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塘黑鱼成鱼养殖技术

五塘黑鱼成鱼养殖技术

一、乌塘鳢的成鱼养殖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苏治南[1](2020)在《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关键过程研究》文中认为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下文简称“地埋管道系统”)实现了滩涂地下部养鱼(中华乌塘鳢,Bostrychus sinensis),地上部种植红树林,红树林得到快速恢复的目标,但在关键过程上需加强总结和理论探讨。管道内水体环境、元素收支、养殖容量及环境效应是表征地埋管道系统特征的关键科学问题。本研究于2016~2018年在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进行。通过现场监测与试验,定量研究了上述科学问题,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管道养殖内部水质变化规律从鱼苗投放到收获的5个月内,分别对幼鱼阶段和成鱼阶段水质共进行了6次测定。结果表明,每次清洗系统之后的15天内,15个水质指标中只有溶解氧趋于下降,其它指标变化规律不明显。与对照相比,所有水质指标都无显着差异。养殖管道内部沉积物的总碳、总氮、总磷和硫化物较对照组分别高5.07%、30.97%、73.90%和204.31%,但每半个月一次的清洗有效清除了系统内部沉积物污染的胁迫。以上结果表明,养殖水质总体上接近天然海水,且定期清洗有效避免了沉积物氮、磷污染,这是地埋管道系统取得成功的机理。2.养殖系统碳、氮、磷收支及物质利用率碳、氮、磷收支研究得到其百分率方程如下:碳:人工饵料(82.65%)+其他输入(17.35%)=收获鱼类(19.70%)+系统损耗(6.06%)+向外释放(74.24%);氮:人工饵料(82.33%)+其他输入(17.67%)=收获鱼类(18.61%)+系统损耗(5.92%)+向外释放(75.46%);磷:人工饵料(79.30%)+系统输入(20.70%)=收获鱼类(16.97%)+系统损耗(5.84%)+向外释放(77.19%);“其他输入”包括鱼苗+天然饵料,“系统损耗”包括死鱼+残饵,“向外释放”包括溶失饵料+沉积物+水体输出+其他输出。人工饵料和水体输出分别是元素输入、输出的主要通道。地埋管道系统中华乌塘鳢的饲料系数为5.76,约为其池塘养殖的50%,饵料利用率较高。碳、氮、磷利用率分别为14.76%、14.33%和6.64%。鲜杂鱼饵料的磷主要存在于骨骼和鳞片,非鱼类喜好部分,这是磷利用率较低的主要原因。3.养殖容量实验表明溶解氧是地埋管道系统养殖容量的首要限制因子,且中华乌塘鳢摄食正常摄食的溶解氧最低值为2.59 mg/L。当水体溶解氧等于中华乌塘鳢摄食正常摄食最低值时,单套地埋管道系统生物量(B,kg)与流量(V,m3/h)的关系:B=13.316V-11.395(B≤60 kg)纳潮混养塘可驱动地埋管道系统的数量:n=S×(H1-H2)/(4.24t)纳潮混养塘可支撑的养殖容量:Ca=10.61×S×(H1-H2)/t式中:S为纳潮混养塘的蓄水面积(m2);H1为无纳潮前最高潮水面高程(最低潮日的高潮时水面高程)(m);H2为纳潮混养塘塘底高程(m);t为无纳潮期时长(h)。以上研究为地埋管道系统的推广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关键参数。4.养殖对环境、大型底栖动物和红树林生长的影响元素收支方程显示,地埋管道系统生产1 t的中华乌塘鳢,由水体、沉积物和溶失饵料向海区排放的碳、氮、磷量分别为338.02 kg、79.34 kg、2.39kg。养殖后(养殖结束一个月内),滩涂残留水和沉积物的总碳、总氮、总磷、硫化物含量分别是养殖前的72.86%、118.66%、89.50%、54.40%和100.01%、100.15%、114.49%、91.93%。养殖区内的水质指标、沉积物指标和红树林形态指标在养殖前后均差异不显着。养殖区和对照区的红树植物叶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种数、生物量、丰度、丰富度、均匀度、多样性指数)均差异不显着。模拟实验显示红树植物和沉积物的δ13C和δ15N在养殖前后差异也不显着。养殖物质通过常流水低浓度分散排放是地埋管道系统养殖对环境和动植物无显着影响的主要原因,此外,植物的吸收、微生物的分解等是可能的原因。5.应用与建议设计了表层富氧水自动输送装置,使管道养殖水体的平均溶解氧浓度提高了12.28%,增强了推广应用性。地埋管道系统适合于光滩红树林重建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滩涂治理的应用。

丁月晗[2](2020)在《中华乌塘鳢四个Caspase家族基因及在副溶血弧菌和病毒拟似物Poly(I:C)胁迫下的表达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细胞凋亡(Apoptosis)是一个主动、高度有序且由基因决定的自动使细胞生命终止的过程,在保证多细胞生物健康发育的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它对生物体进化、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和维持组织中细胞数量起着关键性作用。在生物免疫学领域,细胞凋亡的过程有同一系列的蛋白家族的参与。其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家族(Cysteine aspartic acid specific protease,Caspases)是可以直接触发细胞凋亡被解体的蛋白酶体系,并在细胞凋亡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主要对中华乌塘鳢的Bscasp-1、Bscasp-7、Bscasp-8和Bscasp-9基因进行了序列鉴定、进化分析和表达分析。其中,Bscasp-1,Bscasp-7,Bscasp-8和Bscasp-9基因蛋白序列分别编码390bp,314bp,478bp和435bp个氨基酸。Bscasp-1和Bscasp-9基因包含三个结构域,一个caspase募集结构域(CARD)和CASc结构域,其中CASc结构域包含一个P20大亚基结构域和一个P10小亚基结构域。Bscasp-8基因具有两个死亡效应域(Death Effector Domain,DED)、一个P20大亚基结构域和一个P10小亚基结构域。Bscasp-7基因只有一个CASc结构域。Bscasp-1基因的P20结构域上发现了一个半胱氨酸活性位点(Cys)和保守的五肽序列QACRG。Bscasp-7基因包含一个组氨酸活性位点(His)、一个半胱氨酸活性位点和保守的五肽序列QACRG。Bscasp-8基因有一个半胱氨酸活性位点和保守的五肽序列QACQG。Bscasp-9基因有一个组氨酸活性位点、一个半胱氨酸活性位点和保守的五肽序列QACGG。采用RT-PCR技术检测Bscasp-1、Bscasp-7、Bscasp-8和Bscasp-9基因在十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Bscasp-1、Bscasp-7、Bscasp-8和Bscasp-9基因在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感染和病毒拟似物poly(I:C)刺激后的表达水平变化,推测caspase-1、caspase-7、caspase-8和caspase-9基因在中华乌塘鳢抗细菌病毒免疫中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Bscasp-1、Bscasp-7、Bscasp-8和Bscasp-9基因在十个正常组织中均有广泛性表达。其中,Bscasp-1、Bscasp-7和Bscasp-8基因在鳃中表达量最高,Bscasp-9基因在肝脏中表达量最高。经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后,Bscasp-1、Bscasp-7、Bscasp-8和Bscasp-9基因均显着上调。Bscasp-1和Bscasp-7基因在外周血中的表达峰值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86倍和161倍。Bscasp-8基因在脾脏中的表达峰值为正常对照组的281倍。而在外周血中Bscasp-9基因的表达峰值仅比对照组高8倍。经poly(I:C)刺激后,Bscasp-1和Bscasp-7基因在头肾中的表达变化最明显,表达峰值分别为对照组的81倍和255倍。此外,Bscasp-8和Bscasp-9基因在外周血和肝脏中的表达峰值分别比对照组高168和18倍。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华乌塘鳢caspase-1、caspase-7、caspase-8和caspase-9基因可能参与了细菌和病毒诱导的免疫应答,并首次证明了caspase-1、caspase-7、caspase-8和caspase-9基因对中华乌塘鳢细菌感染或病毒刺激的最佳防御至关重要。

李斌,庞碧剑,谭趣孜,巫冷蝉[3](2019)在《北仑河口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系统多环芳烃的分布、影响因素及风险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研究了在中华乌塘鳢(Bostrychus sinensis)幼苗期(2013年5月,春季)、中鱼期(2013年7月,夏季)和成鱼期(2013年10月,秋季)北仑河口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系统多环芳烃(PAHs)的时空分布、组成、风险及来源,分析了养殖环境对PAHs分布的影响因素及中华乌塘鳢的富集响应,并评估了养殖环境的理论阈值及剩余环境容量。结果表明,系统内4个管理窗口(G1、G7、G3、G5)养殖水体的多环芳烃浓度的空间变化为G5>G7>G1>G3,主要受管理窗口理化性质差异、海水和陆源输入的影响;时间变化为中鱼期>成鱼期>幼苗期,主要与珍珠湾水质季节变化以及地表径流输入有关。受管道颗粒物含量影响,沉积物多环芳烃含量的空间变化为G1>G3>G7>G5;时间变化为幼苗期>中鱼期>成鱼期,主要与珍珠湾水质季节变化有关。幼苗期管理窗口水体多环芳烃主要源于石油燃烧排放,中鱼期主要是石油、石油燃烧和木、煤燃烧排放的混合源,成鱼期主要源于木、煤燃烧排放。而沉积物的多环芳烃主要是石油燃烧和木、煤燃烧排放来源。养殖水体多环芳烃的危害商值(HQ)小于1,沉积物多环芳烃含量均低于效应区间低值(ERL),说明该系统多环芳烃的生态风险较小。中华乌塘鳢的致癌风险指数(CRI)均低于1×10-6,没有致癌风险,CRI的时间变化主要与珍珠湾水质的季节变化有关,空间变化可能受陆源输入影响。中华乌塘鳢的CRI为可接受或较高时,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系统PAHs的剩余环境容量较高,养殖环境较好。

姜成朴[4](2019)在《漳江口红树林区鱼类群落结构变化及其压力因素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于2017年12月、2018年3月、6月、9月、12月对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区域的鱼类群落进行了周年季节性调查研究,分析了该区域鱼类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生态类群,以及鱼类群落分类多样性的现状。同时,进一步与该区域2013-2014年调查数据(物种数、个体数、体质量、优势种(优势种体长分布)、生物多样性以及时空格局)进行对比并检验,更充分地了解两个年度间鱼类群落结构的变化情况。并以此为依据,结合该区域面临的主要压力因素(如生物入侵、围塘养殖、过度捕捞、入海污染物排放等),进行综合分析,为今后该区域鱼类资源的保护和红树林保护区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合理化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17-2018年的调查共采集鱼类81种,隶属于1纲、11目、36科,均为硬骨鱼类;鲈形目鱼类种类最多,占总物种数的69.14%;鲈形目中虾虎鱼科的物种数最多,达25种。鱼类的物种-数量关系呈现反“J”型分布,其中采集到的个体数总数处于1-10之间的鱼类物种数最多,占总种数的53.09%。生态类群方面,栖息水层、适温性以及食性分别占优势的种类为:底层鱼类(占总物种数的65.43%)、暖水性鱼类(占总物种数的88%)和动物食性鱼类(占总物种数的65%)。(2)该区域2018和2014年年鱼类群落结构整体变化不明显,仍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具体分析结果如下:A.相对丰富度指数:两个年度的调查结果中,目级和科级阶元鱼类相对丰富度分别以鲈形目及虾虎鱼科鱼类占绝对优势,其中目级相对丰富度差异不显着(P>0.05),科级相对丰富度差异显着(P<0.05),即该区域两个年度的目级阶元鱼类种类数变化不大,而科级阶元的变化明显。B.相似性系数:两个年度的目、科和属三级阶元的鱼类相似性均达到0.70,而种级间的相似性系数最低,为0.63,但其共有种数高达53种,说明近几年来漳江口红树林区的鱼类群落结构相对稳定,而种级的相似性系数相对低一些,说明该区域的物种种类变化较明显,这与科级物种数变化明显相一致。C.分类多样性指数:2018年的鱼类平均分类差异指数△+为51.80,显着小于2014年的值52.83(P<0.01),这说明2018年分类进化树连接两个鱼类物种间的平均路径长度显着减小,即亲缘关系相对密切;而2018年的鱼类分类差异变异指数A+(273.12)略大于2014年的值(264.43),即2018年鱼类群落物种分布的均一性相对较差,但并不明显(P>0.05);95%置信漏斗曲线进一步显示,以上观测值均在置信区间内,说明各年度的鱼类分类多样性指数均没有明显的变化。D.分类阶元包含指数:2018年鱼类各级阶元包含指数均略小于2014年调查的值,即种(属、科、目)级阶元群落归属于(科、目)级分类阶元的稳定性稍弱,但不显着。(3)为更好地与2014年调查数据进行对比,避免调查方法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对应选取2014和2018年一致的采样方法(潮沟生境使用火车网,潮滩生境使用张网)及采样时间(冬、春、夏三季,且各季代表月大潮期连续采样5日)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下同)。A.生物多样性分析:2018年与2014年相比,该区域三个季度鱼类总种类数及三个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增加,但采样所得总个体数和总体质量却明显减少。不同断面对比结果显示:2018年潮沟断面的采样所得个体数和体质量明显增加,而两个潮滩断面的采样所得个体数和体质量均明显减少;2018年潮滩1断面各指数均减少,而潮滩2断面和潮沟断面增加。这说明潮沟断面的鱼类群落结构更为稳定的同时,其鱼类资源量也明显增加;而两个潮滩断面的鱼类资源量明显的减少,其中潮滩1断面的鱼类群落结构一定程度上变差,潮滩2断面鱼类群落结构相对稳定。不同季节对比结果显示:2018年该区域不同季节的鱼类采样所得个体数和体质量远少于2014年,其中两个潮滩断面各季节所捕捞的个体数和体质量均明显减少,而潮沟断面各季节的变化反之,这说明两个潮滩断面的鱼类资源量明显下降,而潮沟断面的鱼类资源量有所增加;该区域不同季节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大部分增加,少数表现为波动不大。其中,潮滩1断面:冬季时,物种丰富度指数减少,但鱼类的均匀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增加;春季时,三个指数均明显减少;夏季时,虽然物种丰富度指数明显增加,但其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明显减少。潮滩2断面:三个指数在不同季节均明显增加。潮沟断面: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季节均明显增加,但春季和夏季时,鱼类的均匀度指数相对减少。总之,该区域潮沟生境鱼类群落生物多样性、资源量均有所增加;潮滩生境鱼类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变化不一致,但资源量均在减少。生物多样性指数增加并不能说明资源量的变化状态,即鱼类资源量下降时,鱼类群落结构仍可处于相对稳定的、只是量变的状态。B.优势种分析:2018年与2014年相比,鱼类群落优势种种类更为丰富,除了具有中上层鱼类外,新增加了近底层鱼类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和底层鱼类卵鳎(Solea ovata)、舟山缰虾虎鱼(Amoya chusanensis)、中华乌塘鳢(Bostrychus sinensis)。其中花鰶(Clupanodon thrissa)、棱鮻(Liza carinata)、长鳍凡鲻(Osteomugil cunnesius)和罗非鱼(Tilapia sp.)为两个年度的共有优势种。以上说明,该区域鱼类优势种组成更加丰富,但除了新增加了近底层和底层鱼类,其它变化不甚明显。不同断面的对比结果显示:2018年与2014年相比,潮滩1断面优势种数相对减少,但物种组成变化不大,其中棱鮻、花鰶、罗非鱼和长鳍凡鲻为该断面两个年度的共有优势种;潮滩2断面优势种数相对增加,新增加了卵鳎和眶棘双边鱼(Ambassis gymnocephalus),其中花鰶和长鳍凡鲻为共有优势种;潮沟断面优势种数相对增加,多为虾虎鱼科,罗非鱼、棱鮻和中华乌塘鳢为两年度潮沟断面的共有优势种。这说明不同断面优势种组成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科级阶元来看,变化并不明显,而属级阶元上,底层鱼类种类增加,尤其潮沟断面。不同季节对比结果显示:2018年与2014年相比,冬季优势种数增加,新增加了矛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hasta)、舌虾虎(Glossogobius giuris)和眶棘双边鱼,其中花鰶、长鳍凡鲻和棱鮻为共有优势种;春季优势种数增加,新增加了中华乌塘鳢、舟山缰虾虎鱼和青斑细棘虾虎鱼(Acentrogobius viridipunctatus),其中长鳍凡鲻、花鰶和罗非鱼为共有种;夏季的优势种数变化不明显,新增加了卵鳎,但缺失了黄鳍棘鲷(Acanthopagrus latus)。以上看出,冬季和春季的优势种数均增加,多为以虾虎鱼科为代表的底层鱼类。(4)对比2018年和2014年共有优势种或经济种的体长分布结果显示,除了棱鮻外,2018年花鰶(P=0.04)、长鳍凡鲻(p=0.00)以及黄鳍棘鲷(P>0.05)三种鱼类的平均体长分布均变小,且所捕获的鱼类个体数也明显地减少,这说明该区域一些优势种或经济种鱼类的资源量在下降,且存在小型化的可能。(5)依据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2018年和2014年漳江口红树林鱼类群落均被划分为两个组:组1:CG(潮沟)冬、CG(潮沟)春、CG(潮沟)夏;组2:HC(潮滩1)冬、HC(潮滩1)春、HC(潮滩1)夏、DT(潮滩2)冬、DT(潮滩2)春、DT(潮滩2)夏,且两年度对应的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nMDS)分析的结果分别显示,Stress=0.01和Stress=0.05,说明上述结果均可信。通过相似性程序分析(ANOSIM)分别对2014年和2018年的组1和组2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显示,该区域两年度三个断面三个季节间的鱼类群落组成差异显着(R=1,P<0.05;R=0.981,P<0.05),即组1和组2间的差异明显,生境影响物种分布较季节影响更大。总之,两年度的时空分布情况基本一致,也说明生境是影响物种分布的主要因素。(6)通过查阅公报、年鉴及相关文献资料、借助问卷调查和走访咨询等方式,结合本次鱼类群落变化结果,识别出生物入侵(互花米草)、围塘养殖、过度捕捞及工程等方面为该区域主要的压力因素,并针对该区域鱼类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一些建议。

杨潇[5](2019)在《中华乌塘鳢(Bostrychus sinensis)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5个功能基因的分子克隆及表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乌塘鳢(Bostrychus sinensis)是我国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随着集约式养殖的密度增大,中华乌塘鳢养殖场病害频发,中华乌塘鳢养殖业也因此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鱼类抵御微生物病原体的第一道有效防线是先天免疫系统,它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模式识别受体(PRR)特异性的识别微生物病原体一系列不同的特征分子“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并诱导炎症细胞因子和I型干扰素等的释放,应对微生物病原体的攻击。Toll样受体(TLR)是一类至关重要的PRR,属于Ⅰ型跨膜受体。为深入了解中华乌塘鳢的免疫系统以及TLR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克隆了中华乌塘鳢TLR信号通路中的五个重要基因:TLR1(BsTLR1)、TLR2(BsTLR2)、TLR5(BsTLR5)、MyD88(BsMyD88)及TIRAP(BsTIRAP),并对这些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的分析。为进一步了解这些基因在先天免疫中的作用,通过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分析了其在健康鱼体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以及在副溶血弧菌和Poly I:C刺激后的表达模式。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BsTLR1、BsTLR2、BsTLR5、BsMyD88以及BsTIRAP基因的cDNA全长分别为2385、2448、2646、867和648 bp,分别编码794、815、881、288和215个氨基酸。三个TLR基因都具有典型的TLR蛋白结构域:包含LRR(Leucinerich repeat)、LRRCT(Leucine-rich repeat C-terminal)、跨膜区和TIR(Toll-IL 1-resistance)结构域。BsMyD88包含一个死亡结构域和一个TIR结构域。BsTIRAP包含一个TIR结构域。多重序列比对结果显示,BsTLR1、BsTLR2、BsTLR5、BsMyD88以及BsTIRAP氨基酸序列与其他鱼类的相似性更高。系统进化树也显示,五个基因在进化关系上与鱼类更为接近,与其它脊椎动物有一定的遗传距离。(2)组织分布表达结果显示,BsTLR1、BsTLR2、BsTLR5、BsMyD88以及BsTIRAP在检测组织中均有表达,并且在免疫组织中具有较高表达水平。BsTLR1在头肾和脾脏中表达较高,在肠道中表达最低;BsTLR2在脾脏和头肾中表达较高,在肌肉中表达最低;BsTLR5在肝脏和头肾中表达较高,在皮肤中表达最低。BsMyD88在肝脏和头肾中表达较高,在肠道中表达最低;BsTIRAP在血液和脾脏中表达较高,在肌肉中表达最低。(3)经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和Poly I:C刺激后,BsTLR1、BsTLR2、BsTLR5、BsMyD88以及BsTIRAP在外周血液、头肾、肝脏及脾脏中的表达都显着上调,但是表达模式有所差异。表明BsTLR1、BsTLR2、BsTLR5、BsMyD88以及BsTIRAP都参与副溶血性弧菌和Poly I:C的免疫应答。

粟文[6](2018)在《湛江红树林区地埋管网系统中华乌塘鳢保育初步研究》文中指出红树林作为海洋渔业的天然育苗场,其鱼类多样性保育具有极高的生态、经济与社会价值。地埋式管网系统是一套创新红树林生态养殖模式,研究该系统水质的动态变化、科学合理的优化保育密度及日常管理,可以提高系统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单位产量,降低保育成本,是兼顾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在湛江半日潮红树林区构建地埋式管网系统,对不同保育密度下中华乌塘鳢生长、生理生化等进行分析比较,并对系统水质指标进行全程监测。试验选取初始体质量为(45.39±2.36)g,初始体长为(12.51±0.35 cm)的中华乌塘鳢分成A组360尾/窗口(4.3 kg·m-3)、B组420尾/窗口(5.0 kg·m-3)和C组480尾/窗口(5.7 kg·m-3),每个密度设3个重复,试验周期为80 d。试验结果如下:1、试验期间系统温度27.7℃31.0℃,盐度16.822.5,pH值7.08.8之间,在中华乌塘鳢正常生活的条件范围内,蓄水池水质状况良好,各组存活率在94.9%以上,该地埋式管网系统适于在湛江半日潮红树林区进行推广应用。2、各密度组中华乌塘鳢的终末体长、特定生长率、体长增长率、增重率和日增重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试验结束时C组体质量显着小于A组,B组和C组终末体质量变异系数显着高于A组。表明长期的高密度保育会抑制中华乌塘鳢的生长,造成体质量增长迟缓、生长离散现象明显、饵料转化率升高。3、C组与A组溶解氧含量差异显着(P<0.05),各密度组溶解氧含量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在第50 d时溶解氧含量下降到较低水平(<3 mg/L);各密度组氨氮含量维持在一个较稳定水平,从第50 d开始出现C组氨氮含量显着高于A组(P<0.05);各密度组亚硝酸氮、无机氮和无机磷含量变化周期与窗口清洗周期(20d)相同,呈不断上升趋势,周期末时无机氮、无机磷含量超过《海水水质标准》Ⅱ类海水限定值。从第10 d开始无机磷含量C组显着大于A组(P<0.05),第50 d开始无机氮含量C组显着大于A组(P<0.05)。鉴于高密度保育后期水质劣化加快及溶解氧含量较低,应缩短管理窗口清洗周期为15 d,在管理窗口内增设加氧装置,以保证养殖水质安全。4、营养指标方面:C组肝体指数、粗脂肪含量显着低于A组(P<0.05),但水分及粗蛋白含量并无显着差异(P>0.05);抗氧化功能方面:试验前、中、后期C组抗氧化酶SOD含量均显着低于A组(P<0.05)、MDA含量显着高于A组(P<0.05),表明长期的高密度胁迫导致鱼组织氧化损伤。非特异性免疫方面:C组时LZM活力显着低于A组(P<0.05)。综上可见,长期的高密度胁迫会抑制鱼类的抗氧化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并通过影响机体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改变体内营养物质的合成,对鱼类的营养状况产生不利影响。综合考虑中华乌塘鳢生长、生理生化、水质及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初始放苗宜采用480尾/窗口(5.7 kg·m-3),当中期(50 d左右)出现一定生长离散现象时应调整管理窗口的负载率进行个体分级,以保证个体健康生长。

陆宇哲,潘红平,王帅,刘文光,喻亚丽,何力,阎冰[7](2018)在《3种不同来源中华乌塘鳢成鱼肉质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分析3种不同来源中华乌塘鳢成鱼肌肉的质构特性和营养成分差异,为中华乌塘鳢品质鉴定、养殖技术改进和红树林生态品牌创建及推广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分别测定中华乌塘鳢野生群体、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群体和池塘养殖群体肌肉的质构特性、滴水损失率、冷冻渗出率、pH、胶原蛋白含量、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等指标,并进行营养价值评价。【结果】野生和生态养殖的中华乌塘鳢肌肉硬度、内聚性、胶黏性及胶原蛋白含量间无显着差异(P>0.05,下同),但均显着高于池塘养殖中华乌塘鳢(P<0.05,下同);3种不同来源群体的肌肉弹性、咀嚼性和pH间存在显着差异,弹性和咀嚼性表现为生态养殖>野生>池塘养殖,pH表现为池塘养殖>生态养殖>野生;3种不同来源群体的肌肉滴水损失率和冷冻渗出率间无显着差异。常规营养成分中,池塘养殖群体的粗脂肪含量显着高于野生群体。3种不同来源群体的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相同,均测出18种氨基酸和18种脂肪酸,含量也基本一致,但野生和生态养殖群体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n-3族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着高于池塘养殖群体。根据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3种不同来源群体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色氨酸,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比值(EAA/TAA)、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EAA/NEAA)也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提出的理想模式,分别为42.67%~44.11%和89.07%~95.95%。【结论】中华乌塘鳢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特点,3种不同来源的中华乌塘鳢主要营养成分相似,但野生和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的中华乌塘鳢肌肉质构特性和保健价值优于池塘养殖中华乌塘鳢。

陆宇哲,潘红平,王帅,杨明柳,刘文光,阎冰[8](2017)在《野生、池塘养殖及红树林生态养殖中华乌塘鳢成鱼的形态判别》文中指出【目的】比较分析3种不同来源中华乌塘鳢群体是否存在形态差异,为辨别中华乌塘鳢产品来源提供快速便捷的形态学判别方法,也为创建中华乌塘鳢红树林生态养殖品牌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分别测量中华乌塘鳢野生群体、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群体和池塘养殖群体的6个可量性状和20个外形框架结构数据,并采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多元分析。【结果】除头长/体长外,其他各项可量性状比值在各中华乌塘鳢群体间均存在明显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对第一主成分影响较大的有L9(第二背鳍起点至其末端的距离)、L13(第二背鳍末端至臀鳍起点的距离)、L14(第二背鳍末端至尾鳍背侧起点的距离)、L17(第二背鳍末端至尾鳍腹侧起点的距离)、尾柄长/体长和尾柄高/尾柄长等尾端特征值,对第二主成分影响较大的有体高/体长、L2(第一背鳍起点至腹鳍起点的距离)、L5(第二背鳍起点至臀鳍起点的距离)、L6(腹鳍起点至臀鳍起点的距离)、L7(第一背鳍起点至臀鳍起点的距离)和L8(第二背鳍起点至腹鳍起点的距离)等躯干特征值,对第三主成分影响较大的有L11(臀鳍起点至其末端的距离)、L12(第二背鳍起点至臀鳍末端的距离)、L16(臀鳍末端至尾鳍腹侧起点的距离)和L18(臀鳍末端至尾鳍背侧起点的距离)等体后端特征值。野生、生态养殖和池塘养殖中华乌塘鳢群体可通过判别函数进行有效区分,其综合判别正确率为93.1%。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野生群体与生态养殖群体先聚为一支,再与池塘养殖群体相聚,即中华乌塘鳢生态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的形态较相近。【结论】中华乌塘鳢野生群体、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群体和池塘养殖群体的形态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形态学多元分析可有效辨别。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群体的形态与野生群体更相近,食物保障和食物组成、环境理化条件等可能是引起中华乌塘鳢各群体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

梁爽[9](2017)在《闽浙沿海中华乌塘鳢杂交带遗传结构及杂交渐渗现象研究》文中指出中华乌塘鳢(Bostrychus sinensis)隶属于脊椎动物门(Vertebrata),辐鳍鱼纲(Actinopterygii),鲈形目(Perciformes),塘体科(Eleotridae),乌塘体属(Bostrychus)。本研究采用了三种分子标记:微卫星标记(SSR)、线粒体DNA(mtDNA)基因序列、核基因RyR3序列检测和分析了闽浙沿海6个地理群体共计534尾中华乌塘鳢样本的杂交带遗传结构及杂交渐渗情况。目前有多种因素可以促进杂交带形成并维持杂交带的稳定,如杂种的性质、杂交带的组成成分及其适应性。因此研究杂交带的遗传结构及渐渗现象对于理解杂交带的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在微卫星数据(SSR)分析中,筛选了 15个高度多态的微卫星座位,各个座位的等位基因数范围为7~44,观测杂合度(Ho)的范围为0.1546~0.9600,期望杂合度(HE)的范围为0.4357~0.9602,各微卫星座位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值为0.2780~0.9523,表明中华乌塘鳢种群具有较高的多态性水平。近交系数(Fis)为-0.3136~0.4487,除少数微卫星座位Fis为负数外,多数座位的Fis均为正数,表明在中华乌塘鳢群体中出现了杂合子缺失的现象。2、在本研究中,中华乌塘鳢Cytb基因序列长度为1141bp,总共检测到可变位点122个,其中简约信息位点79个,并定义了122个单倍型。6个地理群体的单倍型指数在0.765~0.895之间,核苷酸多态性在0.00157~0.002102之间,出现了高单倍型多样性(Hd)低核苷酸多样性(π)的情况,其中玉环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厦门的遗传多样性最低。在核基因RyR3的分析中,长度为820bp的序列包含可变位点28个,其中有26个简约信息位点,单倍型多样性在0.612~0.799之间。核苷酸多态性在0.00330~0.00612之间,与Cytb基因序列分析结果一致,也出现了高单倍型多样性与低核苷酸多样性的现象。3、由群体间遗传距离矩阵构建的NJ树及Structure聚类分析表明,中华乌塘鳢可分为南北两个谱系(N谱系和S谱系),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具有显着的相关性。群体间遗传分化(FST)程度处于中高水平,相邻种群间的基因流(Nm)值较大、交流频繁,而N谱系与S谱系之间基因流值较小,可能是与地理隔离因素和中华乌塘鳢特殊的生物特性有关。4、基于Cytb基因序列及RyR3构建的单倍型网络结构图显示,中华乌塘鳢群体明显分为南北两支。Tajima’D(D),Fu’Fs(Fs)检验及核苷酸不配对分布检验也表明,除厦门群体存在近期的群体扩张外,其他群体均未发生扩张。5、台湾海峡北部(霞浦至舟山)的五个地理样本均由N谱系、S谱系和杂交种群组成,证实了东海区域可能为中华乌塘鳢产生杂交的二次接触区。中华乌塘鳢群体在闽浙沿海的二次接触区域形成的杂交带符合张力带模型。在张力带中,与亲本种相比杂种的适应性相对较低,杂交带被限制在两个亲本种之间的狭窄区域,主要是由杂种的扩散和选择之间的平衡性来维持。在杂交带中,等位基因的丢失导致杂交种存活力下降,当夏季产卵季节时,中华乌塘鳢种群从二次接触区域的南部向北部扩散,平衡了等位基因缺失现象。从整体来看,两个系统的地理谱系处于物种形成过程的初期阶段。

沈瑞福[10](2017)在《中华乌塘鳢温棚越冬养殖技术试验》文中指出邙华乌塘鳢Bostrychus sinensis(Lacepede,1802)又名文鱼、笋壳鱼、土鱼,闽南等地俗称蟳虎,隶属于鲈形目塘鳢科乌塘鳢属,系河口咸淡水暖水性小型鱼类,具有生命力强、食性杂、生长快、易饲养、经济效益高等特点,是一种优良的养殖品种。近几年,中华乌塘鳢人工育苗技术和养殖技术日趋成熟,养殖规模初显,不过此前的传统养殖模式都受制于冬季水温低等原因,导致冬季中华乌塘鳢停食减膘、养殖周期较长、养殖效益拉低,为了突破这个局限,笔者吸收闽南地区冬季温棚养虾的成功经验,在龙海市瑞

二、乌塘鳢的成鱼养殖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乌塘鳢的成鱼养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关键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红树林生态系统特征及重要性
    1.2 红树林可持续利用的起源
    1.3 红树林利用的主要模式
        1.3.1 不毁林养殖
        1.3.2 毁林养殖
    1.4 红树林可持续利用面临的问题
        1.4.1 红树林生境丧失
        1.4.2 海区环境恶化
        1.4.3 互花米草入侵严重
    1.5 水产养殖系统机理研究进展
        1.5.1 养殖系统内部环境因子的作用
        1.5.2 水产养殖系统重要元素收支研究
        1.5.3 水产养殖系统容量研究
    1.6 水产养殖对环境影响的研究概况
        1.6.1 水产养殖排放通量估算方法
        1.6.2 水产养殖的排放通量
        1.6.3 生物因子的响应机制
    1.7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概述
        1.7.1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的发展
        1.7.2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的原理
        1.7.3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的可用范围
        1.7.4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的技术优势
    1.8 主要研究内容和目的意义
        1.8.1 研究目的
        1.8.2 研究意义
        1.8.3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8.4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养殖内部水质变化规律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方法
        2.2.1 实验地点及养殖概况
        2.2.2 采样和分析方法
        2.2.3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养殖管道内部水质变化规律
        2.3.2 管道清洗对养殖水体环境的维持作用
    2.4 讨论
        2.4.1 水体
        2.4.2 沉积物
    2.5 小结
第三章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养殖的碳、氮、磷收支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方法
        3.2.1 实验地点
        3.2.2 实验设计
        3.2.3 采样和分析方法
        3.2.4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地埋管道系统水体的碳、氮、磷
        3.3.2 地埋管道系统养殖鱼类的碳、氮、磷
        3.3.3 地埋管道系统饵料的碳、氮、磷
        3.3.4 地埋管道系统沉积物的碳、氮、磷
        3.3.5 地埋管道系统其他的碳、氮、磷
        3.3.6 地埋管道系统的碳、氮、磷收支
        3.3.7 生长评价和碳、氮、磷利用率
    3.4 讨论
        3.4.1 水体环境因子对碳、氮、磷收支的影响
        3.4.2 投喂策略对碳、氮、磷收支的作用
        3.4.3 沉积物对碳、氮、磷收支的贡献
        3.4.4 其他碳、氮、磷收支分析
        3.4.5 不同养殖模式的碳、氮、磷收支比较
        3.4.6 不同养殖模式的碳、氮、磷利用率
    3.5 小结
第四章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养殖容量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方法
        4.2.1 实验地点
        4.2.2 采样和分析方法
        4.2.3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限制因子甄别
        4.3.2 中华乌塘鳢摄食的最低溶解氧值
        4.3.3 生物量、流量和溶解氧关系方程拟合
        4.3.4 单套地埋管道系统的养殖容量
        4.3.5 纳潮混养塘可驱动地埋管道系统的养殖容量
    4.4 讨论
        4.4.1 影响水体溶解氧输入与消耗的主要通道
        4.4.2 溶解氧是决定地埋管道系统养殖容量的首要因子
        4.4.3 水体更新是提高溶解氧供给,改善水质的有效途径
        4.4.4 通过提高水体溶解氧浓度增加养殖容量的设想
    4.5 小结
第五章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方法
        5.2.1 实验地点
        5.2.2 采样和分析方法
        5.2.3 统计分析
    5.3 结果
        5.3.1 养殖排放通量
        5.3.2 对周边水质的影响
        5.3.3 对周边沉积物的影响
        5.3.4 对周边红树植物生长的影响
        5.3.5 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5.3.6 模拟实验的同位素分析
    5.4 讨论
        5.4.1 地埋管道系统向海区排放碳、氮、磷的源
        5.4.2 水质对养殖排放物的响应
        5.4.3 沉积物对养殖排放物的响应
        5.4.4 红树植物对养殖排放物的响应
        5.4.5 大型底栖动物对养殖排放物的响应
    5.5 小结
第六章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升级优化
    6.1 引言
    6.2 富氧水自动输送装置研究背景
    6.3 装置设计方案及使用
        6.3.1 装置设计方案
        6.3.2 装置使用方案
    6.4 优化效果分析
        6.4.1 混养塘和地埋管道系统的溶解氧分布
        6.4.2 富氧水自动输送装置的优化效果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中华乌塘鳢四个Caspase家族基因及在副溶血弧菌和病毒拟似物Poly(I:C)胁迫下的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中华乌塘鳢简介
        1.1.1 生活习性
        1.1.2 养殖现状
    1.2 细胞凋亡概述
        1.2.1 细胞凋亡激活的方式
    1.3 Caspase家族基因研究概述
        1.3.1 Caspase家族结构特征
        1.3.2 Caspase家族分类
    1.4 Caspase家族在哺乳类的研究
    1.5 Caspase家族在鱼类的研究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中华乌塘鳢Caspase家族细胞凋亡炎症组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菌种
        2.1.3 引物
        2.1.4 实验试剂与配制方法
    2.2 实验方法
        2.2.1 病原菌感染和病原刺激实验
        2.2.2 总RNA提取实验
        2.2.3 cDNA合成
        2.2.4 中华乌塘鳢Caspase-1 基因的CDS序列克隆
        2.2.5 中华乌塘鳢Caspase-1 基因的序列分析方法
        2.2.6 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
    2.3 实验结果
        2.3.1 中华乌塘鳢caspase-1 基因的ORF序列及推导氨基酸序列的特征
        2.3.2 中华乌塘鳢与其他脊椎动物的caspase-1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
        2.3.3 中华乌塘鳢caspase-1 基因系统进化关系分析
    2.4 中华乌塘鳢caspase-1 基因的组织表达分析
        2.4.1 中华乌塘鳢caspase-1 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2.4.2 感染副溶血弧菌后中华乌塘鳢caspase-1 基因的表达变化
        2.4.3 Poly(I:C)刺激后中华乌塘鳢caspase-1 基因的表达变化
    2.5 讨论
第三章 中华乌塘鳢Caspase家族细胞凋亡起始组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动物
        3.1.2 菌种
        3.1.3 引物
        3.1.4 实验试剂与配制方法
    3.2 实验方法
        3.2.1 病原菌感染和病原刺激实验
        3.2.2 总RNA提取实验
        3.2.3 cDNA合成
        3.2.4 中华乌塘鳢Caspase-8,-9 基因的CDS序列克隆
        3.2.5 中华乌塘鳢Caspase-8,-9 基因的序列分析方法
        3.2.6 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
    3.3 实验结果
        3.3.1 中华乌塘鳢caspase-8 基因的ORF序列及推导氨基酸序列的特征
        3.3.2 中华乌塘鳢与其他脊椎动物的caspase-8 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
        3.3.3 中华乌塘鳢caspase-8 基因系统进化关系分析
        3.3.4 中华乌塘鳢caspase-9 基因的ORF序列及推导氨基酸序列的特征
        3.3.5 中华乌塘鳢与其他脊椎动物的caspase-9 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
        3.3.6 中华乌塘鳢caspase-9 基因系统进化关系分析
    3.4 中华乌塘鳢caspase-8,-9 基因的组织表达分析
        3.4.1 中华乌塘鳢caspase-8,-9 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3.4.2 感染副溶血弧菌后中华乌塘鳢caspase-8,-9 基因的表达变化
        3.4.3 Poly(I:C)刺激后中华乌塘鳢caspase-8,-9 基因的表达变化
    3.5 讨论
第四章 中华乌塘鳢Caspase家族细胞凋亡效应组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动物
        4.1.2 菌种
        4.1.3 引物
        4.1.4 实验试剂与配制方法
    4.2 实验方法
        4.2.1 病原菌感染和病原刺激实验
        4.2.2 总RNA提取实验
        4.2.3 cDNA合成
        4.2.4 中华乌塘鳢Caspase-7 基因的CDS序列克隆
        4.2.5 中华乌塘鳢Caspase-7 基因的序列分析方法
        4.2.6 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
    4.3 实验结果
        4.3.1 中华乌塘鳢caspase-7 基因的ORF序列及推导氨基酸序列的特征
        4.3.2 中华乌塘鳢与其他脊椎动物的caspase-7 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
        4.3.3 中华乌塘鳢caspase-7 基因系统进化关系分析
    4.4 中华乌塘鳢caspase-7 基因的组织表达分析
        4.4.1 中华乌塘鳢caspase-7 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4.4.2 感染副溶血弧菌后中华乌塘鳢caspase-7 基因的表达变化
        4.4.3 Poly(I:C)刺激后中华乌塘鳢caspase-7 基因的表达变化
    4.5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北仑河口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系统多环芳烃的分布、影响因素及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区域概况及样品采集
    1.2 试剂与仪器
    1.3 样品处理与分析
    1.4 质量控制
    1.5 数据处理
        1.5.1 差异显着性分析
        1.5.2 养殖环境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1.5.3 中华乌塘鳢及人工饵料健康风险评价方法
        1.5.4 水体及沉积物PAHs的来源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养殖水体PAHs的分布、组成及生态风险
    2.2 沉积物PAHs的分布、组成及生态风险
    2.3 养殖环境PAHs的来源解析
    2.4 中华乌塘鳢和人工饵料PAHs的分布、组成及健康风险
3 讨论
    3.1 养殖环境PAHs分布的影响因素
    3.2 与其他养殖区生态风险的比较
    3.3 中华乌塘鳢健康风险的影响因素及理论环境阈值分析
4 小结

(4)漳江口红树林区鱼类群落结构变化及其压力因素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鱼类群落生态学的概念及其主要研究
        1.2.1 概念
        1.2.2 研究动态
    1.3 红树林区鱼类群落生态学的研究
        1.3.1 与环境因素相关的研究
    1.4 红树林区生态功能的研究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目的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自然环境
        2.1.2 人口与社会经济
    2.2 研究方法
        2.2.1 采样时间与断面
        2.2.2 采样方法与样品处理
        2.2.3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鱼类物种组成及其生态类群
        3.1.1 物种组成
        3.1.2 生态类群
    3.2 分类多样性分析
        3.2.1 相对丰富度指数
        3.2.2 相似性系数
        3.2.3 分类多样性指数
        3.2.4 分类阶元包含指数
    3.3 生物多样性的对比分析
        3.3.1 生物多样性
        3.3.2 断面的生物多样性
        3.3.3 季节性的生物多样性
    3.4 优势种的对比分析
        3.4.1 优势种
        3.4.2 断面的优势种
        3.4.3 季节的优势种
        3.4.4 主要优势种(或经济物种)的体长组成
    3.5 鱼类群落的时空分布格局
    3.6 种类组成的季节变化和断面间比较
    3.7 鱼类群落结构变化小结
        3.7.1 种类组成及分类多样性
        3.7.2 生物多样性
        3.7.3 优势种
第四章 漳江口红树林区鱼类群落变化压力因素分析
    4.1 数据来源与使用
    4.2 主要压力因素识别
    4.3 主要压力因素影响机制
    4.4 主要压力因素影响分析
        4.4.1 生物入侵-互花米草
        4.4.2 围塘养殖
        4.4.3 过度捕捞
        4.4.4 周边工程建设
        4.4.5 入海污染物排放
        4.4.6 保护区管理
    4.5 保护及管理建议
        4.5.1 加强红树林区生境保护,完善管理制度体系
        4.5.2 开展增殖放流,严格执行禁渔期,关注重点保护区域和保护季节
        4.5.3 加强科学研究合作,加强国内外交流
        4.5.4 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公众参与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中华乌塘鳢(Bostrychus sinensis)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5个功能基因的分子克隆及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TLRs研究进展综述
        1.1.1 Toll样受体的发现
        1.1.2 Toll样受体的分类
        1.1.3 TLRs介导的免疫信号通路
    1.2 中华乌塘鳢简介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TLR信号通路五个功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用鱼
        2.1.2 实验器材
        2.1.3 主要试剂与溶液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动物组织获取
        2.2.2 总RNA提取
        2.2.3 cDNA合成
        2.2.4 五个基因的全长克隆
        2.2.5 五个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TLR信号通路五个功能基因的序列特征
        2.3.2 同源性分析
        2.3.3 进化关系分析
        2.3.4 蛋白结构域比较
        2.3.5 不同脊椎动物TLR信号通路五个功能基因的序列比对
    2.4 讨论
第三章 健康鱼体五个功能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动物
        3.1.2 实验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健康鱼体各组织c DNA定量模板的获取
        3.2.2 实时荧光定量PCR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副溶血弧菌和Poly I:C刺激下五个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用鱼及细菌
        4.1.2 实验仪器和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细菌培养
        4.2.2 细菌及Poly I:C悬液制备
        4.2.3 细菌及Poly I:C刺激实验
        4.2.4 总RNA提取及模板制备
        4.2.5 实时荧光定量反应
    4.3 实验结果
        4.3.1 Bs TLR1 在外源物刺激后的差异表达
        4.3.2 Bs TLR2 在外源物刺激后的差异表达
        4.3.3 Bs TLR5 在外源物刺激后的差异表达
        4.3.4 Bs My D88 在外源物刺激后的差异表达
        4.3.5 Bs TIRAP在外源物刺激后的差异表达
    4.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湛江红树林区地埋管网系统中华乌塘鳢保育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红树林区生态保育前景分析
    1.2 红树林地埋管网系统简介
    1.3 中华乌塘鳢
        1.3.1 中华乌塘鳢的分类学地位及生物学特性
        1.3.2 中华乌塘鳢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养殖密度对鱼类影响的研究概况
        1.4.1 养殖密度对鱼类生长影响
        1.4.2 养殖密度对鱼体肌肉组分的影响
        1.4.3 养殖密度对水质状况的影响
        1.4.4 养殖密度对鱼类生理生化的影响
    1.5 技术路线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湛江红树林滩涂地埋管网系统构建
    2.1 示范基地概况
        2.1.1 气候条件
        2.1.2 海岸潮汐规律
        2.1.3 示范基地红树林滩涂底栖动物多样性调查
        2.1.4 示范基地红树林的群落类型与特征调查
    2.2 示范基地构建
        2.2.1 湛江红树林滩涂地埋管网系统简介
        2.2.2 湛江红树林滩涂地埋管网系统安装流程
3 保育密度对中华乌塘鳢生长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种苗及来源
        3.1.2 实验设计与日常管理
        3.1.3 采样与生长指标的计算
        3.1.4 数据处理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保育密度对中华乌塘鳢生长指标的影响
        3.2.2 保育密度对中华乌塘鳢生长离散的影响
    3.3 讨论
        3.3.1 保育密度对中华乌塘鳢生长指标的影响
        3.3.2 保育密度对中华乌塘鳢生长离散的影响
    3.4 小结
4 试验期间地埋式管网系统的水质状况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种苗及来源
        4.1.2 实验设计与日常管理
        4.1.3 水质测定与分析方法
        4.1.4 数据处理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水温、盐度和pH值变化
        4.2.2 溶解氧含量变化
        4.2.3 氨氮含量变化
        4.2.4 亚硝酸氮含量变化
        4.2.5 无机氮含量变化
        4.2.6 无机磷含量变化
    4.3 讨论
    4.4 小结
5 保育密度对中华乌塘鳢肌肉组分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种苗及来源
        5.1.2 实验设计与日常管理
        5.1.3 肌肉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5.1.4 肝脏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5.1.5 数据处理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保育密度对中华乌塘鳢肌肉组分的影响
        5.2.2 保育密度对中华乌塘鳢肝体指数的影响
        5.2.3 保育密度对中华乌塘鳢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5.2.4 保育密度对中华乌塘鳢溶菌酶活力的影响
    5.3 讨论
        5.3.1 保育密度对中华乌塘鳢肌肉组分的影响
        5.3.2 保育密度对中华乌塘鳢肝体指数的影响
        5.3.3 保育密度对中华乌塘鳢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5.3.4 保育密度对中华乌塘鳢溶菌酶活力的影响
    5.4 小结
6 结论与创新点
    6.1 结论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7)3种不同来源中华乌塘鳢成鱼肉质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肌肉质构分析
        1.2.2 肌肉滴水损失率测定
        1.2.3 肌肉冷冻渗出率测定
        1.2.4 肌肉pH测定
        1.2.5 肌肉胶原蛋白含量测定
        1.2.6 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1.2.7 肌肉氨基酸测定
        1.2.8 肌肉脂肪酸测定
        1.2.9 肌肉营养价值评定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肌肉质构特性
    2.2 肌肉滴水损失率、冷冻渗出率、胶原蛋白含量及pH
    2.3 肌肉常规营养成分
    2.4 肌肉氨基酸组成及含量
    2.5 肌肉营养价值评定结果
    2.6 肌肉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3 讨论
    3.1 3种不同来源中华乌塘鳢肌肉的质构特性比较
    3.2 中华乌塘鳢的营养价值
    3.3 3种不同来源中华乌塘鳢肌肉的营养价值比较
4 结论

(8)野生、池塘养殖及红树林生态养殖中华乌塘鳢成鱼的形态判别(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形态指标测量
    1.3 数据处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方差分析结果
    2.2 主成分分析结果
    2.3 判别分析结果
    2.4 聚类分析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9)闽浙沿海中华乌塘鳢杂交带遗传结构及杂交渐渗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鱼类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1.1 染色体遗传多样性
    1.1.2 蛋白质遗传多样性
    1.1.3 DNA遗传多样性
1.2 杂交渐渗
    1.2.1 杂交概述
    1.2.2 杂交带(Hybrid zone)
    1.2.3 渐渗
    1.2.4 杂交-渐渗的意义
1.3 SSR、 Cytb、 RyR3分子标记
    1.3.1 微卫星的研究进展
    1.3.2 线粒体基因(Cytb)
    1.3.3 RyR3基因
1.4 中华乌塘鳢简介
    1.4.1 分类学地位
    1.4.2 形态学特征
    1.4.3 分布与习性
    1.4.4 繁殖和生活史
    1.4.5 取样策略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 实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微卫星数据分析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样品采集
    2.1.3 实验所用仪器
    2.1.4 相关试剂
    2.1.5 相关溶液的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总DNA的提取
    2.2.2 TBE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2.2.3 等位基因PCR扩增
    2.2.4 琼脂糖凝胶电泳
    2.2.5 PCR产物测序
    2.2.6 数据处理和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基因组DNA提取
    2.3.2 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2.3.3 群体间遗传分化及聚类分析
    2.3.4 多维尺度分析
2.4 讨论
    2.4.1 微卫星座位的多态性分析
    2.4.2 中华乌塘鳢群体遗传结构 第三章 线粒体Cytb基因及RyR3基因分析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生物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1.3 实验试剂
    3.1.4 实验溶液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总DNA提取
    3.2.2 PCR反应体系及条件
    3.2.3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3.2.4 基因组DNA克隆
    3.2.5 线粒体基因(Cytb)数据分析
    3.2.6 核基因RyR3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序列初步分析
    3.3.2 系统发育分析与单倍型间遗传关系
    3.3.3 种群遗传结构
    3.3.4 种群历史动态
    3.3.5 基于Cytb序列及RyR3序列研究杂交渐渗情况
    3.3.6 种群扩张时间和种群间分化时间估算
3.4 讨论
    3.4.1 列特征
    3.4.2 中华乌塘鳢南北类群的分化与扩张
    3.4.3 中华乌塘鳢南北类群环境适应能力的分化
    3.4.4 中华乌塘鳢二次接触区域内杂交的表征及杂交带类型 第四章 总结
4.1 研究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 致谢

(10)中华乌塘鳢温棚越冬养殖技术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试验方法
    1. 池塘条件
    2. 池塘改造
    3. 放苗前准备
    4. 苗种投放
    5. 养殖管理
二、试验结果与讨论
三、讨论
    1. 缩短乌塘鳢的养殖周期
    2. 温养对虾增收
    3. 注重防病
    4. 入市要谨慎

四、乌塘鳢的成鱼养殖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关键过程研究[D]. 苏治南. 广西大学, 2020
  • [2]中华乌塘鳢四个Caspase家族基因及在副溶血弧菌和病毒拟似物Poly(I:C)胁迫下的表达分析[D]. 丁月晗.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3]北仑河口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系统多环芳烃的分布、影响因素及风险评价[J]. 李斌,庞碧剑,谭趣孜,巫冷蝉. 海洋渔业, 2019(05)
  • [4]漳江口红树林区鱼类群落结构变化及其压力因素分析研究[D]. 姜成朴. 厦门大学, 2019(01)
  • [5]中华乌塘鳢(Bostrychus sinensis)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5个功能基因的分子克隆及表达研究[D]. 杨潇. 浙江海洋大学, 2019(02)
  • [6]湛江红树林区地埋管网系统中华乌塘鳢保育初步研究[D]. 粟文. 广东海洋大学, 2018(02)
  • [7]3种不同来源中华乌塘鳢成鱼肉质比较分析[J]. 陆宇哲,潘红平,王帅,刘文光,喻亚丽,何力,阎冰. 南方农业学报, 2018(10)
  • [8]野生、池塘养殖及红树林生态养殖中华乌塘鳢成鱼的形态判别[J]. 陆宇哲,潘红平,王帅,杨明柳,刘文光,阎冰. 南方农业学报, 2017(10)
  • [9]闽浙沿海中华乌塘鳢杂交带遗传结构及杂交渐渗现象研究[D]. 梁爽. 厦门大学, 2017(06)
  • [10]中华乌塘鳢温棚越冬养殖技术试验[J]. 沈瑞福. 海洋与渔业, 2017(03)

标签:;  ;  ;  ;  ;  

五塘黑鱼成鱼养殖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