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为何不称帝?

曾国藩为何不称帝?

一、曾国藩为何不称帝(论文文献综述)

熊金燕[1](2020)在《部编初中历史教科书“太平天国运动”若干问题教学研究》文中认为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而教学活动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材的运用程度。2017年部编教材开始在初中试用,教学内容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正确的理解和使用新教材成为教师的难题。科学的解读教材,保持教学内容的准确性是教学活动成功的首要前提,也是历史学科的内在要求。因此,对教材的研究不仅仅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历史教师的首要任务。而当前中学历史教师主要将目光聚焦于教法之上,缺乏对于教材的研究,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势下,教材的研究很有必要。笔者以部编教材“太平天国运动”一课的内容为切入点,结合部分史料对本课内容进行分析。教材编写的逻辑与学生的逻辑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较为简单,为此,本研究从“太平天国运动”一课中出现的逻辑断层的内容着手,通过补充拜上帝会的宗教特性进而弥补“拜上帝会”和反清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补充曾国藩的团练大臣身份,进而解释编练新军的合理性。其次,教材的部分观点与相关的史学研究相悖,如洪秀全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韦昌辉和石达开身份是贫苦农民,以及洪秀全1843年便自称上帝次子等,这些问题还有待商榷。最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太平天国运动”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教学思考,在完成课程目标的前提下,整合教材,补充逻辑断层,并以历史事实为基础,避免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出现。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反思,以求改进。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研究重点聚焦于教材编写问题上,深挖容易被教师忽略的逻辑问题,并将教材与学术前沿相结合,通过将史学界的史料和论点与中学历史教材进行对比论证对比,拓宽教师的教学边界,不要拘泥于教材有什么教什么,或许可以为教材注入新的活力。

徐隐[2](2020)在《报人张恨水时评杂感研究》文中提出张恨水以“章回小说大师”享誉文坛,但事实上写小说仅是他的副业,他真正的职业则是一名报人。三十年报人生涯,他以报纸副刊为主要阵地,创作时评杂感近千万言。在时评杂感中,他立足市民读者,谴责帝国主义侵略,宣扬爱国主义精神;抨击时政沉疴,追求清明政治;关注民生,体现出人道主义关怀;展现出市民喉舌,社会良知的一面;他活用旧文体,探索新体式,以古讽今,在艺术手法上体现出市民化的审美趣味。张恨水时评杂感量大质高,是现代杂文史上不可忽视的存在,但囿于研究热点及其它主客观原因,其杂文研究比较薄弱,这与他的时评杂感创作的实绩是不相称的。为挖掘张恨水时评杂感主题思想及其艺术上的价值,评估其杂文史地位,本文在搜集整理张恨水现存资料的基础上,梳理张氏报人生涯与创作分期,阐述其时评杂感的思想内蕴,论述它的艺术特点,以期为中国现代杂文史做些基础性工作。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结语。绪论简要介绍张恨水的研究状况,选题目的、意义和价值等。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概述张恨水的报人生涯与创作分期,考察家庭、教育及报人经历对其时评杂感创作的影响;厘清其时评杂感的发展脉络,挖掘发展变化背后的诸多因缘。第二章论述张恨水时评杂感的思想内蕴。张氏立足市民大众,谴责帝国主义的侵略,追求民族独立,富于民族主义思想;抨击北洋政府及国民政府的沉疴,追求清明政治;关注民生,关心弱势群体,体现出人道主义关怀;批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健康的现代生活,体现市民喉舌,社会良知的一面。第三章论述张恨水时评杂感的艺术特点。他活用旧体,化庄为谐,又探索新体,以事说理,寓情于理,追求时评杂感文体的开放性;灵活运用历史掌故,以古喻今,既言之有物,又含蓄隽永;选用市民大众喜闻乐见的题材,善用比喻与市民化语言,形成俗中见理的审美情趣。结语概述张恨水时评杂感局限及其在现代杂文史上的地位。

谢立伟[3](2020)在《晚清京、沪昆曲“三国戏”剧本研究》文中认为晚清时期的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经历了几次战乱之后已经奄奄一息。昆曲在动荡的社会之中也遭受重创,元气大伤。晚清时期的昆曲从业者们,为了自救,采取了诸多措施。其中,昆曲“三国戏”应运而生。向来以文戏为主的昆曲,在晚清时期搬演以武戏为重的“三国戏”,对于昆曲走向通俗吸引观众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举措的实施,与当时京剧武戏的成功不无关系。然而,京剧中的武戏,最早亦是从昆曲中学来的。显而易见,京剧与昆曲的发展,始终是相互借鉴,互相影响的。通过对晚清京、沪昆曲“三国戏”剧本的文本内容进行详细考察,能够发现创作者多采用拿来主义,其中的宾白唱词几乎直接从元杂剧、明传奇、清宫廷戏等“三国戏”剧本中照搬而来。除了在细微处稍作修改之外,还将其中含有性暗示的低俗片段悉数删去。这种改编手法既继承发扬了前代戏曲文学的优秀传统,又不失昆曲艺术的根本特征。将晚清昆曲“三国戏”与京剧“三国戏”剧本放在一起比较,差异主要体现在:故事内容上昆曲相对简单,京剧则较为繁杂;人物塑造上昆曲为了宣扬正义,教化百姓,而倾向于将主要人物刻画为高雅正直的形象。京剧则更多是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符合通俗文艺作品趣味,而倾向于将主要人物塑造为胆小畏死苟且偷生的低俗小人。但在主题思想的表达上,两者却不谋而合,均表达了“拥刘贬曹”的思想,将国家前途和兴亡慨叹寄予戏曲创作之中。晚清京、沪昆曲“三国戏”剧本创作的经验,对于如今的昆曲发展提供了新的启示:增加武戏比重,重拾戏曲“绝活”,提高关注度;以丑脚为中心,创编优秀的昆丑戏;回归传统,寻找具有现实意义的精品公案戏,以此作为昆曲打开市场的一个突破口等。此外,重要的是,立足传统博采众长,在主体思想上,体现现实意义。

陈峰[4](2019)在《清儒王懋竑学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学统四起、名家辈出的清代学术史上,王懋竑(1668—1741)因纂订《朱子年谱》而久负盛名,其经史考据的成就亦受到乾嘉以降后学的普遍推重。王懋竑身处康乾之时,朝野上下弥漫着尊崇朱学的浓厚氛围,学者以尊朱述朱为能事,然编排去取之间指向各殊。导源于明中叶的博古考据之风在此时亦渐次兴盛,成为乾嘉朴学的先声。与此同时,陆王心学仍有余绪,颜李学派也在学林中占据一席之地。作为江南儒士的王懋竑,早年便与方苞、朱泽沄等人订交论学,与阎若璩、惠士奇、李塨、张伯行、陈鹏年等人俱有往还。在与学人互动的历程中,王懋竑抱持着尊朱的宗旨,既迎合了清廷形塑意识形态的举措,同时又不尚苟且调停之说,不因袭摘撮成篇的陈法,转而剖析《朱子文集》《朱子语类》中的时空人物信息,从文辞的探讨、语境的还原、事证的勾稽、义理的寻绎等方面深加用功,考订朱熹行年先后,编订朱熹着述真伪。《朱子年谱》的编纂,既在清代朱子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彰显了王懋竑独特的学术风格与思想旨趣,为后世研究清代学术史提供了鲜活的个案。作为记史之体的年谱,糅合编年与纪传两种体裁,依据时序对史料进行排比系年,其中的去取增删,与编纂者本人的身份背景、学术考量以及思想动因息息相关。从乾嘉之时迄于今日,学界对王懋竑的推崇与肯定,主要是从《朱子年谱》考据精审、辨伪详实的角度而立论。然而《朱子年谱》纂订的动机,表面上是为了指陈王阳明《朱子晚年定论》之误、否定“朱陆调和”之类的观点,实质上是以考据为工具,对李光地所纂《朱子全书》、张伯行所编《朱子语类辑略》等风行之书作出批驳,对同时理学家的种种误读作出纠谬,更是对康熙“理学真伪论”的潜在回应。具体而言,《朱子年谱》围绕着朱熹的书写可分为四个主题,即考订早年学行、辨析朱张交游、形塑朱陆之争、论定晚年宗旨。王懋竑考订朱熹早年,删汰种种神异书写,指陈武夷三先生为学不纯,又讳言朱熹早年学禅的经历,更淡化李侗(1093—1163)对朱熹的影响,意在将朱熹从道南一脉的理学系谱中加以抽离,为重新书写朱熹形象作出铺垫。《朱子年谱》中对朱张、朱陆交游书写,分别代表朱熹与当时学人互动的两种类型。以王懋竑所见,张栻与朱熹论学大旨相契,故《朱子年谱》对朱、张通书详加考释,一字一句不肯放过,将张栻视作朱熹之附翼,意在揭示朱熹编订着述、诠解义理时的艰辛历程,反映朱熹学术思想中“变”的一面。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学者,为学宗旨已与朱熹偏离,王懋竑在形塑朱、陆之争时又常常略去书信的具体语境,专就两家争讼之语进行解读,将朱、陆之争认定为朱熹思想演变的核心论题,凸显朱熹固守正统、贬斥异端的形象,反映朱熹学术思想中“不变”的一面。这种书写的不对称性,在《朱子年谱》中有着充分的体现,只是潜藏于文献罗列与史事考订之中,未被此前研究者发掘。王懋竑对朱熹晚年宗旨的探讨,以考辨《玉山讲义》为先,认定朱熹晚年并不专言本体,本体当寓于工夫之中。同时,王懋竑考订朱熹书信,以主敬为朱熹工夫论之主轴,主静从属于主敬,二者绝不能等同;主敬既贯穿于穷理、反躬之中,而读书为学方是穷理、反躬的下手之处。三者层层递进之下,朱熹学术思想中的形上色彩被渐渐剥离,取得代之的是日用伦常之道、下手工夫之处,其中读书治学之法更被王懋竑视作晚年定论所在。相较元明年谱而言,朱熹玄远思辨、默契道体、遥接孔孟的道学因素不断弱化,取而代之的是潜研经籍、好古深思、反躬践行的读书人形象,这与康乾时渐盛的考据学风密不可分。王懋竑对《家礼》、《周易本义》前九图的辨伪,清儒中尊信者不少,当代人非议者居多。造成聚讼纷纭的主因是学者对朱熹形象的不同认知。王懋竑辨伪《家礼》,既援引《仪礼》《书仪》等书以凸显《家礼》“于古非有所据”,同时关注明清之时社会礼俗的递变,强调《家礼》“于今又难以行”。当然,王懋竑辨伪《家礼》的取径之中,最为重要的便是从朱熹的文集、语录之中发现破绽,论定朱熹生前未撰《家礼》。王懋竑考辨此问题时,所见文献有限。其实从陈淳、黄干等人的歧说异论之中,更可佐证王懋竑的这一创见。再如《周易本义》前九图,王懋竑校雠宋元旧本、寻绎朱熹文语,以为九图非朱熹所作。此论得失互见,充斥着清初儒者鄙薄《图》《书》之学的成见。要言之,王懋竑辨伪诸书,展现了清儒考据中旁征博引、多闻阙疑的特质,其深层意图则是将朱熹文献中不合时宜、或者潜在发生负面影响的因素加以剔除,从而强化朱熹的正面形象。王懋竑在经史领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读书记疑》之中。经学领域中,王懋竑辨《古文尚书》之伪,与阎若璩、惠栋之理路不谋而合。在疑古求是的同时,王懋竑亦认为《古文尚书》保存圣贤遗训,不可尽废,较阎若璩、惠栋所见更为持平。蔡沈《书集传》虽为功令所尊,王懋竑考据史事、融贯事理对蔡书提出不少批评。在对《诗经》的研讨之中,王懋竑力辨毛、郑之异以破前儒陈说,不攀附崇郑佞郑的时风;辨析朱熹《诗集传》早晚版本之别,又能改订朱注之误,对元明旧解多有发覆。在三《礼》之中,王懋竑对《礼记》着力最深,不仅校勘、订正《礼记》经文,又能折衷于郑玄、朱熹、陈澔诸说之间,博古求是,缘情说礼,以求济用。《四书》方面,王懋竑将主敬认定为《四书章句集注》的思想主轴,考据名物以羽翼朱熹之说,参酌《朱子文集》《朱子语类》以推求朱熹定论。不过,王懋竑将《大学》《中庸》重新回归到《礼记》的系统中加以诠释,既折射了清儒对礼学的推重,又可视为对朱熹《四书》学体系的消解,在清儒之中颇具典范意义。至于史学领域,王懋竑潜研史籍,以校雠之法,效长编考异之例,改订、补正《资治通鉴纲目》,意在远绍朱熹之志。在分析史事、评骘人物中,王懋竑逐渐跳脱出天理史观的束缚,通过比勘文献记载的歧异展现历史的复杂图景,在考订名物制度、还原历史过程之中探求史学的经世致用之效。在南宋以降的学术思想史上,朱熹学说的权威地位虽已奠定,然而朱熹的历史形象却是一个变动不居的动态历程。李方子《朱子年谱》行世之后,取信而增详者有之,批评而改订者有之,显示了朱门后学在理解师说上种种差异。明清之时,尊朱已有定论,述朱却无共识。围绕着朱熹的年谱层出不穷,纂谱者或以标榜道统为宗旨,或怀彰显乡贤之心,或以弘扬祖德为职志。正因立场有别、旨趣各殊,编年记事之间往往暗寓作者对朱熹形象的不同理解。《四库全书总目》对《朱子年谱》推崇备至,归根究底,是因为王懋竑对朱熹的成功塑造,恰恰符合乾嘉考据学者的学术预设,在某种程度上也使理学与经学间的张力消融于无形之中。与此相似,王懋竑逝世后,其学术贡献受到了钱大昕、王鸣盛、赵翼、翁方纲、阮元、俞樾、陈澧等人的推重。在近代以来,唐文治、梁启超、胡适、钱穆等学者在讨论朱子学史、清代学术史时皆曾对王懋竑予以高度评价。在这些表彰与评议之中,无论是将王懋竑塑造为笃守程朱、深研考据的朴鲁学者,或是推阐宋明学术的朱学巨擘,抑或是扬州学派之先导人物,皆是立足于王懋竑学术思想的特定方面而立论。若就知识社会学的理路而言,王懋竑的学术形象亦经历着不断“再生产”的过程。作为偏居一隅的儒者,王懋竑撰作不倦,着书传世,在后来学者的追溯与书写之下,其学术形象虽无定论可言,亦跃升为学人所津津乐道的“话题”,便足证王懋竑的学术思想在乾嘉以降的深远影响。

冯晟[5](2018)在《林佩芬、叶广芩创作比较论》文中提出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如何从更新民族文化的时代需要出发,运用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念参与现实,面对母体文学发展过程中的文化问题,是两岸当代作家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对于作家林佩芬与叶广芩来说,出身于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贵族世家,使她们拥有相似的文化与写作起点,在知识结构上有别于同时期的大部分当代作家。受到台湾“中华文化复兴运动”的影响,林佩芬的创作特色主要表现为“整理国故”,文以载道,将史实考辨与心理剖析融合,力图做到“博考文献,言必有据”,在现代性的价值观与运作逻辑下延续中华文化道统,并全力塑造出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生命情怀。而经历过大陆政治运动的风浪,人到中年才开始写作的叶广芩,则凭借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与对社会的深入观察“融化新知”,在看似平凡俗常的生活景象中体现出对历史的深沉慨叹,并摒除了民族主义的狭隘疆界,展现出具有世界性的叙事维度。同样作为满族女性作家书写历史,她们的作品调动了家族及个人记忆,和经典的文史资料并加以创造性重构,富于士阶层的精神传统与审美品格;在有效承续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同时,亦能吸纳西方文学与文化的有益经验,对中国文脉的现代承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都提供了较好的范例,也为当下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本研究试图将作品文本及其产生的历史语境、影响状态都纳入考察范围。结合笔者的有关访谈记录,采用全人比较与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将林佩芬与叶广芩这两位作家的出身背景、人生经历、时代氛围、文学活动视作一个整体来省查关照;从而深入认识作家及其写作的全貌,阐释其精神品格与艺术境界,为身处历史转型时期的当代国人在旧与新、传统与现代之间不断进行的意义追问与寻求,拓展文学研究的视域。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探讨了构成作家经验世界的空间环境与文化资源,结合对两位作家都深具影响的“王孙画家”溥心畲的生平经历,探讨了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本位状态。第二章通过林佩芬创办历史文学研究会的“文人结社”,叶广芩将“文人雅集”拓展至民间的文化活动,总结出她们不同的性格特质与镕冶经典、优游不迫的文风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两位作家的散文创作加以具体说明。第三章则结合两位作家关于明清历史小说的创作,分析并总结了知识分子通过历史小说创作修复民族记忆,传达个人情怀与文化追求,并发掘民族之魂的创作经验。第四章总结了这两位作家“离散”身份带来的对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承袭,以及在以家族为中心的历史叙述中对士君子风骨情怀的坚守。在对中国传统文化重作诠释及拥护的立场上,林佩芬侧重于推广关怀,叶广芩则偏重慨叹深省,都体现出笃情重义的文化价值,同时也在审美范畴中承继了中国古典文化诗学的艺术至境。第五章展现了两位作家身处台湾与大陆同中有异的文化语境中,在历史演化中的叙事新质:林佩芬的《洞仙歌》中知识分子兴废继绝的使命感具有亘古不变的历史意义;叶广芩的京味系列小说、《青木川》及秦岭生态小说及日本系列小说中都传递出对传统文化失落的不安与思索,也体现出历史阐释的理性诉求与人本意识。

朱晓东[6](2016)在《民国北京政府选官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选官制度作为用人行政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维系一个政权的稳定运行具有不言而喻的意义。民国北京政府的选官制度,是在清季铨选制度变革的基础上,借鉴西方文官制度的某些内容,逐步建立起来的。民国北京政府选官制度是中国传统选官制度向近代选官制度过渡的中间阶段,上承清季对选官制度变革的变法思绪,下启南京国民政府的选官制度,既反映了近代社会巨变下制度变迁的特殊性,又折射出西风东渐后观念转移对制度变革的影响,以及与相关制度、军绅政治等多层面的互动关系。近代中国变化日亟的时局是选官制度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面对混乱的社会格局,晚清政府不断对原有的铨选制度进行调适。在铨选途径上严格限制保举,停止捐纳,停止学堂奖励、留学生考试授职;在铨选机构上裁撤兵部、吏部,极力限制地方督抚的用人权。但由于清季铨选途径芜杂,呈现出多途并进、新旧杂糅的复杂态势,加上入仕潜规则大行其道,由此造成铨选机构之间相互争权夺利,官员选拔标准多元化,候选人队伍畸形膨胀,官场紊乱不堪,显然这种调适并不成功。晚清政府对于铨选制度的种种变革,虽然随着清廷的覆灭戛然而止,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国北京政府选官制度的建构。民国初年北京政府面临的内外困局与清季相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选官制度的构建与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时局或主动或被动的因应与反馈。从国际环境而言,外敌环视,边疆告警不断,日本帝国主义妄图侵略中国的野心逐步彰显。从国内政治环境来看,政局变幻莫测,内阁变更如同儿戏;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复辟之声如阴魂不散;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接踵而至;各地实力派争权夺利,相互之间明争暗斗,甚至左右中央政局。复杂的国内外局势是民国北京政府选官制度制订与实施的大背景,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选官制度实施的最终效果。选官制度与政治生态、官制改革等有着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关系。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制订了大量有关选官制度的法律草案,基本上是直接移植西方模式,来不及考虑国情,也没有时间去通过和实施。民国北京临时政府时期在中央政府组建的过程中,人员的南北与新旧问题杂糅在一起,使中央政府的组建过程显得混乱无序。北京临时政府试图通过省制、省官制的制订来限制地方权力,重塑中央威权,但效果并不明显。民国北京政府正式成立以后,为澄清仕途,保障政府用人行政的顺利开展,试图建立完备的选官制度。民国北京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并依据法令举办了4届县知事考试,2届4次文官考试,同时注重通过甄用与保荐来选用文官。对于军官的选拔,也制定了明确的法案加以规范。在民国北京政府选官制度构建与实施的过程中,尽管选材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传承了清季以来趋新求专的思想潮流,但人才新旧之争的矛盾依然不断凸显。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博弈是民国北京政府选官制度建构过程中的一大症结。民国北京政府时期虽然制定了相对完备的选官法案,但章程文本与实施效果之间存在很大差距,主要原因在于中央政府权威不断弱化,军阀权力日涨,各地得以自行其是。此外,相关法案没有很好地与国情结合、传统封建因素的影响等都是重要原因。尽管民国北京政府建构选官制度尝试的效果并不理想,但为之后民国南京政府选官制度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了解近代中国政治制度变革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安丝薇[7](2012)在《英雄自剪羽翼——浅谈曾国藩裁军原因及影响》文中认为在平定了太平天国起义后,曾国藩及其湘军成了清政府最为忌惮的对象,面对朝廷的层层压迫,曾国藩为求自保,迫于自身实力有限且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等原因,只得裁军。裁军之举虽缓解了清廷的心腹之患,促进了现代化建设,却也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赵刚[8](2013)在《反抗道德机会主义:20世纪中国革命激进背景下的陈寅恪“光宣全盛论”》文中指出1913年,也即清帝逊位的第二年,陈寅恪先生在伦敦一次展会上看到中国传统的新嫁娘凤冠时,写诗感慨道:"承平旧俗凭谁问?文物当年剩此冠。"②诗中"承平"一语,透露出他对前清的正面感受。到1927年,陈寅恪先生在悼念王国维的名作《王观堂先生挽词》一诗中,直接把清朝同光时期称之为"盛世":"依稀廿载忆光宣,犹是开元全盛年。海宇承平娱旦暮,京华冠盖萃英贤。"③这种对于晚清全盛的认知,并未因时间流逝、政治风云变幻而淡漠,其1938年所写的《蒙自杂诗》云:

郦波[9](2013)在《曾国藩为何不反》文中指出1864年7月19日,太平天国都城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宣告失败,同时也宣告了曾国藩率领的湘军面对太平军经过长达十余年的作战后最终取得了胜利。其实,当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率湘军攻到天京城下的时候,很多人就已经看出最终的结果了,于是便有了一些暗流。早在两年前,当湘军攻

徐皓峰[10](2013)在《武士会》文中提出清光绪三十年(1904),梁启超着书《中国之武士道》;民国元年(1912),李存义在天津创立"中华武士会"。自序一生三事清末民初,李存义是形意拳的一代宗师,做了三件事:合了山西、河北形意门;将形意拳和八卦掌合成一派;创立"中华武士会",合并北方武林。其中"合了形意、八卦"一事,在河北形意门

二、曾国藩为何不称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曾国藩为何不称帝(论文提纲范文)

(1)部编初中历史教科书“太平天国运动”若干问题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一、教材内容前后逻辑问题
    (一)“拜上帝会”与反清之间的联系
        1、教材的表述
        2、拜上帝会与反清的逻辑关系
    (二)曾国藩编练湘军的问题
        1、教材的表述
        2、团练和湘军的关系
二、教材有待商榷之处
    (一)拜上帝会的创立者和创立时间问题
        1、教材的表述
        2、洪秀全与“拜上帝会”的关系
    (二)韦昌辉、石达开的身份问题
        1、教材的表述
        2、韦昌辉、石达开的身份问题
    (三)洪秀全自称上帝会次子的时间问题
        1、教材的表述
        2、洪秀全何时自称上帝次子
三、“太平天国运动”设计思考
    (一)设计思路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设计
        1、新课导入
        2、新课学习
        3、课堂总结
    (四)教学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报人张恨水时评杂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 张恨水生平资料的整理和传记类研究
        (二) 关于张恨水小说的研究
        (三) 关于张恨水散文的研究
        (四) 关于张恨水报人身份及时评杂感的研究
    三、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之处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一章 张恨水的报人生涯及时评杂感创作分期
    第一节 家庭、教育及报人历程
        一、家庭环境与教育经历
        二、报人经历概述
    第二节 创作分期
        一、发轫期(1918-1924)
        二、发展期(1924-1930)
        三、沉潜期(1930-1937)
        四、高峰期(1938-1945)
        五、隐退期(1945-1948)
第二章 张恨水时评杂感的思想内蕴
    第一节 谴责帝国主义侵略,宣扬爱国主义
        一、声讨侵略罪行,揭露卖国丑行
        二、赞扬爱国义举,抨击消极抗战
        三、理性分析时局,坚定必胜信念
    第二节 批判时政沉疴追求清明政治
        一、抨击军阀混战,谴责北洋政客腐化
        二、揭露官吏丑行,批判国民政府痼弊
        三、批评士风文风,引导良好政风世风
    第三节 关注民生,充任民众喉舌
        一、关心民众衣食住行,建构正常现代生活
        二、揭破封建陋习变相,推进现代观念落实
        三、聚焦底层疾苦,体现人道主义关怀
第三章 张恨水时评杂感的艺术特点
    第一节 旧文体的活用与新体式的探索
        一、旧文体的活用
        二、新体式的探索
    第二节 以古喻今的讽刺艺术
    第三节 市民化的审美趣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晚清京、沪昆曲“三国戏”剧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二 本课题及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 本课题的难点、重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晚清昆曲“三国戏”概况
    第一节 晚清社会状况与昆曲发展
    第二节 晚清昆曲“三国戏”剧目状况
    第三节 晚清昆曲“三国戏”搬演情况
第二章 晚清昆曲“三国戏”文本来源考辨
    第一节 晚清昆曲“三国戏”与元杂剧
    第二节 晚清昆曲“三国戏”与明传奇
        一 保留经典唱词,舍弃低俗段落:晚清昆曲“三国戏”与《连环记》
        二 加快剧情节奏,着重风趣幽默:晚清昆曲“三国戏”与《古城记》
        三 修正逻辑漏洞,增添合理剧情:晚清昆曲“三国戏”与《草庐记》
    第三节 晚清昆曲“三国戏”与清初宫廷戏
第三章 晚清京、昆“三国戏”剧本比较
    第一节 故事内容:京之繁,昆之简
    第二节 人物塑造:京之俗,昆之雅
    第三节 叙事节奏:京之急,昆之缓
    第四节 主题主旨:京、昆汉室正统
第四章 关于当下昆曲发展再思考
    第一节 发扬文戏优势,增加武戏比重
    第二节 传承生、旦戏,丰富昆丑戏
    第三节 采他家之长,创编公案戏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清儒王懋竑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史料取用
    1.4 内容架构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论世与知人:王懋竑的家世、交游与着述
    2.1 世风与家学
        2.1.1 清初学风
        2.1.2 扬州学术
        2.1.3 白田家学
    2.2 交游与转益
        2.2.1 学林硕彦
        2.2.2 理学名臣
        2.2.3 乡贤名士
    2.3 着述与流传
        2.3.1 《朱子年谱》
        2.3.2 《白田草堂存稿》
        2.3.3 《白田草堂续稿》
        2.3.4 《读书记疑》
        2.3.5 《朱子文集注》
第3章 背景与历程:《朱子年谱》纂订前后
    3.1 背景与动因
    3.2 过程与意图
    3.3 取鉴与采择
        3.3.1 李默《紫阳文公先生年谱》
        3.3.2 洪嘉植《朱子年谱》
        3.3.3 朱玉《朱文公年谱事实》
        3.3.4 邹琢其《朱子年谱正讹》
        3.3.5 朱泽沄《朱子圣学考略》
第4章 笔法与心证:王懋竑对朱熹学行的书写
    4.1 考订早年学行
        4.1.1 删汰神异书写
        4.1.2 考辨武夷从学
        4.1.3 讳言学禅经历
        4.1.4 改订延平授受
    4.2 辨析朱、张交游
        4.2.1 过程的序列
        4.2.2 史料的辨析
        4.2.3 立场的审视
    4.3 形塑朱、陆之争
        4.3.1 书写鹅湖之会
        4.3.2 重释南康之会
        4.3.3 揭示“辨陆学之非”
    4.4 论定晚年宗旨
        4.4.1 本体与工夫之辨
        4.4.2 主静与主敬之辨
        4.4.3 穷理与读书之辨
第5章 独断与考索:王懋竑对朱熹着述的辨伪
    5.1 参酌今古:《家礼》辨伪的逻辑进路与思想意义
        5.1.1 征于古今礼书
        5.1.2 验诸人情风俗
        5.1.3 考之朱熹行年
        5.1.4 余论
    5.2 黜虚崇实:《周易本义》前九图辨伪的学术考量
        5.2.1 校雠于版本
        5.2.2 寻绎于师说
        5.2.3 决疑于本事
        5.2.4 小结
第6章 考古与新诠:王懋竑的经学成就
    6.1 辨伪与求是:王懋竑《尚书》学发微
        6.1.1 治《书》历程
        6.1.2 辨《古文》之伪而论衡今古文得失
        6.1.3 申朱熹之说而订正蔡《传》之误
        6.1.4 考据史事、融贯事理而自成一说
    6.2 通贯与自得:王懋竑《诗经》学申述
        6.2.1 治《诗》历程
        6.2.2 辨毛、郑之异
        6.2.3 订朱熹之注
        6.2.4 创自得之说
    6.3 纂辑与明断:王懋竑《礼记》学析论
        6.3.1 治《礼》历程
        6.3.2 纂礼求通
        6.3.3 博古求是
    6.4 推阐与补订:王懋竑《四书》学述略
        6.4.1 推阐主敬工夫以揭橥《集注》之旨
        6.4.2 考据名物史事以羽翼《集注》之解
        6.4.3 采摭《文集》《语类》以发明《集注》之义
第7章 校雠与论衡:王懋竑的史学成就
    7.1 校雠以判史实
    7.2 尊朱以申《纲目》
    7.3 博古以通世用
第8章 历史影响与学术地位
    8.1 《四库全书总目》的论定
        8.1.1 着作的评价
        8.1.2 观点的征引
    8.2 清代儒者的评议
    8.3 郡邑后学的表彰
    8.4 民国以降的回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清儒王懋竑年谱新编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论着清单

(5)林佩芬、叶广芩创作比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缘起:中国传统文脉的复兴与创造 二、作家创作历程 三、作家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地域文化与文气养成 第一节
    故都北京: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故乡” 第二节
    文气养成:积理练识,励志尚学的心理建构 第二章
    文人情采与士人德性 第一节
    林佩芬:结社与宗经 第二节
    叶广芩:雅集与优游 第三章
    历史小说的淑世致用 第一节
    士君子及其文化精神 第二节
    大历史观视野中的民族文化与融合 第三节
    典型性格与主观概括 第四节
    民族记忆与创作启示 第四章
    情义中国的诗性言说 第一节
    时代困境的精神突围 第二节
    情义中国的诗性言说 第三节
    抒情传统与存在观照 第四节
    语言与意象的文化美境 第五章
    历史文化的多棱图景 第一节
    漂泊者的孤独与历史追问 第二节
    平凡世俗生活的温情与超越 第三节
    会通综合的历史真实 第四节
    天人合一的自然生命 第五节
    历史阐释的理性诉求与人本意识 结语 一
    “归根复命” 二
    创作比较 三
    历史回声 参考文献 一、着作 二、学术论文 三、报刊文章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一、论文 二、项目 作者简介 致谢

(6)民国北京政府选官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及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清季选官制度的蜕变
    第一节 清季仕进途径变异
        一、保举过滥
        二、捐纳破格
    第二节 清季仕进机构变革
        一、督抚用人权力日增
        二、裁撤吏部
        三、军官铨选机构变迁
    第三节 清季入仕潜规则盛行
        一、亲戚与乡谊
        二、金钱与派系
        三、拜门与拜把子
第二章 民国临时政府选官制度的厘定
    第一节 政权更迭之际的用人乱象
        一、孙中山关于用人体制的构想
        二、南京临时政府用人概况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选官制度的草拟
        一、官制官规的初步拟定
        二、文官选用制度的酝酿
        三、军官选用制度的设计
    第三节 北京临时政府中央机构组建中的人事纠葛
        一、未迁之际
        二、组建过程
        三、尘埃落定
第三章 民国北京政府地方行政长官的任用
    第一节 地方行政长官任用情况
        一、省级长官任用情况
        二、县级长官任用情况
    第二节 集权与党争:省级长官任用
        一、都督公举问题的凸显
        二、省制、省官制案的提出
    第三节 亦新亦旧:县知事试验
        一、试验办法的提出
        二、第一届县知事试验的施行
        三、法案的调整与修正
第四章 民国北京政府文官选用制度的革新与固旧
    第一节 文官考选制度的制定
        一、文官考选法令的酝酿
        二、文官考选法令的制定
        三、相关配套制度的陆续出台
    第二节 文官考选制度的实施
        一、第一届文官考试
        二、相关法案的修订
        三、第二届文官考试
    第三节 甄用与保荐
        一、甄用法令的制定与推行
        二、保荐的渐趋泛滥
第五章 民国北京政府军官选用制度的发展与承继
    第一节 军官任用制度的厘定
        一、划一军制及军官补官
        二、各项军官补官章程的颁布
        三、特别规定及修订
    第二节 军事用人权的争夺
        一、设立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
        二、中央军事机构权限划分
        三、中央与地方军事权力博弈
    第三节 喜新不厌旧:军事学堂与行伍之争
        一、军校毕业生任用情况
        二、北洋系统军官选任情况
        三、地方军阀军官选任情况
结论
    一、民国北京政府选官制度受制于特定的历史语境
    二、客观评价民国北京政府选官制度的利弊得失
    三、对民国北京政府选官制度的批判与扬弃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10)武士会(论文提纲范文)

自序一生三事
    1.铁人铁眼铁鼻腮
    2.独行道
    3.守洞人
    4.白衣弥勒
    5.往世之妻
    6.风情渐老见春羞
    7.现成诗韵谁人得
    8.正气
    9.禅病悲魔
    10.粘竿处
    11.为因多退处不敢问升沉
    12.月白冰江暖花红烧身寒
    13.始知旧人是兵家
    14.剑为世宝琴为天音
    15.误国
    16.刀与星辰
    17.已破之国不可补已放之心不可收
    18.中与浑圆
    19.帝制
    20.天地不知老多情即长生
    21.旧约
    22.新约
    23.剑龄长天厌之
    24.忘身之应
    25.汉奸
    26.尊宿
    27.三重人世
    28.争大
    29.抽心一烂
    30.三玄三要
    31.土豪劣绅
    32.点穴
    33.武士道
    34.别有伤心人不识
    35.购我头颅十万银真能罪我亦知音
    36.世无成局人成废
    37.小巷流言出门为患
    38.太极拳
    39.嘉庆刀
    40.一日三百杯醉把西风扇

四、曾国藩为何不称帝(论文参考文献)

  • [1]部编初中历史教科书“太平天国运动”若干问题教学研究[D]. 熊金燕.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2]报人张恨水时评杂感研究[D]. 徐隐. 扬州大学, 2020(02)
  • [3]晚清京、沪昆曲“三国戏”剧本研究[D]. 谢立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清儒王懋竑学术思想研究[D]. 陈峰. 湖南大学, 2019(07)
  • [5]林佩芬、叶广芩创作比较论[D]. 冯晟. 西北大学, 2018(02)
  • [6]民国北京政府选官制度研究[D]. 朱晓东. 郑州大学, 2016(08)
  • [7]英雄自剪羽翼——浅谈曾国藩裁军原因及影响[J]. 安丝薇. 文史月刊, 2012(S3)
  • [8]反抗道德机会主义:20世纪中国革命激进背景下的陈寅恪“光宣全盛论”[J]. 赵刚. 知识分子论丛, 2013(01)
  • [9]曾国藩为何不反[J]. 郦波. 文史博览, 2013(04)
  • [10]武士会[J]. 徐皓峰.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3(01)

标签:;  ;  ;  ;  ;  

曾国藩为何不称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