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对邮政服务的支持力度

加大对邮政服务的支持力度

一、加大对邮政支持力度(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峰[1](2021)在《信息服务业演变及其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在数字经济和信息消费的带动下,我国信息服务业规模稳步增长,步入稳中向好的发展阶段。在2019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26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7%,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3.3%;在2020年,其增加值达到38214亿元,同比增长16.9%,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达到3.76%。信息服务业是信息产业中的软产业部分,是连接信息设备制造业和信息用户之间的中间产业。随着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不断渗透,信息服务业呈现服务网络化、应用平台化、软件服务化,产业融合化发展态势。不断提升信息服务业的供给能力,持续深化信息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对实现传统产业结构优化,效率效益双提升,对实现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实现信息服务业供给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信息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效用,需要回答以下问题:一是信息服务业自身发展演变有何规律,包括信息服务业内部结构的演变特点以及信息服务业对其他产业供给和需求的演变特点;二是在我国现有技术条件下,作为信息服务业重要组成之一软件部分在总量以及细分行业生产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是否已然成为与劳动要素、资本要素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生产要素参与生产过程,实现价值增值;三是从产业关联角度,细分产业对信息服务业的供给推动和消耗拉动作用是否在不断增强;四是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信息服务业如何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兴起和发展的战略机遇,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为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一是厘清信息服务业的内涵和外延,揭示其自身演化发展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进步与信息服务新业态涌现进行归纳总结,研究了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科技型、生产型和消费型信息服务业发展变化的趋势和特点,信息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化发展特点以及科技型、生产型和消费型信息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化发展特点。二是以投入产出视角,研究了 2007年至2018年期间信息服务业与三次产业以及国民经济细分部门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的演变特征。在研究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供给与需求的变化趋势时,分别计算了2007年至2018年期间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分配与消耗的分布概率、偏斜系数,构建了分配与消耗的洛伦兹曲线以及帕累托曲线,从而揭示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分配和消耗的演化特点。通过构建完全消耗累积-完全供给曲线探析了细分部门之间间接分配存在差异的原因,通过构建完全分配累积-完全消耗曲线探析了细分部门之间间接消耗存在差异的原因。通过产业波及分析,揭示了信息服务业及其子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和影响力演变规律。三是将软件资本存量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进行研究,构建了劳动-传统资本-软件资本三要素两级嵌套标准化CES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在我国当前技术水平下,软件要素、传统资本要素以及劳动要素在总量生产函数以及细分部门生产函数中的替代关系以及各自的贡献率。对细分部门软件资产增长率与经济指标增长率是否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检验,并以检验结果为目标函数,研究了软件资产在经济指标中的占比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构建总量生产函数时,采用构建的1995年至2002年期间新增固定资产数据以及国家发布的2003年至2017年期间新增固定资产数据作为投资序列,分别对我国1995年至2017年共23年时间跨度的总量、三次产业以及细分部门的固定资本存量进行了系统估算并验证了估算方法的合理性和估算结果的准确性。在进行CES生产函数参数估计时,分别采用了非线性局部优化、全局优化以及局部-全局优化相结合的迭代算法,提高了估算的准确性。在研究细分部门软件资产占比对其发展的影响时,对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完整披露软件资产情况且披露数据呈平稳序列的539家上市公司的软件资产增长率与营业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利润收入比增长率以及增加值增长率等指标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而后,以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为目标函数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探讨细分部门软件资产在经济指标中占比的范围以及占比的增长率对细分部门发展的影响。四是以产业关联理论为指导,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探析了 2007年至2018年期间三次产业以及细分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前向推动和后向拉动作用的变化趋势,测算了细分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供给在细分部门中间需求中占比以及细分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在细分部门中间供给中占比的变化趋势,从而更加准确的揭示了细分部门与信息服务业融合程度不断加深的发展特点。五是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编制了 2017年宏观SAM和对应的39部门微观SAM。在对当前国内和国际形势进行细致分析后,以一般均衡理论为指导,以前四个部分研究成果为基础,引入价格激励机制以及不完全替代关系,构建了以劳动要素、传统资本要素和软件要素作为初始投入的开放型信息服务业CGE模型,分别模拟了人民币贬值2.59%,出口受挫(国际商品价格下降5%),资本要素价格上涨5%,劳动要素价格上涨5%等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以及对信息服务业进行税收优惠,加大对信息服务业投资等政策冲击单独以及复合叠加冲击对国内生产总值、国内市场供需、进出口、生产要素需求、居民收入、居民福利、企业收入以及政府收入等指标的影响并从经济运行的角度进行了解释,探讨如何在新发展格局下发展信息服务产业,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放型信息服务业CGE模型的建立,将价格激励机制以及不完全替代关系引入模型,量化了各部门在经济约束范围内最优化行为。通过对信息服务产业政策的模拟,探明信息服务业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从而为信息服务产业政策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一是信息服务业是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结果,也是信息技术持续进步的重要推手。信息技术进步与信息服务新业态涌现呈现明显的互动关系,即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信息服务新业态的涌现,而信息服务新业态的广泛渗透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并催生出新的信息技术需求。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科技型、生产型以及消费型信息服务业总量均呈增长趋势,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在三种信息服务业态中均呈增长趋势。科技型信息服务业与生产型信息服务业在信息服务业中的占比呈增加趋势,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即信息传输服务业占比在逐渐降低,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在逐渐提高。与科技型信息服务业和生产型信息服务业相比,我国消费型信息服务业规模相对较小且消费类型主要以信息传输服务为主。消费型信息服务主要供给对象为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消费规模较低。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电信、广播和卫星传输等业务正在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相关增值服务迁移,依托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服务业态范围不断扩大。二是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第三产业在信息服务业总供给和总消耗中所占份额显着增加。信息服务业与第二产业的间接经济联系更紧密,而与第三产业主要以直接经济联系为主。信息服务业具有非常强的内生增长性,其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对自身的直接消耗增长约5.5倍,完全消耗增长了约5.8倍。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存在不均等分配和不均等消耗且不均等程度在逐渐加大。由于间接分配和间接消耗的存在,信息服务业直接分配和直接消耗的不均等程度均高于完全分配和完全消耗的不均等程度。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的间接分配差异来源于细分部门完全消耗累积的不同,而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的间接消耗差异来源于细分部门完全供给累积的不同。在信息服务业的子行业中,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信息传输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较强而拉动作用不显着,属于强制约部门。三是采用本文构建的1995年至2002年新增固定资产数据和国家统计发布的2003年至2017年新增固定资产数据作为投资序列对我国1995年至2017年期间总量资本存量进行估算,估算结果更加合理准确。软件要素在总量和部分细分部门生产函数中提高了要素间的替代弹性,促进了要素资源高效合理流动,发挥了降本增效的作用。当软件资本存量作为独立要素进入总量生产函数时,劳动要素与传统资本要素的替代弹性,技术效率参数以及规模报酬参数均提高。当软件要素与劳动要素进行合成时,将提高劳动要素的贡献率。在细分部门生产过程中,随着软件资产占比的不断提高,软件要素、劳动要素以及传统资本要素之间由不显着替代关系逐渐演变为显着替代关系,由弱替代关系逐渐演变为强替代关系。在539家上市公司中,软件资产增长率与营业收入增长率等经济指标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比例高达82.2%,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比例达到40.1%。数据挖掘分析结果表明:细分部门软件资产占比对经济的影响呈现“回归”特点。软件资产在营业收入等经济指标中占比过高,将存在软件资产占比上限,如果继续追加对软件要素的投资,将会出现“过度投资”问题;软件资产在营业收入等经济指标中占比过低,则存在软件资产占比下限,如果不能及时追加对软件要素的投资,将会出现“投资不足”问题。四是第三产业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和直接分配均显着高于第二产业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和直接分配。而由于第二产业对信息服务业的间接消耗效应较第三产业更强,从而缩小了第三产业对信息服务业完全消耗与第二产业对信息服务业完全消耗的差距。整体来看,细分部门与信息服务业的融合程度呈现逐渐加深趋势。五是人民币贬值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总供给中的出口供给而抑制了国内总需求中的进口需求,提高就业,但会造成物价上涨,存在通胀的风险。国际商品价格下降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总供给中的出口供给而促进了国内总需求中的进口需求,导致失业率提高,经济发展趋缓。资本要素价格上涨或劳动要素价格上涨均使生产成本上升,进而使国内总需求下降。细分部门因分属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以及要素间替代关系不同而呈现差异性变化趋势。对信息服务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或加大对信息服务业的投资力度均对国民经济产生正向作用。在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时,将通过“政府让利信息服务类企业”,进而惠及对信息服务高消耗类产业,最终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路径实现。在实施加大对信息服务业投资力度的政策时,则通过提高信息服务业需求,进而带动信息服务业高消耗类企业发展,最终促进整个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实现。在劳动要素价格上涨或资本要素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加大对信息服务业投资力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或者抵消因要素价格上涨而对经济产生的负向作用。

余丹妮[2](2020)在《国有银行执行惠农政策的优化研究 ——基于龙县案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农”工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一直都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倍受各方面的关注。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在于发展农村经济,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银行的有力支撑。不管是国务院“一号文件”,或是银行监管文件,均对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做出了要求,特别是对邮储银行、农业银行等国有银行要强化服务三农工作做出了具体要求。国有银行作为金融经济的核心,其本身的公共性也要求国有银行承担起服务三农工作的重任。国有银行参与惠农政策执行,具有政策性动因和商业性动因,是其社会责任的体现,具有特殊性和必然性。国有银行本身具有资金雄厚、网点覆盖广、乡镇网点多、产品体系丰富、风控措施强等优势,国家也出台了多项政策举措推动国有银行落实服务三农工作。国有银行在参与惠农政策执行过程中,通过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提供信贷资金支持等,促进农村商品流通、农民创收增收、农业现代化转型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然而在现实执行中,仍存在着农村金融需求未有效满足、惠农政策执行流于形式、涉农金融产品服务不足、政府风险补偿不完善、农村信用环境差等多方面问题。这些问题能否有效解决,对国有银行有效落实惠农政策,对农业、农村、农民更好地享受到金融服务,对国家三农工作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基于以上情况,本文结合公共政策执行理论、金融支农相关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等相关理论,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借鉴国外经验等,并通过龙县国有银行服务三农的案例,具体阐述了国有银行在执行惠农政策中的现状及问题。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惠农政策执行主体(国有银行、政府)、执行对象(农业经营主体)和政策执行环境(农村信用环境)三个维度,进一步提出国有银行需从扩大服务覆盖、拓宽支农模式、加强风险管控、提升队伍素质等着手,同时要加强政府及监管推动、优化农村信用环境等方面,促进国有银行更加精准、高效地执行惠农政策,更有效地服务三农。

李泰寰[3](2020)在《黑龙江省农业贷款供求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强化“三农”信贷的货币、税收、监管政策的支农作用,给予农业信贷低成本的资金支持,降低农业贷款风险,优化精准扶贫措施,这是21世纪以来第17个指导“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农业生产,农业贷款市场空间巨大。近些年来金融支农发展迅速,但目前黑龙江省农业贷款供求失衡、匹配度较低,金融支农效果并不显着,这严重的制约了黑龙江省农业贷款的发展,同时更制约了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的发展。因此,对黑龙江省农业贷款供求影响因素的分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农业贷款供求影响因素文献的结论观点,首先界定了农业贷款、农业贷款供求和金融支持的概念,并论述了农业贷款供求特征及相关理论。以此为基础,利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农业贷款的特点,和黑龙江省农业贷款供求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根据同农村金融领域专家的咨询和预调查结果,设计和完善调查问卷,通过实地调研法分别选取1410户个体农户、200户家庭农场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者作为样本,分析了不同农业经营主体对于农业贷款需求的差异;从农村金融机构供给体系、贷款规模、服务供给和财政担保支农四个方面对黑龙江省农业贷款供给进行了细致分析。近年来黑龙江省农业贷款发展势头迅猛,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需求方面,农业经营主体缺乏对正规金融贷款的了解、盲目扩大生产规模造成农业贷款需求过度、抵押物缺失对农业贷款需求形成抑制、农业贷款用途存在易变性对黑龙江省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需求形成抑制;在供给方面,农业贷款产品缺乏适配性、农村地区信用评级制度尚不完善、财政担保支农贷款支持力度不足、金融机构县域服务缺失都严重降低了农业经营主体获得农业贷款的匹配度。针对上述问题,结合黑龙江省农业贷款特点及供求现状,参照国内外现有相关文献选取的农业贷款供求影响因素变量,对黑龙江省农业贷款供求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假设,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素养、经营规模、是否购买农业保险、信用评级、财政担保情况、金融机构服务水平对黑龙江省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贷款获得情况呈正向相关,农业贷款用途、贷款期限、最近金融机构距离与农业贷款获得情况呈负相关。针对黑龙江省当前农业贷款存在的问题,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促进黑龙江省农业贷款供求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在农业贷款需求方面:加大对农业经营主体金融知识的普及、提升金融素养;适度扩大经营规模、提升农业经营主体有效需求;引入农业保险、扩大可抵押物范围;加强金融机构监管能力、有效引导资金用途。在供给方面:提高农业贷款产品的适配性;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加大对财政担保支农贷款的支持、强化财政支农作用;提高县域金融机构服务水平。

吕慧娜[4](2020)在《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法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战”后,各国都处于国内经济恢复与发展、国际上经济赶超竞赛的时代背景,面对国内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景象,各国普遍开展了以对特殊落后区域的重点开发以及对国土资源的综合性开发为主要形式的国家区域援助,在国际上形成了由国家(政府)对区域市场“失灵”进行干预的援助浪潮。国内,伴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推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缩小区域差距的关键环节,国家区域援助制度在改变欠发达地区贫穷落后面貌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随着援助实践的逐步开展,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有效性、甚至存在的必要性都饱受质疑。在此背景下,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制度价值和当代品性值得我们重新反思。一方面,国家区域援助制度作为对欠发达地区进行权益倾斜性配置的主要路径,在缩小区域差距方面仍具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国家区域援助制度本身存在诸多局限,主要表现在:援助对象识别缺乏明确的标准、援助方式的有效性因制度缺陷而大打折扣、援助绩效评估及应用不完善等方面。为此,对国家区域援助制度进行制度上的完善,成为当下该制度突破发展困境的有力举措。域外主要国家在对欠发达地区进行援助时,多采用“立法先行”的调控模式,通过法律制度的规定性和强制性,保证了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的标准化、国家区域援助方式的有效性和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及应用的强制性,且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证明,通过法律制度保障国家区域援助的长效供给是正确的选择,这为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迪。当前学界提出对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加强法制保障的着述并不鲜见,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前关于国家区域援助法制建设的研究,要么仅停留在观点提出层面,要么止于国家区域援助法制理念、文化和伦理等高度,呈现出模糊化的研究态势。至今尚未有从经济法独有的研究视角,将国家区域援助法制理念或观念,通过具体的法律制度设计,搭建起国家区域援助法律制度框架,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法治化提供制度理论支撑。本选题之创作初衷即源于经济学提出国家区域援助急需法制保障,而法学研究却并未跟进的现状。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揭示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法学视角为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援助方式选择和援助绩效评估及应用提供些许制度理论上的参考与借鉴,并期望成果能够引起国家区域援助相关部门的关注与重视。本文除了引言与结语之外,共包括七章,内容分别为:第一章——“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研究的理论准备”。本章主要讨论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相关的核心概念和制度要素。首先,对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相关的核心概念“区域”、“援助”、“区域援助”、“国家区域援助”等进行界定。关于“区域”,区域经济学、区域地理学、区域政治学、区域社会学等学科都进行了大量的先期研究,但并未对区域的概念形成共识。法学学科中法理学、行政法和经济法等部门法对区域的界定,也是各家之言,范畴不一。为此,笔者对不同学科关于“区域”的界定进行了梳理,在借鉴各学科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区域”界定为“一国国内跨越行政区划界限限制的、具有共同利益、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欠发达”的地域共同体”。关于“援助”,笔者对脱胎于国际层面发达国家或地区对欠发达国家或地区提供发展援助的援助理念进行了追溯,在此基础上,将“援助”界定为资源从一个国家或地区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愿转移,且这里的“资源”泛指一切能转化为生产利益的资料、资金、能源、服务、工作人员、知识或其他资产。关于“区域援助”,范围涉及到国际、国内两个视角和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而国家区域援助制度涉及的“区域援助”主要是中观层面,即一国范围内中央政府或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援助,分别称为“国家直接投入的区域援助”和“国家政策推动的区域援助”。综上,可以将“国家区域援助”界定为一国中央政府通过直接投入或政策推动的方式对其国内跨越行政区划界限限制的、具有共同利益、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欠发达”的地域共同体进行的资源转移。为了对国家区域援助制度进一步展开研究,笔者对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制度要素进行了解构,并将援助前期需要明确的援助对象、援助过程中需要选择的援助方式和援助结束后需要进行的绩效评估和结果应用作为重要的制度要素,为后文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法理基础”。本章主要讨论国家职能理论与国家区域援助义务、发展权利理论与区域发展权、实质正义理论与国家区域援助。首先,明确国家区域援助义务的产生主要源于国家职能的演进。国家从最初的安全保障职能到后来的经济调节职能的演进,使其从以往的“守夜人”角色转变为国家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和微观经济的调节者。而随着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加剧,使国家又肩负起“中观经济的协调者”的重任,国家区域援助义务即是这一职责的内容之一。一般而言,国家区域援助义务是指将国家所负有的援助欠发达区域的职责进行义务化规定的一种强制性规范。从逻辑根源上看,国家所负有的对各区域进行平等保护的职责要求,正是国家对先天资源禀赋条件恶劣的欠发达区域具有区域援助义务的内在根源;对历史上作出过“特殊牺牲”的区域进行成本的延期支付或补偿,是国家区域援助义务产生的历史根源。其次,将发展权引入区域领域,使欠发达地区获得与发达地区同样的区域发展权利。区域能否作为发展权的主体,建立在区域是否具有法律主体地位的基础之上。本文认为,区域具有法律主体地位,能够成为发展权的主体,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传统的主体制度无法有效应对区域问题;法律主体发展史表明,赋予“区域”以法律主体地位具有很大的可能性和制度空间;从法律主体意志要素、能力要素和道德要素方面分析,“区域”与法律主体要素相契合;“区域”作为区域政策等制度供给的概念主体已经普遍化,且区域合作协议显示了“区域”作为契约主体全面符合法律主体资格标准,同时,区域环保公益诉讼反向肯定了区域的法律主体地位,可见,区域主体性得到实践佐证,也是实践所需;从价值分析角度来看,赋予区域主体地位是为了区域市场秩序,实现区域正义;等等。综上,区域利益作为法律调整的对象是时代的产物,区域主体也是对法律主体扩张理论和“非法人团体或其他组织”等当代社会崭新的第三类主体类型出现的有力佐证,区域作为法律主体具有正当性法律基础。由此,发展权主体由“人”向“区域”的扩展,使得发展权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革。从内容上来看,区域发展权应包含一系列权利,包括获得信息权、参与权、融资权、获得援助权、获得法律救济权等;同时,区域发展权应以培育和提升欠发达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为主要内容。从权利实现上看,区域发展权需要宪法保障,笔者建议在第四条之前增加一条针对“区域”的宪法保护规定,明确提出保护区域发展权,并将保护的对象区域进行列举;区域发展权实现须进行结构性分配,对于具有经济发展基础的区域,“造血式”援助能帮助其实现自我发展,对于其他不具有经济发展基础的区域,“输血式”援助仍具有现实意义。再次,国家区域援助制度有利于实质正义的实现。正义理论经历了从形式正义到实质正义的转变,在区域层面表现为“区域正义”。针对区域市场出现的“非正义”现象,对区域结构中的弱质主体进行法律制度上的区别对待,进而使弱质主体获取与强质主体对等的发展权利,此种实质正义的实现就是“区域正义”。要实现“区域正义”就必须对欠发达地区进行“权利倾斜”,而国家区域援助就是“权利倾斜”配置的有效路径。总之,国家区域援助义务与区域发展权构成了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权义架构”,为国家区域援助制度进行法律视域的研究和架构提供了合理性依据,同时,国家区域援助对“区域正义”的追求,充分体现了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法治意义和实践价值。第三章——“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历史、现状与问题”。本章主要讨论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演进过程、立法现状、政策规范及存在的法律问题。首先,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经历了从萌芽到正式形成,再到推动立法的发展过程。自建国伊始,我国区域发展层面就存在“援助”萌芽;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对口支援”政策的提出,标志着我国以国家直接投入的区域援助和国家政策推动的区域援助为主要内容的国家区域援助制度体系正式形成;世纪之交以来,我国陆续实施战略性扶贫、“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极大地扩张了我国国家区域援助的内容,同时,由国家层面推动的区域援助立法工作也使得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逐渐走向制度化、法律化。其次,我国目前并没有对国家区域援助进行专门立法,援助理念大多散落在各部门法法律的个别条款之中。通过对我国成文法和政策法规的梳理,笔者发现,国家区域援助制度存在较多问题:国家区域援助前期援助对象识别标准不明确;国家区域援助过程中援助方式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国家区域援助后期援助绩效评估及应用性的强制性缺失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有效性、存在的必要性、时代意义和当代品性深受诟病。本文主要针对这三个方面,从法学视角进行制度分析,以期重塑国家区域援助的制度价值。第四章——“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标准化”。本章主要讨论域外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的立法规定、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的背景、目标和原则,以及实现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标准化的建议。首先,美国、日本和欧盟国家区域援助立法中都明确了援助对象识别的标准,达到标准的才有权接受援助。其次,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是国土规划中的区域规划层面。在国土空间规划方面,我国现行的主要法规政策包括《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和《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等,根据这些政策要求,对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进行科学识别必须建立在“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要求基础之上,对现行有效的国土空间规划内容进行整合,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等相衔接。再次,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重要内容,应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的专项规划,具体内容包括援助对象的识别及对应的识别标准。笔者在综合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历程和早期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过去存在且延续至今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边境地区、贫穷地区和实际发展中出现困难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地区、产业衰退的老工业城市地区和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划定为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对象,并拟构了各援助对象识别的地域单元标准和识别标准,建议通过“基本法+单行法”的形式对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进行立法规定。在与现行立法的衔接方面,区域规划相关的现行立法被统一囊括进国土空间规划中,与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相关的立法应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的相关专项规划,并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法的组成部分。第五章——“国家区域援助方式的有效性”。本章主要讨论国家区域援助方式的主要类型、各类型援助对象区域适用的援助方式组合、区域财政援助制度、区域税收优惠制度和区域金融支持制度。首先,国家区域援助方式体系。根据域外国家区域援助方式分类以及我国针对不同区域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所采用的援助方式,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由直接援助和间接援助构成的援助方式体系,本文主要研究以财政援助、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为主构成的直接援助方式。在此基础上,笔者尝试性地构建了我国未来国家区域援助援助方式组合适用体系,以期发挥各项援助方式及相关制度的“合力”。其次,区域财政援助制度。根据我国区域财政援助制度存在的立法质量不高、制度安排与制度目标自相矛盾、转移支付结构在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有限、缺乏细化的用途限制、缺乏统筹安排和项目衔接调整等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完善建议:加强对国家区域财政援助的立法规定,并对现存的转移支付项目进行整合和清理,同时重视转移支付程序的立法工作;税收返还应放弃“基数法”,改采特定税种税收返还法;结构上应提高专项转移支付的比重;加强转移支付资金的细化规定,包括资金所占项目的比例、援助资金与区域发展所需资金和其他来源资金的关系、资金的拨付时间、使用限制等方面;转移支付项目设置注重统筹协调安排,增设“转移支付调整费”用于转移支付项目的衔接和协调成本支出;等等。再次,区域税收优惠制度。区域税收优惠制度与区域财政援助制度相辅相成,部分财政援助需要依靠区域税收优惠措施来实现,二者在进行国家区域援助中联系紧密,组合适用,不可分割。在借鉴美国、日本区域税收优惠制度经验的基础上,笔者对我国区域税收优惠制度存在的问题,诸如我国区域税收优惠制度多集中于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变相减免税、税制结构不合理、跨区域税收分成规定不明确等,提出了以下完善建议:通过立法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税收优惠制度的规范,进一步清理、整合混乱的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赋予欠发达地区一定的税收优惠调节权;逐步增加直接税在税收体系中的比重;进一步明确跨区域税收分成规则等。最后,区域金融支持制度。我国在区域金融支持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区域金融支持法律制度供给不足;银行金融机构本身制度性原因诱发“资金外流”;统一的货币政策工具引致不同的地域意义;政策性金融“政策性”功能缺位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完善建议:通过完善《中国人民银行法》、在区域援助基本法或单行法中规定倾斜性区域金融支持条款,加强区域金融支持制度的法律供给;通过对“总行——大区分行——中心支行——支行”一元四级的央行组织制度在职权与职责方面进行改良,在金融机构设置与职能安排上实现区域金融支持;实施区域差异化金融,对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再贷款、利率等进行差异化安排;通过设置政策性和市场性双目标、设立区域政策性银行等路径,对政策性银行的“政策性”功能进行补强。第六章——“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及应用”。本章主要讨论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基础理论、主体内容及绩效评估结果的应用。首先,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基础理论。从法制思维角度而言,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法律制度是对国家区域援助行为“监管的监管”;从理论依据角度而言,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为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同时,区域财政援助绩效评估作为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核心构成,存在很多问题,进而引发了对国家区域援助进行绩效评估的制度思考。其次,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主体内容构成。在对国家区域援助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生命周期”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对评估主体、评估周期、评估指标、评估结果等“结构性构成”进行细化,搭建起以时间维度和内容维度为框架的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制度,保障了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有效性及结果的合理性。再次,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结果的应用。对于绩效评估结果为无效的国家区域援助,要进行援助无效责任追究,并通过“资格减等”对援助主体能否获得国家在援助制度中设置的各项优惠资格及优惠的级别进行降级减等,通过“回转”实现援助力量的保存,从而把积极的鼓励促进和消极的限制禁止相结合,通过奖励和惩罚实现对区域援助行为的指引和调控;对于绩效评估结果为有效的国家区域援助,要通过动力机制、补偿机制、风险防范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有序推进相关援助对象区域退出国家区域援助,以减轻国家财政压力。第七章——“国家区域援助法律体系构建”。本章主要讨论国家区域援助法律体系的域外考察及我国国家区域援助的立法构想。首先,域外各国国家区域援助的立法考察。各国区域援助普遍“立法先行”,法律体系呈现出以国家区域援助基本法为核心、以国家区域援助单行法为实施细则的国家区域援助法律体系特点,对我国进行国家区域援助法律体系构建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其次,我国国家区域援助的立法构想。我国国家区域援助立法应是由多层级、多位阶立法和政策等不同法律形式构成的一套法律体系,具体包括:以法律形式为内容的国家区域援助基本法、以政策、规划等形式为内容的特定区域援助单行法和特定援助方式单行法。第一,国家区域援助基本法。制定方面,国家区域援助基本法应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同时要重视地方参与和社会参与,满足对现行国家区域援助政策进行宏观梳理和指导的立法要求。内容方面,统筹国家各级政府及其各部门对欠发达地区的援助,涉及到援助理念、援助原则、援助对象、援助方式和绩效评估及应用的一般性规定。第二,国家区域援助单行法。在单行法体系方面,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单行法主要包括特定区域援助单行法和特定援助方式单行法。根据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的结果,我国特定区域援助单行法主要包括老少边穷地区援助单行法和困难地区援助单行法,具体包括革命老区援助单行法、少数民族地区援助单行法、边境地区援助单行法、穷困地区援助单行法、资源枯竭型城市地区援助单行法、产业衰退的老工业城市地区援助单行法和生态严重退化地区援助单行法。根据我国国家区域援助的主要方式,我国特定援助方式单行法主要包括区域财政援助单行法、区域税收优惠单行法和区域金融支持单行法。在单行法形式方面,鉴于我国当下的法制环境和区域法治实践,笔者认为以法规政策为主要形式具有正当性和可行性。在单行法层级和制定主体方面,特定区域援助单行法所涉及的援助对象区域与我国行政管理层级相对应,存在国家、省、市、县、镇(乡)5个层级,因此,国土空间规划、区域规划等也应在层级上分为5个层级,针对不同层级空间区域规划进行援助的单行法也相应分为5个层级,而不同层级单行法的制定主体也分别由国土资源部法规司(跨省级)、国土资源部在省级的派出机构与省级立法部门(省级且国土资源部在该省设立派出机构)、国土资源部指定人员与援助对象区域所在行政层级立法部门(省级及以下各层级且国土资源部未在该行政层级设立派出机构)承担;如果涉及到区域援助的特定援助方式,则由该援助方式所涉主管部门参与到特定区域援助单行法的起草工作中来。在单行法内容方面,要进一步细化对象识别的标准,明确特定区域援助中适用的援助方式,并对区域财政援助、区域税收优惠、区域金融支持等主要援助方式进行特殊规定。在单行法的实施与监管方面,要加强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应用,进一步编制详细规划,充分利用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并维持稳定性。

戴盼倩[5](2020)在《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与运作研究》文中指出过去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乡商品配送以一种零散、间歇性、小范围的方式存在,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与不稳定性。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城乡融合发展的推进,以及城乡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新的适应现代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建设迫在眉睫。同时,鉴于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能否真正建成与顺畅运转的关键在成本,当前亟需以成本为导向进行网络构建与运作,以期探索出低成本、高效率与高效益的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但实现该目标还有一些关键科学问题没有解决,如:网络规划模型构建,网络运作模式、业务流程和组织协调机制设计,保障网络运行的对策思考等。据此,本文在成本管理理论、城乡融合理论、物流网络规划理论、精益运营理论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博弈论与运筹学建模、系统动力学仿真等方法,开展了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与运作研究,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进行了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理论研究。首先,根据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总结发现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还存在基础设施网络不完善、现代化发展水平较低、城乡对接困难、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其次,提出了成本导向,这既是一种目标导向,强调系统成本最优,又体现了事前规划的战略思维。最后,分析了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建设与运行成本,明确成本的发生点与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成本决策理论、成本领先战略、精益运营理论等分析了成本导向的具体要求,认为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构建与运作应具备系统科学性与高智能水平,符合规模化、组织协调化趋势。(2)构建了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规划模型。首先将网络形态定义为多枢纽单分配二级混合轴辐式网络,结合轴辐网络建模方法建立了一种以运输成本、环境成本、生鲜农产品损耗成本和枢纽节点建设成本加和最小为目标函数,以枢纽节点选址、指派关系、直通路径规划为决策变量,包括混合轴辐网络约束、单分配约束、枢纽节点数量约束的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模型,并设计了禁忌搜索算法求解。然后,将该模型应用到宁镇扬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网络模型能够给出适应分散需求的、经济的、具体可行的网络构建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为网络的构建实践提供理论支持。(3)设计了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运作方案。这部分主要研究了以成本导向运作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其一,提出了一种1+N聚合运作模式。该模式以共同利益为出发点,通过一个核心网络运营企业与N个相关主体的多级协同来实现N种资源的集中调配与N个任务的统一决策,进而扩大网络运行效益,其本质是一种主体与资源的集聚整合。其二,设计了综合考虑成员边际贡献、资源投入效率、风险承担情况、综合实力和任务完成质量的二阶段利益分配机制,来协调网络核心运营企业与聚合的N个小微物流企业之间的联盟关系。其三,运用共同代理理论构建了城、乡物流需求方合作与不合作两种情形下的激励机制模型,来协调两类异质需求方与网络运营方之间的共同代理关系。其四,研究了如何进行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业务流程的数字化改造,给出了具体的云物流平台体系架构、运行原理和运行流程。(4)仿真了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通过对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运行系统分析和SD模型构建,仿真了处理工业品与处理生鲜农产品两种情景下的网络运行过程,验证了网络运作方案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网络运转效率、物流供给短缺、物流服务水平、物流成本、网络核心运营企业与需求企业发展、网络构建、网络运作等相互作用、彼此制约,共同决定了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运行状态。其中,网络运转效率是最关键的因素,若运转效率较低,则会产生物流供给短缺,并由此增加物流成本与阻碍相关企业增收。运作方案对网络运行结果的影响,也是通过改善网络运转效率,进而提升网络服务能力、减少物流供给短缺来实现。(5)提出了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的保障对策。为保障网络构建与运作方案的落地及优化城乡物流的发展环境,提出从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奠定建设基础,培育壮大城乡物流主体、提高自生能力,鼓励技术创新与应用、突破业务瓶颈,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优化发展环境,扩大城乡物流需求、增强运行动能五个方面建立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运行保障体系。

李荣胜[6](2020)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经济社会格局,关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从整个全球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应用历程来看,信息技术进步不断激发新产业的形成,驱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当前世界经济格局看,各国正在经历新一轮的产业调整和升级,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引领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在快速信息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期,我国在5G、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AI)等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进步中,能否紧扣信息技术进步的关键环节,信息产业、非信息产业以及产业生态能否跟得上信息技术升级的步伐,能否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率,这一系列问题一直萦绕在笔者的脑海,而现有研究成果无法找出令人满意的答案。这激发了作者的研究兴趣,特以“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为题,坚持问题导向,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研究思路,拟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这不仅对丰富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具有一定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指导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实践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一是对信息技术、产业升级以及二者之间关系方面最新、重大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和评价,形成借鉴,接受启迪。二是在理论上,重新审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及其重要性,揭示信息、知识、数据与信息技术演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探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动力和传导机制;一方面从全球语言、文字、纸张、电报、电话、计算机、互联网、区块链、AI等信息载体技术和信道技术发展历程和应用中,归纳新兴产业的形成和产业结构升级规律和特点,另一方面考察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历史与特点,将二者对比分析,揭示“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本质。三是在实证上,选取能够反映我国信息化技术发展水平、产业升级及其经济效应的指标体系,构建熵值法权重模型(Entropy Weighting Method)、固定效应(Fixed Effects Model)等计量模型,采用中介效应逐步法(Causal Steps Approach)以及超效率DEA包络分析等分析方法,测度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水平,验证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内、产业间和产业生态化升级,分析居民消费支出在信息技术与产业升级关系中的中介作用,考察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运营效率以及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应。四是揭示我国信息技术发展、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得出四个方面的结论。一是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稳步上升。本文通过构建“二步三级”指标体系,在熵权法赋予各项指标权重基础上合成了信息技术水平发展指数,并且该指数显示2001-2018年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指数稳步上升。二是验证了信息技术水平对产业升级具有较显着影响。从60个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结果来看,信息技术发展对产业升级有显着影响的实证结果有48个,其中具有正影响的43%,负影响的占37%,二者占所有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结果的80%。三是消费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中有一定中介效应。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内升级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在60个模型中,人均消费支出在其中的48个模型中起到完全或部分中介效应,占比80%,说明人均消费支出在信息技术对产业内升级、产业间升级和产业生态化升级的大部分指标均起到一定的中介效应。这也验证了信息技术直接或者通过消费间接驱动产业升级的基本论点。四是总体上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经济效率相对稳定。通过超效率DEA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在2002-2018年我国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运营效率的均值为1.0239。按照模型效率判断标准,该经济效率值大于1,反映该期间全国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整体上有效率。本研究主要创新之处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着眼信息技术及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供给侧同时,把信息类和非信息类产品的需求侧也考虑在内,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问题的研究中实现了供给侧和需求侧在分析上的有机结合。第二,重新审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揭示信息、知识、数据与信息技术演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探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动力和传导机制,从全球语言、文字、纸张、电报、电话、计算机、互联网、5G、区块链、AI等信息载体技术和信道技术发展历程和应用实践中,归纳新兴产业形成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规律,结合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历史实践阶段,对比分析了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特点和本质。第三,本文把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促进效应和经济效应相结合,不仅研究了信息技术对产业内升级、产业间升级和产业生态化升级的促进作用,证明了消费在该作用过程中起部分或完全的中介作用,而且还发现了我国信息技术在促进产业升级的同时,却伴随着某些年份、某些省份、某个阶段缺乏经济效率的问题。这对学术界和实践领域深刻、全面认识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影响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李顺娟[7](2020)在《邮储银行HB分行小额贷款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新常态的不断深化,我国持续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城镇居民的金融支持力度,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在这种形势下,邮储银行HB分行大力发展小额贷款业务,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但其在发展中还存在业务发展不均衡、产品种类单一、营销渠道单一、利率定价不灵活、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也面临着市场同业竞争日益加剧和监管日益严格的外部压力。因此,邮储银行HB分行需要制定有效的小额贷款业务营销策略,从而实现小额贷款业务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邮储银行HB分行小额贷款业务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国内外小额贷款营销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与总结,为系统制定邮储银行HB分行小额贷款营销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立足当前邮储银行HB分行小额贷款营销现状,运用SWOT分析方法,发现邮储银行HB分行小额贷款业务在发展中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了邮储银行HB分行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人员、展示、服务过程等7个方面提出了邮储银行HB分行小额贷款的营销策略。最后,提出了利用政策资源、加强队伍建设和强化内控建设等保障措施。本文旨在通过改进邮储银行HB分行小额贷款营销策略,以期能够推动邮储银行HB分行小额贷款业务发展,提高邮储银行HB分行小额贷款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不断扩大邮储银行HB分行小额贷款业务规模,实现邮储银行HB分行小额贷款持续健康发展。

蒋飞智[8](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徐州市分行小微贷款发展策略》文中研究指明一直以来,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成为民营企业和商业银行的困惑,为了推广普惠金融体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府不断出台鼓励政策和优惠措施,同时对商业银行提出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释放了新一轮红利信号,开阔了农村市场;同时,城市激烈的竞争环境促使商业银行纷纷转战农村市场,挖掘小微企业的潜力。尽管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自成立以来立足“三农”、服务“中小”,但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内外部因素的束缚,市场占有率一直徘徊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中下游。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规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以及统计分析法,针对徐州市分行小微贷款业务发展现状,梳理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挖掘造成问题的原因。运用PEST模型和波特五力模型对宏观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进行分析,同时运用波士顿矩阵进行内部产品和贷款模式分析,最后运用SOWT分析综合考察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由此对徐州市分行小微贷款发展策略的制定提出建议。本论文从营销渠道、产品创新、队伍建设和运营管理等方面为徐州市分行提出小微贷款发展策略,对扩大获客渠道、提升市场占有率、改善普惠金融服务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对如何通过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来实现我国乡村振兴,实现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周琼[9](2020)在《宁波市农业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农业金融服务的研究不仅可以完善金融支农政策,还为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做出贡献。依据农业金融服务的相关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规范分析法对农业金融服务进行了系统要素分析,理清了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并对各个要素做出了进一步的解释。根据农业金融服务的系统要素,对宁波农业金融服务的监管主体、服务主体、服务对象、政府服务这四大主体进行了环境分析,对宁波农业金融服务的发展环境作了详细的介绍。通过分析整理宁波农业金融服务的现状,提出了宁波农业金融服务四大主体分别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监管主体监管不到位、监管方式落后;服务主体存在着资金供给不足、农商行分量过重、农业保险和农业担保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服务对象素质不高,金融知识缺乏;政府的信息传导机制建设和法制建设不完善等。针对上述问题,从监管主体、服务主体、服务对象、政府服务这四方面出发,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促进宁波农业金融服务改革与发展的对策建议。对监管主体的建议主要是完善农业金融服务监管法律制度、推行差异化的农业金融服务监管方式、明确农业金融服务监管机构职责、建立农业金融服务风险防控体系;对服务主体的建议包括深化农业金融机构改革力度、创新农业金融服务产品和服务、创新保险产品并加大推广力度、研究探索担保业务新产品和业务开发;对服务对象的建议是定期进行金融知识、理财知识的学习;对政府服务的建议包括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发挥政府协调作用、加强农村道德、法制建设,提高农民风险防范意识、优化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优化农业金融服务担保环境。这些对策对宁波农业金融服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沈鹏[10](2018)在《安徽邮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高度重视,把农村电子商务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深入,农村电子商务已成为“互联网+”的“风口”,正在迅猛发展壮大。作为国有企业的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中央有要求、央企有责任、农村有市场、邮政有优势”。为全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这一战略业务,2015年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吹响了邮政企业全力进军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的号角。以此为背景,本文总结并分析了安徽邮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安徽邮政以县域物流网为核心的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已基本完备,促进邮政业务发展的成效已初步显现。但是在平台体系建设,线上和线下联动发展,邮政业务之间的融合发展,解决农村地区投递“最后一公里”难题等方面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为进一步推进安徽邮政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如何打造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作为安徽邮政发展的增长极,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如何更完善等难点问题,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和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趋势,从完善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建设、发展运营、线上线下、批销代购、服务支撑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提出了安徽邮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思路和实现六个融合发展的任务目标,找出适合安徽邮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推进安徽邮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跃上更高的台阶,以促进安徽邮政发展取得更大的成效。

二、加大对邮政支持力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大对邮政支持力度(论文提纲范文)

(1)信息服务业演变及其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关键概念说明
        1.3.1 研究对象
        1.3.2 关键概念说明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资本要素估计
        1.5.2 替代弹性估计
    1.6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1 信息化社会理论
        2.1.2 产业关联理论
        2.1.3 生产要素理论
        2.1.4 一般均衡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信息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2.2.2 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业互动发展
        2.2.3 信息服务业产业关联的相关研究
        2.2.4 信息服务业CGE的相关研究
    2.3 相关文献评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信息服务业态发展演变规律研究
    3.1 信息服务业态演变
        3.1.1 科技型信息服务业态演变
        3.1.2 消费型信息服务业态演变
        3.1.3 生产型信息服务业态演变
    3.2 信息服务业产业结构的演变发展
        3.2.1 信息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变的经济指标表征
        3.2.2 信息服务业态内部结构演变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信息服务业产业关联特征分析
    4.1 信息服务业前向关联特征分析
        4.1.1 信息服务业前向直接关联特征分析
        4.1.2 信息服务业前向完全关联特征分析
        4.1.3 信息服务业前向间接关联特征分析
    4.2 信息服务业后向关联特征分析
        4.2.1 信息服务业后向直接关联特征
        4.2.2 信息服务业后向完全关联特征
        4.2.3 信息服务业后向间接关联特征
    4.3 信息服务业产业波及分析
        4.3.1 推动力系数
        4.3.2 影响力系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信息的生产要素性质
    5.1 资本存量估算研究
    5.2 软件资产在总量生产中的作用机制
        5.2.1 总量CES生产函数构建
        5.2.2 总量CES生产函数数据
        5.2.3 总量CES生产函数估算结果
    5.3 软件资产在细分部门生产中的作用机制
        5.3.1 细分部门CES生产函数构建
        5.3.2 细分部门格兰杰因果检验
        5.3.3 细分部门决策树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信息服务业产业融合研究
    6.1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需求
        6.1.1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需求
        6.1.2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完全需求
    6.2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供给
        6.2.1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供给
        6.2.2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完全供给研究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信息服务业CGE模型构建和政策模拟
    7.1 国民经济科目划分与SAM编制
        7.1.1 国民经济科目划分
        7.1.2 SAM编制
    7.2 CGE系统搭建
        7.2.1 生产模块
        7.2.2 收入和需求模块
        7.2.3 价格模块
        7.2.4 国际贸易模块
        7.2.5 均衡闭合模块
    7.3 模拟方案设计和软件执行
        7.3.1 国内外环境因素
        7.3.2 模拟说明
        7.3.3 经济形势模拟
        7.3.4 产业政策模拟
        7.3.5 复合模拟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存在的不足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附录G
附录H
附录I
附录J
附录K
附录L
附录M
附录O
参考文献

(2)国有银行执行惠农政策的优化研究 ——基于龙县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惠农政策
        2.1.2 金融支农
        2.1.3 国有银行
        2.1.4 企业社会责任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政策理论
        2.2.2 公共政策执行理论
        2.2.3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2.2.4 国有银行执行惠农政策的动因分析
第三章 国有银行执行惠农政策的必然性和举措
    3.1 国有银行执行惠农政策的必然性
        3.1.1 国有银行服务宗旨的特殊性
        3.1.2 中央对国有银行的具体要求
        3.1.3 国有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
    3.2 国有银行执行惠农政策的举措
        3.2.1 国有银行执行惠农政策总体情况
        3.2.2 国有银行执行惠农政策的优势
        3.2.3 国有银行执行惠农政策的举措
第四章 国有银行执行惠农政策的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4.1 国有银行执行惠农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涉农金融有效覆盖不广
        4.1.2 惠农政策执行流于形式
        4.1.3 涉农金融产品服务单一
        4.1.4 农业保险发展严重滞后
        4.1.5 政府风险补偿机制不足
        4.1.6 涉农贷款违约风险较高
        4.1.7 农村信用环境亟待改善
    4.2 原因分析
        4.2.1 惠农支农积极性不强
        4.2.2 银行同业竞争日益加剧
        4.2.3 涉农保险保障体系不全
        4.2.4 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4.2.5 农村信用环境不佳
第五章 国外银行经验借鉴
    5.1 国外银行执行惠农政策的经验
        5.1.1 以农业经营主体为本的美国经验
        5.1.2 以国家控制为主导的法国经验
        5.1.3 凸显政府主导作用的印度经验
    5.2 国外银行金融支农经验的启示
        5.2.1 构建多层次、覆盖广的涉农金融体系
        5.2.2 提供针对性、高效性的涉农金融服务
        5.2.3 政府为银行金融支农提供强有力支持
        5.2.4 注重发展农业保险提升风险抵御能力
第六章 国有银行执行惠农政策的优化建议
    6.1 优化银行网点布局,扩大惠农金融覆盖
    6.2 丰富惠农产品体系,增强执行政策能力
        6.2.1 拓宽支农模式,丰富涉农产品体系
        6.2.2 改进担保方式,创新农村金融产品
    6.3 加强风险控制措施,确保惠农支农可持续
        6.3.1 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支农信贷管理能力
        6.3.2 加强平台合作,实现风险分散风险转移
        6.3.3 发展农业保险,构建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
    6.4 提升支农队伍素质,完善激励考核机制
        6.4.1 提升支农队伍素质,增强服务三农能力
        6.4.2 完善激励考核机制,激发银行内生动力
    6.5 加强政府监管扶持,提升国有银行支农动力
        6.5.1 加强政府监管扶持,保障银行合理利益
        6.5.2 统筹政银担保合力,加大涉农扶持力度
    6.6 推进农业产业化生产,改变农业经营主体弱势地位
    6.7 优化农村信用环境,确保惠农政策精准执行
        6.7.1 加强法律教育,增强农户法律意识
        6.7.2 推行区域管理,实现区域信息共享
        6.7.3 管理民间借贷,完善融资服务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龙县国有银行执行惠农政策情况问卷调查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黑龙江省农业贷款供求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农业贷款
        2.1.2 农业贷款供求
        2.1.3 金融支持
        2.1.4 农业贷款供求特征
    2.2 相关理论
        2.2.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2.2.2 不完全竞争理论
        2.2.3 金融供求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农业贷款特点及供求现状分析
    3.1 黑龙江省农业贷款特点
        3.1.1 农业贷款需求量大
        3.1.2 农业贷款管理难度大
        3.1.3 农业贷款风险大
    3.2 黑龙江省农业贷款需求现状分析
        3.2.1 个体农户需求现状分析
        3.2.2 家庭农场及农民专业合作社需求现状分析
    3.3 黑龙江省农业贷款供给现状分析
        3.3.1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现状
        3.3.2 黑龙江省农业贷款供给规模现状
        3.3.3 黑龙江省农业贷款服务供给现状
        3.3.4 黑龙江省财政担保支农贷款现状
    3.4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农业贷款供求存在的问题
    4.1 黑龙江省农业贷款需求存在的问题
        4.1.1 农业经营主体缺乏对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了解
        4.1.2 盲目扩大经营规模造成农业贷款需求过度
        4.1.3 抵押物缺失对农业贷款需求形成抑制
        4.1.4 农业贷款用途存在易变性
    4.2 黑龙江省农业贷款供给存在的问题
        4.2.1 农业贷款产品缺乏适配性
        4.2.2 农村地区信用评级制度尚不完善
        4.2.3 财政担保支农贷款支持力度不足
        4.2.4 金融机构县域服务缺失严重
    4.3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农业贷款供求影响因素分析
    5.1 黑龙江省农业贷款供求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假设
    5.2 研究方法与变量选取
        5.2.1 研究方法选择
        5.2.2 变量选取
    5.3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5.3.1 数据来源
        5.3.2 问卷信度分析
        5.3.3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4 多重共线性检验
        5.3.5 模型估计
    5.4 实证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促进黑龙江省农业贷款供求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黑龙江省农业贷款需求方面的对策建议
        6.1.1 加大对农业经营主体金融知识的普及、提升金融素养
        6.1.2 适度扩大经营规模、提升农业经营主体有效需求
        6.1.3 引入农业保险、扩大可抵押物范围
        6.1.4 加强金融机构监管能力、有效引导资金用途
    6.2 黑龙江省农业贷款供给方面的对策建议
        6.2.1 提高农业贷款产品的适配性
        6.2.2 完善农村信用评价体系
        6.2.3 加大对财政担保支农贷款的支持、强化财政支农作用
        6.2.4 提高县域金融机构服务水平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黑龙江省农业贷款供求影响因素分析调查问卷

(4)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法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之处
第一章 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研究的理论准备
    第一节 区域的范畴界定
        一、区域的语义分析
        二、不同学科中区域的内涵剖析
        三、本文语境下区域的涵义与边界
    第二节 国家区域援助的内涵与限定
        一、援助的内涵
        二、区域援助的界定与体系
        三、国家区域援助的概念与体系
    第三节 国家区域援助制度要素
        一、援助对象
        二、援助方式
        三、援助绩效评估
第二章 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法理基础
    第一节 国家职能理论与国家区域援助义务
        一、国家职能的演进
        二、国家区域援助义务的逻辑根源
    第二节 发展权利理论与区域发展权
        一、发展权的变革
        二、区域作为发展权的权利主体
        三、区域发展权的内容与实现
    第三节 实质正义理论与国家区域援助
        一、实质正义的内容
        二、实质正义在区域层面的实现
第三章 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历史、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演进过程
        一、萌芽阶段:国家区域援助的模糊概念及实践
        二、正式形成:以“对口支援”政策的提出为标志
        三、推动立法:以《西部开发促进法》为例
    第二节 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立法现状与政策梳理
        一、成文法层面
        二、国家区域援助政策层面
    第三节 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存在的法律问题
        一、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标准不明确
        二、国家区域援助方式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强制性缺失
第四章 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标准化
    第一节 域外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及相关制度概况
        一、美国
        二、日本
        三、欧盟
        四、域外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的特点及经验
    第二节 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的基石
        一、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的背景
        二、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的目标
        三、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的原则
    第三节 实现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标准化的建议
        一、国家区域援助对象的识别
        二、明确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的标准
        三、以法律形式对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进行明确规定
第五章 国家区域援助方式的有效性
    第一节 国家区域援助方式体系
        一、国家区域援助方式的主要类型
        二、国家区域援助对象适用的援助方式组合设计
    第二节 区域财政援助制度
        一、区域财政援助制度的域外考察
        二、我国区域财政援助制度及存在的问题
        三、完善我国区域财政援助制度的建议
    第三节 区域税收优惠制度
        一、区域税收优惠制度的域外规定
        二、我国区域税收优惠制度及存在的问题
        三、完善我国区域税收优惠制度的建议
    第四节 区域金融支持制度
        一、区域金融支持制度的域外考察
        二、我国区域金融支持制度及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区域金融支持制度的完善
第六章 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与应用
    第一节 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基础理论
        一、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法制思维
        二、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理论依据
        三、核心:国家区域援助财政支出绩效评估
    第二节 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主体内容构建
        一、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全生命周期”
        二、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结构性构成”
    第三节 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应用
        一、国家区域援助无效责任法律制度
        二、国家区域援助退出法律制度
第七章 国家区域援助法律体系构建
    第一节 国家区域援助法律体系的域外考察
        一、域外国家区域援助基本法的概况介绍
        二、域外国家区域援助单行法的内容与特点
    第二节 我国国家区域援助的立法构想
        一、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基本法的构建
        二、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单行法的创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5)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与运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物流网络构建与运作研究
        1.3.2 城乡物流一体化研究
        1.3.3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与运作研究
    1.4 研究方案设计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
        2.1.1 物流网络
        2.1.2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界定
        2.1.3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特殊属性分析
    2.2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建设与运行成本
        2.2.1 物流成本的概念与基本构成
        2.2.2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建设与运行成本分析
        2.2.3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建设与运行成本构成
        2.2.4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建设与运行成本的控制方法
    2.3 理论基础
        2.3.1 成本管理理论
        2.3.2 城乡融合理论
        2.3.3 物流网络规划理论
        2.3.4 精益运营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理论分析
    3.1 我国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3.1.1 主要问题
        3.1.2 问题成因分析
    3.2 成本导向的提出与思想内涵
        3.2.1 成本导向的提出
        3.2.2 成本导向的思想内涵
    3.3 成本导向对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与运作的要求
        3.3.1 系统科学
        3.3.2 规模化
        3.3.3 组织协调
        3.3.4 高智能水平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
    4.1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形态设计
        4.1.1 物流网络的基本形态
        4.1.2 轴辐式网络的适用性
        4.1.3 多枢纽单分配二级混合轴辐式网络形态
    4.2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模型构建
        4.2.1 问题描述与模型假设
        4.2.2 符号说明
        4.2.3 网络模型
    4.3 基于禁忌搜索算法的模型求解
        4.3.1 模型求解算法选择
        4.3.2 禁忌搜索算法设计
        4.3.3 模型求解流程
    4.4 应用实例——宁镇扬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
        4.4.1 宁镇扬区域的城乡物流基础与物流需求分析
        4.4.2 宁镇扬区域的备选城市节点评价
        4.4.3 宁镇扬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成本最优构建方案决策
        4.4.4 成本最优的宁镇扬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方案分析
        4.4.5 宁镇扬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方案的现实应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作
    5.1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1+N聚合运作模式
        5.1.1 1+N聚合运作模式的提出
        5.1.2 1+N聚合运作模式构想与创新
        5.1.3 1+N聚合运作模式的潜在逻辑
    5.2 1+N聚合运作模式下多物流服务商的关系协调
        5.2.1 问题描述
        5.2.2 1+N聚合运作模式下多物流服务商的合作博弈模型
        5.2.3 多物流服务商联盟利益分配的影响因素分析
        5.2.4 多物流服务商联盟的二阶段利益分配机制设计
        5.2.5 算例分析
        5.2.6 多物流服务商的关系协调措施
    5.3 1+N聚合运作模式下网络运营方与物流需求方的关系协调
        5.3.1 问题描述
        5.3.2 建模假设与主体期望效用函数确定
        5.3.3 城、乡物流需求方不合作情形下的激励机制
        5.3.4 城、乡物流需求方合作情形下的激励机制
        5.3.5 最优激励机制的数值模拟
        5.3.6 网络运营方与城、乡物流需求方的关系协调措施
    5.4 基于云计算的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1+N聚合运作
        5.4.1 云计算技术对1+N聚合运作的支撑作用
        5.4.2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云物流平台搭建
        5.4.3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业务流程数字化改造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仿真
    6.1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系统分析
        6.1.1 仿真目的与系统边界说明
        6.1.2 因果关系分析
    6.2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系统SD模型构建
        6.2.1 流量存量图
        6.2.2 变量说明
        6.2.3 动力学方程
    6.3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系统SD模型检验
        6.3.1 参数估计
        6.3.2 模型检验
    6.4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仿真结果分析
        6.4.1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转效率情况
        6.4.2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成本情况
        6.4.3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效益情况
    6.5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作方案有效性验证
        6.5.1 引入关系协调机制的网络降本增效情况
        6.5.2 采用云物流技术的网络降本增效情况
        6.5.3 实施1+N聚合运作模式的网络降本增效情况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保障研究
    7.1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奠定建设基础
        7.1.1 完善农村道路交通基础设施
        7.1.2 完善智能物流基础设施
        7.1.3 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
    7.2 培育壮大城乡物流主体,提高自生能力
        7.2.1 培育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
        7.2.2 增强小微物流企业活力
    7.3 鼓励技术创新与应用,突破业务瓶颈
        7.3.1 鼓励云物流技术创新与应用
        7.3.2 鼓励绿色物流技术创新与应用
        7.3.3 鼓励生鲜农产品包装技术创新与应用
        7.3.4 鼓励多温共配技术创新与应用
    7.4 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优化发展环境
        7.4.1 统一城乡物流操作标准与技术规范
        7.4.2 加强对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营的监督管理
        7.4.3 加强对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建设用地与资金支持
    7.5 扩大城乡物流需求,增强运行动能
        7.5.1 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
        7.5.2 促进物流上游产业发展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禁忌搜索算法程序
致谢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6)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1.4 主要创新之处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信息技术的研究
        2.1.1 信息技术及其测度
        2.1.2 信息技术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
    2.2 关于产业升级的研究
        2.2.1 产业升级的概念
        2.2.2 产业升级的测度
        2.2.3 产业升级影响因素和后续影响
        2.2.4 产业升级路径
    2.3 关于信息技术和产业升级关系的研究
        2.3.1 信息化、工业化和工业结构升级
        2.3.2 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产业升级
        2.3.3 智能化和产业升级
    2.4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论与研究启示
        2.4.1 研究成果评论
        2.4.2 几点启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
    3.1 信息重要性向信息技术延伸
        3.1.1 信息重要性向信息媒介延伸
        3.1.2 信息媒介重要性向信息技术延伸
    3.2 信息、信息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
        3.2.1 信息、信息技术与信息化路径
        3.2.2 信息、知识、数据与信息技术演变趋势
        3.2.3 信息革命浪潮与经济形态新概念的叠现
    3.3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动力机制
        3.2.1 直接动力机制
        3.2.2 间接动力机制
    3.4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
        3.3.1 基本传导机制
        3.3.2 互动传导机制
        3.3.3 时序传导机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应用分析
    4.1 从语言到AI:全球信息技术的产业应用及特点
        4.1.1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应用
        4.1.2 信息技术产业应用的特点
    4.2 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阶段和特点
        4.2.1 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阶段
        4.2.2 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特点
    4.3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应用的本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信息技术发展指标构建与测度研究
    5.1 构建信息技术指标体系的原则
        5.1.1 常见的信息技术水平测度方法
        5.1.2 信息技术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2 信息技术指标体系构建与模型求解
        5.2.1 信息技术指标体系的构建
        5.2.2 模型的计算和求解
    5.3 信息技术水平的测度分析
        5.3.1 确定原始数据矩阵
        5.3.2 利用熵值法计算权重
        5.3.3 时间分异特征
        5.3.4 空间分异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固定效应分析
    6.1 模型构建
        6.1.1 数据来源与模型选择
        6.1.2 变量设计
    6.2 计量分析
        6.2.1 单变量描述统计分析
        6.2.2 变量平稳性检验
        6.2.3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固定效应分析
    6.3 实证研究结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效应分析
    7.1 经济效应分解及其测度模型
        7.1.1 经济效应的核心:效率
        7.1.2 经济效应的总括与分解:运营效率、规模效率和范围效率
        7.1.3 经济效应的测度:超效率DEA模型及变量设定
    7.2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7.2.1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总经济效率分析
        7.2.2 信息技术对产业内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7.2.3 信息技术对产业间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7.2.4 信息技术对产业生态化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7.3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经济效应特征分析
        7.3.1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效率具有差异性
        7.3.2 区域之间需要加强效率平稳性和均衡性
        7.3.3 时间上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效率趋于稳定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问题及政策建议
    8.1 主要问题
        8.1.1 信息技术过于依赖规模扩张和非均衡发展
        8.1.2 互联网信息技术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8.1.3 消费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中的中介作用有待挖潜
        8.1.4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伴随着低经济效率问题
    8.2 政策建议
        8.2.1 给予信息制造业技术R&D适度政策倾斜
        8.2.2 加大对信息化水平较低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
        8.2.3 把握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带来的产业升级新机遇
        8.2.4 充分发挥消费在信息技术推动产业升级中的催化作用
        8.2.5 激发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规模和范围经济效应
        8.2.6 鼓励信息产业优先开发新产品、打造新模式形成新动能
    8.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邮储银行HB分行小额贷款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及方法和理论
    2.1 小额贷款概念
    2.2 相关方法和理论
        2.2.1 SWOT分析方法
        2.2.2 STP营销理论
        2.2.3 7Ps营销理论
3 邮储银行HB分行概况及小额贷款营销现状
    3.1 邮储银行HB分行概况
    3.2 邮储银行HB分行小额贷款营销现状
        3.2.1 邮储银行HB分行小额贷款基本情况
        3.2.2 邮储银行HB分行小额贷款营销现状
    3.3 邮储银行HB分行小额贷款SWOT分析
        3.3.1 优势分析
        3.3.2 劣势分析
        3.3.3 机会分析
        3.3.4 威胁分析
4 邮储银行HB分行小额贷款营销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邮储银行HB分行小额贷款营销存在问题
        4.1.1 业务发展不均衡,目标客户定位出现偏差
        4.1.2 产品种类单一,无法满足客户差异化贷款需求
        4.1.3 营销渠道单一,未搭建多远化营销渠道
        4.1.4 利率定价不灵活,促销效果较差
        4.1.5 人员素质低,无法持续开展客户维护
    4.2 邮储银行HB分行小额贷款营销成因分析
        4.2.1 片面追求短期发展目标,目标市场不明确
        4.2.2 产品研发力量不足,导致产品缺乏创新
        4.2.3 宣传渠道建设重视不足,宣传投入资金较少
        4.2.4 利率定价缺乏科学管理,市场竞争力较低
        4.2.5 人员培训力度不够,未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
5 邮储银行HB分行小额贷款营销策略
    5.1 产品策略
        5.1.1 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力度
        5.1.2 创新产品设计
    5.2 价格策略
        5.2.1 设置浮动利率区间,完善小额贷款利率定价模式
        5.2.2 重视利率定价管理,加强信贷客户经理考核
    5.3 渠道策略
        5.3.1 拓宽农户营销渠道
        5.3.2 丰富商户营销渠道
        5.3.3 利用好合作平台
        5.3.4 稳步拓展网络渠道
    5.4 促销策略
        5.4.1 根据客户资质,建立适当降低贷款利率
        5.4.2 坚持综合营销,提供多元化的资金支持
        5.4.3 根据产品特点,增加客户数量
    5.5 人员策略
        5.5.1 加强人员岗位培训,建立定期培训机制
        5.5.2 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深度和广度
        5.5.3 创新培训形式,提升培训的实际应用能力
    5.6 展示策略
        5.6.1 加大宣传单印制,保证发放数量
        5.6.2 加大广告力度投放,扩大展示范围
        5.6.3 开发网络广告,提高传播速度
        5.6.4 定期举办创业大赛,保证现场展示次数
    5.7 服务过程策略
        5.7.1 优化业务流程,缩短放款时间
        5.7.2 提高业务效率,提升客户体验
        5.7.3 加强绩效考核,提升服务质量
6 邮储银行HB分行小额贷款营销策略的保障措施
    6.1 用好政策资源,提升竞争能力
        6.1.1 掌握政策动向,调整营销策略
        6.1.2 依托市场资源,响应政府要求
    6.2 加强队伍建设,保证队伍稳定
        6.2.1 配备专职小额贷款客户经理
        6.2.2 加强人员管理
    6.3 完善内控建设,强化风险防控
        6.3.1 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
        6.3.2 构建标准化业务流程,强化风险控制
        6.3.3 树立小额贷款业务人员的风险意识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8)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徐州市分行小微贷款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不足与展望
2 理论概述
    2.1 乡村振兴战略
    2.2 普惠金融体系
    2.3 商业银行小微贷款
3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徐州市分行小微贷款发展现状
    3.1 发展情况
    3.2 存在的问题
    3.3 问题的成因
4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徐州市分行小微贷款发展环境
    4.1 外部环境分析
    4.2 内部环境分析
    4.3 SWOT分析
5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徐州市分行小微贷款发展对策
    5.1 优势发展策略
    5.2 防御型策略
    5.3 扭转型策略
    5.4 优势防御策略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宁波市农业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关于农业金融服务的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2 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农业金融服务的系统分析
    2.1 概念界定
        2.1.1 农村金融与农业金融的界定
        2.1.2 农业金融服务的界定
        2.1.3 农业信贷补贴
    2.2 农业金融服务的系统分析
    2.3 农业金融服务系统要素分析
        2.3.1 农业金融服务监管主体的构成
        2.3.2 农业金融服务主体的构成
        2.3.3 农业金融服务对象
        2.3.4 农业金融服务的形式和内容
第三章 宁波市农业金融服务的环境分析
    3.1 宁波市农业金融服务监管环境的分析
    3.2 宁波市农业金融服务主体运行情况分析
        3.2.1 政策性银行
        3.2.2 商业性银行
        3.2.3 非银行金融机构
    3.3 宁波市农业金融服务对象的环境分析
    3.4 宁波市农业金融政府服务的政策环境分析
第四章 宁波市农业金融服务的现状及问题
    4.1 宁波市农业金融服务的现状
        4.1.1 宁波市涉农贷款现状
        4.1.2 宁波市涉农保险现状
        4.1.3 宁波市农业担保现状
    4.2 宁波市农业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
        4.2.1 宁波市农业金融服务监管主体存在的问题
        4.2.2 宁波市农业金融服务主体存在的问题
        4.2.3 宁波市农业金融服务对象存在的问题
        4.2.4 宁波市农业金融政府服务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促进宁波市农业金融服务改革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对宁波市农业金融服务监管主体的对策建议
        5.1.1 建立健全农业金融法律监管制度
        5.1.2 推行差异化的农业金融监管方式
        5.1.3 明确农业金融监管机构职责
        5.1.4 建立农业金融风险防控体系
    5.2 对宁波市农业金融服务主体的对策建议
        5.2.1 深化农业金融机构改革
        5.2.2 创新农业金融产品和服务
        5.2.3 创新农业保险产品并加大推广力度
        5.2.4 研究探索农业担保业务新产品和业务开发
    5.3 对宁波市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对策建议
        5.3.1 定期进行金融知识、理财知识的学习
    5.4 对宁波市农业金融政府服务的对策建议
        5.4.1 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发挥政府协调作用
        5.4.2 加强农村道德、法制建设,提高农民风险防范意识
        5.4.3 优化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
        5.4.4 优化农业金融担保环境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0)安徽邮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电子商务内容及形式概述
        1.2.2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研究现状
        1.2.3 未来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1.3 论文的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分析
    2.1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状况
    2.2 安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存在问题
    2.3 安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安徽邮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总体思路
    3.1 集团公司加大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
    3.2 安徽邮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目标任务
    3.3 安徽邮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建设体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安徽邮政农村电子商务县域网运营
    4.1 做实县域物流体系建设
    4.2 发展电商仓储仓配
    4.3 实施与社会快递企业合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安徽邮政农村电子商务渠道平台运营
    5.1 农村电商渠道平台建设
        5.1.1 渠道站点选点建设
        5.1.2 实施站点优化调整
        5.1.3 站点退出淘汰机制
    5.2 推进城市邮掌柜发展
        5.2.1 注重站点质量和加速渠道建设
        5.2.2 合理叠加业务和做好渠道运营
        5.2.3 维护支撑和提升站点质效
        5.2.4 优化调整,保证渠道品质
    5.3 农村邮掌柜站点建设
        5.3.1 乡镇邮掌柜站点建设
        5.3.2 村级邮掌柜站点建设
    5.4 渠道维护支撑与运营管控
        5.4.1 渠道关系-构建熟悉的关系网
        5.4.2 渠道能力-塑造高素质的渠道
        5.4.3 服务支撑-提高评价满意度
        5.4.4 渠道归属感-增强渠道粘性
    5.5 线上平台招商建设
        5.5.1 邮乐安徽馆选品招商及上线工作
        5.5.2 打造示范级地方特色馆
    5.6 组织线上平台活动
        5.6.1 开展优惠购活动
        5.6.2 联动金融业务发展
    5.7 线上平台活动实施及支撑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安徽邮政农村电子商务业务发展
    6.1 推进批销业务发展
        6.1.1 建立三支队伍
        6.1.2 抓住三项重点
        6.1.3 推进五个统一
    6.2 代购业务发展
        6.2.1 平台运营提销量
        6.2.2 加大激励力度促代购
        6.2.3 邮乐小店分享促代购
        6.2.4 完善支撑保障促业务
    6.3 发展农产品进城
        6.3.1 发展思路
        6.3.2 运作实施模式
        6.3.3 邮乐购站点精准对接
        6.3.4 线上平台入驻及运营
        6.3.5 微营销渠道促返城
        6.3.6 利用第三方平台推进农产品进城
    6.4 加强支撑保障工作
        6.4.1 技术支撑
        6.4.2 人员支撑
        6.4.3 推广支撑
        6.4.4 包装运输支撑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农村电子商务与邮政业务的融合发展
    7.1 农村电子商务助力金融业务发展
        7.1.1 整合资源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7.1.2 双向引流促进客户资源共享
        7.1.3 合作共赢实现业务联动发展
        7.1.4 强化支撑建立融合发展机制
    7.2 农村电子商务助力快递业务发展
        7.2.1 总体思路
        7.2.2 推进措施
    7.3 融合邮政其他业务发展
        7.3.1 规范业务叠加流程
        7.3.2 明确业务叠加种类
        7.3.3 专业联动融合发展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加大对邮政支持力度(论文参考文献)

  • [1]信息服务业演变及其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D]. 李晓峰.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国有银行执行惠农政策的优化研究 ——基于龙县案例[D]. 余丹妮.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3]黑龙江省农业贷款供求影响因素分析[D]. 李泰寰.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4]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法律研究[D]. 吕慧娜.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5]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与运作研究[D]. 戴盼倩. 江苏大学, 2020
  • [6]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D]. 李荣胜. 西北大学, 2020(07)
  • [7]邮储银行HB分行小额贷款营销策略研究[D]. 李顺娟. 河北经贸大学, 2020(07)
  • [8]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徐州市分行小微贷款发展策略[D]. 蒋飞智.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9]宁波市农业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周琼.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10]安徽邮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D]. 沈鹏.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3)

标签:;  ;  ;  ;  ;  

加大对邮政服务的支持力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