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发现北周安家墓

西安发现北周安家墓

一、西安发现的北周安伽墓(论文文献综述)

刘若岚[1](2021)在《北周安伽墓神只图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王东[2](2019)在《人首鸟身祭司的形象来源与图像组合》文中研究说明自1999年太原隋虞弘墓发现以来,西安北周安伽墓、史君墓、康业墓等北朝粟特裔贵族墓葬相继发掘,这使得粟特美术研究迅速升温。由此,安阳北齐石棺床(传20世纪20年代发现)、青州傅家北齐画像石墓(1971年发现)、日本Miho美术馆石棺床(20世纪90年代入藏)、法国吉美博物馆石棺床(2004年展出)、隋安备墓(2006年发现)、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石棺床基座两件和英国阿尔伯特与维多利亚博物馆石棺床基座等非正式发掘资料和天水石马坪隋墓(1982年发掘)等正式发掘资料,逐渐被辨识出来,为此项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1。对于这批兼具北朝特征和中亚色彩的石葬具,中外学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其中讨论最频繁、观点最多的是人首鸟身祭司的形象来源问题。

潘飚[3](2020)在《摩竭纹中国化研究》文中认为摩竭纹源出于印度,其在印度发展过程中,逐渐被纳入佛教体系。在印度佛教经典中,摩竭是一种力量强大,常在水中兴风作浪,但慑服于佛法的巨型恶兽。印度佛教摩竭纹的形态呈海兽状,含义主要有两点:第一,彰显摩竭巨兽的某种或多种强大力量;第二,赞叹佛法广大无边,能慑服摩竭恶兽。随着印度佛教向中国的传播,摩竭纹也传入了中国,并开始中国化。摩竭纹中国化的进程可分为北魏至隋代的肇始期、初盛唐的渐变期、中晚唐至五代的转折期、宋辽金的繁荣期、元明清的衰落期等五个阶段。在肇始期和渐变期,摩竭纹的形态、含义均与印度佛教摩竭纹一致,这两个时期的摩竭纹在数量、载体、分布区域等方面发展的都十分有限,使用群体也局限于皇族与贵族。当摩竭纹发展至转折期,开始出现具有强烈中国化倾向的鲤鱼形和鱼龙形摩竭纹,并占据摩竭纹发展的主流。在形态和含义上,鲤鱼形摩竭纹受到中国鱼文化影响,鱼龙形摩竭纹受到中国鱼文化与龙文化的影响,本性为“恶”的摩竭在此时一转为有丰富吉祥含义的瑞兽。这一时期摩竭纹在数量、载体、分布区域等方面也都有极大发展,使用群体也从皇族、贵族间拓展至民间。经过转折期的中国化后,摩竭纹进入其发展的繁荣期,并以鱼龙形摩竭纹为主流,愈趋于龙形和吉祥化。此时摩竭纹在数量、载体、分布区域等方面,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使用群体则覆盖了皇族、贵族、平民等阶层。随后,摩竭纹步入衰落期。此时摩竭纹受中国龙文化影响更为强烈,且佛教色彩被削弱,逐渐成为世俗世界中一种边缘化的吉祥纹饰。这一时期摩竭纹的数量、载体、分布区域等方面也出现极大萎缩,使用群体似乎既有贵族也有平民。至清代,摩竭纹被龙纹完全取代。摩竭纹中国化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中国鱼文化与龙文化,这是摩竭纹中国化的外部原因,对异域文化的摩竭纹起改造作用;第二,佛教菩萨道思想,这是摩竭纹中国化的内部原因,对作为佛教纹饰的摩竭纹与中国文化的结合起积极促进作用。摩竭纹中国化对汉传佛教发展的启示有三点:第一,立足于菩萨道;第二,坚持在地化;第三,注重时代性。

李成康[4](2020)在《河西魏晋十六国壁画墓神兽图像研究》文中提出河西魏晋十六国壁画墓神兽图像构成了立体式的天上、人间、地下神兽系统,联系起当时人们的宇宙观和社会信仰。河西魏晋十六国壁画墓神兽图像的本质是文化艺术。在当时社会生活背景下,神兽这种既虚拟化又有特定意义的中介都有其特定的思想内涵,是当时人们的宇宙观和生命观的最好的表达形式和最具象的表现方式。河西魏晋十六国壁画墓神兽图像与其他前后时期神兽图像相比,受到儒学和道教的主流思想影响较多,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神兽图像其发展变化都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交融互通的。河西魏晋十六国壁画墓和具有外来文化因素的墓葬相比,不同时代的主流宗教信仰造就不同的神兽图像配置体系,宗教信仰对于神兽图象的塑造具有一定作用。河西魏晋十六国壁画墓神兽图像作为媒介,平衡地连接起了生与死的交流,构成了立体的天上、人间和地下空间体系,达到了时间概念上的永生状态,产生了当时人们的一系列社会信仰,包括丧葬礼俗、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等。结合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的丧葬礼俗,将生者对逝后世界的臆想与各种诉求,寄托于墓葬壁画中神兽图像配置,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和永生期盼,这是魏晋思想和艺术的深湛结晶。

郭晨佳[5](2020)在《入华粟特人饮食审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选取学界较少关注的入华粟特人墓葬所见饮食图像为研究对象,在结合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等文本资料基础上,分析总结其中蕴含的入华粟特人饮食审美观念。在资料运用方面尽可能搜集粟特故地的宫殿、宅邸及神庙壁画。研究方法方面,本文主要运用图像细读法、细节分类法等。第一部分“酥脆胡饼与香醇胡酒”。该部分对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中的食物进行分类研究,在考察历史文献的基础上,比对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中的胡饼和果品;胡酒(葡萄酒)出现频率很高且蕴含了一定的宗教思想。入华粟特人的饮食审美观念体现在色香味与造型美两方面,同时胡饼胡酒的选择也表达了他们对粟特故地的怀念之情。第二部分“异域奢华的饮食器具”。胡食(胡饼)器具主要有圈足盘、食盘、托盘,胡饮(胡酒)的器具主要有碗、长杯、高足杯、角杯、来通。来通的使用显示了其由宗教祭祀功能向盛酒器实用性功能的转变。入华粟特人的饮食器具审美体现在异域审美、材质奢华之美、装饰造型之美与身份象征之美等方面。第三部分“宴饮场景与享乐礼祭”。该部分将入华粟特人墓葬宴饮图像分为日常宴饮和死后世界两类,日常宴饮出现在乐舞、狩猎、商旅、居家、会盟及会客等六种场景中,体现了入华粟特人现世享乐的审美观念。天国想象中的宴饮场景是墓主对死后世界的理想表达,圣火祭祀图像体现了入华粟特人的祆教信仰和圣火崇拜。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中的宴饮场景与粟特故地壁画、中原墓葬的区别体现在宴饮重要性、宴饮场景多少以及人物排列构图三个方面。胡饼胡酒的选择彰显了入华粟特人对故土的思念,异域奢华的饮食器具蕴含着奢华行乐的生活审美观念,宴饮场景之多体现了宴饮在入华粟特人生活中的普遍性与重要性,也寄托着他们对死后世界的美好想象。

曹中俊[6](2020)在《丝绸之路河南道出土文物蕴含的粟特文化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丝绸之路河南道孕育于史前时期人类的活动,开辟于马家窑人群的迁徙,成熟于西羌人群的沟通,兴盛于吐谷浑人的绾毂。后由吐蕃人经营的唐蕃古道及唃厮啰人控制的青唐道是河南道发展和繁荣的延续。在河南道发展进程中,其承载了中西文化交流的诸多方面,尤其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众多域外民族沿河南道进入中国,给沿线地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迹。论文以中古时期沿河南道活动的入华粟特人为线索,借助河南道青海地区出土的丝织品、金银器、彩绘木棺板画及岷江上游和成都地区出土的南朝佛教石刻造像等考古出土文物资料为重点,分析河南道出土文物中蕴含的粟特文化因素。以此窥探粟特人在河南道沿线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贡献,进而考察河南道在中古时期中西文化交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而吐谷浑及吐蕃在河南道繁荣与畅通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如今,我们需要做的是总结归纳历史经验,遵循古人的智慧,更好地将河南道沿线地区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潮流之中,不断促进欧亚大陆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姜利媛[7](2020)在《北朝至隋唐时期粟特音乐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北朝至隋唐时期的粟特音乐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法、田野考察法以及二重证据法将文献中记载的粟特音乐和存见考古资料中的粟特音乐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判定粟特音乐在中原的发展情况以及对中原地区音乐潮流趋势的影响。本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分析文献资料以及考古资料中粟特人的人物形象特点,粟特音乐流行中原的社会背景,对来华粟特人的民族进行界定,借此说明北朝至隋唐时期的粟特音乐与中原音乐之间的关系。第二章主要研究北朝至隋唐时期来华粟特乐人,阐释这些粟特乐人对胡乐兴盛中原以及传播西域音乐所推动的作用。第三章以粟特本土地区发现的乐器排列组合和中原地区发现的乐器排列组合进行对比,分析粟特乐器组合进入中原之后风格产生的变化。第四章研究北朝至隋唐时期兴盛于中原的粟特三大乐舞,胡腾舞、胡旋舞、柘枝舞在中原的流行情况以及对三大乐舞的表演方式和风格特色进行区分,最后一节就流行中原的泼寒胡戏有关争论进行探讨,揭示泼寒胡戏的发源地和发展规律。此外笔者还根据粟特本土地区的考古资料中的乐器排列和舞蹈形象与中原地区的粟特音乐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揭示胡乐在东渐的过程中也受到汉乐的影响,从而产生胡俗乐双向交流的场景。

刘晓伟[8](2020)在《胡旋:从粟特乐舞到宫廷燕乐》文中研究说明"胡旋舞"通过四种形式出现在今人的视野中:一是唐代诗歌;二是古代文献;三是近20年来出土的粟特人墓葬中的乐舞图像;四是敦煌乐舞图像。上述材料所见"胡旋舞"的传播与盛行,究其原因,基础是粟特人商业与贸易所带来的畅通的传播途径,而进献"胡旋女"的政治交往手段成为"胡旋舞"从民间上升到国家层面,合礼进入中原礼乐体系,并成为燕乐的核心成分的关键。敦煌唐代壁画中乐舞图像则是唐代燕乐的集中反映。

杨硕[9](2019)在《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艺术研究》文中指出自二十世纪以来,在国内考古领域对中国境内由西至东的丝绸之路上进行不断地探究下,大批入华粟特人墓葬回归到大众视野。这些墓葬的发现引起了国内考古界的重视。入华粟特的墓葬形制和葬具类型的演变史也是粟特人的汉化史。墓葬内的文物资料为研究入华粟特人汉化进程提供了真实全面的史料。在收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粟特人宗教信仰、丧葬习俗、生活等内容进行了细致的考证。从入华粟特人墓葬中已出土的葬具和葬具上雕刻的图像着手,对入华粟特人的宗教信仰、葬俗、墓葬形制、墓葬风格、葬具类型、葬具上雕刻的图像以及这些图像的题材、风格、雕刻工艺等内容进行研究。深入探寻入华粟特人在进入中国地域后受到汉文化影响的方方面面。粟特人在各种石质葬具上雕刻图案用以记录本民族的文化,也正是这些大量的、不同的图案见证了粟特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入华初期,粟特人一直保持着本民族的习俗传统,但是由于定居中国,他们长期受到中华文明的熏陶,所以在宗教、生活、丧葬习俗等方面都不断地发生着改变。这些改变同时也折出从北朝至唐代时期粟特文化和汉文化的交融,具有重要的意义。

彭汉宗[10](2019)在《山水的化外潜流 ——敦煌壁画树石造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上恐怕再也没有哪个民族会像华夏民族那样热衷于山水树石的艺术表现了。自北魏至元代的近千年中,敦煌壁画见证了各个时代的审美风尚,包括西域样式、汉晋传统样式、北朝新兴样式、隋代的“细密精致而臻丽”、唐代的“焕烂而求备”、曹氏归义军时期的“千篇一律”、西夏与元代的卫藏风格。不同风格之间或和谐共存,或新旧迭代,其既与艺术自律发展的内部因素有关,同时也与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民族风俗、宗教文化等外部因素有关,如何从纷乱庞杂的现象中将这些因素一一寻绎则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而采用不同的研究视角亦将引发全然不同的结论。在山水树石图像的演变历程中,主要有三股力量互相制衡,其一为中原山水画的同步影响,其二为异域审美观念的影响,其三为特殊的宗教文化内涵。三股力量联合构成了敦煌壁画山水树石图像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同时也彰显了其无可替代的价值与魅力,更重要的是,它提示了我们在面对复杂艺术现象时往往需要做好随时切换研究视角的准备,如此才有可能在最大程度上恢复历史的原貌。

二、西安发现的北周安伽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安发现的北周安伽墓(论文提纲范文)

(3)摩竭纹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的重难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摩竭纹探源
    第一节 摩竭纹的起源
    第二节 摩竭纹在印度佛教中的形态及含义
第二章 摩竭纹中国化的进程(上)
    第一节 肇始期——北魏至隋代
        一、肇始期摩竭纹的形态及含义
        二、肇始期摩竭纹的分布情况及使用群体
    第二节 渐变期——初盛唐
        一、渐变期摩竭纹的形态及含义
        二、渐变期摩竭纹的分布情况及使用群体
第三章 摩竭纹中国化的进程(下)
    第一节 转折期——中晚唐至五代
        一、转折期摩竭纹的形态及含义
        二、转折期摩竭纹的分布情况及使用群体
    第二节 繁荣期——宋辽金
        一、繁荣期摩竭纹的形态及含义
        二、繁荣期摩竭纹的分布情况及使用群体
    第三节 衰落期——元明清
        一、衰落期摩竭纹的形态及含义
        二、衰落期摩竭纹的分布情况及使用群体
第四章 摩竭纹中国化的主要原因
    第一节 外部原因:中国鱼文化与龙文化
        一、中国鱼文化与龙文化概述
        二、中国鱼文化与龙文化对摩竭纹的中国化改造
    第二节 内部原因:佛教菩萨道思想
        一、佛教菩萨道思想概述
        二、佛教菩萨道思想对摩竭纹中国化的促进
第五章 摩竭纹中国化对汉传佛教发展的启示
    第一节 立足于菩萨道
    第二节 坚持在地化
    第三节 注重时代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河西魏晋十六国壁画墓神兽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重点、难点、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河西魏晋十六国壁画墓神兽图像整理及分类
    第一节 墓葬形制综述
    第二节 神兽图像的空间配置
    第三节 神兽图像整理及分类
第二章 河西魏晋十六国壁画墓神兽图像的思想体系构建
    第一节 宇宙观和生命观
    第二节 丧葬礼俗
    第三节 宗教信仰
    第四节 图腾崇拜
第三章 河西魏晋十六国神兽图像的传承与交流
    第一节 与两汉时期墓葬神兽图像对比研究
    第二节 与北朝时期神兽图像对比研究
    第三节 与敦煌壁画神兽图像对比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河西魏晋十六国壁画墓发掘情况
个人简历

(5)入华粟特人饮食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2 酥脆胡饼与香醇胡酒
    2.1 胡饼
        2.1.1 历史文献中的胡饼
        2.1.2 西安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中的胡饼
        2.1.3 其他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中的胡饼
    2.2 果品
    2.3 胡酒
        2.3.1 葡萄酒溯源与北朝饮酒风盛行
        2.3.2 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中的胡酒
    2.4 胡食胡饮审美趋向
        2.4.1 饮食审美
        2.4.2 胡食胡饮审美观念
        2.4.3 胡饼胡酒的选择与中外饮食观念的互渗
3 异域奢华的饮食器具
    3.1 胡食胡饮器具
        3.1.1 胡食(胡饼)器具
        3.1.2 胡饮(胡酒)器具
    3.2 来通
        3.2.1 来通源流述考
        3.2.2 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所见来通
    3.3 饮食器具审美
        3.3.1 异域审美
        3.3.2 材质奢贵之美
        3.3.3 装饰造型之美
        3.3.4 身份象征之美
4 宴饮场景与享乐礼祭
    4.1 日常宴饮与现世享乐
    4.2 天国想象与圣火祭祀
        4.2.1 天国想象
        4.2.2 圣火祭祀
    4.3 宴饮场景与审美比较
        4.3.1 宴饮重要性之别
        4.3.2 宴饮场景多少之别
        4.3.3 人物排列构图之别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丝绸之路河南道出土文物蕴含的粟特文化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丝绸之路河南道与粟特人
    第一节 丝绸之路河南道历史溯源及交通路网
        一、丝绸之路河南道的概念
        二、丝绸之路河南道历史溯源
        三、丝绸之路河南道交通路网
    第二节 丝绸之路河南道上的粟特人
        一、粟特人及粟特文化
        二、丝绸之路河南道上的粟特人
第二章 丝绸之路河南道出土织锦及金银器中的粟特文化因素
    第一节 河南道出土丝织品中的粟特文化因素
        一、河南道出土丝织品
        二、河南道出土织锦中的粟特文化因素
    第二节 河南道出土金银器中的粟特文化因素
        一、河南道出土粟特系统金银器
        二、河南道出土金银器中的粟特文化因素
第三章 丝绸之路河南道出土棺板画中的粟特文化因素
    第一节 河南道出土木棺板画
        一、青海德令哈市出土木棺板画
        二、青海乌兰县出土木棺板画
        三、青海都兰彩绘木箱画
        四、其他流落民间木棺板画
    第二节 河南道出土棺板画中的粟特文化因素
        一、棺板画中的人物服饰
        二、棺板画中的粟特器皿
        三、棺板画的构图内容
    第三节 从出土木棺板画内容看吐蕃与粟特的关系
第四章 丝绸之路河南道出土南朝佛教造像中的粟特文化因素
    第一节 丝绸之路河南道出土南朝佛教石刻造像
        一、岷江上游地区出土南朝佛教石刻造像
        二、成都及周边地区出土南朝佛教石刻造像
    第二节 佛教造像艺术风格蕴含的粟特文化因素
        一、梁大同三年圆雕立佛像衣带纹样
        二、南朝菩萨造像联珠饰品
        三、头光及背屏联珠纹饰
第五章 从丝绸之路河南道看入华粟特人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贡献
    第一节 沿丝绸之路河南道入华粟特人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贡献
    第二节 丝绸之路河南道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历史地位
    第三节 丝绸之路河南道畅通繁荣的现实意义与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北朝至隋唐时期粟特音乐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粟特民族界定
    第一节 何为粟特民族
        一、粟特地理位置特征分析
        二、粟特人物形象判定
    第二节 粟特音乐流行中原的社会背景及粟特人来华原因
        一、粟特音乐流行中原的社会背景
        二、粟特人来华原因及其社会地位
    小结
第二章 存见资料中的粟特乐人
    第一节 历史上着名的粟特乐人
        一、曹国乐人
        二、康国乐人
        三、米国乐人
        四、何国歌唱家
        五、安国乐人
        六、洛阳地区发现的粟特乐人曹乾琳墓志铭
    小结
第三章 粟特乐器组合
    第一节 粟特地区考古发现的乐器
    第二节 文献记载中的粟特乐器
    第三节 考古图像资料中的粟特乐器
    小结
第四章 粟特乐舞之形态探析
    第一节 胡腾舞
    第二节 胡旋舞的来源与流传
    第三节 柘枝舞
    第四节 泼寒胡戏的起源及入华时间再考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胡旋:从粟特乐舞到宫廷燕乐(论文提纲范文)

一、商路·乐路:粟特人的聚落与乐舞生活
    (一)粟特人·聚落
    (二)石葬具·萨宝·乐舞生活
        1.甘肃天水石马坪石葬具
        2.安伽墓
        3.史君墓
        4.虞弘墓
二、撒马尔罕·长安:交往与礼仪中的胡旋女
    (一)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
    (二)《册府元龟》·献胡旋女子
三、宫廷燕乐·音声供养:胡旋在唐人生活中的传播与流变
    (一)宫廷燕乐·粟特乐舞
    (二)诗歌·胡旋女
    (三)敦煌壁画·胡旋舞
结语

(9)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国内研究现状
        1.1.2 国外研究现状
    1.2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2.1 课题目的
        1.2.2 课题意义
第二章 北齐至唐代入华粟特人的墓葬葬具图像
    2.1 北齐入华粟特人的墓葬葬具图像
    2.2 北周入华粟特人的墓葬葬具图像
    2.3 隋代入华粟特人的墓葬葬具图像
    2.4 唐代入华粟特人的墓葬葬具图像
第二章 来华粟特人丧葬文化与死亡观念的形成
    3.1 粟特人的宗教信仰与死亡观念
        3.1.1 琐罗亚斯德教与祆教
        3.1.2 从犬视毒视到事死如生
        3.1.3 钦瓦特桥的审判
        3.1.4 圣火与善神崇拜
    3.2 丧葬方式
        3.2.1 从天葬、土葬到土葬
        3.2.2 从盛骨瓷到围屏石榻、石椁
        3.2.3 口含和手握铜钱
第四章 墓葬图像艺术题材与造型特征
    4.1 墓主人像
    4.2 宴舞图、对饮图
    4.3 火坛祭祀图
第五章 粟特与中原的文化互动与交融
    5.1 粟特文化的汉化
        5.1.1 墓葬形制
        5.1.2 葬具形制
        5.1.3 中式图样
    5.2 汉文化中的“胡化”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10)山水的化外潜流 ——敦煌壁画树石造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北魏、西魏、北周前期的树石造型
    第一节 北魏、西魏、北周前期的树木造型
        一、从汉晋传统风格向北朝新兴风格的演变
        二、西域花卉纹样的本土化改造
    第二节 北魏、西魏、北周前期的山石造型
        一、故事画题材中配景山石造型的演变
        二、须弥山图式的形成与演变
    第三节 北魏、西魏、北周前期的山水空间
        一、从西域风格向中原风格转型
        二、北朝新兴风格——三维纵深与平面拼贴的过渡期
第二章 北周后期至隋代的树石造型
    第一节 北周后期至隋代前期的复古主义
        一、回归汉晋传统的图案化风格——古朴、原始的树木造型
        二、回归汉晋传统的图案化风格——云气纹山石造型
        三、不同叙事结构下的山水空间
    第二节 隋代后期的现实主义
        一、现实主义审美理念下的写实化树木造型
        二、现实主义审美理念下的写实化山石造型
        三、大型说法图中的山水空间——两侧封边式造境
第三章 唐代的山水树石造型
    第一节 细密臻丽、焕烂求备的树木造型
        一、细密精致而臻丽的佛国花树
        二、中原本土树木造型在不同场景中的“变形”
    第二节 唐代的山石造型
        一、大型说法图、经变画中的圣山造型
        二、初唐时期两大基础性元素的初步构建——高山、缓坡
        三、盛唐“山水之变”——以“双峰对峙”图式为中心
        四、盛唐时期对山石之“质”与“奇”的追求
        五、唐代后期山石造型的模式化以及山水空间的秩序化
    第三节 不同画幅形制与多元叙事结构对山水空间的综合影响
        一、通壁向心式大型经变中的开放式一体化山水空间
        二、三联式构图模式中关于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的思考
        三、以传统的横长卷形制构建全新的山水空间
        四、屏风形制的拆分与组合
第四章 五代、宋代、西夏、元代的树石造型
    第一节 曹氏画院的程式化风格
        一、工艺美术设计理念下的树木造型
        二、工艺美术设计理念下的山石造型
        三、重山复水式的程式化山水空间
    第二节 西夏、元代的异域风情
        一、中原水墨山水画对敦煌壁画的影响
        二、窟窿石审美风尚对敦煌壁画的影响
        三、西藏密教艺术风格对敦煌壁画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致谢

四、西安发现的北周安伽墓(论文参考文献)

  • [1]北周安伽墓神只图像研究[D]. 刘若岚.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2]人首鸟身祭司的形象来源与图像组合[J]. 王东. 考古学研究, 2019(00)
  • [3]摩竭纹中国化研究[D]. 潘飚.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河西魏晋十六国壁画墓神兽图像研究[D]. 李成康.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入华粟特人饮食审美研究[D]. 郭晨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2)
  • [6]丝绸之路河南道出土文物蕴含的粟特文化因素研究[D]. 曹中俊.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北朝至隋唐时期粟特音乐探究[D]. 姜利媛. 天津音乐学院, 2020(08)
  • [8]胡旋:从粟特乐舞到宫廷燕乐[J]. 刘晓伟. 艺术评论, 2020(01)
  • [9]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艺术研究[D]. 杨硕. 湖南工业大学, 2019(02)
  • [10]山水的化外潜流 ——敦煌壁画树石造型研究[D]. 彭汉宗. 上海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西安发现北周安家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