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在英语中的各种用法及其特殊的强调结构

“it”在英语中的各种用法及其特殊的强调结构

一、英语中“it”惯用法种种及它的特殊的强调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王朝霞[1](2020)在《《景观与园林设计概述》(第1-5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本文作为一篇翻译实践报告,选材于《景观与园林设计概述》(An Introduction to Landscape and Garden Design)一书,译者翻译实践的内容为第一、二、三、四、五章。在该文本中,作者主要就景观设计师的作用,设计理念与美学原则,设计过程及软质景观设计等几方面内容展开叙述,该书的翻译不仅可为风园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理论指导,又对园林学科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报告在归化宏观翻译原则的指导下,选取了相应典例,分别从词汇、句子和语篇三方面去探索翻译的可能性。在词汇的翻译上,译者主要就专有名词和缩略语的翻译方法进行了探讨,在忠实再现原文信息的基础上,力求词汇翻译的准确性与严谨性,尽力延续科技文本的文体特点和文本风格;就句子的翻译而言,译者从中英语言差异的角度出发,在分析源文本的基础上,秉持着使译入语符合汉语行文习惯的大方向,最终选定了正话反说法、增译法、分译法以及意译法等几种翻译技巧,旨在使译文贴近原文、通顺畅达;在语篇翻译上,为满足交际功能,译者通过举实例来剖析连词的使用方法来确保译文与源文本内容上的一致性与组织上的连贯性。通过本次翻译实践,译者积累了一定的翻译经验,同时也认识到翻译不单单是一个语言转化过程,更是种文化的沟通与交流。译者在自身知识储备、表达能力方面欠缺还需通过后期不断地学习与实践来弥补。最后,笔者将本次翻译实践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希望能够为新晋的景园从业者及相关领域的翻译实践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迪。

李智[2](2019)在《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翻译理论产生以来,文学翻译研究就一直成为中西方学者倍感兴趣的话题。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研究视角层出不穷,从语义学、语用学到语篇分析,从文化学到社会学,不一而足。研究内容从文本分析到对社会文化因素的探讨,从词、句、篇的微观研究到对译者伦理道德和责任考察等等。翻译美学是翻译学的一个分支和一门学科,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翻译美学不是翻译学和美学两个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翻译学的美学观,即美学是翻译学进行学科探索的方法论。过去三十年,翻译美学的跨越式发展与文学翻译的联姻有着极大的关系。换言之,翻译美学丰富了文学翻译的研究视角,验证了文学翻译的本质属性—审美性。文学翻译的多视角研究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翻译美学的发展。文学翻译审美选择主要指译者翻译过程中的审美选择行为,研究范围包括:文学翻译的本质、影响译者审美选择的影响要素、译者所信奉的审美原则、译者所制定的翻译策略、译者在语言选择上的审美倾向。本文运用描写性和规定性研究方法探讨文学翻译中的审美选择问题。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理论探讨、实例分析和研究结论。为此,本文试图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文学翻译与审美选择有何关系?翻译审美选择是否意味着对译语的优化?(2)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有哪些原则?这些原则必须要遵循的,还是可选的?(3)影响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的要素有哪些?译者的翻译观念对文本翻译有何影响,对译者策略的制定有何影响?译者在语言选择上是否存在某种倾向?为了回答以上这些问题,追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行为,本文选择英国经典小说《傲慢与偏见》的三个中译本,从词汇、句子、语篇和语体四个层面展开,以经典结构、戏剧性结构、对话体和书信体为实例分析三位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环境、翻译策略、翻译观念、翻译原则以及语言选择。通过理论探究和实例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选择活动。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涉及翻译活动的诸多要素:语言的构成、文化的影响、审美认知取向、接受方式、评价标准、价值体系,等等;作者、译者、接受者、源文本、译文本之间构成一个动态的文学翻译美学生态系统。文学翻译的价值在于审美和真理的统一。本研究阐释了中国传统译学中有关审美选择的命题,如“雅”的动态性研究与译者审美性选择(语言、结构、文体)关联性;首次将文学翻译的美学问题与选择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研究,为翻译美学体系的建构增添新内容;提出译文本的生成过程为译者的审美性选择过程,译者不仅再现原作审美品质,而且还创造译文的审美价值。文学翻译是译者审美选择的结果,是外部性与内部性结合的终端产品。(2)文学翻译审美本质的三对命题即“言与意”“形与神”及“异与同”的内部逻辑关系。每一对命题均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各命题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言与意”和“形与神”在理论上体现为译学思想的审美取向,在实践上体现为文本构成要素和译者的审美追求。实现言意合一、形神兼备、保持“异国情调”则需要坚持“以信文本”“尚美求真”相结合的审美标准。(3)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受到外部和内部两重因素影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常遵循三个宏观审美原则(形式与内容统一、整体与局部统一、文内语境与文外语境统一)和四个微观审美操作原则(得体、准确、经济和形象原则,也称4Y原则)。外部环境包括指译者所处时代的社会语境即意识形态、主流诗学、读者等因素,内部环境包括译者的翻译观念、审美倾向等因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然制定相应的翻译策略:总体策略和局部策略。(4)实例分析发现,所选译本译者持有明确的翻译观念。译者在词项选择和句型结构配置方面有共同的倾向:在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和语言风格的前提下,对关键词汇和短语的表达尽量优化,以确保译文审美品质的最大化。为了尽量传达原文语义信息,在可能的情况下,译者对原文句型结构多采用切分与重新配置的策略。译者在译文中大量使用四字组合,力图将原作的审美要素再现于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不同的“刺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译者在保留原文“洋味”的同时,在语言选择上有范化(规范化)倾向。

王林哲[3](2018)在《现代汉语意外情态范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确立汉语意外情态的范畴地位,尝试勾画出汉语意外情态表达的范畴框架,并对汉语中的意外情态范畴进行系统描写和解释。我们将国外对意外情态范畴的研究成果与汉语实际情况联系起来,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以功能话语语法理论为纲、以关联理论及其他相关理论为辅,对汉语中能够表达意外情态的语言形式进行分类描写和详细解释。本文着力从意外情态的编码、理解和使用三个角度对汉语意外情态不同表现方式进行分析。首先将汉语中的意外情态表达手段归入统一的范畴,并按照交际功能和表达手段进行分类;然后针对范畴框架中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行分类描写和解释;最后将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归纳出汉语意外情态表达及使用策略。本论文主要分为理论研究和具体研究两大部分,除绪论和结语两个章节外,2到4章为理论铺垫部分,5到11章为系统分析部分,第12章为理论升华部分。具体如下:第1章:绪论部分。包括选题背景及意义、前人研究综述与研究思路与方法的概述。第2章:意外情态相关概念界定。我们首先将意外情态范畴与言据范畴切分开来;接下来我们确定了意外情态范畴在情态范畴中的地位,它属于“语用情态”范畴;之后我们讨论了三组与意外情态范畴研究有关的概念:情态、语气和口气,反预期,以及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第3章:理论基础。主要确定本文研究的心理学和语言学方面的理论基础。首先根据国外心理学研究成果将惊讶的种类进行细分,接下来对本文研究采用的语法学基础“功能话语语法”以及语用学基础“关联理论”进行介绍。第4章:意外情态范畴的理论框架。本章主要目的是勾画出汉语意外情态范畴的基本框架。首先分析了意外情态的基本特征及判定标准,确定我们的研究范围;接下来从功能和形式角度划分出汉语意外情态范畴各个下位层级;最后对意外情态的表达和使用策略进行了介绍。第5章:意外情态的语调表达。本章主要着眼于对能够独立表达意外情态的语调特征进行描写和分析。发现能够独立表达意外情态的语调通常伴随是非问和独立叹词句存在。具体语调特征因伴随的句法形式不同而各有差异。这种差异通常受到语境以及心理重音的影响而产生。语调属于信息结构标记,建构时被看作是强调操作成分,通过程序编码被附加在命题内容之上。第6章:意外情态的原生叹词表达。本章以表达意外的原生叹词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叹词表达放置在意外心理图式中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叹词与意外产生原因、后续句在心理图式中的阶段表征,总结出了汉语意外表达的话语模型。第7章:意外情态的次生叹词表达。本章以次生叹词“好家伙”为例,探索“好家伙”的叹词化路径。通过历时和共时研究,并从主观量和交互主观化的角度全面分析次生叹词“好家伙”作为意外情态标记的用法。第8章:意外情态的评注性副词表达。本章主要研究评注性副词作为意外情态标记在话语中的表达特征。我们将评注性副词按照表征意外矛盾心理图式中的不同阶段,分为非弥合类和弥合类两个大类。非弥合类主要表征聚焦和矛盾验证阶段,弥合类主要表征因果分析和图式升级阶段,并分别对两类副词中的典型副词进行了具体分析。第9章:意外情态的话语标记表达。本章主要通过话语标记“怎么”、“怎么着”和“你猜怎么着”在会话中表现出的意外情态功能来证明在汉语会话中,还存在着一种通过话语标记表达意外的手段。我们尝试在意外矛盾心理图式框架内,为其找到合理的位置。第10章:意外情态的习语性表达。本章所介绍的是在这些寄生性表达中,已经逐渐具有规约性表达功能的常用口语表达方式。这些话语由于高频使用,其命题意义在交际中已经不再重要,信息意图逐渐被交际意图所替代。听者结合语境不需要通过复杂推理即可分辨出言者要表达的意外态度。第11章:意外情态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本章主要针对话语交际中非标记性的意外情态表达方式进行研究。我们的研究仍旧在意外矛盾心理图式的框架内进行。分析了在不同的心理图式阶段我们如何用回声问、是非反问、“怎么”问以及感叹形式表达意外的。第12章:意外情态策略与语言的递弱代偿性。本章实际上是对全文意外表达方式的做了一个简要的概括。我们将之称为表达策略和使用策略,并且通过对这些策略的总结,发现语言演变汇中一条可能的规律,就是“递弱代偿”原理。第13章:结语。总结全文,并提出“意外”对人类认知发展的重要作用。

陈琳[4](2017)在《中国学生英语被动语态习得的偏误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偏误的出现属于正常现象。“偏误”与“错误”不同,它是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出现的偏离目的语标准形式的现象,学习者一般难以察觉,它的出现具有规律性和反复性。被动语态作为英汉语中共存的语言现象之一,由于两种语言类型的差异,导致学习者在习得中往往会受到母语、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出现被动使用不足、过度泛化方面的偏误。基于此,本文从英语被动语态出发,对学习者集中出现的偏误进行统计分析,以发现偏误产生的原因,进而就被动语态教学及整个语法教学提出具体建议。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对课题来源、相关研究概况、核心概念以及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所涉及的主要有对比分析理论、偏误分析理论和中介语理论;第二章主要从英语被动语态本体出发,就其基本结构、功能以及使用范围进行了分析;第三章则对中国学生被动习得中的偏误进行了分类,主要有被动使用不足的偏误、过度泛化的偏误以及基本形式结构上的残缺。其中,被动使用不足上的偏误集中体现在助动词的省略、根据上下文语境应该使用被动而没有使用、固定句式结构三方面;过度泛化则表现为不及物动词被动化、部分及物动词主动表被动以及不定式主动表被动三方面。根据这一分类标准,统计分析了各类型偏误的分布情况,偏误语料均来自于桂诗春、杨惠中建立的中国学生英语语料库。根据统计的数据,结果发现:不同层次阶段学习者出现的偏误情况不一样;被动使用不足是学习者最容易产生偏误的地方。根据具体偏误的不同分布情况,第四章从母语迁移、目的语迁移、学习者认知水平以及外部学习因素四大方面对偏误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第五章为总结部分,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待提高的地方。将学习者偏误作为第二语言研究的切入点,对了解和掌握学习者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意义重大。将汉英语中共有的被动语态作为研究问题,通过偏误分析能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学习者在此语法项目习得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教学工作者来说,能更好地把握英语被动语态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对提高语法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罗思奇[5](2015)在《翻译作为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应用初探》文中认为论文以四本国内最新的使用范围广的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教材为研究对象,对教材中英语词语注释、句子及对话翻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不同于目前的大多数同类研究,论文不仅仅局限于对词汇英语注释偏误进行分析,还在相关翻译理论指导下对教材中的句子及对话翻译问题进行了探究。在总结英语注释及翻译问题成因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问题如此之多的根本原因在于英语注释及翻译尚未被作为有效的教学法得到认可和重视,要使其在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就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需要采取多元化翻译标准。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现状及方法等。第二章对几本教材里的词汇英语注释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其问题。第三章应用翻译理论,特别是奈达的对等理论,对教材中的句子和对话翻译的偏误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中式英语是最大的问题。笔者认为,问题的根源包括缺乏对原语和目的语词语意义的全方位理解、语法知识不足及缺乏英汉句法差异及表达差异的意识等。第四章在分析总结前两章指出的注释及翻译偏误的基础上认为,问题如此之多实际上表明,翻译还尚未被作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得到认可和重视,要真正使翻译成为一种教学法,就要根据英语注释及翻译在教学中的具体性质和目的使翻译标准多元化。在此基础上,笔者用实例说明和探讨如何将多元标准应用于词语注释及句子翻译。第五章为结语。笔者认为,要使翻译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真正走进对外汉语教室,教材编写者及对外汉语教师都要认识到母语及汉英对比在汉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教材要在对比语言学的指导下进行设计和撰写,教师要努力提高双语水平和能力,英语注释及翻译最好聘请通晓中英文的外教参与。

周重嘉[6](2013)在《结构主义符号学文学批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在现代文艺理论研究中,结构主义符号学一直是重要的方法论之一,它为人文学科的研究提供了科学化视角,建立在符号学基础上的结构主义文论具有普遍的规则性和相当高的现代性,语言学、符号学、叙事学三者密不可分。本文从其发展源流、基本理论、叙事语言、叙事结构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作为新学科的符号学。符号学最初作为语言学研究手段出现在人文学科中,索绪尔的现代语言学理论中明确提出应当将符号学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学科。符号意识贯穿人类社会始终,但作为方法论符号学,在二十世纪初才确定其作为独立学科的地位,符号学的发展有多个方向,即逻辑—修辞符号学,莫斯科—塔图学派和结构主义符号学。作为文学批评方法论的符号学。符号学是客观、超然的方法论,结构主义符号学文论的基本理论来源是俄国形式文论和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学理论,罗兰·巴尔特在索绪尔的符号学设想的基础上大规模扩充了符号学基本理论,并开始用符号学视角进行文本批评,随后,格雷马斯建立了一个可以归纳大多数文本叙事语法的矩阵模型。自此,作者不再是文学中的主角,取而代之的是风格和结构。符号学文论的基本理论:文学性与陌生化;文学符号生成方式;横组合和纵聚合;表层/深层结构的运行方式。作为文本叙事语言研究方法论的符号学。写作是制造句子的过程,以语句为单位,广义概念下的叙事语言是一个坐标式的系统,包含了横组合轴和纵聚合轴。横组合轴是词的先后联接,它表现的是历时性的组合关系;纵聚合是词的替换和隐喻,它表现的是共时性的选择关系。作者写作的三种手法,省略,催化和替换,前两者处于横组合轴,替换属于纵聚合轴,替换在文本中多通过隐喻完成,它属于语义的流变。作为文本叙事结构研究方法论的符号学。结构主义文论将叙事文本分为表层和深层两个层次,深层结构是文本的生成层面,表层则是文本的可见层面,在双层结构和二元对立原则上,格雷马斯总结出了一个叙述语法模型,大多数叙事文本都可以有这个叙事语法矩阵进行叙事结构分析。本论文简要介绍符号学的发展过程,整理归纳出符号学文论的主要理论,并将其与文本结合,主要从叙事语言和叙事结构两个方面探讨了结构主义符号学文论在文学批评中的实践,在结尾提出了结构主义文论的转型可能。本文主要采用例证法和演绎法。

朱丽娟[7](2012)在《从母语负迁移看高中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文中研究指明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语言文字、语言结构、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以及语言的表达方式上差异悬殊,这是语言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发生母语负迁移的根本所在。中式英语是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上都不地道的英语,是由于汉语的负迁移造成的。对外语学习者而言,外语写作是语言习得和学习之后的输出过程,在这个输出过程中出现错误是任何语言学习者都不可避免的。我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写作中亦会出现很多错误,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中式英语。本研究以写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从母语负迁移的角度入手研究高中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本研究介绍了涉及到的对比分析理论、错误分析理论、中介语理论以及语言迁移理论,采取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收集到的112篇高中英语写作样本的中式英语错误进行分类,从词汇、形态、句法和语篇四个层面上进行文本分析,剖析了母语负迁移下高中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由于母语负迁移是导致英语写作中大量出现中式英语的重要原因,因此,减少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减少或克服母语负迁移。为此,笔者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提出了写作教学建议和减少中式英语的途径,以达到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和质量的目的。

陈怡[8](2010)在《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汉译英能力与文本测试评分研究 ——以TEM-8为例》文中指出翻译是我国高等学校外语院系高年级的一门必修课,是专业外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无论是在教学测试的领域还是在翻译学的领域,作为翻译教学过程一个重要环节的翻译测试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大大滞后于听说读写等测试领域以及翻译理论、翻译批评等翻译学的其他方面。中国学者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就开始关注这一问题,近来如穆雷(2006a:468)的观点就很有代表性:目前对各种翻译测试的系统研究并不多见;现行翻译测试中客观性试题的运用还处于逐步摸索阶段,主观性试题仍是主要的题型,其评分方法多种多样,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没有进行过理论论证、分析或说明,整个翻译测试特别是文本翻译测试具有相当的盲目性和随意性。Campbell(1998:8)认为,构念效度是翻译测试面临的问题之一,即翻译测试在何种程度上是基于恰当的能力模式或学习模式,而目前大多数的翻译测试体系都缺乏理论的支持。另一方面,国内外对于翻译测试构念效度密切相关的翻译能力(translation competence)的探讨则层出不穷,提倡多因素构成、强调双语转换、注重翻译策略等是这些翻译能力模式的主要特点和共同之处。尽管如此,学者们提出的大多数翻译能力模式是以理论而不是翻译教学和测试为中心的,体现的是一种理想的专家系统能力,因此并不适用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翻译测试,有些模式虽然直接针对学习者,但其依据和对翻译测试的实际有用性还需要实证研究的进一步支持。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本论文试图对翻译测试这一议题有所贡献。为了便于更深入的探讨,本次研究着眼于我国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以及专业八级考试汉译英文本测试,在对他们汉英翻译表现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针对这一特定对象和特定背景的汉英翻译能力模式,并由此拟定出八级考试汉英翻译评分的修订方案,再通过对这一评分方案信度和效度的验证,初步证实了它的有用性。从理论框架上来看,本次研究主要借鉴的是以构念和构念效度为核心的当代语言测试理论,尤其是构念与行为测试命题与评分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富有效度的行为测试的开发与应用必须建立在牢固的、明确的构念基础上,因为行为测试的评估量表和评分标准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测试所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即代表了测试开发者对测试所要衡量哪些语言技巧或能力的观念;另一方面,构念的确定又离不开特定的使用背景,因为“构念并不是存在于我们脑海中的心理实体,而是为某一特定测试目的而作出的抽象界定”(Alderson 2000:118)。从研究方法来看,本次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实证主义方法(empirically-based),具体有语料库、有声思维、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等。因为近年来翻译研究这门学科除了传统的理论性、规定性的研究外,描述性、实证性的研究也方兴未艾,它们与传统的“思辨、内省”方法互为补充,促进了翻译研究的应用分支的最新发展(苗菊,2006;许均、穆雷,2009)。从结构上看,文章首先回顾了以构念效度为核心的现代语言测试理论,学术界现有对翻译能力的探讨,以及国内外翻译测试的现状尤其是现有的不同评分方法。文章认为,构念理据是包括翻译测试在内的一切行为测试合理存在的基础,虽然学术界对翻译能力有众多的探讨,但遗憾的是这些能力模式多为纯理论性的探讨,并未能直接应用于翻译测试的实践,而这正是提高翻译测试科学性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虽然对不同评分方法的评析表明分析性评分法对于整体评分法有固有的优势,但是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可操作的分项评分标准,其优势并不能充分发挥。对八级考试汉译英现有评分标准与命题现状的回顾与问卷调查是本次研究的实际起点。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参加八级考试汉译英阅卷的有关教师总体认为,目前八级考试汉英翻译的整体评分量表具有一定的区分度,但在解释性和操作性上还显不足,这一情况下评分者的评分较易受到学生译文中语法错误、局部翻译质量、以及评分者主观好恶的影响,这就突显了寻找有实证翻译能力模式支持的新评分标准的重要性,而这一能力模式和评分标准必须抓住不同汉英翻译能力学生的关键区别性特征。正如Hamp-Lyons所言(1990:69-87),评分者在评分时应当聚焦于最为显着的判断标准(the most salient criteria),而这一标准必须在审慎的测试开发中得到确立,也必须深深扎根于实际的数据和测量所实施的环境。文章接下来着手从大量的实际数据中寻求不同汉英翻译能力的中国英语专业学生的区别性特征。作者通过学习者语料库对相当数量的2004-2006年八级考试汉英翻译文本进行了整体综合性分析与抽样判别式分析,初步得出除了译入语语法失误外,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在八级考试汉译英时的翻译错误主要集中在译词不准确、表达累赘、句式中式化、语篇衔接意识薄弱这几个方面,而归纳起来词和句这两个层面的整体翻译转换处理很可能是不同汉译英等级文本(不同汉译英能力学生)的重要区别性特征,在某一个词或句的观察点上高汉译英能力的学生并不一定会比低汉译英能力的学生翻译处理得更好,但是综合尽可能多的观察点总体来看,两者之间的差异还是十分显着的。随后文章对十二位不同能力水平的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在两篇汉英翻译时有声思维进行了深入探析,基本洞察了他们在进行汉英翻译转化时的实际心理活动,进一步发现这些学生在对原文的解码、翻译单位的处理、补添逻辑关联、精简冗余繁琐、对句子进行深层组构、寻找在指称、语体、搭配等方面全方位对等的译词等诸多方面(大致对应于词、句两个层级的翻译转换)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无论从他们的译文还是从思维过程中都已可以看见高能力学生突破原文表面束缚、对译文进行重构的痕迹,而在低能力学生中这一点是基本缺失的。在此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尝试构建针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主要在八级考试背景下的汉译英能力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是学生译者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具备意义的传递和双语概念结构转换的意识,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能跳出原文字句的简单机械对应,从而对原文进行深入的解构和重构;从具体操作角度看,它由汉英语言能力、汉英词汇转换能力、汉英句级转换能力三个方面构成。由此文章进一步提出一个新的八级考试汉英翻译评分方案,与传统评分方法不同,这一评分方案由等级概括性描述、等级操作性描述和结合具体文本的观察指标体系三个部分组成,是一个动态的分析性评分模式。等级概括性描述基本与现行的八级考试汉英评分标准相吻合,围绕着译文是否忠实原文、表达是否地道自然流畅、以及是否有语言上的失误展开,起到一个宏观统摄的作用;等级操作性描述对等级概括性描述中的忠实原文、表达地道自然以及语言失误等特征给予进一步清晰的、分等级的可操作性定义,它直接对应于前面的汉译英能力模式;而结合具体文本的观察点体系则可以根据每年命题文本的不同而进行调节,使实际的评分更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文章最后以五篇2005、2006的八级考试汉英翻译文本为例,初步展示了这一新评分方案的可行性。同时通过对两位评分员按照新评分方案分别就2005和2006年75篇抽样文本评分的相关度比较,初步证实了这一评分方案的信度;而这两位评分员的打分、这些文本八级考试原得分,以及另外两位评分员按照原评分标准对这些文本打分的平均分(视为每篇文本的实际应有得分)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又初步证实了新评分方案的效度。此外,文章还简要探讨了基于汉英能力模式的新评分方案对八级考试汉英翻译命题以及本科汉英翻译教学的可能影响。综上,本次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它能使我们更深入的了解英语专业学生的汉英翻译能力,为汉英翻译教学与能力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对汉英文本翻译评分的探索有助于推进专业八级考试汉译英的效度和权威性,使其发挥更好的反拨作用。同时包括语料库、统计、有声思维等诸多方法的使用也使该研究在方法论上有一定的意义,因为翻译研究是一门既包含艺术又包含科学特性的学科,在研究方法上需要人文思辨和科学分析的结合。从长远来看,该研究的方法可能可以推广到英译汉乃至翻译测试研究的其他更广阔方面。

管春林[9](2010)在《汉英否定对比研究》文中认为否定是人类语言所共有的语法-语义范畴,人们至今还没有发现有哪一门语言缺乏否定表达的方式。否定范畴无论是在汉语还是英语中都处于重要的地位,通过研究否定范畴,我们可以较好地认识汉英两门语言的主要特点,尤其是认识汉语的特点,从而为我们从事第二语言教学和翻译等工作服务。对比是语言研究的重要方法。因此,本文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研究汉英语中的否定范畴,并在对比的基础上探讨本研究对于对外汉语否定句教学的启示。汉英语否定对比是一个老课题,已有不少专家做过相关的研究,同时,它也是一个常做常新的新课题,不断挖掘,就不断会有新的发现。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新的视角和对比方法,希望把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本论文全文共分九章,主要包括下列内容: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交代本文对否定以及否定句的认识,同时运用典型范畴理论提出了对于否定句界定的新思路,最后交代了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主要回顾以往汉英语否定对比研究的历史,在回顾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肯定这些研究已取得的成绩,并提出存在的欠缺和不足,然后联系目前对比语言学的发展趋势提出本文研究的目标:围绕语言学理论建设这一目标,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对汉英语的否定结构展开对比,其中历时对比为共时研究服务;共时对比主要从三个平面,即结构,语义和语用的平面展开讨论;对比中以寻找汉英否定句的不同点为主,同时兼顾对共同点的探讨;考虑到对外汉语教学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一项重要事业,因此,本文最后讨论了本研究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第三章主要讨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研究将主要以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以及马克思主义关于个性与共性的辨证思想作为研究的哲学基础;研究中主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坚持以汉语为本位的原则,坚持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理论对比为主、实用探讨为辅”的原则,以及层次性原则;接着联系语法研究中“三个平面”的理论,提出了对比分析同样可以而且应该从“三个平面”来展开的观点;最后回顾了功能主义的主要思想,提出本论文将以功能主义的理论方法来指导我们的研究。第四章是对汉英否定的语法结构对比。按照传统语法,结构可以分为词法和句法,因此,本章也从否定词法和否定句法两个角度展开对比。词法部分又分为否定词缀和否定词两部分。词缀对比中,提出了我们对于汉语否定词缀的看法。在句法对比层面,我们把否定句分为普通否定句和特殊否定句两类。普通否定句是指没有特别语序和特别附加成分的常规句的否定句;特殊否定句是指对在常规句基础上增加了额外成分或使用了特别结构的句子的否定。我们在本研究中对比的特殊否定句包括情态否定句、并列否定句和量词否定句。通过对汉英语中普通否定句和特殊否定句的对比,我们提出了与目前语言学界普遍接受的观点不同的意见。一般认为,汉语否定词随意放置,没有约束;英语否定句受SV机制约束,没有灵活性。我们认为,汉语在否定表达上以意义为中心组织句子结构,同时也受到一定的形式上的约束;英语以形式为否定句的主要结构手段,但意义在其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两门语言在在否定句的结构方式上存在比较多的差异,但是也有一些相似之处。第五章是对汉英语否定句的语义对比。语义对比同样分词义对比和句义对比两部分。在词义对比中,我们提出了汉语否定词的附加意义以及这种附加意义是一种“意义潜势”的观点。句义对比中,我们主要运用语义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着重从否定辖域和否定焦点两个视角比较了汉语和英语否定句的语义。本章首先回顾了以往关于焦点、辖域和否定焦点等方面的观点和理论,并提出了句子焦点不同于否定焦点的新观点,对语义否定焦点进行了新的分类。我们把否定句焦点分为标记否定焦点,敏感词否定焦点和毗邻否定焦点。其次,本章同样从普通否定句和特殊否定句两个方面比较了汉语和英语否定句的语义。对比显示,汉语否定句并不如我们原先认为的那样意义清晰,而英语否定句容易产生歧义,事实是,汉语否定句总的来说确实有比英语否定句清晰的一面,但汉语否定句也有语义模糊的一面,尤其是量词否定句表现得非常明显;英语否定句也有利用形态机制来调节语义,从而使意义更加清晰的一面,这一点在并列否定句中有明显体现。第六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比了汉语和英语否定结构在语用上的差别和共同特征。以往涉及“语用”与“否定”话题的研究大多讨论“元语言否定”,也有的专门研究肯定句的否定语用功能,而专门讨论否定句的语境意义、语用功能以及篇章衔接的目前还不多见。我们把否定结构的语用对比划分为三个方面:否定句的语境意义、否定句的含意和否定词的篇章衔接功能。对比显示,语境对消除汉语和英语否定句的歧义倾向具有相同的功能,因此,在一定语境中的汉语和英语否定句意义一般都很清晰,并没有多少明显的差异。在语用含意方面,汉英语都有利用否定句来表达言外之意的功能,语用功能差别不明显,但是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汉语中有利用否定句表达“谦虚”的语用功能。对汉英否定词篇章衔接功能的研究显示,汉英语否定词都有篇章衔接的功能,而且都是利用否定词的替代来实现衔接功能的。第七章从历时的角度对比了汉语与英语在否定词以及否定句演变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特点。关于汉语和英语否定表达历史的研究非常丰富,但是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对比的到目前为止还不多,因此,本章希望从历时的角度进一步考证汉英语否定结构存在差异的缘由。研究显示,汉语与英语由于受到各自语言基本特点的影响,在否定结构的发展方面呈现出不同的规律,汉语的否定结构演变主要体现在否定词的交替更迭和意义的变化之中,英语的否定结构变化主要体现为与形态简化相伴随的词序的逐步固定化以及助动词地位的逐步提升上,而它们各自的演变规律与各自语言目前所呈现的否定表达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第八章是把前面的研究成果与对外汉语教学联系了起来。在这里我们结合前面的研究所得提出了对于对外汉语否定句教学的一些设想,主要是就如何更好地认识和解释否定句,并如何从否定词的语义解释,三个平面,结合历时研究的成果等方面谈了我们的看法。文章最后部分是结语,该部分回顾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赵芃[10](2008)在《英语中“it”一词的用法剖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总结和列举了"it"的最常规的用法:人称代词、非人称代词、先行词、强调结构等用法。通过对"it"这个小小的但是魅力无穷的词汇的用法剖析,和同仁共商,提高学习英语语言的兴趣。

二、英语中“it”惯用法种种及它的特殊的强调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中“it”惯用法种种及它的特殊的强调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景观与园林设计概述》(第1-5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2.翻译项目介绍
    2.1 项目背景
    2.2 读者分析
    2.3 项目要求
    2.4 项目意义
3.项目实施方案
    3.1 译前准备
        3.1.1 文件格式转换与排版
        3.1.2 文本特征分析
        3.1.3 查找平行文本
        3.1.4 翻译工具准备
        3.1.5 建立术语库
        3.1.6 翻译进度安排
    3.2 译中任务
    3.3 译后审校环节
4.翻译案例分析
    4.1 宏观翻译策略选择
    4.2 宏观归化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方法
        4.2.1 词汇层面
        4.2.2 句子层面
        4.2.3 语篇层面
5.翻译实践总结
    5.1 心得与体会
    5.2 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A 术语表
附录B 原文及译文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2)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思路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学翻译的界定
    2.2 审美选择的界定
    2.3 文学翻译研究现状
    2.4 20世纪中国译学界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1 “雅”的内涵:审美选择
        2.4.2 “字神”“句神”:林语堂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3 保持“异国情调”:鲁迅“异化”审美选择观
        2.4.4 重神似而不重形似:傅雷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5 整体效果:焦菊隐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6 优化:许渊冲的审美选择观
    2.5 小结
第3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影响要素论
    3.1 外部要素
        3.1.1 文化语境对文本、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3.1.2 读者对文本、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3.2 内部因素
        3.2.1 译者翻译观念的影响
        3.2.2 译者的审美倾向
    3.3 小结
第4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本质论
    4.1 言与意
        4.1.1 “言不尽意”与得“意”忘“言”
        4.1.2 现代译学中的言意并重观
    4.2 形与神
        4.2.1 茅盾的“形神观”
        4.2.2 陈西滢与曾虚白的“形神”论
        4.2.3 江枫“以形致神”的译诗观
        4.2.4 互联互动:“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4.3 异与同
        4.3.1 文化层面上的“异”与“同”
        4.3.2 翻译领域中的“异”与“同”
    4.4 小结
第5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原则论
    5.1 传统翻译审美原则
        5.1.1 忠实与通顺原则
        5.1.2 以“自然”为取向的翻译原则
    5.2 翻译审美选择原则
        5.2.1 内容与形式统一
        5.2.2 整体与部分统一
        5.2.3 文本内语境与文本外语境相统一
    5.3 小结
第6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方法论
    6.1 翻译策略述
        6.1.1 翻译策略描述
        6.1.2 翻译策略特征
        6.1.3 翻译策略分类
    6.2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策略
        6.2.1 词汇层的翻译策略
        6.2.2 句法层的翻译策略
        6.2.3 语篇层的翻译策略
        6.2.4 语体层的翻译策略
    6.3 小结
第7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实例分析—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
    7.1 译作审美选择环境
        7.1.1 王译本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7.1.2 张、孙译本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7.2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本质
        7.2.1 原作的艺术品质
        7.2.2 译作的艺术品质
    7.3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原则
        7.3.1 得体原则(Appropriacy)
        7.3.2 精确原则(Accuracy)
        7.3.3 经济原则(Economy)
        7.3.4 形象原则(Imagery)
    7.4 翻译审美选择方法—《傲慢与偏见》译例分析
        7.4.1 精“译”求精,自然得体—词层的审美选择
        7.4.2 以“变”求“信”,以“变”求美—句层的审美选择
        7.4.3 整体观照,局部参照—语篇层的审美选择
        7.4.4 用语得体,神形毕肖—语体层的审美选择
    7.5 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8.2 本研究对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的启示
    8.3 本研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8.4 本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鸣谢

(3)现代汉语意外情态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意外情态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标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
    1.5 本文语料来源
第2章 意外情态相关概念界定
    2.1 剥离——言据(传信)范畴与意外情态范畴
        2.1.1 言据范畴
        2.1.2 意外情态范畴
        2.1.3 共性与区别
    2.2 区别之一——情态、语气与口气
        2.2.1 情态和语气
        2.2.2 口气
        2.2.3 三者的关系
    2.3 区别之二——意外情态与反预期
    2.4 分析之一——语义情态与语用情态
    2.5 分析之二——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
        2.5.1 Jan Nuyts的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
        2.5.2 Traugott的主观性、客观性和交互主观性
        2.5.3 Langacker的主观识解与客观识解
        2.5.4 三组概念之间的联系
        2.5.5 我们使用的概念
    2.6 小结
第3章 基本理论介绍
    3.1 意外情态范畴研究的心理学基础——惊讶研究
        3.1.1 惊讶的性质和功能
        3.1.2 惊讶的形成
        3.1.3 惊讶的基本分类
    3.2 意外情态范畴研究的语法学基础——功能话语语法研究
        3.2.1 理论特征
        3.2.2 理论框架
        3.2.2.1 整体框架
        3.2.2.2 语法成分框架
        3.2.2.3 FDG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3.2.3 FDG的扩展
    3.3 意外情态范畴研究的语用学基础——关联理论研究
    3.4 小结
第4章 意外情态范畴的理论框架
    4.1 意外情态范畴的存在基础
        4.1.1 心理学基础
        4.1.2 语言学基础
        4.1.3 类型学证据
    4.2 意外情态的基本特征及判定标准
        4.2.1 意外情态的基本特征
        4.2.2 意外情态的判定标准
        4.2.3 高阶谓词句不属于意外情态范畴
    4.3 意外情态范畴的类别系统
        4.3.1 西方语言学的类别系统
        4.3.2 汉语的意外情态的类别系统
        4.3.2.1 言者意外与非言者意外
        4.3.2.2 表达型意外与交际型意外
        4.3.2.3 非寄生意外与寄生意外
    4.4 汉语意外情态的范畴化框架
    4.5 意外情态策略概述
        4.5.1 意外情态的表达策略
        4.5.2 意外情态的使用策略
    4.6 小结
第5章 意外情态的语调表达
    5.1 语调概说
        5.1.1 定义与功能
        5.1.2 构成与分类
        5.1.3 关系与地位
    5.2 语调表现
        5.2.1 语调轮廓
        5.2.1.1 陈述+调型
        5.2.1.2 叹词+调型
        5.2.2 重音位置
        5.2.2.1 语调重音的特点
        5.2.2.2 重音对语调轮廓的影响
        5.2.2.3 重音对意外表达的影响
        5.2.3 无意识停顿
        5.2.4 调幅和音长
    5.3 意外情态的语调建构与理解
        5.3.1 建构
        5.3.1.1 语调建构在意外表达中的地位
        5.3.1.2 意外情态的语调建构分析
        5.3.2 理解
    5.4 小结
第6章 意外情态的原生叹词表达
    6.1 叹词概述
        6.1.1 叹词的本质
        6.1.2 叹词的分类
    6.2 意外叹词的心理表征
        6.2.1 处理意外的心理过程
        6.2.2 意外叹词心理表征的差异
        6.2.2.1 叹词与图式矛盾类型的关联
        6.2.2.2 叹词与抑制成分类型的关联
    6.3 意外表达的话语模型
    6.4 意外叹词话步的建构与理解
    6.5 小结
第7章 意外情态的次生叹词表达
    7.1 “家伙”——指称泛化
        7.1.1 “家伙”的定型过程及动因
        7.1.2 “家伙”的指称泛化
        7.1.2.1 指称义的泛化
        7.1.2.2 指称功能的泛化
    7.2 “这(那)家伙”——准叹词化
    7.3 “好家伙”——叹词化
        7.3.1 “好家伙”的主观超量特征
        7.3.2 “好家伙”的交互主观化
    7.4 小结
第8章 意外情态的评注性副词表达
    8.1 意外情态涉及的预期类型
    8.2 副词性意外情态标记的分类
    8.3 非弥合类意外情态标记
        8.3.1 “违识”“违愿”与“超量”
        8.3.2 违识类意外情态标记“竟然”“居然”
        8.3.3 违愿类意外情态标记“反而”“偏偏”
        8.3.4 超量类意外情态标记“甚至”
    8.4 弥合类意外情态标记
    8.5 评注性副词表示意外的建构与理解
    8.6 小结
第9章 意外情态的话语标记表达
    9.1 意外情态话语标记分类
        9.1.1 意外体验核心
        9.1.2 汉语意外情态话语标记的分类
    9.2 意外情态的话语标记表达
        9.2.1 基于言者核心的意外话语标记——“怎么”和“怎么着”
        9.2.2 基于听者核心的意外话语标记——“你猜怎么着”、“谁知道”和“你(还)不知道(呢/吧)”
    9.3 小结
第10章 意外情态的习语性表达
    10.1 习语性表达是半规约的表达
    10.2 意外心理过程及其半规约化表达
        10.2.1 信息中断和重新聚焦阶段的习语表达
        10.2.2 验证图式矛盾阶段的习语表达
        10.2.3 因果分析阶段的习语表达
        10.2.4 图式调整或升级阶段的习语表达
    10.3 控制感与意外表达手段
    10.4 小结
第11章 意外情态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
    11.1 示意性话语行为与认知语境
        11.1.1 示意性话语行为
        11.1.2 认知语境
    11.2 意外矛盾图式各阶段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
        11.2.1 重新聚焦阶段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
        11.2.1.1 重复型回声问
        11.2.1.2 推测型回声问
        11.2.2 验证图式矛盾阶段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
        11.2.2.1 “不是......吗”类反问句
        11.2.2.2 “没”类反问句
        11.2.3 因果分析阶段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
        11.2.3.1 因果分析开启阶段——溯因问句
        11.2.3.2 因果分析推论阶段——推论问句
        11.2.4 图式调整和升级阶段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
        11.2.5 真实语境中的表达示例
    11.3 意外与否定、疑问、感叹范畴的关系
    11.4 小结
第12章 意外情态策略与语言的递弱代偿性
    12.1 意外情态策略
    12.2 意外情态的表达策略
        12.2.1 语音策略
        12.2.2 词汇策略
        12.2.2.1 叹词
        12.2.2.2 评注性副词
        12.2.3 话语策略
        12.2.3.1 话语标记
        12.2.3.2 习语
        12.2.3.3 话语行为
        12.2.4 交际策略
        13.2.4.1 延时策略
        12.2.4.2 核心转移策略
    12.3 意外情态的使用策略
    12.4 递弱代偿
    12.5 小结
第13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中国学生英语被动语态习得的偏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课题来源、研究意义及文章结构
    二、关于中国学生英语被动语态习得的偏误分析的研究综述
    三、本文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被动语态
        (二)偏误
    四、理论基础
        (一)对比分析理论
        (二)偏误分析理论
        (三)中介语理论
第二章 英语被动语态的基本概念
    一、英语被动语态的定义
    二、英语被动语态的结构及分类
    三、英语被动语态的功能
        (一)概念功能
        (二)人际功能
        (三)语篇功能
    四、英语被动语态所受的限制
        (一)动词所受的限制
        (二)动词宾语受到的限制
        (三)语义方面受到的限制
        (四)主动形式表示被动含义的情况
第三章 中国学生英语被动语态习得中的偏误现象
    一、偏误分类及表现形式
        (一)被动使用不足上的偏误
        (二)被动过度使用上的偏误
        (三)畸形结构上的偏误
    二、学习者被动语态偏误的总体情况
        (一)标准化频率计算
        (二)不同类型偏误的总体分布情况
        (三)不同层次学习者偏误的总体情况
        (四)不同层次学习者在被动使用不足方面偏误分布的具体情况
        (五)不同层次学习者在被动过度使用方面偏误分布的具体情况
第四章 偏误产生的原因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原因分析
        (一)从对比语言学角度
        (二)从语言迁移角度
        (三)从学习者认知水平角度
        (四)从语言教学外部环境角度
    二、教学建议
        (一)突出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适当增加目的语文化知识
        (二)积极创设适当的语境,教学方法灵活多变
        (三)针对不同水平的学习者,教学内容各有侧重
        (四)观察分析实际教学中的学习者偏误,提高语言教学的针对性
        (五)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搭好语言学习的脚手架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5)翻译作为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应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现状
        (一) 对外汉语教材英语注释的研究
        (二) 从翻译理论视角研究对外汉语教材英语注释的现状
    三 研究对象和内容
    四 研究意义
    五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材初级课本的英语注释得失——以四本教材为例
    一 从课本目录注释看四本教材的得失
        (一) 总览
        (二) 《新》《跟》《成》目录注释的得失
    二 从课文英语注释看四本教材的得失
    三 从词汇英语注释看四本教材的问题
        (一) 注释词典化,脱离上下文
        (二) 文化词语的英语注释问题
第二章 教材句子及对话翻译的偏误分析研究
    一 翻译标准
    二 《跟(二)》中的句子翻译问题
        (一) 用词或词义累赘
        (二) 语误
    三 《博》中的对话翻译问题
        (一) 措辞不符合英语文化习惯
        (二) 措辞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三) 用词错误及用词不当
    四 对等的基础及产生问题的根源
    五 小结
第三章 将翻译作为教学法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及其标准初探
    一 翻译作为教学法的历史及现状
    二 翻译的概念和类型
    三 翻译基本标准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翻译标准多元化
    四 奈达的“对等”翻译理论与对外汉语教材英语注释
    五 对等与词语注释
        (一) 对等与词性英语注释
        (二) 对等与用法注释
        (三) 对等与词汇语境意义注释
        (四) 对等与目的语表达及搭配习惯
        (五) 对等与汉字构形
        (六) 对等与文化词语注释
    六 对等与句子翻译
        (一) 汉英英句法的对比分析
        (二) 句子翻译标准
        (三) 句子翻译实例
    七 如何使翻译作为有效的教学法走进教室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6)结构主义符号学文学批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现代符号学发展历程
    1.1 逻辑-修辞符号学
    1.2 莫斯科-塔图学派
    1.3 结构主义符号学
第二章 结构主义符号学文论基本原理
    2.1 俄国形式批评——文学性
    2.2 罗兰·巴尔特——写作的“零度”
    2.3 格雷马斯——被实践的“意义”
第三章 符号学文论语言研究
    3.1 横组合层面的叙事语言
        3.1.1 省略
        3.1.2 催化
    3.2 纵聚合层面的叙事语言
        3.2.1 隐喻
        3.2.2 谐音
第四章 符号学文论叙事结构研究
    4.1 叙事语法的表层结构
    4.2 叙事语法的深层结构
    4.3 双层叙事结构的运行模式
结语:符号学文论的转型
参考文献
后记

(7)从母语负迁移看高中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内研究
    2.2 国外研究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对比分析理论
    3.2 错误分析理论
    3.3 中介语理论
    3.4 语言迁移理论
第四章 母语负迁移下高中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
    4.1 中式英语概念的界定
    4.2 母语负迁移
    4.3 中式英语与母语负迁移的关系
    4.4 高中英语写作中出现的中式英语实例研究
        4.4.1 研究设计
        4.4.2 写作样本错误分类
        4.4.3 写作样本数据分析
        4.4.4 写作样本错误分析
        (i)词汇错误
        (ii)形态错误
        (iii)句法错误
        (iv)语篇错误
第五章 减少高中英语写作中中式英语的建议以及途径的探索
    5.1 写作教学法发展历程
    5.2 写作教学的建议和有效途径的探索
        5.2.1 写作教学建议
        (i)重视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似点和相异点
        (ii)正确看待母语负迁移和写作中的中式英语
        (iii)重视写作思维的训练
        5.2.2 有效途径探索
        (i)增加输入
        (a)背景知识的输入
        (b)阅读量的扩大
        (c)句型篇章的背诵
        (ii)坚持练笔
        (iii)自我修改
    5.3 课堂实践和实施
第六章 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附录 2
致谢
本人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汉译英能力与文本测试评分研究 ——以TEM-8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一) 概念的梳理——翻译、翻译教学、翻译测试
    (二) 本次研究的背景
    (三) 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与意义
    (四) 研究方法
    (五) 全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理论基础、研究历史与现状
    (一) 以构念效度为核心的当代语言测试理论
        1. 语言测试的分类与开发
        2. 构念与构念效度
        3. 语言行为测试的评分量表
    (二) 学界对翻译能力的研究
        1. 以理论研究为取向的翻译能力研究
        2. 以教学实践为取向的翻译能力研究
    (三) 翻译测试回顾
        1. 翻译测试的形式
        2. 翻译测试的评分
    (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八级考试汉译英的概况与评分问卷调查
    (一) 八级考试汉译英概况
    (二) 对八级考试汉译英评分的问卷调查
        1.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2. 问卷调查的结果
    (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汉译英能力的探讨(上)——来自语料库的证据
    (一) 语料库、学习者语料库、学习者翻译语料库
    (二) CEM-T 翻译错误整体特征分析
        1. 译词不准确
        2. 表达累赘
        3. 句式中式化
        4. 语篇衔接意识薄弱
        5. 分析讨论
    (三) 不同等级译文文本特征的量化比较
        1. 2005 年语料抽样分析
        2. 2006 年语料抽样分析
    (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汉译英能力的探讨(下)——结合翻译过程与翻译结果的证据
    (一) 翻译过程研究和有声思维法概述
    (二) 本次TAP 实验研究
        1. 研究材料、受试、步骤
        2. 有声思维报告(Ⅰ)
        3. 有声思维报告(Ⅱ)
        4. 分析讨论
    (三)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汉译英能力模式及八级考试汉译英新评分方案
    (一) 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汉译英能力模式之归纳
    (二) 基于该能力模式的评分方案
    (三) 该评分方案的应用举例
        1. 2006 年文本
        2. 2005 年文本
    (四)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评分方案初步的信度与效度验证
    (一) 对新评分方案的试验性信度验证
    (二) 对新评分方案的试验性效度验证
    (三)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一) 从能力(构念)到评分方案:简要的总结
    (二) 对八级考试汉英翻译命题的影响
    (三) 对本科汉英翻译教学可能的后效作用
    (四) 本次研究的局限与今后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9)汉英否定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否定的定义与分类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1.4.文章的基本结构与框架
第二章 汉英否定对比的历史回顾
    2.1.引言
    2.2 汉英否定对比研究的历史回顾
    2.3.对以往否定对比研究的评述与展望
    2.4.小结
第三章 汉英否定对比的理论基础
    3.1.引言
    3.2.对比研究的基本原则
    3.3.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
    3.4."三个平面"的理论
    3.5.功能主义的语言观
    3.6 小结
第四章 汉英否定的形式结构对比
    4.1.引言
    4.2.汉英否定的词法对比
    4.3.汉英普通否定句句法对比
    4.4.汉英特殊否定句句法对比
    4.5.小结
第五章 汉英否定的语义对比
    5.1.引言
    5.2.汉英否定词的语义对比
    5.3.汉英普通否定句的语义对比
    5.4.汉英特殊否定句的语义对比
    5.5.小结
第六章 汉英否定的语用对比
    6.1.引言
    6.2.语用否定焦点和语用否定意义
    6.3.汉英否定句的语用功能
    6.4.汉英否定的篇章衔接功能对比
    6.5.小结
第七章 英汉否定句的历时对比
    7.1.引言
    7.2.汉语否定结构的历史演变
    7.3.英语否定结构的历史演变
    7.4.汉英否定结构历时演变的比较
    7.5.小结
第八章 汉英否定对比与对外汉语否定句教学
    8.1.为什么要联系对外汉语教学?
    8.2.对以往对外汉语否定句教学研究的回顾
    8.3.本研究对于对外汉语否定句教学的启示
    8.4.小结
第九章 结论
    9.1.本文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9.2.本文存在的不足和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书目
后记

(10)英语中“it”一词的用法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作为人称代词 (The Personal Pronoun“it”)
2 作为非人称代词 (The Impersonal Pronoun“it”) 或“虚义it”
3 作为先行词 (The Anticipatory“it”)
    3.1 作形式主语 (as formal subject)
        3.1.1 代不定式 (represent infinitive)
        3.1.3 代主语从句 (represent clause)
    3.2 作形式宾语 (as formal object)
        3.2.1 “Subject+Predicative+Object+Object Complement”
        3.2.2“Subject+Predicative+Object+adverbial”
    3.3 在某些口语、俚语惯用法中, 充当虚设形式宾语。作形式上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各习惯用语是有具体意义, 但是, it本身并无具体意义。
4 构成强调句型 (The Emphatic“it”)
    4.1 强调主语
    4.2 强调宾语部分 (直接宾语或间接宾语)
    4.3 强调宾补
    4.4 强调状语 (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状语等)

四、英语中“it”惯用法种种及它的特殊的强调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1]《景观与园林设计概述》(第1-5章)翻译实践报告[D]. 王朝霞.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4)
  • [2]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D]. 李智. 西南大学, 2019(05)
  • [3]现代汉语意外情态范畴研究[D]. 王林哲.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4]中国学生英语被动语态习得的偏误分析[D]. 陈琳. 湖北师范大学, 2017(01)
  • [5]翻译作为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应用初探[D]. 罗思奇. 云南大学, 2015(09)
  • [6]结构主义符号学文学批评实践研究[D]. 周重嘉. 湖南师范大学, 2013(S1)
  • [7]从母语负迁移看高中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D]. 朱丽娟. 漳州师范学院, 2012(10)
  • [8]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汉译英能力与文本测试评分研究 ——以TEM-8为例[D]. 陈怡.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05)
  • [9]汉英否定对比研究[D]. 管春林.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1)
  • [10]英语中“it”一词的用法剖析[J]. 赵芃.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8(10)

标签:;  ;  ;  ;  ;  

“it”在英语中的各种用法及其特殊的强调结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