
        2.音乐凸现诗词意象
        3.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平仄与旋法
        (二)用演唱阐释歌词意境
        1.意象的赋予
        2.气口的处理
        3.意境的理解
    三、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唱法与风格
        (一)唱法的科学性
        1.声带闭合与声音集中
        2.横膈膜与呼吸
        3.共鸣与泛音
        (二)民族风格
        1.歌词的字义字音
        2.声韵字调
        3.依字行腔与润腔的传统
        (三)唱法与风格的结合
    四、中国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的新思路
        (一)字从音
        1.12 平均律律制的音高规范
        2.西方艺术歌曲的体裁约定
        3.汉译歌曲演唱的影响
        (二)声入腔
        1.林俊卿的“咽音唱法”
        2.武秀之的“假位真声法”
        3.沈湘“贴着咽壁吸着唱”
        4.金铁霖的“U通道与支点”
        (三)腔咬唇饰
        1.腔咬
        2.唇饰
    五、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传播及价值
        1.不同受众及反馈
        2.不同剧场声效及调整
        3.多种演出形式的尝试
下篇: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现代演绎
    一、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古曲
        (一)阳关三叠
        1.诗词分析及解读
        2.歌曲分析
        3.演唱版本比较
        (二)《杏花天影》
        1.诗词分析及解读
        2.歌曲分析
        3.演唱版本比较
        (三)老渔翁
        1.诗词分析与解读
        2.歌曲分析
        3.音乐演唱分析
        4.演唱版本比较
        小结
    二、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近代经典
        (一)《大江东去》
        1.诗词分析与解读
        2.歌曲分析
        3.演唱版本比较
        小结
        (二)《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1.诗词分析与解读
        2.歌曲分析
        3.演唱版本比较
        小结
        (三)《点绛唇·赋登楼》
        1.诗词分析与解读
        2.歌曲分析
        3.演唱版本比较
    三、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当代新作
        (一)《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1.诗词分析与解读
        2.词曲作者简介
        3.作品分析
        4.演唱版本比较
        (二)《关雎》
        1.诗词分析与解读
        2.歌曲分析
        3.音乐演唱分析
        4.演唱版本比较
        (三)《钗头凤·红酥手》
        1.诗词分析与解读
        2.歌曲分析
        3.音乐分析
        4.演唱版本比较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本文中现代演绎的九首完整谱例
    附录二:中国艺术歌曲百场巡演高校邀请涵
    附录三:中国艺术歌曲百场巡演、欧洲巡演实录
    附录四:中国艺术歌曲学术讲座与交流
致谢
学术发表及活动
个人简历

(5)时代发展中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掠影(论文提纲范文)

一、20世纪20年代-1949年
二、1949年-1977年
    1.国家重视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民间音乐搜集整理工作助力音乐史学研究
    2.少数民族受到重视,其音乐文化也得到关注
    3.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音乐史学工作者努力学习并运用
    4.建国初期新开端,中国音乐史学研究注重基础工作
    5.十年曲折发展历程,音乐史学研究遭遇冷境
三、1978年-1999年
    1.反思、批判的成果增多,学术争鸣现象常见
    2.研究范围不断扩展,内容更加丰富
    3.研究更加深入,分支学科纷纷建立
    4.新技术支持新的撰史方式
四、2000年至今
    (一)多元文化影响下产生新的研究观念,跨学科研究逐渐成为趋势
    (二)新时代的政治经济背景下,音乐史学研究出现新的热点
        1. 礼乐文化研究形成热点
        2.“非遗”工作助力古代音乐史学研究
        3. 全球化趋势下,音乐史学研究的国际视野更加受到关注
        4. 古谱解译、古乐器复制推动“古乐”演奏
结语

(6)音乐学家冯文慈的批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批评实践的历史脉络
推动其批评实践的缘由
“冯式批评”的特征与要旨
结语

(7)1949年以来中国音乐史学中唯物史观的回顾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接受尝试:在填补空白中坚持唯物史观指导运用(1949—1977)
二、谨慎前行:在拨乱反正中回归唯物史观的科学指导运用(1978—1984)
三、大胆创见:在思潮争鸣中掘进唯物史观的科学指导运用(1985—1991)
    1. 在大胆创见的专论中掘进。
    2. 在关切现实的会议论争中掘进。
    3. 在“把人作为人”的人物研究中掘进。
四、恢复发展:在回顾反思中拓展唯物史观的科学指导运用(1992—1999)
    1. 在史学着述中反思拓展。
    2. 在史学理论研究中反思拓展。
    3. 在学术争鸣中反思拓展。
五、多元融合:在深化改革中丰富唯物史观的科学指导运用(2000—2011)
    1. 在中国音乐史学着述研究中丰富发展。
    2. 在中国音乐史学文论研究中丰富发展。
    3. 在“三大”争鸣中丰富发展。
六、创新推进:在新时代感召下发展唯物史观的科学指导运用(2012—2019)
结语:阔步前进新时代

(8)宴飨礼乐与古代戏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的提出与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要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宴飨礼乐制度述略
    第一节 礼乐的起源
    第二节 宴飨的发生与先秦宴飨礼乐制度的建立
    第三节 两汉至隋唐宴飨礼乐制度的变迁
    第四节 宋元明清宴飨礼乐制度的成熟和完善
第二章 宴飨礼仪及其用乐考
    第一节 宴飨礼仪考释
    第二节 宴飨用乐考释(一)
    第三节 宴飨用乐考释(二)
第三章 宴飨礼乐的类型、特征与功能
    第一节 宴飨礼乐的类型
    第二节 宴飨礼乐的特征
    第三节 宴飨礼乐的功能
第四章 汉唐宴飨戏剧的形态和特征
    第一节 宴飨礼乐与戏剧的发生逻辑
    第二节 汉唐戏剧之形态(一)
    第三节 汉唐戏剧之形态(二)
    第四节 汉唐戏剧的特征
第五章 宋金宴飨戏剧的转型和发展
    第一节 宋金时期宴飨演剧的转型(一)
    第二节 宋金时期宴飨演剧的转型(二)
    第三节 宋金杂剧对后世戏剧的影响
第六章 元明清宴飨戏剧创作和演出的繁荣
    第一节 宫廷宴飨演剧的发展(一)
    第二节 宫廷宴飨演剧的发展(二)
    第三节 私人宴会演剧的繁兴
    第四节 宴飨礼乐与戏剧特征
第七章 清中后期宴飨戏剧的变迁
    第一节 宫廷宴飨演剧制度的演进(一)
    第二节 宫廷宴飨演剧制度的演进(二)
    第三节 “花雅之争”及其影响再认识
    第四节 清中后期戏剧的变迁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百年二胡音乐风格与文化身份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视角与思路
    四、研究目的及意义
    五、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百年二胡音乐风格及其嬗变
    第一节 20世纪初期二胡音乐风格
        一、沿袭传统音乐载体的发展轨迹
        二、“西学东渐”背景下的发展轨迹
        三、民间到高校的身份转变
    第二节 20世纪中期二胡音乐风格的特殊性
        一、写实的民族主义风格
        二、本土意识下的“西体中用”风格
        三、“声腔化”的演绎风格
    第三节 新时期二胡音乐风格
        一、“体系化”二胡音乐风格
        二、传统音乐风格“边缘化”
        三、一种新的音乐风格
    第四节 21世纪二胡音乐风格
        一、“工业化创造”的表现
        二、西方作曲观念的影响
        三、技法借鉴与新技法开拓
第二章 百年二胡音乐文化身份的游离
    第一节 “全盘西化”表现
        一、意识形态的西化导向
        二、二胡音乐的拿来主义
    第二节 “中西融合”“兼收并蓄”表现
        一、三观争鸣的历史节点
        二、汇通中西的二胡音乐风格
    第三节 “国粹”里的民族话语
        一、追溯源于传统的二胡音乐身份
        二、传统音乐与二胡艺术的内在关联
第三章 百年二胡音乐风格文化身份的反思
    第一节 “寻求认同”观念
        一、“文化自卑”的历史踪迹
        二、当代音乐文化身份的危机
    第二节 “国粹主义”观念
        一、历史的追溯
        二、多维的理解
        三、观念的弊端
    第三节 “跨界融合”观念
        一、“跨界融合”的价值内核
        二、现实语境下中国音乐身份症候
        三、“新民乐”的理想境域
第四章 对二胡音乐风格文化身份重建的思考
    第一节 基于生态文明观念构建文化多样性
        一、“生态文明”对二胡音乐风格发展的要求
        二、“主体间性”对二胡音乐风格发展的启示
        三、传统音乐的内在结构力对二胡音乐风格发展的规定
    第二节 “教育传承”的理念
        一、音乐语言的文化身份认知
        二、“天人合一”和“演创合一”的认知
        三、“双轨并行”的教育机制
    第三节 确立音乐文化风格的主体立场
        一、目前音乐体系单边发展的现象分析
        二、中国音乐主体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三、强调中华文化属性意识观
        四、确立文化身份特质的必要性
结语
    一、对多元视角的再认识
    二、二胡音乐风格现实样态的身份危机
    三、强化二胡音乐风格的文化身份
附录:中国二胡源流研究综述
    一、二胡源流观点分析
    二、民国以前的二胡音乐原生状态
    三、二胡名称之来源
    四、二胡的称谓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注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综述
        1. 对同类着作研究
        2. 对《史稿》内容研究
        3. 对杨荫浏音乐史观研究
        4. 其它学科注释研究
一、《史稿》概述及其撰着背景
    (一) 《史稿》内容概述
    (二) 《史稿》撰着背景
        1. 岸谷之变的政治因素
        2. 日新月异的经济形势
        3. 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
        4. 吐故纳新的教育环境
        5. 曲折跌宕的研究过程
二、《史稿》注释的分类
    (一) 基于《史稿》注释的史料内容
        1. 按《四库全书》分类
        2. 其它史料分类
    (二) 基于《史稿》注释的表现形式
        1. 常识类注释
        2. 句意解释类注释
三、《史稿》注释的特点
    (一) 注释的丰富性
        1. 史料运用
        2. 注释方法
    (二) 注释的经典性
        1. 引用文献
        2. 史学观
四、《史稿》注释的评价
    (一) 不世之功绩
        1. 乐学律学的研究
        2. 民间俗乐的收集
        3. 古代乐器的挖掘
        4. “活态”音乐的整理
    (二) 白玉之微瑕
    (三) 发人之深思
        1. 注重理论实践的结合
        2. 提高实践能力的认知
        3. 加强基本素质的培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的历史性成就及其局限——在纪念杨荫浏先生诞辰百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论文参考文献)

  • [1]2000—2017年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述评[J]. 冯长春. 中国音乐, 2021(06)
  • [2]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材出版研究[J]. 张沐. 出版广角, 2020(22)
  • [3]重塑梁溪清音 ——无锡天韵社的历史溯回与现状考察[D]. 吴欣晨.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4]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研究[D]. 黄璐. 中国音乐学院, 2020(08)
  • [5]时代发展中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掠影[J]. 李琳倩. 中国音乐, 2020(03)
  • [6]音乐学家冯文慈的批评实践[J]. 陈荃有. 中国文艺评论, 2019(09)
  • [7]1949年以来中国音乐史学中唯物史观的回顾与思考[J]. 程兴旺. 音乐研究, 2019(04)
  • [8]宴飨礼乐与古代戏剧[D]. 宫文华.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9]百年二胡音乐风格与文化身份考察[D]. 王晓南.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10]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注释研究[D]. 张哲涵. 浙江师范大学, 2018(03)

标签:;  ;  ;  ;  ;  

《中国古乐草稿》的历史成就与局限——在杨引流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